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养猪技术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8 10:04: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专业养猪技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专业养猪技术

篇(1)

1研究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坚持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与合作企业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招生招工一体化办学,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

1.1推行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的共同愿望

随着建筑产业工业化、信息化改造升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加上行业发展和同行竞争推动,高端企业不断保有自主技术和工程管理经验,职业学校只能教授普通技能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企业的需要,学生毕业到企业工作,企业仍然需要再培训;加之当前我国人才市场正面临着“技工荒”的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为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实用人才,以便在教学中嵌入企业自主技术和工程管理经验,现代学徒制无疑是一种有效方式,既有利于学校解决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培养的人才技能不强、技术不实用,学校教学设备设施更新困难等困惑,也有利于企业解决招工难、录用人才再培训等难题。推行现代学徒制正好克服了当前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并能够使新时期的职业教育释放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能量。

1.2推行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徒制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学校职业教育的不足。当前,校企合作主要模式是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但随着行业发展、产业升级又遇到了新的“瓶颈”,需要新的办法予以解决,现代学徒制可以有效地把校企合作推向深水区,为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另辟新路。

1.3推行现代学徒制是体现建筑行业特点的有效途径

建筑行业在生产实践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很多属于“人类知识总体中那些无法言传或说不清楚的知识”,即缄默知识,它们很难转化为明晰知识,只能在行动中被展现、被察觉、被意会,历史上建筑工匠都是通过传统“学徒制”传承的。推行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师傅”们的言传身教,将晦涩的知识形象化,甚至显性化,使学生尽快掌握。

2构建“双主体育人,三阶段提升”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建筑产品形体庞大、产品多样、建设周期长、工种多、人员多等特点,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要在真实的现场进行训练,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此,有必要探讨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构建职业岗位课程。在校内进行单项技能实训,在校外企业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实行“双主体育人、三阶段提升”工学交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1“双主体育人”涵义

“双主体育人”是指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以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受教者只有学生这一个身份,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为辅助,企业只是被动地接收学生实习,企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占分量很小,体现不出企业参与的价值。“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受教育者既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学生每年有近四个月(半学期+暑假)的时间是在企业带薪实践,企业培养的不仅是学生,也是企业未来的员工,彻底改变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辅助地位,把企业放在跟学校同样重要,甚至比学校更重的地位,突出企业的作用,真正让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中,实实在在做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

2.2“三阶段提升”涵义

篇(2)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1、利用工学结合模式改革专业课程

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主要的特点就是把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学习一体化进行教学,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种课程的设置就是利用实践的锻炼来验证理论的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根据设置的课程来设计所要实践的项目,以项目为单位来进行教学活动,其主要的特征就是让学生以项目为载体在综合性的情境中学习,然后完成整个教学的过程,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类型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学生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针对建筑工程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可以认真的分析其专业的任务,按照具体的任务进行学习情境的设置,设置好学习情境以后,学生按照这种情境来完成自己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的技能,在课程的一开始首先完成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穿行实训,把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知识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便完成所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保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实处

(1)学校在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时要与当地一些有名气的企业进行合作密切配合教育部门颁布的相关规定,实现开放性的办学模式,优势互补,这样对企业和学校来讲是双赢的模式,企业不但能够获得比较好的人才,学生还能够借助企业的一些高科技的机器锻炼自己的技能。使得学生毕业以后能够迅速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2)学生职场化、师生身份双重化

近几年,国家对各个高校的投入不断的加大,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专门人才,尤其的建筑工程专业,更是随着如今大建设、大发展的潮流下不断的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很多高校对这门专业不断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基本上大学3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申请到校外企业进行实习,成为企业的准员工,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管理工作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的管理,由企业和学校一起对学生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然后根据评定的结果来发放劳动的报酬。

3、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的问题思考

(1)在实施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中要大力的推广工学交替、定岗实习的教学过程,在这种教学的过程中要使企业作为主导地位,学院作为辅助的地位,这样利用双元的管理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很多高校目前的学生实训基本上都是学校自己的进行学生的管理,在实训的期间虽然也不断的强调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进行学生的培训,但是很多的企业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合作,以至于这种传统的机制存在很多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实训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对这种机制进行改革时考虑到了工学结合以及定岗实习的模式,借鉴国外的一些教育成功的经验,在确保企业的利益前提下建立企业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双元教学模式

(2)实施工学结合能够让学生和企业实现双赢

这种方式能够改变目前企业目前学生实习没有报酬的现象,这样才能够合理的分摊教学的成本,在这方面政府和学校要进行相应的界面税费或者给予企业相关的补贴,来促使企业有这方面的积极性,能够让学校主动的把学生实习的费用与企业分享,同时学校也要时刻的为企业服务,比如员工的培训、市场的开拓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咨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与企业合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3)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

在高校建筑工程专业利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尽量的避免传统的课程的教学机制的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复杂的管理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指定相关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的制度,这些制度和方法的制定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

(4)注重学业和就业相结合

学习和就业是一个一始、一终的关系,没有好的学习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学校和企业安排学生进行工学交替的实习开始就应该把就业的问题加以重点的考虑,把学生的就业放在实习的主要目标上,精心的制定学生的培养计划,真正的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4、结论

随着建筑工程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大力的推进,极大的提高了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很快的适应社会。在一些高校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效果,如今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率已经达到了95%,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贤清.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J]. 中国建设教育,2010,Z1:33-36.

篇(3)

一BIM技术概述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CAD技术为基础的多维建筑模型集成技术。区别于传统的2D绘图方式,决策者能通过查询建筑模型资讯能实时了解详实的模型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设计初期能大量减少设计团队成员产生各类错误,避免出现后续施工难题。计算机系统能用碰撞检测的功能,用图形表达的方式告知查询的人员关于各类的构件在空间中彼此碰撞或干涉情形的详细信息。由于计算机和软件具有更强大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相比目前的设计和施工建造的流程,这样的方法在一些已知的应用中,已经给工程项目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帮助。

1.传统建筑工程劳动生产率较低。我国BIM技术应用率极低,据调查,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仅是英国的1/14和美国的1/19。在传统建筑工程中,设计、制作、施工及运营等过程独立完成,分由若干个团队负责,这种运作模式将整个项目分割开来,限制了其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互动。整个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图、文、数字信息呈零散状,比如图纸的绘制、效果图的生成、成本的预算或施工过程的记录等,这些任务之间彼此脱节。运用BIM把建筑各阶层联系起来,将数字模型作为信息表达的唯一方式,淘汰传统以任务为基础的应用软件,能够改变这种任务之间脱节的状况。

2.建筑工程从业者缺乏BIM人才。基于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考虑,推广和应用BIM技术势必将成为建筑工程的一大发展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在BIM技术人员整体数量上存在的缺口极大,这已经成为了该技术在产业中应用和发展的瓶颈。2012年《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研究报告》提及,超过五成的行业调查受访者认为,没有BIM人才是企业不使用BIM软件的直接原因。还有调查显示,采用BIM最大的障碍就是从业人员缺乏足够的BIM训练,大范围的教育和培训是广泛采用BIM的前提条件。

二BIM技术在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现状

近些年,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对BIM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常在整个工程进度中能够成熟地BIM技术的应用到设计、施工以及运维阶段,运用比较成熟。在政府公共建设项目上,美国、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必须使用BIM技术。在软件技术支持方面,Autodesk也适时地推出了基于BIM的AutodeskNavisworks2010、AutoCADCivil3D2010、RevitMEP2010、RevitStructure2010以及AutodeskRevitArchitecture2010等软件。同时,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早已将BIM技术引入课程体系,并正在进行一系列地课程研究和革新。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引进BIM技术始于2003年,目前最主要的使用者以设计公司为主,也有越来越多的BIM培训机构、咨询公司和政府行业协会开始重视BIM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勘察设计行业BIM技术高级培训班(第一期)”、“BIM建筑设计大赛”、“与可持续设计专家面对面”、“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发展技术交流论坛”的BIM主题研讨会等在全国各地先后开展起来;在具体实施的项目中,也有美国Aedis建筑与规划设计中国公司、KlingStubbins国际建筑设计中国分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以及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CCDI)等不同程度上率先使用了BIM技术。同时,BIM技术也被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纳入到国家“十二五”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

三高职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

就应用广度和深度而言,BIM在中国的应用还只是刚刚开始,但会逐步推广和深入到建筑行业各个领域。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BIM的应用已成主流,行业内BIM技术的教育培训需求快速增长。然而,BIM技术在国内高职院校推广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BIM实训室缺乏规划、师资力量不足、课程教学体系滞后等,这些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为满足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BIM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有必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并完善BIM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跟上产业调整的步伐,推进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一)BIM工程软件实训室的规划及建立

BIM技术是应用需要依赖信息技术,需要硬件、软件及场地的支持才能进行实施,现有教学条件会制约全面系统的进行教学。学校应结合实际条件,与建筑施工企业、软件开发公司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分步骤分阶段规划并建立符合BIM技术应用与研究要求的实训场地,搭建适合团队工作(教学)的工作(教学)场所与硬件、软件环境。

(二)教师、专业人员BIM技术的培训组织

教师和专业人员参加行业培训和认证、到相关企业工程项目实施现场等方式,了解该专业现行的课程体系与基于BIM进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知识体系的差别,熟悉并掌握BIM技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价值、BIM技术数据库的建立与数据查询以及BIM技术全过程应用等内容,提高专业执教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BIM技术课程教学体系

BIM建筑模型课程应依托实际工程项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BIM软件的基本操作、BIM参数化建模、文件的模型编辑和管理、以及数据信息的转换等纳入实训课程内容,学、做结合,让学生在掌握BIM技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依据工程进度要求完成建筑模型的规范制作。同时围绕专业“三条主线”开发完善BIM技术课程:一是要以工程施工管理为主线,从实施合同签订开始到完成建筑物的工程虚拟建造的全过程,侧重施工组织与进度管理能力;模型属于输入条件,基于模型进行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材料管理;二是要以施工阶段工程造价为主线,从招标或投标开始到工程结算的造价管理全过程,侧重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力;三是要以设计工作完成为主线,从设计任务书开始到工程竣图结束,兼顾对施工过程的模型输出、造价模型输出的需求。

四结语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应当从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考虑,提高学生工程项目的整体意识和跨专业团队的协作精神,紧跟技术新方向,不断建设和完善BIM课程,做好实训室和师资等专业软硬件的配套,从而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为建筑行业输送紧缺的专业人才,助推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范永.建筑类高职院校BIM技术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4.09.

[2]秦浩.BIM建筑信息模型课程在土建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必要性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4(7).

篇(4)

二、借助计算机专业知识展示数学的“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需求

美的事物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现实中处处显示着、应用着数学的美。如果能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借助于计算机专业来表现,将数学的美直观地展现出来,引领学生在美的感受中思考如何去创造美的事物、设计美的事物,促进其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需要心理,深化学习数学的动机,由此产生出的数学学习兴趣就会不断被激发和巩固。

例如,著名的杨辉三角组成的美丽图案,可以用计算机中的程序语言编程来展示它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A+B)N二项展开式的系数进行分析,由CIN=CNN+1,而显示对称美。编程过程如下:

CLS

INPUT N

DIM A(N, N)

FOR I=1 TO N

A(I,1)=1:A(I, I) = 1

FOR J=2 TO I - 1

A(I,J)=A(I-1,J-1)+A(I-1,J)

NEXT J

NEXT I

FOR I=1 TO N

PRINT TAB(3*(N-I));

FOR J=1 TO I

PRINT TAB(3*(N-I)+6*J);A(I,J);

NEXT J

PRINT

NEXT I

END

总之,教师可以利用数学的简洁美、有序美、对称美、奇异美等,借助计算机的程序设计,对构思巧妙、独特的美来进行各种设计和创作,从而全面展示数学的美,在吸引学生注意、感受、体验、享受数学的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三、借助计算机专业与数学知识相结合的力量,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203-02

一、艺术设计

(一)艺术设计专业特点

艺术设计专业是个年轻的具有蓬勃向上活力的专业,学好这个专业需要持续付出大量的努力。艺术设计专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始终强调创新与创意的价值,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这一特点极大地吸引着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加入,为这一群体不断地充实着新鲜血液,为这一专业的发展保持了旺盛的活力。因此,具有创新性思维是艺术设计专业对每一位学习者的基本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紧跟社会风尚并不断创新各类风尚的专业,追逐时尚、创造时尚成为这一专业从业人员的共同特点。每一波时尚的更替,都要体味在前,唯此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先机。

艺术设计专业中其作品的实现更多依赖快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艺术设计各类专业作品的实现几乎都要依靠计算机硬件及若干专业软件来完成,而这些软硬件的更新速度是惊人的。面对功能复杂的专业软件及层出不穷的新软件、新插件,要想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跟上专业的发展速度,只有不断的学习。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专业积淀相对弱化的专业。尤其是在专业操作技能方面,苦学多时的专业操作技能很可能会在某次软件的开发或升级中变得非常容易,甚至被淘汰。曾经的竞争优势很快会被科技的光芒掩盖消失掉。因此,科技的进步使从事这一专业的人员既是科技进步的受益者,又难以避免成为科技进步的“受害者”。

综上可知,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处在社会时尚前沿的,吸引无数年轻人的参与的具有无限活力的专业,是一个强调创新、创意的专业,同时又是一个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密切关联的专业。这些特点,都要求这一专业的从业人员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进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结合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目前艺术设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艺术设计的教学特点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基础理论学习、基本技能学习、创新意识学习和学习能力的学习等四个方面。其中基础理论学习、基本技能学习是常规性的教学内容,学习内容规范明确,多数学校的教学大同小异;由于创新与创意相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意义,往往教师在授课中会贯穿于大多数课的授课内容里;而学习能力的培养多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内容,是一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需要认识到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乎学生长远发展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艺术设计教学,特别是本科阶段的教学其技法课、实践课比较多,强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其课程教学多表现为模块化的教学。每一门课程大致会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读完。这样会出现学生对某门专业课学习的总时间虽然不会减少,但消化这门课的时间周期就会变短。要扎实的学习掌握这门课,单纯在课堂这个时间周期内是稍显不足的。所以,学生能在课后持续的学习和掌握这些已经开设过的课程,对于提高这些专业课的学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多是以完成课题作业的形式进行一门课程的学习。在实践课的教学中,教师的理论讲解时间较短,而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比较长,中间部分的课程辅导因目前国内多数院校的生源扩招导致的师生比变大,其学生的人均辅导时间自然变少,导致辅导质量受到影响。

通过分析。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课程授课质量并非有老师伴随就可以了,在课程过程中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较强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其学习质量的根本保证。

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高校的人才培养,一直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讨论,其实从欧洲中世纪大学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争论,而且这种争论在之后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就没有停止过。“通识教育”其实就是指“通才教育”,其教学培养目的是改变专业过细、过分强调专业学习而培养出“工匠式人才”的现象。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与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是“专业教育”也称为“专才教育”,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专才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短期内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其专业方面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片面强调职业教育,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并影响后期发展。

从以上可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发展其实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动发展的过程。既有矛盾冲突,又有彼此的补充,目前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必须同时发展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其实,换个角度看,不管是“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都是处在教育的管理一方在思考问题,“教”与“学”是两方面的事情,学生对于自己是否成为“通才”还是“专才”或是“无用之才”有着最终的决定权。所以,目前学校教育除了常规性的知识传授外,更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想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节奏,社会中的每个人其一生都将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面对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校教育中学生所获得的分为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在有限的时间里对知识的掌握相对于社会的需求来讲只能看作是基础性和阶段性的,其实际意义不会有想象中那样大。而能力的培养对一个人的长期发展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未来向前的动力将来自于每个人持续不断地学习。所以在一个人的成才过程中,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良好的学习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是一个既需要通才,又不可缺少专才的社会。但遗憾的是这两种人才都很难在学校教育的时间内塑造完成的,因此,当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如果带走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将是伴随他们将来成才的宝贵财富。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探索

综上所述,在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呢?首先,作为教学方在传授学生具体知识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良好学习方法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只要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弄懂的知识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让学习者学习与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感受自己解决问题后的愉悦。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本能反应。

(一)“线性”教学与“非线性”教学

当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也是一种线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将相关知识按合理的逻辑次序顺序而讲,就知识的系统性而言这是无可厚非且是正确的。但需要看到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既是一个年轻的专业又是一个知识更新比较快的专业,而且还是一个与大众消费市场靠的非常近的专业。所以,在学习之前,学生可能对课程的相关知识已有所了解或已有了一些疑惑点或知识储备,对于这种情况,仍一味地按部就班的顺序而讲,不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以影视编辑中的非线性编辑为例,计算机把拍摄的大量拷贝、磁带转化成一个个计算机素材文件,然后快速方便的选取任意一段素材片段从一档新节目的任意位置开始编辑。这种“非线性”的编辑方法节省了大量的精力,其编辑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和提高。联想现在的艺术设计教学,从提高学习效率的角度看是有可借鉴性。任何专业课都会有学生相对感兴趣的地方或者是有知识铺垫的地方,教师应将这些点提炼出来以“非线性”的教学思路补充到目前“线性”的教学过程中。在兴趣和相关知识铺垫的背景下,学生在听这门课时才会有不断与课程内容产生呼应的感觉。从兴趣点讲起,先用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抓住学生,只有学生听课,讲课才会有价值。当然课是不能一直投其所好的上,要将这些兴趣点安排在学生接受知识的疲劳期。同时还要归纳出若干知识点,对这些点要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学习,老师推荐找寻答案的途径并安排相应的检查,以保证这一过程的有效实施,并尽量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学生作业的考察,目的是通过适度的压力让学生介入到知识的探求中。

(二)“非线性”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非线性”的教学是一种由点及面的教学方法,它不是替代现有系统的“线性教学”,而是对它的一种补充。尤其是对待实践性强,与社会应用联系密切的专业性课程。人类认知世界的自然过程就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最初都是从几个最为感兴趣的点介入到某个领域的认知,然后层层深入的学习掌握。以绘画为例,面对一个实物首先按比例将对象用几个点或几条线将对方定位,然后将其连接并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对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艺术设计的专业学习要结合“非线性”教学的目的正是在于借鉴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这一自然特性。一门完整的课程,有自身的架构体系,会有较多相对艰涩的知识点是无法回避的。因此在这里的点不仅仅是知识的兴趣点,更是指学习中的问题点和难点。用兴趣点“吸引”学生;用问题点“刺激”学生;再用难点来“难为”学生,伴随对这些知识点的探求和若干知识点的解决,学生最终获得将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获得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假想我们的教师能将课程中分解出各种这样的点,然后以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点,掌握这些点。学生在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些点的时候,必然有连点成线成面的自然需求。那时,老师从宏观的角度去帮助学生将点线织成面,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岂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是不能将学生安放在倾听者的角度,要让其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中来。对多数人来讲轻易获取的东西是不会太珍惜的,在学习中让学习者参与到探求的过程中,即是让学习者吃点苦头,都是对其能力的真正培养。所以,当学生在老师预设的各种知识点的探索中,会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问题得到解决后的快乐,并从中学到学习知识的方法,经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其自身的发展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在有意识传授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作为学生本人要能充分认识到一点,并要用实际行动积极地学习和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娟.综合大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功能与人才的培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3):49.

[2]叶苹,刘观庆.多样化人才培养与柔性化课程平台的建构[J].装饰,2005(8):31.

篇(6)

作者简介:赵雪锋(1977-),男,湖北武汉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李炎锋(1971-),男,河南新密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北京 100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编号:2013110312002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053-02

建筑业是个传统产业,总体规模虽大但效益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落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仅是英国的1/14和美国的1/19,迫切需要利用和发展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建筑业,BIM技术就是应这样的要求而提出和发展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这些维度包括在三维建筑模型基础上的时间维、造价维、安全维、性能维等。BIM的作用是使建设项目信息在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全过程充分共享、无损传递,可以使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方在项目从概念产生到完全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够在模型中操作信息和在信息中操作模型,进行协同工作,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依靠文字符号形式表达的蓝图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工作方式。

世界各国都在推广BIM的应用,因为应用BIM技术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然而,缺乏具有BIM技术的人员已经阻碍了该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大规模调查显示缺乏足够的BIM训练是采用BIM最大的障碍。在e建筑圆桌会议上,参与者认为“缺乏有经验的从业者已经成为将建筑业带往BIM时代的一个主要瓶颈”。他们断言BIM的广泛采用需要大范围的教育和培训。《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研究报告2012》也指出,企业在2012年内没有使用BIM软件的原因,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认为是没有BIM人才。

学生是BIM技术的后备军、未来的生力军,是BIM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希望所在。只有在大学课程和继续教育课程中教授BIM技术才能够实现BIM大规模的教育和培训,才能够实现BIM人才的量级突破,才能够进入建筑业的“BIM时代”。因此,研究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思。通过教学实践和观测统计绘制出普通建筑类本科生的BIM技术学习曲线,并在借鉴总结国内外BIM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建筑类本科生BIM培养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主要教学方法等培养模式和方法。

一、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的目标与内容

BIM技术人才最基本的就是掌握BIM最基础的技能。通过操作BIM建模软件能将建筑工程设计和建造中产生的各种模型和相关信息制作成可用于工程设计、施工和后续应用所需的BIM及其相关的二维工程图样、三维几何模型和其他有关的图形、模型和文档的能力。通过操作BIM专业应用软件能进行BIM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但是仅仅掌握BIM最基础的技能,并不能称为BIM技术人才。BIM的意义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互。因此BIM人才应该具备基本的工程能力+BIM技能+管理协同能力。只会用单一软件建模,而不会用多种软件解决问题,或者只会用模型解决单一工种问题,而不会解决多工种问题的,不算懂BIM。只会干活而不会带领团队的,或者只会带队干活而不懂培养人才的也不算BIM技术人才。BIM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才能承担起在一个项目中的责任,才能发挥出BIM真正的价值。

二、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的难点

1.BIM教育目前缺乏系统教材

BIM技术产生仅有十年,进入我国时间更短,国内的BIM技术扩散的推进很大一部分体现在Autodesk为其产品所作的书籍、培训以及会议等方面。2005年10月,Autodesk与中国高校的“长城”合作项目出版了《建设工程信息化——BLM理论与实践丛书》。该丛书大篇幅介绍了BIM理念及Autodesk对实现BIM理念的软件工具。这套丛书某种意义上起到了BIM理念的启蒙作用。2011年至2012年,何关培总结其博客内容,并汇集多方力量出版了《BIM技术应用丛书》。2011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BIM工程中心成立,并宣布进行BIM工程硕士的培养,标志着BIM技术逐渐进入我国正规学历教育体系。

2.没有可供参考的例子

BIM与CAD课程同属建筑业技术,但是两者有很大区别,CAD的应用谁用谁受益,而BIM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发挥作用。作为建筑业革命性的一个工具,如何推行BIM教学没有参考系。

3.建筑工程专业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BIM作为一门课程应该独立教授,而不应该作为CAD课程的扩展。许多国家的教育机构已经开始BIM应用教学,并且将BIM课程模块分别放到建筑业的有关课程里面。在美国,有许多教育机构在他们的课程中介绍BIM技术。例如,奥本大学在一个学期的BIM入门课程后提供为期一周的教程。新泽西理工学院的建筑系将BIM作为设计室的主要工具教授完整课程。

(1)常见BIM技术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BIM课程小组,以十个左右学生为一组,学生自由阅读相关文献并分配任务,与BIM专家访谈、座谈、通信或电话交流相关知识,组员之间相互交流。这种方法适合于学生有强烈学习BIM的意愿的情况。充分利用协同设计与施工的BIM软件作为项目干系人之间协同工作的工具。用BIM协同工作,每个或每组学生能够看到三维的设计理念,极大提高了知识交流的速度和深度。

将BIM融入其他建筑课程里面。例如将BIM融入建筑管理课程的方法。在教授BIM之前应该先修其他基础课程,比如数字可视化、CAD制图和3D建模。其一是要求学生自学BIM,不提供正规的培训给他们,通过一个项目用BIM软件去完成,这种情况下学生反馈认为BIM太难了学不会。其二是在建筑管理课程中介绍BIM原型,课程介绍的内容包括建筑、结构、MEP模型、建筑总平面图、估算、进度、项目模拟、交付。同样地,BIM也被加入有关建筑信息技术的课程。

国内也有学者以BIM平台为基础,研究了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中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实践教学诸多环节的优化组合和改革。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建立BIM实训平台,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接受知识,并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学习曲线在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应用。学习曲线是以图形的形式表示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技能或知识的速率。学习曲线体现了熟能生巧。学习曲线是分析采购成本、实施采购降价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一个人随着经验的积累会越来越熟练,学习曲线提供了使这个原理定量化的分析框架。通过校内开设的BIM创新实践课、基于BIM的毕业设计、BIM竞赛以及进行培训的学生为基本考察对象,用观测统计、测验等方法实测学员们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并用统计学方法绘制出BIM的学习曲线,为BIM教学任务设定、进度安排提供基本依据。通过两学年的统计,利用学习曲线对BIM创新实践课、毕业设计以及培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进行分析,最终制定了BIM创新实践课、BIM技能培训、BIM竞赛以及基于BIM的毕业设计多种形式结合的BIM人才培养模式。

(3)多种形式结合的BIM人才培养模式。BIM创新实践课通过课堂展示BIM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案例,培养学生对于BIM的兴趣,使同学对于BIM具有初步的认识。通过BIM创新实践课上的观察,鼓励对BIM有较强兴趣的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BIM技能培训。BIM技能培训班主要讲授BIM的基础知识,包括运用BIM软件建模等。前面提到,仅仅会建模不能称之为BIM人才,因此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BIM竞赛是检验前两种形式培养效果和训练同学综合能力很好的途径。通过参加学会以及BIM软件商组织的BIM竞赛等,让同学体会和学习在一个BIM项目中所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调。

近3年,土木相关专业近300人次选修了BIM创新实践课,50人次参与了学校组织的BIM技能培训、星火基金和BIM竞赛以及挑战杯比赛。该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BIM的机会,为建筑行业培养BIM人才。

三、结束语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学阶段的专业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建筑工程专业而言,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根据行业特点紧跟国家的形势与政策以及行业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引导学生适应行业新发展的趋势,对于推进BIM以及建筑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晓刚,周力坦.将学习进行到底——BIM为建筑院校构建完整教学案例[J].建筑技艺,2011,(Z1):121-125.

[2]米旭明.基于BIM平台的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16):165.

篇(7)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是其培养创新型人才最直接的途径,强调应用创新和艺术创新的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不断地变化和提高,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建筑工程师,不仅要将艺术和创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设计出符合人们对美学的需求和富有文化底蕴的生态家园。为了更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构建创新型的工程技术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保证。通过教学的各种手段和尝试,使学生基本上能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建筑艺术的人才市场需要,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工程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

2..现阶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建筑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需要将创新和艺术结合的学科,同时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来补充理论知识的不足。教师一般在学校里长期进行理论研究和工作,对于实践的经验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对于一些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也不能很好的讲授给学生们,造成学生们在理论知识上与工程实际脱节。

2.1教材的编纂不适合创新思维的培养

现阶段的建筑艺术设计专业所用的专业课教材,最主要是介绍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专业知识。加上我国现阶段的应试教育制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是很不利的。另外,实际工程中所用的施工技术和现行的做法在文献中介绍很少,现场施工技术和新材料的用法介绍更少。

2.2学校的课堂授课方式不利于把握重点

学校课堂上对于建筑艺术设计的授课方式是均部授课,在现行的应试教学体制下,使学生对于课堂上的知识掌握不充分,也就不能熟练地应用。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方面,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到较多的专业知识是现阶段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2.3教学内容的脱节

作为本科阶段的教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开展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设计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但现阶段的院校的教学和培养目标与实际工程实践脱离,使得学生往往是理论知识很充足,但实际操作能力不能满足实际的工程需要。为了教学课程的统一规划,大多数的院校取消了工程实践的课程,学生们在上学期间不能充分的接触的工程实践,也就不会很好的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了。另外,教授的很多工程技术知识和工艺方法与实际工程已经有脱节了,学生对于实际工程中所用到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施工工艺就更难以理解和把握了。

3.技术教学体系的构建

3.1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师肩负着授业解惑的重任,往往自己的知识范围和能力大小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应该积极参加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通过承接实际的工程设计与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弥补学生课堂上实际工程经验的不足。

3.2考核方法多样化

通过多种考核方法增强学生实际工程的操作能力,可以运用实地考核,现场识别等考核方法检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提高其实际操作的专业技能。增加学生们实际写生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手绘质量的基础上进行速度的训练,并对于一些在写实基础上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进行奖励。

3.3调整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注意保留传统的教学建筑艺术设计的特点,又结合现代工程的新要求,对于一些实际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要及时掌握和讲解。对于授课内容要重点放在基础原理和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对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或者拓展部分要少讲。在每章节的授课内容中要重点突出实训部分的重要性。另外,根据各章的知识要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同学们提供专业的工程实际拓展,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

3.4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增加的阶段,为了优化人才教学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很是重要。引导学生对艺术设计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设计原理,工程原理等,从而巩固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掌握。增加机房实际操作的课时,老师指导学生建筑效果图的设计,同时采用边教边学的方法,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了满足培养实用型的人才需要,光靠理论教学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掌握,要将理论授课的学时和上机实际操作的学时对半分,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的时间,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的能力,巩固所学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根据建筑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多利用实验场所和实验示范教学基地,为同学们争取更多的学习和参与实际工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现场实际操作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熟悉现实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操作,培养学生积累工程项目素材的能力。学生们参加工程实际的实习,一方面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所选的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要有提前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增加实际操作的趣味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参与,要定期举办艺术设计的比赛,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实际动手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实际工作中的职业竞争做足准备。

3.5应用现代教学方法,拓展课后教学

利用现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制作艺术设计相关的视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训练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相关视频上传到学习网站,以供学生们远程学习,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不断地变化和提高,建筑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建筑工程师,不仅要将艺术和创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设计出符合人们对美学的需求和富有文化底蕴的生态家园。创新型的建筑艺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管理者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目的,通过教学的各种手段和尝试,使学生基本上能达到培养的目的,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好地适应建筑艺术行业的人才市场需要,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和现代工程技术不断更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雁;论新形势下我国建筑学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梁烨;浅论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4期

篇(8)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22

0 引言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上述会议精神为我们科学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指明了方向。

1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背景与研究现状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为土建施工现场培养基层技术管理人才的传统专业,该专业具有应用性非常强的特点,并且要求该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应具有系统化的实践能力。

通过对多所高职院校调研,笔者发现该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结构系统化,忽略了实践能力的系统化;课程标准不能体现情境式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没有真正实现双证融合。

2 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思路

笔者通过深入剖析相关职业标准,明确该专业应承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重新整合各专业课程内容,进而形成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再通过一体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以及教学评价指标的建立,初步形成人才培养方案,最后通过对该方案的实施、验证并优化,最终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思路见图1)。

3 人才培养方案开发

3.1 人才培养定位

本课题组对就业企业及往届毕业学生进行了就业情况调研,并做如下分析(见表1,表2):

根据统计报表不难看出:可以将“施工员”岗位定位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岗位构建人才培养方案。

3.2 适用的职业标准选取

依据专业方向、学历层次、目标定位,笔者认为JGJ/T250-201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以下称《职业标准》)应作为本专业对接的职业标准。该标准详细的规定了,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等一系列施工一线基层岗位人员,应该遵守的岗位职责,以及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还对相应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做了相应规定。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得出的结论,笔者选择施工员职业标准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重要依据。

3.3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结合专业特点,本专业采取两年在校教育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教育的培养模式。在校期间,课程设置以施工员《职业标准》作为依据,以“贯穿项目”作为每门课程共同的情境载体,以项目实施全过程作为参考系,进行培养方案构建,力争在校期间学生能够形成相对完整而系统的方法体系;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以施工现场管理岗位群为实习岗位,全面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学校与企业的联合考核,检验学习成果,实现零距离上岗。

3.4 课程体系构建

本课题梳理整合《职业标准》中施工员岗位应履行的工作职责,以“贯穿项目”为内容支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具体开发思路:工程项目施工过程 施工员在项目实施各阶段的工作职责 施工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完成工作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素养 若干门项目化课程排序形成课程体系。

3.5 课程开发

本专业各阶段课程,以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贯穿项目”为内容载体,进行情景设置,设定学情境,设置相关联教学内容,安排课程前后顺序,设计系统性实践任务,最后参照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考试系统,制定符合《职业标准》的考核方案,最终实现双证融合。

3.6 方案的形成

通过以上过程可初步形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师资培训、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条件准备后,在2-3个学年进行实施,通过调整优化后形成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4 保障条件

实现本方案的关键因素是拥有应用型教师队伍,可以通过教师下场实践培养,从施工企业引进,以及聘请兼职实习指导教师等形式解决;“贯穿项目”工程资料包应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取得;校外实训基地,应尽量建立在大型房建企业,并能提供相应岗位及实习指导。

参考文献:

篇(9)

目前我国建筑类专业的培养特点主要有:①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建设没有特色;②实训条件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③培养出来的学生胜任不了企业的工作;④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大部分是学校一头热。

我国目前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有: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②“2+1”人才培养模式;③“双证书”模式;④项目中心人才培养模式[3]。

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到学生对现有的课程学习兴趣不高,不知道毕业后会做些什么,缺乏上岗后胜任工作的信心。同时发现目前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通过对高职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剖析以及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得出结论:首先必须充分调研、了解建筑企业对高职人才岗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继而制定课程体系。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要围绕岗位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又学到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就是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培养模式中忽略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培养模式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将受到知识能力培养和岗位能力培养,并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强化训练岗位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到岗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缩短学习与就业的距离。

2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

结合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筑工程岗位的特点以及土建类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在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基于典型、完整的土建施工员实际工作过程,毕业能达到“双证书”就业。注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将主要工作过程移入实训车间,实现教学环境就是生产环境,教学活动就是真实的生产过程。以施工过程为主线,融入岗位职业资格(二级建造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将“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1年顶岗实习)优化为“2.5+0.5”的岗位能力人才培养模式(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岗前综合实训,半年顶岗实习),前四学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第五学期主要进行以施工图讲解为主线的岗前综合实训,进行了工程测量实训、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建筑施工图会审与绘制实训、建筑预算及招投标实训、建筑施工方案实训、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与安全管理等专项练习,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来检验学习的状况,并弥补知识体系的不足。

这种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设置,重点突出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技能,加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周期比较长,在工程上实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不能对在学校学习的岗位知识全面应用。对此,我们建设了满足最小教学班的实训场地,主要包括施工实体仿真实训室,钢筋加工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材料检测实训室,招投标模拟实训室,施工仿真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等,通过在实训室里演练操作,使学生能够对所有的岗位都能了解并应用,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同时解决了工地上危险的状况。通过岗前综合实训,学生掌握了从测量放线到竣工验收一系列的工序,并能够制定简单的施工方案,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大大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22-03

一、引言

教职成[2011]9号文《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树立系统培养的理念,坚持就业导向,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梯次和结构,明确高等职业学校定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一所以建设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我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和建设行业发展需求为己任,探索“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人才市场需求,铸造建筑特色的专业品牌。作为广东省第一大支柱产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产值连年提高,其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对楼宇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维修、技术服务人才的培养提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以“工学结合”理念为指导,面向行业就业,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合理选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配备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学团队,从而构建适合建筑行业需要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市场调研出发,根据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选择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做好准备。

1.专业定位。在建筑行业,一方面智能家居市场需求旺盛,产品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工程应用领域产品的技术性能尚处于开发改良阶段,调研表明毕业生主要去向在电子产品设计、样机制作、调试维修、生产线产品制程技术指导、质量成本控制等岗位。依据“工学结合”关于职业教育能力目标培养的理念,针对这些专业工作岗位,将其工作过程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产品方案选择、电路原理设计、控制编程、电子线路制作、调试、测试、文件编写等。因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要面向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应用第一线,培养从事产品设计、生产、维修和技术服务工作,具有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具有电子线路设计与产品制作工艺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智能建筑电子产品的工程应用、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采取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方面。作为建筑行业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我们采用“411”模式,即第1~4学期完成支撑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各专项技能的训练,第5学期通过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证训练等综合课程形成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第6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完成职业素养的全面形成。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当中,从实际工作岗位出发,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视理论前沿新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拓展,实践技能培养方面构建虚拟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通过真实项目设计教学内容,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得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维修、技术服务等能力逐步形成。

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明确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后,我们重点从改革课程教学体系、设置实践教学环境、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根据专业设置,结合往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反馈信息,以及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和技能竞赛情况,我们认为需要提高学生在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质量检测、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加强PCB制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了解SMT技术工艺,因此结合专业定位和企业岗位实际调研制订课程体系改革重点:在专业课程中设置针对电路分析、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编程与调试、测试测量等技能的教学,以及积累电子产品工艺的设计和管理经验,如电子产品表面贴装(SMT)工艺、PCB制板等内容。针对产品设计工作过程中软硬件设计、PCB绘图、样机制作、测试,将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和专业知识技能拓展课程,共26门专业课程,其中4门集中实训课,占总学时60%以上。包括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课程,电子CAD、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单片机应用设计、电子基本技能实训、电子产品装配工艺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等专业核心能力平台课程,以及生产实习、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证书考试训练、顶岗实习等专业综合能力形成课程,在专业知识技能拓展方面开设电气控制与PLC应用、集成电路应用、高频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VB程序设计、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等课程。在课程的微观教学设计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项目任务完成中形成能力,掌握知识。例如在《单片机应用设计》课程中从开发仿真到模仿真实产品项目开发,在电子产品开发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单片机开发、测试工具设备、加工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真实项目任务开发的组织形式将学生分组,为学生分配角色,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实践教学环境构建。为满足教学体系中的实践环节,配置专业实践条件和环境,包括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和电子材料室。电子加工工艺实训室主要承担表面贴装(SMT)加工工艺实训、PCB线路板制作工艺实训和电子线路应用实训。配备的设备有:数控电路板雕刻机、热转印线路板制作机、腐蚀机、沉铜器、手动焊锡膏丝印机、真空吸笔、再流焊机、放大镜和热风拆焊台等加工与返修设备。通过实践培养PCB板制作、SMT贴装等工艺技能,另外可满足教科研和学生课外兴趣制作项目中的电路板加工。电子创新设计实训室主要承担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实训、电子线路应用实训、智能建筑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配备有计算机、单片机和FPGA实验箱、仿真软件(Proteus),可使电子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的测控应用电路设计和编程在计算机仿真软件环境中得以验证,从而加速产品开发和节省材料成本。同时可支撑电子测量与仿真技术、电子CAD、单片机应用设计、检测与控制技术、EDA技术、智能卡技术等课程。另外该实训室是教学科研项目设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科技文化创新活动、课外兴趣制作的主要平台。电子材料室主要支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展的实训教学项目,储备电子元件材料,库存系列阻值的电阻、电容、二三极管、IC芯片、及各种接插件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特色是从人才培养模式出发,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以专业人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艺设计管理经验的积累为目的,为教学提供实践环境,注重在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中完成角色的转变,以工学结合的模式为学生搭建通向企业职场的桥梁。

3.教学团队的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保证,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模式要求教学团队成员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地研究新情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深化专业与课程改革,加强“双师”素质的养成。因而我们注重教学团队在知识结构、工程项目实践以及教科研等方面的进修、培训、提高,为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优质教学团队。

以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的调研和专业定位,合理地选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课程体系、实训环境、教学团队三个方面构建了适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从岗位工作过程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学生在各类电子设计竞赛中多次获奖,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通过率达到96.61%,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提高,2010、2011两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号文,2011.

上一篇: 企业分析论文 下一篇: 农村技术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