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02 15:43: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

篇(1)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而兴起。两种理论关注教育管理中的知识问题、道德问题和伦理问题,围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就高校教育管理而言,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显然是普遍追求和采纳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也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主要观点

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实在教育管理领域对实证主义科学管理观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管理观。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观不重视组织及其结构,而是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不关注人的理性因素而是关注非理性因素,对人的理性关注的不是认知理性,而是价值和伦理理性。概括来讲,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科学的教育管理理论以人的主观价值为基础。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纯客观的,研究者的主观价值不可避免地渗透于研究的全过程。同样,人的主观价值取向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教育管理过程。第二,教育管理组织不是一个纯自然的客观实体,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社会实体。组织结构并不是教育管理的重心,对人的管理才是核心。因此,只关注组织结构而忽视组织中的人,是对教育管理组织不全面的认识。第三,管理和决策不仅涉及人的认知理性因素,还涉及到人的非理性因素,如主观价值、伦理、情感、意志等。人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两方面,而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这两方面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第四,教育管理者应具有真正有用的管理理论。技术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但却是远远不够的。教育管理中复杂的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有时候仅凭技术型的解决是不够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不仅要为他们的理负责,还要我他们的主观价值、伦理行为和非理负责。因此,应该对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以价值为导向的技术培训。

二、高校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的误区

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意识到了人文管理的重要性,但总体来看很多高校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方面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误区,亟待进一步讨论和厘清。高校教育管理中人们习惯将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对立起来,似乎两者是水火不容的。然而从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发展史看来,这两方面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两种教育管理观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混沌同意、并肩战斗、针锋相对、渐趋融合的发展过程。落实到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应该是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逐渐融合的过程。科学管理体现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的科学精神,人文管理强调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关注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对人的价值、尊严、人格的重视。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另一问题是,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并非对立的个体,而是统一的整体,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着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相对立的情况。这种片面和曲解不仅反映了高校管理者需要加强管理队伍理论知识学习,更应该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点,实现理论认知与实践运行的统一。

三、高校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的实践意义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耳熟能详,然而在实践操作中却鲜有用到好处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同样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处于尴尬境地。高校管理者应该深刻认识人文管理的实践意义,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落实贯彻。教师既是管理学生的主体,又是学校管理的客体。教师的双重身份要求高校管理者需要尊重教师的人格。管理者要相信教师既能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也能很好地完成学生的课堂管理。对教师的管理应该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积极性,让教师在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中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为教师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学生是一个有个性、有尊严、有主动性、有发展潜能的个体,对学生的管理也需要贯彻人文关怀。要坚决反对强制式教育、填鸭式教育,不考虑学生感受,甚至任意践踏学生的尊严的不人道行为,应该让学生在教育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感,得到情感的鼓舞,实现知识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管理者应该在制度制定和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第三方面要注意的就是课程管理的人文化。培养创新人才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授予,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要在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学生应该对这些问题拥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应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课程内容还应该坚持通识教育的原则。人才的全面发展应该接受科学、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识。通识教育应该以学生兴趣为中心,把知识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加以整合,把知识结构加以综合。既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需求,有考虑到社会需要和课程本身的逻辑统一,从而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实现自我。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无疑是高校教育管理的理想模式,作为高校管理者应该更加深入的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化、人文化的融合和统一。

作者:王勇 张楠 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弗雷德里克·泰罗是古典管理时期的开山鼻祖,开创了管理学发展史上的科学管理原理学派。然而,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泰罗的经典管理思想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议和挑战。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科学管理原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厂的劳动生产率,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亚当·斯密以来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管理方式是一种“大棒加胡萝卜”的物本管理手法,已经适应不了新时期的要求。更有甚者,有人简单地把科学管理原理与人际关系学派思想对立起来,认为科学管理原理是一种冷酷的非人本管理,因此,在人本管理已经成为普适管理价值的今天,泰罗的思想更是显得格格不入。那么,泰罗的管理思想是否真的过时了呢?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看待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地位呢?本文从管理学说和管理学理论的历史演进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它开创了公共行政学的管理主义研究途径,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并注重组织管理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型。

一、开创公共行政学的管理主义研究途径

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家戴维·罗森布鲁姆认为,自伍德罗·威尔逊以来,公共行政学开创了三种研究途径,即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而管理途径又可区分为两派,即传统(正统)管理途径,以及当代以革新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NPM)。公共行政研究的传统管理途径可追溯至19世纪美国的文官制度的改革运动。当时为消除政党分赃和官僚腐败给美国联邦政府系统带来的祸害,改革者提出“政府事务中具有商业性质的部分应当以一种完全企业化的模式运作。”传统管理途径的思维和逻辑主要是建立在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之上的。任职于1913—1921年的威尔逊总统提出,应该用(企业)行政管理的稳定原则———企业式原则来指导公共机构的运作,认为“行政的领域是一个企业的领域”。因此,为了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我们应该以私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为榜样,所谓行政问题就是管理问题。根据传统管理途径的观点,公共行政的意义在于追求效能、效率以及经济的最大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普遍掀起了一场政府改革运动,其矛头直指政府的机构膨胀、职能臃肿、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由此也推动了公共行政研究新的热潮,催生了公共行政研究的新管理途径。所谓新管理途径,一般又称为新公共管理(NPM)途径。与传统管理途径之发源相类似,这一新途径也主要是改革取向的,以期改善公共部门的绩效。新公共管理途径包含诸多改革假设,比如,公共行政的焦点应放在获取结果而非遵循程序上;公共行政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应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公共行政应强调顾客导向的观念,等等。与传统管理途径观点相类似,认为公共行政是非政治化的和企业化的,这是新公共管理途径的根本。在罗森布鲁姆看来,从价值、组织结构、对人的认识、认知模式、预算、决策观、政府职能等几个特征来说,尽管公共行政的传统管理途径和新管理途径之间存在不少差异,但总体上看是殊途同归的,崇尚效率和系统管理是其不二法门的哲学基础。而追根溯源,管理途径作为现代公共行政学的一种主流研究途径,历史上滥觞于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可以说,正是泰罗的学说,奠定了管理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合法性地位;也正是泰罗的思想,启发了威尔逊的研究灵感,从而触动他去吸收和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技术,写出了流传百年的《公共行政之研究》,进而创立了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共行政科学。

泰罗通过对时间动作制、职能工长制、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制的亲身体察,发掘出现代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法则———效率法则。在他看来,劳资双方都应崇尚科学管理工艺,追求生产率的提高,以实现双赢的目的。著名学者欧文·休斯认为,工厂装配线是体现泰罗思想的主要的社会领域,但政府运用科学管理的时间并不比它晚多少。因此,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泰罗当时就认为,科学管理可运用于公共部门的原因在于:它提供了政府中官僚制组织形式的运作方式,是一种最佳方法,其系统控制的思想非常符合僵化的等级制、过程和惯例。标准化任务及按其操作的工人与传统的行政模式是吻合的。甚至利用秒表计时进行绩效测量的做法在庞大的官僚组织及其分支中也较为普遍。

在泰罗其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尽管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决策学说、权变组织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各种管理学说和理论流派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对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然而,泰罗开创的传统管理研究途径,以及由其衍生的新管理研究途径,始终是公共行政学的正统研究途径,并未受到其它学派和研究途径的冲击而被边缘化。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所指出的,二战后管理学科领域出现所谓“理论丛林”现象,这使得泰罗等古典管理学者的观点被人发展得过于枝蔓,先后出现6个甚至11个学派的混乱局面。但很多学派其实是标新立异,只是迎合了社会的需要,在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其科学性值得质疑。而惟独由泰罗开创的管理科学研究途径,其合法性一直经久不衰甚至有久尔弥坚之势。对于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博兹曼提出过一个更具结论性的评论。他说:“科学管理在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在公共行政的实践和政府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对科学管理和科学原则的信奉迅速扩展并使其流行的正统做法,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人员的影响达到了顶峰。科学管理在1910—1940年期间一直对公共行政起着支配作用,它使公共行政具体化为一个学术领域。”

二、推动传统经验管理范式向现代的科学管理的转变

科学管理原理的本质是一场思想或精神革命,它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倡导新的科学管理精神,推动了传统经验管理范式向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变。关于这个问题,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中曾多次提醒人们不能只重技术而忘记了它的精神实质。他说:“科学管理是通过研究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它是以测量手段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根据实际而不是传统来决定所能完成任务的正确方法”“具体体现在科学管理的‘四个原理’上。不仅是管理手段上的,更是管理理念上的。”因此,“他自己由于对大批的所谓‘效率专家’借用了他的方法而忘却了他的基本原理而感到苦恼”。管理学家邓恩评论道,“科学管理的‘措施’绝不等同也不应取代科学成本核算方式等等的管理技巧问题,而后者则是一种坚持收集数据、列表分析并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工业社会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倡导一种全新管理范式的‘思想革命’。”

为什么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本质是一场思想或精神革命,而且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呢?这是因为泰罗一反传统的经验沿袭方法,采用科学的途径来解剖管理生活,探究管理的内在规律和普遍原则。他把科学视为良好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他之前,没有数据,没有理论、原则或制度,就没有人会相信管理能出效益,人们也不会把管理看成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比如,此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就意识到管理是土地、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生产力的“第四要素”,但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和重视。“只有泰罗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向社会的劳资双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阶层证明:真正的科学,那种能够导致充分掌握信息专业实践的科学不只是技巧、公式和规则,而是一种思想革命,一种世界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德·杜拉克认为,“直到1885年泰罗开始探索之前,还从没有人对工人的日常工作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怎样工作被看作是一种想当然的事情”。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也指出:“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成的一整套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实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

罗伯特·丹哈特则从公共组织理论的角度评价了科学管理原理对于实现管理范式演变的贡献。他提出:“泰罗著作中的哲学含义对公共行政学者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我们有可能觉得泰罗的科学很粗糙,但我们不能否定他推进了将严格的科学性运用于组织研究的观念。这种方法不久便成为了管理科学的主流。此外,科学原则最先是被运用于生产,但随后便‘向上和向外’扩大到组织的更高层次,或许可以说普及到了社会。”欧文·休斯更是对泰罗的思想充满誉美之词,他认为:“泰罗所追求的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用效率和科学取代了特定决策,当通过科学管理使雇主和雇员拥有相同利益时,它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变革。”

上述说明,正是泰罗把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精神应用于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才使人类社会的管理世界观和管理范式进行了一次哥白尼式的变革,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具体来看,这种转变体现在四个方面:

(1)经验管理的主体是个人,主要是通过有经验者起“传、帮、带”的作用,把长期积累的管理常识和管理窍门传授给其他人。相反,科学管理的主体不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由领导群体或管理群体来控制,同时还外加了参谋机构和智囊团(外脑)来辅助决策和参与管理。

(2)经验管理的客体(对象)是单纯的物,属于见物不见人的管理;而泰罗的科学管理对象不仅有物(如机器、工场),更重要还有人,它是通过对人的有效管理来实现对人和对物有机统一管理。

(3)经验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智慧、经验和个人胆识与阅历;科学管理依据的则是科学的方法、理论、工具、技术和艺术,实现了我国古代提倡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境界。泰罗明确指出:“必须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管理。”

(4)经验管理的程序简单和随意,没有规则意识和制度观念,“谋”和“断”合而为一;科学管理是一种程序管理和规则管理,讲究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管理的过程是分阶段、按步骤进行的,避免了主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泰罗反复强调:“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其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法律、条例和原则上。”

三、注重组织管理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型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理性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而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首先进行理性化的组织设计。为此,他提出了“官僚组织”(或称“科层制”)的概念。与此相对应,韦伯极力倡导工具理性,以适应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对组织管理的要求。由于泰罗与韦伯大体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因此很多人以为泰罗也效法韦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把工具理性发挥到了极致,并由此断定泰罗的管理是以“经济人”假设为根基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经济人”假设来断定泰罗的管理就是见物不见人的物本管理,属于典型的工具理性;恰恰相反,在泰罗的著作和思想中,始终闪烁着社会理性的光芒,充满了关注弱者和劳资共同利益的人本意识。

要研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区分工具理性和社会理性的基本涵义。所谓工具理性,是指在人性的设定上,把组织人单纯看作“经济人”,诉求物质利益上的最大化;在管理的对象上,把人看作是机器的附件或依附物,实施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物本管理;在管理的价值取向上,关注组织赢利的最大化,忽视个人和社会的利益。而社会理性,则同时关注人的多方面需要特别是社会心理需要、社会的公共精神和国家的公共利益。从总体上看,前工业社会的传统管理属于典型的工具理性管理,见物不见人,纯粹把人看作是工具性附属物。泰罗的科学管理虽然是在科层组织场景下进行的,受特定历史环境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工具理性的组织管理方式,因为其根本目标在于最大限度提高组织效率和生产能力。但必须承认,它同时也注重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

(1)泰罗的管理哲学的初衷在于高扬“提高全国性效果”大旗,配合罗斯福总统倡导的“保护国家资源,增进全国性效果”的呼吁。泰罗认为他自己写《科学管理原理》一文有三个目的,其中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简明的例证,指出由于我们日常的几乎所有行为的低效能使全国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并因此在美国全社会宣传和灌输科学管理的精神,提高社会效率和全国性效果。但很显然,传统的基于工具理性的组织管理思路往往是狭隘的,它只重视组织个人或内部的效益,其目标诉求尚未升华到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层次。

(2)关注管理层和被管理层双方的收益,实现了由瓜分既定蛋糕向做大蛋糕的理念嬗变。在《科学管理原理》第一章的开篇泰罗就旗帜鲜明地提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当时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相信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必然是对立的,但泰罗认为,“科学管理则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基础在于相信两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3)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是合作博弈而非劳工阶层的“囚徒困境”博弈。在论证《科学管理原理》时,泰罗明确地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他把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亲密友好的关系,强调为是科学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篇(3)

弗雷德里克·泰罗是古典管理时期的开山鼻祖,开创了管理学发展史上的科学管理原理学派。然而,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泰罗的经典管理思想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议和挑战。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科学管理原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厂的劳动生产率,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亚当·斯密以来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管理方式是一种“大棒加胡萝卜”的物本管理手法,已经适应不了新时期的要求。更有甚者,有人简单地把科学管理原理与人际关系学派思想对立起来,认为科学管理原理是一种冷酷的非人本管理,因此,在人本管理已经成为普适管理价值的今天,泰罗的思想更是显得格格不入。那么,泰罗的管理思想是否真的过时了呢?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一种态度,看待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地位呢?本文从管理学说和管理学理论的历史演进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它开创了公共行政学的管理主义研究途径,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并注重组织管理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型。

一、开创公共行政学的管理主义研究途径

当代美国公共行政学家戴维·罗森布鲁姆认为,自伍德罗·威尔逊以来,公共行政学开创了三种研究途径,即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而管理途径又可区分为两派,即传统(正统)管理途径,以及当代以革新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NPM)。公共行政研究的传统管理途径可追溯至19世纪美国的文官制度的改革运动。当时为消除政党分赃和官僚腐败给美国联邦政府系统带来的祸害,改革者提出“政府事务中具有商业性质的部分应当以一种完全企业化的模式运作。”传统管理途径的思维和逻辑主要是建立在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之上的。任职于1913—1921年的威尔逊总统提出,应该用(企业)行政管理的稳定原则———企业式原则来指导公共机构的运作,认为“行政的领域是一个企业的领域”。因此,为了提高政府运作的效率,我们应该以私有企业的行政管理为榜样,所谓行政问题就是管理问题。根据传统管理途径的观点,公共行政的意义在于追求效能、效率以及经济的最大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普遍掀起了一场政府改革运动,其矛头直指政府的机构膨胀、职能臃肿、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由此也推动了公共行政研究新的热潮,催生了公共行政研究的新管理途径。所谓新管理途径,一般又称为新公共管理(NPM)途径。与传统管理途径之发源相类似,这一新途径也主要是改革取向的,以期改善公共部门的绩效。新公共管理途径包含诸多改革假设,比如,公共行政的焦点应放在获取结果而非遵循程序上;公共行政在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应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公共行政应强调顾客导向的观念,等等。与传统管理途径观点相类似,认为公共行政是非政治化的和企业化的,这是新公共管理途径的根本。在罗森布鲁姆看来,从价值、组织结构、对人的认识、认知模式、预算、决策观、政府职能等几个特征来说,尽管公共行政的传统管理途径和新管理途径之间存在不少差异,但总体上看是殊途同归的,崇尚效率和系统管理是其不二法门的哲学基础。而追根溯源,管理途径作为现代公共行政学的一种主流研究途径,历史上滥觞于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可以说,正是泰罗的学说,奠定了管理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的合法性地位;也正是泰罗的思想,启发了威尔逊的研究灵感,从而触动他去吸收和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技术,写出了流传百年的《公共行政之研究》,进而创立了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共行政科学。

泰罗通过对时间动作制、职能工长制、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制的亲身体察,发掘出现代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法则———效率法则。在他看来,劳资双方都应崇尚科学管理工艺,追求生产率的提高,以实现双赢的目的。著名学者欧文·休斯认为,工厂装配线是体现泰罗思想的主要的社会领域,但政府运用科学管理的时间并不比它晚多少。因此,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公共行政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泰罗当时就认为,科学管理可运用于公共部门的原因在于:它提供了政府中官僚制组织形式的运作方式,是一种最佳方法,其系统控制的思想非常符合僵化的等级制、过程和惯例。标准化任务及按其操作的工人与传统的行政模式是吻合的。甚至利用秒表计时进行绩效测量的做法在庞大的官僚组织及其分支中也较为普遍。

在泰罗其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尽管人际关系学派、管理决策学说、权变组织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各种管理学说和理论流派层出不穷,众说纷纭,对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然而,泰罗开创的传统管理研究途径,以及由其衍生的新管理研究途径,始终是公共行政学的正统研究途径,并未受到其它学派和研究途径的冲击而被边缘化。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所指出的,二战后管理学科领域出现所谓“理论丛林”现象,这使得泰罗等古典管理学者的观点被人发展得过于枝蔓,先后出现6个甚至11个学派的混乱局面。但很多学派其实是标新立异,只是迎合了社会的需要,在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其科学性值得质疑。而惟独由泰罗开创的管理科学研究途径,其合法性一直经久不衰甚至有久尔弥坚之势。对于泰罗及其科学管理原理在公共行政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博兹曼提出过一个更具结论性的评论。他说:“科学管理在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在公共行政的实践和政府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对科学管理和科学原则的信奉迅速扩展并使其流行的正统做法,公共行政和公共行政人员的影响达到了顶峰。科学管理在1910—1940年期间一直对公共行政起着支配作用,它使公共行政具体化为一个学术领域。”

二、推动传统经验管理范式向现代的科学管理的转变

科学管理原理的本质是一场思想或精神革命,它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倡导新的科学管理精神,推动了传统经验管理范式向现代科学管理的转变。关于这个问题,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中曾多次提醒人们不能只重技术而忘记了它的精神实质。他说:“科学管理是通过研究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它是以测量手段和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根据实际而不是传统来决定所能完成任务的正确方法”“具体体现在科学管理的‘四个原理’上。不仅是管理手段上的,更是管理理念上的。”因此,“他自己由于对大批的所谓‘效率专家’借用了他的方法而忘却了他的基本原理而感到苦恼”。管理学家邓恩评论道,“科学管理的‘措施’绝不等同也不应取代科学成本核算方式等等的管理技巧问题,而后者则是一种坚持收集数据、列表分析并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工业社会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倡导一种全新管理范式的‘思想革命’。”

为什么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本质是一场思想或精神革命,而且挑战了传统的经验管理范式呢?这是因为泰罗一反传统的经验沿袭方法,采用科学的途径来解剖管理生活,探究管理的内在规律和普遍原则。他把科学视为良好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在他之前,没有数据,没有理论、原则或制度,就没有人会相信管理能出效益,人们也不会把管理看成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比如,此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就意识到管理是土地、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生产力的“第四要素”,但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和重视。“只有泰罗第一次从理论的高度向社会的劳资双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阶层证明:真正的科学,那种能够导致充分掌握信息专业实践的科学不只是技巧、公式和规则,而是一种思想革命,一种世界观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德·杜拉克认为,“直到1885年泰罗开始探索之前,还从没有人对工人的日常工作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怎样工作被看作是一种想当然的事情”。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也指出:“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成的一整套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实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

罗伯特·丹哈特则从公共组织理论的角度评价了科学管理原理对于实现管理范式演变的贡献。他提出:“泰罗著作中的哲学含义对公共行政学者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虽然我们有可能觉得泰罗的科学很粗糙,但我们不能否定他推进了将严格的科学性运用于组织研究的观念。这种方法不久便成为了管理科学的主流。此外,科学原则最先是被运用于生产,但随后便‘向上和向外’扩大到组织的更高层次,或许可以说普及到了社会。”欧文·休斯更是对泰罗的思想充满誉美之词,他认为:“泰罗所追求的是一种根本性的变革,用效率和科学取代了特定决策,当通过科学管理使雇主和雇员拥有相同利益时,它甚至成为一种社会变革。”

上述说明,正是泰罗把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精神应用于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才使人类社会的管理世界观和管理范式进行了一次哥白尼式的变革,实现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具体来看,这种转变体现在四个方面:

(1)经验管理的主体是个人,主要是通过有经验者起“传、帮、带”的作用,把长期积累的管理常识和管理窍门传授给其他人。相反,科学管理的主体不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他由领导群体或管理群体来控制,同时还外加了参谋机构和智囊团(外脑)来辅助决策和参与管理。

(2)经验管理的客体(对象)是单纯的物,属于见物不见人的管理;而泰罗的科学管理对象不仅有物(如机器、工场),更重要还有人,它是通过对人的有效管理来实现对人和对物有机统一管理。

(3)经验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智慧、经验和个人胆识与阅历;科学管理依据的则是科学的方法、理论、工具、技术和艺术,实现了我国古代提倡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境界。泰罗明确指出:“必须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管理。”

(4)经验管理的程序简单和随意,没有规则意识和制度观念,“谋”和“断”合而为一;科学管理是一种程序管理和规则管理,讲究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管理的过程是分阶段、按步骤进行的,避免了主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泰罗反复强调:“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其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法律、条例和原则上。”

三、注重组织管理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型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理性化是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而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就必须首先进行理性化的组织设计。为此,他提出了“官僚组织”(或称“科层制”)的概念。与此相对应,韦伯极力倡导工具理性,以适应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对组织管理的要求。由于泰罗与韦伯大体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因此很多人以为泰罗也效法韦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把工具理性发挥到了极致,并由此断定泰罗的管理是以“经济人”假设为根基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经济人”假设来断定泰罗的管理就是见物不见人的物本管理,属于典型的工具理性;恰恰相反,在泰罗的著作和思想中,始终闪烁着社会理性的光芒,充满了关注弱者和劳资共同利益的人本意识。

要研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区分工具理性和社会理性的基本涵义。所谓工具理性,是指在人性的设定上,把组织人单纯看作“经济人”,诉求物质利益上的最大化;在管理的对象上,把人看作是机器的附件或依附物,实施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物本管理;在管理的价值取向上,关注组织赢利的最大化,忽视个人和社会的利益。而社会理性,则同时关注人的多方面需要特别是社会心理需要、社会的公共精神和国家的公共利益。从总体上看,前工业社会的传统管理属于典型的工具理性管理,见物不见人,纯粹把人看作是工具性附属物。泰罗的科学管理虽然是在科层组织场景下进行的,受特定历史环境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工具理性的组织管理方式,因为其根本目标在于最大限度提高组织效率和生产能力。但必须承认,它同时也注重由工具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

(1)泰罗的管理哲学的初衷在于高扬“提高全国性效果”大旗,配合罗斯福总统倡导的“保护国家资源,增进全国性效果”的呼吁。泰罗认为他自己写《科学管理原理》一文有三个目的,其中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简明的例证,指出由于我们日常的几乎所有行为的低效能使全国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并因此在美国全社会宣传和灌输科学管理的精神,提高社会效率和全国性效果。但很显然,传统的基于工具理性的组织管理思路往往是狭隘的,它只重视组织个人或内部的效益,其目标诉求尚未升华到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层次。

(2)关注管理层和被管理层双方的收益,实现了由瓜分既定蛋糕向做大蛋糕的理念嬗变。在《科学管理原理》第一章的开篇泰罗就旗帜鲜明地提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当时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相信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必然是对立的,但泰罗认为,“科学管理则恰恰相反,它的真正基础在于相信两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3)强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是合作博弈而非劳工阶层的“囚徒困境”博弈。在论证《科学管理原理》时,泰罗明确地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他把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亲密友好的关系,强调为是科学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篇(4)

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提高管理效益,从而提高军队打胜仗的能力。军队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的大系统,正因为如此,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管理理念和方法论,统筹考虑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各要素和各系统,理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加快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进程。

1 运用系统管理理念,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必要性

1.1 新军事革命的需要

21世纪,“信息”和“系统”成为时代的核心概念。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的理论认为,“系统思考”得出的或许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但却降低了因不了解“系统”而做出错误选择的可能性。新军事革命的主要目标就是建设信息化军队,其核心是“系统综合、要素集成”――即系统集成。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军队各级管理者纷纷将系统理论及方法应用于军队的管理活动中,以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已经成为军队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管理理论。

1.2 科学管理的需要

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需要更新管理观念,加强现代管理理论学习,掌握系统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在解决管理问题时,寻求对象系统化、系统运行有序化、信息传输高效化、系统控制最优化,因而在复杂系统尤其是军队信息化建设大系统的组织管理方面,具有传统管理方法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因此,只有把军队管理对象视为系统要素,把军队管理活动视为系统集成,从而实现军队管理工作从经验型向科学型、分散化向系统化、哲理型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转化。

1.3 优化管理体制的需要

高效能的管理体制必须凭借高效能的管理。军队管理体制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结构性要素。体制是否科学,对战斗力的生成、巩固和提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提高军队管理系统乃至整个军队系统的整体功能,需要优化军队系统整体功能,调整要素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构成系统的每一要素的功能,寻求科学合理的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的形式。为此,必须着眼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走质量建军和科学管理之路,遵循“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则优化管理体制,使之结构合理、机构精干,以期从整体结构上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

2 运用系统管理理念,提高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

2.1 运用系统管理理念,增强整体效能

根据系统的观点,未来信息化战争是系统与系统的对抗。运用系统思想的整体性原则就是将军队信息化看作一个完整的体系。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统筹考虑,提高军队战略管理和整体筹划能力。要搞好跨军兵种、跨领域的协调和部门利益限制,优化资源配置。军队作战力量编成、作战要素的构成、后勤保障等问题,都要按照系统整体的要求来分析、判断和决策。通过优化要素组合,进而形成系统整体的最佳结构,增强我军信息化建设整体效能。

2.2 运用系统管理理念,加快建设进程

军队是一个管理的世界,军事管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行政管理是做好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但是行政管理不是军事管理工作的全部。系统科学要求我们把管理视为系统,把管理活动视为系统行为,应用系统的观念、理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管理问题,以获得系统的整体效应。也就是说具体工作的管理也要贯彻系统管理的思想,只有把相关领域的管理做到了、做好了,才能保证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2.3 运用系统管理的方法论,提高管理效益

系统管理方法是系统理论的实际运用,该方法运用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并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从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和研究管理对象,以取得最佳处理问题的方法。

当前,在深化新军事革命,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之际,走科学管理之路是我军质量建军,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强运用系统管理理念,使军队管理向着精确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焕.系统科学方法与军队管理[M].蓝天出版社,2001.

篇(5)

0 引言

建筑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定义为:把有关建筑企业的行政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技术管理和统计方法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体系,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从而施工建成适用、经济、可靠、安全的工程。

1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改进为主; 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即提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各部门全员参加,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程序,使生产经营所有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之中;在工作中将过去的以分工为主转变为以协调为主,使企业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有机的整体。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很大一部分集中到“全”字身上,也就是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管理采取的方法是科学的,多种多样的。

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及工作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化,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质量管理建立适用和完善的质量工作体系,对每个生产环节加以管理,做到全面运行和控制。通过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产品的形成和使用全过程管理,全面保证产品质量。

2 “三全”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三全”管理,所谓三全管理,主要是指全过程、全员、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这是指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直到回访保修的全过程。全过程管理就是对每一道工序都要有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全员的质量管理:指要让每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质量标准,必然涉及每一位职工是否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优秀的工作质量。因此,全员质量管理要强调企业的全体员工用自己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每一道工序质量。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从组织管理来解释。在企业管理中,每一个管理层次都有相应的质量管理活动,不同层次的质量管理活动的不同。上层侧重于决策与协调,中层侧重于执行其质量职能;基层(施工班组)侧重于严格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其基本理论及指导思想就是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看待质,不仅看产品采用技术标准的水平,还要看产品适合用户需要的程度;同时从社会需要出发,树立一个明确而又可行的质量奋斗目标,形成一个有利于对产品质量实施系统管理的质量体系,把一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都能参与质量管理的现代质量管理思想。总的来说,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条:

3.1 全面质量的观点

指除了要重视产品本身的质量特征外,还要特别重视数量(工程量),交货期(工期),成本(造价)和服务(回访保修)的质量以及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把产品质量建立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用科学技术和高效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有全面质量的观点,才能在企业中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3.2 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要满足用户的期望,让用户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把用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仅要使产品质量达到用户要求,而且要价廉物美,供货及时,服务周到,要根据用户的需要,不断地提有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为用户服务还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明确提出“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口号,使每一道工序都为下一道工序着想,真正地提高本工序的工作质量,保证不为下道工序留下质量隐患。

3.3 预防为主的观点

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是在施工(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为此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就是强调各道工序,各个环节都要采取预防性控制。重点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把各种可能产生质量隐患的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3.4 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是科学管理的依据。一切用数据说话,就是用数据来判别质量标准,用数据来寻找质最波动的原因,揭示质量波动的规律;用数据来反映客观事实,分析质量问题,把管理工作定量化,以便于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对质量进行动态控制。这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

3.5 持续改进的观点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就一个组织而言,为了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组织应不断产品质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坚持持续改进,组织才能不断进步。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只有坚持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改进工程质量,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

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PDCA循环法。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把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即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进行质量管理,这四个阶段不断循环下去,故称PDCA循环。它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科学管理工作方法。PDCA循环,事实上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四个阶段包括: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并根据本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实际可能,进行工程施工计划安排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制定的计划组织施工生产,并且要全面保证施工的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第三阶段:检查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己施工的工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第四阶段:处理阶段。主要是按照使用单位的意见和检查阶段中评定意见进行总结处理,凡属合理部分编成标准,以备将来再次执行。

八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用数据加以说明。

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第三步: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

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活动计划和措施。计划和措施中要体现为什么订计划,达到的目标,采用何种手段,谁来执行等具体内容。

第五步: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实施。

第六步:根据计划的内容和要求,检查实施结果,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七步: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纳为标准、制度,防止重复发生。

第八步: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业作为国家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产品的质量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其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危,必须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篇(6)

一、 管理范式的缺失

“范式”的英文为“Paradigm”,源自希腊词“Paradeig-ma”,意指“模范”或“模型”,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于1962年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在库恩看来,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假设,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共同体信念”,只有有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共同信念,才能进行选择、评价和批评。库恩在“范式”概念中还强调了社会心理的因素,使之具有文化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涵,强调核心概念、理论、观点、命题等理性的规则,使范式又有了方法、模型或模式的内涵。

在管理领域,根据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管理范式,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共同信念,即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管理提供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管理理论的一种传统并为管理研究规定了努力的方向。

自从人群出现便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管理活动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能找到古代哲人对管理思想的智慧之光。但是学界普遍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是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约尔《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为诞生标志。在这百年间,管理理论从无到有,从一枝独秀到百家争鸣,直至走入管理理论丛林,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然而统观现有的管理理论文献,却少有对管理范式进行探讨,似乎管理范式并不存在。尽管库恩的范式分析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不同学科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但管理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与其他自然学科在学科性质上有很大不同,似乎不适用严格的范式理论来描述。从“科学共同体信念”的角度看,管理学似乎存在着不同的科学共同信念。管理学的研究者大都来自于管理实践一线,他们以自己的经验观察和知识背景为出发点,不同的研究者由于所处的组织环境、组织地位的不同,研究问题的视角和出发点也无法形成统一的范式。故管理范式似乎先天不足,后天的发展也似乎无法走向统一。

二、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进

(1)科学管理的兴起

科学管理是伴随着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产生的,是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国家影响最大、推广最普遍的一种管理思想理论,其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问题,其主要标志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和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和德国的马克斯·韦伯。

1.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在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里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产组织合理化和生产作业标准化的科学方法及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有:

(1) 改进工作方法,并根据工作要求挑选和培训工人,进行动作研究,使劳动方法标准化,以提高劳动效率;

(2) 改进分配方法,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3) 改进生产组织,加强企业管理。

泰勒主张把管理人员从工人中分离出来,使得有人开始从事专职的管理工作。由于采用了科学的作业程序和管理方法,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两三倍。

2.法约尔的《工业管理一般管理》

法约尔探讨了管理的一般理论,他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一般管理》中提出了管理的职能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工作构成的,并总结了14条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限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别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权,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他认为这些原则对于提高管理过程效率至关重要。

3.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韦伯则提出了“理想的科层组织关系”理论,并将权力的类型分为传统型权力、个人魅力型权力和法理型权力三种,指出只有法理型权力才能成为科层组织的基础。韦伯其人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2)行为科学的产生

相较于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着重于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管理,研究者开始把管理的注意力从生产现场的机器操作转向生产过程的人性面,从对人的经济需要的注意转向对人的社会性需要的关心。其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论有:

1. 人际关系理论

美国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于19世纪30年代初期,发表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管理和工人》等著作,在“霍桑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人际关系学说,指出:工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企业中除了存在着“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对生产率有很大的影响;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

2. 激励理论

主要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美国的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或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了满足,才能产生高一级的需要,因此,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促使管理者开始关注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将对人的管理提升到所有管理对象中最重要的地位,引发了许多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如参与管理、目标管理等。

篇(7)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4-0053-04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诞生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得脑力劳动在整个劳动构成中的比例日益提高,这也标志着传统企业管理对员工以外部控制方式为主的管理手段受到挑战,管理重点必须转移到进行“自我控制”轨道上来。另外,科学管理自身在理论构建方面存在的缺陷,也促成了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实践。如,科学管理把分析和行动的原则混为一谈,误解了人力资源的特质;科学管理区分计划和执行,违背了许多工作自身的逻辑;科学管理自身存在局限性和滞后性等。企业文化管理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行为科学,它提出了完整的与科学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框架,强调“以人为本”,提倡用“以人为中心”替代“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重视对机构成员的内在激励。并且,企业文化现在已经渗透到企业的各个角落,作用在企业日常事务的方方面面,其外延与内涵都远大于以制度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的上述特点有效弥补了科学管理的不足,也揭示了企业文化管理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企业文化管理就是企业为提升自身价值,立足企业经营管理总体目标,根据企业文化的内在规律和特点,系统、主动地对企业文化实施管理的过程。因此,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与特点

(一)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

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行动规范和最终经营成果。企业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所信奉的(Belief)、企业所主张的(Expression)和企业所践行的(Deed)。其中,“企业所信奉的”指企业的基本假设,表达了企业对关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所有事物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为全体企业成员所分享,并深埋在每个成员思想意识的深处。基本假设反映了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根本,也是企业文化其他两个层次最重要的思想根源和现实基础(下文统称为企业基本假设体系)。“企业所主张的”指企业管理者或机构成员所公开主张的价值观与信念体系,是企业关于基本假设的公开主张,包括书面声明、正式文件、文化手册、标语口号等各类形式。“企业所主张的”来源于企业的基本假设,并丰富、充实和完善了基本假设(下文统称为企业价值体系)。“企业所践行的”指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企业文化,表示企业和机构成员实际的所作所为,“企业所践行的”既是企业基本假设与公开主张的体现,也是基本假设和公开主张在机构内部传播与分享的根本保障和基本方式(下文统称为企业执行体系)。上述层次划分称之为“企业文化的三位一体模型”(BED模型)。

根据上述对企业文化本质和层次的认识,我们认为,企业文化管理就是企业为提升自身价值,立足企业经营管理总体目标,根据企业文化的内在规律和特点,系统、主动地对企业文化实施管理的过程。

(二)企业文化管理的特征

1 企业文化管理的对象是整个企业。因此,其内容必然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各个层面,包括企业战略规划、运营控制、支持保障、队伍建设、决策程序、营销组织等各个方面。

2 企业文化管理以提升企业价值为根本目标。其根本目的是改善企业整体的业绩表现和核心竞争力。

3 企业文化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企业每个成员既是实施企业文化管理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管理作用的对象。因此,企业文化管理并非由企业管理层和特定部门主导的个别行为,而是一个由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密切互动的复杂过程。

4 企业文化管理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企业文化管理并非企业特定阶段的工作任务,而是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和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客观存在。

企业文化管理的特征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建设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以提高企业的文化表现力为目标,通过使企业文化体系更加系统、完善和规范,使各种表现形式的企业文化更加生动并富有感染力,从而使企业文化在机构成员间得到更好的认同和分享等。因此,两者在目标、对象、手段及作用等各方面均存在根本区别。

二、企业文化管理的方法

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围绕企业基本假设的管理行为,包括基本假设的适当性管理和一致性管理两个方面。

(一)基本假设的适当性管理

1 基本假设适当性管理的客观需要。基本假设是在机构成员在共同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中形成的,代表了创建者、早期的团队成员、新加入的核心人员的个人假设、价值观和理念。基本假设属于经过团队检验的观念,适应了企业当时的内外部环境和时代特点。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化,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换,曾经适应的基本假设可能已经变得不再适应,甚至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障碍。这就对基本假设进行适当性评估和优化提出了客观要求。

2 基本假设适当性管理的理论基础。在基本假设的适当性管理上,约翰,P.科特和詹姆斯,L赫斯科特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通过大量的实证案例,提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的三个理论(理论Ⅰ、理论Ⅱ、理论Ⅲ),为企业文化适当性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根据理论Ⅰ,在强力型的企业文化中,公司领导层具有一系列基本一致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方法,并且新成员也很快接受这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有助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强力型的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解释短期经营业绩的优异,但是对长期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却是微弱的,没有研究表明强力型的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面对强力型企业文化的弱点,在理论Ⅱ(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的研究中发现,没有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当企业文化适应于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时,这种文化便是有效的。企业文化的适应性越强,企业的经营业绩越好;反之,适应性越小,企业经营业绩越差。

在理论Ⅱ关于企业文化与市场环境(广义)适应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理论Ⅲ(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只有那些能够使企业适应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并在这一适应过程中领先于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才会促进企业长期经营业绩的提高。市场环境适应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企业长期经营业绩。

3 对基本假设进行适当性管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第一,准确地判断内外部经营环境。全面准确地分析与把握内外部经营环境及其变化趋势,是对基本假设进行适当性管理的基础。因此,作为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内外部经营环境的最新变化,包括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形势、同业竞争及内部物质资源条件、人力资源结构及层次变化等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全面研究判断这些变化可能对本企业经营管理产生的影响。第二,对基本假设进行梳理和评估。在对内外经营环境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涉及外部适应与内部整合两个层面的基本假设进行系统梳理,并结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情况对基本假设的适当性进行评估。第三,对基本假设的适当性进行优化。根据对内外部经营环境和基本假设进行对照评估的结果,对不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基本假设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基本假设的一致性管理

适当性管理是针对基本假设的内涵的管理,是对意识思维进行管理的范畴,而一致性管理则是针对基本假设的实践管理,是执行落实的范畴。

1 基本假设一致性管理的客观需要。第一,由于价值体系与执行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主观过程,因此,两者从内涵上与基本假设高度一致只是理想情况,存在差异才是常态。而这种差异的存在将对基本假设的传播和分享起负面作用。这就对基本假设实施逻辑一致性管理提出了客观需要。第二,由于企业内部不同成员在经历、学历、年龄、地位、家庭、富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个人需求的差异化和多元化,从而在组织内部形成复杂多样的心理动机,并造成个体行为方式与组织期待的差异。通过对基本假设在企业内部个体层面实施一致性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组织个体在心理动机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从而实现组织目标,这是对基本假设进行一致性管理的现实意义。

2 基本假设一致性管理的理论基础。马斯洛关于需求的动机理论及麦格雷戈关于X理论和Y理论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基本假设的一致性管理确立了理论基础。第一,马斯洛是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被誉为“人本心理学之父”。在其划时代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求划分为五类,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需求层次动力学。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由于个体在经历、性格、年龄、家庭、地位、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差异,组织内部必然存在多元化、差异化的需求,具体表现为不同个体在需求层次、动机强弱、满足方式、满足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组织成员基本假设复杂性的主要根源,在客观上会造成组织内部存在复杂多样的动机和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第二,X理论与Y理论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提出的两种互相对立的人性假设。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引起学术界和管理界的高度关注,一方面作为组织管理学的经典理论应用于教科书中,另一方面在实践领域引发了长期而热烈的争论。麦格雷戈的研究指出,“每个管理决策和管理行动的背后,都有一种人性与人的假设”。它所总结的关于X理论和Y理论的一系列基本假设向我们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显然,在实践领域,X理论和Y理论并不绝对对立,两者都有各自发挥作用的空间和领域。

这些成果说明了在组织内部对基本假设实施一致性管理的必要性。基本假设的一致性管理重视组织内部在个体需求、动机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客观性,重视员工个体基本假设的复杂性,通过价值主张、制度规范、礼仪仪式引导等方式,强化员工对企业基本假设的分享认同,从而最大限度地统一组织成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在达成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组织成员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最终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协同发展。

3 基本假设一致性管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第一,内容梳理。对企业基本假设、价值体系与执行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并且以书面形式形成完整、系统的假设体系、价值体系和执行体系。第二,逻辑一致性管理。逻辑一致性管理是针对三个层次具体内容一致程度的管理。该环节需要对企业基本假设、价值体系和执行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逐项对照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其逻辑相符程度,如果存在偏离则需要逐项进行纠正。第三,实践一致性管理。实践一致性管理是针对企业成员对基本假设和价值体系的认可和践行程度的管理。该环节工作需要借助问卷调查、管理层与员工访谈、经营成果分析、内外部合作机构评价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三、加强企业文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对企业文化管理进行科学定位

知识经济、充分竞争、员工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变化,已导致现代企业内外部经营管理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为应对竞争压力,企业需要建立全员参与的经营管理机制;为改善员工激励,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存在的意义、工作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途径;为强化内部风险控制,企业需要能够为员工提供全面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信念。这正是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也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任务。

(二)加强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内在规律的把握

企业基本假设作为伴随企业成长的客观存在,反映了企业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并决定企业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行动规范和最终经营成果。从企业基本假设出发,进一步将企业文化分为“所信奉的”、“所主张的”和“所践行的”三个层次,从而确立人在企业文化形成和运行过程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这有助于澄清实践层面对企业文化本质和层次的模糊认识,强化人们对企业文化形成机制、作用机理、传承机制等内在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三)正确处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关系

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分别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三种不同方式。以经验为主要管理手段,即称为经验管理;以制度管理为主要手段,即称为科学管理;而以企业文化管理为主要手段,即称为文化管理。关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许多观点认为,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这一观点契合了企业管理发展的时间窗口和时代背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并不符合企业管理的内在逻辑。

1 经验管理将长期稳定存在。经验管理在工业化大生产的初期是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虽然科学管理弥补了经验管理的不足,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率,并使企业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但经验管理从未彻底离开过企业管理领域。对任何企业而言,经验管理作为基本的管理手段都将长期而稳定地发挥作用。

篇(8)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以质量检验为主的传统式质量管理方法,以严格把关为手段,以被动管理的少数专业人员为主要控制力量,因此,施工单位长期存在着抢进度、抓工作量,忽视质量及其相应的管理,从而导致质量事故多、质量通病多、工期拖延、施工成本高、为用户服务差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往往只依赖一年若干次的大检查或上级的行政命令。甚至是从严格处罚等手段,来使这些问题得到暂时决。但不久之后,这种问题又重复出现。大量的事实证明,传统式质量管理方法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管理方法,它远不适应科学技术及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要以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方法取代它,这个新的管理方法即是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改进为主;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即提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各部门全员参加,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和程序,使生产经营所有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之中;在工作中将过去的以分工为主转变为以协调为主,使企业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有机的整体。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很大一部分集中到“全”字身上,也就是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管理采取的方法是科学的,多种多样的。

针对不同企业的生产条件,工作环境及工作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化,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质量管理建立适用和完善的质量工作体系,对每个生产环节加以管理,做到全面运行和控制。通过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通过对产品的形成和使用全过程管理,全面保证产品质量。

二、“三全”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三全”管理,所谓三全管理,主要是指全过程、全员、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这是指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直到回访保修的全过程。全过程管理就是对每一道工序都要有质量标准,严把质量关,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2、全员的质量管理

指要让每道工序质量都符合质量标准,必然涉及每一位职工是否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优秀的工作质量。因此,全员质量管理要强调企业的全体员工用自己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每一道工序质量。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主要是从组织管理来解释。在企业管理中,每一个管理层次都有相应的质量管理活动,不同层次的质量管理活动的不同。上层侧重于决策与协调,中层侧重于执行其质量职能;基层(施工班组)侧重于严格按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其基本理论及指导思想就是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看待质,不仅看产品采用技术标准的水平,还要看产品适合用户需要的程度;同时从社会需要出发,树立一个明确而又可行的质量奋斗目标,形成一个有利于对产品质量实施系统管理的质量体系,把一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都能参与质量管理的现代质量管理思想。总的来说,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有以下几条:

1、全面质量的观点

指除了要重视产品本身的质量特征外,还要特别重视数量(工程量),交货期(工期),成本(造价)和服务(回访保修)的质量以及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质量。把产品质量建立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用科学技术和高效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有全面质量的观点,才能在企业中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2、为用户服务的观点

要满足用户的期望,让用户得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把用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不仅要使产品质量达到用户要求,而且要价廉物美,供货及时,服务周到,要根据用户的需要,不断地提有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标准。为用户服务还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明确提出“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口号,使每一道工序都为下一道工序着想,真正地提高本工序的工作质量,保证不为下道工序留下质量隐患。

3、预防为主的观点

工程质量(产品质量)是在施工(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为此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就是强调各道工序,各个环节都要采取预防性控制。重点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把各种可能产生质量隐患的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4、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是科学管理的依据。一切用数据说话,就是用数据来判别质量标准,用数据来寻找质最波动的原因,揭示质量波动的规律;用数据来反映客观事实,分析质量问题,把管理工作定量化,以便于及时采取对策、措施,对质量进行动态控制。这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标志。

5、持续改进的观点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就一个组织而言,为了改进组织的整体业绩,组织应不断产品质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坚持持续改进,组织才能不断进步。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只有坚持持续改进,才能不断改进工程质量,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为PDCA循环法。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把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划分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即按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进行质量管理,这四个阶段不断循环下去,故称PDCA循环。它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科学管理工作方法。PDCA循环,事实上就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四个阶段包括: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使用者的要求并根据本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实际可能,进行工程施工计划安排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制定的计划组织施工生产,并且要全面保证施工的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第三阶段:检查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己施工的工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第四阶段:处理阶段。主要是按照使用单位的意见和检查阶段中评定意见进行总结处理,凡属合理部分编成标准,以备将来再次执行。

八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用数据加以说明。

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各个因素进行分析。

第三步: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

第四步:针对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活动计划和措施。计划和措施中要体现为什么订计划,达到的目标,采用何种手段,谁来执行等具体内容。

第五步: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实施。

第六步:根据计划的内容和要求,检查实施结果,检查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七步: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纳为标准、制度,防止重复发生。

第八步: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要有方针、目标,又要有人员的落实执行。就像是十个手指弹钢琴一样,只有互相协调好,才能奏出美妙动听的歌曲。建筑施工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只有企业上下齐心协力科学、有序、按章办事,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卜武华.全面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水利.2008(06).

[2]郭彦松,王玮.基于权变理论的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

[3]吴航飞,潘晓飞.论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全面质量管理[J].价值工程.2010(30).

篇(9)

一、早期的管理思想以及早期成本会计回顾

1.劳动分工观和经济人观点。亚当•斯密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从分析研究劳动的分工开始的,在他所编著的《国富论》中,他提出了相当完善的劳动分工理论。劳动分工指的是人们对于从事的社会或者经济方面的活动的划分以及独立化、专门化.。“经济人”是管理中的一个人性假设,提出并且对此观点进行发展的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法约尔和韦伯。该观点认为人天生就是自私的、消极的,经济是驱动人行为的主要动力。其理论表示若要管理达到组织设定的目标,必须对人实施强迫、控制等手段,同时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引导工人工作,才能够使他们努力,并达到管理者所要求的目标。此理论强调的是人们对经济利益追逐的本性。

2.作业管理制度。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了企业生产组织的重大变革,查尔斯•巴贝奇进一步发展了亚当劳动分工论,表明分工能够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节约了学习所花费的材料和实践;节约了在生产工程中从上一道工序转换到下一道工序其中所花费的时间和经历;节约了不同工具所花费的时间;促进了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提高了工作效率等等。巴贝奇认为从事脑力劳动同样可以进行劳动分工,而不仅仅局限于体力劳动。

3.人性化管理。罗伯特•欧文的人性化管理思想是以法国唯物主义学者的观点——人是环境的产物为基础的。[8]他坚持良好的环境能够促使人们形容优秀的品性,而不理想的环境则会使人们形成低下的品性。他强调不仅要重视公司工厂中的设备以及卫生工作,更要强调关注工人身心健康发展。欧文的这种人性化管理否定了过去那种只把工人当做赚钱工具的做法,努力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环境,比如将参加劳动的最低年龄提高;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为工人提供伙食等等。他的人事管理观是:良好的雇员参与管理将会给雇主带来可观的收益,因此,人性化的管理是每一个主管人员所要学习的。

二、科学管理思想与成本节约思想

1.科学管理思想。在进入二十世纪以后,伴随着机器大工业轰轰烈烈的发展和壮大,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为代表的管理学家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思想。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泰罗全面叙述了他的科学管理思想与理论:(1)对于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都需要开发出相应的科学的方法,用以代替老的个别化的方法;(2)科学挑选工人,并且对他们进行培训使其成长;(3)管理当局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应当几乎是对等的。

2.成本节约思想。在科学管理制度还未出现时,早期成本会计的职能是一种事后成本确认,其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计算出精确的成本。在科学管理诞生之后,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成本计算方法也在相应发展。1908年,惠特莫尔首次提出了标准成本计算理念。成本计算不再是拘泥于事后的确认,而是使得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上升为事前的成本控制。此时的成本管理以短期的成本的控制为主要,只注重企业内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即成本节约。

三、现代管理理论与成本控制和管理

1.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思想的流派众多,而在这么多的管理思想中,有一支名叫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思想学派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但是对于会计的影响却直到近现代才逐渐表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人在管理和操控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关键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一时期各种管理理论层出不穷,比如美国学者梅奥在1929年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他认为工人是“社会人”,是这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成员,而工作所提供的物质环境的优劣以及福利的好坏与工人的生产效率并未有非常绝对的因果对应关系,相反,工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生产的积极性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管理者应该从社会、心里等各方面来鼓励激励工人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作业管理思想。企业成本会计系统中制造费用的分配通常情况下是以直接人工、直接共识以及及其小时等为标准进行分配,因此产品成本的计算正确与否以及是否可以对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形成一种高效积极的激励和制造费用的归类一级分配的标准有着非常密切的相关性。而作业管理思想指的就是将管理重心进一步深入到作业的各个层次中去,其实质是:(1)站在外部客户的角度看待问题,尽最大可能通过作业为不同客户提供种类更多更周到的服务和产品;(2)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看待问题,尽最大可能从为客服提供服务中获取最大化利润。它的核心理念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建立的这个理念的作业成本增强了产品成本信息的可靠性以及对管理人员效绩评估的真实性,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的危机。

四、启示

上述总结列举了各个发展时期的管理思想以及其对成本会计和管理的影响和发展,但并非是某种特别的管理思想产生了某种特别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而一种管理思想对于成本管理的发展与影响也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个期间。历史的经验和实践证明了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对于成本会计的发展起着功不可没的推动力。所以从事成本会计的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高度,与自身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将理论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中去,深入研究,解决在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将这些研究成本总结升华为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为成本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知识海洋更添一份春色。综上所述,成本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企业的管理活动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其发展而发展,每一次管理思想有着质一般的飞跃,都为成本会计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源泉。

作者:陈颖 单位: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杨敬年,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5-25.

[2]罗飞.成本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3]杜勇,郑弘怿,杜军.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武汉: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8-32.

[4]郭枚香.论管理思想演进下的成本发展历程[J].湘潭: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4-76.

[5]王春丽.管理思想演变与成本会计管理发展[J].石家庄: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17):86-87.

[6]张玉珍.管理思想演变与成本会计管理发展的关系辨析[J].重庆:科技和产业,2008(10):93-98.

[7]邓启稳,王昌锐,苏艳霞.管理科学发展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J].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02):36-42.

篇(10)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

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D.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

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

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P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

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Bertalanffy、TalcottPar-sons和JamesE.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

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M.Gaus。其追随者FredW.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

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Gary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

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机构的任务,即政策的制定必须由政治家来完成;而行政者则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即所谓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有学者对于政治与行政是否能分离表示怀疑,但二分法使得人们可以撇开政治条件与政治因素来把握行政的实质与意义,促成了对政治与行政边界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改革发展使得政治与行政的边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采用了众多的组织形式,政治势力日益渗入行政领域。政治与行政界限的模糊导致责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传统的政治价值难以追寻,并产生了许多问题。

(二)公共与私人

上一篇: 银行相关金融知识 下一篇: 优秀的商业模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