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7 09:55: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美育教育实施路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新媒体”是什么
所谓“新媒体”是在二战后,应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处理等高新技术,大部分以电脑、电视、手机、MP4等设备为终端,形成新媒介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体形态,它具体包括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数字杂志、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是一种互动化、细分化、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它是电视、报刊、广播、户外四大传统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由于新媒体集图像、文字、视频、声音为一体,并且将传统的媒体融于一身,所以它不仅有传统媒体的优势,还有个性化、草根化、族群化、去中心化等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具开放性、丰富性和自由性。
(一)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
互联网是新媒体的依托,它有着资源丰富、传输迅速、覆盖信息广等多方面优势。开展思想工作的教师,可通过新媒体将自己的理论、政策、思想等快速地、主动地传达出去。由于新媒体在教学手段、信息传播、资料获取等方面的突破,教师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时间和空间不再有局限,教育方式更加丰富。新媒体则将教学内容勾勒和描绘出来,变得“真实”。设置多样的思政工作情境,使死板的教育内容变得更活跃,易于学生接受。新媒体有特殊的多变平等性,使师生之间的信任感加强,让一直以来学生对教师在思想方面教育的隔阂进一步消解,这样,教师就可以真正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新媒体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挑战
1.校园生活变得虚拟化
新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对于受众来说,现实的世界和虚拟的世界是同时存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利用手机短信、网络微博等虚拟的社区网络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虚拟的世界让他们逃避了现实、厌倦了生活、丧失了自我,对真实社会产生了抵触、厌恶,可能造成心理障碍和其他严重的问题。
2.正面交流越来越少
当没有了手机、没有了互联网,你将有怎样的生活?许多人不敢去想这样的生活,这显然体现出,现在的生活交流已经被很多的虚拟交往工具所占据,人们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依赖类似于QQ、MSN、飞信等虚拟的交流工具,人与人之间的正面交流少了,自然他们心与心的交流也就少了。
3.带来了不同的思想信仰
大学校园可以将各种信息全部囊括在内的大熔炉,它的自由性、无限制性让很多的腐朽、消极的信息同样也在校园里传播。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并不成熟,理性判断力缺乏,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形成个人的道德认知和思想观念,导致价值导向多样、价值观念混乱、理想信念丢失等诸多问题,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被抵消了。
三、“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使用、解读、接触媒介的修养和素质,包括使用媒介,行使一定权利;解读媒介,评价信息;接触媒介,获取信息。媒介素养与一些道德规范一样,也成为了评价一个公民道德水平的标准。高校可以将新媒体的应用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将新媒体的知识在课堂上以课题的形式进行讲述,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新媒体,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在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来网络资源的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不断地完善自我,投入社会发展中去。
(二)构建新媒体教育的平台
将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想结合,是现代化思政教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新媒体把思政工作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解放出来,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使工作更自由、更开放、更具有多样性。同时,思政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充分了解新媒体的特征和传播技术,创新思政教育的方法、途径,变单纯说教为生动交流,变被动接受为平等对话。利用新媒体,可以收集丰富资料、吸收优秀的文明成果,还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三)优化新媒体的信息环境
大学校园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让大学环境变得多元化,新媒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利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想要发挥新媒体的积极因素,消除其消极因素,就要对高校的信息资源与环境进行优化。这个任务不仅仅是靠高校一边的力量就能完成的,在社会中的信息管理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对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并加大对新媒体法制、道德教育的宣传,打击利用新媒体传播不良违法信息的行为,在社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下,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和谐的新媒体的信息环境。
参考文献:
一、引进懂新媒体的“实战派”教师队伍
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播方式瞬息万变,地方高校本身离北上广等媒介发展迅速的城市较远,缺乏必要的媒介环境。因此课堂上更需要不断更新传媒发展动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今地方高校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学院派”即理论型教师师资水平差距较大,但“学院派”教师大多缺乏实战经验,或者只了解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知之甚少。教师不熟悉媒体的运营,对学生的指导往往只是表面功夫,不能深入新媒体的实质。或者采用“拿来主义”,将一些现成的新媒体运营的理论生搬硬套,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下实践就显得毫无意义。还有一些学校会不定期的邀请新媒体业界的专业人员走进课堂为同学进行授课,出发点虽好,但往往授课内容之间衔接较差,系统性不强,学生无法很好吸收,使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地方高校可以在新媒体师资力量上多做文章,引进更多懂新媒体的“实战派”教师队伍,多引进那些在新闻媒体有过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尤其是在新媒体中有所作为的人才,而不应把博士学位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比如辽宁师范大学就曾邀请毕业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董博老师来给2012级新闻专业的学生上了一年的课程,主讲新媒体营销与文化产业方面的课程。董博老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新媒体有着深刻的理解。她是SHAPE CHINA 2015创变中国全球杰出青年峰会大连社区执委;也是新领军者社区的获奖人,代表社区的5200多名的Global Shapers参加在大连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也曾参加在日内瓦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峰会年度执委年会。她给学生们带来的很多业界新的东西,令同学们耳目一新。
即使不去聘请那些新媒体的一线从业人员,也可以组织地方高校教师去新媒体带职实习,在一线了解到最新鲜的内容,回来与其他老师、学生分享。就比如说,香港城市大学有一次急需一位教广告实务但又做学术研究的教师,有一位应聘者本科学过广告,但硕博期间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于是学校就派他先去一家4A广告公司待了一阵,回来以后开设了好几门广告实务课程。这种投资是有一点成本,一位新教师上任之后的半年、一年内不安排课,但之后回报更多。建立了与业界的关系,了解业界运行的过程,对今后课程设计、讲课都是大有益处的[1]。
二、教学内容上优化通识教育体系、增加新媒体内容
在现在媒体融合之势下,专业设置显得过于狭窄,比如新闻学专业的同学只学习关于新闻学的内容,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同学只学习关于广播电视的内容,对通识知识掌握不多。美国新闻教育评议会认为:“要想真正学好新闻,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底蕴,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应该有扎实的基础。”地方高校虽然在媒介环境上不如其他处在优越地理位置的院校,但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适当修改,弥补不足。新媒体时代需要的从业者应该具有广泛的知识与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提供更多百科知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并且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着重增加某方面的课程。比如财经院校可以培养偏重财经新闻的记者、编辑;体育院校可以增加体育新闻的课程,避免各个学校学生培养的同质化,特色的新闻人才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增加与新媒体相关的课程,包括关于社交与移动互联网、网络与多媒体报道、大数据新闻、融合新闻、视觉新闻等课程。同时,媒体的细分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精确细分新闻市场、实施行业间的分众传播已成为新传媒时代新闻传播的新模式[2]。
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可以多选取一些最新发生的案例,和学生一起交流彼此的感悟、启示。同时,像现在许多自媒体发展的很好,就拿微信的公众账号来说,它的一步一步发展就体现了如今自媒体横行的大势。有许多优秀的公众账号都可以去借鉴与学习,比如著名财经记者吴晓波的“吴晓波”频道,或者一些纸媒的公众账号如《南方都市报》等,同时也可以参考当地做的比较好的公众账号。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善于利用微信微博这些新媒体,比如一个班级可以开通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或者微博账号,可以每周设置一个主题,然后班级同学轮流去运营,通过实际的操作来学习如何运营一个公众账号,积累经验。
三、打造以“多元”为特征的实践体系
培养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其实就是为新闻事业输送优秀的新闻人才。“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各种理论知识往往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结合新闻学本身实践性就很强的特点,高校在教学中也应该尽量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实践机会,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用起来。
多元的实践包括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在学校内部,可以鼓励学生到校园媒体去实践,比如校报、校刊、校广播台、校电视台。在实际参与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运营学校的官方微信平台与微博平台体会新媒体时代的新型媒体运作方式。近几年,也有很多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媒介融合实验室,具备广播电视、摄影摄像、媒介管理、出版等功能。比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以其特有的“密苏里”模式著称,核心是“边做边学”。通过实践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操作是其特色。该学院的未来实验室落实了许多带有实验性质的教学项目,学生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实验活动,把媒体融合思想融入到新闻制作和发表中,同时促进密苏里新闻学院和世界上很多媒体单位进行合作,从而让不断革新的新技术得以进入实验室[3]。
走出校园,学生们可以分散到各处媒体平台进行专业实习。由于学生数量大,可以将学院安排与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相结合,由专业指导老师进行统筹。地方高校由于资金匮乏,可能未必具有雄厚的资源与设备,但是地方高校可以转变思路,换种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没有丰富的财力资源,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继而推动新闻教育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都纷纷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与微博平台,大大小小的企业也都进行试水,但往往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可见新媒体运营人才的缺失,地方高校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能力,满足社会切实需要。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增强与周边社区宣传部门的联系,安排学生对社区实地走访,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进行采访、撰写稿件等工作,提高实操水平。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新闻类专业比赛,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实操水平。比如高等学校大学生计算机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北京大学生微电影节、高等学校好新闻奖等,在比赛中增长见识,提升自我。
从整个媒介行业来看,我国现在的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下所培养的新闻人才数量远远少于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因此,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转变教育模式是当下地方高校新闻教育必走之路,借助“两微一端”(微信、微博、客户端)来开展教学,同时改良以往的“满堂灌”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多发言,课堂的主宰由老师转为学生。使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重新发出光芒。
除此之外,因为教师在新闻学教育当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所以在新闻传播教育中,必须首先更新教师对于新媒体的观念,提升教师的新媒体实践能力。同时引进更多富于实践经验的“实战型”人才,用以重塑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和新闻实践。
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及特征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以高校名义注册的微信公众平台,以订阅号为主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是高校自媒体宣传的新型载体,主要面对的群体是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的校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包括三点特征。
1.创办主体的权威性。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创办的主体是高校本身,是以高校党委、团委和各二级学院为主建立的,这样就保证了所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使广大学生能够更加放心的阅读每一条信息,更好地保障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信息传播广泛性。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者是所有在校学生和毕业的校友,具有广泛的关注对象,如果学校有新的信息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第一时间发给所有关注平台的人,保证了大多数人都可以收到信息,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
3.使用的简洁和快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者,可以通过下载手机客户端扫描二维码和添加公众号简单的方式关注公众平台,即使是网络知识匮乏的人群都可以简单自如地使用。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后台的操作,可以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所有关注者的微信上,具有信息传播的快速性,避免了由于信息逐级传达所导致的消息滞后。
二、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必须正确地运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的传播载体,不应该只是把它当作做一个娱乐新闻的传播载体,还应该让它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武器,这就要求学院必须发挥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潜在作用。
1.发挥微信公众平台在新时代的引领作用。微信这一传播载体在大学生中广泛使用,学院应该利用它这一特点,引领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践行“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学风、心理健康、恋爱观和就业观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每个阶段所具有的思想特征,制订一个符合自己的发展计划,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2.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激励作用。使得学生确立自身的发展方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大量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刚刚步入大学时就可以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合理的规划,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国家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发挥自身价值,提高就业率。
3.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育人作用,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知识储备量,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型载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弟子规》、儒家思想和等传统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大量高科技知识和时展动向,让学生了解世界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以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大学生。
三、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路径探究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型的传播载体,如何利用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成才,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集中于在学校接收理论教学知识,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在高等学校中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思政课部、教务部门、学校团委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组织实施部门。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组织部门工作的开展必然受到影响发生变化,本文从学校各组织职能部门入手,采取图文兼备的形式针对在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部门进行研究分析
一、传统视域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点
传统模式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各级组织机构和这些组织机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客体是接受教育管理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创造,以包含技术与非技术,涉及经济、政治、数理、人文等多种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对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改造提升的目的。高等院校中党委相关部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等)、教务部门、团委、思政课部等是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能部门,一般采取课堂教学和组织各种大学生素质活动等方式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形式上主要采用灌输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利于传授传统知识,但却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限定在一定局限的教育课堂上,导致主客体界限明显,师生间很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更无法准确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具体情况,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局限性。
二、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点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1]。新媒体下,做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交互功能,解决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展春风化雨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构建如图2:由上图可以看出,影响大学生政治的外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影响、外来文化影响、法制环境、和媒体环境等。高校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的主体,即教育的执行者主要包括校党委相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部门、思政课部、新媒体、共青团组织等,其中各个组织与相关部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而新媒体则在该系统中起到一个强大的媒介作用,这一媒介具有舆论引导、信息筛选、远程教育、典型示范、咨询服务、交流互动等多项功能。该模式强调政治的反馈机制,各个部门通过收集信息,调查研究,对自身的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不断的完善,各部门之前相互协助、相互监督、共同促进,形成教育合力。
三、新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
在新媒体下,高校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还需注意媒体舆论引导、加大教育工作者新媒体介入力度、加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搭建学生网络帮扶平台等四个方面,使网络成为服务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工具,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政治思维,培养其政治实践能力,使当代青少年具有较高水平的政治素质,是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政治研究与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2]。
1、网络舆论引导
网络作为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媒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类似“拟态环境”的角色。“拟态环境”的概念最初由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他认为,“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3]。新媒体则向大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并且集多样性、自主性、匿名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拟态环境。正确的媒体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为:一是建立教育平台,开辟主题网页,唱响网上主旋律;二是建立交流平台,通过开辟论坛空间,倾听学生的心声心语,使之成为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三是建立服务平台,及时解决师生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2、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体介入力度
大学生群体开放程度高,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观点更具主体性和多样性。他们的思想情感不一定能反映在课堂里,也不一定会流露在和教师的交谈中,但是极有可能反映在他们日常喜欢的微信、博客、微博、日志、QQ空间等新兴的网上交流工具中。因此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通过网络贴近和了解大学生,通过学生在网上传递的只言片语或图片视频挖掘其背后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动机;对于可能出现的和已露苗头的问题,则第一时间捕捉信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具体做法是:一是要参照网络社会中全新的人际结构博弈的模式,不断吸收和完善微信、博客、BBS、QQ群等互动交流平台,开展主体间平等的、双向的交流;二是要学习运用当代青年大学生所熟悉的“网络语言”,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同时方便学生利用手机阅读,起到润物无声的政治教育效果;三是要综合文字、图片、音像、视频的优势,创设图文融汇、声情并茂的语境,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3、加强教育工作者自身队伍建设
目前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自身的转型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速度,导致无法应对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年龄较高的普遍现象,他们接受媒体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刚熟悉一种媒体的操作方式,而另一种新兴的媒体却早已在大学生中普及。有调查表明:部分高校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上网方式,仅有39.3%的教师会采用手机上网,而学生采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84.1%。另外,大学生参与网络活动丰富,包括收发邮件、下载音乐、在线观看视频、阅读新闻和时事、收听广播音乐和播客、在线购物、使用网络银行、参与社区聊天、论坛发言和博客、玩网络游戏、社交交友等等,而教师上网主要用于了解新闻和查阅资料,参与网上讨论的占4.2%,聊天或交友的占1.1%,观看影视作品的占0.9%,其他的为0.2%。可见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师远远不及学生,这对于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高校思政网站要重视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通过开展定期选拔、培训,建立起一支能充分承担起网络舆论沟通、教育、引导、管理的功能,既有技术性又懂艺术性的政治教育队伍(其组成可包括专职的网络管理人员、相应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各个院系的兼职管理引导人员和学生网络管理人员等),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4、搭建学生网络帮扶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网”上赢得教师和学生的心,就必须强化服务功能,将解决实际困难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从“务虚”走向“务实”。现在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他们在网上交友,在网上娱乐,在网上购物订餐,在网上查阅资料完成作业,自然也非常希望学校网站能大开方便之门,提供尽可能便捷的网上学生服务事项。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建立健全有效的网络帮扶机制,以广大师生的实际学习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来设计栏目,如开通集网上勤工俭学受理、网上奖惩贷补助、网上课业辅导、网上就业招聘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网络一键通,为大学生全面成才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坚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的服务理念,使大学生政治教育工作深入人心,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精神家园。
高校大学生是青少年中的重要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据统计,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达2 000万人,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6]。在当前环境下,特别是新媒体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注 释】
[1] 周济.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
[2] 白皓. 3.3亿微博用户以为什么.中国青年报.2012-10-15.
[3] 沃尔特・李普曼. 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4] 张灿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贾仕林,崔景贵.全球青少年政治教育的走向及其启 [J].思想理论教育,2001(12).
摘 要: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已经开始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一些实践中的问题,建立合适的沟通机制对增强政治教育时效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新环境下研究探索沟通机制,需要建立在全面了解掌握问题的基础上,从沟通的主体和客体接受新媒体能力方面入手,努力发挥新媒体所特有的积极作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思想政治;沟通机制;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33-02
新媒体具有自主交互性和高度开放性等特性,新媒体的发展不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这一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例如:教育载体与内容缺乏创新、教育功能遭到削弱、素养知识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这一核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拓展思想政治沟通新阵地,建立健全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增强高校政治教育沟通的实用性.
1 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新媒体途径
1.1 建立大学生教育沟通新平台
搭建完善的教育沟通新平台有助于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帮助其提高参与事物和关心社会的积极性.发挥新媒体的特有优势,以便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新平台,加强建设改善新媒体硬件条件,构建覆盖范围更广的更全面的新媒体沟通网络体系.
首先,需要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媒体品台.研究发现,现有的新媒体形式主要包括:通讯工具、手机、QQ、电子邮件、电子图书馆等,这些成为我国高校用于和大学生进行沟通教育的主要途径.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新途径,将思政教育工作覆盖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每个方面.
其次,构建多样化的思政教育的沟通平台.尤其是应该重视校园论坛这一重要平台,在校园网站可以设置专门讨论区及特色板块,用于学生讨论相关话题.可以通过其系统地传播重要的马克思理论、毛邓思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等,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大的媒介宣传作用.打造即时沟通平台,随着大学生手机使用的普及,手机功能的不断完善创新,微博、微信的普及,以及大学生对其的热衷,为这一平台提供了基本条件,使思政教育沟通能够及时、即时.更好地满足思政教师的需求.比传统的召集、开会、公告等形式更加快捷明了,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
新平台的利用和建立,不但缩短了思政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交流的距离,更好的深入了解,还能够使思政教师即时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思想学习中的困惑.同时也建立了一个表达情感及个人观点的平台.在新平台搭建的过程中,需要扩大思政教育沟通的覆盖面,创新多种形式.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找到更易于大学生接受的方式,更有效果的进行沟通,只有这样才可以开辟更多的适用于思政教育沟通的渠道,使原有的教育空间得到拓宽.
1.2 新媒体在思政教育沟通中的应用
充分利用新媒体,全面展现其优势,可以更好地帮助思政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沟通工作,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首先,在服务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沟通.例如,可以在学生就业时,体现新媒体即时信息的优势,负责就业的教师可以把最新的就业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形式给需要就业的学生,让招聘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每一名毕业学生.
其次,在管理中从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沟通.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体质,大多都采用校院两级制或者校院系三级制进行管理,院系间有各自学生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相对独立,有利于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实现管理的最大实效性.但是,其缺点就是使资源浪费以及重复建设,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新媒体的运用,使院系之间扫通了沟通障碍,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用新媒体课堂教学、人际交流、社会实践的现象明显增多.
最后,更好的运用新媒体的诸多优势,增强思政教育沟通的实际作用,还需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核心不变.运用新媒体的同时要为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想.不但要遵循思政教育的规律,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及接受程度,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要以教育引导为第一目标,摒弃主观臆想,让新媒体的管理和建设更加规范化,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沟通活动中,是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思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 提高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沟通的能力
2.1 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是通过思政教师与大学生双方进行互动的过程.在新媒体时代,改善思政教育沟通效果,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两方面着手,不但要加强思政教育队伍建设,还要提升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认知的能力,运用新媒体沟通的意愿及能力.通过原理中内外因理论我们得知,内因起到决定作用,所以,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需要提高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提升他们思想政治素质及辨别信息的能力,通过人格教育,培养健全大学生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使其具有良好的内在品质,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2.2 增强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
心里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所以正确引导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研究发现,新媒体不但给大学生心里健康带来积极影响,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因素,这就给思政教育带来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对其心里健康教育,现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尚未成熟的阶段,相对于成年人其自控力较弱,事物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冲动,做事思维不够全面,容易对新媒体及新兴事物产生依赖.所以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对大学生心里实施实时监控,以便能够即时进行教育引导,现在的大学生都喜欢使用微博、微信、以及人人网等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思政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途径,有效地掌握大学生心里变化及思想状况.还可以通过搭建心里辅导类网站或者其他电子心里辅导平台,进行网络心里指导.
2.3 增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
媒介素养的培养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外界信息的判断能力,对于媒介传播中的不良信息能够自我识别、自觉抵制,从而减少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媒介素养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评判能力和对媒体信息的理解,以及利用媒体信息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所服务.介于媒体素养的重要性,媒体素养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他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分析利用媒介资源,正确判断事物好坏,透过这些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良好的的媒体评判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充分使用媒介资源来完善自我,进而更好地参与社会发展.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道德信息、审美信息、情感信息、认知信息等,对于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应该使大学生能够接受并具有使用新媒体的能力,还要使大学生能够适应新媒体的价值观和道德官等媒体素养、可以通过开展媒体素养课程来达到这一要求,还可以运用新媒体特点,让其融入到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使之成为实践操作的主体.例如借助新媒体来开展一些比赛来增强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调动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积极性,像DV作品大赛、网页制作大赛、微博征文大赛等,这些都可以到达媒体素质培养的目的,通过媒体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及媒介传播的技能,还可以帮助其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好地使大学生全面发展.
3 建立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机制
3.1 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反馈机制
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情况进行定期反馈,可以提升教育质量、增加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手段,也可以使思政教师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反馈机制的运用,可以通过运用新每日对在沟通教育中看升的问题信息进行实时反馈,以便进行下一步调整的机制.建立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反馈机制,可以及时、即时、全面的反馈学生的思想状态,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沟通反馈机机制,要求思政教师能够及时于大学生进行信息传递和沟通,快速给与回复并正确加以引导.同时要注意到新媒体传播特点,新媒体对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超过一定时限就可能失去其价值,所以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要求思政教师要做到能够及时回复,实时交流,以增强时效性.可以不定期利用手机或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状况进行了解,可以通过沟通意愿得知,大学生对这种方式的认可度,是否需要相应的帮助,及时调整策略,推动思政教育正向健康发展.思政教育沟通预想与实际效果有时会出现偏差.可以遵循“疏堵结合”的原则,采取“负反馈调节”以便使沟通工作顺利进行.当遇到突发事件或群体事件时,需要冷静及时化解矛盾冲突,矫正错误,正确引导,及时反思,吸取教训.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可运用正、负反馈法交叉使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沟通反馈机制建立.为思政教育沟通活动有效及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3.2 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沟通评估机制
建立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沟通评估机制,需要遵循下面几点原则:第一是坚持务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力求做到理想与现实有效的结合起来.像温总理所说“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第二是坚持开放性和全面性统一.建立在全面考察了解基础上,调动沟通双方的积极性和民主性.第三是坚持知行统一.在进行沟通评估时,要对学生的“知”与“行”进行统一的评估考察.可选用比较评估法进行实际操作,主要是通过横向评估和纵向评估两个方面进行评估.首先确定评估对象,然后选择参照体,参照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最后进行比较评估.如研究考察大三某学生的思政教育情况.可以先选取与其有着相似情况的学生进行横向评估,或者结合之前这位学生的言行表现进行纵向评估比较.个体和群体评估法,主要是按照评估主体是个体还是群体进行划分的,相对来说,群体评估后的结果较为客观.但采用他人与自我比较评估法时,可以让思政教师与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使之不断完善.在上述评估方法基础上,还要进行效果检测评估,看在借助新媒体进行思政教育沟通时,是否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是否对其学习生活产生积极想影响;是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素质;是否适应当前新媒体时代的需要;是否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沟通的手段;是否使思政教育变得更加及时、人性.这些都是评估时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估机制建立的标准.
4 小结
新媒体时代给当今高校思政教育沟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建立适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新媒体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情况分析,探索适应当前情况的教育沟通机制,试图通过研究找到合理的有效路径,以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沟通的实用性.
——————————
参考文献:
〔1〕吴春江.浅议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J].湖南社会科学,2011(03).
〔2〕侯玮.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的艺术[J].现代交际,2010(10).
〔3〕俞树彪.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3).
一、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艺术教育及大学艺术教育现状、改革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关于艺术及艺术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成果及观点如下:
德国美学家和艺术学家玛克斯德索(MaxDessoir,1867-1947)于1906年出版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标明了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此外,玛克斯德索还设计了艺术科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对艺术家创作活动的研究;对艺术起源的研究;对艺术体系及艺术分类的研究;对艺术的理性、社会、道德等功能的探讨。德索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一书也成为艺术科学创立的标志。他认为应该有一门独立于美学的研究艺术的学科,
在美国,其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通过对青少年免费开放博物馆、艺术馆等公共设施,达到对其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1994年克林顿政府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首次将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科目定为美国中小学的核心学科,使艺术获得了与其它核心学科同等的地位。这就正式标志了公共教育从高校教育走向了中小学教育,艺术教育已经彻底普及。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启动了《零点项目》。该项目旨在研究和提高艺术教育的地位,重新研究教育发展的模式。该项目的创始人哲学家古德曼(Nelson-Goodman)教授认为:艺术产品不仅是灵感的产物,艺术也不仅仅是情感和直觉的一种认知方式。可以说,美国的高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艺术及艺术教育进行的相关研究,为本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但是,通过分析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多主要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改革实践中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有必要围绕大学艺术教育现状及改革路径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主要围绕大学艺术教育现状及改革路径这一论题,在详细阐述课题提出的背景及课题的研究意义基础上,对现阶段国内外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阐述,进而在对艺术的概念、功能及其价值定位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绍兴市高校为例就其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相关理论,为绍兴市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
(二)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研究绍兴市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具备可行性的改革对策。课题针对大学艺术教育现状及改革路径,主要研究了如下内容:
一是艺术及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具体包括了艺术、艺术教育的概念、艺术教育的功能以及艺术教育的价值定位等等。
二是大学艺术教育现状、问题及原因。具体分三部分展开了探讨:第一部分,以绍兴市高校为例就其艺术教育现状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主要针对绍兴市高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第三部分,针对兴市高校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校、教育者、教育体系、受教育者等方面进行成因分析;
三是大学艺术教育对策研究。在运用相关理论基础少,结合前文分析得出的结论,从学校、教育体系、保障机制等等方面为绍兴市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
(三)研究路径和基本步骤
在围绕本课题展开研究时,主要是按照:“问题的提出——理论基础——现状及成因分析——对策探讨”的研究步骤来展开的。即针对已提出的问题,以艺术教育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途径和发展策略。在具体研究时,采用了下列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分析法。所谓文献分析法就是指掌握相关理论、搜集相关文献。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它通过对与工作相关的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本文在初稿的撰写中就大量的使用了文献分析法。
二是,分析总结法:分析总结法的使用一般是在文献分析法之后,主要的作用是进一步深化在文献分析法中得到的有效信息资源,并且从中获得规律性。同时,在对当前绍兴市高校为例就其艺术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三、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研究路径
(一)关于艺术教育定义的研究
彭吉象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即广义上,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所在,是注重艺术工作者的全面发展,强调艺术的基本知识与原理的普及,更是尝试提升人们的审美修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以及审美心理的健全等等。而狭义上,艺术教育是指大学中为培养艺术类人才而进行的相关的艺术理论和实践教育。
同时,也有学者围绕艺术教育下的公共艺术教育进行研究。通常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高校中对非艺术专业的全体大学生所进行的普通艺术素质教育,主要包含美术、音乐、舞蹈、戏曲等内容或实践。公共藝术教育注重对人情操的陶冶、美丽心灵的塑造以及思维发展、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的提升等等。
(二)关于艺术教育价值与内容的研究
孙媛、严新平在《从多元智能理论看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首先讨论了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价值,其次介绍多元智能的基本构成,最后重点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育人价值的启示。
梅宝树主编在《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中系统的阐述了艺术教育与德、智、体、美、劳各育的关系,也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的对于一个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郭声健在《艺术教育的异化问题》一文中主要强调了艺术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审美特性,这一功能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杨岚在《大学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问题研究》中更认为艺术教育是“心育”,“情育”、“美育”等等。
滕守尧在其著作《艺术与创生》提出了一种“生态式艺术教育模式”。“生态式艺术教育模式”是通过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和设计等多种不同学科见、间的生态组合,通过经典与学生之间,作品体现的生活和学生日常生活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多方面,多层次的互补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
(三)关于艺术教育现状的研究
关于艺术教育现状的研究,在2000年后的研究成果比较集中,且对此展开研究的主要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工作者,以及攻读该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还有极少部分为音乐教育、高校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管理专业的研究者。
郑育在《高等师范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中,主要围绕高校公共音乐课开展中存在目的性不明确,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忽略艺术素养等问题。并系统更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开展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目的的音乐艺术教育。他同时还强调了艺术教育应围绕知识性、实用性原则
陈惠玲在《我国理工科院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研究》一文中,围绕指出了作为艺术教育重要构成部分的公共音乐教育主要存在师资严重缺乏,师德状况不容乐观,文化素质不高,能力不够全面,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强调了应从外聘当地一些声望的教师入校、促进教师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学校规范聘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文尝试在充分运用艺术教育理论基础上,适当地解决国内高校在艺术教育领域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将其与绍兴市高校具体实际相结合,寻求艺术教育的改革路径,为促进绍兴市高校艺术教育的更好落实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第一,有助于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学教育中,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重在促进人才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现阶段在大学教育中,从高校,教育者,被教育者的角度不同忖度的存在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这是受到长期以来利主义教育体制影响,也与一些以专业教育为主的高校的教育主攻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人才培养来讲并无益处。在新形势下,面对高校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艺术教育已成为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而本文关于大学艺术教育现状及问题等进行的研究,则有利于高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路径一、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首先,两者在目标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两者都是“以人为本”,按照善与美相统一的要求,塑造理想的人格;两者都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两者都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两者都共同统一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这一根本任务之中。
其次,两者都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美育指导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鉴赏,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追求美的事物、美好的生活,进而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在阶级、政党或社会集团的政治目标指引下,使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接受并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想意识。
再次,两者在情感上相通。向来重视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从根本上提高人的水平,还应十分重视情感的陶冶,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问题,不只是思想认识问题,有很多需要通过语言的疏导、形象的感染和行为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其立场、观点向正确方面转化。
二、美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美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美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有机的组成部分,任何以培养全面发展个性为目标的教育,都不可缺少审美教育这种特殊的过程和行为。
在目前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纯粹的知识传授,教育的应试性和专业技能性的偏向,往往会导致对受教育者高尚人格和坚毅品质的培养被严重忽视。尤其在高科技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面对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学生往往对社会现实产生各种压力和焦灼心理。美育通过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帮助受教育者在关心物质利益的同时,追求精神价值;在追求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提高;在寻求个人需要满足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他人的需求。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美育缺失的现状分析
1.对美育忽视,教育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往往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育人的本质要求。学校缺乏美育师资,缺乏美育主课堂,缺乏实施美育的保障机制,美育不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美育。有的学校把美育搞成了特长教育、技术教育,究其原因,首先,观念上还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至把美育变成了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天才教育,或者仅仅停留于知识技能的传授上。
2.将美育同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
思想政治教育同美育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为美育提供正确的向导,而美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教学方式单调,缺乏形式美
当前,大部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形式过于简单,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方法。课堂上的照本宣科,教学形式的单一枯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究其原因,教学方式缺乏形式美,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少关心学生个体权利与利益诉求,使他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政治宣讲和道德说教,形式美的缺乏往往很难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
4.教育者本身缺乏主体美
身教重于严教。教师对学生进行施教,不仅要靠真理的力量,也要靠人格的力量,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然而,有些老师自身形象与教育者身份不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调查中,学生认为有些老师“说一套”“做一套”,对自己要求不严,道理对人不对己,好说空话套话。这让学生感到“听到的”和“看到的”不一样,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失去信任感和敬仰感。加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份特殊、位置重要,对教育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5.受教育者自身美建设不足
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年学生其主流思想是积极健康的,但一部分青年学生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严重,传统美德丢失,理想信念缺失,审美观念偏差现象,他们对美的认识还很狭隘和肤浅,更不能用美学的眼光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容易受格调低下,甚至不健康的作品的影响,在心理、人生目标、学习动力等方面陷入迷茫。
四、寓美育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自觉实施美育,提升美育地位
美育作为一种最为关注情感,以丰富、发展和完善人的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情感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加强美育研究。美育地位的提高,其首要条件是人们要在思想观念上对美育有比较清楚、明确的认识,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澄清长期以来人们对美育的片面认识,要在“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有学校特色的美育体系。其次,加强美育制度建设。学校除了要加强美育研究外,还应加强美育制度建设。再次,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只有体现美育特点的教学,才能使美育真正确立起自己独立的地位。
2.把美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
先生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改变传统的单纯理论灌输的说教方式,充分发掘教材本身蕴涵的丰富的美育因素,使之教学内容突出意境美、构思美、内涵美、科学美、逻辑美;其次,教育者应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着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与师生关系,善于用仪态、语言、品行等外在美,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把美育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
校园文化作为在校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发挥美育的渗透作用。利用公益性社团、学术性社团、艺术性社团等,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美育融入其中,不但能提高他们认识美、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够达到提高道德品质、塑造完美人格的目的,这里还特别强调,学校要善于将美育引入学校网络文化,这在多媒体信息化时代对学生的影响很深远。
4.加强学生美育社会实践
将美育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如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农村进行调研,感受大自然和农村原生态的美;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感受科学世界的神秘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组织学生走近高新企业,感受科学技术的成果美等。学生通过这些亲身社会实践的体会,发现身边处处都存在美,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更有助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加强教生自身主体美的建设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主要的实施者,根本的任务是教书和育人,教师在学生的治学、为业、做人等方面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引导示范责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能力与素质的高与低,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要重视教师自身美建设,做到品格美,学识美、仪表美、语言美。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其自身美的建设关键是加强内在美的修养,柏拉图说:“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的比形体的美更加珍贵,如果遇到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美观,也应该对他爱慕。” 因此,学生要加强自身内在美的建设,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学识修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增强审美自觉性,提升审美情趣和素养,促进自身和谐美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 阎大伟.论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J].江海学刊, 2007(6).
[3] 刘献君.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发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
[4] 黄婷婷.构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2).
[5] 唐黎.关于理工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4).
2014年9月19日,同志在接见云南民族大学留印学生时指出:“要砥砺品德,笃志好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正确方向的指引,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同时也为民族高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赋予了新的涵义。近年来,民族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纳入日常教学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归属于育人体系,是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建设,有效融合施教路径,有助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应促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施教主体种好综合育人的“责任田”,担当核心价值培育的“承载体”及推进民族团结的“动力源”。为此,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概述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穿插运用课堂讲授、心理干预、校园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讲心理知识,增进民族感情;在教育目标上,旨在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挖掘认知潜能,进行自我适度调控,防治心理困惑,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抗挫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民族高校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完成了教育教学课业安排、开展心理学术研究、培育良好人格等工作,又满足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端正动机、培养情感、心理矫正的主观诉求;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按年级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改进亚健康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同时,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民族高校德育的内涵
德育在宏观上是指所有有目的及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3]微观层面的民族高校德育是指民族高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于自身教育属性,本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原则,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帮助其走出自我闭塞和自我放任的心理误区,有效消解“心理贫困”,[5]加强自我约束,克服厌烦情绪及疲倦、敏感、依赖、逆反心理,确保其心理行为不偏向、政治觉悟不降低、人格品行不脱轨。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德育是一种细节、一种关爱、一种责任,在少数民族学生点滴的日常行为、教师的为人师表、高校的育人环境中,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塑造、品行的规正、核心价值的引领。从本质上讲,民族高校德育具有施教目的一元及学生诉求多元、内容认知及内化体悟、体系精神及方法精确等特性。民族高校应注重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培育“人”的德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三)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涵容与内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完善道德培育方式,丰富立德树人内容,持续增强德育的熏陶力和教育力。《纲要》对德育工作职责、教育目标、担负任务、施教方式及内容的进一步明确,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影响,使其知、情、意、行与时代要求相合拍,与品德修养相吻合,与实现“中国梦”进程同节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中的压力和消除不良心理,使他们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磨难与压力,防止其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6]塑造其民族精神,提升其人格素养。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施教发力角度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及施教路径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所涵容,内驱德育顺畅开展,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补充。
2.支撑与依赖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被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当前,有的高校将两者进行量分细化,与学业衡量相挂钩,与评比优秀大学生和取得奖学金资格相联系;注重规范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纵观德育发展历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其施教基本原理、原则、内容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本质上,它是一种“大德育”,涵盖着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助力德育施教主体转变观念,主动将系统的心理知识寓于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体系。实践证明,教师由权威者到指导者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拓宽德育的理论传授、榜样示范路径,发挥品德塑造功能,帮助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心理调整,克服自我发展障碍,使其思想上更加成熟、心理品质上愈加丰富和完善。
3.独立与一致
民族高校德育依托于“两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将哲学原理、政治建设融于其中,注重打牢思想品德基础,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为此,两者在施教目标上有着本质的相同性,又存在运行渠道的不同。从施教内容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德育以转变民族高校大学生道德理念为基点,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加大优秀品德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将心理专业知识与心理辅助活动有机结合,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情感的培育和个性的形成,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8]两者各司其职,互为借鉴提升,良性推进民族高校整体育人工作。
二、加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需
高校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实践证明,不管高校位于何种层次、何种学科领域,只要定好位,瞄准突破点,坚持内蓄正能量,聚力治理短板,就能充分发挥“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创出高水平的治学之道和办学之路。民族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有着厚实的民族学科基础和人文底蕴。事实上,民族课程构建运行的基础,在于育人本体功能的发挥。当前,民族高校正以“中国梦”为牵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并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倡导爱国、敬业、奉献理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9]民族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两类学科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育人路径,调整教学资源配置,进而夯实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建立心理与德育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路径,对于拓展与其他学科内在的衔接面、促进民族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交叉内容不平行、互补方法不偏颇、融合目标不孤立的原则,通过两者教学理念、路径、手段的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民族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体系。不仅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心育德,使两项教育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而且能够增强民族高校的“话语权”,提升学科创新的“显示度”。
(二)学生健康良性成长所需
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具有真挚的民族情感、刻苦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盲目的民族自尊或自卑、单一固化的思维方式、狭窄的人际交往理念等特点。[10]这些个性特征,在心理品质塑造、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将两者教育内容、方法、理念与教育制度相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的路径,以德育模式承载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将心理、品德、思想、政治等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中栽培心灵的“生长树”。另外,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中,民族高校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按照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合理排序、科学重组的思路,既要搞好与其他学科、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学术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的无缝对接,又要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融合任务分析、教学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教育情境设计和实地论证,通过高校系统规范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促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良性成长。
(三)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所需
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反观我国历年来的民族问题,一些民族冲突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社会个体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心态扭曲变形导致。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需要其固守民族团结的底线,不越违法乱纪的红线。而这些基本素养的获得,既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支撑,[10]否则高校教育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要注重启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两者对教育融合创新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融合氛围,探索科学的施教路径,形成前瞻性研究成果,以提升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增强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归属于文化范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切合了各种文化渗透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教育发展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知识生产、养成、传播的时代问题,孕育民族团结要素,增强民族高校人文教育功能。
三、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
构建运行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是大势所趋。当前可从三方面入手。
1.解构原有体系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平行发展且既成体系的现状,应以德育实效为融合的起始和归宿,强化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心理干预活动功能,消除心理教育着力面窄的问题。畅通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政策教育主渠道,将理论知识与心理问题案例相结合,努力在网络、科技、环境道德宣讲上下工夫。
2.重建融合体系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以明确教育目标、灵活课堂教学、丰富学习资源、增强育人实效为基点,破解两项教育融合瓶颈,对接学生现实心理、文化、实践活动需求,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综合育人牵引、民族专业支撑、施教内容补充”的新格局。
3.搭建渗透式教育平台
要固本守基,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论依托,夯实综合育人的“点”;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规范施教主渠道,链接社会、高校、家庭的“线”;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整合施教目标与内容,拓展融合的“面”。同时,可运用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方式,积极融入社区、企业、军队及外来文化,增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普适性、综合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三方面的立体构建,推进两项教育深度融合。
(二)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
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涉及内容多、涵盖范围广。然而,最关键的就是施教主体上的“合”,既要规避简单的拼凑、机械的组合,又要防止施教主体入口无标准、考核无依据的问题。
1.人无我有,健全队伍
分类优化两项教育教师结构,将熟悉民族政策、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德育技能的教师吸收进来,并按照学校、机关教辅、二级院(系)、班级四个层次,调取不同民族的学生骨干,组建团体,增强融合教育的力量。
2.人有我优,提升素质
改变当前的“柔性”学习为“刚性”培训,定期组织专题教师学习研讨,并与教师晋级、评定职称相挂钩,使其教有劲头、研有盼头。针对辅导员队伍薄弱的问题,在把好“入口关”、“培训关”的同时,组织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心理动态,摸清德育底数,增强心贴心、面对面帮带效果。
3.人优我专,突出特色
针对一些民族高校学生自我封闭、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创建融合教育的质量论证制度,坚持“韧性”原则,注重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连续性。树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识,将两项教育融合机制纳入民族高校育人工程,大力排解学生的烦心事、挠头事。通过“惠生工程”的实施,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达到“水利万物生”的效果。
(三)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高校,需要规避同质化的问题,打造特有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当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是民族高校办学的一条创新之路,而创新的层次与领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进行有效的“统”,进而统一搭建融合的平台,提供创新施教的舞台。
1.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研究
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研究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正思想偏差,使其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本道理,进而夯实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重点在“以心育德”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下工夫,特别是将融合内容进行目标分层、过程分层、练习分层、考试分层、辅导分层。同时,要特别关注集体备课、课堂观察、练习、作业等工作重点。
2.加强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上,要打破“各行其道”教学模式的桎梏。比如,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交际的问题,要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到心理干预的契合点,引导其树立良好的交友观。
3.加强“以德育人”的路径研究
在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和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巩固研究成果,使民族高校师生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融合教育机制,探索知行合一教学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和实践,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比如,在民族高校建立德育基地,利用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抓紧抓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与政治课、各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使学术研究的成果自觉运用于育人环境体系中。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路径必须动态构建,持续改进。为此,民族高校要准确把握融合的规律,不断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汇聚多方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增强施教主体功能,加大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多维构建、科学推进,完成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教育版),2013,(20).
[2]众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6).
[3]聂美琦.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6).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金荷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6).
[6]李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7]吴盈英.基于主体性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4).
[8]汪满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作者简介:贾韬(1988—),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大学美术系助教、硕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1]。高校艺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被教育主管部门、学界和社会所重视。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艺术教育仍然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水平不高、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其中对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趋势的认识和应对措施尤其亟待加强。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通识教育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始于20世纪初。1903年王国维在《论教育的宗旨》一文中,提出了“完全之人物”的人才培养路径,其中即包括美育。王国维认为,美育一方面可以使人情感发达,达到完美之域;另一方面美育是德育与智育的一种手段。关于艺术一词,学界上没有一个精准的定义,大致可以作这样的描述与概括: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是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与工具,在一定的审美理想和技巧的作用下所进行的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有机结合,是精神世界的物化。艺术从行为活动上看具有两个特征,即实践性和创造性;从学科属性上看,艺术是人文的。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艺术实践教育和美育上。艺术的人文属性决定了高校艺术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艺术教育究竟是职业教育还是通识教育?笔者认为,讨论高校艺术教育的性质,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社会背景。在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的阶段,不仅仅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通识教育,其他众多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也从专门的职业教育转变为一种通识教育。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在四年的本科教育阶段就培养出数10万计的艺术家,但是我们需要培养有综合素质、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一定艺术修养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批人毕业以后可能不一定从事艺术职业,也许终身都不可能成为一名艺术家,他们会从事需要一定艺术专业修养的其他社会工作。2006年,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制定了《艺术教育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权,明确地将艺术教育和文化参与提升到人权的高度加以认识。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功能:立德树人
在西方艺术教育史中,席勒第一个提出“美育”概念,他在1957年发表了关于美育的专著《美育书简》。《美育书简》的另一个标题叫“对于完整的人的感性的与审美的教育”,可以看作是美育概念的概括,即关于完整人的教育和对于完整人的人文教育。“生命意志论”的美学代表人物叔本华与尼采,他们主张审美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生存的价值所在。“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只有作为审美现象,人生与世界才有了充分理由”,尼采作如是观。美国理查德·加纳罗与林尔玛·阿特休勒于2004年出版了《艺术:让人成为人》一书,将以艺术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升格到“让人成为人”的高度。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一)人文教育功能
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与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文价值取向。曾任教育部部长的周远清先生指出,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教育即指人文科学和艺术教育,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积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高校艺术教育是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积淀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即美育。美育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辅助与诱导作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美是道德的象征。先生也曾指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
(二)人才培养功能
林逸鹏先生说过:“高校艺术教育即是艺术的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创新的精神。”高校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主要体现在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艺术的通识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普及,更多的是体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功能。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思维必然包括开阔性的形象思维,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形象思维作为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其对大学生丰富想象、储备知识、积累经验、科研创造均有益。形象思维与人的创造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形象思维的作用,人类的科学技术会达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三)文化传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