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时钟的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31 10:19: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命时钟的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命时钟的知识

篇(1)

冈萨雷斯是墨西哥莫雷利亚市的一位市民,在一家工厂上班,妻子在一家商店上班,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儿子,生活虽不富有,但日子过得却很温馨。然而,儿子七岁那年,得了恶性脑瘤,花了很多钱,最终还是走了。眼睁睁地看着儿子去了另一个世界,夫妻俩痛不欲生,妻子渐渐地有些精神恍惚了,经常在夜里起来往外跑,叫着去找儿子。后来,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整天哭笑无常,终于有一天,她又一次独自跑出去,冈萨雷斯到处找也找不到,第二天,才在一个水池子里发现了她,早已经溺水身亡了。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冈萨雷斯万念俱灰,他觉得活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便打算用自杀来结束生命,同时也结束自己的痛苦。于是他准备了一些安眠药,准备服下去一死了之。就在这时,他忽然想到,在妻儿患病期间,他曾向朋友借了一些钱,现在也没有还上,如果自己死了,朋友的这笔钱不就再也还不上了吗?想到这里,他改变了主意,准备先把钱还上,然后再自杀。第二天,他就回到工厂上班了,同时利用节假日到市场上做些小生意,所赚的钱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外,全部存了起来。一年半以后,他终于存够了这笔钱,把它还给了朋友,了却了一桩心愿。但此时,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已经淡化了,而且从做生意中,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便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他辞了职,专心做生意,由小到大,后来成了一个老板。谈起当初的想法,他说:“如果不是因为心里有着还债这个目标,我早就不在人世了,是这个目标支撑着我走到今天的。”

亚瑟尔是美国纽约的一名警察,在一次追捕行动中,他被一名罪犯开枪击中了左眼和右腿,变成了一个又瞎又瘸的残疾人,而罪犯却逃跑了。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罪犯绳之以法,无论罪犯逃到哪里,都要将他缉拿归案,决不能让罪犯逃脱法律的制裁。从那以后,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了美国,还去了两趟欧洲,终于在一个小国家发现了罪犯的踪迹,将其抓捕归案,使罪犯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他也因此立了头等功,成了一个英雄人物。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几个月以后,他竟然自杀了,在遗书中,他这样写道:“这些年来,让我活下去的最大信念,就是抓到这个罪犯,因为有这一目标作为支撑,所以尽管身体残疾了,但我从来不曾绝望过。那个罪犯被判了刑,我的目标达到了,可我也失去了生活的支撑……”

生活如果没有了目标,就会迷失方向;生活有了方向感,生命才能精彩。目标是生命的一种支撑,只有为生活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生命才能充实,才能不断给自己增加信心,以坚定的信念走向未来,从而让自己的生命能够快乐幸福。

摘自《中国组织人事报》

篇(2)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20-0067-03

每个国家有自己的梦,而中国梦乃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每一个中国人也都有自己的梦,这更是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梦。

当前,特殊的中国知识女性群体,已成为推动国家进步与社会文明的一支伟大力量,她的地位、权利的实现与成长已经崛起为世界妇女进步的佼佼者。她们既要扮演可敬可佩的职业女性,又要扮演温柔可亲的贤妻良母,这种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比较中确立的价值取向,也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她们能否恰当平衡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充分实现自身生命的丰富价值,获得社会的广泛尊重与认可,获得幸福的人生体验,将是每一个中国知识女性的人生梦。

一、时展中中国知识女性生命价值的丰富内涵

知识女性,就其本质而言,是指接受过知识传授、人格塑造、品德素养等社会化过程的女性,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科研、金融等领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她们生命价值的内涵是丰富、全面而多样的。

(一)知识女性的生命价值不单指个人价值,更包括社会价值

知识女性是参与社会的重要活动主体,而且有些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骨干力量,其生命价值的内涵不仅在于对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个人价值,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满足社会、他人需要的社会价值。如今的知识女性,已不再是传统社会中作为男性附属物的存在,她有自己的思想、主张、意志和需要,有生命价值充分实现的诉求,不仅满足于自身需要,更有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分享成果、获得认可的自觉。

(二)知识女性的总体价值不仅指物质价值,更应涵盖精神价值

冰心老人曾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男性以阳刚为美,女性以阴柔为美,她的细致、敏感、耐心、温柔等,她所传递的勇敢、坚韧、智慧、用情等品质,会让人感觉到世界原来如此丰富、温暖、美好,因此,她们常常被视为真善美的化身。比如,当我们品读着如林薇茵、萧红、张爱玲时,当我们欣赏着邓丽君、阮玲玉时,当我们敬仰着秋瑾、刘胡兰、江竹筠时,当我们感动着新时代的张丽莉(最美女教师)、吴菊萍(最美妈妈)时,也会为她们所面对的某些不幸而深深惋惜,但我们无不为她们骄傲和自豪。她们所创造的不仅是生产和生育方面的物质价值,更在于那催人奋进的精神价值――温馨、智慧、不屈。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了爱和真理,勇于担当,百转千回,竭尽全力。

(三)知识女性创造的全部价值不仅体现在社会发展方面,还特别体现在家庭建设方面

人们常说:“教育一个男人,你只是教育了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你却教育了一个家庭。”的确,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越多,社会的整体素质进步也就越快。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单是获得博士学位的知识女性已有近10万人,如果加上接受过硕士、本科学历的教育的知识女性,已成为社会发展中非常庞大的生力军。她们所产生的全部价值,所传递给家庭的正能量,绝不是男性所创造的价值那么单一,它不仅在于社会发展方面,更在于家庭建设方面。

在当前中国的大多数家庭,哺育和教育子女、治理家庭的责任仍然主要由女性承担。古时就有孟母三迁、欧母画荻、长孙贤后等贤母贤后教子治家的经典故事,同样今天大多数知识女性的品行、修养等对家庭和子女的影响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其所传递的勤俭、自强、坚韧、正直、善良、担当等品质,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孩子的成长、影响着家庭的发展,决定着家庭的精神面貌,而且这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替代的。

二、当前中国知识女性在生命价值实现和推动中国梦实现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

相对于传统社会和当前某些较为落后的国家而言,中国女性在价值实现、综合素养、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已经令世人瞩目。尽管新时代观念的转变、社会的进步为女性的成长与进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但在目前的中国,作为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在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上,笔者仍深深感到许多的困难和压力。

中国现代绝大多数知识女性集双重角色于一身: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承担着双重职责:社会职责和家庭职责,并不断努力兼顾二者以达到和谐统一。一个知识女性,既然受了教育,它必然会直接或必然地激发自我发展的需求,如果不工作,将会被社会所抛弃和不认可,也将失去自我价值更好展示并提高自信的机会,这是任何一个知识女性所无法接受的;但如果她只为工作,全身心投入,又可能面临无法顾及家庭和谐的混乱局面,来自这里的痛苦同样会将一个知识女性击垮。而且,如果知识女性因为精力有限无法二者兼顾的话,或者工作受挫,或者干脆回归家庭,那么将会更加印证了“在事业上女性天生不如男性”的说辞。所以,怎样平衡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将会成为新时代中国知识女性最难应对的主题,也是知识女性生命价值实现梦的难点。笔者认为,这需要我们共同、持续地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社会角色的认同度有待加强

社会对男性成功的角色认同是统一的,没有矛盾和冲突,可对女性不一样,它既会指责一个为事业操劳的女性在家庭中的疏忽,又会苛责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在事业上的平庸。丈夫一方面希望妻子是个里里外外帮能干的好帮手,另一方面又希望知识女性不忘自己是妻子和母亲的角色。这种男性对女性以及女性对自身角色定位无法说清的矛盾和“女强人”家庭或婚姻失败的刻板印象,加上社会舆论的推动必然会减弱女性在事业上的成就动机,也会加深知识女性角色认同的混乱和矛盾,让她们无所适从。她到底是该尽力只扮演社会角色,还是该尽力只扮演家庭角色,或是两个角色都要尽力扮演(可这必然带来精力不济的难题),甚至知识女性自己也很难抉择。

或许大家都听过“白骨精”一词,即白领、骨干、精英的简称。这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称谓,它既反映了女性在事业上有了与男性平起平坐的水平与能力,但却以她们“高高在上”的工作能力而让男性怀疑和嘲讽成为“剩女”为代价。我们期盼,知识女性的角色扮演没有固定模式,无论她们选择什么角色、怎样扮演,社会都能给她们极大的宽容、理解、支持、接纳并认可,并且有效地提供其生命价值实现的平台,这便是知识女性所期望的角色认同梦。

(二)某些传统、落后的观念转变不够彻底

虽然“男女平等”已经被写入宪法,但“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观念仍在发挥作用,女性作为男权主导的社会观念下被歧视、被怀疑、被欣赏、被附属的地位仍没有彻底改变。加上家庭工作两不误的“新贤妻良母”标准又在日常生活中再次约束女性成为面面俱到的人,以至于知识女性在现实中总是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有近80%的知识女性会萌生“做女人很累,做知识女性更累”的想法。

正是因为社会面仍存在着大量的就职、升迁等机会的不平等,正是因为家庭中仍存在差距收入、家务压力和无酬等不利于知识女性全面、充分展示自我价值的因素,所以,我们常常要呼吁“男女平等”,努力在工作与家庭的职责划分与认定、职务升迁、就业选择、学习深造、政治参与等各项事务中畅通渠道,摆脱偏见,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这也便是广大知识女性所热切期盼的平等梦。

(三)法律和制度保障仍需完善

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法律在我国知识女性的权益保障和权利实现上已取得了重大成绩,知识女性的成长和进步令世界瞩目,已成为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但在针对性、细致性、完善性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升。例如,单就生育而言,由于我国目前人口过剩的事实,生育不仅得不到赞扬和鼓励,且由此可能导致的就业艰难、事业“断挡”、升迁无缘、身心失调等潜在危机仍无处不在,还没有细致的、明确的法律保障。另外,目前一个家庭中计划生育的主要责任由女性承担,无论是哪一种节育方式,一旦出现意外,身体和精神的创伤仍发生在女性身上,这时候法律的可操作性往往并不强。

以上仅是从生育和节育这方面来说明知识女性群体的对法律保护需求的特殊性,还没有考虑家务劳动、教育子女等对女性在工作方面造成的压力和风险,加上现实中男女收入差距、向上一层流动机会的不等、传统观念和就业机制等性别歧视的客观存在,男女实际上仍是不平等,而这些都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断完善和进步。

三、帮助知识女性在自身价值实现以致中国梦实现过程中克服困难、增强自信的建设性意见

(一)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促进传统观念向更科学更进步的方向发展

现有的大众传媒宣传中仍将女性作为物化、对象化的形象,有意夸大女性丰乳瘦身才是美的性特征,或作为洗衣粉、美容护肤品的代言人,始终无法摆脱以男性审美标准为主导的依附形象、从属地位和点缀需要,这样的误导更会加重女性在事业上的不自信,让她们社会角色的选择和作用发挥上产生动摇。这种低俗的迎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远远大于宣传本身的商业利益。

所以,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要注意加入全新的大众传媒宣传理念,一是明确宣传知识女性的工作能力与男性同样突出。事实上,知识女性在受教育期间和结婚成家之前的学习能力或工作能力的确是有目共睹的,这时要与男性比起来是毫不逊色的,但之所以会出现后期的“能力滑坡”或“女性能力天生比男性弱”等后劲不足现象,一方面是家庭和工作难以平衡所导致的精力不济,另一方面更是社会中传统不良观念和性别歧视所发生作用的负面影响。所以,要让社会大众更加理解、尊重和支持知识女性,就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保护并鼓励她们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的积极性。

二是努力宣传作为男性在家务劳动中负有同等的不可敷衍的责任,提倡男性在家务劳动中要共同分担,而且要更多地关心、尊重并认可这些劳动,从而促进各种社会向更进步、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向迈进。

(二)进一步完善价值评价和激励机制,并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

传统社会男性的事功主要在于立德、立功、立言,当然还有具体的修身、齐家等职责,女性则主要在家庭。可今天,对男性的价值评价主要在事业,甚至齐家的职责也被淡化,而对于女性而言,评价标准却又是双重的,也是矛盾的,既要事业有成,又要家庭称职,方可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人的精力却有限,显然这样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既不公允也不客观。我们不妨设想,如果中国的男性也像现有的知识女性一样,自小受到社会角色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长大后要工作家庭双肩挑,那么他在做出自己的成绩时是更容易还是更艰难?

目前,对家庭建设的评价始终没有一个既定的、明确的标准,尤其家务事的琐碎,既耗费精力、时间不说,还不容易被认可。但保姆不一样,她的劳动需要付酬,也就得到了认可与尊重。换句话说,这就是一个“既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的活,谁愿意做?谁又必须做?做完后有没有获得尊重与认可?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因此,我们要建立全新的、较为完善的价值评价和激励机制,以能够科学、合理、细致地评价知识女性在家庭建设和事业追求中的付出和努力,尤其是当她在家务劳动的同时又取得了事业的成绩更应得到鼓励与尊重。这对于增强知识女性的自信、提示男性家务劳动的平等、激发知识女性的工作热情等都有极大帮助。

另外,推动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发展,帮助知识女性能够从家务劳动中完全解放出来。这既是有助于知识女性全身心地投人工作,也给一些技术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女性人力资源分配的合理和优化。

篇(3)

镜头二:那天王娟4岁半的女儿陈娅在晚餐时不慎将一个蚕豆吸进了喉咙,当即出现喘气困难,话说不出来。幸好她妈妈及时发现了,赶紧向对门在医院做护士的王琦阿姨求救,王琦匆忙中抓了两只大号注射嚣的针头就走,到陈家一看,陈娅快不行了,只见她双手在胸口乱抓,全身大汗淋漓,王琦赶紧取出那两根注射器针头,对准陈娅颈部气管位置刺了下去,同时她又紧急招呼打120急救电话,火速送医院做进一步抢救。到了医院后大夫用喉镜取出了阻塞在喉中的蚕豆,小陈娅也终于转危为安,捡回了一条小命。

喉、气管、支气管异物,统称呼吸道异物或气道异物,是一种常发生于儿童的危急症,尤其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这是由于小儿还没有形成“危险”概念,加之活泼好动,爱吃零食,喜欢把小东西放在嘴里玩,而小儿磨牙尚未出齐,口腔控制能力、咽反射、咳嗽反射尚未健全,在互相打闹、惊吓、哭喊、嬉笑或咳嗽时,出现突然的深吸气,这时就很容易将含在口中的东西吸入喉、气管、支气管中。吸入气管的异物种类很多,以植物性食物异物为最多见,如瓜子、花生米、玉米粒、蚕豆等,这些东西光滑质轻,又为儿童所喜食,所以年轻父母对此应多加防范意外的发生,此外硬糖块,硬币、口香糖、笔帽、橡皮等小东西吸入气道的也不少见。

篇(4)

在物理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也就是在某一课或某一单元的教学中要揭示哪一条物理规律,必须要让学生了解,使学生产生具体的学习目的,引发学习动力。这一过程人们常常称之为展标。展标的目的不是逢场作戏,也不是为了应付完成这一固定的教学环节,而重要的是要通过展示目标使学生尽快地认知目标,以便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才是展标的目的所在。以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将目标写好,让学生去看,或给学生讲目标,说目标,这些方法固然可用,但往往对学生刺激不大,引发的学习动机也不够强烈。在展示目标后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不一定要直接告诉学生本课应掌握什么,识记有哪些,学会应用的有哪些,共有几个知识点。因为对于未接触的新知识来说学生根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陌生的,所以展示的作用就会相对降低。而应用直观演示实验展示目标,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某种现象,这些现象对于他们来说尽管也是陌生的,但这是他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手摸到的,可引发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的出现,是学习动机的源泉,是他们认定目标的基础。在已有的事实面前,他们很自然地就会出现弄清现象发生原因的心理反应,这时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就可展示出较为清晰的教学目标。而且利用这种方法展示的目标学生易于认定。

例如:在进行“光的折射”一节教学时,为了展示目标,可用一不透明的空水槽放在讲桌上,然后将一把锁或学生们非常熟悉且能沉入水中的小物体放入水槽(注意放入时不要让学生看到什么),可问学生看到水槽里放的是什么?学生们在水槽壁的遮掩下是看不到的,此时向水槽内倒水,让学生注意看,随着水位的升高,首先是前面的学生看到了物体,当水槽即将满时后面的学生也看到水槽内的物体了。此时学生们会感到十分惊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然后告诉学生,是因为原来没有水时物体反射出的光是直的,水槽壁挡住了进入你眼睛的光线,当然就看不到了,倒入水后物体反射出的光经过水面时拐了个弯,这时的光能进入你的眼睛,你就能够看到了。那么光经过水面时拐弯的现象是折射现象,然后我们就来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这样既展示了教学目标又激发了学习动机,为后面折射规律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这种方法是通过演示所出的现象给学生设疑,创设情境,学生自然地进入状态。整个教学过程流畅,不会在展标的环节上有贴膏药的感觉。当然展示教学目标的方法很多,要根据教学时机学习内容等具体情况而定。展示目标往往是教学的开始,而学生认定目标需要教学的全过程。展示目标是教师行为,而认定目标是学生行为,展标是为认标服务的。

所以用何种方法展示目标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中利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应该说是一种好方法。

二、直观演示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直观演示是培养观察能力的最基本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所学的任何一部分物理知识,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是客观事实的产物,为使学生能够尊重知识、尊重客观事实,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某个演示实验,在演示中教师通过引导指明要观察的现象,从而激发学生激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其二是教师的示范作用,演示实验大部分是教师边引导边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技能和操作方法,为学生进实验室进行独立操作铺平了道路。学生将来在实验室无论是搞验证形实验还是搞开发性实验,都会以教师演示实验时的操作方法和观察方法模仿进行。其三是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做演示实验时教师由于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一般对实验能够预测出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实验中的干扰现象,从而边操作边讲明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的原因,使学生不致于因干扰而使观察结果失真。这样在演示的整个过程中都蕴含着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实验技能,而且使学生学到了操作方法以及利用辩证的观点去观察事物的能力。所以说直观演示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直观演示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篇(5)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34-01

2012年2月北京市育英中学一名高二女生裸身从教学北楼四层窗口跳下。成为近年来发生学生自杀的最新事件。杭州疾控中心2009年杭州地区1600多名学生的调查显示,中学生中有约20%的人自我报告曾经有过自杀意念;在有自杀意念的这些人中,有10.5%的学生(占所有人群2.6%)自我报告有过自杀未遂史。同时我们还能看到由于口角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正趋于低龄化;由于未能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导致意外怀孕而对小生命随意处置的事例也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反映出学生在认识自身生命价值上存在的缺陷,也折射出人们对生命教育的忽视。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社区、家庭、学校的共同配合,才能很好的推动。由于历史原因及各级教育机构的认识原因,我国目前极度缺乏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生命教育工作者。教育的重担也只能落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那教师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素质来创造性地完成生命教育的使命呢?

1.具备生命力的理念

生命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的基本素养。在中学生命教育中,作为与学生长时间接触的群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教育的生命在于生命教育,其行为、言语的体现成为学生的人生观养成的必备;教师亦要形成自己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依此才能让学生在对比中把握方向,提高认识;第三教师应当具备借助多种渠道向学生主动传达的愿望,课堂教学、课后交流、活动展示都能成为教师主动传达的渠道。

2.掌握专业性的知识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1979年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得以明确,国内从20世纪开始加强了对这方面的翻译及理论研究,教师可通过网络、图书馆、杂志等多种形式完善自我的知识,读懂生命,认识生命。教无定法,特别是在理论界尚无完整的理论支撑时,教师间的交流、实践经验的积累能让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弥补知识上的差距,了解不同学生的差异表现,进而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师的老师,通过与学生的教学相长,也能弥补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

在实践中,很多教师感叹学生的工作很难开展,特殊学生的心理更难进入。当我们去埋怨学生的时候,往往忽视自我心理知识的欠缺。沟通的技巧、沟通的方向、所要达到的目标、沟通的范围等等都不是教师考虑的内容,沟通教育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展示健康性的心理

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生命情感,首先应重建和反思自己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教师对待职业的态度展示出的是对待人生的态度。教师既是自己精神生命的创造者,同时又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心胸狭隘的教师会在幼小的中学生心理造成阴影,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扭曲孩子的心灵。

篇(6)

大学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谋求“何以为生”的能力发展,却放弃了“为何而生”的理性思索,忽视了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和生命本身的尊重,使得不少学生缺乏对生命和生活本质的全面理解,容易出现精神上的孤寂落寞和空虚无聊之感,从而引发一些危害自身、他人或社会的不良事件。大学是“大人”之学,是“成人”之学,大学不仅要使学生专业成才,更要精神成人,培养学生的襟、大视野、大境界,使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大学生真正成为人格健全、品质优良、积极向上的社会公民。而生命教育理念的倡导和实施,正是基于这个目的。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理念缘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坚实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人们对死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出版了《死亡的意义》一书,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对死亡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美国一些学校开始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后来则发展为生死教育。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生命教育》一书中,华特士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更重要的,不仅是在学校的年岁,人的一生都是教育的历程。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本生命教育专著。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知识的教授,使其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有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关注自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养成良好的品行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代世界,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形态,也是教育的一种目标和内容。真正的教育是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生命得以点化和润泽,活力得以鼓舞和激扬,价值得以肯定和提升。正如伟大诗人泰戈尔所言,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核心和归宿。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存在,尊重与敬畏生命,是教育永恒的主旨和诉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和机构,应该是接纳和理解生命、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摇篮,是真正育人、成人之所。

二、生命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长

《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戈登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三个和谐,即学生与自身生命的和谐、与周围生命的和谐,与大自然万物的和谐。以珍惜和成就生命为主旨的生命教育强调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共融的和谐关系。这种教育理念在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很多方面都能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与提升。

1.同情与仁爱

同情,就是“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痛苦和悲哀,在感同身受中建立起对他人的关爱与悲悯。同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品质。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与自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的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这既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高出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像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

大学生正值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处于生理成长、心理发展与精神构建的重要阶段。在走向人格健全和精神独立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一步步地确立。在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生信仰中,要溶入强烈而坚定的同情心,接纳生命的个体差异、尊重世界的多元和丰富,从内心深处理解和关爱他人,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此时的思想、感情和需求,并给予及时的关心、安慰、支持和帮助。有人说,看一个人道德、情操和待人接物的修养如何,只要看他对别人的不幸做出怎样的反应就可以判断出来。面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是为他焦急,为他解难,还是冷漠甚至幸灾乐祸,就能充分显示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情感修养直接表明其道德教养程度;道德教养决定着一个人同情和关心他人的愿望及能力。

同情产生公正和仁爱。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命,感受生命之美,领悟生命的真谛,关爱自然生命,培养其仁爱精神。当一个人对自然生命充满了爱,退而广之,他必然会爱生活、爱人生、爱社会,一个内心充满仁爱之情的人,必然也是一个精神充实,对国家、民族和社会有益之人。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在《美德书》中,将“同情博爱”列为经典型的、不会随着时代与价值变迁而消逝的永恒美德的首位,其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2.敬畏与珍惜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剧烈变化、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失去了对生命的关注,发生在大学校园中的自杀或杀人、虐杀动物、危害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件,一次次为当前社会的和谐安定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

所谓敬畏生命是指人们对一切生命的尊重、关爱、敬仰和维护。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敬畏生命的人,只是出于不可避免的必然性才伤害和毁灭生命,但从来不会由于疏忽而伤害和毁灭生命。在他体验到救援生命和使他避免痛苦、毁灭的欢乐时,敬畏生命的人就是一个自由人。”

事实上,敬畏生命的理念在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就是自然界万物的神秘性所引起的人们对生命敬畏的表达方式。我国传统思想中,历来倡导贵生、重生、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孔子讲君子有“三畏”,即先要畏天命,然后是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道家则认为世间万物均应法自然,而生命的存在是自然而生,因此尊重自然法则,也应尊重生命的存在,庄子甚至为此而作专著《庄子·养生主》篇。因此,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人对一切事物的评价都具有一种普遍的倾向,即重视自然生命本身,故而重视长寿,以及相信死是一种罪恶。”

生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探索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构建充实而深厚的人生信念,从而实现人生的幸福与完善。万物有灵,所有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尊严,都有权利得到生存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生命教育关注不同生命的差异与多样,对所有的生命都心存善意,努力成全所有生命各不相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生命教育的实施,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自由选择和自主成全的权利,都值得尊重和珍惜,生命本身就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3.责任与希望

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境,承受来自各方面的沉重压力。身处逆境时,是沉着冷静、勇于面对,还是紧张慌乱、悲观退缩?不同的应对方式,也体现了个体不同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特征。当代大学生普遍面临着课业繁重、就业严峻、人情淡漠、交往受挫等种种问题,从而造成不少人心理压力巨大、悲观厌世、空虚无聊、生活乏味,感觉人生了无意义和价值,从而丧失了对生活的乐趣和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近些年来发生在各大院校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责任感缺乏和过度的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生命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自己可以随意处置由此引发的一桩桩悲剧,不能不令所有人深刻反思。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其名著《活出意义来》一书中指出:“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人生意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要具体的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实现其独特的天赋使命。”“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期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

生命教育强调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珍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意味着担当和履行,体现着个体对生命的关怀和成全;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态、态度、原则、作风、风格、习惯、思想,是个体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使得生命充盈踏实,使得人生自由从容,也使得整个世界丰富多彩。对自身、他人、社会抱有责任感的人,就能满怀希望、信心百倍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4.意义与价值

不得不承认,我国学校教育充斥着很多极端功利的教导和诱惑,读书是为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过好日子,考好成绩是为了换取教师和家长的奖励,乖巧听话是为了迎合社会对好孩子的关爱与呵护。这种过于功利的教育虽然能够满足学生暂时的心理和物质需求,但往往会在他们内心埋下过于世俗、追名逐利的种子。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和诱惑时,更愿意接受感官的刺激、物质利益的获取、暂时目标的达成,却渐渐失去了事物本身的价值判断,更无意于对自身生命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充实。在学校生活中,大学生普遍反映“无聊”、“没意思”,觉得困惑迷茫;而学校和教师只关注学生的专业学习,很少能够深入学生内心,倾听他们真实的呼声与心愿;也很少指导他们去构建精神的家园,帮助他们内心的充实与完善。大学生活的空虚乏味、了无意义已经成为大学生最明显的心理状态。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教育是顺从生命和成就生命的重要途径。生命教育始终捍卫的是生命至高无上的尊严和价值,认同每一个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和意义。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生命教育意味着深切关注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情感,能够给他们在复杂社会和种种压力下焦灼不安的心灵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全面树立起对自身和其他生命的关照和呵护。

5.幸福

教育是什么?教育又是为了什么?这是教育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终极问题。一个应该得到公认的答案是:为了人的幸福。幸福是人类共同的目标。从孔子周游列国以安天下到美国《独立宣言》中主张的“追求幸福的权利”,古往今来的人们在为人生的意义和真谛寻求注解的过程中,都把教育当作了实现幸福人生的重要方式。

人是教育的基础,没有人就没有教育;人以幸福为终极目标,因此教育就应该基于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而在我国,“科学之上”的思维观念影响深远,学校教育偏重科学知识的授受,教师与学生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反而失去了彼此间的情感联系和人格交流,也失去了作为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学生身为受教育者,只是接受科学知识的工具和容器,而不是活生生、有思想、有灵魂的生命个体。教育的内容、方式和结果都是为了学生“成才”,成为合乎社会规范和标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而不是真正让学生“成人”。大学教育更是如此,在严谨科学的学术生活与平淡随意的日常生活之间,很多学生无法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和谐平衡,也无法感受到学习对心灵和灵魂的浸和滋养,更无法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幸福。从本质上说,这种教育本身就是狭隘的、异化的。正如雅斯贝尔斯说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知识的堆积。”

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生命的需求和呼唤,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并希望实现每个生命的健康全面发展。因此生命教育是基于“为了人的幸福”,是贯穿生命发展始终的一种积极的、人道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学生成才,更要成人,成为具有生命活力、享受生命乐趣、具有独特生命个性的人。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所说:“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仅仅在于培养能够最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

三、大学教育:以学生的生命发展和精神成长为基石

近代以来,受近代知识体系分化、分析哲学思维的影响以及工业化浪潮下“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冲击,科技理性成为大学的主导思维及价值取向,大学之“道”与“器”分裂对立,使得我国大学重技术工具性而轻人文思想性,也使得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呈现出过于理性而感性不足的现象。强调对外部客观世界的研究与探索,而忽视对自身和其他生命的关注与眷顾,生命意识淡薄、生命意义缺乏、生命成就感迷失、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模糊等等,都导致了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寥落。

篇(7)

重病缺钱,中年汉子愁断肠

王连生于1959年,江苏省常州市人,在常州市园林系统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王连生凭着自己过硬的园艺专业知识,辞职下海开办了一个园艺公司,生意一度非常红火,还在山东等地开办了分公司。拥有了私家轿车和洋房的王连生,在生活中依然保持着朴素的感情。1995年春,他得知山东分公司附近的一所中学有五个初二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即将辍学,当即找到学校负责人提出要资助这五个孩子。从那年起,王连生每年至少要在每个孩子身上花3000元。

考虑到自己的父母年事已高,且孩子已经读到高中,家中需要有人照应,王连生从2000年春节起关闭了山东的公司,回到常州发展。就在那年,王连生将自己数十万元积蓄全部投入了股市,却没想到恰逢股市连年低迷,短短两年间就全部亏了进去。他只得继续操起老本行做园艺生意,而此时常州的园艺市场已被重新“洗牌”,王连生的经营状况一直不太理想。就在这时,一个坏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给了王连生全家更大的打击。2004年4月20日上午,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的王连生无意中发现自己的胳膊上有一大块青紫色的瘀斑,当时他以为是自己干活时没注意碰撞所致,也没往心里去。此后的一个月里,王连生又连续发现自己身上频繁出现多处瘀斑和出血点,还经常伴有头晕、乏力等现象,他这才想起应该去医院看一看。化验结果很快出来了,王连生被诊断患了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5型。王连生当即住进了血液科病房。在连续进行了三个疗程的化疗后,2004年7月底,王连生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症状也明显缓解了。医生告诉王连生,要想彻底根治他的病,惟一的办法就是进行骨髓移植,而这项手术的治疗费用至少得30万元。医生同时还告诉王连生及其家属,王连生目前是处于化疗后的第一次缓解期,这个时期的病人最适合做骨髓移植,希望他们无论如何不要错过这个绝好的治疗期,尽快将30万元医疗费筹集到位,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医院还紧锣密鼓地与中华骨髓库进行联系,请他们帮助寻找与王连生骨髓组织类型相合的捐髓者。王连生很幸运,很快就有消息反馈回来:中华骨髓库在深圳找到了一位与王连生骨髓组织类型完全相吻合的捐髓者,此人是一位在校的男大学生,而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尽快落实手术费用问题。这一下子,王连生一家人可难坏了。从发病到治疗,王连生每天的医疗费至少在700元钱以上,短短三个疗程的化疗已经让王家花了10多万元钱,他的家庭情况早已捉襟见肘。而作为个体经营者,他又没有参加医疗保险,所有的医疗费用都必须完全自理。医生还告诉他们,做骨髓移植前,王连生必须提前20多天进入无菌病房进行移植前的“预处理”,光这一项的费用每天就至少需要3000元。更可怕的是,骨髓移植后,王连生还必须每天服用大量的昂贵药品并进行相关治疗,每天的费用至少要在1万元以上,此后王连生还要连续服用半年的抗排异药。细算起来,这笔费用至少还得30多万元。王连生全家都蒙了:到哪里去找那么多钱啊?

免予,此案的重点是生命

王连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深深牵动着同病区病友们的心。无奈的是,同样身患疾病的他们大多和王连生一样,被疾病拖得不堪重负,他们根本不可能在经济上帮助王连生。但他们却给王连生提供了一个信息,请媒体呼吁一下,求得全社会的援助。病友们还告诉王连生,三个多月前一个也住在该病区的10岁女孩,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近40万元,医疗费的问题当时就迎刃而解了。听了病友们的话,王连生也心生希望,因为他自己也曾捐助过贫困学生,觉得这世上一定会有人肯帮他的。2004年7月22日下午,他打通了常州当地一家报社的求助电话。记者听了他的倾诉,马上赶到医院采访他。他一见到记者,立刻就泪流满面。看着记者掏出纸笔坐在他面前,他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他对记者说,他是个“还有很多人生任务没完成的中年人”,他不能死,他要活!王连生强烈的求生愿望感动了记者,记者不仅自己写了文章,还请了电视台的朋友来拍了电视。

第二天,当地的报纸和电视台都对王连生的病情及眼前的实际困难进行了客观报道。王连生看着这些报道,热泪盈眶。他热切地等待着好心人的捐款和帮助。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报纸和电视台的报道过后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王连生竟然没有接到一笔捐款。每天都翘首以待的王连生心里很不是滋味。病友们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却又不敢多说什么。想到病友们说起的那个得到了40万元捐款的女孩,他心里极为不平。他觉得社会在对儿童充满爱心的同时,对他这个中年人太不公平了。那几天,王连生整夜整夜地失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天,医生告诉王连生,原先答应给他捐献骨髓的那名深圳男大学生突然变卦,不愿意为他捐骨髓了。之后,中华骨髓库又先后为他找到了另外三个骨髓类型匹配者,但他们因为种种原因也先后改变了主意。中华骨髓库无奈只得重新寻找志愿捐髓者,让王连生等候消息。

那些日子里,全家人所有的事情就是四处奔走求告。深爱他的妻子含着泪去向过去的一些熟人借钱,但跑了很多人家、看了很多冷眼,却没借到多少钱。这一切让王连生的心冷到了极点。但是,求生的本能又让王连生不愿意放弃,他在夜深人静时常常落泪,把枕头都湿透了。一天,百无聊赖的王连生正在看电视,电视里播的是一个电视剧,讲述的是一个人向知名企业敲诈。那个人狂叫着说:“他们那么有钱,这点钱对于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算得了什么?”王连生的心里一动,他突然有了一个荒唐的主意:向一些有钱的厂家要点钱。这些厂家效益那么好,几十万元钱还是能掏得出的,就当是他们做了一次公益活动吧。求生心切的王连生没有再多想,立刻就用自己的身份证到常州某银行办理了一张银行卡。2004年9月10日,王连生给海南某椰奶公司和上海某粮油厂等多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写信,他在信中说:我眼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个困难是我从未遇到、暂时也无法克服的,请你们必须在10日内将钱汇到指定的账户,否则就让你厂的经营彻底崩溃。如果我没有收到钱,你们自己设想后果吧。

上海某粮油厂董事长张某收到了王连生的信,全厂惊慌不已、鸡犬不宁。2004年9月21日,张某向上海警方报了案。次日,上海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成立专案组对此案展开调查。警方从信封上的邮戳发现,此信是从常州寄出的,便派侦查员赶赴常州。在常州警方的协助下,上海警方查遍了常州市的人口信息,但却一直没有找到“王连生”这个人。最后,上海警方通过一些特殊的侦查方式查出有一个名叫王连生的人,户籍在河北,现因患白血病正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其银行卡就是在医院附近的一家银行办理的。最后,警方终于查实,这个王连生就是写敲诈信的王连生。让警方吃惊的是,王连生写敲诈信时,用的竟是自己的真实姓名。上海警方决定将王连生带回上海进一步审查。

警员们找到医院,王连生的主治医生曹祥山告诉警方,王连生目前正处于治疗的关键时期,如果有什么刺激,马上就有生命危险。令他们惊讶的是,王连生写出敲诈信后,银行卡上一笔钱也没有收到。他们觉得,这显然不是一个熟练的敲诈者,敲诈也是事出有因。如何妥善处置好这个处于特殊时期的“特殊犯罪嫌疑人”呢?警员们立刻向上级部门请示,并认真征求了医院方面的意见。得知王连生的特殊情况后,上海警方决定: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把拯救王连生的生命作为此案目前的重点。为了避免刺激王连生致其病情恶化,侦查员当天就撤回了上海。回到上海后,上海警方就此案再次进行研究。警方认为,王连生出于求生本能敲诈他人,事出有因。而由于他目前的特殊情况,更鉴于他的敲诈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后果,经上级部门批准,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2004年11月24日,上海警方得知王连生近期病情稳定后,当即便派出三名警员再次赶赴常州。三名上海警察在医院的病房里见到了王连生。王连生一见警察,脸色都变了,他开口就说:“你们不用多说了,我跟你们走。”警员们与王连生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长谈,最后,他们郑重地向王连生宣布:“我们决定不对你采取强制措施,此案也就此了结了。希望你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一定要记住知法守法,以后无论遇到多大的难关,都要以合法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王连生根本没有想到警察们会这样宽恕他。那一刻,他的眼眶湿润了,哽咽着说:“我发出信以后就后悔了,可我收不回来了呀。我知道我糊涂,我知道错了啊!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重新获得了另一种生命。如果我真的敲诈到了钱,就算做了手术,还有什么脸活着呢?”

重获新生,用阳光的眼睛看世界

王连生万般无奈敲诈厂家的事情被他的家人知道了,家人们震惊之余,对警方的做法也深为感动。外人都能这样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何况家人呢。王连生的哥哥和弟弟自己家里的经济也不宽裕,但他们还是想尽办法相继拿出了6万元。他们再三叮嘱王连生:“好好治病,风雨之后一定有阳光的。”王连生刚上大一的儿子也非常懂事地将自己的生活费用压缩到了最低点,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的花费连午餐在内不得超过5元钱。王连生的妻子为了给丈夫治病,毅然把家里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以14万元的低价卖掉……

王连生的朋友和邻居们听说了他的事后,也都被感动了。一个邻居说:“连远在上海的警察都要救他一命,我们是每天见面的,说什么也得尽点心啊!”他们也尽自己的所能,拿出了一些钱,并为王连生一家提供了不少力所能及的帮助。就这样,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王连生一家很快就筹集了20余万元的医疗费。

在王连生积极筹措医疗费的同时,有关方面的救治行动也在紧张地进行着。中华骨髓库终于在2004年11月26日在浙江省舟山市为王连生找到了一位骨髓类型匹配者,是一位刚满20岁的女大学生。因为类型匹配,骨髓库的工作人员约见了这位女大学生。这个年轻的女孩身高只有1.5米,而且非常清瘦。工作人员担心地问她:“你的身体受得了吗?”女大学生高兴地说:“没什么,如果我的骨髓能救一个人,那太有意义了!”但她要求,一定要了解一下王连生的情况。2004年12月6日上午,浙江省红十字会应这位女大学生的要求,来电话向医院了解王连生的情况。出于救治及医疗惯例等方面的考虑,主治医生曹祥山在向对方介绍了王连生的生理特征及健康情况后,也将王连生前不久发生的敲诈事件告诉了这位女大学生。曹医生很担心,这件事可能会影响王连生在这位女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她也许会改变主意。但这位女大学生听完后,态度坚决地说:“我一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配合院方,将自己的健康骨髓无偿地捐献给王连生。我要通过这件事,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关心着他,让他更切实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并希望他能将爱的种子播向四面八方!”曹医生放下电话立刻赶到病房,把这位女大学生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王连生。王连生几度哽咽,他对医生说:“以前是我自己误解了一些事。我们这个社会,其实还是好人多,还是个非常温暖的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让这个大家庭更温暖、更团结、更有活力。命运对我是残酷的,而我却是幸运的。我一定要像那个女大学生那样,用阳光的眼睛去看世界。”

一切就绪,江苏、浙江两地的红十字会已经为王连生安排好了所有的骨髓移植事宜,手术确定在2004年12月下旬进行,届时浙江省红十字会将在浙江大学附属医院从这名女大学生体内两次采集造血干细胞,然后经过特殊处理后,于当晚迅速输到王连生的体内。

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已经于2004年12月13日起对王连生进行手术前的“预处理”。如果顺利的话,一般术后十天左右王连生体内就可长出新鲜骨髓,届时他的血型和染色体都将改变。考虑到目前王连生与那位女大学生的血型不相合,医院在骨髓移植手术前还将对王连生进行血浆转换手术。

此时此刻,王连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病好了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到浙江去寻找那位女大学生,感谢她的再生之恩。这之后,他会用自己的全部精力重振事业,让家人早一天过上好日子。将来有了能力,他一定会努力回报这个给予他厚爱的社会。

篇(8)

在福贵的生命价值观中,没有抱怨和不满,有的是对苦难的默默承受,这让他的生命更彰显出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生命的韧性。小说中与他相依为命的老牛其实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在等待被宰杀之前也已经干了许多的活,受了许多的罪,可能不宰它它也活不了多久了。而它,其实就是另一个“福贵”。在福贵买下它十年之后,原本早就“该死”的老牛依然活着,经历了重重磨难的福贵也依然活着,他们的身上都承受着重重的苦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牛象征的就是坚韧、忍耐和持久,而在《活着》中,这头老牛也象征着承受苦难的福贵们。可以说,福贵是生活中的弱者,因为他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也可以说,福贵是生活中的强者,因为他生命中的坚韧和顽强,即使被命运无情地捉弄,让他不由自主,让他身不由己,但命运还是奈何不了他,他依然坚强的“活着”。[2]

面对无情的命运,福贵没有激烈的反抗,而是默默地承受,以生命的韧性挺过了一次次的磨难,在承受中领会了生命的无常,走向了超脱和豁达。死神让福贵的亲人相继离开了他,但福贵却没有害怕,没有妥协,他只要一息尚存,就没有放弃“活着”,让这份承受更加的可贵,让他的生命更加顽强。在电影中福贵谈到自己的死亡时是那样的平淡,他说他在自己的枕头底下压了十块钱,那是给他送葬的人的劳务费,这样的“看透”是那样的让人震撼。也只有经历了大苦大难的人,才能在面对死亡时如此的平静。我想,福贵在承受苦难和忍受苦难的过程中获得了属于生命本身的某种快乐,获得了生命本身的真正价值。而现代的人们与福贵比起来,有了更好的生活,但在面对生命中的苦难时,更多的人选择的是逃避,选择的是放逐生命。福贵则深刻地懂得人究竟该怎样活着,而活着有怎样的意义和责任,他的承受不是妥协,而是生命韧性的张力,是他生命价值观中的科学而理性的部分。[3]

二、乐观对待,让生命更加豁达

篇(9)

不管是快乐的事情还是痛苦的事情,都是我们生活中珍贵的礼物,都需要我们用心去珍惜,并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

生活中有很多遗憾,为此,我们要付出很多努力,争取让自己的生命更加丰富。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待。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被动地等待的,等待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主动,等待最好的时机需要最好的耐心。所谓不能被动地等待,就是说任何的等待都是有目的的。我在《动物世界》中看到最惊心动魄的影片是关于南美洲的蟒蛇的。因为这种蟒蛇的身体实在太大了,所以它的行动速度不是很快。它为了捕食,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埋伏在丛林中间,等动物经过。通常是一天下来没有一个动物经过,两天下来没有一个动物经过,甚至一个礼拜下来都没有一个动物经过。但是它知道,只要在那儿等待,一定会有动物经过。最后终于有动物经过了。它就一跃而起,一口把动物咬住。因为它追不上动物,只有等动物走到它嘴边的时候,才能跃起来。我看了这个故事以后,印象非常深刻。任何一个人对自己的机会,对自己的未来,都需要等待,而等待一定要有方法。但是等机会到来的时候,一定要十分敏捷地去捕捉。从表面上看,大蟒蛇在那儿一动不动,完全是被动的,但实际上它每时每刻都很警觉,即使睡觉的时候都在用耳朵听着,用身体感受着周围有没有动物走过。蟒蛇比任何动物都更加清楚等待的重要性。

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但是它一定要在草丛里,等羚羊靠近自己的时候才一跃而起,追上羚羊。因为猎豹尽管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时速能达到100公里,但是它最多能跑10分钟,如果10分钟之内追不上羚羊,它就只能饿死了,所以它不得不埋伏在草丛中间等待最佳的机会。

篇(10)

中图分类号: I10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4474(2012)02-0043-05

叶芝的诗歌主题别具风格,充满了对艺术永恒与宗教关怀的透彻思考和独特见解。在诗歌作品中,诗人为读者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总是在引导人们逃离现象世界的短暂愉悦与快乐,总是在将诗人的理性沉思、平静守望和永恒信念融入生命与艺术的创造过程,总是在将上帝、灵魂、不朽生命的主题持续地留住,并最终期盼寻觅一条艺术创造的不朽之路与人生的永恒的回归之路。

对于诗人叶芝来说,物质世界的生命存在转瞬即逝,现时的人们因为时光的短暂而困惑,因为生命的忙碌而迷失,因为信仰的缺失而痛苦,因此诗人的艺术创作之路必然就成为了一种走出“困惑、迷失和痛苦”的探索之举;或者说,他在生活与文学创造中所孜孜追求的总是朝向永恒的精神与艺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永恒之旅,诗人才走进了拜占庭,才经历了现实过程中的一次圣洁与不朽的洗礼。拜占庭,作为东西方哲学、宗教、艺术的交汇之地,对于诗人的永恒人生与艺术创作需要而言,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独特的象征地位。它是一座圣城,一座历史、艺术、宗教的圣城,诗人从圣城那里所获得的既有艺术之在的完美,又有永恒灵魂存在的启示。当然,对艺术完美的追求应该成为诗人进入灵魂世界的必然之途,圣城拜占庭的艺术繁荣与完美同诗人的艺术追求与人生信仰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

一、现实的象征与老人的适宜之所

在诗人的眼里,拜占庭不仅是历史与艺术之城,而且是为诗人带来丰富想象与不朽象征的圣洁之城。一切关于圣城的现世之物,或人的、或物的,或自然的、或艺术的,无不联系在历史的进程里,无不联系在永恒的指向里。拜占庭,一座诗人心中的圣城,带给诗人的总是希望的发现与虔诚的追寻。在1928年写成的《驶向拜占庭》和1933年写成的《拜占庭》等诗歌里,诗人便将圣城拜占庭及其现实之物作为了诗歌象征的重要源泉。在写给朋友斯图尔格·莫尔的信中,诗人这样写道:

……此书名源于书里收录的诗歌《驶向拜占庭》,其目的在于赋予书名以更多的象征。《驶向拜占庭》与你提出的批评有关。你对诗歌的最后一节出现的“鸟”表示异议,因为它是古拜占庭工匠们的艺术品,它具有超自然的特征。显然,关于“鸟”的出现,我需要做进一步的说明……〔1〕

主题诗人在这里不需要列出自己的象征图景,也无需建构自己的象征理论,因为圣城的象征就在诗人的艺术生命之中。跟随艺术之泉的流淌,这样的象征会更多,即使是源于圣城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会在诗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不断地标记着诗人的朝觐之旅。诗人不能忘却圣城艺术的不朽历史,也不会忘却“鸟”的到来,而且诗人要以“鸟”的象征呈现历史的岁月,要以“鸟”的象征开启意义深远的拜占庭之旅,并以此将拜占庭更为广阔的象征层面编制在诗歌的描述与内涵之中。不论是《驶向拜占庭》还是《拜占庭》,诗人所述说的远远超越了现实的拜占庭或拜占庭的自然之旅而指向了自身存在的永恒意义所在,所以《驶向拜占庭》与《拜占庭》应该成为审视诗人象征主义的出发点。

那不是老人的适宜之乡。青年人

互相拥抱,树林中的鸟雀

……那些临死的世代……在歌唱,〔2〕

不再年轻的诗人似乎已经体验了物质世界的欲望与无助,也似乎感知到了自身生命的存在危机。在这样的危机里,“老人的适宜之乡”又该去何处寻觅呢?往事的发生已经成为过去,所有源自现象世界的欲望与满足在诗人的心底并未留下平静与超然,也并未在诗人的面前昭示未来的希望之所,那些“互相拥抱”的热情与“树林中的鸟雀”的欢歌都是那么的短暂,都是那么迅速地归于沉寂。在这里,诗人用反讽的语调写出了现实的“年轻人”和“林中的鸟雀”,并且“年轻人”与“老人”形成对应,“林中的鸟雀”同《拜占庭》里的“金鸟”或“不朽鸟”形成对应,增加了现实对象与超验存在的呼应与对立,从而将艺术创作的现实活动赋予了永恒的象征意境。当然,这样的意境也体现在现实与历史的对应里:

鲑鱼回游的瀑布,鲭鱼汇集的河流,

水族、走兽、飞禽,整夏都在赞颂

萌发、出生和死亡的一切。

它们都沉溺于那肉感的音乐

而忽视了不朽的理性的杰作。〔2〕

在诗人家乡“鲑鱼回游的瀑布”,我们随同诗人的记忆会经历这样的视觉图景:史利果河从诗人居住的小镇流过,形成一系列浅浅的瀑布,河里的鱼群也通过瀑布上游到戈尔湖。无疑,这是诗人的美好记忆,它来自春天的史利果河,来自那河里跳跃的鱼群,它们所象征的是一种自然世界的优美与力量,而且这样的象征也出现在凯尔特文学中。鲑鱼本身不仅仅属于自然世界,更被凯尔特文化赋予了某种超自然的神奇特征,成为了非自然力量的象征。同样,“鲭鱼”的出现也为我们经历诗人的记忆提供着特别的图景:每当海湾出现鲭鱼群时,诗人家乡的渔民总是异常兴奋,因为“鲭鱼”的到来预示着丰收。从孩提时代的记忆中,“水族、走兽、飞禽,整夏都在赞颂”,它们赞颂自己生命的幸福与快乐,赞颂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赞颂美好的时光延伸不竭。在此,“赞颂”成为诗人的凝炼之笔,包含着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赞颂的对象及其赞颂者并非诗人所愿,现实的诗人已不是这样的赞颂者,也不会再是这样的赞颂对象,因为在它们的赞颂中,诗人重现了自己往昔的时光,重现了不断获取与消亡的历程,而这样的时光与历程在诗人眼里却并未带来任何的适宜之地。诗人在《克洛坎和科罗—帕垂克的舞者》里也写有相似的体验:“那无论在林中、水中或云中/会跑或会跳或会游的一切/都欢呼、赞颂、攻击着他。”〔3〕在这里,攻击的对象“他”无疑代表了诗人自身,关注了老年的存在境况,在年轻人的眼里,“他”成了另类,成了“那肉感的音乐”之外的存在。对于诗人来说,除了过去获得的成就之外,现实世界的欢乐与舞蹈已失去魅力;“他”已经老了,“赞颂”与“欢呼”只能将他带进一个无限回忆的内心世界,“那肉感的音乐”和“互相拥抱”就是诗人对青春年华的回顾,也是诗人倍感困惑的原因所在。尽管诗人在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尽管这样的成就足以使他“欢呼”地接受夕阳的温暖,但他依然会困惑、依然会缺失那老人的适宜之所。于是,诗人在寻觅之中走向了拜占庭,开始了自己的《驶向拜占庭》之旅。

拜占庭之旅乃诗人叶芝的精神永恒之旅,在诗人看来,拜占庭已不单单是一个现实的地方,它更是现实世界别地为诗人所留下的心灵朝圣之地。

二、现实的象征与拜占庭的永恒希望

离别赞颂与欢乐的青春往昔,离别短暂与流变的生命困惑,现实的拜占庭之旅远非一次身体的旅行,它应该为诗人传递着一种心灵的慰藉,指明着一种“超越”的方向;它应该成为诗人追寻灵魂不朽的人生与艺术之旅。只有凭借这样的神圣之旅,诗人才可忘却那源自生的恐惧;也只有凭借这样的灵魂之旅,诗人才可目睹那不朽灵魂的歌唱,并将老年置身在永恒的世界而自由,因为老年的“无用”在于对永恒灵魂存在的漠视与遗忘。诗人的拜占庭之旅及其诗歌写作就是一次逃离“无用”的心灵尝试。在诗人的笔下,老人的无用被寄予在稻草人的描述中,但稻草人的象征并不总是同无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因为诗人于稻草人那里不但看到了曾经的辉煌、当下的“无用”,而且看到了即将开始的新生与超越。“无用”的意义在于叩响那永恒心灵的歌唱,诗人在《驶向拜占庭》中写道:“一个老人不过是无用的东西,/像一根竹竿上破旧的衣裳,/除非灵魂拍手歌唱,在凡胎肉体里。”〔2〕此处所描写的“灵魂拍手歌唱”的场景对于诗人而言显然是“真实”的,不仅从自身的神秘体验里,而且从别人的介绍里,诗人叶芝都对此深信不疑。他相信自己能够迎来这样神圣而辉煌的时刻,他也相信自己能在这样的拍手歌唱里上升到永恒存在的灵魂世界去将不朽的乐章奏响。“更高声地为每一件破旧衣裳歌唱,/而且没有一所歌唱学校不在研究/自己辉煌的不朽乐章;/因此,我过海,/来到神城拜占庭。”〔2〕

在这里,诗人的神圣使命就在于歌唱,就在于创作自身存在的辉煌乐章,或许这样的歌唱就发生在诗人生活的现实中,或许这样的乐章就在那“破旧衣裳”的飘舞中。诗人都要在现实中依靠自己的创作来标示寻觅的方向,以及标示自身存在的价值目标,于是,诗人的歌唱艺术不仅是关于现实的诗歌的创作,而且是关于人生真实幸福的表白。诗人叶芝自然也意识到了艺术创造的重要价值,无用的老人背后将是艺术追求的完美和精神生活的永恒。因此,创作自己的辉煌乐章、掌握完美的艺术技巧、追寻不朽的人生便成为了诗人战胜衰老与死亡的力量源泉。在写给多瑞丝·威勒斯丽的信中,诗人写道:

……但是,它(指别人的风格)不是你和我要选择的路,我们的路只属于我们自己;我们的路是一条既自然又神奇之路。我们不断地从历史的积淀中发现智慧并创造自己的风格,因为我们的历史毕竟有了三千多年。我们能如智者一样思考,然而,我们思想的表达方式却是那么普普通通,与一般的人们没有什么区别。〔4〕

同伟大的智者一样,现实的诗人尽管“自然”与“普普通通”,却拥有自己不朽灵魂与永恒思想的眷念,正是“眷念”的引领才使得诗人开始了自己的“圣城”之旅。在诗人看来,生命的尽头远非一切的结束,所能结束的只能是那些像动物一样正在死去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人的思想反而愈加崇高,这种崇高的思想成就于完美艺术的追求,成就于不朽灵魂的真诚追求。在《人们随岁月长进》中,诗人凭借“充实而欢欣”的思想获得神性世界的图景,同样构成诗人对永恒存在的不断眷顾:“呵,伫立在上帝的圣火中/恰如那金镶壁画中的圣贤,/走出圣火吧,在旋锥转动中/来教授我灵魂的歌唱。/耗尽我的心;它思欲成病,/紧附一只垂死的动物肉身,/迷失了本性;请将我收入/到那永恒不朽的技艺里”〔2〕。

从壁画到圣贤,从肉身到圣火,诗人的现实之旅总是在期待着自身超越的崇高目标,总是在眷念着圣火的荣耀与净化。不论是在《驶向拜占庭》,还是在《拜占庭》里,来自上帝的圣洁之火都出现在了诗人的笔下,成为了诗人走向神圣净化与永恒的象征,也预示了诗人拜占庭之旅的主要希望所在。如同不朽艺术“金镶壁画”中的圣贤,诗人相信自己的升华之路就应该在艺术创造的进程里,也如同普罗提诺的伟大思想一样,“伫立在上帝的圣火中”的意象永远同生命的历程连在一起。圣火的象征源自于上帝,传递于普罗提诺,显现于拜占庭艺术,映照于诗人叶芝的心灵,依然辉煌、圣洁永恒:“从神圣火焰映照的生命流入,(燃烧的火焰造就不朽的生命)降落于盘旋上升的路上,尽管这路还躺着毒蛇;这是一条通向上帝之路,那火焰带来的光明将宇宙连在了一起;从神圣火焰映照的生命流入,必包括了自然产生我们人类和动物世界的环节……”〔5〕

在拜占庭的传说中,那里的街头拥有不灭之火,这使得诗人对圣洁之火的信念更加坚定,使得拜占庭与神性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走出圣火吧,在旋锥转动中/来教授我灵魂的歌唱。”老年的诗人已不再有激情与欲望,只是在艺术创造的静默中期盼,期盼圣火照亮旋转的上升,期盼永恒灵魂之门的开启。在诗人的神秘体验中,盘旋上升的旋锥体意象同圣火的意象一样占据重要位置,因为它对应着现实中的艺术创造之路,对象着诗人孜孜以求的心灵历程;通过诗歌描述的旋转意象,诗人不仅能看到上升的旋转体,而且能知晓那中心的旋转轴,旋转体和旋转轴所指向的应该是变换的和永恒的两方面,象征着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灵魂存在。当然,这样的旋转象征不仅仅源自拜占庭意象,而且源自诗人的往事记忆。诗人在《自传》里对旋转体意象有过这样的叙述:从史利果家中的窗户看出去,童年的诗人能够观赏到远处徐徐上升的炊烟,人们告诉他那炊烟就是旋转的磨〔6〕。也许正是这旋转的磨留给了诗人非常深刻的印象,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既和谐又遥远的共鸣。在《驶向拜占庭》里,旋锥成了旋转不止的时间旋体,其内还有一个不断上下移动的梭;梭永远在它的后面留下一根线,它为诗人立足现实、探寻生命的无限奥秘提供了线索。

中国学者傅浩在《第二次降临》的注释中这样阐述:“叶芝用两个交相渗透的旋转的锥体图形来说明造成人类历史循环的主客观因素的相互作用。一个文明从其中一个锥体的尖端开始,呈螺旋形旋转到底部而崩散结束,然后又从另一锥体的尖端开始反向旋转,开始另一文明的循环。”〔3〕“盘旋盘旋在渐渐开阔的螺旋中,/猎鹰再听不见驯鹰人的呼声;/万物崩散;中心再难维系”〔3〕。面对“万物崩散;中心再难维系”的时候,诗人选择了圣城拜占庭的圣火与不朽艺术,希望于炼狱之火中获得永生,希望在灵魂离开身体之后,不会依附凡胎而转世,他决意要投胎于古拜占庭工匠们铸造的金鸟,借艺术创造获得不朽的生命。正如诗人在《驶向拜占庭》的原注中所写:“我曾在某处读到,在那拜占庭的宫殿里,有一棵用金银制作的树和人造的会歌唱的鸟。”〔2〕完美的“树”与“歌唱的鸟”代表了诗人对于自身及其作品不朽的寄望,诗人所追寻的也正是这种不朽艺术与永恒的“金鸟”。

而只用古希腊金匠运用

铸金和镀金法制作的完美造型,

……

或栖身在一根金色的枝头吟唱,〔2〕

三、现实象征与拜占庭艺术的宗教关怀

诚然,诗人心中的艺术存在远非一般现实的艺术作品可以比拟,叶芝把一个类似于宗教终极关怀的本体艺术存在赋予在了自己作品的象征构建之中,因此,他也应该是一位将艺术不朽与宗教永恒视为信仰目标的诗人,于是,集东西方艺术完美与于一身的拜占庭自然也就成为了诗人艺术与宗教的朝圣之地。

叶芝是西方世界的诗人,却善于吸取东方的思想文化。诗人的思想体系渗透着深刻的东方艺术与宗教的内涵,诗歌艺术的完美创造同轮回转世的东方宗教观结合在了一起,直接影响了诗人对于东方拜占庭象征的认识与希冀,老年的诗人不仅迎来了不朽艺术的真谛,而且迎来了东方宗教的关怀。他在《驶向拜占庭》的最后一节里为自己挑选了理想的再生形式:“一旦超脱自然,我将决不再用/任何自然物做我身体的外形。”〔2〕在此,叶芝将诗歌的结尾与前文对应起来,并在诗中凸显了前后相继的两个情景:一是由于拜占庭的呼唤,诗人离开了充满“肉感音乐”的欧洲;二是在拜占庭不朽艺术的映照中,诗人从东方宗教的视角领会了自己不死的灵魂,将东方宗教的永恒象征融入到了诗歌写作的意象世界。因此,在诗歌《驶向拜占庭》和《拜占庭》里,既有诗人关于自身不朽艺术的无限展望,又有关于东方宗教象征的解读。

在宗教与艺术的双轨上,诗人的和艺术主题始终同机械唯物论和灵魂怀疑论背道而驰,诗人明显地表现出对形上灵魂的热爱和对永恒精神的深信不疑。正是因为植根于诗人的宗教虔诚,拜占庭的东方宗教象征才可能为诗人显示无限生命的启示。不论是生的过程还是死的时刻,诗人凭借艺术的不朽如圣贤一般去消解被毁灭、被惩罚的恐惧与畏缩,凭借不朽艺术创造中的东方宗教象征,诗人确信一个充满神恩的世界应该留有诗人不朽的灵魂,确信拜占庭之旅为自己铺就了一条聆听东方宗教圣言的艺术之途:“我对一切众生一视同仁,我不憎恨任何人,我不偏爱任何人。但凡虔诚地礼拜我的,他们寓居于我之中,我寓居于他们之中。……你要知道,信仰我的人永不会被毁灭。”〔7〕显然,诗人对东方神性世界存在的追寻正是对自己永恒灵魂的期待,生命的终结带给老人的将是更高存在形式的出现。因此,躁动的青年会因“我”的离去而安静思考,“昏沉的皇帝”会因金鸟的吟唱而淡泊名利,永恒世界的召唤“以使他们获得慰藉”。“人们凭不死的双脚舞蹈”,宗教世界的宏大舞台已经将现世流动易变的场景掩盖,“不死的双脚舞蹈”代表的是不朽的灵魂之舞,是拜占庭不灭的火焰之舞。在《佛格斯与祭司》里,这样的东方宗教意象依然存在:“所有一切都曾经伟大而辉煌;/如今我自身空无,心如明镜。”〔3〕

当然,诗人的拜占庭之旅也体现了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思想的继承与坚守。诗人生活的年代为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传统的思想基础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以及唯物主义等思潮将传统的信仰体系和现实的物质世界尖锐地对立起来,并导致西方社会出现了空前的反叛思潮以及对传统信仰的抛弃;在“上帝已经死去”的口号下,“它们都沉溺于那肉感的音乐/而忽视了不朽的理性的杰作”。然而,诗人叶芝却一如既往地关注传统宗教的理念世界,关注人类灵魂的存在问题。诗人的拜占庭之旅再一次向人们宣誓:任何对于物质世界的探询永远不可能取代人们对于永恒灵魂世界的寻觅,只有这样的“寻觅”才能带给老年的诗人以内心的平静和对生的感激,也只有这样的寻觅,诗人的艺术与人生才会走向伟大圣贤于“上帝圣火中”的超然与解脱。

在诗人的眼里,现实的全部乃永恒世界的象征,拜占庭正好承载了这样的象征而成为永恒精神与艺术的现实代表。拜占庭既是现实之城,又是历史之城,更是艺术的不朽之城,呈现在这样的城中的不仅仅是物质世界的图景,而且是永恒主题的存在,“因此,我过海,/来到神城拜占庭”〔2〕。

参考文献:

〔1〕Kelly,John.The Collected Letters of W.B.Yeat〔M〕.Oxford:Clarendon Pr.,1986:220.

〔2〕Yeats,W.B.Collected Poems,VII〔M〕.London:Macmillan,1982:347,347,349,347,348,349,348,348.

〔3〕叶 芝.叶芝抒情诗全集〔M〕.傅 浩,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94:478,339,338,41.

〔4〕Yeats,W.B.Letters to Dorothy Wellesley〔M〕.London:OUP,1964:64.

上一篇: 有机合成工艺研发 下一篇: 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