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08 10:06: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关于职业教育的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是规范市场运行、防止无序竞争、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其产品形式可以认为是为消费者(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专业教育服务。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悖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技师严重短缺的现象;而在人才市场上却有大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得不由政府出面来解决。造成这一症结的原因是职业教育的产品——专业教育服务——不能很好地“适销对路”,而其根源则在于职教部门与用人部门 (行业、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同时职业教育市场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监控——没有明确的专业标准,缺乏严格的专业准人机制。在现代商品社会里,人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标准的产品会是合格产品,会有消费者青睐;同样,一个没有标准的职业教育产品又怎么能让社会放心和满意?职业教育的信誉又从何而来?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解决专业标准这一制约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
一、专业标准的内涵
专业是指按照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分成的学业门类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第26页)。对于国家来说,专业是劳动力市场进行人才交流及用人部门或单位对各类专门人才进行选择、使用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科学的规范和调整;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专业就像是自己的产品,需要不断加以开发、改造和建设,不断提高其质量和吸引力;对于学生来说,专业是其志愿学习的对象和目标,选择了专业基本上就意味着选择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和职业领域。可见,专业对国家、学校和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专业标准即专业质量标准,是由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强制性的各专业的科学规范和基本要求。其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专业目录。专业目录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专业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的最基本文件,是制定专业标准的基本依据,是指导职业院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制定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安排招生、组织毕业生就业,以及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教育统计、招生录取和人才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用人单位选用毕业生的重要资料,还可供学生报考高等学校选择志愿作参考。专业目录是专业标准的基础内容,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进行编制,以充分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同时专业目录还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2专业的能力标准及核心课程标准。专业的能力标准是某一专业领域各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它反映了行业对员工工作能力的实际需求。核心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的能力标准为依据开发的主干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专业的能力标准及核心课程标准是专业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指导开办此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文件和进行专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3.开办专业的基本条件。开办专业的基本条件是对需开办此专业的职业院校在办学条件上的最低要求,其内容应包括办学的基本条件(占地面积、生师比、教学用房、计算机数量、图书资料数量、运动场所等)和专业教育条件(专业师资条件、专业教学环境——实验仪器设备及产学研情况、实践技能训练和考核的条件等)。开办专业的基本条件应根据国家的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能力标准及核心课程标准来制定,并作为专业准入的基本依据。对不具备开办专业基本条件的职业院校应严格限制其开办该专业.以从源头上保证专业的教育质量。
4.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所职业院校虽然具备了开办专业的基本条件,但如果办学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其专业教育质量也可能不合格。这就需要政府建立专业教育质量跟踪调查制度,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来监控各职业院校的专业教育质量。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制定的评价标准。
二、制定专业标准的意义
在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实行专业准入制度.对于规范职业教育市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职业院校加强品牌专业建设以及方便学生填报专业志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加强和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体系的需要
首先,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可以使政府变职业教育的粗放的、事后的被动管理为精准的、全方位的主动管理。目前在我国,政府主要是通过出台学校设置标准,制定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实行“红黄牌制度”,开展办学水平评估等措施对职业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从总体上来看,管理仍然是粗放的、事后式的和被动的。因为一所学校虽然办学的基本条件达到了国家的规定,未被亮黄牌或者红牌,但并不等于说它每一个专业都能办或都能办好;同时办学水平评估也只是对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进行整体评价,且需“五年一轮”,当评估时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时已经无法挽回,且即使是一所通过了评估甚至是评估定为优良等级的学校,也不可能所有的专业教学质量都过关。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并辅之以实行专业准入制度等一系列配套的制度;政府就可以严格控制不具备开办专业基本条件的学校开办此专业,并通过全方位的教育质量监控来保证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变粗放的、事后的被动式管理为精准的、全方位的主动式管理。
其次,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可以理顺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是相分离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到某一行业就业时,即使所学专业相同或相关,也还得到其他培训机构接受职业培训,才能获得政府认可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明显弱化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功能,严重制约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现象的存在,虽然有其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但也与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缺失和学非所用现象普遍存在密切相关。通过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确立统一的职业能力体系,就可以实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并轨,进而统筹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之间的关系,实现职业教育真正功能价值上的回归,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可以为国家实行政府投资与教育质量挂钩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基本上是按照学校的规模确定的,没有也无法与学校的教育质量挂钩。通过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构建起科学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行专业准人和教育质量跟踪制度,政府就可以精确到按专业招生数量核定投资金额,并优先向该专业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倾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投资与教育质量挂钩,促进职业教育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同时,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也是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实现职业教育文凭国际间互认的要求。
(二)是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它与行业、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何在职业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反馈到职业教育的教学中来,却是一个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课题。目前的做法是各职业院校自行其是:主动进行社会需求调查来为自己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提供必要的信息,自行开发专业课程和支撑资料。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必要的协调,特别是在职业院校越来越“综合化”,专业种类和覆盖面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保证使每个专业都能与行业、企业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实现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这种单方面的行动显然是力不从心的,不仅无法保证职业院校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教育产品,而且这种低水平、高成本的重复开发还必然造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应该说,这是导致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及质量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不只是职业教育机构的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有义务和责任直接介入职业教育,通过建立制度、机构、机制,组织和协调行业、企业全面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中来。为此,《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就要求在政府的主导下,行业和企业应在职业教育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工作就是在进行人才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专业标准。在这方面,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特别是培训包(TP)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是引导和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重建职教信誉的需要
由于缺乏明确的专业标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只能采用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声誉等指标来间接反映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不但无法做到及时准确,而且还在一些学校中间接助长了重大楼、轻大师,重规模、轻内涵,重公关、轻建设,重招生就业工作、轻教育教学工作等不良现象;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标准和专业准入制度,一些职业院校在利益和竞争压力的驱动下,片面强调“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不管条件具备不具备,盲目上马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仅加剧了职业院校之间的无序竞争,造成专业发
动式管理。
其次,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可以理顺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是相分离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到某一行业就业时,即使所学专业相同或相关,也还得到其他培训机构接受职业培训,才能获得政府认可的上岗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明显弱化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功能,严重制约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现象的存在,虽然有其历史和体制的原因,但也与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缺失和学非所用现象普遍存在密切相关。通过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确立统一的职业能力体系,就可以实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并轨,进而统筹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之间的关系,实现职业教育真正功能价值上的回归,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可以为国家实行政府投资与教育质量挂钩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基本上是按照学校的规模确定的,没有也无法与学校的教育质量挂钩。通过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构建起科学的专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行专业准人和教育质量跟踪制度,政府就可以精确到按专业招生数量核定投资金额,并优先向该专业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倾斜,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投资与教育质量挂钩,促进职业教育市场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同时,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也是开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实现职业教育文凭国际间互认的要求。
(二)是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它与行业、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行业、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然而,如何在职业教育机构与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反馈到职业教育的教学中来,却是一个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课题。目前的做法是各职业院校自行其是:主动进行社会需求调查来为自己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提供必要的信息,自行开发专业课程和支撑资料。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必要的协调,特别是在职业院校越来越“综合化”,专业种类和覆盖面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要保证使每个专业都能与行业、企业很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实现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这种单方面的行动显然是力不从心的,不仅无法保证职业院校严格按照行业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教育产品,而且这种低水平、高成本的重复开发还必然造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应该说,这是导致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主要原因。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及质量直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不只是职业教育机构的事,也是整个社会的事。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有义务和责任直接介入职业教育,通过建立制度、机构、机制,组织和协调行业、企业全面参与到职业教育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中来。为此,《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这就要求在政府的主导下,行业和企业应在职业教育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工作就是在进行人才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专业标准。在这方面,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特别是培训包(TP)的开发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是引导和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重建职教信誉的需要
由于缺乏明确的专业标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只能采用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声誉等指标来间接反映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不但无法做到及时准确,而且还在一些学校中间接助长了重大楼、轻大师,重规模、轻内涵,重公关、轻建设,重招生就业工作、轻教育教学工作等不良现象;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标准和专业准入制度,一些职业院校在利益和竞争压力的驱动下,片面强调“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不管条件具备不具备,盲目上马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仅加剧了职业院校之间的无序竞争,造成专业发展的大起大落,而且直接导致了专业内涵的混乱:不同学校之间虽然专业名称相同或者相似,但能力体系和课程体系却是千差万别。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既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平稳发展,也严重损坏了职业教育的社会信誉。可见,从制定专业标准和实行专业准人制度入手,为职业院校规定明确的专业开办条件和建设目标,引导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注重内涵发展,是重建职业教育信誉的重要途径。
(四)是方便家长、学生选择和填报专业志愿的需要
但对于考生来说,选择专业意味着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考生和家长已越来越认识到对专业的选择往往比选择学校更重要。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细化,职业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职业院校的专业也随之大幅度增多,加上缺少有效的权威预测和缺乏明确的专业标准,一些职业院校的专业往往鱼目混珠,这使得考生和家长在填报专业志愿时感到非常难以把握。在学生(家长)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的今天,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出发,政府应当也完全能够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更多的招生信息,不断提高专业教育质量的社会公信力,而制定明确的专业标准、定期公布专业需求信息、实行专业准入制度和专业教育质量跟踪制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
三、制定专业标准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制定标准是为了执行标准,并通过执行标准来保证职业教育产品的质量,更好地为行业和企业服务。因此在制定专业标准时,应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特点及职业教育的现状,充分吸收教育家、行业专家、企业家的意见,既要客观反映生产、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尽量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努力实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为了保证专业标准的科学性,国家有必要成立一个类似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局(ANTA)那样的跨行业综合性职能部门来负责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各省也应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来具体实施。
(二)层次性原则
我国幅原辽阔,社会、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加上一些专业(如农业类专业)本身就有很强的区域性,因此专业标准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全国统一,而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形成由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学校标准构成的标准体系。能够全国统一的专业应尽可能制定国家标准;区域性强或很难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的专业可由省级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对一些尚无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新设专业或地方特色专业,经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和使用学校标准。
(三)强制性原则
专业标准是规范和指导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保证教育产品质量的基本文件。制定专业标准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众多资深政府官员、企业家和行业协会专家、知名职教专家广泛参与,以充分体现其权威性;标准制定完成后,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颁布,在一定范围内(全国或全省)强制执行。国家应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办的所有职业教育专业都必须制定和执行专业标准,有全国标准的专业必须执行全国标准,没有全国标准的专业应执行地方标准,既没有全国标准也没有地方标准职业院校又确需开办的专业,应先制定学校标准,在报省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招生,并应在专业教学中严格执行学校标准。
(四)发展性原则
在制定专业标准的起始阶段,可能会出现一些专业的行业要求与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相差较大的现象,本着实事求是和可操作的原则,可先适当降低标准,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提高;同时,专业标准制定的依据是行业的要求,而行业的要求会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专业标准也应进行滚动修订,一般可五年一轮,以准确、及时地反映行业和企业要求。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徐涵,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44-03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在政府文件中首次明确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再一次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目标的提出使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在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
一、确立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之一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主要是为经济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其课程设置也主要是以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为依据,这就使得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继续求学遇到很大的困难。
目前人们选择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多样化的,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后能顺利走上职场;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后能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更好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应确立发展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策略。而且我国也有这样的现实基础,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普通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所构成,从历史渊源看,普通中专是以培养技术员为目标,比较重视普通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技工学校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比较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实践教学;职业高中处于二者之间。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三校归一”典型试验的基础上,我国确立了淡化三类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差异的策略,用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课程标准要求所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现在看来,这种发展策略是不能满足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的。
从世界各国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来看,各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式也都是多样化的。以发展职业教育比较成功的德国为例,德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由“双元制”职业教育和全日制的职业学校所构成,全日制职业学校又分为职业文理中学、专业高中和职业专科学校,“双元制”是其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德国不同形式的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不同的任务。“双元制”主要是为企业界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90%以上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毕业生直接就业,而且在制度设计上通过师傅学校、技术员学校为技术工人的成长提供另一条通道。同时也并不意味着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就没有继续接受学历形式的高等教育的机会,“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仍然可以通过选择进入专业高中学习,继而获得上应用科技大学的资格。职业文理中学是同时实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学校,学生毕业后具有上普通高校的资格,但要求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为应用科技大学输送合格新生,课程结构由普通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所构成。职业专科学校主要是为那些只能通过学校教育才能达到职业培训毕业的职业工种提供培训,如社会教育、儿童教育等,同时也为那些没有获得“双元制”培训岗位的学生提供国家承认的某一职业工种的培训。可见,德国的“双元制”和职业专科学校主要是为经济界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而职业文理中学和专业高中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采取多样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主要为上一级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实施职业本科教育的院校)输送合格新生;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主要为经济界输送合格的中初级技能型人才,同时在制度设计上设立第四级教育——教育转换中心,以满足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同需求。
二、积极探索职业本科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本科教育试点
目前我国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集成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对人才培养类型、层次、规模、结构与模式等均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急需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的技术与技能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发展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即职业本科教育。
职业本科教育是指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实施教学,旨在培养在某一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方法,能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复杂的技术及管理岗位工作。
建议在我国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工作。
一是支持新建本科院校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发挥办学条件优势,广泛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这是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主力军。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发展建设起来的,这类院校大部分是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格而来,具有举办职业教育的经验。但目前由于我国缺乏对这类院校发展的政策支持与引导,致使这类院校升格后,自身定位模糊,许多院校盲目向普通本科院校看齐,失去了自身已有的办学优势。从世界范畴看,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国家应该明确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原则,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的发展,使得不同类型的本科教育办出自身的特色。如果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制度环境,新建本科院校就能在保持职业教育特色的同时,提高办学的层次。
二是引导专业科类与区域支柱产业对接的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开展职业本科教育,发挥地方高等院校在学科、科研、师资与设备上的优势,借鉴职业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元素引入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高级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所谓的职业教育元素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主要构成要素。具体包括:一是强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强调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三是强调产学结合,重视工作本位的学习。将职业教育元素引入应用型本科教育,旨在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改革,使其能够承担起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部分责任。
三是选择部分办学实力雄厚、职教理念先进、行业特色突出、校企合作深入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与支柱产业对接的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试点。
四是支持普通本科院校与具备条件的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合作开展职业本科教育。
通过职业本科教育的试点工作,探索职业本科教育的办学规律,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建立提供人才支持。
三、改革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办法,扩大普通高等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8-21周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未来十年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辽宁省为例,18-21周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从2010年的2501309人下降到2020年的1371483人,十年间减少1129826人,减幅达45.2%,仅是目前辽宁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的54.8%。根据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适龄人口的下降必然引发高等教育生源不足。
扩大高等教育生源的来源,采取多渠道入学方式成为各国采取的普遍措施。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但随着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将难以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需要,这就需要对我国教育体系特别是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扩大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渠道,在现有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体生源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招生计划,特别是技术、技能型特征明显的高等职业教育及本科职业教育更要加大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招生比例。这一方面拓宽了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渠道,解决高等教育生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符合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为步入职业教育道路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四、确立第四级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向沟通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问题。设立第四级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普职双向沟通和中高职衔接不畅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发表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把高中阶段教育分为学术性(3A—普通高中)、技术性(3B—一种培养技术员的中职学制)、技能性(3C—一种培养技术工人的中职学制)三类;高等教育分为学术性(5A—普通高等教育)、技术性(5B—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类。依据各类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标准,它提出3A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5A;3B的毕业生有资格直接进入5B;由于3A、3C与5B,3B、3C与5A的课程不衔接,所以都不能直接进入,需要经过一个“高中后非第三级教育”(介于3和5之间,称为第4层级教育)的学习,分别达到5B或5A的入学标准,方能进入学习5B或5A的课程。按照我们前面对我国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的三种类型的学校的不同定位,普通中专相当于国际分类标准中的3B,可以直接进入5B学习、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相当于3C,普通高中相当于3A,如果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毕业生想要进入5B学习,需要进入第四级教育——教育转换中心进行一段时间的过渡学习,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主要进行普通文化课的学习,使之达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文化素质;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主要学习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使之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通过教育转换中心的学习,使得这两类学生都能达到5B的入学标准,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我国目前的现行教育体系中缺少第4层级教育,应予完善。
第4级教育又称高中后教育。该级教育是为完成第3级教育的人在通向第5级教育和进入劳务市场就业的道路上架设的桥梁,主要任务是对第3级教育课程内容的巩固、加深和扩展。该级教育可进一步分为:为进入第5级教育做准备(加深巩固高中所学知识)和主要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进入劳务市场就业做准备。完成第4级教育后,不授予学历文凭,可由主办机构提供学习证明或颁发有关方面认可的就业资格证书。
确立第4级教育有利于构建相互衔接、立体交叉的教育结构体系。“立交桥”应指多渠道的沟通与衔接,即包括教育体系中不同类型教育的沟通、不同层次教育的衔接,使愿意升学的学生有渠道升学,愿意就业的学生可通过多种学习就业。第四级教育发挥着补习与转换教育的作用,是人才成长“立交桥”中的“引桥”。因此,应高度重视高中后教育的发展,确立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第4层级教育机构,可以附设在高等院校(相当于高等预科学校),也可以附设在条件较好的职业学校或普通高中。采取“宽进”的招生政策,其招生面向需要接受补习教育的各类学生和人员,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办学,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为人才成长打通渠道。
五、在基础教育中实施职业渗透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
我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选拔教育,主要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关注的是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这就决定了课程的设置以学科为中心,教学内容强调学科本位,与实践和职业生活完全脱离,在基础教育阶段很少开设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不知道怎样选择专业与职业,在选择专业与职业时基本上由家长或教师代劳,致使许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或职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二是学生对职业教育不了解,不知道选择职业教育后,自己还有哪些选择与发展空间。
以下从管理体制、办学形式、层次定位、法律保障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建议。
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衔接与沟通的“立交网络”,解决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不畅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间能相互衔接与沟通,多数国家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间建立了相互转换或等价关系,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在不断向高一级延伸。而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不紧、沟通渠道单调,职业资格培训与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毕业文凭与资格证书之间脱钩。据此,应该尽快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间衔接与沟通的“立交网络”;解决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管理体制不畅问题,构建起毕业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间的有效转换机制,使两者之间有序协调发展;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废除阻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家标准类”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省级地方政府的优势,使地方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国家在管理体制、学制、入学要求与资格、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方面没有硬性的“国家标准”,而是各个州甚至学院之间各具差异,形成了不同特色。如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德国等视实际情况确定学制长短,美国、加拿大各州(省)的教育体制都不完全相同,甚至各个学院根据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社会和科技文化变化来制定管理、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与课程内容等,连比较保守的德国、英国和瑞士也是如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单一、没有地方特色,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应注意因地制宜。因此,必须废除阻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国家标准类”规章制度,如学校名称、层次、学制、入学考试与入学时间、教学内容、学生管理、新生入学与毕业生注册时间等,相应地,国家应出台有关法规,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优势,提倡地方政府制定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开办各具特色的职业院校,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确定招生计划、招生办法、专业设置、收费标准、户籍管理、指导毕业生就业、生均教育事业费补贴标准等,以保证教育质量、规范办学秩序和改善办学条件。
将“高等职业教育”改称为“高等技术教育”,更加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史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从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最先出现的是“学术型教育”,随后从“学术型教育”中分离出“工程型教育”,20世纪50年代又从“工程型教育”中分离出“技术教育”,即高等教育具有三种基本类型,相应地有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三种高级人才基本类型。学术型教育培养从事理论研究规划型的高级人才;工程型教育培养开发与设计型人才;技术型教育培养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管理法则转化为实际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的人才。三者彼此相互补充、相互依存。还有传统的以农业、工商业、家政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出现技术化(技术性),以及传统的职业岗位对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或者说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是技术化越来越浓厚。在国际上,一般将培养工程师的称“工程教育”,培养技术工人的称“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员的则称“技术教育”,如美国招收2年制技术员培养“技术师”,法国培养“高级技术员”的短期技术学院,英国培养“技术工程师”的多科技术学院,德国培养“应用型工程师”的专科高等学校和技术学院等,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实质上是高等“技术教育”。因此,中国将技术型教育称之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妥当的,应将“高等职业教育”改称为“高等技术教育”,实质上也是对该类型教育的一个明确的属性定位。
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探索及其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课程模式的研究,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无论是学术型教育、工程型教育还是技术型教育都应该存在自身的教育规律,具有各自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学术型、工程型教育与技术型教育在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选择、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培养条件的要求等方面都存在着质的差异。可见,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并不一定比长期从事技术型教育的职业院校好,而这些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既不像研究型又不像技术型。如此一来,我国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本科、研究生层次及其学位授予权置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可能并不恰当,反之,应该支持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与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大力研究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群)的发生发展规律,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对于研究水平高、师资力量强、仪器设备先进的成熟职业院校在专科层次基础上,可开展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经过国家学位委员会的审核同样具有学位授予权。目前,我国的技术型教育无论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还是办学模式、课程体系,要么是过多地受到学术型、工程型教育的影响,要么是显著存在中等专业学校甚至技工学校的痕迹,绝大多数没有建立自身的特色,存在着水平不高、效益不高、特色不明的缺陷。因此,如何创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课程模式以及如何办出特色等是亟待解决的一系列学术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学中的重要课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由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含量决定事实上,学制长短主要取决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又取决于该专业所需知识、技术含量的多少,而不是事先硬性地规定学制长短。虽然,不少专业的确只需要2~3年的教育就可以达到培养目标,但有些专业如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临床医学、数控技术以及复合型较强的专业如城市规划与建设等完全需要实施4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才能实现培养目标。因此,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依据技术型人才的特点、专业(职业)领域的知识与技术含量多寡、教育层次等因素,以此再确定学制的长短,只要达到了培养目标其学制多短或多长都可以,绝不能一刀切。
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实施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采取统合型课程模式,课程体系应考虑文化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学术课程等的有机结合,注重职业资格考核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等有机结合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存在“双元制”、“三明治”、CBE、培训包等教学模式,其共性是“习而学”。首先,德国和英国的课程理论深度处于中等、有利于人才培养,德国的课程与职业岗位的匹配程度很高、高等职业教育发挥的经济效益最好,英国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整合度比较理想,教学效果最好。其次,从课程模式来看,现有单位职业型(如CBE)、职业群集型(如培训包)、阶梯型(如三段式)以及统合型(如双元制)等四种常见类型。再次,20世纪末期职业教育由终结性演变为终身性,由狭义技能拓展到综合素质,由单一满足上岗走向适应社会发展,导致要求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乃至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很多国家的课程体系由普通课程、职业课程与学术课程组成,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应建立一个包括文化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学术课程等在内的课程体系,采取统合型课程模式进行课程开发,注重素质课程与知识课程有机结合、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有机结合,注重灵活多样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有机结合。同时,将职业资格考核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参考书、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密切结合,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标准的规范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改变提倡学校自己“做大做强”思想,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有利于社会、学校、企业三者发展的产学研政策,对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实行费税优惠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校内实训基地规模较大、工程环境好、设备先进、没有创收要求,实训基地建设、人员工资、仪器设备和实训材料等费用均由政府提供资助;政府重视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求企业必须接受学生实习和技能培训并可得到政府补贴,真正典型的产学结合。究其根本原因,政府重视实训基地建设,重视产学结合,对实施产学结合的企业具有优惠的政策待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倡产学研结合,实质上是松散的结合,在企业实施主要是顶岗实习,企业并非自觉自愿与学校合作;还有些学校看似依托行业办学,行业却没给学校优待,实质上仅仅是行业性质的学校。为了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切实推进产学研结合,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实际效果的贡献,各级政府必须改变提倡学校自己“做大做强”思想,国家必须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国家应出台有利于社会、学校、企业三者发展的产学研政策,明确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责任、权力、义务,对主管部门制定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支持措施,规定企业支持学校产学研结合的义务,给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实行费税优惠。
必须尽快制定《?教师法?的实施细则》,确定师资准入条件,实行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年检”,加快教师的培训,尽快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众所周知,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质量,为了尽快缩短与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国家的师资差距,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形势。根据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特点和我国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现状,必须尽快制定《?教师法?的实施细则》,并严格贯彻执行,尽快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准入条件,定期考核,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实行“年检”,对考核和检查不合格者调离教师岗位,按照教师岗前培训的具体要求和教学大纲,加强师资培训;必须加快教师的业务知识和技术能力培训,积极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采取内邀外请的方式开展各种专题讲座,使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尽快变成“双师型”;必须尽快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应该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对受益企业开征高等教育税或人力资源享受费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公立学校教育经费主要是政府拨款;政府对私立学校也有一定的资助,程度不一,且有逐年提高趋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严重紧缺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有拨款其数目因各地经济发展程度差异悬殊,或者有些拨款也只有人员经费,没有办公经费和发展经费或有也是杯水车薪。仅仅依靠提高学费来维系学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是不恰当的,对学生也是不公平的,必须有赖于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各个方面来解决,尤其是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由于“教育产品”很特殊,是社会“公共产品”,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科学素质是任何一个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的义务就是教育而非筹款,政府对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给予拨款是一种义务,按照《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故其办学经费也应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切实保障职业院校的教育经费。同时,企业由于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加盟使其经济效益翻番、成倍受益,企业也应是社会捐助的主体,有义务给职业院校捐助经费;或者政府对受益企业开征高等教育税或人力资源享受费,专门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壮大。
尽快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修定现有的法律法规,出台有关实施细则我国《职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颁布时,几乎没有考虑地方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保护、学生顶岗实习伤残等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教育立法的经验,尽快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对已有法律进一步修订,出台有关实施细则,明确政府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职责、义务、权力,对办学经费渠道与拨款数目、师资培养经费、专业开发资金、实训基地建设费用等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左家哺,王,黄旭,等.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0(4):372-379.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我国广大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主要还是以技能训练和就业率为导向,忽视艺术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这点可以从学生自身的素养及对艺术教育、活动的片面认识中看出。
高职生们普遍认为当今社会是文凭社会,自己到学校里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只是在能在毕业时混到一张文凭,因而在学习上不认真、刻苦,思想上不求上进,意志不坚定,懒懒散散地过日子,缺乏人生理想;有些高职生的道德观念较差,不讲公德,亦不懂得尊重他人;有些高职生则缺乏处理人际关系和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私且缺乏社会责任感,只懂得向社会、他人、集体索取却不愿付出;有些高职学生艺术鉴赏力很低,不论是看小说,还是看电影,都只停留在追求感官刺激上,而对一些艺术品位较高的作品则不屑一顾。
当代社会的人才应该拥有良好的职业技能、道德,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高等职业院校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然而,没有优质艺术教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完整的。要想发展好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就必须要解决其教育资源短缺、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评价机制不科学的问题。
二、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的建议
首先,高职院校应提高对艺术教育资源的重视程度。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有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是因为购买、更新培训设备等职业教育特有情况对资金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因此,高职院校无法满足资金消耗量同样较大的艺术教育资源需求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请试想,如果老师大谈音乐多么美妙,学生却无法亲身感受,教学效果该是多么糟糕。艺术是以声音、图形、颜色、肢体语言等为载体的,艺术形式的教育也是必须给予相应的视觉、感觉刺激,才能达到一定的效。因此,对于优质的艺术教育,必要的硬件设施(如多媒体设备,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的资料库等)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高职院校需提高对艺术教育师资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师资主要来源于专业艺术院校和师范类学校的艺术专业的人才队伍,良好的专业素质是他们的优势,科学合理地训练学生的技能是他们的特长。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们并不需要追求高超的乐器演奏能力和艺术作品创作能力,而是要着重培养艺术素养,提升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创新能力。所以照搬普通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他们并不适应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
我国高等艺术人才教育的相关专业中应该增设针对职业教育的课程,同时在师范类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职业教育院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职业院校艺术教师。
第三、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符合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特点。艺术教育理应针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情况,针对职教生不同的专业特点,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筛选艺术教育的侧重点和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艺术课程。
第四、逐步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艺术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教育尚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这主要是因为艺术教育目标的抽象性。
但是,艺术教育的特殊意义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建立高效、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艺术教育才能引起高职院校足够的重视,培养综合素质过硬、修养全面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才具备可能性。
三、结语
高职院校发展艺术教育的正确方式是结合专业(职业岗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其根本目的是在与科学文化教育和职业定向教育相互配合下,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态度和道德。
发展优质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首先需要学校正确的态度。然而,大部分人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艺术培训的层次,认为学习艺术就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而缺乏对艺术教育全面深刻的理解。如果“只要不想成为艺术家,就没有必要重视艺术教育”成为家长、学生与校方的共识的话,高等职业艺术教育质量是不存在提升空间的。
发展优质的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配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社会各界可以为购买高额的艺术教育设施筹集资金。教育界则应该在为职业院校培养艺术教育师资时注意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总而言之,虽然肩负着提升劳动者素质,提高国家竞争力和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重任,然而由于发展历史短、基础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还是较差的。艺术教育则是高职院校想要谋发展所必须突破的瓶颈。
参考文献:
[1]金超哲.《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2]邹联丰.《论艺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7,2.
[3]李鑫毅 张杨.《职业院校加强艺术教育的策略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3.
【关键词】关键能力 文秘专业 教学革新
“关键能力”一词最早由德国职业教育专家麦腾斯提出,是指与具体的工作任务、专业技能或知识没有直接联系的,但是可以迁移、转化到其他不同领域的能力,是在各种场合和职责中可以做出选择,可以对于人生中各种不可预见的变化得以胜任的能力。具备关键能力的人能较容易实现职业的变动和岗位的转换。在德国,教育界将关键能力划分为四个方面,即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互联网通讯技术快速发展,这些都对传统的秘书职业带来大的冲击,对秘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应对变化?关键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文秘专业的关键能力,其载体就是专业知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培养关键能力,能拓宽学生的职业适应范围,增加就业。研究关键能力,也是当前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⒐丶能力引入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当中的必要性
(一)由中小企业文秘岗位要求决定
当前我国高职文秘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领域就是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追求的目标普遍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很多秘书人员都是身兼数职。中小企业的文秘工作岗位从事的主要工作是文字工作、公关与接待、通知与传达、能与行业和政府部门打交道、财会工作、信息、统计、人事档案等。秘书人员兼任其他工作,不仅需要具备文秘专业的知识,还要具备比较强的职业迁移、转换能力,这当中最为关键的能力就是学习能力,具备学习能力才可以更好的适应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也是实现秘书职业终身学习要求的最重要的能力。
(二)实现能力结构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
能力结构是指一个人具备的能力类型和各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分成各种能力类型,每个人的能力结构也是不同的。从专业能力结构出发,企业要求文秘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好的职业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但在传统的培养方案当中,课程内容比较重视文秘的岗位要求,教学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展开。培养的目标就是为了落实工具性操作技能,而有关于文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迁徙能力等方面的教育都还只存在于文字表述方面。因此文秘教育的最佳模式就是构建以综合能力为基础的能力结构,注重培养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在未来激烈的竞争当中赢得一席之地就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职业发展的重要要求就是依托关键能力,实现能力结构均衡发展。
(三)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秘书职业的发展类型通常情况下分成三个类型。第一个方面是上移,指的就是从低级的职位不断上升,发展成为高级职位。其中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在秘书职位当中,由初级秘书,发展成为中级秘书、高级秘书。在秘书职位之外,成为高一级的管理者。第二个方面就是侧移,指的就是由组织当中的职位实现横向变动。通常指的就是行政助理类的职位向业务类等部门进行侧移。第三个方面就是移出,指的就是从一个具体的组织当中退出,或者调离,最终实现职业改行或者自己创业。个人的核心能力的水平和自身职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其核心能力比较高,可促进自身职业的发展,但秘书职位无论是实现个人职业的生涯发展,还是实现自主创业,都要满足于职业变化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因此,关键能力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必须品”。
二、我国文秘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开设困难重重
从专业设置来看,当前高等院校开办的文秘专业很多都是依附于文学院或者中文系。这种依附的行为导致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师资来源大多“系出中文”专业性不够,文秘专业的学生也因此缺乏对于自身专业的深入认识,甚至还会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产生迷茫感受。从社会层面出发,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秘书职业资格准入机制,非文秘专业就业秘书岗位的比比皆是,这对文秘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极大冲击,就业去向可能面临困那难。从用人单位来看,中小企业雇主对秘书职业的专业化普遍认识不足,认为学历越高的越能胜任秘书工作,因此,秘书招聘唯学历论比较严重,专科竞争不过本科已是现实,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取消了文秘专业。以上原因导致高职文秘专业开设困难重重。
(二)文秘专业课程教学仍旧比较保守
文秘专业更多是由本科院校开办,培养面向党、政、企事业单位的理论型、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秘书专业设置和课堂教学大多承袭本科教育而来,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职业化教学改革,但课堂教学还是较偏向于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使用“讲授式”、“灌输式”的方法开展教学,缺乏具体的课程实践内容,课堂缺乏交流,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关键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三)文秘专业实习环节缺乏创新
一个合格的文秘人才如果没有实际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区去锻炼,那么就无法在实际工作当中做到收放自如。秘书岗位的特殊性使得文秘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像其他工科专业那样采用集中、统一的方式开展实习。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方式依然采用“自主择业”的方式进行,实习岗位如果与专业不对口,学生就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自己,实习成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实际实习的过程中,由于监管难度大,涉及企业多,学校难以帮助学生制定计划去学习,加上秘书岗位的工作内容繁、忙、杂、累,工作内容还不统一,使得学生通常只能盲目的应付实习 。实习环节缺乏创新,因此实习成效难以保证。
三、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文秘专业教学革新建议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可将文秘专业的关键能力分成具体的两种类型,一个类型就是秘书职业需要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例如办公设备的应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另一个方面就是跨职业关键能力,又可以被称作是独立工作类,主要有随机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等等。当今社会对于文秘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掌握其他关键能力。
(一)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具体拟定人才培养计划之前,需要进行实际调研,结合专家学者的相关经验,结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论证,以高职文秘专业为基础,对于现实需求的办学方针进行有效的适应,拟定的方针和计划需要始终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重点改革能力培养方案,注重职业核心能力与关键能力得培养。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观念指的就是人们针对学习活动的规律的集中认识,也是人们对于教学活动的看法和基本态度。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符合工作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文秘教育需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利益出发,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前提开展教学活动。
在高职文秘教学中,需明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方向,结合理论和实践,将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并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方使用上,以学生为中心,使用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积极教学法开展教学,如情境模拟、小组活动、同伴学习、项目教学等方法。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体双翼”式课程结构
对于文秘专业的学生的关键能力进行培养,需结合社会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求,实现文秘专业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文秘专业课程结构。在课程的新体系当中应融入人文类课程,以职业能力板块为基础,开设相应的职业能力课程。利用人文素质课程主要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学会做人,从而将自身的素质提升,增强社会适应力。高职院校可根据需要设计有关人文素养的读本,通过打破认知限制来促进文秘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需要注意的是,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分解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可以提出更加具体的目标,实现关键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课程结构中扩展文秘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具体包括商务沟通和企业管理等内容。构建高职文秘专业的关键能力培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一体双翼”式课程体系,既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能使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未来能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实现“双赢” 。
(四)开发秘书培养项目的系列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的具备相应知识、技能与态度的高技能人才。岗位工作内容决定职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因此,高职文秘专业的教材开发应以工作任务为单元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使用项目导入式和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做中学,通过自主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际探索的阶段,学校可以开发例如《商务秘书项目教程》、《办公室事务处理项目教程》等教材。编写人员需要将文秘专业的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利用任务驱动模式,以工作任务为单元,整合教学资源。 结合现代商务活动的特点,强化技能训练,培养操作习惯与技能,特别是秘书专业核心技能与关键技能的掌握。设计的教材当中包括秘书职业工作、秘书日常事务以及秘书的商务活动等等。在每个项目当中概述其项目内容,介绍其中的背景和任务描述,并且利用知识链接和案例阅读等形式,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并且注重知识领域的有效拓宽。
(五)建立以关键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开放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新的课程评价模式需要打破传统的“以书面考试成绩定评价”的评价模式,转而关注模拟工作实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由于学生的关键能力很多都体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因此客观、有效的评价文秘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就需增加形成性评价(它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始终,同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反馈)的权重,减少总结性评价(它通过“最终成绩”给学生打分,包括测验、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权重,同时注重真实性评价(基于一个“真实世界”情景的完整性评价),从而构建出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不再是评价过程中的唯一评价者,期末考试成绩也不再是最终成绩,这样可以吸引文秘专业的学生更多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也可以提供机会让社会企业参与到评价当中去。考核成绩需要记录专业和非专业(关键能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成绩分别占据二分之一。在总结性评价的过程中,平时成绩占据40%的比例,而考试成绩占据着60%的比例。在考试成绩当中包含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理论成绩占据50%,而实践考核成绩占据剩余的50%。考核非R捣矫娴墓程中,主要包括学生的自评成绩,还有教学团队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团队指的社会、企业、老师,自评成绩和教学团队的评价各自占据50%的比例。
即:最终成绩=专业成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50%+非专业成绩×50%
(六)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
组织文秘专业的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来到企业进行实习,学生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学到课堂当中教不到的内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沟通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得到锻炼,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学生需要按照高职院校的实际培养需求,在毕业前最后一年来到企业真正的开始实习,通过一年的实习可以更快的融入到社会,并且可以更好的适应实际工作中。在实际工作当中,如果遇到了困难,指导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对于学生形成鼓励,让学生明确实习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制定全面的措施,对于实习学生的巩固率得到有效的保证。
四、结论
高职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应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办学的方向与特点,对于文秘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进行加强培养,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对文秘岗位的需求,也可以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结构获得均衡的发展,使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学生得创业与创新。要想使文秘学生的关键能力得到增强,学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利用开放式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的人格,促进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拓宽学生的职业适应范围,增加就业率。
参考文献:
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为:一是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素质打基础,二是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形成职业能力打基础,三是为学生继续学习、深造、接受终生学习打基础。但是,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现状是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大多数学生望“数”生畏。笔者丛教以来,以下这几种情形是普遍被认同的:
(1)学生基础差,谈“数”色变,对数学有种莫名的恐惧和排斥。职业学校的学生中,约30%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好或尚好,约40%的学生存在明显的缺陷或不足,约30%的学生缺乏起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学习能力,视数学学习为畏途,几乎是职业学校学生的普遍心理,对他们来说,数学简直就是“困难”的代名词。
(2)教与学的严重脱节。职业学校教师很步接触到初中教学的实际,对于初中学生尤其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学习状况缺乏准确的了解,学生差,差在哪里?差到什么程度?原因是什么?另外,由于数学学科的授课时间较少,数学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少,缺乏情感交流,也是一个教学障碍
(3)教师的职业倦怠。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目标突出的一点就是: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形成职业能力打基础由于是基础工程,自然成效就不能直接的显现出来。因此教师由于缺乏来自工作本身的成就激励,缺乏认同感,将失去自我进修提高的内在动力。而且跟某些职业相比,教师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和威望等相对较低,这使教师产生一种不平衡感,这种不平衡感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尤其是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是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由于职业学校的入学标准低。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学习能力、动机兴趣等也相对匮乏。学生问题比较多,教师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去培养学生,可是收效甚微,让许多教师成就感失落。面对如此负面的教学现状,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所有教师们积极想办法,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注重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和过渡。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动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有经常性的成功体验。因此,高一第一学期,适当降低教材的起点。帮助学生系统梳理、复习初中基础数学内容(用7~8周的时间),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这不仅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上的缺陷,还可以使他们在复习的成功体验中。有效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为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2 加强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我们将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的数学、实用的数学、发展的数学。基础的数学是高中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与内容,并充分注意初、高中内容的衔接,是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要学习与掌握的最基本内容(可考虑在1~2个学期内学习),意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用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数学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而选学的数学内容(可考虑在1~2个学期内学习)。实用的数学强调实用性,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应用。不同类型的专业,该部分的内容不同,如:机械专业。对立体几何、平面向量、解析几何有所侧重;而财会专业。则对排列组合、统计初步应用较多;计算机专业,对集合、数列、一元二次方程、算法等经常用到。实用的数学尽管在难度上高于基础的数学,但由于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强调学以致用,故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为学生所接受。发展的数学是在完成基础的数学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学生或有志对口升学的学生,拓展、加深学习的数学内容,意在强化学生的数学基础与数学学习能力,为进入上一层学历学习做准备。
3 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淡化学习的结果
事实上,注重过程、淡化结果是很多国家数学教育的普遍做法。如英国的数学教育,从数学教材到教学活动的组织都突出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数学活动,特别是探究活动,很少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往往是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一系列活动,如实验、游戏、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他们对知识点,对各种数学结论包括公式、定理、法则等远远不及我国数学教学那么注重,不仅数量少而且对于记忆的要求也不高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GCSE考试,许多基本公式都附在试题前给出,他们更看重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一般规律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概率的统计定义”一节中,笔者就曾经采用探究方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做抛掷硬币游戏的方式,去探询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学生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和快乐。
4 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知识产业的发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和复杂。一方面,知识产业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资源,教育的发展与知识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甚至学校教育本身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彼此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另一方面,知识产业在通过不同嵌入机制影响和获取学校教育利益空间时,往往忽视学校教育特别是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甚至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代价,去追求知识产业的环节或要素利益最大化。因此,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之间的关系建构与优化问题,是教育综合改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政策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主体
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知识产业的机构和从业人员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之间的关系。所以,要在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之间建构起顺畅的关系,就必须探明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主体类别及其在学校教育利益空间中的地位和性质。
(一)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主体类别
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主体类别,不仅可以刻画不同类别的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更重要的是为我们认识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的复杂关系奠定重要的基础。
1.空间关系维度下的知识产业教育利益主体分类
知识产业是指特定机构和人员从事的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及其相应的运营服务系统。“教育作为知识创造与传递的主要载体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产业,并衍生出相关知识产业群体的参与,包括民办教育机构、考试组织、研究团体、民间组织、出版社、传媒界、教学设备研发销售商等知识产业经营群体。其中,民办教育机构已发展出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教育集团、网校、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家教机构、学前机构、高考复读教育、留学服务机构等各种形式。这些利益群体脱离学校教育过程而独立运行,但在功能上直接嵌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某个或某些环节,他们通过提供服务、材料、设备或其他条件资源来满足公众对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从中获得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可称之为结构嵌入型利益群体。”[1]
也就是说,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主体是由多种多样的群体构成的,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划分出很多不同的教育利益主体类别。在此,可以同尝试从利益空间关系的维度对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主体进行分类。从学校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利益关系角度来看,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主体可以划分为内部利益主体和外部利益主体。从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利益关联的密切程度角度来看,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主体可以分为直接利益主体和间接利益主体。如果把这两个空间关系角度结合起来,基本上可以把知识产业的利益主体划分为四大类,一是内部直接利益主体,二是内部间接利益主体,三是外部直接利益主体,四是外部间接利益主体(如表1所示)。
知识产业的四类教育利益主体,因为各自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人员构成各不相同,其相应的教育利益嵌入机制和行为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所需政策支持和规范的重心和力度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2.关于内部直接利益主体的结构特点
这类利益主体主要是直接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从业人员,包括校长、教师和管理者团队,他们是学校教学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力量。在学校教育内部直接利益主体中,有的主体是优势群体,有的主体是弱势群体,还有的主体是中间群体。
优势群体是那些为同行和社会所公认的名校、名校长和名教师,他们数量不多,但具有相当强大的教育教学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吸引和接纳学校生源的最为重要的主体因素,他们不仅拥有比较优越的现实利益空间,而且拥有巨大的利益空间成长潜力。相应地,现实和潜在的利益诱惑同样巨大。
反过来讲,弱势群体是那些教学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能力薄弱的学校、校长和教师,他们的数量上在整个内部直接利益主体中应该也是少数。而且,总的来讲,他们的内部直接利益空间面临更多的压力,不仅成长空间有限,还常常受到现实的挤压,教育利益的天平更多地掌握在别人手里,往往陷于处境不利地位。中间群体则是那些教学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能力一般化的学校、校长和教师,既不是太突出地好,也不是太突出地差,因而教学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没有优势群体那么大,内部直接利益空间比优势群体小,但没有弱势群体面临那么大的压力,地位和处境都还过得去,而且比较稳定。他们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事项即使有自己的理解和体认,也不太热衷于指指点点,而是更多地按部就班地进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常常给人的印象是“沉默的大多数”。
从内部直接利益主体的结构特征来看,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和中间群体的利益空间,虽然受到各自人员数量关系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不是人员数量,而是人员质量。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优势群体、中间群体和弱势群体这间的教育利益空间的大小和质量,取决于他们各自群体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力与号召力等力量对比关系。
在谋划和推行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和发展举措方面,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住宅小区优质学校配套建设等具体政策实施,本质上就是通过内部直接利益主体中的优势群体的合理流动和分布,发挥优势群体的教育影响力和号召力,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辐射和带动更多的教育利益成长空间,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获得优势群体和学校教育整体的经费、生源等政策、市场的物质利益,以及认同、荣誉、人脉、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精神利益。
正是因为优势群体的教育利益空间扩张能力,所以各地都在努力推动名校工程、名校长工程,名教师工程以及教育家工程之类的工程建设,目的就是要改变优、中、弱三个群体的自然分布和力量对比结构,实现局部地区的学校、校长和教师发展的竞争优势地位,开拓更多更大的教育利益空间。
3.关于内部间接利益主体的结构特征
知识产业的内部间接利益主体的构成部分数量相对是很少的,因为知识产业的学校教育内部利益主体多数情况下也是直接利益主体,所以构成内部间接利益主体的部门和人员主要是那些不直接参与教学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后勤服务和安全保障等部门和人员。对于学校教育而言,他们的作用也很重要,但他们与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以及与知识产业发展的关系,相对都是比较间接的关系,直接的关联度较小,因而在此不做详细分析和讨论。
4.关于外部直接利益主体的结构特征
外部直接利益主体主要是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提供知识资源和条件装备资源的研发服务运营机构和人员。他们独立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而运行,但却通过各种嵌入机制和嵌入行为,与教学过程的某个或某些环节直接相连,从中获得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包括教学知识资源提供与服务者,如学校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和教辅材料、练习题、考试评价等内容学习资源的研制、出版、发行人员;以及设备设施资源提供与服务者,如教学实验仪器、教具学具和教学场馆等物质资源的研发和运营者等。此外,还有校长和教师研训服务机构和人员,学生学习辅导培训等机构和人员等。
在外部直接利益主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特征需要高度重视,那就是拥有公立背景的部门、机构和人员,和拥有民办背景的机构和人员,使得外部直接利益主体与内部直接利益主体相对而言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于管理,因为公立机构和民办机构两者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公立背景的机构和人员,其定位是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而民办机构的定位则更多地是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社会效益常常是第二位的,利益嵌入行为往往是短期的、不计后果的。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民办机构和人员由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对市场的依存度高,所以他们必须采取灵活的体制机制,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的需求敏和变化,影响和获取教育利益空间的策略和措施必须非常接地气,知识资源的研发和提供服务必须不断优化,同时又必须了解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底线,否则就会不断失去学校教育的利益空间。市场属性发育程度越高,市场监管机制越完善,民办机构获取教育利益空间的良性嵌入行为就会越充分,他们对公立机构的挑战和压力也会越大。也就是说,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公立机构和民办机构各自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同的,如果不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而将公立机构与民办机构的单项经济效益甚至单项社会效益进行比较,很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提出的矛盾解决策略可能也是针对性不强甚至是错误的。
5.关于外部间接利益主体的结构特征
这类主体不直接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而是借用相关知识决策、管理、服务和报道等职务行为,吸引公众利益关切,体现自身职能和影响力,间接影响教育教学过程,提高部门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能见度。也就是说,知识产业中那些所属学习领域不太明确或零星地分散于不同学科之中的各种跨学科领域的知识素质要求,其相应的牵涉行业界别和职能部门,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关系并不直接,往往也会通过对学校知识产业管理决策施加影响,达到普及和推广行业部门知识技能和责任担当等目的。比如,经济、文化、军事、国防、国土、安全、环保、社团、科创、技术、国际交流、农林粮、信工、法律、未成年人、民族、民生、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识资源,从输入到输出的各个环节,包括各级各类的辅导、培训、培优、培特、竞赛等各种形式,都可以感受到外部间接利益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各种知识产业要素进学校的压力大,影响大,但真实的空间却并不大。
此外,还有各种目的与背景的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也通过各种嵌入、渗透方式,间接影响和作用于学校教育的利益空间,成为重要的外部间接利益主体。
(二)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主体层次关系
知识产业中不同类别的教育利益主体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的关系是各不相同的,其中的重要特点是有主体之间存在行政隶属关系,而的主体之间则是市场竞争与合作关系。两种不同的关系层次体现出权力逻辑的上下级关系与市场逻辑的上下游关系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1. 权力逻辑的上下级关系
对于学校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而言,权力逻辑的教育利益主体层次是指学校教育职能部门、知识产业相关部门以及下属挂靠专业机构、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和人员之间形成的主体关系。这种主体关系按照权力的大小形成上下级关系,带有行政性质,上级对下级有领导和行政指令的地位和作用,下级对上级负有汇报和执行指令的责任和义务。他们的主要特征是依靠职务权力行为影响和获取学校教育利益空间。
大致说来,我国权力逻辑的学校教育利益主体,主要有国家一级、地方一级和学校一级三个层次。国家一级主要是作为国家教育职能部门的教育部、教材委员会以及下属企事业机构和人员,牵涉学校教育知识产业的其他部、委、署、办、局等职能部门以及下属挂靠的企事业机构和人员。国家一级的部门及其所属挂靠机构和人员,他们的影响范围是全国性的。与国家一级的学校教育利益主体类似,地方一级的教育职能部门是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以及相应的下属机构和人员,牵涉学校教育知识产业的其他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和机构,他们的影响是地方性的。学校权力逻辑的教育利益主体则以校长为中心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他们的影响是在全校范围内的。
不同层次的教育利益主体,按条块归口的行政管理方式运行,主体之间的权力大小和职责层级清楚,上下等级界线分明,自上而下的行政色彩浓厚。当然,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发展,权力逻辑的上下级之间的主体层级流动可能会加快,自下而上的教育利益空间会不断拓展。
2. 市场逻辑的上下游关系
与权力逻辑强调学校教育利益主体的权力大小和职责的纵向等级不同,市场逻辑则强调学校教育利益主体的市场中的横向环节和要素位置。也就是说,知识产业的学校教育利益空间,是由不同市场环节和要素的机构和从业人员共同承担和拥有的,由此而形成教育利益的不同主体关系。
总体上讲,市场逻辑的教育利益主体关系不是权力等级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而是知识产业链条中的上下游关系。每一个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环节和要素,其生存和发展的状况都必须依存于其他环节和要素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因而他们之间更多地不是指令与执行的关系,而是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当然,在同一个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环节和要素上,在学校教育利益主体内部,以及在某个或某些环节和要素向其他环节和要素扩张的时候,都会存在激烈的主体竞争关系。
二、学校教育牵涉知识产业的利益空间
表面上看,知识产业的从业机构和人员是一个整体,但他们却因为自身牵涉着不同的学校教育利益空间而分属不同类别的利益主体,这些不同的教育利益空间与利益主体一样,也是建构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校教育牵涉知识产业的不同类型利益空间
知识产业之所以能够影响和获取学校教育的利益空间,是因为知识产业可以保证学校教育的知识资源供应,并且满足教育教学过程知识运用和转化的需要。从供需关系的角度,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厘清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之间的关系。
1.供需关系维度下的学校教育利益空间分类
知识产业的学校教育利益主体多种多样,他们所牵涉的利益空间同样是多种多样的。从学校教育知识资源的供需矛盾来看,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空间有两类,一类是知识供给侧利益环节和要素,一类是知识需求侧利益环节和要素。如果再考虑到供需两类教育利益空间的占比关系的话,那么就可以发现,有主导性的利益空间和伴生性的利益空间。
据此,可以将学校教育牵涉知识产业的利益空间分为四类,即供给主导利益空间、供给伴生利益空间、需求主导利益空间和需求伴生利益空间(如表2所示)。
不同的学校利益主体牵涉不同的学校利益空间,特别是在学校教育利益的环节和重点、关涉对象的性质和特征等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不同。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外部直接利益主体和外部间接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以及权力逻辑的上下级之间的制约,对于全面准确地体现社会各类主体的利益要求,实现各类教育利益空间的妥协与整合,为公共教育事业提供稳定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市场逻辑的上下游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供给侧与需求侧伴生利益空间的能量激活与释放,为保持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的活力,补充学校教育的某些功能不足,也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着某种监管启示和倒逼机制,不断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
由于学校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所以在知识产业学校教育利益空间的四个类别中,无论是供给侧主导利益空间,还是需求侧主导利益空间,都是由公立的校外直接利益主体或公立的校内直接利益主体来主持和运营,这是学校教育的优势利益空间,起支配作用,是学校教育稳定发展的基础。而供给侧伴生利益空间和需求侧伴生利益空间,则更多地是由民办的校外直接利益主体来招揽、承接和运营,这是学校教育相对弱势的利益空间,起调节、补充等辅助作用,具有伴生性质,是学校教育保持改革和发展活力的重要条件。
2. 供给侧主导利益空间的结构特征
供给侧主导利益空间对应的主要是知识资源供给的决策环节和影响要素,涉及国家重大战略性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国家政府部门以及所属和关联的公立外部直接利益主体,特别是教育职能部门和下属企事业单位,主持和运营绝大部分的知识资源的供给利益环节和要素,在确保国家重大教育战略利益空间的同时,实现直接利益主体的教育利益空间,主要体现为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制定与监督执行,课程标准、教材、教参、教辅等教育教学知识内容规定与落实,教学条件装备设施基地等物资供应与建设,考试招生政策和标准制定与落实等一系列决策环节和研发行为。供给侧主导利益空间的显性特征,常常表现为各种知识资源进书目、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以及完成相应的技术设备基地场馆建设项目。
3. 供给侧伴生利益空间的结构特征
供给侧伴生利益空间对应的是围绕决策环节和影响要素而产生的知识资源供给的流通服务环节和要素服务环节,参与主体既有公立外部直接利益主体,也民办外部直接利益主体,涵盖的供给利益环节和要素相对较少,主要体现为学校教育知识资源的政策、法规、标准课程与教学方案、考试招生方案解读与各级各类培训等一系列研发服务环节和行为。
4. 需求侧主导利益空间的结构特征
知识产业的需求侧主导利益空间对应的是学校运用知识资源教育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环节,是将国家教育战略需求利益空间转化为学校教育发展特别是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利益空间。其内部直接利益主体是学校教师和管理团队,涉及课程、教学、评价、教研、管理和其他各种学生学习活动,涵盖绝大部分需求利益环节和要素。他们通过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需求侧主导利益空间。
5. 需求侧伴生利益空间的结构特征
需求侧伴生利益空间对应的是围绕教育教学过程和考试评价招生要求,运用知识资源培训和辅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环节,主体是各种民办培训机构和人员,涵盖的需求利益环节和要素相对较少。
需求侧伴生利益空间,相对整体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空间而言是较少部分,但对校外直接利益主体来说,这个空间却是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他们的市场意识强烈而敏感,特别重视那些可以让他们迅速变现的利益空间,尤其是那些与升学率有关的考试科目、加分科目、特长科目和素质发展。
知识产业各类教育利益空间的实现,不仅要依靠国家意志、行政立场和专家理性,也要依靠一定的市场调节,发挥其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倒逼机制作用。不同的群体和教育具有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教育利益关系。米切尔等人从三个维度区分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即影响力、合法性和紧迫性。同一类别的利益主体,有可能牵涉不同类别的利益空间,同一类别的利益空间可能牵扯出不同类别的利益主体,由此在不同利益主体和利益空间之间形成分工与合作、竞争与制约、让渡与共享、寻租与补偿等不同的利益组合和利益交换关系。
(二)知识产业不同主体的敏感利益空间
知识产业的不同教育利益主体,对于不同教育利益空间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哪些利益空间更容易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些利益空间就是他们的敏感利益空间。他们对待敏感利益空间与非敏感教育利益空间之间的关系性质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1.公立校内外直接利益主体的主导利益空间
就知识产业的公立教育利益主体而言,既有校内外的主体,也有直接和间接的主体,他们是国家教育利益的主要代言人,必须通过知识产业的供给侧主导利益空间和需求侧主导利益空间,尤其是通过教育培养目标、学校布局、教育均衡发展、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活动安排、考试评价导向、教育绩效问责和教育督导管理等措施,具体体现出国家发展的战略安全利益,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利益,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利益,国际交往和世界和平利益等敏感利益空间。其中,特别需要处理好一些敏感的知识产业教育利益空间关系,比如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某些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科目和教材,主要科目和附属科目,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等重要学习活动、考试评价活动安排,实现一种良性互动意义上的动态平衡。
2.民办校外直接利益主体的伴生利益空间
知识产业的民办校外直接教育利益主体,他们的敏感利益空间在供给侧也好,在需求侧也好,都是伴生利益空间。他们对供给侧主导利益空间和需求侧主导利益空间带来的伴生利益空间最为在意,对学校教育政策带来的或留下的利益空间反应最为灵敏,对于某些敏感利益空间的漏洞最有洞察力,常常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某些环节和要素,与学校局部利益、部门利益和单位利益建立合作甚至捆绑关系,依靠市场行为嵌入某类利益空间,静悄悄地完成利益交换,甚至会滋生出一些学校之间生源争夺中介化的问题。他们一方面给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调节和补充,增强社会整个教育系统的活力,甚至提供某种教育综合改革启示和倒逼机制,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遵循市场逻辑而无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乃至采取杀鸡取卵式的利益获取手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商业成分愈重,这类利益群体愈追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短期利益、外在利益和点状利益,其支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出于同行间的竞争。”[1]
比如,一些民办培训机构和人员等民办校外直接教育主体,通过参与知识资源供给侧伴生利益空间招揽和运营,挟带一些价高质次的培训辅导材料和低质服务,嵌入学生发展规划、教师培训、学生学习辅导过程,甚至将一些妨害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的游戏产品、儿童玩具,弄虚作假地帮助学生获取一些奖励证明,不恰当地采取一些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强化学习措施,或者为学校进行恶性生源竞争而开展生源培育选拔,从而实现与学校、教师或家长的某种利益交换。
三、知识产业在学校教育中的利益嵌入机制
知识产业要维持对于学校教育知识资源的供应、运用和转化过程,并从中影响和获取学校教育的利益空间,就必须通过一定的中介条件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发展关联。这个中介条件就是知识产业的利益嵌入机制。
(一)要素依赖嵌入机制
知识产业的利益嵌入机制最经常和最有效的领域就是要素依赖嵌入机制因为这样可以非常容易地将知识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过程的内容要素,特别是学科化知识教学和专题教育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知识形态要素。
1.科目要素依赖嵌入
围绕着知识要素达到教育利益嵌入目的,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嵌入机制。各类知识阶层、专业界别都可能分别归属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想方设法对中小学生施加影响,都要从娃娃抓起,都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己所属或相关的某某学科或专业知识领域进课堂,进而从中不仅获取直接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获取间接的政治影响力。这种方式就是通过某个学习科目要素嵌入学校教育利益空间,可称为科目要素依赖嵌入机制。
特别是,当科目要素嵌入机制与主流意识形态挂钩、整合,甚至代言政治意识形态,将自己所属领域拉升至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的发展战略高度,使之成为“强者的知识”时,教育利益嵌入机制就如虎添翼,形成某种难以抵御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每次课程改革在结构调整时都会面临重重阻力,因为这会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涉及每门学科的课程地位和后续一系列投入与产出问题,背后都有包括从教教师队伍及相关知识产业群体的切身利益。比如,专业结构调整、职数和工作岗位变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聘、进修培训、后续师资储备等,都是非常具体而棘手的利益重新分配问题。像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那么多的科目要素和课程设置安排,在许多次课程改革中都是争议不断,甚至引发各种利益主体不惜动用舆论宣传,拉抬民意,请学术权威代言发声,托两会代表等写信、提案、访谈等多种形式,达到广义的教育利益诉求和目的,无论是国家和民族利益,专业领域的群体利益,还是局部的团体利益,以及学生的发展利益等等,最终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各种知识产业学校教育利益嵌入的影响,都是利益博弈过后形成的妥协结果。
2. 专题教育要素依赖嵌入
至于许多非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科目等知识要素,特别是一些专题教育内容,包括各种知识产业领域的文化知识形态,也都会寻找时机,努力挤进学生学习科目的行列,都要求某某专题教育进学校,进课程,进课堂,都要督导甚至进行考评。据不完全统计,除教育部外,仅国家部委局办一级下发的各种专题教育文件超过124份之多,以至于国家需要通过“教材局”甚至更高层级教材委员会来处理这些事项,足见中小学所面临的“强者的知识”压力。
有时候,由于巨大的学校教育利益驱使,一些利益主体特别是在一些监管不力的情况下形成的校外培训辅导力量或非政府组织等,钻政策的空子或借某种可乘之机,甚至可能形成学校教育的某种异化力量,为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所驱动,借各种专题教育之名,行某种私利或别有用心之实。
(二)政策依赖嵌入机制
知识产业除了借助于与教育教学知识形态要素存在天然的优势而形成要素依赖嵌入机制之外,还必须借助于行政政策的力量,通过政策支持嵌入或政策限制嵌入机制来建构和优化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1.政策支持嵌入
教育的公共属性使得世界各国政府与权力部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空间作出某种政策法律规定和体制机制安排。一般而言,不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也不论是校外还校内,公立的直接利益主体都会在政策法规基础上嵌入知识产业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主导教育利益空间,实现国家、机构和个人利益的统一。这种利益嵌入方式就是一种政策支持嵌入机制。从理论上讲,那些间接的利益主体也有合法政策嵌入的权力和机会,但这种权力和机会往往要通过直接的利益主体才能实现,因而是一种间接的政策支持嵌入方式。
也就是说,即使在公立的直接主体与公立的间接主体之间,在总体教育利益一致的情况下,也存在利益空间以及利益嵌入行为方式的差异。“问题的关键在于:谁能参与共有知识的创建?它为谁的利益服务?我们期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广泛地参与知识的认同和建构过程。这种知识应当反映文化的民主性、并为国家所有的人的利益服务。它应有利于公共利益事业的建设。知识在学校、学院以及大学中的制度化过程——包括在大众文化中——应反映国家所有的人的利益、经验和愿望。”[2]
2.政策限制嵌入
对于知识产业的某些教育利益空间,政策法规是要限制甚至禁止某些利益主体或教育利益嵌入行为的。在政策法规限制和禁止的教育利益嵌入行为方式,可称为政策限制嵌入机制。从理论上讲,知识产业中凡是对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学生健康发展有利的利益嵌入主体和嵌入行为都是合理的,都要提供合法的利益嵌入通道,凡是在一定时期内合法但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和时代进步明显不合理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嵌入行为,都要加以限制和禁止。
当然,为保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平稳过渡,可以通过引入多种补偿机制和退出机制,稳妥实现改革目标,这种避免更多社会成本的改革策略本身就是综合改革所要追求的比较社会效益,而且这种综合改革的策略必须要有前瞻性,要加强政策研究和改革试点,鼓励先行先试,动态跟进,而不能助长流弊,导致积重难返。要知道,好的教育政策,就是教育事业优化发展的源头活水,政策支持嵌入机制和政策禁止嵌入机制,目的就是要获得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红利,减少教育综合改革的社会成本。
(三)知识产业教育利益嵌入的政策规范和引导
知识产业虽然对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存在某种天然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自动理顺知识产业与教育利益空间的关系,还需要政策层面的规范和引导,不断理顺、优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各得其所,实现知识产业与学校教育利益空间的良性互动。1.鼓励知识产业合理的教育利益嵌入行为
对于知识产业的教育利益嵌入机制的政策规范和引导,不外乎发挥疏通和防控两个方面的功能。“改革本质上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必然导致各种利益者自觉不自觉的阻碍,以及各种利益攸关群体之间利益和观念上的冲突、妥协和整合的问题。”[3]所以,政策必须疏通和理顺供需和主次利益关系,鼓励合理的教育利益嵌入行为,把各类利益主体的知识智慧和创造成果引导到合理的教育利益嵌入行为通道,从而激活学校教育的利益空间,为教育综合改革累积正能量。
2.限制知识产业不合理的利益嵌入行为
对于知识产业的政策规范和引导,除了发挥疏通作用外,还要发挥防控功能,二者要协调起来,才能有效地保证学校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合法的教育利益空间中那些不合理的利益嵌入行为,比如教育职能部门的职务怠惰行为,教育行政不作为,或行政乱作为,都属于合法利益空间中不合理的主导利益嵌入行为。再比如,学校和教师把原本属于学校和教师专业行为的责任转嫁给家长,或者变相寻租,转移给校外培训机构或人员,甚至本该上课完成的学业任务,留待自己收费补习等等之类的教育乱象,都是合法或法规容易忽视的教育利益嵌入行为,需要制定明确的政策加以严格限制甚至惩处。同时,对于知识产业中那些不合法且不合理的伴生利益嵌入行为,要严加监控、防范和惩处,提高知识产业教育利益嵌入机制的准入门槛,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对于那些披着合法外衣而实际却怀有敌对政治目的的非法活动,比如宣扬极端思想、活动、封建迷信、虚假宣传、反社会反政权反民族团结、团伙校园欺凌、传销组织洗脑、诱食,以及不同宗教或政经背景非政府组织的渗透腐蚀活动,则要高度警惕,予以坚决取缔和打击。
此外,知识产业还有不少教育利益嵌入机制需要政策上的规范和引导。比如,现代教育咨询产业发育严重不足造成的问题,就需要从政策上予以重视和解决。因为一方面政府精简机构,但另一方面却忽视专业研究成果的购买服务,不但缺乏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政府很多教育改革政策没有长期的研究成果积累,往往是临时抱佛脚,改革咨询专家不少时候变成请谁谁专家,这样的专家只能随口说几句应景的话,决策显得行政化色彩浓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专门研究的专家,也以有领导批示为荣,甚至作为机构评价专家层级与贡献的指标。这会导致教育决策咨询这件本来平常的事,一旦成为重要的利益空间,就变得有点不对味了。
3.追求强有力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客观来讲,各种知识产业成为“强者的知识”的教育利益诉求,都有其理由,而且在一定阶段和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都很重要,都有知识界别薪火相传的需求和压力。但问题在于学生,他们只有那么一点时间和精力,他们也不只需要学习,他们还需要运动、玩耍、娱乐、休息、睡眠,需要自然地生长和发育,这都需要时间和空间。他们用于科目学习和专题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安排课程时必须树立一个观点,甚至是一个常识,是生理和心理规律,是铁律,即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时间是一个常量,而不是一个变量,一切课程的安排,都只能在这个常量下进行妥协。在这个铁律下,斯宾塞当年追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就是一个适用于任何时代的课程问题了。虽然这个问题常问常新,如今我们却不可能绕开这个问题。“我对于知识与课程的思想变化在我的报告‘从强者的知识到强有力的知识’这个题目当中得到了表达。学校课程代表了‘强者的知识’这个观点是我作为教育社会学者开始提出的。我再回来谈谈这一区别。在这方面,有两个重要之处值得一提。‘强者的知识’会引导我们关注社会中有知识的人群和问题,正是课程在那些有知识的人和那些依赖于其他有知识人的人之间制造了明显的分裂。相反,‘强有力的知识’会引导我们关注知识以及知识对获得知识的人所起到的作用……就教育而言,由于知识变得更加专门化,将研究者生产的知识转化为学校课目的那些课程问题,以及教师所面临的促使学生从事似乎越来越与其经验相脱节的知识学习的那些教学问题,变得日益严重,而且容易导致新的不公平。”[4]
当我们思考的重心转向学生的时候,知识产业界哪些知识能够跻身于“强者的知识”,这样的问题可能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转而更需要思考的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才更有可能成为“强有力的知识”,以及怎样学习才能学出更加“强有力的知识”。
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课程分化与课程整合的课程设计策略,必修与选修、长短课、模块化、主题单元、专题教育等课程实施策略,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多样化、选择性,最终的目的还是高质量,如果不能学到“强有力的知识”,那就难以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形成主导利益空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无论多少“强者的知识”,恐怕都是徒劳的。学校教育真正的生命力在于实现“强有力的知识”,而不是纠结于“强者的知识”。知识产业不同利益主体的认知和诉求不同,但重要的是回到国家民族未来的主体——学生,回到是否有利于学生学出“强有力的知识”,这是最高原则。强有力的知识是各类教育利益主体的共同利益,是教育利益嵌入行为统一和协调的基础,是最大的改革红利。没有教育改革红利而纠结于如何分配教育利益的矛盾,就好比什么事不干,先为干活后可能的成果如何分配而空耗时间和精力,就只能是个伪命题。
参考文献:
[1] 陈华. 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怎样的民间支持[J]. 教育发展研究,2014(13/14):8-13.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如何发展?对于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门类的职业教育,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已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管理的更新,产品的结构调整,怎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受企业欢迎?职业教育需要在方方面面面进行改革,管理制度改革、教学课程改革、就业思想观念的转变。总之,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企业的第一线培养出合格人才是职业学校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条件。
一、“以人为本”建立新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良习惯。父母给予理所当然的享受型思想。如何把这些学生培养成能吃苦耐劳、有独立能力的社会有用人才?学校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因此,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一些人的观念里,从职校毕业的学生只要有技术,这个学校一定就好,这种学生一定就会受企业欢迎。但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观念的转变,我们的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已经不单单看着一个人的技术的好坏。是否能适应企业的管理等等,已作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重要依据。因此,职业学校的管理模式必须大刀阔斧的改革,“以人为本”建立一个全新的学校管理制度。让我们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培养出技术过硬,其它综合素质也过硬的实用型人才。用人单位喜欢,必然使职业学校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二、改革传统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专业之间的相容性
职业教育区别于义务教育,强调实用性。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混乱,导致内容繁琐,理论教学时数偏多。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会出现学生对专业的理论知识会比较熟悉,而对外工种甚至相近工种的有关知识却知之甚少的问题。所以,用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市场是检验一个人能力的大舞台。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在这个大舞台更具竞争力,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舍弃一些理论上不必要的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一些对学生有兴趣、有益的课程。加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打破专一的专业学习,使学生获得两种以上的专业学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也更增强了职业学校的优势,使职业学校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三、加强学生就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就业制度的必然趋势。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如何帮助学生打开就业大门,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呢?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整体素质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熟练地掌握推销自己的技巧,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就很难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现实中很多学生在毕业前一直没有就业经验,并不是不具备就业的实力,而是缺乏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过于乐观地估计了就业的现状或过高地强调自己对首次就业的期望值,还有些是缺乏起码的自信心而失去了一些本应属于自己的机会,而处于就业等待的迷茫状态。很多学校都会选择在这时候进行一些就业方面的教育,或者一直开设有这门课程,但效果却不好。没有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就业,消除他们内心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惶恐。最终导致错误的择业又失业,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为学校的发展埋下隐患。
列宁说过:“要知道,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还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总而言之,社会是不断得发展,这需要我们的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去适应。在将来,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才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我们职业学校需要改革,一场彻彻底底的改革,为自己赢得市场吧,赢得机会。
参考文献: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依旧存在学生不想学、不爱学的状况,学生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沉闷,教学效果不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德育教学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不少中等职业学校过于重视专业技能教学,而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德育教师配备不齐,课程开设不正常,不仅影响德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严重影响德育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
(二)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
某些老师仍在死死地坚持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甚至教师的角色行为、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交往方式等未有改变。不少教师对教育教学功能的理解狭隘,只知道教育是教人读书,不懂得教育是在开启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仍留恋老一套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堂教学教学脱离学生实际。
在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并未真正以中职学生思想、心理特征为出发点开展教学活动,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大多仍旧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没有将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为该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导致学生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所学知识,就会感到德育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极大地削弱德育课的教育实效。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讨论。少数教师教学手段落后,仅停留在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一张嘴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不多,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中职德育课程考核方式仍然沿袭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利用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体现考试分数高就意味着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的错误观念。所以现阶段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显然有失偏颇,不仅难以切实发挥德育考评的引导作用,还会对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目的形成误导。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贯彻“三贴近”原则的建议
(一)坚持贴近学生,以人为本,打造生命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要注意:第一,德育就是“育德”,学生是学会做人的主体,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受教工具。第二,把学生看成具体的人、有个性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正确对待学生个性,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如果在教学中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和对同一问题不同角度的思考,其结果必然是制约人才的培养。第三,把学生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克服灌输多、引导少,讲解多、思考少,抽象道理多、行为指导少的弊病,而代之以引导和激励为主,并耐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坚持贴近社会实际,打造时代课堂。
坚持贴近社会实际,就是要紧密结合社会现状和社会热点,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对出现的社会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行为。在课堂上,要努力缩小社会实际与课堂内容的差距。现在的中职学生兴趣广泛、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喜欢关注国内外大事。德育课教学要把最新的时政材料融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贴近生活,打造生活化课堂。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这就是说,教育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不应该有脱离生活的教育。教育要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到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构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原教育部长周济说:“德育工作要做到孩子心里去。”因此,我们要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课堂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总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只有贯彻好“三贴近”原则,紧密联系实际,更贴近学生和生活,才能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入选理由 强调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行业发展规划,加强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大批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对于改善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件继《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之后再次强调职业教育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力主大力发展行业职业教育,对于建立与完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主要内容 完善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行业指导职业教育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工作新机制;严格有色金属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改革有色专业师资培养评聘制度,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参与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完善有色金属企业学生实习机制,探索建立有色金属行业学生实习实训协调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有色行指委的作用,支持开展工作;推进行业职教集团化办学试点,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市场机制的职业教育集团治理结构;鼓励、支持有色金属企业联合相关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依托职业院校建设职工培训基地,组织企业员工系统培训等。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重点和方向,依托有色金属大型骨干企业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就业前景良好、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专业;支持有色金属行业组织协调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共同搭建具有有色金属行业特色、校企互动的远程教育与培训平台;引导校企联合开展专业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在院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发挥技能竞赛引领教学改革作用,规范行业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加强以有色金属优秀产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行业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出台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做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作用,加强产教结合,提高职业教育支撑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能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教育部联合出台该意见。
时间 2012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