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与规划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0 10:23: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市建设与规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城市建设与规划

篇(1)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城市化建设的发展

1.1 城市建设的经济性

经济在城市中产生,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经济,要实现城市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城市建设来实现。城市建设既为城市经济布局打下基础,又为政府管理和经济调整指明方向。

(一)建设城市首先要转变对城市建设的认识,表面看是工程建设,实际是城市的投资,具有很强的预期性,是具有风险的,但是它的长期性的特点把它阶段性的回报给掩盖住了。

(二)城市建设需要工程建设平台,更需要经济分析和经济专业人员。城市建设为城市服务,它的工作需要在一个统一规划中,步调一致。在建设速度上,是不是更应考虑它的经济性,用最合理的速度,达到最适当的效果;在“好”与“快”间,我认为“正好”最好。

(三)城市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包括公交、公共开放公园、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为城市经济发挥着潜在的能动力。表面上看这些都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但它对于周边的土地和整个环境的作用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四)城市经济或者具体地说就是城市人员结构(再具体到劳动力市场)是城市发展中关注的要点和可行性分析的重点。比如:城市中人口在干什么,他们分布在那些行业,住房、交通、消费、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利用情况,都是需要政府实时进行动态分析和掌握的,这对城市建设的方向意义重大。

1.2 城市建设的预先谋划性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调查的许多统计口径须调整,不然会影响规划,进而误导城建。比如:就人口密度而言,一直延用的是户籍统计居住人口,或者叫晚上的居住人口。这个数据的偏差会使我们在区域通设置、教育配套、商业网点、医疗设施等方面显得不足。

(二)建筑的容积率跟建筑高度有关,更与投资密度有关。常规上建筑高度越高它的容积率就高,容积率高它的楼面地价就低,通过市场竞争它的土地价格就高。但是,这里面忽视了城市空间的整体性和所处物业的投资定位。如果很好地处理好建筑高度和容积率的关系,把一次性的土地高回报,改成合理的土地回报和加上持久的经济回报,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一剂良药。

(三)尽量利用好土地,是城市建设在新时期要攻克的难题。城市拓展的方向一般有两种:往周边延伸和往高处建设。这些都会受制于土地。能不能在市区范围统一规划投资管理,尽可能地往高处建设(特别是土地紧缺的城市),同时向周边战略性发展。比如,城市建高有利公共交通的利用,对城市改造的成本会降低,更容易规划建设大面积的城市集中绿地和形成大的城市空间。

1.3 城市建设促社会和谐性

(一)城市要升级会遇到大量的拆迁,以实物安置可能更适合当前的城建前期工作。对地块改造性项目可采取回迁安置,对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可采取外迁安置。拆迁时可许可投资者进入来分散城建资金,同时在改造中积极解决低收人家庭的住房问题等,都会缓解拆迁中的矛盾。

(二)是否可考虑在房地产开发中配建部分公租房和廉租房,以更好地节约土地和合理利用其周边的公共资源和配套设施。

(三)一个城市土地中约有60%以上的土地是用于住宅建设,须进一步加强房屋的产权、地籍管理,理清它的用途,对各种不同性质的房屋普查到位,为城市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1.4 城市就是一个经济体,城市管理是城建的延续

(一)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开始就须考虑建成后的细节问题,为城市管理创造硬件条件。

(二)城市管理的后期管理成本要列入城建成本,通过公共财政和经营陛收人解决。

(三)城市管理近阶段可通过倡导城市精神来规范市民的行为(包括树立榜样的作用)。

(四)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和加快人口的集聚速度来促进城市管理的步伐,同时反而降低了城市管理的成本。

1.5 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

现在国内外很多专家提出了改变以规模为依据的城市发展战略。无论如何,或许每个城市的发展路径不同,或许其本身的基础也不一,但总是说明了一些问题。比如:改变“小而全”“处处开花”的发展模式的论题,“局部最优、全局次优”转向“局部次优、全部最优”的论题,城市空间的“集聚、集聚、再集聚”的论题等等。但实践表明――不同的区域尺度侧重于不同的发展目标,区域侧重于环境、生态、社会,城市侧重于经济。也许这就是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之处,留有余地不是说停止建设,而是为更好发展。

2 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的发展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实践的发展必然带动理论高度的提升,而理论的提升必然指导实践向更高处迈进。

2.1 规划实践的发展

规划的实施就是将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不可逆转是这个过程最鲜明的特点。规划的实施过程决定城市的最终面貌。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制度都处于摸索阶段。社会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规划的实施过程。

(一)城市规划要有严肃性

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而城市的规划是一个法制化的过程。一项完善的法律制度才能有效的指导社会的发展。因此,提高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城市规划要有科学性

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从本地方的实际状况出发。从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人手,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城市的规划建设模式。而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本地方的经济实力,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都要在自身的能力范围以内。遇到百姓关心。影响深远的问题,更要综合考虑。严格把关。切忌盲目上马。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本

城市规划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利益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建设投资方,以及普通市民。因此,城市规划中有关信息一定要透明,坚持群众监督的制度,公开公平公正,让老百姓真正的参与进来。实施过程中,能充分考虑到有关利益主体的呼声。

(四)城市规划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类不仅要发展,更要注意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在建设和保护发生冲突时,一定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发展,和谐长久才是根本。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的传统风貌。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确保城市经济发展与规划建设同步进行。

2.2 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城市规划要注重务实,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及时调整思路,加强理论的研究,以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总的来说,城市规划中实施是关键,技术是保证,研究是基础。

(一)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也是必然选择。城市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对矛盾的主体,但要科学的规划可以把负面作用降到最低,要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付诸于整个规划过程中。

(二)坚持人性化的理念。城市规划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是一项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观行为。因此,规划首先应该以人性化为出发点。否则,再完美的规划一旦脱离了人性的范畴,一切都无从谈起。城市规划要让城市的发展体现出入文关怀。

(三)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国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论断。

3 结束语

我国城市的发展正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期。城市规划也必然面临着一个从量到质的新跨越。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科技、新文化、新思想的出现必将对我国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强烈的冲击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以更和谐、更人性的规划,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服务。

篇(2)

前 言:城市规划是在一段时期内的城市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以及空间使用能能源和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协调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独立性及专业性的工作,其出发点是建设绿色生态、节约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型城市,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繁荣稳定和长足发展。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涉及到整个城市资源和空间的利用,关系整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经济命脉。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国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进行分析和探讨,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与人口之间的协调发展。

1.城市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1.1城市规划应具有前瞻性

城市发展规划应制定高起点,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城市规划编制要立足长远,积极探索创新,不能被眼前的空间和资源条件所束缚,坚持高起点,可持续发展战略,阶梯式实施过程。要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型城市。明确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监管作用,保证城市土地的到合理的开局,符合城市未来发展特点,城市项目的审批和建设都要严格按照城市发展规划来执行。

1.2城市规划应该统筹兼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际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区域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规划坚持统筹兼顾就要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做好城市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对城市功能布局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合理安排,这样有助于城市内部实行文明和谐的发展局面,同时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区域经济繁荣稳定。从区域整体出发,结合城乡发展特点和需要,明确各城镇的职能分工,对城镇功能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和协调指导,避免重复建设和空间资源浪费,实行区域间基础设施共享和有效管理策略,对不符合整体利益及长远利益的开局进行限制,保护环境资源。

1.3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相结合

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管理应该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体现产业聚集和规模化效应,城市规划不单是建设规划,更要顾及经济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平衡个阶层的经济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利用法律和税收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管理职能,引导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和规模,使之与国家政策、经济趋势相符合。城市项目的布局和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建设,新增建设用地要经过严格的城市规划部门审批程序方可实施。城市规划的管理应该促进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建设,保证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当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城市规划管理粗放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功能区建设以及产业结构布局,比如公园广场建设、街道绿化布置以及市政基础设施等。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经常由于各种原因被改变,具有很强的随意性,造成这种结果可能由于城市领导更换导致原规划被打乱;政府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发展而出让土地,影响了原有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管理部门利用职权调整城市规划,从中渔利。

2.2城市规划没有适当超前

城市发展建设缺乏超前意识,很多城市利用环境资源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建设成果,虽然只是眼前的繁荣,同时也为今后的规划和治理留下了难题和隐患。由于城市建设缺乏前瞻性,许多城市的道路的数量和道路的宽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辆的需要,拥挤的交通必然与盲目扩大和发展的汽车产业相关;被严重污染的城市河水与重工业产业的不合理布局脱不了干系;严重的雾霾及恶劣的空气质量是各种废气的排放带来的后果,这些现象虽然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是缺乏前瞻性的城市规划管理也难辞其咎。

2.3城市规划中的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一些城市建设的规划缺乏科学性,布局明显不合理。许多地区没有根据当地的具体特点来进行规划布局,主要表现为对公共基础设施、工业产业、生活区以及商业区没有进行合理规划,例如一些古城为了修建市区主干道,盲目拆除了具有上千年文化的古建筑,这些建筑是无法复制和保留的,因此“古城文化遗产”的申请也未通过,而由于规划不善,原有的代表性建筑被一群没有文化根据的“火柴盒”式建筑和烂尾楼所包围;许多地区不顾城市一体化趋势,大搞诸侯割据规划,坐井观天、画地为牢,瞄准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从竞争角度出发,导致产业结构相似雷同,单个城市缺乏支持,变得后劲不足,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建设。

2.4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配合缺乏默契度

城市规划是对经济、环境、资源及社会的综合规划,是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工程型工作。城市规划不是一某个部门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密切支持与配合,使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产业结构布局、环境保护、人口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因素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在现实的城市发展规划中,许多城市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缺乏沟通和配合,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之间充满了矛盾。事实上,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合理的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平衡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当前许多城市在处理二者关系之间缺乏平衡和协调,影响了整个城市规划管理水平,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进步。

3.完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措施探讨

3.1坚持人本思想

城市规划建设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归根结底是服务城市居民。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具有前瞻性,符合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切实关心的实际问题。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应坚持循序渐进、阶梯式发展原则,对相应的工作制定统一标准,不能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经经济利益而付出环境和资源的代价,多搞一些民生工程,切勿实行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体现出人们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

3.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监管体系

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要想取得成效,政府部门应该发挥职能,积极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城市规划总会让协调职能,将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活动纳入统一发展规划之中。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内容,指导和监管各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内容和方向,保证各级职能部门能够依照实际情况践行法律规定,抱着该法律有效发挥。完善法律管理体系,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在城市规划管理中,针对当前城市规划中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污染而导致的污染和浪费的现象,应该坚持节约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和布局结构,妥善解决规划发展中遇到的矛盾。为了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型城市,应该改变粗放型规划模式,坚持节约和集约,以低消耗和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主动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整体优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模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4实行严格的规划审批程序,

要确保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合理,就要执照既定程序执行。因此要科学谋划,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和审批制度,对违背程序的当事人追纠法律责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评价和激励机制,保证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有序进行。

结 语:总之,良好的城市规划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城市规划的效果对城市各功能区功能的发挥以及市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因此,,城市既要符合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又要遵循城市建设的客观规律,要做到立足长远,头筹兼顾,综合布局,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城市把目光都放在了数字城市的建设之上,一些城市已经完成了城市数字平台的建设,并认为这个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然而一般性的数据库的日常管理和及时更新的投资比较大,而且使用周期也很长。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的投资一般比较巨大,所以一般由政府部门介入,在其城市所属的地域之内应用3S技术、摄影测量和卫星影像等测绘出城市的地形形貌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形成相关的数据。然而,在很早之前部分城市就建立过相关的数据模型,但应后期的种种因素导致数据库不能进行有效的维护而失去作用。

2城市规划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的介绍

城市规划测绘目前被作为数字城市建设当中比较重要的任务来完成,同时伴有一定的预期行和福利性。其主要任务在于对城市的基础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分析,之后以辐射的形式扩散到四周,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城市网,同时也满足了数字化城市建设和创新的原则。数字城市的最初的定义形成的灵感来自于将城市的职能部门的功能和信息进行不同的分割,同时将城市的发展和数字建设进行了相互的结合,目的在于能够符合城市治理规划以及应用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需求,而且这也是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催生的事物,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对城市建设的一种创新驱动。但对于数字城市的角度分析,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上的数字城市建设就是对城市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具体就是依靠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搭建以及GIS系统的使用,来对城市中比较重要的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已达到信息化城市的目标。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对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和信息家电等项目信息化,也可以搭建信息化政府和社区,以便为国家和社区的人民带来大的收益。从狭义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数字城市的建设比喻为一项工程,然后依靠GPS、RS以及GIS等技术,同时能够很好的结合数字城市的相关理论,再在空间信息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来建设一个信息系统比较完善的基础建设,最终做到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经济、环境等做贡献。

3关于城市规划测绘以及数字城市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对于城市规划测绘来说,其属于是一项具有建设性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有利于指导数字城市框架的建立过程,对于这一进程的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般来说,城市规划测绘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而数字城市的建设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地理数据信息,有利于加快城市建设中涉及到的空间信息及时的应用和扩散,为城市建设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实践空间,同时也加快了搜集城市地理信息的效率,开拓了更为便捷的实施途径。另外一点,结合当前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言,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二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尤其是测绘过程中,随着勘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技术已经明显的革新,这样能够充分地融合与数字城市的建设进程,进而形成了一种合力作用,共同积极的促进城市的建设。此外,如何进一步完善空间信息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必须要在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的发挥资源的互助优势,进而加快实现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

4数字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规划测绘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首先,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测绘同数字城市建设之间缺乏一些关键性的共享机制。由于我国各地区的城市规划测绘存在明显的发展差异,导致了一些关键性的共享以及共建机制并不能体现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之中,所以说要合理的统筹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将两个部门进行有效的合并,制定统一的规划原则以及标准,形成一种上下结合的规划管理体制,达到相互吸收、共同发展的目的,科学的合并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其次,从城市建设规划的管理部门的角度出发,没有认清楚自身的部门的职能,不重视基础测绘,现在很多的管理部门对于自身的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战略都缺少有效的执行监督与控制。甚至在制定自己的年度计划时,经常忽视了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计划目标,即便意识到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时往往都忽视了其长远的计划。这也是当前城市规划测绘必须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另外,在测绘人才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足,在人才自身素质还存在综合队伍结构都存在不均衡的问题,需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所以要大力吸引和培养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方面的人才,更有效地发挥其规划能力,从而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要注意采取多种方式来做好吸引和培养城市规划测绘与数字城市建设人才。最后,在城市规划测绘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测绘范围亟需扩大。随着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技术也在持续进步,涉及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的规划水平必须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另外在进行政府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时,要及时调查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调研,增加城市规划与数字城市建设的项目对变化的环境的应变力。

5结语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来看,城市规划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尽管具备不同的概念,但是城市规划测绘离不开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建设也离不开城市规划测绘。城市规划测绘是基础工作,而数字城市建设是发展的方向,只有合理的统筹城市规划测绘和数字城市建设这两方面的积极因素,才能不断地提高社会建设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数字城市的建设属于是比较庞大的系统工程,城市基础测绘信息库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持,同时借助城市规划测绘来进一步的更新完善基础信息库,这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名 夏文文 马强 单位: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陈海媛.浅论基础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1(14).

[2]罗伍平,邓锋.浅谈GIS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07).

[3]李丽,申华伟,朱卫东.数字城市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探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06).

篇(4)

一、前言

在城市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城市电网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促进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城市电网的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保持一致性;另一方面确保城市电网规划工作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二、现阶段我国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状况

1.用电需求增长,而城市电网规划建设用地却逐渐变少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电需求不断增加。我国部分城市电力负荷年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了20%。以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调整,向着集约型经济的道路发展,我国城市的电力需求增长也决不会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用电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负荷速度增长的重要组成因素。以上种种可以得知,在未来的20年内,我国用电需求将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国家土地资源,近几年,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强化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为了长远性的利用土地资源,在进行城市建设中有关部门必须先对城市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因此,如果在城市建设之前没有做好城市电网规划工作,等城市的规划建设初具规模,然后再对城市电网建设进行规划,那将会举步维艰,非常困难,而且效果不显著。所以在城市化之前必须先做好城市电网规划工作。

2.城市建设中带来的电力专项规划工作无法满足现阶段城市电网建设的需求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的电网规划往往会同时,这是现在我国城市的常规做法,这些规划中涉及到城市形态、用地、结构等相关内容原则性的规划安排。相对于城市建设规划,电网的规划专业性更强。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电力专项规划无法全部包含城市电网规划的内容,由此造成的规划预测与实际工作相差较大,这些都会给城市电网规划和建设产生障碍,导致今后电网的改造没有指导性。

3.配电网规划数据难以统计收集

配电网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海量数据进行考证和收集,以保障能做出合理有效的电网规划,同时还要注意各方面的因素。如前期考证、收集数据时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花费大量成本等,这都需要我们事先做好规划。但是这样的复杂大工程,其实施难度可想而知,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巨大难题。

4.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环境

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电网建设没有有效结合,导致城市电网建设工作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非常突出。首先,在城市电网建设中,架空线路频繁穿越于市区高空,尤其屡现居民楼前架空线,如此有碍居民生活,更具潜在的高压电力风险。其次,电网时刻在运行,而运行时必然带有电力电磁辐射,即使比其他那些高频辐射危害小,但它毕竟时刻都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再次,变电站工作运行过程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有些变电站建设在居民楼小区附近,不但产生辐射,噪音也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最后,城市上空架空线、居民楼周围高压线路和电力设备的存在,给居民带来生活中的畏惧感。因此,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电网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到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三、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的融合

1.将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才是根本

将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电网规划一起实施 不管是城市建设规划,抑或是城市电网规划,都必须着眼全局, 从全新的角度和更高利益的角度出发,这就要求城市的建设规划与 城市的电网规划实施的同步性。所以,在对城市建设规划的方案进 行审核的同时,也要做好电力部门针对城市电网规划所作出的方案 的审核工作,以确保二者方案审核和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 做好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电网规划的协调工作,增进二者相融合的 程度,在有限的城市资源中,创造出更好的市容市貌。

2.转变观念,统筹兼顾,使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相融合

在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城市电网规划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城市电网规划跟不上节奏,脱节或者滞后,都会极大的影响整个城市建设的实际效果。如果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已经规划完成,而城市的电网规划却没同步,这就需要及时的加强城市建设规划有关部门和供电部门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城市电网规划的顺利开展。此外,城市电网在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的市政设施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沟通,共同协调好电网规划建设中的一些具体的施工问题,如电缆通道的建设、电缆的铺设方位等。因此不同的行业之间就需要对具体的操作项目进行一个明确的备案,确保不同的市政设施项目之间相互合作进行,尽可能减少相关的挖掘工作给环境带来的损伤,保护城市环境,节约资源。

3.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城市电网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电网规划对城市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将城市电网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的同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电网规划。以前我国一些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电网规划由于没有做到及时的沟通协调,导致城市一些协调现象出现。一些高压线路随处可见,一些环城高速公路紧挨居民楼,火车轨道从城市的繁华地带穿越而过,这些不协调现象不仅给城市带来极大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而且高压线的电磁辐射也会对城市环境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一定程度上还威胁到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城市电网的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环境问题,变电站的规划布局尽可能靠近公路或者铁路,还可以采用建设室内变电站,电网布局也尽可能考虑使用电缆线

4.建立数据平台,提升规划信息收集及分析能力

城市建设的频繁进行以及改造对于电网规划与升级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网的规划涉及到大量的基础建设知识和城建信息,如何准确、及时地归纳和分析这些信息将对电网规划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电网规划部门要建立一套数据平台,按照信息化流程将信息输入平台,做好前期论证准备,协调好城市建设与电网规划建设的衔接问题,以提高电网规划的有效性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中的电网规划在城市的建设规划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其中基本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织构架。城市建设规划,必须考虑每个影响因素,比如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电网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需要以人为本,而在城市电网规划中也要更多的考虑用人文关怀方针去建设,尽最大努力减少电网建设给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篇(5)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在设计、建设、管理方面受到普遍赞誉的城市,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那些布局混乱、环境恶化、不能发挥整体功能的城市,除了其他原因外,往往都与没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有关。因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下功夫搞好城市规划。

二、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饮用水源污染愈演愈烈

目前,城市污水几乎全部向江河直接排放,严重污染水体和环境。其中生活污水基本上是不经任何处理的直接排放,并且各个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城市建设很不相称。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掉,致使水环境严重污染。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在七大水系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严重,全国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

(二)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随着城市燃气的普及,城市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平均值呈逐年下降趋势。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以燃动油为燃料的机动车尾气和燃烧散煤排放的烟尘。随着机动车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成为市区居民生命健康的大敌;为提高大气环境质量,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逐步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资排入大气层,使大气层严重恶化,导致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出现酸雨,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三)垃圾处理问题日趋严峻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废物,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不仅有碍雅观、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强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城市中心地带往往是工业企业的城市环境污染源,现代一些城市工业企业科技含量低,工艺设备、技术路线落后,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阻碍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进程。近些年,各市采取措施治理工业对现代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力度不够,不能彻底的改变“三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但又不能让污染源离开城区又去污染郊区,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的工业企业都应推行清洁生产,重抓技术改造。如何将技术改造与清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将污染预防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是推行清洁生产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当前城市规划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城市规划管理包括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和实施监察。城市规划把构成城市不同功能的物质要素布局合理化、科学化,城市规划和建设是形成和完善城市多种功能、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应坚持统一协调,确保规划先行。城市规划管理要做到合理布局、特色鲜明,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制定和实施。总的来说,就是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通盘考虑,综合协调,做到一张蓝图画到底,既要考虑城市总体布局,也是考虑城市某个区域的布局。在规划过程中,可以实行规划公示制度,建立规划分级审批制度,保证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同时,让群众多了解、监督规划的实施,可以减少规划实施时的阻力。

在城市的规划管理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手,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城市的规划管理模式。同时,要坚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要在综合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切忌仓促拍板,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当把树立节约、集约的原则,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布局结构,不断提高对城市发展可能出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从而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建设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的城市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布局日趋合理,较好地体现了城市规划的要求,既显示出现代化城市的气派,又保持了红瓦绿树的历史风貌,逐步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概念性发展规划是长期性的和战略性的,是协调和指导公共建设的长期规划。开发指导规划则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规划为核心,根据概念规则和具体参数,用以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规划是追求精品的理念,在城市精品工程的打造上,形成了从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到质量保证一整套的管理体系。规划是严格管理的理念,城市建设者对技术标准采用,持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做到因地制宜,做到城市规划管理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五、结束语

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以严谨的态度建设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就一定能建成适宜人类居住的和谐城市。我国新时期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着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必然也要面临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新跨越。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政策、科技和文化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将愈加强烈。因此,新世纪新时期的城市规划要善于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加强其社会调控的功能,以保证城市的发展与社会公平、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最佳平衡。

参考文献:

[1]甄峰,万绪才,张越.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发研究,1999, (2).

篇(6)

二、生态、健康型的城市空间发展的必要性

在山地城市的规划过程中,出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影响生态的矛盾,山地城市的生态脆弱性对生态要素的保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自然环境。现代山地城市应向着生态、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倡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山地规划必须在研究山地地形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的山体、水体隔离,进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生态开发模式。城市建设与层次丰富的环境相融合,形成了一个多变的、立体的环境空间。在强调山地生态城市空间形式的同时,采用灵活、丰富而有变化的手法。在滨水地带、山脊地带、边缘地带等自然空间较多的区域,尽量采用自然主义手法。将规划区内部与外部生态条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山地地形,在对生态格局、灾害条件和地形地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规划区内部的地形局部进行设计改造,保留原有的生态格局、排洪通道和对局部气候产生影响的大型山脊。在进行内部开发和建设的同时,保障内部与外部的生态衔接,减少城市建设对原有生态格局的破坏。

三、现代山地城市的发展模式

针对复杂地形下的地形分类技术,针对设计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城市用地布局建设、生态单元用地进行生态环境的提升和恢复规划、生态单元与城市建设单元穿插布局。利用交通系统,将生态单元之间、生态单元与城市单元之间、城市单元与城市单元之间进行联系。由山地城市单元、山地生态单元和山地交通系统,组成了复杂地形下的生态城市模式。

1.山地城市单元

原始地形中的坡地、盆地、阶地经过设计后,城市复杂地形下的山地城市单元,单元内部是有着完整功能配置的混合型城市区域,内部居住与就业岗位滨村,公共服务设施发达,管理系统先进。在山地城市单元内部,通勤交通出行、就学交通出行等尽量在内部解决,减少了出行距离,优化了出行结构。

2.山地生态网络

对于复杂地形设计中的山脊生态防护用地、沟谷整治防洪用地、沟壑、陡坎防护用地以及周围山体、河流构成山地条件的生态单元,山地城市单元是散落在整个山地系统中的一个个节点,在节点的周围被大量的绿地、林地、山地、水系等自然环境包围,成为山地城市的生态网络,是山地城市的基质单元和线形单元。在复杂地形下,作为生态防护的生态廊道、防洪用地生态廊道、生态防护用地构成了山地城市的网络空间。

3.山地交通系统

山地交通系统是联系城市单元和生态网络的主要载体,是山地城市构成的关键要素和动脉系统。

四、基于生态学的山地城市空间及用地规划研究

山地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是针对山地城市的特征,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布局和土地利用的指标进行的布局和控制;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和地域特征,对土地资源进行分配和合理组织的一种方式,相对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的土地利用布局出现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土地集约化利用的程度较高,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较高。

1.土地利用混合发展,职住均衡

从现代山地城市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山地城市单元将以生态单元为隔离,分散布局在山地的整体布局之中,相对分散的布局模式就要求在山地城市单元内部形成混合度较高,职住相对均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只有发展职住均衡、土地利用混合度较高的模式,才能减少城市单元外部的出行。

篇(7)

2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的问题

首先,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不仅现有的绿化方面的规范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甚至已经开展的城市绿化尤其是园林景观绿化方面的工作也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规定或管理条文。这就导致在进行具体的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有关绿地规划和设计方面的问题,而这必然会给有关单位的监督和检测工作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和不便。其次,为迎合城市发展的要求,个别政府官员出于对个人工作政绩和自我形象工程的考虑,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进行城市绿化建设。虽然短时间内实现了城市形象的大幅度拔高,但由于后期维护管理的断层,促使绿化成活率低,杂草丛生,最终影响到城市外在形象的构建。所以说贪图一时表面观感,非但达不到城市绿化的需求,反而会为城市形象建设积累负值。最后,虽然近年国家已然下大功夫投入到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但是究其建设结果来看,仍旧存在绿化区域分布不合理、绿化面积不协调等问题。而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老城区极低的绿化率。分析原因在于,老城区的居民一向经济基础薄弱,而城市的管理人员和建设者在进行生态建设时往往将新城区当作城市的中心,予以大力建设发展,并没有对老城区一视同仁。

3生态城市建设中规划与绿化的优化

3.1积极探寻屋顶绿化新方向

所谓的屋顶绿化,其实就是脱离了以“地”为基、实现天台、屋顶以及阳台等开展绿化建设。屋顶绿化不仅有助于推进城市的生态建设,在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还能独辟蹊径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对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据有关调查显示,城市中屋顶、阳台等高地面积与可提供绿化的土地面积相仿,倘若能充分加以利用,不仅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的紧张情况,还可以促进构建完整的生态体系。只是,屋顶绿化的开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远远大于地表绿化,而且在相关后期维护方面较之地表绿化也存在诸多困难。所以,为了使其开展建设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国家和政府层面不断完善相应政策法规,并灌输市民开展屋顶绿化的思想。

3.2确保绿化设计科学合理

针对老城区绿地率偏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加大老城区绿化面积,减少新城区绿化面积”的方式予以解决,这样能够实现新老城区之间绿化面积的和谐均衡。但是鉴于老城区本身城市化进程较慢,而且固有的建筑在使用度和坚硬度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老城区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终将被新城区取代的结果。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绿化工程即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即便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也会在新老城市交替之时,被大量新生的建筑群落所覆盖、所毁坏。因此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对老城区的绿化建设不应采用一味地资金投入,而是要尽量在原有的绿地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且最好是采用复合本地气候特色的、抗旱又容易存活的植物,能够为后期的绿化维护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

3.3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要构建城市规划与绿化的和谐关系,还必须注重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就某一个具体的城市而言,其生态建设必须要从有利于人们生活、生产工作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交通、通讯、休闲与绿等基础配套服务。生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更要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意义。另外,城市建设属于可持续发展范畴,这就要求为此而展开工作的人员必须从长远角度出发,在遵循客观规律和适应城市发展水平进度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化。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脱离某一城市自身的客观经济水平,不能以超越自身资金保障的代价来展开建设,否则将会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篇(8)

作者简介:杨加义(1964-),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乌海电业局,电气工程师。(内蒙古 乌海 016000)

中图分类号:F2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78-02

城市电网规划是城市建设规划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电网的规划建设必须跟城市的发展在同一起跑线或略加超前。为避免城市电网规划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在城市电网的规划方面,需要做到如下两点:一要借鉴和汲取其他经济比较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精心组织在岗工作人员培训,二要结合我国不同城市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开展我国的城市电网规划。这就需要工作人员采取先进的技术才能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城市电网规划工作具有长远性和科学性。

一、现阶段我国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状况

1.城市建设中带来的电力专项规划工作无法满足现阶段城市电网建设的需求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的电网规划往往会同时,这是现在我国城市的常规做法,这些规划中涉及到城市形态、用地、结构等相关内容原则性的规划安排。相对于城市建设规划,电网的规划专业性更强。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电力专项规划无法全部包含城市电网规划的内容,由此造成的规划预测与实际工作相差较大,这些都会给城市电网规划和建设产生障碍,导致今后电网的改造没有指导性。

2.用电需求增长,而城市电网规划建设用地却逐渐变少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用电需求不断增加。我国部分城市电力负荷年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了20%。以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调整,向着集约型经济的道路发展,我国城市的电力需求增长也决不会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用电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电力负荷速度增长的重要组成因素。以上种种可以得知,在未来的20年内,我国用电需求将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国家土地资源,近几年,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强化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为了长远性的利用土地资源,在进行城市建设中有关部门必须先对城市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因此,如果在城市建设之前没有做好城市电网规划工作,等城市的规划建设初具规模,然后再对城市电网建设进行规划,那将会举步维艰,非常困难,而且效果不显著。所以在城市化之前必须先做好城市电网规划工作。

3.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环境

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电网建设没有有效结合,导致城市电网建设工作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非常突出。首先,在城市电网建设中,架空线路频繁穿越于市区高空,尤其屡现居民楼前架空线,如此有碍居民生活,更具潜在的高压电力风险。其次,电网时刻在运行,而运行时必然带有电力电磁辐射,即使比其他那些高频辐射危害小,但它毕竟时刻都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再次,变电站工作运行过程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有些变电站建设在居民楼小区附近,不但产生辐射,噪音也对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最后,城市上空架空线、居民楼周围高压线路和电力设备的存在,给居民带来生活中的畏惧感。因此,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环境息息相关,在城市电网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到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二、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的融合

1.将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才是根本

不论城市电网规划,还是城市建设规划,都需要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这就需要将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同步进行。因此在对城市建设规划方案进行审核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审核电力部门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而规划递交的城市电网规划方案,二者的同时审核和,从法律角度而言,是进一步保护城市电网规划方案,保证这一方案的切实可行和实施,进一步促进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同步和和谐,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协调城市电网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在城市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中,创造更加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市容市貌的美化。

2.在城市电网规划实施中,尽可能的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城市电网得到有效规划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会碰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和矛盾纠纷,因此就需要尽可能的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保证城市电网建设的有效实施。在具体的城市电网建设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可以通过召开会议讨论,签署双方都承诺的有效协议等形式解决具体的问题。良好的电力保障给一个城市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保障城市电力的安全也是当地政府的重要责任,地方政府应该从全局出发,以对全体人民负责的态度,高瞻远瞩,针对城市电网规划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相关指导工作,与电力企业携手共进,共同解决具体规划建设中的矛盾纠纷。此外,城市供电企业也需要和城市地方政府部门,开展积极的政企战略合作,及时沟通,保证城市电力的有效畅通,为广大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进一步为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3.转变观念,统筹兼顾,使城市电网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相融合

在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城市电网规划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城市电网规划跟不上节奏,脱节或者滞后,都会极大的影响整个城市建设的实际效果。如果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已经规划完成,而城市的电网规划却没同步,这就需要及时的加强城市建设规划有关部门和供电部门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城市电网规划的顺利开展。此外,城市电网在规划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其他的市政设施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沟通,共同协调好电网规划建设中的一些具体的施工问题,如电缆通道的建设、电缆的铺设方位等。因此不同的行业之间就需要对具体的操作项目进行一个明确的备案,确保不同的市政设施项目之间相互合作进行,尽可能减少相关的挖掘工作给环境带来的损伤,保护城市环境,节约资源。

4.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城市电网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城市电网规划对城市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将城市电网规划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的同时,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电网规划。以前我国一些城市建设规划和城市电网规划由于没有做到及时的沟通协调,导致城市一些协调现象出现。一些高压线路随处可见,一些环城高速公路紧挨居民楼,火车轨道从城市的繁华地带穿越而过,这些不协调现象不仅给城市带来极大的噪声污染、空气污染,而且高压线的电磁辐射也会对城市环境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一定程度上还威胁到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城市电网的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环境问题,变电站的规划布局尽可能靠近公路或者铁路,还可以采用建设室内变电站,电网布局也尽可能考虑使用电缆线路。

三、结语

城市建设规划,必须考虑每个影响因素,比如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电网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对其他的因素考虑得越充分,今后在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及改建的工作中阻碍就越少。在城市规划发展之初将电网规划列入重要的考虑对象,统筹兼顾,将电网规划建设与其他城市建设、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及发展的关系处理妥当,重点是电网建设与市政建设两者的关系,促使电网的规划建设与其他公共事业建设、其他城市规划建设和谐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城市规划需要以人为本,而在城市电网规划中也要更多的考虑用人文关怀方针去建设,尽最大努力减少电网建设给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郑康.城市电网存在问题与建设规划研究[J].机电信息,2010,(30):

115-119.

篇(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民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自然生态的平衡。现代城市园林绿地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关键,已成为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所谓的城市绿地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因此,城市绿地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城市建设中,建立良好的绿化环境,关键在于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从而为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的整体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

1.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使用的功能作用

1.1保护城市环境

城市中的园林绿地能起到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的功能。由于园林绿地中栽植了大量的植物,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的绿色植物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对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有害的气体,并且对烟尘具有明显的阻挡、吸附作用;许多水中都种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这些绿色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物质,减少水中污染的细菌数量,对净化城市的污水也有一定的作用;植物的地下根也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可以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1.2改善城市气候

园林绿地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温、湿度和气流的影响。园林绿地在夏季可以降低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气温,而在冬季则可以提高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气温,并且能降低太阳辐射的温度;有的地面比较硬,湿度比较低,绿色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可以将大量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从而增加空气的湿度,形成凉爽、舒适的环境;城市中的带状绿地是绿色的通风走廊,在夏季可降低炎热程度,在冬季,垂直于寒风方向的防风带可减弱寒风气流,改善城市的气候。

1.3降低噪声

植物特别是林带,可以降低城市的噪声,特别是树木枝叶茂盛层层错落重叠的树冠,其降噪的效果很明显。

1.4减灾防灾

如果突发灾难来临,城市的园林绿地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避难场所。比如,一般的居住公园和区域性公园能为周围的居民提供救援、堆物、搭建临时设施的场所;靠近住宅区的小型绿地可以为居民提供紧急的避难场所;市级的大公园则可以作为救援基地。

1.5美化城市

城市园林绿地的存在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生机,还给城市增添了富于色彩的美景。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绿色植物和城市建筑有机结合起来,以植物多变的色彩和优美的起伏林冠线来衬托城市,还可以丰富建筑群的轮廓线,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达到美化市容、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形象的目的。

1.6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憩娱乐环境

城市中园林绿地能为人们提供日常休息娱乐的环境,其城市绿带、城市游憩带和环城旅游带为人们的观光和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同时,园林绿地还可以作为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场所。

1.7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园林绿地中的林带、水景观的绿色植物等能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繁衍场所,对提高生物的生命活力和寿命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维持了城市生物的多样性。

2.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在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设计中,不同性质的绿地设计手法是不同的,城市中的绿地类型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和街头绿地。公园绿地设计中,因其绿化面积较大,可以结合水体和地形的设计来体现公园布局的生态性,植物配置可以采用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风景林来打造大面积的色彩,形成林带植物与地被植物过渡的层次感,从而提高公园景观的观赏性;道路绿地可以增加道路的绿化覆盖率,结合交通干道的特性布置行道树和花草,使行人的慢行空间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遮荫功能,增强道路绿化的可识别性和观赏性;街头绿地可采用乔灌木和模纹结合的方式,体现出整洁舒适的生活和休闲空间。下面提出一些关于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方法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园林绿地是人们活动空间的补充和延伸,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应是园林绿地设计的基本前提。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绿地设计的可参与性和亲和性,设计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同时考虑人们的年龄结构和他们的活动需要,使设计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情趣,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给人们带来的陶冶情操、慰藉心灵的作用。要科学的进行植物配置,使设计整体布局的比例和节奏相协调,营造平衡、稳定、直曲等形式的园林意境美,从而达到满足人们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保证园林绿地的服务功能和艺术价值、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协调统一。

2.2注重植物配置手法的多样化

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造景强调在设计和建成效果上来展示植物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的特点,因此要根据绿地的多样性,灵活多变的进行植物配置。比如:点、线、面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构建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草花混合的绿化模式,植物的配置多用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将道路和围墙等线范围也进行绿化;利用建筑面积将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从而提高建筑范围的空气湿度,减少直射光对建筑的污染;模拟自然造景,使绿地规划和植物的设计疏密有致,从而创造鸟语花香的意境。

2.3与生态相结合

植物是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地的设计只有与生态相结合,才能确保植物与绿地所处地域之间的共生、共享和共存。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时候,要选择能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植物品种;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做到乔木、灌木、藤木、花草的合理配置,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科学搭配,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协调统一。

2.4因地制宜

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主要是对原有土地条件合理运用的原则、适地适树的原则。加强对原有土地的合理运用,结合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的情况进行造景,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地形条件和地貌,使层次上体现起伏与韵律变化,做到既节约资金,又保护生态平衡;适地适树是尽量保护原有的大树,结合当地情况,以乡土树为主,同时根据当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应性较强、观赏价值较高的外地植物,增加景观群落的多样性。

2.5突出地方特色

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和人文条件等,将城市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融入园林绿地的设计中,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在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当地地形的原有地貌和生态群落,尽量保留原有植物,融入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植物。

3.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绿地与城市人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和整体形象,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将城市的自然环境与人工设计融合在一起,促进整个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园林绿化是城市里仅有的带有生命的绿色公共设施,可以极大的发挥美化城市居民生活坏境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这些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在城市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园林是重要的组成内容,在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贯彻“以人为本”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要的生态举措,是现代城市规划一项重要的内容。随着逐渐对城市园林规划的重视,各个城市都加强了园林绿化的工作,提高了我国城市的园林绿化水平。但是,从目前城市园林规划的整体情况来看,城市的园林规划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园林规划的科学水平,解决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

目前,园林绿地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空间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普通市民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是基础的城市公共设施。人们有了更多的生活空间,可以在生活的闲暇去享受绿色,使人们的户外活动有了更多的去处,实现人们亲近自然,提高生活品种的愿望。同时还能使人们的娱乐、锻炼、户外活动等各项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园林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发挥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园林能够把城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都吸收,对空气进行净化,留住水源和保持土壤等。人类的生存环境中空气必不可少的基础,是影响人类居住的最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借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把城市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吸收变为氧气,同时大量的树木还能把城市中众多的汽车尾气和粉尘进行吸附和阻挡。很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城市的污水有着极强的净化作用。大量的署名还能净化城市的土壤,借助繁茂的地下根系把大量的有害物质都分解到地下,对土壤起到净化和保护的作用。第二,园林还能对人的心理进行有效的调节。人们生活在绿化较好的园林环境周围,可以让人保持充足的活力,内心也十分的安宁,有利于城市居民的保持良好的情绪。城市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容易损害人的健康,而树木可以有效的吸收各种噪音,降低噪音的分贝,使城市居民感到生活舒适。第三,园林还有效的改善城市的小气候,缓解城市的热岛现象,在夏天降低城市的温度,增加空气中的湿度,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节省大量的电力资源。第四,园林绿化还能为城市增添很多的人文景观。在城市中进行园林规划的根本目标是使人与自然可以协调发展,园林绿化不仅可以极大的改善环境,还能增加城市的文化而后艺术底蕴。优秀的园林规划可以为居民提高很多的人文景观,改变城市的面貌,让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要求,陶冶人们的情操,促进城市居民的艺术文化修养的提高。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城市对外的魅力,使城市充满了吸引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和居住环境,有利于吸引外地的人才和企业来本地投资。因此园林规划对城市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有极大促进作用,如果园林规划搞的好,城市的文化和经济也会更加的繁荣。

二、我国城市园林规划中常见的问题

㈠片面的重视景观建设,对生态效应重视不够

目前广西的一些城市由于缺乏园林规划的经验,往往简单的把园林规划作为城市景观的附属品,而不能对园林的生态效益仔细的考虑,不考虑园林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在规划时也不能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壤特点。对城市园林的规划很多情况下都是一味的追求园林绿化规划的广阔形式、具有视觉上冲击力以及整体的对称,放松了园林改善环境的设计要求。表现最为直接的就是不少的城市规划出的城市广场和公园看上去十分的美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表现力,但植物的品种十分的稀少,往往都是比较好看单一植物,没有遵循园林坚持植物群落的原则。还存在着很多居民小区以及城市公共绿地只是简单的种植一些树木的现象,虽然这样起到了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但很容易导致城市的生态布局不合理,整个城市的总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现象。因为这些不合理的园林规划,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园林功能的发挥,不仅极大的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耗费大量的资金,还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

㈡园林规划只重建设,日常管理比较松懈

当前广西的一些城市对园林建设的热情很高,而对园林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得很不好。这导致了很多地区用于园林日常养护的经费较少,平时的养护设备比较陈旧和不足。城市的园林部门应该对建成的园林实现统一的规范管理,把防治病虫害、除草、浇水、修剪和施肥等日常的养护工作完成好,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城市园林规划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一些城市对园林的管理很不规范,平时不注意管理,造成很多种植的树种成活率很低,即使成活了生长也很慢。往往是面临上级检查或者有重大的活动时,才会突击对园林进行养护,很难把园林管理好。

㈢园林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不合理

生态学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种类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能够保证整个群落的稳定发展。要保持整个城市园林系统的生态稳定和协调发展,在对城市园林进行规划时要考虑树种配置的多样性。但一些城市在园林规划中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对植物品种的多样性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甚至出现了在一块园林中种植了上百种的树木,而且很多城市只是一味的追求名贵树种,这表明园林管理部门对园林规划的认识不科学,存在着很多的误解,这种只是简单的增加树木的种类,而不考虑这些树种的具体生长情况,很难真正的形成稳定的植物生存环境,不利于保持园林生态结构的稳定性,很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三、园林规划的改进措施

㈠园林规划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广西地区各个城市的自然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必须根据各个城市的气温、土壤和纬度等条件,设计出符合本地特点的园林规划方案,提出的方案要能体现出所在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在新城区土地资源较为充足,可以采用大面积种植的方法,而老城区因为可以用于种植的土地不多,园林规划时可以对原有的地块进行改造,针对所在地区的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改造,为居民提供活动休闲的空间。同时应该精心规划,把城市的园林规划出多种不同的风格。在园林中要合理的配植树种,多挑选些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树种,广西的气候特点是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降水丰沛,要根据这一情况挑选那些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成本低、容易养护的树种。

上一篇: 劳动力市场变化总体趋势 下一篇: 档案局与档案馆的关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