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6 11:16: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1 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及认识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若干层次,一般是三个层次:A层,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层,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C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对学生分层要建立在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平等性原则。给学生分层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因此,教师应当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个学生,在促进全体学生都有发展的基础上兼顾个体的特长发展。
二是非公开性原则。给学生分层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因此,对每个学生的层次安排没有必要向学生公布,教师只要做到心中有数,暗中做出安排即可。
三是动态性原则。学生的发展是变化的,因此,层次的划分也应该是动态的。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层次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教师应当及时作出评价,注意学生的变化,适时调整层次的划分,使分层更合理、科学,以取得最佳效果。
1.2 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走向成功,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A层学生以基础知识为主,会处理基本习题;B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适当提高,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C层学生除要求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较为灵活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有效避免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使每个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体验成功的快乐。
1.3 教学方法分层
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和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情况,吃透教材,从教学大纲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灵活适度的要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上升,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既要注重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的欲望,又要注重充分挖掘优秀学生的潜能。
2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分层教学的方法
2.1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集图像、文本、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的特点,可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尽快以最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例如,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课时,将书上的插图栩栩如生地投放到大屏幕上,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这种动静结合的快乐情境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新知的学习中,尤其是对于A层学生,效果更好。
2.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信息技术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诱发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索,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可用多媒体课件设计这样的情境:“小明一家开车到公园里玩,小汽车停在公园门口。小明妈妈下车买门票,公园的门票价格是6元钱一张。请小朋友帮小明妈妈计算一下,他一家人进公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此时,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争先恐后地回答,此时出示表1所示表格。
这样,学生根据表格,比较容易地搞清了人数与钱数的关系,算出1至6人时分别需要多少钱。就这样,比较轻松地过渡到编乘法口诀的过程。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初步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如“购房中的数学问题”“铺地砖问题”等,能促进学生体dylw.net会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从而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既面向全体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为优秀生探索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3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上好一堂课,关键在于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通俗易懂,理解深透,印象深刻。但有些知识内容很难用语言和教具达到这个目的。尤其是A层和B层的学生,由于受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约束,学习时感觉很难、很累,往往理解的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兴趣。而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能解决上述问题,还有助于学生把知识系统地连接起来,从而把握问题的实质,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一条铁轨,上面有一列火车从左往右行驶;一会儿,另一列火车从右往左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教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学生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易化。
3 信息技术应用于分层教学时存在问题及改进的方法
3.1 信息技术应用于分层教学时存在问题
1)部分数学教师对情境教学不太了解,自己创设的情境往往不尽如人意,辛辛苦苦想出来了,但不太符合教学内容,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2)有的教师目标不够明确,创设的教学情境没有与分层教学思想融合,要么面向全体,要么只照顾优秀生,没有做到因材而用;3)有些教师缺乏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怕麻烦,因此一上讲台就直授新知,把方法或答案直接告诉学生,结果又回到满堂灌的老路;4)在教师评课时,对如何密切信息技术与分层教学相融合的交流与评价很少,对教学情境如何运用,如何运用得好等方面,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好奇心的不断摆脱”。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等,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正是这种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进行不懈的追求,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艺术,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我认为关键在于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所创设的问题应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并且还应注意语言表述,不能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要留有悬念。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使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看到成果,精神上得到满足。
创设问题情境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
一、实验设疑
实验显示的现象明晰、易见,能充分说明问题。利用实验结果“设疑”,增加问题的“悬念”,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进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中可设计这样的演示实验:板上有两个不同的电源ε1和ε2,如上图所示,当单刀双掷开关分别扳到位置1和位置2时,小灯泡分别与电源ε1和ε2组成闭合电路。演示时,先用电压表分别测得两个电源的电动势ε1=3v,ε2=9V,相差较大,把开关扳到位置1,让灯泡L与电源ε1相接,观察灯泡的亮度,学生回答“很亮”。现在请大家猜一猜,如果老师把开关扳到位置2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绝大多数学生会认为灯泡会烧毁,另一部分认为不可能烧毁,但亮度会亮得多。可是最终实验演示的结果是灯泡的亮度不如与电源ε1相接时亮。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规律的矛盾来巧设悬念――“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学生强烈要求知道如何解释。这时马上引入,要圆满解释这一现象就得用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使得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在设疑时,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面向全体学生,太难和太易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思维的闸门就不能打开。
二、借助教学媒体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教学。有些物理现象抽象,如摩擦力的产生、变化过程,波的形成过程,气体压强的产生过程等,但是通过模拟物理现象,可做成有动感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变抽象为直观,形象,激起学生对新课题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迅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在物理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播放录像片段来展现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力偶”一节的教学中,只靠教师应用语言直叙,学生的兴趣肯定不高,教师若精心组织一段录像片段:钳工用铰刀铰孔时,用一只手,铰刀能够转动,但是铰刀被折断,用两只手时,铰刀很快把孔铰好,而且铰刀完好无损。学生观看对比录像后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用一只手,铰刀会被折断,而两只手时,铰刀完好无损?此时教师进入新课,学生迫切想知道原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如“力的分解”一节的教学中,如果按照教材平铺直叙讲解,学生毫无兴趣,教师若能精心组织一段录像片段:一辆小汽车陷入道路旁的泥潭中,乘客用尽全力小车仍然拉不出来,这时有个乘客借助一条绳子和路旁的一棵树就单个人把小车拉出泥潭。对比录像片让学生观看,当学生正入迷时,教师提出问题:难道这个乘客是个大力士吗?大部分学生回答“不是”,那么他的力量从何而来?接着开始力的分解教学,从而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设新情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最密切。在物理教学中,不能脱离实际而只讲一些空洞的理论,那样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置,提出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实际应用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1.缺乏重视,教学观念落后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认为计算题的教学不过就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运算即可,这样枯燥的教学无需过多的重视,只要学生能够算对了,那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种对计算题教学缺乏重视的观念下,教师往往也会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盲目地发挥自己的主导性,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没有认识到到学生是否真的对算法和算理有正确的理解。由于教师的忽视和教学过程中的简单化,容易导致小学生学计算时感到很吃力,
虽然能够算得了简单的计算题,但对算理却不能够理解,长此以往,便会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但没有根本性的提高,反而计算能力普遍下降,口算的速度也逐步变慢,甚至在计算的过程中错漏百出。这样长期落下来的“病根”,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重视后,随着年级的增加便会不断地加固,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后来的数学学习中发现自己在计算方面总是容易出错,却又不知道错在何处的原因。
2.小学生的心理因素影响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因素的动态性强,情感不够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较长时间地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这些因素都是容易影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质量和效果的。有的小学生因为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大,还不懂得如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导
致在计算时,只是单纯地希望可以更快地算到结果,却缺乏耐心和细心,遇到一些较难的题目时就会感到很烦躁,缺乏对完成计算的耐心,也不愿意去认真思考,使得完成的质量很不理想。有的小学生则是在注意力方面难以集中,总是在读题、审题、计算、检查的这些过程中没有将自己的注意力保持一致,而导致在某一环节中出现小错误,然而,无论是简单地把题目的数字、式子还是符号弄错了,都会使整个计算的过程发生很大的变化。还有的小学生因为厌倦教师要求多做多练,而从心里排斥计算,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任务,使得他们在完成计算题目时总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只要时间一长就不愿意认真去做,导致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都得不到保证。
二、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策略
1.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要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要加强在教学教学观念上的学习,掌握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理念,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
平,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自我成长,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素质,与时俱进。这样让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观念上走出传统守旧的教育观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自我价值,给予小学生更多自主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增强课堂中师生的互动,让教师可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找出真正合适自己和学生的教学之路。
2.重视直观演示,吸引学生注意力
要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要重视直观演示,加强操作,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直观的演示来将抽象的计算过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可以明白整个算理的操作,明白计算的分析、推理的认识过程,突出计算的规律和运算原则。在教师的操作和语言引导下,学生就容易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运算思维。例如,在教学“凑十”时,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算盘道具,向学生演示整个计算的过程,并且强调这是运用了让简单的数字凑成十的规律来运算的。同时也可以再给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到讲台上给同学们演示,使学生在这样活泼生动的氛围中感受整个计算的过程,在动手的过程中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引导思路,培养计算思维
要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计算题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师要引导学生计算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计算思维,使他们可以在运算时形成一系列有条理的思维顺序和思考方向,克服他们的计算思维障碍,养成层次鲜明、清晰简明的思路,懂得如何去灵活地运用所学习的计算方法和运算思路。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不同类型的计算题目的特征,巧妙地引导他们计算的思
路。例如,题目是“222222×999999”时,这样类型的题目有很多,而学生往往看到数字偏大就会束手无策,不知从哪里下手。这时,教师就要教导学生运用简便运算的原则,将“222222×999999”转化为“222222×(1000000-1)”,这样一来复杂的式子就变成了简单明了的运算式子,这时候就可以轻易地进行计算,从而得出“222222×(1000000-1)=222222000000-222222=222221777778”。
2、为谁生产,涉及到分配问题,即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
3、怎么生产,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在解决生产什么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即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产出,二是从增长角度看,是技术进步对于产出或效率提高作用问题。
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中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也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和理解了课堂中的学习内容。采用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可以培养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掌握课堂知识,同时,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也提高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促进了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虽然已经开始运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偏离教学计划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了解一件事,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严重偏离了教学计划,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完全理解教材内容,从根本上掌握教材提出的要求,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合适的问题情境。
2.没有广度、深度
有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完全理解教材提出的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过于简单,没有广度和深度。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而且还会阻碍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教学,也不利于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更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3.过于注重形式
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运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为了使教师与学生能够实现良好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符合课程实际,不能为了情境创设而创设,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都没有注意到课堂实际,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只是走一个形式上的问题创设,而创设这种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课堂教学中并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创设和应用
1.围绕教学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同时能够发现信息技术知识与问题情境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从信息技术的学习中获得乐趣。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围绕教学内容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构建程度的大小。例如,在对“视频信息的加工”这节内容进行教学时,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而且要增加学生对于视频和动力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结合视频信息的本质特点进行学习。因此,运用问题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2.激发学生兴趣
将创设情境教学方式运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要将学习内容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从中学到新的知识技能。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使信息技术知识与教学问题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
3.重视教学重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包含的内容有统计图表、信息采集、图像数字化、图像加工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软件非常多。如果教师对于这些内容按照教材来演示讲解,教学时间允许的话,学生在听信息技术课时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于信息技术教材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根据总结出的这些知识为学生进行情境创设,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总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目的进行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把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能够对知识有效地总结和学习。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以威廉•配第(William•Petty)和亚当•斯密(Adam•Smith)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关于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此后,随着经济学新古典框架的构建,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共同组织起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关注的重心是价格制度对于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而非价格制度协调专业化和分工的功能,这使得经济研究的重点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由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不能解释诸如经济发展、贸易和经济增长等现象,也无法阐释交易成本和产权的经济含义,因此,在它之后,人们又分别发展了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以及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企业理论等多个经济学学科的分支理论,以填补以上空白。这使得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分支学科,存在理论核心的内在不一致。
致力于解决这些经济理论内在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学家们经过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采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建立起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焦点集中在人们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的社会分工水平对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上。通过对分工与专业化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互相独立的分支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框架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自然而然成为理论的内在核心,并成功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一、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地位的确定
综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斯密提出了著名的斯密定理:即“分工受限于市场的大小”。杨格(Allyn•Young)又将其发展为杨格定理,即不仅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而且市场的大小也同样依赖分工的水平。这种因果循环揭示了分工的网络效应,分工网络效应是基于个体网络决策的,而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则需要采用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当马歇尔在19世纪末试图用数学框架将古典经济学形式化时,受到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做了一个纯消费者决策和纯厂商决策截然两分的假定,以避免涉及角点解①和相关的超边际分析。马歇尔对需求与供给的边际分析,使他在取得对资源分配问题形式化的成功时,同时也遗憾地导致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这一主流学派中地位的逐渐丧失。通过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过程。
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形。这本著名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洞见,即古典的经济组织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价格理论。由于当时还缺少处理角点解的数学工具,马歇尔不能用一个数学框架将他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的洞见数学化;而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供求分析,在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数学处理时则非常得心应手,这使得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第二部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分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数学化,这在形式上更接近一种科学,更接近一代代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此后经济学的主流。而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核心的专业化和分工这一深刻的经济思想却被淡忘了。
到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了他的《经济学》教科书,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个分界点。他的这本教科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就是马歇尔对供求的边际分析,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凯恩斯经济学。在这本被无数大学用做标准教科书的教材里,只有一小段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表示象征性重视的文字了。这样,在萨缪尔森之后,关于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及其对分工网络决定作用的分析,以及对市场协调分工职能的研究,在主流经济学里失去了它的核心位置。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需要不同的经济学分支理论来给予解释。例如,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比较经济学、增长理论以及产权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企业理论等的产生,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学科分支之间,理论核心彼此不一致的反映。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内核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并致力于解决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支最新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流派,它从传统经济学的困境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深入展开了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的研究,并成功地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
分析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它有三个特点:(1)采用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需求和供给,并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基础。因此,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市场的存在及市场的大小也是外生给定的;(2)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厂商的生产条件主要由厂商的生产函数代表,而生产函数是产出和投入的关系,生产力与厂商规模有关,而与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及全社会的分工水平无关;(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是假定最优决策不可能是角点解,而进行的一种对内点解②的分析。这些研究前提和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较大差异而遭到质疑。细想这些研究特点的产生,在分工与市场互为前提的条件下,个体网络决策决定分工的网络效应,因此,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但由于受当时个体网络决策研究手段的局限,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前提的理论假定,导致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这也导致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对分工研究的淡弃。
1962年,Buchanan和Stubblebine提出了超边际分析的概念,超边际分析方法为个体网络决策提供了分析工具。具体说来,超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首先是对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所产生的角点解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不同角点之间进行总效用——成本分析,并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结构。由此产生的所有关于超边际决策(或任意一对参与者是否相联通)的信息称为“组织的拓扑性质”,而所有关于资源分配边际决策的信息只同商品流量大小有关,它被称为“组织的非拓扑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将超边际分析应用于各种决策问题。但是,很多经济学家仍然遵循马歇尔关于纯消费者和厂商截然两分的假定。在这个假定下,角点解是一个例外,而内点解则是一个通例;并且,经济组织的均衡拓扑性质不能严格定义。
直到20世纪末,由张五常和文玫完成了文定理的证明,才极大地推动了对分工网络效应的研究。张五常和文玫等人证明:如果采用一个斯密框架,则内点解就决不可能是最优均衡,而角点解则成为一个通例,其结果正好与外生给定的纯消费者与厂商截然两分前提条件下的结果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揭示分工网络效应的含义,边际分析就不够了,超边际分析成为必需。到20世纪80年代,在此基础上,以罗森(Rosen)、贝克尔(Becker)、杨小凯、博兰(Borland)和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遵循以上思路,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并成功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这些前沿经济学家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所展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理论学派所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在不同个体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全社会分工水平,从而不断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而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集中程度、贸易多样化程度、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每人的生产率、每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都将随着分工的演进而演进。此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对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入研究,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得以在具有新数学模型的现代躯体中复活。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式。所谓范式,按照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的理解,就是一种“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该科学共同体共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共有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成为规定相应学科发展方向的共同传统。库恩给出了范式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Lakatos,1978)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用于范式内部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按照拉卡托斯的理解,研究纲领或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部分。对某种特定的范式而言,保护带是,由种种辅假说构成,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内核是核心,由基本理论构成,是稳定的,不容改变的。
深入领会古典范式的精髓,不难发现,分工和专业化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古典范式的内核是: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按照亚当•斯密的阐释,其内容是:(1)国民财富增长,源于劳动分工;(2)劳动分工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工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分工的水平受制于市场范围。但不幸的是,古典经济学的系统理论没有一个好的数学框架来组织,随后的一场致力于将经济学发展成为精密科学的边际革命,则将这一核心问题逐渐挤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就由经济组织问题逐渐转向资源配置问题。
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其带来的结果是:(1)经济研究的重点从专业化和经济组织问题,转向给定组织结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经济组织为什么会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企业和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复杂等现象,新古典经济学无从解释;(2)由于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假定,使得专业化经济概念变得没有意义。因此,专业化经济概念被规模经济概念所替代。事实上,专业化和企业规模是相关但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专业化的增加与活动范围的缩减有关,而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专业化与小而全、大而全的不经济相对应,而不同于规模经济;(3)在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中,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和均衡总是同外生给定的最高总产量边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均衡的总合生产力不再有增加的余地。这个框架不能用来解释古典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什么在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分工水平的提高却能提高总合生产力?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协调分工从而促进经济进步的?还有很多经济现象也都无法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来解释,比如:城市的出现、货币的出现、市场的扩大、生产力的提高、比较优势和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等。
其实,马歇尔也曾注意到供给和需求边际分析的弱点,他因此提出用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来解释社会分工的经济效果。但是,美国经济学家杨格(1928)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的。杨格的学生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1925)也指出,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因为对所有企业都是外部性的规模经济,不过是一个毫无内容的空壳而已。但是,杨格也无法将他的思想数学化,因而他的思想也一直不能通过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流传下来。
直到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发展了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为处理分工和专业化问题涉及的角点解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武器。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兴古典经济学用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及个人决策如何交互作用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遵循这一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的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来促进全社会分工水平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对于一个给定的分工水平,均衡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这种给定分工水平下的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而整体帕累托最优包括了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分工结构两部分内容,它被称为全部均衡。全部均衡是所有局部均衡中效用最大的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是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吻合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意味着生产力最大化。但在新兴古典的框架中,由于存在着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在交易效率不高时,帕累托最优不会是最高分工水平。只有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均衡才会越来越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意味着,交易效率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流通效率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它通过提高生产力,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决定最优分工水平和结构的功能更主要表现在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的参与市场行为的组织效率上,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给定产品的相对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而资源配置效率则只是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生产力水平或稀缺性一定时)对相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最优折衷。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特征:(1)每个决策者都是一个消费者——生产者,他们用边际分析对每个贸易模式计算资源分配,然后用总成本——收益分析法来从众多的角点解中选择最优的贸易模式和专业化水平。这两步决策程序,就被称为超边际分析。最优决策总是一个角点解而非内点解;(2)生产函数是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设定的,且代表每个人对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边干边学的能力。企业制度是随着在当个体决定去选择一个高的分工水平,并且用劳动市场来协调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之间的分工时才会出现。同时,作为个体生产函数组合的企业生产函数也在事后出现。整个行业呈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分工网络,使得一般递增报酬和分工的网络效果同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是相容的。由于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帕累托最优效用边界可能不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样,在竞争性均衡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不再成立。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所有有规模经济的模型;(3)交易费用对均衡的分工网络大小有着重要的含义。随着交易费用系数下降,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总合生产力和社会福利会提高,而总交易费用也会提高。
一、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大概有180多年的历史,生产区位理论是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首先,德国的经济学家利用比较成本学说和地租学说,始创了古典区位理论。其代表学者冯·屠能驻足农庄十载研究农业的区位问题。冯·屠能所持的理论强调的是在农业的布局与经营的方式上,与距离相关的地租与运费是最为重要的首要因素。此外对空间经济学产生较大影响的学者有劳恩哈特和韦伯。劳恩哈特构造了一个区位三角形,寻找使“里程运费在生产的区位中必须保持平衡”的最小值点,即区位三角形的极点。阿尔弗雷德·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他在该理论中阐述了严谨的原理与规则,搭建了完整的理论框架,此外他还指出了影响工业具体区位的要素。
其次,在20世纪初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各企业为了获得利润开始高度关注区位选择的问题。在该领域研究的学者越渐增多,其代表学者提出的理论具有很深的影响力。恩格兰德尔和普瑞德赫尔两位学者把区位选择融入价格理论进行研究。帕兰德创立的不完全竞争空间市场理论成为区位选择的高层次的发展阶段。而德国的一位著名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理论。此外德国的经济学家勒什在克里斯塔勒建立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把中心地理论加以完善从而建立了产业市场区位论。以上的理论属于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利用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理论来研究微观主体的最优区位选择问题。
此外,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分析方法和理论的逐渐成熟,则新古典区位理论问世了。新古典区位理论更接近现实,其核心是宏观最优区位选择过程中一般均衡问题而不是只关注区位选择时局部均衡问题。所以新古典区位理论提出了“网络区位”。该时期的主要代表学者有雅克·弗朗科伊斯·斯塞和凯克尼等。
二、克鲁格曼对空间经济学的贡献
尽管区位理论拥有长久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空间就一直没有能够被成功地结合进经济理论的主体之中,其主要原因在于空间经济的两个最重要特征即运输成本和生产与消费的报酬递增在标准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中双双被抽象掉了。1977年,迪克西特(Avinash Dixit)和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性”(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Diversity),建立了一个分析垄断竞争的一般分析模型(简称D-S模型)此模型成为解决运输成本与报酬递增等一系列问题的强大而有力的工具。克鲁格曼利用该建模技术发展了新国际贸易理论。在新国际贸易理论中,他把固定规模报酬这一传统假定去掉,于此同时提出了规模经济,他指出在规模经济和收益递增的驱动下,由于产出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生产成本下降,促进了各国通过发展专业化的贸易提高福利。除此之外,他还指出贸易与区域发展是分不开的,他在贸易理论与区位理论两者之间建立了联系,从而很好的利用运输成本和外部规模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并解释了区域中心与格局、区域的工业集中等空间经济问题。1991年,克鲁格曼在“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学”中,创造性的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核心模型,又称核心-边缘模型,该模型的创建把空间经济融入了主流经济学当中,从而带动空间经济学实现了质的“飞跃”。
尽管经济学家在早期就开始关注区位与贸易地理和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但一直以来经济地理学并没成为经济学的一部分。然而保罗·克鲁格曼的巨大贡献使得经济地理学融入主流经济学,更改了主流经济学忽略空间结构的历史轨道,进一步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在保罗·克鲁格曼的倡导下,许多经济学家投入空间经济学的研究之中并且得到很多经济学家的认可。
保罗·克鲁格曼的另一个贡献是开创了一种研究的思路,该思路指的是通过引用规模报酬递增来分析并解释了集聚的模式,这样使得经济地理学中的多种不同方法彼此连接从而形成了统一框架。保罗·克鲁格曼所创立的经济地理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三个理论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关于规模报酬递增;其次是建立不完全竞争模型;最后是关于运输成本,保罗·克鲁格曼使用了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创建的冰山理论,通过一系列假设建立了上面所提到的核心-边缘模型。经济地理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学科的发展。引进空间的概念后,在进行经济学分析时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同时思考和研究,将区域经济,产业经济,贸易等众多领域的经济问题都能归属于同一个框架之中。
三、空间经济学应用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各异。80年代以来,我国也有学者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称之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但是我国的区域经济学在研究的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没有构建出来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大多数研究的是关于实际问题和任务的对策性研究,研究的重点核心内容是区域政策,区域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较为统一的认识,于是在理论方面目前还是没有形成体系。二是缺乏微观理论基础。三是区域经济分析的逻辑前提不清楚。四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自于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区域产业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经济学;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来自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的核心问题(区域经济发展)还缺少自己的理论。
因此,区域经济学此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设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克鲁格曼建立的新经济地理学对于我国学者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学以及区域经济学科理论的搭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可以很好的描述并解释非均衡发展区域、地域集中和增长极的快速增长;可以分析并阐述区位与产品的差异,公司如何选择自己的区位;分析空间的比较优势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贸易模式;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关系等;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例如改革开放梯度推进的空间决定因素、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地域差异比较、中心地区的现实选择、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利弊分析等。
尽管有人指出该理论有些抽象,而且缺乏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在保罗·克鲁格曼对该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引领下,空间经济学不但可以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学科,而且为中国这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空间经济学起到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忠文.保·罗·克鲁格曼获奖和空间经济学的发端[J].消费导刊·经济研究,2009(2).
[2]郑长德.唐锐.克鲁格曼与空间经济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2).
[3]理查德·阿诺特.空间经济学[A].载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460-462.
[4]Dixit,Avinash K.,and Stiglitz,Joseph E."Monopolistic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Diversity.A.E.R.67(June1977):297-308.中译文参见斯蒂格利茨经济学文集(第三卷)[C].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240-259.
一、引言
金融学是学习和研究金融问题的学科,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则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作为微观金融基础理论课的金融经济学,不仅为微观金融相关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关微观金融运行逻辑和方法的训练。鉴于金融经济学所涉及内容在微观金融中对金融市场均衡及资产定价研究的方法论、逻辑思维和基本模型的重要性,在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和金融工程等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目前国内外大学均将《金融经济学》作为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进行设置,国外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都非常重视此课程的教学。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也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中引进了《金融经济学》课程。
二、高校本科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
虽然国内部分高校商学院、金融学院或经济学院已经开设了研究生阶段的金融经济学课程,但在本科阶段开设金融经济学的高校仍相对较少。为了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了解和掌握微观金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非常有必要在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具体有这样两个方面原因:
(一)顺应金融微观化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金融理论从对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等宏观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实证化、微观化研究,其成果包括资产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风险管理技术等,使得金融业完成了从单纯为生产与流通服务的货币与信用,向为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各种金融服务的独立的现代金融产业的转化,业务范围涵盖了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多个领域,并且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和工程化趋势,产业地位迅速上升。
金融经济学是现代金融的理论核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个人与公司)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结果,是一门分析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金融学专业基础课。金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无套利假设和一般经济均衡框架,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对金融资产定价,其核心理论包括资产定价基本定理、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等都是这一框架中的组成部分。根据金融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除了研究传统的一般经济均衡框架(竞争均衡机制)外,金融经济学更注重研究无套利均衡机制,这是金融市场特有的均衡机制,因此《金融经济学》既包含一般均衡定价机制的内容,也包含金融市场的特殊均衡机制即无风险套利均衡机制的内容。因此,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顺应了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
(二)顺应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此,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学校于1994年共同承担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
2000年,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又共同承担了《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在原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投资学、金融中介学、公司财务学和金融工程等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全面的宏微观金融知识架构。而《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内容则较为系统和完整地总结了微观金融的理论基础。从总体研究框架来看,金融经济学是从个体效用最大化出发,通过对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的最优化投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因此,对《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金融专业本科生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金融体系的理论,同时,对基础理论内容的了解也有助于为今后学习和研究开拓思路和视角。
三、《金融经济学》的课程定位
(一)金融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的关系
以前在国内,经济金融学界常常将金融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相混淆。在西方金融学的教学体系中,金融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经济学包括资本市场理论、公司财务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内容,如数理金融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而狭义的金融经济学则着重讨论金融市场的均衡建立机制,其核心是资产定价。所以,金融经济学提供的是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而货币经济学讨论货币、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侧重于比较宏观的层面,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从更为广义的角度看,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应该既包括金融经济学,也包括货币经济学。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货币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货币和信用的创造与控制,金融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按时间和风险两个维度优化配置资源。国内原有金融学科的货币银行学,主要讲述的内容属于货币经济学,但如果把商业银行管理也算在内的话,就也含有金融经济学的内容。所有与金融有关的经济活动都需要银行系统提供流动性。所谓流动性,粗略地讲是指资产迅速地、低成本地转变成现金的能力。因此,金融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未能给出清晰的解释。
(二)金融经济学与金融学其他课程的关系
一般金融专业本科生阶段都开设了《公司财务》和《投资学》课程,这两门微观金融方面的专业课与《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涉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理论和利率期限结构等方面时,这三门课程均有一定篇幅的介绍。
《金融经济学》是其他微观金融课程的基础,微观金融课程体系的关系可以用图2来表示,《金融经济学》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两个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虽然《金融经济学》和金融专业其他相关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容重合部分,但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金融经济学》与《公司财务》、《投资学》等专业课程的区别仍然是十分明显的。
《公司财务》课程更为关注作为个体的公司财务方面的分析,这和会计类课程紧密联系,其内容与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紧密结合,对于相关的基础理论往往只是简单介绍,其重点在于讲授如何通过计算最低资本成本,找到最优资本结构等内容,主要的理论基础是M-M定理。
《投资学》课程着重介绍和阐述个人、机构等经济主体的有限资源如何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债、不动产等(金融)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和风险收益率。其核心内容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经济个体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这就主要应用了金融经济学当中的投资组合理论,着重介绍有效市场假说和CAPM模型等,在教学中尤其关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而这些实践内容的基础则正是金融经济学所包括的理论内容。
至于本科高年级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金融工程学》则尤为侧重对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设计方面的介绍和研究,而这一阶段的知识更是需要金融经济学方面的基础、方法和基本工具的支持才能较为顺利地接收和理解。
四、《金融经济学》的内容设置
总体上,金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作为配置资源主要手段的市场机制是否还能完全引导不同的经济主体(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在参与金融活动中所做的决策。它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发展了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以此思想来观察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中探索金融交易过程中所蕴含的经济学的普遍规律。
(一)《金融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无套利均衡分析是现代金融学发展中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最早体现在Modigliani和Miller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成果中,是金融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对后来人们研究金融学问题提供了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和方法。该方法继承了经济学的一般经济均衡思想,并将其在金融领域中作了重大发展,使得现代金融学在研究方法上从传统的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经济学供求均衡分析并不能完全指导金融学研究中的思想和分析方法,由于金融产品近乎完全的可替代性,投资者往往并不用关注所谓的绝对市场均衡价格,而只是需要知道特定的资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相对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不存在套利机会的无套利相对价格。因此,在金融经济学具体内容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应用无套利思想和无套利分析方法,尤其是有关金融产品定价问题方面更是应该采用相对价格分析的无套利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好思想基础。
(二)《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置
具体来说,金融经济学课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现代微观金融中的均衡与套利、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以及效用决策方法、单期风险配置和跨期风险配置、最优投资组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和期权定价模型等内容:还包括了以上理论所依托的金融市场均衡机制及定价方法等基础内容。
除此之外,在金融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增加一些前沿内容的讲授,比如行为金融。经典金融理论在“理性人”假设下研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M理论与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等。然而,基于“理性”框架下的研究常常受到各种行为异象的挑战,由此重构了现代金融的“有限理性”假说,使得基于“非理性”范式研究投资者行为决策的行为金融发挥了较强的解释作用。由于行为金融关注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好等非理对投资者资本配置行为和资本市场反应等方面的影响,拓展了现代金融领域的研究,因而,行为金融不仅应包含在金融经济学课程体系之中,而且由于其前沿性特征更应成为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金融经济学》的教学方式
鉴于金融经济学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应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注意该课程和投资学、公司财务等各门课程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尤其是在本科生阶段更应该着重于学生对现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而不必过于强调学生的科研创新能色彩。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经济学涉及到一些金融风险识别和计量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课堂的理论讲授和分析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上机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对相关计量软件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课程和适当的金融计量应用教学可以提高课程讲授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结合现实情况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宋逢明.金融经济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随着社会的发展形式各种各样,多种形式的广告逐渐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伴随着产品的宣传手段多种多样,广告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与广告的有关的知识也就逐渐的形成了一种体系,逐渐的涵盖了传播文化、经济学理论,甚至涵盖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所以本文对于广告学之中的核心研究文艺以及视角进行了相近的分析。
一、广告学的核心的研究问题详述。
当代的各种各样的产品繁多,多样化的广告也就随之衍生而出,也就衍生出了一系列对于广告的研究,也就是本文下文将要介绍的广告学之中的核心的问题,正是这些核心问题使得广告学在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1广告学与社会的具体的关系。
广告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其向社会传递了多种多样的信息,无论是盈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的广告,都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所以,笔者认为广告学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广告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广告学传递的信息之中,涵盖了许多社会上的元素,例如在一条广告之中,可以包含社会上已经存在的政治问题,社会上的文化因素,甚至是可以在广告之中加入现代社会上的科技元素,在这些元素的影响之下,广告的形式多样变得更加,其中表现得内涵也就更加具有了社会的含义,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的积极的影响,所以广告与社会具有相当的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广告系统成为了一直具有强大力量的文化元素,传递了社会上广泛推崇的信念、理想、大众文化、社会审美、以及代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所以广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广告学的核心研究的问题。
1.2广告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
广告学的存在形式,将其分为了公益广告形式以及商业广告,作为大多数的商业广告形式存在的广告,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产品的最主要的特点以一种鲜明的形式展示在社会大众的眼前,以期使得观众可以记住广告的主体,对广告产品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这也是商业广告的主要的利润来源,当商业广告实现了这样的目的之后,广告学在商业广告的制作上也就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从另一层面上说,商业广告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以及问题都是广告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另外,在公益广告的制作上,传递的社会理念是我国传统的美德,对于我国社会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社会大众的价值观的健康发展也就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可见,广告对于社会大众的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其中还涵盖了社会上最为关心的信息的传递,这样的影响力根据广告业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广告产业机制。
1.3广告系统自身的核心问题研究。
无论广告业有着怎样的社会效应,其本身最主要的还是其自身的发展形式,也就是广告业其自身的发展形式以及运作的行业规律。在广告业之中,每一个广告公司的侧重点不同,制作的环节以及形成的系统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各种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制约使得广告业自身的也形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进行深入的研究之中,广告业之间的问题也就是行业的运行规律以及对行业的经验的研究,使得广告业的自身的发展问题成为了一项对于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有利的一项值得审图研究的问题。
1.4广告业核心问题的总结。
在广告业的发展潮流趋势之中,随着社会的变化速度,广告业必需时刻追随着社会的潮流发展,所以广告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广告业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以及广告业自身的成为了广告业内的最为核心的问题,在这样的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下,为了更快的加快发展脚步,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只有采用最新的视角研究才能将这些问题做到最佳的处理,甚至是将其中的优势发挥出来。
二、在广告学之中的研究视角。
伴随着广告学的健壮的发展,对于广告学中的核心问题的研究,采用新的视角进行研究,是一项必要的措施。
2.1在传播学的视角看广告的核心问题。
追究广告的最初的起源,广告归根结底是传播学,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一个广告具有了优秀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播的形式的时候,这一支广告也就可以被品评为一支成功的广告,所以,在传播学的视角上审视广告的发展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在传播学的视角里,广告必需具备的就是品牌效应、并注意品牌的形象,如何将广告产品的特点鲜明的表现在广告之中,并要时刻的注意广告带来的利润效益,所以传播的形式以及传播的途径就相当的重要,在塑造一支广告的时候,在传播学的视角上看待广告的订制是一件重要的问题,在传播学的角度扩大广告的传播效益是增强广告人文性的重要视角。
2.2在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待广告的核心问题。
广告的制作问题在实现了社会效益的基础之后,最终的目的依旧是实现一定的经济利润,只有这样广告业才能够茁壮的成长。在经济的角度上观察,广告在制作的时候需要考虑制作的投入以及能够带来的产出,能够发挥的社会效益的大小以及在众多的竞争产品之中如何能够起到最佳的竞争效应,所以在经济的角度上,广告的成本以及盈利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当一定的经济基础形成之后,才能做到最佳的广告制作,广告的传播效应也就可以起到最佳的效应。也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效益下,才能将广告学的意义发挥到极致,使得广告具有真实的意义。
三、总结。
广告学的发展在我国的社会上从出现到发展昌盛的过程之中,经历的时间尚且不算很长,但是有着很强的意义,虽然广告业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阻碍,但是只要解决了广告业的核心问题,在最佳的研究视角解决类似的问题,广告业也就可以顺畅的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些年来,国内某些学者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以“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s economics)等名称命名的译著和著作很多。国内的一些学者,如陈共、平新乔、张馨、高培勇、郭庆旺、杨志勇、华民等都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深刻的分析。从国际上看,关于两者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的论述比较详细的主要有《公共经济学手册》第一卷,由《国际税收和财政》杂志在 1994年发起的一次关于公共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特刊及由《公共经济学杂志》在2002年的一次纪念其创刊而由一些顶尖级的经济学家关于公共经济学发展的总结分析。此外,由于引进的西方文献越来越多,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二、问卷的评介与分析
本人于2005年元旦前后向全球部分大学的从事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研究和教学的经济学家就“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全球性网络调查。我的问题是:“您如何看待财政学(public finance)和公共经济学(public economics)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次调查受到来自这些经济学家的数十份电子邮件。这些邮件反映了他们对我所做的调查课题的认识。本文就是选取了部分代表性的经济学家的回信(见附录①)和一些经济学家发表的论文对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詹姆斯•波特巴教授认为,财政学主要是与税收及其相关问题等筹集收入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在税收方面,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大量的与支出政策相关的问题。他认为,医疗保健和医疗援助以及残疾人保险和失业保险都是属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他感兴趣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属于财政学的领域。
他附件的文章中研究了公共经济学30年(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的发展演变、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经济角色的一门学问。因为这一角色在不断地变化着,所以公共经济学也成为一个持续演变的领域。一些核心问题被持续关注,例如对不同商品的税率结构应该如何设置;而还有一些问题,例如对发达国家老龄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行改革才是最优等等,最近才成为研究的中心。经济学其他一些分支领域的理论与实证进展为公共经济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推动了对其中一些长期存在问题的研究。反之,这一领域出现的问题又推动了新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近30年是公共经济学迅速发展的一个时期。理论和经验上的重要新成果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诸如各个税种的效率和归宿这样的核心问题的理解,以及对社会保障项目的经济效应以及最优的制度安排的认识。在公共经济学相关经济理论以及支持复杂政策评价的实证分析等两个方面也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过去的30年间,公共经济学的各个不同部分的进展有快有慢。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主要的研究进展是经济理论在次优税制设计问题上的应用。在70年代晚期以及80年代,家庭和企业数据库的出现促成了人们对税收激励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经济人行为问题的探索。继而公共经济学的经验研究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应用计量经济学家也把他们的研究兴趣转向公共财政问题。90年代,实证政治经济学和相关领域的迅速扩张尤为显著。
公共经济学中的很多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促使了这一领域里几个二级专门学科的兴起,诸如老年经济学以及教育经济学。这些领域中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不仅关注那些广布于公共经济学范围内的问题,而且也利用其他分支领域发展起来的真知灼见和方法技巧,例如医疗经济学、人口学以及劳动经济学等。
波特巴认为,过去30年发展变化的重大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所得课税对家庭行为的影响;社会保险项目的激励效应;资本所得税的效率和归宿;赤字和跨期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的实证政治经济学;最优所得税和税种的设计以及转移支付等。未来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则包括了:环境经济学和最适次优政策;老龄经济学;私有化和政府的范围;开放经济中的税收和支出政策;最适社会保险项目的设计;征税与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在生命周期视角中的税收和支出项目以及国防经济学等。
罗宾•鲍德威认为,“公共经济学”这个词语是在20世纪70年代被采纳来取代财政学的,这是因为财政学这个词语似乎是太狭窄了。特别是,许多学者认为财政学太多地集中在筹集收入(税收),而公共经济学则是一个范围更加广泛的词语。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政府在税收、支出、社会保险和管制等所有的制定政策问题。人们认为财政学这个词语太狭窄了而不能代表本领域的更广范围的研究对象。然而,这两个词语现在都被使用着。他猜测这大概是英语的一般常见问题,有很多词语都有大致相同的意思。
拉本德拉•扎哈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重叠的。但是,财政学的研究范围是太狭窄了。财政学几乎是完全研究政府预算的操作(尤其是税收和支出),而公共经济学涉及的更多的是公共部门对经济的干预,它包括了诸如管制和稳定等方面的问题。
财政学权威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全球各个大学本科生普遍使用的教材,是财政学的经典著作。马斯格雷夫1959年出版的《财政学原理》提出的财政“稳定宏观经济、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的三职能说成为后凯恩斯经济学政府干预经济的代表观点,是现代财政学的奠基之作。他在回信中指出,他写的《财政理论与实践》是30年前完成的著作,他尽管已经94岁高龄,仍然关注财政学的发展变化。他称,他非常后悔看到了财政体制所发生的显著转变。他那一代人还认为财政的建设性和积极作用是对市场的必要补充,应该尽可能少的干预市场。但是,马斯格雷夫一直坚持不懈地认为,公共物品、公正和有效的税制以及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中的经济作用是在财政学中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基本观点。他认为,“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显然是有着明显差异的。财政学仅涉及到公共政策的财政工具;而公共经济学则包括了贸易政策、反托拉斯政策和各种形式的管制等所有的工具。他也注意到,许多问题可能是需要许多工具才能解决的,所以,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可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还有通过共同的预算政策将一串财政工具合并起来的情况。 马丁•费尔德斯坦称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转型。他认为自己当初入门学习的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的《财政学原理》(1959)开启了财政学的新纪元,但是,计量经济学研究方面论述的不足反映了当时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同样,马斯格雷夫只是讨论了政府支出的一般原则,其经典著作没有论及政府支出的具体方面,而这也就成为以往30年中公共经济学研究的课题。在论文中,财政学和公共经济学是交替使用的。
他认为,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财政学理论方面的这些发展其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们在许多重要的财政学问题上,对庞大的专业思想体系进行了分类。尽管它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表明了一些早期观点的各种错误,提供了基本的分析见解。第二,他们吸引了一代优秀的大学生转向公共经济学领域;其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继续理论研究,而是完善了财政学理论基础,这种新理论的严谨性对他们的实证研究是有益的。
公共经济学方面实证研究的发展将过去30年的研究与以往所有研究区别开来。20世纪60年.代后期与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高速计算机、可以依赖的经济计量软件和可读大量数据的机器。这些发展,复杂的经济计量技术和标准装备的大学生对公共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革命都是关键性的。对税收的计量分析研究成果等实证研究深化了我们关于税收对个人风险影响、税收对公司融资政策的影响以及在经济增长背景下分析税收问题的意义的理解。
财政学研究这种演变的第二个主要方面,一直就是扩大研究主题的范围,它涵盖了政府支出和税收。研究焦点的转移无疑是因为受到政府支出大量增加的刺激。财政学领域因此从研究为基本的政府服务融资的税收转变到公共经济学领域,看到了更宽范围内政府支出的效果。政府支出增加的大部分是为了社会保险项目,公共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正好与之呼应。社会保障养老金、事业保险、工人的补偿金、老年保健医疗和穷人医疗补助计划的增加给理论和实证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成为研究的主要对象。20世纪70年代,对稳定政策的分析已主要转向宏观领域,更加强调金融政策,而不仅仅研究通过改变预算赤字和盈余的财政刺激的各种变量。然而,财政学研究如何利用税收规定(如投资税收抵免和折旧扣除)以反周期的方式来刺激企业投资。财政联邦主义也成为了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即分析这些政府如何选择它们的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更高一级的政府政策(包括地区财政补贴和匹配财政补贴)如何影响这些选择,以及税收和支出方面形成的地区间差异如何影响私人部门的为政府计划的效果。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马丁教授认为征税和支出问题将继续对公共经济学研究提出挑战。
哈威•罗森的《财政学》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教材之一。作为马斯格雷夫和费尔德斯坦的学生,他在其《财政学》教材①的前言中写到:“财政学领域已经与上一代有很大不同了。在理论方面,财政学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将对政府开支和政府的分析用基本的经济理论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一个主要的例子就是最适税收(optimal taxation)的文献。最适税收就是试图使用标准的经济工具而不是根据一套特别的税制设计原则为政府的财政行为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证方面,最为激动人心的发展就是为了理解支出和税收政策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政府本身如何制定政策而广泛应用了计量经济学的工具”。他认为“财政学的发展都是充满着歧义的”。但是他坚定地认为,财政学就是公共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是分析政府征税和支出政策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河野正道教授认为,日本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公共经济学的父母是金融(父亲)和福利经济学 (母亲)。公共经济学研究的是次优、公共物品定价、最适税收、最适补贴和外部性等问题。公共经济学涉及的是效率和微观经济特征的问题。而财政学(日本语)则在某种意义上涉及的是宏观经济问题。按照他的理解,财政学是金融(融资)学的一部分,是日本语中很传统的财政学(日语)。现在,金融(融资)不仅仅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财政学,也是私人企业的财政学。这就是为什么它们使用这些词语的原因。他认为,财政学专门研究政府(公共部门)的融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