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09:23: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文化的交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
国际背景;跨文化经济交流;外语教学;影响及意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跨文化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以及国际生活给我国的外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外语是进行国际交流的主要工具,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的对外经济的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对外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伴随着跨文化经济交流,因此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跨文化经济交流的重任。在新形势下,我国的外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跨文化经济交流促进了我国外语教学的改革。
一、跨文化经济交际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一)经济交际经济交际是指专用语交际,涉及的层面比较广,主要是如今已经确定的所有的语言层面,在进行经济交际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外语中在描写经济专用术语时候的常用的形式结构特点,以及一些在经济交际中具有专用性的某些词语义项,在此基础上再对经济领域中概念系统的构建进行探讨;此外,还要对经济领域中新出现的事物以及新词语的形成过程以及方式进行考察;经济用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要时刻关注经济用语的句法变化,并考察它们对普通用语的影响,经济用语的新变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其进行深刻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另外,想要对经济交流专用语进行充分的了解还可以对相关的经贸问题以及篇章的才找关系和超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发现其规律以及特点。其实最重要的是对实际交流的场景以及类型进行综合考察,这样才能真正了解经济交际的特点。
(二)文化交际同文化与跨文化是不同的,同文化视角下的语言表达模式、以及认知模式都是同质的,但是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则是一种交叉的异质现象。所谓的交叉现象就是以对其中一种文化的交际模式进行违反的形式展现的,两种文化放在一起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再加上有多种参数会介入其中,从而使其表现方式更加的多变,由于它的多变因此很难找出其固定的规律性,多变也是建立在交流主体的差异、个性因素之上,个性差异与文化差异有时候很难分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跨经济文化交流出现障碍,给交际活动带来阻碍,使其不能正常进行,甚至是夭折、短路。这种交际障碍是很难跨越的,就算是交际者很擅长这门外语,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因素的不同还是会给交流带来很大的难题,跨文化经济交流需要克服这个难题,需要交流者对自己的记忆记忆思维过程中进行调整自身的语言行为,从而调整自己的整体结构网络,然而这种调整也并不是容易的,它不是仅仅靠着简单的学习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切实地锻炼与实践才能逐渐掌握交流的技巧,只有经历实践才能真正了解一门外语的精髓所在,才能熟知其交流规则和习惯。
二、跨文化经济交流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甚至是文化的交流都越来越频繁,一个国家的外贸决算与外贸人员的语言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经济交际的重要性。如今,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就要先关注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跨文化经济交流在经济交际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顺利开展跨文化经济交流才能给国家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保障经济的发展。外语教学是为了培养社会以及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的需求,外语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跨文化经济交流给我国的外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直接促进了其改革与发展,从而使其培养出来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国家的对外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促进外语教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熟练运用外语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以往的教学内容都过于陈旧,与时代脱轨,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外语教学的任务和责任更重了,国家发展亟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外语教学的课程内容不能一成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是无法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的,因此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逐渐地改善课程内容,使其与社会相接轨,才能教授社会发展需求的外语内容,改变教学的重点,从而培养出社会发展经济需要的人才。
(二)重视语言的运用以往传统的外语教学遵循一种死板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我国的外语教育理念虽然是希望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但是事与愿违,在正确的理念的指导下,虽然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到了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所以在实际情况中,学校和老师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死板的教学方法以及沉闷的课堂学生对外语的学习早已失去了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又怎么能够学好外语呢?又怎么能掌握一门语言呢?这些无疑都是很难的。老师的满堂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老师平时上课只注重学生的听、读、写,完全忽视了口语的联系,更忽视了学习外语基本知识之后的运用与实践,学生学习语言只是单纯地学习语言,就像高中学习文化课一样有很强的功利性,而没有真正认识到语言运用的重要性,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做外语题目上,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浪费在考一些证书上,这种只注重知识理论而忽略实际操作的做法无疑是本末倒置的。
跨文化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如此的重要,外语教学不得不重视起来,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教学的方法以及重点,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不是手持外语等级证书的无用之人,国家重视的不是学生学习外语的死能力、死记硬背,而是需要熟练运用外语的人才,能够进行交流的人才,面对这种要求外语教学不能再一如以前,只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培养了,要把重点放在外语的运用以及实践当中,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和运用一门语言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地去弥补,从而提高自身运用外语的能力,成为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日益频繁的跨文化经济交流,外语教学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也促进了外语教学的反省与思考,会直接促进外语教学的改革,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外语素养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以及强大的人才力量。
参考文献:
一、泛经济主义冲击下教师职业地位变化而引起身份认同危机
一个社会群体或职业人群在社会中的地位高低,一般认为可以从社会声望、财富及权威三个维度进行衡量。社会地位虽然与其经济收入的多少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获得的社会声望的高低。在中国,社会声望的获得与个人在社会群体组织中的身份固然有关,但更取决于从事该职业群体成员行为与主流社会理想追求的目标和大众文化的认知之间的一致性如何。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崇尚非物质利益的政治、道德等为核心的,泛政治主义、泛道德主义长期以来是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民间社会与国家主导的理想价值观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但在对道德、精神等价值的崇奉上,民间社会和国家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却达到了高度一致。追求物质享受被视为可耻,而精神境界则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学校被视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工具,作为传播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掌握着一定的话语权。
如果说泛政治主义意识形态的流行,使教育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同样泛经济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不仅颠覆了整个社会传统的信仰体系,使人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同样也使以育人为职业的教师的声望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
经济主义对教师职业地位的作用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发生影响。
直接的作用便是在影响社会地位高低的权力、经济、道德诸因素中,经济的比重加大,经济收入甚至成为民间社会乃至政府衡量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经济地位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地位的升降。教育工作的性质,使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在整个社会阶层中排名永远不可能跻身于“成功人士”的行列。根据许多社会学研究者的调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声望排名远高于一般的私营业主和蓝领工人。[3]问题是为何中小学教师的怨恨心态较比其声望排名低的工人、农民大,发生职业倦怠的几率也大?事实上,基础教育实行绩效考核之后,收入已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然而这并未从根本上激发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也未消除其职业倦怠的现象。美国学者罗伯特·诺齐克(Robert Nozick)对于知识分子的一段分析颇有启示:“知识分子觉得他们是最有价值的人,为社会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社会理应根据他们的价值和贡献给予相应的回报。”[4]当整个社会呈现出极为现实的经济主义文化,知识分子将永远没有幸福感。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社会文化不仅仅是在经济收入上给教师带来了压力,最为关键的是社会文化取向在精神上给予年轻人以挫折。因为在现今经济主义的环境下,安于现状的年轻人甚至可能被同龄人视为平庸的代名词。
如果说成为“成功人士”只是部分人的梦想,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影响尚不大的话,那么间接的作用便是指社会经济主义氛围的形成导致教师精神寄托的消失。在泛经济主义的社会文化场域中,一方面所有人可以被还原为经济动物,似乎一切都可以“物”的价值或利润予以衡量,任何高尚精神的追求均被消解、取笑。对向以精神贵族自居的教师而言,其神圣性的地位也正在被消解。教师如果在与社会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的接触过程中,再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为遁词时,似乎不再有效;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主义文化的形成,教师群体成员一改传统羞于言利的中国传统文人的特点,而对物质利益的争取也不再忌言。当然在社会其他成员均倡导市场法则的同时,却要求教师群体必须依然信守道德法则,就会造成教师在心理上对自己职业的不满与后悔,对自己教书育人的身份认同产生危机,职业倦怠现象亦由此而生。
二、教育经济主义下学校属性的模糊与教师角色的激烈冲突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类的口号或行动常常见诸中央或地方各种媒体,“恭喜发财”一类与个人切身物质利益相关的话题成为民众普遍流行的问候语。这种社会文化的变化,标志着长期被压抑的民间经济意识的复苏以及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强力引入的决心,使中国迅速从一个基于传统非物质因素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社会,转型到一个物质利益至上的社会。这不仅带来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颠覆了传统的泛政治化社会中权力等级秩序以及对个性和个人物质享受的忽视,同时也使原有的精神信仰体系在这种新的经济文化中被消解。
经济主义的猖行,使教育的经济功能被极力放大。“教育产业化”之类的教育经济主义的流行,教育属性是“公益性”抑或“私益性”之类问题被反复争论,使教育一方面与经济接轨,改变中国教育仅仅成为身份象征的传统,使教育更多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工具;但另一方面,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为弥补经费短缺,往往会出现围绕学校创收、经营、转制、收费、产权等方面,以增长效益和提升效率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权学交易、钱学交易、招生腐败、学术腐败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和公正性。这一教育发展的现实,使公众对教育的评价降至最低点,教育在舆论和民意中成为“暴利行业”和“腐败重地”。不仅使学校长期以来树立的公益、公正、清廉的形象遭到普遍质疑乃至完全颠覆,而且导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认识变得模糊。愿意付出更多的金钱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被认为是符合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的合理行为。
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给教师带来较为稳定的收入,而且由于他们认定该职业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能够在与比自己年轻一代的无私交往中感受到快乐,同时教师通过自己的工作使年轻一代从无知到有知,为社会培养了有用的人才,因而使自己常常能够在良好的职业成就感和职业的神圣感中找到慰藉。然而,在教育经济主义社会文化下,传统学校教育拥有的那种“清高”被嘲笑,教育职业不再能享受到“崇高”(尽管可能只是理论上、精神上的)的待遇,教育部门与社会其他机构和组织一样,只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部门而已。尤其是家长和学生动辄以“消费者自居”,学校常常以“学生乃我们的衣食父母”为训诫,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自豪感早已荡然无存。对于教师职业,不仅社会普通民众常常以一种鄙视的“商业人”视之,教师们对自己的教育者角色也常常发生困惑:教师到底是教书育人的教育者,还是知识的贩卖者?教师将自己的职业仅仅看作是一个获取报酬的饭碗而已,一旦感觉到这个“饭碗”所获得的收益与付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们往往会使自己处于一种无激情的状态之下工作。而当社会大多数成员均可按照市场法则行事,却唯独要求教师等少数群体成员必须要有牺牲精神时,这种怨恨情绪更是油然而生。
三、经济效率崇拜下巨型学校的形成与教师团体认知的减弱
泛经济主义渗透社会文化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全社会个体与机构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经济效率最大化的追求。优化组合、注重办学的规模和效益等侧重于“经济成本”降低等一系列举措成为学校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政府拨付的教育经费与教师编制有着直接的关系。换言之,当编制一定时,招生人数的多寡直接决定着学校运行成本的高低和学校效益的大小。招生越多,当然学校的经费也就越宽裕。因此,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默许学校通过扩招来解决经费问题,而某些学校尤其是某些“热门”学校,热衷于办校中校、招议价生,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同年级的平行班级有的达到三、四十个,而班级人数有的小学多达80余人。
对于学校的巨型化给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研究者多从教学质量的影响出发。事实上,教师对于自己所属群体的归属感的降低和职业倦怠的形成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这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态的状况。这种影响可以从作为被管理者的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断裂之中表现出来。
在巨型学校中,全校教职工人数一般在300人以上,为此学校在组织机构上建立了科层化制度,有的学校在学校管理者之下还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在这个人数众多的学校团体中,个体之间相互交往的频次受到极大影响,特别是教师与学校最高管理层之间的直接交往更少,而“团体之成,端赖个人间意识的交通……聚群盲于暗室,虽接近而无交通,有目者若熟视无睹,则彼此间意识亦不能通,二者均不得成为团体”[5]。当群体中人与人尤其是组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交往较弱乃至断裂之后,群体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便被削弱。
与此同时,教师在与人数众多的学生群体的交往过程中,由于疲于应付课堂秩序的整治,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往频次也会急剧减少。一旦教师与学生的交往难以深入,教师就不可能融入学生群体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就难以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和对话,教师在学生群体中也就难以实现自己的成就感。
四、经济管理模式下校长非人文化管理方式对教师成就感的降低
在泛经济主义的影响下,经济管理模式曾被视为一切社会管理的“圭臬”,政府的管理模式也开始从意识形态(尤其是非理性的意识形态)治国转型到利益治国。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系统的一部分,也在管理模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
对于学校政策或措施的制定者、决策者而言,如何提高学校对社会的吸引力,为学校增值创收,是体现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事实上,教育管理者对于升学率的追求,乃是因为看到它是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重大事情。只有升学率高了,报考的学生才会增多,接受学生的费用也才会增多,当然也可由此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生活与工作的条件。将经济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学校管理之中,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因此,在中国当下的中小学中,与升学相关的学科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具有较大的话语权,他们晋升的机会也远远大于音、体、美的教师。
当前中小学对教师管理上的重要举措之一,便是通过对教师工作的定量化考核而予以评价,并将其与教师的物质报酬直接挂钩。对于校方管理者而言,教师与其他社会群体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不实施严格的管理,势必会导致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懈怠,影响教学质量,引起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不满。有效管理的方法莫过于管理措施的规范化、数据化、经济化。
然而,大多数教师在内心并不认可校方的管理方法。各教师出于不同的目的和立场,反复强调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过于定性化的评价将抹杀教师教育教学的个性特色,否定教师们的专业立场,同时也是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为了学校的经济利益,甚至害怕得罪家长而不惜牺牲教师利益和尊严的做法,更是使教育者无法开展工作。事实上,尽管由于学校管理者的权力,使教师并不公开反抗校长等管理者的指示,教师工作的激情亦将不再。
总而言之,如果校长们不能让教师有尊严地工作,教师自身又不能自尊自强,那么,想要使学校之内的教师消除职业倦怠,让学校之外的社会人士尊重教师,尊重教师从事的事业,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参考文献】
[1][日]作田启一.价值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卢风.经济主义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4(7).
[3]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J].社会学研究,2005(2).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
关键词: 六力模型;文化产业;竞争力
Key words: six forces model;culture industry;competitiveness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08-02
0 引言
进入十二五以来,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要想发展文化产业,关键在于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天津市可以借助全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潮,加快文化产业改革的步伐,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天津市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仍然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提升。
要提升竞争力,可以从六力模型的视角思考。六力模型是对经典的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的补充,目前对第六种竞争力量的界定还没有完全统一,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①2001年我国学者项保华教授提出了六力模型,其中互补品厂商即是他认为的第六种力量;②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第六种竞争力量应当是政府,因为政府对产业竞争的影响是比较大的,需要单独提出来。本文选择第二种观点的视角,分别从六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 从买方——顾客角度分析
2010年天津城市居民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服务和文化娱乐用品的消费支出达到1146.95元,比2005年增长1.02倍。这个数据说明天津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在逐步提升。另外,天津居民文化消费的特点目前也发生了变化,已由单纯的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方面转化,居民文化消费的层次也提高了。同时,随着消费者消费保护意识的增强,加之对价格较敏感,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网购文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并在网络上对比和发表消费的价格、售后服务等信息,所以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从总体上提高了。
为降低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提升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就必须充分了解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根据顾客的需求来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质量,并让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鲜明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顾客消费,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能够产生再次消费;而且也可以让天津市文化产业的定价主动性更大,既可以用高性价比吸引和留住顾客,也可以因质量高和有特色而适当定高价,从而让天津文化产业在与顾客的讨价还价中占据有利地位,赚取更多的利润。
2 从卖方——供应商角度分析
文化产业的卖方主要是文化资源的拥有者或者是有形的文化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商。文化资源的拥有者拥有的文化资源越独特越稀少,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想要获得这些资源的代价就越大。天津市拥有特殊的近现代史的文化资源,杨柳青年画和泥人张等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的拥有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强。
拥有特殊资源的供应商一般一体化的能力也较强,可以向前整合,自己发展文化产业;而不需要特殊资源的文化产业的后向整合的能力就会较强。对于需要特殊资源的文化产业,基本上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降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对于不需要特殊资源即可运转的文化企业,可以通过批量购买或联合购买等方式降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3 从现有产业内的企业间竞争角度分析
天津市的文化产业许多是从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而来,规模小,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竞争意识较弱,低水平、重复仿制的文化产品充斥文化市场,这是天津市文化产业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为此,就必须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培育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扶持中小文化企业;提升文化企业的科技含量;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垄断,为形成良性竞争的文化市场体系创造条件。
重大项目的建设对天津市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目前为止,很多大的项目都处在投资回收期,真正产生高效益的还比较少,还需要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工程,健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来保证在这些项目运营中需要的人才。
与这些大项目相反,资金不足是当前制约天津中小文化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当考虑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除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的机构外,原则上大多数文化产业都应允许各类资本进入。也可以鼓励各类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文化企业以各种形式进入资本市场,谋求较快发展。
4 从潜在进入者角度分析
随着国家和天津市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的增加,想要进入天津文化产业的潜在进入者数量也在增加,而且其中不乏规模大、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但随着上文所述的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天津市文化消费市场将会有一段时间的稳定阶段,进入者数量将会减少。
如果潜在进入者规模大、实力雄厚,那么对现有企业的冲击会较大,除非小企业之间形成联盟,否则,会导致很多小企业被挤出市场。天津文化企业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考虑提升竞争力和构筑进入壁垒,如加强品牌建设和给予消费者消费优惠等从而加大消费者的转换成本,构筑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的差异性,申请专利或者拥有专有技术,构筑生产、研发或营销等方面的规模经济,牢牢把控住独特资源和有利的环境位置等。
5 从替代者角度分析
因文化产业涉及的具体产业类别较多,替代者角度就选择其中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为例进行分析。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的替代者主要是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新闻出版发行服务等,看动物表演可以通过看电视节目,也可以去动物园现场看,还可以阅读电子出版物,它们之间就形成了替代,只不过因为消费过程中的实际感受的差异导致满意度会不同。
形成替代的产业之间,必然就会相互争抢顾客。因此就需要提升天津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基本上可采取三种对策,一是提高性价比。二是不断推出新产品。三是提高转换成本,通过签订服务合同或给消费者累计消费优惠等等措施,可以提高顾客的转换成本。
6 从政府角度分析
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201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2011年《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公布了,从规划中,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天津政府将加快涉及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我市文化产业扩大规模、走向专业化,并形成一些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扶持民营中小文化企业,督促文化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加强我市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健康的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并保护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
我市政府在促进文化产业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还有必要在不妨碍政府安全和机密的前提下,关注和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和其他省市的文化产业的合作,并为促进这样的合作减少一些行政法规的约束,并简化行政手续。
综上所述,只有从以上六个方面全面思考并采取对策,才能更好地提升天津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天津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六五”普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征文: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作用
普法的核心环节是法治的宣传教育,法治的宣传教育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否存在着一个关联关系呢?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影响,对我们科学地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之进行研究,这一点正是本文的指导思想。
首先,我们知道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是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是其经济等的集中反映,并为其服务;那么该社会的经济等是其经济基础,是决定该社会上层建筑的基础;这是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根据这一经典理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法治的宣传教育是为法律制度服务的,所以这种行为也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范围;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是社会的实体内容,是经济基础的范围;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经典作家的理论知道,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但是在我们国家,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和产生它的经济基础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它们的主体都是人民,所以两者在代表利益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两者的价值取向是同构同向的。那么基于此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也一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越是发展的好对我们的法律制度走向完善就越会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当然有了更加有力的基础性保障,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也就会更有物质基础,也就会做得更好;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法制宣传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一种矛盾统一关系,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明白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虽然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务虚性的工作,但它同样重要,也是对社会的经济发展的一种促进;同样道理,做好社会的经济发展是我们的现实需要,对不断地完善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物质前提,两者都很必要,都很重要。
我们认为,法制的宣传教育是法律制度落实执行的观念实现途径。也就是说立法的目的,立法的内容,只有向全社会广泛地宣传和教育,才会在全社会中产生对该法的了解,知晓,才会在人们的观念中树立起该法的观念,才会在人们的意识中以之为规范,从而去自觉自为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个过程我们看到它其实就是法的执行和落实的一个观念上的实现过程。当然法律一旦经过合法程序产生,并不以社会某些成员是否了解其内容为其生效的前提条件;也不以某些成员不了解该法的内容而对该成员不产生拘束力;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是用来维护人民的利益的,所以不希望任何人糊里糊涂地受到制裁。我们的法律不是以事后的惩罚为唯一目的的,所以法律的观念实现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我们普法的目的所在;我们的法律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秩序,在观念上实现为最高境界。法律在观念上的实现,是在社会成员中形成自觉自为地守法,以良好的社会秩序规范成员的行为。所以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实现法制观念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更多成员自觉自为的守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积极因素;社会更多成员的自觉自为的守法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性条件;所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环境动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比如,我们的行政执法以往的做法都是一种被动性的执法,也就是当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产生以后才去给与惩罚的,但是这种惩罚(来源:文秘站 )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同类违法现象,为什么呢?就是这些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人人都从观念上形成了一种自觉自为的守法意识,从而没有内在的拘束力,当然也不排除某些行政相对人根本就不知道相关法律的内容,当然也就不知道他们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以被动执法的结果是:同样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执法工作量很大,效果不明显。我们的行政执法体系,对象多,领域广,具有源头性,如果在这里使我们的对象能够自觉自为的去守法,那么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本身的发展都会大有改观的。
法制的宣传教育是强化社会法制环境的有效手段,依法治国不仅仅需要把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司法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制环境;因为不管是执法,还是司法,这些工作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事后性,也从而使之具有被动性;但是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后,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社会成员具有矫正力。我们做好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不仅使社会成员树立起法制意识,还会在这种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人们的法制意识,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法制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人们的言行就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同时这种环境的强化还会推动社会的法治进程,这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推动力量。我们知道,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没有一个很好的法制环境,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制度,市场经济高效有序地运行就是一种不可能,所以我们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际经济贸易趋势下,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越加频繁,同时一些阻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了出来。而企业想要加强跨文化交流,就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解决这些阻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加强。
1加强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趋势下,经济全球化使得整个人类世界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大市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出现了全方位的接触与对话。在这一过程中,跨文化交流时出现的冲突,成为了现代人必须要面临的挑战。在这个时代,空间距离已经不再是阻碍不同地域人们进行贸易往来的原因,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等信息传输系统完成一笔贸易交易。然而,想要完成国际经济贸易往来,就必须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但是跨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交际双方语言上的交流,更是社会文化的交流。因此,跨文化交流上存在的障碍就成为了阻碍人们贸易往来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才能帮助我国的公司和企业实现跨国经营,从而促进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的经营。所以,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2阻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因素
影响企业间跨文化交流的因素有很多。首先,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时间观念。在北美文化中,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在亚洲文化中,时间观念比较宽松。所以,在来自中西两方的人员进行经济活动时,同时也是文化交流时,就会出现一定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其次,空间观念不同。西方人有较强的空间领域感,而中国人则喜欢和伙伴共享空间。美国人在与中国人谈判时,常常会准备较为详细的法律文件,但是中国人常常会觉得文件内容过于繁琐。这是因为美国人主要从法律角度来看待自己与经济伙伴之间的关系,而中国人则从人情的角度来看待彼此间的关系。所以,这种差异很容易给中西文化交流带来困难,从而妨碍不同文化的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总之,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会给跨文化交流带来极大的困难。
3如何加强跨文化交流
(1)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想要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就必须要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趋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进行跨国贸易往来。因此,企业只有提高对跨文化交流的认识,才能在商务活动中,与其他跨国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2)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念。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各自的环境下形成的,所以,虽然不同文化之间存有差异,但是却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因此,想要加强跨文化的交流,首先要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念,不能因为别人的文化与自己的文化不同,就对别人的行为举止表示不满。从本质上来说,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在于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从而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所以,树立平等的文化观念,克服狭隘的民族中心论,才能加强彼此间文化交流。
(3)追求文化的融合。随着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跨国企业想要在他国发展,就一定要追求文化的融合,从而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首先,企业要做好当地文化的调查,从而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营者的心理,顺利进行跨文化的沟通,进而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保障;其次,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不能一味地迁就他国文化,还要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文化,从而使本国文化在渗透到他国文化中,达成文化的融合。
(4)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是加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然后利用这种差异来进行有效的交流。比如企业间在进行文化交流时,可以在取长补短的基础上,打造双方都乐于接受的、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的企业特色文化。
4结语
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趋势下,企业应该采取“”的态度,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并吸收他国文化中的精华,同时摒弃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从而完善企业的管理,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为了加强企业间的跨文化交流,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训,从而做好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促进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浩.公共外交和跨文化交流中的企业角色[J].中国金融,2011,21(01):16-18.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的跨国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贸规则不同于国内法那样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国际经贸规则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国家当事人对不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要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当事人而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法律。而国际经济活动本身只有实现当事人共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选择也需要实现共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同时,国际经济法的“弱法性”也决定了在国际经贸实践中,法律只是当事人最后的救济手段,却不是最好的手段,平等协商与适当妥协才是解决国际经贸矛盾最有效的方式。要最有效地保护本方当事人利益,就必须在熟练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交流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共赢。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学生除了需要做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之外,还得具有自觉的国际意识,对世界各国的相关国际贸易、金融等法律知识都应了如指掌,对多元化的法律文化都能恰当理解和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路径选择
1.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国际经贸活动的游戏规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法主要属于任意法,当事人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将直接决定国际经贸纠纷的发展走向。而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各国各地区的国际贸易惯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上述差异与不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要增强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就必须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以及彼此间的冲突,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去发现和体验、整合多元法律文化,容忍差异性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和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龙头产业入手。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必然要抓住特色鲜明的龙头产业。以中尼文化交流为例,在1971―1985年的初创阶段,中国运用的就是“乒乓外交”策略,来带动对外交流,衡水可以抓住基础教育这个品牌,开展短期访学交流,或者定期举办中小学校长会议等项目,可以让每位校长遴选两名本校的学生,一道来访问。学生回去后,可以现身说法,更有助于文化的交流。
二、初创阶段,可以试着从文艺、学术、体育等多角度,打开文化交流的局面。文艺、学术和体育是文化交流的普遍载体,范围广,辐射面大。衡水市的国际马拉松赛事已经举办了四届,初具品牌规模,下一步应加强特色品牌建设和舆论宣传建设。文艺和学术方面可以广开渠道,以衡水湖的休闲特色承接各种文艺和学术交流活动,或联合衡水学院与文化局主动策划和创立几项艺术交流项目,如:衡水湖湿地画家写生节,湿地摄影界等等。旨在进一步推动衡水市的艺术文化交流与繁荣。
三、进一步拓宽渠道。拓宽交流渠道,丰富交流内容。使文化交流的规模、形式、数量都有新的突破。加强与京津地区文化艺术公司的合作,搭建与京津地区合作的新平台,将交流拓展到卫生、科技文化、经济等多方领域。
四、 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建议京津冀一体化,最重要的是将京津冀户口统一划归北京,这将从教育、经济、房地产等根本方面促进津冀的发展。
五、 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在文化交流的发展阶段,媒体意识一定要加强,要想在特色、品牌上取得突破。首先要加强传媒方面的力度。
六、文化交流是一个系统问题。文化交流落实在行动上可以零打碎敲、各个击破,但在理论指导上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相互统筹的战略纲领,谋求全局效应。可以组建一个专门执行委员会,实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一整套文化交流战略。
七、文化交流是双向行为,无论是送出去的,还是请进来的,都要重视质量。
八、文化活动承办单位,要积极探索市场运作之路,把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积极主动地持续地举办各种文化交流项目。借鉴和利用国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发挥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扩大衡水文化产品服务的国内市场的份额。
九、要持续不断的改善文化市场投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衡水文化交流产业和项目,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衡水市的对外文化交流的繁荣与发展能否上水平,上台阶,需要政府部门的主导和社会各届的广泛参与与关注。十三五规划中,对于文化建设与交流提出了新的建设方向,也指出了目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如文艺出精品、出人才的机制亟待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需要填空白、补短板,服务效能有待提高;文化产业还需要一批新的增长点做有效支撑;对外文化传播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对高新科技应用不充分;一些文化单位活力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等等。
衡水的文化建设和交流要抓住十三五的大好发展时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视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质量效益,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创新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式、着力推动衡水传统文化“走出去”。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新丝路”经济带)建设不仅培育国家的竞争优势,而且还打造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并提出要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促进欧亚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理解、加深友谊。因此,人文交流应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积极推动。
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局面和形式,发展“新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女性发展的交流、合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意义
1、“新丝路”经济带将促进沿线地区发展与繁荣
“新丝路”经济带沿线地区面积辽阔,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沿线国家的产业又相互联系紧密。进行资源整合、优化配置,既能发挥沿线国家交通、能源、金融、通信技术、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合作机会,又能有效发掘经济带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地发展,形成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这种独特的地域经济合作新型模式,将经济带沿线国家与地区从点、线、面联系起来,以扩散、链接的创新模式,经济交往与文明融合相得益彰,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促进“新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与地区繁荣发展。
2、让陕西西安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起点与枢纽
作为承接丝绸之路各国面向中国开放的新起点――陕西,特别是西安,有着西部其它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扎实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技教育。因此,这座十三朝古都积极争取国家与地区国家政策的支持,全面掌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先机,这是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之无愧的新起点。要把新丝绸之路建设纳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战略之中,纳入国家文化教育的发展大战略之中,使西安的城市形象牢牢贴到人们心中。
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女性发展的合作与交流概况
中国陕西省既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新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悠久的历史文化、雄厚的科教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等,又具备与中亚地区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开展教育合作的优势。在教育领域,交流互融有着更加广泛的空间。
从2013年至今,在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就开展了许多关于女性发展的文化交流活动。笔者就此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1、由政府组织或非NGO开展的女性发展论坛
总体上都是在围绕女性就业、创业话题:如2014年由陕西省妇联、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西安市妇联共同举办的“国际发展与区域女性进步――妇女发展圆桌会”畅谈女性发展议题;2015年“指尖上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省(区)杰出女性专场交流会等会议;围绕妇女经济赋权和创业,迈向繁荣社会开展项目合作等。这是将性别平等看作是繁荣社会的必要基础,妇女有权利获取平等就业机会和资源。来自政界、商界、文化届、教育界的十余位国内外专家结合各自熟知的领域从“女性、教育、国际化”、“女性参与经济合作与发展”、“互联网+”女性发展空间、女性领导力与经济效益、妇女创业与就业等主题展开讨论、分享经验。从多个角度对妇女参与社会发展、妇女就业创业进行探讨和分享,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女性在经济发展中积极发挥作用,为更多女性搭建与提供创业就业的平台和机会。
2、创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举办丝绸之路学术带论坛
为了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成立“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University Alliance of the New Silk Road,缩写UASR)。这是区别于政府组织或非NGO组织、开展的女性发展论坛会议,是一种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合作平台,组织海内外大学通过构建教育合作平台,来推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大学之间在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文化沟通、政策研究、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增进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建设。中国中西部政府组织、高校开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女性发展的多次交流合作,以“教育合作、互利共赢”等相关主题,举办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仪式、首届校长论坛、国内外高校对接与交流、“文明对话・长安论坛”、丝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国际文化节暨教育展等一系列活动,全方位、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来推进陕西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兄弟省份,在教育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三、结语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女性发展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各种类型的合作:不管是由政府组织举办的妇女就业专题、圆桌会议的文化交流等,还是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举办丝绸之路学术带论坛,这都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秉承交流互鉴理念的人文交流活动。笔者认为,应该重点加深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各校之间师生的人文交流,特别是女性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举办文化、科技、w育等各领域的交流活动,给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妇女既传承了“一带一路”的丝路精神,赋予其历史重任,又进一步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文明交流与对话互动,促进不同国家与地区种族、宗教、文化的妇女和谐相处,共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崔如波.“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意义及重庆定位[N].重庆日报,2014-12-04.
[2] 张月芳.重庆建设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崔如波[N].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5-08-18.
[3] 西北五省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定位-《中国对外贸易》-2014-05-15.
[4] 康晨;王陈伟;李宁.关于陕西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4-11-20.
国际经济法是对个人、法人、国家与国际组织从事跨国境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和规范的法学学科,其调整对象的跨国性与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有着不同于普通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特点。
一、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多元法律文化语境
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中,但对国际经济游戏规则的掌握却相对滞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学、研究所都开设了国际经济法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内容的庞杂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极强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国际性,使得我国在开展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往往差强人意。
实际上,国际经济法教学不同于其他国内法法学学科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由于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不同国家当事人开展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时的行为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本身就包含了不同国家基于地理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民众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和宗教传统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的法律理念和价值。在当今全球化时代, 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之间因经济上的一体性而不断进行交流、沟通、碰撞、竞争、排斥、渗透、融合,多元法律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也越来越频繁、广泛和深入。尽管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了法律的国际化趋向,即法律的“非国家化”,也就是通过缔结全球的多边贸易协定来统一国际经贸游戏规则,但各国法律文化差异性的存在使得经济法律的国际化始终是有限的。
在上述多元法律文化的互动中,西方法律文化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长时间,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来的演变和发展,西方法律文化已创造出了一整套能够有力支持市场经济、工业文明、民主政治发展的法律观念和制度,而这些内容是很难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或其他法律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此,我国的学生在学习国际经济法的相关规则时,往往因为缺乏文化背景而对相关规则不能透彻理解,并将之应用于国际经贸实践。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经济法教学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语境也日益明显,其跨文化传播特质也愈发凸显和普遍化。因此,在从事国际经济法教学时,必须将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的跨国性和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经贸规则不同于国内法那样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国际经贸规则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国家当事人对不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于要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当事人而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不同法律文化下的法律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用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法律。而国际经济活动本身只有实现当事人共赢才能不断发展,因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法律选择也需要实现共赢。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同时,国际经济法的“弱法性”也决定了在国际经贸实践中,法律只是当事人最后的救济手段,却不是最好的手段,平等协商与适当妥协才是解决国际经贸矛盾最有效的方式。要最有效地保护本方当事人利益,就必须在熟练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基础上,通过跨文化交流实现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共赢。在这种价值取向指导下,学习国际经济法的学生除了需要做到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之外,还得具有自觉的国际意识,对世界各国的相关国际贸易、金融等法律知识都应了如指掌,对多元化的法律文化都能恰当理解和认识。
三、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路径选择
1.多元法律文化的冲突与整合是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
如前所述,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了多元法律文化的语境。在这一语境中,国际经贸活动的游戏规则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由于国际经济法主要属于任意法,当事人如何选择适用法律将直接决定国际经贸纠纷的发展走向。而各国的法律规则以及各国各地区的国际贸易惯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上述差异与不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法教学的逻辑起点。要增强国际经济法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国际经济法课程形成全面、综合的认识,就必须在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强调国际经济法本身蕴含的多元法律文化以及彼此间的冲突,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去发现和体验、整合多元法律文化,容忍差异性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渗透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法所具有的鲜明的国际性和任意性决定了国际经济法课程本身贯穿了从事国际经济活动的当事人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因此,对于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而言,就必须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其教学的核心目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必须建立在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在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法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流能力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通过案例、问答、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在与实际相似的情景中逐渐体会、认知和运用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3.国际经济法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批判性跨文化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