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03 10:10: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导论

篇(1)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立足于一定理论、着眼于教育实践的概念,其操作层面的研究与尝试是这一概念主体的根本价值。所以,客观分析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认识其重大而深远意义、探寻其可行性,更有利于采取可操作性策略、全面实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局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将人文科学纳入社会科学,忽视了人文科学自身的特质及其在教育思想、理念方面的特殊性质,形成教育模式的分野;同时普遍采取“专才教育”,增加自然学科的比重、减少或淡化人文学科,造素质教育的失衡。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注愈来愈多,但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贯彻教育方针的层面。目前有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较为缺乏,主要表现在:专门指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很少,而有限的理论层面的研究又存在着文本性强、操作性差等问题。与此同时,实践层面的研究又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规范性,在探讨具体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问题上,没有对校园和社会两种人文资源实现同时开发与利用。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局限

从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来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缺失,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缺少人文氛围的营造,没有或缺少人文素质教育的专门机构和专职教师。同时,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路径不当,具体表现为抽象的“口号式”说教和形式上的活动,没有落实到日常工作范畴之中,缺乏常态机制;一些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从属于大学德育课当中,只有在课堂上才会轻描淡写地涉及一下,不能进行专门性的人文素质教育。从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来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精神空虚,生活品位较低;部分大学生现代意识较薄弱、思想情感上带有一定的保守性,相当多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与责任感;在价值观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带有浓厚的功利性,自私自利思想严重;在法制观念上,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淡薄,违犯校纪、校规甚至违法行为屡有发生。

二创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群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必然要求。因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和准备阶段,这就要求大学生自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科学素质,而且还要有优秀的人文素质。只有这两方面的积淀完全兼备,才能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才是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如道德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等,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提升人文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

当代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进入了新的综合发展的阶段,科学知识不断地交叉、渗透,日益呈现出综合化的倾向。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摒弃专业划分过窄的观念,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素质的综合性。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参与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竞争,并立于不败之地。众所周知,高等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质量的竞争,而人才质量的评价取决于人才自身的物质属性即专业属性和精神属性即人文属性。所以,专业属性和人文属性兼备的人才才是达标的人才,才最具竞争实力。为此,高校必须一手抓专业教育、一手抓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质量合格的人才,才能正面影响和扩大高校的对外知名度、逐步树立起高校自身的品牌,进而才能整体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创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本文重点从实践层面上力争突破从前对人文素质教育只局限在校园内的静态研究模式,既要立足于高校内部又要着眼于整个社会,在“内引外联”的互补与互通中充分发挥高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共同指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具体如下:

(一)立足校园,全方位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1设置人文机构。高校自上而下要提高认识、形成共识,设立不隶属于任何二级教学和行政单位的专职而独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机构。它是一个由人文学科教师组成的专职教学研究团队,在校级领导班子成员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并对其负责,组织开展全校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组建一个独立的人文素质教育教研机构,具体领导并承担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是切实开展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组织保证。

2营造人文环境。以人文景观、校训、网站等有形载体,全面营造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舆论氛围,以实现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真正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终极目的。高校内部的标志性建筑、纪念碑、校史展览馆、校训、校歌、校园网等共同构筑的校园有形环境,蕴含着本校的发展历程和专业特色,潜藏着深厚而无可替代的文化积淀,是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最为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人文环境。高校要积极挖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使置身其中的莘莘学子能够用心感受母校的人文氛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在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中将积极高雅的人文环境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精神,并付诸自觉的人文情怀和行动。

3传播人文理念。顺应当下儒学升温的新形势,高校通过组织讲授儒学经典,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进一步弘扬以“仁义”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儒学中的“仁义”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认识,丰富其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提高对民族传统美德的认知和理解,自觉把握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通过对“仁义”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可以使青年学生能够冷静地思考问题,懂得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应按照“仁”的要求“反求诸己”,遵循“义”的路径,在实践过程中努力规范自身。“仁义”的熏陶将会使青年学生明白珍惜现实生活和自强不息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通过讲授儒学经典进行人文理念的传播方式,能够迎合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崇尚与认知,势必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

4开展人文活动。通过对经典诗文、书画、影视、戏曲等公共艺术的欣赏,陶冶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通过参与高雅的艺术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人文精神。艺术教育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正确评价各种不同思想倾向的艺术作品,鉴别艺术作品中各种事物的美好与丑恶、高尚与低级、文明与野蛮,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从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人际各阶层的交往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趋于和谐。在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很多艺术形式(如合唱、合奏、艺术设计等)都要求参与者的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态度、协调能力能获得感性的体验和有效的训练。因此,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和谐群体关系的形成。

(二)着眼社会,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主要集中在各省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均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文化场馆,因地制宜并充分利用这些公益性文化设施,可以为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流的社会教育资源。

1充分利用高校所在地的社会教育资源。要使当地的人文场馆、教育基地成为常态性的人文教育资源,实现与高校人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其一要对当地社会教育资源的功能性问题、即本身所固有的教育属性有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位,使其所要发挥出的教育功能有明确的针对性。其二要具体研究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外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对接的问题,既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社会教育资源的特定思想内涵,又要结合高校自身制定的人文素质教育总体规划,使二者的科学对接真正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实效。

2建立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单位、毕业生用人单位的经常性互通机制。在校大学生应该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专门机构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与社会公益活动,使自己在全程参与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从中得到社会的真实评价,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有新的切入点;高校还要主动走向毕业生用人单位,明察暗访本校毕业生在社会用人单位中在敬业、合作、创新、抗挫等方面的表现,从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社会评价同样也是高校不断改进与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这样,将大学生社会活动环境所反馈的社会评价作为我们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源头活水”,使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实效。

综上所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事关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问题,实施好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最具社会效益和国家利益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经常性工作,而且也需要大学生、高校与全社会的通力联动。只有这样,人文素质教育才能被视为一个全社会的大事提到议事日程,并在求真务实的行动中实现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终极目的。

参 考 文 献

[1].人文类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钱理群.大学文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赵稀方.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14-03

三亚学院,是三亚市首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民办院校。它在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发展十分迅速,短短八年多时间,就已经达到近两万人的办学规模。目前,三亚学院在教学硬软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社会认知度也在快速提升,已经步入中国一流民办大学的行列。本文以三亚学院为研究对象,旨在理清三亚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思路,总结三亚学院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的探索经验,与从事民办本科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同仁们共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在做人的过程中自然体现出的人的德性,表现出的人性之美。人文知识的认知和积累,有助于人文理性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养成。但是,人文知识必须内化为人文精神,外表为行为习惯,才能构成稳定的品质结构。有些人,虽然修了许多人文学科课程,获得许多人文知识,但言行不一,品质恶劣,就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将人文知识化为人文素质[1]。

(二)人文素质教育及其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内容,以提高教育对象内在气质,培养其健全人格,塑造其美好人性为宗旨的教育,是一种需要外在启迪陶冶和内在省悟修养的复杂而有机的教育活动[2]。它能够为人的活动提供科学认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信仰[3]。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其面向未来社会的必然选择。

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二、三亚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方方面面通力协作[4]。三亚学院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的树立,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校园文化的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系统工程。构建科学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是本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用了更多笔墨介绍。

(一)实施“2+2”模式,加强人文通识教育

三亚学院为更好地贯彻“学生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和“311”人才培养规格,从2009级各本科专业开始实行“2+2”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2+2”模式的内涵和定位。“2+2”教学模式是指让学生一、二年级进行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进行通识教育,三、四年级进行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进行专业教育。同时,学生四年学习期间,进行人文通识教育和健康人格的培育以及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实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文通识课程模块在“2+2”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按“2+2”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六个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人文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教学。

三亚学院的人文通识课程是三亚学院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育、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和支撑。三亚学院的执行院长陆丹教授曾亲自指出:人文通识课在我院育人理念中占有极端重要的地位。它的授课目标不单是学生知识面的增长,而是以学生的人格建构为根本,是专业工具的功利要求与人文价值超功利要求的均衡。

(二)三亚学院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构成及要求

人文通识课分为两部分:一是限制性公共选修课,共10门,限选6门,各1学分。二是任意性公共选修课,每门课为0.5学分,各专业学生必须修够8学分。人文通识课范围涵盖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理工类、管理学类、艺术学类和技能类等十大类。限制性公共选修课具体课程是西方哲学、经济学概论、中国古代史概要、管理学概论、西方史概要、法学概论、社会学、科技史概要、心理学和文学史概要等十门课程;任意性公共选修课的具体课程如下:(1)法学类:合同法、婚姻家庭法、劳动与就业法、金融法;(2)社会学类:民俗风情与人文地理、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俄罗斯风情、社会调查技术、人学导论;(3)文学类:中国文学史概要、电影与文学、西方名著鉴赏、中西经典导读、中国传统文化通论、台湾文学、中国戏曲文化、美学与艺术鉴赏、唐诗宋词鉴赏、英美影视文化、古代文化入门、大学生健康教育、大众天文学;(4)艺术类:舞蹈鉴赏、音乐鉴赏、东方电影鉴赏、形体与舞蹈、卡通漫画设计、话剧语言艺术、西方钢琴艺术、相声语言艺术、计算机乐谱的制作、中文经典广告赏析时装与流行时尚、中外时尚产品赏析、现代时尚礼仪、化妆造型;(5)外语类:广告英语、实用文秘英语、求职英语、剑桥商务英语、英语歌曲与英语文化、英语习语、新概念英语一至四级;(6)经管类:当代中国经济、西方金融理论、公司设立与改组、资产评估操作技术、经济与管理热点问题、理财知识导论;(7)理工类:flas制作与应用、线性代数选讲、高等数学选讲、计算机绘图CAD、DV拍摄与制作、图论与逻辑推理、机械工程概论、网页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精讲、计算机系统检测维修、恩科网络技术与CCNA考试辅导、楼宇智能化系统读图与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8)宗教类:宗教学;(9)体育类:太极拳、健身气功?八段锦、瑜伽、自由泳;(10)技能类:手绘POP海报设计与制作、英语演讲与口才、楼宇智能化技术、面试技巧、形象与礼仪、网络维护与布线、演讲与口才、速录师培训教程、篮球裁判规则、裁判法解析。[5]

(三)三亚学院提高人文通识课程授课质量的措施手段

1.竞标选聘优秀的人文通识课程任课教师。限制性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在全校范围内竞标选聘,任意性公共选修课在各学院范围内竞标选聘。凡自愿担任公共选修课的教师需提出申请,同时提交教学大纲、教案和选用的教材信息,学院和教务处分别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分别在学院和全校进行竞标。竞标内容为教师进行说课和试讲。说课时间为一刻钟,阐述本门课程的地位、作用、课序、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

2.采用各种激励手段提高人文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竞标动力。人文通识课程的考评办法、等级、流程与其他课程相同,但单列进行,授课质量好的教师该门课可以单独评优。人文通识课程的课酬虽与其他课程相同,但同时给予另外的奖励和补贴。

四、三亚学院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其他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课外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三亚学院每年都开出各类艺术、文化专题讲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人文知识面。三亚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少数民族和贫困市县开展支教、慰问孤寡等相关的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环岛自行车赛、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等各类大型活动,三亚学院的学生每年主动为其提供礼仪、翻译、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务。另外,三亚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各种全国性比赛,如大学生创业大赛,主持人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种大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实践和学习平台。

2.着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多年来,学院以德育为轴心,把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提升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从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把优秀文化的蕴涵,化作学生自身的精神品格,融入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学院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份绝密的心理健康档案,由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建立、普查和更新。另外,每年都有“心理活动月”,通过举办有关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阳光心态,着力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3.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愉快学习,自主成长。三亚学院一直提倡有目的、有兴趣、有计划的主动学习方式,不断搭建和营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同时,让学生在讨论、实践、反省、体会中建构自己的价值观体系,自主成长。

总之,高等院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一所高等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应长期思考的问题。三亚学院若能坚持自己的育人理念,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自身特点的育人之路,一定能更好地屹立在激烈竞争的高等教育市场中。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的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伏永祥,高明,郭万牛,乔旭.独立学院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为例[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2).

[3]蔡毅.人文社会科学是引领自然科学前进的有力保障[J].学术月刊,2002,(08).

[4]秦维宪.21世纪: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新纪元—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2,(01).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0-02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探索,已经到了一个理性发展的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由此看出,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工科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之一。

一、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素质”,周远清[2]认为其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他把文化素质也即人文素质作为基础素养。人文素质是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3-4]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做一个有良知、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些恰恰是现代文明和竞争异常激烈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基本素质,高等教育必不可缺的内容。

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本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薄弱问题依旧相当突出。两院院士杨叔子将此现象描述为“五精五荒”,即: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5]

1.工科学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走偏。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6]长期以来,人们受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束缚,特别是市场化冲击下产生的实用主义更让人急功近利,让中国的高等教育愈来愈呈现出重理轻文的趋势。而缺乏人文内涵的科学教育将不断导致整个社会中人们价值观、道德感的普遍缺失。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谢尔登·格拉肖博士所指出的“工科科学家不能只懂工科,因为我觉得,要想成为一个文明人,一定要学些文学”。[7]目前,部分工科院校专业性强、具有“功利性”色彩,在强化培养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往往忽略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2.学生只注重专业,人文素养贫乏。从基本人文素质要求来看,目前许多在校工科大学生甚至毕业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同时,受就业压力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工科学生往往把主要精力发在专业知识的提高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呈现出对人文素质教育冷淡,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出抵触情绪。从而个别人文素质差的学生,出现了价值观混乱,黑白不分,美丑不辨,道德观亦出现混乱,道德底线岌岌可危。由于人文素质的缺乏,近些年来在校和已毕业工科大学生已经表现出了如下问题:适应社会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缺少法律意识、匮乏法律常识等。

3.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有待加强。工科院校大多数教师为理工专业毕业生,往往在专业教学、科研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能力,但平时很少顾及人文方面素质的提高。久而久之,使得部分教师的道德观受到冲击,在自己的言行和课堂教学上,表现出较低的人文素养。甚至有少数教师表现为缺乏民族自豪感,没有社会责任感,利己主义、功利思想严重,在学生中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对于人文素质普遍不高、辨识能力普遍不强的工科学生来说,很难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提高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1.提高认识,引导师生自觉提高人文素质。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塑造,离不开优秀人文素质教育。高校作为一个国家栋梁人才的培养中心,必须同时在“学”、“教”两个共建点下工夫。在“学”上,学生要强化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要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力在的关系;要自觉去摄取各类人文精华哺育自我,达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境界。在“教”上,由于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自身人文素养和教学垂范与引导作用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具备广博的知识,充分以人文素质的趣味性和逻辑力量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因此,全校师生的人文觉悟的提高,是工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

2.努力营造人文环境,弘扬人文精神。校园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大学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氛,是校园环境构筑的关键之一。首先,高校可以聘请人文素养高教授及社会各界名人,进行专题讲座,打造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修养的“第二课堂”。其次,要规划并建设好校园人文景观建设,这不仅要打造校园的整洁和美丽的景色,还要把名人、大师等教诲或塑像融入人文景观建设中。再次,鼓励学生走进社会,提高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意识,使得人文素养得到升华。

3.强调工、文协同的培养模式。工科大学对人文素质与文科类素质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要体现其特点,提炼出对工科学生成才所必需人文素质要素,找到“工”、“文”的切入点,构建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协同培养模式。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二者将融为一体,因此,工科大学应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纠正人文学科教学处于弱势的现状。在课程设置上,针对工科特点,可以设置人类与自然、科技发展史、逻辑学等基本人文课程,强化工、文协同的培养模式。

振兴中华民族,缩短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我们中华炎黄子孙的夙愿,这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对于工科学生来讲,若仅仅掌握专业知识,而缺乏人文素养,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因此,加强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落实意义,但任重而道远,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丁维明.论强化工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14(2):82-84.

[2]周远清,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04,11.

[3]唐英,王洁,等.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9.

[4]贺曲.论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安顺学院学报,2011,13(3):67-69.

[5]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篇(4)

文化认同是个体或族群对文化倾向性共识和认可,并因此产生的归属意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的文化总汇,既包括汉民族文化,同时也包括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就是认同自己归属于中华民族,就是愿意承担起历史和社会所赋予的责任,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核心凝聚力所在。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区,历史上也是多民族文化、宗教融汇、交流的地区,民族成分多、文化和宗教交汇,造成了这个地区文化很难达到高度的统一,因此在新疆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和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其素质的好坏对祖国的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加强新疆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就要牢牢抓住高校这一阵地。

一、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及危机

第一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受到历史、语言、习俗、宗教、生活环境等影响,片面重视本民族文化而对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缺乏了解,或了解不深入。新疆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群体之间交流范围窄,封闭性较强,加之长久以来经济欠发达,缺乏与外界联系的媒介,又由于少数民族,尤其是南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不高,了解社会、认知社会的的能力不够,这些原因导致他们与社会的脱离,很难接受新思想和新观念。总体而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不够。

第二部分地区存在,片面地把中华文化归结为汉民族文化,而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缺少应有的重视,同时也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误解,认为中华文化就是汉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就是汉民族,这造成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缺失。

二、解决新疆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应对措施

第一,革新教育理念,转变“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传统思想认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课程设置里,多加入相关课程,以思想政治工作代替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造成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而与其他学科无关的错误思想。对学生的人文情怀的培养应该体现在任何学科中,而不是单一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中。

第二,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营造文化氛围。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补充与延伸,作为一种隐性课程,以其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自由,已日益成为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校可举办“文化大讲堂”等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中华文化的知识讲座,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设置书法、绘画、民间手工艺制作等实践课程,邀请民间手工艺者进行现场的演练及教授,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可以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

第三以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深深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利用各种有意义的传统节日进行教育,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汉民族最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除了汉民族传统文化外,还有别具特色的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共同组成了一副生动活泼的民俗节日画卷。首先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开展各类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例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民族歌舞联谊等。其次要加强民族间的了解,可以采取民族间互相学习民族文化的方式。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 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的必然要求;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激烈的变革,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高校要走在时代的前列,改革教育理念,用先进而富有感染力的大学精神,熏陶和培养着新时代的学子们;采取灵活有效,而又深入细致的各类活动,吸引大学生,主动认识、了解、热爱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文化研究导论》2004年版,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文化学概论》2003年版,陈华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3]《民俗学概论》2005年版,钟敬文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4]《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2007年版,仲富兰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篇(5)

1.将人文素质目标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办学之初,就通过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全球化教育的知识分类框架,结合社会和企业对IT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五大知识模块,即“IT技术、语言与沟通、组织与管理、价值观与态度、终身学习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将“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态度与习惯,责任感,价值观,实践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为社会的贡献”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并进行了系统化细分和映射,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依据指标体系,面向职业领域开展了人文素质课程设计。

2.全程立体式课程体系构建在人文素质类课程体系构建中,以“了解职场、规划职场、赢在职场”三阶段,实施了一体化课程设计。以“沟通与演讲”、“IT职业生涯规划”、“工程师职业道德与素养”课程为核心,以“两课”、文化素质选修课为基础和铺垫,通过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开展,增进知识、提高能力、培育素质,构建了IT职业素养全程立体式课程体系。在“了解职场”阶段,设置了“沟通与演讲”必修课、“格致杯”演讲大赛实践平台,开展概念实习,增加对职场需求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在“规划职场”阶段,结合专业,提供“专业导论”配套课程、“工程师职业道德与素养”和“IT职业生涯规划”核心课,以及面向语言类专业的“商务礼仪”课程;在“赢在职场”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提供“赢在职场”求职模拟和企业扫描等系列课程和活动。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设花艺与茶道、大学生音乐赏析等十几门文化素质选修课。

3“.三中心”教学模式实施为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融合,实施了“三中心”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人文渗透为中心”。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三位一体”设计,“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实践训练与职业素质、时代精神与人文关怀为一体”,注重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责任感、态度与习惯、人际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终身学习能力、人文素养等职业素养。教学组织方面,以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项目和案例为引导,以团队合作小组教学为组织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打造“精讲多练,注重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践活动方面,将实践环节教学与知识的传授,等同重视,进一步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人文渗透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比如以《沟通与演讲》课堂为实践基地,以“格致杯”演讲大赛为实践平台,连续举办了十余届“格致杯”演讲大赛,得到广大同学、学院教师的好评,成为品牌实践活动,锻造了一批批校园沟通演讲精英。据统计,大赛获奖的同学,就业率高达100%。此外,“校园辩论赛”、“主持人大赛”、“模拟求职面试”等实践活动,都已成为学院的品牌活动。

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职业素养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1.发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的积极作用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学院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该中心承担着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指导、规划和组织工作。中心以人文素质和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为依托,整合全校优势资源,共同探索和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在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建设优势互补团队本着“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分工协作、发挥优势”的指导思想,IT职业素养系列课程教学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学院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团队关系。学院专任教师,主要负责课程的建设和授课;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提供实践案例、参与实践活动指导。通过优势互补,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行业动态、岗位需求、职业素养要求等,贯穿于教学过程;在实践互动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习惯,使大学生做到职业素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3.积极发挥专业教师、党团组织作用,实施全员全程育人在专业教学中,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专业教育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管理中,使专业教师参与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相互融合。同时,积极发挥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好第二课堂教育和实践。形成了全员育人和整体联动的有效机制。经过多年建设与实践,学院打造了一支优秀的IT职业素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取得了突出成绩,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2009年,该团队获评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

三.拓展教育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环境

1.发挥区域优势,打造校企合作的互动环境学院积极发挥位处国家级软件示范园的区位优势,与周边国内外IT企业,构建了校企互动机制,为学院IT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与环境。学院不仅获得了人力支持、人才需求规格信息,而且获得了企业提供的实践教学基地和教师培训基地、实验和实践环境,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平台。

2.营造积极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院构建了以工学为主,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相辅助的学科专业结构,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培育和谐发展的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院还积极发挥IT院校优势,打造了数字化校园。为大学生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优质网络资源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交流,为大家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通过校园网站建设、应用系统开发等实际项目开发和管理,获取应用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发展。此外,学院还通过开展人文讲座、励志讲座、文化周等系列校园活动,助力大学生职涯规划,开阔大学生视野,陶冶大学生情操,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开展形式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学院积极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大学生参观考察,参与社会服务,参加企业的实习、实践等,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依托学院大学生创业中心,使大学生在真实环境和真实项目运营中,实现了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的锻炼和提升。

篇(6)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25-02

人文,作为一个人在对自然以及社会进行适应、改造的时候,人们的思维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素质”在教育学领域解释为,人在先天时期的生理状况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化以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并结合自身的认知和具体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基本素养或品质[1]。而人文素质指的是人之所以能称作人所必须拥有的一些基础品德与人格,与身体素质、科学素质等相对应,并共同组成一个人的具体综合素质,详细而言它是一个人在形成其自身基本素养的整个过程中,不断依靠社会实践、学校教育以及环境等相关路径把人文知识进行内化,在其身心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内在之物”,这个内在之物在外则表现为一个人的理想、思维方法、道德品行、行为举止、言谈方式以及自身修养等等[2]。概括地讲,人文素质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即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人文知识以及人文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教育。具体而言,是教育者通过一些教育方式如传授人文知识,利用人文环境进行熏陶等,使受教者学习到历史、文学、哲学、善良、真实以及美好等相关常识、价值观念、行为尺度与道德意识等内容,引导受教者积极地进行人文体会及实践,以此使受教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获得整体上升。概括的讲,共有四个目标:一使学生确立起人文意识,二塑造他们的人文品行,三使他们拥有人文常识,四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

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人本性,即人文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人文素质教育的初衷与归宿就是为了人、出于人、归于人,注重人的个性、完整性、主体性,着力于人性的培养与提升;时代性,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动态体系,它的内涵和外延既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烙印,又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也就不尽相同,这就是为什么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民族性,即人文素质教育重塑的人文精神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总体而言,人文素质的塑造和发展都带有浓重的民族特色和国家历史传统,我国人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带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历史特点,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民族性就要求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断吸取优秀传统人文思想,发扬特有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在追寻关于人自身所有问题的答案,特别是关于人是什么的探讨。然而在回答“人是什么”之前,必须要明白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行为的善与恶代表了道德修养,是人类本性的表现,以此作为“人之为人”的理论基础。

首先,“人之为人”的本性探讨――人性理论。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4]的命题,孟子基于孔子的思想提出系统的人性善的理论。然而荀子却主张人性恶。韩非子把荀子的性恶论推向了极端,主张采用法治的方式,迫使人不能作恶。老子认为人性是多元而动态的,人事应该遵循天道的自然无为。庄子坚持对“自由之性”的向往,在此过程中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相融合。

其次,“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人生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派坚持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追求个人对于历史、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在社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但是,面对人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挫折,老庄的道家人生价值理论讲究顺应时事、清静无为、超然洒脱、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的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返璞归真的人生理想。这些都有利于现代人处理人生得失,冷静对待人生旅程中的曲折与坎坷。

再次,“人之为人”的理想目标――理想人格。儒家构建的是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君子”人格型态,以德为首、仁礼结合。儒家理想人格型态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教人们“以义为尚”、“安仁利仁”,做一个“志士仁人”。道家老子提出的理想人格型态是一个入世智者的形象,更加强调的是对于成全他人,成就社会的诚意,采用智慧的方式达到利益天下的无私境界,要求极有修养。庄子提出“至人”表达自己出世逍遥的人格追求,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一种无惧、无忧、无求的人格理想目标。

第四,“人之为人”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关于“我与人”的关系处理问题,儒家一贯坚持的是“忠恕之道”的为人总则。在具体的人际关系处理中要求做到仁爱,而墨家主张兼爱论。老子接人处己的妙道是他的“不争”论。不与人争,易于知足,宽容对待一切事物。庄子却是完全的无我论。

第五,“人之为人”的处世原则――为人处世。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影响深刻的为人处世方法就是孔子所提出的“中庸”思想。孔子认为君子的本职就是奉行非此非彼的中正与亦此亦彼的中和,也就是中庸。但是真正的中庸是时中的。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5]因为中庸并非一成不变,它是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人们在处世时就要善于找到当时的中点。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就是提倡宽容待人,有礼、有诚;不偏听不偏信,处理问题不偏激,要以社会利益为重。

中国传统思想里这些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传承民族文明。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经久不衰的精髓,它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支柱,生命源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对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民族文明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儒家将道德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将道德水平作为判断文明与否的标准,《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5]这种修身的观点更加侧重于道德修养的自我实践性,突出主体的个人努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它有利于唤醒其内心的道德耻辱感,迫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在精神上挂起道德的警钟,时刻提醒自己自觉抵制各种不道德的思想与行为,从而提升道德修养达到内圣。

第三,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员,面临着市场经济竞争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都明显不足,在打击与磨难面前,悲观绝望,怨天尤人,甚至是自甘堕落,走向自我毁灭。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所否定、批判的。《周易・乾》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6],孔子认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7]。这些都表达了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它教育我们大学生在艰难困苦中,要坚定信念,胸怀大志,勇于直面人生路上的内忧外患,利用自强精神协调身心发展。

第四,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奋斗不息的人生追求。孔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向往建功立业,一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无可置疑地为我们大学生提倡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传统人文思想中的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与忧患以生、自强不息的不懈精神,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自强不息,建设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启示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继承和光大这种人生精神,无疑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7.

[2]唐英,等.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1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2

篇(7)

[5] 耶鲁校长:本科教育核心是通识[EB/OL].(20150915)[20160116]. http:///a/20150915/065846.htm.

[6] M・尼尔・布朗,斯图尔特・M・基利.走出思维的误区:批判性思维指南[M].张晓辉,马昕,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7] Peter A Facione.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M]. Newark: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0:2.

[8] 武宏志,周建武.批判性思维――论证逻辑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9] 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M].顾肃,董玉英,译.第8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1.

[10] 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1).

[11] 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12] 郑祥福,李润洲.培育批判性思维:大学教学的重要维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3] 布鲁克・诺埃尔・穆尔,肯尼思・布鲁德.思想的力量[M].李宏昀,倪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1.

[14] 庞思奋.哲学之树[M].翟鹏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 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M].张卜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 罗伯特・沃尔夫.哲学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0.

[17] 饶毅.缺乏科学精神是我们文化的重大缺陷[EB/OL].(20151218)[20160105].http:///mrdx/201512/18/c_134930602.htm.

[18] 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3):31.

[19] 汤广全.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德里克・博克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J].教育学术月刊,2012(3):11.

[20] 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 桑新民,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921.

[22] 刘长锁.摒弃教育中的急功近利[N].光明日报,20120530(14).

[23] 拉塞尔・L・阿克夫,丹尼尔・格林伯格.翻转式学习:21世纪学习的革命[M].杨彩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

[24] 冯增俊.香港高校通识教育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4(8):68.

[25] 张志伟,欧阳康.西方哲学智慧[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

[26] 罗伯特・所罗门.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M].陈高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7] 伯特兰・罗素.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M].陈启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8] 斯特拉・科特雷尔.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M].李天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29] 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M].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65.

[30]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8.

[31]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79.

[32] 蒙艺,贺加,罗长坤.美国医学课程改革历程中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变迁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3(4):9296.

篇(8)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其中关于创新能力培养尤其引人注目,成为教育界内外关注的热点。人们在按照创新能力来衡量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同时,也在思考着创新能力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创新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有利于设计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高等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创新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学校教学改革。高等院校坚持创新教育的策略,不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也顺应了世界各高等艺术院校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我国的艺术教育和国际接轨。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既具有社会关联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一种教育范式的转换,就不仅仅是一项方方面面,细致入微的深切体察和建构。

一、大力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强化教师的导向功能

社会分工的加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职业化趋势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对高校教师艺术设计专业设定职业资格,赋予高条件的限制,意义非常重大。适应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职业化进程,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与能力,强化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示范导向功能,就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努力形成创新素质教育的公共话语

创新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它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且更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和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命。创新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目前,在高校教师当中还没有对创新素质教育有一个较为系统明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还没有充分的准备和重视。因此,在社会和高等院校中加强创新素质教育系统理论的宣传与普及,使其成为中心话语,形成理论气候和一定程度的外在强化因素,是我们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三、在高等院校建立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体系

1.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转变。学分制是和创新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使我们目前的教学制度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教学方法不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式:(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2)讲授教学内容,点明基本原理。(3)设立研究问题,指导学生讨论。(4)组织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3.高等院校师生关系的重塑。对传统的依附式的师生关心,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平等与民主的社会价值观,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人格的自由发展,也妨碍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活跃与发展,堵塞了大学生创新潜质的迸发。在这种时空背景下,重塑高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弘扬平等互助、民主自由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价值观念,是实现创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指在高等院校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心上,实现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这就首先要求艺术专业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技能水平和思想品德、人格力量等,不断增强有效的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与学生之间的行为能力,在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上,实现情感上的沟通与融洽。

4.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并非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直觉思维与辩证思维,分散思维与辐合思维,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创新性想象综合运用而呈现的―种思维状态。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某些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采取推测、想象等方式,让思维沿着不同的路径任意发展,重组记忆中和眼前的信息,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应特别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宽容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向学生表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2)知识结构的完善。把发散思维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作支撑。“学愈博则思愈远。”在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邻近学科知识和边缘学科知识,是向创新发起挑战的前提性要件。

(3)个性发展的注重。创新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诸个体呈现的多样化,而个体呈现的多样化则必须以个性的充分发展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发扬学生的参与意以,合作学习意识,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充分地发展自我、挖掘自我、塑造自我,使每个人都平等地得到发展和进步。

(4)人文精神的熏陶。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文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格的高低、思维的聪愚、言行的文野,更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进退。因此,入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是有基础性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营造文雅有序,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整个校园要散发着浓郁的人文知识气息。

(5)考核方式的重建。到目前为止,我省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仍然呈现着以闭卷考核为主,以开卷考核为我们的考核结构。在这种结构方式下,考核内容必然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为主,而忽略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由目前的考核方式向研究性学习报告的方式转变。这种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意在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体验进行创新的能力。

总结以上各点,可以看出,该培养模式在理论上反映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它将对提高艺术院校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艺术类人才在社会中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的需求。艺术院校作为培养艺术家的摇篮,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艺术人才重任的“高等教育”院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家的基本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对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影响起到了风向标的指示功能,因此,探讨出一套适和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解决方法势不可挡。

1人文素养教育和艺术素养教育的理论差别和联系

在众多的研究中,人文素养教育无论是在被定义为人的价值,感受和尊严的人生修养,还是指由人文知识的学习和领悟的技能变来的内在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在对“人文素养教育”定义的各种阐述中,不乏提及其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本文认为艺术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彼此之间互为联系,相辅相成,知识和精神层面的涵义都需要包含进去才是真正的“人文”。通过艺术的人文素养教育才是符合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将艺术的史论,批评和美学为代表的加强学生的思考人与社会的深刻反映,对以往艺术家的欣赏中学会对他人的尊重,在对社会和作品的批评中学会思考和反思,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这才是人文素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国内外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设置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当前,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单纯地偏向于专业课,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介入,导致“重能轻德”现象的出现。在国外,很早古希腊通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为学生的职业目标为前提,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发达国家如美国早就在小学阶段就通过法令把艺术列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墨西哥还进行了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改革,把人文艺术教育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2.1国外人文课程设置

美国以往一直轻视人文教育,现在大力加强人文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比例。出名的康纳尔大学的室内设计教学,有下列人文课程:行为科学或心理学、艺术史或建筑史、人与环境导论等等,它们有30个学分,占总学期学分的比例近1/3。纽约室内设计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富含人文内容的课程有:设计艺术史、建筑艺术史、历史风格、人类文化学等,它们有近40个学期学分,占总学期学分的比例近1/3。从学校课程的设置可以看出,艺术类学生教育,不仅体现在时代的进步,更大的特点是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学校的教学理念强调的不再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全面思维能力。

2.2国内人文课程设置

从中国知网查询,关键词为“人文素养教育”“艺术学生”的相关文献记录有237074条,普遍认为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程的设置上也偏知识轻道德。如四川美术学院的新媒体艺术系的四个工作室里,基础人文课程只占到所有课程的17%。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本科课程共有32门课程,人文课程只占到9门,不到总课程量的1/3。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本科课程设置里人文学科有:英语,语文,体育,政治类课程,作品赏析等,占到总课程31门约20%。我国艺术院校里开设的人文学科的课程所占比例小,学校的人文氛围较低,人文课程的设置反映了艺术类院校的教育理念,只重职业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人文底蕴的培养,而人文素养教育是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更好的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丰富学生的精神,培养美好的情感品质。在目前的国内教育体制面前,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改革和实践。

3教育模式改革

本文认为艺术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模式改革需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3.1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

艺术类大学生的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意志的传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自立自强,良好的气质修养等健全的人格,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潜能,积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打造未来高素质的艺术工作者,实现以人发展为目标的“角色转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增加人文教育的课程

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需适当的增强比重,调整课程的结构和比例,开设一定的人文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使人文素质教育规模化地占据课堂,以培养人文素养为目标,重新明确艺术类大学生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气质修养,从人文精神和思想,专业能力等几个方面出发来完善课程设置。

3.3渗透“人文艺术”专业教育

现代的艺术教育中学生对文化理论课程接纳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艺术专业作品欣赏,建筑,影视赏析,课外实践任务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修养来产生影响。其次,在专业课堂教育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艺术文化底蕴,多维度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4专业教师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需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适应新的教师角色的定位。在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下,教师不是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引导者。新的教学关系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深入学生内心。在实践中,鼓励将这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和每一个授课教师的理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3.5加大学校政策支持

学校政策对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基础性影响,对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教师和人文课程教师如何选择与组建,校内课程资源如何充分深挖、利用和完善,不同的高等院校采用何种力度互相扶持艺术人文教育,必然对艺术类人才培养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

4结语

教师素质高尚才能把智慧和良好的道德观念传播给学生,教师的传授,学校的重视加上课程设置的改革,才能为人文素养的传递提供保障制度,为良好的环境氛围打好基础,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把德育教育改革深入到底。

参考文献:

[1]冯佳妮.高校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探究[J].教育时空,2015(3):142.

[2]尚佳.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21.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39-03

随着21世纪时展的要求,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教育界与理论界在当下提出了提高人文素质(属整个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问题时,对于作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而言,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已然成为教育的焦点。从有关理论到各级各类学校开始实施的提高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情况来看,有这样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普遍开展艺术教育或举办艺术活动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与途径。艺术教育既然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但什么样的艺术教育才是高职院校需要的艺术教育?我们尚无共同的成功模式供大家参考和套用,尽管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被列入“高职211”的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有了国家教育经费的大力投入,但是学生们的人文教育,尤其是艺术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再者,高职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无力顾及他们其他方面的教育。因此,能够提供给学生的相关课程以及学生自身的素质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改革目前的教育机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一 高职艺术教育现状及其成因

1.社会大环境重技能、轻人文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培养各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任务,是“专才”教育,时代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既要突出较强的职业技能,又要突出多层面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单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在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关心的是招生的数量和学校的规模,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毕业生的就业率,缺乏对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致使学生艺术素养普遍较低,既影响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也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乏有些学生和家长片面认为:“高职教育就是岗前培训的地方,有没有接受艺术教育无所谓。”但我们也会听到用人单位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一些感慨。例如,“现在‘80后’、‘90后’大学生这么缺乏修养,自以为是,既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又缺乏学习热情”“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严重缺失”等。这种重视职业培训,而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的缺失确实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2.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及师资的缺乏

从高职院校的艺术课堂教育和教材方面来看,由于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师资缺乏,也由于一些高职院校领导的不够重视,常常出现顶岗实习、实训课等调整性较大的课程与艺术教育课程冲突,导致根本就没有把艺术教育纳入正常的课堂教学,一些高职院校即使开设了一门或两门艺术课程,也只能局限于针对很少的班级,或很少一部分对某些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开课,更谈不上有固定的艺术教材。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中,也对课程设置有了明确规定,可是实施力度不够。高职院校(除艺术类高职院校外)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大部分达不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专职教师人数也达不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的比例要求。到目前为止,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的艺术教材不多见,一些高职院校的艺术教师为切合本校实际,只能自编课程讲义进行教学。

3.艺术教育机构不完善

目前,除了艺术类职业院校外,其他的普通高职院校很少有专门的艺术教研室、艺术教育中心等指导艺术教育的教科研机构;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根本就没有专门的艺术教育教师,即使有一两个专业教师,也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从艺术教育行政机构到专业师资,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许多问题。

4.对艺术实践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认识不足,教师参与指导不够,艺术实践活动水平偏低

高职院校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所以,一般高职院校都把自己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遵循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传授并重的原则,也正因如此,包括从领导到教师,从学生到家长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专业课的学习、专业技能的掌握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至于参加不参加艺术活动无关紧要,但其艺术实践活动对学生成才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实践活动其实质是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有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就业、走向社会、适应新的环境至关重要。

在高职院校,艺术实践活动主要由各院校的团委组织实施。主要形式以歌曲、舞蹈、书法、相声、小品、绘画等比赛和文艺演出为主,主要以社团组织或一些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地组合开展。由于缺乏相应的艺术指导,多年来,艺术活动的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德国学者阿多诺说过:“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是盲目的和不成熟的艺术教育,正如不联系艺术实际的美学是空洞的美学一样。”艺术实践活动是学生审美活动得以提升的最有效的途径,这自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一直以课堂教学为主,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艺术教师不能把艺术实践活动提到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些教师在课堂上也许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但对学生们自发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却表现得漠不关心,无论是前期的指导,还是后期的总结经验、评论过程、查找不足都很少或根本不参与,致使很多活动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展示、表演上,很少有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雅俗共赏的活动,如一场演出就是几个学生唱唱歌、跳跳舞或弹个曲子,艺术性和审美感严重缺失。

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少数“艺术精英”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多,大部分学生参与少,导致艺术实践活动的学生参与度下降,究其原因,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接受的艺术教育参差不齐,因此,学生的艺术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的。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大多数在艺术上不冒尖的学生很少参加。很多高职院校开展的艺术实践活动也主要是以单项比赛居多,如校园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校园舞蹈比赛、校园书画大赛、摄影大赛等,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只有那些在某一单项上有很好基础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此类艺术实践活动,而这类活动对于发现和培养艺术精英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却未能达到普遍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很多来自偏远地区或艺术素质相对低的学生不能得到锻炼,失去了参加艺术实践的机会。以班级为单位的艺术活动,如联欢会,其实也只是班级里少数艺术水平相对高点的学生表演而已。

二 高职艺术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以政令形式再次明确强调了美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对于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强意识、重人文,加强对高职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高职高专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此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专业基础扎实,实际业务能力强,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要高。切实加强高职艺术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的艺术教育管理部门,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管理力度,逐步把艺术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计入学分,按照教体艺厅〔2006〕3号文件中“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的要求,并从艺术教育计划地制订、实施、考核、督导到艺术教育的效果评估,实行一体化管理。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抓好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其各自的内涵和特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有长期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

以本人单位为例,我们根据学生成绩偏低、文化底蕴薄弱、人文知识甚少、精神资源较贫乏的特点,制订了加强学生艺术修养及人文素养的实施方案及有效措施,找准了切入点和突破口。在教学和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特别是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如:纪念建党90周年,我们将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与其结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通过艺术这个载体传递和渗透人文精神,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2.对各高职院校主管或分管艺术教育的行政领导,进行艺术教育理念的培训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相对滞后,和主管或分管艺术教育的行政领导有无艺术教育理念有关。对主管或分管艺术教育的领导进行业务培训,可促进艺术教育理论深入到行政领导层,这对艺术教育的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3.加强师资建设,改进课程设置

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和教学管理部门应加大音乐教育工作的力度,切实保证充分的教师人员配备和合理的教学计划。首先,应该确保在全校各个专业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艺术类限定性选修课理论课程,开设如交响音乐赏析、民间艺术赏析、当代影视评论、合唱艺术、DV制作等任意性选修课程,同时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艺术审美活动等。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音乐艺术能力上有所长进,而且能够掌握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为其今后艺术修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加强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是提高高职艺术教育水平、推动艺术教育持续发展的核心。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学校艺术教育需要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艺术教育师资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以致很多课程无法开展,成为影响高职艺术教育的第一大难题。因此,高职院校应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在教师的培养方面,应采取以引进外来师资和培养在校师资相结合的方法,引进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的艺术教育人才,在校教师可外出进修,还可以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组织教师到知名院校观摩和考察等形式,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一定的艺术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艺术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

4.加强对艺术实践活动的指导,逐步提高艺术实践活动水平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缺乏相应的指导,大多自发组合,以模仿艺术为主。如模仿流行歌星唱歌、模仿舞蹈跳舞,虽说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但由于缺乏提高和创造,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提高艺术活动的质量。如果建立相应的艺术指导机制,用正确的艺术观引导学生,就可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创造能力,逐步提高艺术活动的质量。

5.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环境氛围,是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学生时刻生活在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环境中,使其心灵得到净化,审美意识不断升华。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艺术社团和协会在校园文化艺术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让全体学生成为艺术活动的主人,独立自主地组织、参与、推进艺术活动,在艺术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培养健康的文化心理。同时学校通过邀请一些艺术院校、社会艺术团体,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不断整合,促使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6.加强对高职院校艺术社团的管理,拓展艺术教育空间

艺术社团是有着共同的艺术兴趣爱好的群众性学生组织。这些社团成员想通过参加艺术社团活动,学习相关艺术知识,提高艺术素质水平。艺术社团活动往往以自发为主,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如果适时加以管理,进行艺术指导,增强艺术社团凝聚力,可以稳步提高艺术活动质量,提高广大社团成员的艺术素质,同时可带动广大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艺术活动的良好发展。

7.编写适合于高职特点的艺术类教材

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真正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只有两年。而学生在校的学习是给未来搭建平台,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短时间里,将本来就是选修课的艺术教育教材,编写得更具特色和实用性。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一些教材的编写方式,如美国纽约摄影学院出版的《摄影教材》一书中的教材内容和形式,在实践中体现理论知识,由浅入深,动静结合,而不拘泥于传统理论知识过多的教化式培养方式。在教材中,可以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法等,从一点深入开来,进行纵向、横向的交叉与连接,在具体的实物面前体现该门类的基础知识、要点以及相关的其他门类的知识,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综合性、艺术性和艺术的思维方式。

8.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彰显高职艺术教育特色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艺术教育与专业特色紧密结合。比如针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我们在讲授民族音乐时,可以建立虚拟音乐城,通过网络和现代技术手段,将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族编成相应的社区,让同学们自由加入到民族社区中,通过团队运作,各自建立自己的民族音乐社区,并在网上收集下载包含民俗文化、各民族音乐历史介绍等素材的资料,编辑设计具有各自特色的民族音乐社区。这样,既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让他们在过程当中,更深入和直观地了解民族音乐方面的知识,最后达到双赢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傅有明.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上一篇: 心理治疗的技术 下一篇: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装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