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3 10:57: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教学内容不合理本课程以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相关管理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定义各个基本概念的依据,对公共事业管理对象(客体),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业的管理活动,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法律、技术方法,以及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进行研究。传统的课程内容设计主要分两个体系:一个体系是以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过程为主轴组织教学内容;另一个体系是以公共事业的分类管理为主轴组织教学内容。两个体系各有侧重点,前一个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后一个体系的基础。由于课时有限,公共事业的内容广泛又庞杂,两个体系的内容不能全部介绍,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侧重理论基础。虽然教学内容比较丰富,但是纯理论太多,结构不合理。且我国公共事业体制正处于变革的阶段,纯理论的教学缺乏与实际相结合,有些理论无法学以致用,学生对公共事业活动不能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学习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二)教学模式陈旧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也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一般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知识是单向传授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尽管不少教师也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但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学生没有走向社会,自身的知识面不够宽广,不能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所以对互动的议题摸不着头绪。许多教师本身也没有从事过实际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在公共事业管理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往往与理论和实际都不挂钩,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评价。双方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后又回归到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统模式。
(三)实践性教学不足实践性教学是高校为学生适应社会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课程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的课时比重在逐步增加。但是,纸质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提高。由于学校在资金投入上的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落后,许多需要在实验室和校外实习组织开展的实践课根本无法操作,教师只能在教室里通过案例讲解的形式完成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实践教学的学时形同虚设,更重要的是,难以培养出动手能力强,与社会接轨的专业人才。(四)教学考核体系不健全课程考核既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平时出勤、作业与期末一次性考试作为最终的评价。这就导致学生不重视平时课堂的学习,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只懂得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以此来应付考试。结果考试一结束,所学的内容就大部忘掉了。如此的考核方式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也不易发现教学中的不足。由于基础没有打牢,后续课程的学习也因此受影响,最终专业技能不强,工作难找成为必然的事实。
二、《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一)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的反映和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的保证。虽然教学管理制度在一定时期和目的下具有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原有的以刚性管理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由于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了教师教学改革尝试,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而必须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改革的根本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制度的标准化与细致化,实现弹性管理,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从而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兴趣,实现教与学的双重提升。
(二)优化教学内容《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可将全部理论分为基本理论与新理论,基本理论是精讲和重点讲解的内容,以保证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新理论可以课上略讲配合课后学生的自学研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的知识始终与时俱进。公共事业的分类管理以专题讨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理论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三)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能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提高教学水平与业务水平。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走出去,一方面通过参加学科的专业培训,与界内的学者与同行学习交流,提高理论水平;另一方面要与一些公共事业组织有合作关系,在实践中收获、丰富理论知识。
(四)重视实践性教学首先,要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和资金投入。教师要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学校对在科研立项中从事实践性教学研究的项目应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加快校内实验室建设。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实验室应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等手段和虚拟环境,进行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的综合性场所。可以借鉴已建成类似实验室大学的经验,取长补短。第三,扩展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应积极主动与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开展项目合作,在合作中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流程,了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体制和环境。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专业人才到学校做讲座,以自身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的实践学习。
(五)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转变要围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一目标,所以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可采用的有效方法。所谓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将公共事业问题和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虚拟再现,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以此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将案例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课堂主体参与的多元化,抽象知识的形象化,教学过程的动态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与掌握。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公共服务意识及综合素质。
(六)完善课程考核体系有效的课程考核体系应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考核也是多元化和全方位的。首先,要打破期末“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增加期中考试的环节,期中和期末的成绩各为总成绩的40%,其余的20%为出勤、课堂表现(听课态度、提问和讨论)、作业等,这样就避免了“平时不努力,期末忙突击”的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试题形式要灵活多样,变以记忆为主的知识性考核为知识考核和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因此机械记忆类的考试题目比重将逐渐减少,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小论文和调研报告类的题目比重不断增加。同时,采取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要注重对考核信息的分析和反馈,发现教学中的盲点和弱点,为以后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
公用事业改革问题在近两年多来讨论的很多,有研究者认为民营化是公用事业变革的世界潮流,中国也应当走这条路。笔者不能苟同。
公用事业改革的市场化依据
传统理论认为类似公用事业等自然垄断领域是需要政府控制而不能通过市场经营的。这些领域通常具有收益的非排斥性和边际消费成本为零的特点。非排斥性是指面对同一消费品,一个人的享受不会影响也无法排斥另一个人享受;边际消费成本为零是指在一定界限内,增加一定数量的消费者享受公共产品的益处无需增加任何成本。非排斥性使得公共产品无法通过等价交换机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联系;边际消费成本为零则使得,如果对公共品采取市场方式进行供应,就会限制产品效益的最大发挥,背离经济原则。
然而,上述情形中市场之所以无法发挥作用,只是因为产权无法界定或界定成本过高,凡是无法明确界定产权的领域都是无法或不宜引入市场机制的。市场机制的根本要求是等价交换,交换的内容是产权,交换价格是人们对权力的评价,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权力的最佳利用。因此,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没有产权界定就无法进行交换。自然垄断性产品之所以无法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是因为产权不明或产权不能确定使得价格机制失去了对交易产品进行合理定价的作用,无法实现对等的权利交换。事实上这些行业并非完全无法界定产权,有的是可以界定产权的,问题是产权界定的成本可能太高,结果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来看都不经济。一般说的市场失灵,与其说是市场缺陷还不如说是市场运行条件不成熟。也就是说,只要能创作出界定产权的经济办法,从理论上讲所有事项都可以交给市场去完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组织机构的变化,一方面削弱了自然垄断的程度和范围,另一方面创造了新的竞争领域,如路网的建造维护和运输服务的提供、电网建设和电力的生产、通信网的建设运营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服务等均可以分开进行,使这些以前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经济活动,具有了竞争的性质和特点,为多元化的企业进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同时,技术的发展也使原来的一些公共物品越来越多地成为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产权界定”和价格机制来实现其消费的可分割性,排除不付费者的“搭便车”现象。例如通讯技术的进步,使电视收视付费成为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公用物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责任者与生产者的分离,即政府有责任组织相关设施的生产,但不一定亲自建设和运营,可以交由市场完成。与此同时,技术发展也使公共物品的产权实施成本降低。所以,许多自然垄断的公用事业,具有了某种程度市场竞争的条件,且现有营运及管理模式日渐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求,需要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效率。
市场化与民营化的区别
“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民营化应当可以理解为在某个领域民营资本逐步进入并最终成为主体或占据支配地位。民营化的支持者认为,民营化可以更好地引入市场竞争,提高公用事业领域经营效率。笔者认为,放开大门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从事经营和民营化是有根本区别的,公用事业改革的实质是市场化而非民营化。造成误区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对市场化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有些确实是懂市场化,但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有意对市场化进行曲解。曲解跟误解是不一样的。
毫无疑问,民营资本参与公用事业建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一则大量民营资本的进入将会解决资金不足、产品或服务短缺问题。二则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产权主体或竞争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领域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提高效率,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然而,民营资本进入虽有助于市场化形成,但决不是唯一的路径。
首先,市场化就是按照市场规则去运行,不排除任何国有的成分,也不排除任何民营或外资的成分,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原则:一定要界定政府、投资人或者是运营者,或者是消费者的责权和义务的关系,只要把权力和义务划分清楚就是市场化。市场化一定要转变原来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有些人比成父子关系,就是没有一个清楚的责任和权力,只要把父子关系改变成合同关系,实际上就是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其次,一些学者主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公用事业的模式,在我国实行公用事业民营化。但他们忽略了西方国家公用事业领域实行私有化或民营化是在国有资本占有相当比重的前提下进行的。事实上,时至今日那些国家公用事业领域国有资本仍占有很大比重,而相反现在我们的开放程度超过了美国、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再次,目前公用事业经营效率低的原因是因袭了旧体制下政府直接管理和经营的模式,政企不分,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企业化经营,而不是国有资本太多,也不意味着国有企业一定低效率。大量的事实表明,国有企业一旦完成制度更新、机制转变,也将成为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革提升其竞争力,在公用事业领域应当也能做到。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国有企业进行了私有化或民营化程度有多高,而在于有多少企业真正建立了符合现代企业标准的权力制衡制度。
民营化的消极影响
民营化期望通过促进个人利益最大化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逻辑并非十分可靠。因为公用事业本身的自然垄断性,民营化往往只能改动“经营”而无法改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民营化的结果只是将垄断权由政府交给私人组织。如果缺乏健全的监管体制,民营经济控制公共事业就极有可能造成对公共利益的危害。这种危害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争夺政府授予特许权和签订承包合同阶段的腐败问题;二是合同签订之后公共服务生产过程中的数量短缺、质量低劣和价格不公平问题;三是不履行普遍服务义务,或者提供歧视。由于诸如自来水、电力等公用事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经营者完全可能通过任意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一旦政府介入实行价格监管,有可能造成企业因不能满足其利润目标而选择放弃或提供低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002年建设部发出《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之后,有关城市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的文献增长迅速,人们对城市公用事业改革的动因、难点、阻力、改革的主要形式,及监管的内涵等问题,展开了较充分的讨论。相关部门和城市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实践,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绿皮书《公私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余晖和秦虹,2005)对此有一个较完整的介绍。
国外公用事业改革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已大规模展开,一个基本经验是,在公用事业中引入竞争机制。但这种努力,可能导致公用事业部分的私有化,甚至最终导致全面的私有化。公用事业特殊的契约特性,可能导致民营化后公众承受垄断和资本的双重压力。而且,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公用事业部门效率的提高,并不是来自民营化,而是来自竞争,把垄断简单地从公共部门转向私人部门,丝毫不会促进竞争(陈富良,2000)。国外和国内都有这样的实践:城市公用事业民营之后又重新回到了国有制形式。人们认识到,在公用事业领域,不受规制的私人垄断比政府垄断对消费者的损害更大。本文针对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反思。
一、公用事业的特点与契约问题
一般来说,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与节水、供热、供气、城市公交、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处理以及城市绿化等方面。公用事业的特性可以从产业特性和产品与服务特性两个方面进行归纳。
从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看,主要特点有,一是公用事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大多是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资,其他产品或服务很难替代(无相近的替代品),或者替代的成本较高,如自来水、城市公交。即使是管道供气,有较近的替代品,但替代成本也不低。二是具有公益性。表现在它是城市所有居民共同使用,因而提供的企业负有一定的社会公益义务(普遍服务),不能分割使用。这样,面对这种特性,价格机制不灵活,不能完全遵循供求机制。三是利益计算上的不确定性。由于公益性的存在,公用事业的社会利益是长期的,收益难以核算(非市场产出核算的困难),也就缺乏一个终止机制。四是需求的波动性。不同季节对自来水的需求,不同时间对电力的需求,不同天气条件下或工作日对公交的需求等都存在差别。需求的波动导致生产设备利用率产生变化。
而从产业特性来看,城市公用事业在以下几方面又有与其它产业不同的地方:一是地域性垄断。公用事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如自来水、管道供热、管道燃气等,只能在网络覆盖范围之内,不能在全国或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即使是在大中型城市,可能有多个自来水公司,也是多个垂直一体化的企业并存,各自垄断服务区域的供给。而缺乏相近的替代品,则使这种垄断性更强。二是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与规模经济的特点。如自来水行业,其生产经营是高度资本密集型的,一次性投资大,自来水总管等固定成本都有很长的使用周期,投资专用性强,沉淀成本高。因而,重复设置自来水总管等固定网络系统是不符合经济效率原则的。这种规模经济性和大量的沉淀成本使自来水产业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特征。
以上这些特性,使得城市公用事业具有独特的契约问题。
因较高的专用性投资所产生的沉淀成本,削弱了利用市场机制产生一流绩效的能力。而消费者要求得到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运营商则要维护其资产而获得垄断利润。
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公用事业生产阶段具备引入竞争的条件,而供给阶段又具备垄断经营的基础。因而,对于公用事业,既有民营化的可能,又有监管的必要。作为自然垄断行业,由于技术的发展,生产环节可分,理论上企业可以盈利为目的生产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价格和质量选择企业。但是,公用事业依托网络而形成的垄断,与一般商品服务的供给方式又不同,因而需要政府进行监管以消除负面影响,既限制垄断高价,又确保服务和产品的有效供给,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同时弥补公共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
但是,公用事业在管理和经营方面的地区色彩较浓,存在区域差异性和地区溢出效应。地域性垄断使城市公用事业的经营和管理只能限定在某一特定的区域之内,区域差别使得公用事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与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区域直接溢出效应和公益性,表明公用事业直接对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支持和服务作用。这些特性使得城市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效用的发挥范围限定在特定区域或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和利益关系也相对较确定,因而地方政府对其发展又有了干预的积极性和责任。
二、政府承诺问题
市政公用设施服务市场化的特征之一就是以合同约束取代行政管理。在自然垄断行业仿效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一个主要方式就是招标。定期就公用事业的自然垄断特许权进行招标,虽然只有一家企业获得特许权,但由于多家企业参与投标,可形成缔约前的竞争;又由于特许权的时限性,如5年后再次招标,故已获得特许权的企业,缔约后也并不能高枕无忧。显然,招标方式,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压力。另一方式是定价,价格上限被认为是激励效果较好的一种定价方式,它也有一个时限性,缔约后也有一个重新谈判问题。然而,由于技术、环境的变化,及人的计算能力的差异,任何合同都不可能是完备的,都存在一个再谈判的问题,再谈判增加了合约订立的交易费用。
有强制力的政府承诺问题,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首先,由于技术的改进和生产率的提高,公众普遍感到现在服务价格偏高,要求提前修改合同,降低公用事业的收费,政府可能迫于政治的压力而提前修改合同,抽走企业的自身努力的结果;即使不提前修改合同,合同到期时,也会对企业提出更苛刻的合同,而产生鞭打快牛的现象。拉丰和梯若尔曾经描述这种短期承诺的情形:当第二届政府发现企业的成本较低,它不大可能知道企业是由于进行投资才降低了成本,还是成本本来就低而上一届政府并未严格要求。换句话说,第二届政府调整价格的可能性会对企业的选择形成干预。第二届政府如果拥有了修正上届政府错误定价的权力,那么它就不会对企业的投资给予回报。其次,当企业以各种理由,如经营环境变坏、效益变差,提出为保证供给的可持续性,要求政府提前修改合同,提高收费标准。政府可能迫于企业的压力而提前修改合同,这又会产生预算软约束问题,企业也无激励去降低成本。再次,基于引进外资的考虑,当合同签订后,又有出价更高的企业要求进入这一市场,新的投资者来了,政府可能出于资金的诱惑而中止或提前修改合同。因为资金约束本来就是公用事业民营化的一个动机。一般来说,由于政府承诺问题,私人企业在经营公用事业时,会产生过多的再谈判成本。而公有企业在经营公用事业时,则往往面临着预算软约束。
三、信息不对称约束
政府监管的理由之一就是弥补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管机构充当了一个信息中介的作用。然而,监管部门与被监管者(运营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监管机构关于被监管对象的成本等信息是不完全的。在民营化之前,政府可能控制公用事业经营者的活动;民营化之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需要重新调整,监管者面对一个新的垄断者。由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监管者的政策可能偏好于产业利益集团。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最优监管政策的设计面临着激励与企业的信息租金之间的权衡,而最优规制政策的实现在于监管者能提供一个完全甄别的合同菜单,让企业自己选择。机制设计理论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认为高效率的企业选择高效能的激励方案(固定价格合同),低效率的企业选择低效能的激励合同(成本加成合同)。既可以确保让成本高的企业参与,又阻止了成本低的企业进行寻租。但这种机制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在公用事业中委托问题的特殊性。
四、委托问题
委托理论在城市公用事业中并不具备完全的适应性,这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用事业中的多重委托特征。从纵向看,公用事业监管中的委托包括四个层次:市民(公众)、城市立法部门、监管者、企业,这形成多重委托。这种关系的核心是,监管者作为消费者的人,它要确保被监管企业实现消费者利益,但是监管者由于很难确保拥有作为交涉对手的被监管企业的完全信息,所以常常伴随着信息偏差。亦即作为人的监管者不能确保拥有被监管企业的成本条件、需求条件、技术、财务等的完全信息,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委托者如何公布被监管企业的信息,则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为此,消费者要求监管者能以法律权限实现被规制企业的信息公开,而且要求实行确切的监管。如果监管者能实行确切的监管,监管者本身则可以此而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在社会上的评价,因此,建立这样的激励机制,对监管者来说是必要的。激励机制在监管者与被监管企业的委托-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被监管企业在监管者认可的供应条件下准确地向消费者提供物品和服务时,如果没有一定的收益,是不会有那样的行动的,因此监管者要给予被监管企业从事这种行动的激励性机制。
从横向看,横向多重委托的主要形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监管机构共享对某一企业的监管权。公用事业监管部门、建设、环境保护、公安、交通等多部门共享对公用事业的监管权。巴隆和马蒂莫从合同的角度对这种多重委托人或公共人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他们的分析框架内,假设在不同的规制机构之间,规制职责的分配是与其监督技术相对应的,或者说,监督技术决定了规制职责。在这样的假设下,每个规制机构只能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订立合同,但这样做势必导致规制过程中规制机构的不合作行为,在均衡状态,最后得到的规制机制只是一种纳什均衡,即每个规制机构以分散化方式向企业提供规制机制(张昕竹、拉丰和易斯塔什,2000)。
建立有效的委托—关系的核心是要建立一种激励约束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对于委托人而言,由他发出的激励和约束信号必须是指向人的,而且这种指向越是方向明确,经过的环节越少,激励和约束信号的传递效率及由此形成对人的激励和约束的效用就越高。反之,激励约束信号传递的方向越模糊,经过的环节越多,那么这种信号的传递效率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的激励和约束的效用就越低。由此推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实现同一委托—事项,多层次的委托—关系必定比直接或较少层次的委托—关系所产生的效用损失来得高,其道德风险也必定会更多,程度也必定会更严重。在政府监管的纵向委托关系中,从消费者到立法机关,到监管机构,再到被监管企业,其间存在着四重委托关系,链条较长,关系也较复杂。每一重委托关系中,都存在着道德风险。因此,我们在对城市公用事业进行监管时,必须考虑到这种多重委托特征,如何缩短委托链条,将消费者的意愿更直接地传达到被监管企业,如何避免人的道德风险,使人更好地实现委托人的利益,是我们在制定监管政策时必须审慎考虑的问题。从政府监管的横向委托关系来看,目前在我国的监管现状中表现得较为突出。一方面是监管权力过于分散,企业的婆婆太多,企业自主权还不够;另一方面是,该管的事没人管,造成权力真空。因此在设计监管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二是人的参与约束可能不被考虑。机制设计要求考虑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在公用事业中,一方面,监管是政府强制力的表现,即使不能接受监管合同,也不能简单地采取回避的方针,不能退出。委托人可能不需要考虑监管合约的参与约束的情形,还与被监管产业公用事业的特性有关。在公用事业中,企业一旦接受了政府的准入监管,或获得了政府的行政许可,在享受政府保护独占这一市场的同时,也负有提供服务的义务,而此时,即使监管者改变收费合约,它也不能退出这一领域。另一方面,一些自然垄断行业,由于资产的专用性和巨大的沉淀成本,企业在获准进入特定行业后,如果监管者改变收费合约,企业即使想退出也不能轻易退出。因而,在监管情形中,参与约束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三是公用事业的监管问题不完全等同于私人交易。在私人交易中,委托人承担其假设的任何误差的代价,而对一个要对生活必需品价格和质量负责的监管者来说,情况相反,如果监管者关于人(企业)的知识的假设是错误的,却是由消费者和被监管者(企业)来承担后果。因而,把私人委托框架下的机制设计应用到公用事业的监管中会产生许多问题。
五、小结与建议
1.完善监管制度建设,将竞争制度、产权制度和监管制度有机统一起来。长期以来,我国公用事业部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以国有投资为主导,二是以维护大企业利益为导向。经过前一时期的改革,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公用事业的投资力度,也引入了部分民营资本,但投资增长仍然无法满足公用事业需求的增长,传统规制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与民营化改革相适应的政府规制制度尚未确立,如与民营化相对应的价格规制、社会性规制,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基本上在沿用对国有企业的规制政策。政府部门在民营化改革过程中,规制的承诺问题也同样存在。再者,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城市自来水行业起步较早,其他行业如管道燃气、管道供热、城市公交等方面民营化改革的步伐则相对迟缓,民营化有关各方的利益协调或不被重视或缺乏推进。民营化改革不仅与民间投资者相关,而且也会影响消费者及改制企业员工的利益,当然也包括地方政府利益。但显然,民营化引发的利益冲突与负面效应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民营化后,随着监管对象的多元化,监管手段的多样化,监管内容比较复杂(准入退出、价格、质量安全、标准、网络接入、竞争秩序等),需要完善监管制度,改变自我监管的现象,完善监管的立法和制度,建立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
产权改革应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内容,结构重组是公用事业有效竞争的基础条件,监管政策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应该坚持竞争制度、产权制度与监管制度有机统一。
2.市场化改革的速度应与社会条件相匹配,与产业特性相适应。发展中国家地区发展差异大,经济基础不同,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目标也不同于欧美国家,急剧地推进改革会超出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度目标和政策,并通过循序渐进和适度的方式推进民营化。在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应保持政府对公用事业一定的控制力,即国有资本占一定比例的产权控制,以实现私人资本与国有资本的有效均衡。
3.处理好政府的角色定位,实现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的有效均衡。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减少了政府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直接调控,以合同约束取代了行政干预。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职能是多方面的。首先,政府要为民营化提供制度保证。欧美国家民营化改革都有法律和制度作为前提和保障。因此,在民营化过程中,政府的第一个角色就是作为准立法者。第二,政府是整个经济运行的看守者,在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过程中也不例外。要确保公用事业运行规范、竞争有序、供需平衡、各有关主体利益协调,政府应该成为监管者(规制者)。第三,民营化的核心是引入竞争,提高效率,确保服务,现实中的公用事业也不是全面实行私有制,同样存在多元产权结构,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并存。因此,在这一点上,政府机构又是私人部门的一个竞争者。第四,民营化过程中,大家讨论较多的一种方式是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通过正式协议而确立一种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机构又成了私人部门的合作者。总体来说,在民营化过程中,政府机构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问题是这些角色不能由同一个部门来承担,比如,采用公私合作制,同样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第三方监管模式,建立独立的监管部门,在市场准入、价格形成和公共服务义务等方面依法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与监管[J].城乡建设,2006,(3).
[2]仇保兴,王俊豪等.中国市政公用事业监管体制研究[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公用事业部门通常是指邮政、电信、电力、供气、供热、供水、排水、公共交通等与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领域;由于公用事业领域具有网络式服务和政治敏感性等特点,存在规模经济和进入门槛高、投资回报期长等特征,因而往往被认为属于经济自然垄断的领域。目前,我国公用事业的发展状况日益成为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借鉴西方国家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成功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公用事业的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性发展。
一、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可行性及西方各国的经验
由于财政压力、经济绩效和服务质量等原因,自198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在公用事业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开始了民营化的改革实验。所谓“民营化”,大体指政府从总体上减少介入的程度,更多地依靠民间机构、多样化的所有制形式与运作关系,满足公众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运动,与“市场化”、“公司化”等概念相近。
美国学者萨瓦斯根据排他和消费两个变量对人类所享用的物品和服务进行分类,认为公用事业领域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属于排他完全可行的纯共同消费品,即可收费物品。这类物品由于排他是可行的,使用者只有付费,提供者才愿意供应物品,因而能够由市场来提供。我国学者郭剑鸣也认为,公用事业领域属于公民基本生活、生产所必须,须有偿向社会提供的“基本赢利型”服务。因此,这类服务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具体服务。运用市场机制,在公用事业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有助于弥补政府功能缺陷,克服政府垄断经营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如缩减政府开支,增加税收,促进信息公开化等。然而,公用事业行业由于存在投资巨大、准入门槛高、回收期长等特点,确实易于出现自然垄断的问题。加之,公用事业与人民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相对于其他公共服务领域的民营化,需要政府更多的关注。
根据国外公用事业改革的经验,基于效率和公平的考虑,打破垄断,维护公用物品提供中的竞争环境,创造消费者在服务中的自由选择机会,是民营化的关键。主要的民营化方式有:
(1)合同竞争承包。通过与赢利机构或非赢利机构签订承包合同,提供所需的服务。这样,政府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行政关系变为经济合同关系。国外许多城市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招标制,把许多市政业务承包给私营公司经营。由于竞争机制的作用,私营公司和市政部门的效率和服务质量都得到明显改善。萨瓦斯认为,合同承包的制度安排是“具有阶段性竞争特点的临时性垄断”,它“比市政服务效率更高,服务质量与市政服务相同,公正性至少不亚于市政服务”。
(2)特许经营。政府管制机构特许民营部门向公众提供服务,民营部门向政府付费。如特许民营公交车按市场规律提供公交服务,政府在法律、燃料等方面予以鼓励,不仅有利于提高公交服务质量、节约成本,还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刺激国有公交公司服务的改进。
(3)补助与凭单制。补助是政府通过提供补助安排民营部门提供某种服务;而凭单制则是由政府向合格的服务对象签发凭单,由消费者选择所需要的服务。
(4)出售。既可以是全部出售也可以是部分出售。英国政府在向公众出售股票的基础上,以竞争性招标的形式把燃油公司、电信公司、天然气公司、自来水管理局、电力局等国有企业出售给私营公司,实现了民营化。德国和日本也以类似的方式实现了国有电话公司的政府撤资。
(5)民间补缺。许多国家在政府不能满足需求时,民营部门采取措施承担公众的需求,如高速公路、自来水系统、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领域。
(6)分拆。将垄断经营领域和潜在竞争部分分离,对处于竞争性行业,具有不同业务的经营性活动,可以拆分为几个组成部分,通过竞争增强其赢利能力。如电网、煤气输送管道、铁路轨道等难以直接竞争,但发电厂、家用电力和天然气设施零售业,车站设施等可以进行竞争,自来水公司可以按地域进行分拆。
公用事业服务的民营化在各国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阿根廷对从事电话、电力、天然气、水资源和废水处理以及能源企业的五家国有垄断企业进行了民营化,既改善了政府和民营公司的财政状况,也改善了生产绩效,使众多利益相关者从中受益。英国在公用事业领域实行民营化后,价格明显下降,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公用事业民营化实验的成功激励着许多国家的市政部门推行民营化的改革。
但是,民营化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公营还是私营,而在于是垄断还是竞争。在任何经营形式中,只要存在着垄断,消费者就很难得到质优价低的产品和服务。新西兰航空公司在竞争性的国际市场上一直在提供优质的服务,但在垄断国内航线的情况下却备受顾客抱怨,在政府允许安塞特公司参与竞争后,其效率、服务态度和质量迅速得到改善。实践表明,“在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物品和服务方面,竞争往往优于垄断”,民营化即意味着“在公共服务中取消垄断,引进竞争”,为政府官员和公众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二、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现状及原因
同许多西方国家比较,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而在公用事业领域实行了直接行政垄断的经营、管理体制。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日趋突出。于是,政府开始着力推进公用事业领域的改革。1993年,建设部颁布《全民所有制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交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办法》,1995年又颁布《市政公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指导意见》,但是公用事业部门的经营机制转换仍然步履维艰。2002年12月27日,建设部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此后,许多省、市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以吸取社会资金,投入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实际上,公用事业领域在引进民间资金和外来资金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绩。
然而,公用事业服务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其一,公用事业服务领域的效率低下,服务价格昂贵。尽管某些公用事业部门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甚至也存在某种程度的竞争,但由于受同一个“婆婆”监管和庇护,而非市场中独立的企业,缺乏成本观念的硬性约束,具有官僚体制的各种弊病(如政治决策干预经营决策、投资冲动等),导致公用事业服务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不仅带来了极大的浪费,而且很难满足群众多种多样的需求。垄断所带来的低效率远高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益处。由于公用事业部门由国家控制,必须承担政府的公共责任,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基本生活秩序,往往通过财政投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限量为居民提供统一规格的服务,因而扭曲了价值规律,难以满足公民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由于垄断限制了竞争,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
其二,公用事业领域的部门垄断助长了寻租行为和腐败现象。公用事业服务部门依附于行业管理部门,政企合一,既具有经济利润目标,又具有非经济性目标,而且往往政治责任压倒经济目标。由于政治主体与经济主体的合一,作为利益主体的公用事业服务部门和政府行业管理机构,在利益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政府行业管理机构能够从所管理的部门中获得利益,而服务部门也能够获得政策和预算的优惠。特别是某些垄断部门经常借其特权敲诈、刁难顾客。
其三,垄断提供公用事业服务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论是公共垄断机构还是私人垄断服务部门,为追逐私利都会滥用其垄断地位,减弱其对消费者的回应性,因而很难满足公众的适当需求。近年来“煤、电、油、运”等基础设施领域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公众需求而形成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地区的“电荒”、“水荒”、交通堵塞、污水处理系统失灵等现象,已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垄断惹的祸”,公众的怨声和责难纷纷指向垄断服务部门。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既有社会、制度和政策的因素,也有实际操作的原因。具体表现在:
第一,由于政府职能还没有真正转变,政企分开还没有取得实质突破,政府还不习惯于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宏观调控,因此投融资活动乃至经营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行政干预现象和垄断行为。如电信行业的价格管制方面,主管部门往往以“作为国家的企业要以国家利益为重,降价竞争会使总收益减少”为借口明确反对降价。同时,由于公用事业部门垄断经营成本、费用等信息,画地为牢式地提供物品和服务,一些公用事业部门甚至故意以设置服务障碍、胁迫或差别待遇等方式,强迫顾客购买其指定的服务和产品,造成地方垄断局面。
第二,由于公用事业产品公益性、价格机制不灵活和自然垄断的特性,加之受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思想不够解放,担心国有资产流失,总想谋求国有经济在企业中的控股地位,限制了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和有效竞争的程度。此外,由于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许多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行业,缺乏平等的竞争环境,也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参与程度。
第三,在民营化过程中,一些政府部门单纯从解决资金和效率考虑,出现“一卖了之”的现象,对于私人企业提供的服务和物品的质量和价格缺乏监管,结果由原来的公有垄断走向了私人垄断;而私人部门出于利益的考虑,往往通过违约、欺诈、提供伪劣产品等手段,谋取暴利,结果导致公众利益受损,影响政府的形象。
第四,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国企改革释放的大量社会负担没有出口,企业改制后职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维护,容易出现社会不稳定,从而影响了改革的进程。
公用事业领域的垄断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系统地推动公用事业服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
三、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公用事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民营化和市场化。其含义是政府按照民主和法治的程序制定基本政策方向,确保公平和公共利益;同时吸收多元的投资主体,创造公用事业领域的竞争性格局,利用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的管理和技术特长,确保高效率地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调动政府和企业的双重积极性,既保障公平又获得效率。
从基本思路看,我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政府行业管理机构“掌舵”(决策),具体的公用事业服务单位“划桨”(执行);二是构建公用事业服务部门的竞争格局;三是公用事业服务的消费者自由选择服务供给者。具体地讲,可采取以下途径:
第一,合同承包制。政府确定宏观的决策问题,如服务的领域、数量、质量标准,以体现公平;把具体的经营业务以竞标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承包给公、私部门,以体现效率,把政府责任和企业积极性结合起来。政府不能干预公、私服务部门的具体经营管理权力,而是以合同的契约条款履行监督、评估的义务,根据服务绩效状况提供资金。诸如城市给排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等都可采取这种方式。这是较为保守的一种措施,有利于降低服务的成本。
第二,引入多元化的公用事业服务主体。在保留国有企业提供公用服务的同时,允许私营部门、志愿团体的加入。即使是国有企业也必须接受《公司法》和《合同法》的调节,按照经营方式进行运作。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形成公对公、公对私、私对私的竞争格局。
第三,公司业务重组。在传统的国营垄断体制下,公用事业部门采取垂直一体化的结构,由单一企业垄断行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输送、销售各环节,带来了许多弊端。要引入市场机制,就要对公司业务进行分析,分离垄断部分与竞争性部分、核心业务与业务,尽量减少垄断的领域,使业务走向市场,自负盈亏,与财政脱钩。这样,将具体的竞争性业务分拆出来,使各部分之间形成竞争的格局,有助于提高公用事业服务的效率。
第四,租赁、出售和撤资。国有公用事业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出售股份,吸收民间资金介入,形成公私合作的股份制结构。但是,不应限制私人资本的份额和具体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对于经营业绩差的公有公司还可实行租赁、出售和清算,由私人资本的形式。这样,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投资结构,既可以减少财政投资,还可以获得利润和税收,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如对出租汽车、公交线路的经营权,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的冠名权、广告权、收费权等,都可采取有偿竞争出让的方式。
第五,补贴与凭单制。对于某些赢利困难的行业,政府可通过税收、价格等优惠措施,激励私人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由于公用事业服务多属于收费项目,对于因民营化而导致的服务费用上涨问题,可对某些经济困难群体发放有价凭单(可到政府部门兑换货币),由消费者在服务提供者之间进行选择。通过各种民营化措施,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财政资金,降低经济风险,而且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下岗工人补助的经费来源。
四、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
公用事业民营化能否成功的关键与政府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我国的行政改革是政府主导下的改革,公用事业部门具有明显的“公用性”,在民营企业、非赢利组织不发达,社会对政府还有很强依赖的情况下,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政府应尽量避免使用直接的行政干预手段,而是要尽可能运用经济手段和规制手段,发挥“催化剂”和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不是简单推向市场。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同,“在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却是在政府对公用事业的原有管制规则不适应,而新的与市场经济对应的管制规则尚未建立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我国的公用事业改革,既需要政府放松规制,又需要规制重构。
一方面,解构传统的维护垄断的规制措施,降低对民营企业和外商企业进行限制的门槛,鼓励企业间的竞争。通过放松和解除规制、鼓励竞争,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规制执行成本,而且可以解决在公用物品的成本和技术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从而在合同和监督中处于有利的地位。但是,民营化决不是在任何公用事业领域不分条件和场合都采取竞争的方式。实际上,某些服务由政府采取垄断的方式提供可能会比通过竞争方式提供更有效率。
另一方面,重构维护良性竞争和公平的规制政策,克服市场机制可能带来的失灵。由于投资商的动机是赢利而非公众福利,民营化与公用事业的“公用”属性存在冲突,因而民营化过程可能会带来公共风险,如歧视、寻租、哄抬服务价格等,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公共福利损失。世界银行承认:“大量私营企业参与供水和卫生设施服务,并不必然意味着穷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除非服务合同是仔细制订的,否则这些合同可能会将为低收入地区提供的服务排斥在外,并形成地方垄断企业。”因此,放松规制不是不要规制,在某些领域和时期还需要强化规制和监管,政府必须承担起维护公平的公共责任。
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规制主要是一种经济性规制。所谓经济性规制,是指在存在自然垄断和信息偏向问题的领域,为防止发生资源配置低效和确保需要者的公平利用,政府按照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有关行为所进行的管制。具体而言,在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以下作用:
第一,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统一的具有权威的公用事业监管部门。改变传统的由政府行业部门直接经营和提供公用事业物品和服务的模式,把政府管制和企业运营职能分离。通过政府的公用事业管理机构,负责公用事业领域政策的制定,协调供应商、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维护公平和公共利益的立场出发,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投资运营过程等进行监管。
第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用事业领域的完善配套的法律体系。政府必须从维护公众利益和作为经营方的企业利益出发,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规范,明确政府、企业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对承包商资质,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标准、数量、质量、安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歧视和投机、作假、行贿行为等进行明确规制,对企业的进入、退出、考评和惩罚机制做出明确规定。此外,相关法律还必须明确具体的监管主体、内容、方式、程序以及公众参与途径等,以减少行政干预的随意性和各种腐败行为。为维护有序竞争和公平的市场环境,必须扩大融资渠道、促进投资多元化,既防止国有企业的垄断行为,也要避免私营企业成为垄断组织。
第三,为保障公众的利益,必须对供应商所提供服务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规制和监管。在公用事业物品和服务的价格制定中,既要考虑到企业的利润,也要顾及到公用事业的“公用性”目标和公众的承受能力。由于企业经营信息的不对称性,公用事业监管部门必须综合考虑企业投资规模、沉没成本、运营成本、可替代晶价格、当地经济水平和居民承受能力等,确定合理的价格幅度。具体的价格管制策略应根据公益性和竞争性的程度和领域,分别采取市场调节、政府指导、财政补贴、政府定价等多种方式。对某些特许经营行业,由于投资巨大、利润回收期长,还可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服务供应期限。为避免恶性压价竞争和重复投资等浪费现象,应有总体的公用事业发展规划和总量控制,对企业资质和信誉有明确的鉴定和判别标准,确定基本的门槛。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起着核心和纽带的作用。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前续和后续课程的衔接效度,也关系着学生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和专业认同感的建立。本文尝试基于笔者个人经验,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出发,通过综合性角色模拟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的过程设计,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成效并作出反思。
1《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建设的研究和教学实践现状
自1999年我国增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开设院校已由2所发展为600余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上可以检索到300多篇。然而,作为核心专业基础课,中国知网上收录的《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相关课程建设研究论文还不足10篇。有限的研究主要针对课程性质、讲授内容安排等作了现状分析,提出讲授中增加现实事例、加强校外实践、增加团队学习、改革考试方法等建议。然而,这些研究成果看起来亮点并不突出。理论研究匮乏与教学实践创新不足是直接相关的。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模式仍沿袭着传统课程教学的方式:有限学时的课堂教学中聚焦于基本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多使用讲授为主的单向灌输式传统模式,多数院校尚未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以平时出勤、作业与期末一次性考试来评价学习效果。这种应试性的教学和考核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难以锻炼就业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针对这些问题,不少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创新丰富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开始引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但是,在以往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仅靠这些手段或方法远远不够。目前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是短暂的、分散性的,是根据每个知识点零散搜集而来并加以使用的,这种“小故事”式的案例,使得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实际问题的体验仍缺乏深刻性、连贯性和沉浸感。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教学模式亟需挖掘新的生长点。
2综合性角色模拟的整体设计
因此,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的限制,笔者和团队成员以梳理和优化《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为目标,同时希冀能够弥补我校相关课程群(如非营利组织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实验课程的缺乏,给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增加更多的实践性要素,重点探索了综合性、全景性、高仿真的角色模拟方法在该门课程中的应用。
2.1对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我校《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总学时为36学时。如何在有限的36学时内合理布局教学内容是安排综合性角色模拟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将课程划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聚焦公共事业管理基础理论和前沿发展,以学术热点和动态开阔学生视野;另一个部分则主要是基于利益博弈管理决策实验方法,通过角色模拟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真实的公共事业管理问题,并有效掌握一些分析思考、谈判协商的常用技术。这种课程结构设计不仅能介绍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操作性能力。
2.2择选案例
经过斟酌和研究,我们选择由团队成员自行开发的《古巷中的圆桌会》作为角色模拟材料。该案例是基于北京南锣鼓巷商业街社区管理的现实境况进行改编和设计的,较为复杂,包含了各式各样的公共管理问题,所有的材料篇幅合计近20页。案例中涉及五方利益相关方代表(街区居民代表、古巷中的酒吧经营方代表、创意小店的店铺代表、房东代表和古巷管委会代表),每方由2名学生充任,一个角色模拟组需要10名学生,本教学班级中有90名学生,共组成9个角色模拟组。各组内不同利益方分别依据各角色私有的背景材料就各自关切的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探讨社区开发和管理中各式问题的解决方案。
2.3检验和使用综合性角色模拟方法
配合课程教学,我们考虑综合性角色模拟可以分为两个逻辑步骤实施。第一,概念演示型实验:选择经适当简化的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由课题组成员和高年级本科生参加,经历一个完整的管理决策过程,验证该方法的基本思想、理论框架、关键技术的合理和可行性。第二,教学型实验:由课题组成员结合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进行,以教学班级为参与单位。教学型实验有两种具体方式可供选择:既可以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使用几个集中的学时进行全程政策实验,也可以穿插在课程中每次只进行管理决策实验的某个阶段。由于教学班规模有九十人,考虑到实际的课堂组织难度和效果,我们最终选用了第一种方式。
3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
为评估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模拟后发放匿名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77份。这77份问卷中,对本次角色模拟的内容和总体安排认为“很满意”和“较满意”的有74人,认为“一般”的有1人。基于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现场观察,综合性角色模拟的实施效果值得肯定。它在教学和现实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中搭建了桥梁,增强了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性和现实实践的融入感,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处理公共事务的实操能力。
3.1增强了学生对现实角色的体验
我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这些新生大多缺乏社会实践和管理工作的经验,生活体验也相对简单,对诸如社区管理等公共管理问题往往停留在媒体报道和家长里短的零散、片段、模糊的认知水平上。问卷调查显示,在角色模拟后,认为从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角度看,角色扮演后“收获很大”和“收获较大”的分别有31、32人。学生对于什么是被管理者、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的权限、被管理者的义务有了更为深入和直接的体悟,对于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依法管理、依权限管理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和行为主体的理解也因此生动起来。
3.2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角色模拟中的互动(包括模拟、师生交流、汇报点评)效果评价积极:40人认为互动效果很好,27人认为互动效果较好,占总人数的87%。角色的浸入感使学生觉得新鲜,这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模拟前的准备和角色模拟过程,他们查阅资料、主动进社区调研,访谈街道管委会了解其职责权限和日常管理内容、管理策略,咨询类似社区问题的解决办法等,在模拟中,学生商讨时表现积极,从最终方案来看,多数小组的成员提出的冲突解决方案都较为可行,贴近现实管理情景,这正体现了主动性学习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激发。
3.3锻炼了学生处理公共事务问题的技巧和操作能力
分别有35人和31人认为,角色扮演后个人技能(表达、沟通、对话、协商等)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收获很大”或“收获较大”。由于存在时间限制和关键时间点的模拟程序约束,在6小时内学生必须高强度地参与进来,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既充分又有效地进行观点的陈述和表达、协商、协作、寻求替代性的解决方案并设法达成共识,在每个环节都需要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这对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工作能力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模拟确实有助于他们锻炼独立思考和分析、协作解决问题的实操能力。
4综合性角色模拟的教学反思
4.1需要更多的开发本土案例用于角色模拟
国外开发了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案例,使用这些案例对于国内的课程教学当然有助益,但管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要提高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针对性,就需要建设中国本土案例库,而且这种案例库不仅在数量上应当达到一定规模,在类型上也需要多元化,如分别适用于引导性的、专项练习的、综合训练的案例等。
4.2需要在正式模拟前给予学生更多的针对性训练
角色模拟需要提前进行分组准备,让学生对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充分运用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通过自愿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让十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从旁观摩,指导教师针对学生模拟中的技能表现进行评价,并对模拟中学生遭遇的困惑(如管委会是否有财政权限等)进行针对性释疑,帮助学生理解并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管理环境进行模拟。此外,对于管理过程中涉及的谈判、协商等环节所需要用到的头脑风暴法等也需要提前进行尝试和培训,从而大幅减少模拟中的无效产出和不必要的时间损耗。
4.3需要公共事业管理相关的领域资源予以支持
角色模拟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尽可能地贴近现实,这需要丰富的领域资源进行支持。以笔者经验来说,开展这种角色模拟是基于长期研究工作和教学探索。笔者的团队成员对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非常熟悉,并掌握较为丰富的领域资源,正是他们为案例编辑和角色模拟等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而实现了高仿真环境下的“学用一体”。
4.4需要适宜的模拟场地
从笔者所开展的模拟实践看来,模拟场地的选择对模拟效果有重要影响。由于我校教室申请流程的限制,开展角色模拟时9个模拟小组都在一个人员容量为100人的普通教室进行,桌椅固定在地上无法挪动,前后排的座位设置让学生在长达5个小时(6学时连续进行)小组谈判中感觉疲劳、不适,按照学生的反馈,这影响了他们后半时间段对模拟的投入。
4.5需要更为充裕的课时
根据教师观察和学生反馈,6学时虽然不短,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对于一个涉及众多管理问题的综合性角色模拟仍然显得有些仓促了。如果能有更多的学时可供角色模拟环节调配使用,效果应该更好。然而,现有的36学时要在30学时中处理大量的理论教学内容已然很是紧张。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利用36学时、更有效地集中利用6个角色模拟学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6):7-9.
[2]王丽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126-127.
[3]王宣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刊,2015,(1):130,132.
[4]杨艳东.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1):85-90,97.
[5]鲍丽明.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改革的探索[J].学理论,2014,(26):229-230.
[6]高建华,磨玉峰.论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4):329-331,342.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Abstract: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link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reform and the research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s to think of running a problem. This article is around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began research.
Keywords: practice teaching; Independent colleges;specialty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reform of teaching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项目来源:本文系武昌工学院2011年度校级重点课题“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编号:2011JY09)的研究成果。
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处在一个新的发展的历史时期,办学理念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为新形式下的大众教育,随之涌现出了大量的独立学院。我国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模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独立学院办学的特殊性,从理论教学思想转向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是必然趋势。加强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结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建立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1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相对于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长期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此我们提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体现出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使实践教学从配角走向主角。
1.2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基地严重缺乏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实践活动基本上是自己找实习的基地,而自己找的实习单位,不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所以学生在专业实践中专业理论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专业实践活动只局限在表面工作上。
2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2.1重新对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定位和思考
独立学院,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更应重新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定位和思考,提出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提升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开展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全面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是应用型和创新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也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树立职业意识的重要渠道。
2.2重视工程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离不开教师队伍的支持。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应以保障教师队伍的数量为基础,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培养教师队伍为重点。而目前由于工程管理专业的特殊性,专业教师队伍的人员与上诉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各独立学院必须要从学校的现状出发,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充实工程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质量。如我校加强引进“双师型教师”将在企业中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引入高校,经过全面的培训后,充实高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另外,我校也经常组织安排,部分教师利用假期深入企业中实践实习,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综合能力。还有,我校也给教师提供继续进修、深造的机会。鼓励教师到其他高校访学,从事科学研究。这样确保了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2.3重视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实习基地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的特殊性,国家投入的教育基金有限。由于投入资金有限,相当部分的独立院校专业实践基地设备不齐全,甚至落后。而校内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为此,独立学院应结合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建立长期有效的工程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并加大经费投入,定期的添置和更新相关的专业实践设备,以满足学生的生产实践需求。校外,也可以长期同一些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我们教育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输送到企业实践,并对实践的活动作出合理的评价。专业毕业实习,学校应组织学生到校外的实习基地,进行全面的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程生产过程联系起来,体验专业学习的实用性。
2.4健全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
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调动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因此专业实践教学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依据实践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出勤,实践日志,实践报告,以及实践单位给出的评语按评定学生的实践成绩。从表面上看这种以提交实践资料为主的考核方式看似科学,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易出现抄袭或造假现象,这种考核方式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失公平性,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为此实践教师要健全出一种充分有效的实践考核制度,使认真完成专业实践的学生得到有效的肯定,从而也可以间接的起到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执行力度。让独立学院的学生真正自主的扎入到专业实践教学中,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应付阶段,让他们真正的在自己参与的实践教学中学到经验知识。
3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渐进性
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为此我们在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一方面不能裹足不前,套用前面的实践教学经验;另外一方面,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不断的思索,将前面改革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争取后面实践教学改革中更大的进步。不断的探索,提高我们独立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提高独立院校的办学能力,提升独立院校的社会公信度。
参考文献
[1] 叶志攀;金佩华;;中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课程设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直接关系到大学和专业在人才质量、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各学科知识不断扩张,教学内容重复交叉越来越多,课程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联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全国许多院校开展了课程整合式教学改革,使相关课程能够交叉融合,形成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体系”。根据其他院校改革经验,笔者所在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对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探索,并进行了课程整合的初步尝试,目的是使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整体化和科学化,以适应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顺利发展。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育部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管理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根据教育部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4)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并列出了管理学、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主要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医学院校,举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偏向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因此,在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上以围绕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而定。经过我们的调研,认为过去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
(一)医学课程设置所占比重过大
作为医学院校开办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过去,我们在课程设置指导思想上一直是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自身的学科优势,突出医学特色。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认为医学课程设置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长期形成了“医+管”的课程设置模式,导致医学教育课程多,课时总量大的问题(2007年培养方案调整前共开设了13门医学课程,共计878学时,占总学时的31.90 %。2007年培养方案将医学课程调整为12门,共710学时,占必修学时的28.35%)。加之过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收的是文科学生,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难度大,学习负担沉重。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特点。笔者所在学校采取“医+管”的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表现在忽视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着(1)知识体系庞杂、层次混乱:即有行政管理的内容,经济、工商管理内容,也有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2)课程分类不准确、课程功能不明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之间界限化分不明确,如《公共关系学》这么课程究竟归入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一直没有定论,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不住重点,教师在讲授中也不知所措。(3)课程内容陈旧或交叉重复以及相对脱离实际等问题,如《初级卫生保健》课程的内容已经非常陈旧和脱离我国现阶段卫生保健的实际需要。(4)管理专业课程学时所占比重较低,占总学时数的22.08%。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整合的设计思路与实践
以前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上,只是简单的将医学课程与管理类课程牵强的捆绑在一起,可谓泾渭分明,缺乏逻辑关联,形成管理与医学的教学各唱一台戏,课程设置不完全合理,出现教师对专业培养目的不明确,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整体认识,造成了教的不自信与学的不明确现象。因此如何解决医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学校针对这一专题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对相应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其目标是立足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探索并构建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备必要医学知识的特色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此对管理专业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进行确切的定位,从专业建设角度对医学课程和管理课程分别进行整合,以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指导医学课程内容,同时,鼓励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加入医学理论知识。
(一)医学课程的整合
笔者所在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医疗、预防、保健等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卫生管理、卫生监督、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疾病控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本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才能,同时也必须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我们以往的医学课程内容包括了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十余门课程。由于科目多,内容多,课程之间的衔接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难把握深浅度,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有畏难情绪,重视不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对医学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让其后在学习工作中能够用得上。为此,在不违背医学教育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对医学课程进行了整合,采取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分离,设置独立的适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即把医学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两门医学课程,学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见表1)
基础医学概论是把具有内在联系的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课程有机的融合一体。临床医学概论是把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有机地融合一体。这对任课教师的课堂讲授提出了较高要求,比如要求教师对一些疾病的讲解应“着重从管理角度应抓住些什么问题才能提高诊断、治疗、护理质量;如何判定该病的病案书写、诊疗计划的质量,用药是否合理规范,卫生服务者通过何种努力才能缩短病程,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损失与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等”。
“医学课程的整合不是几门医学课程的简单压缩,而是医学知识的有机整合。其优势在于给予学生比较明确的重点,增加了知识的广度,降低了知识的深度,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目的地、比较系统地掌握基本的医学理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当然这种整合也有一定难度,整合后的知识体系可能涉及几个学科和几个教研室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而专业教师匮乏可能是制约课程教学效果的瓶颈。
表1 医学课程整合统计表
原课程名称及学时数 整合后课程名称及学时数
基础医学课程:系统解剖学44
生理学60
免疫学20
微生物学24
病理学58
药理学60
病理生理学54 基础医学概论120
临床医学课程:诊断学84
内科学102
外科学102 临床医学概论120
(二)管理专业课程的合理调整和整合
作为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是能力强、素质高的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卫生事业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经济分析和预测。因此必须具有扎实、广泛的人文基础和管理学知识,必须掌握和了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因此,需要制定符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对此,我们明确了管理为主,医学为基础的课程建设思想。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适当调整,增加管理专业课程门数及学时数,增设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相关课程,如卫生政策研究、健康教育学、卫生管理统计等课程。对一些内容陈旧的课程则直接砍掉,如初级卫生保健。这样在总学时相对不变的基础上,精减了近 268 学时的空间来发展管理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教育。(见表2)
同时对一些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1)法学课程的整合。依法管理是管理方法中的一种最基本要求。作为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有系统的法学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学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有限,作为管理专业不可能开设系统的法学课程,因此在实践中将上述相关法学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整合在专业课程《卫生法学》中。既节省了课时,又普及了学生相关法学基础知识。(2)增加预防医学课程设置比例及其工具课程比例,对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卫生管理岗位上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预防医学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以前管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设置门类开设少,课时也偏少,无法培养学生预防意识。通过课程改革,预防医学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增加了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学时,并将统计软件应用整合在卫生统计学中。(3)对一些课程中重复的内容,采取确定为某门课程重点讲授,其它课程简单介绍或不讲授的原则,这样既节省了学时,又避免学生重复学习中的厌学情绪和轻视态度。
表2 整合前后医学课程与管理专业课程对比
整合前 整合后
医学课程总学时 608 240
管理专业课程总学时 846 1062
医学课程学时占必修学时比例(%) 24.28 9.58
管理专业课程学时占必修学时比例(%) 22.08 42.41
医学课程门数(门) 10 2
管理专业课程门数(门) 20 20
三、课程整合的实施保障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将几门课程糅合在一起,在整合过程中应该有科学调查与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机构、师资等作保障。具体说需要以下保障:(1)需要有组织保障。学校应设置基础医学概论教研室、临床医学概论教研室等相关机构。(2)要有专职教师。要对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在教学中有统一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要对教学内容全盘把握,使相关学科的教学恰当的联系和衔接,避免重复、脱节,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积极听取专家、教师、学生意见,了解课程整合反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之更好的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4)多渠道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如学历教育、外出进修等。课程整合对师资的要求高,这需要教师能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对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整合的研究。(5)优化教材。教材的选择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应优先选择具有实践案例较多的优秀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补充有关卫生改革的新思路、新理论、新做法,提出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前沿讨论课题,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金昌沫.袁文丹等.在医学院校非临床专业中实施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
[2] 景浩,梁旭.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课程设置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50-03
医学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岗位,但因其专业性不强,还有文秘、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外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在抢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岗位,并且他们在自身的岗位上做得还不错,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优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医疗单位行政领导干部大多没有受过专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不少打着各种旗号的“管理咨询机构、管理咨询师”等已涉足医院管理、卫生管理行业的各个领域,为他们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和决策支持[1]。
以上现象一方面说明卫生医疗机构缺乏公共事业管理行业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说明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尚未被认可,说明目前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有待优化。
一、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本文以海南医学院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共发放问卷35份,正式回收34份,问卷回收率97.14%。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实践能力需求、对学校的基本评价、专业课程结构对就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2]。问卷调查结果采用Epidata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一)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在34份有效问卷中,有76.47%的毕业生在生源地就业,66.67%的在事业单位就业,88.24%的从事于公共管理类或相近的工作,这三项数据说明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分布在生源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符合专业的办学特色。
(二)毕业生的实践能力需求调查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在校学习包括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对三者之间的学时分配调查中,有94.11%的学生认为实习可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对于专业实习和临床见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88.24%的学生认为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社会调查、卫生法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对实习评价的量化考评调查中,82.35%的学生认为应制定符合专业需求的量化标准,包括学生出勤和纪律,论文写作的条理性、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7.22%的毕业生认为,在实习、见习期间自己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高,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有实际性的帮助。
(三)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校的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及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管理等。70.58%的毕业生对办学条件比较满意,17.65%的学生基本满意,还有11.77%的学生不满意,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办学投入还有待加强。对于校园文化评价, 94.1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较好”,88.2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医德医风教育和学风“好”或“较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4.12%, 说明学校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优良的学风。对于学校的管理,94.12%的毕业生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较好,91.18%的毕业生认为学生管理工作较好。
(四)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需求的影响
通过对首届毕业生的“您对目前的专业课程体系满意情况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满意度仅为24.3%,不满意的达到44.2%, 这一调查结论在其他同行学者的研究中也被证实[3],这说明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满意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海南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三段式培养,即“公共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等几大模块。公共素质课主要包括德育类课程和计算机、外语、数学等工具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医学类基础课和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如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主干课主要就是反映该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的课程,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社会医学、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等。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公共素质课和专业基础课中哪些课程认可度不高,对其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显示,学生对政治素质类课程认可度不高,76.48%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曾逃过政治素质类课程,有35.29%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手机上网、打瞌睡、聊天等。英语类、计算机类的技能课程认可度达到70%以上, 91.18%的毕业生认为大学英语很重要,这一结果在“您通常选择哪类课程上看英语材料”的统计结果能进一步反馈:73.53%的学生选择政治素质课程,23.52%的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不到10%的学生选择专业主干课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因迫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压力,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故有的学生不惜在其他课堂看英语材料,同时也看出了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
学生选择专业基础课学习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课程认可度较高的集中在考证、考级、考研课程。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参加过除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之外的考证或其他培训(如会计证、教师资格证、口译培训等)的高达94.12%。调查发现,大一、大二的学生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英语四六级证书上,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公务员或考研上,在2012届毕业生中, 选择考研的占35.29%,而选择考公务员的达到29.41%。
最后, 对专业主干课程群的调查发现, 只有17.64%左右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在专业课上。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相当低,大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专业思想不稳定,尽管经过四年的学习,但专业认可度仍不高。64.7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联,而剩下的学生大多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统计,只有23.52%的学生会花时间阅读专业相关书籍,64.71%的学生选择阅读更为实用的操作类课程书籍。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调查显示:专业培养方案有待完善,课程体系亟须优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繁多,结构不合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边缘学科,既要了解一定程度的医学知识,又要学习经济管理学的专业课程,课程门数较多。又因其属于管理学门类,学制为四年,时间短,总学时数偏多,学生苦不堪言。追究其根源,主要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彰显,导致课程开设广而不精,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类课程门数过多,学时比例过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非临床医学专业,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的要求应有差异。其次,经济管理类课程比例偏低,因医学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方面的师资紧张,一些理应开设的应用性和实操性较强的管理类课程没有开设。再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前后关联程度没有科学逻辑性,如医学类课程开设应先开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开设与之间隔不能太长。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应先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再开设卫生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事业管理学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开设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
(二)预防医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毕业生从事的相应工作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于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事业单位的公共管理工作,近期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如“非典”、“禽流感”、“猪流感”等疫情的蔓延,从某种程度折射出卫生行政部门思想上麻痹、应急处理能力的缺陷以及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作为未来将分布在各地、各行业潜在的卫生行政工作人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其预防意识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仅仅设置了预防医学导论这一门概论性的课程,学时数仅为36,学生很难对疾病预防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不用说指导其日常行为。
(三)专业课程开设与就业需求有差距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卫生行政管理工作,应用文写作、秘书学类课程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和文件处理的素质,学校将此类课程安排在选修考查课,学时数及相关考核要求也较低,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多机会直接使用统计知识处理问题。统计学的应用目前主要分为两个领域:经济社会民生和医学生理,医学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主要是卫生管理,主要面对的是医学方面的统计,应开设的课程是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也应增设社会学方面的统计,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在卫生执法部门和医院管理部门工作,所以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如何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问题。法学类课程开设缺乏体系,而目前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的法学课程是卫生法,作为一个法学课程的体系,缺乏基础法学作为支撑,学生对于《卫生法》的掌握只能停留在空洞的条文记忆,对于其立法的必要性及执法的严肃性理解不够深刻。
(四)课程设置未考虑文理兼招的生源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生源分布上基本上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文科生在学习医学类、统计类、计算机类课程时较吃力,但对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比较感兴趣。考虑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学生今后的工作还要面对很多公文的处理和写作,应加强其社会科学的课程学习,在不增加其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应增设一些人文类的课程。
(五)见习、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一
通过对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在校期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实际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见习和实习过程与临床医学是完全不同的机制和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临床见习主要是了解各个病情的基本情况及治疗费用控制等,对于其治疗过程及疾病机理则要求不高,而专业实习不是在临床科室,而是在医院的行政科室或卫生行政部门,掌握这些工作的关键是要对国家卫生政策及地方、医院的行业规范等,这些知识并不是听带教教师讲解或见习操作就可以掌握,而必须增加见习、实习学时量加以巩固,才可以加深印象。
见习和实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医院的科室或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科学就是人与人的科学,学生应走出去与社会交流,应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设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课程设置和本校的优势学科良好匹配,同时突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规律,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时数及开课门数的控制
在学时安排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总学时应控制在2400学时以内,周学时不超过25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开课门数上控制在45门左右,分为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课(含医学类和经济管理类)模块、专业核心课模块这三大体系。学时比例保持在2:4:4比较合适。在课程安排上,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实践课和理论课的学时比例应不低于1:1。
(二)三大模块的课程设置
1.医学类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医学类课程主要包括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个体系。医学课程的要求不像临床医学专业那么高,既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医学知识,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医学知识要求,又不违背医学教育的认知规律。因此,有必要将分支细的学科整合成课程群,减少冗余的知识讲授,压缩学时量。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整合为基础医学综合,将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整合为临床医学概论。部分院校将其整合为预防医学导论,发现其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好,原因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卫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医疗卫生机构经营与管理技能,能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从事管理的专门人才”,因此,应系统地学习预防医学类课程,一是增开预防医学导论或预防医学基础等概论性的课程;二是开设预防医学的工具性课程,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等;三是在实践教学中加大预防医学的比重,在原有的临床见习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医学的实习内容,可以安排学生到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增加学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2.专业基础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基础课程类、管理基础理论和技能类和法学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课建议开设西方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类课程建议开设管理学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管理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文秘等理论性和技能性课程;法学类课程开设法学概论、卫生法学、经济法、行政法等课程。同时,为了体现 “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培养特点,可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选修课,如开设制度经济学、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政策与分析、财务管理与财务报表分析、财政与金融、民商法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有挑选性地进行选修。
3.专业主干课及特色选修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一定要体现其专业特色,完成其培养目标,这部分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反映学科体系基本规格的标志。建议开设卫生经济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政策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学、医患沟通学、医疗保险等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其专业方向特色,开设一些特色性的专业选修课,如区域卫生规划、卫生监督实务、基层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技术、卫生服务评价实践等课程,这些课程安排在选修课,并不是不重要,而是与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休戚相关,这也是体现其专业特色的选修课,建议作为专业限选课,只是考核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注重技能和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归属地:公共管理类
用武之地:既可以去企业行政部担当相关职务,又适合成为经理助理、管理文秘、企划执行,或在市场部从事销售数据分析等工作,还可进入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企事业单位的薪酬、测评、培训、招聘等方面的协调员。
什么叫公共事业管理?乍看专业名大概能懂一二,这个专业应该是涉及公共事务方面的,通俗地说,社区及街道管理、物业管理等都属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不少过来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如果有志于当一名管理者或者公务员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这个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基于这一宗旨,学校为该专业的学生设置了许多专业课及一些公共基础课。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想必这些课程同学们都在初中、高中时有接触了,这里就不赘述。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不少高校都有开设,如北京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徐州医学院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管理的内容形形,所以开设的专业课也是比较杂,如有管理学原理、管理经济学、市政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等核心课程,也有相关的会计学、应用统计学、市场营销、行政学原理、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总而言之,公共事业管理就是“管天管地”,只要是管理方面的它都能插上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研究性表现在对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实用性则表现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创业竞争的能力,综合性就是培养学生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综合素质。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素质,学校除了开设相应的课程之外,也注重学生的实践,除了在每年的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外,在大四时同学们都有机会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践,实习内容主要是了解和熟悉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规范、流程等,以及非政府管理部门如社区管理所涉及社区党建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管理、社区经济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社区治安管理、社区社会保障管理等,另外还要学习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院校推荐: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
档案学专业
归属地:图书档案学类
用武之地:毕业生适宜到信息管理部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档案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可从事新闻、文化资源与文化事业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