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0 09:48: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专项用房享受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扶持政策,即土地行政划拨,2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
二、专项用房专项提供给广安大街市政工程被拆迁居民选购。被拆迁居民如要享受本市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可购买专项用房或经市政府批准上市的经济适用住房,并凭所在区政府出具的证明到开发企业购房。
三、专项用房价格由市物价局会同市建委按经济适用住房定价原则审定。开发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变相提高价格。
四、市建委、计委、规划委、国土房管局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对专项用房的工程质量、审批手续等项内容进行审核,并督促有关开发建设单位按要求完善。崇文区政府和宣武区政府根据审核结果,对专项用房的价格、质量、配套情况等项内容进行认定,满足拆迁居民入住条件的房源,由区政府分期分批公布。
五、被拆迁居民凡购买区政府公布的专项用房,具有经济适用住房产权。产权发证部门依据购房合同和购房人付款凭证,在30日内颁发产权证。开发企业负责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六、广安大街拆迁工作完成后,开发企业将购房人证明和销售合同报区政府核准汇总,开发企业凭区政府出具的证明,统一按照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办理土地划拨及有关费用的减半征收手续,并可按京财税(99)1201号《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房地产市场税收政策的通知》,享受有关财税减免政策。开发企业购买的拆迁房源专项用于广安大街拆迁的,按照被拆迁居民实际购房面积免收开发企业购买房源发生的有关税费。
七、对于部分房屋已交纳的土地出让金等费用,由征收管理部门退还或在开发单位后续建设项目中抵减,已享受返还或免收政策的开发项目,不再抵减。
一、导言
产业对城市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经济的构成主要是产业,城市经济的主要动力是城市中产业的发展。产业间及产业内部的外部性都可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1992)用了1956年至1987年期间170个城市的主要产业的数据,发现地方竞争和城市多样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地区专业化则没有影响。(1995)等用1970年至1987年期间八个制造业的数据验证城市的动态生产外部性。发现了外部性(产业内部的集中)和外部性(本地产业的多样化)同时存在,而在成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存在外部性而不存在外部性。这些发现是和城市专业化与产品循环一致的:有多样化产业的大城市中才能诞生出新的产业,而在小的,专业化城市中集中成熟的制造型产业。苗丽静等(2007)在分析了集聚经济微观理论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辽宁6个城市的集聚经济是主要受城市化经济的影响还是受地方化经济的影响,并将其与浙江的四个城市的集聚经济(冯云廷,2005)相比较,认为浙江的集聚经济还是地方化经济,并从城镇化角度指出浙江的集聚经济其实是一种粗放式发展。石灵云等(2008)基于2003时期中国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地方化经济在大部分产业都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仅有少数技术含量相对高的产业支持城市化经济。
扬州市地处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扬州市的产业结构既呈现多样化,也存在主导产业。究竟是产业的多样化还是专业化促进了扬州市的发展?未来应该确定哪种发展模式,是增加产业类型,还是着重发展已有的主导产业?这个问题的解决将对扬州市未来整体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鉴于此,本文基于扬州市的产业相关数据,实证研究多样化和专业化对扬州经济的作用,以期对把握扬州当前城市发展动力和科学地决策扬州未来产业规划提供准确依据。
本文其它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绍本文的分析框架及其计量模型;第三部分是数据回归与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
二、分析框架及模型
本文研究思路分三步:首先计算扬州市各产业的专业化经济指数,再计算扬州市各产业的多样化经济指数,最后用计量模型将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各产业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扬州统计时期鉴》和《中国统计时期鉴》。由于统计指标的变化,按产业分的产业增加值这一指标在2007以后的《中国统计年鉴》不再统计,而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和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两项指标在2006年以后的《扬州统计年鉴》中不再统计,所以本文仅对2005和2006年两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一)专业化经济指标
专业化经济指标衡量由于专注于本产业而带来的产业内外部性对本产业的增长的影响。本文用代表扬州市产业在时期份的专业化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1)
表示产业在时期的增加值,表示扬州市所有行业在时期的增加值,表示全国产业在时期的增加值,表示全国所有产业在时期的增加值。越大,说明产业在时期受生产专业化的影响越大。
(二)多样化经济指标
多样化经济指标衡量的是在一项产业的增长中,其他产业的多样化产生的外部性对该产业的增长的影响。本文使用等提出的方法,采用标准化的集中性指数的倒数衡量多样化。具体来说,即对于扬州市产业,其多样化经济被定义在扬州市除产业以外的所有其他产业的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份额的平方和。用代表产业在时期的产业多样化经济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的意义与上式相同,和分别表示扬州和全国在时期除产业外的产业的增加值。值越大,说明在时期产业受产业多样化的影响越大。
(三)模型设计
借鉴国外学者的一般模型,将产业的经济测度参数分解为专业化经济指数和多样化经济指数,同时基于关于竞争的观点,本文引入竞争程度指数,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3)
其中为不可预测的因素,为随机扰动项,代表行业,代表时间。
具体变量解释如下:
代表产业在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代表产业时期的专业化经济指数,本文用以上计算的专业化经济指数来表征。代表产业时期的多样化经济指数,本文用以上计算的产业时期多样化经济指数来表征。代表产业时期的竞争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和表示时期产业在扬州和全国的从业人数,和表示时期产业在扬州和和全国的企业数。如果对生产率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则表示产业的产业竞争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
三、数据回归及分析
本文进行了检验,检验值为36.1146,故3式是一个固定效应()模型。表1给出了具体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结果1-4为2005年地估计结果,结果5-8为2006年的估计结果。
下面对实证结果做具体分析:
第一,从结果1和5可以看出,专业化经济指标的系数都为正,但是数值都非常小,并且未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不能得到扬州市的产业能通过在本地区的专门化分工生产产生显著的专业化经济,提高生产率。
第二,从结果2和6可以看出,多样化经济指标的系数都为正,而且都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扬州市的产业间的外部性对扬州的总体经济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三,从结果3和4可以看出,竞争程度指数的系数都为正,并且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竞争程度对扬州市产业的生产率提高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第四,通过结果4和8可以比较专业化经济、多样化经济和竞争程度对生产率的影响。可以看出,多样化经济和竞争程度才是扬州市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专业化经济的作用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扬州市的产业较少有独创或专一制造业,而和周边地区的上下游相关制造业关系更强,从而产业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单一制造业的存在较少;而且扬州地处长三角,竞争能力对企业的生存影响更大。
四、结论
本文以扬州市2005年和2006年的34个工业产业经济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专业化经济、多样化经济和竞争程度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发现:专业化经济对生产率的影响虽为正,但影响很小,而多样化经济和竞争程度对生产率的影响既强烈又显著。相比较于国内国外其他学者的研究,一方面,肯定了关于竞争的观点,认为竞争对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作用;另一方面,也实际证明专业化经济的作用在扬州市的经济数据上体现得不明显。这能引发进一步的关于地域差别和专业化经济的关系的思考。而扬州市作为一个三级城市,多样化经济对生产率的影响之大,也是研究之前未曾想象到的。原因一方面是扬州市本地的产业门类是多样性的,另一方面是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长三角,各个产业又处于长三角制造链中的。如何利用和发掘已有的多样化经济的优势是城市发展决策者的任务。
参考文献:
[1]Glaeser L,Kallal D,Scheinkman A,Shleifer A,Growth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
[2]Henderson V,Kuncoro A,Turner M,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5(103).
[3]Fare R,Grosskopf S,Lovell C,Production fronti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1994.
[4]苗丽,王雅莉.城市化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分析[J].城市经济,2007.
[5]石灵云,刘修岩.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实证研究[J].南方经济,2008.
[6]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
[7]徐盈之,朱依曦.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区域化还是城市化?――基于中国航空航天制造业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
[8]杨少华,李再扬.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分解: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0.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123-02
中国人力资本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本丰富,而西部省份人力资本相对匮乏(钱雪亚、刘杰,2004)。并且东部地区的净迁入人力资本增长较快,西部人力资本迁出量远远大于迁入量,人力资本从缺乏人才地区向人才济济地区流动(毕德国,2005;文建东,2005)。
高水平人力资本倾向于流入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地区,这种人力资本流动现象,国外也有许多学者做过相关实证。Peri(2000)对美国167个主要MSAs(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1970―1990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对年轻的高技能人员有吸引作用,而对年长的高技能人员没有吸引。Glaeser et al.(1995)对美国203个大城市从1960到199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力资本聚集现象显著,且高人力资本就业增长与种族成分多寡、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不相关。Simon(1996)分析美国所有MSAs1940―1986年的数据,得出人力资本就业增长与当地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的关联更大,与高中毕业生所占比例相比。Shapiro(2005)对1940―1990年的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的流入关系进行分析,他认为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引起随后高人力资本的流入,有60%是因为人力资本聚集产生的生产率的提高,其余是因为生活质量的提高。
综合国内外文献,对于人力资本流动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理论:一是人力资本流动的传统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一种是聚集理论。
一、人力资本流动的传统分析
以托达罗模型为代表的传统迁移理论假定劳动者迁移的动机在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越多。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撇开城乡二元经济的前提,发展了人力资本在城市间迁移的动力分析。王桂新(1996)利用引力模型得出较低的经济收入对人口迁出有推排作用,较高的经济收入则有激发作用。龙奋杰等(2006)通过实证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强度表明,当前收入以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城市吸引人口迁入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
经济因素,如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投资规模及其空间分布、中央政府的区域转移支付政策等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区域差异,从而诱导劳动力的区际转移。比如,Shuming Bao(2007)选取中国1980―2000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得出,投资量(包括国外直接投资和国内固定资本投资)与省际人口迁移率显著相关。Gober(2002)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城市化水平、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建筑业与轻工业比重等是影响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姜怀宇等(2005)认为城市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才集聚的主要动力,城市化对人才集聚的影响既包含经济影响,也包含文化和社会影响。
除了预期收入差和经济因素以外,许多区域性的宏观因素也可能影响劳动力区际迁移,它们包括自然资源禀赋、自然环境、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存量、人口密度以及人才政策和社会网络等。Shuming Bao(2007)认为气候与迁出率显著负相关,但与迁入率关系不显著,并且他论证了社会网络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迁入目的地的本地籍人力资本规模对人力资本迁入有正效应,因为同籍已迁入群体可能传达给随后迁入者确定信息,降低流动风险。姜怀宇等(2005)认为自然环境对人才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城市化间接发生作用,他还指出国家的区域、产业和人才政策对人才分布具有较强的影响。
实际上,在中国高水平人力资本聚集的区域并非与实际收入高的地区吻合,参照江小涓和李辉(2005)用价格差异修正后得到的各城市实际收入数据,可以看出人才聚集的上海市、南京市、天津市等地剔除价格水平的实际收入还低于一些中西部城市。由此可见,预期收入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人力资本聚集现象。
二、聚集理论
自Lucas(1988)提出“如果人们不是为了与他人更加接近,那么他们支付曼哈顿或芝加哥市中心的租金又是为什么呢”的疑问,引发了后来许多学者就人力资本在初始存量较高的城市区域聚集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学者们对是什么因素促使大量高水平人力资本流向人力资本存量高的地区很感兴趣,而且这种吸引力大到可以弥补高昂租金以及人口稠密带来的损失。
Lucas(1988)认为单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会导致整个社会平均技能水平的提高,即人力资本具有外在效应(external effect),人力资本外在效应使得人们在人力资本初始存量较高的区域聚集。
在卢卡斯用人力资本外在效应解释人力资本聚集的理论基础上,Glaeser(1995,2005); Peri(2001);Shapiro(2005)等人具体化人力资本外在效应并进行了实证检验。Berry and Glaeser(2005)建立简化的城市聚集模型,将人才效用看做是工资、居住成本、基础设施的函数,提出了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劳动力流入人才充裕的地区的两种解释:一是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企业家更倾向于雇用高人力资本水平的员工;二是住房供给缺乏弹性,高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的涌入抬高了住房价格,使得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劳动力在人力资本存量水平高的地区增长缓慢。Peri(2001)提出人力资本动态外部性(a dynamic externality of human capital)是工作在人才聚集的地方能得到的额外收益,他认为受教育水平高的人才聚集是内生形成的,因为人们在人才密集的地方可以通过向别人学习以提高自己。Shapiro(2005)认为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牵动人才流入,大部分是生产率提高起作用,三分之一的原因来自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高水平人力资本的人们能够刺激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者他们利用对政治的有效影响使制定出如减少污染之类的政策。收入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ies)也是解释高水平人力资本为何聚集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收入外部性是指同等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在平均工资较高的地区,其工资水平也相应提高(Acemoglu,1996),高水平人力资本集中会产生收入外部性,从而吸引人力资本存量较低地区的高水平人力资本流入。
三、人力资本聚集理论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从世界范围看来,有的城市能经久不衰,有的则一蹶不振,还有一些从繁荣走向衰落,这其中不乏人力资本聚集效应的作用。在中国,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为什么在人力资本存量水平高的东部地区聚集?是否高收入就可以吸引人力资本?西部地区怎样才能留住人才?针对中国中西部城市人才匮乏、经济不发达的现状,人力资本聚集理论给我们以下启示:
(一)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实现区域平衡发展,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应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物质产品的生产不仅需要物质资本,而且要投入相应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增长除了自身的投入之外,还需要物质资本的投入。
(二)建设中西部地区留住及吸引人力资本的能力。中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不仅是因为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低,还在于这些区域人力资本流失严重。因此,建设欠发达地区留住及吸引人力资本的能力迫在眉睫,否则,即使教育等人力资本投入增加,人力资本素质提高,但如果留不住人才,那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种吸引人力资本的能力即人力资本聚集效应存在的必要条件,一是信息的地方化特性(the localized nature of information)。为了更好地收获这些具有地方化特性的知识带来的好处,人力资本必须走进信息和知识所在腹地。这种地方化的知识、技术或信息,一方面是因为跨区域流动成本大造成地方化,但随着运输和交流成本的降低,这种地方化不会长期存在;另一方面有些知识、技术或信息只存在于某企业、某产业集群中,需要有相配套的人员、设备才能发挥作用,这种地方化特性长期存在。硅谷的计算机行业人才聚集就是技术的地方化特性造成的(Fallick et al.2005)。二是人力资本具有城市特性(city-specific),在一个城市建立了关系网络的企业和个人,将不轻易离开这个城市,这些人力资本可以看做属于这个城市特有人力资本存量。
参考文献:
[1] Robert E.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3-42.
[2] Edward L.Glaeser, Jose A. Scheinkman,and Andrei Shleifer.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section of cities[J].Journal ofMonetary Economics,
1995,(36):117-143.
[3] Curtis J.Simon.Human Capital and Metropolitan Employment Growth[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8,(43):223-243.
[4] Curtis J.Simon and Clark Nardinelli. Human Capital and the rise of American cities,1900-1990[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2,(32):59-96.
[5] Jesse M.Shapiro.Smart Cities: Quality of Life, Productivity, and the Growth Effects of Human Capital[J]. nber15.nber. org/papers/w
11615.
[6] Shuming Bao, Orn B. Bodvarsson, Jack W. Hou and Yaohui Zhao[J].papers.省略/sol3/papers.cfm?abstract_id=1001411#Paper
Download.
[7] Bruce Fallick, Charles A.Fleischmann and James B.Rebitzer. Job Hopping in Silicone Valley: Some Evidence Concerning the Micro-
foundations of a High Technology Cluster[J]. nber15.省略/papers/w11710.
[8] 钱雪亚,刘杰.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4,(3):39-45.
[9] 毕德国,薛婷婷.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本转移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11):35-36.
[10 ]姜怀宇,徐效坡,李铁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才分布的空间变动分析[J].经济地理,2005,(5):702-705.
[11] 王桂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发展的几个特征[J].人口与经济,2005,(4):1-8.
[12] 龙奋杰,刘明.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问题,2006,(8):44-46.
[13] 江小涓,李辉.中国地区之间实际收入差距小于名义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5,(9):11-18.
Literature Review on Human Capital Mobility and Agglomeration
XIONG Sha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2-0149-05
一、相关文献回顾
城市化是由产业分工与技术进步引起的人口和非农活动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地域景观和城市文明的扩张过程。关于城市化的概念,由于研究它的学科不同,迄今为止学术界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Friedman(1967)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实体性城市化与抽象性城市化的统一。Hudeson(1969)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生活方式向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转换过程。Henderson(2005)认为城市化是农村自然经济向城市工业化经济的空间转换过程。徐学强(1997)等认为城市化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谢文蕙,邓卫(1996)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综上所述,城市化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口及非农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城市型地域景观扩大的过程;二是城市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向其农村腹地的扩散传播过程。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推动城市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Lewis,1954),该模型认为城乡之间的生产率差异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低效率的劳动力分配制度阻止了城市化的发生。Krug-man(1991)认为运输成本的下降导致劳动力向核心区集聚。而Henderson(2005)认为内生性的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以及人口增长是城市化主要的动力因子。Scott(2001)认为,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所引起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城市化动力。我国学者根据城市化的推动主体与组织主体,将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型、市场主导的自下而上型;根据动力来源不同分为“外生城镇化”与“内生城镇化”;根据产业结构转换过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分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城市化的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服务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在研究方法上,Lewis(1954)通过外生给定城乡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建立静态模型来分析欠发达地区的二元经济问题;与二元经济模型不同,新经济地理学者将地区之间生产率差异内生化,在D-S模型以及冰山成本等假设条件下建立起静态模型,然后运用动态演化方法分析模型均衡的稳定性(Krugman,1991;Puga,1999);Henderson(2005)在外生给定储蓄率的条件下建立内生增长模型,求解城市化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并通过建立OLG模型来研究收入不平等对城市化的影响。我国学者主要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或者层次分析法将多个因子简化为几个主要因子,然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城市化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薛凤旋等,1997;张杰等,2010)。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经典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侧面上的理论模型研究,且这些模型均来源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国内学者将城市化与其各动力因子之间的关系界定为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忽略了城市化与各动力因子之间循环累积的动态因果关系。因此,为了弥补现在研究的不足,本文将尝试作以下几方面的努力:一是对城市化与其动力因子之间累积循环的动态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分析;二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1992-2011年新疆城市化与各动力因子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并建立VAR模型,以准确分析近年来新疆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依据。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定性分析
现代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服务业是城市化发展的后续动力。因此,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以及服务业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各动力因子与城市化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联系。其实,城市化与其各动力因子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长期动态演化关系。
(一)各动力因子对城市化作用机理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对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过程,可以概括为一条被拉伸的“S”型曲线,可以将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城市化初期,农业为城市化提供非农产业所需的原材料、资本积累、劳动力等要素以及非农业人口所需的商品粮,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动力。在农业提供了基础动力之后,工业化便成了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这一阶段的城市化主要靠传统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中。随着经济发展,专业化分工与生产社会化刺激了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吸引农村以及城市的剩余劳动力到该领域就业。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服务业劳动密集型的技术特点,服务业逐渐取代工业成为城市化的后续动力。需要强调的是,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并不是独立地存在于城市化的各个阶段,而是各动力因子几乎同时存在于城市化的各个阶段,只是不同阶段各因子所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已。
(二)城市化对各动力因子的反馈机制
城市化对各个动力因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的集聚经济效益;二是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集聚经济效益主要是指多个企业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彼此之间由于存在前后向关联效应、共享专业化劳动力队伍以及技术外溢而产生的高效率。规模经济效益主要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各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断提高。因此,城市化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集聚经济效益,而工业化与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以为服务业提供必需的市场门槛。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又为农业提供新技术与先进的生产工具,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中,促使城市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服务业之间存在一种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长期来看,四者之间“螺旋式”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人口不断由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非农业部门转移,也表现为全社会各部门总体生产率水平提高的过程。前者即为城市化外延式增长的过程,后者是城市化内涵式增长的过程。因此,在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进行定量分析时,既要考虑到各动力因子对城市化直接影响,也要考虑到各动力因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城市化的间接影响。
三、新疆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定量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数据的处理及检验
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的说明
根据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原则,选取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代表城镇化水平(UR),选取人均农业机械总动力代表农业现代化程度(AG),选取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作为工业化指标(IN),选取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作为服务业的指标(SE)。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05-2012),《新疆五十年》(1955-2005)。数据采集的时间跨度为1992-2011年。为了消除异方差,对变量取对数即LNUR、LNAG、LNIN以及LNSE。
2 平稳性检验
以时间序列数据为依据建立VAR模型,首先要保证变量是平稳的,否则将产生谬误回归现象。运用ADF检验方法对LNUR、LNAG、LNIN以及LNSE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时间序列LNUR、LNAG、LNIN以及LNSE都为非稳定序列(P值大于0.05)。对一阶差分后的四个时间序列进行ADF检验,则都显示为平稳序列,说明DLNAG、DLNUR、DLNSE以及DLNIN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本文建立关于DLNAG、DLNUR、DLNSE以及DLNIN的VAR模型来分析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3 滞后结构检验
对平稳序列建立VAR模型,无需进行协整分析。但需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表2显示出直至最大滞后阶数的各种信息标准,表中带“*”的数据表示最优阶数。因此,本文的最优滞后阶数为0。
(二)VAR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验
1 模型的参数估计
根据Eviews6.0软件的估计结果,可以将方程写为如下形式:
如方程所示,三个方程经调整的拟合优度较高。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模型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2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在建立VAR模型后,应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常用AR根图来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如果VAR模型所有的根模倒数都小于1,即都在单位圆内,说明模型是稳定的。否则,模型是不稳定的。Eviews6.0软件输出的图形显示,所有单位根都落于单位圆内,因而VAR模型满足稳定性条件(图略)。
(三)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1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结构化的多方程模型。在分析VAR模型时,一般不分析变量间的相互影响,而是分析一个随机误差项发生变化对系统产生的动态影响,这种分析方法称为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
从图1可以看出,给农业生产率一个正单位冲击,城市化几乎不产生任何响应。这表明新疆农业现代化对城市化几乎没有影响,这与新疆现实相符。新疆属于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季节性的,这就决定了新疆农村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据有关学者测算,2009年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281.80万人,在疆内的就业比例占90%以上,其中,转移到新疆城市就业的比例仅为11.5%,且城市的就业多具有季节性与兼业性的特点。这将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锁定在低收入的陷阱中,造成新疆城市化的推力不足。
从图2可以看出,给工业化程度一个正单位的冲击,新疆城市化也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响应。这说明新疆工业化发展也几乎没有影响其城市化进程,这是因为新疆工业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一直以来,新疆工业结构存在轻工业偏轻、重工业偏重以及产业地方化不足等问题,以至于工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有限,进而无法成为城市化的根本动力。1992-2011年期间,新疆工业部门中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一直处在13%-15%之间。
图3显示,城市化对服务业变化的响应路径。若本期给服务业一个正单位的冲击,那么新疆城市化将在第2期达到最高点(0.005196),第三期达到最低(-0.008226),之后服务业对城市化几乎无任何影响。这表明,短期内服务业对城市化有正的拉动作用,但长期内作用并不显著。这与新疆服务业的特点相符。在2011年新疆服务业产值的构成中,生产型服务业产值占总产值的33.69%,消费型服务业产值。占21.73%,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产值占44.57%。因此,新疆服务业存在“虚高”的特点,这就导致长期内服务业对新疆城市化作用不明显的结果。
2 方差分解分析
基于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随机误差项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进一步评价不同冲击的贡献度。图3是变量城市化水平的方差分解结果。该图显示了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以及服务业发展对城市化变动的贡献度。图中横轴表示滞后期数(单位:年),纵轴表示四个内生变量对城市化的方差贡献率(单位:百分数)。
正在崛起中的城市群
城市群已经是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中心。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在国际范围内,经济活动以及人口的分布越来越集中在某些特定区域。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全球一半的生产活动聚集在仅占全球大约1.5%的土地面积上;在美国,2.43亿人口集中在占全国总面积3%的土地上;在日本,3500万人口拥挤在东京这块不足日本总面积4%的土地上,财富也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这些区域是全球生产效率最高的城市区域。通常认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五大城市群,包括以东京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纽约为中心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以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等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在中国,区域经济正在由行政区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经济活动大都集聚在中心城市,以及中心城市周边的城市区域。首先,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空间格局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特别是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城市群已逐渐成熟。其次,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从省域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城市群逐步突破省域边界,实现跨行政区域协调发展。第三,中国的区域经济由原来的板块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变。2013年,中国的23个城市群,以占全国28.9%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63.8%的人口,创造了85.7%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以4.69%的国土面积,集聚了22.24%的总人口,共创造了全国40.41%的地区生产总值。不难看出,城市群是决定未来地区竞争力的核心,将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引擎。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传统的经济学忽视了“空间”的概念,只分析“生产什么、为谁生产、怎么生产”,但对于“在哪里生产”则一般较少涉及。通过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以及经济地理学,可以认识到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生产生活载体,承载着企业的生产和人的活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以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都指出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那么,城市群如何能够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
首先,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可以解释城市为什么会集聚。城市群是城市集中化的产物,也是经济集中化的高度体现。不同类型的城市加强联系,可以在功能上实现互补、产业发展上实现良好分工。在同一个区域集聚的大、中、小城市,以及相关的小城镇,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产业发展的优势,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带来更大的集聚利益。因此,城市群内城市的扎堆出现,会获得比单个城市更大的收益,而这个收益就来自于分工与规模经济。
其次,城市群经济本质上是一种集聚经济。一方面,城市群通过竞争力吸引外部要素流入,使得规模经济更加显著;另一方面,城市群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能够通过内部城市之间相互整合,消除单一城市的规模不经济,实现“1+1>2”的聚合效应。同时,城市群内部城市体系的相对完善,也能进一步明确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分工,从而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
总体来看,在中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由地方化经济到城市化经济再到城市群经济的转变,存在着由企业集聚到产业集聚再到城市集聚的转变,以及由专业性城市向多样性城市再向城市群的转变。在一个地区内,由于某个产业的集聚,逐步通过地方化经济形成了具专业性的城市;而不同类型产业集聚,便形成了城市化经济,进而形成具有多样性的城市。大、中、小规模城市的集聚所产生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城市群经济,其在空间形态的表现,就是城市群(见图1)。
中国城市群发展阶段
对城市群发展的衡量主要聚焦于城市群发展阶段、城市群竞争力以及城市群竞争模式。主要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进行量化,包括要素集聚能力、整合发展能力、基础设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水平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每一个维度包括一些具体指标,每个指标的具体得分则根据专家打分确定。比如,要素集聚涉及到人口规模,如果常住人口规模大于5000万,则得分为3;常住人口在3000-5000万之间,得2分;常住人口在1000-3000万之间得1分。以此类推,根据评分的大小给它进行分类,大于25分的,我们把它称为成熟型城市群,15-25分之间的叫做发展型城市群,小于15分的叫形成型城市群。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景观、环境品质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设计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城市规划管理中。但由于缺乏全面的认识, 城市设计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效能。因此, 正确认识城市设计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准确把握城市设计的定位与发展趋势, 确立当前城市设计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对当前城市建设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当前城市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上尚未达成共识
现代城市设计从开始产生到现在,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摸索,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 由于城市设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 在城市设计缺乏主流理论的情况下, 人们对城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尚未达成一定的共识, 特别是城市设计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与关系不明确。对于城市设计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存在、还是依附于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而存在, 对于城市设计在何种层面上或何种程度上与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等问题没有明确, 导致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认识错位。
1.2 宏观上缺乏整体性
目前, 国内城市设计的开展缺乏宏观层次上的研究和系统指导。城市设计不是在城市的整体范围内、在统一策略的指导下有重点、分层次、全面性地开展,而是盲目地投入于城市局部地块、街道的景观环境设计, 在很多情况下, 只顾及于为城市重点形象工程服务, 甚至与景观整治、环境改造联系在一起, 成为城市中掩丑遮弊、装点修饰的重要手段, 沦为城市美化设计。这种状况, 是与城市建设水平的发展不相适应的, 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导致城市品质的参差不齐, 使城市设计的宗旨大打折扣。
1.3 实际运作中缺乏法制依据
目前, 我国还缺乏成熟的城市设计法规, 完整的城市设计法规体系更是没有。这种情况, 一方面导致管理部门的工作缺乏章法, 主观性、随意性因素比较大, 例如, 城市设计的编制就是五花八门, 管理部门面对多种多样的设计成果, 缺乏明确的评判指标, 在审批过程中难于决择;同时, 没有明确的审批程序, 导致城市设计成果的管理和落实实施缺乏明确的步骤安排。另一方面, 严重影响了城市设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 也不能满足城市设计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要求, 使城市设计的实施目前只停留在政府行为深度参与的公共性很强的项目上。在许多主要由业主开发行为聚合而成的地段建设中, 城市设计往往只具有技术的引导性, 不具有法令的强制性和行政的实效性, 严重影响了城市设计的实施效率。
2 城市设计的地方化
2.1 是当前城市设计研究的切入点
当前, 对城市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2) 城市设计的具体手法。
基础理论的研究, 无疑是不断提高城市设计水平的根本, 同时也是它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的依托。然而,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 对各种概念的界定不同,对城市设计的外延与内涵的理解不同, 城市设计在理论上还存在着很多纷争, 主流理论尚未确立, 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的检验和总结。固执地停留在基础理论的争论上, 不仅会降低城市设计的实效性, 同时也延缓了城市设计在实际建设中发挥作用。
具体手法的不断摸索和创新, 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和想象力的领域, 对于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提升, 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然而, 孤立的手法营造,可能会使城市建设出现点睛之笔, 但也会丧失对大规模的空间景观环境的关照, 同时使自身失去现实的实效。
从地方化的思路出发, 紧密结合城市自身的空间景观环境特质, 结合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使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理论手法运用与城市特色相融合。因此, 地方化是城市设计研究的切入点, 使其在理论上和手法上都获得支撑。
2.2 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
任何一个地区或城市, 必须根据自身城市化的特点, 审时度势, 及时开展城市设计活动, 以确保城市空间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 能够协调、均衡地发展, 促进城市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高,顺应并一定程度上引导地区城市化的进程。日本横滨从1960 年代中开始意识到城市设计问题,于1970 年代初成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城市设计小组, 结合横滨在空间环境方面的缺点和特质, 展开了切合实际同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工作, 为城市空间品质的提高和改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使横滨走上了一条“创造性和实验性的城市”道路。1980 年, 发表《城市设计宣言》, 1989 年发表《城市设计交流宣言》, 1992 年举办《横滨城市设计论坛》, 横滨成为现代城市设计的焦点城市。
2.3 是体现城市特色的要求
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不会得到人们认可的, 城市的发展不能以某种既定模式为基准, 而要结合特定的地区和城市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设计活动中, 确立一种合情合理的价值准则和理性标准, 以引导城市建设形成特色和独有的魅力, 避免与其他城市的雷同, 有现实意义, 也是城市设计的终极目标之一。
横滨城市设计小组在工作中, 根据横滨城市自身特色确立了工作的重点, 如: (1) 保护步行者的权利; (2) 尊重地形和绿化的地域自然特点; (3) 保护和延续历史的城市创造; (4) 丰富绿化和开敞空间; (5) 尊重沿河和滨海开敞空间; (6) 增加人们相互交流和接触的公共场所; (7) 既要有形式的美, 又要有内容的善。围绕这些课题, 横滨经过近30 年的建设, 形成了由水、绿化、开敞空间交织相衬的城市特色, 成为颇富特色的日本现代城市。
3 城市设计的整体化
3.1 是对城市设计的全面理解
城市设计的目的不是仅仅限于城市中局部地块的环境改造和景观整治, 这样还只是把城市设计局限在局部“美化城市”的层面上。城市设计以人的精神感知和行为活动的品质作为目标价值取向, 其所涉及的控制要素跨越了从人文到自然各个层面, 构成一个以有形要素为载体的环境系统。因此, 城市设计不是狭隘的景观环境设计, 更不是局部地块的形象工程设计, 景观环境设计只是整体的系统环境中的一个子系统, 是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完成的。同时, 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和人人平等的民主原则, 城市设计的终极目的就应当促进城市整体范围内的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 因此应当涉及整个地区或整个城市等大规模环境。
3.2 是形成城市特色的保证
目前, 国内许多城市在城市建设中不考虑自身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特征, 不顾城市实力, 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形象工程的建设中。这种做法, 造成了许多城市的雷同, 事实证明,简单依靠几个地块、几个街区的景观环境表现, 不会形成城市的整体特色, 甚至会造成城市的分块割裂, 给人华而不实的印象。
横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着地形和绿化、步行空间、沿河和滨海开敞空间这些特色要素, 长期经营, 塑造了独特的城市风貌。由此看到, 整体化正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础。城市特色的形成, 需要整个城市范围内的环境品质的互动协调, 需要特色景观环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的均质分布。通过对全市域范围内的城市景观环境要素的整体研究,确立特色纲领, 树立全局观念,提炼具有特色的控制要素, 在整体范围内统一协调, 合理分布,有利于城市特色的整体凸显。
3.3 是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基础
城市的形态特征存在着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次序, 正确的整体化思路是确保城市设计工作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构架之下, 在保证城市景观、空间、环境平均品质的基础上, 确立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体系, 并从中确立重点。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划分,首先需要从宏观的层面确立城市空间、景观、环境特征及要素构成与分布, 并划定重点地区, 在此基础上, 针对重点地区展开详细的景观空间环境设计, 构筑城市精华。每一层次都取决于上一层次设计的限定, 尽管每一层次之间的限定可适当松弛, 但整体的、方向性的限定仍是基本的,局部与整体之间始终存在引导与反馈的关系。
4 城市设计的规范化、法制化
4.1 是城市设计发挥实效的必要条件
历史表明, 城市设计的理论、实践与立法是相互促进的,现实的生活环境问题促进了设计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而在引起各种影响因素共同关注的时候, 其规范化、法制化又成为必须。
城市设计规范化、法制化,包括设计管理、实施维护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 是为整个设计过程服务的一个行动框架和对社会经济背景的一种响应。同时它又是保证城市设计从图纸文本向现实转化的法制保障, 城市设计的内容作为土地使用的外在条件(规划设计要点是土地使用的本质条件, 具有法律效力) , 从统一有序的城市空间总体上指导和控制具体的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 同时又为个体设计和环境设计留下充分的创作余地, 成为城市整体与个体之间的纽带。从管理层面上看, 城市设计是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必要通过规范化、法制化的手段, 加大管理力度, 提高它在规划管理中的实效性。
4.2 地方化为城市设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普遍性的城市设计法规法令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深思, 在城市设计发展和应用比较早的美国、日本等国, 都没有覆盖全国的城市设计法规。目前, 国内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水平有比较大的差异, 所面临的城市设计问题也不同, 被动地等待普遍性的城市设计法规和操作规范是不可取的, 将会严重滞缓城市品质的提升。因此, 地方化的思路为城市设计法规的法制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不同城市, 可以适时地根据自身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因地制宜的拟定城市设计的相关法规法令, 维护城市设计工作的客观性和稳定性, 促进城市设计工作持续、规范地开展。
4.3 是城市设计整体化的保障
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各种层面、各种范围内的城市设计, 都是城市设计实施的依据, 就整体性而言, 仅仅依靠这些是不够的, 要实现在城市整体范围内品质的均质提升, 解决大规模环境的特色和质量问题, 需要从政策层面上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规范管理, 制定更深入细致的政策和标准。
美国旧金山针对城市自身的特点, 编制了覆盖全市的《城市设计准则》, 作为城市中环境建设的管理依据, 对城市整体范围内的空间景观环境进行引导。尤其是对那些非中心、非重点的地区, 对那些没有专门编制城市设计方案的地区, 标准与准则极大地发挥了作用, 使这些地区的空间景观环境纳入城市整体的水平控制之中, 避免建设品质的参差不齐。因此, 通过各种政策、标准和设计审查来管理较大地区范围的环境特色和质量的作法应当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上述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也正成为城市设计师的重要工作。
5 规范化、法制化的三个层面
5.1 规范机构组织形式, 促进城市设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目前,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设计都是由分散的各职能机构负责, 各机构分别处理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专项设计问题。这种形式有不少弊端, 尤其是在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 各机构履行的职责常常混淆, 导致城市设计目标不确定, 缺乏整体策略指导及相互间的协调。
事实上, 城市设计往往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城市设计必须寻求一种能够统一和均衡这些因素的机构组织。
日本横滨在城市设计实施的开始, 即成立了城市设计小组,主要通过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的建设, 步行商业街区和绿化开放空间的复兴, 向市民们传播普及城市设计的信息, 同时, 设想发展出一套能促进各行政机构之间和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工作体制。随着形势的发展, 横滨城市设计小组升格为城市设计室, 职能也有所转变, 管理、引导和协调成了工作的重点。与外其他设计者相互合作逐渐增多, 城市设计的实施面也不断加大, 甚至扩展到横滨市郊区。鉴于城市设计活动性质和范围的扩大横滨城市设计室又增加了景观建筑师、市政工程师等新成员。从而保证了这一机构能更有效地工作。同时也与外聘专家,如照明工程师、雕塑家、历史学家、行政官员及城市管理者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在一方面, 适应了城市设计活动数量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城市设计组织和相关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工作亦更具规范。到了1990 年代, 全日本的城市设计活动在横滨的带动下, 取得了显著成绩, 社会各界及市民们亦对城市设计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城市设计室这样的机构自身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有关城市设计的各种活动和实践亦更易于为广大公众所接受。
因此, 严密高效、统一稳定的机构组织, 会使城市设计工作卓有成效。有效的城市设计机构组织应该包括城市设计实施管理机构和城市设计技术机构。实施管理机构具有行政管理权, 是城市设计实施的协调、审查和批准部门。城市设计技术机构是实施管理机构的技术支持部门, 为实施管理机构提供技术咨询, 包括城市设计的总体策略研究、城市设计的编制、各种城市设计法规的制定等。
5.2 明确城市设计体系, 促进操作程序的规范化、法制化。
在我国, 城市规划体系是具有法定地位的完整体系, 是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的主干。而城市设计无论是整体的或局部的阶段都不具备独立的法定性和完整性,在以法制为核心的管理体制中更不能独立运作。因此, 当前的城市规划体系作为完整的、法定的体系, 是城市设计落实与实施的基础和依托。各阶段城市设计的纲要性内容都应该在各层次的城市规划中得到落实, 从而保证城市设计的核心内容在法制管理中获得落实。
按照地方化与整体化的思路, 将城市设计划分为单独编制的城市设计和各阶段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设计, 单独编制的城市设计又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和局部城市设计, 与城市规划各阶段相互配合、紧密协调, 构筑完善的城市设计体系。
整体城市设计主要是针对对城市整体空间景观环境具有结构性影响的范围所展开的城市设计, 通过研究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和物质空间等宏观层次控制因素, 从整体上确立设计范围内的城市结构、景观环境特征及其构成, 建立长远的、有特色的城市形态与人文活动的目标体系和结构体系, 在此之下, 确立实现这一目标体系和结构体系的要素构成与控制原则, 划分重点地区和一般地区, 为局部城市设计的展开提供依据。
局部城市设计主要根据整体城市设计的原则, 对整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重点地区和广场、灯光等城市构成要素展开专项城市设计。对于以政府行为为主的重点地区, 如政府行为深度参与的公共程度较高的公共环境设计等, 可以由局部城市设计直接指导具体的方案设计并进入实施管理; 对于以业主开发行为为主的重点地区, 需要将局部城市设计转换为具体地块的城市设计指引, 由城市设计管理部门通过行政管理的手段, 对个体建筑设计和环境设施的设计进行指导、审查和批准, 使城市设计得以实施。
对于一般地区, 其空间、景观、环境方面的设计和控制, 主要根据整体城市设计所确立的基本要求与控制原则, 通过在各阶段城市规划中城市设计的逐步落实, 并最终提出一般控制要点来进行实施管理。而在此过程中所确定的需要重点控制和细化的地区, 则进一步开展城市设计, 并据此提出城市设计指引。
5.3 健全法规体系, 促进城市设计的依法运作与管理。
健全的法规体系不仅是城市设计工作自身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 同时也是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实施中的法规保障。
健全法规体系, 首先应该明确对一个城市应该从哪些控制要素上重点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当前, 对各种控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不清, 随意性比较大, 有的以景观作为控制要素, 有的以环境作为控制要素, 有的以空间作为控制要素, 也有的则是混合交叉在一起。针对这一问题, 通过对各种城市设计理论进行理性和切合实际的梳理, 根据不同城市的空间景观环境特征, 并结合城市设计工作的实际状况, 对各种控制要素进行界定, 建立科学、合理的要素分类, 确定城市设计控制要素体系, 作为编制各种城市设计成果以及管理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件, 对于一个城市的具体的城市设计工作的展开是可行而必要的。
健全法规体系, 需要在明确控制要素体系的基础上, 制定全市性的城市设计策略和规则, 为各种城市设计成果与控制文件提供普适性的标准或准则, 从宏观上指导城市设计在城市整体范围内的实施, 保证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品质的整体水平与持续提升。在美国, 除了在“土地利用区划管理规则” (Zoning Control) 以及“土地细分规则” (Land Sub2pision) 中包括的城市设计内容以外, 还制定有“全市性城市设计规则”和“全市性的城市设计导则”, 或通过“城市设计白皮书”之类的政策。
为避免城市设计成果的形式各异, 促进各种成果的有机衔接和体系化, 需要制定关于城市设计编制的各项技术规定, 从成果的构成上对城市设计的编制进行限定, 使城市设计编制工作规范化、系统化。
为了使城市设计成果实施,需要将方案有效地转换成具体地块的管理文件, 因此还需要制定关于编制城市设计指引的相关技术规定, 对如何编制城市设计指引进行了系统规定, 实现从城市设计的各项控制导则到每块用地的具体指引的有效转化, 提高城市设计实施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6 结语
城市设计的定位和发展趋势, 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课题。城市设计的地方化、整体化与规范化、法制化还只是对城市设计的一个阶段性的理解, 避免了城市设计在“城市美化”层面上和单一设计项目范畴上的局限性。其立足点, 是紧密结合城市自身的空间景观环境特征和城市设计工作的具体状况, 这一点,正是当前城市设计最具实效、最有开拓性的工作领域, 也是城市设计在理论上和手法上获得突破并得到验证的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 深圳市城市设计体系背景研究. 2000.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不同地区、不同人口逐渐城市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过度的过程。目前,我们所涉及到城镇概念,不仅仅指的是建设市镇中心,也包括一些周边的城郊地区的建设。但是,对于中心城市城郊的建设并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在这些城郊地区,与中心城市相比,差别并不明显,因此正在进入一个半城市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一些乡镇企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人口的比重和密度都在不断增加,各种生活设施配备齐全,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当高,因此也逐渐开始形成半城市化的现象。但是,我国的半城市化在新时代到来之际,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一、半城市化的界定
中国的半城市化与西方传统的城市化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我国的半城市化带有明显的农村特色,同时也兼附城市特点。所以,如果仅仅用农村和城市来区分城市化的进程是不合理的。半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过度,因此,对城市化的界定也是对半城市化界定的基础。一般城市化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人口的比重和密度逐渐增加。(2)经济,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比重上升,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3)社会,城市道德文明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不断改变。
其中,人口变化与经济变化是衡量城市化的重要指标,而社会变化是衡量城市化的关键。半城市化也应该按照上面三个标准作为衡量标准。
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对于城市化的定义也不相同,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所以,全世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对城市化做出界定。如果依照农业与非农业人口去衡量半城市化,就有一些城市化地区与乡镇地区会重合在一起。所谓的半城市化主要指从农村向城市的一个过度阶段。所以,一些半城市化地区虽然已经具有了一些城市的特点和功能,但是没有被划入城市的范围以内,在我国半城市化的表现异常突起的是一些村镇、城乡结合部、非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我国的半城市化地区和一般郊区又有不同。郊区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人们从城市的中心迁往郊区居住。而半城市化的大部分属于非农产业,各种企业在城郊或是乡镇进行投资,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的半城市化与郊区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城郊半城市化
城郊半城市化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与中心城市临近。因此,和城市临近的地区很容易受到城市的辐射,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具有非常广阔的潜能。在我国,这一类型的地区通常被成为“城乡结合部”,受到政府部门的极大重视。实质上,这一地区主要是由农村向城市的过度,采用城郊半城市化的概念来描述最准确不过。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扩散性城郊半城市化,另一种是集聚型城郊半城市化。
扩散性城郊半城市化,主要是因为受到城市扩散效应的影响,周围相邻地区逐渐变为半城市化地区。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城市的郊区建立工业园区,另一种是把和城市相近的农村变为半城市化地区。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发展的空间有限,同时也引起严重环境污染,因此,很多城市在郊区新建工业区,吸引外资。在临近城市的一些乡镇各种手工业、批发零售业发展迅速,但是还是以农村人口为主,因此,这些地区也属于城郊的半城市化地区。
集聚型城郊半城市化,主要由于受到城市聚集效益的影响,把临近城市的郊区变为半城市化地区。城市与农村相比,就业机会多、经济利益好。所以,城市能够吸引大批的农村人口。但是,由于某些城市具有很高的门槛,很难进入,而这些外来人口就聚集到城郊地区。由于语言、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外来人员就以相同的家乡或是相同的民族聚集。外来人员中,大部分是农村人口,主要从事一些简单的建筑、零售等产业,但是不属于城市人口,他们在郊区聚集,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城郊的半城市化的现象。
三、农村半城市化
一些农村乡镇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加上资金的积累,各种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过经济制度的改革,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农村的劳动力和资金都呈现出剩余状态。由于我国在一定时间内实行的是农村与城市对立的体制,导致了农村的劳动力和资金都不能进入城镇,而乡镇企业却得到极大发展。以此同时,我国的国内市场具有很大的需求,制造业发展迅速,农村的乡镇企业借鉴城市的技术和广阔的劳动力,使非农产业稳步发展。一些东南沿海的乡镇地区尤其明显。广东的东莞地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东莞地区从传统的农业地区逐步发展成外资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地区。
四、半城市化地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化与地方化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半城市化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依然具有很大的制造业发展市场,这是帮助我国半城市化发展的有力条件。我国加快西部大开发和重点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目的,还是尽快实现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这些政策实行以后,我国西部的农村和城镇市场都得到拓展,进一步推动了我过半城市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有一些区域的经济发展良好,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与大城市临近,极有可能被归纳到城市的队列,从而加快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经济管理方式也得到相应的转变,因此,这些地区面临了一个很大的机遇。
与此同时,我国的半城市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第一,在一些半城市化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环境问题,还缺少相应的公共服务部门和金融资本。如果半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也会影响到相邻城市的发展。第二,半城市化地区矛盾不断加剧,城乡居民虽然不断融合,但是却产生很大的矛盾冲突,会给当地治安带来极大的困难。第三,在半城市化地区,没有对土地进行规划,一些土地的使用情况混乱,加上非农产业实行粗放的经营方式,从而导致很多地区都出现城镇中心不断衰败的现象,各种违章经营情况层出不穷。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同时也出现了大城市过度膨胀、中小城镇发育不足、城镇功能定位趋同等问题。借鉴国外城镇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英国——欧洲工业化推动模式。英国、德国、法国工业化,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进程,1851年英国城镇化比例率先超过50%。这些国家城镇化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城市与农村变革相互促进。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发展,制造业、金融业的兴盛吸引了大量人口,城市规模不断壮大。而人口聚集又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强化了城市的集聚作用。二是颁布相关法律制度。针对人口集中引起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政府出台相关法律对城镇化和城市建设进行强制性的规划引导。三是政府发挥调控职能。针对城市出现了土地、住房、交通、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政府充分发挥了调控作用,引导协调城市的规划布局,强化对生态环境和历史遗迹的保护。
美国自由放任的低密度蔓延模式。由于美国政治体制决定了联邦政府对城市规划及管理调控手段薄弱,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许多城市人口移居到郊区,出现多中心分散型转变。这种低密度蔓延,降低了人口密度,促进了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发展差距的缩小,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较远提高了能源消耗;居住区过于分散,基础等设施难以配套;老城区区位优势和服务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等。美国城镇化提下如下特点:一是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并行;二是以市场为主导,城镇的兴起都是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三是过度郊区化,土地浪费严重、经济成本高昂。
日本政府主导的多层次发展模式。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为了解决资源短缺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政府主导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集中型城镇化道路。其特点有:一是大力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规划。政府颁布“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大都市圈规划”和“地方都市圈规划”,形成了较为完善、连续的规划体系,保证了日本城镇化的健康稳步发展。二是发展教育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问题。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技术、管理人才。三是积极发展卫星城建设。通过卫星城和町村合并,提高土地使用率,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网络,小城镇星罗棋布的城市化体系。四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城镇。通过个性地域的发展模式,日本小城镇向地方化、田园化发展,形成浓厚的地方特色,避免了千城一面的现象。
拉美过度城市化模式。二战以来,拉丁美洲是全世界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地区。到2010年,拉美城镇化率高达79.6%,位居世界第二。由于经济政治政策、发展模式、发展思想等原因,导致大量社会问题凸显。一是工业化滞后与城市化严重脱节,城市化发展不是以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为前提,城市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胀。二是首都城市位度过高。农村人口在短时间内快速流入首都和大城市,国家缺乏相应的规划,城市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为新增人口提供相应的住房和基本服务。三是形成大规模的贫困群体,出现大量贫民窟。大量农民来到城市以后,贫困现象凸显,生活环境极度恶化。四是殖民式的城市治理模式影响深远。拉美的城市化完全套用殖民主义宗主国的发展模式和调控办法,无视民族文化和基本国情,导致城镇化畸形发展。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空间集聚模式。上世纪中叶以后,韩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选择“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大城市和周围地区的高速增长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模式。人口向少数大城市集中的趋势,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结果,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蔓延,实现了城乡共同发展。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政府的引导作用比较显著,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前苏联计划体制推进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批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工业企业的建成投产,既推动了所在城市的建设,又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进入城市,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但是,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影响前苏联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城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显著。
纵观各国城镇化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探讨其中规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是城镇化发展必须与工业化、信息化相协调,必须与本国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二是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和社会转型过程。市场是主导,政府的有效引导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保证,必须从维护公众利益、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加强对城镇化过程的宏观调控。三是必须妥善处理统筹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系,城镇化不能过于超前,避免滋生“城市病”的发生。四是应当尊重基本经济规律、因地制宜,走生态型城镇化道路,防止出现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的现象,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良好人居环境。五是妥善处理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剩余劳动力的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文化等一体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骆江玲.国内外城镇化模式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12,(6):76.
[2]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区域规划与评估专题研究组.城镇化模式国际比较与中国探索[J].中国中小企业,2013,(4):58-59.
[3]杨特,包佳丽.国外城镇化发展战略成败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24):18.
[4]建设部城乡规划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外撼镇化模式及其得失(二) [J].城乡建设,2005,(7):66。
收稿日期:2011-04-19
作者简介:何 军(1964―),男,青海平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5-0123-03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尤其在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面貌明显改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不断改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但是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还存在园林设计良莠不齐,管理粗放;管理难度大,绿化维护成本高;园林绿化建设城乡脱节;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最终将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城市园林绿化概述
城市园林绿化是指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绿地的布局、规模等方面,考虑功能区、人口密度、绿地服务半径、生态环境状况和防灾等需求进行布局,因害设绿,按需建绿和扩绿,并从市民生存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重视绿地的镶嵌性和廊道的贯通性,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合成绿色生态网络;从绿地群落角度,应顺应自然规律,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维持及发展。
城市绿化的含义与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其类型也不断丰富,其所含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由最早的宫苑、庭园,发展为城市公园、绿地;由一个个公园构成了由各种园林绿地组成的园林绿地系统;由各种类型绿地组成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延伸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从而形成了风景园林。园林绿化的目的,是要建设自然和人类和谐的园林城市。而园林城市是在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求,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追求的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其突出特点是城中有乡,郊区有镇,城镇有森林,林中有城镇。
3 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3.1 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可以提高城市景色美感和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创造舒适的小气候。城市园林绿化一般以乔灌草相结合,配置这些花、草、树木不但具有显著的生态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城市绿地不仅可改善城市环境,而且可美化城市,使人赏心悦目。一年四季五颜六色的花卉,千姿百态的造型,可增添城市的妩媚和活力。通过植树种草可以掩饰的地面,与亭台楼阁、山石水体、树木花卉相映衬,显示出都市的田园风貌,衬托出现代都市的绚丽空间、多姿色彩和烘云托月的美学效果,给人们以静谧之感,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3.2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快速的发展,会带来诸如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生态失去平衡,珍稀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和温室效应等负面影响,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进而影响人类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单纯工业化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变。城市绿化美化,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相处。
3.3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使文化国际化倾向加剧。文化是衡量经济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值得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3.4 加速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绿化,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4 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措施
4.1 合理运用彩色叶植物,增强园林艺术内涵
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城市绿化工作的核心内容,大多数的植物在生长期呈现绿色,但随着园林事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彩叶植物被培育出来,彩叶植物因在生长季节内呈现出鲜艳得色彩而备受人们的欢迎,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彩叶植物因具有色彩鲜艳、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等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同时彩色叶植物的运用能够增加园林的美学内涵,加强园林艺术氛围,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彩色叶植物在植物造景方面正发挥着越来重要的功能。
4.2 城市绿地系统与城郊防护林体系有机结合
城市郊区大范围的农田林网、护路、护渠等防护林带,是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整体。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将原有防护林网保留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对沿河防护林带,应和水利部门协调,尽可能保护原有河谷绿地走廊,将防洪堤向两侧退后设立。在正常年份河谷走廊成为市民休闲及生物保护的绿地,而在百年或数百年一遇洪水时,作为淹没区;对沿路林带,为解决交通问题,如果沿用原道路的中心线向两侧拓宽道路,则原有沿路林带必遭砍伐,相反,如果以其中一侧林带为路中隔离带,则可以保全林带,使之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造原有防护林带的结构,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单一树种结构,使防护林带单一的功能向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地转化。
一、建设城市园林的意义
1、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园林由于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大量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如植物、山石等更具有地方特色,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对东亚国家和欧洲的园林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有民族的、地方的文化特色的园林,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2、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据联合国1995年统计:全世界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8.1%,我国1998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二、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要研究会审图纸,还要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对施工的图纸进行严格的会审,弥补设计上的缺陷,不断提高设计的质量,同时保证施工人员了解设计的意图、要求和难点。技术交底也是很重要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种植设计平面图、工程的期限、施工的预算以及工期等。
2、施工单位要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
主要包括周围的环境、水电条件、道路交通、地下管线以及基本的生活设施,认真分析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为编写施工方案提供可靠的材料。
3、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
要认真编制施工的工序和进度计划,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必须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程,保证其在正常状态;严格材料采购的制度,严把质量关,对植物材料要按照国家的的标准和规范出圃,还要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要求对所需植物和材料进行市场调查,重点了解植物的质量和价格以及供应情况,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三、城市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阶段的技术分析
施工阶段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决定着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因此,在施工阶段要把握好施工的要点,保证施工的质量。
1、场地处理
(1)场地规划要注重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有机结合的区域设计,建设特色鲜明和有文化底蕴的文化设计,达到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科学艺术设计以及垂直绿化、生物墙、绿色建筑等立体设计。
(2)场地整理施工前应将现场内的生活垃圾、杂草、砖瓦石块、违章建筑、建筑废墟等妨碍施工的东西清理干净,原有树木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要尽量保留。根据施工图纸划定用地界限,合理规划地形,同时结合周边水系在必要的地方布置排水系统。场地粗整平时坡度要满足灌溉和排水的基本要求。对植穴、草坪地等土方的开挖、倒运和置换等做到先挖后垫与土壤改良相结合。
(3)土壤改良为创造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对土质不好的绿地要进行深度达到80至100cm(含表层土)的改良。改良前以抽样试验统计土壤的PH值,其值在7至8.5之间为种植土理想值。土壤改良主要采用平整地面、客土抬高地面、深耕晒垡、微区改土、有机施肥、土壤拌后重填、灌水洗盐、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等方法,以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同时注重暗渠排水以保证土壤透气。
2、定点放线的处理
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明边线,但特殊情况又需灵活处理,如分车带中栽植乔木,遇路灯灯柱时,因有与灯柱保持2m距离的规范要求,放线时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另外还有行道树的定点,由于道路两侧地下管线、消防栓、商店等因素,时常要适当作些调整。
3、乔木种植
(1)挖穴
种植穴、槽的挖掘:
①严格按定点位置以点为中心向四周按要求规格划树穴的边框。穴的上、下口应一致。穴壁垂直,穴底平,忌锅底形。
②挖穴时,表土放在穴的一侧为栽树时备用,心土放在另一侧,可填到上层,挖穴时遇有建筑垃圾和杂物要清除场外。在新填土方处挖穴,应将穴底适当踩实。
③土质不好的应加大穴的规格。并要准备换种植土,客土要求无垃圾和杂物,土壤酸碱度适宜,土壤团粒结构好,透气排水的黄壤土。
④挖穴时遇上杂物要清除。
⑤挖种植穴、槽的大小应按照设计标准在标点上开挖,树穴尺寸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并按设计规定下足有机肥。
基肥要求及用量:
乔木为:土球Φ30-40cm施放10kg/每穴,土球Φ50-60cm施放15kg/每穴,土球Φ70-90cm施放20kg/每穴,土球Φ100-120cm施放25kg/每穴,土球Φ130-200cm施放30kg/每穴。
(2)修剪
为了有效提高种植树苗的成活率,在种植前,必须进行合理的修剪,降低水分蒸发,园林绿化施工单位要根据不同的树种,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常绿阔叶林要去除伤枝、病枝和密枝;对于比较大的落叶乔木要进行强行修剪;对常绿针叶树苗和绿篱的灌木只需要减去伤枝和枯病枝;对花灌木要进行合理的疏枝,同时也要修剪枯病枝,还要保证树苗的土球完整;另外要对树苗的裂根、断根以及病虫根及时进行减除。
(3)栽植
栽苗分裸根苗和带土球苗2种。
栽裸根苗时,一人将苗放入坑中扶直,一人将坑边的好土填入,当填土到坑的1/2时,用手将苗木轻轻往上提,使根颈部分与地面相平,让根自然地向下舒展开,继续填入好土,直到满坑后再用力踏实,或夯实1次,并用土在坑的外缘做好浇水堰。
栽带土球苗时,须先量好坑的深度与土球高度是否一致,如有差别应即时挖深或填土。土球入坑后,应先在土球底部四周垫少量土,将土球固定,注意树干立直,然后将包装剪开并取出,随即填入好土至坑,然后夯实,开堰。
结语: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应该不断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运用先进且合理的施工技术加快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步伐,使我国城市园林工程更为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