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5 10:45: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企业开始将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甚至将人才视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一种比资金更为重要的智力资本。索尼公司董事长盛川昭夫坦言:“如果说日本式经营真有什么秘密的话,那么,我觉得‘人’就是一切秘诀最根本的出发点”。2002年11月10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了对4695位企业经营者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是企业家们关注的焦点。当问及企业家们如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时,46.7%的企业家选择“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那么,现代企业需求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呢?高校作为人才的主要供方市场之一,应该怎样顺应社会的需要,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呢?
一、现代企业人才观的共同点
现代企业的人才观各具特色。微软选拔人才特别注重人品、智慧、团队精神、激情。IBM用人标准有三点:必胜的决心、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团队精神。诺基亚考察人才分为硬件和软件系统两方面,所谓硬件系统包括专业水平、业务水平和技术背景,软件系统包括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性等。摩托罗拉强调远见卓识、创造力、行动力、果断、道德。我国电子百强第一名的联想集团公司总裁柳传志在谈到人才时,认为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应具备三个条件:做人要正;胸有大志,有极强的进取心;有才能。通用电气海鹰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在谈到选拔人才时认为,除了看学生的学业是否优秀外,还要看学生是否拥有“speed"(讲速度)、simplify(管理作风简洁化)和self-canfidente(自信)的“3s”素质,此外综合考核的部分还包括是否有远见、诚信及团队精神等。综观现代企业的人才观,虽然各有千秋,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专业素质强,即人才必须有真“才”
“才”是知识、能力的综合。知识的理想组合方式应该是纵向有系统、横向有层次。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创新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应该是“T”字型,而非“-”字型或“”字型。“-”字型知识结构虽然知识面宽,但缺少对专业独到精深的见解;“”字型知识结构只强调专业知识而忽视了知识面的宽度,容易发生知识结构的“木桶效应”,而“T”字型知识结构强调的则是博专相济、相辅相成。企业要求的人才即“T”型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有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综合知识。
2.品德素质高
“德才兼备”当然是企业最理想的人选。随着现代企业发展日新月异,竞争越来越激烈,现代企业均摒弃了过去那种以才代德或以德代才的认识,企业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能创造性地干好本职工作,同时能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现代企业文化中,“德”与“才”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具有统一性。“德”是指人格素质方面的要求,从相关调查来看,企业对人才的选择,人格仍然是第一位的。从政治思想方面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是企业员工的最基本素质;从社会公德的角度分析,懂得文明礼貌、有爱心、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和他人、注重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德意识乃是当代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职业道德来思考,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也是企业员工的基本品质;家庭美德也越来越成为对当代企业员工的要求,赡养老人、教育子女、夫妻和睦、邻里关系和谐,也是衡量员工素质的重要内容。一个品行不正的人即使有较高的智商,企业也是不欢迎的,因为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原则和起码的职业道德――“诚实”和“讲信用”。
3.较高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因此,现在的企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必然地把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并以此进行人才的筛选。创新精神在本质上就是科学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最高体现,表现为对新思想、新变革的追求,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并且对于风险和失败能够给予宽容和鼓励,从而实现对新事物的不断追求。创新才能一般是指拥有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它要求人们在思维方法上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陈旧模式的束缚,寻找认识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东西的突破口。企业所渴求的人才是积极主动、充满热情、灵活自信的人才,要胸有大志,能够不断地学习、总结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4.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的。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体,人与人之间是普遍联系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大家,靠集体的力量。微软公司在美国以特殊的团队精神著称。像WIN-DOWS2000这样的产品的研发,有超过3000名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参与,写出了5000万行代码。没有高度统一的团队精神、没有全部参与者的默契与分工合作,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因此,企业在选拔人才时对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十分注重。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过去的“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发展到现在的“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这种模式迫使高校必须对人才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反思。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但缺乏经验,重感性冲动,轻理性思考,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结合现代企业的人才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品德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等。
1.高校应高度重视提高大学生品德素质
教育的目的在于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美德,达到真正的高尚境界。作为现代教育,如果不把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出的学生只会做事,不会做人,没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学生再有能力,我们的教育也是彻底的失败。
品德素质的含义很广,它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才能,但是有了知识和才能之后干好事还是坏事,这并不取决于知识和才能本身,而取决于思想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因此,品德素质对成才起着保证和定向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主阵地的高等学校,应把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放在首位,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把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克服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2.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从创造知识的角度引导着变化的潮流,而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却滞后于社会变化对人才的需求,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根据社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应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狭隘的专业对口观念,大学教育过分专门化,专业面狭窄,知识面不宽,毕业生学科综合能力差,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往往需要在实践中巩固、领会和理解所学过的知识,在求知的道路上呈现出迂回前行的状态。因此,高校应调整专业设置,在大学专业培养上向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方向转轨,加大了专业调整的力度。在纵向上应加深专业教育的深度,由以专业理论和知识的积累为中心转向既注重积累又注重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两个中心;在知识积累上更注重“学习”本身的学习,不仅授学生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进而增强对社会的适应力。在横向上,拓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把相关学科、新兴学科、传统文化和艺术素养纳入教育体系,以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加深思想底蕴,以迎接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2)应从封闭的教学转向开放的教学。高校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但学校长期以来未能把学生与社会密切地联系起来教育。大学生朝气蓬勃、充满幻想地走入大学,一入校却被禁锢在一个系、一个专业内,使他们处处生活在一个整体被动的环境之中,好奇的心理、强烈的求知欲未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消极的求知观就会日益形成。因此,高校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加速学科的交叉渗透,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逐步打破以系为单位培养学生的束缚,减少必修课,增加综合知识类选修课,拓宽专业口径,向真正的学分制过渡。整体教学改革的目标,可以用“新、宽、精、活”四个字来概括。这四个字,既是目标,又是方法,同时也是过程。具体来讲,教材内容要新,有新知识,反映新的学科趋势;基础知识内容一定要宽、厚;从过去的课程多、课时多转变为门类少、课时少、门类精,只有课时减下来,教材薄下来,才能达到精的要求,使学生有更多自,从而达到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接轨,以社会为市场,满足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惟一的办法是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3.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能力素质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就是要重点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
一要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纵观人类历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每一个文明进步时期都充满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反之,墨守成规都会导致落后甚至灭亡。因此,在新的形势下,要大力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鼓励当代大学生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结合起来,容纳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启发并支持学生敢于怀疑,在学术上允许“百花齐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创造型人才辈出的局面。我们的教育必须首先打破传统的保守观念,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敢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使我国在21 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大学阶段学会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会受益终身。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将来并不一定能用得上,但只要学会思维和学习方法,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很快适应并做出成绩。例如几乎所有大学都开高等数学这门课,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未必用得上,但关键通过学习这门课培养了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学会了数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才是学习它的真正目的。
三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现代社会的经济一体化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才能经受市场经济的竞争。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企业管理,靠过去那种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没有集体的力量干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因此,21世纪的人才也必须具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协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才能团结他人,经受市场经济的竞争。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活跃第二课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集体和社会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
总之,高校必须结束传统教育模式,适应时代要求,根据现代企业的人才观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通过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静芳:从现代企业的人才观看高校的素质教育[J].成人教育,2005,(3)
[2]江学军 于洪良:试论现代企业的人才观[J].人才开发,2004(3)
中图分类号:C961;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03-02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缺失分析
目前,高校虽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但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自觉行动,似乎是在被迫完成任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热情没有激发出来。
高校在激励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激励意识淡薄、激励能力不高、激励角色缺位、激励制度不健全、激励环境不优化等现象。
1. 激励意识淡薄
从教师方面来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种个性化特征特别明显的行为过程。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来调动学生个体的主动性,这其实就是一种激励策略的运用。当前,大多数教师缺乏激励学生成才的意识。从管理者方面来看,管理方式过于传统,缺乏现代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忽视了师生的理想和需要,不能正确处理教师需要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缺乏从激励层面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仍旧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缺乏自我激励意识,缺乏成才的主动性和成才的主人翁精神。这恰恰与创新人才培养对主动性和个性化的要求相悖。
2. 激励能力不高
激励能力主要表现为激励他人的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现实中,高校许多管理者和教师缺乏基本的激励理论知识和激励方法,不能有效设计激励方案、制定激励措施和开展激励工作。同时,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管理者没有树立管理服务、管理育人的思想,作为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也就很难形成有效激励学生的方法。在自我激励方面主要涉及到学生和教师。作为教师,如何不断激励自己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作为学生如何激励自己成才,这些都体现了教师和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水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缺乏自我激励的意识,自我激励能力不强。
3. 激励角色缺位
一是管理者由于激励意识淡薄,在管理过程中以“管”作为自己的职责,习惯刚性管理,而缺乏灵活的柔性管理。因此,不自觉地扮演了“警察”的角色,长此以往,管理者激励的角色也就模糊了。二是教师主要坚守于从知识层面培养创新人才,而在如何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成才方面主动性欠缺。三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培养的过程,主动培养不足,没有形成自我激励成才的角色意识。
4. 激励制度不健全
这主要表现为考评制度不完善,激励缺乏系统性;培训制度不健全,激励缺乏发展性;薪酬设置不科学,激励缺乏效率与公平,不利于创新教师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教学评价仍用价值取向指向知识的传统式教学评价,没有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特点进行改革,不利于激励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专业培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发展激励机制。
5. 激励方法和手段单一
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因此在实施激励时应针对师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目前,高校主要以物质激励为主,在精神激励方面就比较简单,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不看对象,方法单一,收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6. 忽视对激励成效的反馈与评价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心智、能力等各方面都在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激励的形式和内容也要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激励需要根据这种过程做出合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改进。同时,要求重视对激励成效的评价和反馈。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却忽视了对激励成效的反馈和评价。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形成策略
从上面激励缺失分析中可以看出,主要涉及到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要素。内激励主要涉及学生和教师。外激励是诱导因素,起到一种鼓励、他律的作用,是激发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环境激励,起到潜在、润育和引导性的作用,是一种“隐性”的激励。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内激励和外激励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要消除激励缺失,应从内激励、外激励和环境激励三个层面统筹建设,形成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体系。
1. 多层面引导师生提高自我激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自我激励的自觉行为
第一,强化自我激励意识,提高自我激励的认知能力。具体说就是要强化了解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的自主意识性,强化对自我激励特点、自我激励能力了解的意识,强化在自我激励过程中对激励方法、激励手段等进行自我选择、自我调控的意识,强化对自我激励效果评价的意识。提高自我激励能力首先要提高自我激励的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认知能力就是对自我激励构成要素、与其他激励的关系、自我激励的作用以及自我激励的运作机理的认识和把握。
第二,从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入手提高教师的自我激励水平。教师生涯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隐含着教师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的因素,因此学校应从教师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入手,有意识地引导教师提高自我认知,引导教师认识到创新人才培养在教师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地位。以创新为核心引导教师做好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计划,以此来提升教师的自我激励水平。高校应当根据教师职业不同发展期的特点,根据教师的年龄、性别、兴趣、能力及职业期等不同,引导教师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三,帮助和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提高学生自我激励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实际,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必须与学生未来发展与现实社会需要联系起来。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以就业和未来发展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和前途发展计划。这种规划过程的制定实际就是一种自我发展动机的形成和自我激励的过程,因此重视这种规划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我激励能力。高校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指导队伍,针对各个年级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目标,全程给予学生以最佳的指导。
2. 建立科学、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保障外在激励有效施行
第一,建立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一是以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和理念为指导,科学合理设置考评指标。对教师考评应注意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考核指标应该明确具体,可以测量并尽可能量化与教师的职责相匹配,指标间应具有相关性和时效性。二是加强考评的组织领导,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彻底贯彻和执行考评制度,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的工作业绩。三是考评过程要注意公开、公平、公正,对教师考评的结果要积极反馈、合理利用。学校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以保证考评结果公平合理。同时,必须把考评后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并根据不同的考评结果,及时反映在教师的工资和津贴上,这样的考评才有激励作用。四是考评需要不断地总结、改进和完善。
第二,设计科学公平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成才。创新人才培养与以知识获取为主要目的的传统人才培养有本质区别,知识不再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跳出传统评价的框框,设计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发展。一是要更新观念,“形成对人才评价的正确观念”,树立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评价理念。二是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直接打分的评价方式束缚学生的独立意识、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学生发展评价方式应力求多样化。三是应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要求,构建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
第三,改革奖学金制度,激励学生创新。一是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让奖学金成为创新人才成长的激励手段。二是奖学金不同于助学金,应体现激励原则,以“奖”为主。三是加强奖学金的宣传和信息反馈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奖学金制度,更好地发挥奖学金的导向作用。
第四,创新教师培训制度,促进教师发展,以发展来激励教师开展创新人才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展对于教师更具激励作用。因此,学校可从教师专业发展入手,创新教师培训制度,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师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以发展引激励,以激励促发展,形成多赢的局面。高校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不同教师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差异,选择不同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例如,上岗培训是对刚毕业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熟悉教学任务和教学环境,提高实践能力,端正教学态度,以便尽快适应高校教学要求;对于优秀拔尖人才高校可以送选出国、留学或讲学,搞合作研究。通过这些工作,使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并切实起到激励作用。另外,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形成有效的体系,将教师发展与工资、晋级、晋职等联系起来,并为教师提供经费上的支持。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教师多途径学习提高,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科学研究中去。
3. 建设激发创新的校园文化,发挥环境激励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定的校园文化意味着一定的办学传统、办学模式、办学特点与办学风格。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取决于以教学为主的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依赖于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催人奋进的作用,能够激发广大师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可以激励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一,培育崇高的大学理念,大力建设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文化。一所没有创新精神的大学,是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远大理想的创新人才。一是重视建设追求科学、崇尚真理、勇于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营造自由、活跃、竞争、宽松的学术氛围,这种精神文化和氛围孕育着创新人才的成长。二是要重视培育大学的包容气质。大学是不同思想流派的交汇之处,各种意识形态的角力之地,因此大学应培育包容的气质。没有包容,大学就没有生气和活力,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就不复存在,质疑和批判精神就不能培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就不能形成。
第二,规范师生操守,建设以创新行为为核心的校园行为文化。良好的创新行为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独立性、自信心和意志力是创新性人格最显著的三个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反映创新行为的特点。优秀、高雅、有品味的校园行为文化对培养学生的坚韧性,不从众、不唯书、不唯师,敢于挑战、敢于标新立异,协作合作、努力探索、追求创新等品质和行为都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建设良好的校园行为文化,对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意义重大。一是创新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创新行为和秩序。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活动,需要有科学精神、坚韧的毅力、顽强追求和团结合作。那些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浮躁心态是不能开展创新活动的。因此,高校应从制度上创新,规范创新活动,形成优良的开展创新活动的行为文化。二是营造互动、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互动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互动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师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调动师生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使人们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团结协作、互助互利,进而激发客体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上进心,提高其积极性。
第三,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创造良好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条件。物质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一是要根据本校的特点,注重校园的整体规划,建筑的适用和美观,并与本校特色的办学理念、学术气息融合起来。校园整体布局、建设设施呈现出来的校容校貌,既是学校的文化标志,又会使全校师生置身于优美、高雅的校园环境之中,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二是必须重视先进实验条件的建设。为了激励学生获得更强的竞争能力,除了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以外,支持创新活动开展的先进实验设备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先进实验建设上学校也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尽可能地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才能更好激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一、英、美、日、德等国技能人才培养途径的经验分析
综观国外技能人才培养,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千差万别。但总的来看,可以归纳为四类:学校本位模式(以法国为代表)、企业本位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双元制模式(以德国为代表)和社会本位模式(以美国、英国为代表)。虽然这四种模式各具千秋,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着共同或类似之处,这些经验为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1.谋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美国的各类教育能够互相沟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文凭并行并重及有条件沟通的制度,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实现了职业培训与普通教育的广泛沟通,实行不同类型的学习和教育机构间学分互认;英国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的等值等效制度。其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学院教育文凭在地位上有对等的关系。如获得职业资格证书NVQ3级的青年可以申请进入大学学习学士学位课程,反之亦可。具体等值对应关系如下表:
法国的职业教育社会地位较低,为扭转这一局面,法国作了不懈的努力:1971年的《技术教育方向法》及1975年的“阿比”改革,对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理顺普通教育文凭和技术教育文凭间的等值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在高职教育方面,法国也规定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文凭与高等普通教育文凭相对应。对入学进行严格筛选的大学技术学院(IUT)因其良好的高等专业技术培训而具有升学与就业的双重保险,取得了十分成功的经验。
2.技能人才培养具有法律保障
德国1969年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法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定义、适用范围、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等;其余的配合性法律如《企业组织法》、《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明确了企业职工委员会和企业在职业教育上的义务,并对企业实训师的基本条件、职责范围等作了相应规范;日本建立了一套职业训练法规体系。该体系包括三部分:《职业训练基本法》、职业训练单向法和规章、对职业训练产生影响的其它有关法律;美国在职业教育法律内容修订上是应对时代变迁反应最快的国家。针对不同时期的情况制定的主要法规有:《国防教育法》、《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法》、《综合就业培训法》、《就业培训合作法》等,满足了不同时期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法国1919年颁布的第一部职业教育法《阿斯杰法》,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此外,法国通过立法强制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义务,既促进了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又保证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育经费方面,法律规定企业完成各项缴税义务后必须承担至少两项支出:一是按本企业上一年职工工资1.5%的比例提取继续教育经费,用于本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二是按上一年职工工资0.5%的比例缴纳“学习税”,用于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行业企业的主导作用
英国政府大力提倡教育与工商企业间的有效联系,要求教师到工商企业中进行工作体验。国家行会组织决定所属部门就业培训需求,参与相关课程和职业资格标准的开发,目前已有70多个行业组织覆盖90%以上的工种。另外,英国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制定、培养过程、资格证书的考核、认证过程等都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主导作用。
法国虽然实行学校本位式的职业教育,但其职业教育文凭的设置由各行业专家构成的职业咨询委员会与教育部门共同确定,使培训内容与实际要求相适应。学徒培训中心的教学方式实施半工半读的职业培训,教学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学员必须与雇主签订学徒培训合同,结业时通过国家和行业联合组织的考试后获得职业能力证书(CAP)。
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其专业和课程设置以满足社区需要为原则,特别关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使专业和课程设置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状态中。另外,有70%以上的社区学院在企业所在地开设课程,学院与企业开设联合课程,以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增加就业机会。
德国的双元制和日本的企业教育更依靠企业内部力量培养技术工人,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高,针对性强,受到产业界的普遍认可。
二、我国技能人才的现状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培养,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培训基地等,使我国技能人才培养数量显著增加,质量有所提高。据统计,2004年末全国有技工学校2884所,在校学生234万人。全年技工学校面向社会开展培训2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我国共有就业训练中心3323所,社会培训机构21425所。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我国对技能人才的需要规模近年来增长也相当快。就广东省来讲,从2004年~2006年,技工需求量已翻了两倍多。课题组2006年底针对广东省技能人才状况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调查的7045个企业中,共有职工2086176人,其中技工缺口占员工总数的9.23%。
另一方面,我国技能人才结构不协调,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4月对全国40个城市技能人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企业对技能工人的总需求比例占31.9%。企业对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和初级工的求人倍率分别为2.4、2.1、1.8、1.5、1.51(罗永泰,2005年)。而据有关统计,2005年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8720万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为43∶36∶17∶4。本课题组抽样调查的7045家企业中,技能劳动者总量为7.19万人,其中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比重为4.81%,高技师占技能劳动者比重为1.51%,从该结果看,广东省技能人才状况要差于我国整体状况。而目前,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和技师占技术工人总数的比重在35%~40%左右,是我国的10倍以上。可见,我国技能人才,尤其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如何借鉴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国外发达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作用
对以上四种职业教育模式的共同或类似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有效借鉴国外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对大力培养我国技能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1.更新人才观念,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等值沟通体系
我国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训,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更是广大青年学生择业时的行为准则。知识型人才属于干部,技能型人才属于职工,分属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管理,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了“灰领”与“白领”的二元分割,也促成了社会片面的人才观。对此,我们迫切需要对全社会进行宣传教育,树立重能力而不惟学历的多元化人才观念。使全民认识到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与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同等重要,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呼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建立一种“职教和普教”同等重要的观念和“等值机制”。我们要在实践中处理好普高和各类职高的关系,建立起职高和普高的“等值机制”,坚决改变当前“重普轻职”的倾向。重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与沟通,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的比例。另外,我们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加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衔接和沟通,在我国形成终身教育的思想。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克服世俗鄙薄的职业教育思想,真正树立职教和普教同等重要的观念,两条腿走路。
2.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法规体系
国外在立法上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和具体的配套措施,在技能人才培养政策方面,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我国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立法,但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有关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律法规仍较缺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另外,由于缺乏配套措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规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措施在一些地方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我们应该以《劳动法》、《职业教育法》为主导,完善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同时建立一系列有关政策法规相互配套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律框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发挥行业企业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和开发严重滞后,学生动手能力弱,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上职业岗位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主导作用,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快更好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经济结构对技能人才需求的类别不同,这都要求不同地方的职业学院、技校、培训基地等根据当地经济特色,以及经济结构转变情况对教学计划、专业设置等作及时调整,开设对应的专业,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因此,技能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类型既考虑到专业设置的成本运作,又注意到特色专业人才的重点投入,强调专业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的紧密结合,强调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理念。
企业是技能人才的用武之地,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受益者。然而企业投资职工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课题组的抽样调查发现,广东省企业员工人均年培训费用仅为272元,95%的企业人均培训费用不足1000元。7045家企业,仅有10.4%的企业选择内部培养初、中级工。广东省企业的这种做法阻碍了技能型人才的成长途径。对此,我国可借鉴英国和法国的部分经验,建立有效的法律支持和保障措施,保证企业按要求提取培训经费,降低企业间的恶性“人才”竞争,鼓励企业参与到技能人才的培养、认证、考核的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增加我国培训资金来源,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的技能人才。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培养技能人才创造有利条件。校企联合培养应贯穿于学历教育和企业开发过程的始终,它不仅应存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存在于企业人才培训的过程中。校企合作方式的优势在于充分利用了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习、就业资源,贴近了市场的需求,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和开发相结合。主要做法有:一是学校在企业中设立教学实习基地,将学员的理论知识通过实地实习加以巩固,解决学校设备、资金等问题;二是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形成“社会-企业-学校”良性互动,按照岗位要求“量身定做”企业急需的人才,实现定向输送、定向委培,提高职业培训的“含金量”和吸引力;三是校办企业,以自营和租赁的形式,使企业的生产基地设在学校或请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的条件,达到学校企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四是校企共同建立技术孵化基地,使学校研究课题和毕业生设计题目更加符合企业需求,使课题成果直接服务市场,让学员学用结合,学习到完整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在企业中增强了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另外,也可以采用实践教学、联合举办“名师论坛”、共同编写教材和设计课题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培养技能人才。
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也证明校企合作模式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到目前为止,我国校企合作机制还未能真正建立起来。这要求我们使用国家行政力量促成校企合作机制的完善。国家不仅要在政策上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还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明晰学校和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将校企合作纳入国家法律保障体系之内。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证明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国家通过法律制度建设给予支持和保障。另外,应加强我国的行业组织建设,让行业组织成为培养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参与者,这也是校企合作走上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罗永泰:技术工人短缺与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设计[J].经济经纬,2005.6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规范和引导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要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1]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必然推动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高师院校要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起到引领作用,必须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要求改革高师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的课程提出了全新的规范化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订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1]因此,师范院校应根据该课程标准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进行改革,特别是应该以此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开放兼容的教育类课程体系。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的要求
1.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是必须创新课程理念,优化课程内容与结构,构建开放兼容的教育类课程体系。二是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三是采取多种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四是通过培养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强化教师养成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五是鼓励教师参与基础教育工作,强化与基础教育联系,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2.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一是需要教师具有学生观,要理解学生行为;要具有正确的教师观,遵守职业道德;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愿意从事教育事业。二是要求教师应当具备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发展自身,成为优秀教师。三是要求教师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和体验。
三、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高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它决定着高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出台要求高师院校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一方面制订符合基础教育所需的教师教育课程方案,构建开放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专门人才奠定基础,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有利于对现行教师教育进行反思,树立“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理念,以教师专业化改革现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向深层次发展。
1.树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理念
教师要深入全面理解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意义,认识到实践在课程中的作用,不能将课程标准当做一种完全课程设置上的“标准化”文本,而要看到课程标准的目的性,要看到课程设置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观上,要体现课程目标,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重视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转变,科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重视教学的“生活意义”。
2.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为契机,优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地方高师院校主要承担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任务,因此必须了解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明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完善教师素质结构为目的,科学设置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已经对基础教育教师应当具备的“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作了具体要求,因此在教育学类课程设置方面一定要以课程标准设定的培养目标领域为导向,要与教师基本素质结构相适应,并随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学分和课程设置要求,把课程设置从以知识为本向以人为本进行转化,将教师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功能的协调融合;深入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完善针对基础教育的实践课程设置,提高新入职教师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能力。
3.拓宽课程设置口径,构建开放性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1)师生是构建开放性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专业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是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教师是课程的主体,也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具有创设课程的能力和开发资源的能力。学生是课程的受益者,同时也是课程建设的参与者,因此师生均具有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师素质,教师也应具有构建课程计划、实事求是地调整、组织课程结构的能力,只有这样,课程的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才能得以真正落实。
(2)跨专业构建开放性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跨专业建立学科基础知识平台课程,设置必修课程,根据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让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突出学习的个性和特长。其次,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上实行“模块化”课程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力求体现“文文渗透”、“文理渗透”、“理理渗透”的理念,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推行辅修制和双学位,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能够跨专业选修第二学位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社会知识能力。
4.强化教师专业教育,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当实行学科专业教育加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上,教师培养由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专业教育组成。教师教育以教师专业化为设计取向,包括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研究等多方面,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教育知识与能力方面得到发展。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各师范院校进行了积极探索。无论采取什么培养模式都要强调教师专业课程,以保证学生学习和掌握系统全面的教师职业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从而不仅为培养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提供保障,而且为培养以自主发展能力为基础的终身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5.加强教育实践环节,提高教师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对于经济的发展甚至对于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掌握职业信息对于人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就好业有着较大的帮助。对于教育而言,信息将影响到人才的培养。人对职业信息的认识和了解也有所不同,如有人认为“职业信息包括求职者个人信息以及招聘信息、就业政策、人事制度、产业政策等几个方面的信息”。①有人认为,“职业信息不仅指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还包括各种媒体传递的经济发展形势报告和趋势预测、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和就业政策、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机构改革方案、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等等。……主要是谈与毕业生求职密切相关的信息,如:招聘信息、就业政策、人事制度、产业政策等等。”②本文在讨论职业信息时,主要指的是后者。特别是与高职生求职密切相关的信息,如:招聘信息、就业政策、人事制度、产业政策等。
一、职业信息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决定性意义
1.职业信息应用上存在的误区与问题的提出
随着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各个高校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其中之一就是更为重视职业信息的开发与搜集。尤其在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决定了就业就是学校的生命线。许多学校在职业信息的开发、搜集、传递等方面倾注了较多的心血。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可能地通过这些行为促进毕业生就业。
但在各高校高度重视职业信息此类应用的同时,也使职业信息的应用走入了误区。一是认为职业信息只对就业有帮助,对职业信息的重视只是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而在机构上的表现就是职业信息只与就业指导部门或相关指导就业工作的人员有关。二是职业信息具有较大的时效性,昨天的职业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后,于明天就变得毫无意义。
对于两个误区,也就反映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而培养人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就是毕业生能否就好业的话,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是否与大量的职业信息相对称,也就是一个较为综合性的指标了。那么,如何能够综合分析职业信息,反馈给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为学生成才成长的部门,促使其进行相应的改革也就意义重大了。这对于高职院来说更为突出和重要。
2.高职人才培养特色与职业信息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学校具有从事“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双重职能,对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学生颁发“学历证书”和“培训证书”,高等职业教育显然有着同样的职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也指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从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实践办学来看,高职的人才培养特色主要有两个。一是“双证书”培养,二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双证书”的培养决定了高职必须时刻跟进企业发展的需要,了解国家对行业和企业对工人的准入条件和相应的证书要求。这样高职院校才能根据需要组织证书的培养和考核,才能引导学生积极考取相应的证书。如果高职教育要求学生考取的证书得不到企业的认可,或者企业认为准入根本就不需要以证书为依据,那么证书也就失去了其基本的意义。而如何了解企业的需要呢?只能依靠了解职业信息,了解职业信息中的行业政策、国家对企业的人才政策、产业政策及经整理后的招聘信息,尤其是整理招聘信息中对人才的要求,从中总结企业的条件和要求,这样才能在培训和考取证书时有的放矢。同样,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更是内在地要求学校的就业率要与新增专业数、招生规模、办学规模直接挂钩,这直接明了地表明了职业信息的重要性。
高职人才培养特色表明,高职的发展壮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职业信息。对职业信息的整理和研究整合将给高职院的教育教学等培养环节有更为明确的指引。
二、职业信息对高职人才培养影响的三个方面
1.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都在不同程度上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明确了目标,但这只是为所有高职教育规定的一个总目标,而对于具体高职院校来说,“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从本质上讲又是各行各业劳动者上岗前的就业教育或培训,因此各个行业的知识和技能特征以及特殊要求毫无疑问要反映在高职教育中,这样每所高职院校也就必须制定符合行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③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必须在培养目标上加以细化,定出有特色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使高职院办得有特色,才能使高职院能够发展壮大。但是如何定出培养目标呢?这就是需要研究职业信息。
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影响。一方面是由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决定的(以就业为导向)。另一方面是因为对职业信息综合整理后,能够反映出行业或者大部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怎样的,这类岗位一般要求拥有什么样的技能,掌握哪类文化知识,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等。“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社会个人的求学需求是高职发展的直接前提,没有这两种需求,高职教育的发展必然是空中楼阁”。④而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即是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社会上除需要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什么素质的人。
2.人才培养教学机制的影响
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教学机制的影响,主要是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职业信息调整培养教学机制,主要影响有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等。
(1)专业设置。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就业市场提供的职业信息对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起导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了解并分析就业市场的动态,掌握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和规格。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时,一定要深入了解就业市场信息,认真研究近几年的职业信息,为专业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参考职业信息提供的依据设置专业,不但要侧重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而且要照顾生源市场的需求。这种按照用人单位的需要设置专业,既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人的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解决了广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难的问题。因此可以说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信息为依据设置专业的模式将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2)课程改革。职业信息将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在确定课程教学计划时,也必须根据职业的需求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而课程目标应突出岗位就业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课程目标设计,不仅要有高等教育共性目标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及具体的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要明确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这样课程目标瞄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反映了职业信息,适应了企业和社会的需要,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同时,对应企业的需求,课程的内容也应从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课程结构也应模块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企业接轨。
(3)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根据地区、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以满足岗位群的能力、素质培养要求为标准,决定了必须推行灵活、多样、开放的教学制度。一是推行灵活学制。目前一般3年制学制,主要是“2+1”或“2.5+0.5”的教育模式,即是2年或2年半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1年或半年到企业从事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和实习的时间不得低于半年。二是开放性教学方式。其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包括提供各种参考书、各种视听材料、计算机软件,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模拟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和思考,使他们锻炼和掌握工作技能。同时,不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而是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三是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习实训建设。就高等职业教育本身来说,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重要特征,因此任何一个高职院校都不能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学校必须紧扣企业的要求,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实训的教学方案,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与职业技能融为一体。此外,还应逐步推行灵活的学习方式,推行学分制,探讨弹性学制等。
3.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而且要求其具备相应的综合素质。如何能较为准确地知道企业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有着较多的途径,比如与企业管理人员直接沟通,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了解等。但是,从职业信息中反馈,也可以看出企业和社会对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如对职业道德、诚信意识、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反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上,就是对学生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学生管理部门就会根据这些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素质培养活动,加强这方面的引导等。
三、职业信息对高职人才培养影响的实践
职业信息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职业信息如何才能更好地反映到人才培养上,发挥其正影响的作用。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和实践的问题。
首先,必须对职业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对就业政策、人事制度、产业政策的了解,分析出对本学校和相应专业的影响。同时,也要对招聘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一般来说,招聘信息都是零散的,而且很多信息表面上是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但是经过分析,透过表面现象,就会可能发现其内在的联系。而这些内在的联系恰恰是在人才培养中需要的。职业信息的整理和分析是影响人才培养的起点和关键。
其次,必须建立起顺畅的信息反馈机制。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并不是水到渠成、直接而明显的,而是经过各种渠道,反映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才能起到影响作用(具体见《高职院校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影响的流程图》)。信息反馈机制必须是顺畅的,如果一个高职院只有少数部门来实施反馈的结果,那么发挥的作用是有偏差的,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最后,必须建立周期性的完整反馈制度。职业信息是有一定的时效性,这也就决定了职业信息的反馈应是有一定周期和相对不完整的。对职业信息的过快和过慢反映都会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反映过快可能导致决策的不全面,过慢则失去了参考的意义。因此,以一年的信息为基准,参考上一年的信息作为依据来做出决策是可行的。同时,职业信息的收集必须是全面的,绝不能只是收集来自本学院招聘的信息,而是整个专业和行业的招聘信息,也绝不能只是收集简单的招聘信息,而应包括相关的政策等。只有建立了周期的完整的反馈制度,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影响作用。
高职院校职业信息对人才培养影响的流程图
注释:
①孙岩.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毕业生职业信息开发工作[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9,VOL18,(09).
②吴波.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业信息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③黎琳.21世纪初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特点与教学方法变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3).
④董庆波.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分析[J].职业技术,2003.11.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05.4,第一版,2008年1月第4次印刷。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2005.4,第1版,2007年4月第3次印刷。
[3]孙岩.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毕业生职业信息开发工作[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9,VOL18,(09).
[4]吴波.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业信息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5]黎琳.21世纪初中国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特点与教学方法变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3).
[作者简介]高欣(1981- ),女,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丁爱萍(1966- ),女,回族,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河南开封475000)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054-02
一、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定义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指的是企业和高职院校、学生展开合作,充分利用好双方的优势资源,确立特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专业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并最终由企业参照协议的相关规定,安排学生到单位就业的新型办学模式。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是一长期、复杂性工程,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一同参与,并且企业既需要和高职院校签署委托培养协议,负责接收毕业生,又要从已经确立的培养方案出发,确立整个培养过程。另一方面,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企业、学校、学生三者,主观上应该形成一致的看法,这是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特别之处。在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将学生当成特殊产品,并且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该能动性是预期目标以及合作过程的重要因素。
二、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是,为社会发展大力培养一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充分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开放式办学、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基本需求、学生就业等多个方面的现实性问题。
首先,为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构建开放式办学平台。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能提升企业参加到学校办学的整体积极性,搭建学校和企业间联系、沟通的桥梁,为高等职院校的发展建立开放式办学管理平台,在办学方面能够大力引进师资、设备等,有效打破高职院校的封闭式办学短板。
其次,加快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岗位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这需要高职院校对课程体系、专业设定开展深层次的改革,并对学校实践质量和功能加以有效的提升与完善。
最后,实现学生、学校以及用人单位共赢。高职订单式人才对高职院校来说,是完成了学生就业,提升了教学效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对企业来说,能够第一时间得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技术性人才,节省了岗前培训等相应环节;对学生来讲,能真正解决学生找工作方面的后顾之忧,使其学习方向更为明确。
三、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现状
(一)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
首先,学生就业率与满意度大大提升。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据其岗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针对性非常强,在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从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出发来完成培养工作,并确保培养的人才能符合企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已经掌握了未来岗位工作的技能,解除就业之忧,学生的工作满意度大大提升。
其次,用人单位满意度大大提升。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按照企业的岗位需要来培训,实践教学环节是在企业内完成的,学生通过实践训练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有充分的了解,并且熟悉今后所从事岗位的基本要求,提前进入工作之中。
最后,推动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及相关特色专业的发展。高职院校是为社会以及企业提供相应服务的,学校培养的人才要适应时展,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在新技术、新知识方面能做到与时俱进,特别是在学生实习期间,深入到企业中的带队教师,能接触到最新的生产设备,可以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提升自身的知识素养,并通过有效手段来指导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并将相应专业建设得更符合学校发展特色,以带动特色专业的发展。
(二)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首先,重视技能方面的教育,忽视素质方面的教育。高职教育的特点是职业性与实践性,将能力放在第一位,并突出教学应该一切以实际为基点,强调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技术与实践技能,但是,这并不是说掌握实践技能就是培养出了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限定在实践技能方面,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仅仅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传授学生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也与时展相左。为此,需要从学习态度、诚信品质以及职业精神等多个方面对广大学生提供支持与帮助,既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上的培养,还应该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对职业能力与发展能力的需求。
其次,订单式人才培养上存在供需矛盾。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产学合作订单培养使供需双方有多重关系,在人才订单方式培养上存在供需矛盾,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和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批量要求和企业个性化需求存在矛盾。学校从教学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以及规模效益出发,在企业订单式培养数量上存在批量要求,但是企业本身的岗位多样化特性决定其个性化人才需要,很难形成大批量人才订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企业需求的即时性有一定矛盾。企业对人才需要存在即时性的特点,然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周期,企业需要和学校人才培养从时间上来讲,问题较为突出。
最后,重视短期利益,忽视未来发展。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广大学生的实践技能、上岗工作能力等得到进一步提升,切实解决了学校学生就业相对困难的问题。然而,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时候忽视学生终身职业生涯的基础准备教育,进而导致订单培养单一性和学生职业兴趣多元性之间的矛盾,大大降低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同时,有时候会出现岗位技能较为浅窄以及技能需求广泛之间的矛盾,大大减少学生未来成长的机会成本。
四、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一般来说,形式各异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是从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学生签署就业协议,经由学校与用人单位一起来展开教学,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所属的用人单位就业。该订单培养模式的优点为针对性强,岗位需要什么技术就直接学习相对应的技术,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习相匹配的知识。而想要突破发展的困境,高职院校还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素质订单,强化职业素养
一般来说,传统的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但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现代职业人,也就是将高技能、高素质与应用型融于一体,这实际上要求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对法制理念、思想道德、健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广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在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认识方面,需要彻底摈弃传统的技能目标培养,转向素质订单培养,强调职业岗位对人才软实力的基本要求。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需要在认识层面注重技能教育的同时,更突出素质方面的教育。
(二)对订单企业开展全方位调研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原先的高职教育目标已经不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当前的高竞争、高节奏和产业结构调整步幅加快,职业岗位与技能变换速度不断提升,所以,高职院校在订立协议之前,需要对企业开展全方位调研,既要了解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还需要调研企业所从事的行业在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而有针对性地确立订单培养,这能大大提升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效能。
(三)拓展订单式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企业已经转向集约化经营方面,具体劳动分工方面也向复合型工种迈进,这实际上要求广大的劳动者应该具有跨岗位工作技能。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经济结构调整的逐渐提速,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某些岗位势必会在竞争中逐渐消失,与此同时,也会出现新的行业与新的工作岗位,也就出现了当前工作岗位与未来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想要彻底解决高职院校订单培养定向性与未来工作岗位间的不确定性矛盾,就要扩展订单教育的广度与深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技能,进而提升就业能力。具体来说,拓展订单式教育的广度是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的订单目标岗位数量,将相似岗位所必备的知识、素养与能力实现有效整合。拓宽订单式教育的深度是从目标岗位上面,从岗位工作者的发展路线出发,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好素质、能力与知识的储备工作。
(四)确保订单培养上的动态性,做好订单培养的后续反馈工作
确保订单培养管理上的动态性,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订单培养存在的静态缺点。传统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与企业确定合作意向,学校根据订单需要来培养学生,极少关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节。所以,确保订单培养管理机制上的动态性就非常重要。具体来说,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高职院校与订单用人单位展开密切合作,并且强化沟通,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实行质量监控,而学校需要对企业人才需求以及企业经营情况展开动态监控;第二,学校职业研究相关机构对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宏观就业环境以及企业运行情况等开展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第三,创建培养对象选拔与淘汰机制,开展动态管理,从思想上彻底纠正学生订单就是保险箱的错误理念。
此外,还需要做好订单培养的后续反馈工作。高职院校需要对订单培养学生开展后续就业追踪服务,采用学校教学科与单位职能部门实际考察、电话访谈等形式,对毕业生就业后工作情况、用人单位协议执行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及时听取用人单位对培养单位提出的中肯建议,发现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毕业生就业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缺陷,调整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订单培养学生就业反馈机制,推动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总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构建了开放式办学平台,加快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实现学生、学校以及用人单位的共赢。虽然当前的高职订单人才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高职院校不断扩展订单式教育的深度与广度,确保订单培养上的动态性,做好订单培养的后续反馈工作,就能真正推动高职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晓琳.论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2).
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要满足当前企业的发展情况,并进行科学判断,基于此,科学地预测和判断其发展前景,这是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成败的重要因素。此外,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还应从根本上考虑消费者或者顾客的需求。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要立足企业发展前景,同时结合国家政策,满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求,拓宽市场,有效将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衔接起来,落实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现代经济社会,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要想有所突破,就必须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对策。
一、市场影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营销人才存在数量上的滞后。当前,我国市场营销人才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以商业行业为例,我国具有规模级上的商业产业活动单位只占了较小的一部分,绝大部分商业活动规模较小。市场影响课程结构不符合课程内容,满足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影响课程内容存在严重交叉重复出现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以往的学科体系与教学内容多重视完整性与系统化,尤其关注每一门课程的完整内容体系。市场影响课程课程不具有先进性与前瞻性。市场营销需要将众多的现代科技、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等补充进来。新知识不能得到及时补充,毕业生掌握的知识与工作单位的需求并不相符;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理论严重脱离实践。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营销理论,同时还要求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市场营销实践环节具有较低的设置层面,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课外培养环节。当前,国内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较多的知识巩固环节,如认识实习与市场调查等,然而,市场营销课程并没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或者开展营销策划,缺乏培养学生创造性教学,具有较少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各大院校都不够重视文化氛围的教育意义,缺乏系统地规划与精心设课外培养,特别是严重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创新
(一)创新教学
市场营销要改变教育观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要打破原有的教育观念,定位市场与企业用人标准,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而且还要关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就业必备的基本技能,同时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扩充技能与升华技能。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要不断完善与优化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学生的培养要确保和社会无缝对接,完成培养目标,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断推进,保障保营销理论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同时还要具有实用性。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要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多种授课方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多是将课堂理论授课作为主要的授课形式,由教师为进行主导。新形势下的教学要坚持教育规律,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将学生作为主导,结合接理论与实践。市场营销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不同种类的工厂、卖场与企业等,让学生感受作为一名生产者、消费者与旁观者的内心想法。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情景模拟真实营销,让学生角色扮演,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知晓了“知道”与“做到”的差距,明白了细节凸显、专业化与职业化,认识到基本形象与礼仪的必要性。
(二)开展校企融合,产学合一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种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压力的氛围,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产生学习的动力与激情,教师要调动学生直接参与实践,进行实际操作中,针对出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做法。学校通过市场营销专业创立公司,并形成“营销服务中心”,向外营业,这样就使营销服务中心在外看来是营销服务机构,在内看来是营销教学机构。营销专业与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学校营销专业固有的实验室、实训室与企业相互合作,成立公司,让专业教师担负公司的运作与日常经营管理的主要人员,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察、参与,也可以按照不同批次、不同阶段让学生参加公司的业务实践。校企合作要将市场营销教研室作为单位,与企业的营销项目合作,营销专业教师针对不同种类的营销项目设置项目小组,如:营销策划方案组与商业计划书组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入项目小组中。
(三)培养多技能型教师,改变考核方式
骨干力量的教师担负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需要将营销理论知识和技能练习融入企业营销服务业务中,并形成高素质的、多种技能于一身的专业教师。教师在面对营销实际问题与公司业务实际需求时,需将理论与技能训练讲述给学生,引导学生直接进入市场,投入到公司的实践营销运营中,深入企业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并推广产品。当前,绝大多数的学校专业多重视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片面强调市场营销专业应用,然而,企业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的营销技能,因此,营销专业一定要改变原有的考核方式,结合实行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将职业态度、抗压能力与亲和力等显现在能力考核中,提升学生全方位综合营销素质的能力,构建完善的考核体系。市场营销的考核工作不应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要真正落实到位,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对考核中优秀的教师要提供一定物质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考核体系。
三、结束语
我国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市场环境的欣欣向荣,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供了可贵的发展机遇,此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要开展创新能力教育,使他们具备较高的市场营销专业素质,成为创新型人才,这是新时期专业教育要突破的一个主题。
一、新型化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现代社会对于工商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我国大部分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更适合社会发展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传统“三段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此人才培养模式较为死板,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适合应试教育模式下的人才需求。而新时代的发展对于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化,其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优异的成绩,而且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对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切实为企业、单位献计献策,做到各种事件的灵活应ΑR舱是因为此,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予以改变,让学生更加适应当前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
二、现阶段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一)“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协同式”工商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在借鉴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而提出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注重让科学教育与以人为本的思维理念相结合,注重将教学与学科研究融为一体,在此独具特色的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依据协同论的思想而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我国人才培养发展需要,其与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更加突出表现了管理人才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变,注重让学生既从教材中汲取营养,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走出教室,走到世界开阔视野。“协同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倡人才培养“全方面,全过程,以人为本,全员参加”全新教学理念。
(二)“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依照我国当前的招生规章要求,各高校是“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借鉴了美国高校的“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任选课程比例协调”的人才培养思想。“按系招生,多方向培养”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让各个高校注重院系建设,学校前期的教学培养鲜 少有的专业之分,而是首先让学生通学一部分素质教育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待学生后期发展到一定阶段,再给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理论教育。后期专业知识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精细化的工商管理知识,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工商管理专业细分为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模块,学生在学习公共课程基础上,再继续学习一些和自己专业知识相关的模块知识,而此模块知识的学习则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模块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大部分高校所提倡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模块式”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而选择自己的想要课程,这样的课程学习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促使学生学习源动力的产生,让学生能够更加认真、仔细地学习专业知识。“模块式”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的扎实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拓宽学生视野,促使学生成为能力型和创新型的人才,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四)“校企合作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多边合作的产教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积极为工商管理学生创造专业实践环境,帮助其全面了解和掌握专业基础理论,让学校以与企业相结合的方式真正参与到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通过实践过程来提升对专业知识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在真正的实践环境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此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去,能够了解社会、市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对于自己的学习能够予以一定程度的调整。此种人才培养模式也让企业能够从众多人才中挑选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员,为企业诸如更多新鲜血液。
三、结语
不同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侧重性也有所不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性的予以应用,同时也必须在院校建设目标、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建设,从而让学生掌握极具实用性的工商管理知识,让学生的管理能力得以提升,为学生的更好发展铺平道路,为学生的社会融入性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开始恢复重建并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有221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二十多年来,我国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一方面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从而表现出“后发外生”的特点,另一方面亦在坚持探索适合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由于政治制度差异、社会需求差异、福利传统、经济转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不但与国外及港台地区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在适应本国社会服务与管理要求、保持自身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当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有关人才教育问题的综合体。目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缺乏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导向
我国许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在人才培养导向上并不明确。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定位上缺少倾向和侧重。二是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面面俱到,既注重专业理论,又注重专业方法技能,但由于课时的有限性,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优势和特色。
2、缺乏专业价值观教育
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迟滞,社会认可度低,高中毕业生在选择社会工作专业时往往是对本专业没有认识或者认识模糊,这与国外或境外社工学生完全不同。在专业教学中加强专业价值观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对专业价值观的强调和实际教学中关于专业价值观的内容安排还远远不够,进而导致社工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专业志向,毕业生的流失率较高。
3、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学院化特征
由于社会工作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非常注重专业方法和技巧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我国可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实践的部门和单位非常有限。从事社会工作的非政府组织(NGO)发展缓慢,实力弱小,没有能力为广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另外,在我国民政部门、街道社区、社会福利部门等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员大多是“准社工”,普遍缺乏社工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从专业角度对学生实习给予指导。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虽然在社会服务理念、服务技巧方面都具有较强专业性,但他们并不是专职的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者,他们在实践中也会由于专业教育所赋予的理念与实际部门有差距而遇到一定困难,因此很多专业教师无法胜任实习督导的工作。专业实践的缺乏和不规范使得学生很难在学习期间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往往处于“纸上谈兵”状态,具有学院化特征。
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我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进行探讨。
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我们根据地方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实力和本专业的教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强调培养社会工作实务型人才,“通才”培养与“专才”培养相结合,侧重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
2、专业课程设置的创新
(1)设置体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适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配置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几大知识模块。在基础知识课部分,开设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更多社会科学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部分,在确保专业主干课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侧重的研究方向,设置相关的专业知识课和技能课,从而突出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优势和工作能力。
(2)强化专业价值观教育
注重培养通识人才并不意味着对专业的淡化和抛弃。通识人才教育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工作必然在社会服务和管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社会工作就业倾向的毕业生必然有施展专业技能的广阔舞台。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专业人才的价值观教育。一方面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福利思想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和伦理观,另一方面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3、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教学模式
社会工作专业具有操作性、应用性和实务性取向,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教学目标的一贯性、形式的多样性、实践的全程性和实践的递进性。
首先,教学目标的一贯性。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始终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的合格人才。实践教学是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我校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实务型人才。因此,专业实践教学强调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增强毕业生与社会实际需求的适应性。
其次,形式的多样性。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实践包括集中实践、并行实践和假期实践三种形式。集中实践就是在学期教学实践周,由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统一参加社会实践。并行实践就是在第三学期至第六学期,安排学生每周用半天或一天的时间到实习基地进行专业见习。假期实践就是要求学生至少有两个暑期以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书写实习日记并在开学初提交社会实践报告。
再次,实践的全程性。实践的全程性就是实践教学贯穿专业教学全程。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连续性,从大一到大四都开展不同学时、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社会实践。随着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实践教学由易到难,由见习型到应用型。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四总部在《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实施办法》中明确,军队要做好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军队院校作为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为此应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模式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环境。
1 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与认识
1.1 创新型人才的定义
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个概念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划分不是并列的。实际上,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都须具有创造性。[1]
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三种特征,其中,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
1.2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一是要有一种不懈奋斗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能够独立思考,要有别具一格的创新思维,要能想出一般人想不出的东西;三是要勇于开拓创新,要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要接触别人不敢接触的东西;四是要通才识,要广泛涉猎和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思维和技术并且要善于联系联想和乐此不疲,尤其是要具有一定动手的能力;五是要有豁达心态,不仅在学识上要兼容并包,能够顾大局、识大体善于与人合作;六是要综合全面,要有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对于军队科技创新人才来说,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崇高的理想、勇于献身,能够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
2 当前军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对创新人才培养重视不够
随着军队院校调整改革,军队院校已逐渐转变为以任职教育院校为主的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存在着重设备、硬件环境建设的现象,轻人力资源的开发,重技能培养,轻科技创新,对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人才的流动渠道不畅通、用人机制不灵活,导致了军校人员的工作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的缺乏。随着军队和国防建设快速发展,军校人才培养已不能完全适应国防建设需要,尤其是创新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
2.2 传统的教育模式制约创新人才培养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驱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动力。目前,很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仍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忽视学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传统意识的灌输,忽视现代意识的熏陶;注重正面的政治思想教育,忽视学员的心理素质教育,这些制约了人才发展,抹杀了学员的创造性。
2.3 学科设置缺乏特色
每所院校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定位与思路都会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层次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每所院校都应有自身的学术传统和办学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所以,军队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是院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也是学校吸引生源、提高社会地位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表现。
2.4 学风建设影响人才培养
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气候”和“土壤”,如何建立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风是院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军队院校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存在学风不浓的情况,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影响了学校的良性发展。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加强学风建设更有其特殊意义。
3 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措施
3.1 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要适应军事教育规律和培训学员特点,以能力生成为目标,以启发诱思为理念,以问题设置为牵引,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大力推广理念先进、丰富多样、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手段进入课堂,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效益。强化基础、突出综合、注重实践、着眼创新,要由过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层楼课程体系结构转变为以课群建设为主线的模块化、系列化的课程体系。
3.2 健全有利于激励学员创新的教学管理机制
为科学评价学员的素质和能力,实行学员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由单一的课程成绩评价转变为学员综合素质评价;由单一的考试形式转变为考试、考查、鉴定、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由单一的教员评价主体转变为教员、管理干部、实习单位、学员组成的多主体评价;由单一的评价功能转变为评价、激励和导向的多项评价功能。为充分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适应学员个性发展,实行主辅修制和素质学分制,对学员进行素质加特长的培养。
3.3 加强创新教育实践平台建设
实践是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养成的关键环节。知识转化为素质、能力需要各种各样的创新实践活动,而开展这些实践活动必须要有一个实践平台作支撑[3]。可以建立以第二课堂为主的创新教育实践平台,重点从活动内容、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等方面入手,规范第二课堂实施方案,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组织模式。
3.4 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加强创新教育,教学是关键。必须坚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要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之有效地服务于创新教育这个核心。通过健全监控组织、固化运行程序、完善信息平台,实现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领导、专家、教员、学员、部队“五位一体”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明确各级职责和问题反馈、处理程序。按照“确立目标-明确标准-监控过程-实施评估-反馈改进”的闭环流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模式,规范质量监控实施。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校园文化建设要提倡学员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未来,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校园文化建设要赋予学生坚强的意志、过人的胆略、独立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要培养学员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胆略,具备向未知事物挑战,向高深领域探求的心理品质,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传统观念,不唯书本是从,不惧怕群体压力,大胆地提出新观点,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承认失败。
4 结束语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院校培养阶段,贯彻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定要为学员树立终身学习的思维意识,因为学习是创造的动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才能持续激发创新力,才能不断适应军队建设与发展,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