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6 09:52:3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民间文化艺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217-02
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 文化积淀形成的、有本地特色的娱乐方式, 在各种复杂的历史关系中不断变异、发展,就形成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在艺术形态上的反映,是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经过长期的发展,在艺术形态上的反映。
一、加强立法工作
只有有了法律的规制,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才能真正的规范化。立法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保护。第一,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机制。在国内法中应该将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机制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予以规范,包括政府的责任,公民的义务等均应该明确。民族民间文化的普查一般包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一些反映民间文化内涵的实物和资料的收集工作,以便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的档案。第二,民族民间文化的使用与开发机制。部分人滥用民族民间文化,侵害民族民间文化。在立法时应当明确,主体不确定的民族民间文化作品应该属于产生它的群体。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使用,我国政府一方面要进行鼓励,另一方面也要进行管制。鼓励各单位,各社会团体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开发,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同时,对于需要保密的民间绝技的传承方式、范围,为了更好的促进其发展,政府要给予限制。对于被认定为一些具有国家和民族特征的作品,不管其权利主体是否明确,国家均可限制其向境外卖断某种著作权等。第三,民族民间文化的重点保护和传承机制。对于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濒临消亡的民族民间文化,给予重点保护和重点抢救,培养传承人。在立法时,应该明确认定重要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标准。政府公布其录并制定其保持者的方法、保持者享有的相应权利和荣誉、负有的义务等。第四,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社区及环境中, 规定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为文化生态保护区。立法中应当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管理方式、保护区内居民的权利和义务,最后还要明确破坏文化生态者应当承担的责任等。在此基础上, 规定强有力的法律责任条款,包括各种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以法律的威严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
二、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对于文化艺术的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加强领导,要确立政府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中的主导地位。只有政府要重视某一事物时,才可以整合所有的社会资源,真正做好这一工作。政府要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份责无旁贷的职责,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组成由文化、财政、旅游、商务、教育等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制定长远保护规划,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成立民间各类文化艺术研究会,建立民族民间文化艺木遗产档案和数据库,为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提供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在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健全监督机制的基础上,解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把保护资金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政府出面组织各类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评比,组织各种的竞赛,从而形成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激励机制,充分的调动各界在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作用。还要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资源整合及国际协调等方面的特殊功能,促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逐步实现规范化。应该给予尚有活力的传统民俗活动以政策性宽容,以促进其不断的发展。例如,可以在在政府组织举办的庆典、开幕式一类的公共活动中,要求采用一些中国传统礼仪形式,使更多的人关注民族民间文化;在国家机关、大中小学校、社会服务行业、演艺界,由政府组织或者是由各单位自己组织展开中国传统礼俗文化教育和行为举止培训。
三、充分发挥文化馆、生态博物馆的的作用
文化馆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中具有特殊地位。文化馆工作条例中也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保护、整理、传承、弘扬的规定。近年来,文化馆在民族民间艺术发展与保护上的职能弱化了。我们要不断研究他们职能弱化的原因,并随时的发现他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并及时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鼓励他们举办各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技艺的展示及竞赛,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工作的发展。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传统艺术等文化艺术遗产,在其原产地由居民进行自发保护,完整地保留社会的自然风貌、生产生活用品、风俗习惯等的一种博物馆理念。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要重视基层社区的作用。基层社区是各民族和各地方社会的生活方式的主要基础,是各种民间的文化和艺术得以产生、传承和发展的土壤。各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由社区民众集体创造和发展而来的,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族群性和凝聚力。例如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求人们完全回归农业时代,向现有的高度物质文明、缺乏人性的生活环境挑战。当地居民以良好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配合营造,保护当地原生态文化,提高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现阶段,在我国,也有类似的例子。广州从化太平镇广裕祠荣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竞赛“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四、注重人才培养
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保护要注重人才的培养,重视对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建立比较完善的文化艺术传承保护机制,加强对文化艺术传承人的保护,培养一批文化艺术保护工作者。对于边远偏僻地区的艺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设立特殊津贴,对他们的生活多给一些关心,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对特殊艺人实行财政供养制。对艺人在艺术上的成就,应给予充分肯定,通过精神、物质表彰鼓励,激发从事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情。鼓励民族民间绝技艺人带徒授艺,培养传承人。鼓励文化事业单位专业人员,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从事文化艺术遗产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利用工作。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进行科学认定,加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实物和资料的保存,防止流失。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艺术保护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良好氛围。
五、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要对重点地区进行重点保护,对原生态文化实行原地保护。保护区、保护基地要有特色,要有地域代表性。当然,单纯的对文化艺术进行保护是不够的,还要对其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加以保护。要为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为民族民间艺术搭建一个平台,如举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民间文化交流会、民族民间手工艺博览会等,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宣传、介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积极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与市场机制的结合,组建民族文化产业集团,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有强劲的发展后势。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国人民的劳动创造与智慧的结晶,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产,是本民族基本点的识别标志,是维系民族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增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意识,加强立法工作,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文化馆、生态博物馆的的作用,注重人才培养,最后还要正确的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以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棣.陕西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保护途径[J].现代企业,2007,(12)
[2]图娅.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时不我待[J].内蒙古艺术,2008,(2)
[3]文钟善.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迫切性与对策[J].满族研究,2008,1
[4]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
奖项:
1997年手风琴荣获《全国手风琴器乐考级(八级)》
一、湘瓷创作及创新对推动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湖南陶瓷行业,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在中国陶瓷行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湘瓷的主要品种有醴陵釉下五彩、长沙铜官窑等。近年来,湖南陶瓷生产及销量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不管是艺术陶瓷还是日用陶瓷,整个陶瓷产业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与市场对接不够紧密,陶瓷产品缺乏创新活力,急需陶瓷设计的创新、品牌效应的塑造推广。湘瓷产品缺乏系列化整体设计也是目前额待解决的问题。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系列化的定义为“将同一品种或同一型式产品的规格,按最佳数列科学排列,以最少的品种满足最广泛的需求”。从发展的角度上看,湘瓷产品系列化的创新形式有利于产品的重组和有延续性的主题表现,能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从多元化审美的视阈下,重新审视湘瓷产品在造型和装饰上的创新设计,以系列化为切入点,运用现代、时尚、简约地表现手法,融合湖湘特色文化底蕴,型塑出“湖湘风格”融合审美意境与现代生活方式双重审美情趣下的系列化陶瓷产品设计,一方面可以为湘瓷产品带来新的生命力,适应不同消费群的审美标准,符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推动陶瓷行业的发展。湘瓷产品系列化整体设计,对于“湘瓷”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湘瓷”的品牌形象,建立湘瓷的产品特色,拓宽“湘瓷”消费市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另一方面,系列化整体设计对提升“湘瓷”艺术品位,适应多元化的审美,同时以湘瓷为载体,用现代的、时尚的手法和形式发掘与传承湖湘文化中的精华,传播湖湘文化具有推动作用。此外,多元化审美视阈下的系列化湘瓷产品设计,可以从多角度入手,尝试各种新工艺、新形式,通过一站式服务,系列化的设计对节能降耗,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做出贡献。
二、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内容
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实践目标主要有:将当代多元化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形式融入湘瓷产品创新设计中,加深湘瓷的艺术内涵,提升湘瓷的艺术品位,实现湘瓷艺术与多元化审美的有机融合;使湘瓷产品的创新设计更适应市场需求,提升湘瓷的品牌价值;将具有代表性湖湘文化艺术元素、多种艺术形式、多种艺术理念以系列化的形式在湘瓷中进行表现,在提升湘瓷艺术品味,实现多样化的同时,传播和弘扬湖湘文化;通过系列化陶瓷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实现一站式服务,探索出提升生产效率,节能降耗的新途径和新思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作贡献。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内容包含了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研究湘瓷造型与装饰的艺术特色。湘瓷作为湖南本土陶瓷,在器型和装饰上都带有浓郁的湖湘文化韵味,比如铜官窑的陶艺器型拙朴,醴陵釉下五彩装饰手法自成体系。其次,当代多元化审美的主流特征研究。要进行湘瓷产品的创新,就必须对当今多元化的审美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找出规律,为进行湘瓷创新提供参考。再次,研究创新系列化湘瓷产品的特征、优势与市场需求情况。从市场入手,以多元化的审美为切入点,对系列化湘瓷产品的开发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为创作、实践提供借鉴。在实践研究方面,首先对接市场需求,对湘瓷产品进行再设计,凸显特色。湘瓷的市场需求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现代市场对湘瓷有更典型的作为“商品”的要求,这对湘瓷的工艺、规模、销售渠道、市场营销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湘瓷不能再囿于传统的生产、设计和营销模式;另一方面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使消费者对湘瓷的消费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不同的消费群对湘瓷的认知和评价各有不同。因此,只有将当代艺术形式、艺术理念与湘瓷、造型装饰有机融合,将各类艺术形式与艺术理念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湖湘文化形式融入湘瓷,才能形成创新系列化产品,凸显湘瓷独有特色。其次,将本土文化的特色融入湘瓷产品设计之中。湖湘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历史悠久,独具一格的民间风俗和民间艺术形式,例如石雕、湘绣、花鼓戏、蜡染、扎染等。对这些本土的民俗风情与民间艺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融合到湘瓷产品设计中。再次,在实践中重视审美角度,在湘瓷的造型及装饰方面进行创新。从造型角度来谈,设计需要宽泛和多元。结合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及视觉体验,向艺术性、表现性、观念性乃至实验性方向发展,把人与外界的关系,新媒介、新技术的运用给现代陶瓷造型设计注入开放的观念和新能量,使湘瓷造型设计充满时代感。在延续和优化传统陶瓷图案的基础上,将现代的艺术形式融入湘瓷装饰,拓展釉下彩瓷的装饰艺术表现形式,发掘湖湘文化精华,将湖南的民俗、民间艺术等融入到湘瓷设计中,推出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系列产品。
三、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
在“多元化”的当代审美视阈下,只有将湘瓷产品设计与市场对接,开发系列湘瓷日用品、旅游产品才能将当代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理念有机融入到“湘瓷”这一传统工艺中,提升湘瓷的艺术品位,让湘瓷产品焕发活力。湘瓷应以多元化的审美为背景,采用现代的、时尚的手法,结合高科技手段,表现湖湘文化、湖南民俗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主动适应当代消费者多元化的审美习惯,提升湘瓷的品牌价值和品味,适应现代陶瓷市场需求。以系列化的形式,将具有代表性的湖湘文化内容融入到湘瓷造型与装饰中,不仅凸显了湘瓷的特色,更有助于发掘和传播湖湘文化,扩大湖湘文化的影响力。湖湘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湖湘文化特色鲜明,仅就民间艺术而言,湖南就有石雕、湘绣、花鼓戏、蜡染、扎染等众多种类。这些种类的艺术形式共同组成了湖南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韵味。除此之外,湖南的民俗也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民俗风情都可以以系列化的艺术形式,结合现代艺术理念在湘瓷创作中进行表现。如采用系列插画、系列版画等表现形式。这样不仅为湘瓷的创作提供更多创作素材,积累更深厚文化底蕴,同时还可以提升湘瓷的品味,在弘扬湖湘文化的同时,使湘瓷与现代审美理念有机融合。湖南陶瓷行业与景德镇陶瓷行业相比较而言,成本高是湖南陶瓷行业的弊端,以系列化设计为切入点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之一,系列化的形式提高湘瓷生产效率,一步到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湘瓷设计与民俗文化相关课程也是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高职艺术教育注重更好的将教学和行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将市场具有发展前景和良好效益的产业引进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民俗文化艺术产业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当代社会,湘瓷艺术不仅能够展示地域特色、开拓民俗市场,同时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相关课程,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以湘瓷艺术、民俗文化艺术为元素和主题传播不仅有利于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也正好契合产业发展的需要,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需要的人才。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承载着湖湘人民几千年来的历史积淀,是一代代湖湘儿女们智慧的结晶。湘瓷作为一种有着浓厚湖湘历史文化底蕴的手工技艺,在其发展与兴盛的漫长历史时期内,我们可看到当时湖湘地域内文化艺术及人民生活的发展状况。以湘瓷创作为载体传播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既是对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也是激发湖湘民俗与民间文化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活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顾燕.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在艺术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与运用——高职院校视传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对于民俗文化内容的教学设计和运用[J].轻工科技,2012.10.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
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成果,它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政治、文化功能日益凸显。潍坊地处胶东半岛中部,历史悠久,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自古以来就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清乾隆年间便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潍坊的民间文化艺术主要有风筝、年画、嵌银、布玩具、泥塑和剪纸等。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涵义及功能
(一)民间文化艺术的涵义
所谓民间文化艺术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之余,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形式。“民间文化艺术”覆盖的领域很宽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民间文化艺术的功能
1.经济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也逐步发展,呈现出丰富和多样化的特点,并自发地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部分民间文化艺术产品具有了商品的特性,有的本身已成为商品,成为了经济新的增长点。民间文化艺术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政治教化功能。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可以使人们受到他们共同认可的行为准侧、价值观及规范等的教育,具有政治教化的功能。
3.文化功能。民间文化艺术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之余,为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积累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过程,是一代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文化娱乐功能,可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放松人们的身心、活动人们的肌体、交流人们的情感、丰富人们的知识、陶冶人们的心灵。
二、潍坊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剖析
(一)潍坊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
根据其发展现状,潍坊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已经淘汰、消失的,如传统工艺灯笼《老猫灯》手工制作、手工刺绣、蓝靛印花等,由于生产耗时、成本高、竞争力差,已经在潍坊地区相继绝迹;
2.具有地方特色但日趋衰落的,如传统的手工印花织物蓝印花布,已经被套染花布取代,濒临灭绝,其制作流程及技法也濒临灭绝,此外,花丝首饰等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3.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改革创新,不断发展的。当前潍坊风筝、年画、红木嵌银、青州花边抽纱等民间文化艺术经政府的运作,已经成功与市场接轨。
(二)潍坊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潍坊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弱、生产规模小等许多问题。分析其原因既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包括民间文化艺术的自身缺陷。
1.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民间艺术文化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改革创新,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已经成功与市场接轨。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第二,政府对民间文化艺术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保护意识不强,导致民间文化艺术发展困难。有些地方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不强,工作缺失,保护传统民间艺术的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特别是对一些濒危传统工艺还缺乏有效保护手段。而且,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保护投入的经费也不足,影响了民间艺术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在民间文化艺术的宣传、教育上力度不够,致使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本国的民间传统文化了解甚少。
第三,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护,虽然出台了一些规章条款,但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等整体实施缺乏依据,对民间艺术文化缺少针对性管理,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难度。
第四,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不高。近年来,一些民间艺术文化产品在投入市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影响力不够,满足不了大批量需求的要求。
2.民间文化艺术的自身缺陷
第一,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主要依靠个人的知名度,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品牌,进而导致市场认知度不高。多数民间艺术传承人市场经济观念差,只是一味地继承老一辈的传统手艺,不愿意积极开发创新新的产品,有的也曾尝试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改进,结果却导致艺术产品五花八门,影响了其艺术感受力;有的因为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改变而被淘汰;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民间传统工艺品的实用功能消退,很难继续生存下去。
第二,由于传统民间艺术产品市场需求量小,经济收益低,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涉足其中,而且优秀传承人甚少。各传承人之间各自为战、争名逐利、互不往来,缺乏培养后备人才的经济实力和投入的积极性,组织形式松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稳定的营销网络。
第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竞争力差,不能适应市场要求和变化,有的产品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找到市场。
三、保护并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推行,大量民间艺术进入了公众与学者的视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民间艺术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民间文化艺术传人绝大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知识水平低、经济来源不足,仅靠他们自身的能力,技艺的延续性很难保证;另外,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间文化艺人急剧消失;此外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承主体出现了老龄化倾向。因此拓宽民间文化艺术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做好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当前民间文化艺术要走出生存的困境,不断提高竞争力,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注、民间文化艺术自身求变三方面的配合。
(一)政府的支持
1.政策扶持。加大对民间艺术文化的政策扶持,根据当地情况,积极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保护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财政预算,通过政府行为加大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普查、征集、保护和利用。对生存困难、濒危或将失传的传统工艺,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保护和传承;经济效益不高的,要加强调控和引导,使其快速适应市场变化,融入市场;对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设立专项补助资金,给予重点保护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通过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对民间文化艺术在社会地位、经济保障、专业技术资格认定以及从业资格等方面给予法律、政策和制度保障,为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加大对民间艺术文化有关商标、专利、商业秘密等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侵权、泄密行为。
3.加快人才培育。一是注重从内部培养人才,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参与,不断培养壮大民间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三是鼓励民间艺术传承人与工艺美术院校合作,引导年轻人学习民间艺术,培养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
(二)社会的关注
1.制作民间艺术宣传片,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利用电视媒体等进行宣传,宣传片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文化艺术产品,使人们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其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文化艺术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2.搭建民间艺术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分享、记录、远距离传播和远距离实时多媒体多向交互的传播,民间文化艺术的宣传推广也离不开互联网,需要我们抓住“互联网+”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传承。
3.定期举办民间艺术节等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提高居民兴趣和社会的认可度,从而达到宣传、普及、发展和传承的目的,这是促进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自身求变
1.加强创新,提高民间艺术产品市场竞争力。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整合相关资源,提高民间艺术文化的表演性和审美价值等,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满足市场需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培育民间艺术文化品牌,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消费。
2.加强自身的管理,从分散式无人管理向集中的统一管理转变。如成立专业性比较强的协会等对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管理,对有价值的民间文化艺术及时保护和改造,使其健康发展。
3.民间文化艺术也要“走出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向国际化方向转变。随着对我国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民间文化艺术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必然会进一步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以民间文化交流为纽带,带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的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振民.潍坊文化三百年[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程嘉宏.对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3]袁丹,雷宏振.我国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路径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12)
[4]张在湘,蔡万江.潍坊文化通鉴[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
[5]王培竹.潍坊历史文化名人[M].济南:齐鲁书社,1996
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并享受的文化,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把社会文化艺术与幼儿美术教育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文化艺术的海洋中遨游,汲取艺术的养份,更好地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良好的艺术素质。首先,文化艺术品鲜艳活泼的造型容易吸引幼儿,并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情趣,文化艺术中的许多工艺品或外形憨态可掬、形象生动,或色彩艳丽、光彩夺目。如:无锡的泥塑阿福、河南的布老虎、潍坊风筝等,这些文化艺术品,它既是很好的儿童玩具,又是室内摆设,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其次,幼儿通过对社会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熏陶,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幼儿通过欣赏、观摩以及自己动手去感受一些社会文化艺术,从而可以领略各种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培养自己的美感,让社会文化艺术在幼儿的头脑中扎下根来。
二、让幼儿亲近民间文化,学会欣赏民间文化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中,民间美术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我国悠久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保持了人类创造文化的最初形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要。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如,年画、窗花、剪纸、刺绣等,这些作品的内容有很多纹样,可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学会运用这些纹样。剪纸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艺术种类,它具有渊远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因此,我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让幼儿欣赏一些我国著名剪纸艺人的剪纸作品,感受浓郁的民族气息与氛围,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例如,在幼儿园走廊上布置的“民间剪纸”是一幅幅典型的剪纸作品,窗户上贴着各种各样的窗花。平时孩子们了解最多的是窗花和在嫁娶时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喜”字,窗花有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而“喜”字有圆形的、方形的、心形的,他们对这些剪纸作品特别感兴趣。因此我发动幼儿收集了这些“喜”字和窗花,幼儿带来相互交流分享,活动后,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剪纸活动,看到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他们的喜悦不言而喻。
三、萌发幼儿对文化艺术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把文化渗透于环境布置中,创设与美术教育相适应的富有文化艺术气息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感受文化艺术和表现文化艺术的机会与条件。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打破过去美化教室环境由老师包揽的习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参与教室美化。生动、色彩纷呈的绘画;美妙的刮画;奇妙的染纸、剪纸;有趣的沙画,像一朵朵奇葩盛开在我班的作品墙上。当这些展现在幼儿们的面前,使他们又一次感受到文化艺术的多姿多彩,进一步激发起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兴趣。
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文化全球化对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利弊兼有,机遇与挑战并存,清楚地认识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矛盾与问题对保护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文化全球化的过程漫长而复杂,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应时刻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文化全球化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会相互碰撞、摩擦,甚至发生激烈的冲突。
第二,文化交流中的主动与被动、文化传播技术的先进与落后,都会产生文化不平等现象。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等文化强权思想依然存在,文化全球化会出现文化入侵或文化殖民主义的现象。
第三,文化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但不排除一些文化糟粕对民族文化的先进性产生不良影响。无疑,文化全球化会给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带来冲击,但全球化过程又具有客观存在性。为保护文化的民族性而逃避全球化进程既不合理也不现实。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是抛弃文化民族性的过程,而是整合创新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性。陕北民间文化艺术虽然还未完全纳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但毫无疑问,这一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民间文化已经在逐渐走向世界,走进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中,面临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将保护民族性作为发展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原则,在与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影响中,始终坚持文化的先进性。
二、陕北民间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
明确了文化全球化与陕北民间文化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全球化所带来的矛盾和冲击有利于陕北民间文化艺术对外传播路径的正确选择,有利于在文化全球化中发展并保护陕北民间文化艺术及其民族性。
第一,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力度,为陕北民间文化的全球化发展提供平台。据笔者考察,尽管目前陕北民间文化的对外交流日益增多,但总体上发展比较滞后。互联网是打破地域障碍的主要渠道,但以陕北民间文化为主体的网络宣传平台较少,对外宣传模式单一,并且比较被动。安塞腰鼓和陕北民歌是陕北民间文化的代表,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声誉,但除了这两项艺术形式外,农民画、陕北剪纸、道情戏、陕北酒曲、石刻、泥塑等其它艺术形式的发展却比较落后,甚至面临断代失传的困境,更别说在文化全球化中占得一席之位。而这些艺术形式同样是陕北民间文化的重要代表,是陕北深厚文化历史积淀的表现。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对外交流平台,以民间文化传承人或团体为单位建立双语门户网站,加大宣传力度,打破制约陕北民间文化对外传播的地域和语言局限性。
第二,加强文化产业建设,构建合理发展模式,并保持陕北民间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文化产业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推动力。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逐渐将文化以及文化服务物质化、商品化。民间文化是使民族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虽然在文化产业化之前,文化交流早已存在,但文化作为思维模式、地方风俗、思维惯式无法大规模传播。文化产业将文化的意识态势转变为文化产品、文化消费,使文化传播得以开展。目前,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品较为单一,文化产业市场发展不规范,深刻地制约了陕北民间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政府应通过立法、制定相关政策的方法,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文化产业良性发展,从文化花钱转变为文化赚钱。推动目前仍属少数人搞文化产业的局面到一大批人经营文化的转变;推动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变文化业找政府为找市场,并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文化产业营销人,引进文化产业市场化的优秀人才,为打造良性发展的文化产业市场创造机会和平台。于此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文化产业化发展可能会对陕北民间文化发展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去民族化或单一化。陕北民歌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是劳动者在地里山坡创造的歌唱艺术,但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创造陕北民歌的劳动者也逐渐离开土地,走向城市。失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陕北民歌面临发展的困境,歌曲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在各大演出比赛中总是老调重弹,使听众产生审美疲劳。然而,开拓创新并不意味着一味迎合大众审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应着力培养推出民间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承人,将保持民间文化民族性作为重要原则,开发新的歌唱内容以及歌唱形式,避免这一艺术形式迷失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
第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提高文化旅游资源知名度,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旅游产业是文化发展全球化的推动力之一。目前,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的开发是陕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要加强陕北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产业,是继石油、汽车工业之后的第三大重要经济产业。近年来,陕北地区旅游业发展也呈上升态势。延安地区对外开放的重点旅游景区已达35处,包括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7处,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省级旅游强县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旅游专业村60个,乡村旅游专业户2000户。“十五”期间延安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720.5万人次,“十一五”达到4158.33万人次,比“十五”增长2.42倍;旅游综合收入“十五”期间累积达到64.97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220.44亿元,比“十五”增长3.39倍。然而,这些数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延安市的红色旅游以及一年一度的“黄陵祭祖”,诸多其它形式民俗文化游则形同虚设,未起到真正传播陕北民间文化,发展旅游产业的目的。来延旅游的国内游客数量远远高于国外游客,而后者对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浓厚兴趣。文化旅游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向游客展示内容丰富、历史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开发新的旅游路线,继续加强红色旅游,力争打造出“服务质量高、文化内涵高、旅游资源知名度高”的陕北民间文化旅游产业。
临高木偶戏是人偶同台演出的木偶戏(也称人偶戏),主要流传于海南岛西北部的临高、儋州、澄迈地区,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临高木偶戏与一般木偶戏不同,采用大舞台、不设布幛,表演者手擎木偶、化妆登台,人偶同演一个角色,互为一体,互为补充,饶有兴味。
临高木偶戏是用临高语言演唱的,传统唱腔有“阿哈”和“郎坦板”,伴奏以双唢呐为主。唱词句式以四句为主,兼有六句、八句甚至十几句,唱句多为五字、六字、七字,唱词不需押韵,但讲究平仄。表演讲究互动,每唱至关键词(第四句末词)只使用音乐过序,让观众脱口唱出。
临高人偶戏虽然也具有节奏和程式性,但“人偶同台”要求演员在操纵人偶时要配以身段、步法和表情,对演员的演出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独特的表演形式较为少见,被誉为“世界少有”、“中国一绝”。
为了适应时展,临高人偶戏也进行了改革,整理、创作近百个剧目和演唱材料,抓住“人偶同演”的特点发展多样的表演形式,加入更多乐器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木偶制作也更讲究精细,使偶像更精美,施展动作更加齐全灵活。
“哩哩美”渔歌
临高“哩哩美”渔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中华民歌中一朵具有独特魅力的奇葩。相传,其发源于临高古港新盈一带的临高姑娘的方言叫卖声,歌词善用比兴、叠用的形式,渐渐在生活劳作(特别是男女爱情对歌中)都以这种旋律来唱和,“哩哩美”最终发展为成熟的民歌形式,走进婚嫁、建房、考学、拜年和迎送等不同场合,被当地人所普遍传唱。
“哩哩美”的音乐基本结构也独具一格,它由三个乐段组成,第一、二乐段为主歌,第三乐段为副歌。独唱多用于主歌,对唱以主歌领唱,齐唱副歌来烘托对唱气氛。“哩哩美”的曲调分为5种:一是唱吉,二是情歌,三是猜谜歌,四是讽刺歌,五是怨歌。年轻的男女相约在月下,唱响渔歌“哩哩美”,唤起那流淌在临高儿女血液中的千年浪漫情愫。男女之间心生爱慕自由抒发的随性唱词有时更是一语双关,出海捕鱼归来的男子与当地女孩在“女子馆”(当时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地方)对唱“哩哩美”成为当地特色风景。今日“哩哩美”也出现在临高各个中学课堂里,少年们传唱家乡民歌,“哩哩美”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足见其人文魅力。
临 剧
1961年12月15日,临高县成立了临剧团,在临高人偶戏基础上创办一个单纯由人表演的新剧种。剧目《孟丽君》、《张四姐下凡》、《张文秀》、《梁山伯与祝英台》,现代戏《李双双》、《红灯记》、《沙家滨》等演出大获成功,成为临剧经典剧目。
临剧唱腔主要是根据临高木偶戏唱腔和民歌、民间音乐经整理创作而成的唱腔,以啊哈、朗叹腔为主,另外还有快板、哩哩妹腔、七字板、丑脚板、小放牛、嗳嗬哩、平板、月光光、白芙蓉腔、哭板等,吸收、借鉴了琼剧的程途、叹板、苦板、江浪腔、教子腔等。
二、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的发展
1.处理好文化发展,把握文化主流
民间文化根植于广大民众的生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等诸多因素发生改变时,人们更快、更方便地接触到各种现代的、外来的文化形式,并快速地被感染和铺开,这使得传统的民间文化受到冲击。因此,处理好文化的发展,建立健康、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是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形式发展的根本。民间文化应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发展,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提炼,即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将封建的、愚昧的、不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部分进行舍弃处理,将现代文化中的内容融合在传统文化中,实现既有民族传统文化根基,又具时代性和生命力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主体,形成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其次是融合外来文化元素,正确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文化形式和内容,壮大文化队伍,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使多种文化形式融合在文化队伍中,才能形成完善的、适合时代需求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给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使民间艺术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
在构建现代的、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文化基础上,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是对民间艺术的延伸与发展。张道一提出“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民间艺术的“母性”特点就在于:它以文化根基为养料、具有繁衍发展的能力。这就我们需要抓住繁衍的内在动力,去发展更多的艺术形式。就传统的民间艺术造型形式和内容来看,不管是剪纸、年画、泥塑玩具,还是皮影戏,它们都具有共同之处:是以民间固有的美学理念为审美尺度进行的造物活动,具有艺术性、民俗性,是生活和审美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人民大众的理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真正‘为生活造福的艺术’”。也就是说,民间艺术之所以具有魅力,是因为其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盼。那么,就造物物质本身而言,其造型形式、风格、内容、表现的手法、新的视觉形态就可以根据现时代的审美、时尚、甚至是新型材料等等方面去挖掘更多的素材和元素,提升和扩展已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美感、丰富素材及主题,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内容,更贴近人们的现代生活。这样的民间艺术就再不会是古董和文化遗产,而是民间艺术的再生和繁荣。
原始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它包括图腾崇拜,女神(祖先)崇拜,女阴崇拜,男根崇拜,魂灵崇拜等等。西府的民间艺术中,有很多的作品外在形式或实质或多或少地保留原始崇拜的鲜明特征。
图腾文化与图腾崇拜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图腾崇拜是人类的第一个生命起源的认识形式,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崇拜的内容很广,其历史的纵向程度很深,少数民族有一些地区仍保留着原始图腾崇拜的风格。西府民间艺术尤其布艺中的龙、虎、青蛙、猪等作品就是演化传承的例证。
西府民间艺术所反映的龙图腾崇拜的内容范围很广,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西府是炎帝氏族的发祥地,民间关于龙生炎帝的传说很多,所以,龙就成了炎帝氏族图腾的象征,并且一代代传下来的。西府的民间艺术,无论是布艺,还是剪纸,无论是石雕,还是或泥塑,亦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作品,龙的艺术形象不下于数十种。
由于历史的动荡和变化,西府宝鸡这个“扼关西壁垒”之喉咙要道,赢取了许多外来居民的涉足,以致还有少数民族的频繁光顾,播种点燃无数区外文化火种,这使得西府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上具有很宽泛的内容。例如,在布产品,不仅有龙图腾作品炎帝氏族家族,还有女娲氏族图腾的青蛙系列产品如蛙枕,回族猪图腾玩具饰品如猪头鞋、猪头帽,傈僳族虎图腾老虎枕,虎头帽,老虎鞋等等。在这些强大的图腾意识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最有特色,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龙的图腾。如关于龙的灰批、壁画、浮雕、寿礼、面花、服饰、花灯、剪纸,以及各种生活用具中以龙为造型的龙图案等等,可以说,在反映图腾崇拜方面,“龙”形式的作品是西府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构成西府民间艺术最具图腾崇拜意识的本质特征。
女神(始祖)崇拜及其特征
女始祖崇拜是图腾崇拜的发展形式,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进入氏族社会以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得到巩固与重视。“子女是母亲所生这一生理现象也是每个氏族――动植物的图腾崇拜幻想产生怀疑,从而又不得寻求一种新 的答案,于是他们又幻想出女始祖与图腾动物感触或婚配而繁衍人类的神话”(《宗教学通论》)。但值得引以注意的是,女始祖崇拜和图腾崇拜在形式上是相结合进行的,所表现出来的往往这两种原始宗教特性的结合体,实质上是一种对自然和人自身的结合崇拜。女始祖进一步肯定了女性生育的实际作用,这是提高人的认知能力的标志,也是社会力量最初公认的反映。
中国古代的书籍与人类生殖和大量的传奇女性祖先的图腾。如《帝王世纪》中说:女始祖炎帝女攀登玉龙致炎帝;夏女性祖先的情况已吞薏苡和玉。”《竹书纪年》中说:黄帝的女性祖先宝看到闪电引起的黄帝,第一个女人姚惠青长工资和尧舜;第一个女人沃尔登见到彩虹,舜,《史记,阴姬> >说:商女祖简狄吞玄鸟蛋租赁等在这方面,和民族学材料更加丰富,如我们的傈僳族“哭”的家族传统是第一个女人和老虎和学生,包括烤”家族的第一个女人新鲜小麦,”和“家族女性祖先和老虎。等等,这类女性祖先,也作为本氏族的保护者和成为图腾祖先崇拜对象共存。
在西府的民间艺术中,涉及女始祖崇拜意识的作品的虽然不多,但无论是纸或布制品,但凡涉及到女始祖崇拜,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鲜明的特点。例如,宝鸡千阳、陇县一带的民间剪纸、布制品中,涉及到一些精怪神话如人面兽身或兽身人面的作品,大多以女性形象出现,突出表现其腹部,胸部,臀部的肥大,与女性的生育密切相关。
女阴崇拜及其特征
女阴崇拜人类起源的一种新的认识,本质和女神崇拜的意思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女阴崇拜的表现形式不需要妇女的完整形象,而是女阴本身。这是氏族成员的生命的理解和起源的一大进步,它抛弃了以往的幻想,从视觉经验的角度出发,注重事实和客观。中国民族学、民俗学收录很多女阴崇拜方面的信息。民间象征的凹石、洞穴、天坑、湖泊等来代表,并形成了很多关于“拜石求子”的习俗。西府民间艺术在内容和象征意义上,相同或相似的植物,如石榴,莲花,葫芦等为外阴崇拜的代表。其艺术表现手法:
1.雌花的艺术处理,从内容上反映阴崇拜。通常在莲花,,梅花,特别是莲花,是表现女阴崇拜的典型代表。在进行艺术处理是,一方面使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使其达到理想效果。另一方面,试图保持花的外观,与其他物体相配合嬉戏进行联想,以强化形与意、情与理。如“莲生贵子”,“鱼戏莲”,“蝶戏莲”,“莲里有鱼”等。莲花很早就象征女子,把一朵变形类似于外阴的莲花来比喻人。莲能生子,这无疑是“原始生殖崇拜”,尤其是莲花的变形直接披露的就是女性生殖崇拜意识。
2.采取类似形式的崇拜意识。这种艺术形式,通常表现在布艺制品或剪纸上。如用金瓜的平面图形表现女阴的特点进行崇拜。作品如金瓜娃娃等。
3.采取物体的截面来表现其形状。例如,用半截面的石榴,直接的形态表现。
总之,西府的民间艺术中女阴崇拜种类繁多,但在艺术处理上都有相同,那就是视觉和微妙的情绪达到高度统一。可以说她是花,也可以说她是外阴,前者根据大体表现自身的形态,有其深刻的含义,这是西府民间艺术的精华。
结语
西府民间艺术保留原始崇拜,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女神崇拜,祭祖,拜人,精灵崇拜,圣人崇拜、男性祖先神崇拜等。但其中的一些特性是不明确的,有些已经不属于原始宗教。原始宗教的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些特征保留,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由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的遗存,即把图腾崇拜交织在祖先崇拜之中,它是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统一,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和理解,原始崇拜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宗教的本质内容和社会意义。可以说,活跃在社会生活的今天的民间艺术,她只是特定的民族风情的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心理表现。但是,过去了的事物是历史,现在和将来则需要人们去创造,它将按照美的理想和法则,为了美化人们的生活而存在,并且不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文化也随之不断迈进,并烙刻着某时代的特征。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所积淀的产物,文化已成为整个国家及民族赖以维系的物质基础。而在大形势背景下依靠各民族祖先形成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都带上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性特征,这也就契合了群众文化与当代文化发展的需要。包括民族服饰、诗词古经。思想观念等在内的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某历史时期的群众文化的展示。在历史车轮向前的滚动中,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不论是抱残守缺,还是不断更新进步,它们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对当时社会、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都是我国的民间文化的艺术风格、气质的反映。而它的所有,追根溯源,都是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的要求下,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停留于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更要注重对它的整合、创新与发展,使其跟上时代的脚步,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
2.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重要作用。
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的传递,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在我国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进步和传承中,很多都以某种比较固定的形式传承下来,并保存了它们原有的特点。比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受人喜爱。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并广布五湖四海。这就对我国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群众文化也不断进行着自身的拓展与创新活动。为了使我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政府方面也应高度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群众文化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它的保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事关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对其必须充分重视。
3.在传承中创新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因。
在我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建设的新时期,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的同时,我们还应对其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使之与群众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由于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民族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在新时期经济发展进程中,并不会无故消亡,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保护和继承,以此最大性的发挥它的功能与效用。对于当今我国的一些法定节假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传统文化遗留的产物,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时间去感受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魅力,并用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去之糟粕,实现我国优秀民间民俗的承接与发展。同时,我们不应固步自封,要用世界的眼光,汲取外国文化精华的部分,使之与我国传统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相结合而发展。群众文化在与新时期发展特点的结合中,它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例如以前的祭祀神灵至今的庆祝丰收,逐渐演变为一种平常都能够进行的娱乐活动。在这种演变过程中,不仅对传统文化赋予了其时代的特色,而且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实现了继承中的创新与发展,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对群众文化提出的更高要求,推动了群众文化迈向一个新台阶。
二、传承民族民俗民间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民间剪纸与吉祥观
剪纸是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早在纸出现之前,镂花工艺便孕育了剪纸的雏形,至南北朝时,已有了剪纸实物,到唐宋时期,剪纸的发展精熟而繁盛。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剪纸已从包含信仰、传说、原始巫术等的形式,向民俗、艺术等更为深层的方向演进,工艺技法也从最初的单色剪纸向套色剪纸、分色剪纸转变。在此过程中,剪纸逐步实现了从装饰到情感、审美等功能的过渡,并广泛运用于张贴、点缀、刺绣、印染等生活事项。作为民间智慧的结晶,剪纸不仅仅传递着民间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更承载着一种“美之所依”的精神旨意,表达了剪纸艺人对幸福、祥瑞、美好的向往,体现了民间工艺对社会哲学的思考、对未来生活的预兆、对福禄寿喜的象征。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人日即事》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可见其对剪纸的赞美和热爱。如今,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剪纸已经融入百姓人家,成为一种美化生活的艺术瑰宝、陶冶情操的精神食粮,作为民间艺术序列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它犹如一股潺潺清泉滋养着民间文艺的生命。中国古代民间“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民间剪纸亦然。民间剪纸的吉祥观传递着民间艺人的美好构想,是剪纸技艺的必然属性和内在要求。吉祥观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精神祈祷和一种情感化的心理体验。不管是哪种解读,可以肯定的是吉祥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社会历史文化浸染,经过不断融合和发展,逐渐形成涵盖福、禄、寿、喜、运等具有民俗意味的祝吉方式,它与民间剪纸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紧密相连,使剪纸蕴含的人文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吉祥观在民间剪纸中的表现
1.象征表现
象征,以物喻事,是以感性为基础,显现事物形态的抽象性表达和某种特殊意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民间剪纸中,象征表现作为剪纸的隐喻和内涵,有利于欣赏者提升审美水平,解读剪纸艺人的丰富思想,并为欣赏者提供了莫大的心理慰藉和满足。以吉彩琴的剪纸作品《石榴》为例,创作者在大红的纸上镌刻出镂空花样,以满枝的石榴花果象征美好、红火的生活,画面中跳跃的红色、速写式的形态和直观的表达,无不给人以强烈的动感。同时,石榴自古就有“榴开百子”的意思,象征多子多福与福禄安康。从另一方面说,吉祥观念与象征表现既有具体的联系又有抽象的互补,在表现过程中,吉祥观念的表达虽然往往并不那么直接,但隐含着某种浪漫主义构想,激发了一种自由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剪纸艺术对美好生活的承载和期盼。
2.谐音表现
谐音是文学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利用汉语中某些音同义不同的字,假借此字暗指彼字,通过语义双关表达吉祥主题。剪纸艺人常借助谐音的方法把动植物化为吉祥语,把美好的愿望通过图案暗喻出来。如,花生、柿子与“生”“世”谐音,两者拼组,谐音“一生一世”;又如,梅与“眉”谐音,剪纸艺人即以喜鹊站在梅树梢上的图案表示“喜上眉梢”;再如,鸡与“吉”谐音,鸡与鱼在一起,意为“吉庆有余”;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借文字谐音指物表意的吉祥文化观,为民间剪纸的发展增添了魅力。如,《松鹤延年》《福寿双全》等剪纸作品即是这种谐音表现的经典呈现。
3.寓意表现
寓意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托物寄意的,它主要借物之性、借物之意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反映物的内在特征。在民间剪纸中,寓意表现作为一种常用的表现形式,将吉祥文化观蕴藏于文字、物象的组合之中,借以表现剪纸的吉祥性。民谚俚语中有“鼠鱼多子”之说,所以民间剪纸中常用鼠、鱼喻示多子多孙。民间剪纸亦与民俗文化相关联,从而丰富自身的人文内涵。剪纸艺人常喜欢用富含寓意的寿山、蟠桃、梅、兰等物象进行创作,表达祈愿、福瑞、长寿等吉祥观。可以说,这种蕴含吉祥观的寓意表现方式,为民间剪纸文化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民间剪纸在民俗生活中的作用
民间剪纸在民俗生活中有着较为深厚的基础。它将祈福求祥的社会心理和精神文化追求融入民俗生活,并深刻地反映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多个哲学层面的内容。论及剪纸在民俗生活中的作用,可具体归纳为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两个方面。
1.岁时节令
岁时节令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活动,包括巫俗、图腾崇拜等早期民俗习惯,也包括除夕、中元、白露、夏至等岁时节令活动,但无论是岁时还是节令,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烙印着民间剪纸所蕴含的图腾色彩。在民间,百姓非常重视岁时节令,因中国自古有重农传统,岁时节令的地位非常重要。审读剪纸历史不难发现剪纸与岁时节令的密切关系。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即反映出了剪纸用于岁时节令活动。在民间,岁时节令中自古有“吉纸祥事”之说。在春节,百姓喜欢贴“福”迎春、张“花”纳祥,以此辞旧岁、迎新年。正月十五更是有“莲花灯上贴剪纸,花灯节上闹灯花”的民俗。不仅如此,古时剪纸亦有招魂复魄、驱鬼辟邪的象征意义,唐代诗人杜甫在《彭衙行》中就写道:“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这些从侧面揭示了剪纸文化与民俗生活互补相承的特征,又深刻地反映出了剪纸与岁时节令相伴而生的渊源。
2.人生礼仪
民俗学中将人生礼仪划分为诞生、婚嫁、庆寿、丧葬四个主要部分,这四部分形象地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在这四块内容中,剪纸均与之紧密相连且传播着某种重要的礼俗文化。以诞生礼仪为例,在以农业文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结构中,“传宗接代”“香火永传”等思想盛行,造就了诞生仪式剪纸的出现。如,新儿降生后,农家要烧香祈祷,家里要贴上门福、送子窗花,准备附有大红剪纸的礼物,等待家中来人贺喜。《麒麟送子》《百子葫芦》等作品就体现出了这种仪式剪纸的朴素认知和深刻含义。又如婚嫁礼仪,新人结婚时,在门里门外都会张灯结彩,贴上清一色的“红双喜”装饰婚房,烘托喜庆气氛。在整场婚嫁仪式中,新娘的头饰、鞋服以及生活所需的被褥、蚊帐、妆台等上面出现的“鸳鸯戏水”绣花或纹样,它们的母本都源于剪纸。再如,庆寿、丧葬等仪式也与剪纸不无关系,如,《八仙祝寿》《鹿鹤同春》等作品就是孝寿文化的产物。
四、民间剪纸的文化价值
民间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为基础的环节,而剪纸艺术在民间文化发展中承担着引领作用,它引导着大众文化的审美取向和视觉情趣,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给予民间文化这棵参天大树生长所需的养料和精髓。曾有人说“文化价值根源于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剪纸的文化价值也基于此。可以说,剪纸作为中国民间文化中具有独特价值与内涵的艺术形式,不仅表达着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淳朴民风,也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朴素价值观和伦理批判。作为民间文化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剪纸将哲学、美学等内容加工并融合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精神文化内核的智慧结晶。从一定程度看,剪纸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文人美术和学院美术,它将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回归于民间文化中最为单纯的真、善、美的起点,并引导着社会大众文化从视觉经验向审美体验过渡和演变。综上所述,剪纸艺术为人们理解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俗精神架设了一道审美桥梁,为全面推动民俗文艺的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炜.透视民间剪纸中的吉祥观念.大众文艺,2011(3).
[2]刘延山.民间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大众文艺(理论),2009(6).
[3]沈琰.民间剪纸艺术内容初探.艺术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