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9 10:31: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案例教学的教学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目前,应用多媒体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形式上,即课件形式,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电子课件设计,教育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又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发挥其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教育教学注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等能力,仍是目前困扰我们教师的一大难题。本案例是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一节内容在新课程环境下具体的教学实践,本人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组织教学,是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一个整合案例。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本节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但不涉及对反应速率进行定量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相互换算。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要求,不能随意提高知识难度。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化学学习,了解到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的外界条件影响下也可能速率不同,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验证为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通过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初步学会比较、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变量控制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完成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实验。2.通过实验形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小组合作、交流表达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2.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3.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
1.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设计和操作。
2.如何克服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与完成学习任务的矛盾。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其主要过程设计为:
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内化、概括、建立概念体系实际应用。
六、探究实验的准备
5的H2O2溶液,MnO2粉末,1mol/L FeCl3溶液,蒸馏水,冰块。
烧杯,试管,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玻璃棒,药匙。
六、教学过程
模块一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提出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影像资料展示: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不同温度);烟花爆竹的燃放过程;建筑物的腐蚀风化;铁桥生锈;溶洞的形成……聚焦问题情境,展开讨论,在这里会有更多的关于不同化学反应速率的日常现象在学生的讨论中产生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感性认识
[提问]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小组思考、讨论、汇报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与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归纳总结:气泡的多少,固体量的减少,浑浊程度,温度的变化,颜色的变化……化学反应速率的定性观察,为后面引入定量实验做铺垫
[引导]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快”和“慢”是相对而言的。集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思维能力也活跃起来
[提问]如何定量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小组思考、讨论、汇报: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个数,单位时间固体量的减少,单位时间温度的变化……引入正题,由感性认识到定量分析,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学会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
[引导]要统一标准,用单位时间内某个物理量的变化来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归纳总结:与物理中的速度很接近,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内化、概括、建立概念体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计算机VB语言是一门学生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它的可视化界面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但在传统的VB语言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传统VB语言基本上根据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从一开始的VB语言变量、表达式,到顺序程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这些基本语法开始学起,大量的理论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倦怠,尤其是对于一个中职的学生来说,理论基本功相对较弱,讲太多的理论语法和英文单词不利于提升中职学生对VB语言的学习兴趣。
(2)VB语言比最基本的QBASIC语言增加了可视化功能,VB是以可视化编程环境为平台,向学生提出编程中最基本的概念:对象、属性、方法、事件过程等概念。这些可视即可得的编程界面比QBASIC和C语言更容易学习,但我们很多教师拘泥于讲解大量的控件、属性和方法,使得学生只注意记忆各类控件属性和英文单词而忽略培养编程思想。
(3)我们从VB语言教学中发现,一开始学生对于可视化界面学习很有兴趣,但是到课程后半阶段一旦需要在程序中写一段代码,极大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虽然有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较好地形成了编程的思维,但是涉及较大的实际编程问题时,还是无法学会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程序语言。这一问题是目前VB语言教学中普遍存在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VB语言教学中系统使用案例教学法,即放弃过度追求语言知识本身的系统化和细节化的做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让学生在编程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做到“做中学”,在案例教学的经验和活动中获取知识,增进才干。
二、案例的选择
1.案例应具实效性:一个好案例必须具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具体的实际应用,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借鉴该方法解决,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举一反三或事半功倍的效果。应尽量向学生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前人的经典之作、经验之作,有助于学生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对思维方式的形成也大有裨益。
2.案例应具思维的拓展性:一个好的案例能够把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串连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的学习来理解并掌握某一些理论的原理或基本概念,达到从例到理,再从理到例的转换。要在案例教学中贯穿编程风格的训练,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也让学生在案例中反思、总结和不断更新原有知识。
3.案例应具适用性:适用性是指案例的大小要合适、难易要合适。需要注意案例的大小,可以先从小的案例教学入手,一般这些小的案例只需要在课前15-20分钟内进行,这些小案例涉及的知识点不多,但更容易突出授课目标,等到学生适应后再选用大的案例。在大的案例中可以培养学生将基础知识应用于复杂的现实世界问题的能力。选择案例时也要注意案例的难度,没有难度,学生会没有兴趣;难度太大,学生又容易丧失信心,否则对授课不利。
三、案例的实施
案例的实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让学生在案例中以例释理,以例证理,从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阶段是实现例到理的转换。我们在设计这个阶段的案例时往往采用相对比较小而又简单的案例,但在这些小的案例中隐含着学生需要理解的各个知识点,如通过一个简单的问候语句程序使得学生理解输出语句的语法和格式,从而能在大的复杂案例中充分应用。所以在第一个阶段应该以较快的速度,让学生接触程序基本结构、数据类型、函数等编程基本概念,但不必追求系统化和细节化;同时让学生了解VB语言的可视化界面,对一些常用控件和属性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这些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应加以梳理和总结,使之达到一定程度的系统化。
第二阶段是实现理到例的转换。在第一个阶段后学生已经通过一个个案例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和控制概念及属性,这个阶段是在学生具备初步的编程经验后,尽快进入提高阶段。可以设计一些较大的案例程序进行分析和练习,在案例分析阶段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和自学,例如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概念,在学习中让学生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然后教师进行纠正和补充。同时案例教学中可以采用层进式的教学方法,先要求学生读懂程序,然后能够修改程序的片断,最后提出完全陌生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在案例的完成后总结一下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达到实现理到例的转换、再回到理的理解和掌握。
在以上的两个阶段实施过程中,教师都要理清概念与案例的关系。案例是为概念学习服务的,案例必须恰当典型,每个环节的操作要都能为引出相关概念、理解概念服务。
四、具体案例分析
这里我们主要来介绍VB语言中跨模块变量的使用案例。
1.案例内容和要求:设计简易加减乘除计算器,要求能够在可视化VB程序中实现计算器的简单功能。如下图:
2.案例实现方法
在本案例中有几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控件数组中INDEX属性的使用,变量作用域的正确申明,形状变量的使用技巧。在一个案例中如涉及太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会使得案例偏难,学生学习兴趣减弱,为此可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使用一个小的案例,如先设计一个显示9个按钮控件上数字的程序,程序要求如下图: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基本理解控件数组INDEX的作用,熟悉并理解数组的定义和在程序的应用,如第一个控件的INDEX属性为0,第二控件的INDEX属性为1……这样依次类推,在引用的时候可以用“控件名(INDEX)”,例如:command1(3)表示引用第四个按钮控件。
第二阶段:在理解控件数组INDEX的涵义后,接下去的阶段就能够应用INDEX控件数组了,所以在本案例中第二阶段关注的重点是变量作用域范围的正确使用,可以通过案例的层层深入教学来使得学生清晰地理解变量在不同作用域范围内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本案例中,我们可以先计算2+3两个变量单次的加减乘除计算,这样程序相对比较简单,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单击数字按钮后,把相应数字显示在文本框中,如显示数字2。
(2)单击运算符时,产生一个事件,记忆原来的数字给变量a,然后清除原来文本框中数字,准备显示新的数字,如显示数字3。
(3)单击等号产生另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把a+3的计算结果显示在文本框中。
思考: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和反思,单击运算符时,清除原来的数字之前得把数字进行记忆,则需要把此值赋值为变量,那么这个变量应该定义在哪个模块中?显然通过实验得出,应该把这个变量定义为全局变量,如果定义在某个模块内,则这个变量到另一个模块引用时会被重新赋值而无法达到真正在不同模块内传送变量值的作用。
接下去我们来计算2+3-4这个连续运算时,比前一个程序多了一个运算,但步骤仍旧一样。
(1)单击数字按钮后,把相应数字显示在文本框中,如显示数字2。
(2)单击运算符时,产生一个事件,记忆原来的数字给变量a,然后清除原来文本框中数字,准备显示新的数字,如显示数字3。
(3)单击运算符(-)时,产生一个事件,清除原来文本框中数字,准备显示新的数字,同时要计算刚才a+3的值,把计算结果赋给变量b。
(4)单击等号产生新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把b-4的计算结果显示在文本框中。
思考:在进行第三个步骤时,又涉及变量b同样需要定义为全局变量,此变量值能够完成在不同模块间数值的传递,这四个步骤完成了3个数字的连续运算。假如需要进行4个数字、5个数字等等更多数字的连续运算时,则每个运算符中的事件需要怎么样改变?
对这个案例的思考,使学生理解定义一个变量的时候需要注意其作用域范围,也使得学生领会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区别。同时我们可通过这个案例的层层深入剖析、思考和反思来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这个案例在生活中非常典型,应用性也广泛,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所以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后感觉收获颇多,心里有了成就感,兴趣就慢慢浓了起来。
五、总结
学习VB语言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有关的知识,而是为在生活实际中得到应用,所以系统化的案例教学法更能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一个个案例学习中走向实际生活应用,在整个学习阶段保持高度地学习兴趣,使本来难学难懂的VB程序语言课变得简单易懂;同时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主体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为接受新的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实践证明,通过这类系统化的案例教学法,在学期结束的技能达标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良好的达标成绩,更有一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自创一些小程序。
参考文献:
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是结合了案例教学与互动式教学法共同运用的一种综合教学方式。互动式案例教学主要以案例为主导,贯穿到运用课程的知识内容中,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双方全面沟通,促进师生运用案例相互协商、积极探讨的氛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最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
1.微观经济学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基础课程之一,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研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知识的把握,是顺应当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大趋势,期望达到改善和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1.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案例辅助教学
由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抽象的纯理论型知识体系,需要运用很强逻辑关系、或者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学习。除此之外,大部分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都需要先建立在假设条件之上,这就需要有相关的实事经济案例进行说明,提高学习效果。
1.2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伴有大量复杂图形和数学知识相结合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则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运用一些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维创新,让学生从“要我学”模式自动转化成“我要学”的模式。
1.3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符合新时代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于现在的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客观。借助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多媒体、互联网教学平台),各大高校已经具备了新的教学模式基础,这为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节约了大量板书的时间。因此,授课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时间与学生一同探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设计中的案例选择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以案例为平台实现师生教学的互动,对教学案例的选择需要具备一定的要求。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2.1教学案例应具备一定的层次结构
微观经济学的每章节的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选择的案例要针对某一理论主题,根据事实经济案例,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结合理论知识的逻辑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层层深入,从认知到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2教学案例应先以典型性案例为引导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因此现在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前人从一些经济活动中总结而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许多经济行为也不止会发生一次。
2.3教学案例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案例的选择与编写应根据教学要求的需要,既要做到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又要做到贯穿到整个教学设计中。因此,学生们可以运用案例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除此之外,案例通常都源自于真实的经济生活,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便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总结
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一下就达到全部要求,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此时此刻务必要合理使用教学案例,从而帮助学生完美过度。笔者通过自身的实际经验证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教学案例,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长期坚持,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全面得到提升,从而逐步胜任数学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但是笔者发现,当前初中阶段普遍的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被应试教育思想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多为“一个人教学”的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而不能持之以恒的进行学习。由此,笔者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思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合理采用双边活动,进行互动案例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是组成完美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元素。由此,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特征,将双边互动的特点融入到教学的每时每刻之中。而教师也可以借助案例教学,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加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从而全面促进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
笔者认为,只有挖掘互动式案例教学的深层内涵,才能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总领的效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特性,全方位地提升整体数学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双边活动,充分挖掘所要学习知识点的特征,从而巧妙借助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点,从而熟练掌控相应的知识点,获得自身教学实际技能点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鼓励学生思考得出答案。
例如,笔者在讲述下列题目的时候,就是用了此类案例设计原则,帮助学生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提升。有一个三角形,∠A等于∠B,AD是∠C的平分线并且有一条直线EFAD,在这样的一个图形中,需要同学们能够证明,EF是∠A的平分线。这个案例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平分线以及垂直方面的内容并能够进行合理的运用,是一道十分经典的例题。通过这条题目,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和三角形以及角平分线相关的知识点,就此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为切入点进行解题,从而在等价替换以及角相互互补的情况下,才能够将题目充分的解开。具备一定的难度,但是却是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够得到的题目,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巩固。
二、设计探究式的案例,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学科不仅传授学生相应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学习习惯,例如探究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数学大纲也明确提出,需要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并将此理念放在日常教学之中。笔者认为,为了有效达到此类教学目的,需要在案例设计的时候,加入促进学生探究的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因此,笔者鼓励广大同仁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以及需要掌握到的程度,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案例思考探究,逐步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
例如,笔者为了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设计过如下的一个教学案例。给学生提供两个正方形,ABCD和EFGH,并且第一个张方向上有一条直线BC的长度是2,CE的长度是4,在AF上找到一个中点H,由此,我们可以得到CH的长度是多少呢?为了解决这条题目,学生必须要知道勾股定理,正方形的相关知识点,并且需要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才能够完美解决这条题目,这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在阶梯的过程中,笔者一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结合角的度数的相关内容,大胆做辅助线,从而最终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努力可以完美的解决这条题目。由此,笔者在最后再进行总结此类题型的具体做法,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将解题思路形成方法论,从而在学生探究能力的加深程度上再添加一笔。
结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设计案例对教学的帮助不言而喻,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数学教师,务必提升自身的案例设计水平,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以“学习中心论”为基础和核心,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的基本观念还包括如下几方面: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惟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如何体现“以学习为中心”这一核心?本案例选择“硫酸”中的几个教学片段作为尝试,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转“机械学习”为“有意义学习”,以达到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的“客观意义”向“心理意义”转化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实施及分析
背景性要素可作为环境氛围和前提条件影响学习实践,它的意义在于为教师的“有效教学”提供思考和实践的范围。学生自身学习时间中的六个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动机要素、选择要素、建构要素、应用要素、计划要素、评价要素,统称过程性要素。
1.背景性学习要素的实施
[设计操作]创设情境:关键词:矾油;猫;储罐;黑发糕
猜一猜:这些词语和硫酸有何关系?
[预想效果]创设客观情境,为学生提供宜于学习的良好氛围。背景性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动态地把握和准确地分析学生个性心理的变化提供基础。
[理论依据]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及理想追求,并加以积极的正面引导和指导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2.过程性学习要素的实施
(1)动力系统的启动
①激发动机:
[设计操作]教师演示“黑面包”实验:请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所体现的化学原理。[预想效果]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意愿。善于发掘和展示教材内容本身蕴含的新颖奇异和丰富多彩。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从追逐新奇发展到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理论依据]着力培养认知内驱力,正面引导自我提高内驱力,合理利用附属内驱力。激发和调动学习动机应贯穿教学过程之始终。
(2)操作系统的执行
①引导选择:
[设计操作]思考问题:a.古称硫酸为“矾油”,为何以“油”命名?
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及课本阅读法全面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
b.从“矾油”到“硫酸”的命名实现了“质”的转变。硫酸是一种酸,回忆初中稀硫酸具有哪些酸的通性
c.浓硫酸具有哪些性质?
学生分组实验:木屑硫酸铜晶体,在同种试剂中分别滴加浓硫酸和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
[预想效果]引导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使学生明确学习指向。追寻化学发展史过程,沿着古人的足迹学习了解物质的性质。联系对比,以故引新,从教学目标和主旨出发,提出悬念性问题,导入新课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吸水性,通过学生实验总结,比较吸水性和脱水性概念的差异。
[理论依据]注意就是学习的心理指向,明确心理指向是对学生进行选择性感知接受及选择性思维加工的前提。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意不是完全“自由”的,而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通过实践活动,教师制定的目标,被学生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目标,从而真正有效地导引行动。
②促使建构:
[设计操作](猫的故事)1811年的某一天,桌子上放有两瓶溶液,一瓶是海藻灰的酒精溶液,另一瓶是硫酸。突然,一只猫跳上实验桌,把这两瓶溶液打翻了。两种溶液被混在一起,顿时一缕紫色的烟雾冉冉升起,并且有一股使人窒息的气味弥漫整个房间。当这种紫色蒸汽凝结后,库特瓦发现它是暗黑色的晶体,并有金属光泽。
分析过程:海藻灰+浓硫酸紫烟+令人窒息的气体,回忆卤素元素的发现史,I―+H2SO4(浓)I2+?
巩固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原理,思考问题:
a.I―被浓硫酸中何种元素氧化?
b.如何选择合适化学反应分别研究硫酸中氢元素、硫元素氧化作用的体现。
c.选择何种金属作为与浓硫酸的反应物可研究硫元素的氧化性而排除氢元素的氧化性?
[预想效果]促进新旧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建构新知识意义。以历史偶发事件创设条件,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感性认识,形成感性经验。以氧化还原基本理论的旧知识为基础建构接纳新知识,这是学习建构的最根本的规律。
[理论依据]建构机制是认知系统中最核心的机制,是直接形成对新知识信息的理解,实现认知结构变化的程序和步骤。背景性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旧知识经验,这是决定建构能否发生,能否成功实现的基础。
③指导应用:
[设计操作]a.提问:浓硫酸具有三大特性,究竟用何材料制成储罐?(引出钝化概念)
b.举例说明脱水性和吸水性的不同
c.分析“黑面包”实验如何体现浓硫酸的特性?
[预想效果]引发和指导应用练习,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迁移。
a.举出来的生活经济的实例达到全面知识的目的
b.所举有关概念,规则适用或不适用的例子
c.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
[理论依据]建构―应用―重建构―再应用这是一个知识应用,巩固和迁移的过程。尝试适应用已经正确建构了新知识纳入“长时记忆”形成巩固记忆,采用变式练习,发展为迁移性应用
3.控制系统的调控
诊断性评价:
①三大硫酸(盐酸、硫酸、硝酸)有何异同点?
②只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a)和稀硫酸(b)两瓶无色溶液,操作步骤依次是
形成性评价:
①选择从盐酸、稀硫酸是非氧化性酸,浓硫酸是氧化性酸的角度加以讨论。
②写出实验室中5种由硫酸作为反应物制备的气体。
③浓硫酸滴在湿润的蓝色蕊试纸后,观察到什么现象。
三、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反思
着眼于整体教学系统,使各教学要素优化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整体效益的原则,即最优化原则是本案例设计的核心及基本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主体的作用,重在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等等,即主体化原则的体现。
教学设计的核心工作是处理教材,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避免“教学即教书”的观点,照搬教材和“教参”;避免“教学即讲学”的观念,按自身的理解对教材进行诠释;主张“教学生学”,教材是为促进学生形成有意义学习创设“客观条件”,即把具有“客观意义”的教材内容处理为对学生具有潜在“心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
设计导学案的工作量远远超过设计教案,没有哪位教师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整册书的导学案,同时它要发放到不同班级学生的手中,所以导学案要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出来。因此,老师们要通力合作,采取分工制,对自己的任务不能得过且过,每位教师都要把自己精心准备的成果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与大家分享,在交流中不断修订和完善,扬己之长,补己之短,群策群力,共同设计出版面精美、环节清晰、重难点突出的导学案。
二、导学案设计主线要清晰明了
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四方面对教学进行探讨。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产生的行为变化。而导学案“主线”的合理设计恰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种载体。实践证明,主线清晰明了的导学案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学习目标,解决哪些问题,获取哪些知识,取得怎样成果。
三、案例精选、问题设计注重生活化和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成功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而地理现象、地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又会大大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设计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大气受热过程”案例时选择了“四川和北京太阳伞销售情况统计表”,并设计如下问题:(1)结合图标谈谈北京和四川太阳伞销售情况有何差异?(2)从四川太阳伞的销售情况上看,四川与北京的太阳辐射量有何差异?(3)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谈谈四川为什么获得太阳辐射量少?(4)通过以上分析总结大气对太阳辐射起到怎样的作用?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四、导学案设计要多元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存在着语言、逻辑、视觉空间、音乐节奏、身体运动、人际交往等智能。八种智能在现实生活中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以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智能组合,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其潜在智能,找出符合其智能特点的学习方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通过提供经典案例,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分析并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近年来,案例教学已广泛运用于教学和各类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案例教学一般在课堂教学环境当中进行,而在网络环境下如何组织好案例教学,实现案例的在线学习,还有待探索和实践。本文试图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研究的意义入手,分析有关在线案例学习的网络课程网站,归纳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形式,从而构建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型,最后实现案例教学平台的设计。
一、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研究的意义
课堂面授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难以保证其高效实施,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课堂案例教学一般采用学生自行准备、小组讨论准备、小组集中讨论、全班讨论,老师总结阶段和课后反思的基本模式,但授课班级的人数、教学时间、师生交流的时间长短等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学习者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共享的网络资源,实时的在线交互,使得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环境下的案例学习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有以下优势。
(一)在线案例学习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学习灵活性强。
课堂环境的案例教学,由于受课时和教室空间的限制,学生很难同时进入讨论状态,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全面和细致的分析。而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可以冲破时空的束缚,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并能实时记录讨论的全过程,供学习者共享。
(二)学习资源丰富,利用率高度,且具有增殖性。
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知识重组的功能,可以整合各类型的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大大扩大了参与讨论的学生的规模,课堂面授的案例教学学生数量控制在三十至四十之间最佳,人数超过四十,教学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但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可突破时空的限制,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流和协作,学生的规模数量可扩大至约一百人,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学习资源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学资源得到不断增殖。
(三)学习交互性强,学生参与度高。
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案例教学,可以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给予学习者实时的帮助,并能对讨论结果及时反馈,不断引导讨论的方向,使学习得以继续进行,学生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
二、案例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分析
通过对有关在线案例学习的研究,案例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可归纳为以下六种。
(一)案例引入。
在正式学习内容之前,引入一个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案例创设情境,通过案例与主题内容的迁移类比,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常采用的方法有:案例可以是历史事件、生活当中常见的故事、经典实验或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等。
(二)课中引例。
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对于重难点内容,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理解。常采用的方法有:①举例说明,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加深对主题观点的理解。②引用例子说明重点问题。③用举例的方法对知识点加以说明,给学习者提供实践方法。
(三)案例观摩。
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观摩案例,然后让学习者对案例进行讨论思考,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详细的解读,对讨论和思考的结果进行点评。特点:在观摩并点评案例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发现问题。案例观摩的过程:案例呈现、教师解读、专家解读、反思与启示。
(四)案例讨论。
给予一个案例,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引起思考,学员可以运用课程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常采用的方法:①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实时讨论或面对面交流。②给出一个案例供学习者讨论思考,并对案例中涉及的讨论要点给予提示。
(五)课例评析。
课例是对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与描述。课例评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教案设计、讲课思路、说课等环节的分析,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课堂改进。课例评析一般包含教案阅读、课堂实录、教学说明和课例点评等环节。
(六)案例研习。
教学内容融合于综合案例中,学习者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和实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深层理解。所以“案例研习”可以看做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广义上既包括活动类型,又包括“案例研习”的课程类型。常采有的方法:①通过介绍成功案例,指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②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介绍。③课堂实录案例学习。
三、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型
通过上面对现有典型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应用分析,其网络课程只能称得上是课堂教学中的案例、课例素材而已,大多数是案例的电子化,其网络优势发挥不明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该内容旨在构建一种以网络为依托,虚拟现实的在线案例学习的模式。
图 1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传统课堂面授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共享、交互性强、突破时空的限制和学习灵活性等优点,以案例讨论为核心,利用网络监控机制,老师对学习者提供实时的引导和困难的帮助,使讨论得以继续进行,朝有益于解决问题的有利方面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协作共事的能力。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习案例和相关资料,根据学生注册的班级对学生过行分组;各成员阅读、分析和思考案例,形成小组案例分析列表。案例分析列表在小组讨论区再进行广泛、细致深入的讨论,形成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各小组的分析报告组成案例分析报告列表,然后全部各小组对报告列表进行讨论,得出关于该案例学习的案例分析报告。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利用网络监控机制,对讨论进行引导,并提供实时的帮助,解决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不断树立学习信心,把持讨论的方向,保证讨论得以继续进行。最后,老师对整个案例学习的各个阶段、讨论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整个在线案例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在线案例学习模型,如图1所示。
(一)教学案例及相关学习资料。
老师除了要呈现蕴涵知识点的案例外,还需提供事先设计好的案例分析题,有利于学习者的思维的导航;相关学习资料可以是学习材料、背景资料、类似的案例、友情链接、案例的增殖资源、相关的文章及多媒体资料等。
(二)案例分析列表。
学习者阅读案例及相关资料,自主探究,根据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完成案例分析题。小组各成员可对个人分析题作业互相评议、补充、修改、反思,促进对案例的进一步理解,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三)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是学习者通过诠释案例的各要素,将案例中的表象与知识点相联系,实现的意义建构。
(四)总结与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整个在线案例教学活进行总结和对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议。
(五)监控机制。
监控机制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认识帮助工具和协作工具,如,QQ、微博、博客、电子学档、检索器、电子邮件、站内邮箱、案例报告生成器、留言板、论坛及通信电话等。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型的网络课程设计
在了解了网络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分析了现有典型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形式之后,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在线案例教学模型。为了使网络课程实现该模型,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可以从下方面考虑。
(一)系统设计的流程。
网络课程系统采用B/S结构架构,在功能上,要实现角色权限的设定、案例的和阅读、案例分析列表、讨论交流、分析报告的生成、教学笔记等功能。在线案例教学的过程包括:案例的、教学准备、教学进行和总结与反思四个阶段。案例的阶段,教师除了利用网络课程提供的案例编辑器编写案例或直接导入外,还要提供分析案例分析有关的相关资料,便于创设学习情境,并提出案例分析题;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对案例进行管理、建立班级和对注册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进行阶段,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在小组在各自的讨论区进行自主、协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本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提交至本班的案例分析报告模块,各小组成员可对分析报告,再进行评议、修改、反思,最终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教学进行的全过程,教师可以查看案例学习的全部信息和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并可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总结评价和反思阶段,教师对案例学习的全过程、案例分析报告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记录在线案例教学时的思考。
(二)角色权限的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流程,网络课程内容的浏览包括四种角色的权限,即: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访学者。
系统管理:具有管理网络课程的最高权限,涵盖了其他角色的全部功能,具有角色定义、查看登日志、管理用户、管理案例、管理素材、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权限。
教师:和管理案例及相关资源、可以进入班级和各小组空间、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查找用户等权限。
学生:进入案例空间、进入班级空间、进入小组空间、查找用户、上传文件等权限。
访学者:指没有注册的用户。其权限为浏览案例、检索资源等。
(三)监控机制的设计。
监控机制是在线案例教学得以胜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监控设计上,应做到制度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三个方面。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在设计上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如,对参与讨论、发帖的数量,是否按时完成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系统对学生成绩分数作相应的加分扣分或是零分处理;网络课程除了讨论区、留言板、邮箱等常见监控功能外,还应在教学进行阶段整合实时监控工具,如,在线QQ、博案、微博等。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摸索阶段,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支撑平台设计及影响教学效果因素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本文在分析现有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在线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网络课程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国民,张剑平,邱红霞.基于教学交互视角的网络课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7).
[2]白杨.网络环境下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案例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6)11(S)-0008-3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数次基础教育改革都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做为培养目标之一。我国有关学者认为素养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过程、方法与能力,也就是科学探究;三是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也就是科学精神;四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sup>①。可见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如果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科学的价值,正确处理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无疑是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重要表现,这已经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重视。
1新一轮课程改革内容呈现多样化趋势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新教材融入了较多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仅如此新的高中物理课程还打破传统,第一次采用了必修加选修的模式,必修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而选修课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选择的空间。三个选修系列各具特色,一系列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二系列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可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生活能力;而三系列侧重让学生较系统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2STS教育理念
STS就是英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个词的缩写,倡导把科学教育与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一般认为,STS理念起源于美国,这与其社会化及社会的科学技术化密切相关。在美国.对于STS常见的观点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在广义的理解中,STS体现为一个学科群,是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技政策研究等学科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之研究的总称。至少在美国,大多数学者持此看法。在狭义的理解中.STS则是以传统的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理论综合,并由此而形成的融合了上述传统学科之基本内容、追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理解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某种意义上.狭义的STS可以视为是广义的STS进一步发展。②
我国专门研究STS的学者对STS给出了如下的狭义的定义: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把科学技术看作是一个渗透价值的复杂的社会事业,研究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要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在整体上的性质、特点、结构和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③
笔者认为STS理念与物理教材选修二系列的编写意图十分吻合,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充分的实现选修二系列的培养目标。下面就以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2-3》第5章第2节“放射性与核衰变”为例,展示STS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3教学案例
课前思考:本节内容分为“从x射线到天然放射性的发现”、“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的半衰期”三个内容。记忆的内容居多,考试分值也不多,一直以来这部分内容都不被老师和学生所重视,多数教师只注重概念的教学,给学生说了什么叫α射线、什么叫β射线、γ射线、α衰变等,学生也只是记住公式应付考试而已,课堂枯燥无味,学生记忆效果不佳。笔者认为如果将射线、元素衰变的应用以及优点和害处融入教学当中,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并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外延,更好的达到学习此知识的最终目的。
教学设计:
(1)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兴趣
师:大家在医院检查胸部的时候经常会在一个暗室里做胸透,你们知道为什么医生可以看见你们身体里面的器官吗?
生甲:可能是激光吧。
生乙:可能是根据身体的温度吧……
师:大家知道在考古工作中是如何确定文物或者化石的年龄吗?
学生面面相觑,讨论激烈……
(2)激起了学生兴趣,这时候教师可以从伦琴发现α射线的科学史讲起,指出“物质发出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并进一步讲解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的定义和各自的特点,它们都有极强的穿透性,不仅可以使密封的照相底片感光,而且还能穿透金属片。在学生理解之后进一步讲解α衰变、β衰变的定义和公式,并介绍什么是半衰期。
(3)半衰期的定义对于学生来讲有点抽象,不易理解,为了更形象的演示半衰期,教材上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教师可以做演示实验或者请同学做实验,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可以更直观的体会到什么是半衰期。
(传统的教学一般到此就结束了,学了以上内容基本已经可以达到考试的要求了,但是学生其实只是学到了一些概念和公式,对它们的应用,以及如何使用它们却还并不知道。如果只讲到这里,不免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觉得学的这些知识离生活太远,根本没有什么用。物理学离开了生活应用也就失去了光环。因此下面应该重点介绍以上所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才可以造福人们。)
(4)重点介绍射线和衰变的应用。
师: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在工业和医疗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现在大家想一想我们上课开始的两个问题,谁能回答?
(5)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思考,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即使回答不对也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6)教师解答这两个问题,胸透正是利用了α射线具有极强穿透性的特点,身体受α射线照射,医生就可以看到身体里面的器官。而第二个问题是因为元素的半衰期是一定的,比如4019K衰变为稳定的4018Ar,半衰期为1.25×109年,通过测定化石中4019K和4018Ar之比,就可以测出化石的年龄了 。为使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教师在讲解完这两个问题后可讲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其他应用。如α射线定向仪;CT;γ射线可改变聚合物的性质;提高材料的抗热性;在农业上同位素辐射技术用于食品保鲜和灭菌;在环境保护方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探测烟尘等。
(7)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科学,拥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还要对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学生才能全面了解射线和放射性同位素应如何应用,使用的条件等,在以后的使用中才不至于危害社会。如射线会抑制细胞的生长;放射性废物不能乱仍;小计量的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使缓慢的,应采取防护措施阻止射线对人体的危害,比如戴口罩、穿工作服等等。
(8)全部知识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可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给我们的启示”,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9)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一下当地的厂矿、医院、防疫站、良种培育场等单位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情况,然后进行分类整理,提出自己的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4总结
从上面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STS理念将技术、社会与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联系实际,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对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对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起到推动作用。使学生体会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也是本教材编写的特点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STS理论进行教学,所以,在应用此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选择,教师且不可生搬硬套,为了表面华丽而勉强加入STS理论。
参考文献:
[1]袁运开.厘清观念塑就新人――在养成教育中全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6期
[2]刘兵.STS与基础科学教育.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殷登祥.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169-03
一、WebQuest教学模式的含义及组成
WebQuest教学模式中的“web”指的是“网络”,“Quest”指的是“探究”、“调查”、“寻求”,WebQuest指一种基于网络的“专题探究”活动,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WebQuest教学模式的实施案例
[教学内容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第八章提到了网页制作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掌握网站和网页的制作,特别是能动手制作个人网站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来了解自己。而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对于这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内容,大多学生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并且学习的愿望特别强烈。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认识网站和网页的设计原则;了解网站的和维护流程;使用FrontPage2003新建站点和网页;在网页中编辑文字和图片;熟练利用表格进行内容定位和页面布局;文本图片等各类信息的超级链接设置;利用框架制作导航栏页面。技能目标:采用任务驱动、小组教学的方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为主,教师提供课堂讲解与学习资源为辅,两者结合让学生掌握网页制作的各章节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学生能够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鼓励学生发展个性,通过学生自己做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案例的学习者是大二绘画专业二班学生,该班级有美术功底,对网站美观度有独到的见解。在一年级开设过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具备图形图像处理能力。
[案例介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了解互联网,在互联网上浏览新闻、查资料、发邮件、找工作已经成了非常普通的事情。互联网上信息的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站的形式的,比如说想看新闻可以去中华新闻网等,发邮件需要访问163邮箱等,查资料上百度网站等。那平常同学们都是上网去访问别人做好的网站,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可以在互联网上访问属于自己的网站,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自己,向更多的人去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并网站。
1.任务。本章内容学习时间为三周,学习任务是制作网站。该任务由三个子任务组成,每个子任务均由各学习小组课下完成,在每周的课堂时间上进行任务成果展示和讨论。子任务一:认识网页,任务完成形式:PowerPoint课件;子任务二:设计网页,任务完成形式:小组自行设计的网页单页;子任务三:制作网站,任务完成形式:小组网站。
2.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材:石油大学出版社《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第八章。FrontPage 2003视频教程:网页设计欣赏,网页设计作品http:///html/59/网页设计图片作品欣赏http:///show/s118/教师提供的网站评价体系表。
3.教学过程。第一阶段:认识网页。第一步:组成一个合作小组。第二步:上网查找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浏览各类典型网站或网页设计类网站,利用屏幕切图保存有价值的图片。第三步:分门别类地归纳汇总网站的设计排版类型,如按功能分类、按布局分类等,并配以图片解释,形成小组初步成果PPT。第四步:课堂展示。作品赏析:小组成员向其他小组讲解自己的PPT,介绍本组对网页的设计分类,演示成果;过程反思;填写分工表。第五步:教师组织学生分别讨论网站和网页的设计原则,进行总结归纳。第二阶段:设计网页。第一步:小组讨论创建小组网站的主题,确定网站主题和风格。第二步:围绕网站主题和风格,充分利用学生的美术知识背景,要求每位学生用电脑设计一幅网页设计图,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第三步:小组内部评价推荐出最好的设计图,并以该设计图为核心局部修改其他网页设计图,以形成网站的统一风格。第四步:教师指点用图像软件把网页设计图切割为网页的方法,并提示学生在切割时考虑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小组讨论切割方法,将设计图做成合理的网页形式。第五步:课堂展示。作品赏析:小组成员向其他小组讲解自己组的设计,介绍本组对网页的设计思想和演示成果;过程反思:小组陈述在讨论和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并分享过程中的体验及所学到的知识;填写分工表:小组成员要清楚列出分工细节,对细节进行量化描述,让教师了解小组成员间的分工情况。第六步:小组间互评,互相学习各组的优点,找到自身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第三阶段:制作网站。第一步:小组认真学习资料资源,仔细研究教师给出的网站评价体系。第二步:小组搜集网站相关资料,丰富各网页内容,不断地补充修改设计,并记录好制作修改过程,最后确定完成小组网站最终稿提交。第三步:课堂展示。作品赏析:小组推荐某成员向其他小组讲解展示自己组的网站,演示成果;负责演示的角色要由小组内各成员轮流担任;评价反思:采用教师之前提供的网站评价体系表来对各组的网站进行评价,包括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在互评过程中有学生成员发现问题,该评价体系并不能非常完整详细的把每个网站的优劣体现出来。经各小组讨论,最后得出一份新的网站评价指标明细表,通过该表对各小组网站重新进行了评价。第四步:教师对学生制作网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讲解,帮助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第五步:各小组通过评价结果和教师指导对网站进行局部修改。第六步:教师展示网站的流程,在教师帮助下各小组在互联网上自己组的网站,并邀请朋友浏览观看。
4.填写分工表:小组成员要清楚列出分工细节,对细节进行量化描述,让教师了解小组成员间的分工情况。
5.评价方法。评价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1)组内自评。做完任务之后,首先进行小组内部自评,自评时尽量要客观,形成评价报告。(2)组间互评。小组之间通过展示环节观看对方的作品进行互评,互评时要客观,不能互相攻击。(3)教师评价。主要通过学生撰写提交的各项小组成果、小组分工表和评价报告,采用事先制定的评价体系表来进行评价。
WebQuest教学模式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案例采用WebQuest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的三个阶段设定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灵活使用信息搜集和分析处理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交成果。本案例中的评价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包括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学生通过评价发现任务的不足进而及时修改完善作品成果。本案例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运用刚刚学过的网络基础知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和网络资源来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奚晓霞,罗会棣.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学习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2).
[2]郝丽华.基于WebQuest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实例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梧州职业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技术等信息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程序设计类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掌握编程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编译原理和软件工程等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训基础。思维活动的载体是语言和文字;思维的表达方式必须遵循一定的格式,符合一定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因此,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扎实地掌握第一门编程语言——C语言。案例教学法(CaseTeachingMethod,CTM)是教师在程序课程教学中以案例为主线,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任务中主动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程序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课题研究团队结合多年来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经验,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授课对象为我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电子商务技术三个专业的三年制高职生,采用分层、整群抽样。2015级信息安全管理22名学生,2016级信息安全与管理20名学生,2016级移动互联应用技术19名学生,2016级电子商务技术18名学生。共计79名学生。女生20名,男生59名,年龄17~22岁。学生已完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Flas、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数学等先期基础课程的学习,进入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2.研究方法案例教学法在我院相关专业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由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两部分组成。根据课程性质及教材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两大类教学案例,一类是简单的基础性教学案例,主要用于程序设计基础内容部分的学习,如数据类型、运算符、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函数等。另一类是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案例,教师对学生的先期学习进行一个充分的评价,确定学生对编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后,结合案例的实用性,设计一个能将课程所学内容融会贯通的综合性案例,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程序设计知识完成一个课题项目,避免学生无法将零散的课程知识串起来应用到实际编程案例中的情况出现。第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案例教学法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线,将程序设计算法的理论内容与案例进行有机结合,围绕核心知识实施教学过程。力争授课的知识体系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增强理解和认知、强化理论知识是完成程序设计的基石。贴近实际的内容、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案例,能够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学习变得生动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不管是基础性案例还是综合性案例,都要求在案例中设置相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学有所用。组织教研组中该课程的所有授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案例进行反复分析讨论,不断修改和完善;并向相关专家请教予以论证,论证通过后才能应用到教学中。第二,教学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班级这个大单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5~7名学生,并选定1名小组长兼书记员。第三,教学效果。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结束,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课题研究团队设计的案例教学法的学习效果调查问卷。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问卷数据的录入、管理和分析。所有录用的数据,都经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逻辑性与一致性核查,保证数据录入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案例教学法的学习效果调查问卷包含了3个维度、20个条目。其中教学内容5个条目,教学方法6个条目,教学效果9个条目。通过向教改专家咨询、论证、核验,完成问卷的编写、修改和完善。根据问卷条目,让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通过开放性问卷题目的设置让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结果
第一,教学组织评价。84.6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丰富了专业课的相关知识学习,案例内容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衔接自然。认为案例教学法数形结合直观效果好,使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及实际问题变得生动、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占83.54%。这两个数据直观地表达了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在教学组织这一环节的肯定。第二,教学效果评价。75.95%的学生觉得案例教学法拓展了思维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认为案例教学法开发思维能力,提高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占72.15%;88.61%的学生对教师在案例分析回答方式上给予学生充分思考、自愿回答的原则表示赞同。54.43%的学生认为通过案例教学中的实例学习,今后遇到问题时能很快很准地找到解决的切入点,并找出问题的关键。36.71%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结合所掌握的知识点记忆比较长久。
三探析
第一,目前,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为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经典编程案例,完成教师设置的阶段性、层次性小案例,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化和探究知识的脚步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案例教学法的内容组织丰富而有趣,案例既是理论知识内容的自然衔接,也是理论教学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桥梁。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理论知识,同时,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将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既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课程教学,又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第二,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问题探析和创造能力。讨论离不开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会逐渐养成善于接纳他人意见和建议的习惯。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并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增强自信心和表现欲的场所。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全程巡视和指导,确保学生能紧扣知识要点展开讨论和学习。第三,小组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中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学生通过案例的讨论分析、解决讨论中的问题冲突,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和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融入职业岗位的工作中去。第四,传统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够系统化地讲授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打好扎实的实践基础。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中积极参与、课后认真思考总结。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各自的优势所在,将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取长补短,可以更好地发挥两种教学法的优势。教学相长,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相辅相成,不是简单的理论课用传统教学法,实训课用案例教学法,而是在课程教学设计、各种教学资源的提供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多层面的改变。案例务必与课程性质紧密结合,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和编程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本课题仅仅是对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的初步研究,为案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今后高职程序类课程教学改革领域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的制定提供更加贴近现实情况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廉.计算思维——概念与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2(1)
[2]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
[3]高枚,龚沛曾,孙丽君.构建多层次思维培养的C/C++程序设计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