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扶贫项目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0 10:23: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村的扶贫项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村的扶贫项目

篇(1)

一、金融扶贫的概况和现状

1.金融扶贫的概况

金融扶贫是近些年来国家推行扶贫政策的一种新的探索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融扶贫是指在政府机构和政策的引导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商业性金融、政策性与合作性金融等金融服务来服务于贫困群体和农村地区。对于低收入和贫困农户则通过小额信贷的方式增加其信心,帮助其改善当前的贫困状态,提高其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最终实现自力更生。

我国农村地区和人口在我国国家结构中有着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也是不容小觑。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开展金融扶贫工作,既可以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达到扶贫的目的,也可以使商业银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双赢和互利的模式。在众多形形的金融扶贫机构中,商业银行占有着重要的比重和份额。具体分析开来,金融扶贫工作中有三大参与主体及一个理想的良性循环。

2.金融扶贫的三大主体和循环流程

三大参与主体分别是政府、商业银行和扶贫对象。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统一引导和调配金融扶贫资金的流动方向,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出扶贫政策和扶贫大纲;商业银行是扶贫工作的参与主体,具有成熟的数据收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有能力对扶贫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为政府制定下一阶段的扶贫规划提供案例和数据依据,同时因为商业银行资金充足网点众多与百姓比较贴近所以把国家金融扶贫的广度和深度发挥到了最大,是金融扶贫政策实地实施以后的放大器、反馈者与预警者;被帮扶地区和单位或者家庭是三大主体中的最终展现者,是这一切工作的最终受益者和落脚点。

三大参与主体共同构成了金融扶贫机制中的一个循环流程。首先,商业银行在政府的信用担保、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下对扶贫工作进行数据分析,从而为政府制定扶贫工作提供参考,评估风险并进行分析控制。其次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商业银行根据扶贫政策制订出自己的具体扶贫措施,把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到扶贫项目中去,加强农户的增收,提高收入,促进农户的再生产活动,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应得的投资回报。最后,_到农户的经济条件的改善,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使政府的扶贫政策最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金融扶贫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金融扶贫工程仍处于初步起步探索阶段,发展水平比较低,三个主题之间协调不畅导致资金上的放款和收款都很困难,无法达成一个理想的良性循环。

资金的发放和收回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我国农村的经济金融环境整体上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加上地理环境上农户分布比较零散,对资金方面的需求也各不相同,给商业银行贷款的发放增加了困难;商业银行的扶贫工程往往存在一刀切的弊病,而且需要烦琐的手续准备和一定的手续周期,从而使其提供的金融产品不能满足农户的第一需求。在回款方面,商业银行的“造血”比较困难,不良贷款占据一定的比例,给银行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商业银行进行金融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1.农村金融市场缺口巨大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地理范围广阔,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机构的银行网点严重稀疏,以中国邮政储蓄和中国农业银行为多,其他商业银行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2007年末,全国农户达到2.3亿户,其中有贷款需求的用户达到1.2亿。农村的金融市场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出来。

2.农村金融市场良性发展

由于地方金融机构提高了业务管理技术水平,加强了自身体制改革,使扶贫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至2012年底,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良率已经下降到2.4%,不仅如此,涉农金融机构一直在逐年盈利,农村金融市场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3.商业银行实力雄厚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资金充足、员工业务素质高、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本身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虽然农村的金融市场比较分散基础比较薄弱不利于直接开展业务,商业银行可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组建协力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与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来开发农村的金融业务。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广大,商业银行可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把握住农村金融市场开发的机遇,在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对农业进行金融扶贫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相关案例

1.陕西神木农村商业银行对金融扶贫模式的探索

近年来,陕西神木农村商业银行积极相应政府号召构建金融精准扶贫的产品、制度、模式和组织体系,积极建立示范街道,在示范街道的58个村内设置了双赢双基服务店3个、惠民汉卡服务点34个,和村组之间一对一的服务率达到65%。

首先出台了一个具体方案,对扶贫目标工作进行定量。根据有关政策方案把扶贫目标分解为四类:调查建档、监管扶贫、信贷支持、金融服务覆盖。建档工作虽然前期比较费时费力,但是可以准确掌握区域内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为后期的精准扶贫到户工作打下了良好的信息基础,极大了减省了后期的劳动量。

加快两项创新工作。第一是扶贫信贷新产品的研发,积极研发扶贫小额信贷产品,使之与当地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更加契合。第二是把金融服务网格工作和扶贫工作进行创新结合,提高58个贫困村的网格服务覆盖率,通过金融服务来达到一对一的扶贫目标。

通过三种模式的共同实施来使金融扶贫政策惠及更多地区。首先,发动公益对贫困区进行捐助。工作人员联合街道办事处举办关爱留守儿童助力精准扶贫活动。其次,通过产业来间接带动扶贫工作。以利用合作社、企业和基地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管理、项目和信息等帮助来实现智力扶贫、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目标。最后的模式是通过直接的资金来进行帮扶。该行以推出的个人贷款产品如全民创业贷款、农业小额贷款和微小副业贷等直接解决农民眼前的资金问题,从而实现就业扩大生产。

2.陕西省千阳县金融扶贫概况

千阳县在陕西省是省级扶贫重点县。受惠于国家金融扶贫政策,该行积极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充分利用扶贫项目超市,创建了具有千阳特色的扶贫模式。

千阳市成立了金融扶贫领导小组,政府主导筹措了l 000万元,成立了金融扶贫信贷风险担保基金,率先在宝鸡市进行推广。利用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陕西省农村商业银行对扶贫贷款的发放,例如在存款准备金上对其优惠一个百分点,信贷资金增加到2 000万元。条件是企业拿出贷款总额的5%成立年度扶贫基金,为金融扶贫事业做贡献。这既有利于当地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全市以2 40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作为风险贷款基金得到银行2.4亿元的贷款,以发展本地的种、养类重点优势产业,通过这种方式来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四、对商I银行进行金融扶贫的建议

1.政府方面

首先应加强政府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发挥的重要引导作用。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正向激励商业银行参与金融扶贫工作中来。比如,通过免征商业银行的营业税等方式来对小额贷款的交易成本和风险进行补偿;建立并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相关的配套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开发银行在金融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对农村的保险体系进行有效改革,建议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并加进各类农业生产保险,充分利用农村保险来提高信贷业务;成立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基金,并积极发展农产品方面的期货市场。

2.商业银行方面

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农村金融和城市金融市场存在很大的区别,要设计并推广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服务模式和金融模式。农村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人情很重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推行农户联保贷款,降低贷款风险。积极采用多种担保方式,包括鱼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建立积极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制约机制,充分利用社区来进行跟踪回访和贷款的收回等。

篇(2)

二、努力筹措建设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今后几年需努力的一个方向。要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大力加强以公路和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以“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乡村公路建设,形成通畅、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这些项目点多面广,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一方面,地方财政资金需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另一方面,我委要进一步抓好项目库建设,做好项目储备,多渠道、多层次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项目和资金保障,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尽快获取国家和省投资信息,争取国家、省支农扶农资金和项目向贵阳市倾斜,力争最大的投入,要加强与中国农业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部门的联系,争取更多信贷支持。

三、提高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目标之一,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对我市农村来说,要围绕服务城市的目标,发挥城郊农村的功能,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我委在这项工作中,一是要推动创新农村经营方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建设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农户的形式,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的发展,以基地的发展促进农民的增收。二是要协助有关部门大力抓好养殖小区建设,扩大养殖规模,扶持加工企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养殖产品的精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销售渠道,促进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三是扶持培育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强1*国道晚番茄种植基地、白云、乌当、小河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花溪辣椒种植基地以及其它各区、县(市)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以特色占市场,以规模促发展。

篇(3)

2.实证调查桂西北农村扶贫现状

2.1农村村民缺乏对网络营销的认识

目前桂西北农村中从事畜牧养殖等农业经济工作的人大多是年龄高、文化程度低的状况,面对新兴的网络营销技术,接受能力较差。虽然在桂西北农村中尚有少数懂技术的青壮年,但其对网络的接触面较窄,使得网络营销技术还是不能在贫困山区农村中得到全面推广。笔者选取以桂西北某农村为代表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

2.2农村网络营销缺乏资金支撑

桂西北地区农业经济水平偏低,电脑普及度不够,实施网络营销过程中由于缺乏设备购置资金往往使网络营销项目搁置,严重影响农村产业的网络发展势头。而且地方政府多把资金投向收益明显的城市项目上,贫困山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不到重视。根据笔者实地调查,桂西北地区网络营销扶贫投资情况如下表所示:可见,资金缺乏成为限制桂西北农村网络营销模式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3.优化网络营销在贫困山区农村扶贫中的应用

3.1构建网络化监管平台

贫困山区农村扶贫过程中应建立专门监管管理农村网络营销的机构,制定网络营销规划措施,并指导进行相关营销行动,确保农村村民可以应用网络营销工具进行商品的网络销售,并可将所得收益,进行更大财富的网络营销投资。可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构建基于网络技术的监管系统平台,由专人进行网络营销方面的监控,并及时更新网络营销中的商品动态,及时地反映出营销信息的变化,从而使网络营销中各利益方均可合力进行该事业,实现对贫困山区农村扶贫的监管,为每个贫困山区农村建立资产、资源以及信息网络数据库,对农村“三资”实施动态监管。这样既可以实现对“三资”监管的自动预警以及程序锁定功能,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经济活动流程,也可让农村居民更多地享受网络营销服务,有效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生活水平。

3.2提升农村居民网络营销技术

在贫困山区网络营销实践中应加强村民对网络营销理论的学习,不断强化其网络营销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同时进行严格的选拔与培训,例如,可引导和培训贫困山区农村居民在淘宝网上开一个属于农户自己的营销网站,只要其按照网站提供的相应步骤进行注册很快就可以得到一个虚拟店铺,并且可以将自家能够出售的产品信息放到网上,通过网络带给自己经济收益。通过培训提升农村居民的网络营销技术水平,将网络营销与农村的产业经营机制进行有机整合,令其发挥系统性作用,给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带来推动性的发展。

3.3强化政府支持

在贫困山区扶贫网络营销实践中应加强政策引导,使其对网络营销项目有一定的认知,完善相关的政策、资金支撑。首先,强化政府扶贫政策管理。可通过建立贫困山区商业投资、山区旅游等相关的网络营销社区,主动分享贫困山区农村的产品资源、信息,形成一种对贫困山区的归属感。其次,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增加网络营销方面的经费支持,例如,在网络营销中可开展“网络营销供销社”的形式,让农户及农业企业加入其中,为网络中的买家和卖家构建一个交流沟通平台,最终达成网络交易项目。通过实施网络营销,客户在网络上对贫困山区农户销售的产品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外部状况对农产品销售的干预,也可以降低农户在农商品交易中的费用,从而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网络营销。

3.4整合网络营销工具

要想做好网络营销扶贫,就必须转变其单一的营销模式,以便可以达到理想的山区农村网络营销效益。可采取多种网络营销工具,如微信平台、微博自媒体、淘宝网、京东商城等,根据山区农村产品的特点,整合网络营销推广特色,推广关于贫困山区农村扶贫的项目软文,带来网络销售群。同时,由于政府网站提供的信息具有权威性、真实性等特点,也可以在政府网站中推广网络营销产品,拓宽贫困山区农村网络营销影响面。此外,还应该加强网络营销客服管理,一方面可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为贫困山区农村产品扩大受众群,另一方面可更好地收集客户对贫困山区农村经济产业的信息需求,及时发展新客户,优化贫困山区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方向,改进贫困山区农村扶贫工作质量。

篇(4)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我国政府主导旅游产业与农业扶贫的有机结合,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开发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平,推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并取得明显效果。农业旅游虽然已经帮助很多贫困群众脱贫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不断改进与优化,促进农业旅游更加规范、标准和安全。

一、农业旅游的概述

1.农业旅游的概念

农业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有机结合,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业资源为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风俗特色服务的旅游。我国旅游局2002年《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中将农业旅游设定为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欧活动。

2.农业旅游的作用

农业旅游的作用主要从三个角度去诠释:一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农业旅游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回归大自然,给予其精神上的享受,切身体验农村的环境、生活以及文化。在旅游高峰期间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解决可人满为患的困扰,这类新型的旅游模式更受到城市人们的欢迎;二是从商户的角度出发。农业旅游的扶贫模式有利于扩充农业的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周围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商业,很大程度上开发农业的附加值;三是从农业的角度出发。农业生产采用农业旅游模式的经营模式,必然要对农业的生态环境进行改进与美化。

3.农业旅游的特点

农业旅游主要具有农业特性、生态特性和娱乐特性三个特点。农业特性是农业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农业旅游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的,农业生产也是农业旅游吸引游客的主要特色,但是在建立农业旅游的扶贫模式时,要注意把握分寸,农业旅游仅仅是将局部的农业生产进行改造,并不意味着破坏农业生产的主要结构;生态特性是农业旅游模式的主题,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调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农业旅游也是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自然的天然景观、淳朴的乡村生活以及当地文化为特色,因此在其旅游景观开发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人为的干预,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系统;娱乐特性是旅游的一大特性,人们参与旅游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享受身体上、感官上或精神上的愉悦,而农业旅游则是以农村的生态环境、人文风俗、农业生产体验等给予人们一种全新的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二、r业旅游的扶贫效应

农业旅游是农业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其是针对农业贫困地区现有的资源为基础,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旅游项目基地,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以旅游开发为载体,带动周围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经济水平,从而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农业旅游带来的相关效应:

1.驱动效应

农业旅游的扶贫对策的驱动效应主要从体现在两个各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政府以及地方机构越来越重视,为其项目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贫困地区开发农业旅游项目,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水平,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农业旅游改变农业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在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的转换,鼓励农民走向城市,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另一方面是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丰富农民的收入来源,鼓励农民主动参与旅游活动,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销量与价值,从带动农产品的第三产业以及加工产品的发展,形成农业与旅游服务业两者共赢的局面。

2.乘数效应

乘数农业旅游的乘数效应是指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农业旅游项目而言,其本身就是综合性十分强的服务项目。在农村开展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吸引发达城市的人们在当地进行旅游、消费,其包括衣、食、住、行、娱乐、购物等多方面的消费,从而促进当地市场的发展,充分将农业与旅游业、生产与消费、工作与休闲有机结合,逐步带动当地产业的转移,实现当地贫困居民脱贫致富的目标。

3.辐射效应

农业旅游项目的辐射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地域辐射效应,即当地农业旅游项目的成功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旅游行业的发展,开拓周边的旅游市场,树立成功范例,从而不断有农村地区开展农业旅游的项目,逐渐成网状扩散,产生辐射效应;另一方面是功能辐射效应,农业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其具有劳动密集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吸收农村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降低当地的就业压力。除此之外,旅游行业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产业,是农村向外宣传自己的有效途径,农村通过各种媒体招商引资,打开农村与市场的通道,也增加农村居民与外面世界接触的机会,接触外界的新观念、新文化,改变贫困地区农民传统的观念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促进当地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三、农业旅游扶贫的优化

农业旅游是我国新兴的旅游产品,其本质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利用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优势,设计、规划、施工,增加当地农业产业的附加值,从而丰富农业旅游休闲娱乐的内容,结合现代科学以及农业情趣给予游客全新的体验,即观赏品尝的趣味性、动手实践的体验性、当地文化风俗的知识型、农业产品的商品性等,总而言之,就是让来自城市的游客体验到其它旅游形式体验不到农业艺术,在为他们创造娱乐、休闲、健康、新奇的精神与物质的享受,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村以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旅游对当地农业扶贫起到显著效果,主要对当地经济起到驱动效应、乘数效应和辐射效应,改变当地以及周围地区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理念以及生活方式,从而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高我国经济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志刚,肖建红,陈宇菲.面向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国外研究述评[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4):184-188.

篇(5)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扶贫战略的实施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当前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仍然有很多,加上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等,从而严重的农村扶贫战略实施,对此,分析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理念的转变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之前,农村的发展动力是农村制度的改革,对于极端的农村贫困人群,是采用救济的方式来扶持的,但是这种方式很难调动贫困人群自身的积极主动性。随着农村扶贫的深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理念也发生了深入的改变。在以往的农村扶贫中,是采用单一的“输血式”做法,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很多,而国家的经济实力比较弱,为了解决贫困地区人们的温饱问题,国家会将大量的资金调到贫困地区,这种单一的输血式只能短暂的解决农村贫困人群的生活问题,并不能提高贫困地区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对此,在新环境下,提出了采用开放式农村扶贫策略,也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核心,支持农村贫困地区自主开发当地资源,发展产品,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从而提高农村贫困地区自身的生产力,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

三、当前我国农村扶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扶贫问题,是世界各国长期解决的一个难题,我国农村扶贫问题既与世界各国扶贫现象有共同的特点,如扶贫农民素质比较低,扶贫发生在自然灾害时期,扶贫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等,也有一定的差异。在我国,由于我国的地域比较辽阔,农村贫困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就目前而言,自然环境条件差、经济水平落后的中西部连片地带是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比较集中的地带。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数字脱贫、政绩脱贫等,这就对我国农村脱贫战略的实施造成极大的影响。政府部门经常会采用行政体系来推动扶贫的深入,在农村扶贫过程中,过于注重物质的投入,忽视了对贫困人口的精神、思想观念方面的扶持,由于贫困地区的人口长期生活在贫困中,养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过多的物质投入,反而引起了贫困地区人口“不思进取”、“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从而影响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农村扶贫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策略,扶贫攻坚阶段,最快的措施就是寻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这些项目虽然在短期内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从长期看,并没有提高贫困者的劳动生产能力。

四、我国农村扶贫战略的实施策略

(一)以经济发展为主的扶贫治理

中国农村反贫困成果表现为经济均衡增长、经济结构逐渐完善和经济健康发展,一般情况下,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保障为整体经济发展,若贫困地区的经济不能很好的发展,那贫困人口就没有低于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我国农村反贫困的主要难题为“返贫”。整体经济发展不仅能保障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同时对建立健全抵御市场和自然风险的内在机制具有一定作用。经济的整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区域间的发展空间,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使得贫困人口的生活及质量得到改善。除此之外,整体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也具有显著作用。经济整体发展给农村反贫带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增加贫困人口的福利。(2)改变产业结构布局,进而改善贫困地区生产力布局状况。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状况对经济增长的利益具有严重影响,关系到人们的获利程度。(3)基础设施状况同减轻贫困和增长经济均具有一定影响,并呈正相关关系。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促进整体经济发展来反贫,主要是建立一个能增强贫困人口抵御风险能力和惠及贫困人口的保障。因此,农村反贫的战略目标为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治理

在扶贫开发中,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返贫方面,能将发展和贫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站在发展的角度来看,不能有效的解决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眼前的脱贫不是根本性的脱贫,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返贫。真正的返贫是指持续稳定的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提高贫困地区硬件素质和软件素质为可持续发展返贫的根本方法,该种方法主要是改善贫困地区的通讯、交通、邮电和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科技文化水平,进而使得贫困地区具备创新型人才,有效改善贫困地区人们现状,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同时,可持续发展在返贫中的工作重点为提高贫困地区自身造血能力,并将扶贫工作中的输血机制转变为造血机制,进而彻底改变贫困地区人口生活现状,提高生活质量。该种现象的出现,使得返贫治理制定相应的目标,其目标基础为实施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方法为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贫困地区人口整体科技文化素质,进而实现贫困地区经济整体持续发展,真正脱贫,完成返贫治理的近期目标;返贫治理的最终目标为让已经完成的扶贫成果得到巩固、让贫困地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人口。

(三)完善财政扶贫机制

将定点和区域扶贫相结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我国经济发展方针为区域带动或区域扶贫,该种方针对改善贫困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并不能有效的解决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他们还需要特殊的救助和支持。在扶贫过程中,处理好关系,安排好地区扶贫资金和选择相应的扶贫目标,将其真正落实到位。落实到村并不是将扶贫金平均分给每家每户,而是应该根据扶贫项目效率科学合理的安排扶贫金。在解决少数贫困人口问题前,不能将扶贫范围向更大范围转移,应真正的将少数贫困人口问题解决,再向大范围扩展。在使用扶贫金时不仅要统筹安排,还要同其他支农资金整合使用,合理规划,进而使得扶贫金真正落实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上。

(四)制定反贫困法

对于贫困和反贫困,是一项综合性社会问题,在新环境下,我国政府应该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反贫困法,通过法律制度来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责任,从而保证贫困治理效率。在扶贫治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的现象,对此,必须通过法律手段来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以此保证农村扶贫治理的法治化。

五、总结

在新环境下,随着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农村扶贫逐渐进入到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我国政府要特别注重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保证农村扶贫战略的顺利实施,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稳定建设。(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小云.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13(07):101-106.

[2] 黄承伟,覃志敏.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J].开发研究,2015(13):56-59.

[3] 林翰雄.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29):12-14.

篇(6)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043-0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要通过“一个加大、两个提高”,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的要求和目标。这对进一步开展新时期的扶贫开发,消除“剩存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剩存贫困的特征

贫困是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即使到2015年,全世界也还有9亿人处于严重的贫困状态[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但依然面临严重的“剩存贫困”难题。

这种“剩存贫困”在我国农村尤为突出。国务院扶贫办新闻发言人刘福合表示:2007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从2 148万减少到1 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9元~1 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从3 550万减少到2 841万。且减少贫困人口的压力越来越重,贫困群体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我国农村的“剩存贫困”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第一,贫困分布广。我国“剩存贫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山区的26个省(区、市)。其中,国家扶贫重点县地域就占国土总面积的25.3%,总人口2.23亿,占全国农村总人口近1/4。在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中,有49个县在东部地区,占8.28%;有150个县在中部地区,占25.34%;有393个在西部大开发地区,占66.38%[2]。

第二,贫困程度深。2004年末,我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有2 600万(以人均年纯收入637元以下标准),初步解决温饱但尚不稳定的农村贫困人口有5 000万(以人均年纯收入924元以下标准),也即尚未解决和尚末稳定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共有7 600万。

第三,返贫现象突出。“返贫”是指贫困人口和地区在脱贫之后又重新陷入了贫困的现象。

在我国农村,“返贫”现象十分突出,许多地方在扶贫脱贫过程中都出现过 “返贫”现象,有的还非常严重。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介绍,三峡某库区县(一些简称“库区县”)返贫率曾经高达51.9%。而地处秦巴山区某县的笔山镇返贫率竞达95%。世行“秦巴”扶贫项目中,1998―1999年的脱贫农户比重为8%,返贫农户却高达11.5%[3]。

第四,脱贫难度大。经过几十年的扶贫攻坚,比较优势明显的地区和人群都已经脱贫致富了,多数“剩存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都比较差,有的甚至非常恶劣不适合人居住,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剩存贫困”地区的脱贫难度日益增大。而“剩存贫困”人群的抗贫能力又呈递减趋势,使脱贫难度日益加大。

第五,个体贫困突出。当前,农村贫困由 “整体贫困”向“局部贫困”或“个体贫困”转变,原来单一的“贫困区”逐步向“贫、富区”交织化发展。从“库区县”看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扶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到2004年,该县的市定特困村仅有141个,比2002年减少了149个,比2001年减少了260个。与此同时,贫困地区致富能人的不断崛起,他们用适量的资金和较大的技术支持当地农户的发展,实现了“大户帮扶贫困户”,并带动了一批农户逐步富裕起来,使 “贫困区”逐步消失,而个体贫困随之凸现,“有的落后地区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00元” [4]。

第六,持续贫困增多。持续贫困或“长期贫困”是指一个贫困个体经历了五年或五年以上的确切的能力剥夺。个体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也有研究认为,90%的长期贫困者都经历了四年贫困时期[5]。据统计,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5亿减少到2002年的2 820万。但2003年由于受灾等原因,贫困人口反而又增加了80万,即达2 900万。2004年底,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比上年减少29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2.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初步解决温饱但还未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 977万,减少640万,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5.3%,下降0.7个百分点。到2005年底,中国还有2 365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及4 067万相对贫困人口,两者共计6 432万。此后,即使在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高度关注民生,美元贬值的背景下2006年仍然有2 148万,2007年也有1 479万;人均纯收入在786元~1 067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也分别为3 550万和2 841万。这些数据在扣除“脱贫后返贫”人口以外均为持续贫困者,随着持续的时间越长剩存贫困的累积越多,甚而出现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农村剩存贫困的治理路径

1.强化政府责任

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在农村剩存贫困治理中的责任。首先要形成“必须在全社会确立起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其次要重视加强对中国返贫问题的理论研究及政策指导。同时,要加大扶贫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中国目前的反贫困资金不足GDP的0.5 %,与国际上至少应占GDP的1.5 %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中明确提出:中央财政逐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二级转移支付制度,为贫困地区提供财力支持。当前要加快公共财政供给制度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扶贫的支持力度。

2.壮大经济基础

消除农村剩存贫困必须建立在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树立全新的科学发展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贫困,把扶贫纳入发展之中统筹谋划,在发展破解剩存贫困难题。对此,一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自然环境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优化区域布局,优化农产品品质,选好产业项目,采取扶持龙头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经济、生态产业、绿色产品。二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经阶段,也是剩存贫困地区脱贫发展的必经之路。牢固树立以工兴农、以工脱贫的思想,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乡村工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适宜小项目进乡村,鼓励外来资金项目入农村,为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拓宽渠道。三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增强贫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四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形成“县有开发区、乡有集中区、村有创业点”,为广大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3.提高抗贫能力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是解决返贫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西奥多・舒尔茨指出:“土地本身不是造成贫穷的关键因素,人力才是:在提高人口素质上所进行的投资会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穷人的福利水平。”[6]

农村剩存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素质较低,抗贫能力弱,脱贫难度大,应着力提高贫困群体自身素质,增强劳动本领和致富能力。必须坚持扶持、扶技、扶智相结合;高度重视农村教育,落实 “两免一补”政策;加大农民继续教育力度,加强剩存贫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技能培训;扩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投入;扶抑并重着力提高剩存贫困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当前,应着重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免费培训,使有培训需求和创业就业欲望的剩存贫困农民尤其是特困、残疾和大龄贫困劳动力都能接受免费培训;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创业文化,努力形成“人人想做事、家家忙致富”和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全民创业的社会风尚。

4.创新扶贫机制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新时期的扶贫工作,一要整合扶贫资源。以扶贫开发规划为统揽整合各方资源,建立行业规划与扶贫规划相衔接的机制,把部门职责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统筹发展”的扶贫工作新机制、新格局。二要完善对口帮扶。加强社会扶贫工作,加强和完善“集团式”扶贫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捐助活动,为全社会参与扶贫营造氛围;建立党员干部、富裕农民结对帮扶剩存贫困农民机制。三要多元扶贫开发。拓宽扶贫途径,在发展思路、物质财力、科技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给予帮扶;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包括民营企业以各种方式予以帮扶;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支持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积极开展“脱贫工程”、“光彩事业”等帮扶活动。四要重视对贫困地区的小额信贷进行积极引导、规范运作。规范小额信贷运作,积极引导国际有偿援资金、国内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参与小额信贷,支持扶贫开发项目。五要转变扶贫思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第19条指出,稳步推进自愿移民搬迁。对居住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地区的特困人口,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实行搬迁扶贫,使农村剩存贫困农民远离恶劣自然环境的居住地。当前,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在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移民式、迁徙式扶贫,切实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以降低反贫困的成本。

5.完善保障体系

由于社会保障具有防止非贫困的社会成员沦为贫困阶层及帮助贫困的社会成员摆脱生活困境的双重功能,发达国家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站在共享改革成果,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建立倾斜农村、关照贫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免除建卡贫困户的自筹参合费用,将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建立农村特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同时,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剩存贫困农民“老有所养”。而且,还要完善和发展倾斜农村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

参考文献:

[1] Hulme,D.,(2003).Chronic Poverty and Development Policy:An Introduction.World Development.31(3):399.

[2] 李其道.在“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中结合实施农村水电增收解困工程论证分析[EB/OL].中国能源网,2006-10-30.

[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R].书号:ISBN 978-7-5037-4160-9/F.1674.

篇(7)

二、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模式

(一)公共机构进行扶贫模式

公共机构是进行精准扶贫的主要政府机构,其为农村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方案,并引导和监督方案的实施。这种服务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对农村商务平台的推动作用。这种模式的主导机构和投资人是政府,所以政府可以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农村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弥补,可以加强平台的品牌作用。二是公共平台的运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都是政府构建的,政府对其可以进行有效的把握。三是网络技术的创新。农村电子商务的运营离不开设备和技术的支持。四是服务性。农村电子商务的服务性强,收益很多。现在的农村电子商务的资金和设备落实后,就需要引进管理人员,有效地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工作。

(二)农业企业进行精准扶贫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体是农业企业,其自发地组织活动,通过电子商务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还可以帮助贫困农民。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一是运作企业化。由于其主体是农业企业,所以在运行中也会体现企业的特点,在发展和管理上都趋于企业化。而且其发展具有独立性,可以促进企业的市场化运行,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二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法人独立。农业企业进行的电商精准扶贫的服务程度高,发展力强,创新能力强。但是也存在企业效益与农村电子商务效果相矛盾的问题。[1]

(三)合作社进行电商精准扶贫模式

这种合作方式的主体是在政府的帮助下,与具有一定电子商务规模的机构合作,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合作社对项目进行主导,而政府会进行引导,市场收益也不错。这种方式的组织稳定性强,市场对其的接纳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其投资的成本高,获得的利益也不能持久,技术性也不强,其发展存在局限性,会影响这种模式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没有特色

现在的销售模式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已经发生改变,而农产品的销售也发生了变化。很多?r民获得市场消息,对农产品也采用这种销售模式,但是其对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知识照搬,并没有对其销售模式进行了解,对其本质并不清楚,对产品的类型和适用的人群都没有进行了解和分析。而且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销售,对产品的独特性和市场认可度并没有了解,产品的质量也不能保证,所以这种方式实际上对农产品的销售并没有积极的作用,反而浪费了资源。贫困地区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改变这种销售模式,也没有建立品牌,没有对产品进行宣传,产品的质量和商家的信誉没有保证,消费者对产品存在疑问。所以,其就会影响产品交易,而且现在的不法分子很多,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前都要进行考察,了解产品,建立信任感。[2]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

精准扶贫中,电子商务项目开展的最重要的设备就是网络,这一项目开展的基础是必须拥有设施。网络覆盖的面积会影响农产品的销售,现在的电子商务的进行往往都是依赖网络宽带,但是在有些扶贫地区并没有网络,也难以实现网络销售,所以这一项目就难以开展。现在,电子商务项目中最为缺少的就是物流服务站,这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出现问题,销售交易难以达成。

(三)融资困难,缺少扶贫资金

项目的开展需要启动资金,任何的项目都需要这一环节。但是现在的精准扶贫的电子商务项目中缺少启动资金,导致项目的开展受限。而且融资也比较困难,这个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若是资金缺乏,就有可能导致项目的失败,这样投资人就更不看好这个项目了。政府对这一项目的开展很重视,但是政府的资金也是有限的。

四、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应用的完善策略

(一)打造品牌效应,农产品的特色创新

农村的农业产品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的交易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并没有建立品牌效应。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品牌,使自身的农产品独具特色,不断强化品牌形象。二是政府和公共机构的帮助。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宣传,促进品牌的建立和形象的强化。三是独有性和独特性。产品的独特性对产品的销售有重要的意义,这可以有效保证与客户的交易,不必担心客户的流失,竞争压力也会减小,同时也要完善自身的售后服务,保证消费者的满意度。[3]

(二)基础设施的完善

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就是网络,这是电子商务扶贫工作进行的主要设施。而且项目的进行还需要建设物流服务站,将产品从生产者手中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中。同时,电子商务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更多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要注意对人才的引进,还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电子商务扶贫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引进更多的资金,使电商扶贫的各项设施满足项目的要求。[4]

(三)多种融资方式相结合

政府对精准扶贫电子商务的项目很重视,但是政府的资金有限,也不能持续地依赖政府资金,在农村融资中,最为主要的还是要寻找融资的方法,这样才能解决项目的资金问题。在这方面,政府虽然不能投入更多的资金,但是政府可以引导这一行为的发生,对投资资金进行组织,将闲散资金投入到这一项目中,这样可以开展电商扶贫工作,促进农村偏远地区经济的发展,保证偏远地区的稳定。[5]

篇(8)

许多扶贫工程在投标过程中存在着“暗箱操作”,不严格执行招标规定,存在着严重的以权谋私的现象。个别乡镇的群众对于农村扶贫资金的监督力度不够,村集体单位中没有专门负责人来公布扶贫工程的实施状况,群众对扶贫工程进度等监督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扶贫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浪费的问题,比如很多扶贫项目变成了“烂尾工程”。扶贫资金在发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很多群众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领取扶贫资金,应该领取多少扶贫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扶贫资金被村干部及其家属挪用、贪用的现象。

二、制约云南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因素

1、扶贫中存在理念障碍

云南农村现存的扶贫理念的侧重点是扶持三农项目,过多的将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到扶持三农产业的项目中。现存的扶贫理念是去解决村民现在收入水平的低下,而不是如何用于提高村民稳定的获取较高收入的能力。云南农村大多数地区还处于发展小农经济,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模式和手段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受扶贫理念的制约,很多可以带来更高收益的扶贫项目没有被支持,这种“输血式”扶贫更多的是和“三农问题”捆绑在一起,没有发挥出其原有的持续性扶贫功效。

农村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理念是纯经济指标考核。扶贫绩效考核的指标偏向于单一的经济指标,比如农民纯收入等经济考核指标,这种方法忽视了农村居民贫困原因的多元化特征。各级政府投入农村扶贫资金用于农村扶贫项目中时,没能够综合的运用各种手段来治理农村居民的贫困现状,其综合运行效能没有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云南农村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虽然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都相对落后,但其生态环境资源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是云南农村地区摆脱贫困的一个重要法宝,但在现行的农村扶贫问题中,农村经济项目获得了大量的农村扶贫资金的支持,这不仅忽略了云南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势,而且这些项目对于生态环境也会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2、管理中存在流程问题

随着云南农村扶贫力度的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但是由于权责不对称而大大制约了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农村扶贫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扶贫项目工程的投资审批属于一个部门,但扶贫项目工程的实施管理属于另外一个部门,权利和责任的严重不平衡以及缺乏监督等原因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地方政府重复的申报扶贫项目以获取较多的扶贫资金,或者说把同一个扶贫项目工程的子项目再一次进行单独申报。

农村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地方政府的监管强度不够,从而忽视了农村扶贫项目工程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农村扶贫项目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相关部门在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上所需要的资金没有确定的预算和有效地监督。

3、监督中存在管理问题

云南省农村财政资金运营效能的真实性缺乏有效地监督。云南省农村扶贫资金是为了缓解云南贫困农村的农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一些原因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在建设一些云南扶贫项目的时候,需要购买一些物资或者设备时,可能取不到正规的发票或者收据就无法得到正规的报销手续。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小的配件适合从当地直接购买,然而由于实际原因的限制我们无法取得正规的报销凭证,因此不能进行有效地常态化监管。现在的云南政府部门对云南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的监管主要是依靠审计和纪检等方法来监督,有效地社会化监督体系还没有形成。对于那些随意浪费扶贫资金或者挪用贪污的行为也没有形成有效地惩罚制度。因此,我们必须要形成有效地社会监督体系和有效地奖惩机制。

4、使用中存在方式问题

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过于单一,没能把云南连片地区扶贫作为一个整体,从而有效地进行跨区域合作有效地和邻近地区形成有效地合作机制。在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只是将扶贫资金投入到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中,资金的投入回报率不高。云南是一个生态环境资源优厚的城市,但在扶贫过程中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没有形成良好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云南农村扶贫资金的融资方式也较为单一,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态环境优势来吸引更多渠道的融资,没能够积极扩展集资融资的手段和途径。

三、关于提升云南农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的建议

1、强化制度建设为根本

在云南省政府农村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完善扶贫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应的配套制度和管理体系。《云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是各级人民政府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巩固温饱成果,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消除农村贫困现象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各级政府在使用农村扶贫资金的过程中应该分工合作,从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各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完善政府在扶贫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流程问题,以强化制度建设为根本,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来开展工作,切实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从而更好地推进和开展农村扶贫资金工作。

2、规范流程控制为前提

关于现存的云南农村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各级部门应该简化扶贫资金使用申请的流程与步骤,切实控制其制度成本,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财政资金的运用方向。杜绝原有的“暗箱操作”,定期“晒一晒”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都有助于加强各部门在使用扶贫资金时的自律性和自觉性。将农村扶贫资金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审批操作,切实可行的运用到与农民息息相关的项目中去。例如云南省某大姚县政府就将扶贫资金运用到与村民有关的公益性生产建设中,积极地为当地贫困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建设,修建村组道路以及对小流域区域进行治理,整改村容村貌,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的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

3、完善监督体系为保障

对农村扶贫项目的招标过程应公开化和合同化,对扶贫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阳光操作”。在公示过程中必须包括前期项目基本条件和资金预算、上级审批结果、项目实施过程等重点条件,积极公示项目进度。尽可能快速有效地建立一支有贫困村民、政府工作人员、相关专业人员代表的监督队伍,设立一套监督管理办法体系并严格按照该监督管理办法,发现问题后必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对那些积极举报问题的举报人进行保护和奖励。对扶贫资金要采取专户管理实行分账核算,按照财政资金结余结转管理办法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对于扶贫资金的利息所得积极上缴国库。在贫困资金的预拨付比例中严格遵守以下规定:对补助资金在20万元以下的项目;预拨付资金比例不能超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总额的50%;对补助资金在20万元以上的项目,预拨付资金比例不能超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助总额30%;其余资金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实行财政报账回补。

4、创新扶贫方式为平台

篇(9)

中国农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其特征是农业规模化不足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收益率低下。这种条件下的农户及其借贷行为也就带有明显的小农经济特色。从目前我国居民手持现金的绝大部分在农村地区这一事实来看,虽然这与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服务体系未能深入广大农村有关,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户主要出于日常交易和预防动机的金融需求。即使存在部分贷款需求,也因为经营规模狭小,和农业固有的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等原因,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表现出一定特性:

(1)贷款数额小。家庭经营的规模决定了用于家庭生活和生产方面的贷款需求规模不会太大。

(2)希望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贷款方式。由于耕地、山林的所有权不属于农户,土地不能用于抵押,住房作为农户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又很难被用于抵押,因而农户可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非常有限;

(3)农户的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时间或季节性,要求信贷手续简便、灵活、及时。因为,烦琐的手续会贻误时机,往往造成贷款尚未批准,需求时机己过。

(4)我国的农村社会是由层层的亲情和友情结成的关系网络,当他们有部分资金需求的时候,会首先考虑关系网络内部的借贷。这就为纯粹商业借贷的市场开拓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信贷需求和供给的不均衡,造成了目前农村金融建设的困难局面。

(二)我国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分析

自十七大以来,国家对于“三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金额体系不断完善,从而向农村地区注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规模化的逐渐推进,农村的生产经营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型经营主体涌现。农业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始活跃在农村的金融市场,这些经营主体的变化也使得农村的金融需求更加多元化。据中央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统计,截止2014年6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7.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达到18.51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其增长速度高于贷款规模增长平均水平。2014年上半年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496亿元;农户贷款余额5.06万亿元,同比增长24.4%,其中上半年增加5547亿元,同比多增1043亿元;农业贷款余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上半年增加2713亿元,同比少增189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渐增强。而涉农贷款中大部分是用于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通过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来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发展生产。随着农村经营主体从单一的农户生产,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农村经营主体,农村的信贷需求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农村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主体资金需求特征由于其经营特征的不同而各异。贫困农户的信贷需求比较小,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其信贷需求一般通过亲戚朋友的民间借贷完成。专业化的种养殖大户和家庭农场,由于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其信贷需求要高于一般农户,启动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民间借贷和少量的商业贷款,但其发展生产依然需求资金用于启动市场和扩大规模。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产品开始为市场所接受,销售收入开始增加,并且具有少量的可抵押资产,但风险仍然比较大,因此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民间借贷以及结合政府担保的商业性信贷,因为有少量可供抵押的资产而风险仍较大,所以会有结合政府担保的商业信贷,资金主要用于生产贷款需求。处于发育期的龙头企业,产品相对成熟,市场更加广阔,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有一定的资产可抵押,是农村企业中获得资金比较容易的企业,同时,又是地方政府扶持的对象,因此,其资金来源主要有商业性信贷和政策金融,处于此阶段的企业的资金主要用于生产规模扩张。从普惠金融的视角来看,农业龙头企业获得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可能性较高,而其他的农村经营组织则存在金融抑制。所以,推进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农村小额信贷体系是农村的动力所在。

二、普惠金融视角下我国农户小额信贷模式分析

中国小额信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走过了从小额信贷试验阶段、小额信贷与非政府组织共同试验阶段、政府开始采用小额信贷的方法开展扶贫、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大力开展小额信贷的阶段、多元化信贷政策和机构发开展小额信贷业务阶段的发展。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经历了这五个阶段的发展后呈现出项目小额信贷、非政府组织专业性小额信贷、政府小额信贷、正规金融机构操作的小额信贷和民间小额信贷这五种类型的小额信贷项目并存的格局。根据资金来源和组织机构的不同,中国小额信贷可分为三大模式:

(1)孟加拉GB模式。以国际机构捐助或软贷款为资金来源,包括外国援助机构有期限的小额信贷项目、专业性NGO的小额信贷项目、慈善性或非盈利性的小额信贷项目等。

(2)政府扶贫小额信贷模式,主要是借助小额信贷这一金融工具,以实现扶贫任务为宗旨,以国家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为资金来源,政府和金融机构运作的政策性扶贫小额信贷。

(3)正规金融机构自主经营的小额信贷模式,如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个别信托投资公司开办的小额信贷业务。在新型农村金融信贷需求下,由于政府扶贫资金的有限,由政府担保的政策性小额信贷以及正规金融机构的经营的小额信贷业务成为农村小额信贷市场上的主力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相对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小额信贷方式,扩大农村小额信贷的覆盖面,满足我国农村当前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是我国发展农村金融的目标,也是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政策目标。针对于目前农村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变,农村小额信贷开展的方式主要以政府扶贫资金、政府担保的政策性贷款、农户信用贷款、农户担保贷款、联保互保贷款等方式开展。

1.政府扶贫资金。政府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农户的生产发展,以及以村委会为单位的资金互助组织。但是由于政府扶贫资金的有限、缺乏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其对于农村的产业化发展作用较弱。

2.政府担保的政策性贷款。中央及各级财政筹措担保基金,为有发展愿望和发展能力的农户提供担保,提供部分贴息资金的小额贷款。该中小额信贷方式解决了农户在信贷需求中缺乏有效抵押担保品和风险高的难题。同时,政府的政策性贷款的贴息资金既降低了农户的自己使用成本也保证了提供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的收益。

3.农户信用贷款、农户担保贷款以及农户联保、互保贷款。除了政府的资金支持以外,一些正规金融机构也逐渐的开始涉足农村金融市场,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小额贷款。其主要力量为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离不开持续性资金的支持,资金的可持续才能保证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以正规金融机构开展的小额信贷业务方式是目前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主要方式。

三、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普惠金融体系框架是一种包容性和开放性的金融体系,其宗旨在于为广大被排斥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的弱势群体提供完善有效的金融服务,创新金融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小额信贷。

(一)持续性的国家宏观政策支持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十七大至今,国家连续提出针对“三农”的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加大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力度。伴随着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资金的可持续性供给是支撑农村生产经营和规模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需要国家持续性的宏观政策支持。

(二)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

个人征信体系数据是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信贷资金一项重要参考指标。由于农村生产的分散和参与金融活动度不高,大量的农村地区没有完善的征信体系。这就为商业信贷资金的注入造成了障碍,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的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成本,也能提升农户的贷款可获得性。

篇(10)

二、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全国来说,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贫困地区。如果贫困人口长期不能摆脱贫困,就无法构建和谐社会,谈不上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无法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无法建设新农村。因此,进一步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使他们摆脱困境,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目前我国的贫困问题还很严重,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还很庞大。农村有2365万的贫困人口,还有4000多万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低收入人群,两者合计有6000多万人。他们大多居住在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环境较差的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不便,许多地方连基本的温饱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更不能享受正常的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即使是有吃的,也是没花的,要是再摊上个有病的,生活就更难以为继。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在很多农村贫困地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再加上资源贫乏,环境恶劣,生活环境很差,脱贫的难度很大。

三、农村扶贫开发的方法和途径

上一篇: 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 下一篇: 网络安全的学习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