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7 09:23: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篇(1)

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的定位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我国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不断攀升高峰,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据了解,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333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0万人,2010年631万人,2011年约有660万人,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其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可小觑。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指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主要是指他们较难找到与其专业能力,工作期望,职业观念相匹配的工作岗位,甚至很多人存在毕业即失业或毕业即啃老的现象。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按照传统观念,大学生是最不可能出现就业难的一个群体。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洗礼,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接触了方方面面的先进理念,理应是一个优势群体。然后现在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就业矛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学计划有待改善。由于高校扩招发展过快,高校教育设施无法全面匹配,现实情况下高校只能优先保障大学生基本的生活和学习设施,人均师资和人均资源不足,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此外,由于时展和知识更新较快,社会对大学生的专业及其知识结构的需求变化较大,就会出现入学时的热门专业可能在毕业时已经市场饱和变成了冷门专业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毕业时已经老化等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现象。

(二)人力服务市场体制不健全。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公众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服务的需求日趋强烈。但是我国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政策法律体系还在发展之中,有待调整和完善,存在不正当竞争、虚假信息等不良现象。

(三)高校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作用不够显著。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外,一般高校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课程、毕业实习和招聘信息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价值观,增强其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渠道。

(四)大学毕业生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情况和就业环境认识有限,对其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茫然。多数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不足,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任务,对自己的个人优势和专业兴趣方向缺乏深入的了解。期望值过高、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和心理调适能力较差也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障碍。

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就业为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忧心的话题,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政策引导,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并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实现高等教育和社会供求的对接。其次,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培训,根据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商务礼仪培训和职业理念培训等,和高校的专业教育互为补充,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缩短其职业磨合期以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完善人力市场体制,做到公开、明确、信息畅通。首先,各地方要建立高度统一的业务操作系统,以市场为基础,整合加强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其次,促进人力资源市场的常规化和规模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重点关注特殊就业群体,形成广泛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三)高校要做到有所变,有所为。首先要注重实践课程的合理化设置,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其次,要增强法律法规和形势政策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意识,了解社会现实和发展前景。再次,要使用多种手段帮助大学生就业,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可行性的职业生涯目标,发挥寒暑假实习、课余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际作用,避免流于形式,发挥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增强其应对和处理挫折的能力。

(四)鼓励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和多形式就业。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整合就业信息。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进社区。对有意向有条件的大学生做好创业知识的普及,帮助他们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创业实践,实现创业愿望。

(五)大学毕业生要提高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因此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社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首先要学好专业课程,并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有所侧重和专研。其次,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进行专业或职业意向相关的实习,加强对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再次,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发扬自身优势,克服自身不足,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学习和他人相处的技巧并适度推销自己。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才兴国战略的实施。同志在十报告中也着重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就业优先战略,因此改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体制,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Key words: poor;college student;difficult employment;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34-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高校的贫困毕业生在目前在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加上贫困生个人的就业观、自身综合素质、家庭经济等特殊因素影响,他们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贫困高校毕业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自身对工作具有强烈的渴求性,一个贫困大学生若能顺利就业,它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而且可以负担起整个家庭的生计,甚至可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高校和社会更是应该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他们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对于高校就业率的高低具有重要影响,且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解决好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下面笔者就如何解决好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谈一下笔者的建议:

1 制定和实施灵活多样的政策以促进贫困生就业

高校贫困毕业生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国家应该针对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更加具体、系统、优惠的配套措施和政策,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制度与规定;高校要建立健全贫困生就业机制来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国家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目前,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随着贫困大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需要国家加大资助力度和更多社会力量的帮助贫困大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使其在毕业时不要背负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贫困毕业生由于自身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熟悉艰苦环境的特性,如能让他们在当地基层就业,发挥聪明才智,相信他们一定能干出一翻事业来。因此,国家应加大力度缩小城乡两地就业市场的差别,改善贫困生就业环境,积极吸引和鼓励贫困毕业生去西部基层地区工作;同时逐步提高基层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报酬,尽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贫困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加大奖励力度,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规模,积极吸引和鼓励毕业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贫困毕业生去基层和西部工作,缓解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减少毕业生失业人数。

2 加强就业指导,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首先,针对目前贫困毕业生存在错误的就业观念,高校必须要对他们进行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引导贫困毕业生要把理想与现实、用人单位的需求、总体的就业形势等相互统一起来合理抉择。坚持“先就业、再择业、然后创业”的理念,把握住所有可能的机会。强化贫困毕业生思想教育,通过对其进行职业生涯理想和信念教育,让他们形成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的理念,引导他们奔赴西部和基层,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要重视就业信息的指导,强化就业技能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开始、贯穿大学生涯不断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就业指导。及要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对贫困生展开就业指导教育,又要根据贫困生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适宜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更要在大学期间有规律地组织专家与学者对贫困生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以提高贫困生适应市场就业的能力,并且组织贫困生走出校园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还应为择业有困难的贫困毕业生按照适当比例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和贫困生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提供全程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一对一对其进行帮助,使他们对自己作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择业的方法和技巧。根据贫困生在就业方面普遍存在问题的调研结果及相关资料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制定教案。重点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准备、求职简历礼仪、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就业政策与签约程序、就业形势与对策”等角度展开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就业训练营活动,通过职业测评、模拟面试、工作分析、就业技巧训练等活动,增强贫困毕业生就业信心,使其更好地了解面试程序,增加面试经验,提高随即应变能力,使面试成功机会增加。除此,还要积极推荐贫困生就业,特别注意关爱这个特殊群体,同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贫困生求职费用,减轻其就业压力。

3 建立校企联姻,提升贫困毕业生职业素质

通常,高校贫困毕业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和普通毕业生有较大的差距。如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接触社会实际少、人际交往能力弱、实践操作不强等等。多数的高校贫困毕业生是贫困落后山区或少数民族的学生,交通的闭塞使得他们大部分人普通话较差,方言较重。贫困生的家庭背景、社会交往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要相对晚得多。很多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贫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地位。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提出“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要想使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的经验要求,就必须使所培养出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基本相符,实现“零距离”对接。要做到知一点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校企联合。所以要想提高贫困毕业生综合素质校企联姻是重要途径之一。

要使校企联合达到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一个教师既有教师任职资格证又有教师以外的执业资格证书(如法律执业资格证书、工程师等),同时具备两种职业素质。将合作企业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书的专业技术人员聘请到学校兼职讲学,让他们成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一部分,让教师走向工厂,企业工程师走上讲台,使师资队伍更具实力;实现学科、专业建设与企业互动,利用企业的实验设备,对学生进行到企业和工厂的实验和实训,使企业不断带动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应用型研究所强调校企人员的互动、项目的联结,学科性公司将优势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交流会,双方相互交流,企业提出对培养人才规格的要求,高校以此为导向,大胆改革创新。

高校要对“订单式”培养模式不断研究。学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而企业急需的人才学校有没有培养,贫困毕业生自己也难以及时准确的掌握就业信息,所以“订单式”培养模式应推广在毕业生就业中。按照合作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降低贫困生就业风险;严格审核“订单”贫困生的综合素质,防止不良行为的出现;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其进行培养,是贫困生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对其培养不能只考虑企业的现实要求。高校在对学生加强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技能的同时,也要培养贫困生的自学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4 疏通信息渠道,增强贫困毕业生的竞争优势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相对那些经济条件好、家庭背景优越的大学生来说,贫困毕业生获取的信息相对较慢、较少,对就业相关知识如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巧等缺乏了解,这无形中给贫困毕业生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弱势。因此,通过疏通信息渠道,让贫困毕业生获取最新信息,增强竞争优势是有效途径。

首先,高校要广建人脉,建立全面的就业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在校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的作用,让社会充分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专业设置、人才模式等,提高学校知名度;要把优秀校友的社会资源加以利用,让他们帮助母校的贫困生更好的就业;高校还要充分掌握成功校友的法杖状况,让他们回母校招聘人才,将优秀贫困生加以推荐;除此之外,教职员工的社会关系也要充分利用,让他们介绍一些企业单位来参加学校的招聘会;利用好在校优秀学生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影响力,把学校宣传出去,让更多招聘单位了解学校。

其次,加强和各级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系,打造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比如与各省市的人才交流中心官方网站合作,整合有利资源,发挥各自优势,集各方之力,打造人才多层次、专业多元化、服务多功能、社会影响大的跨省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满足不同用人单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的需要。高校同时联合与各地人力资源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举办供需见面会,优先推荐贫困毕业生,帮助每一个贫困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5 结束语

一个人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无法选择贫穷和富有,但贫困生同样拥有就业的权利。贫困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社会对贫困生产生的种种歧视与不公正现象以及贫困生个人自身因素的影响。高校贫困生同样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开发西部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因此,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高校贫困生这个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就业问题,期待着贫困生就业难的问题能够得到圆满解决。

参考文献:

[1]林如真.浅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资讯,2008,(7).

[2]李浩然.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圈,2007.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99年大学生开始扩招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通过对近两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的统计发现,我国高校毕业的人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例如,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为610万,10年则达到了630万,2011年毕业生总数将突破650万。这个数字是庞大的,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部分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制度和就业政策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与我国当前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密不可分。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据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目前大多数高校人事缺乏灵活性、流动性和主动性,学校需要的人才进不来,别的学校需要的人才也出不去;有的学校追逐热门专业,师资、教材没有能力应付,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其次,政府的就业机制还不完善。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长期以来困扰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壁垒和体制仍然存在着。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附加各种条件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还未真正消除。

(二)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对于就业的影响。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在高校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只注重自身利益和短期效应,不搞深入的社会调研,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都造成了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

(三)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同时,企、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的托关系、依靠门路和暗箱操作等行为,严重破坏了就业竞争的公平性,使得人才流失。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就业过程中的恶性循环,降低了大学生对于企业的录用诚信度,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就业,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其次,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觉得求职时优秀的成绩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培养机制,同时学生本身也要不断更新就业理念,突破就业误区。做到市场调节就业、大学生自主择业、创业、政府通过政策促进就业。

(一)完善就业政策。

政府要有多种措施以应对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探讨和实践,积极培育规范、健康和法制化的各级劳动力就业市场;深化人事劳动、户籍、档案、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的合理流动,引导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就业。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

(二)高校改革完善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

首先,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并对市场进行有效引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

其次,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再次,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

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

(三)用人单位树立科学的录用观念。

用人单位应主动消除就业歧视,应该减少过分注重工作经验等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不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与对策影响,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应树立有计划的人才储备观,同时杜绝学历高消费,避免造成人才浪费。并从企业长期效益出发,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职能培训,树立长远规划,和人才储备观念,既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又促进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转变就业观念,强化自身素质。

毕业生自身内在因素,是解决就业难题的关键条件。因此,大学生应当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找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首先,大学毕业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最有可能被录用。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

其次,大学生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就业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

再次,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大学生、高校、政府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利超:《科学发展观领域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 年。

[2]张小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篇(4)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002-02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

1.一些长线专业就业比较难。我国的高校目前的一些长线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汽车工程、金融学、国际贸易、法律和临床医学等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大,而社会对这些专业的需求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2.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比较难。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一种用人的怪圈,各个用人单位普遍把眼光盯在985或211大学的毕业生身上,造成一些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3.高学历毕业生比专科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就业难。目前,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企业迫切需要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毕业生,所以就造成了博士生和硕士生就业比本科生难、本科生比专科生难的现象,而我国的高校却都热衷于升本、创硕、招博,直接造成了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局面。

4.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弊病很多,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是靠能力而是靠“关系”几乎是人所共知的现象,谁的关系过硬谁就在就业中可以化解种种不利因素,而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就业就比较困难了。

5.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就业比较难。长期以来,社会上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存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比较难,有些用人单位排斥录用女大学生。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比例的严重失衡。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高校的急剧扩招,导致了这几年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而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就业的需要,从而导致我国目前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出现了大学毕业生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的状况,这种状况造成了一部分高校学生的就业困难。

2.高等学校的发展不适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滞后。这几年高校追求规模,导致一些学校盲目进行学科的拓展,使得原来的一些单科学校的办学特色都不复存在了,再加上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目前有的高等学校一味追逐学科的大而全,追求上层次、上档次,追逐一些热门专业,但是由于忽视了师资的建设水平,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条件的滞后,培养的学生能力比较差,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造成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

4.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上也存在着严重的错误,缺乏正确的引导。首先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往往把薪酬、待遇和工作地区看得很重,不切合实际,把工作的重点过度集中于东部大城市,而在我国的中西部和一些二线中小城市却对毕业生有着大量的需求,而大学生们却不愿意去。其次是社会的一些偏见和毕业生父母对当今就业形势的认识也严重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很多父母不切实际地希望孩子的就业岗位是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5.部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目前我国的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对毕业生的工作经验等要求比较高,或者是对毕业学校要求比较高,普遍要求为985或211高校的毕业生,这些人为的壁垒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

6.一些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没有把就业和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教师缺乏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工作有针对性的指导。有些学校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往往是在毕业前才匆匆忙忙进行,因此他们对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指导也就缺乏针对性。

7.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不完善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国家虽然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比如国家出台的大学生中西部支援计划,支援偏远落后农村的教育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对于大学生就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自主创业方面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国家在自主创业审批、创业资金援助、税收减免等诸多方面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尽管如此,国家在大学生就业政策方面还缺乏一些政策和措施,诸如国家还没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保护政策,大学生就业的岗前培训政策,对就业中的一些歧视现象还没有相关的制约措施,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

三、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对策

1.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政策法规,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国家还应尽快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农村,到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去就业和创业;各级政府要把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内容来安排,要提高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认识,努力创造条件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2.高等教育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改革的力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彻底改革高等教育目前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动手能力,使其更加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把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

3.高等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理论研究,还要把建立专业化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列入学校的教师管理范围。要对从事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拨付专项资金选派他们到各级人事部门进行锻炼,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吸收一些具有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和创业指导队伍中来,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在学校形成一种合力,确保学生充分就业。

篇(5)

1.1 整体社会环境

(1)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影响女大学生顺利就业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当属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以及对男女不同的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诗经·小雅》“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①几千年来,这种观念一直影响着民众对男女性别的态度和成就期待。传统性别观念潜移默化中导致男性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和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进而影响了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2)尚不完善的社会政策法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以创造更高经济效益作为对就业者的基本要求。经济效益的创造与创造者的体力、智力和精力密切相关,女性受生理因素的影响明显大于男性,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这种就业机制,忽视了性别差异,只以就业者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衡量其价值,让其做为价值创造者竞逐于就业市场。

(3)不断攀升的毕业生数量和有限的就业岗位矛盾。自1999年起,我国大学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达到212万,2004年是250万,2009年达610万。②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人才需求增长则较为缓慢,致使许多大学生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这一现实。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则更难。

1.2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高校扩招致使高等学历者人数不断攀升,但我国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设置均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可谓“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这在女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她们课业成绩普遍较高,但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2)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不到位。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旨在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提供帮助、支持与指导,青岛大学医学院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5%的毕业生认为择业成功离不开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在择业方面的指导和训练。然而,另有46%的毕业生表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不满意。③许多高校开设了职业生业规划课程,但并未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特别的就业指导,也未针对“就业难”大军主力的女大学生的特点,帮助其进行心理素质和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这都构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隐性因素。

1.3 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男女性别之间存在明显的生理差异,女性一般在体力和精力上弱于男性,这是无法选择的。然而,一些女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缺乏自信,意志力不够坚强,受感情生活的影响大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就业。她们在抱怨传统观念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充当传统观念的卫道士。2002年5月对南开大学的一项调查中15.3%的女生同意“女研究生相当于男本科生”的说法,自认为女不如男。④一些女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偏高,注重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追求高薪工作,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锻炼,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让她们错过了许多就业良机。

2 对策详解

女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充分利用她们的才华和能力,将促进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则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2.1 全社会要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

全社会要致力于摈弃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媒体应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树立美好、成功的女性形象;企业要改善男女价值评价体系,多元、公正地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价值创造;国家要进一步健全女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用法律手段积极矫正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问题。也可以鼓励企业吸纳女性就业,在税收上对女性职员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此外,社会化的家政服务能把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其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2.2 学校要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

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多方面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吸引用人单位,女大学生作为就业难中的弱势群体,更应该具备这些优势。高校应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按照市场的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做到人才培养上的超前预测和超前培养。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帮助女大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其进行聘前强化训练,同时建立人才库,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及时掌握用人单位的各项要求,保证女大学生就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应重视创业教育,注重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女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女性创业成败事例剖析讲座、邀请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现场对话,都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2.3 女大学生自身要更新观念、自我完善

女大学生应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寻找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的工作,转变单纯求职的思想,树立创业意识,实现自我就业。把大学生培养成主动的职业创造者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大趋势。女大学生要敢于抵制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

注释

① 韩峥嵘.诗经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篇(6)

为给我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为212万,比2002年净增67万,增幅为46%,2004年达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68万,到200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了335万。由于受我国经济总量的制约,经济增长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有限,从而产生了高校扩招迅猛与岗位增幅相对缓慢的矛盾。截止2003年9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70%找到了工作,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55%。2003年第一届高校扩招后的本科毕业生,到2003年底就业率才达到83%。这就给毕业生们一个明确的信息,即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工作岗位。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国家政策与政府制度方面的原因。

国家给予青年大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及人才在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事业单位的流动的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中有着许许多多的困惑:去西部工作,国家的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能否落实,是否还回得来,回来后就业压力是否更大;去农村工作,户口、社会保障等问题如何办;搞自主创业,怎么解决资金缺、注册难、审计难等问题。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区、出系统要交费的政策障碍。与此同时,有的单位则拒绝招外地学生。种种因素,确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二)我国就业市场方面的原因。

1.劳动力市场趋于饱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这的确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但岗位必定是有限的,而我国的待业人数却是年年攀升。从七十年代开始,中国人口的出生率相当高,使得我国人口在90年代开始进入就业高峰期,新增就业人口总量很大,今后几年劳动力市场都将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2.就业信息渠道不够畅通。每年有十多万毕业生,而每年只有年底的时候有不多的针对毕业生的“双选会”,这是远远不够的。一些职业介绍所和社会力量举办的招聘会以赢利为目的,虚假广告,招聘会环境混乱,学生交钱买票应聘后没有效果,甚至上当受骗。这说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缺乏专业化就业市场。现在己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网络作为当前最有效、快捷的信息收集、处理、平台,似乎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市场对人才要求提高,就业竞争更趋激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员工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过硬。另外,一些企业跳槽的科技、管理人员涌入就业市场,由于他们在工作经验和相对稳定务实的就业观念上强于应届大学毕业生,因此更富竞争力。而当前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状况和企业对人才要求之间尚存差距,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挑选毕业生,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尤其是没有明显竞争力的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这从客观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势。

(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社会市场需求相比,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和调整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当前,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一些高校急功近利,设置了不少这些专业,导致学校专业失衡,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大量增加,加大了就业的压力与难度: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冶金、地质、石油、粮油加工等,由于社会需求量较小,因此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较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导致许多毕业生转向其他领域。

(四)高校工作方面的原因。

当今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形式、内容都比较简单,多采用在毕业生班级中开展讲座、政策咨询、谈话等形式,且内容也多是一些就业政策法规、求职技巧的辅导。对于如何结合本专业的实际,从专业特点出发加强实践能力,加强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学生气质类型的分析,让毕业生明白自己所适合的工作类型及方向等方面的工作十分欠缺。

(五)毕业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就业观念没有及时转变。一方面,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不愿去老少边穷地区、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等等。另一方面,过分看中单位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等。同时,就业期望值偏高。这导致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对许多单位是“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失去了不少就业机会。

2、就业能力与现实有一定差距。不少毕业生“心比天高”,但综合能力又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就业市场一改过去单纯以文凭或职称作为人才标准的普遍做法,而把品德、知识、能力与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一些毕业生自身素质有所欠缺,难以符合工作的要求。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缺乏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较差,缺乏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

二、对策及建议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就业环境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深化改革。

(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

从政府角度讲,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在目前仍属稀缺资源这一现实,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不同地区发达程度的差别、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行为,认真研究对策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工作。政府对用人单位和高校同样要加强指导和管理,尤其是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更应予以高度关注。对于高校来说,学生报名数反应了社会当时的教育需求,但蜂拥而至的报名者在几年后毕业时可能面临的是另外一种就业形势,即当年的“热门”,毕业时可能成为“冷门”。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学生和高校都可能犯盲目选择“热门”专业的错误。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同时,还应将经济调控手段引入到高校的招生工作中,对一些所谓的“冷门”但却对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给予财政上的鼓励。

(二)企业:树立正确人才观,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尽管目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应抓紧有利时机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合理置换冗员。在招聘会上,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设置各种障碍,提高门槛,致使一些优秀的人才没有进去的机会,招聘者也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因此,企业要从自身方面找原因,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三)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个大学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影响着在校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质量。因此,高校除了要积极、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产品”确实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外,还必须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强化推销意识,通过市场推销毕业生,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高校不仅要抓好大学生的质量,培养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也要抓好大学生的“促销”,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大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篇(7)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走向社会。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导致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的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仍沿袭传统的培养模式,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动手及创新能力培养,忽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虽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但动手及创新能力不强,不能较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全体教师有针对性、分阶段的指导和培养,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仅凭几场就业指导讲座是很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是在人才市场上盲目找工作,这样自然容易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

3.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

进入大学后,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加之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有些学生容易沉迷于各种消遣娱乐方式而丧志。还有一些大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动手及创新能力较差。此外,现在有很多高校毕业生都是独生子女,一直备受父母的呵护,社会适应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理的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弱,一旦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容易意志消沉,悲观失望。

4.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据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职业生涯”概念,对职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认知与思考,在校期间对自身学习生活没有清晰目标,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缺乏对就业政策、及就业形势等问题的全面的了解,在面临就业问题时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5.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难以转变

有些毕业生对待遇期望值过高,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愿意去中小城市,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仍然受“铁饭碗”思想影响较深,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就应该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高薪外资企业,由此导致很多急需人才的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很多高层人才被激烈的就业竞争所淘汰。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途径及对策

1.改革实验教学,突出动手及创新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基本操作和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态度,这不论是对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开设设计性实验,就是要打破现成的实验方案,通过查找文献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要求。通过设计性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完全主动地位,增强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他们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优秀学生和在实验方面具有潜能和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引入新的实验技术开设创新型实验,目的是为了开阔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导师制的优势

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应用于研究生培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进一步将其推广到本科生培养之中。上世纪80年代未,著名教育学家钱伟长教授担任上海大学校长后,实行了多项教学改革,在学校推广了导师制,为各级本科生配备特色导师。大一的“学业导师”,由年轻有活力的青年老师担当,旨在指导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涯,提供心理咨询;大二的“优秀生导师”,由资深教授担当,指导本科生选择专业方向,激发研究兴趣,提前进入实验室,为科研做准备;大三、大四的“专业导师”,在指导专业深入学习的同时,更多引导本科生加入导师的研究团队,做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并通过与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的交流来增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

3.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1)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针对大一新生,通过介绍院系概况、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指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环境,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指导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拓宽知识面,增强就业的自主性。对四年级的毕业学生,通过报告会、讲座等形式,指导学生分析就业形式,掌握正确的求职技巧,提供求职信息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理想职业。

(2)指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西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很多人从小学时代就开始了职业生涯的自我探索,这种从小学到大学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他们的职业选择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及社会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是在学生临近毕业才开始上《就业指导》课,大学生接受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十分有限。我们应该严格遵照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规定,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大学生尽早树立危机意识,引导大学生如何认识自我、了解社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

(3)指导学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由于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倍受就业问题的困扰。他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或焦虑不安,茫然不知所措;或情绪亢奋,四面求职,一旦碰壁,又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或依赖父母,不主动去争取,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或随波逐流,不结合实际地去跟着追逐热门职业。针对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当务之急是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确立科学的就业观,教育学生以有利于自身的成才和发展为主,讲求待遇为辅,结合自身实际,及时就业。

(4)引导学生明确学科优势,找准合适的就业位置。有些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性较强,这些毕业生除了做教师、去研究所外,似乎“无路可走”。其实不然,这类专业的学生,如果平时善于积累,多关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可以发现在众多相关行业里,可以发挥其先天优势,并有望转向热门行业。比如,数学系毕业生转向IT、金融;物理系毕业生转向电子行业及超导行业;化学转向生物、石油化工等。

参考文献:

篇(8)

就业是一国民生之本,是安国之策。“就业”是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无论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已成为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情况

(一)上世纪末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剧增。2009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是首次突破了600万,2010年630万,2011年660万,2012年680万,2013年699万。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时代,但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二)高中、技校、中专这些院校毕业后选择不再继续深造而选择参加就业的这部分新增的劳动者,他们也都将会与大学毕业生争夺工作机会。

(三)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所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大大增加,也将与大学毕业生争夺就业机会。

庞大的就业群体要与大学生争夺有限的就业岗位,造成很多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外部就业环境分析

第一,国内大学生面临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的竞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逐步开放,各种外国教育机构的进入,产生多种类型的人才培训机构,这种新的培训模式直接挑战了国内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冲击了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第二,人才市场更加注重“好”专业。所谓“好”专业就是指当前就业市场紧缺的专业。一直以来,大学所设专业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海外留学生归国影响国内大学生就业。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幅提升,各方面条件不断改善,留学回国人员不断增加,直接挤压了国内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二)大学生供求矛盾分析

第一,大学生供求的总量矛盾。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加上累积前几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大学失业群体已十分庞大。而国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缺口较大,短期内无法补足。

第二,大学生供求的质量矛盾。质量矛盾是由大学生综合素质下降与企业要求提高的双重压力造成的。部分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综合技能水平不高,择业能力不强,就业过程缺乏科学性。在大学生素质降低的同时,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却在提高,企业按照岗位的实际需求实施招聘,招聘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大学生供求的结构矛盾。由于供求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矛盾。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关对策

(一)政府应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首先,政府应对各高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薪资水平等进行后续调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避免他们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选择不适合的专业和学校,从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人力资本投资。

其次,为首次就业未能成功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较为充足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对他们提供指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困难,渡过就业难关,使其尽快实现就业。

(二)深化高校改革

第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与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减少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及专业的招生数量。

第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应合理定位、完善自我

第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是每个大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大学生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扎实过硬的本领,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一技之长,自主创业,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创业活动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形成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大学毕业生需冷静看待当前严峻的就业环境,客观地分析个人特质,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在兼顾短期形势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增强主动性,积极把握机会,争取早日就业。

参考文献

[1] 谢维和.高等教育内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2] 蒋元涛.试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1).

[3] 倪渊.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8(8).

篇(9)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入学人数从1999年的108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6年增长了4倍多: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上升到2004年的19%。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随着1999年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2001年为70%,2002为65%,2003年初一次性就业率仅为50%。昔日的“天之骄子”也开始为寻找一份工作而奔波。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也有人认为政府的就业政策不理想等等。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

经济学原理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供给与其价格即工资正相关,劳动的需求与工资的高低负相关。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大学生的就业量,纵轴表示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在图中SQ,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垂线,其位置取决于当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由于当年的毕业生数量一定,因此SQ5垂直于横轴,因为这一数量与工资无关。同时。有一条正斜率的斜线S0E,这条斜线表明:随着工资的降低,将有一批毕业生退出就业队伍,即自愿失业。自愿失业的大小取决于劳动供给的弹性。工资越低,自愿失业的毕业生数就越大(当工资为W0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3,当工资为W2时,自愿失业的学生数为Q5~Q2)。在图中,当工资为W2时。劳动力市场实现了无失业的均衡,即充分就业。此时劳动的供给等于劳动的需求Q5。当工资处于W0时劳动力市场也是均衡的。这时,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均为Q3。但是,此时存在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数量为Q5~Q3。当劳动力的工资为W1时,劳动的供给为Q4,劳动力的需求为Q1,此时存在Q4~Q1,量的非自愿失业,以及O5~Q4的自愿失业。这也就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这些大学生失业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未达到W0。据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预期工资是2140.6元,较2004年毕业生的实际起薪1500元,预期工资高估了40%。这个数字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比例。目前,用人单位的薪酬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由此可见,实际情况中确实存在大学生薪酬预期过高的事实。

然而,供求规律能否自动地使均衡工资调整到W0,实现市场出清。非自愿失业者充分就业呢?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原因在于:1.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许多大学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推崇,他们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把进大学当成人生成功的开始。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令人羡慕的“白领”。另外。就业市场的信息也不透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就业市场行情缺乏了解,预期滞后,他们的预期薪酬一直较高。一旦到了就业市场,发现单位开出的薪酬低于自己的预期。则心理失衡,结果宁愿不就业,也不愿接受薪酬低于期待视野中的工作。2.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对上大学所付出的沉淀成本缺乏正确的认识。上大学付出的成本,一类是直接付出的成本,如学费、住宿费、交通费、军训费、为找工作所支付的成本等等;另一类是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即因为上大学而放弃从事劳动而失去的收入。这两项成本之和不少于7~8万元。由于存在这些沉淀成本,大学生们希望能找到较高薪酬的工作来弥补上大学的经济损失,以实现收入最大化或者损失最小化。因此,面临低薪酬工作时。他们大都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就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需求方面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看,如果能采取措施,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从DE移到D1,就可以消除非自愿失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从需求函数的构成看。需求函数是由工资、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等变量构成。其函数表达为:Dl=D(W、r、s,…)。其中DL表示劳动需求量。w表示工资率,r表示经济增长率,s表示产业结构。在这些变量中,劳动需求量与工资率负相关,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与产业结构的进程正相关,因此要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就必须提高经济增长率。虽然我国的GDP已连续十几年在高位运行,但是,如果政府能采取更坚决的政策措施,如打破行业、地区垄断。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等。提高GDP增长率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另外,调整产业结构也是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措施之一。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比重现在只占GDP的30%左右。世界平均水平是50%,发达国家更是高达60%~70%。现在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程度很不相称。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最后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投资,特别是民营资本的投资。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会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从图2上看,这些措施的实行可以使需求曲线大幅度右移。提高就业率。

从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看,最近几年工资率已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也不断地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演进。但大学生的就业率不升反降,原因在哪里?怎样才能矫正理论与实际的偏差,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呢?

1.虽然最近几年工资降低很大,但是由于每年毕业生的数量庞大,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又加入了就业大军,这些积累性的矛盾。导致有限的需求面对不断增长的庞大的供给显得力不从心,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如图2所示:虽然工资水平从W0下降到W2,但是由于供给从S增加到S1,所以仍然存在Ec量的非自愿失业。如果考虑

到需求的增加,如需求曲线从D移动到D1,则BC量的非自愿失业仍然存在。只有当工资下降到W1时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市场力量来推动工资的降低,同时在某些专业的招生上要限制数量,减少供给。

2.持续的经济增长虽然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但是面对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

3.从产业结构特点看,根据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模型(人均收入在600~1000美元之间),我国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缺口在17%左右,从业劳动力缺口12%左右。由于其份额有限,且就业率不高,所以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第三产业的作用未充分发挥。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二)供给方面

从供给方面看,与需求曲线不一样,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是一定的,所以不能通过其它的措施来直接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只能通过改变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疏通供给渠道来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1.改变供给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办学模式的限制,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很大的刚性(特别是一类本科和二类本科高校),有些专业已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市场对这些专业已没有需求,但这些专业还继续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如金融、国贸、保险等,各个高校纷纷设立这些专业,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虽然工资一降再降,失业仍然严重。同时,由于就业市场存在逆向选择机制,使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再者,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市场出现了新的需求,如信息、心理咨询、网络安全等。由于这些课程的专业性强,许多高校缺乏必要的教师而无法开设这些专业以满足市场需求,结果出现了“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结构型失业。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9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从女大学生到女职工,女性的就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问题。在许多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中,都指明只招男生,就业性别歧视的情况普遍存在。即使标注性别不限的岗位,实际招的大多还是男生。真正愿意招女生的,大约只有三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本文就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的步伐加快,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形势就更加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

2.传统文化偏见的影响。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性别偏见与歧视,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根本原因。尽管法律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数千年“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已作为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部分人的头脑中。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更多的是贤惠温淑、端庄持重、遵守传统、相夫教子。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行为期待不仅影响到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同时也会影响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

3.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资源条件下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对用人单位而言,即利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组合追逐利润最大化。总之,用人单位要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等,用人单位需要为此付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使得“女牌”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牌”劳动力,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二)自身因素

1.男女两性在生理上存在差异。无可否认,男女有别,两性之间在生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女性的生理负担比男性要重得多,使女性在择业中处于弱势,她们在一生中要经历月经、怀孕、生育、哺乳等过程,特别是在女大学生毕业以后,从结婚到生育、抚养孩子要消耗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此期间,女性不能像男性那样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中,必须将时间和精力在孩子、家庭和工作之间分割,而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作,男女两性生命周期的显著差异就是女性承担着生育孩子和哺乳的任务,由此必然造成女性职业生涯的中断。所以,生理上的差异及由此导致的生命周期的不同,与传统的家庭角色观念相结合,造成了女性在就业中的不利地位。

2.女大学生本身受传统文化观念的消极影响。传统文化中的性别歧视和偏见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社会上往往将女性生存的空间限制在家庭,将女性生存的意义限制在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上,将女性同男性的关系界定在依顺、服从、服务、性吸引上,并以此得到男性的呵护、爱慕、供养、资助和指导。与此同时,“男强女弱”的传统文化也部分消解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使女性在“我不能”的阴影下放弃了开发自我潜能的努力,使其生活领域更加私人化,附属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女性处于两难境地,形成双重人格,一方面诅咒传统,另一方面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传统的卫道士。女性角色的传统定位和男强女弱的社会论调,在一定程度上使女大学生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抑制了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3.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质量,注重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在校表现、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精神,注重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当一部分女生片面看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和其他社团活动,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她们虽然学习成绩占优,能力却较单一,在工作能力、社会经验和适应能力方面与男生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而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能力。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一)政府加大公共政策的调整力度

女大学生就业既涉及到中国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象征着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可以说既是一个具有复合性的社会问题,又是一个具有公共性的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对于女性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针对女性就业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显性化态势,政府不应采取消极形式的公共政策,而应通过制定积极形式的公共政策,创造女性公平就业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就业中的机会均等与公正程度进行适度的调控。尤其要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障碍与困境,制定出相应的补救政策或相应的补救条款,同时对政策可能造成的歧视和不公平现象进行限制。

具体说来,首先要规范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行为,保证男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公平竞争。用人单位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范,应该使劳动力市场竞争建立在知识、能力的竞争上,杜绝人为因素、观念因素和性别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对于就业中存在的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应制定出惩处和补偿的条款细则,对性别歧视的案件及时有效处理。

此外,要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单个企事业单位不会因为招收女大学生而增加雇佣成本。政府应当将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实行社会统筹。企事业单位不愿聘用女大学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女性特有的生育责任和家庭责任。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降低企业招收女性职工的成本,改革原有的由企业负担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只有建立统一的、独立的生育保险险种,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和监督生育保险基金的运行,才能真正实现生育的社会保障。通过实行女性社会保障制度,使用人单位对男女劳动能力的评价和用人标准更为合理,消除他们使用女性劳动力提高人工成本的顾虑,为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利提供了先决条件。

政府还应该积极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程度,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家庭服务,女大学生工作后面临结婚、孕期、哺育幼儿成长等事务,这占去了女性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女大学生工作的主要原因。各国实践表明,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家政服务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工作上,从而提高其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二)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

政府提供积极的公共政策是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条件,但这并不是对女大学生提供保护性就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女大学生自身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女大学生应该自觉提高就业竞争力,靠实力寻找适合自己的那份工作。

1.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女大学生自身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自我完善。女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彻底摒弃“女子无才便是德”及“女性是弱者”等传统观念,摒弃自傲或自卑心理,克服依赖心理、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等不良就业心态。要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丰富自己。在心理上要有自信心,要相信自己和男生一样有实力,要敢于竞争,克服胆小、怯懦等自身心理障碍,保持良好择业心态。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寻找适合自身生理特点的行业单位,开拓进取,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道德,适时抓住成才的机遇。

2.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1)女性运用语言词汇的能力强于男性。有关研究表明,女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比男性强。随着年龄的持续增长,知识的积累、女性驾驭语言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会更加出色。一般说来,女性从事文学整理、编辑、翻译以及教育工作和接待洽淡工作,更能发挥其特长。(2)形象思维能力的优势。女性在三维空间的认识能力上往往略逊于男性,但她们在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密上却普遍具有优势。在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工作上,往往能创造出使人感到优美、典雅、和谐、细腻、新颖的作品。在文学创作和艺术表演中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交往能力的优势。女性普遍温柔、和蔼、易与人相处,感情也丰富且善于倾听或体谅别人的处境和困难,在社交场合或工作协调中能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女同志从事商品推销、对外联络等工作具有较大优势。(4)管理能力的优势。正如女性善于管理好小家庭一样,女性也同样善于管理好工作,她们也可将办公室作为自己的第二个家整理得有条不紊,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能够接受新事物,不固执己见,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对工作认真负责,专一且有耐心,对于单调的工作往往也能孜孜不倦。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上一篇: 闭学式安全教育 下一篇: 关于房产的法律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期刊推荐 润色服务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