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7 10:45: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地理学科文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课堂提问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及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反馈教学效果,调控教学过程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当前课堂提问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一是提问流于形式,形多实少;二是提问的时机和待答时间不当;三是问题针对面窄,问题只面向少数学生,对多数学生而言没有实际意义,有形无实,浪费时间。
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卓有成效地发展学生智能,必须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和设问策略,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策略一:精心设问,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
教师备课时,仔细研读大纲、考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学生具备的常识和经验精心设问
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确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的关于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活的各种信息,借助学生已知的知识来完成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如关于“春冬小麦的分布和生产季节”问题的设置:自小农村长大且家居农村的同学可回忆家乡小麦大致什么时间种,什么时间收,家乡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是否经历冬季。(引导学生读我国小麦分布图)我国春冬小麦的分布大致以哪里为界?
2.将课本内容进行形式上的适当转换后设计提问
(1)转换为示意图。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将课本中诸多陈述性的知识转换成具有一定内涵和联系,反映地理基本原理的示意图。教师利用这种示意图进行提问,可以简明扼要和形象地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表达出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也便于记忆。
(2)设计辅助教具。新地理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图表,它们是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知识、验证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动认知结构过程的信息源。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对相应图表进行深加工,设计出具有观察思考和研究价值、便于提问的教具,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各章节后“活动”内容及课外资源设计问题,使问题情境化
一个有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可通过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来利用和强化学生的这种学习心理特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把问题情境化有多种方法,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题内容,是课本中绝佳的素材,可让学生层层分析和探究;也可利用课外的资源,尤其是现实生活中与地理相关的素材,可以是音像资料,也可以是图片或文字资料。运用这些资源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如在讲地震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时,可适时插播汶川地震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感受到地震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财产和生命的损失,而且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进而引出有关地震的相关知识。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地理知识的生活性。
策略二:循序渐进,递进式设问,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很多地理现象的形成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将复杂知识进行合理分解,降低其难度,先提出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再这些假设,还事实真面目后再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既适用于自然地理知识,又适用于人文地理知识和人地关系较复杂、难度较大知识的学习。它能在相对降低学习难度的条件下,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独立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学生自主思考,又要是其力所能及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才能促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的真谛。对难度太大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小步子的铺垫性问题。设计语言既要具有科学性,又要具有艺术性;答案的内涵和外延要清楚。如在讲“大气环流”一节时,在完成“单圈环流”的讲解后,加以说明:“单圈环流是在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差异的情况下形成的。”然后提问:“那么在考虑地转偏向力因素的情况下,大气环流又是怎样的呢?”由于提问是由浅入深,从“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到“考虑地转偏向力”,从“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策略三:把握提问时机,巧妙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必须捕捉提问的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愿望,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获取新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
1.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是由旧知重组或转化而成的,所以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如,在讲“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前,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然后问“近地面的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又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把握教材,紧扣目标、重点、难点设问
在有限的课堂上,教师必须考虑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有效果。问题的设计应集中、简洁,紧扣教学目标,使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体系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教师的提问应依照教学目标理出明晰的思路。重点、难点是一堂课的核心、精华所在,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掌握。此时提问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使其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困惑,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透彻,从而达到抓住重点、有效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3.多在易错、易混问题上设问
教学中总有些问题似是而非,学生容易混淆。此时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明辨是非,防止产生错误认识,养成分析思考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如在讲洋流时,让学生观察全球洋流模式图,了解北半球西风漂流的性质和南半球西风漂流的性质,通过观察将二者区别开来。
总之,提问的核心在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不断优化课堂提问,构建有活力、有效率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周慧.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高中地理新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更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在教会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梳理和分析的的基础上,还要学生运用最基本的地理原理来探索地理过程、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等。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设计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让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其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内容充实且新颖,选修模块更是涉及到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各个层面,更加关注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同时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总的来说,新课程高中地理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1.2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知识结构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应当包括对地理学科的本体性知识、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地理教学实践知识等,这些知识结构是新课程标准下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科本体性知识包括地理理论知识和地理实践知识,在地理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地理实践活动的组织。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包括对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多元化教学。范例教学理论等,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主动去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教学实践知识则是指教师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将实际教学情境中的问题用自己的方式给学生解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地理教学实践性知识,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新课程下高中地理的优化教学
2.1教师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理念的塑造离不开教师的旁征博引,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身知识的积累,积极探索地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尽可能的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另外,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与提升,还应当尽可能的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传授学生地理知识,更是要延伸到在当前国际环境下我国的地理环境和国情发展,多元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学习我国地理知识的热情。
2.2让高中地理课堂生活化
众所周知,地理环境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将地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知识对生活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从学校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等相关地理知识;利用学生熟悉的气候变化和四季的更替,来有针对性地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所带来的地理意义。此外,还可以通过了解时事热点,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这样必将对学生未来的基础地理教育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从而实现高中地理优化教学的目的。
2.3深入研究教材,开发教学资源
首先,要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分析。新课程的特点是形式新颖,增加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教材中引入热门话题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吸引他们深入到实际地理问题的探索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积极发现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入到课堂上,辅助课堂教学,但应重视引入的方式方法,切忌过于繁琐,给学生理解带来难度。教师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找出对教学不利的地方,从而优化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
2.4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积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自己为主的教学方法,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发现,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可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教师应当更多的扮演引导者,多多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充分优化教学过程。
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提问
这种提问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量收集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可能接触和了解到的社会、经济、科学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结合该节课教学内容、目的和要求,设计出为课堂教学服务、且能使这些感性和零散的知识提高到理性知识和能力的提问。这种提问的设计,由于是借助学生已知的知识范畴来完成知识的迁移,所以它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独立思考、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例如,高一《地理》(6.6)中关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内容,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我们所了解的成都市的市内六区,面积由十多年前的161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330平方公里,人口也随之迅猛增长,试想,这会给这座城市带来哪些问题呢?试从城市污染程度、交通状况、住房状况和就业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学生回答完这些问题后,教师就可以及时总结,突出强调前面三个方面。这样,就既完成了“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学习内容,又为下一个内容——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问埋下伏笔。
二、将教科书中内容进行形式上的适当转换后设计提问
1.转换为示意图。这里所说的示意图,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课本中诸多陈述性的知识转换成具有一定内涵和联系、反映地理基本原理的隐含示意图。教师就可利用这种示意图进行提问,这样的做法在教学中有许多好处,它可以简明扼要和形象地把学生应掌握的知识隐含表达出来,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便于记忆。
例如:针对高一《地理》(8.5)“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评价”这部分教学内容,我就设计了如下的示意图进行提问:
(1)若你作为一个开发者,你首先开发哪处旅游景点,为什么?
(2)C和D处若景观特征雷同,但在质量上D处稍逊一等,你应该开发哪处旅游景点,为什么?
(3)E处景点质量最优,你是否现在马上开发这个景点,为什么?
2.设计辅助教具。高一《地理》新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图表,它是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知识、验证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动认知结构过程的信息源。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对教科书中的相应图表进行深加工,设计出具有观察思考和研究价值、便于提问的教具,以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为说明高一《地理》(9.1)中,人口增长过快,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对图(9.3):人口、环境和贫困之间的联系图进行了加工,制作了复合投影片(三张复合),且在授课中提出了三个问题。通过学生观察投影片及复合的动态过程,再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教科书,综合分析这三个问题,能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图(9.3)包容的头绪较多的知识,也为学生理解人口过快增长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1)投影片Ⅰ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给固定资源带来哪些影响?对环境和贫困状况有什么影响?
(2)复合片Ⅰ问题:人口过快增长又给未开拓资源带来哪些影响?对环境和贫困状况有什么影响?
(3)复合片Ⅱ问题:科学进步对环境和贫困有什么影响?能否全面遏制(1)(2)两方面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利用各章节后“活动”的内容设计提问
高一地理新教科书增加了“活动”题内容,其中有些部分内容是教师设计提问的极好素材。例如:我利用高一《地理》(4.4)课后“活动”内容的“1”让学生层层深入分析,使他们在理解自然环境各要素有机联系的前提下,得出结论:在很大程度上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人们常常把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标志。
四、循序渐进,设计递进式提问
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地理现象的形成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类知识,教师可将复杂知识进行合理肢解,降低其难度,提出一些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假设,让学生思考回答,然后再取消这些假设,还事实真面目后再进行提问。
这种提问既适用于自然地理知识,又适用于人文地理知识和人地关系较复杂、难度较大知识的学习。它能在相对降低学习难度的条件下,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独立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新课讲解前,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式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现实情况来看,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如果以传统陈述式的方法教授相关的知识,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课程导入不利于学生新知识的接受[1]。另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会提出一些导入式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要不就是没有深度,要不就是难度太大,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这样的提问效果显然不佳。为此,教师应优化新课导入的问题设计,设置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比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引导式的问题:
(1)什么是人口的空间变化?
(2)什么原因造成人口空间变化?
(3)人口空间变化与人口数量变化有什么区别?请列举实例。
以上问题的难度不高,符合学生的认识,并且问题也不是单纯的封闭式提问,而是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提问,引导学生在正式学习新课程之前,能够采取有关本节课的主体内容,比如人口空间变化的改变、影响因素以及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区别。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对学生回答的结果不判断对与错,而是留下一个悬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判断自己思考的结果是否正确、合理,这样就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计递进式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问题的设计上,不仅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还应把控好提问的顺序[2]。通常而言,学生的思考问题往往是由浅入深的,为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就应采取递进式的问题,通过将几个连贯的问题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向学生提问,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将学生思维引向更深处。同时,递进式提问还兼顾全体学生的需求,让所有学生都拥有了参与课堂的机会,这样可以达到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完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以下递进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
(1)从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来看,我国农业生产什么为主?
(2)农业地域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从现阶段我国农业地域分布现状来看,分析农业地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该课后内容的设计上,问题(1)非常简单,地理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在学完这一章节的内容后就能够回答,该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内容;而问题(2)则需要学生结合本章节所学的只内容,对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问题(3)则是一道思维拓展延伸问题,需要学生综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上述递进式的问题设计,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发展。
三、设计探究式问题,激发学生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越来越重视探究性学习。因此在地理课堂的问题设计上,教师也可以设计探究式的问题,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探究问题的深层内涵[3]。从以往地理问题的设计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很大原因上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探究价值较低,忽略了学生合作讨论的实际需求,问题设置的随意性比较大,这对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教师应优化探究式问题的设计。
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以下探究式的问题:
(1)现阶段我国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哪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周边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治理的措施是什么?
【摘 要】 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总结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内容设计和实验教学改革方法,以期培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要点分析 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及实践课程建设初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产学研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地方高师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地理教育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双语教学探究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探析* 转型发展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学生认知调查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探讨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分析 基于志愿者模式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6] 郭绍青.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 2006(234)57-59.
【作者简介】
谢红霞(1973-)女,湖南岳阳人,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资源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遥感与GIS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了语文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面貌。小学语文教材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鲜明的时代精神、灵活开放的学习形式,营造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新教材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特别是课文插图新颖、直观,易教易学。而文中的插图不仅是学好文章的工具,也是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基础。加强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在教学中对运用课文插图,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抓住好奇的时机。低年级学生最有好奇感,当他们接触一样新鲜事物时,情感热烈,易感染和激动。说话写话教学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抓住这好奇的时机激励情趣。例如讲《祖国多么广大》时,我出示课文插图(由4幅图组合而成),引起了全班学生惊讶。大家好像走进了这画面的怀抱,认真仔细地观察画面,感受着大自然的优美景色。我让学生分着说说画面内容,喜欢哪一幅就说哪一幅。发言的学生可多了!有的说:“山上覆盖着白雪,这幅图是冬天的景色。”有的说:“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生机。树是绿的,草是绿的,满目的绿色,真想到这个地方去看一看。”还有的说:“碧蓝的天空,高大翠绿的椰子树,海南岛的夏天可真美啊!”……接着我告诉学生这4幅小图描绘的是同一个季节—春天的景色。同学们惊讶得睁大了双眼。季节相同,景色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别呢?我让学生看图学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自己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再要求学生又一次观察画面和祖国地图,体会我们祖国的地域广阔、山河壮丽,并联系课文和自己平时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感觉到祖国的广大,最后让学生动笔写出来。我的要求没有过高,让学生自由一点,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但一定要扣住《祖国多么广大》来写。同学们写得可真好。有的写:“爸爸去外地打工,到那个地方坐火车要两三天呢!”有的写:“我穿着毛衣去东北舅舅家,到了那儿非常冷,还要再穿上羽绒服。”……由于学生觉得画面新奇,好奇心特别强,情绪高涨,因而兴趣盎然。
二、引导模仿画面。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它们的模仿性大,可塑性强。他们无论是在说话、走路或者是在学习、生活上都喜欢模仿别人或课本上说的来做。说话写话教学要特别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观察,进行模仿。例如学习《遥远的恐龙世界》一文,我出示彩图,学生仔细观察后,再阅读课文,找找课文共写了几种恐龙,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理解课文,知道作者是怎样描写恐龙的样子后,我把描写恐龙样子主要方面的词综合在一起板书出来,然后出示大青蛙彩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仿说仿写。学生观察这熟悉的大青蛙后,不禁浮想联翩,说话激情油然而生。他们一边看课文、看板书,一边说,说了又写:“大青蛙身子胖胖的,没有尾巴。它的前腿短,后腿长。雪白的大肚皮,背上的皮有绿色的斑纹。一对圆鼓鼓的眼睛,嘴巴好大好大。青蛙是捉虫能手,它是庄稼的好朋友。”同学们仿写得非常成功。我留的课下作业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写出它的样子。同学们已经会进行仿写了,意犹未尽,都很愿意完成这项作业,把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介绍给大家。
三、利用画面比美。憧憬美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低年级学生从小就喜爱美丽的花草,爱听有趣的故事,幻想到太空中遨游,在大海中航行,也喜欢和同伴比美观、比才能、比学习等。我尽力很好地利用学生对于美的爱好和向往,来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热情,促使学生说话写话兴趣高涨。例如讲《孩子们的花》一文,我出示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观察后要学生概括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学生说在街心花园里,小朋友正在和园丁叔叔要花,经过园丁叔叔劝说,同意把花留在花园里。我问:“咱们学校也有这么美丽、鲜艳的花朵,你看到以后是怎样做的?”这样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比美”,激励情趣的条件。一部分同学真是毫不示弱。有的说:“花是给大家看的,它美化了我们的环境。我从不去折花枝。”有的说:“我不但自己不折花枝,还要看护它们,不让别人来破坏。”曾经有过折花行为的小同学低下了头,表示以后要向课文中的小孩子们学习,不再折花枝。我又引导学生再回到插图上,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插图的内容表达出来,写在作业本上。我再一次设置“比美”,看看同学们谁的话比书上写得美。同学们跃跃欲试,大有不甘落后之势。这时我又指名对照插图到黑板上板演。这样写话的效果极佳,既显示了优秀生的才能,又照顾了差生。
运用课文插图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是作文的一种重要练习。从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可以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为今后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3、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入手,提高教学质量三、情况分析:
1、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历史学科采用人民版教材,教学内容是历史必修2,是经济专题史,主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础,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且它在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所以必修2在三门必修课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经济制度、经济政策、重大经济事件及重要人物基础上,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经济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习的难度增大。
2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设计课程层次化递进教学模式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设计课程层次化递进教学模式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核心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为考核重点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包括以下几点:
2.1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1.1培养内在基础雄厚的专业核心能力强调《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基础课程知识的掌握。以这些课程知识为基础,进行《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不能为求特色而放弃最根本的东西,如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使培养的学生华而不实,后劲不足。
2.1.2培养可以持续延展的专业核心能力依靠专业基础平台,而非专业方向平台获取专业核心能力。对于《机械设计》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要掌握扎实。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才能保证学生具有更宽的择业面、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其专业竞争优势。
2.1.3培养独特的个性化的专业核心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是合工大机汽学院的办学特色。因此,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应用研究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即: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广泛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制造先进技术、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独特个性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其他高校很难模仿,将有助于提高我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
2.2层次化递进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
(1)基础阶段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实验。理论教学必须建立合理的课程内容体系,应根据学生的培养方向、专业特点和学时等因素对所讲授的内容作必要地取舍和补充。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的项目为案例对学生进行分组、分阶段地的教学,学生在不同阶段提交不同的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成果展示和讲解,不同阶段的成果包括:项目文档、大作业、应用程序、实验、设计报告和课程总结等形式。教师负责课程中原理、方法和技术的讲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阶段性成果进行点评;根据各个项目小组的整体完成情况和小组成员在其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每位学生的成绩,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协作性和团队精神。课程实验以基础实验课程形式单独出现,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到项目案例驱动的各个阶段中。对于其考核,要注重过程性的管理和考核,而不应只注重结果的考核。
(2)能力提高阶段包括:课程设计、大学生创新设计。课程设计这个教学提高环节可以为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根据课程特点,对于教学过程的考核,与课程实验的要求相似。采用这种过程考核方式抓住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便于老师把握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效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大学生创新设计,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特点,自由选择切入点,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和提高,给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从而在不同层次上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对已做的工作进行总结、提炼,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并公开发表。通过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3)综合应用阶段包括:毕业设计、企业实训。将课程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与毕业设计和企业的实训(习)相结合,不仅能让毕业生有机会到企业扎扎实实地进行专业实训与毕业设计,而且能让毕业生有机会深入到企业实习基地、政府机关或企业单位,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毕业设计环节具有实战性和针对性。企业实训(习)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为背景,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在校企双方的共同管理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综合应用能力。企业实训团队利用真实的教学实例和企业运行环境,对学生进行综合的、专业的训练。通过实训(习)和毕业设计相互结合,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而且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在CDIO的12条标准中,第8条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第10条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能力。CDIO大纲第三层面要求培养大学生团队工作和交流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在该层面的第三部分则强调了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已成为不同国家的人们相互沟通的主要桥梁。目前,“全世界有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全球1/3的人讲英语,75%的电视节目是英语,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互联网上的信息80%也是用英语传播的”。[1]英语在学生未来就业、步入社会等人生关键阶段将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大学阶段教学大纲《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2]由此可见,表面看起来互不相干的CDIO理念与外语教学实际上异曲同工,应用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共同的核心所在。
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多年,而一旦置身实际语境,即使口语流畅者也难掩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曾说:“培养学生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是培养能说流利语言的傻瓜的最好方式。”[3]可见,文化植入在语言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事实上,英语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往往成为多年学习英语的大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一大障碍。在CDIO理念下,结合外语教学规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已迫在眉睫,“英美文化入门”等大学英语系列课程的探索被顺水推舟地提上改革日程。
一、夯实英美文化课教学基础,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鉴于学生的“聋哑英语”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丧失,而CDIO教育模式又特别注重操作性,我院成立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文化通识教育研究”课题组,展开了英美文化教学的研究,课题组拟编写出一套配合学校CDIO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讲义,既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背景,又帮助学生达到CDIO教学大纲对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性工程人才的人文素养要求。
课题组成立伊始,即召开课题研讨会,集思广益。经多次协商斟酌,一致认为针对英语基础有限,对英美文化知之不多但又充满好奇的学生,讲稿应力争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简洁性为一体。课题组紧接着着手编写制定教学大纲,明确英美文化教学目的、课时安排、教学重点与评估考核。通过反复提炼与归纳,课题组把开阔学生眼界,扩大学生知识面,弥补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形成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灵活性,为学生以后与英美国家人士交往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作为英美文化课的教学目标。全课程安排48学时,其中主要由老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的理论知识课44学时,由老师监督、学生自行设计的场景模拟4学时。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英美两国地理、历史、政体、文学、文化习俗、社会问题、核心价值观,以及跨文化交际场景演练。教学内容繁多,既不能有堆砌之嫌,又要能引人入胜,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评估考核方面,运用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的考核方式,学生平时参与主动学习、课堂讨论、完成作业等占总成绩的50%,场景模拟训练占20%,期末开卷测试理论知识占30%,来衡量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情况。确立了教学大纲,课题组便马不停蹄地编写讲义,制作课件。这个充满艰辛与汗水的过程,也是老师们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准确把握英美两国重要文化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一环。只有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素质,才能有效地在课堂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
二、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增强英美文化课教育的针对性
在编写讲义与制作课件的同时,课题组随机从全校各学院抽选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英语课的整体期待。在访谈中,很多学生提出已经疲于将英语与考试挂钩,讨厌为考试而学习的模式,希望能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常识,以便为今后与外籍人士打交道作文化铺垫。参与深入访谈的23名学生中有14名希望学习英美文化,占访谈者中的60%,大家一致认同文化学习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文化知识的补充有助于其沟通能力的提高。同时,课题组还设计了问卷调查,从计算机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资源环境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和商学院随机抽选了200多名学生,询问他们对新开课的了解,以作针对性的调整。在返还调查问卷的188名学生中,73.9%的学生觉得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大,有学习了解英美文化的必要。77.7%的学生认为英美文化对英语学习的作用很重要或比较重要。31%的学生对英美国家社会习俗感兴趣,27.1%的学生对希腊罗马文化感兴趣,23.9%的学生对英美国家历史地理感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希望了解英美教育体制、《圣经》文化、西方价值观和英美政治体制。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当被问及选择学习英美文化的原因时,有30.3%的学生表示对别国文化充满好奇,有28.7%的学生认为这门课对促进与外国人的沟通会大有帮助。可见,学生期待这门课既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又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也可从他们对授课语言的选择上窥见一斑,有53.2%的学生希望老师能以英文为主,辅以中文,有17%的学生甚至希望全英文上课,有38.8%的学生希望老师采用场景模拟表演的课堂活动形式,可见学生想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迫切之心。有了这份鼓舞人心的问卷调查,课题组老师随后即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该课程的研究中,争取切实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外语基础。
三、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加强师生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而且应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形成较强的文化意识。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课题组研究了目前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先进的外语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而教师在此过程中,既是任务的参与者,又是任务的监控者和指导者。在这门课上,首先,老师简明扼要向学生介绍英美两国的历史、地理、政治体制、文学和娱乐,然后鼓励他们主动学习,与老师一起共同探讨美国的社会问题。之后,老师通过介绍英美文化习俗,以及对西方文化影响颇深的《圣经》经典故事和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来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促进师生间的互动,督促学生主动钻研,推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决策能力。最后,老师结合学生所学内容,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场景模拟训练,尽量为学生创造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这样既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又检验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针对一些学生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实际,课题组还专门留出一定时间为学生介绍TOEFL、GRE、IELTS等英美两国重要的留学考试。为了加强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获取文化信息的能力,老师引导学生课外阅读4—6篇英美诗歌、短文或小说,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各种视听传媒、上网查找信息、收听英文广播,观看英文电影、电视。
四、征集选课学生意见,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在第一批选课学生结束课程之后,任课老师马上展开问卷调查,征集学生意见,以便作出相应调整,更好地组织以后批次学生的课堂教学。在被问及“这门课与传统的大学英语课有何不同”时,学生们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有学生非常欣慰得到很多锻炼口语的机会,有学生夸奖老师上课形式丰富,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还有学生说自主性更强,阅读量更大,趣味性更强,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征集学生建议时,有的学生坦承作业太多,有些应付不过来,也有学生希望多看电影以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习俗。
总的来讲,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这门课的改革非常认同。只是,在课堂组织和课外作业之间,老师还应更好地把握一个度,过多过繁的文化教学不但不能起到促进语言教学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阻碍。而学生希望看电影来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习俗的建议可以通过老师上传资料,学生课后自己观影,并写出简要评论来解决。让学生既能带着兴趣与求知欲望去学,又不要因作业负荷过重而心生抵触,是这门课程教学不容忽视的环节。
英美文化课融合了CDIO工程教育理论和外语教学中独特的任务教学法,既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团队工作和交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和综合素养教育,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形成面向需求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体化教育教学系统中,英美文化课无疑将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意识的CDIO高级人才,更多与国际接轨的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媒体和蓝图,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文化作为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和重要目标,逐渐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对高中地理课程文化的研究,对丰富高中地理新课程理论,实现高中地理课程的文化价值,促进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引导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新课程视域下高中地理的课程文化取向
课程文化是在课程形成、实施及评价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从文化的角度看,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课程精神文化;从课程的角度看,课程文化包括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和课程评价文化。就课程的角度来看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文化的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将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并注重在多样性、个别性中把握课程文化建构的意义,被传统课程文化所忽视的个体情感、意志、愿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了应有的肯定。在课程活动中,体现对生命的关注和对生活的关怀,充分体现人性化本质,尽可能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的生命力得以开发、灵气得以展现、精神世界得以张扬。这些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对人的主体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关注。
2.注重科学与人文整合
高中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融自然性和人文性于一体,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优势,高度关注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社会精神的和谐发展,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之中,科学和人文走向融合,使科学人文性成为新课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3.强调向生活世界回归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文化,在课程目标上以人为本,致力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充分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以扩展课程发展的空间;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学双方的对话与沟通。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生命体验成为课程文化的中心,沟通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联系,使学生重新成为教育生活的主体。
4.突出对话、合作与探究
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实现是一个师生共同合作的过程,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学不仅需要单向的灌输,更需要师生之间积极的对话,在对话中实现知识建构与内化,实现主动发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强调师生之间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强调生生合作、师生合作过程中知识的有效建构,强调通过对话、合作、探究形成学生积极学习的意愿、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学习的能力、批判和创新的精神。
二、新课程视域下的课程文化追求——走向人本
1.确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课程文化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新理想新追求,具体地说就要确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课程文化观。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就意味着学校和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课程和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存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存在;第二,为学生发展服务是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就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允许学生在发展共性中保持个性,在统一性中保持多样性。学生的发展在速度、程度、水平和方向上的不同,应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效资源;第三,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求我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把学生今天的生活和明天的发展联系起来,既要关注学生今天学习的快乐,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又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发展。
2.确立为了教师发展的课程文化观
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想什么和做什么,而决定教师观念和行为的是其所赖以成长的文化,课程改革关键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即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核心文化。
确立为教师发展服务的课程文化观需要我们关注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行为的变革。关注教师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评价观;关注教师行为的变革就是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引导老师成为积极进取者、终身学习者、合作者和研究者。
3.坚持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相统一的课程文化观
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这种发展包含着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这三个层次的发展是一致的、完整的、统一的。没有教师的发展和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所付出的劳动和智慧,学生的发展就成为空话;没有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为师生的发展所提供的环境、条件和平台,师生的发展不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和状态。所以,我们要提倡学生、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提倡一种共建、共同、共享的和谐的课程文化,重视教师职业生涯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重视教师观念和行为的不断变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以教师课程素养的提高推进学校课程文化建设。
三、新课程视域下高中地理课程文化建构策略
新课程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程文化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层面上进行建构。
1.确立多元取向的课程目标
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目标除了课程总目标外,还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分目标,三维一体,层层递进。
(1)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新课程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把知识与技能作为一条重要的课程目标,强调地理教育要“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一目标既对基础知识作了具体规定,又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了相应技能学习与培养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特色目标。这一目标突出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关注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提出地理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资料、回答地理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层次目标。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渗透、熏陶,集中体现在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这一目标包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这一目标强调要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还十分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习惯。
2.设计多样开放的课程内容
高中地理新课程由共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课程内容结构中使用“模块”制。共同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由“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在教学实际中可视具体情况对模块的学习顺序、模块中的内容进行自由组合。
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发展学生个性。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选择的内容大都关注人类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选修课程的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选修模块的设置大幅度增加了高中地理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
高中地理新课程具有多样性、选择性、开放性的特点,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元的学习需要,尽可能地保证每一个学生选择课程内容的潜能都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3.倡导参与合作的课程实施
高中地理新课程着眼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营造环境;强调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做、亲身体验、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小组合作、勤于动手、感受体验等为突出特点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批评性思考以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知识经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同步增长。高中地理新课程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增加了“读图思考”、“阅读”、“活动”、“案例”、“问题研究”等教学内容。每一章结束部分设置的“问题研究”部分,侧重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紧密配合各章节正文内容,提出研究的主题,设置问题情景,提供问题研究的思路、步骤和相关知识资料,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和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通过“活动”部分引导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自身的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亲自去实践,去搜集信息、整理加工和应用各种信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他们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4.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
地理课程评价是地理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地理课程评价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地理教师不断提高和地理课程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评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倡导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2)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地理学习评价方式,有的适用于评价学生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达标程度,有的适用于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有的则在评价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现与发展状况等方面有独到价值。因此,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从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
(3)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互动化。高中地理新课程评价的评价主体从单向转为多向,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学生、教师、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评价。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评价者在民主、平等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相互沟通,增进双方的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2 王 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