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主体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9 10:31:5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学的主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学的主体

篇(1)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9-0017-06

经济学方法论是每一个理论经济学家从事经济学研究乃至建立经济学体系的“工具箱”。回顾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经济学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研究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和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前者属于经济学个人主义范畴,后者采用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

一、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经济学研究的方法论立场

现代经济学发展了几百年,经济学内部之间的争论或者来自经济学领域之外的批判从来没有停止过,撇开经济学家之间对某些具体分歧不谈,从经济学方法论的视角看,经济学流派或者经济学家之间的争论可以近似地归结为经济学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争。

1.经济学是研究市场机制条件下资源最优配置的科学

萨缪尔森认为,所有经济社会都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在一切可能被生产的物品和劳务中,生产什么种类和多少数量?在生产这些物品时如何使用经济资源?为谁生产物品?即如何在不同的个人和阶级之间分配消费品。同时,他还指出:“基本问题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经济生活中的这一根本事实: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活水平是有限的,经济物品是稀缺的,不能自由取用的。由于不能满足所有的需要和欲望,社会必须在它们中间进行选择。”追随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家,大都同意萨缪尔森的定义,认为经济学是研究既定条件下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经济学定义及其所得出的结论揭示了一定范围内经济现象的经济规律,也能有效地解释部分经济现实。经过几代经济学家的努力,新古典经济学已发展成比较精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即教科书上的微观经济学),但同时也带有明显的工程科学色彩,与经济社会之间的鸿沟在逐渐拉大。

2.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明确指出《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②,并多次强调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历史科学。罗雪尔认为,国民经济学只研究进入交换的财,即只研究经济财。经济财分为三类:(1)物;(2)劳役;(3)关系。现代经济学家艾克纳提出“把注意力集中在行为的特殊方面。即由稀少的影响强加的形式方面。因此,由此可以推论出,人类任何一种行为都落在经济学的概念范围之内。”当代经济学家托达罗在谈到经济学研究对象时说,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系统。该系统把人类和社会的活动组织起来,以满足其基本的物质需要和非物质需要。

从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言,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是极为深刻和全面的,但在论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马克思与这些经济学家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即把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且马克思更加强调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阶级性。

把经济学定义为具有工程科学倾向的学科,或者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的经济社会行为的科学,构成了不同经济学家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两大基本视角,前者借鉴牛顿力学中“原子主义”自然哲学观,后者从经济社会层面的人的社会性角度人手。从表面而言,经济学确实更多地表现为经济思想的差异,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着手研究,现有经济学理论体系近似地可以分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不失为一种简略可行的划分。

二、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方法论研究经济学面临的二重性

1.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的统一

经济学个人主义认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个人。它要求把一切经济现象还原到个体的层面,从个人的行动和目的、意图、动机等方面对经济现象加以说明和理解。个人主义方法论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方法论准则。斯密认为劳动分工、货币发明、经济机制等都是在个人追求自由利益的过程中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且通过对“经济人”的分析奠定了古典经济学个人利己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从本质上讲也可以概括为个人主义,其理论中的“个人”就是其关于“经济人”的假定,它不仅构成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也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大厦提供了基石。经过贝克尔、卢卡斯等人的努力,进一步增强了“经济人”假定的解释能力,但其方法论的内核并没有根本改变,仍是从个人的经济行为出发理解整体的市场行为。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相对立,整体主义认为应该通过经济社会的整体来研究经济学。它们认为,对经济社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不是个体或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制度、习俗、社会运动,等等。德国历史学派指出“经济人”抽象并没有反映人的全貌;旧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凡勃仑也认为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制度结构、组织模式、文化和社会规模去理解人的经济行为。

我们认为,经济学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各有其合理因素和局限性。个人主义特别是其绝对的还原论的失误正日益被人们所指正;整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许多批评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它指出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并正确地强调只有研究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对经济现象作出科学的说明。但是,整体主义并没有提供一套完善和规范的研究有机整体的操作方法。因为从分析单位的角度来看,整体与个体绝对不能相互割裂,二者的范围、程度和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处于相互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经济现象都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经济学方法论中,萨缪尔森等人的“新古典综合”和20世纪70年代由卢卡斯等人掀起的“理性预期革命”,都是试图把新古典经济学个量分析与凯恩斯的总量分析结合起来的有益尝试。

2.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具有相似性,因而,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性质方面也具有共通性、一致性。正像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全面概括的那样:(1)应该并且可以在政治经济学的实证科学和规范分析之间划出界限;(2)在一定意义上,把财富问题与其他社会问题分开来研究是可能的;等等。因此,他相信,作为一门实证的、抽象的和演绎的科学而不是一门伦理的、现实的和归纳的科学,经济学的预测一定是正确的(由于假设的正确性),当预测不正确时,对事实的探究总会揭示出一些起干扰作用的特别因素。这些因素应承担理论与事实之间差异的原因。总之,从经济学的客观性出发,实证经济学认为,它能导致经济理论的结论及其推论仿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似乎是绝对的价值中立的,从而保证了经济理论的实用性和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

在经济学研究中突出实证科学的同时,无论如何不应忽视规范经济学的存在。实证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包括研究者立场、哲学理念、检验方法和适用范围,从这些方面看,彻底的实证也是不可能的。当我们指出中国近年来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而对这种高速增长提出质疑,并进而得出新发展观,这就加入了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把经济学的问题想象成完全可以预见和不带有任何偏见,显然是不可能的。实证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只有在特殊的意义上才是事实陈述,在普遍性的意义上只能是意义陈述。哈耶克认为,

“经济研究从来不是对社会现象为什么是这样而怀有的纯智力上的好奇心的产品,而是对迫切需要重建一个产生严重不满的社会所进行思考的结果。”

经济学具有实证和规范的双重属性。经济活动作为人的生存活动,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经济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与自然规律有很大不同,带有很大的或然性特征。经济学要面对具有如此双重属性的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理论概括,就不能不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规范性。

3.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统一

个人主义方法论从实证主义的价值中立和经验证实原则出发。提出了“纯粹的”、“科学的”经济学应该是价值无涉的科学的观点。他们一方面拒斥价值评价、价值判断,一方面尝试把实证主义的方法纳入经济学,强调经济学知识的可证实性。在他们看来,只要把经验证实原则引入经济学,就可以证明经济学的命题是不包含价值意义的纯科学命题。经济学的判断是科学判断而非价值判断,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描述是纯科学描述。这种说法,虽有为资本主义辩护之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为改善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角度上讲,经济学确实具有一定的价值中立性。

整体主义方法论者批驳说经济学并非“纯科学”。它不可能具有完全的“价值中立性”。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就曾经指出:要对世界历史的各种事实和现在的世界状况作出清楚的分析,看来无论如何需要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并指出每个人以及整个人类多方面的、全面的发展方向。从人的角度指出一条可以接受的一般研究路线是佩鲁等经济学家鼓吹的“科学的”经济学的根本之点。研究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人,就要研究现实经济过程中的“人”,就要研究经济现实;而价值与现实是不可分的,价值是事实的价值,事实是包含有研究者价值观念的事实。这说明经济学不能回避价值评价和价值分析,那种以经验证实原则、价值中立原则来排斥价值原则是不可取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片面强调经济学的价值中立性或非中立性的观点,都割裂了经济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都对经济学的性质作了片面的理解。“经济学价值中立论”从市场经济运行或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认为经济学中不包含价值性,实质上忽视了经济制度分析的存在,而且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也不是完全价值中立的。“经济学价值非中立论”强调了经济学中价值与意识形态因素的存在及其相互作用,但是也不能夸大这种因素的作用。对西方经济学中科学的成分采取抵制、排斥的态度,也是带有一定的偏见。可见,只有正确地把握经济学的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辩证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经济学所具有的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相统一的性质。

三、经济学方法论纷争背后的理论反思与回应

从总体上看,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经济学方法论上的争论是围绕以下具体问题来展开的。

1.经济事实与自然事实

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它们对于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理解。个人主义者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基本相似性,忽略其间的根本差异性,主张像对待自然现象那样来对待社会现象。他们尽管对经济现象的结论有所不同,但在强调经济现象的客观性和因果性方面则是共同的。萨缪尔森曾经指出:“各种看起来似乎不同的学科领域――生产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国际贸易、财政、经济循环、收益分析――都具有明显的形式上的相似性。”从总体上看。尽管像马歇尔这样的经济学科学主义者也承认人类行为比自然现象更复杂。因而探索社会科学规律比探索自然科学规律更困难,但他们否认这种差别是本质性的、根本的。他们认为,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尽管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却都是客观的、因果性的、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观察、试验和概括的。

经济学整体主义者则突出强调经济现象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他们看来,经济现象首先是一个社会现象,像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不仅有自然物质世界的各种特性,而且具有许多它们所不具有的更加高级和复杂的特性,例如主观性、非确定性、个别性和非量化性,等等。因此,经济现象不仅仅是一种纯粹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还是人的自觉的活动过程。主观性是经济事实的内在组成部分,人的动机、愿望、信念、希望等作为人的内在要素支配着人的行为,并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对象化、现实化、社会化,成为经济事实的内容。经济事实以社会现象为对象,就不能不面对社会现象中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并对其加以说明。对经济现象中主观因素的把握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通过精神的沟通而达到,这就是说,要达到对于人的主观方面的把握,就决不可能仅仅通过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的观察和实证分析,而必须有自己的特殊方法。马克斯・韦伯说:“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关心的是心理的和精神的现象,而关于这些现象的移情理解无疑是与一般精确自然科学的方案能够或力图解决的问题明显不同的。”总之,经济现象从外在形态看带有某些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又具有许多不同于和超越于自然现象的性质和特点,这是突破和发展新古典经济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因果解释与非因果解释

因果解释就是用事件一原因的关系来说明经济社会现象,困果律是自然规律中的最基本规律之一。相应地,在自然科学中,对于特殊事实的任何解释都必须找出那些事实的原因。经济学也是找出经济现象中的规律,但经济现象中的规律具有同自然科学并不完全一致的特点。经济现象区别于自然现象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社会现象中有人的动机、愿望等主观因素的参与,经济事件是作为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产生和存在的。人的经济活动的动机与活动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成为经济学中的因果解释的关键问题。也正是在这里,经济学的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分歧的焦点之一在于,在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中,到底是人们的动机、愿望优先还是外在的结果优先。马歇尔说:“经济规律,即经济倾向的叙述,就是与某种行为有关的社会规律,而与这种行为有主要关系的动机的力量使用货币价格来衡量。”马歇尔先是承认在经济学研究中首先要研究人的动机和欲望等主观因素,认为生产财货的根本目的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但他并没有坚持到底,正如他(同上)所说:“经济学家并不能衡量人心中任何情感本身。即不能直接地来衡量,而只能间接地通过它的结果来衡量。”他又指出:“他从结果来估计激发活动的动力”。因而,他认为是活动的结果决定了主观因素本身,即人们的愿望和动机服从于事物的因果关系。显然,马歇尔的前后论证存在着逻辑不一致性。

而对于整体主义者来说,对于动机的了解和理解是把握经济学中因果性的必要前提。马克斯・韦伯认为:“对具体行动途径做正确的因果解释,只有在这种明显的行动和这些动机被正确地理解,且同时它们的关系成为有意义的和可理解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韦伯又指出“它们有一个具体形式所认为的意向:唯有它才使有关过程成为一个统一体,唯有它才使这些过程成为可以理解。”新古典经济学的一大功绩是把经济学的基点建立在效用、人的主观愿望基础之上。它的缺陷也在于没有继续从主观愿望出发。深刻论证人的意识存在系统与外在物质系统的具体联系,从而科学地揭示出经济社会现象演化、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

3.单一方法论与多元主义方法论

目前,个人主义方法论受到了不少挑战。有学者认为。主流经济学的单一方法论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排挤了伦理学的内容而越来越狭隘化;在前提假设上。抽象为原子经济人而撇开了对真实人性的探讨:在意识形态上,崇尚单一的个人主义而窒息了思想自由;在工具运用上,大量机械地走数理化道路而离现实越来越远;在知识结构上,强调统一的专业训练而忽视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需要的知识多样性。正因为如此,经济学的思想越来越枯萎,研究的真正领域越来越封闭,经济学的进展越来越依靠其他学科的学者,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单一方法论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正当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加速西方主流化之时,2000年7月,西方国家尤其是法国的学生兴起了一场“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这场运动的矛头直指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他们指出经济学要面向经验的和具体的经济现实,采用科学的而不是科学主义的态度,坚持经济学方法的多元论。

经济学整体主义方法论认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并不是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而是相容的、互补的,它们各自有助于说明经济现象的不同方面,因而可以同时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并帮助人们达到对经济行为的全面完整的理解。具体而言,实现经济学的新综合,必须摒弃传统理性主义封闭的局部性思维,广泛借鉴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知识,以研究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人”为出发点,结合社会、文化、制度、心理等因素理解人的社会性,从而为经济学的重建奠定基础。坚持经济学多元主义方法论,其实质是一种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中的宽容精神和开放态度。我们并不否认新古典经济学在构建统一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上的贡献,也不否认它对经济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是,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又有其明显的适用范围和相应的局限,如制度、技术假定不变,以单一的价格联系取代其他联系,等等。事实上,20世纪30年代以后经济学的每一重大突破与创新。无一不是与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假设的修正有关。可以公正地说,主流经济学总体上仍若无其事地照常运行,仿佛什么错误也没有发生。它的行事程序没有出现显著变化,单一理论的实践仍占统治地位,欧洲、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异端经济学家仍然在任命、晋升和科研方面被排除在外。事实上,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单一理论主义的变本加厉。毫不夸张地说,主流经济学对危机的总体反应是把头埋进沙子中。在这种意义上,方法论多元主义实际上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方法论空间。

4.经济学家对人性看法的分歧

个人主义相信“人是自私的”人性观。个人主义分析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从每一个个体出发的,每一个个体在经济社会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人性。而与经济分析直接相关的是人性的“自私”、“贪欲”,以及社会满足这些要求的条件的稀缺。休谟指出在人的自然性情中,“自私”是最重大的一种,指的是人们总要追求三种福利:一是我们内心的满意;二是我们身体外表的优点;三是对我们凭勤劳和幸运而获得的所有物的享用。他指出这当然不是说人没有利他的感情(例如人的亲情和爱情),而是说利己总是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坚持个人主义方法论的经济学家或者说主流经济学家,也许他们研究问题的视角和经济学结论相距甚远,但从方法论层面看。他们几乎都是从“人是自私的”经济哲学观出发,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

整体主义经济学家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层面。重视制度、习俗和文化传统分析的经济学家,都是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点,批判个人主义经济学家的方法论。以马克思为例,他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研究经济问题开始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生产者、消费者和市场,一般认为个体就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其实不然,马克思认为每一个个体背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像“普照的光”,决定了经济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如果仅从个体出发,要么抓住了经济现象而忽视了问题的本质,忽略了决定个体行为的最重要因素;要么从简单现象出发,明明是研究资本家的经济行为,却避而不谈,或泛化为一般人的行为,马克思批判他们是为资本家辩护,是资本主义的代言人。马克思经济学的立场与制度主义经济学当然差别很大,但在批判个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方面是比较相近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将马克思经济学划入整体主义经济学方法论范畴。

如果从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已经产生的理论成果来看,坚持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经济学方法论都有进一步发展乃至突破的必要。不同学科的理论家们关于人性的认识,分歧很大,有的往往选取或放大人性中的某一点,而忽略人性中的其余部分。但关于人性的看法至少有两点达成共识:人性既包括又超越动物性(感性);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过程性、形象性、生成性和主动性的统一。以这两点认识为基础,坚持个人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人是自私的,这种自私的本性与动物的本能性几乎可以划等号,未能在经济学中展现超越自私的内容,以至于个体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但是利他、互助、非自私的经济行为却排除在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之外,要么说是特例,要么说可以用人性是自私的予以解释。我们认为这些解释难以服众:超越动物性的人性恰恰是普遍的,而且自私与利他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人性,不能用一个解释另一个。至于整体主义方法论,似乎重视了人性的社会性层面,但这种社会性(制度、文化、习俗)被认为是既定的、外生的、刚性的,缺乏过程性、形象性、生成性和主动性,以至于这种社会性的人性是一成不变的,人在它们面前似乎无能为力,或者被动接受,或者激烈炸碎。现在来看,我们更强调制度的亲和力、人们选择的主动性、人性的生成性和可改造性。

5.如何处理从个体到集体的路径问题

篇(2)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经济学,很多理论来源于一百多年前的《资本论》,知识比较抽象,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然而当今学生的思维模式普遍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再加上目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以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自己能够从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知识,如果政治经济学仍旧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只会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的枯燥感,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难以提高。不完全统计显示一半以上学生认为听不懂、没意思,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学习政治经济学无用,因此普遍存在政治经济学课堂学生出勤率较低的事实已不足为奇。同时,我们也发现采用案例教学的政治经济学课堂学生的出勤率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上去了,在和很多同学课下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的同学都要求老师上课多些案例分析,并且提出期末考试也多出些案例分析的题,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们的真实能力。可见,案例教学法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的大胆尝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其中也存在种种问题,本文从案例教学的内涵特征着手分析政治经济学开展案例教学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但愿能引起每一个政治经济学教师的足够重视,从而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训练学生从而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教学方法。它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20世纪80年代成为美国大学教育的主流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国对案例教学法的关注和研究较晚,政治经济学引入案例教学仍然处于试验阶段。

 

案例教学则不同于传统教学,它是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理念,通过真实情境或事件案例的演示,让学生透过这些真实案例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进而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解决问题。当前,案例教学之所以备受重视是因为案例教学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点。首先,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的课堂更多的是教师的课堂,学生参与的很少。而案例教学又称情境教学,教学过程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案例带学生进入到理论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思考。案例教学活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在理解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其次,案例教学更有利于教学相长。案例教学中,学生对案例的自主分析和教师对案例的点评,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与把握的同时也会促进教师更加深入的思考。传统教学则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很难做到较好的教学相长。

 

二、政治经济学应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能忽视

 

案例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并且已经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方法,辅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是有一定前提的,那就是,案例教学前学生必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已经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如果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过多或一味的追求案例教学,这样做表面上课堂生动形象,但由于学生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案例分析的理论基础,最终只能得到一些零散经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是不少学生反映的“上课时觉得挺有意思,但下课后就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感觉很失落。一学期下来,回顾时想不起都学了些什么”。因此,要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之间的关系,开展案例教学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不然案例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案例要精选

 

首先,围绕基本理论精选案例。案例的选取一定要建立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不能让学生学习了案例却忽视了基本理论的学习,否则就会舍本逐末。毕竟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才是案例教学的关键。

 

其次,贴近经济生活精选案例。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结合,因此,案例的选取要紧贴经济生活,精选热点案例或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从地域上讲案例的选取最好是本地或国内的、身边的。比如讲到价值规律时就可以选取学生接触最多的市场水果的价格变化作为案例素材,对这些经济现象,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切身体会,有一定的直观感性认识,更能感受到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性,不会只觉得政治经济学的枯燥无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

 

1.课余多收集素材

 

政治经济学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应时时更新,不能一劳永逸。因此,就要在课余多收集与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相关的身边实例、热点话题、新闻报道等,并围绕教学要求与学生情况把这些素材整理成所需的案例。这样的案例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乐意听,教学目的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才能好。

 

2.课前多阅读案例

 

作为教师,要能保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要想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那么自己就必须首先做好案例分析,否则就无法引导、启发学生。虽然很多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教师应尽可能对所有可能的分析方向深思熟虑,以便于解答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的各种疑问。

 

3.课堂多鼓励引导

 

在实施课堂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地创造一种良好的讨论氛围,同时借助于提问、反问、引起争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各抒己见,将讨论引向深入。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积极引导他们畅所欲言,对学生的一些片面或错误的见解不要急于给予否定,致使学生紧张难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对于一些发言紧张的学生也要尽力消除他们的紧张状态,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分析与思考案例,进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点评要客观

 

案例分析的最后,教师要对学生们的见解进行点评,问题解决的方案可能有多种,各种方案各有利弊,答案并非只有一个,教师不能仅凭个人爱好来评价,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对他们的正确的或错误的见解都要给予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评价意见,使他们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既锻炼了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又掌握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四)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需要查阅相关的阅读材料,了解案例的背景知识,而体验式案例教学则需要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体会到实际发生过程,借助于多媒体及电子设备可以缩短有限的时间,更可以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对于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原理非常重要。因此,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将经济现实中的精编案例引入课堂,使案例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快乐学习原本枯燥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中训练了他们的思维,不知不觉地提升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最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总结

 

案例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情景或案例展示的过程,它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呈现出一种生动、直观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有着特定的功效。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分析思考的积极性,学生也会及时的提出讨论问题,同时教师要组织引导好课堂,如果班级人数过多就会加大分析讨论组织的难度,也会降低教学的效果。因此,政治经济学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注意以上问题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小班教学。

 

篇(3)

一、经济法对研究方法之期盼

德国法学家拉伦茨认为“法学之成为科学,在于其能发展及应用其固有之方法”。“经济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方法科学与否对于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传统法学方法的研究体现出明显的“非自足性”,而经济法学是在传统法学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败”双重缺陷无能为力的背景下,为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而建立的新型学科,如果囿于传统部门法学的研究方法,就无法从新视角审视经济法学的特有理论内涵,也难以探索实现经济法学价值目标的路径。因此,经济法学研究不能照搬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应当在方法上进行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经济法学研究方法是区别于其他部门法学的重要标志。批判地吸收现代哲学方法是经济法学方法的重要来源,主要是引入价值判断来评价法律现象,就是以社会对经济法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经济法怎样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多维度地对经济法的基本理念、基本价值等理论进行诠释。本文试图论证哲学中的整体主义方法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整体主义在哲学范围内的发展

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间的争论是西方哲学的一条重要线索。整体主义认为社会集团决不能视作只是个体的集合体,它具有个体所不能包括和解释的独特性质,群体的行为规律不能还原为个体的行为规律,整体是一切社会解释的出发点,必要时可牺牲个体利益以取得整体利益。个体主义认为整体主义强调的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个体利益的总和就是社会利益,个体是社会存在的目的,社会的存在正是为了促进个体的幸福和利益。

作为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相互指责对方的缺陷。个体主义方法认为,整体主义方法根本不具有操作上的可能性。当代著名哲学家、方法论个体主义的重要倡导者波普尔认为“如果我们要研究一事物,我们就不得不选择它的某些方面。我们不可能观察或描述整个世界或整个自然界;事实上,甚至最小的整体都不能这样来描述,因为一切描述必定都是有选择的”,描述和活动的选择性使得人们难以运用整体主义方法从整体上把握社会,而所有的社会现象都可以用涉及该现象的个体情境来解释,因此,科学研究只需从个体角度出发考虑个体的动机、信念、生理状态及其所处环境等因素,不需要考虑社会整体的制约。而整体主义方法论认为个体被看成是社会化的人,社会整体不是其构成元素的简单相加,比个体具有更多的结构属性。因此,社会不但不能还原为个体,而且会因为这种结构属性成为决定和制约个体行为的原因性力量,所以必须把对象世界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加以把握。。整体主义方法则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视角,它认为社会整体具有独立于个体的独特属性,社会整体不同于个体总和,社会整体显著地影响和制约其部分的行为或功能。依此方法,应当从社会整体出发,把社会整体看成分析的基础,在总体上把握社会现象,而不纠缠于个体分析。

三、整体主义作为经济法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经济法学研究需要探讨现代市场经济的法律需求,研究如何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增长,并在各利益主体之间实现公平分配。因此个体与社会、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整体主义研究方法的选择稳定了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路径,界定了研究活动的思维体系、考察研究的切人点、论证步骤和层次的安排等问题。

(1)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视角之考察

传统民法认为,个体利益是社会利益的基础,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总和,只要充分保证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就可以促成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只有靠社会活动参与者自由博弈而产生的自发秩序才是好的社会秩序。民法学理论的架构往往诉诸于人的生物属性或抽象的人性,立足于私人经济生活以个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人格在抽象意义上的平等性及其一般共性,并以平等自由等为原则,通过法律关系模式来安排社会个体之间的权利义务。

然而民法忽视人与人之间因差异而产生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存在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个体,在社会利益相对恒定的情况下,某一个体利益的过度膨胀必然导致对他人利益的侵占,自由至上的市场对此冲突无可奈何。历史证明:在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想的指导下,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猛发展,经济个体在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推动下,沿着经济规律的发展之路,走向了垄断。经济个体合理的追求个体利益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整体秩序,市场失灵了,而民法调整经济关系没有宏观把握的能力,对于发生混乱的经济秩序无能为力。因此,必须借助新的法律制度来完善其经济管理职能,主动介入经济生活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经济法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经济法学将社会看成是一个超越个体的独立存在,有其独立于个体利益的社会公共利益。因而经济法学基于整体主义的方法;看问题从整体出发,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以良好社会秩序和社会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价值目标。

(2)经济法学的理念体系视角之考察

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是对立而统一地存在着的。一方面,社会整体利益的增进如能够实现合理分配必然能够使个体的利益增进,而个体利益的增进在某些情形下也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的利益的增进,因而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具有统一的一面。历史证明:个体私利的自由追求曾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确能既利己又利他,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实现了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相对和谐。然而,另一方面因为社会作为整体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也存在对立的一面。事实上,在高度现代化的条件下,由于人类具有趋利的本性,如果对他们的行为不加以一定的限制,势必会危害社会并最终殃及自身。因此,亟需要特别维护有遭受损害之虞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重构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的新格局。所以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合理分配是每个部门法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基于民法理念认为个体利益的追求能自然实现社会整体利益,进而着重考虑个体利益的保护,因此不过分关注社会整体利益。

而经济法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客观需要,弥补民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对社会经济关系调整的不足而产生的。经济法学认为社会整体利益不是构成社会的每个个体利益的总和,而是社会中独立存在的有机整体的利益。个体行为具有外部性和普遍性,保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目标决定了经济法从产生之日,就肩负着从“社会本位”出发,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重任。

经济法是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法律制度,其理念是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对整体经济生活的介入,保障社会整体利益平稳协调地增长,从而带动全社会所有个体利益的增长,以消除个体权利无限制行使对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为了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经济法有时需要对个体的权利加以必要的和合理的限制,通过限制个体的部分自由去为其换取更大的自由,牺牲个体部分利益去为其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各自最大化和相互和谐发展。可见,经济法学的研究视角是整体主义的。

(3)经济学与经济法学的关系之视角考察

篇(4)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5-0022-06

An analysis of the selection and transition of main suppliers of sports for

handicapped peopl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HE Wen-sheng1,2,CAI Yong-mao2,ZHANG Bao-hua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Abstract: The ways of supply of sports for handicapped people as a quasi public product mainly include such 3 modes as government supply, market supply and voluntary supply (by third party departments). The authors calculated the 3 modes of supply by using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i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s: the marginal transaction cost produced by the current supply of sports for handicapped people solely by the government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transaction cost produced by non government suppl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 handing over of supply of sports for handicapped people by a government department to a non government department can save transaction cost to a certain extent, thus enhance supply efficiency.

Key words: sport economics;sports for handicapped people;main supplier;institutional economics

残疾人体育作为残疾人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新的社会历史时期,加快建立并逐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残疾人体育供给是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1],残疾人体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供给主要有政府、市场和自愿供给3种方式。基于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对以上3种供给方式进行测算,分析哪种供给模式或供给模式组合能够提供更有效率的产品或服务,是当前我国残疾人体育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重视效率的体现,同时也是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残疾人体育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

本研究所涉及的残疾人体育概念是指包括智障人士在内并涵盖了任何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障碍的各级各类残疾人参与的各种运动和身体活动,不但包括残疾人体育竞技比赛和群众体育,而且也包括残疾人体育教育以及康复等其它相关内容。

1 中国残疾人体育的多元供给机制

篇(5)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16-02

教育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借鉴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规模经济与人力供需等理论,实现教育人、财、物、力的合理配置,在追求教育数量、规模与速度的同时,刻意追求教育的质量、效益与适度发展,从教育的粗放发展转向教育的科学发展。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经济学理论问题:

一、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一)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

成本效益分析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普雷斯特与特威提出的,该词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与否的一个实际方法。有长远观点(这里是从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影响的意义上来讲)和广阔的视野(这指允许对人、各种行业、地区等产生的副作用而言)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对所有相关的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和评估”。简而言之,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在投资成本与获取效益之间进行的系统比较。它强调追求成本投资的最佳效益,其目的是在探讨一种有效投资预测的良好方法或准则,以作为资源合理配置与使用的原则。

(二)教育成本效益分析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效益分析与教育的科学发展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教育的科学发展与教育效益分析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要以最小的教育成本,谋求最大或较大的投资效益。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经费增加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最佳教育措施,改进教育方法,以期获得最佳或较大的教育效益;在教育经费持平的情况下,应该重视适当调整教育的结构与发展方向,以期获得可观的教育效益。其次,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依据,教育科学发展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的目标。

教育成本效益分析要求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首先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成本。可以说,估算教育成本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教育成本的内容与种类是非常复杂的。依据王善迈先生的分析,教育成本包括教育的社会成本与个人成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等(见下表)。

教育成本还有:教育暗含租金成本,就是社会把学校土地与设施出租给非教育机构而支付的成本;教育免税成本,就是社会因教育机构免缴税款而支付的成本。

其次,应该认真研究教育效益。效益与效果是在研究教育效益时必须明确区分的两个概念。效果一般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效益则是效果与利益的合称,主要是针对正效果而言。教育效益则是指用于培养学生而消费的教育资源所产出的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教育成果。单位教育成本投资产出的教育成果多、质量高,表明教育的效益好;或者说,单位教育成果一样而所费教育成本低,表明教育效益好。教育效益的测量比教育成本的估算更加复杂,这是因为:其一,教育效益并不是影响个人所得效益的唯一因素;其二,由于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收益差别并不能适当反映出工作者的差异;其三,教育除了经济上的直接效益之外,还能产生间接效益或外溢效益(spill-overbenefit);其四,教育效益的计算一般是基于受过教育的人已全部就业,但事实上的教育失业已在全球普遍存在。

尽管如此,成本效益分析在教育的科学发展中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一是教育成本效益分析可以作为教育经费支出的依据之一,有利于拟订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或人力发展规划;二是可以大致指出教育资源配置的适宜性与优先次序;三是可以充分发挥教育成本的经济价值,使教育的量、质、效等协调发展;四是可以逐步实现教育成本负担的公平原则,达到教育经费支付与开支多元化。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近年来,许多教育经济学家已将成本效益分析普遍运用于教育科学发展中,比如用于教育投资计划、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评价标准与教育效益测量等方面。

二、规模经济理论

(一)规模经济的概念

规模经济一词,指在生产技术、管理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规模适当,充分发挥了资源的效能,那么会产生单位生产成本降低而产出增加的结果,这时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产出则远远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相反,则为规模不经济,其表现有二:一是如果规模过大,引起额外资源的需求,那么会造成单位生产成本增加而产出反而减少的后果。这时投入按一定的比例增加,产出则远远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种经济就是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cs ofscale)。二是如果规模太小,单位生产成本因产量低难以降低,也是规模不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规模经济理论要求人们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务必要去追求规模的适度性或适当性,以达到低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

(二)教育规模经济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所谓教育规模经济,系指在教育资源投入中(一般以生均成本计算)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于生均成本增加的比例下的教育规模。反之,如果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小于生均成本的增加比例,就是教育规模不经济。当代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认为,教育规模经济的形成一般基于以下条件:

1.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具有不可分性与整体性。整体性是指为了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必须同时采用相关的教育资源,如场地、设施、教职员工等。这些资源并不因学生太少而不用。不可分性则是指资源的使用至少要以一个单位为使用量,不可因使用不及一个单位而将该项资源分解。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所以要求人们尽量将学校的规模控制在使教育资源得到100%的利用上,这时生均成本就会下降到最低点,教育的规模经济就达成了。这一是因为即使学校规模再小,也必须投入一定的教育资源,尽管此时投入的资源因使用人数太少而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二是因为如果一味追求生均教育成本降低,一味地追求扩大办学规模,从而导致资源使用超过100%,那么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就会受到影响,也不能产生规模经济。

2.适当利用教师资源。在适当利用教师资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John Riew在对美国威斯康星州108所高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校规模越大,教师越能发挥其专长,任教科目越少;学校规模越小,教师越难发挥其专长,教师平均任教科目也越多。

3.学校的规模适当。学校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经济。这是因为办学规模的无限扩大会衍生出许多弊端:师生关系的疏远、民主的缺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比率降低与行政的僵化等。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学校只有在适当的规模之下才能达到规模经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对我国教育的科学发展有许多启发。首先,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要求学校最好拥有能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学生数。其次,教育规模经济理论要求学校要做到规模适当。这就要求教育决策者在进行教育决策时务必遵循规模经济理论,以达到最佳学校规模,从而实现以有限的资源获得最佳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教育科学发展目标。

三、人力供需理论

(一)人力供需理论的概念

人力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是:人为一种资源,任何人由出生到死亡都可以称为人力;狭义的人力是指各国立法上承认的已达到从事生产劳动年龄的人群,即劳动力。所谓人力供需理论,就是在狭义的范围内研究现实社会中人力的供应与需求之间关系的学说。

一方面,人力供应首先取决于人口的数量与人口的增长。其次,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工作意愿与努力程度。影响劳动力上述情况的因素有三:一是工资。工资决定个人工作意愿与努力程度,从而影响到人力的供应量。二是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中具有劳动能力与意愿、实际就业及积极谋求就业的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百分比。一般而言,落后国家主要偏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参与率较高。发达国家主要偏重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参与率较低。三是学校的入学与毕业人数。这二者决定了每一年劳动力的供应量与供应的类别。

另一方面,人力需求决定于生产总量、生产要素运用与市场操作等。生产总量通常由GNP来表示,假定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一定,则生产总量的增减就会产生人力需求总量的增减。人力供需理论要求人们在进行某种决策时,务必要考虑人力的供应与需求情况,考虑影响人力供应与需求的各种因素,以求达到供需之间的平衡。

(二)教育供求理论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教育供求理论是人力供需理论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它要求决策者思考怎样才能达到教育供求之间的平衡,如何才能达到教育数量、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

1.教育供应。所谓教育供应是指一定社会为了培养各种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发展,而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的教育机会。中外教育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教育机会的提供受制于以下几种因素:(1)资源配置的多寡。一个国家资源的配置一般依据该国发展的需要而定。任何国家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怎样使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就需要对国家资源进行有效的合理的配置。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该注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配置国家资源。(2)经济结构的需要。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影响着这个国家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具体而言,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可以分为三类:即高层人力、中层人力与基层人力。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轨的时期,对中层与基层的人力仍有较大的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在发展正规教育的同时,重视在职训练与成人教育。(3)教育的单位成本。教育是一个单位成本递增的事业。教育等级越高,年限越长,教育的单位成本就越高。教育的单位成本越高,由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机会的提供就要相对减少。(4)师资的供求状况。师资的短缺、师资的质量等等,都会影响到教育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2.教育需求。所谓教育需求是指个人、企业和国家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它代表着个人、用人单位与国家的支付能力,还表现为受教育者为接受教育而牺牲的其他收入。尽管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动机是不一样的,但是国民对教育的需求却是无限的。因此,国家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应以教育需求为导向制订教育计划与政策。

总之,教育的供求从静态角度看存在着平衡,但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由于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是由不同的主体来承担的,加之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随时间的变动而变动,所以教育的供求关系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教育的短期和长期行为进行科学的预测,准确、合理、适时地进行调节,以求得基本的平衡,培养出适合国家需要的劳动者与专门人才。

收稿日期:2006-6-21

篇(6)

中图分类号:F0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067-03

医疗救助是国家建立的为保障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种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和对救助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及其家庭难以承担的符合规定的基本医疗自负费用给予补助等方式实施救助。

一、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的提出

(一)制度的完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医疗救助体制也不断发展完善。我国于2003年开始推行医疗救助制度,2008年全面建制,2012年民政部和原卫生部、人社部、财政部等部门在全国14个省、273个市县开展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要求“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权益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规范管理,加强统筹衔接,不断提高医疗救助管理服务水平,最大限度p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意见》的出台,将试点工作中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固化和升华,对医疗救助制度进行了顶层设计,完善了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为更好地发挥医疗救助救急难作用奠定了政策基础。

(二)新制度的特点

一是要求2015年底前合并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相关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权益;二是对救助对象进行了合理界定,明确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是医疗救助的重点救助对象,还要求逐步将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困难人群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纳入救助范围,积极探索对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实施救助;三是进一步明确了资助参保参合、门诊救助、住院救助的重点;四是要求提高救助效率,做到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保险等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享、公开透明,实现“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

(三)我国医疗救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现行的医疗救助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资助参保参合。即对救助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贴,保障其获得基本医疗保险服务。二是门诊救助。主要是对因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或者患重特大疾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导致自负费用较高的医疗救助对象进行救助。三是住院救助。即对救助对象的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给予救助。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14年全国就实施医疗救助1.02亿人次,支出资金25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41亿元。资助参保参合、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人均救助金额分别为80元、144元、1723元,重点救助对象年救助限额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普遍达到60%。2009年至2014年,各级财政医疗救助资金超过1000亿元,救助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全国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总收入中,中央财政投入约占63%,地方财政投入约占32%,社会捐赠占比不到5%。在政府投入中,中央财政投入占了大头。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医疗救助没有建立起稳定、规范、多渠道的筹资机制,数据分析显示目前的医疗救助筹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会捐赠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如何健全筹资机制,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捐赠,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经济学视角下的大病救助体系

(一)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的概念与特征。经济学对“公共物品”的定义并不统一,使用最广泛的是萨缪尔森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所述: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公共物品的一般特征为: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外部性。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即对该物品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即使人数趋向于无穷大也不例外。例如国防就是一种公共物品,有了国防的保卫,人们才能无忧无虑地生活。任何公民对国防的使用都不会导致其他公民对其使用的减少。

所谓非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的所有权为社会全体成员而非特定个人,所有人享受到的收益都是等同的,不可能将其分割至个人或排除某些受益人。同样以国防为例,要把某些国民排除在国防以外,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谓外部性,指某一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获得额外的经济利益。公共物品主要具有正外部性,它使全体公民或社会受益。仍然以国防为例,随着国防力量的加强,国家综合实力得到提升,更加有利于全体公民安居乐业。

2.准公共物品的特征与分类。随着对公共物品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其理论内涵也进一步完善。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并未完全具备公共物品的三个特性,而是只有其中一个或几个,例如只有排他性或只有非竞争性,这样就很难将它们归类到公共物品或者私人物品。因此经过进一步研究,经济学家给出了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和分类。

准公共物品一般具有不完全的竞争性和不完全的排他性。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例如桥梁、公路,这一类公共物品的消费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出现拥挤的现象,当突破临界点的时候,该物品将被破坏,会损害所有消费者的利益。二是具有竞争性但不具备排他性。例如草原、矿山等,这一类公共物品当一些人使用它时,就与其他的消费者形成了竞争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是通过收取费用、办理开发许可证等方式来实现排他的,收费或办证是为了解决不排他而产生的拥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准公共产品十分广泛,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按照准公共产品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强弱程度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准公共产品排他性强但竞争性弱,如医疗、教育、保险等;另一类准公共产品竞争性强但排他性弱,如森林、草原、养老院、扶贫等社会福利服务。

(二)大病救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从以上对大病救助和准公共物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大病救助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非排他性属性较为明确,大病救助是面向全部社会成员为对象的,救助资金的所有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在政府给定的财政拨款中,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有同等的机会可以享受资助。竞争性的分析较为复杂,在当前筹资机制不够完善、渠道较为单一、供给明显不足的情况下,竞争性明显存在,因此政府采用行政手段规定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并且将22个病种(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妇女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裥吞悄虿 ⒓卓骸⒋诫窳选⒍童尿道下裂、儿童苯丙酮尿症)列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障范围。确定大病救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后,有助于我们运用经济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对策。

三、经济学视角下现行大病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对准公共物品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准公共物品的不完全排他性和竞争性,决定了它的有效供给不能依靠单一供给模式一劳永逸,政府没有市场的效率优势,市场不能像政府一样维护公众利益。因此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涉及政府、市场、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政府对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的规划、政府政策的制定、上下级政府之间的权利边界划分、政府自身的治理等问题。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政府致力于促进社会公平和最大程度地提供救助的同时,难以避免低效率和能力不足问题;而市场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无法避免不公平性。但是非营利性组织具有双重特性,它既能像市场那样,实现效率势,又因其非营利性,能向政府一样维护公众利益。因此,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优势,能够使准公共物品的供给更加灵活、更有效率。政府、非营利性组织和市场三种供给模式分别有各自的供给优势和不足,它们都不可能独立承担准公共物品的全部供给任务,必须分工和协作相结合。

(一)大病医疗救助资金供需差距较大

《意见》规定大病救助的范围仅仅局限于部分病种,而大病种类不下数百种,由于病种的限制,有很大一部分困难患者得不到妥善的救助。而且,对于大病医疗救助的救助资格认定和救助审批环节也较为繁琐,要提高救助效率,必须从简化资格认定和审批流程,缩短获救助周期,提高救助时效性等方面展开探索。

(二)大病医疗救助筹资渠道单一,亟待拓宽

医疗救助作为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是国家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所以在筹资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必然性。医疗救助资助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其他筹资方向所占比重很少。但依赖财政拨款带来的问题是救助服务的质量与水平跟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财政水平相挂钩,如若出现政府财政压力,经济波动,将会大大削弱医疗救助作为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另外财政支出的灵活性较差,在应对突发疫情、灾害的情况下很难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大大降低了救助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拓宽筹集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捐赠,尝试探讨多元化、多渠道筹资机制势在必行。

(三)救助方式与救助对象实际需要不匹配

事后救助为现阶段的主要救助形式,但在患病或出现困难之初才是最需要救助的时候,事后报销的滞后性和延时性会使很多需要救助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难以保证救助的效率和质量。而救助条件的局限也将很多需要救助者挡在了救助群体之外,救助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四)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足

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存在发展不均衡、配置不均匀的问题,由于城乡差距的存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卫生资源的不足表现在硬件和软实力两个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设备陈旧,药品等物资不足,缺少检查、急救、生命支持等诊疗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当地群众医疗健康需求,对重大疾病的诊治能力更加不足;另一方面,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技术和水平偏低,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加之由于收入等原因人才流失严重,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尚在逐步建设过程中。医改倡导的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治疗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尚在逐步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所涉及的医疗资源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等基础尚且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足、配置不均、效率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五)救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等相关制度尚不健全

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缺少专项使用规定,仅仅对医疗救助使用的方式,适用对象做了界定,缺少专项救助资金使用方向、筹资渠道及保值增值的规定,各相关部门的权责尚未完全明晰,对于如何高效地使用医疗救助资金,将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统一起来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定。

四、改进对策研究

(一)结合地方特点,建立健全实施办法,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

《意见》的出台虽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如果政策要落地,还需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需要因地制宜的地方实施办法的有力支持。目前在整个医疗救助筹资中,占比超过60%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实际上是按照奖补结合的原则,“补”是根据需要,越困难越需要补助的地区补助越多;“奖”是根据工作成效,救助的人越多、救助成效越明显的给于奖励性资金。但仅靠中央补助是不够的,省级和市级财政也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困难地区的医疗救助补助力度,财政预算要从县级政府开始,更加符合当地实际。

(二)合理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在《意见》中要求各地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慈善、社会捐助等渠道筹集资金;提倡和鼓励由政府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州市级统一建立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基金,为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提供资金保障。例如省财政可以视每年福彩公益金的筹集情况,从省级留存的福彩公益金中安排适当资金用于全省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助,市财政从本级福彩公益金中按照一定比例安排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资金。

(三)对资金需求进行科学测算

各地应该综合考虑当地救助对象的数量、患病率、救助标准、医疗费用增长等情况,结合本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情况,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测算资金需求,掌握资金筹集的需要,再进行合理的筹资规划。

(四)政府多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救助体系

医疗救助和其他社会救助制度一样,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但由于救助资金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它的筹集必须要调动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面救助资源有机衔接的合力,积极构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扩大救助的覆盖面,增加救助的灵活性,积极探索经常性救助、紧急救助、临时和专项救助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救助方式和形式,单靠医疗救助无法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其他社会救助形式协调解决。

(五)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除了“开源”(健全筹资机制),还要“节流”(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中,通过上游控制好费用增长,中游加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才能有效减轻处于下游的医疗救助的压力和负担。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新的公立医院改革措施中“药品零加成”正是降低医疗费用的其中一项有效措施。

(六)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的监管和风险管理有待加强

对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的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除了从制度上进行引导和管控,还要建立多部门的相互约束机制,坚决杜绝基金违规操作,降低基金风险;加强与社会非政府组织的联系,利用商业保险的再保险等手段,让放入社保基金专户中的医疗救助资金也能够高效运作,以期达到保值增值、规避风险的目的。

(七)加强对大病救助的相关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国际上对大病的救助主要有商业医疗保险主导、国家医疗保险主导和社会医疗保险主导三种基本制度模式,具体操作主要有:设定个人自付封顶线与自付比例、制定特殊医疗制度、充分发展商业重病保险。各国均在财政及医保基金收支可持续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倾斜和财政支持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减轻医疗负担。而国内学者的研究集中于从大病医疗救助概念界定、大病医疗救助的范围、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大病医疗救助支付、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构建等角度,下一步应该加大对在筹资方式中如何引入社会资本、社会捐赠、商业医疗保险等方面的研究。

五、展望

近年来,医疗救助在为群众解决医疗负担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但是此项工作的实施目前任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救助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制度落地、配套制度的建设及制度的衔接有待加强,在拓宽筹资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方面尚需努力。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医疗救助形势,如何更好地统筹使用有限的救助资金,改善医疗救助模式,完善救助体系,更好地解决现有救助中存在的问题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毛立坡,张琳.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评析[M].中国医疗保险,2013

[2] 徐祖荣.社会转型期城市医疗救助理论和经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 孟庆跃,姚岚.中国城市医疗救助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 张莹.对我国城镇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

[5] 宋悦,韩俊江,郭晖艳.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3(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http://

[7] 云南省民政厅网站,http:///

[8] 李国梁.山东省大病医疗救助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4

[9] 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0] 何道钰.社会医疗救助亟待建立[J].四川劳动保障,2003(11)

[11] T.Bodenheimer. The Oregon Health Plan―Lessons for the Nation (Part two).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97 (10)

[12] Van Ginneken.Extending Social Security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 2003 (3)

篇(7)

一个新接手的班级,班主任教师还不知道哪些同学能够胜任班干部工作,也还不知道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时班主任不要急于建立班干部队伍,而应该有一个调查和了解的过程。对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做一次深入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当然,对那些曾经当过班干部的学生应该给予重视,但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班主任在对班级学生进行了解后可以建立临时班委。这应该让所有学生知道临时班委的情况,临时班委的任职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一个月后可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新的班委,这样组建的班委会更具有领导和团结能力。

当然,班委组建后还要对其进行培养,学生毕竟年纪太小,对很多问题的处理还缺乏科学的方法,这时班主任就应该给他们以适时的指导,让他们不断成长,成为你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

(2)利用集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是班主任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好时机。作为班主任教师,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大好的机会。比如篮球赛,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赛事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大赛开始之前,班主任就应该在班级吹风,而且要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例如,让一些学生负责组织拉拉队,一些学生负责物品供应如水、毛巾、药品等,一些学生负责安全工作,一些学生负责联络。这样,全班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来。比赛结束后,如果赢得比赛,要组织班级学生庆贺。如果失败应该组织学生对参赛队员进行思想工作,去安慰他们。当然,这些活动还有一个人也应该一直在,这就是班主任你自己。我经常会看到一些赛事时很多班主任不在,让学生自己组织,这样学生就很难有序地组织起来,可能还会因为意见的不同而闹矛盾。这样不仅没有增强班级凝聚力,相反可能会影响班级的团结。

还有一些活动是全班同学都要参加的,比如广播操比赛,这时作为班主任教师就更应该把全班学生看成一个整体,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可能在一些活动中一些学生的表现不会很好,甚至很差劲,但班主任一定不能抛弃任何一个学生,也不能让学生去抛弃他们自己的同学。我们应该永远注意,成绩是次要的,班级的凝聚力才是最重要的。

(3)教会学生学会关心同学。一个班级有很多学生,这些学生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他最需要关心。在我读书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位班主任教师,他对我们班作了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凡任何一个学生生病,所有学生都要到医院去看他,而且还要陪他讲讲话。这一做法的结果是使得我们班的同学一直到现在都还比较团结。后来我自己当了教师,也一直记起先生当年的做法。因此,也对班级的学生作了这样一个规定,凡学生生病,大家尽量去看,多给学生以关心。

篇(8)

通常在考察建筑物的价值或进行方案优选时,往往更多的注重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和是否能实现其基本使用功能,而没有重视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费用支出和对环境的影响,没有对建筑物的整体价值全面分析。一般认为建筑物的整体价值分析包括它是否能以最低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其必须具备的功能,是否对环境造成了影响。为使建筑物价值最大限度的发挥,本文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中找到解决的思路,通过引入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外部环境的理论加以分析。

一、理论分析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功能的额外成本,是与其边际收益相比较的,在建筑物的价值分析中,若增加一单位的边际成本能带来大于一单位的边际收益(功能提升),那么即会带来价值的提升(价值=功能/成本,功能增量/成本增量>1,价值提升)。如何才能更好的分析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分两部分进行权衡。

(一)以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

全生命周期成本有资金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等。对于后两种成本的影响在后面的分析中会涉及到。这里以建筑物的显形的资金成本构成进行分析。全生命周期资金成本是指工程项目从项目构思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直至工程寿命终结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可直接体现为资金耗费的投入的总和。全生命周期资金成本=建造成本+使用成本。下面仅从目前价值分析中容易忽视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考察建造成本的增加能带来使用成本大幅下降来使得建筑物的价值提升

以某一建筑物的墙材选用为例,一是保温墙材,二是普通墙材,使用保温墙材比普通墙材的成本要高10万元,但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取暖能耗每年可节约2万元,以住宅建筑使用期50年计算其使用成本的节约远远超过了建设成本的增加,使得全生命周期成本的降低,所以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价值得到了提升。

2.在成本略有提升的前提下,考察功能的大幅度提升带来的建筑物增值。

在满足建筑物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额外一单位成本的支出,能带来大于额外一单位的收益,也会带来建筑物整体价值的提升。比如,在建筑物中采用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进行建造,虽然所起的功能可能相同,但成本要偏高,但建筑物拆除后,可重复利用,并减少了建筑垃圾的污染、处理难题。使得建筑物的环境、社会价值有所提升。

(二)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环境成本是指工程产品系列在其全寿命周期内对于环境的潜在和显在的不利影响。对于建筑物来说,它在建造和运行阶段是否给周围的环境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若建筑物的活动带来的不利的影响而又未能对此不利影响付出相应的补偿(有效处理)时,可以认为建筑物的活动属于“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也可把此认为是建筑物未被体现出来的额外成本。

比如,对于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运行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都使得其环境成本不断增大,从而导致建筑物的环境、社会价值地下降。

(三)资源的稀缺性

在建筑业中,对于不可再生的资源的耗用也是非常惊人的。资料统计,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近40%,其中建筑使用能耗占建筑能耗的88%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3倍。在我国现行建筑运行中,北方建筑取暖每年多消耗2000万吨标准煤,直接损失达70多亿,多排放CO2达52万吨。另外,据统计,我国拆除房屋(住宅)的使用年限约在30年左右,而英法等欧洲国家住宅平均拆除年限在80~100年之间。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普通建筑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也即是说,我国的住宅建筑的寿命期仅是其设计使用寿命的60%,那么由此带来的拆、建造成了大量的资源耗费、环境污染和大量的建筑垃圾。

二、解决措施

(一)在建筑物的前期决策阶段,从设计角度综合考虑资金成本和环境成本

根据资料统计显示,设计阶段完成后,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资金成本的85%已确定,所以建筑设计是建筑物价值全面提升的决定阶段。从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稀缺资源的使用等综合进行分析,进行节能、节水、节材的设计。

对于节能设计。一是采用新型技术,比如地源热泵技术,它使用一套设备实现了建筑物的供热与空调的两种要求,取消了锅炉房,消除了大气污染,提高了一次能源的利用率。供热时比直接电热方式、燃油或燃气锅炉方式的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增加的初始投资一般可在3~5年内收回。另一方面建立能源效率的观念。把单纯地抑制需求、减少耗能转变为提高能源效率。对于节水设计。使用节水器具,采用再生水利用系统。对于节材设计。结构形式采用大空间,结构体系向预制化、装配化方向发展,尽量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通过结构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实现多样化的批量生产。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新型保温隔热的轻质墙材,推广工业化集成装修方式。

对于这些设计,一般都会带来初始建造成本的增加,但使用成本的下降足以补偿建造成本的增加,并可带来更大的节约收益,而且对于环境的污染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可大幅度下降。通过设计理念的更新、设计技术的成熟和绿色设计工具的使用,使得在设计阶段即可决定建筑物整体价值的实现程度和取得的效果。

(二)政府的宏观调控

1.政府的政策规制

推行绿色建筑、环保建筑,推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建筑,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建设部并于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该标准将住宅性能划分为适用、环境、经济、安全和耐久等五个性能。根据打分来全面评价住宅建筑的价值实现程度。中国的绿色建筑经济正处于发展阶段,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缺乏相应经济激励措施等,应尽快建立健全适合国情的 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经济的政策体系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征税和补贴

征税和补贴是应用经济学中的胡萝卜加大棒的原理,税收是大棒,而补贴则是胡萝卜,两者的目的都是调整私人成本使之趋向社会成本。这种方法比规制方法更能促进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征税使污染成本成为企业为维持经营所不得不抵补的成本。因此企业有激励尽可能减轻污染,并设法找到新的、低成本的减轻污染的方法。而对治污设备的税收抵免这种补贴时另外一种提供减轻污染的激励手段。

通过设计手段解决建筑物价值提升的技术支持和实现方法,而政府的宏观干预则为建筑物的价值提升提供一个良好的实现环境。

三、结论

利用经济学中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相关原理,分析影响建筑物价值的因素,根据(价值=功能/成本)的公式,分析既定功能下的成本最小化和成本增加能带来功能更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对建筑物价值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一直以来在建筑物评价过程中忽视的环境成本的影响。从设计的角度和政府的角度,综合考虑成本和功能的关系;找出建筑物价值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篇(9)

关键词: 高校;学籍警示学生;积极心理学;应用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 status alarming group;positive psychology;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177-03

0 引言

高校每年都会有部分学生拖欠学分不能正常毕业,或因拖欠学分太多导致中途退学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分制下学风建设面临许多挑战,进入大学后,部分适应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在学习上遇到了很多困难,拖欠学分累计到一定数量达到学籍警示[1]。在校修读期间,学期结束时,学生所修课程未获取学分累计达到规定要求的学分时,由学院给予书面学籍警示。学籍警示根据拖欠学分的程度分为学习警示和退学警示。在学籍警示期间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这部分同学大都面临退学的后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从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13级计科专业选出26名学籍警示学生,全是男性,其中20名学生是学习警示,拖欠学分在20-40W分之间,6名学生是退学警示,拖欠学分在40-60学分之间。

1.2 干预方法

1.2.1 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情绪

在30名同学中,平时经常逃课旷课的同学占50%,偶尔逃课的30%,在上学期考试中,5人取消考试资格,7人缺考;从和研究对象谈话中了解,80%的同学没有学习目标,15%左右的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5%左右的同学学习方法不得当。根据前期对研究对象的现状分析,发现他们具有以下特点:①无学习目标;②缺乏时间管理;③学习效率低;④自信心不足。

大部分同学已经意识到现在的处境,但是不知道从何下手,伴随焦虑、烦躁、苦闷等情绪;重修、补考的过程异常艰辛,他们没有自信能做到;培养学习习惯需要时间,这些都影响着学习效果[2]。

1.2.2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核心

对学籍警示学生干预的理论依据出自赛里格曼的积极心理学。它关注人的优点而非缺点,强调人的潜能开发,帮助个体激发创造力,完成自我突破[3]。积极心理学主要包括积极情绪,积极特质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三部分。积极的情绪指较高的自我满足感、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体验通过拓展个体的及时思维,为个体提供了建设可持续资源的机会,从而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应对模式[4]。积极的特质包括热心、真诚、友善等品质,积极心理学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特质,心理学家认为情绪体验是培养积极特质的最佳方法。积极的组织系统指规范、文明、和谐的外部环境,包括社会、家庭、学校、部门等。积极的外部环境利于个体积极品质的培养。

1.2.3 结合理论分析案例

2 干预目标及方法

2.1 干预目标

制定目标如下:①30名同学拖欠学分数都减少;②3名同学由退学警示到学习警示(学分降至40分以下);③10名同学由学习警示到无警示(学分降至20分以下);④缓解学习压力导致的负面情绪。

2.2 干预过程

建构指导教师、任课教师、家庭、朋辈为一体的帮扶模型,持续一年。

帮扶模型如图1所示,以研究对象为中心,建构教师指导、朋辈互帮、家庭支持三级体系,教师负责指导和落实,朋辈发挥帮扶和反馈作用,家庭是重要的支持系统,给予无条件的爱和接纳。该帮扶模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便于信息共享,同时确保学习成效。指导教师除了指导帮扶对象外,同时还要指导家长和帮扶者。外界环境激发主体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改善目前的现状。

3 干预过程及结果

3.1 个体层面的自我积极关注

3.1.1 关注成就事件,进行自我激励

经过前期和家长联系、班级同学了解到的情况,在26名研究对象中,发现有5名同学在高考时都是所在县的第一名,高中时在学校曾是学弟学妹学习的榜样。有3名同学是村上的第一批大学生,是整个村的的荣誉。有2名同学以前都是体育特长生,在体育比赛中拿过很多奖。让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成就事件,重新体验当时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情绪,这些体验能够激发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尝试新事物和改变现状的勇气和决心。

其次,帮助研究对象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但经过努力可达到,进一步激发并巩固研究对象的成就感体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长期如此,利于积极情绪的保持和积极功效的发挥。后期捕捉到研究对象身上的优点并及时表扬,帮助其增强自信。

3.1.2 培养积极品质,自我实现

一部分研究对象没有弄清楚上大学的意义,丧失学习目标,学习无成效;一部分认为学习枯燥就放任自己不听课,缺乏毅力和恒心,另一部分认为课程难度大而放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们不难发现,研究对象身上缺乏一些积极向上的特质,而正是这些缺乏的特质,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为提高研究对象的学习成绩,要帮助其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明白学习的意义,而这一切要求研究对象具备思考、探索、勤奋等品质,可通过心理团辅或者行为训练等方式来培养韧信、毅力、行动力。一旦研究对象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就会提高行动力,当遇到困难,将会有毅力去克服,也有自信能战胜。这些都将确保学习学习效果。组织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技巧,缓解学习警示带来的焦虑、害怕、内疚等负面情绪。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关注到特殊的同学。

3.2 集体层面的外界积极关注

大部分学籍警示的学生因为自己成绩差,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所以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都不愿意主动找老师。也存在有部分老师对学习差的同学存在偏见,对其态度不好,缺乏耐心和热情,导致这部分同学对老师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此外,学习警示同学在短期内很难出现较大转变,老很容易就放弃这部分同学,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为了更好地帮助研究对象,帮助研究对象和同学、老师、家庭之间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在宿舍、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2.1 加强老师对学习过程的管理,利用赏识教育激发学习动机

在项目研究中,指定辅导员负责研究对象的学业指导。通过调整宿舍,将研究对象集中到同一宿舍,以宿舍为单位进行管理。根据研究对象拖欠课程内容和数量,指导老师协助研究对象制定补考、重修计划和要达成的目标,并指导其选课。发现研究对象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意志、时间管理等方面有所欠缺,邀请心理老师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或者学习行为训练等方式进行辅导。为确保研究对象上课的质量,辅导员将研究对象名单给任课老师要求其严格考勤,每周返一次考勤并将学生课堂情况反馈给辅导员,辅导员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思想教育,关注学生课堂课外的表现。任课教师以赏识教育为主,关注他们好的方面,并以此带动差的方面。

3.2.2 选树先进典型事迹,发挥朋辈帮扶效果

研究对象生活在学生群体中间,与老师说教相比,他们更易于模范身边的先进典型,做出改变。首先,在班级中选出一批优秀的同学,帮助研究对象补课,分享学习经验,通过发挥朋辈间的影响力,让研究对象感知到班集体、同学的温暖,坚定其改变的决心和勇气。其次,制定帮扶管理办法,明确帮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定期抽查并要求帮扶对象汇报学习进展,以确保帮扶的效果。

3.2.3 联合家长力量,发挥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

研究对象中大部分家庭不重视学生的教育,表现在不关心,不知情,不过问。为有效改善研究对象拖欠学分的情况,需要联合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生活,让学生感知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成长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可以去更好的适应生活,主动追求自己的理想。研究对象群体更需要父母的接纳和鼓励,争取到父母的支持,助推其达成目标。

经过一年的干预,26位研究对象拖欠学分都减少,程度因人而异。其中,16名同学拖欠学分降至20分以下,顺利解除学籍警示,8名同学不再拖欠学分,2名同学自愿降级,缓解学业压力。(表2)

4 讨论

近年来,屡屡听闻高校学生勒令退学的消息,让人惋惜之余又倍感心痛。于公是国家、社会的损失,于私是家庭、个人的遗憾。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可以放任不管,学校和老师认为学生应该自我管理,学校周边环境充斥大量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加上学生自身缺乏自律,导致学习跟不上的问题。在此呼吁国家、社会、教育部门务必对学校周边环境整顿治理,为学生搭建安心学习的氛围,学校做好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老师以学生为本,切实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代敏.学分制下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438).

篇(10)

数学是研究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由于数学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的特性,很多人认为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知识性,其实数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帮助幼儿更有条理地认识周围世界、解决生活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以往的幼儿园集体数学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非常重视数学知识间严密的逻辑关系,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强调整齐划一,脉络清楚、目的明确、内容层层递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易到难的体系。老师对于该教什么?怎么教?心里是非常明确的。

"二期课改"后,集体数学教育作为了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部分,更加注重整合性,数学教育内容规定不是很具体,使数学不在作为一个学科而独立存在。它关注幼儿的生活和经验,从中挖掘数学内容,带给孩子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引导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思维能力,学会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学科性数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在于帮助幼儿系统地、高效地建构数学知识,但如果一味地强调学科性则容易走向极端。传统的学科性数学教育就存在着重知识、轻发展的倾向。而整合性的数学教育活动关注了幼儿的主动性,但打破了数学教育原本的系统性,幼儿获得的数学经验也相对零散,相对灵活的教学形式也让教师操作时感到了困惑。

无论是学科性的数教育,或是整合性的数教育,其目的都在于帮助幼儿积累数经验、习得数知识,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那么在当前的理念下,我们应该如何开展集体数学教育呢?

显然,完全抛弃学科性数学教育活动,将幼儿的数学学习寄托于生活中的零散经验的做法并不明智。就数学教育而言,由于数学知识的特殊性及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系统的、学科化的教学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主题背景下的数学活动,应当在认识学科性教育和整合性教育活动的利弊后,既不将两者相互取代,也不能合二为一,而是应该互补共存。即在保持数学教育学科系统性的同时,引导幼儿在其他领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积极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并产生良好的互动,最终让幼儿获得一个实用的、开放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主题背景下集体数学活动的案例研究与思考

在主题背景下集体数学教育活动的探索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困惑,为此我们对主题背景下集体数学活动进行了案例研究,现结合案例,谈谈我们对集体数活动融于主题背景中的一些思考:

【案例一】

活动情况摘录:

在大班"我们的城市"的主题活动中,老师开展了一次"逛超市"的社会实践活动,她要求孩子们带好10元钱,带着孩子一起去逛超市,在超市里,孩子们购买了自己想要的食物或饮料等物品。回到幼儿园以后,孩子们边吃边讨论自己买的东西,整个活动开展得很顺利也很热闹。

活动中问题:

这是一次主题背景下"逛超市"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自然地整合了数学教育的内容,也是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一次实际运用。但上述这样的活动只是片面地追求形式上的整合,对于数方面目标没有详细的考虑,更没有考虑到同样活动对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应提出的相应要求,使得活动只是一种表面的热闹,孩子真正得到了些什么很难有所界定。

我们的做法:

1、将主题目标与数学目标相融合

有了明确的主题目标与数学目标,才能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显然,研究"超市",可以融合的数学因素有很多,我们对其所蕴涵的数学因素进行分析:物品的分类、钱币的认识与运算、加减法的运用、统计等内容。而且,"逛超市"的活动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可以进行,只是侧重点会不同,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主题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10以内加减法的运用就是此次活动的数学目标。

2、活动前关注幼儿相关的前期经验积累

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知识的来源,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经验准备。幼儿只有生活经验丰富,体验正确才能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点。因此现实生活要引导幼儿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幼儿平时对超市的情况有所了解,首先,教师要帮助幼儿回忆超市的情况。其次,在家园亲子活动中,积累购物经验,进一步了解超市物品的类别:饮料类、食品类、生活用品类、奶制品类等等。再者,在角色游戏中,认识超市标价,尝试为物品标价。另外,认识钱币的集体活动使幼儿了解部分钱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活动中关注幼儿运用数知识的情况

教师不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活动中的观察者,更应该是指导者。在购买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表现,了解每一个幼儿的情况,给予一定的指导,比如:孩子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你还想买什么?剩下的钱够不够?同时,关注性格内向的孩子,及时提供指导。对于计算能力较弱的孩子,及时提醒和帮助等。

4、及时提升幼儿共同经验

数学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精确地认识世界,也可以帮助幼儿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活动后,教师要及时提升幼儿数学经验,帮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尝试统计--什么产品买得最多?谁和谁花的钱一样多?同时,也要提升幼儿生活经验,比如:购买的商品时,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案例二】:

活动情况摘录:

在小班"小兔乖乖"主题下,老师开展了《小兔过生日》的数学活动。活动前,老师在区域活动中开展小动物买东西的游戏,培养幼儿按数取物的能力。整个活动在游戏的情境中展开,从老师收到一封信,一起阅读图文并茂的信到幼儿去"好又多"超市购物再到有礼貌地去小兔家送礼最后到玩数学游戏--小兔找朋友,幼儿的积极性一直很高。活动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开展购物的游戏。

活动中的闪光点:

本活动在根据主题目标,选择一个数活动的内容后,运用游戏的方法预设了一节数学活动,还在环境的创设、学习性区域活动、延伸活动等多个方面都考虑与计算活动内容密切联系,使活动真正取之于主题中,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并可在主题背景下延伸。

1、结合主题活动,融数学教育于墙面创设中

教师要挖掘主题活动中的数学因素,创设墙面环境,让孩子们通过与墙面布置的互动,从视觉上得到感染,在头脑中印下表象,形成数概念,积累数经验。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创设了活动墙面:"小动物爱吃什么",每个小动物上都标有点数和爱吃的食物标记,帮助幼儿认识点数和数字。

2、结合主题活动,融数学教育于学习性区域活动中

区域活动的开展,有多种作用:其一,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二,进行数知识的铺垫,幼儿运用一定的数知识,运用加减法进行运算和编题,是对数知识的巩固。其三,帮助教师从中了解孩子的数发展水平,更好地预设活动。学习性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尝试根据点数或食物标记为小动物送相应的食物。幼儿此过程中,熟悉了点数和数字,也学会了一一对应。

3、运用游戏的方式,适时开展集体数活动,提升经验

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已渐渐熟练运用按一定的数取物,对数量的要求也进一步上升。此时及时把握教育时机,开展集体数活动,适当的给予引导,让幼儿不断运用数学经验去学习和解决问题。而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益的经验。幼儿在满足自己游戏需要的活动过程中,提升各种数学经验。

4、持续关注活动,使之在主题背景下延伸

本次活动采用适合小班年龄的游戏形式,充分调动起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活动中新的数量要求,新的购买要求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尝试为小动物送更多食物和多种食物,使数活动在主题背景下继续延伸。

小结:

直到此时,我们才真正认识到数学活动正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真实的融合在主题中,想要开展融入主题背景中集体数学教育活动,一定要立足于主题的内容与要求、立足于生活去挖掘数学教学的内容,充分利用数学与主题整合的价值,促进孩子的发展。

1、挖掘主题潜在的资源

深入分析和挖掘隐含在主题活动的数学素材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确定相关的数学内容和要求。

2、注重活动的整合性

设计数学活动教案,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整合,使数学与主题的整合落到细处、实处。包括将主题目标与数学目标相融合、数学内容与其他内容的整合,教学形式的整合等。

3、活动前期和活动延伸

在活动前,运用各种区域活动、亲子活动、游戏活动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的前期经验。在活动后,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中继续延伸数学内容,及时提升幼儿共同经验,促进了幼儿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上一篇: 工程项目监理的范围 下一篇: 如何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