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29 14:38: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篇(1)

一、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指特定区域建立在当地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方向不断强化、细化的演进过程。所谓强化是指区域分工在规模和范围上的不断扩大;所谓细化是指区域分工由农产品大类主产区向品种主产区的发展。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所赖以建立的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一个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因此,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农业区域分工所依赖的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即区域分工条件下主导专业化产品持久的、不断增加的资源动员能力或吸引能力。在影响区域比较优势的渚因素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具有不断减少的规律,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农业技术进步也具有经济系统内生的必然性,只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变化结果会因利用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合理利用,用养结合,则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人们就可以持续利用;相反,如果利用不当或过度利用、只用不养就会降低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自然资源就会趋于枯竭。可见,自然资源环境的不断改善是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基础性条件。

二、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机理分析

新增长理论认为分工是经济内生增长的源泉,分工本身也是经济系统内生的,这样就形成了分工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分工所产生的交易费用,也会因进一步的分工和技术创新而趋于下降,因此,分工本身具有不断演进的内在机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这里得出结论,认为农业区域分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首先,新增长理论所指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可持续增长,而是一种长期的增长趋势,分工所具有的自我演进趋势也只是出于对交易费用的降低。我们这里所指的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而不断提高区域分工条件下农业产业体系的效益。其次,农业区域分工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而存在过度利用的倾向,易于导致生态系统再生能力退化、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可以看出,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并非易事。因此,探讨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对于把握影响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其过程,更好地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可以简化成一个动态的经济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区域农业经济系统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荣、协调相长的关系。在这两个子系统中,包括光热、降雨、地下水、环境、一般技术等公共物品类的生产要素,以及联系和规范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文化习俗、观念等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物品性质的生产要素由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流动是基本规律,耕地的减少具有不可逆转的刚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下降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金是否流向农业取决于农业的资金利润率大小。因此,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就要求,一方面,要在尽可能保护好耕地的条件下,用好养好现有耕地,不断提高土地的自然再生产能力和经济产出;另一方面,要在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增强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和正确应用,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农村制度创新

制度的创新或变迁有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诱致性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然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制度变迁或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制度变迁或创新可能带来的预期收益。当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一项新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因此,通过这些因素促成的制度创新,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由此可见,农村制度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之上,并沿着这一路径深入和细化。

2.农业技术创新

西北地区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一方面要不断强化西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缩小本地区的劣势。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必须围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提高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从多层次加快科技成果向农业及相关产业领域转化的速度,特别是在以下方面要有所创新:(1)以早地集水、节水灌溉、保护地栽培、改土培肥、优良品种等为重点的综合种植技术;(2)以畜禽品种选育与改良、家禽笼养、瘦肉型猪快速育肥、牛羊圈养育肥、秸秆青贮与加工、草场改良、饲料开发(绿色饲料)与加工、畜禽疾病综合防治等养殖技术;(3)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环保质量标准化技术;(4)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技术;(5)荒山荒地绿化技术;(6)沙漠治理技术及沙产业开发技术等。

3.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自然环境的破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制度创新的滞后、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不足都与教育落后所造成的劳动力素质低下有紧密的关系。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主要参数。根据目前我国地区广大农村条件差,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家乡,而绝大部分农村高中毕业生都要回乡务农的实际情况,农村教育体制亟待改革,这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生产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水平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将其重点放在普通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同,职业技术教育则注重与职业技能紧密联系的教育与培训,强调的是使用性。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相互渗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要求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易于进一步恶化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恢复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可能使生态环境状况雪上加霜。因此,地区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篇(2)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241-01

一、个旧市基本情况概述

个旧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红河北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处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该地矿产资源丰富,因为海拔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故个旧市还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个旧市还是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锡化工中心和锡材中心,相较于其它资源型城市而言,个旧市不论是在区位特点,还是在资源状况以及社会发展方面都比较典型。对个旧市可持续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不仅对个旧市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有利,而且还能探索出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和模式,从而为不同类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提供参考。

二、工业主导、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环境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现如今,随着个旧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依赖性日益加大,资源枯竭的威胁已经日益明显,地表植被覆盖面积锐减,水土流失现象、石漠化现象日益加剧,导致个旧市生态环境自我补偿和可再生能力不断下降。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资源环境不仅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反而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制约,因此,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考虑,那么要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经济结构缺乏合理性,城乡统筹面临巨大难题

个旧市产业主要是依靠有色金属采选冶,尽管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但发展还不够的合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支柱产业单一、服务产业比重小的经济格局。2014年,个旧市产业结构比为17.2:45.6:37.2,其中,服务业占比37.2%,在云南省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服务业内部投资结构还存在不合理性,对现代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偏低。

城乡统筹面临巨大难题,个旧市乡镇自主发展能力有限,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同时区域性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受生产资料价格日益上涨影响,使得农民增收渠压力加大,与周边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农村劳动力可转移剩余空间不断减小。

(三)发展方式有待转变,体制机制对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存在严重制约

当前,个旧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不大。企业缺乏较强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足够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在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升级改造以及社会全面进步中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体制机制对个旧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存在一定制约,尤其是在深化改革、管理创新上拓展不足,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还未有效地转化成竞争优势。

三、发展模式推广适合区域分析

从云南全省发展角度考虑,云南曲靖、昭通(含寻甸和东川)州市都是工业主导,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适合实施的区域(如图1所示),这些地方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地区都分别与贵州、广西和四川毗邻,是通向省外的必经通道,有著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山岭河谷相间交错。从气候条件看,昭通境内群山林立,具有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四季变化差异小,但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候差异性明显。在同一海拔上,昭通南部温度要高于北部,湿度也比较低。而曲靖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从资源禀赋上看,首先,各地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昭通市有高等植物151科,457属,1025种(不含苔藓植物),草场植被资源有174科1604种。曲靖有野生动物4纲、24目、45科、249种,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20余种,有野生食用植物178种、工业用植物236种、天然草本植物465种、花卉观赏植物285种。其次,水资源丰富。曲靖境内江河纵横,境内分布着南盘江、北盘江、珠江源牛栏江、小江等众多河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06.28万千瓦。昭通境内水能蕴藏量为2080万千瓦。

四、发展模式总结

一是保存原有特色产业,利用比较优势,以建立特色工业园区为抓手,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扶优扶强为切入点,以精深加工为重点,鼓励技术改造,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改造,延伸与扩展原有产业链,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发展接替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通过机制创新,有效植入新兴产业,注重生产业配套,以围绕市场、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为思路,以建设特色农业园区为抓手,以“优质化、生态化”为主题,以“高科技、高效率”为重点,鼓励生态农业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优势再造,培育新增长点,使其成为接替产业。三是集聚资源、产业、区位、交通、基础设施、综合实力等优势,发展组合型城市群,实现工业、商贸、物流有机组合,开拓创新,联动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市场运作的机制,构筑特色工业园区产业承载体系,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集约化产业发展格局。扭住特色工业园区,加强招商引资,建设轻工产业园,以利于个旧市工业转型升级。同时继续把南、北选矿园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事项来抓,注重重金属污染治理,并以此为切入点,建设成为循环型和科技型选矿园区。积极推进实施“七彩云南,精品个旧”保护行动,对“两高一资”建设项目加以严格控制,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管理,对废矿、尾矿以及废弃物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二)强化科技支撑引领,推进创新型个旧发展

大力推进创新型个旧建设,针对性地发展个旧市全市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核心技术,建设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实现创新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引领。紧紧围绕个旧地方产业,加快产业化创新基地培育与建设,重点建设锡、铜等有色属新材料、农副产品、药材深加工等产业化创新基地;同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组建研发机构加强技术创新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中介服务;不断促进个旧市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大科技领军人才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个旧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发挥“锡文化”的地域特色,打造集休闲、康体为一体的旅游产业,推进“个锡之花”锡工艺鉴赏、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创造公平公开且规范的市场环境,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并以个旧及其周边城市的服务经济为纽带,形成产业城市群。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发展现代农业及其相关服务业;二是发展开发、建筑、装饰、物业、交易等房地产业;三是开展咨询、教育培训、会议展览、现代物流及仓储等新型服务业。

参考文献

[1] 丁善生. 谈濮阳市华龙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推进措施[C]// 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 2011.

[2] 张进伟. 基于产业融合的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模式[J]. 农业经济, 2016(2):101-102.

篇(3)

一 什么是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有别于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而提出的。它可以是园区的一个特色品种,一种生产、加工模式,一种农业经营模式。国内对特色农业的表述并不一致,有学者认为: “特色农业是指为适应市场需求,开发高营养值、高消费值或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西北农林科按六学王征兵教授认为 “特色农业是指符合当地自然条件,且与其它区域有明显不同的农业生产项且”。还有的就简单地表述为: “特色农业就是指具有本地区特点的农业生产活动”。如北京的特色农业就是指籽种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这六种农业。

在这里笔者建议把特色农业概念表述为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产地地域限制、具有鲜明的产品(有形和无形,物质和非物质)个性特征和产品优势(品质、规模、品牌、服务、经济)的农业产业或产品。特色农业不是所谓新、奇、特农业的简称,也不是单指某一品种。特色农业是在一定区域内开展的一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生产经营项目,是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农业产业或产品。而且这个产业或产品具有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优势,没有同质性的市场竞争。

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最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依据区域内的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和产业、产品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合理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资源为生产经营对象形成规模适度、特色明显、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优势的农业产业或产品。

二 特色农业的内涵和外延

特色农业一般理解为生产或经营一种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的产业,比如养殖一种特色动物、种植一种特色植物(蔬菜、水果、粮食、花卉、中草药、经济作物等)、加工一种特色产品(传统工艺加工的食品、手工艺品)等。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农业功能的不断拓展,特色农业的内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在,我们把从事民俗游、乡村生态游、观光采摘、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旅游农业的经营也作为一种特色农业产业,把从事某些优势特色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产业也看作是特色农业。

需要指出的是,一种引进外地的农业生物进行的生产和加工产业不是我们要提倡的特色农业。因为这仅仅是本地人眼中的“特色”,进八市场可能会遇到原产地更加优良的同质产品,在同一市场平台上,你的产业和产品就没有特色而言,是一个“仿制品”,不是原产地“特色”产品。

所以,我们倡导的是要充分挖掘本地自然、气候、土壤、水质条件下的地方农业生物资源,进行研究、提升和开发:挖掘本地特色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农家风情等特有资源。进行提炼、整合和打造,培育出具有原生优势和现代科技、文化、经营理念相结合的特色农业新产业。

三 衣业科技园区应怎样找准特色农业的定位?

特色农业就是为满足人们对地方特色农产品(新鲜的、加工的),特色自然风光,山村田野景观,地方人文、民俗文化等物质和非物质产品的向往、体验和消费需求,通过科学的发掘、调研、整合、提升和规模化开发,使一些在本地人跟中并不出色的农业生物和乡村资源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和产品定位的选择。那么,园区应如何去发现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呢?

天时地利优势

特色明显的区域小气候有利于某些生物种类的优质产品的形成和培育。如高原夏凉气候,高山云雾多湿气候,沙漠大温差、低湿度气候,热带冬暖气候等,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不同季节的环境条件对动植物产品品质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地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靠近大城市郊区的交通和市场优势,适于发展都市观光采摘农业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二是远离城市、工矿企业的无污染原生态优势,有利于开发生态休闲养生产业和优质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域特殊土壤结构与土壤有益元素的存在有利于培育功能性动植物产品。

特色乡村旅游

园区所在地是否有古老村落遗址和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是否具有历史人文典故和传说?山地、河流、植被等自然风貌是否具有可打造的文化?是否具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性'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挖掘的乡村旅游的题材。

特色农业观光

园区周围是否具有成片的梯田,自然起伏的田野,丰富多样的立体农业景观,是否具有特种动植物生存环境和所形成的特有景观?这些都可以作为农业观光的特色进行开发。

特色生物资源

园区周围是否具有特殊功效的中草药品种?是否具有地方特色的粮食作物和特色水果、蔬菜、畜禽、水产、昆虫品种7是否有未被开发的野生花卉、野生蔬菜、野生菌类的品种资源?这些都可以成为园区特色农业的品种进行开发。

特色农产品加工

园区所在地是否有传统的特色酿酒工艺和特色酿酒原料、在酒工艺?是否有特色的食品制作工艺?传统果品、菜品制作工艺’传统肉、蛋制品制作工艺々把他们进一步提升就可以成为一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

特色手工艺品

园区周围农村是否还有未被挖掘的民间手工艺和手工艺品制作原料々如民间艺匠的编织、雕刻、剪纸、绘画、刺绣、陶艺等物质文化严品的开发与整合。

农家特色餐饮

园区周围是否具有地方土特产品和农家传统特色莱肴、特色食品制作工艺?是否值得开发成一个特色餐饮产业?

特色民俗体验

一个地区千百年来,生活在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在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民间风俗、信仰、节日、歌舞及婚嫁祭祀习俗,可以通过策划形成各种节庆活动项目,并以节庆活动带动地方其他土特产的销售。

四 园区应怎样发展特色农业?资源挖掘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对本地区的自然、气候、生物、人文资源进行普查、研讨,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进行市场调研,找出差异显著、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产品进行立项和重点开发。

科技引领

找准产品定位后,要导入现代科技手段对地方特色品种或产品进行完善提升,以满足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需求,没有现代科技和现代产业经营理念的导入,很难使地方特色产品形成新的优势。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完善和规范产品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为产品认证和品牌打造奠定基础。

人才培养

要发展园区特色农业,关键环节是要转变观念,培养一大批具有生产、经营农业产业化的科技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没有人才做保障,特色农业产业很难做起来。

策划宣传

一个特色农业产品在没有被市场认可以前,需要园区对特色产业和产品避行科技内涵的提升,文化内涵的打造,辅以市场的引导才能逐步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科技内涵的提升就是在立足本地气候、土壤、水文资源、品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品种和生产技术的改良,使地方品种的产量、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提高市场的接受和认可程度,为产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无论是旅游产品,还是特色生物产品,或是非物质产品,都需要进行文化包装和宣传,充分挖掘和升华其内在的文化品位,才能提升产品的档次(只有文化是持久和可以传承的产业)。

产品保护

园区在做好特色农业产业和产品的过程中,要及时对自己的产业和产品予以产地保护、品牌保护,及时向国家有关部门和国际相关组织申请产品认证和取得产品标识。

产业升级

具备了特色产品和得到了有效保护,市场认可度在缓步提升的同时。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环节,围绕以特色产品为卖点,以服务消费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使特色产品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只有把相关配套环节都做好、做到位才能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更加稳固。单纯做一种产品而不注重配套环节建设,这个产品就难以形成产业,也会很快夭折。

五 园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误区和对策发展特色农业的误区

人们对特色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往往会出现偏差,对发展特色农业把握不准,在认识和实践上容易步入误区,培育出特色不明显甚至失败的、步别人后尘的农业产品,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比如,一些园区认为搞一些稀奇特的农业项目,引进一些本地没有的品种就是特色,抓住一些领导和人们普遍的猎奇心里,到处寻求本地没有的品种加以引进推广。如我国各地曾经盛极一时的“芦荟热、仙人掌热、七彩山鸡、蝎子、食用蚂蚁、驼乌”等等,从南到北都有其踪影。由于每一种物种都有其最适宜生长的气候带和生存区域,对原产地的气候、土壤、水和生态环境形成无法分割的依存关系,只有在其原产地才能生产出品质最佳、产量和效益最好的产品来,被人为盲目引进到非适生地区,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难以生产出合乎其产品品质的优质产品来,生产的产品还不一定符合市场需要,出现“卖难”的问题,结果是劳民伤财,不仅起不到发展经济的作用,还造成了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

所以,园区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时,首先要分析这个产业是否适合本地的环境条件,是否具有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是否具有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市场潜力。因为最终的成败是由市场决定的,也就是由需求决定的。特色农业的产品需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项目为传统项目,其产品已形成了稳定的需求群体和需求数量,如果扩大生产规模,就需要扩大需求,另一种是该特色项目为新开发的生产经营项目,则需要进一步引导消费和创造新的需求,即培育特色农业产品的需求市场。

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

第一,区域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园区在发展特色农业项目时,首先要考虑该项目是否适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与其他地区相比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是品质更优,还是产量更高、生产成本更低?市场定位在本地,还是在外省市,还是出Ⅱ到国外?要分析市场前景、产业规模与市场容量。

第二,积极引导和培育市场需求。

篇(4)

贵州省全省土地资源特征是:贵州耕地不仅面积小,且质量也不高。全省现有耕地面积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0%,25度以上的徒坡耕地占20%。贵州省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带,由于长期不合理的人为开发活动,和水土流失治理投入资金少,治理区域狭窄等原因,全省水土流失呈现坡耕地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高的特点。特别是在水土流失治理相对薄弱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截止2007年,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7.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其中强度流失8.02万公顷,占4.55%;极强度流失1.3万公顷,占0.75%。全省年土壤流失量25215万吨。

截止2011年底,贵州省全省石漠化面积302.3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16%。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106.49万公顷,中度石漠化面积153.41万公顷,重度石漠化面积37.50万公顷,极重度石漠化面积4.97万公顷。重度和极重度石漠化主要分布在安顺市、黔西南州、毕节市。截止2011年底,贵州省全省潜在石漠化面积32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8.48%。

(二)人口受教育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末,贵州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5292人,比全国少363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有7282人,比全国少675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9789人,比全国少8999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9373人,比全国多12594人。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率为8.74%,比全国高4.66个百分点;2010年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41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贵州学龄儿童、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100%、96.6%、55%、20%。农村义务教育辍学率高,在初中阶段尤为明显,高中、高等教育升学率低。喀斯特地区多处于偏远农村,整个贵州省的平均水平普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可见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落后局面是比较严重的。

二、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人力资源开发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从根本上提升现有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比较落后,人力资源开发规划还没有被广泛重视,还处在一种由少数有意识农民自发进行的状态。目前,没有专业的机构针对当地农民的具体情况,结合农民的实际需要形成专业的开发规划。

(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滞后,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科学技术,农民只有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和技能方能满足其发展的需求。贵州喀斯特地区地处偏远山区,所辖大多数为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科技素质普遍缺乏。农民一方面怕担风险不敢主动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另一方面,农民对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能力较弱,不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些技能等等。除去农民自身的原因以外,就是在喀斯特地区,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学校等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培训经费短缺,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农民本身就不够富裕,几乎承担不起培训费用;培训内容流于形式,培训内容与农民的真正需要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针对性,过于理论性,脱离生产实际,往往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师资欠缺,真正符合农村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能够为其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人力资源培训师非常缺乏。截至2010年,全省共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10.98万人,与我省劳动力652.7万人的输出规模来说,接受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还只是很小一部分。

三、基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我省不仅要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以便更好地开发农村人才资资;尤其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使用开发上做好长期的规划;更新教育观念,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区分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其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差异性技能培训,以调动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现代农业进步。

(二)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

篇(5)

【关键词】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成果卓著并独具特色,抓住机遇、发展乡村旅游是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和民族文化产业化良性互动的契合点,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本文将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为例进行探讨。

一、乡村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凉山新村新寨建设已经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但巩固和发展这一成果任重道远,必须有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生产才能真正实现凉山民族地区,特别是彝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而持久,才能真正实现凉山的跨越式发展。

2.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带来新农村建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发掘凉山各族饮食文化、民居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生态文化、交通文化、医药文化、体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内涵,渗透贯穿,总结成就,弘扬优秀传统,寻找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更佳途径,以利又好又快地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将其融入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养殖种植、工艺制作、文体表演之中,使新村新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处处生机,农产品和工艺品样样特色,获得较好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又经久不衰的经济增长点。

3.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实现凉山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凉山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内涵丰富,多姿多彩,是彝区的宝贵资源,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发掘并扬弃继承民族文化,打造新的产业,形成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是克服地理不利因素,实现凉山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4.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促进民族团结和和谐社会构建。凉山既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又是多民族杂居区,彝汉藏等各族团结友好历史悠久,各族经济文化交流是共同发展的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弘扬民族文化正能量,继承发扬各族互帮互学传统,发展经济和文化产业,以求更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5.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推动乡村新风新貌的变革。旅游活动是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向游客展示民族风情的时候,外来的游客会带来一些新思想、新观念,这对于摒弃一些陈规陋俗,树立良好新风尚将有一定的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

1.世界乡村旅游、国内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各级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凉山经济的快速发展等都为凉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凉山旅游从无到有,旅游业正逐渐成为凉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也为凉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2.昔日多种因素制约着凉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大小凉山乡村旅游资源,难以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而今已建成上千个“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村新寨,交通、通讯、卫生、安全等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增强了的旅游可进入性。

3.凉山各族新村村容村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民居自成风格,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1+N”活动中心为游客提供了安全、卫生的旅游活动环境,具备了为游客提供食、宿、游、购、娱的服务条件。

4.新村新寨建设既是一场村容村貌的变革,更是一场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提高的伟大民生工程。“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和“彝家新寨建设”使民族地区乡村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取代了的传承数千年的陈规陋俗;商品观念渐入人心;各族村民也在发展新产业中逐渐获得了旅游接待技能。

二、凉山的乡村旅游产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乡村旅游发展观应强调中国特色

受国内外“主要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市场”、“从业者界定为农户”,“乡村旅游企业规模要小”、“乡村旅游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等外延缩小化、内涵简单化的片面观点影响,束缚了凉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导致乡村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和同质化现象明显。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区域间不均衡现象明显

凉山存在的普遍二元经济现象在凉山旅游经济中发展比较突出。凉山州2012年旅游总收入94.26亿元,其中:西昌市旅游收入达71.87亿元,占全州旅游总收入的76.25%;其余16个县虽然也赋存着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但旅游收入的总和是22.39亿元,只相当于西昌市的31.15%。达到1亿元及其以上的有普格、盐源、冕宁、德昌、雷波、会理共6个县;而收入低于1亿元的有10个县,其中火把节故乡布拖县只有0.15亿元,毕摩文化之乡美姑县只有0.31亿元。

(三)乡村旅游发展层次低

新农村建设虽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至今覆盖全州各县市的旅游市场和产业链远未形成。乡村旅游产品多数以第一个层次的游览娱乐为主,田园风光、瓜果采集等休闲娱乐项目居多,与之相应的第二个层次各项服务中,仅农家乐形式的旅游饭店业开发较好;旅游交通运输业主要集中在灵山寺、邛海等地,包括著名的彝海乡,铁厂乡等都缺乏固定的运输服务;旅游购物主要以乡村林果为主,很多特产尚未得到开发;旅行社业务很少涉足乡村旅游产业。第二层次中对旅游业直接提供物质、文化、信息、人力、智力、管理等服务和支撑的行业群远未介入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实践中,导致凉山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复合型旅游产品较少。

(四)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短缺

人才是发展一切新兴产业的首要因素。在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产业向集约化、市场化、制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总趋势下,乡村旅游在产业模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和从业人员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新的人才需求。凉山乡村旅游的多数经营主角是农民,未接受过正规的、专门的培训,不懂现代经营方式、规则的比例较高,难以适应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三、实现新村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发展

依据“乡村旅游资源”应界定为“乡村地域内的一切旅游资源”的观点,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表》对凉山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调研,获得的结果是:凉山拥有《旅游资源分类表》中所列的全部8大主类旅游资源,31个亚类中的30类,155个基本类型中的143类。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地域覆盖广泛、品位高、各类乡村旅游资源配套组合良好,具有整体性,市场潜力巨大,应抓住机遇发展乡村旅游。

(二)立足于实际,摸清家底,审视资源状况和资源结构,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凉山部分县由于受地理区位和条件的限制,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农村的乡村旅游,不仅能扩大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个乡村,要依据各自旅游资源的品质,认真分析开发的前景,了解客源市场,针对不同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和方法、过程,有特色的组织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乡村旅游资源作为文化进行产业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凉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

第一,做好规划,按照规划继续进一步加大各个县市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进行环境治理、造林绿化、宣传促销等工作。第二,继续大密度的组织和举办一些乡村文化节、文化旅游节,扩大乡旅游资源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各县市的乡村旅游真正融入到凉山旅游这个大舞台当中。第三,按照项目推广模式向社会推介,项目建成后,可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服务业收入增加。逐步实现区域间的开发逐渐平衡,从而带动凉山的和谐发展。

(四)着力于凉山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改善与创新

目前凉山乡村旅游已经发展出传统农家乐型、休闲农庄型、景区依托型、民族风情依托型、品牌餐饮、旅游城镇建设型、特色产业观光购物园、现代农村展示型、红色旅游结合型、候鸟型租房时养老休闲、汽车自驾游野营地型、自然山水特色酒店型等模式,但这些经营模式中的服务类型多集中于观光游览型和体验型,也有少量的养老休闲型。民族文化、气候景观得到较好利用,而更多的地文景观、水体景观、森林草原等生态景观利用程度不够,一日游游客的数量远高于过夜游客的数量,因此,尚需大力发展森林之家、草原之家、汽车营地、租赁农园等休闲体验模式。

(五)组织力量,创建科考型、修学型乡村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凉山地质地貌、水体、生态等自然景观所赋含的科技文化知识及其附着于其上的人文内涵,设计打造科考型和修学教育型乡村旅游产品,创建教育型乡村旅游模式、农村留学旅游模式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开展深度旅游。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宣传不仅停留在重点县市以及已经打造成重点景区的“大家闺秀”点,要创造性的更多宣传那些人们还未深刻认识的“小家碧玉”。如美姑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宣传中,以民族风情为特色,着力于独特品牌的宣传、旅游项目的形象策划和营销,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美姑,喜爱美姑,从而产生到美姑旅游的激情,创造旅游经济效益。

(七)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异质性

充分利用凉山各类乡村旅游资源配套组合良好,具有整体性,各地乡村又有地域特色这一特征,设计打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既强调“一村一品”“一沟一色”,也注重多种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八)加强凉山乡村旅游的人才培养

组织人力对凉山乡村旅游的人才状况进行分类调研,根据实际情况,按不同层次用不同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其重点一是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因地制宜的创造乡村旅游产品;二是培养旅游从业者的现代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以热情和诚恳吸引游客;三是乡村旅游服务技能的提高,引导更多受过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型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创业活动,帮助他们熟悉各个乡村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特色景观,气候气象、风土民情各方面知识。在培养方式上采用“请进来”,即请旅游主管人员、职业院校的专家学者、外地成功企业家等帮助培训,可采用“走出去”,即分期分批的组织乡村旅游从业者到外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取经。

(九)大力发展凉山乡村的生态旅游,合力推进凉山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原始族自然资源进行最大化的保护。尤其是生态环境效益方面,要按照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原则和符合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以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从而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良性循环,创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将凉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融入中央“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

(十)继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大凉山彝区的旅游可进入性

参考文献:

[1]陆铭宁.彝家新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途径探讨[J].人民论坛,2012.11

[2]陆铭宁.彝汉餐饮技艺互补促进凉山新农村旅游经济发展[J].北京农业,2011.6

基金项目:

篇(6)

生态环境,就是自然界里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有关整体,包括水、土壤、森林、气候等各种自然资源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农业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高效、农民增收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提高绿色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而且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生态农业是建立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缺一不可。

二、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 多种污染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1.乡镇企业“三废”污染农村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南沿海很多企业纷纷转战西部,西部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乡镇企业大部分在农村, 而且布局不合理,对农业的污染过程主要是工业“三废”进入土壤和植物系统,造成农作物减产,土壤破坏。在“三废”的污染影响下,农产品有毒物质含量偏高,对人体危害严重,致使我国出口的粮食价格偏低或根本不被接受。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废水COD和固体废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占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以上,污染物处理率低或根本不处理而直接排放。农村环境污染己成为西方国家设置农产品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是我国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偏低的主要原因。据调查,中国5.5万km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大面积农田受重金属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2.化肥、农药形成新的污染源

施用化肥农药,已成为我国农民提高农产品的重要途径。据统计,2007年,我国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t(折纯量),按播种面积计算,达40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22.5 t/km2安全上限,而且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t,而且每年仍以10%的速度在递增,其中只有约1/3能接触到目标害虫,剩余的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和大气中。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甚至使地下水和空气污染,也使全国9.3万km2的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据陕西省土肥所对小麦、玉米、大豆进行三氯乙醛的危害试验结果显示,磷肥中三氯乙醛含量在450mg/kg时,3种作物受害加剧,中毒症状明显,出苗率降低。

3.禽畜粪便污染不可小觑

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禽畜粪便无法全部用作农家肥,排入河中又造成了新的污染。各地的禽畜粪便使得水源、河流、海域、湖泊等污染事故屡屡发生,成为当今农村环境一大污染公害。

(二) 生态环境的破坏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资源匮乏,生态平衡恢复乏力

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使西部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生态和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纵贯西部地区的重要河流――黄河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水资源,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从1972年到1998年的27年间就有21年发生断流,断流更加剧了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每年从三门峡输入黄河的泥沙16亿吨,破坏了生态平衡。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因缺乏灌溉用水遭受巨大损失。

2. 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长期以来,人们对植被在生态环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缺乏认识,牧区超载放牧,草场退化;对森林乱砍滥伐,植被稀少,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据国家林业局公布,2011年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173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内蒙古沙漠化面积达到65万km2,占全国沙化面积的25%;西部沙源增多,土地沙漠化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1500 km2,扩展到3300 km2。

3. 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

据有关部门测量,由于长期不合理地开垦利用,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94亿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0.29%,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0km2的速度递增;西部水土流失面积104.5万km2,水土流失率15.5%,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58%。由于水土流失,全国每年地表土流失量达50亿t以上,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剥去1cm厚的肥土层。土壤退化,损失的氮、磷、钾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t的化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总之,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地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保护人类有限的生态资源。

三、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以绿色GDP衡量农业经济增长的理念

各级政府要树立以绿色GDP衡量农业经济增长的理念,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建立环保型农业经济增长模式,把生态环境保护质量、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和人民群众对环境的满意度作为标准,将环境破坏的修复投入占农业产出的比例纳入考核体系;对西部地区来说,要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规划,尽快建立生态农业发展机制,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而对广大农民来说,要加大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力度,崇尚自然和绿色文化,杜绝“白色污染”,努力形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机制和社会氛围。

(二)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知识

生态农业本身科技含量高,它不仅需要人们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而且需要专家和科技人员的指导,才能使生态农业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各种资源。西部边远地区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业技术人员占农村人口不到0.04%,对于发展生态农业的知识了解甚少,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有关生态农业知识。尤其加强对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及生态农业对于食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大家真正意识到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真正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

(三)建立激励机制,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保障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数项目,在短期内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市场无法进行有效调控。因此,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法律及必要的行政等手段,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如:为巩固长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以及西北部风沙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的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应在退耕还林政策到期后,对退耕农户继续给予直接补助;建立专项资金,用于西部风沙源治理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在西部四大牧区退牧还草,治理退化草地;进一步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多渠道筹集森林、草原、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等。通过这些决策调动地方和农民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四)科学规划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将实现生态农业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合理分区,确定生产区和禁止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二是建立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农业生态环境定位监测网点,定期进行检测与评价,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向有关单位和责任人通报;三是认真执行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五)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篇(7)

[DOI]10.13939/ki.zgsc.2015.16.124

1 构设生态文明式农业发展方式

1.1 有效提升生态文明理念的全面认识

在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其既属于经济领域范畴,又属于生态文明领域范畴。特别是对于我国中部地区农业经济来说,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生态文明理念的认识,做到人和自然的友好相处,做到绿色生产与消费。而在实际工作上,政府要加强指导作用,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与经营者提升对节能环保型生产、消费以及发展等环节的认识,不断强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1.2 强化农业资源有效节约

从我国农业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走高资源投入来提升产量已经不再符合实际要求。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生产与生活方式,加强污染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现阶段,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机械化方向发展,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上对于资源的有效保护力度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在生产中往往出现牺牲资源获取短时间的收成,因此节能减排工作的重担更加艰巨。另外,还要积极引导农业副产品与相关废弃物的二次资源利用。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构建以个别村庄农户为区域的循环性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例如,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部分乡镇通过秸秆制沼的办法,大力发展县区域循环农业,开发栽培食用菌、草莓以及猕猴桃等有机农作物,其对整个县乡农业经济具有质的改变,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该县已建立户用沼气3.3万余座,大中小型沼气工程32处。

1.3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1.3.1 不断优化生产方式,降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在生产方式上要尽量摒除传统耕种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农药与化肥施用的减量化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在符合农村区域农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秸秆沼气化工程与太阳能工程等。从而实现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低投入、低能耗、有机化、生态化以及高效益,创新农业生产新方式。

1.3.2 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配套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式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才能让相关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上,要相应配套相关管理机构,强化区域内执法力度,从而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监督,保证相关工作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电视网络、下乡宣传以及村民会议等形式,加强宣传与教育力度,不断引导涉农企业、农业经营者以及农村居民对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观念与法制认识,让每一个农村居民积极投身到农业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引导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

2.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2.1.1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2.1.2 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

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

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3.1 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3.1.1 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 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3 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篇(8)

1 引言

黑龙江垦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示范性地区之一。然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持续增长的人口数量,日益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还是会在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中出现,尤其是随着黑土层的进一步破坏,垦区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优势明显减弱,如何积极有效地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是未来垦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议题。国外对于如何进行农业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有以下几个:(1)美国的“低投入可持续农业”模式;(2)日本的“环保型可持续农业”模式;(3)德国的“生物农业”模式。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较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才真正开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其中,制定符合我国及区域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仍然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以宝泉岭分局为例,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研究区乃至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建议和意见。

2 研究区概况

宝泉岭分局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属九个分局之一,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和松花江汇合的三角地带。地理位置为东经139°35'至130°36',北纬46°33至47°54'之间。土地总面积575667公顷,下辖13个国有农场,宝泉岭分局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其中,耕地面积31.75万公顷,占整个垦区耕地面积的13.53%,占黑龙江省耕地面积的3.68%。

3 研究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3.1 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农业方面,由于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型灌区建设加快推进,土地复垦整理成效显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实现粮食产量252.7万吨,种植业增加值27.6亿元,同比增长9%。粮食单产持续增长,从2012年的7856kg/hm2,增长到2016年的9986kg/hm2,处于黑龙江垦区9个分局中较领先水平。畜牧业增加值36.3亿元,同比增长21%。

3.2 机械化程度

2015年,机械耕整地面积为415350公顷,在整个黑龙江垦区而言机械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有利于整个分局粮食产量的提高。但是,从各个农场来看,区域差异还是比较明显。其中,290农场机械耕整地面积最广,达到51820公顷;依兰农场机械耕整地面积最小,仅为4536公顷,差距达到10.8倍之多,可见宝泉岭分局机械化发展程度极为不平衡。

3.3 水利化程度

2015年,宝泉岭局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248711公顷,其中,绥滨农场有效灌溉面积最大,为40102公顷,汤原农场有效灌溉面积仅为323公顷,处于最低水平。可以看出,宝泉岭分局水利化灌溉程度区域差异比机械化区域差异更加显著。

3.4 生产资料消耗程度

从农药施用量来看,2015年,宝泉岭分局农药施用量为1230吨,相对于2014年有所下降。从各农场使用情况来看,290、军川和绥滨农场农药施用量较大,而江滨、名山、延军、汤原、依兰、梧桐河六个农场的农药施用量均小于100吨。从化肥施用量来看,2015年,宝泉岭分局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63431吨。可以看出,整个分局13个农场的化肥施用量还是比较高的。

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部分农场规模过小,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依兰、汤原等部分农场由于规模小,无论从土地面积、生产规模、人口总数、农垦生产总值,还是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等,都与其他农场或者垦区其他地区无法抗衡)。因此,造成了许多单一农垦企业生产经营的许多环节都要受到农垦外部的制约,农垦抵抗不确定因素影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农垦企业内部不能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实施难度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宝泉岭分局农业可持续发展步伐。

4.2 农垦单位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

宝泉岭分局土地总面积575667公顷,下辖13个国有农场,这对于农垦系统的统一经营管理非常不利,这也是制约该分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天性因素。最近实施的农垦农场体制改革过程中,还暴露出有些农场不能真正融入到地方经济、省级管理部门与地市管理部门相互推委、农场管理力度趋弱、农场与地方纠纷加剧等问题。

4.3 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近年来,为了追求产量和生产效率,农药,化肥,大量的除草剂应用程序,不仅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化肥施用量,农药,除草剂损失中的水,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同时,化肥在土壤中的硝化反应,转化成亚硝酸盐积累在土壤,蔬菜,饮用水,食品,饲料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农药在一些化学性质稳定的农药(如六个六,DDT),通过植物,动物或人体对人类产生致癌作用,其毒性可能进入食物链。尤其是长期使用农药,使一些抗虫,使用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大,而且减少的影响,害虫猖獗发生,加剧了环境和食品的污染,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5 结论

宝泉岭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由于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大型灌区建设加快推进,土地复垦整理成效显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增强。机械化发展程度极为不平衡。水利化灌溉程度区域差异比机械化区域差异更加显著,整个分局13个农场的化肥施用量还是比较高的。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农场规模过小,产业化水平低;(2)农垦单位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3)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参考文献

[1]黄小黎.珠江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4,24(1):23-27.

[2]张久铭,王孟洲.平顶山市城郊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3):17-20.

篇(9)

一、 引言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尤其以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为重点发展,当今改革开放时期的长三角区域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然而,在长三角区域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产业生态化程度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陆根尧、盛龙和唐辰华(2012)认为产业生态强调生态和谐与经济高效的结合,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来实现经济增长,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近30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给社会、资源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了长三角区域的产业生态化程度,这些影响反过来又会对经济发展乃至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本文通过产业生态中的资源承载力视角,选取长三角区域的上海、浙江和江苏三省统计数据,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并且分析研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 因素分析和模型构建

产业生态化理论思想起源最早见于Ayres的“产业代谢”理论,以及后来Frosch的“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产业生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通过不同视角对产业生态进行了概括和定义。Allenby(1994)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一个封闭、循环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以自我生产和消费、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破坏以及废弃物多层次利用为目标。Seppalaa(2005)总结了区域产业生态化的特点,认为区域产业生态化是在区域范围内对区域内人类经济活动、社会(城镇变化)和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探析了社会发展变迁、经济增长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率三者之间的内在机理和空间耦合关系。这样来看,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区域内所有产业发展、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都要受约束于区域系统环境。这种内在约束机制和可持续发展会形成一种系统稳态,而影响稳态水平的因素会影响到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综合来看,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以及人口与社会因素。

资源承载力就是包含了自然、经济和社会三种因素在内的,可以具体量化产业生态化水平和程度的指标。利用资源承载力可以预测一个区域能否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反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区域资源承载力公式为Q=f(x,y,z),其中Q为资源承载力,也就是区域资源对人口消费压力的承载能力,x为自然环境因素,y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z为人口与社会因素。匡耀求和孙大中(1998)认为资源承载力与区域资源数量、资源配置关系和资源利用效率成正相关关系,与消费水平成反相关关系,且随着资源种类数量的增加而加大。因此,资源承载力公式为Q=。

1. 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生活的基本要素。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活动其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生态,并且生活在该区域内的人类也必须依赖环境。优良的自然生态资源是一个地区可以快速发展的绿色通道,同时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通过产业发展引起两者冲突并最终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大规模破坏和不可再生,反过来使得人类生存空间的拥挤和生产环境的恶化(娄美珍和俞国方,2009)。设t年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QN(t)=,Y(t)为t年区域农业总产值,CA(t)为t年区域农业人口平均消费值。

2.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在经济系统内部,不同的区域增长路径可以导致可持续发展的差异,因为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也是社会发展阶段选择的结果。Odum(1996)根据资源-效率比率将经济发展分为粗放型发展和集约型发展,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消耗有很大的差异。从这个层面上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未来可持续发展到何种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设t年区域经济资源承载力QE(t),M(t)为t年区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E(t)为t年区域非农业人口平均消费值。

3. 人口与社会因素。人口指数增长对粮食、燃料的需求导致了大规模的粗放农业开发,这是引起开荒耕种、植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包括土壤能力、土壤盐土壤性状、土壤熟化程度等的变化,使区域第一生产力下降。并且,人口数量过速增长的另一个副作用是人均教育经费和其他人均消费资料的降低,并直接影响到人口素质的提高,使先进的生产方式难以推广,经济开发方式只能以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粗放开发方式为主。因此,人口与社会因素是一种较强的潜在影响因素,它是通过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态度和社会本身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反馈(施晓清,2010)。设t年区域社会资源承载力QS(t),W(t)为t年区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t)为t年区域人均消费值。

4.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级。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由自然资源驱动型到经济资源驱动型转变,是区域社会发展水平和可持续不断提高的表现。因此,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两部分衡量,一个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另一个是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为G(t)=,其中P(t)为t年区域年末人口总量,具体指数分级见表1。

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为H(t)=?啄N+2?啄E+4?啄S,其中?啄N,?啄E,?啄S分别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对区域发展的贡献率,具体指数分级见表2。

最后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综合得到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承载力指数Z(t)=,利用区域统计数据计算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具体分级见表3。

三、 实证分析

1. 长三角区域资源承载力实证结果。本文选取《上海市统计年鉴》、《浙江省统计年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2007年~2009年三年数据,通过区域资源承载力公式计算得到结果如表4、表5和表6。

根据上述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经济资源承载力基本大于社会资源承载力,这表明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发展。但是长三角区域的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社会资源承载力都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承载力。根据Odum(1996)结论判断,表明长三角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受到自然资源带来的一定程度的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自然资源承载力不足的影响,尤其以上海市最为严重。上海市的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社会资源承载力均超过了其自然资源承载力。浙江省和江苏省情况类似,经济资源承载力也超过了自然资源承载力,但是其社会资源承载力还是处于低于自然资源承载力水平的,相对于上海市而言,可持续发展能力稍好。

2. 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对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分别进行计算,得到结果见表7和表8。

根据可持续发展指数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上海市可持续发展指数G(t)范围是1

根据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分级标准,结果表明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社会发展水平指数Z(t)均位于H(t)=2~2.85范围,处于经济资源驱动阶段。其中,上海市社会发展水平指数H(t)比较接近2.85临界值,这意味着上海市已经开始步入经济资源驱动到社会资源驱动阶段的发展趋势。

综合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数和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得到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承载力指数Z(t),结果见表9。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上海市资源承载力指数Z(t)位于1.5

五、 结论

随着长三角区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内自然资源承载力却逐渐下降,自然生态环境和系统资源都承受着制造业、运输业等带来的多种压力,因此这也不断考验着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生态强调的理念其最终落实点必须是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在推行产业生态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并不能排除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应当按照自然、经济、社会三者有效结合方式发展,在保证正常产业活动运行良好的基础上,获得比传统产业更多的经济利益或者社会利益,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只是产业生态化过程中伴随的一种结果,这样就把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了,为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Allenby.B.R.Industrial Ecology Gets Down to Earth.IEEE Circuits and Devices Magazine, 1994,(10).

2. Odum,H.T.Environmental Accounting:Emergy and Decision Making.John Wiley & Sons,1996.

3. Seppalaa.J.How Can the Eco -efficiency of a Region be Measured and Monitored.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05,9(4).

4. 娄美珍,俞国方.产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当代财经,2009,(1).

篇(10)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在生产方式上要尽量摒除传统耕种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农药与化肥施用的减量化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在符合农村区域农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秸秆沼气化工程与太阳能工程等。从而实现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低投入、低能耗、有机化、生态化以及高效益,创新农业生产新方式。

1.2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配套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式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才能让相关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上,要相应配套相关管理机构,强化区域内执法力度,从而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监督,保证相关工作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电视网络、下乡宣传以及村民会议等形式,加强宣传与教育力度,不断引导涉农企业、农业经营者以及农村居民对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观念与法制认识,让每一个农村居民积极投身到农业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引导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

2.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2.1.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2.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3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3.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3.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上一篇: 智慧教育前景 下一篇: 医疗器材市场研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