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3 10:10: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诚信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但却能创造出世界财富的17%。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的出现,是一种能代表时代方向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在起作用。这所谓的正确的价值观即儒教精神的影响下形成的以忠、诚、义、俭、勇为主要特征的日本国民道德。而这种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原动力就是日本传统文化。日本之所以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他们的诚信原则。这对日本现代化的进展起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一、日本人的诚信状况
有人曾对日本某公司的成员进行调查,让他们选出最喜爱的汉字,结果居第一位的是 “诚”字。可见日本人十分看重诚信。日本企业中的 和谐高于一切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涵企业内部人与人的关系,也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企业和国家之间的 和谐即诚信关系。而当今日本的许多企事业单位和部门,把儒家传统中的诚信理念作为维系其道德关系的指导思想,几乎所有的企业都确认自己的信条:不欺骗顾客,不搞虚假宣传、要靠诚实、守信用赢得信誉。商人在经商过程中,照规定经营,就必然会得到他人的信任。这信任正是获利的源泉。也是使的日本商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与肯定的重要因素,使得日本的经济腾飞。
二、诚信理念在日本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经济运行的前提
在现代化的经济条件下,诚信为推动现代化经济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诚信不仅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而且也是促使市场经济实现合理化地运作的重要基石,因为诚信的存在才得以主体之间能够进行公平地竞争。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能够有效运行的核心力量。如果没有了诚信,经济运行混乱,社会秩序无序。诚信使交易顺利进行,减少了交易的风险和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降低了交易的安全度。
在央视大国崛起里,提到日本的现代企业之父,一生建立500多家企业的日本儒生号召日本人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一笔带过暗示了儒家思想对日本经济的重要作用(没有提日本的儒家资本主义)。实际上,明治时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不只体现在经济领域,而是渗透到国家管理人民生活的各方面,曾经在日本明治时的重要思想家西村关于儒家思想的论述:西村的《日本道德论》(1887年)中关于立“国教”的言论如下:“国家的盛衰治乱,不外是人心的聚散离合”。“人心腐败涣散,人民主张个人私见,不顾国家大计,都足以使其国家灭亡,这可说是国民道德,即智、仁、勇衰废的结果。”“政府没有一定国教,民间也没有足以收揽全国人心的道德。”“民心没有一定方向,尊重国民道德之心也就薄弱,甚至以学才自任的人,也有对于道德加以诽谤或愚弄的。”“如果有人问拯救国家这种大病,使其恢复强壮,最有效的药剂是什么,那除了道德之教以外,别无其他答案,这是国内有识之士没有一人敢加以否认的。”日本诚信教育中借鉴了中国儒家的诚信传统。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要把社会道德主体的诚信与社会道德与法律治理结合起来,使社会道德主体的诚信规范化和制度化,服务于实际社会管理的需要。日本的社会诚信度相对较高,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日本对儒学思想的重视。
人际交往的基础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涉及范围非常广有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和教育思想诸多方面。诚信思想则是重中之重的核心思想。诚指诚实无欺,真实无妄,不自欺。信是指诚实不欺,讲信用,言行一致。人际关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这种无形的东西已经完全渗透到社会的每一层,每一阶,甚至已经渗透到了人的心灵深处,它不但影响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影响和决定着社会的存在。在家里大家能和睦融融。儒学最早传入日本,可上溯到公元285年,是经朝鲜传入的。儒学从中国直接传入日本则是始于公元7世纪。儒学在日本长达一千多年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所推崇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已经渗透于日本民族的深层心理,直接影响着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培养道德责任感,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很好的使人与人融洽交往。普遍性的道德准则的诚信能够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化解矛盾和冲突,提升交易机会,促进人际交往,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的稳定。
治理国家的根本
政府是要求言必行,所保证的事儿只有说到做到才能得到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和信任。官民相互信赖,这个社会稳定了,整个国家才会有序地发展。所以说儒家诚信传统对于道德风尚的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十分有借鉴价值的、
诚信问题乃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最为根本的问题。由此看来,进行诚信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我们需要诚信,我们呼唤诚信,.儒家诚信思想的现代价值主要在于我们应该在批判地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客观条件,对儒家思想进行研究为社会发展服务。日本在全社会宣传儒家诚信思想,提高人们对社会诚信的思想认识,培养人们诚信做人做事的自觉性。对诚信教育真正做到国家重视,国民支撑,教育保障。人们往往把诚信看成是思想品德教育问题,而没有把社会诚信问题看成是整个社会制度与规范建设的问题。那样的结果就会是思想品德教育乏力,社会制度建设失效,不能达成诚信与社会治理的内在一致性。
结束语
如今的日本人也许在自觉的意识中已经忘记了儒教,但在信义或诚实这些涉及行为的内在道德方面,儒教道德依然存在。自古以来,日本人就以清明之心、正直、诚实为重,这就形成了日本原始的道德伦理标准。清明之心这一伦理观对日本的道德伦理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日本以诚为中心的儒学,认为诚是发自内心的,这种诚贴近人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参考文献:
[1]田俊.浅谈日本传统文化对日本企业管理的影响[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Abstract: in the bidding law "has been issued and implemented, China's construction market changeable, and constantly toward market norm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direction, a project legal pers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bidding system,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system and contract management the four basic system as the cor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step by step has been established up, construction project bidding entered the stage of according to law. This paper will be to our country of project bidding the obligation of good faith and low prices of the legal issues on som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Keywords: engineering bidding;obligation of good faith; Low quoted price; Legal issues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关于诚信义务招投标低价中标的法律问题探讨
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其中明确规定,依法公开招投标的建筑工程项目应采用合理低价中标法。合理低价中标法的广泛推行,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我国施工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保障措施。对于行业规范招投标行为、维护行业市场秩序、防范行业恶性竞争的保障也是具有相当好的实际效果的。但是,鉴于我国建筑市场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部分投标企业为了能够在发展大潮流中占得一线生存机会,不择手段地压低投标报价,这种现象造成诸多不合理的低价中标现象与不诚信问题,严重不符中标施工企业自身的经济、技术水平,对于建筑市场的冲击可想而知。如何针对工程招投标工作中德诚信义务问题与低价中标是否合理做出判断以防范建筑行业恶性竞争,就应该从相关规定的法律法规与具体的操作程序入手,以下主要从法律法规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我国建筑市场招投标工作的现状是经评审的最低投标报价法,大多数招投标的中标选择是以最低报价为唯一抉择标准,严重忽视了施工企业技术标准的重要作用,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国家制定相关招投标法的意愿。招投标工作的技术标主要是经过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向招标委员会提供展示相关技术的诸多指标及施工能力。技术标能否最大限度地为招投标工作提供实质性的选择条件要求,这样的情况主要取决于评标委员会专家成员的负责程度、诚信义务以及个人掌握相关的技术水平。
诚信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我国建筑工程也是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诚信义务必然会成为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当今行业招投标工作的基本准则。但是,由于建筑行业“人口众多,部门繁杂”,无论是准则还是法律,都会有人敢“越雷池一步”,当作诚信义务是空头口号。这样对于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存在的诚信危机就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进行严格监控管制。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体系中主要存在建设建设项目招标人(建设甲方或业主)、项目投标人(建设施工单位或乙方)、招标机构(中介机构)、造价编审委员会、监理单位、政府行政监督机构等。这些当事人如果存在一方或多方出现有失诚信义务的行为,都极有可能为共同建立的道德诚信金字塔造成整体全面地崩塌,招投标工作就会出现极度的不公平,诺守诚信的当事人必定会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对于有违诚信义务与合理低价中标的行为主要归纳如下:
(1)建设项目招标人有失诚信义务行为的表现为: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过程暗箱操作故意在工程量上做文章,减少招标投资估算,以规避招标。不能及时提供或故意拖欠工程款,意愿投资企业垫款。将招标工程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包代管进行招标。展开招标工作后,要求不合理的二次下浮,签订模棱两可的阴阳中标合同。公开招标中建设项目招标人故意提高招标限制条件,对潜在投标企业进行排挤。工程完工结算,对施工企业提供工程款不够及时或故意拖欠等情况;
(2)项目投标人有失诚信义务行为的表现为:项目投标企业在投标报名过程中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拉帮结派等私下违规活动以便搞围标和挂靠。在投标过程中,帮派共同串标抬价以达到排挤其他投标企业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刻意以停止施工或减缓施工进度威胁设计变更。在竣工结算工程中,勾结造价编审委员会成员高估冒算。
(3)招标机构有失诚信义务行为的表现为:直接无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照顾个别项目招标人在意的投标企业。与投标企业勾结,暗箱操作中标。对不同投标企业各执一词,执行标准带有歧异性。
(4)造价编审委员会有失诚信义务行为的表现为:与项目招标人暗中勾结,故意压低造价。与项目投标人共同串标刻意做高预算。
(5)监理单位有失诚信义务行为的表现为:对上敷衍,流于形式,对下工程量变更随意签证共同渔利。
(6)政府行政监督机构有失诚信义务行为的表现为: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容易对有联系的当事人打感情分,执行奖惩标准严重不平衡,疏于对当事人的管理监督。
以上诸多方面问题的出现主要的原因皆在于各个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淡薄与信用制度不健全的缘故,在实际的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中应重点从这两方面进行大力监督与管理。
二、关于完善工程招投标诚信与法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工程项目招投标关于诚信义务与合理低价中标的问题应该贯穿与整个招投标活动的整个活动过程,要做到完善工程招投标诚信与法制体系的建设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针对当事人工作诚信义务与法制观念进行加强教育,能够做到将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同我国目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有机合理地结合,并贯彻落实,有效宣传和广泛应用;
针对参与招投标工作的当事人进行全方面的诚信记录和法制考核,建立起一个各方互相牵制可循环的诚信义务考核机制体系;
(3)政府行政监督部门要组织各个当事人之间的协调工作,建立统一标准的奖惩制度,惩戒有失诚信义务的当事人,保护诺守诚信方的利益。
可以说会计的诚信问题既是道德问题又是经济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论是债权人、出资人还是投资者甚至是政府,都开始关注会计的诚信缺失问题。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会计诚信是保证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针对会计诚信缺失问题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会计诚信的基本意义
我们一般认为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对日常诚实守信行为的总结。在会计行业,诚信意义重大,会计从业者有建立社会诚信和维护自身诚信的责任。会计行业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以经济记录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社会控制性,可以说会计本身就有保障社会经济秩序和维护社会诚信的作用。原财政副部长也认为会计与其他领域一样,都是以真实为核心,追求正确的认知客观事物。而百度词条也这样解释:当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出现了会计诚信,会计诚信是传统诚信的延伸和发展,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遵守诚实守信的准则。
二、会计诚信的背景和特点
(一)会计诚信的背景
最初会计的主要作用是记录经济交易,目的是为组织和个体的经济交易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诚信逐渐变为了一门具备很强专业性的独立学科。在会计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会计不仅是一项技能同时也体现着一定的价值指向。对于会计的最初目的就是为组织或者个人提供可靠的经济交易信息,同时会计从业者还要满足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和意见,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人员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在会计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贯穿诚信;同时会计也体现了经济主体的价值取向,肯定了经济主体合法获取经济效益的行为;对于会计人员本身也有价值取向,在工作中势必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取向结合到会计行为中,因此会出现会计信息不真实等问题。
对于诚信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找到解释。诚信实际上是诚和信两个独立但是意义相同的概念,在古代,诚信的意思就是可靠、真实,也是为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从“言出必行”、“一言九鼎”等成语就能看出古人对于诚信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现在,诚信的内涵仍然没有很大的改变,简单来说,诚信代表了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信守承诺、信任他人;二是实事求是,是内在的品质道德。
(二)会计诚信的特点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诚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相互性,诚信并不是一个单向行为,而是需要群体或者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诚信。不论是建立诚信还是维系诚信,都需要双方或者多方的行为,一方破坏诚信就会破坏整体诚信关系;普遍性,诚信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在经济生活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诚信是处处存在的,例如群体之间的群体诚信和个体之间的个体诚信,还有存在于社会活动之间的社会诚信,正是因为诚信无处不在,才反映出诚信的重要作用,可以说诚信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道德准则的必需条件之一;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并存,诚信之所以有稳定性,因为建立诚信并不是一个短期、简单的过程,主体之间要建立诚信关系,需要一个较长的阶段,从陌生到最后的相互信任,需要多个不同的阶段,虽然形成过程很复杂,但是形成后具备稳定性;但是这种稳定性也是很难维持的,主体的主观性对维系诚信有决定性影响。
三、改善会计诚信问题的策略
会计人员的诚信水平对企业发展有直接影响,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水平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实现会计人员的道德自律。
(一)强化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
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解决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会计诚信问题,就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第一,在这个信息、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会计人员或多或少的会受到诱惑,利益驱动和多元化的观念对会计人员造成影响,因此诚信缺失也是必然存在的结果。我们必须以诚信作为主流价值观念,是深层次的而不是表面的,在诚信的大环境下,会计人员也会反省、约束自己的行为;会计人员诚信缺失是具有目的性的,需求正是这种目的的实质,我们必须尊重会计从业人员,同时对会计诚信缺失行为给予坚决的否定和严厉的处罚,让会计人员对诚信缺失产生敬畏,才能不断强化自身的诚信意识。
(二)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诚信制度
企业是会计人员重要的工作环境,而这个环境也会影响会计人员的诚信意识。例如提高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感,就能有效促进会计诚信;强化会计审核程序,尽量减少会计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和缺陷,建立诚信的工作环境;完善奖罚制度,对于不诚信的会计人员,如果确认存在违规行为,要坚决予以惩罚和处分,督促会计人员提高诚信意识水平。
(三)政府应强化法制建设
法律能够对民众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因此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是提高诚信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强制的法律措施控制违背诚信原则的个体或群体的权力,提高违背诚信的违法成本,通过强制手段促使会计人员形成诚信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针对目前企业存在的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应从多方面着手,会计人员、企业管理者和政府共同努力,建立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参考文献:
一、引言
我国无论企业的规模如何,业务范围如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舞弊行为。这些公司对于百姓的欺诈破坏了经济市场的正常运作,损坏了一个企业对社会百姓应尽的义务和诚信,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会计的范畴,变成了一个备受政府、社会群众、投资方的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要从根本上杜绝财务报表的舞弊就必须了解舞弊的原因和手段,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还我们一个健康的经济体系和规范的财务制度,保护他人,也保护企业自身的利益。
二、舞弊行为产生的原因
在整个会计体系中,最能切实相关的两项利益就是来自于企业和政府之间。我们都知道造成舞弊行为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却也是简单的,当国家强制性的征收税金的同时,企业也在最大限度的获取利润。因为两者矛盾的存在,会计假账、舞弊的行为业就产生了。
1.企业管理者素质及其监管制度的缺陷。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和思想上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舞弊行为的产生。作为管理层,来自于内部外部的诱惑、压力众多,若企业想要上市,就要有足够的资金扶植,筹集资金驱使着企业铤而走险假账真做,真账假做也成为了管理层的手段。对于管理层自身,他们心存侥幸,利用企业内部存在的纰漏,通过财务报表的舞弊手段获取利益。
2.法律处罚、监管机制不完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法律都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制约作用,也有人钻法律空子去做违反道德的事。尤其在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于这些不断出现的新生经济项目,法律建设明显存在滞后性。在整个监督过程中并不能得到有机结合,自然也无法发挥监督作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舞弊现象的产生。
3.会计从业人员部分缺乏职业道德。上至管理层的素质,下至会计人员的道德规范都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些人没有秉承会计行业公正、诚信的原则,蓄意伪造、藏匿财务资料,有甚者还会出现监守自盗的行为,对于直接接触公司财务状况的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操守是杜绝舞弊现象的重要环节。
三、舞弊行为的危害
1.对企业自身的危害。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借助于财务报表来实现。会计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是为企业规划下一个发展目标,总结上一个发展正果的基础。而与其相反的就是财务报表的舞弊行为,不仅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还影响了国家对企业的宏观调控。
2.对会计行业的危害。会计行业的舞弊行为是危害这会、不被社会所认可的,自然也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的时候,会计行业也不可置否的被人们视为信用缺失的不正之风。
3.破坏诚信体系建设,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交易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诚信来维护。诚信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会计行业的诚信更是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今会计信息渗透在社会生活中,当信息虚假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破坏发展的效率,恶化社会风气,从而阻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四、防止舞弊行为的解决措施
1.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层的控制。加强单位内部高层的管理,是控制舞弊行为的根本。一方面对于管理层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监管;另一方面,对于会计操作过程中各项凭证、记录的保管,建立有效的财务流程,规范每一个员工的工作职责,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凭证传递交接手续的保管,定期进行会计稽核复核。从内部杜绝企业的舞弊行为发生。
2.加强处罚力度、提高舞弊行为成本。会计信息的不真实性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计的,然后舞弊行为多是由于企业存在管理漏洞造成的。在将强管理机制的同时,加大稽查力度,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立即查处,并且加以重罚,提高舞弊成本也降低了经营者的风险也提升了企业信用。
3.保持审计师的独立性。审计师在维护企业利益、增强信息可靠性有重要作用,而审计师的独立行审计的特点。审计师在为企业提供审计结果时,独立性往往是公信力的体现。若其不能够维持自身的独立性,反而与公司关系过于紧密,那么在提供结果时就不能够客观、公正的给予意见。所以,应该提供更好的会计师从业环境、健全机制以保持其独立性。
4.财务报表的税务检查。进行税务检查时通常是从财务报表开始展开分析检查。税务检查能够从报表中找到其经营状况以及纳税状况。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的检查比较前期项目中有无突发性的变化从而找到问题的所在。
税务舞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检查:首先分析行业税负、期间费用率,观察公司负税率是否相对稳定,若有突变则应进一步检查其是否有假账行为;以及企业一切费用的使用比率,看是否存在通关关联定价的方式来转移利润从而达到逃税目的。其次分析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有无销售收入不实或者销售成本不准确的现象和有无对已收应收款项不冲帐。或挂账在其他应收款中的现象;最后分析原材料的的消耗率有无突变情况等。对上述这些行为应当加强票据的管理规范,提高延期缴纳税款的审批级次从根本上控制欠税。
五、结语
企业和国家在经济利益中,既是统一的,也是矛盾的。但是矛盾并不代表企业可以作假帐、偷税漏税。这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对企业自身和国家、百姓的负责。加强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会计从业者的职业操守,完善会计管理流程的稽核制度都是杜绝舞弊的手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尤为重要。在这个世界性难题探索的路上,需要越来越多的会计从业者来恪守来维护!
参考文献:
[1]陈少华.防范企业会计欣喜无比的综合对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1
[2]魏明海.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5,8
我国的保险营销团队管理的模式过于简单,比如在佣金的支付形式上,只是单纯的按照保险费收入为标准发放佣金,让保险团队的营销人员过分的追求业绩。保险的质量也较为低下,很多保险公司在承保的时候对于自己公司的产品往往夸大其词,没有正确的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一味的想要收取更多的保险费用。但是在赔付的方面却把本来应该赔付的金额压到最低额水平,想要付出的金钱越少越好。这种营业的模式导致了现在社会的公民对于保险行业从心理上认为这是不可信任的致使保险公司的信誉日益消减。根据保险从业资格最新规定,保险营销从业人员应当品行良好,具有从事保险业务或者保险经纪业务所需的专业能力。但是根据社会调查显示,在全国的保险营销人员中,大多数只是简单的经过短时期的培训,很多都是非正式的员工,缺乏专业能力,这些导致保险营销团队中人员质量参差不齐。
二、保险营销团队稳定机制的策略
1.制度创新。在保险公司当中,应当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对于保险营销员进行级别划分,并且在级别划分的同时,还需要将保险营销员考核机制作为级别划分标准之一,保险营销员考核机制包括营销客户数量、营销业务规模、营销产生收益等。另外,还需要将客户投诉情况进行记录,作为保险营销员划分级别的重要依据,保险公司对于级别较高的保险营销员可以适当转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享受公司正式员工待遇,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保险营销员的企业归属感。2.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在当前的保险行业当中,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加入,但是这些保险企业在高素质人才加入后,却并没有对这些人才进行适当的培养。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于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培养,保证他们能够得到最好的企业培养,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另外,企业还需要对一部分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高素质人才进行转正,将他们转变为保险企业的正式员工,并且转变为正式员工后,还需要对他们加强培养,这样既可以增强他们的企业归属感,还可以使得增加企业储备人才。3.加强保险营销行为监督管理。想要建设保险营销团队稳定机制,就必须要提高对于保险营销行为的监督管理,在保险营销过程中,有些保险营销员在向客户营销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售后服务,这对于保险行业来讲,就相当于竭泽而渔,如果在人们的心中对于保险营销没有好印象,甚至存在着抵触心理,那么保险行业基本就很难有新的发展。因此,加强保险营销行为的监督管理,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事情,保险企业可以利用客户反馈、主动电话咨询等方法,来询问客户对于保险营销员的评价,并对客户评价进行记录。4.营造诚信的保险营销文化。在目前的保险营销当中,有许多保险营销员在进行营销时会有误导性语句,使得客户对产品产生误解,从而购买产品,但是在客户行使产品上的条约时,却发现并非如当初营销时说的那般,这样就会导致客户对于保险行业的不信任。在当前社会上,由于之前太多的保险营销员只顾眼前利益,却忽略了诚信这一保险营销要素,使得人们对于保险已经产生不信任感,所以现在保险行业需要培养保险营销员的诚信品质,在社会上重塑人们对于保险营销的印象,使得保险行业有新的发展。
在目前的保险行业当中,有很多保险营销团队并没有固定的企业,大多数属于临时工的编制,哪家公司需要就去哪家,这对于保险营销团队稳定性有着不好的影响。另外,现在的保险营销团队中不是没有优秀的人才,而是保险企业没有对这些人才进行合理的培养和挖掘。所以,保险企业在对待保险营销团队中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时,首先应该加强培养,然后再根据他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来对他进行评判,然后将其转变为企业正式员工。总而言之,要加强保险营销团队的服务态度、企业归属感、业务行为管理等,才能真正的建设好保险营销团队的稳定机制。
作者:姚勰 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课题:本文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课题编号2015GZ2D—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会计行为本身作为人员职业素养的具体体现,其很大程度受文化环境所影响。正如美国《商业周刊》强调,企业财务管理的失败并非完全取决于高层腐败、做假账等方面,更因其自身组织文化难以为会计人员提供指导。但现行较多企业在发展中,并未给予组织文化较多的关注,更强调将重点置于效益获取层面,其直接造成组织文化缺失,影响会计人员行为。因此,本文对会计行为中组织文化的优化作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行为与组织文化关系分析
若以社会学角度出发,会计行为本身可作为道德文化现象。一般会计行为中有利益问题存在时,便会使整个会计系统产生道德伦理问题,而会计系统自身所体现的价值又会影响会计行为的具体表现,可见会计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表现在会计系统价值层面,这种价值实质便为组织文化。假定该文化中渗透出腐败理念,那么会计行为也会出现相应的如舞弊等腐败问题。但若换种角度看,组织文化本身要求有自身的载体,而会计行为恰好可满足这一要求,企业在考察自身文化发展程度中,完全可以会计行为模式为依据,寻找文化建设中的弊端,并采取完善企业组织文化的策略。由此可见,二者在关系上表现为明显的相互作用,如会计行为对会计价值起决定性作用,而会计行为又是对组织文化发展情况的具体反映,承担起自身的载体作用。
二、组织文化优化功能具体表现
(一)会计行为价值的明确
所谓组织文化,是企业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具体表现,若以实践角度出发,其又可作为作风习惯、行为方式,是企业人员操作的标准。会计人员作为企业殊群体,其受到组织文化的影响也极为明显。假若企业组织文化发展程度较高,便会将文化内容中的价值理念传递给会计人员,潜移默化中完成诚信、道德教育过程。同时,这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多元文化冲击的重要手段,如较多西方拜金思想、享乐主义近年来如潮水般的融入企业中,若企业组织文化无法保证构建相应的道德防线,便会使会计人员陷入不良文化的深渊。
(二)对企业控制机制、激励机制的优化作用
关于会计控制机制,其在组织文化中主要表现为正式、非正式两方面规则,如在正式规则上主要以制度文化为主,包括法规章程、会计规范等,能够起到刚性约束的作用。而非正式规则方面,强调职业道德、价值观等精神文化,可发挥柔性约束作用。由此可见,组织文化能够对制度约束进行补充,有利于完善控制机制。从激励机制角度看,现代大多企业在组织文化方面多以以人为本理念为主,可为会计人员构建关心人、尊重人以及理解人的环境,人员成就感、归属感都会得到增强。因此,良好的组织文化可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对补充现行的会计激励机制可发挥重要作用。
(三)和谐会计环境的构建需依托组织文化实现
组织文化本身被赋予一定的教化作用,这样所营造的环境多会表现出融洽、互助等特征,会计人员在该环境下能够共同进步、相互帮助,构建较为和谐的关系。同时,组织文化作为企业中无形力量的体现,强调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无需利用生硬的规范标准对会计行为进行约束,便可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事实上,组织文化实质为企业所有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利用其对会计行为进行约束,有利于和谐会计环境的构建。
三、规范会计行为的相关建议
(一)伦理准则的构建
组织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如诚信为本等都可划入职业伦理范畴中,所以会计行为的规范要求构建相关伦理准则。所谓伦理准则,其实质为用于约束会计行为的一种文化形式,能够帮助会计人员充分认识自身社会责任,且用这些伦理准则作为刚性约束的补充,进而发挥和谐会计环境构建中组织文化的作用。除此之外,伦理准则的构建也要求引奖惩机制,其目的在于通过考核与监管会计职业道德,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标。
(二)文化激励的强化
文化激励是会计人员自律能力提高、心理认同感增强的重要手段。在强化这种激励作用过程中,要求企业做好主流文化的培育,将社会文明体系精髓引入主流文化中,确保组织文化能够为会计人员带来正面积极影响。需注意的是主流文化构建后,应做好推广传播,避免出现病态组织文化作用大于主流文化作用的情况,这样才可为会计行为提供指导。
(三)诚信文化的引入
如同会计领域中常提及的“会计本身为诚实人的职业。”充分说明组织文化建设中应保证将诚信文化融入其中。实际进行诚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求在企业中推行“以身作则”的理念,领导与会计、会计与会计之间都应构建一定的监督关系。同时,组织上下对于会计信息等内容,也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可适时引入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会计人员成为诚实守信的榜样,这样才可使诚信价值理念不断深入。
四、结束语
会计行为的优化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实际优化中,应正确认识其与组织文化的作用,确保组织文化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会计行为提供指导,且在优化会计行为中应注意进行伦理准则的构建、文化激励的强化以及诚信文化的引入,这样才可使会计行为更为规范,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升元,赵周杰.基于组织文化的会计行为优化研究[J].会计研究,2011
---------也谈“诚信忠义”
对此,今年3月13日,在由商务部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行的“行业信用建设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交流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指出,目前行业信用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而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除了给出相同的评价外,更强调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积极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
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就是诚信经营
诚信比黄金更珍贵!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坚持依法诚信经营,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是必须履行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
当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没有达到诚信守法的社会责任底线,法制观念淡薄,诚信缺失,存在着恶意逃避债务、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违法用工、侵犯知识产权等现象,对市场环境和社会风气产生了很大的破坏。在我国法律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以诚信为本,更是企业对社会的一种重要责任。
企业是反映社会信用状况的重要载体,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因此,商会、行业协会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也具有重要作用。2005年,原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后,此项职能划入商务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以商会协会为主体,全面推动行业信用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明确了六项建设任务:一是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二是制定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三是利用信用信息为会员服务,四是开展信用知识方面的培训,五是帮助会员企业建立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六是开展行业信用评价。
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将逐步在全国展开
“目前行业信用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今年3月13日,商务部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行“行业信用建设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工作交流会”。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讲话中指出,通过几年的探索和试点,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成为商会协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提升了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对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社会监管产生了积极作用。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讲话中也指出,几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国资委联系的300余家行业协会在加强行业信用建设、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严峻形势下,行业信用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都面临着新的课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了解行业、熟悉企业的优势,积极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黄淑和说。
由商务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共同组织商会、行业协会开展的行业信用评价工作是行业信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各参评企业来讲,最关心的莫过于信用评价结果如何应用。其实这也是整个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的关键――信用评价只是手段,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把好的企业推向市场,给守信企业更多的发展机遇,从而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孔子说,信则人任焉。对于这句话,于丹在《论语力》中是在这样解释的:“信就是一个人守信誉,说话办事都有他的信誉,一定是要做到的,这样的人,‘任焉’,就会不断地给他很好的机会,社会上很好的机遇,都会给有信誉的人。”
对于企业来说,同样也是“信则人任焉”。《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中就明确指出,信用评价内容可以依法进行公示,使信用优良的企业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
姜增伟指出,今年,我国将继续落实《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经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通过监督、检查、备案和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调查评估等形式,规范管理行业信用建设,尤其是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协会,将取消其参与资格。同时,要在商务领域积极应用行业信用评价结果,在落实进口贴息、信用保险或信用担保补贴等优惠政策时,在对外承包工程、分级分类管理、外贸进出口管理及经贸高访、高峰论坛、展会等活动中,优先选择信用级别高的企业。
同时,行业信用评价工作今年将由全国性的行业协会扩展到地方性行业协会,由大型企业扩展到中小企业。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也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行业协会要制订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目前,行业信用建设虽然有了一个良好开局,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坚持依法诚信经营并不意味着尽到了全部的社会责任。从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看,企业在做好诚信经营的同时,至少还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工作:
1、不断提高经营业绩,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2、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3、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不断降低资源能耗;
4、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证职工安全与健康;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China's construction market lack of credibility of the phenomena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probe the source of lack of credibility, and foreign construction market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system, the effective method to solve. Key research in the existing basis, how from industry credit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reas related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several aspects effectively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redit system.
Keywords: construction market, the credit system, credit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在建筑市场的具体体现,其构建是基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而进行规划和展开的。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个子系统,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由于建筑市场自身的特点和运行规律的特殊性,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从参与主体来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涵盖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市场上的各方主体、行业协会、还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他提供社会信息第三方机构等等;从内容上来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主要包括了信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管理机制、信用等级评定等内容。通过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使建筑市场各责任主体行为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实现从失信、缺信向守信的转变,促进建筑市场整体信用水平的提高,为建筑市场的有序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信用支撑,实现建筑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概括来说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就是关于建筑市场的一套综合治理机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信用法规建设、完善信用制度和机制、统一评价标准等,有效约束和惩罚建筑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并使各市场主体的价值取向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信为本,自觉守信,诚信经营,从而提高建筑市场的整体信用水平保障建筑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
一、我国建筑市场的信用缺失及其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整体上看,我国建筑业目前诚信缺失现象还十分普遍,工程层层转包、大量资金在中间环节被“灰色蒸发”、建筑行业腐败惊人、高价低质的问题工程、在建项目隐患重重、长期拖欠工程款等。这些不诚信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引发了基础建设中的经济损失和严重浪费,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建筑行业的信用状况和许多行业一样,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的一个薄弱环节,开始制约市场经济和本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 许多政策和措施通常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而采取的治标之策, 收效于一时,而且由于建筑市场涉及面广,交易额大,可变因素多,又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造成我国建筑市场目前信用缺失现象还十分普遍。因此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多视角、全方位地分析和研究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问题,并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的国际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
二、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经验
当代国际上各个国家信用体系构建模式类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即征信机构由政府组织设立,主要由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组成,征信机构和资信评价机构都是非营利性的,由政府统一实施监管,这一类型的代表是德国;另一种是市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在市场化模式下,不仅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而且与之相伴形成了独立、客观、公正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方式建立,并依据市场化原则运作的征信服务机构,这一类型的代表是美国。
就这两个国家而言,二者在信用体系法律制度方面都较为完善,在德国,诚信原则体现在法律制度中的方方面面,无论从联邦一级的《联邦宪法》《联邦承发包法》《联邦招投标法》等法律,还是州、市一级的如《北莱茵―威斯特法仑州建筑法》中都有对诚信惩罚方面的明确规定。政府通过立法,有效引导和强化市场中各责任主体的诚信意识,优化市场环境。美国有比较完备的涉及信用管理各方面的法律体系,美国正在实施的与信用相关的立法就多达数十项,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规范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体系,构成了一个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二者在政府监管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德国采用政府对社会信用体系直接管理的方式,而美国则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由市场主导。德国征信机构是由政府组织设立,美国则是由市场化运作组建。在征信机构类型上也有所不同,在德国,是政府直接监管下的由国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审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构建的非营利性的征信体系。由中央银行从各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采集数据,建立全国信贷数据库,直接向各行业有关部门和协会提供业内企业和人员的信用记录,建立诚信档案,并接受联邦内审计部门的监督。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诚信平台,使企业的必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市场承、发包方在交易过程中的互相选择,有效改善了市场中交易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美国的征信机构则是按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营利性股份制企业。在信用评价方面,德国政府各部门间建立了科学的联动协调机制,以建筑监管为例,由政府建筑管理部门会同财政、税务、工商等各有关部门建立了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招标预选企业名录,对于这些综合实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企业,金融机构优先提供各类授信、贷款以及优质便捷的服务。美国的资信评价机构大多是按市场化原则运作的服务性机构。
三、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是政府主导型,与德国的较为相像,因此,德国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来说更具借鉴意义,而美国的市场主导型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对于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要有法律保障, 立法先行。一方面国家有计划地制定颁发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 如现正在征求意见的《征信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对整个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起着指导的作用; 另一方面, 建筑市场应出台与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相应的部门规章和管理办法等。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法规建设, 首先要修改或完善现行的建设法律和部门规章, 整合现有的管理制度, 使之适应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并没有专门针对建筑市场而制定的信用管理法律。但有一些专门机构关注和研究建筑市场的信用问题, 如美国的发展建设实践委员会( ICPC) 。ICPC 是美国全国信用管理协会(NACM) 下面的常设委员会, 为国家信用管理协会成员提供建筑业相关信息, 有计划地提高建筑业的信用管理水平, 研究并改进建筑业的相关法律、信用以及财务行为。目前, 我国许多信用管理工作需要政府牵头和经办。随着信用管理行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增多, 发挥信用管理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其重要性和可能性, 建议在完善中国信用管理协会组织机构和章程的基础上, 设立一个建筑业信用管理分会。
2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及评价机构三方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
作为建筑市场上的重要主体,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评价机构在推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就三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作出明确规定。当前针对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不仅要更加注重发挥政府在信用体系构筑中的指导、服务、惩治和监管作用,同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信用体系建设具体事务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建筑行业的内部监督和协调机制的建立,完善行业的自律机制,促进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再者,积极引导信用征信和评价机构加强对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工作建议和意见,在市场化的信用征信和评价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专业性优势。
四、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实施跟踪监管和工程担保,保证合同履行
1.加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举措,也是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建市〔2005〕138号)、《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建市〔2007〕9号)和我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建建发〔2006〕239号)的要求,加快招投标信息化建设,提高招投标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及时公布招标公告、资格预审结果、中标候选人、中标结果、招标活动、违法违规招投标行为的处理结果、招投标当事人不良行为记录和其他各类不良行为等相关信息,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工作,实现招投标信息共享。
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厅与省监察厅、省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的《浙江省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办法》(浙建监〔2006〕80号),加强对建设工程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的市场活动、信用情况的跟踪管理,将不良行为记录载入数据库,并上网公示,让社会监督。对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其违法违规的成本,限制其参加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的投标活动,以引导企业及从业人员诚信经营,以质取胜。
2.实行招标项目跟踪监管。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订立书面合同后7日内,中标人应当将合同送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合同未办理备案手续的,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
要建立招标项目跟踪监管制度,对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实行全程跟踪监管。建设主管部门要通过回访招标人和中标人,落实投标承诺及合同履约情况,发现不良行为及时督促整改。实行中标项目经理锁定管理,中标人投标文件中确定的项目经理及其管理人员,未经招标人允许不得更换。招标人允许更换的,应在5日内报建设主管部门。
要严厉查处中标后随意更换项目经理(建造师)、转包、违法分包、任意进行合同变更、不合理地增加合同价款、拖延支付工程款、拖延竣工结算、拖欠农民工工资、行贿受贿等违法、违规和违约行为,促进合同的全面履行,营造诚信经营、忠实履约的市场环境。
3.积极推进工程担保,保证合同履行。推行工程担保制度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保证合同履行,遏制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各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建设部《关于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进一步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意见》要求,充分认识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意义,明确目标和要求,认真学习试点城市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工程担保运行机制的专题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工程担保工作的全面开展。
3建立健全诚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
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是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性环节。除了在法律法规、规章等给予明确规定,更要保障守信获益、失信惩罚基本原则的认真贯彻和有效落实。对于恶意拖欠工资、违法转包、发生安全事故等信用不良企业依据有关规定处以相应的处罚处理,如经济处罚、吊销证照、撤销或更改建筑资质等,加大失信的成本 。同时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给予上网公示,通过信用信息的共享和广泛使用,切实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联动机制,让失信者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对于诚信经营的市场主体,则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做到奖惩分明,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主体意识和理念的形成并不断地给予诚信行为以正面强化。同时相关负责部门或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要做好典型优秀企业的宣传,既是对于守信经营者的鼓励,也起到宣传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效果,进一步促进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的形成。只有双管其下,真正使守信者获益,失信者得到惩处,才能为我国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动力上的支持。
结语:缺信经营的现象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 信用体系管理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尤其是占国民经济GDP 比重较大的建筑产业, 信用体系管理还远远不能适应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 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 从信用体系建设入手,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用优良的企业信誉, 自觉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良好的经营环境, 推动建设领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扬.国外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J].山西建筑,2009,36.
[2] 王孟钧, 何继善. 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研究[J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作者简介]戴,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0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在读;吴真真,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200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在读,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6―0067―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大批颇具实力及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仅靠粗放式扩大发展规模,只注重增加资本,引进人才和技术而忽视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的发展将后劲不足。企业文化能为企业发展释放出最为持久的动力,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创建稳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力量源泉。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对于长远发展的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企业诚信文化基本内涵的理解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意识形态和物化精神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基石是诚信观。诚信观是我国传统道德中最为重要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基本的准则。
首先,企业诚信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企业员工认同的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人生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处事规范。诚信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企业坚持“诚实、诚心、诚恳”和“信念、信心、信誉”以及恪守“童叟无欺”的原则是企业诚信文化的精髓。
其次,企业诚信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对国家和社会诚信,不偷逃税款;企业对股东和员工的诚信,兑现招聘员工条款的承诺;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让用户使用放心产品,严禁唯利是图坑害消费者。企业坚持生产经营中蕴育丰富的诚信文化,企业将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企业诚信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利益。企业作为社会成员在生产经营中对国家和社会讲信用重承诺,守法经营,照章纳税,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利益作出积极贡献。民营企业的发展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7年民营企业税收达3487.3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9.4%,成为国家税收的稳定来源。同时,提供70%的技术创新、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要研发地。我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员有80%被民营企业所吸收,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二)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增强股东和员工的凝聚力,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产生归属感、自尊感和成就感,从而能够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其工作效率。一个信誉良好的企业能让企业的员工更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同,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员工更好地为企业奋斗的热情。众所周知的海尔品牌,“真诚到永远”信念以及无条件地为消费者服务,为海尔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赏,也在短短的时间里使海尔的品牌大幅度增值,创造了海尔神话。企业要保证财务资料和经营及盈亏信息资料真实和完整的反馈给股东及广大员工,保证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行为符合股东和员工的利益,符合公司长远的发展要求。企业要为员工建立各种保险制度,建设员工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兑现招聘员工的承诺,有利于保证企业对员工有吸引力,减少因缺少员工和技术人才对生产经营的制约。企业的诚信文化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理念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树立诚信观,统一员工的行动意识,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使员工为努力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而积极努力,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三)企业诚信文化有利于消费者享受和满足消费欲望,提高核心竞争力。对消费者讲诚信是企业诚信度的最终体现,不仅要不断开发优质、新颖产品充分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还要实施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兑现服务承诺,让用户放心,并勇于承担信誉责任。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诚信文化的价值,表现在企业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中,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带给消费者的是文化的享受和满足,企业以消费者为导向不断改革创新、丰富产品文化特色,有利于开拓和扩大消费市场,企业拥有诚信文化必然提高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的诚信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树立起一个健康良好的企业形象。具有良好诚信度的企业,有利于在社会中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良好的企业形象也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温州鞋生产企业的一个转变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假货、劣质产品充斥着整个温州鞋的市场,严重影响温州城市的形象。温州人经历了痛定思痛后,严禁假货、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注重产品的质量,注重诚信,坚守诚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也才有了温州今天经济的辉煌发展。
三、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当前企业诚信存在危机,曾在市场上出现的山西假酒、河南毒米等事件反映出一些企业唯利是图,贪婪无度,取财无道,拜金主义,背信弃义,甚至不惜一切损人利己的行为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2008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开展了使众多婴幼儿患肾结石的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专项检查,涉案企业109家,还查出含三聚氰胺多种产品,这表明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必须重新塑造与构建企业的诚信文化。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估制度。企业的信用评估制度是指一整套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体系,包括相关的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要素。当前企业信用的评估制度不健全表现在:缺乏公正的客观评价标准,评估者对企业信用的评价缺乏系统的量化指标。信用评估体制不健全,只对企业某一方面信用的评价,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整体信用水平,往往降低企业信用评估的约束力。
(二)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构建企业内部良好的诚实守信氛围。塑造企业内部诚信价值观,要建立高层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之间的“共信圈”,这是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核心。由于高层管理人员对内管理企业事务,对外代表企业,所以高
层管理人员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是否具有诚信形象。高层管理人员的言行,直接影响到一般员工的价值取向。塑造企业诚信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诚信理念,有利于培养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养成诚信守法的意识,高层管理人员与员工共创诚信守法环境,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
(三)建立健全诚信激励机制。诚信激励机制是指企业建立的一整套对员工的诚信行为进行考核和奖励的体系,包括考核和评价的标准以及奖励的办法等。要想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和诚信经营的氛围,必须建立一种奖惩分明的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奖惩制度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以便于对企业员工实践诚信行为进行奖惩。如职务任免、级别升降、薪酬分配等。同时要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奖惩的组织领导体制,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责任明确,保证对企业诚信行为有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四)在构建良好的企业诚信文化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在构建社会诚信文化体系方面应起主导的作用,并在构建良好的企业诚信文化中,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诚信教育,形成社会良好的诚信氛围。对信用知识进行宣传报道,使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信用意识和观念,并使信用与政府权威、企业发展和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直接挂钩,使守信者得利,失信者遭市场的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