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3 09:48: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课程体系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德育课程体系建设

篇(1)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训开展的基础性工作。课程体系能否实现预设目标,需要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较,方能得出结论,而课程体系及建设的改进、调整和不断完善也必须依据评价的结果来进行。因此,为更好的规范全国工商系统培训工作,统一培训标准,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工作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有关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成为当前培训工作中有必要研究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系统构成

(一)设计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用以系统地、客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全貌。评估的意义在于对工作的指导和质量检查,因此研究评估体系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评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评估的结果往往反作用于工作实践,并按照评估的标准指导实际工作,在确定评估要素和评估标准时,应本着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能力水平的提高的这一建设宗旨来构建。

2、全局性原则

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工商总局及以下各级培训机构主要担负着处以下等各级干部的培训工作,这其中既有综合素质培训,也有专项业务培训。按照公务员培训的分类,还包括初任、任职、更新知识、专门业务和后备干部培训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培训,因其具体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培训的课程体系也不同。在进行评价体系设计时,应考虑系统实际,从全局出发,在充分分析各级各类培训特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具有共性特征的一般要素,选择能够广泛适用的表达形式,以适应系统主要培训类型对课程体系建设评估的要求。

3、完整性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全面地、系统地再现课程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指标设计时,应考虑到整个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主要因素,使评估者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考察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的全貌。

4、实用性原则

根据操作的实际,指标体系在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1/对末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尽可能地使用量化标准或一些可操作化的语言来概括表达;2/在计算上要尽可能少的使用数学表达式,使计算通俗化;3/尽可能地避免指标的繁复设计;4/注意挑选主要因素作为评估指标。

5、科学性原则

(1)广泛征询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方法,仔细斟酌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确立的每一项指标和指标权重都言之有据。

(2)对评估工作的各个方面给出操作规范,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结果失真。

(二)系统构成

评估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由评估的指标和指标的评价标准两项构成。前者是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及其工作成果的真实再现,后者是工作及其成果质量的衡量尺度。因此,该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培训的总体目标指导下,以能力研究为基础,适应各级各类培训课程体系评估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和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分别建构指标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涉及课程体系及其建设两个层面,其中,课程体系评估是对课程体系的状况进行考察,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是对课程体系形成过程状况进行考察。

(一)关于一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有两个主要环节,即课程体系建立与课程体系调整,分别设计为两个一级指标。课程体系本身评估是对课程体系本身的检测,表现为内容和使用说明两个方面,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构成问题,使用说明是课程体系的使用方法问题,本指标体系分别将课程体系组成和课程体系说明作为课程体系评估的两个一级指标。

(二)关于二级指标

1、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建立在课程体系建设整个过程中具有前端性和基础性,是影响课程体系质量的首要因素,其不仅体现了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还引导着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最终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和结构。为更好地做好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工作,研究了如下问题:a)培训有哪些类型,确定开发哪些类型培训的课程体系,它们之间有否相同;b)根据前述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需要了解学员的需求,需要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能力分析和研究;c)什么样的开发人员具有研发能力;d)课程体系建立应有怎样的科学保障。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设计为:培训类型分析、培训需求调研、能力标准研究、开发人员组成、评估五项。

2、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分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也必然随之调整。因此,为干部培训建立的课程体系也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内容、监管方式方法手段以及监管对象等监管体系和模式的变化,课程体系必然适时做出调整,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辅助因素是来自培训环节的反馈意见。为此,把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设计为:监管体系研究、教学意见收集、方案调整三项指标。

3、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组成指课程体系包括什么具体内容和怎样构成,即课程体系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把二者设计为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

4、课程体系说明的二级指标分解

对课程体系说明的考核,一是应当克服课程体系研发的随意性,避免课程体系研而无果的现象,或草率应付,简单列一张课程体系表敷衍了事的做法;二是应当考虑是否为培训中的具体使用提供了便利,对课程体系的内容是否作出了必要的解释,对课程体系的一些使用方法和建议是否作了明确的规定。说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说明,二是使用说明。本分课题研究把这两个方面作为课程体系说明分解后的两个二级指标。

(三)关于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的三级指标来自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分解。三级指标从内容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总体来说是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确定的,在确定三级指标时,更多考虑的是可测量性和是否为主要检测项目等技术因素。

转贴于

1、课程体系组成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组成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它是课程体系考核的核心内容,在研究中主要考虑了三个问题:

(1)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与能力标准相适应(注:①能力标准包括内容、等级与能力组合;②能力标准应按照不同岗位、不同职级来建构);

(2)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突出了行业特色;

(3)有助于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是否占有足够的比例。

2、课程体系说明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说明是课程体系得以使用的文献依据,因此,它应对课程体系中每一单一课程的教学要素都应说明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课程计划编制中的参考价值,这是其一;其二,任何课程体系的设计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的,也都有其局限性,为了正确的使用,必须就其使用范围做出说明,以增强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和它的服务性功能,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可留有自由调整的余地,并在使用说明中加以叙述,使课程体系更为完善。综合这两点,课程体系说明的三级指标共设计了六项,详见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表。

三、指标解释和应用说明

(一)课程体系建设主要评估指标解释

1、“通用能力”:指由国家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公务员制定的一般能力标准。

2、“专业能力”: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决定的依法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能力,它包括依法行政的学习理解能力、依法监管的运用执行能力、执法办案的技术技巧等。

3、“岗位能力”:指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体业务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一般根据岗位职责和行政职务级别的要求来确定。

4、“开发人员”:指直接参加课程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工作人员。

5、“一线任课教师”:指正在教学岗位上执教,所任课程与拟开发课程体系有关的教学人员。

6、“教务教研管理人员”:指正在从事教务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工作人员。

7、“专业课程”:指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业务课程。

8、“实践课程”:指以师生互动为特征,以培养学员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课程,它通常包括现场考察、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与研讨、情景模拟、执法课堂等教学模式的课程。

(二)指标体系应用说明

本评估体系针对不同培训类别建立,相对比较宏观,一般不针对一期或一次培训班来使用,否则评估结论会有偏颇。如果某一类型的培训只做过一次,可直接应用本体系;若其培训周期较长,分别几个阶段完成,应对整个周期开设的全部课程进行评估。

(三)指标评价标准与权重的设定

1、评价标准

在评价标准中凡是涉及到以数字比例确定标准的,均采用了访谈法或座谈会法或实证法或三者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下面以课程体系组成指标为例,叙述数字标准的研究。

课程体系组成评估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构成方面,都需要以一定比例数据作为评估标准。在实际确定其数据比例时,它主要有这样三个来源:(1)源自一定数量的有经验的教务、教研、教学人员座谈会取得的经验数据,具体做法是课题组成员先拟定初始数据,然后组织人员,召开座谈会,通过讨论加以确定;(2)源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培训中心和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构建课程体系模式的调研文献资料。(3)源自2001-2005年五个单位(国家工商总局、新疆工商干校、河北工商干校、内蒙古工商干校、江西工商干校)各类培训班的课程计划。

篇(2)

1 引言

1997年,为了支持中国高校进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大型主机技术知识在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IBM向包括我校在内的四所中国重点高校捐赠了四台IBM大型主机,用以支持大型主机课程的开设及大型主机技术的研发。虽然大型主机已在全球金融、大型制造、航空等领域占据绝对重要地位长达四十余年,世界上也有约150所高校开设了大型主机的相关课程,但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却仍是一片空白。

作为首批参加IBM大型主机合作项目的高校,我校一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探索和研究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2 大型主机课程的主要特点

大型主机自1964年问世以来,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始终以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著称。然而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稳定性及可靠性的背后正是软、硬件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将大型主机庞杂的软、硬件技术梳理清晰,并以此为基础建设符合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的课程体系,成为大型主机教育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大型主机主要软、硬件技术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型主机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1) 基础理论相通

大型主机技术的基础理论在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基本都有讲授,如“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中,大型主机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许多基础理论和技术都是由它奠定并发展而来的。

(2) 应用背景复杂

大型主机主要面向企业级用户,应用规模通常都非常庞大,如全球化的银行金融系统。如何让学生理解如此庞大、复杂的应用背景,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是一个难点。

(3) 应用技术独特

虽然大型主机课程在基础理论方面没有任何特殊性,但其应用技术却是非常独特的,与许多目前“流行”的计算机系统大相径庭。例如:大型主机常用的操作系统并不是常见的Windows或UNIX,而是专用的Z/OS;相应的文件系统、操作方式等都有别于我们常见的计算机系统,这样的“陌生感”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 实践要求较高

大型主机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大型主机技术的技能,所以在实践方面要求较高。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金项目:(1)国家级教改项目“大型主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高司函[2006]239号)。(2)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60037)。

(5) 课程门类众多

大型主机的软、硬件环境复杂,相应的技术课程也是门类众多,学生要具备基本的应用或管理能力,必须同时学习多门课程。理清这些课程与学生培养方向的问题,是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1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做好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总结我校十余年的经验,我们认为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经验,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从事大型主机软件开发、适应软件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应用型国际化高级复合型IT人才”[1]。

3.2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结合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所以在制定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时,我校积极与国内及国际的大型主机开发及应用企业合作,例如IBM、花旗软件、武汉钢铁集团、中国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及目标方面充分征求这些用人企业的意见,并结合高校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如图1所示。

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主要培养基于大型主机的应用软件开发人才,而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则主要培养与大型主机系统相关的管理人才。

3.3 大型主机课程的分类

根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可以将大型主机课程分为三类:

(1) 理论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相关的软、硬件理论基础,如:大型主机系统导论。

(2) 应用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基本操作、使用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大型主机应用技能,如: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

(3) 专业技术课程

面向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介绍各方向所需的专业技术内容。例如:应用开发方向的“COBOL语言程序设计”及系统管理方向的“作业管理子系统JES2”。

(4) 业务基础课程

要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还需要使学生对相关的大型主机应用的业务基础有所了解,例如面向金融信息化的“金融基础知识”。

其中,理论基础与应用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的各方向是相同的,而专业技术及业务基础课程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来进行设置。

3.4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

为了达到大型主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时,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需要:① 满足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②达到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③切合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④符合大学教学规律;⑤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以上原则,并参考国外先进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提出了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所谓主线式,就是指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实现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技术及创新能力为主线。而模块化则是指将不同培养方向的课程系列化,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基本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由于现行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上覆盖了大型主机方向所需的基础理论,所以我们并没有专门增设基础理论课程,而是将本科生进入大型主机方向课程学习的时间定在了二年级阶段。这样,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型主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

对于两个主要培养方向而言,应用基础课程是相同的,如表1所示。“大型主机系统导论”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大型主机软硬件系统的主要概况、应用背景及基本操作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前对大型主机系统有一个概况性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大型主机系统的整体认识。而“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则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操作系统基本功能、操作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大型主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数据集的管理以及批处理作业的编写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从专业技术课程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应用开发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集中在程序开发语言以及应用开发常用系统方面,具体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由于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还可划分为多个子方向,为了便于学生选择,又将该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两类。表3列出了这些课程的具体设置,其中前两门为专业基础课,是系统管理方向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其余课程则可以由学生根据各子方向灵活选择。

转贴于

对于大型主机应用开发人员而言,不单单要掌握大型主机应用程序开发的技能,还必须对相关业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根据目前大型主机应用多集中在金融行业的特点,我校在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增设了一些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业务基础课程,如表4所示。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巩固和提高在大型主机系列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两个培养方向均设置了3个学分48个学时的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全部为实践学时,内容来自于真实应用案例,如小型银行交易系统、税务系统等。

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当前大型主机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其课程体系结构灵活,可根据技术更新及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从课程设置来看,突出了“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针。在学时分配上,实践占总学时的50%以上,并有两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充裕的课时保障。

4 实践效果及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培养,最初只是简单照搬美国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向也只有大型主机应用开发。1997至2002年的六年时间里,经过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大型主机行业需求,我校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相关课程,并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新的课程体系。6年来,共培养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222人,除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94人外,86人进入IBM、花旗、EDS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直接从事大型主机相关开发及管理工作,42人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国内金融企业及软件开发企业。

在确立了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课程大纲、教材、实验手册及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和制作工作,目前已经有4门课程获批为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通过企业交流、毕业生跟踪等途径,我们对本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从IBM、花旗等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我校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毕业生具有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以及所掌握的实用技能水平较高等特点。而毕业生也均反映,在校学习的大型主机课程方向明确,设置得当,贴近实际,兼顾了理论性与实用性,为他们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总结

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型主机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问题。我校根据多年相关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主线式、模块化”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结构灵活、方向明确,符合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下一步,我们还将从“文理交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丰富大型主机专业培养方向等方面入手,继续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及实践,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篇(3)

“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理念和模式。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把它和大学教育联结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因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通识教育的内涵之一就是关心学生的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感悟诸如生命与生活、幸福与自由、个性与尊严等人生真谛,为现实生活提供永恒的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非常契合。19世纪以前美国学院的课程几乎全部都被规定为必修的课,所有学生学习的课程基本上是相同的。19世纪初,部分美国学院开始实行选修制,学生被允许选择专业科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一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课程实施制度,不同学生所学课程之间出现很大的差别。“大学生学习的课程是否需要一些共同的部分)”在当时成为课程建设层面争论的焦点。帕卡德教授撰文为本科课程应该有共同部分的观点进行辩护,他在文中说明:“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通识教育最初被赋予的内涵。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种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目标就是培养完整、健全的人(也称全人),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通识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学有专长,术有专攻,而且在智力、身心和品格各方面能协调而全面地发展;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主动、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总之,通识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培养,其次才将学生作为一个职业的人来培养。不难发现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一,就是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目标,采用心理辅导法的教育学模式。根据教育对象已经具备的心理素质水平和个人心理发展需要,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交往、做人和学会发展,促进智力能力、个性特点、社会适应性性和个人创造性发展为基础教育内容;运用各类专题模式训练、多学科渗透、个案或团体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从自我意识—人际互动—策略活动—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个体心理素质,作为课程指导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境,安排有效的课堂团体活动内容,最终达到培养高职生健全心理素质,保持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目的。可以看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识教育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支撑。对于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身心以及能力的发展来说,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识教育是不完整的、片面的,不理想的。因此本文基于通识教育的知识大背景,结合我校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课程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体系建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期望能对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为高职类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关于我校现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反思

从2009年9月份开始,在心理健康的课堂上,我院一直使用的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主编的《高职心理健康》,该教材于2014年7月再版。这本教材针对性强,对五年制高职生的心理疏导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中设置有“想一想”“练一练”“动一动”的模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具体的活动设置。我院心理健康教师也是按照这样的教学理念安排课程的内容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实际的关于课程内容和形式上的感受。

1、内容选取要新颖如果案例内容的选取稍显陈旧,学生们就没有新鲜感。现在的学生视更野开阔,知识面也在不断的扩大,常见的案例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想听到一些最新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咨询案例。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储备,更要求任课教师能够在课余时间主动的、亲身的积累一些咨询案例。比如在公益组织义务做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积累大量的一手案例。同时尽可能的多参加各种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2、课堂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要丰富因为使用的教材中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串联起来的,教学内容就显得不是很丰满。当然一堂好的心理课应该是活动课,而不是理论课。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需要阐述简单的理论,或者标注一些相关理论的参考书籍,让教师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在知识上有所准备,让学生在活动的开展前能有一定的活动目的上的了解。在活动中能够体会心理能力的增长,而不仅仅是游戏一场。例如在讲解道情绪管理的内容时,就可以增加情绪的ABC理论,认知疗法等。然后再开展调试情绪的游戏活动,那么学生就知道从态度的角度入手解 决情绪问题了。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模式应灵活多样课堂上时间有限,如何更好的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识教育的开展形式包括讲座、课程和社会实践等。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直接切入学生现实心理的专题讲座,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程组织模式。本学期我们学院开展了“迎接春天——通识教育讲座季”的活动,全院教师积极参与,效果和反响很好。相关的问卷反馈也在整理和描述过程中。另一个就是课程的安排。我院目前对在校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安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课堂的基本讲授,另一个就是选修课的开设。在课堂讲授中,根据学生学制的不同,还分设了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和三年制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选用的教材也各有针对性。但是在多年的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仅仅靠课堂知识的讲授和简短的课堂活动很难生动活泼的展示心理健康知识的内涵,也很难让每个学生都切身的体会到团体活动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和成长。因此,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团体活动和素质拓展训练等形式,就能够弥补这一不足。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潜能,也能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在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体系中,增加小班活动课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形式。当然开展起来确实难度不小,首先要解决场地问题。其次要求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团体辅导的经验。最后还要求学生能够积极配合,参与活动中。当然以上思路也是我们想要重点突破的方向。

4、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渗透的思想作为人文社科类的学科,心理健康课程难以避免的要与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课等科目的相关内容有交叉。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并不是职业训练机构,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学科交叉的部分完全可以相互渗透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心理健康课上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能力就与思想品德修养的人际和谐内容有交叉,但侧重点略有不同。心理健康课中关于人际交往,可以涉及到人际吸引的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以及情商的管理。而思想品德修养课在人际关系部分,更强调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处事态度。心理健康课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内容相重叠。心理健康课侧重点在职业个性的部分,而思想道德修养课则侧重于职业的认知。

四、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目标:鉴于我们高职院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面向青少年中16岁~21岁这个群体,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具备一些共性,例如:思想日趋独立,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情绪起伏多变、表露而又内隐;自我意识形成和迅速发展;性意识萌发;闭锁性与孤独感。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自我认知偏低,有一定虚荣心理;自我调控性差,表现为逆反和任性;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恋爱中也存在盲目从众的现象;自控力偏弱,做事情缺乏毅力等等。鉴于对高职生心理特点认知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推进。

1、自我认知完善目标: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主要内容构成。高职生的心理问题,多数可以在完善自我意识这个层面得到改善和解决。自我认知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希腊一座古老的神殿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中国古语也教导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研究发现:对自我认识不清晰、不精确,自知力不强,易导致误判自我,或自负、或自卑,从而导致诸多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人们的心理会产生重大影响。自我体验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产生的情绪体验,是在自我认知基础之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决定自我体验,而自我体验又强化着自我认知,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否喜欢自己”,“我是否满意自己”等,主要是一种自我的感受。自我体验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自尊心、自信心、义务感、责任感、优越感、荣誉感、羞耻感等。特别是自尊心、自信心对人的影响很大。有自尊心的人,总是不甘落后,力争上游,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好胜心,是一种动力。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和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总认为自己不行,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信心定势,对学习带来不良影响;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够成功,他就会积极努力,取得成功。自我体验对个体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时,同样的事件,他人的体验与自身的体验截然不同。很多从体验中获得的自我远远高于从理性获得的体验。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对自己行为和思想、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表现在两个方面:发动和制止。自我控制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具有推动作用,使个体为了获得优秀成绩,社会赞誉,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暗示、自强自律,核心内容是“我将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做?”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知”与“行”之间有很长的路,高职生常常“心动而不行动”,事实上心动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历练意志则需要更多的自我控制。可见积极的自我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它不仅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更是取得人生成功的基础。因此这一目标在课程建设中就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积极心理建设目标:最早开始实践积极心理知识传播实践的是开始于2002年的哈佛大学幸福课,在哈佛选课的学生成倍增长。英国的惠灵顿公学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开展了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的幸福课,立刻在英国掀起了一场课程改革。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也不难发现这种积极推进幸福课的例子。幸福课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互动的部分,还应该拓展到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精心选择幸福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取最为贴近高职生生活实践的幸福问题,不仅停留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还要从其他学科知识中选取最有价值的幸福见解;能够从自身的咨询案例和研究经历中,选取最有生活最有说服力的幸福案例,和学生一起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对的幸福感知。

(二)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1、撰写适合本校学生心理特点的校本教材我校学生目前使用的教材有两本,一本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心理健康——高职这场游戏如何通关》,另一本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使用的过程中我们感到,对我校学生的贴合度不够理想。所以我们也在思考,可以将我校教师多年积累下来的学生咨询案例、辅导员对学生的辅导案例,同时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写适合我校学生学情的教材。

篇(4)

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只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才能达到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作为高等院校的工科教师,应不断地改革完善自己所教的课程,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思想合格人才。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了教学内容;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实施了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体系,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实践,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的矛盾,将教学目标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以教学促科研、科研为教学的目的,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一、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

教材的选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是本校电气工程专业新开课程,这几门课程与电力系统的工程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气工程整体学科框架之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将“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形成课程链,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培育学科生长点、强化电力网络模型构建、运行状态分析、安全分析等意识、促进课程之间交叉渗透。

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的版本很多,现有的很多中文教材从内容上看差别不大,教学内容仍然是在“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重点”的观念,偏重于理论和知识的传授。特别是数值计算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使学生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复杂计算,忘记了科学计算与工程运用的相互关系,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这些课程研究的是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的相关环节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大量工程中的知识和概念,在教材选取和内容处理上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认真阅读和研究国内外同名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资源,课程组讨论了选用中文、外文教材相结合的原则,“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选用外文原版教材。

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时数比以往减少,教学内容多、繁、杂,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教材更新慢。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将大规模电网的运行状态与安全分析为切入点,优化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删除过时的知识,使优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充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丰富电气工程专业课由理论到实践的课程体系,把教学内容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二、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传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满堂灌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有鉴于此,我们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的尝试,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研究者。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研的支撑,教师拥有敏锐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创新型教学的关键。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创新教学中挖掘科研思想,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将科研搞好,也可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把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意识与专业思维,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响应教育部关于积极推广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要求,主要包括:(1)采用多媒体教学,中、英文相结合电子教案;(2)教学要求和电子教案在网上公布(3)利用教师邮箱等答疑和讨论;(4)利用电子邮件递交和批改作业,(5)仿真教学。授课主要利用中文讲解,加必要的英文术语,便于学生课后阅读和领会教材内容。

为了让学生学习并理解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电力系统分析和可视化平台(Power World Simulator)进行系统仿真分析,将电力网络的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无功补偿等运行结果可视化显示在屏幕上,非常直观,使学生对系统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关键概念,让学生立刻看到课堂中学到的概念如何应用在实际工程,并加深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电力系统领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电力网络仿真软件(Power WorldSimulator)在北美地区等调度中心成功应用,并已在国内南方电网各大电力调度中心使用。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采用电力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自己动手构建电力网络,将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验当中,在实验过程中,结合部分电力网络的实际数据进行系统稳态运行及故障状态分析,使实验过程更接近于实际的电网环境,真实再现实际电网运行的动态过程,提出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增强学生对于电力网络安全的意识,缩短学校教育与电力行业要求的差距,使毕业生能尽快地胜任工作。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电力系统的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校企互动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到大型火力、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变电站等地参观实习,了解发电厂及变电站实际生产及运行情况,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针对企业需求,结合仿真软件组织学生共同进行模块开发,借助传统学科积累,把教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接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是指以制作或设计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软、硬件)为目的的任务,面对企业技术需求,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加深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灵活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将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演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向教师和专家进行请教等多种途径获得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现项目的具体方法,为项目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分组进行的项目,还要集体分工准备,互相交流,以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间的协作为主,在此阶段教师随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学生能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计划完成项目任务。项目评定是对整个项目教学实施情况的验收,也是对学生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的完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每年有20多名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且出色地完成了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了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企业进入试用阶段,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五、结语

本文构建了以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了课程内涵,教学中发现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实施效果好,并且压缩了课堂教学课时数;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了教学效果;实施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实践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实施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得以增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的途径。同时,通过教学,提升了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喜双,姚健.先进制造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0,(8):62-64.

[2]罗庆跃,刘湘涛,黄大足,王跃球,刘家芳.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2006.

[3]孙淑琴,嵇艳鞠,王应吉.基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电气工程学科成立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2008.

[4]李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材建设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53.

[5]浩歌.加快高教改革迎来未来发展主动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1.

[6]王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J].教育探索,2010,(8):66-67.

[7]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8]李夏,闻娜,刘成伟.项目教学法在《电气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0,(05):189-189.

[9]乔和.关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学教育论坛,2006,(2):108.

[10]李芳,胡斌,李红艳,任红,陈新军.《电力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6,(5):190-191.

[11]董武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J].教学天地,2001,(9):20-22.

[12]陈铁柱,黄志勇,马强.实施整体创新构建现代化教学新型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2010,(4):141-145.

[13]张秀芹.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辽宁教育,2004.

[14]张永健.电力系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7,(13)2:60-63.

[15]李保刚,赵小侠,王玉琴.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J].安阳大学学报,2004,(3):34-37.

篇(5)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但现行的高职教材不是将本科教材缩减就是将中职教材增加而成,导致学生不是缺乏动手能力就是没有发展潜力。因此,如何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进行了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并对其实施模式进行了探索,初见成效。

一、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及开发流程

1.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特色创新、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符合岗位需求,教学内容符合技能培养。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又不完全等同于教材,同时能够满足化工行业发展的需要。

2.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如下:

二、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

1.结合企业调研及化工过程的解析,确定职业岗位

通过对渭河煤化工集团、陕西神木化学有限公司、陕西氯碱化工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的调研和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分析,选择这些企业的技术专业进行“工作分析”,确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服务于适合各类化工生产企业生产一线的化工操作岗位,即化工现场操作岗位、设备仪表维护岗位、化验分析岗位、化学反应岗位等。如图1所示:

2.根据职业岗位,产生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并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

通过职业岗位群所需技能的调研分析,产生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挖掘职业核心能力、核心知识、核心素质,并以行动领域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重构现行的学科体系,设计专业学习领域,并设定相应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必须的单向技能训练,全程贯穿核心能力的培养理念构建系列课程,形成基于化工生产工作过程、并以熟练从事职业活动能力为支撑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过程如表1所示:

3.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设计

现代化工行业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装置集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过程性控制、连续化运行等方面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外,更注重以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合作意识、质量意识以及适应技术进步的可迁移能力等方面为代表的综合职业素质。根据职业工作过程及能力、素质要求安排课程内容;依据职业成长和认知规律,设置课程进度及接续关系。完成本专业完整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图2所示。

4.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解析

本专业课程体系无论是理论教学体系还是实践教学体系,均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第1学期公共基础领域是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第二阶段即第2~3学期专业基础领域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三阶段即第4学期专业技术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第四阶段即第5~6学期:第5学期专业拓展领域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方向能力,第6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全程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和实践相融并进,工学结合,突出了高职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三、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的践行

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岗位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模块化进阶式“工学结合、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并融入“化工总控工”、“化工操作工”、“化学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采取认识实习、仿真模拟、上机实操、顶岗实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近几年来,学院致力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但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我们需要随时调整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也还需要在实施过程当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我们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莫足琴,梁铭,夏德洲.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 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0,(23).

篇(6)

教学考评隶属课程评价的范畴。课程评价是以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定的途径对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1]。可见,教学考评是课程评价的狭义表现形式,即是对课程教学活动结果的价值判断过程,从学的角度反思教,目的是不断完善课程以达到价值增值。教学考评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效果进行诊断、纠偏的重要手段[2],具有检验、反馈、决策、导向、激励等功能。

正确认识教学考评,就要深入理解其基本构成要素。基于主体来说,考评具有指向性,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基于内容来说,考评具有发展性,是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人本理念;基于形式来说,考评具有多样性,是要结合过程与结果、定性与定量、横向与纵向;基于功能来说,考评具有导向性,是为了改进教学。高职教学考评是作用双方在实践活动中的螺旋上升过程,具有积极导向与价值判断作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

二、教学考评的四个转变

要对专业课程教学考评体系进行改革优化,就要端正考评目的观,摒弃传统考评的片面性和功利性,从考评的四个基本要素入手,突出考评的过程性和多样性,充分发挥考评的反馈调节和改进提高功能,全面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考评主体多元化

传统考评以教师为主体,基于考评标准和教学制度,教师具有绝对权威,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第一当事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足够发言权。把学生作为考评的主人,让其树立参与和责任意识,有助于释放其自然个性,正确认识自我,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这不仅可以保证教学考评的客观、公正、有效,也是尊重教学的一种体现。同时,要充分吸收行业技术骨干及毕业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的考评,实现政府权威性、院校专业性和社会公正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合一[3]。

(二)考评内容多维化

传统考评以理论知识为主,知识本位尚未让位于能力本位,结果是学生成为知识的“搬运工”、考试的“背多分”,一些学生靠“临时磨刀”也能取得好成绩,出现了差生抄袭为及格、好生抄袭为评优的不良风气,造成了考评客观性、效度和信度的缺失,不符合高职教育本义。对于职业教育,多维度考评极为重要,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强调知识的实用和应用,能力的职业和实践,素质的专业和全面,有利于使学生达到应知、应会和应是。只注重学生显性知识和技能的量化考评,不利于其迁移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等隐性能力的培养,也与高职教育“人本”、“立德”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

(三)考评形式多样化

传统考评过度强调终结性而忽视过程性,通常依据期末笔试分数将学生量化分级,忽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悟,对于非智力因素的质性评价关注不够[4]。考评过多强调统一性,强调评价的共性、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试图用单一尺度和统一标准来测试所有学生[5],难以保证考评的科学合理。为了全面考评教学实践活动,有效解决各种问题,改善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教学考评要兼顾静态终结性和动态过程性、定量刚性和定性柔性、纵向比较标准性和横向比较全面性,使教学考评的功能最大化。

(四)考评功能多用化

传统考评误当手段为目的,过分看重其在检验学生成绩、评奖评优、推荐选拔上的功用,考评完毕就意味着课程终结,因缺乏考评的反馈机制而成为一个封闭的死系统。课程评价可以承认评价对象之间发展的差异,但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确定这种差异,而是要从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中去判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到适合评价对象改进与发展的方法,促进评价对象在现有基础上的发展[6]。评价标准不仅是对与错,还存在比较效应,应将教学考评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系统,采用建议和意见作为考评结果,充分发挥其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真正做到以考促学、以评促改,以更好地指导课程教学。

三、过程考评的教学实践

考评是教学的一部分,与教学承上启下相辅相成,而不应把考评从教学活动中游离出来。过程考评强化了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利益诉求,实行多样性的动态过程跟踪,应对考评功能重新定位,充分挖掘其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果蔬贮藏与加工”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同时也是农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果蔬采摘后贮藏保鲜技术、熟悉常见加工工艺、了解创新(新理念、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提高产品保值增值和质量安全意识。结合课程教学思考,对考评主体、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应用等进行探索实践,努力改变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考评现状。

(一)考评体系重构

重构考评体系主要是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考评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与建构。要确定考评对象,设置考评项目、明确考评形式、制定考评标准,进行考评实施与反馈。理论考评体现实用、够用和应用,积极与职业岗位接轨;能力考评以综合素质为核心,包括实践教学考评和平时成绩形成性考评。

1.理论知识的期末笔试

基于学习过程的教学考评改革,并非是要对传统笔试取而代之,而是辩证取舍、合理整合,关键还是对试卷结构的优化。考评形式可采取半开卷形式,一种情况是学生带限定资料进行闭卷考试;另一种情况是完整试卷分试卷Ⅰ(闭卷考评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和Ⅱ(开卷考评知识理解和应用)。题型要多样化,多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题目,少一些死记硬背的闭合性题目,注重试题的代表性和层次性,重点考评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设置选做题和拔高题,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实现考评对象的差异化。剖析考评知识点、试题类型和权重分配,对试题进行编码,构建和完善课程试题库。通过这种期末笔试的优化,主要是提高学生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 分析总结和创新实践能力,保证考评的客观、公正和有效。

2.实验实训的过程考评

实践性教学考评主要面向基础理论及应用技能的操作层面,项目设置是关键,要能够覆盖课程主要知识和能力点,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考评过程包括操作过程和总结报告,最好实行小班教学,与实验实训管理人员、行业人员共同监督过程操作,必要时也可借助监控设备,重点考评学生的分组情况、参与程度、操作规范、安全观念、责任意识;总结报告以书面形式完成,包括文体结构的规范与完整、结果的分析与说明、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创新性,见表1。通过实验实训操作与总结报告撰写,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责任和创新意识。在考评过程中,灵活运用分数和等级判断,规避印象分,有针对性地给出评语,指明学生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3.平时成绩的形成测验

平时考评要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重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协作配合程度、情感意志和创新思维等,使学生的精力从追求分数高低过渡到享受学习过程、体会课程内涵上来。根据不同考评对象的特征特性,综合应用学习汇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调查报告、阶段测试等形式,提供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学习,建立学生学习考评档案。平时成绩的形成既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又强调动手实践能力,更关注综合职业素质。学习汇报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表达能力;案例要具有代表性,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角色扮演旨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精神和换位体验;分组要科学,分工要明确,讨论是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沟通和交流能力;调查报告是要检验学生的专业实践、工具使用、分析总结能力;阶段性单元测试,使学生知悉宏观知识脉络,体现学习的过程性和考评的连续性。通过这种一次变多次、集中变分散、结果变过程的考评形式改革,实现学生由“厌考”到“乐考”的转变,见表2。

(二)过程考评实施

根据考评的内容和形式要求,采用教师、学生和行业人员三结合的考评模式,实行加分而非减分原则。做好学生分组,实行自评和互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但学生的评价意识薄弱,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故教师应加强引导、制定标准、做好示范,让学生给出评价的理由和依据。教师评价时对学生的熟悉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应“对号入座”,要与学生一起建立每个人的考评档案。过程考评体系中形式的选用,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综合的,考评内容应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其中,能力又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及其作为一个整体的要求。与标准参照评价相比,学生的自我参照评价更重要,要把学生好的想法吸收进来,在不断完善考评体系的同时让考评本身更合理、有效、公平。

(三)考评结果应用

教学考评不仅仅是在特定时间给出学生一个量化的判断标准满足其毕业要求,也不是理所当然所认为的教学任务完成,使教师获得功利性的心理安慰。教学考评并非课程的单线终结,而是循环往复的始点。考评不是目的,而是检验和诊断教学活动的手段,执行反馈的标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从中发现问题,通过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索,积极改革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教学考评的本义。

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基于学习过程的多元考评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实践这种过程性考评,就是要以考促学、以评促改,发挥教学考评的反馈、导向和激励功用。当然,构建适合的教学考评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积极探索,就会逐渐实现教、学、考、评四者的循环统一。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12学年教学改革资助项目《“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kjxyjg1218,主持人:史建磊)

参 考 文 献

[1]杨晓敏.高职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145-146.

[2][5]周芹,曾祥麒,陈英.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35):4-6.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 T]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软件工程是运用工程、科学和数学的原则与方法研制、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有关技术和管理的方法;是将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国的软件产业以软件工程为指导思想得到了迅猛发展,使得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人才需求与教育供给的不足产生了矛盾,以传统的课程体系、单一的课程模式来培养软件工程人才已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软件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一是需要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研究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软件工程教学思路和方法,形成一个正确的课程群体系,在该课程群体系的保证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软件工程教育得到健康稳步发展。

传统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工程特点不明显。课程安排过于传统,偏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模式,偏重基础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没有突出现代软件工程的发展特点,忽略了体现软件工程特点的关于质量、进度、成本、度量、团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实训。(2)分工不细,与应用领域结合不紧。软件工程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已经深入到各个方面。而软件工程的教育却没有达到与应用领域的紧密结合,造成事实上的脱节。(3)单一的课程模式,不利于整体知识的贯穿。传统的课程体系中,与软件工程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没有形成一个课程群,每门课程都是按照各自课程的体系独立授课,使得有些知识点过于重复,有些知识体系不能有机地衔接。(4)软件工程教育与软件产业结合不紧。软件工程的教育不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不能及时跟踪软件工程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造成当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时,不能很快适应较大型软件的个人或团队开发。(5)忽视交流能力的培养。交流能力是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但现有的软件工程教育体制却秉承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忽视交流能力的培养。鉴于以上这些问题,开展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研究是非常必要,也是很有意义的。

2研究现状

目前,单纯的计算机学科式教育已跟不上当今产业界对工程型IT人才的迫切需求。不仅如此,服务于单纯的计算机学科式教育的传统的实践教学也日益暴露出与企业需求和现代化工程型人才培养不相匹配的弊端。如何突出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将相关的课程组成一个课程群,使工程化培养在整个培养模式中的地位、分量和作用不断加强,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更加连贯、更加适应社会需求,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需要解决的课题。

2003年教育部设立了“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研究项目,以确立我国软件工程教育体系的框架。由若干著名高校联合组织了课题组,深入分析ACM和IEEE的《Computing curriculum-software Engineering》[1],研究探讨我国软件工程学科的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并结合国内部分著名高校软件学院的教学成果,形成了《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2]。国外,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如文献[3]中谈到Computing curriculum-software Engineering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据调查,通过几年的探索,目前中国三十多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均在不同程度上创建了一套以质量为目标,以主动服务于企业为特色,按工程领域需求培养,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与实践环节,同时建立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成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新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推行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可以简单地用“一个教学理念、两个培养阶段、三项保障措施和四门实践课程”加以概括。一个教学理念,指树立工程化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理念。两个培养阶段,指分别设置工程化教学阶段和企业实习阶段,把工程化素质培养作为学生全培养期中自始至终关注的主线。三项保障措施,指通过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创新和实验室建设创新,保障了工程化教学理念的实施。四门实践课程,指设立了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课程、信息系统课程、网络平台四门特色化的工程化实践课程。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围绕着以建立科学的软件工程教学内容体系为前提,突出实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热情,利用案例式教学,同步构筑立体化教学互动平台。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提出了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模式,通过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把教学和工程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突破学期、授课教师、课程各自独立的局限,实现总体设计、综合布局、交叉穿插、协同配合的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课程群体系的建设思路

工程型软件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工程概念作指导的课程体系和与之配套的实践环节。在课程群体系建设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梳理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系列课程之间的关系,确定以软件工程为核心的课程群的内容和课程群体系架构。明确课程群中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以及它们的主要内容和大纲,确保课程群的知识体系结构合理、知识衔接合理、实践环节安排合理,以避免知识点缺乏或知识点重复,以及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因此,我们深深体会到深入讨论和研究课程群内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2) 课程群的内容设置既要考虑夯实软件工程的基础,又要考虑软件工程的素质和工程化思想的培养。软件工程的基础是建立在多个不同学科之上。它不仅需要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诸如数学、工程学、项目管理及其它应用领域的概念,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软件工程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考虑设立了“程序设计类课程+软件工程类课程+数据库、网络等专业类课程+认证类课程”的课程群体系。特别应该强调是在本科的早期阶段,为了避免学生养成不良的编程习惯,树立规范编程和团队合作的思想,在加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训环节同时,考虑个体软件过程和小组软件过程等软件工程基础和素质课程的设置。认证类课程的融入旨在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软件素质。

(3) 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与课程群体系相适应的实验、实训、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化思想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是课程体系实践环节设计的关键。实验是吸收、消化课程内容的第一实践环节,实验内容的设计既要考虑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又要考虑对后续内容的铺垫,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又强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整个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涵盖了“技能、基本知识、设计、综合、创新”五个层次。实训是对课程内容的总结,在加强案例教学的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实训的内容,既考虑课程内容的衔接又考虑加强工程化的训练,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贯穿于整个实践环节的始终。我们采用了目标驱动式的实训策略,使学生在实训初期,就了解最终完成的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从系统目标出发建立层次化的实训架构,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有的放矢、完整系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增强学生在设计上的全局观念。实训环节中还考虑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资源优势与学校的理论知识优势充分地结合,共同设计和建设课程群中的实训项目。

(4) 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使其适应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软件工程类的课程内容纷杂,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空洞的说教。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改革了现有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在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同时,多采用课堂讨论、小组报告、项目答辩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课程群体系的建设中重点研究、设计和提出能够贯穿于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的案例。该案例的设计以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激情为源点,从软件工程的基础入手,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接受并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再进一步地激发创新激情。通过案例的学习,既能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又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实际运用他们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模拟案例提出相应阶段自己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真正使学生体会和做到学以致用。

(5) 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研究的同时加强教材建设。目前我院在软件工程类课程中采用的教材都是原版外文类教材,这些教材从理念上来讲是比较新的,但是其中的案例都是国外企业较为流行和实用的,有些内容和我们的国情存在着差距,国内学生接受起来有些难度。为此在引用国外教材的同时,设计符合国情、符合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符合课程群建设以及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的案例教材是我们研究和建设的重点。

4解决的关键问题

(1) 课程群内容的筛选。软件工程专业主要以培养高层次、工程型、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如何确立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内容来满足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在课程群中强调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原理和观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软件工程思想,如何在知识的涵盖面、创新灵活性和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适当平衡,是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2) 课程群体系的改革。工程型的课程体系是进行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最基础的环节,如何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衔接、配合,增加贯穿始终的案例教学、添加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课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群体系的作用。考虑将多个课程模块整合在一起,覆盖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SEEK的所有知识领域,并与IEEE-CS/ACM联合推出的软件工程计算教程CCSE 2004的教学要求基本吻合,保证课程群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3) 加强先进教材体系建设。遵循“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稳定性和先进性相协调”的原则,在借鉴国际著名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科研成果,对原有教材不断更新改版同时,着力建设与课程群体系相匹配的高水平教材及实验、实训教材。

(4) 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包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践等内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是保证课堂教学的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贯穿整个课程群体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学生掌握一些重要思想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实施。校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贯穿于整个知识体系的大型案例,让学生实际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角色,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学生与企业无缝对接提供了便利条件。校内外实训体系的建立也是学院联系社会、联系企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直接渠道。实训基地是学院进行教学改革和工程化培养最前沿的,同时也是最富有成效的阵地。因此,建立稳定、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关系到人才培养成败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5) 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学院信息化建设为整体教学环节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如何建立合理、高效的以软

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信息化平台,也是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按照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系统的分析设计和集成能力”、“科技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建立起支撑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环境。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构建在线资源、案例库、答疑区,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5结束语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以软件工程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不仅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科学、系统、规范、丰富、充实,也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得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加协调,实践内容更加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课程群体系的建设,在建设中既要进一步充实课程群的课程内容,协调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衔接,还要充分考虑各教学、实践环节的完善和改造,引进和借鉴校外资源和社会资源,使学校的教学优势与企业实践平台等一系列优势资源结合在一起,在使学生得到良好培养的同时,企业也得到了优秀的人才,学校的培养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篇(8)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我院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所谓工作过程导向,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对地域条件及市场行业人才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其次还要对工作过程及岗位分析,确定行动领域;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开发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笔者以我院电子信息专业为例阐述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探索过程,希望与大家共勉。

1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企业对一线人才的需求,因此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的调研,分析这些企业的重点工作任务,找出本专业准确的职业面向和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

1.1地域条件及市场行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从大的环境上来说:“十一五”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高速的增长态势。2009年,国家确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电子信息产业位列其中。2010年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占国家GDP收入的7.5%。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支柱产业,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2005年5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了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园名单,天津滨海新区有三个,分别是:国家移动通信产业园、国家片式元件产业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三星、摩托罗拉、富士康、曙光高性能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行业人才需求:根据信息产业部的发展规划,未来三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三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其中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开发、设计、管理、销售、服务类新增人才需求每年保持在1.6万人以上,而电子制造业每年将需要数十万具有电子制造基本技能的技术工人。

1.2通过调研分析,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教师每年都要进行专业调研工作,调研方式可选择实地考察、毕业生反馈、企业人员座谈、发放问卷的等形式,调研的对象一般选择企业人事主管、一线的技术工人、技能型岗位的主管、毕业生等。调研企业一般选择具有代表性,员工数量规模较大,产品具有通用性,企业影响力较大,用人需求较大,以及毕业生就业多的企业。对我校近3年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分布在电路设计、安装调试装配、生产及工艺管理、质量检验、产品销售及销售技术支持、电子器件采购及库管等岗位,其中电路设计、安装调试装配、生产及工艺管理、产品销售及销售技术支持占总需求的70%。从未来的岗位需求趋势看,电子产品设计与安装调试维修是首选就业岗位;具备电子产品设计与编程及设备维护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逐年增加趋势。

通过调研分析滨海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并结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确定了电子信息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子技术方面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检测与维护,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课程体系的建设

2.1由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

2.1.1工作过程及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

首先要成立主要由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团队主要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组成。企业专家应选择工作5年以上,具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组成。企业专家熟悉产品的生产流程,岗位的工作任务,熟悉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行业专家应选择工作5~10年以上,具有从基层到中层的管理人员组成,行业专家提供企业人才规格信息,这样保证课改的方向与企业动态需求保持一致。

通过广范的调研我们归纳出电子产品具体的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调研结束后,组织召开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参加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确定本专业典型工作岗位,共同针对典型岗位总结其主要的工作任务,将其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养进行分析,形成典型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社会能力包括终身学习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专业能力包括电子安装调试基本操作技能、电子产品设计与编程、产品质量检验、工艺编制及生产管理等能力。电子信息专业典型职业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2.1.2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

进一步对每个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形成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由这些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集合构成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共同讨论确定出本专业的行动领域。由于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应该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当地情况来归纳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电子信息专业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的行动领域如表2所示,

2.2行动领域经教学整合形成学习领域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要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展开的逻辑进行。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仅是对构成工作任务的特征、能力要求进行了专门描述,如何将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即如何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这才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方案开发的关键。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剖析典型行动领域,以工作过程知识、职业岗位相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依托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以及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按照工作过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在关系,职业成长规律、认知规律,从新手到专家,从简单到复杂,确定课程顺序、课程衔接以及课程组合关系,形成可以在学校组织实施的课程,完成由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换。电子信息专业依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表3所示。

2.3开发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往往是按照学科课程体系来构建课程、组织教学内容。而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则打破了这种学科课程体系,它按照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来组织各个学习领域,将各个学习领域按照工作过程的递进顺序来排列,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对应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是由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素质学习领域以及拓展学习领域组成的课程体系。专业学习领域的课程按照难度系数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课程体系如表4所示。

基础学习领域包括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思想道德修养、应用写作、思想概论、体育等课程,素质学习领域包括演讲训练、形势与政策、健康教育、军训与国防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拓展学习领域包括专业拓展和公共拓展,期中专业拓展课程包括VB程序设计、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绘图、电子专业英语等,公共拓展包括音乐欣赏、大学语文、文学欣赏、体育选修、实用心理讲座、传统文化概论、个人与团队管理、现代礼仪等课程,公共拓展课程为选修课程,每名学生选修完成规定的学分即可。

在总结出的各学习领域所包含的课程基础之上,与企业深入合作,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等共同组成课程小组,分析所有课程并予以分类,确定出核心课程。对于非核心课程开展正常教学,对于核心课程应该重点开发,以工作过程导向为理论指导,并对各个课程进行深入剖析和描述,理清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教学条件、教学组织实施 、教师能力要求、考核评价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编制相应校本教材,设计学习情境,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传授核心知识,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之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改革探讨[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2]张 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0.

篇(9)

 

0 引言

 

所谓金融信息化,可以广泛的理解为:在金融领域内广泛应用智能创新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实务物理性空间的金融活动构架,变革为虚拟信息性空间构架,通过金融电子化技术系统提供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信息服务的创新过程。金融信息化是交叉的学科,使计算机领域和金融领域相结合,培养现代金融领域的实用、复合、技术性的信息化精英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还要对金融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有相当的储备。因此,设计金融信息化专业的课程将是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将是本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重点内容。

 

1 基于成果为本的教学改革探讨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和实践能力较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这种教育类型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更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综合性、职业性和适应性,因此,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过程和方法应有别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构建的构建方法和过程。首先,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立的课程体系、途径和方法与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区别比较明显。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综合型一线人才为目的,学生有够用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针对性、职业性。而职业教育和研究型本科高等教育无视学生的理论知识需求和学生的文化基础,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以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紧密与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础需求相结合,确定岗位技能的预期目标、学生学习的预期成果,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最后制定学习成果的学习活动和教学内容。这使得课程既能够紧密与实际相结合,又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逐渐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是技术性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比较理想的过程和方法。

 

其次,在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上,一方面需要掌握企业对学生的基本知识、职业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职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能力情况,两者相结合,确定学生的能力、态度、知识和理念等方面的需求,以此向教育规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的预期成果,根据预期的学习成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2 以成果为本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通过对招聘网站中职业岗位描述分析和职业能力描述分析和专业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需求,通过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状况的调查,掌握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职业基础能力目前状况,最后将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态度和理念等方面的学习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教育规律向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进行转化,设计专业和课程教学的预期学习成果,最后形成以专业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专业课程体系。

 

3 以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构建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3.1 企业调研

 

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构建技术性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为深度的专业调研、岗位需求分析、职业技能分析。构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课程体系除了需要对企业人才专业和技能进行充分调研外,还需要对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并进行两个方面的分析和对比。因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高等教育模式。首先,进行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包括行业背景调研、行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企业调研、行业岗位调研、岗位技能调研等。其次进行学生基础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学生基础知识调研、学习能力的调研、学习兴趣调研、专业基本知识要求调研、职业基础技能要求调研、职业经历要求调研。通过两个方面的调研,可以较为确定的分析出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的教学体系雏形,进而为课程体系构建服务。

 

3.2 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根据岗位履行的职责分工、从业能力要求不同,对岗位的职责、过程、任务、角色等分析其对应岗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专业技术能力、专业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并按照相近岗位群进行整理,列出从业岗位对态度、能力、知识、技术需求的频次表。

 

3.3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将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频次表和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在专业知识、相关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和态度三方面的学习要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4 创建成果为本金融信息化专业知识技能矩阵

 

金融信息化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兼备计算机技术知识与现代银行业务知识、现代数理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掌握金融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与维护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银行核心业务处理过程、银行产品的运作流程,清楚掌握金融信息化维护管理流程,熟悉软件开发周期和软件工程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金融应用软件开发商、金融信息系统提供商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IT部门从事金融信息化系统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方面的研发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专业人才。根据金融信息化专业特点将成果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课程设置的思路为:根据金融信息化相关岗位需求确定专业技能目标;将技能目标,转换为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列出可考核的课程体系;再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根据职业岗位需求确定学习成果形式;根据学习成果设计教学活动方式和教学内容,并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经考核明确教学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使目标课程与实施教学过程形成了良性的闭环。

 

5 总结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43-01

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直接影响到中药学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面对高等教育的转型变革,为使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满足行业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形成特色鲜明、质量突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多层次修改与补充,希望能够为加强中药学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启示。

1.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中药学专业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毕业生。

我院中药学专业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中药学人才为根本任务,根据社会对中药人才的需求,修订了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2+1+1”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培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中药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与管理等领域从事中药新药研究、中药制剂生产、质量控制与评价、临床药学服务、医药营销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执行统一的教学进程,第二阶段实现专业方向分化,第三阶段学生开展专业实践与毕业实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遵循了人才成长规律,体现了现代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

与此同时,我院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2013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充分体现中医药院校师生“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学生依兴趣方向选择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围绕中药提取、制剂生产、新药开发、中药分析、市场营销等学科方向进行相应的理论、实践学习,拉近了师生距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改进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选定的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我院中药学专业的原课程设置结构不够合理,实践学时偏少,课程门类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既不利于开拓学生知识面和保证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发挥我院中药学专业教育对地方中药产业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对中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与改进。课程体系调整与改进主要包括:

2.1“2+1+1”分段式培养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我院在2013年修订了中药学专业本科课程计划,对中药学专业学生实施“2+1+1”分段式培养,课程模式为:“2”:第一阶段为一、二年级,执行基于基础课程的学进程。为满足“厚基础”的培养目标,基础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组成。“1”:第二阶段为三年级,实现专业方向分化式教学,分为中药制剂与检验、临床中药、药品营销三个方向。“1”:第三阶段为四年级,进行专业实践与实习。新的课程计划作为“2+1+1”分段式培养模式的课程载体,旨在培养能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2.2 学科交叉

近年来,多学科交叉融合迅猛发展。为适应新形势,我院制订专门的政策促进其他学科与中药学的交叉与渗透。以中药学主干学科为基础,整合学科力量,打造优势学科,鼓励学科间的多方位交叉与融合。如中药药物分析学、中药资源开发、市场营销学、药膳学、制药工程学等,这些新兴学科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体现了现代中药学的特色。

学校为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采用学分制,鼓励学生攻读双学位、辅修第二专业,培养具有多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

3.革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中药学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与特色,采用PBL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强调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与自主学习性。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能动性,为构建学生创新性思维打下基础。

通过近年来的中药学课程体系建设,我院在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亦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将继续大力改革,扎实推进中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建设,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S]. 2015, 07.

[2]颜红, 杨晶, 夏新华,等. 中药专业“2+1+1”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24):80-82.

[3]刘海波, 沈晶.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堂教学方法[J]. 计算机教育, 2014(13).

上一篇: 传统工艺展览 下一篇: 矿产企业的行业特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