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5 10:45: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篇(1)

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尊重文化多样性,了解不同族群的文化,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体系,从理解本民族文化发展到鉴赏其他民族文化,最终鉴赏世界性文化。这需要学习者养成对待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形成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认识、正确态度和正确处理,从而克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障碍。文化意识由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组成,是综合语言运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是影响跨文化交际质量、效果和进程的重要因素。

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向学习者介绍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这些文化现象的剖析,使学习者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帮助学习者理解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念,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以及在实际交际过程中有效地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

二、外语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引导者,负有将丰富多样的外国文化介绍、传递给学习者的责任,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具有主导性作用。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知识积累和跨文化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习得和培养,这就要求外语教师既要掌握正确的进行文化教学的方法,还要具备理解外国文化内涵、传播弘扬本民族文化以及进行文化对比的能力。

1.掌握恰当的文化教学方法

文化教学的定位应当以文化知识为起点,以文化意识为桥梁,最终达到理解外国文化为目的,它分为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两个层次,以及连接这两个层次的文化意识教育。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文化教学必须超越文化知识层,达到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外语教师把教文化作为帮助学习者正确理解和得体运用外语的工具,通过在课堂上导入外国文化知识来加深学习者对语言的理解与掌握。这种文化教学方法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如果简单地把跨文化教学等同于英美文化的导入对于跨文化外语教学是有欠缺的。在学生的意识中,文化差异可能仅限于习俗、文学、地理、艺术、音乐、舞蹈、服装时尚等流于表面的东西,那种简单的文化知识导入仅仅是将外国文化中的表层部分介绍给学习者,却忽视其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深层文化,将会使得大多数学习者对外国文化一知半解,从而盲目模仿,这会造成他们不能够准确地把握隐藏于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更深层的文化特质和内涵,不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学习者对文化价值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因此,文化知识的导入必须同文化内涵和价值的讲解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把握实质内涵。只有理解和把握了隐藏在表层文化背后的特定民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把握这个民族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倾向,理解和解释许多其他层次的文化现象,才能帮助学习者对文化信息进行多层次的加工和整合,在增加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

2.理解外国文化的能力

外语教师肩负着引进和传播目的语文化的任务,是学习者习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意识的引路人,所以在向学习者介绍外国文化中的表层文化的同时,作为教师,他们自身首先要理解外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等深层内涵,才能帮助学习者对外国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然而,就大多数外语教师而言,接触目的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机会相当有限,并且没有接受足够和恰当的培训,使得他们无法承担文化教学的重任。这一现实状况要求他们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自己的外语文化知识,大量涉猎课本以外的知识,以完善自身的文化修养。他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外国文化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加强文化中介者的自我意识,把跨文化外语教学提高到新的高度。

3.弘扬本国文化的能力

外语教学只重视目的语的文化教学是不够的,它更应该成为本国文化输出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积淀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蕴含着它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是所有中华儿女进行身份认同的重要依据和中华民族存在和延续的精神支柱。因此,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知识和丰富的目的语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我们本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实现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输出,已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篇(2)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3-0034-07

一、引言

近十年来,源于欧洲文化背景的遗产保护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多方关注与讨论。其中,对于《威尼斯》(1964)若干原则的质疑,对于《奈良原真性文件》(1994)的推崇,乃至《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和《北京文件》(2007)的出台,集中体现了中国学者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虽然如此,国内的相关讨论仍然差强人意,尤“欠”对国外学界颇具分量的回应。但是无可讳言,翻译、推介工作的缺位,是导致我们鲜于感知此种国际学术氛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比利时学者威勒姆・德尔德(Willem Derde)《遗产及其文化边界:基于中国例证对西方范式的挑战》(下称“德尔德文”)一文中的思考与讨论,将有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切实地感知这种国际氛围。该文章出自欧洲学者之手,结合其对中国遗产的田野考察亲历,注重从文化背景的视角反思西方遗产范式。就其反思的内容而言,与2002年前后以杭州胡雪岩故居修复工程为标志的、国内遗产界对于《威尼斯》(1964)若干条款的中国适用性讨论的内容相似。另一方面,德尔德文的思考路径较之思考内容更加重要――从文化背景角度考量遗产价值与遗产保护方式,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本身的比较和原因的探究,我们或许能更加全面、深入地讨论遗产本身,进而为更准确地把握遗产价值开启另一扇大门。

二、德尔德文辑要

德尔德文指出,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处置文化遗存的知识框架,主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或欧洲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制定。虽然这些公约、和指南已在国际上获得通过和广泛认可,但它们的中立地位或全球普适性却明显受到中国处置其古迹(monuments)和遗产地(sites)的不同方式的挑战。通过审视这些差异,可从有关方面洞察这些国际标准和指南的文化内涵,理解它们在何种意义上由西方文化背景所决定。此番开篇,铺垫了全文质疑和挑战国际遗产文件理论框架的中国普适性的整体基调。

德尔德文中的中国遗产例证主要包括汉阳陵地下博物馆与南阙门工程、大雁塔与慈恩寺周边工程、大唐芙蓉园。在笔者看来,他对这些例证的认识和评价,既有理解,也有不解,既有曲解,也不乏误解。在总体上,借助上述几例,德尔德对当前全球处置文化遗存的知识框架提出若干质疑,并重点结合“就地”保存和《威尼斯》,指出其中既有借鉴欧洲经验的保护做法,又有令西方所费解的“重建”(实为落架大修),以及遗产与现代环境相融合的变通做法。在他看来,西安乃至中国诸多不同于西方的遗产事象和处置,由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所致,不过,二者发挥的实际作用却有主次之别,这种认识在文章结论部分得以凸显。他指出,“不该运用诸如经济变革等外部因素来解释遗产”,文化背景的差异才是中西方具有不同遗产处置方法的内在因素。基督教从最开始就“强调《圣经》的真实(truth)”,这是西方注重强调遗产物质原真性的根源。而“中国既不享有西方的文化背景,又不享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因此,中国才能形成面对其过去与遗产的另一种态度”。有鉴于此,中欧之间实有必要展开一场真正的遗产对话,它将“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遗产概念的本身”。

三、德尔德文简评

1.文章亮点与不足

亮点一,从逻辑角度提出“特设性解释”,突破将当前中国遗产保护中的问题完全归因于经济发展压力的观点。

德尔德文开篇即称,中国“拥有着延续数千年的文化遗产”,它们正“转变成为‘巨大的商机’”,人们也已认识到“旅游业在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此,德尔德的强烈感受是,“近年来到访过中国的任何人,无法不被中国城镇和郊野旅游的‘历史转变’所震动”。在此背景下,“对于中国历史遗产日益增长的兴趣将被置于未来几年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议程当中”。业界通常也认为,经济快速发展的确已给中国遗产保护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压力。因此,德尔德的上述描述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不过,德尔德随后提出的“特设性解释”则切实地提示我们,二者的因果关系并非如此直白,尤其是面对中西遗产差异时――假设西安例证中诸多中西遗产差异的“方式受到诸如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或现代生活方式等外部因素的驱动,那么,该假设的问题在于,它依赖一种纯粹的特设性(ad hoc)解释。事实上,基于同样的假设,我们可以轻易地为其相反观点进行论辩:中国正经历着快速变革的时期,所以应给予保存原真以更多的关注,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因此,必须有意识地脱离中西遗产差异受到经济等外部因素影响的思维惯性,而“特设性解释”的提出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掀开遗产保护利用工程之表面,究竟是什么因素内在地影响了中国的遗产保护态度和行为?

亮点二,指出西方遗产标准基于基督教文化,应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理解中国的遗产保护。

德尔德文的第8部分将中西遗产差异归结为文化处理(cultural approach)的不同。在西方,原真性的认识根源于基督教。“西方强调原真是其对自己的历史遗产持有不同态度的结果,这种结果通体反映出对于历史真实(historical truth)的探究,这种探究至少对一个领域极端重要,该领域在西方的,也即基督教的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基督教从最开始强调《圣经》的真实(truth),就显示出与异教徒之谬误与无知的截然差别;对同样真实的探究,也在欧洲宗教改革时期显示出基督教自身的截然决裂;对《圣经》真实的探究,也决定着从解释学到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建立,这些学科显示出世界在科学的真实与错误的概念之间的截然决裂。持续留存下来的,是对历史遗产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的一种探究。因而我主张,同样的态度现在可见于西方对待其遗产的方式上。正是这种态度,驱使国际遗产团体教导全球应如何致力于遗产事宜。”

德尔德指出,“欧洲看重的是所发生的真实历史。因此,欧洲强调对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后来添加物’进行谨慎区分。建筑上的每块石头都被仔细检查和描述,任何部分均不能替换,除非有关乎建筑物存活的必要。如需替换,一切所为要依照同样的旧有技术。因此,建筑的历史被记录下来并展示给公众。修复什么、如何修复等决定,都要遵照建筑物自身的历史记录而做出。这也正是建筑物借取原真性并由此使之具有了保存价值。这种视遗产为“历史”的狭隘处理也从根本上排除了其它方法。此番认识深刻揭示出欧洲对于遗产物质层次原真性的关注。不过,物质层次的原真性,只是遗产原真性的部分而非全部。

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试图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解释中西方的不同遗产态度,但其解释仅停留在遗产工程层面,并没有阐明中国遗产自身的内在逻辑。

通过上述两个亮点,德尔德清晰地勾勒出西方文化的一个内在逻辑,“欧洲看重的是所发生的真实历史”,而中国则不同。不过,他未能提出比肩于西方基督教与追寻《圣经》真实的、源于中国文化深层的原因――中国文化何以具有与欧洲不同的内在特点?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他对于西安遗产例证的准确理解,曲解、不解和误解由此而生。

2.文章总体评价

近年来,中国遗产学者倡扬中国独特遗产理念的意识日趋强烈。在此背景下,《遗产及其文化边界》一文以其“西方学者-中国例证-中欧遗产差异和对话”的独特格局,使得对于“二战”后获得国际认可的遗产公约、或指南的全球普适性讨论有了来自除东方质疑之外的西方支点。这是德尔德文的外在意义。

当今中国,“保存原真的需要抵不过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改革带给遗产的冲击”,德尔德此言可谓一语中的。虽如此,德尔德更多地旨在强调中西遗产思想与做法的诸多差异本质上源自内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非外因(如经济发展)。欧洲的遗产原真性密切受到基督教从一开始就极为强调《圣经》真实的影响,这是德尔德文章的点睛之笔,也是此文的内在意义之一。

或许,威勒姆・德尔德并非是提出上述观点的西方遗产学者第一人,但这并不影响此文的价值。在中国总结自身独特遗产思想意识迅速觉醒的今天,德尔德文可以视为对中国遗产意识提升的国际氛围营建。最后,文章立意高远,呼吁共同搭建中欧遗产平台、积极寻求遗产对话:“正是在这里,中欧之间应展开一场真正的对话,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平等地相聚一堂。正是这场对话,将真正地丰饶欧洲与中国,因为,它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遗产概念本身。”

四、中西方不同遗产处置方法探因

1.经济快速发展――外因,非根本

毋庸讳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显著地影响到中国遗产保护的现状,“建设性”破坏事件的频频发生是这一过程的清晰写照。如果说大雁塔塔寺建筑群作为“新的、进行之中的城市发展项目的重心”,某种程度上还带有遗产工程迎合快速城市化进程并做出妥协的意味,那么,更甚者则有旧城改造中对文物建筑、历史中心或街区的拆旧建新,极端者如1992年济南老火车站被拆、2000年浙江定海古城被毁等等。而今,遗产地被假以旅游地产、文化经营或文化创意产业之名,用以刺激旅游、拉动地方GDP的遗产利用模式,如雨后春笋般见于各地实践。

类同于环境事业的“先污染、后治理”轨迹,中国遗产事业重蹈发达国家“先破坏、后保护”覆辙之势明显。由此,遗产保护压力持续增加。置身于如此社会背景之中,很难不令人联想到,当前中国遗产保护中的种种不良事象,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或现代生活方式转变等因素直接相关。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国家工程牵连出的遗产保护问题(并非首要,更非唯一),堪为中国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复杂关系的突出代表。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指出,要警惕风景名胜区的“人工化、商业化、现代化”(即“三化”)。他亦坦言,20世纪90年生在风景名胜区和遗产地的破坏事件,超过了建国后40年的总和。而今,“三化”问题在国内众多知名遗产地愈演愈烈,经济快速发展对中国遗产保护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德尔德文亦称:“国际遗产团体(community)似乎假设,中国处置遗产有着不同的方式,这种方式很少关注公认的国际标准,而且受制于遗产融入当代中国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

上述态势同样可见之于西方。1999年,吴良镛教授在《北京》中,以“大发展”和“大破坏”概括人类走过的20世纪。此言表明,发展对于环境、遗产的不良影响已是共识。回顾过去,以1954年埃及阿布辛拜勒(Abu Simbel)神庙搬迁为标志,UNESCO世界遗产事业从起点上便与经济发展有着不解之缘,这多少昭示出未来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互相博弈的坎坷进程。近几年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当属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Dresden Elbe Valley),该文化遗产于2009年被UNESCO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详其端由,是为了缓解当地交通堵塞,要在河谷内建造一座长635米的桥梁。

既然中西方都存在类似情况,那么,将遗产处置与认识的中西差异归结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观点似乎并不恰当。德尔德也指出:“欧洲也有城市快速发展的诸多例证,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却没有发生在欧洲?尽管城市快速发展或会威胁遗产遗迹的保存,但绝不会形成一场辩论来质疑遗产从业者保存原真的需要。事实上,显著迹象表明,上述问题还牵涉到国际遗产团体甚至尚未认识或提到的其它方面。”文末第8部分,德尔德进一步重申:“人们不该运用诸如经济变革等外部因素(external factors)来解释遗产。实际上,如果我们想理解遗产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或者想理解上述遗产概念,就有必要直接面对中、西方处置遗产的方法。”笔者也认为,经济发展(外因)并非中国对待遗产具有不同于西方态度的根本原因,事实上,经济发展只是放大了本来就存在的中西遗产差异。如此,什么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内因(internal factors)呢?

2.文化背景差异――内因,其实质

德尔德所举另一例证,亦常被用于解释中西方不同的遗产观。“对于中国人而言,500年历史的寺院中一幅新的彩绘摹本也很好”,“这种感受当然不能简单地用中国快速的城市发展来解释。事实上,此类感受颇令人费解。从西方视角看,好像中国人不关心自己的遗产。但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并给我们留下了一种遭到极度扭曲的观点”。事实上,“遗产在当代中国是重要的,不过,我们的知识框架不容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做出真切的解释。”德尔德此说,一方面提醒我们注意社会经济条件对于遗产的必然影响,另一方面则更关键地表达出,针对中西方对于遗产原真性的认识差异,城市化发展只是原因之一,但绝非根本原因。这种认识差异,实际“牵涉到国际遗产团体甚至尚未认识到或提到的其它方面”。那么,究竟是哪些方面呢?德尔德文中虽然言及基督教文化背景在中国的缺失,但这显然并非答案的全部。

陈薇等(1989)曾以对曲阜孔庙和雅典帕台农神庙的比较为例,认为东西方古迹保护的差异在于,“西方方法的重点是放在对客观的实际关心上”,而“中国方法要求通过尊重古迹的内部意义来保护外部特征,以便达到形式和其内涵的和谐平衡”。1994年陈薇进而提出,“中西方不同的文物建筑保护方法和观念,表达出不同的社会意义,其组织转换规律是:西方是‘能指对位’――文物建筑保护的外在形式和它所表达的历史可读性呈对应性;中国则是‘意指错位’一一文物建筑保护所诱发的某种意向和其外在形式所载的时代印记呈不对称性。也就是说,西方的文物建筑保护,能客观地表现它所跨越的历史及各时期的相互联系的特征,它像语言一样,用陈述的形式传递全部的事实信息,具有‘历时性’的特征;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往往展示出由简单到复杂各部分相互错综的整体关系,它不是将各种事实按时间顺序排列,而是将由建筑形式及建筑相互‘接合’所形成的一种比喻性或一种完整的意象一次性地呈现出来,具有‘同时性’的特征。”

针对中西方文物建筑保护方法和观念差异的深层原因,陈薇(1994)认为,“中西方价值体系的不同确实成就了不同的文物保护观念和方法,并使之产生不同的社会意义。而最根本的就是价值来源以及价值世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中西方是存有本质差异的。从价值具有超越的源头而言,中西文化在开始时似无基本不同,都把人间秩序和道德价值归于‘帝’或‘天’。但是若从起源源头和人世之间的关系着眼,则差异极大。”要言之,中西方不同的价值来源以及价值世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导致了中西方价值体系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中西文物建筑保护方法和观念的差异。

寻此脉络,中西方遗产不同的文化处理亦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季羡林先生认为,中西文化的区别在于“中、西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不一样。西方思维模式的基础是分析,什么东西都分析,一分为二,万世不竭。东方呢,思维模式是综合。综合是八个字:整体概念,普遍联系”。从哲学层面,杜维明先生则指出,“中国哲学的基调之一,是把无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和灵魂统统视为在宇宙巨流中息息相关乃至相互交融的实体。这种可以用奔流不息的长江大河来譬喻的‘存有连续’的本体观,和以‘上帝创造万物’的信仰,把‘存有界’割裂为神、凡二分的形而上学绝然不同。美国学者牟复礼(F.w.Mote)指出,在先秦诸子的显学中,没有出现‘创世神话’,这是中国哲学最突出的特征。这个提法虽在西方汉学界引起一些争议,但它在真切地反映中国文化的基本方向上,有一定的价值。”从本体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上,杜维明指出,“中国人本体论中的一个基调是相信存有的连续性,这种信仰对中国的哲学、宗教、认识论、美学及伦理学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3)德尔德也将中西遗产差异的原因从文化背景差异延伸到基督教的影响,即,“中国既不享有西方的文化背景,又不享有基督教的文化背景,因此,中国才能形成面对其过去与遗产的另一种态度”。

众所周知,中西文化差异与比较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研究课题。季羡林先生曾言,中西文化有别的说法,1300年以前就开始了。不过,立足文化遗产映照这种差异尚属新鲜,相关研究至少在国内寥寥,上文所引陈薇教授的文章是笔者目前可见的两篇。

坦白地讲,陈薇的观点或有片面甚至纰漏之处,例如其关于“意指错位”的认识。其1989年文章之观点,以对曲阜孔庙和雅典帕台农神庙此类文物建筑的比较为前提,1994年文中的有关解释,也显然针对此类文物建筑。意指错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孔庙历经千年不断改建和扩建,难从细节上逐一标定准确年代信息的复杂历史状态,但是,意指错位的不适性也是显见的。比如,意指错位不宜成为当前国内不少遗产维修实践中有欠科学性的“遗产混搭”等遗产处置方法的借口。毕竟,尊重原真性,最大限度地保留而非混淆存在于遗产原真性之中的历史信息,这是超越东西方遗产处置具体手段(操作层面)差异之外、需要共同遵循的科学原则。此外,意指错位更不能解释以梁思成先生为代表的建筑界对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的认识,也不能解释近年来我国考古界对于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s)保护利用的一些做法,如汉阳陵南阙门工程。该工程代表着当前中国考古遗产地带有普遍性的一类做法,遗址保护与遗址展示、旅游吸引物与现实妥协相互交织,值得关注。

事实上,意指错位的正面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创造领域。在那里,意指错位是有意为之且精心设计的。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活态遗产出现的时序性保护并非意指错位;而静态遗产出现的变化常常是由非文化因素(如经济、政绩等)驱动,是负面性的意指错位。虽然如此,陈薇教授明确提出东西方古迹保护的差异(1989),并结合文物建筑保护与文化学探索差异表象之后的深层原因(1994),这样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值得中国和国际学者关注。

以陈薇二文为据守,笔者希望向背后寻找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解读。季羡林、杜维明两位先生观点的引入也源于此。不过,新问题也由此而生。一方面,如同陈薇的观点,季、杜二人之说也难免存在着一家之言的偏颇甚至谬误之处,但是,他们的着眼点毕竟为我们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乃至中西遗产差异)指出了可能的方向。另一方面,笔者上文搭建出的论证脉络一一遗产差异、文化差异、价值来源和哲学层次――仍需季、杜证据之外更多环节的递接和更多证据的充实。要言之,笔者希望通过已有证据初步向读者展现这样的逻辑: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确存在,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西方对待遗产问题的差异,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外因,这个内因更为本质,它将引导我们思考并由此形成对遗产的正确态度。

五、结语

篇(3)

交互电子白板的出现,对教学人员的课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交互电子白板和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观念和方法上有所改变,更大程度地体现电子白板的优势。

一、发挥学生主动体验的课堂教学设计

交互电子白板作为一种现代信息教学工具出现在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激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凸显情感的体验性。这作为教师优先考虑的问题,必然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将体验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主动起来。下面我主要通过《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学片断,介绍运用交互电子白板的简单操作功能发挥学生主动体验的积极性,实现“人机”的有效对话。

(一)从“冷漠的点击者”到“知识情感的媒介”。

多媒体课件呈现的形象化、便捷性。《世界文化之旅》开讲前用收集到的图片、视频,精心制作PPT讲义。而“使用PowerPoint讲义授课是一种‘点击+讲解’(Click-and-Speak)的教学行为”,教师与学生正面交流时间很有限,严格按照PPT呈现的内容按部就班演示,很容易错过学生思维的闪亮点,错失学生稍纵即逝的热情。如此一堂课下来,师生关系显得较为冷漠,老师在完成点击的同时,宣告一节课结束。交互电子白板通过白板操作系统、电子感应白板和感应笔(鼠标),以及内容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库等软硬件设施实现了白板和计算机之间的双向交互通信与操作,教师在白板前就能进行计算机操作,不用再低头看着讲台上的显示屏,从而脱离电脑前的操作。教师和学生只要在白板上“指指点点”就能生动地展现整个教学过程,同时系统完整地将教学过程实录下来,供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这样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互动教学的需求,促进教学形态由被动型向投入型转移。

(二)从“教师个人独立行为”的设计者到“师生群体协作,兼顾个性化”的发动机。

使用PowerPoint,将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等展示给学生,能够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教师个人的一种独立的预设行为,对学生生成的资源利用不足,师生的群体协作性差,无法将教学延伸至学生的个性化。交互式电子白板就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如《世界文化之旅》使用视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导入,可以使用电子白板的标注功能对视频的内容在播放过程中进行标注,也可以在播放完毕后对内容进行标注。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场反应进行选择,我选择后者,利用交互电子白板的标注功能,师生共同对视频内容进行重构,在电子白板上连线――相扑:亚洲的日本;击缶倒计时:中国;时装周、兰蔻:欧洲的法国;贝克汉姆:英国;百事可乐:北美洲的美国;足球:足球王国巴西……实现了师生群体协作,教师便是师生群体协作的发动机。

再如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丰富多彩的节日,让学生各抒己见,运用交互电子白板的标注功能、书写功能,直接在王安石诗词《元日》界面上沿着学生的回答,对判断词“炮竹声、春风、新桃、旧符、元日、一岁除”进行标注,选择的笔粗细不同,在页面上进行书写标准。学生自由联想的节日各不相同,而使用新增页功能,在透明页上进行板书,并将这些标注和板书可以独立保留下来。在得出结论:各国各民族许多的传统节日,体现了文化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对比春节的历史故事和圣诞节的来历,明白每个节日有自身丰富的内涵,体现文化具有丰富性时,运用交互电子白板做提示性的标注,起到突出功能。这样就克服了PowerPoint无法独立保留、改变幻灯片页数、书写不变、标注不方便的缺憾,克服了教师“牵”着学生走,力图让学生跟随,一部分学生努力跟随着教师呈现的信息,而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而游离于课堂之外的问题,改变了课堂上以往看不到的生动和灵性,扭转了高度结构化、灌输式的教学令人窒息的局面。

(三)从“课堂的主导者”到“教育教学的主持人、投资人”,从“信息的传播者”到“意义建构的协助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新角色首先表现为:由教育、教学的主导者转化为教育、教学的主持人和投资人,即教师由一个教的“主导”转化为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资源的供给者。

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要结合政治学科的时政热点特色,引导学生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到闭幕式”的三个问题:请大家谈谈从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到闭幕式,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体现文化多元和谐的?外国人又是怎样评价中国的奥运会的?这个环节通过学生的畅所欲言――篮球赛:科比说中国队很顽强;110米跨栏:八位选手用行动践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英国对自己的八分钟不满意而认为中国的奥运很好等――导出对待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要沟通,不要排斥。这些资源是学生现场生成的,交互电子白板提供了一个记录的平台,将学生生成资源记录下来。

由于信息的开放性和信息处理的民主性,学生不再被当作被动接受的客体,他们可以也必须更多地利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创设各式各样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广泛的信息资源,起到教师“投资人”的作用。信息时代,学生的角色更倾向于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角色当然也必须随之由“信息的传播者”向“意义建构的协助者”转变。

二、构建学习网络:以教学为主的相关材料收集

交互电子白板作为WEB2.0技术环境的产物,自身所带的学科资源库存在天生的缺陷,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资源、素材进行充实与分类,如“各国竖小指的不同涵义”和小幽默“处处都漂亮”为学生学习“不同的文化要相互沟通”提供良好的支持。教学资源的收集不能是简单的罗列,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差异设置“环游世界,说节日”、“环游世界,找标志”两个环节,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设置“环游世界,学沟通”。如有可能,最好提供搜索功能,为学生增加知识面、自主学习提供帮助。

三、“分叉点”背后不容忽视的差异

交互电子白板对生成资源的记录,可以在日后的常规教学中(教学班的持续学习、其他班级的教学、不同年级的后续教学等)持续使用,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处理这些生成资源。

我在处理“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时,学生直接回答了“处处都漂亮的小幽默”。我一听,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预设相差十万八千里,我很着急,强行将学生的思路拉回课本的观点:这则小幽默反映了我们所学习的哪个知识点?(中西文化存在差异,不同文化应相互沟通)

篇(4)

而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从高中阶段开始他们大量接触英语语言材料,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这些英语材料所承载的文化因素。《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再如,"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见新课标将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

与此相应,近几年高考英语命题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高考试题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量不断增加。例如:

—— do you want another drink?

——

.

a. i don't think so. b. no way. c. not at all. d. i wouldn't say no.

该题选自2009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浙江卷), 答案为d。考生若想答对此题,要清楚西方人交际表达方式,因此不可能选a.b或c。浙江卷整张试卷语言材料选自英语国家经典著作、主流媒体和中学生经常阅读的书刊等,题材广泛,涵盖人文、社会、教育、文化、科技、环保等方面。由此可见,如果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

所以,在高中新课标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那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具体阐述了如何在各个方面给学生讲解和渗透英语国家文化,同时还指出,借助非语言交际教学、英语第二课堂等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从而帮助他们真正掌握英语语言。

1.在日常交际中体现文化

在交际中,说话人未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会导致交际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记住相关的交际用语,还要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日常口语交际中存在的文化因素,使学生懂得交际规则。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1.1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西方礼貌用语和互尊互让、平等待人的文化心理。英语中充满了 thank you、please这类礼貌用语。表示拒绝时,要说 i'm afraid、sorry;西方人不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因此很少说you should do ..., 而代之以委婉用语,如 would you mind doing ...?在表达建议时西方人很少用祈使句,而用 how about doing ...?主动提供帮助时用would you like me to ...?因此,教师需要求学生牢牢把握"礼貌"原则,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西方人士交谈的规则。

1.2 英美国家人士对年龄、婚姻、收入等问题比较反感,他们认为这些话题涉及个人隐私,询问个人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西方人的谈话禁忌,在与西方人交往时做到尊重他人的文化。如教师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交往初期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模拟情景,要有所针对地介绍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到具体的语用背景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语言"鲜活"起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交际能力,避免出现交际中的语用错误。

2.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介绍文化

语言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一个民族文化特有的概念很多通过词汇和短语表现出来,所以,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否则会在语言上犯严重错误,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了解这方面的文英语中的词汇、习语、谚语等往往隐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些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完全对应,有的则只是部分对应。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词汇所反映的文化意义,就不可能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如"龙"在我国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的帝王的象征,炎皇子孙都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但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龙"却是象鳄鱼类的陆生动物,能够"喷烟吐火",是具有四足的凶残怪物。又如中国人常用"眼红"一词来表示嫉妒,而英美人却用"green-eyed";再如英语中关于"狗"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而且常常用来指代人,往往隐含着褒情善意,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

3.在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

语法规则虽然是一些程式化的、约定的东西,但也包含有文化的成份。例如,英语中的格、数、性、体、人称、时态、语态、语气等语法范畴都有强制性的运用规则,而汉语的语法则多是非强制性的,有时可以省略,这种差别可以从英语国家的历史、民族性格、生活方式等诸方面加以解释。虽然这些解释对于实际运用英语并不会起到多大作用,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语法规则,甚至可以为学习英语增添一些情趣。

教师在介绍某些句法结构时,应同时介绍其语意和交际功能。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罢了。"why don't you do something?"形式上是疑问句,实质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和建议。"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不是表示疑问而是表示请求,按照西方人的风俗习惯,提出请求常用问句形式,以表示有礼貌。

4.在阅读教学中感受文化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以阅读教学为主,nsefc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涵盖社会、政治、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普等知识。因此,高中阶段文化教学应侧重文化知识教学,因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掌握背景知识的多少影响其能否正确理解课文,有时甚至歪曲原意。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中阶段文化知识教学应扩大背景知识介绍,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而且也是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英语,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异国文化,培养学生对待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和观念。

例如高中英语module l unit i friendship 一课介绍安妮日记,文中谈到了"her family was jewish. so they had to hide or they would be caught by the german nazis",学生不明白为什么德国纳粹党要残杀犹太人。笔者便在课后安排他们观看《奥斯维辛》和《》影片,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激发了其热爱祖国、发奋学习的热情。

5.在非语言交际教学体会文化

语言除了有声语言外,还包括肢体语言,主要有体态、手势、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际中也包含着重要的文化因素,如果不理解就会造成运用不当,使谈话双方感到尴尬,有时甚至还会引起麻烦的后果。因文化背景的差异,一种文化当中的所谓常识和习惯在另一种文化中往往会具有大相径庭的含义。例如,一种文化下的人表示同意的体态语"点头",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会被理解成表示异议的举动。例如,人教版高中英语第二册body language一课就专门讲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人们的"身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人见面彼此握手表示友好,而在俄罗斯,法国、阿拉伯国家男人见面都是彼此亲吻。

篇(5)

        当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移情”?布鲁诺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他是代替性,目的是实现一种‘自我——你’的一致性。”文化移情可视为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和认知转换,即有意识地超越本民族语言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在文化教学中帮助学生战胜情感上的障碍,对异域文化树立正确态度,既保持自己原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又能积极理解和吸纳异域文化。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和意识,同时又能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能比较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各具特色的多样性文化,避免因文化偏见而导致的跨文化冲突,保证双向交流和沟通的实现。这样就有利于中学生在接触外语的同时,就有一种开阔视野来审视学习。

        二、扩展传统词汇教学

        传统词汇教学注重词义的讲解及它在句中的功能,这样只会使学生成为词的记忆者,而不是灵活的应用者。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产生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都会首先反映在词汇上。因此,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词语的文化意蕴,对培养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意义深远。

        1、词的涵义

        《朗曼现代英语词典》里讲,涵义是“一个词的基本意义之外的含义。”这一定义说明词的涵义不同于它的字面意义——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涵义是词的隐含的或附加的意义。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授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还要注意揭示其隐含的文化内涵,以确保学生正确的掌握及应用词汇。例如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涵义并不相同,在英语文化里peasant具有贬义。如果把这搞不清的话,我们中学生就会介绍自己家人时谈到“my father is a peasant, and my mother is a peasant, too.”时,在外国人看来就非常的不解。如果他们用“farmer”这个不带任何贬义的词就对了。 

        2、词汇联想意义的差异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个普通的词在语言中常有极其丰富的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就可能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或所联想的特征截然不同。如:在中国文化中,“龙”(dragon)在中国封建王朝时代被视为至高无上和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象征。时至今日,龙仍然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而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以消灭。如果不能弄清诸如此类的词的意义,对中学生的以后学习和英语交际实践是非常可怕的。

       三、引入文化背景知识,丰富课堂教学

        一种文化背景下合乎常识的习惯,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思维中可能会被视为无礼抑或冒犯。人们往往在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往时会无意识地用本民族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等来判断和解释别人的言语行为,而造成实际失误。例如:有一位同学,假期在一次旅游中,登山时看到一位长者有些吃力,便主动提出帮助,这却令这位老人十分恼怒,冒犯了他。有些学生看到这样的情景大为不解,这时教师就应给学生引入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以解释其中原因。在中国,尊老爱幼的文化传统是美德,而在西方文化中,视独立为荣,即便是老人,也是忌讳被看作年老无用。我们现行的中学教材涉及了很多方面的文化教育的内容,我们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增强其对跨文化意识的理解与培养。同时我们教师能大量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丰富课堂教学,以此增强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四、创设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条件

        中学的英语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在课堂,为此我们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建一个比较真实的和自然的文化语言环境,尽量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感受和体验异国风情与文化氛围。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的虚拟真实环境弥补教室环境文化真实性不足。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把真实的材料带进教室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建立网络联系,体验和使用跨文化意识进行英语交流。

篇(6)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2-0056-03

[作者简介] 汪清囡,江西财经大学英语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和双语教学。(江西 南昌 330013)

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中国商务人员要在国外寻求市场、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附属公司或合资企业,需要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商人进行商务往来,很有必要精心研究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不仅适应国际商务活动主体之间的经济环境,更能适应相互之间的文化环境,并且取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

一、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文化因素

(一)时间观念

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如北美文化的时间观念很强,对美国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亚洲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时间观念则较弱,在他们看来,时间应当是被享用的。爱德华・霍尔把时间观分为两类:直线型时间观(Monochronic)和循环的时间观(Polychronic),前者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 北美人、瑞士人、德国人等具有此类特点; 后者则强调“一时多用”, 人们可以有宽松的时刻表和信息反馈的延期,亚洲和拉丁美洲文化具有此类特点。在经贸谈判中同样反映出人们在时间观念上的区别,导致不同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和谈判方式各异。美国是直线型时间观的典型。美国人具有强烈的现代竞争意识, 追求速度和效益, 这就造就了美国商人雷厉风行的商业作风。他们会在各个环节尽量缩短谈判时间, 力争使每一场谈判都能速战速决。对他们来说,要衡量一个谈判的进程如何,就是看解决了多少小问题。而中国人的时间观是循环往复的,中方会用长远的眼光和系统的方法,在广泛的范围内综合分析议题和衡量议题的重要程度,并且希望能够充分了解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通常比较注重合作的促成而对完成谈判的时间长短不会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不愿将整个谈判割裂成一个个单独的议题去分别进行讨论。对中方来说,同时讨论几个议题是正常的,他们不会严格遵守议程,可能会将美方认为已经解决了的议题重新提出来讨论。加上中方通常期望建立长久合作关系,有相当多的时间要花在了解对方的相关信息、宴请、娱乐、游览上,因此,谈判持续的时间会比美方预料的要长。

(二)空间观念

一种文化的空间观念,不仅包括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也涉及其心理距离。可分为“隐秘”、“公开”与“半公开”三种情况。

西方人一般有很强的空间领域感( senseof spatialterrito-ry) 和个人秘密感( Privacy) 。由于这两种需求,他们经常用墙、门及甲板把个人工作或生活的地域划分开。美国人在工作时,如果办公室的门敞开着,表明愿意与外界沟通,开放程度较高;反之,当门关着的时候,则表明主人此时不愿受外界干扰,因此,此时仍然毫无顾及地走进去与其交谈,无疑将会招致主人的不满。空间对西方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可随意侵犯的财产。因此,晚上九点以后,除非是商务紧急事件,一般不要通电话;在西方人家里做客时,决不可因为好奇心向主人提出参观卧室的要求,否则就会被认为无礼。中国人由于其历史的原因一般具有共享地域空间的传统。在空间观念方面,中国人采取的是“不即不离”的“半公开”。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那么多的个人隐私。一些属于美国文化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中国,也不同程度地具有“公开性”,他们往往受到社会、他人的关切。人们不经允许涉足他人的生活领域,不仅不为忤,反而是天经地义,是关系密切、相互关心的表示。类似“你多大了?”“结婚没有?”“上哪儿去?”等话语会使人感到温暖、安全,人情味十足,绝无多事之嫌,这种社会关心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机制。而对历来以注重隐私著称于世界的美国人来说,这种社会关心则被视作对隐私的侵犯。与空间观直接相连的是会话距离。在涉外商务交往中,与来自不同文化国家的人应保持一定的交往距离,使双方感到舒服。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人们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距离。英语国家的人认为中国人交谈时体距过近。其实,中国人同性间交谈体距较近,异性间交谈体距较远。中英交往中,中国女性常常感到英语国家男子与异谈时体距过近。

(三)平等观念

西方社会经历了争取平等自由权力的资产阶级革命, 平等意识深入人心。在商务活动中, 英美等国奉行平等主义价值观, 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 认为双方进行交易, 无论哪一方都要有利可图。在情况的介绍方式上, 西方人使用具体的方式, 特别喜欢用数据说话。美国人虽然注重实际利益, 但一般不漫天要价,报价和提出的条件比较客观。在买卖关系上, 美国卖方往往将买方更多地视为地位相等的人, 对利润的划分相对而言较日本人公平。许多美国经理认为, 利润划分的公平性似乎比利润的多少更为重要。而东方人受等级意识的影响较深, 表现在商业活动中的平等方面就不如美国和其他西方人。如日本人, 善于做大蛋糕, 但划分蛋糕的方式却不怎么公平。在日本, 顾客被看作上帝, 卖方往往会顺从买方的需要和欲望, 因此, 对利润的分配较为有利于买方。

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中国经营者的观念意识往往具有西方早期市场经济的特点, 在商务谈判中往往采取“单赢”策略, 涉及经济利益时, 较多地考虑己方的利益, 而不太关注对方的利益。而发达国家的市场体制则相当成熟, 所以,西方谈判者更多地采用“双赢”策略, 基本上能考虑双方的实际利益。

(四)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 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如就东西方文化而言, 两者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其一, 东方文化重演绎推理, 习惯于从一般到个别, 即根据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 而西方文化重归纳推理, 习惯于从个别到一般, 即从许多个别事物的特征中找出这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其二, 东方文化偏好综合思维,即在思想上将各个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他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 英美文化偏好分析思维, 即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方面。其三, 东方人注重统一,英美人注重对立。如中国哲学虽不否认对立,但比较强调统一方面,而西方人注重把一切事物分为两个对立的方面。基于客观存在的思维差异,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形成顺序决策方法和通盘决策方法间的冲突。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采用顺序决策方法的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人喜欢从具体事物入手, 认为细节才是问题的本质, 如果他们认为在某一个问题上占有优势, 可以获得主动, 就会首先谈判这个内容, 而在原则问题上比较宽松, 不受原则框架的限制。在他们的合同中, 各项条款的认定也比东方人细致明确。然而,采用通盘决策方法的东方文化则注重对所有的问题整体讨论,不存在明显的次序之分,在谈判时首先要设定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框架,喜欢先谈概括性的事项, 然后再制定谈判的若干细节,往往把具体内容安排到最后的谈判中解决, 认为这有利于以后的讨价还价。一旦原则确定, 就会坚定不移, 寸步不让, 而在具体细节的处理上, 则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五)人情和法制观念.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什么作为处事的准则和指向,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西方人注重法律,注重契约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美国人在与中国人谈判之前常常准备了详细的法律文件, 在谈判时也常常有律师参与。他们看到中方准备的文件常常感到像是一份提纲, 缺乏法律的严密性。中方则往往认为美方的文件过于繁复, 细节过多。中国文化习惯于避免从法律上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是着重于从人情上寻求解决办法。在中国,“人情至上”的观念占据着人们的思想,一旦发生分歧或纠纷,首先想到如何赢得周围舆论的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在中国文化里有着极其特殊的内涵和意义。中国文化崇尚和谐,这种和谐一旦被打破,就不好再合作。 西方人则与此不同,他们对于纠纷的处置是借助法律的手段,而不是靠良心和道德的作用。 西方许多个人和公司都聘请法律顾问和律师,遇有纠纷时则派上用场,由律师出面去处理。 一些在中国人看来要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去解决的纠纷,在西方人看来却未必如此。这种差异在国际商务中经常造成相互沟通的困难,产生交流误解,出现决策冲突。

仅以契约的文本为例,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对待契约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西方文化是契约文化,他们非常重视契约的精确性,也非常尊重契约的权威,契约一旦生效就会严格执行;可是在东方文化的传统中,对文本是大而化之的,更注重的是信誉。根据对大量中西贸易合同纠纷的分析,中国合同与外国合同存在四个方面的明显差异:一是对适用法律的诠释,二是对订立合同的要求,三是经济合作项目是否需要政府批准的问题,四是重合同条款还是重政府或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或规章,而这些差异的背后实际是重法制还是重人情的差异。

二、跨文化背景下商务活动的策略

(一)树立文化平等观,克服民族中心论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各自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都是由于其所处社会环境不同所致。不同的文化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因而不能因为其他文化与自己的文化不同,就轻视其他民族的文化。跨文化沟通的目的是互相了解,互相汲取,既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才是跨文化沟通中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树立文化平等观,所要重点克服的是民族中心论。民族中心论的人们站在自己文化的立场上,以自身所处的文化为中心,认为自己所属文化是优越的,自己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最理想的,而不同于自己文化的文化是低等或者下等的。 例如,在古代中国,把边疆地区的民族称作“东夷”,“西戎”,“南蛮”。德国人曾自认为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日本过去也曾有人称朝鲜人是“吃大蒜的人”,而朝鲜过去则称日本人为“侏儒”。这些都是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的表现。

(二)相互尊重,

在国际经贸与商务活动中,要达到跨文化沟通的目标,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真诚地对待别人。尊重别人,表现在对别人人格、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的尊重,也包括对别人看法和利益关系的尊重。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周围的世界会有不同的看法,会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我们不要拿本国文化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异国文化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别人。尊重别人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沟通,在经济贸易或商务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事实上,由于合作双方各自的文化差异和所代表利益的不同,要达到完全的共识有时是很难的。因此“共识”并不是要求合作双方在一切见解、看法和理解等方面都完全趋同,而是要求合作者做到“求大同存小异”。是沟通的原则,共识的达成有时还需要合作各方的变通、妥协和让步,把握各个沟通环节,采取相应沟通技巧。在国际经贸与商务环境下,跨文化沟通也涉及许多方面,从预约,打招呼,赠送礼物到商务谈判,从经营,营销到广告传播等各方面都是跨文化沟通的环节。针对各环节,应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以达到最佳的跨文化沟通效果。

(三)既做好文化适应,又善于文化介入

在日益频繁的国际经贸与商务活动中,跨国经营除了要遵守国际合作契约和交际礼仪外,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适应当地文化,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经营者或合作者的心理,充分尊重和理解当地文化,将那种单一文化视野扩展成双重或多重文化视野。做好文化适应是跨文化沟通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双方合作的保障。当然,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适应也并非是要全部的一味地迁就和适应,有时善于抓住机会,适当向对方渗透并介入自己的文化,也能达到沟通和让当地人们接受别国文化和产品的目的,不过,进行文化渗透与介入时要格外慎重,要考虑到当地人们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或抗拒的程度,不同文化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外情绪,对于外来文化介入难免会有抵触。跨国经营者对东道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如语言,风俗习惯,国家或地方利益等抵触情绪较大的方面,应采取学习和适应的态度,而对一些抵触情绪较小的领域,特别是消费者的购买方式、饮食方式和员工的工作方式等等,应通过介入和引导,逐步使之朝着有利于本企业经营和贸易方面转变,在这方面, 美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等企业经营就是成功的范例。这些企业在中国经营西式快餐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取得投资成功的同时也渗透并介入了本国文化。

三、结束语

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无所谓先进和落后。国外企业来到中国开展商务活动需要本土

化,中国企业进军全球市场也要国际化。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 要想取得经营的成功, 很重要的一条是能在跨文化环境下灵活地面对异域文化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适应对方的文化还是对它进行变革,都需要在经营活动中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经营, 从而达到向国外市场成功地推行自己的投资战略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45-02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掌握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遵从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约,从而避免产生交际冲突和误解。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应当承认差异并容许差异存在的,如果一味拿一方的(一般是强势文化)文化做标准去消除差异,这有可能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这是以牺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的。世界文化是需要多样性的。汤一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都能从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人类文化在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都是具有互补性的[6]。“有众多学者认为,今天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强烈呈显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值”[7]。因此,在交际中应使双方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既拿来又送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8]。我们要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备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而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唇齿。汪榕培先生认为,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学会学习,能够终生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三是学会生存,既能掌握一般生存技能,又能掌握特殊专业技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9]。外语教学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即通过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我国1998年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问题”中提出了5个不适应,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中指出:“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教学原则中也明确规定:“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文化素养方面应“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大纲把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而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母语尤其是母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提高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学生才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并且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会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既不会成为盲目崇洋、鄙视母语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会成为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民族中心主义者。总之,学习者母语和母语文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其外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进而促进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形成。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5]Stern.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84.

[6]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C]//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篇(8)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科学和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使地域文化的趋同化日益扩大。全球化影响到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价值体系,从而使传统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被全球化强调均一化及同质化的设计模式所取代。本文以建筑和园林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当代的建筑大师在传统的建筑文化理论和实践方面也做了很多的研究和努力,在这里也对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从多方面论证环境艺术设计中地域特征的重要性。

1 建筑设计地域性浅析

1.1 建筑设计地域性的含义

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指的是通过结合不同地域的实际,建筑能够体现出该地域的文化、 思想、 个性等。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建筑更是一个地域的产物,建筑必须要符合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和思想。

1.2 建筑设计地域性的特点

建筑设计地域性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广义上的特点,另一类是狭义上的特点。 广义上的特点一方面指空间范围跨度大的建筑所体现出的差异,另一方面指空间范围跨度小的建筑所体现的差异。 狭义上得特点就是指在相对较小的空间环境中,建筑所体现的地域性差异。

2 环境艺术浅析

2.1 环境艺术含义

环境艺术也可以说成是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新兴的一门学问。 它包括建筑场所设计的艺术、 建筑与周围事物关系设计的艺术、 建筑生态和谐设计的艺术。

2.2 环境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环境艺术是在1981举行的国际建筑师大会上被正式提出的,我国建筑设计对于环境艺术的认识是从1985年开始的。 1987年由 《中国美术学报》 牵头,正式成立中国环境艺术学会,1992年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环境艺术的发展已经迈上了正轨。

3 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地域性的影响

3.1 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文化地域性的影响

建筑设计的文化地域性,分为物质文化地域性和非物质文化地域性。 首先,地域的文化内涵不一样,那么它表现在建筑设计的表现上就会有所不同。 建筑设计中的尺度与建筑设计的风格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主要是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建筑设计地域性的原因。 第二,在国家的内部之间,也存在着由于地方界限导致的各地间生活差异与社会习性的不同。 这种不同一方面造成了很多方面的经济、 政治等方面的差异,在这个基础上反映给建筑设计就形成了地域性的差异,另一方面,各地域间无论在哪个方面上,肯定会存在着一定的往来关系,这种往来关系经过不断的沉淀与积累,各地域间的文化也就自然而然的反映在建筑的设计上。 第三,由于不同地域间的不同礼制,也会造成建筑设计的差异性。 比如泰国是一个全民信佛的国度,那么它的建筑设计就会体现佛教的特征,我国封建礼制历史比较长,在建筑设计上多体现封建集权的庙宇式特征。

环境艺术在建筑文化地域性上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环境艺术是建筑设计文化地域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建筑设计文化地域性是环境艺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环境艺术就是建筑设计文化地域性的体现。 地域间的风俗习惯、 文化传统、 审美文化差异、 制度、 道德等方面的差异都会放映在环境艺术中。 比如,宗教文化的不同,环境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不同,信奉基督教的地域,在建筑的环境设计上就会体现基督教的教义和精神,在一些建筑壁画上的选择、建筑整体风格的设计、 建筑内饰的装修上,都会透漏着基督教的内容。 另外,建筑设计文化地域性事环境艺术的主要推手,促进着环境艺术水平的发展,一个地方的文化有多深厚、 多丰富,相对应的环境艺术的发展潜力就会有多大。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而且精深,环境艺术在近几年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客观上提升了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

3.2 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生态地域性的影响

生态因素是近几年建筑设计的主流方向。 生态的和谐是建筑的重要追求,一个好得建筑设计,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参考。生态环境也存在地域性,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地理条件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地域性差异。 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建筑设计的配套设施上,例如绿地、 树木、 水文等,如何在建筑设计上结合本地的生态环境特征,创造一个优美、 和谐、 舒适的生态居住环境,考验着每一个建筑设计者。生态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在人们生态意识越来越强的条件下,生态因素足可以决定环境艺术设计的成败。环境艺术的设计者要在设计生态环境时,注重建筑的生态地域性,不能只途表面功夫,要在确保当地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着力塑造一个适合人居住得生态环境,在绿化、 水文等充分保证人们的休闲性和娱乐性。

3.3 环境艺术对建筑设计景观地域性的影响

建筑设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景观设计上。 景观设计是体现建筑的地域性差异的重要载体,任何建筑都离不开景观设计。例如中国的传统民居的门前,都会设计有左右两个石狮子,认为石狮子是一家院落的守护神。 在中国流传着一句古话 “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 ,从这点上足可以看出景观设计对于一座建筑的重要性。景观设计也是环境艺术的重要体现手法,环境艺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建筑景观上的设计。 不同地域的景观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和优点。 江南的建筑景观多为小桥流水式的,北方的建筑景观多为庄严肃穆式的,而一些少数民族的建筑景观更是富有特色,藏族人民的建筑景观一般是和高山瑞雪联系在一起,蒙古族的建筑景观多体现的是草原气质,所以,建筑设计存在着较大的景观地域性,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

环境艺术在景观设计的体现上,要注重多角度、 全方位的设计,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目光短浅,要结合该地域的不同背景进行系统的艺术设计,使得建筑景观很好地展现建筑的特质,并且从侧面提升建筑的整体水平和观赏性。

3.4整体性:尊重文化传统的眼界

中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很丰富的建筑语言,中国人有传统的建造经验,应该从中吸取营养,用自己的方式来保存这种记忆。当然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借鉴学习,但绝不能抄袭。建筑师应该在更深层次上,对综合了的人性的、原始的过去进行延续。建筑是整个生活空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中得到不同的表现。我们在设计中强调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体性是相对于大的规划而言的,大到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小到整个城市、整个村镇。

3.5创造性:弘扬文化传统的路径

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是既要看到传统的特殊性与历史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传统的普遍性与超越性的一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精华和糟粕两个部分。大力发展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就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对文化糟粕予以摒弃。“取其精华”决不能以当代功利主义观点来对待民族民间文化,而必须尊重民族民间文化的群众性、广泛性、存在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细分慎别,科学对待。

4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通常还会融入一定的艺术成分,同时使建筑更加符合其地域性的特征,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设计也被赋予了全新的历史使命也即是寻找生态环境和现代建筑之间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篇(9)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它用来传递人类交往中所需要表达的意思、情感,即交流人们对所处外部世界的印象、认知,以及自己内心的体验、情感。学习语言进门容易深造难。在高职日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尽管学生经过学习后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已达到大纲的要求,听说读写译的水平都有一定提高,但是在实际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日语表达。因此,高职日语教学应注重跨文化交际(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文化コミュニケション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交际教学法,对如何在高职日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高职日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王宗炎曾指出:“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各自构成一个具有特定的语言和文化的群体,这些群体的成员互相交往或对话,这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简称‘文化间交际’,有人也叫做‘多文化交际’或‘跨文化交际’。”由此看来,跨文化交际行为是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在跨文化的交际市场中,受交流者的身份、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经历制约的话题及方式。

交际法理论指出: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形式,而且要考虑语言形式的功能,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对象,按照不同的需要,用合适的语言形式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脱离文化的外语人才是不被认可的,脱离文化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脱离文化的交际必定很肤浅。学习一门语言就应该了解它的文化,在文化中探索语言的学习,能够促进对语言的掌握。同样,外语教学也不能脱离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必须实现心理深层中的调整。跨文化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帮助学生形成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理念。

但是,就我国目前日语教学的情况而言,重语言形式而轻文化因素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因此,虽然有些学生精通语法规则,词汇量相当大,并且通过国际日语能力水平测试,但在实际交往中却处处碰壁。例如:让学生模拟留学生打工的场景,出现了如下对话。

(一)在商店

本と同じものです。こちらをお包みしてけっこうでしょうか。/这是和样品一样的,给您包好,可以吗?

(二)在餐馆

A:パンのかわりはけっこうですか。/您还需要面包吗?

B:いいえ、けっこうです。/不,不用了。

(一)和(二)的用法貌似一样,其实不同。在服务业中,询问客人的意向或者传达给客人自己的想法时,けっこう要慎重使用,否则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其实,在问句中使用けっこう是不恰当的,似乎是给人一种事先就猜到了客人会拒绝,从而要求客人婉转回应的感觉。这就说明没有真正领会「けっこう这个词的丰富含义。这种误会应该说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但日本人之间则可以明白对方所表达的字面上的意义和其心中的真实想法的差距,一般不会产生中国人这样的困惑。这当然是由于他们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高职日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好语音、语法、词汇等,而且要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基本教学原则“从做中学”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他认为必须有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多的资料,更多的教学用具,更多做事情的机会,让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注重的是培养,而不是灌输。杜威认为一个人应利用别人的经验,以弥补个人直接经验的狭隘性,这是教育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过分依靠别人获得资料(无论是阅读得来的,或是听来的)是不足取的。尤其要反对提供给学生一些现成的答案,而不是给他材料,让他自己去加以整理,解决手头的问题。

外语学习要避免“从听中学”,“不动口地学”,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断亲身体会和认识另一种社会文化,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实感,从而逐渐提高文化比较能力,能够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

(一)尽量使用日语组织课堂教学

在口语课堂上必须充分运用日语来组织教学,不应该仅限于日语口语课,因为这不仅是师生间用日语进行交际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交际的一种形式。它保证学生绝大部分时间能听、说日语,做到“用中学,学中用”,能促进培养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必须在语音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用日语进行基本的课堂指令,并教授一些日常用语。例如:问候语:お早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こんにちは(你好)、ありがとう(谢谢)等;课堂用语:座ってください(请坐)、答えてください(请回答)等。尽可能地用日语上课,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听说机会,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用日语思维,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刚开始也许听不懂或不习惯,但只要教师配以适当的动作或暗示,避免用汉语,就自然而然地起到了用语言交际的目的。同时,由于学生有较强的模仿和记忆的能力,只要坚持用日语讲课,他们就能很快理解并适应,进而跟着模仿和使用。这样,学生长期在课堂上沉浸于浓厚的日语气氛中,久而久之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日语思维并交谈。

(二)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遇到障碍的一个原因就是误以为对方与自己的想法一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如电视、电影、投影仪、录像、互联网等,大量介绍外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日文化的差异,身临其境地体会外来文化,积累一些有关日本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知识。

日语不可能一听就通,需通过一系列的模仿、分析、记忆等各方面练习之后而自然提高听力水平,从而练就流利的口语。因此,在日语口语课上,教师必须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语言交际活动,具体形式如下。

1.培养式训练。就是让学生听录音、模仿朗读、流利背诵,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和技巧――听与说。让学生大量听录音,使之受到正规的日语发音和地道口语的熏陶,模仿朗读,从而学会纯正规范的口语表达方式,养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同时,鼓励学生不怕出错,积极开口,大胆训练,“出错―改错”的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进步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形成潜在的言语惯性。

2.角色表演(ロルプレイ)是学生喜爱的另一种语言交际训练形式。其基本方法就是将所学的对话或课文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行表演。教师可根据日语学习的不同阶段及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选择,或照搬课本上的对话进行表演,或根据教学材料设计一些人物、情节和场景让学生表演。这些表演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想象力、表演能力和性格来决定分配给学生的角色。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模拟对话训练,内容可以是问候、询问(天气、气候、日期、生活起居)、打电话等活动,首先给学生1―2分钟进行准备,然后抽一些学生在全班进行对话示范。如在《标准日本语初级》第一课中,要求学生学会并掌握“自我介绍”这一语言功能,并能运用所学的词语、句型进行练习、操练,再进一步进行“角色扮演”,最终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达到交际功能。在指导学生时,要求学生展开情景想象,并注意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等,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生活。

3.组织日语角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日语角、日语演讲比赛、日语节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到语言和文化的紧密结合,强化对日本文化的重视和理解。

(三)开设日本文化相关课程

要让学生有适当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只靠“随文就释”的日语文化教育是不能彻底奏效的。学校应该更新外语课程的设置,多开设一些涉及中日文化相关的课程,比如日本报刊选读、日本概况等,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日本人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式,从理论上提高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促进日语文化教育的良性发展。

(四)引导学生利用有效学习资源

外语学习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动机,增强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导入。如让学生阅读日文报刊的网络版、能够使用日文的搜索引擎日本谷歌、日本雅虎等来查阅资料,日本的在线字典等。国内的日语学习网站也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五)教师资源“引进来”和“走出去”

外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是日语语言文化和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日语文化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精通日语语言知识,而且要熟悉日本文化;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而且要重视语言运用的得体,这就要求日语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如果学校具备条件,就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去进修。从学校走出去,有利于教师多了解社会对日语人才的实际需求,更新认识。

教师应经常参阅一些时代感强并能反映有关日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宗教,以及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等内容的书刊报纸杂志,积极参与文化体系和语言体系的研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教师应对中日文化具有较强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

高职院校也要引进来优秀的外籍教师,外籍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起到一个中介作用。他们参与教学,客观上给日语教学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同时,聘请外籍教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教的专题讲座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日本文化及中日文化的差异。无论是听外籍教师授课,还是课外,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外籍教师有足够的、直接的接触,都可以帮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目的语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学校应充分利用外籍教师这一有效资源,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

(六)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人类的交际形式有多种,就语言交际来说,可以分成书面和口头两种。与口头语言交际关系密切的有非语言交际。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统称为非语言交际(非言コミュニケション),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具体、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各民族文化的非语言文化都有其特征,如果不了解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就可能出现交际障碍甚至是严重冲突。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日益广泛,这就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不容易,需要广大外语教师提高对文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教学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实现大学日语教学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日语交际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中贯穿实用主义理论,结合交际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立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及真实情景中学习日语,在情景中进行交际,获得最直接、最形象的语言表达方式。一方面,要求学生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为教师提供信息反馈,以利于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协调教与学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及自觉运用日语的习惯,促使其建立日语表达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石井敏等.文化コミュニケション・ハンドブック[M].日本:有斐,1997.

[2]文化.文化理解のための日本教育.Q&A[M].日本:大省印刷局,1995.

[3]王宗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J].国外语言学,1994,(4).

[4]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杨巍.浅谈如何加强大学日语口语教学――以交际教学法为中心[J].科教文汇,2007,(11).

[6]松本卓三.教のためのコミュニケションの心理学[M].日本:ナカニシヤ出版,1996.

上一篇: 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下一篇: 渔业养殖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