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7 10:56: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艺术哲学与审美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入,我国的大众审美在总体上有了向后现代主义倾斜的趋势。当今社会的非主流审美盛行,选秀节目的大行其道,整容之风愈演愈烈,人们已经将审美的眼光从高雅艺术的阳春白雪投射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国人常说的雅俗共赏,似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但是在这看似平静的融合本文由收集整理背后,也存在了些许问题。我国本土的艺术哲学理论发展还不够完善,如何在学习当代艺术哲学先进理论的同时,更好地借鉴其中的有利因素为我国的艺术理论建设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当代美国的社会文化,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文化内部孕育出来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当代美国艺术哲学试图打破传统主义所设定的审美秩序与传统,对传统艺术评价标准提出质疑,瓦解了传统艺术审美的思维定势为我国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多的借鉴意义。
首先,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新艺术形式的出现使得艺术哲学理论在每一次的自我否定与历史否定之间寻找一种相对的平衡,新艺术理论的形成在定义艺术已有形式的同时也为艺术形式的发展打开新的思路。其次,拓宽了社会文化研究的视野。哈贝马斯曾经说过:“18世纪以降……科学话语,道德理论,法理学以及艺术的生产和批评依次被体制化了。文化的每一个领域都和文化的职业相对应,其中专家们所关心的是对这些问题的处理。这种专业化地对待文化传统彰显出文化这三个层面的每一个所具有的内在结构。它们分别呈现为认知—工具理性结构,道德—实践理性结构,和审美—表现理性结构。”艺术哲学理论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促进了艺术领域中艺术评论家、文化商人等一大批与之相应的专业人士的出现。为整个艺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的同时也拓宽了社会文化研究的视野。第三,对自由精神的追求。传统艺术的创作具有一整套相对固定的方式,当代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追求的是对传统语言、意义、道德等桎梏自由思想因素的扬弃,表现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苏珊·朗格以符号论哲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创新性地发展了自己的艺术符号哲学,阿恩海姆的研究也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独辟其境,使当代艺术哲学的发展更加多样化。阿瑟·丹托及乔治·迪基的研究抛开传统审美的限制,回归艺术哲学本身,使美学让位于艺术,为当代艺术哲学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他们研究的根本出发点都是对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第四,当代艺术哲学理论的另一贡献是对艺术与生活模糊界限的划分。当代艺术呈现出生活之美,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因而造成了艺术与日常用品的界限模糊。当代主义艺术哲学理论在生活与艺术之间树立了一个尺度。使艺术既不会与生活相对立也不会在融合中迷失自我。第五,促进了对艺术、文化及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研究。当代美国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艺术哲学理论的变化。无论是现代主义美学理论研究亦或是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哲学理论研究都是立足于社会的时代背景,结合当时的文化及社会所进行的综合性研究。尤其是阿瑟·丹托和乔治·迪基,他们都试图通过研究在艺术定义与社会认可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当代艺术哲学中权力话语的消失,使人们的标准概念呈现多样化评价态势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当代美国艺术哲学理论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向,其理论价值对我国来说无疑是十分巨大的。 进入本世纪,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新的发展样式,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为了获得利益、知名度等哗众取宠、恶意炒作甚至十分变态的艺术行为。在当代国内艺术哲学理论不甚发达的今天,这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国内部分文艺理论家认为这是当代艺术审美的迷失,并呼吁重建当代中国艺术的审美标准。在这一时期,我们研究当代美国的艺术哲学理论无疑会对我国当代的艺术理论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艺术来源于生活”,与艺术世界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世界。日常生活是持续性、重复性的,遵循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首先会确定一种一般的标准或规范,对试图打破常规者进行思想或行动上的约束或规范。但是艺术创作必须抛开常规,脱离功利的目的才能触及心灵。同时,当代社会对艺术作品的阐释虽然没有了所谓的权力话语,但是就我国实际审美过程中的具体
雷默认为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在《音乐教育的哲学》开篇中就提到“音乐教育专业朝着我和其他人定义为审美教育的那个方向有了重大的迈进”①,即他认为音乐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音乐教育只能通过音乐本身来进行教育,审美就是音乐教育的本质。为什么音乐教育是审美的?音乐教育是怎样通过审美来教育人的呢?本文主要对这个“审美”前提做简单分析。
一、音乐教育首先是审美教育
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可以被看作为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体系化的集大成之作。自1970年出版以来,对北美乃至世界音乐教育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三个版本一以贯之,始终建立在“审美”哲学的基础上②。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基本的认知形式,是大脑的复杂功能(function )之一,具有非概念、非语言品质,是情感的主观表现,在音乐中我们获得的是一种情感体验而并非有关情感的信息;他主张关注音乐内在价值,将音乐教育视为情感教育,认为音乐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以音乐的本质和价值为前提,即审美教育。雷默宣称, 他在书中采取的立场是“音乐性”的立场, 即“审美的”立场。他认为最能体现音乐的本质和价值的是它的审美品质, 音乐的审美品质在于它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调性、曲式之中,音乐教育要以音乐的审美品质为基础和前提。
雷默阐释他的审美教育哲学,首先开门见山的提出了“审美”概念在音乐教育中的使用问题,他认为尽管“审美”一词在音乐教育中已普遍使用,但对审美教育的理解还存在多样性。首先,因为“审美”一词来自美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使用也使人们片面的理解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变量”,或者,把审美教育看作是所有人文艺术学科的施教,造成理解上的困惑。音乐教育中使用“审美”这一专业化术语,还可能使人们认为审美教育是“为艺术而艺术”“为音乐而音乐”,而雷默认为这些都是“错觉”,是误解。
“审美”在音乐教育中提出是强调音乐的本质特性,就是雷默所谓的“审美教育”。因为“尽管音乐有很多有很多重要的非音乐性或者非艺术性的功能,但是对所有的人类来说,它的音乐的或艺术的本质才是它独特而珍贵的秉赋。③”音乐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但是审美是基础,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掘应该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
雷默认为审美是音乐教育的前提,是反映音乐本质的,是音乐性的,也是音乐教育的第一步。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的艺术力量与生俱有的反应能力。而音乐教育的其他功能和目标是建立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之上的。音乐教育从音乐本身开始就是从审美开始。
二、审美音乐教育的美学支持
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怎样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的?雷默进一步解释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合理性、科学性。他引用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美学观点来比较说明审美音乐教育的实质,分别是思辨主义、形式主义、绝对表现主义。三种不同的音乐美学观点在音乐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分别从三个角度解释音乐教育,并有相应的音乐教育实践观点,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也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带有这些哲学理念,如同上文所提到的,笔者认为雷默所阐释的“音乐教育的哲学”还有助于我们建立一种朴素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就是尽管大多时候我们没有把我们音乐教育的理念升华为美学或哲学的观点,却在实践中无形地贯彻着。
这些美学观点反映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变成指导实践的理念。有时候尽管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运用的哪一种美学作为基础,却自觉的反映在具体的教学里,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一系列实践中。比如,思辨主义认为一件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存在于作品本身之外。“音乐在多大程度使你联想到一种非音乐的体验,它就在多大程度上是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这种非音乐的体验有多大程度的重要性和价值,音乐本身就有多大程度的重要性和价值”④。如果这样对待音乐教育实践,古典时期很多无标题音乐,或者说一些我们还不清楚创作背景的作品,特别是一些纯器乐作品,是不是仅仅可以把它们当做愉悦性的感官刺激,或者我们要刻意赋予它们一定的现实意义才可以用来教育儿童?思辨主义在音乐教育中是普遍存在的。对声乐作品词的孤立解释,对标题音乐文字词语的阐释,在纯音乐中试图用适当的情感或妄加故事或画面描述音乐,对相同主题的艺术形式用同一种解释方式,甚至用一些纯语言的方式来描述音乐。等等这些,都体现了思辨主义对音乐和音乐教育的价值偏于艺术之外,他们强调艺术、音乐的各方面功能性,认为音乐教育的价值体现在超出艺术作品本身的范围内,要寻求音乐的价值或者音乐教育的价值必须从属于艺术之外的东西。尽管音乐、音乐教育的价值和过程都不能忽略这些非艺术的功能,可是艺术本身,音乐本来的形式是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准确的传达下去的,音乐教育必需从音乐自身开始,把音乐文化的影响通过非艺术的手段干涉,会使音乐失去了最有魅力的部分,使音乐教育失去真正的意义。
形式主义(绝对主义)同思辨主义在教育方面截然相反。他们不否认艺术作品包含着对作品之外的世界的参照,但是,所有这样的参照,都与艺术作品的意义完全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在形式主义看来,艺术作品的所有意义来自于其自身,艺术之外的意义只不过是艺术自身的反映或参照,完全不能代表艺术本身。在音乐教育中把艺术作品的形式因素孤立起来的做法也是屡见不鲜。例如,把音乐“学科化”的做法,首先注重音乐技巧和基本信息积累的培养,对“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调式调性”等的学习进入“专业化”模式。表现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把音乐要素的学习单独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来“传授”,使学生脱离音乐,音乐教育也失去了审美性。
雷默认为这种形式主义的教育过程,“也许就是对有天分者进行教育,使其余的芸芸众生得到娱乐的方针了。⑤”这种形式主义的音乐教育过程在我们基础教育中表现为一种学科化的教育过程,对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音乐教育不相适应是显而易见的。
雷默提到,绝对表现主义“确实把思辨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真理因素都包括了”,但“决不意味着将其他两种观点叠加在一起”,它“为美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广泛接受。而且,绝对表现主义的观点似乎最适用于民主社会的大众教育;最忠实于我们时代所考虑的那种艺术的本质;最能萌发音乐教学以及各方面教育计划中的其他艺术教学的指导方针。⑥”
绝对表现主义坚持获得艺术的真谛必须回到艺术本身,不过同时还必须将非艺术的影响和思辨也作为一个内在部分包括进来,认为艺术体验与感觉是相关联的。雷默把音乐教育的过程与教育的基本内容――读、写做了一个类比,来说明音乐教育的过程。最终,雷默认为如同写作阅读是概念推理的基础,创造艺术和体验艺术培育着感觉,而音乐教育就是在创造艺术和体验艺术的过程中对这种感觉的培育过程。
这种感觉是流动的,为了使这种非语义、非概念化的东西得到永远体现,并付诸教育实践,就可以用艺术的素材把它捕捉下来――音响、色彩、身体的动作、音型、调性、音量、曲式等等。这样音乐教育中有了相应的客体,我们通过对这个客体的“改进”追求着我们内心的感觉。“创作艺术和体验艺术使我们的主体意识深化。由于艺术创作使我们得以更深入地对他们进行体验,我们就能够探测到这些感觉的表层下边。⑦”这一个复杂的感情体验过程正是音乐教育的审美过程,这个过程使感觉纯化和敏锐,使我们的主体意识条理化,情感内在化,是一个情感的教育过程。
注释:
①贝内特•雷默著【美】. 熊蕾译. 《音乐教育的哲学》[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前言第1页
②郭小利.《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
想之比较研究》[J].《音乐研究》2008,(5):30
③贝内特•雷默著【美】. 熊蕾译. 《音乐教育的哲学》[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前言,第3页
④贝内特•雷默著【美】. 熊蕾译. 《音乐教育的哲学》[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26
⑤贝内特•雷默著【美】. 熊蕾译. 《音乐教育的哲学》[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7
⑥贝内特•雷默著【美】. 熊蕾译. 《音乐教育的哲学》[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9
⑦贝内特•雷默著【美】. 熊蕾译. 《音乐教育的哲学》[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53
参考文献:
[1]修海林,罗小平. 《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
出版社,2004
[2]贝内特•雷默著【美】. 熊蕾译. 《音乐教育的哲学》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0
[4]郭小利.《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
想之比较研究》[J].《音乐研究》2008,(5)
[5]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4
[6]尹红编著.《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7]戴维•埃里奥特著【美】.齐雪 赖达富译.《关注音乐实践
――新音乐教育哲学》.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8]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
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
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审美教育(美育)的渗透是基础教育的新课题。虽然审美教育是艺术类课程的主旨,但要真正渗透到中小学基础学科,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一是因为教师对审美教育的知识较缺失;二是教师缺少对所任学科内美育渗透的技能与途径。事实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就可体现合适性或有效性,就蕴含了教学美的内涵;课堂上师生和教学内容的和谐,也能体现教学美。教学美可以体现在多方面,这需要教师去探索、发现。
审美对象理论建立在这样的一种基本信念上:同一个对象,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它,用不同的观点来比照它,它会呈现不同的面貌。正如朱光潜在《谈美》第一章《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中所说:“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一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由此可知,用审美的态度、观点来观照事物,会获得事物不同的模样,将事物转化为审美对象。审美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定的知识积淀和技能积累,将美育渗透于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是提升审美能力的途径。
1.艺术教育中渗透
美与艺术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艺术要素进行美育渗透。艺术领域非常广泛,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就其要素来讲,有语言艺术、线条艺术、结构艺术、形象艺术、动作艺术、音响艺术等,这些要素与艺术学科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美育渗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艺术的特点是形象性、生动性和美感,因而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唤起人们的兴趣。人们把参加艺术活动作为一种美的欣赏和享受,在笑声和赞美声中受到这样或那样的教育。美育渗透学科教学会让课堂教学获得同样的功能。
2.学科教育中渗透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素质教育就必然要考虑审美教学。教学美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和美育有机融合的必然结果,是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很多,能否运用语言艺术、结构艺术、形象艺术、动作艺术等手段是关键,能否对所学教材内容进行艺术开发,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真善美的事例,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相统一、教学主体与教学情境和谐融合,使教学美充满课堂内外。
3.情感教育中渗透
学科教学要渗透情感教育。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当今情感教育的缺失,这十分不利于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美育和艺术与人的感情息息相关,所以审美教育的中心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有助于形成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人的原初情感,是审美经验的核心内容。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显然没有感情的老师不可能与学生有真正的交流与互动。艺术的最高阶段是“以情感人”,交际的最高境界也是“以情感人”,在日常的交往生活中,高尚的情感与美是形影不离的。情感卑劣、灵魂肮脏的人无法与人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感情纯真、以诚待人才是交往教学之道。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用理智去驾驭感情,使理智与情感不一边倒,这样才能发出美的光辉来。
4.社会教育中渗透
社会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场所,社会教育涵盖面很广,它把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概括进去了,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审美教育宝库,师生应积极地去开发和利用。自然美是人们普遍欣赏的对象,人们通常喜欢将自然物视为艺术作品,新兴的环境美学或自然美学将自然美学的思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生活也是审美所涵盖领域,所谓社会美,主要指的是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美。如今,日常生活审美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的审美理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因此社会美逐渐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教师不仅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美,从而为教学服务,还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深入社会、接触艺术。在走进自然、深入社会的过程中去感知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这些课堂美育渗透是促进学生学习美学基础知识和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
二、美学基础知识学习建议
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美育,美学理论的学习不可或缺。随着全球范围内审美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美学策略实际上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个人外观修饰和社区景观的美化,使得化妆、美容、整容、景观设计等产业蓬勃发展;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经济生活的审美和社会现实的审美化,如经济生活中,属于美学范畴的产品外观包装、企业形象包装等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由于审美化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因此社会上不同层面的工作和生活中都会遇到美学的问题。由于缺乏审美观念,有些女青年疯狂整容,结果越整越不美,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有些企业由于缺乏美的企业文化,对产品过度包装,最终因消耗资源而受罚。而教师美学知识缺失,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建议:
1.重温哲学理论,习得美学知识
美学属于哲学领域。从艺术哲学看,美学与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科学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教育哲学等组成哲学的应用学科。就艺术哲学来说,就是将哲学的基本观念和方法应用于艺术研究,而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实践,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都不属于哲学领域。学习美学一方面要掌握一般的哲学观念,阅读一些美学理论专著,结合自身的审美实践和审美体验,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学会用哲学的方法和观念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另一方面也要自觉地在美学理论指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感知和审美判断的能力。这有利于我们不断认识到自己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探索更好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教学的美的设计
教学美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概念。对于教育纲要中提及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往往片面地理解成艺体美教育,从而忽略了美育渗透这一理念。因此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都应明确提出要求,思考课堂教与学时间比例、课堂教学的和谐环境、课堂教学的适宜性或效用性等问题。学习美学理论不仅有助于审美欣赏、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而且有助于其他领域的知识的学习和创新。美学强调兴趣、敏感,这些主体因素在其他领域的知识学习和创新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
3.哲学理论在艺术经验中经受检验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新消费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审美现象也是一本万殊的。在现代市场体系下,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不只是传统审美文化哲学所倡导的一个本质,同样层次、同样境界的审美现象共同体现了本质事物的多元核心,消费结构的变换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实现着一个审美的目的,因为有多元的本质,可能一种审美现象有若干本质解说的变动。消费结构审美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层次上有别于精英文化,而是存在于审美的质的规定性已经被时代所突破,雅俗无法统一在传统观念美的旗帜下了。高雅艺术和通俗文化之间,不仅有量的区别,在日常消费结构刺激下,生活中的审美境界与非审美境界之间则更是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角度,甚至有着质的区别。技术力量向艺术生产的本体性渗透,表面化的意向是技术操纵了设计,其实是整个消费结构设计系统工程的重建。研究深刻变化中的商业设计素材,已经是设计师更加重要的设计意图的根基。
随着全球贸易化的进程,各国间的交往日益扩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日趋多样化,贸易往来更加自由。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变世界,世界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日益缩小,文化艺术也因网络而走向融合。在保留传统民族商业文化设计艺术呼声的同时,商业文化的综合形态正在逐步形成。崭新的传播学观点适时提出了超文化性理念,认为必须抛弃“旧的划分、分割世界以及线性分析的模式,转而采用蛛网式的思想形式”才能与信息化的进步要求相适应。用传统审美的眼光看民族建筑,我们自然要以飞檐翘梁和拱斗画栋而自豪,但是随着眼界的扩大,令我们惊叹的泰姬陵、艾菲尔铁塔以及纽约自由女神像同样是标志性智慧设计表现力的奇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哲学强调立刻承认正在发生的东西,并试图从中揭示人们审美方式在新事物刺激下的微妙变化。信息高速公路、多媒体、远程门诊、手机银行,甚至依照模特的示范购买流行的衣服款式、染发等一切不同于以往的新鲜的商业化设计元素正在出现。一键之捷让人重新回味起缓慢的进展,各类商业设计信息的重复性唤醒了对独特个性的欲望,选择的无限广播和迅即到达,使人感到真正需要理性来管理自己被激发的欲望。
传统的商业美术设计的艺术形象塑造是讲究典型化原则的。艺术设计师们忽视运用个体审美体验的创作原则很可能造成人物形象的单薄乏力,很难为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启迪和印象。商业艺术设计的典型化原则是以塑造高、大、全的消费品意图为主要的设计开发取向,而后现代主义的商业艺术设计元素则主线与大众消费文化合流,商品化设计塑造倾向于平民化,追求世俗性的甚至不惜采纳有缺陷的性格品类,新产品开发的方法讲究消解中小躲避崇高,创意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非典型化倾向。完美无缺的设计可能很可敬,但并不可亲。而有缺陷但并无瑕疵的设计更具有单纯感,虽然显得丑陋,却是一般大众愿意接近的消费结构。
后现代主义的商业美术设计主张简化认识的复杂内容,因此主张用信仰取代认识。而信仰具有超越时间的特征,重新发现信仰的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就商业艺术设计创作而言,它主张重新审视新消费主义文化的信仰和欲望领域,超越传统的一元化认识局限,倡导美向艺术以外的问题开放,重新打造商业设计美学的跨学科结构。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媒介将成为历史,广告、美发、服饰,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设计都纳入审美范畴。偶像们提供现代的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规定了大众新消费主义商业文化的走向,致使商业广告设计也加入到偶像的生产之中。体育和时装等亚文化形态融为一体,为不同主张的观众塑造跨越国界的偶像。
此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认为表象化应让位于商业设计的行为艺术,商业设计创作和欣赏的界限逐步淡化渗透,消费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体会创作乐趣,表现的方式更加丰富和贴切消费结构本身。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商业美术设计哲学命题处在变动中,充满了相悖和矛盾。20世纪70年代后,工业革命时代的竞争宣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知识经济的竞争,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日益向着平面方向演进,集权政治让位于民主政治,家庭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商业艺术设计重心更是向女性偏移,它倡导商业艺术价值的哲学性要以更加平和的态度,面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无序形态的变化。人们一方面参与高技术的竞争,提倡适者生存,并以成功作为评价社会生活的标准。设计师应该比以往更加关注宗教问题、健康医学、文学与环境、伦理、种族偏好,甚至等问题。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中出现的享乐主义明显增加,强度也在逐渐蔓延。享受生活是每个当代人的权利,异质、相对、变化或许为我们所格外需要。当代社会意识潜在地要求反中心文化和边缘化改革。边缘化的主张有助于组织成员游离于激烈的权利竞争之外,充分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宁静乐趣,纵使实现这一状态要以经济上的损失为代价。它主张放弃商业美术设计宏大理论,不要奢谈空洞抽象的艺术本质,放弃我们心理上始终的依托,使自己身处于商业活动之外。后现代主义商业艺术设计同时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烙印。它强调艺术的大众性,消解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精英情结,主张重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通俗的日常生活化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业艺术消费的普及。但同时也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设计师意识规则,形成行为反常的怪异追求和迎合社会大众文化素养低俗趣味的倾向,导致了古典主义的衰落。我国传统的商业艺术设计哲学像庄子哲学一样,本质上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审美商业设计哲学。历来研究传统美德美学的大多数设计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顿悟”“灵感”说上,而较少从总体上把它作为审美人生哲学来加以探索和估价。追求审美的超功利性,是一般商业艺术设计的哲学文化的主要特色。历史上,禅宗讲无念为宗,本质上要求超越生死是非个人功利目的,从而达到一种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和谐统一的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既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人生态度,同时又是心灵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这些哲学思想,如今还一直被融入我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语言,而深厚的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式审美,同样也有着道家、儒家等深刻的哲学烙印。我们的设计师多数因为艺术训练根基的原因,把以禅宗文化为代表的中式传统文化积淀的个人素养当作消费结构超功利的审美设计哲学,以此为出发点,总体审视了中式传统文化作为人生哲学的本质意义:把消除人的异化作为设计哲学评价主题,把获得高度的精神自由作为目的,把无念作为人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真正无念作为自救的途径,不是与世隔绝,心如死灰;所谓斩断尘缘的无念,是要求商业艺术设计师积极纵身于尘世生活,却又不为尘世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欲念所束缚,保持一种高度的心灵自由。无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唯是审美,故而以精神自由感为矢的,唯有超功利,方可达到精神自由这一矢的。审美与超功利的统一,构成无念的本质内涵。因此,超功利的精神自由是中式设计师艺术哲学的核心思想。但是这精神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主体内心体验之上的个体与自然、与社会、与客观规律的高度和谐的统一,因而它也是一种商业设计审美的精神自由。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市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充满着智慧的超功利的审美消费结构的哲学。正是这一点,使消费水平与艺术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一点,凡是追求像纯艺术世界观那样美丽的人生的消费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消费意识的指路明灯,使传统的商业设计艺术仍存在一定的生产空间。
由于这些消费结构的残余,一些设计师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精神现象以及审美现象是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实际上这是没有商业艺术设计科学素养的人的愚昧无知。对于今日仍落后于世界经济潮流的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美学而言,其弊端在于存在主观主义倾向,即艺术知识的创作生产中的天才崇拜倾向,是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态度去体验艺术和审美对象的,以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识去抽象理解审美真理的。我们知道:美不是实体,而是“美本身”,因此“审美是什么”不是语言学问题,语法不能解决符合不符合实际的问题。科学不是靠语法来发展的,设计师的审美性知识是一种面向个人的知识,让人凝视自己,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发自己的审美能力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应成为设计师感性与理性的对抗,个体对社会的抗拒,英雄主义对庸人哲学的批判,新消费结构的设计不应该形成对经典的崇拜和规范的恪守,在自我本位的实现之外提倡社会性利他主义。从艺术美对现实丑的接纳和消解入手,阐释“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从而推演出现实丑同艺术美的单向转化,其适应性、准确性,与激发的意念、习惯,都在向我们显示不久的将来在商业艺术设计的古老产业里会产生彻底的改变。消费结构变化中的商业艺术设计趋势只能顺势而为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商业设计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走出哲学本身。
消费市场体系的商业艺术设计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以加强人的社会化属性这一功能而具有事实上的审美作用。商业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参与社会生活的心理满足感,或者是显示出参与社会生活的情景和气氛,这种“唤起”“显示”作用就是商业艺术设计对受众的美之所在。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具体生活现象中发现美,他的“美是生活”的命题指的是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参与社会生活是这种消费结构中实践的第—步和基本点。商业艺术设计以浓缩了的时间和空间把受众带入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不仅体验到与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喜怒哀乐,而且获得商业信息和机会组织起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中获得双向进展:改造客观的消费水平世界,既使其为人所用,又实现人的创造价值;改造主观世界,在掌握规律中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思想,并从精神上丰富自己作为人而应具有的本质。直接显示人们在实践中这种双向进展,就是商业美术设计审美的出发点。根据这一审美出发点,我们可以给商业艺术的设计美下一个概括而又准确的定义:商业艺术的设计之美的素材的提炼是参与生活。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哲学;艺术价值;辩证关系
一、哲学与艺术的内涵概述
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苏格拉底的出现使人们从对“自然”的关注转变为对“人”的关注,由此实现了西方哲学革命性的进步。中国的哲学虽然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深邃的学说,但却不具有西方哲学系统化的特征,尤其是与现实政治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散发出浓厚的伦理道德的韵味。但二者的共通之处就在于强调哲学是对人生、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也即是一种思维式的或者是辩证式的智慧和乐趣,包括人为何而生存、人的价值、人的本性、人的幸福等诸多问题。正如西方学者将哲学定义为“爱智慧”,强调哲学不是艺术,但却能给人以美感;不是宗教,但却给人以信仰;不是科学,但却给人以启迪;不是道德,但却能引入向善。这便是哲学的内涵1。那么,艺术是什么呢?宗白华曾经说过:“艺术是人类通过情感和想象的手段来认识和反映世界,表达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一种独特方式。”也即是说,艺术是人的经验、知识、情感、思想、审美在特定物象中的再现,表达语言、文字所难以陈述的主观感受,由此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意效果。在本质上,艺术创造属于一种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慰藉人的主观缺憾,满足人的情感器官的需求。因此,艺术的呈现既要迎合人在现实社会中的主观需求;同时又必须塑造甚至是改变人的观念形态。正是这一特性使得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一种珍贵的存在。
二、哲学视野下的艺术价值研究
哲学是人类理性思考的结果,思辨着人类自身及其与社会、自然、宇宙之间的本质问题,从而介于科学与神学之间的“模糊地带”。而艺术是人们从经验、情感、思想、审美或者是价值的角度,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生存空间以及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书写着迥异的情感思想。因此,哲学与艺术分属于不同的领域,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实现手段上都呈现出鲜明的差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艺术植根于人们经验的丰富和思维的进化,是一种创作行为,自人类自由思考以来,便依赖于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和生活的各种理解。而人们的此种理解则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它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思维意象、情感表达、价值追求等等,从而也决定着人们所能接受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理念。一般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体现在思想的过程和行动的过程两个方面。哲学虽然建构在人类思辨的基础之上,但却是通过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使其思想被客观化和固定化。艺术与哲学的区别远远小于同科学的区别。它们之间不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而是表达中介的差异。哲学追求所表达观点的准确性、明确性、系统性等特征,使情感转变成思想,使感性思维凝固为理性结构,因此,需要灵活应用语言文字符号,否则会导致模糊或者是松散的表达效果,使人不知所以然。但艺术却恰恰相反。它不仅拥有诗歌、绘画、舞蹈、音乐等诸多表达方式;而且追求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内涵,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艺术品的审美价值,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以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虚、空的艺术手法等等,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艺术的审美特征。哲学是艺术的核心思维基础,由此决定了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方向;而艺术比哲学拥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段和更自由的表达内容,因此,反过来又通过不断的价值创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三、哲学方法论对于艺术研究的价值
二十世纪,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艺术理论研究活动也开始广泛使用认识论研究方法,因此,关于艺术价值的研究和探索也开始被放在认识论的哲学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前苏联的美学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部分艺术理论研究活动仍然沿用了哲学领域认识论的研究方法。黄海澄曾这样描述认识论指导下的前苏联美学研究活动:“文学艺术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识形式,把艺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都单纯地纳入哲学认识论的研究范畴。理论认识和艺术认识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采取抽象的形式,一个采取形象的形式,除此之外,便没有其它的任何区别。这是以哲学认识论为基础的文学艺术观念,或者是从哲学认识论中推演出来的文学艺术观念和方法。2”在哲学思想以及前苏联认识论美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国近现代诸多艺术家都将艺术价值的本质问题纳入哲学认识论的研究领域。比如著名艺术家凌继尧在《艺术美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中提出:“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便是对认识论的探索。艺术也是建立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之上,呈现出明确的审美意识,虽然不同于哲学的认识,但双方存在紧密联系。”由此看出,凌继尧先生也并没有摆脱前苏联艺术研究的庸俗认识论法,审美认识论在现当代社会甚至是传统社会中的艺术发展史上根深蒂固。
四、总结
总体来说,哲学从非生命的运动轨迹中感受生活的活力,从生命的多舛中体味非生命的幻变,由此深入探索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真实存在;艺术则是努力追求生命的本质意义,并通过物质性的深刻印迹使之长存。哲学和艺术自产生以来,便相依相存。前者为后者提供思想、精神、理念上的指导,深化其价值内涵,使艺术创作显得更加意义深刻;而后者则通过多样化的创作手段和自由化的创作理念,丰富哲学理论,推动哲学研究的发展。因此,艺术家既要具备娴熟的艺术创作技巧和丰富的艺术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哲学的视野和内涵,由此才能创作出引人深思的艺术品。
作者:田慧超 单位:许昌学院美术学院
注释
1(美)亚瑟•C•但托.《艺术设计研究》.2010(3)95-108页
2黄海澄,《艺术价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16页
参考文献
[1](法)丹娜.《艺术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
[2]朱志荣.《中艺术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美)诺埃尔•卡洛尔.《大众艺术哲学纲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85-01
人们在欣赏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时,都是通过自己的审美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的。审美,就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体验、欣赏、领悟和认识。审美既体现在一切艺术作品欣赏中,这些艺术作品包括文学、音乐、戏剧、美术及其他艺术。凡是对美的东西的观赏、领悟和认识,都叫审美。这些不同领域的艺术作品的鉴赏经验是独特的。经验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由实践得来的认识或技能。这种经验有很多种,有古人经过实践留下来的理论经验和自己在实践中摸所出的经验,这些经验为我们今后要走的路做出了正确的指示。其实审美与经验其实是一个哲学关系,他们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审美经验”这两个词相连是18世纪后产生的。在aesthetic experience 产生前,人们通用的是美的知觉、美的经验、美感。在西方艺术哲学中审美经验第 一次最早被谁使用至今还是疑问,有人认为是杜威,有人认为是鲍桑葵。从这些争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词在西方现代艺术中重要的地位。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从传统的考察中发现艺术哲学的特征是以那些能激发起审美经验的对象,即艺术作品的思考为主要标志的。
所以说艺术品是审美经验的主要对象。古人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进行区别,把美的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由于保姆嘉通把审美一词特意指感性知觉,使整个美学研究由客观转向了主观。审美其实是辨别美与丑的能力,英国哲学家杰勒德认为,美的对象是分为不同种类的,并认为美感、新奇感、和谐感、崇高感、形象感、滑稽感和道德感这七种感觉属于人的内部感觉。
艺术作品的感受方式和自然事物的感受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因为它为鉴赏而存在,难怪一些美学家认为应该把鉴赏者和艺术作品接近和交流当做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审美经验一方面导致艺术作品的出现,一方面产生出创造艺术作品的艺术家和鉴赏公众人物和批评家。艺术作品是人类创造的产物,它的经验是对人类创造潜能所作出的一种反应,鉴赏行为不仅受到艺术作品中已经理解的东西的激发,而且还调动了鉴赏者自身的积极参与。当作者思考作品时,把经验过的思想当做自己的思想,是一件艺术作品的鉴赏成为主体在客体上的一种逗留。艺术的鉴赏和自然的鉴赏有着根本的区别。自然只有我们对它发生兴趣时,它才是审美对象。而艺术品作为审美对象,它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在审美经验上明显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审美态度、审美对象与审美经验?西方现代美学对审美经验的解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主观论的解释,强调审美态度的作用;另一种是客观论的解释,强调审美对象的作用。在客观论者看来,审美经验最主要的源泉在于审美对象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质。审美经验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状态的知觉经验。
美学家对审美经验的不同看法中包括着各种构成因素,往往是这些构成因素使他们的想法各异不同。审美构成因素包括分离性因素、整体性因素、表现性因素、想象因素和因素这五种因素构成。分离性,其实就是审美非功利性,即观赏者与对象的关系不是一种利用关系,审美经验产生的感觉是一种摆脱利害关系的感觉所有人认为分离性是自由选择的气氛,它充满了松弛和和谐。整体性是一种从分散或分裂的感觉回归到整体的感觉,它常通过综合和排斥来实现。这种整体性具有高度的结合力,它是一种重新组织过额丰富而紧凑的经验。审美经验中的知觉不同于日常知觉,日常知觉总是一些零碎的片段,我们只是从一些分散的片段去注意这个世界,而当我们鉴赏艺术作品时,我们总是力求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知觉对象呈现出来,整体性还有另一个含义,那就是指鉴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一种融合状态,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吸引时,自我中心的分离感会暂时消失,这也是一种整体性。
雷默对美国及全世界的音乐教育领域建立一个广泛的、可以被接受的基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的音乐教育学者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开始关注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雷默在1970年出版的专著《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提到:“当艺术被看做是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目的时,那么它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雷默认为,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主要由音乐的性质和价值所决定。因此,他倡导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自律的音乐情感教育哲学。
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主要来自于美国当代音乐理论家伦纳德·迈耶。伦纳德·迈耶提出音乐传递意义的方式,使用的符号不是对物体、概念和愿望的特定所指,在意义及传播方面,音乐与文学、数学、绘画、生物学及物理学不同。迈耶认为,音乐的意义和情绪的心理机制类似于格式塔心理学的“同型论”(又被译为“异质同构”论)。迈耶在音乐意义的心理机制方面主要论证的是学习的重要性。迈耶的结论是:“……一般来说,对文学或造型艺术的理解,须依靠它们使用的指称符号。与之不同,多数音乐经验之所以具备意义,靠的不是对音乐之外的世界所指。一部音乐作品是否能够唤起涵义,在极大程度上有赖于听赏个体的素质和训练,并有赖于可能激发涵义反应的各种音乐的内在的或音乐外在的提示。”迈耶肯定了音乐在情绪、审美和理智方面的意义。
雷默认为:“如果音乐教育要成为审美音乐教育,那就必须首先是音乐教育。”有人说这句话很难理解,实际上雷默在这里想表达的是,音乐审美教育是用音乐的本体价值来进行教育,而不是用音乐的非本体价值来说明音乐教育在现实中的重要作用。这里雷默所强调的是音乐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审美的情感和认知过程。从音乐的本体价值来说,音乐对于人的情感和认知能力都会产生作用,因此音乐才具有教育的价值。
二、艾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大卫·艾略特,雷默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原在加拿大任教,现为纽约大学教授。艾略特强调音乐学习主体主动涉入的实践观点,直接反对雷默的音乐审美哲学观。艾略特提倡音乐和音乐作品的多维度概念、人类生活中音乐价值的多维度概念以及获取这些音乐价值的多样方式。艾略特认为,音乐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强调音乐学习的过程,认为音乐和音乐教育重在行动,主张自律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观。
艾略特的实践音乐教育哲学被很多学者认为是20世纪初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所倡导的“做中学”的翻版。艾略特对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直截了当地进行了批判。艾略特说:“我们有十足的理由相信,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站不住脚。音乐教育的审美感知就其两个基本的意义而言是简单论。正如我已经解释的,该哲学的起点是音乐即作品的集合这一不合理的主张。”艾略特认为:“这个实践的哲学将论证,所有的音乐创造包括一个多维的思维模式,这也是人类可以获得音乐这种重要知识之一的唯一源泉。”
艾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是在批判、反思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和创立的。他认为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前提:第一,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取决于音乐的本质;第二,是音乐教育重要性取决于人类生活中的音乐的重要性。艾略特的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与雷默的音乐教育审美哲学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音乐教育的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的性质和价值所决定的。艾略特说:“音乐不单单是音乐作品或对象的集合。从根本上讲,音乐是人做的事情。”艾略特提出了音乐至少有四个维度:实施者、正在做的事、完成的事、创造者做事时的完整语境。实施者即为音乐创作者,正在进行的音乐创造称为做音乐,音乐创造出来的东西称为表演、即兴表演和其他听得见的音乐活动。音乐的五种创造形式为表演、即兴表演、作曲、改编和指挥。
2课程整合:美学课程教学的属性归类与学科界定
关于美学是什么的问题,首先要说出的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美学是什么,在国内文艺美学理论界有几种说法:一种观点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和科学,研究自然界艺术理论和一切客观事物的美,研究美和美感的性质,美的社会内容,美所产生的条件;研究美感的心理基础、生理基础,研究美的类别,研究美的功利,研究人的审美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学应反对突出对艺术美的研究,这种观点认为,不应把艺术美作为突出点、作为研究对象,而应对生活美加以重视,主张研究与人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美学问题,提出创建生活美学的理论,这种观点以西北大学洪毅然为代表。这种观点的特点是: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的科学,尤其注重对生活美的研究。
艺术是美的最典型的形态,而生活中的美不具有高度,将生活美作为研究对象会使美庸俗化,对美的规律的把握产生偏差。生活中的美作为典范的研究对象是不应该的,是不具备主要研究对象的,将会对美学庸俗化。一些人将现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混淆美学研究对象,如果把日常生活作为审美化研究,那么审美将不复存在。契柯夫曾说过:“美学要有形式,不能脱离内容。”美不是抽象的道德说教,生活当中的许多东西不是美学方面的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学,美学观就是艺术观。美学是研究一般规律的科学,美学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艺术与现实的矛盾,美学研究应包括艺术的起源问题;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创作的问题;艺术欣赏问题;艺术批评问题。应研究艺术家,研究艺术的分类。总之要研究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问题。与第一种观点完全不同,这种观点认为艺术美高于生活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相比具有更普遍的、更典型的品格,对艺术美的研究,不论从研究目的、作用上都大大超过对生活美的研究,因此美学研究主要以艺术为基础内容,美学就是艺术哲学。这种观点以中国人民大学马骐教授为代表。
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分三大类别:即基础美学、实用美学、历史美学。实用美学里有文学艺术批评和欣赏的一般美学等;历史美学里有审美意识史、审美趣味流变史、艺术风格史、美学思想史等。这种观点以为,美学研究要以审美经验、审美心理为中心,把审美和艺术统一起来研究。这是目前国内普遍认为最完整、符合实际情况的观点,是李泽厚先生提出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是以审美关系学为中心,把审美和艺术统一起来进行研究的学科。审美关系是审美主客体的一种关系。作为美学研究的中心,这种观点首先对什么叫审美关系作了鉴定,认为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个体与社会、感觉与理性是四大关系,在这四个关系层次上,都分别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关系领域。第一大领域是主体与客体关系是主体的理智与客体的真所形成的一种认识的科学的关系,这种关系以把握对象的规律,事物的本质为基本目的,即康德所说的纯粹理性批判的目的。第二大领域是主体的伦理情感、抑制情感,把握对象的善所形成的一种伦理实践关系,这种关系以满足主体意志、目的去吃掉客体为基础特征。第三大领域是主体理智和意志相统一的审美情感和真与善相统一的美的对象,它们之间形成一种审美关系,美学就是研究这个关系的科学认识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
周来祥先生以审美关系为中心,解决了洪毅然先生只研究美,忽略艺术的缺陷;解决了马骐和朱光潜先生只研究艺术、不研究美的问题;解决了李泽厚先生的美分为三部类,对美究竟是什么的大而不当的问题。因此,这种理论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到美学和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理论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恰恰是解决美学史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美学假如脱离了真的制约,脱离了主观目的,将沦为不被接受、不被理解,容易产生误导的结果。因为任何审美现象都包含对真的追求试图,摆脱真的追求的美学,只会走向灭亡。任何美学研究都要放在哲学、伦理、心理学的多层把握上进行。那么根据以上四种观点来看下美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
科学发展包括美学、文艺学在内,呈现一种综合性、一体化趋势。在这种大趋势下,美学、文艺学、哲学等逐渐在扩大自己的研究范围,缩小与其它学科的分界。美学逐渐趋向于两大倾向:一是在社会中被边缘化,二是与其它科学的渗透。比如在哲学中美学与哲学的关系――人的审美观念是人的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学始终是哲学研究的一个分枝;另一方面,美学逐渐从哲学的范围里向心理学、伦理学突破,想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其美学特点是哲学味道很浓,而不是把它变成哲学。体现于掌握最基本的哲学理论,掌握哲学的方法。
另外,美学研究不断在丰富哲学的内容,把美学与哲学结合起来。在伦理学里,谈真与善实际在谈美学与伦理学的问题。伦理学实际是研究善和恶的问题,善和恶实际又与美和丑直接相联系,所以美学研究始终与伦理学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高尔基说: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说出了二者内在联系。伦理学为美学提供社会内容,美学在发展,伦理学在推动。从中国古代看,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禅,都是把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孔子、孟子等都是把人性作为判断美丑的根本标准,一直延续到今天。当前进入和谐论阶段:即主体与客体关系论和谐,感性和理性关系和谐,本质就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审美有对整个社会活动的目的性问题:比如忍耐、服从,中国古代认为这也是一种坚韧的美,改革开放后的五讲四美,这一阶段的八荣八耻等,潜伏着执政者对社会整个伦理趋势的规范。审美脱离不了道德,但美学和伦理学毕竟是两个范畴,伦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道德规范的,就是用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指导人的行为。美学是研究人的审美活动的规律。美学的社会内容是需要伦理来支撑,但却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当前。
美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审美活动是人的特殊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包括:感觉、知觉、理解、想象、情感等心理形成。因此审美作为特殊心理活动和其它心理活动区别开来。一般爱的活动、恨的活动与一般审美活动有一定区别,情感活动的认知活动相对弱,而审美的心理活动则把这几条融合起来,以想像为特征,以理性认识为基础,因此审美美学活动研究从主体上说是心理学的研究。主体的活动在本质上通过人的心理反应,审美心理学成为现代心理学发展的方向,艺术欣赏更是如此,因此在美学中最为直接的是心理学,没有心理学就不可能做到审美心理的正确描述。
我们重视心理的研究是美学发展的重要部分,但不能代替哲学与伦理学研究,而且必须依据二者的基本原则,因为心理学分两大类:一是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一般心理机制的一门学科,是心理形式的研究,不包含心理内容,而心理病重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心理内容的。二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心理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历史内容,包括情感的具体属性,在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的人情感是不同的,因此社会心理学不仅研究心理形式,而且研究心理内容。
美学和文艺理论的关系:文学艺术理论是专门讲文学艺术产生发展的规律,但问题在于文学艺术理论在方法论上缺乏美学的基础,因此文学艺术理论缺乏深刻性,更多的是经验的产生,而缺乏逻辑的运用,较少看到历史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
苏格拉底开启了古希腊哲学以探寻到思索人本的重大转型。在苏格拉底看来,确立人之为人而不是自然应是哲学的根本性。人所以不同于自然是因为人有灵魂,而灵魂的基本规定性是理性。这就决定了追求真理应成为人生的终极意义。一个人只有用理性对待自己、对待世界,才能够正确地行动并在正确的行动中不断发现真理、不断生成理性、不断确立灵魂,从而卓立于自然之外。古希腊思想大师柏拉图认为,灵魂作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的,但又是潜在的。人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能发现客观存在着的灵魂并将灵魂从潜在状态变成明确而现实的理念。因此,柏拉图反复强调人类最大的善行就是认识理念、塑造灵魂,否则人将沉沦于动物之中。亚里士多德继承并光大了前辈们的思想,更明确地指出,没有灵魂的人就不是真正的人,灵魂是人的本质界定。而人要想获得灵魂就必须依靠知识,知识是人获得灵魂的唯一途径。正是基于此,亚里士多德高度关注知识问题,最终完成了古希腊知识哲学的建造。从上可见,古希腊知识哲学重视理性、关注认识的动因之一就在于试图通过设立灵魂,拯救人类于自然之中。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在当时特殊的宗教文化背景中更关心人类灵魂问题,虔信人类的苦难源于灵魂的失落,唯有拯救灵魂才能在苦难中救赎人类。但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不相信理性、认识、知识可以找回灵魂。在基督教哲学看来,灵魂的失落正是人类滥用理性而导致“原罪”的结果。灵魂的复归、人类的救赎只能依靠对上帝坚定信仰和对教规的严格遵守。正是在这其中,精神救赎变成了灵魂再生,哲学成为神学。
二、普遍立法与道德救赎
自意大利文艺复兴,西方逐渐进入近代化。在康德之前,一方面技术迅猛,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的工业化背景中,西方近代人本哲学集中体现为理性主义哲学。近性主义哲学恢复了古希腊哲学传统,重理性、重逻辑、重知识。但是,康德发现,科学技术只是人类自然力量的增长、延伸,并未在本体意义上完善人性。相反,近代工业化进程中人性正日愈沦丧。同时,康德意识到传统由于不能给人类以实际的知识,无异于同义反复、自言自语,所以他断定传统也无法真正解决人性问题。而古希腊知识哲学和近性主义哲学所倚重的理性、认识、知识,只能在人的现象界中发挥作用,而在人的本体界中无效,同样不能解决人性的问题。在康德看来,人性的修复只能通过道德救赎才能实现。
康德要求人们将在现实世界所遵奉的道德视为一种“普遍立法”,对人的行为起指令和监督作用。它与日常伦理根本不同的地方在于,道德的“普遍立法”出自人性的内在力量,是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显现,是真正的心声。而日常伦理则是外在的,是父母、教会、国家和公众舆论等权威意志投诸内心中的反应。真正的道德是自主的,依据自己对生命、社会、的理解、体验,而决不是履行某一权威的命令、承诺。这样,道德便成为个人自我创造和自我完善的表现,成为对属人的自由的召唤和实现,而不是自我本质的疏远与异化。在道德的普遍立法下,人避免了把自己的存在与本质依附到外在于自己的他物上去,成为他物的奴隶而失去自由。每个人通过道德把握到自己,从而也就意识到自己不再属于现象界无休止的因果联系的一部分,意识到自己属于理性世界或理想世界,洞达到自己正从感觉的现象中发现了本体的自我。世界不再是外我的、冷漠的、不可把握的物自体,而成为我的亲和的无机身体,成为确证我成为自由人的对象。
道德必定化为行为。只有行动才能最后实现人应做什么的真理,行动的依据决不是幸福而是义务。康德将这义务视为意志自律。意志自律是一切价值的宝库,它为人的行动规定了范围,并使人们的行动符合道德。义务的意志自律不存在假设,也不会造成按意志自律行动的人的压抑。相反,意志自律是实现自由的关键。每个人只有实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真正地成为自由人。而人们的自由所以能导致普遍的立法,正在于人们永远不奴役他人、无视他人的自律。在这里,对他人的义务指明了人性存在的可能性,对自己与他人的自由权利的尊敬与忠诚成为道德。尊重的对象不再是物化的功利和幻想的上帝,而是铭刻于心的责任品格。康德批判哲学中涌动着的这种道德救赎意识,在扬弃了古希腊、中世纪人本哲学灵魂救赎意识中朴素、迷信因素的同时,保留了它们的人道主义传统,并对克尔凯廓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当代哲学家的生存救赎意识产生了强烈,甚至深深地感动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三、活动与审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