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咨询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09 10:22: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心理咨询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心理咨询

篇(1)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051-02

预警机制作为一种防御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在面对危机或风险时的抵御能力,目前各行各业都纷纷建立起自己的风险预警机制,但都忽视了风险事件中最不能避免的人。有学者认为,应激事件的控制与预防系统(包括流行病传染监控、公共卫生政策系统)如果忽视了对民众社会心理行为的预防和监控,则不是一个完善的预防控制系统。所以,在尝试构建任何预警机制时,我们应该考虑事件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从人们的心理特征分析风险发生的规律性问题,构建出“人性化”的预警机制。建立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应对各种应激事件的社会心理行为预警系统,已经成为心理科学工作者务必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从在社会应急事件中人们的认知和情绪体验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个包含个人、组织和社会的三级社会应激预警心理指标系统。

一、社会应激事件中的认知特征

影响人的情绪最主要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认知。相同的事件在不同的态度下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体验。那么我们对社会应激事件的认知方式就是我们的应激情绪体验的决定影响因素。在不同的社会应激事件中都有一个相同的要素,即风险。不同人对风险有不同的感受阈限,有些突发事件对一些人来说可以算是晴天霹雳,而对另一些人就不足为奇。那么我们对风险的认知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1.风险认知

所谓风险指在不确定情境下不利事件或危险事件的发生及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认知(riskperception)是个体对存在于外界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感受与认识,而这些主观感觉是受到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首先,对风险的熟悉性和控制性是两个风险测量指标。越熟悉的风险事件对人们造成的重大心理创伤的可能性越小;同样,如果人们对某一风险事件具有较强的控制感,则产生心理创伤的可能性也比较低。此外,消极的风险事件信息更易增加风险危机感;而积极的风险事件信息则能降低民众的风险水平。其次,周围群体的风险认知也会产生相互影响。

根据以上的风险认知特征,我们可以对预警机制的设计提出人性化的意见。首先,在预警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民众的感受,努力提高民众对风险事件的熟悉性和控制感;其次,在社会应激预警系统中消极信息指标与积极信息指标在数量上尽量保持平衡,而且消极指标要成为关键指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民众对风险的警觉意识;第三,要重视信息的群体交流作用,防止信息在大规模传播过程中给民众造成的额外舆论压力,换句话说就是要保证预警机制各项指标要有针对性,对群众和对政府管理者的指标系统应该有不同的设计;第四,由于认知风格的不同与人格特征有关,不同的人接受相同信息的能力不同,这里就需要注重预警系统的指标传达方式问题。虽然指标的含义相同,但不同传达方式也会在不同人心中产生不同感受,在信息传达中我们可以更多地考虑受众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性格特征以及所处集体文化特征。这就需要不同级别的传达都要有自己的独特性,且不失去指标最原本的含义。最后,在预警机制中,不同信息要给予相应的权重分配,将那些对民众来说意义重要的信息给予较多的传播,以满足在应激过程中个体与社会的需求平衡。

2.风险情绪体验

在社会应激事件中我们也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情绪体验,这些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积极的,它们帮助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应对这种应激状态。但是,有时它们超过某种程度后,就会起到消极作用,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使我们久久徘徊在应激事件中不能得到释放。应激、焦虑和抑郁是密切相关的现象,大多数焦虑和抑郁患者都曾经历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因此,应激事件被看做焦虑和抑郁的原因,或者至少是在遗传基础上的诱因,能够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不同个体的情绪体验会作为调节变量影响应激事件中信息与风险认知的关系。不同的应激事件信息对处于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个体产生不同的风险认知评价。比如在应激事件发生后,对于易焦虑人群来讲,他们的应激行为是担忧、紧张甚至是恐惧,因此会对任何有关事件进展的信息进行高度关注,他们对应激事件的风险评估应该会偏高,并且容易产生激进过度的行为反应;而对于抑郁人群来讲,他们的应激行为是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并且行动迟缓的应对周围的事态。所以他们对应激事件的风险评估可能会偏低,并且容易产生滞后的行为反应,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在构建社会应激事件的预警机制时,我们应该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应激事件对不同人群可能带来哪些情绪体验,从而建立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

二、社会应激预警心理指标系统

通过上文对应激事件中人的认知和情绪的分析,本文尝试从三个层面构建社会应激预警的心理指标系统。作者认为一个完整的预警机制应该包括预防和应对两方面的内容。毕竟有些应激事件是无论怎样也不可能避免的,这时预警机制的功能就在于最早进行积极干预并解决问题。所以,考虑到社会应激事件的宏观性,我们需要分别从个体、组织和社会三大层面进行描述。

1.个人层面

根据人们在应激事件面前可能出现的三阶段反应,我们需要早期干预与提前教育。预警机制中个人层面的两个指标应该包括公民心理健康水平和公民应对行为模式。要做到对这两点的全面了解是很大的工程,需要民众与管理系统全力配合。首先,公民心理健康水平需要给所有公民构建电子心理健康档案,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等互动媒体对民众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且在这当中还要做好保密工作。其次,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也需要依据当地当时的实际社会需要进行定义,不同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群众幸福感是不能相比较的。除了健康水平的调查与统计外,还需要关注公民所持有的应激应对行为模式,这一行为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了解每一个人在碰到危机事件后可能出现的行为反应以便能最快最准确的预测出在实际应激状况下不同人的行为方式,比如区分出不同等级的应对方式程度,对那些最缺乏应对能力,遇事采取消极态度的人员进行更多的心理干预。

2.组织层面

组织层面主要针对个体所处的群体来讲,比如青少年所在的各自的学校,员工所处的企业公司单位,老年人所处的社区等。我们都生活在某种组织中并且接受着组织给我们所营造氛围。因此,我们可以从组织的健康状况预测出个体成员的健康水平。在社会应激预警机制中我们需要关注组织当中的矛盾状况与组织业绩两项指标。组织的矛盾状况需要统计出组织在一段时期所发生的重大纠纷、争吵、罢工、举报等负性事件并对每种事件进行矛盾程度的评估,最后得出一个矛盾指数,指数越多,代表组织矛盾越多性质越恶劣,因此也就越容易发生恶性事件,需要进行相应的危机干预措施。健康的组织除了很少的矛盾感,还需要有良好的绩效水平,即组织对社会的贡献率。这一指标从实际行为角度衡量出一个组织的成效,换言之,即使组织成员的合作力量。我们认为一个具有高效能的组织其员工的行为绩效应该也会较高。以积极行为应对周围工作生活和学习是一个健康人的基本指标。所以在组织层面中我选定了这两个指标作为预警指标。

3.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是预警系统中最大的层面,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不以具体事件而改变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以及随不同事件而改变的事件处理效能与信任度。我们都知道个体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的认识可能影响到他对事件的态度。在一个资源充足的环境下,个体更愿意采取积极态度和措施应对应激事件,而在一个缺乏物质与文化资源的环境下,个体更容易体验到绝望和无助感,并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因此,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也会隐藏着对危机事件发生的暗示,尤其是社会中的经济文化公平问题是引发众多事件的原因。因此在预警系统中可以考虑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一些指标纳入进来,从而以宏观角度来控制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其次,还有一些社会指标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应急事件的不同而改变的。比如一个社会中的管理效能,在不同职业中可能遇到不同性质的应激事件,而管理者对不同的事件又有不同的管理能力。我们需要总结之前处理各种应激事件的工作经验,并针对不同事件的处理能力给予评价,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综合能力。此外,民众对管理部门的信任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民众的信任度有时可以即帮助民众度过心理受创期,也给管理部门处理问题的信心。提高民众对管理部门的信任度,才能够使各项应激应对措施更有效地开展下去。如果民众开始对管理部门的工作开始质疑与反对,相信此时管理部门的任何应激措施无疑只会火上添油,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新馨.心理应激与应对――上海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2]亓晓丽,林文娟.焦虑和抑郁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和策略[J].心理科学进展,2005,(3).

[3]李,陈龙,裴华,等.人格特征与职工应激评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4).

篇(2)

从社会大背景来看,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经济转型和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及由此而导致人们在心理上的动荡、矛盾、不适应等现象正日趋加重。大学生正面临着对这些变化的心理适应、心理控制和心理调节等问题,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身心变化大、学习负担重及受西方文化强烈的冲击等原因,使他们存在不少心理问题。如对社会生活的变化缺乏必要的适应心理准备,因而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较为片面,甚至引发社会逆反心理;在对待挫折问题上,不少学生挫折容忍力差,一点小小的意外即可使他们伤心落泪、沮丧颓唐;在人际交往中,不少人利己主义严重,心胸狭隘,缺乏谅解,自私妒忌,从而使人际关系僵化;还有不少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这些都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欠佳,必需进行心理教育,正因如此,高校心理咨询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

社会角色的转换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由不和谐到和谐的适应过程,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导致心理咨询方法的产生。

社会适应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环境的熟悉、顺应和掌握。社会适应的过程,也是人们对新的社会环境的认识和心理上的接受并与之融合的过程。

对于大学生来说,第一个需要解决的人生课题就是社会适应问题,其他课题的解决也都离不开最初的社会适应。大学生的每一次社会适应,都是自身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一次跨越,也可以说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跨越。这样,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因此,从本质上讲,我们可以把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看作是心理上的适应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的一种心态就是陌生感。青年学生由中学进入大学,社会角色发生了转移,一切都是新的,除了一点兴奋,其他一切都会感到陌生。一般来说,陌生感不会长久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消失。当然,原来的心理模式也要相应地变化,具体说,就是要调整原来的心理结构,使自己尽快地熟悉新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和学习环境,使自己的心理状态与现实的环境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缩短陌生感延续的时间,使自己尽快地融和在新的环境当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尽快适应环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心理融合程度不强。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具体到某一个集体,个体会感觉到人们之间的联系始终受着一种内在的力量制约,这种力量就是心理的融合性,每个人都有,但是每个人心理上的融合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对于现代许多独生子女大学生来说,心理上的断奶并未真正结束,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当他们作为一个新的成员加入到一个新集体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快顺应集体实现心理融合,就会出现一种很不稳定的现象,产生许多心理问题。

二、增强学生社会认知水平是心理咨询模式的内在要求

青年大学生在步入一个新环境之前,由于社会的影响,一般都有自己的抱负和比较高的期望,当抱负和期望与现实环境的可能性相差甚远的时候,有些人便心灰意冷,这便是期望的跌落,与之相联系的是挫折感。他们思想上苦闷,心理上困惑,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产生种种心理障碍。

正是因为社会适应过程中夹杂着许多心理问题,而使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必要,由此心理咨询成为一种需要,其产生也就带着必然性。

心理咨询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心理健康的层次上,还须引导广大学生建立和谐人格,并在更高层次上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这是新时期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健康的概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和谐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世界精神卫生学会关于健康有四项标志:“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第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第三,有幸福感;第四,对待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根据这一标准,当代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要归入心理不健康者的行列。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行为方面不同程度上受到心理疾患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学业退步,甚至诱发轻生和犯罪。

当前高校的心理咨询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心理障碍的预防,着重于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生活,讲究心理卫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第二层,轻度心理疾病的矫治,如神经衰弱等,咨询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分析疾病的起因,制定适宜的矫治与心理训练计划,帮助学生消除病患。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引导,可以使大学生逐步克服自身人格上的某些弱点,从而建立良好的人格定式,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但是,如果心理咨询仅仅停留在这两个阶段上,不能在更高层次上给学生以引导,指明其努力的方向,那么它所起的效果就只能是暂时的。众所周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对一个人的心理品质起着导向作用,并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和谐人格的同时,特别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知客观世界水平,心理咨询就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甚至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应当是为了塑造学生完美和谐的高尚人格,使之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

三、新时期高校心理咨询模式与大学生认识社会的关系

从广义的教育学角度来说,把心理咨询作为大学生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心理咨询模式的必然归宿。大学生正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个过程称为社会适应过程。其有的心理发展上的不平衡,常常使他们处在种种矛盾和困惑之中。他们敏感、好胜,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些微的心理刺激都会引起心灵的振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就业岗位的强大压力,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其心理处于一种起伏跌宕的状态。这些情况如不能得到及时的调适和引导,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被忽视了,更多地强调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客观形势迫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开辟新渠道,创造新局面。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心理咨询便应运而生了。

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心理咨询一开始就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起跑线”。作为“第二起跑线”,心理咨询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健康的心理基础;

篇(3)

可实行首问负责制:坚持谁接待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初次接访的工作人员为第一责任人,对来访群众做好来访接待工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留存工作信息。在回访阶段,要建立群众心理档案,并对通过心理帮扶已化解矛盾的群众定期进行回访,进行跟踪心理疏导和调解,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效,防止问题反弹,做好跟踪稳控工作。

四、重视发挥心理专家及学者的作用,加强社会心理的研究,建立和完善社会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减少心理异常者和极端事件的不良影响

首先,心理疏导工作是一项比较专业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品质和技巧。而一个优秀的心理疏导工作者不但需要以下良好品质:清醒的自我意识、安全感强、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充沛的精力,而且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如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分析问题能力,具备系统的心理学及心理咨询相关理论知识。①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逐渐超越了物质生活,幸福感及幸福指数的评比就是一个动向。所以我们更要鼓励心理学专业人才和学者注重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基层群众的心理和心态更需要认真的探讨和研究。

其次,当前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关键期,上访和等各类公共突发事件此起彼伏,令一些地方政府疲于奔命。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但从心理学角度讲,社会冷漠与敌视、急躁与盲动以及人际信任度低等不能说没有联系。如强拆诸事件的发生与扩散,不但破坏了人们平静的生活环境,扰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而且破坏了政府形象、冲击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基础。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灾难心理干预应急预案,通过心理干预,对社会民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公共突发事件加强预防、及时介入、妥善解决。重大灾害后积极开展对受灾人群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救援,在第一时间进行心理救援工作,对幸存者、遇难者及其家属等人群尽早地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人们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心理应对能力。②

最后还要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工作。对重点人群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不利于基层社会管理的部分疑难问题,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定期对无业可就、居无定所、生活困难、单亲离异、空巢老人、问题青少年、邻里纠纷、上访人员、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留守儿童等人员进行访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主动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意见,扎实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做到防线前移、工作在前,防止和减少因少数人的心理扭曲而引发的恶性案件及的发生。

五、实施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战略,借助行政力量和社会资源共同构建心理服务体系或网络,在确保公益性的同时追求服务质量与效益

篇(4)

“为啥?”“文科生学心理咨询,还是很适合的吧!”

“我也想学心理学,我偶像最近因为抑郁症去世了,我好想帮助抑郁症人群……”

不少同学对心理学专业都存在类似上述的误解。那么心理学专业具体学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有哪些必修的基础课程: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人体解剖生物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概论。

除了以上课程,如果你是师范类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么你可能会接触教育类方向的学习;如果你是综合类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么你可能会接触认知神经科学、社会类、人力管理类方向的学习。

听完以上内容,有的小伙伴就要惊呼了:“心理学还要学统计、生物?我可是文科生啊。”“普通心理学是什么?实验心理学又是什么?我只对变态心理学感兴趣!”

关于心理学还有哪些误区,今天小编就来一一解开吧!

1.心理学专业不是文科类专业

在很多人的眼中,心理学是与哲学、教育学一样的文科类专业,然而事实上,心理学是一个理科类专业。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得到的学位只能是理学学士学位或教育学学士学位。

在中国,有一些高校的心理学专业是文理科兼收,但是有的学校则只招收理科生。如果你要报读心理学专业,一定要弄清楚这一点,并且做好学习数学、统计、生物等相关课程的心理准备。

心理学不是文科,因为现在心理学家们都努力做着一件事情――让心理学成为一门名正言顺的科学,希望能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理解和研究人类内心活动和外部行为,努力甩掉心理学头上的“伪科学”名号。如果你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习者,那么现在你需要用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这门学科了!

2.学心理学≠学习心理咨询

从课程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人熟悉的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等都只是心理学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如果你以为学心理学专业就只学这些东西,可就大错特错了。

本科阶段心理专业学习基本不会涉及很系统的心理咨询的学习。有一些高校会在学生完成基础课学习之后开设一些选修课,其中每年爆满的专业选修课就是“心理咨询与技术”。然而不得不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本科阶段心理咨询的学习只是一个最基础的入门,你只能了解一下心理学的概念,如果你希望凭借一学期一门课程的基础学习就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那真的是不明智的。想成为心理咨询师还需要更深入地学习。

但也不要灰心,虽然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你还没有心理咨询师的能力给别人提供专业的帮助,但是你拥有了科学、专业的心理知识(你知道咨询不是算命),你会知道心理咨询的效果以及它的局限性(你知道有的人遇到的问题可能是需要服药而不是仅仅做咨询),你会知道心理咨询的界限与范畴(你不会再轻易对熟人说“来找我咨询吧”),更重要的是你拥有了关爱和保护自己、家人和友人的心理健康意识,你能够在家人或者朋友遇到发展性问题的时候,推荐给他们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求学大课堂:

心理学专业的大家庭

心理学专业一般分为4个专业方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其中应用心理学是考生们比较热衷学习的专业方向,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些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工业心理学

主要研究工程、技术设计和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内容包括:为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高效、安全、健康工作的要求,人所必须具备的感知觉、思维、决策和操作特点;组织管理工作中的个体特征、群体心理、领导行为和组织心理;有关人员选拔、训练、评价、激励的方法和“人―机”系统设计的心理学依据等。

2.社会心理学

主要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着重阐明人的心理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基本原理以及社会心理学原理在各类实际部门的应用。内容包括:个体社会化过程,以及,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与沟通、大众心理现象等。

3.医学心理学

主要研究和探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内容包括:医学心理诊断和评估、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咨询和防治、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心理―行为―社会”医学模式,以及心理关护和康复等。

4.运动心理学

主要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内容包括:运动领域的认知过程、情感、意志、技能学习、心理训练、运动员选材,以及心理测试与训练方法等。

5.军事心理学

主要研究军事领域的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和应用,内容包括:军事人员的选拔、评估、作业过程、训练、咨询和作战心理等。

心理学就业方向

1.高校:心理学教师,大多数学校是要求老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校心理学公共课教师,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

2.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机构的公务员。

3.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的工作。

4.中小学:心理咨询部门。

5.心理咨询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6.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

心理学专业院校推荐

一本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应用心理学为全国一流)、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篇(5)

这是从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来分析的。

社会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很复杂,态度并不是唯一决定行为的因素。该理论认为,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的行为和经验的影响。要干预高中生的厌学情况,当然要改变他们对学习的认知,对社会的认知,对责任和权利的认知等。由于高中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的环境,周围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这些生活情境时学校创造的,是班主任调控的。比如班主任可以调座位,选择更好的适合受干预者的周围环境,可以安排受干预者一定得班级地位和角色,即让受干预者担任一定的班干部,组织一些班级的活动等。所以,如果一个班主任具备较好的心理咨询技能,再改变相应的环境,就能更好地改变学生的厌学行为。

二、班主任具有监控干预的过程的优势

这是从态度的心理功能来分析的。

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方面的心理功能。一是工具。一种对象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越大,个体对它的态度就越积极,一种对象越是不利于个体需要的满足,个体就越是倾向于对其形成拒绝或逃避的态度。个体依据态度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二是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这种防御有利于自我形象及自我价值的确立,并能用来减少焦虑,转移情绪冲动。三是价值观表现功能,它强调个体主动表现自己,用态度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四是认知功能。人们用态度来赋予新情境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务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新情景的向导,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情景的认识。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在时间上很是充裕,可以随时进行观察。班主任认识受干预者的同学、家长,可以通过他们,从多个侧面进行了解和观察,让预者在很自然的情境中,体现自己本质的态度和认知,从而使班主任掌握到比心理咨询工作者更为准确的材料,更全面周到的定位预者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情况更接近于受干预者得实际情况,为正确地制定咨询方案提供了最好的条件。所以,具备较好心理咨询技能的班主任自然可以取得比心理咨询工作者更好的咨询效果。

三、班主任更容易取得学生的依从和认同

这是从态度的形成过程来分析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是个体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用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认同受情感因素的作用;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他人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是原有态度与认知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认知成分为基础的。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最后成为不易转移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

在对高中生厌学行为干预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工作者要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预者的信任,在情感上使预者认同他的观点,再通过时间进行内化,这样就缺少了第一个环节,即依从的成分,而且是否依从,也不受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控制,缺少一个环节,态度的形成自然就要打折扣。但是班主任不同,班主任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权威,对学生可以以奖励或惩罚作为教育的手段,让学生必须要完成依从的过程,并且朝夕相处,具备了把握效果的方便性。然后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获得学生情感的认同,在依从的过程中也能强化认同的观点,所以第二个阶段也方便把握。第三个阶段,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刺激,适时且恰当地进行强化,从认知和强化两个方面,使内化的过程更迅速,效果更理想,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四、班主任威信高,传递信息的途径多

篇(6)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69-02

一、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竞争压力急剧增加,再加之一些如失业、离婚、人际冲突等针对个体的负性事件,人们时刻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威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痛苦、焦虑、抑郁以及无助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自杀、报复社会等极端行为。由社会和个人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可能引发的心理危机令人担忧。目前已有许多心理学领域正试图通过从心理层面的多种角度来进行防范和干预。在临床心理学理论框架下,心理学家认为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都是由负性事件或应激状态引发的病态心理导致的,病态心理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所以临床心理学更加适合对社会心理危机和社会恶性事件防范和干预。因此本文考虑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借助该学科的专业优势,试图对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模式进行一些尝试和探索,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二、临床心理学及其作用

临床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通过心理测定、分析、观察等方法对个体的行为能力和行为特征进行明确的理解,并且将从个体身心诊断和生活史所了解到的情况与对个体生活状况进行的观察、分析综合起来,并对个体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临床心理学的目标就是要矫正那些导致心理问题病态心理,它不仅关注人们的心理健康发生了什么问题,更关注这些心理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要了解当事人的成长环境、行为特点、心理状态、人格特质以及社会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注重对心理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测评和矫正,从而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人调整心态、改善人格和适应行为,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在构建临床心理学对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防范与干预模式过程中,要注意采用评估与干预相结合的思路,从人格特质、心理状态以及自尊等多方面去评估预者在社会、家庭环境中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预者所处的特殊环境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如何进行防范和干预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构建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机制就要注意评估和干预的结合。心理评估是按照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对人的心理特质、心理状态和水平做出评价和估量,确定其正常或异常的原因、性质和程度,从而为临床心理诊断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它是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如果说心理评估的任务是发现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那么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则是就问题原因本身而进行的干预,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通过咨询与测量,结合当事人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人格特点及成长经历等信息帮助当事人发现和认识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改善当事人的心理状况。当今人们面临着如此巨大的社会压力以及承受着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即使是健康人群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当他们在面临升学、就业、家庭、养老等方面的问题时,各种心理问题也是会出现的,问题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及社会的极端行为。因此,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这些人纳入到心理咨询的对象中,运用临床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其进行干预,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更好的生活。

要从临床心理学的框架里来建立上述对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干预机制,应该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事前的社会心理问题信息收集网络

由于许多社会问题和突发性事件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和突然性,如果当诱导事件已经发生再进行心理干预的话其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因此,建立能够识别潜在预兆信息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运用临床心理学的心理测量和评估手段,在收集社会心理问题信息时具有以下特点,即收集心理问题信息的渠道广泛,收集心理问题信息具有时效性以及收集心理问题信息的准确性。这样,可以根据问题前提,在诱导事件发生前就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将这些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信息结合社会大背景、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等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从而及早发现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危机的人群并进行帮助,降低人们对负面情绪的主观感受,尽可能地将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建立事后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

临床心理学对人们心理问题的干预最好能在心理问题预警阶段进行事前辅导和干预,从而避免一些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暴力事件。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事前预警机制以及辅导干预机制的建立还不完善,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的事件,我们往往难以预测和掌控,也就无法将其会带来的心理危机消灭在摇篮中。因此,由诱发性事件导致的人们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继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和冲突等不良事件频繁发生在人们身上,并且对人们所带来的冲击力还十分巨大,这又将进一步导致人们心理出现更大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从临床心理学角度考虑,需要加强人们在应激事件后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辅导和干预,建立事后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尽可能地保护当事人在应激事件过后的心理伤口,帮助他们愈合心理创伤。在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的同时,也应该本着“预防”的思想提前建立心理应激预案,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处于心理混乱状态的人突然地爆发出应激,尽可能地减少破坏性。

3.建立提高当事人自我调适能力机制

自我调适能力是指个体在面临不良事件带来的影响时能够对自己的认知、行为、情感等心理因素进行合适的调整,以防止自己出现心理混乱或心理应激。如果说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是被动参与,那么自我调适则是当事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对自己心理状态的管理。然而,通常人们面对压力或不良事件时,自我调适机能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对心理学知识知之甚少,缺乏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技术(例如改变认知策略技术)帮助自己进行自我调适;其二是在压力较大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通常会倾向于选择一种消极反应(例如逃避、攻击)。因此,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应该考虑通过普及心理学基本常识以及心理咨询来帮助被试提高自我调适能力,用这种能力武装自己的心理,避免在出现不良或应激事件时手足无措或者采取自杀等极端行为。

4.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对当事人恢复的助力

人的生长与生活都离不开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因此人的心理必然受着环境的左右,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可谓影响巨大。社会支持系统就是,当人们在需要帮助时可以从人际关系中获得的相应资源。临床心理学应该考虑通过为人们建立强大的社会支持来帮助人们应对不良事件。首先,当事人会有一套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那么临床心理学就应该运用心理学手段建议或传授当事人巩固和发展现有的社会支持关系网络;其次,临床心理学还应完成的一项任务就是建立一套面向全民的公共社会支持系统,这个社会支持系统应该比个人社会支持系统的规模更大而且更加稳固,也将会对人们带来更大的心理安全感。

5.临床心理学学科建设和专门从业人员培训

临床心理学作为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进行防范和干预的应答性学科,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构建社会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机制和社会上已有的慈善组织与爱心帮助有着质的区别,其具有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复杂属性,如果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门训练的技能,是无法完成这项工作的。因此有必要从学科体系的层面出发,加强临床心理学的学科建设,注意突出侧重理论科研训练和侧重临床训练。

四、困难和展望

要在临床心理学框架下构建对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的防范干预模式,我们面临着这样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临床心理学服务管理方面,由于宣传和监督力度不够,缺乏有力手段,使得从业人员资格和职业道德等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违规操作时有发生。第二,缺乏对预者未来生活的关注和追踪反馈。因为许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都有着长期的影响,因此,在干预时不能只关注当前问题的解决更应该关注对当事人未来的长远影响。第三,对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防范干预绝对不是临床心理学一门单独学科的任务,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调运作,以及政府对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关系的管理和调整。总而言之,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构一套建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防范干预模式的对国家和公众的意义是重大的。尽管经过改革开放以后几十年的发展,临床心理学已经有了巨大发展,但与国际水平比较和从社会需要来看还有一定差距,若要构建一套完善的临床心理学对心理问题的防范干预模式还有待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道明.当代社会心理危机及其干预[J].学术交流,2010,(4).

[2]萨库索.临床心理学[M].黄蘅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3]张理义,严进.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4]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综述[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5]龚耀先.临床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1).

[6]姚树桥,朱熊兆.21世纪临床心理学的臆测[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1).

[7]张维平.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6,(4).

篇(7)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84-02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趋进步,让我们的视野不断开阔,但是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不少不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的社会争议现象层出不穷,一些严重的社会暴力事件也屡禁不止,这些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这些行为和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中已经存在并有可能继续发展的个人或群体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要减少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本文尝试运用临床心理学的视角积极地构建社会心理问题的预防干预模式,希望可以对相关问题和研究予以帮助。

一、社会心理问题

社会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自身的前途和未来丧失信心或对他人、组织或社会怨恨、不满的一种心理失衡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发展适应性社会心理问题的普遍性

这种心理问题是指个体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无法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适应,主要表现在自负或缺乏自信,志向过高或偏低,责任目标严重缺失等。在这一方面上至社会精英,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都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如:“芙蓉姐姐”、“伪娘”、“富二代拼爹”等现象所反映的心理问题。

2.暴力性社会心理问题的极端性

这是一类多以暴力、个体毁灭、恶性等极端的方式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心理问题。当个体遭遇人际关系的严重冲突、重大挫折、重大创伤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则表现为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或者更严重的则表现出异常愤怒甚至引发冲动报复的行为。这种心理投射的目标如果明确便会摧毁目标,投射在自身可能会自杀或自虐,投射在他人身上则可能会危及社会群众的生命健康,从而对自身和社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如,“富士康跳楼事件”、“福建南平小学伤人案”等背后所隐藏的严重社会心理问题。

3.社会心理问题的蔓延传染性

如同人生理疾病的病毒传播一样,不良心理问题也同样具有传染性,而且蔓延的速度和程度也更为广泛,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昭然若揭。如各种形式的“炫富”现象以及全国各地出现的多起针对少年儿童的杀戮事件等,都说明了当前的社会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消极示范作用非常明显。

二、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临床心理学注重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性质诊断,挖掘潜在的心理病理现象,并且针对心理问题、障碍等采取综合有效地预防和矫治措施。它的最终目的是对有不适应问题、有心理苦恼的人进行援助,帮助他们恢复心理或精神的健康状态,它以被援助者的心理适应和人格发展作为根本目的。

临床心理学也探讨一般性的心理规律和行为问题,但更加关注的是这些一般性的原则如何塑造和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试图寻找个体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活动、社会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治疗和干预,同时注重的是对各种心理信息进行测量评估。因此,要想对社会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干预,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一定能找到一些想要的答案。

三、社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我国当前社会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社会的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是诸多社会问题愈演愈烈的结果。所以分析当前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构建其合理健康的预防干预模式有重要作用。

1.社会的不平等和分化现象严重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经济在快速增长,政治也在不断地稳固,但是面临着人口多基数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有限的资源在分配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在这部分人中,富二代炫富,学术论文造假,官员贪污受贿等负性社会事件充斥于耳,投射出的是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是对自我缺乏认同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公认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如教育、医疗、住房等长期得不到根本性地解决,社会阶层的分化越开越严重,如农民工、下岗工人、蜗居族、蚁族等社会草根群体不断出现,广大社会底层人民无法享受到或很少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与此同时贫富差距还在不断地拉大,生活在底层的人民难以对社会产生认同感,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2.社会支持缺失,社会信任不足

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生活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与亲人朋友相互交流的时间减少,而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相对削弱了人际间的亲密互动,眼神和肢体语言交流能力的下降,使一部分人在真正面对他人的时候无法领会对方的指示,难以融入群体,容易产生人际适应的社会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和多元化社会中,人员流动频繁,人与人的关系虽然已经打破了血缘和地域关系的界限,但是带来的却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社会上出现的“汽车碰瓷“”、“保险诈骗”、“搀扶老人”等社会现象都是目前社会信任不足所引起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会导致人情淡漠。如果群体之间不信任,会导致群体敌对心理的产生;人民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会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长此以往,就会引发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

3.社会教育和心理保障体系缺失

目前社会已经开始重视对人的心理辅导和人格健全教育,但是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在重好成绩,考好大学,找好工作的社会大背景下使得家长和教师过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心理健康的塑造,因而那些不良心理因素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梳理。而且人们对心理咨询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主动寻求帮助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社会目前的相关的心理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缺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心理分析和专业帮助。

四、预防干预模式

社会心理问题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的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甚者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心理问题形成和矫治的应用性学科,在实践中应该为相关心理问题的防范和干预建立自己独有的模式。

1.利用临床心理学的社会服务性,建立全民心理信息档案

临床心理学的专业性质是追求正确目标的共同性,建立群体的规范意识与正确行为,从而减少个体行为上的偏差。其关注的不仅是外在的和被意识到的心理问题,更看重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心理问题。它所关注的领域是整个社会的心理问题,着重于提高群众的社会规范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知道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受到宏环境和微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的,但是一个人的人格在其一生中是相对稳定的。我们想要预防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就应该全面掌握国民的心理健康动态,积极建立全民心理信息档案,才能及时地采取措施防止心理问题的出现。这种心理信息档案的建立,应该是从小到大不断变化的,就如同我们的人事档案一样,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如从学校、用人单位、再到社区建立一个跨越时间和地域的心理健康档案。这样我们可以掌握个体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如果个体发生社会心理问题并采取极端方式时我们也有确切的档案资料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措施。同时有助于相关人员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健康常识,建立全民心理健康的普查和监测机制,从而规范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2.运用临床心理学的发展教育性,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临床心理学的目的是帮助个体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在整个过程中,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的调节适应能力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之前的分析中,人们社会心理问题的出现其本质都是自我需求与社会供给相冲突的结果。但是面对同样的社会环境,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大不相同,所产生的社会心理问题也特点各异,这些都是受个体自身所受教育以及看待问题角度的不同所影响的。这就要求心理健康工作者们给予心理健康指导、人际关系适应指导、心理咨询辅导等形式来引导人们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以及困难、挫折和荣誉;充分了解自己并肯定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思想行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独立谋生的意愿和能力,追求理想但不脱离实际;愿意与他人建立有质量的亲密关系,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样就在教育指导和心理问题之间建立起了以提高个体自我调节能力为主要工具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通过临床心理学发展教育性的运用,相信可以建立社会心理调适系统,充分提高个体自我调节能力,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

3.实施临床心理学的干预操作性,进行心理问题矫治

临床心理学在研究心理问题预防的同时也注重对已经发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和预防。从临床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对社会心理问题的预防个干预机制主要就是指心理干预,包括情绪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及建立社会支持等多重形式。这些都需要通过专业技能考试的,有长期实践经验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操作。这样的心理问题治疗有规范的实施流程:要对心理问题严重的人员给予快速有效的心理评估并记录在心理健康档案;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干预预防方案;再次要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技术来实施干预;最后要做好相关的回访工作,以确保心理问题疏导的效果。另一方面,针对某些严重心理问题造成社会严重后果的案例,社会舆论和公共媒体要给予客观评论,以防止这种恶性的心理问题蔓延。

参考文献:

[1]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梁宝勇.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文荣康.我国突发事件应激心理危机干预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23).

篇(8)

1、《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是2010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金顺子。

内容简介:内容主要有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此外作为对执业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内容也涉及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职业操守等内容。

2、《咨询心理学》是 200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杨凤池。

内容简介: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应用心理学相关学科学生及专业工作者学习心理咨询的专业教材,也可供临床医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学工作者、社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反映在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身上。根据国外精神疾病的研究结果,社会心理适应不良综合症的表现特征是受到不良刺激以后三个月,人们的心理对社会刺激产生一种适应不良的反应。由于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学习内容和方式以及角色地位的变化,一些大学新生无法在短时期内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自豪和自卑的矛盾,渴望交往和孤独的矛盾,独立和依赖的矛盾,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等,并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学习方面有考试综合症、学习适应不良症等;人际关系方面有社交恐怖综合症、异性恐怖综合症等等。根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社会心理适应不良引起的综合症患者有42. 35%,在被调查的170人中,其中由社会心理适应不良引起的综合症患者有17人,占总数的10%。从大量的调查资料来看,这个比例有上升趋势。此外江光荣也提出:心理适应问题明显高于其它心理障碍,特别是在大学新生中,适应不良已成为首要而普遍的问题。

众多的研究显示,大学生中有四个高危群体,即新生群体、贫困生群体、单亲家庭群体和毕业生群体。新生群体是很多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首先予以关注、研究和开展心理调适的群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大学新生进行心理调试,提高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是整个大学阶段教育工作的基础工程。近些年的大学新生与早期的大学新生的情况有所不同,早期的大学新生(如79级——82级)很多都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而近些年的大学新生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浅、思想较单纯、自主要求强烈而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较低,基本上保留着中学后期即青年初期的一些心理特点。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帮助大学一年级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心理适应方面的调整至关重要,这也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预防为主”原则的体现。应该通过有组织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完善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品质,提升其心理适应能力,使大学一年级学生能对四年的大学生活有更好的规划与憧憬,帮助其迅速进入角色,处理好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由于适应不良所产生的问题。

国内解决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主要是采取思想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等形式,这些形式对于帮助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实践证明,针对全体新生开展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教育面广、对象分散、内容缺乏针对性、教育周期长,因而对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作用很有限。多数大学新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适应与发展的问题,采取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更适合多数大学新生的需要。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从宏观上来看,高校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接受社会环境的熏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人际关系。这种群体关系既可能使人得到满足和发展,亦可能使人受到阻碍和伤害。事实上,人类的许多适应或不适应、心理健康或障碍往往起源、发展、转变于人际关系中,这在人际关系日趋频繁、复杂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机制的导入,造成躁动起伏、变化剧烈的社会环境,威胁心理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而这种社会大气候也冲击着大学校园,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增多,心理适应不良加剧,精神疾患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国内已有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约有10%-30%的人有心理问题。而他们的心理问题相对集中在某些方面,比如与环境适应不良有关的问题、与人际交往有关的问题等,把具有相同性质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通过团体咨询这种应用范围广泛的咨询形式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严重不足,学生心理疾患增多的情况下,开展团体咨询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应该对这种方法进行大力推广,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君.21世纪大学生心理问题发展的五个趋势[J].中国地质教育,2003(3).

[2]江光荣:社会变革与人的适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1995(6).

篇(10)

针对上述社会心理症状,社区(街道)党工委开始实施以“心理服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心桥”工程。在专业机构和人员指导下,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心理保健、心理治疗等服务,使其精神压力得到有效舒缓,心理问题获得有效疏导,达到心理和谐的境界,进而促进人际和谐、家庭和睦、社区和谐。具体体现为“四个化”。

一、服务组织网络化

社区(街道)党工委通过“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不断健全完善了社区心理服务网络。

一是配强“心灵港湾”工作总站“一室一网一线”。社区(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工作人手相当紧缺的情况下,精心挑选一名年轻干部专人专职专岗负责推广“心灵港湾”工作。通过开通网络平台和热线电话,为群众提供咨询、倾诉、预约上门等服务,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接待居民。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开办专业图书室供志愿者、居民借阅,安装专业的心理评估设备、心理测量软件等,以促进心理服务工作进一步趋于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配全居民区服务点。健全社区心理专业人才信息资源库,面向社区招募、筛选了156名具有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志愿者,多为机关干部、企业管理人员、教师、居委会干部。社区(街道)党工委通过专家授课、辅导报告、讲座、交流座谈、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志愿者提高专业服务技能。党工委在每个居民区均设立了一个心理服务点,将这批经过严格培训、考核的志愿者配置到居民区。在服务中,注重规范,制定了服务承诺、服务守则,并通过开展优秀志愿者、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等评优表彰工作,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志愿者参与心理服务的积极性。

三是吸引专业机构提供服务。按照“自愿参加、适度服务、富有成效”的要求,通过组建实习基地、共享社会心理数据等形式,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免费进社区。“心桥”工程最早的30名志愿者,都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的师生和上海悟诚教育心理公司的专业人员。党工委注重加强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制度建设,为其开展社区心理服务提供良好条件,对专业工作人员予以适当激励,通过定期交换信息、交流经验成果、探讨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提升心理服务质量和“心桥”工程的专业化水平。

四是整合资源,社会化、市场化运作。促进青少年、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以及计生、社工、社保、社区民警、城市管理等部门共同开展心理服务,放手支持“兄弟姐妹情”联谊会等群众性团队的组建和壮大,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单位与家庭、群体、社团交互贯通,政工人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化教育机构互相配合的局面。同时,出台政策,鼓励社区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机关干部、居民等参加专业心理保健师培训考核,扩大和优化社区心理服务人力资源。

二、服务流程规范化

社区(街道)党工委一是坚持“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定地点,即在街道和居民区都有10个平方以上的心理咨询志愿者工作室,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承诺、服务守则。定时间,即各心理咨询志愿者工作室都有固定的服务时间,并分别在凉城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心灵港湾网页和居民区宣传栏向社区居民公布。定人员,即每个服务点在固定的服务时间社区(街道)党工委都安排志愿者坐班接待,这些坐班人员都是经过初级心理知识培训的社区党员志愿者,主要进行初级预防,一级层面经过初步鉴别,诊断为有心理问题的案例,由心灵港湾工作部承担,会同居委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专业心理咨询师三方力量的共同介入、定人上门跟踪服务。定内容,即主要是根据居民不同需求,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心理疏导。

二是坚持“四级”原则。一级层面,由经过初步心理知识培训的社区党员志愿者负责,对社区居民开展以“心理疏导、心理教育、心理干预、心理发展”为主要内容,以“聊天、咨询、辅导”为主要方式的心理服务,掌握社区群众心理状况,谈心、纾解情绪,并向群众进行心理卫生常识宣传,达到初级预防效果。二级层面,由华东师大心理专业大学生志愿者负责,对情绪激烈或者有心理问题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并向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一旦发现服务对象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即迅速将案例交到第三级层面。三级层面,由有国家心理咨询资质的志愿者和专职人员负责,对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群众进行面对面诊疗服务,并开设专题讲座,对社区心理服务队伍进行培训。四级层面,由以单位为主体的志愿者――社区卫生中心、长庚医院负责,对精神疾患进行治疗。

三、服务方式个性化

社区(街道)党工委一是抓源头,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主要措施是向社区居民开展集中式、一对多服务,传播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增进个人和社区现有的心理防御力,同时,使有一定心理问题的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及时的心理干预,避免恶性情绪的传播和蔓延。二是抓信息反馈。社区心理志愿者在遇到困难和障碍时,会第一时间将案例和问题提请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指导帮助,避免工作环节衔接不上、时间延误,而使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三是抓重点。对心理问题高危人群开展分散式、一对一跟踪式服务,以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四、服务范围普惠化

社区(街道)党工委注重扩大服务范围和受益面,深化服务内涵。一是以社区群众为主体,面向社区居民、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两新”组织拓展服务阵地和服务内容。近年来有计划有步骤推出了EAP(职工心理援助计划)、校园心理讲座、社区民警心理讲座、机关公务员心理讲座、医院护工培训、基层调节员心理技巧辅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心理服务活动。二是以科普宣传服务为主导,形成面向全社区普及心理学常识的宣传网络。从社区不同群体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婚姻家庭、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职业发展等社区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编印心理保健知识宣传资料,在社区内免费发放、张贴。同时针对居民区心理咨询缺乏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和工作依据的实际,及时整理编撰了《心理疏导――新时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与探索》一书,详细介绍了社区心理服务志愿者服务团队,汇编了社区开展心理疏导与咨询服务具体案例。三是以心理学专家、学者为主力,促进社区群众提高心理学知识修养。定期邀请市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心理学教授,开展诸如《青少年教育中的家长观念》、《共拥阳光心态,共享十月阳光》等专题讲座,提高群众的心理健康知识修养。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心桥”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加强群众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从而减少无谓的烦恼和忧愁、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

上一篇: 文化交流概念 下一篇: 提高国民经济动员能力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