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3 09:45: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共建筑安全管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 高层建筑安全施工管理
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以及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但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而是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配合复杂;施工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复杂;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平行流水、立体交,作业多,机械化程序高。安装施工主要由管道工程施工、电气工程施工、空调通风工程施工、设备工程施工所组成。
2 高层建筑施工的强度控制
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度性大,甚至不合格。那么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呢?
2.1 配比的选定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试验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
有资产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z增多,砂率下降2% ――3% ,混凝土强度讲下降15%――20% ,而水泥数量的影响力5% ――0% ,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力5% ――20% ;
水灰比影响力多增1% ,强度降低5% ――10%。既然影响力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2.2 严格养护制度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
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
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t.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2.3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设计到一个标
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3 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裂缝分为运动、不稳定、稳定、闭合、愈合等几大类型。虽说骨科内部凝固时产生的微观裂缝不可避免,但从质量角度考虑应尽可能能减少。由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普遍较高、混凝土量较大、且带有地下室,所以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更大。下面主要叙述有关对裂缝的“放”、“抗”相关措施。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在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措施。
3.1 “放”的措施:砌筑填充墙至接近梁底,留一定高度,砌筑完后间隔至少一周,宜15d后补砌挤紧;合理分缝分块施工;在柱、梁、墙板等变截面处宜分层浇捣等。
3.2 “抗”的措施:① 尽量避免使用早强高的水泥,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降低水泥用量(宜
3.3 “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收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埋设散热孔、通水排热),避免水化热高峰的集中出现;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对表面、中间、底部温度进行跟踪监测(尤其在前3天)。对混凝土浇筑后的内部最高温度与气温宜控制在25~C以内,否则因温差过大产生混凝土裂缝。
4 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4.1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
4.2 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在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施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
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
4.3 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察、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认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出的事故率仅次于煤矿行业,这样的态势无疑给国家经济发展和民众财产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此时,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便迫在眉睫,它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新时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在我国建筑行业别突出的体现了建筑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中,“以人为本”是最为有力的体现。
一、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存在的隐患及应对措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率高的原因不排除建筑行业是露天高处作业,施工条件和生活环境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建筑物不断向高、大、难、尖的方向发展,新的施工机具广泛应用,多种立体交叉作业等一些客观因素,但造成建筑业安全事故发生率高的原因,除了这些客观因素,最主要的还是与一些人为因素有关,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存在的隐患的原因归纳如下:
1.1领导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
1.2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不符合标准且实施不到位
1.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方面存在问题针对上述原因,应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安全重于泰山,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当前重要的是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完善政策,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强化管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市场管理无序当前,建筑行业普遍存在重质量、轻安全、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的不良现象。这大大压缩了安全管理的投入。某些公司一旦中标,立即将项目承包给专业施工队,一些企业为了尽可能拿到工程项目千方百计压低价格,忽略安全管理经费,没有为安全器材、工具及相关宣传资料制定预算。从而埋下了事故隐患,并造成了施工现场的混乱无序。施工企业理应按规定设置专门保障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使得安全管理投入这一重要环节得到有力支撑。再者,当地主管建设的行政部门及授权安全监理单位要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经费的使用进行严格审查,对投入不足或资金流向不明的企业予以行政处罚甚至吊销施工许可证。
2.2工人自我防护意识薄弱农民工是建设队伍的主力军。丢掉锄头拿砖刀,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偏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经常进行违章作业。根据伤亡事故统计,发生伤亡事故的主体多是此类人员。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培训不到位,特别是一些新人没有受过专门的安全教育;二是岗位技能工作人员、特种作业者、企业三级教育只走形式主义,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企业要进行适时、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讲究实效。培训内容要涵盖安全生产方针路线、相关政策法规、企业标准和基本安全意识,并澄清工程基本状况、施工环境、施工基本技术要求、潜在不稳定因素等。
2.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建筑企业普遍建立了完整的安全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但执行力较差,无法得到贯彻落实。企业高管不注重安全管理,这使得文明工地标准过低,尤其是转包和挂靠工程,分包商只收管理费但缺乏有力举措,项目部安全员基本处于挂空职状态。这给施工现场管理带来了极大障碍,隐患也处处可见。当地主管建设的行政部门要加强监督,依法对不达标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4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够建筑工地上存在一些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薄弱环节或核心部位,这些要引起现场人员的特别关注。根据统计数据,物体高处坠落、地基塌陷、漏电触电、锐利机械工具伤害占到了事故总数的八成以上。很多建筑企业没有对重大危险源采取专门应对策略,也没有认真分析事故原因致使专项治理只停留在书面,这都导致了近年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事故居高不下。
三、加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建筑工程领域安全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①进一步加强建筑行业安全监管人员初任(资格)培训、任职培训、业务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加强安全监管人员岗位练兵,逐步实现安全监管人员职业化向“专家监管”、“专家监察”转变。②对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开展一次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3.2政府部门要加大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力度。①专项整治范围: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重点是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市政桥梁工程以及工业园、开发区、城乡结合部的在建工程。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为确保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全市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查处力度,重点加大对以下项目的检查:一是建设规模较大、危险性较大部分项目工程数量较多的在建工程;二是管理薄弱、被执行安全生产动态扣分较多的施工、监理企业及其承建的工程项目;四是外地进入我市承接工程建筑施工、监理企业及其承建的工程项目。
3.3建筑施工企业要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①工作环境秩序化。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化》要求,对工地现场的施工围挡、场容场貌、临建设施、卫生管理等实行高标准建设和管理。所有临建设施全部建成具有保温、安全、美观性能的装配式彩钢活动房,围挡墙采用彩钢板加固,施工场地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②安全管理规范化。为确保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在工地全面推行建筑安全“从零工作法”。企业管理人员每天按照“布置、检查、整改、验收、总结”的封闭链式程序进行安全管理。项目经理、安全员、监理工程师等有关人员每天记录“从零工作法”日志,及时消除隐患,改进工作,确保安全管理“零”缺陷、安全防护“零”隐患、安全生产“零”事故。③安全监控数字化。积极推广使用施工现场信息管理系统。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配备计算机,将现场的安全生产、工程监理、队伍管理等情况及时、完整、真实地记录在案,并与主管部门连接,提高监管效能。
3.4完善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形成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①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②政府部门要确保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和督促检查专项行动到底到边,采取施工企业自查、监理部门检查、建设主管部门督查三种方式进行,深入开展多层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改、大落实活动,按照“谁主管、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凡对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隐患督促整改不力,导致重大以上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1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安全问题
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一个具有现代技术的生产企业必然需要相适应的现代施工管理科学化。目前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1.1.1 施工安全教育严重滞后,施工现场安全意识薄弱。现场施工的大部分工人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水平低,自我防护能力差。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高空坠物、物体打击、触电、中毒、以及坍塌等事故时有发生,许多施工现场存在场容场貌较差、场地高低不平、道路不畅通、材料及废弃物乱堆乱放、施工现场无安全标志或有安全标志却悬挂位置不合理、部分工地现场封闭管理仍不到位、生活设施不符合规定等现象,安全状况一直得不到彻底改善,最终影响了施工进度、成本和效益。
1.1.2 施工安全资料不规范,安全管理工作未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不全、不准或与现场实际不符。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搞好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手段,对现场作业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敏感,不制止、不分析、不研究、无动于衷、见怪不怪,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不重视造成了安全管理职能上下脱节,工作失控,使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下去。
1.1.3 现场施工机械设备防护不规范。安全防护设施不能按规定配备到位。施工企业单纯注重生产进度和经济利益,忽视对安全的投入。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自身利益,不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施工机械设备。随意降低产品性能、安全系数,在生产中偷工减料。致使劣质设备在施工现场泛滥成灾。这些都给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隐患。
1.1.4 现场施工用电不规范。比如未使用标准配电箱或配电箱安装位置不当,漏电开关参数不匹配,且存在部分配电箱内无隔离开关,引入引出线路不符合要求或混乱,外电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1.2 施工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项工作的总称。对于现代建筑施工,特别是大型复杂的公共建筑的施工,存在着复杂的纵横关系,非一个施工单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物全部功能的质量。在企业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有: 1、施工质量监督保证体系不完善;2、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有待改进;3、施工材料监控体系缺乏,施工工序流程不统一等等。
2 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安全方面
2.1.1 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2.1.2 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培训教育,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针对建设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兼顾普遍,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对特种作业人员(电焊工、电工、起重工等)要结合工种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必须经有关部门做好安全防护、救护等基本的安全知识培训并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现场堆放的各种物料分类放置,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建筑进行全封闭保护,拉挂合格安全网,设置安全标志牌。给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配备安全帽,给高处作业人员配备安全带,让所有施工人员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意识,增强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1.3 统一施工安全资料标准。在建筑行业中,全面开展学习《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有关规范及有关施工安全生产文件,统一标准,强化用标准,时刻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各方面安全意识,确保全面、透彻地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
2.1.4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检查和维护。严格检查设备进场的性能检查,严抓安装就位后的安全调试,坚决淘汰已报废的机械设备。对购买使用的设备一律实行备案制度,记录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维修、保养情况,禁止对运行中的设备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以保障施工设备正常运转。
2.1.5 施工用电方面,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临时用电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专业特点,要求编制专项设计方案,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2.2 施工质量方面
2.2.1 建立施工质量督察保证体系。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专门成立以主要工序为主的施工生产小组,从现场组织管理、施工配合协调和现场原材料清理等方面着手,积极组织管理。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应严格实行“三检制”,即工区班组质检员先进行初检,工区质检组进行复检,最后由项目部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终检,做到层层把关、逐级负责、责任明确。
2.2.2 加强施工人员素质,改进施工水平现状。施工人员的素质及工作积极性的高低,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对人的组织、指导和调节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人员的责任感,使广大职工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要通过技术培训或进修学习提高施工人员各方面素质,进而提高工程技术的管理水平,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2.2.3 加强施工材料监控,规范施工工序流程。材料是工程的主体,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原材料入场时,必须提供出厂合格证或材质证明,原材料、中间产品使用前必须经质量监督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检验不合格或未经检验的材料杜绝使用。机电设备在安装前必须根据有关标准、规范和合同对质量加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问题是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只有把这两个核心问题落实到位,才能保障工程安全按质的竣工,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 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指企业为了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国各地正在新建众多的工程,这既带来了建筑市场的繁荣,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也给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仅靠原有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管理形势的需要,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 裴国忠.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山西建筑,2008,(19).
[2] 董文营.建筑施工管理的分析[J].城市建设,2009,(31).
[3] 朱保建,陈书利.施工项目进度控制[J].山西建筑,2012,(33).
虽然总是从不同角度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在有的施工现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问题。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2.1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于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
2.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另外,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缺乏基本安全知识,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低下,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甚至一部分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2.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安全生产机构、消防机构、文明施工机构、卫生保卫机构的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未能从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施工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未能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无从考核。
2.4建筑施工环境恶劣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所决定,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具有露天、高空、工种交叉等不利因素,并且建筑工程一般是比较庞大的工程,场地狭小,立体交叉,导致建筑施工环境恶劣,容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很多是由于施工环境恶劣而造成的。
2.5建筑施工技术不够规范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操作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建筑施工现场对《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不熟悉,从而导致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技术操作管理不到位,现场存在大量事故隐患。
2.6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用品、用具等配备不到位
安全经费和安全设施的投入,是进行安全生产,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目前,由于建设资金不到位,垫资,不正当竞争或者违法分包,转包等因素,使部分施工现场无脚手架及安全网等设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
3.1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施工的观念
在管理工作中,应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首要位置,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将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
3.2加强对从业人员施工安全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健全劳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与此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可以使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使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关规章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
3.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从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层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人员及其职责,明确各有关单位,以及有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档案,安全生产与经济利益挂钩,实施规范化管理,保证施工生产的安全。
3.4创造良好的建筑施工现场环境
施工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施工人员在恶劣的施工环境施工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此外,施工环境要采用合理的色彩,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减轻眼睛及全身的疲劳。同时,还要减少噪声、粉尘等对施工人员的不利影响,使施工人员在良好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
3.5规范施工操作,加强安全生产监督
监理人员要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对施工现场作不定期的检查、指导,使施工现场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规范脚手架搭设、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模板工程等,加强现场防护和文明施工。对施工中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停工整顿,坚决杜绝由于施工人员技术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3.6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
加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投入,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大力推广安全适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及时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同时,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提高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3.7全面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
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务工人员提供合法保障为宗旨,以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为目标,全力打造平安工地,努力为务工人员提供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平安工地”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
通过在建筑工地张贴宣传横幅、开辟宣传专栏,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创建宣传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农民工“三级教育”的有利条件,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二)严格落实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
实施建筑工地项目法人负责制。各建筑工地项目法人要全面负责本工程平安工地的创建工作,加强本工程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各项责任和制度的落实。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切实加强建筑工地安全监管
建设安全监管机构要结合联合检查及日常巡查,加大对工程项目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检查和执法力度。对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保证措施,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工程,该停工的停工、该查封的查封;对于忽视安全生产管理或以包代管的施工企业,该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一律进行暂扣或吊销,绝不手软。
(四)加大对事故责任单位及人员的查处力度
对因安全管理不善而导致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的,将从严对事故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进行惩处,教育警示施工单位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确保安全工作认真落实。
(五)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各建筑施工企业要抓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实行全封闭管理,设置门卫,外来人员实行登记,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无积水,材料堆放整齐,确保工地大门、围墙符合要求,生活设施符合标准。建设安全监管机构要经常深入各建筑工地检查施工单位文明施工情况,维护工地良好的工作秩序。
(六)强化建筑工地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的落实
完善建筑工地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施工企业必须按规定为工地一线务工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增强施工单位预防和控制事故的能力,减轻企业因发生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矛盾纠纷,保障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建筑工地社会治安管理
施工企业要要加强对各建筑工地的外来人口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并邀请公安部门对各建筑工地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工地要指定兼职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务工人员的思想状况,建立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努力将各种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
(八)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
总承包企业必须使用有资质的建筑劳务分包企业,严禁“包工头”和无资质的单位承接建筑劳务分包工程。
(九)严格劳务用工管理
凡建筑用工单位使用的劳务用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切实保障劳务用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十)加强对劳务用工人员的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和法制教育工作
通过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务用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劳务作业人员的工资收入,不断增强劳务用工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劳务作业人员爱岗敬业和遵纪守法意识。
(十一)加强对外地劳务分包企业进我县备案的监督管理
凡外地进我县劳务分包企业,需持法人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证件到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签订《*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通过签订责任状对刑满释放人员和劳动教养除人员进行排查,极时消除不安定因素。
(十二)实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完善建筑务工人员纠纷排查调处体系
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施工许可证前,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缴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否则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及时排查调处务工人员的各种纠纷,保证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十三)加强建筑工地的检查指导工作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项目的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的单位多、风险大;所以,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断的加强和完善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这就需要引入现代项目安全管理的理念,避免和消除安全施工的发生。
一、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系统建立
建筑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各种因素相互交错,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必不可少,其目的是减少事故,促进生产。
(一)现代安全管理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是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应用现代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去研究、分析在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各个环节固有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以消除隐患,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安全预测、预报和预防,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
(二)安全管理系统要素
构成安全管理的三大要素是人、机、环境,因此将安全管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这三者之间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独立,只有这三个子系统互相协调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最优。
二、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加,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建筑行业对国民经济建设的支柱作用日益增强。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建设管理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局面。随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工业等建设工程项目的规模扩大和复杂度增加,不可避免地要求参与主体在项目管理、融资和运营管理、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和功能策划、施工总承包、工艺设计等方面具备更高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为适应建设复杂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也为提高我国建筑业企业在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竞争力,我国正积极开展工程总承包(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和项目管理(PMC—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使之逐步具备国际型工程公司的形态和功能。
三、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分析
(一)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工作不规范,企业内部沟通协调有障碍;
2.项目参与各方的工作范围不明确和职责不清,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难度大;
3.统一沟通平台的缺乏,影响投资方(或项目管理方)对项目进度、费用和质量控制的实时监控,难以满足对项目及时调整、管理、甚至决策的需要;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信息标准和整体规划,造成已形成的信息平台之间,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项目实施中获得的各类资源指标、费用指标、进度指标、质量/安全环保指标的影响因素、施工工艺、材料/设备的市场信息等缺乏有效的、持续的积累和利用。
(二)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
缺乏将项目参与各方联系起来的统一的、标准化的WBS分解体系。
对建设工程的参与者――业主、项目管理方、咨询方、设计方、施工方、供货方,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统一的、规范化的“沟通语言”或分类标准,以实现对整个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统一计划和控制,提高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沟通协调效率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IT技术和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建立统一、标准化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规范企业项目管理行为,保证项目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业务数据的关联和查询系统的健壮),确保业主或项目管理方获得准确、实时的项目信息。
三、完善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建筑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务必要以书面形式与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所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水、电、气、热、邮电通讯等地下管线及地质资料等相关事项签定合同,这样起到在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的制约作用。具体要求勘察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中应当提供建筑工程全面、准确的地质测量和水文资料,并按照建筑安全标准进行设计,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二)建筑工程项目准备阶段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单位在编制招标文件时,由具有一定资历理论基础和丰富工程项目经验的专业建设工程安全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同共参与,其中在承揽项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上具体载明;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相关作业环境和建设工程项目相关安全措施所需费用以专项费用来计提,不要列入建设工程项竞价来算;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规范中,承包单位建设全程安全业绩要纳入评标标准;由相关建设工程项目安全专家来参与安全方面的评标工作。制定合理工期,建设单位要与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监督单位签定合同。建设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当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工地安全方案,工其中包括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各自的安全责任、该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措施。
(三)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单位要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审查相关内容纳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范围,具体要做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安全、质量、工期和投资四项同步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以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分级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安全工程师,并向工程项目派驻项目安全工程师。项目安全工程师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人员、物资、经费等资源计划,对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参与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防护设施验收,纠正和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验证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接受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分阶段向当地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申请安全审核。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针对下列工程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临时用电工程;垂直运输机械安装拆卸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同时,进入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和吊装、提升机械设备应当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和周围环境及天气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应当经过上级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四)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安全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后,施工单位要要自行检测工程质量和整理相关资料,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竣工施工安全评价,向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提交《单位工程竣工施工安全管理资料》。建设工程项竣工安全管理资料是证明施工现场能否达到建设工程项目安全要求的程度。所提供建设工程项目的客观检测资料文件记录,是建设工程项目在施工现场能否达到实行全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依据。在建设工程项目在全程实施过程中作的安全资料的记录正确与否,体现了建设工程项相关单位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力度。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将建设工程项目全程安全记录。其中应包括以下相关内容:台账、报表、原始记录等,并按有关规定去建立、收集和整理,确定种类、格式;确定安全部门或相关人员,收集、整理包括分包单位在内的各类安全管理资料,进行标识、编目和立卷,并装订成册;安全记录的贮存和保管,要有专人负责,贮存的环境应利于保存和检索。
参考文献:
[1] 陈章奇.探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建筑安全.2012(01)
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分析
严把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关
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
1.1 检查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包括了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制定的这些措施是否符合各专业工种、各施工部位的要求。尤其是要重点检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1.2 检查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
要检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完善,从项目经理、工长、班组长等生产指挥系统到生产、技术、机械、器材、后勤等有关部门,是否都按其职责分工,确定了安全责任。
1.3 检查“三宝”、“四口”、安全用电等防护落实是否到位
“三宝”是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正确使用;“四口”是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上述易发生事故部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做为防护的补充措施,针对施工现场不同工种、不同的作业条件,要严格要求作业人员正确佩带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1.4 注意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
1)物料提升机和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制作规范标准,多是由企业自已制作自已使用,存在着设计制作缺乏规范要求,使用管理随意的情况;人货两用电梯虽然设备本身是由厂家生产,但也存在组装、使用及管理上的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将会造成重大事故。所以必须按照安全规范要求及有关规定,对这两种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和严格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2)塔吊:塔吊安装、拆除及操作较复杂,技术性强,对使用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在组装、拆除及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使用、管理不善易发生倒塔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组装、拆除塔吊时一定要使用肯有资格的专业队伍承担,使用前要进行试运转检查,使用中要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塔吊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3)起重吊装:主要指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吊装和设备安装工程。起重吊装是专业性强且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所以要求必须做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试吊、由专业队伍安装,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运行。
4)施工机具:施工现场除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外,也大量使用中小型机械和机具,如电焊机,切割机、磨合机、电锯等,这些机具虽然体积较小,但在建筑施工中广为应用,量多面广,操作过程中潜在危险性,稍不注意,极易造成事故。使用小型机具必须强调按规范进行。
1.5 检查建筑施工的安全器材及劳动保护是否完善可行
如基础处理时要注意对槽基的可能塌方或滑坡进行检查,要经常性开展防火安全、季节性的雨季防洪、冬季施工防冻、炎热防暑等的检查。检查中如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要限期整改补救,按制度要求进行处罚,并给予通报批评。坚决做到令行禁止,言必行,行必果,不流于形式。
注重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对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实是做好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安全措施的落实要重点检查:
1)在砌墙砖基础前应检查基槽是否有裂纹、水浸、化冻或变形等现象。槽宽小于1米时,应在砌筑站人的一侧留有40厘米宽的操作宽度。在深基槽砌筑时,上下基槽必须设工作梯或坡道,不得任意踩跳基槽,不得登踩砌体或加固土壁的支撑上下。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4米砌筑时,如采用里脚手架必须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应设护身栏和挡脚板后方可砌筑。不准站在墙顶上勾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也不能站在墙上砌砖,在脚手架上不准向外打砖,打砍砖要向墙面一侧打。护身栏上不得坐人,正在砌砖的墙顶上不准行走。
2)在搭脚手架在三步架以上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帽,传递架杆时应在身上绑系安全绳。搭架时如遇大风或雷电大雨时,四步架以上必须停止作业。高度在2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时,风力大应停止作业。在高压线路附近搭架时,如遇10千伏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需距2.55米以上,如遇22千伏以上高压输电路,需距5米以上。可按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架子,但架子必须要有足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施工期间在允许荷载的气候温度变化作用下,不能产生变形、倾斜或摇摆等现象。要保证足够的工作面以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施工车辆通行的需要。
3)在电焊操作场所5米以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材料。工作前应仔细检查焊接设备进行试运转,无问题时方可进行焊接。在工作时气瓶周围的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以减少气体水分。焊接电源应保持稳定,焊接时一次电压波动不得大于5%,否则禁止施焊。下雨时无特殊措施一般应停止露天电焊作业。为防止触电,必须遵守有关电气安全规定。
4)起重机械与钢丝绳表面的磨损,腐蚀达到钢丝直径的10%时应当更换,当断丝超过规范时必须更换,如必须使用时,则相应降低负荷。吊钩和卡环如有永久变形或裂纹时应报废更换,吊钩断面高度磨损达10%时应当重新更换。
5)抹灰工在操作前应检查架子、高凳是否牢固,架上物料散开放稳,层高3.6米以下的脚手架,采用脚手凳间距应小于2米。不准搭探头板。也严禁支搭在暖气片、水暖管道上。多项工程立体交叉作业应有防护措施,戴安全帽。临时用移动照明、机电设备严禁随意拆卸。操作工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6)木工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掌握机械的技术操作规程,了解其性能。不熟悉操作规程的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使用机械操作时,禁止戴手套,女工的发辫要绕入工作帽内。在操作前,现场清理干净,检查电源,在停电情况下检查各部,经试车正常运转后,方可进入工作状态。在使用电锯截料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锯的对面。锯料时前后二人协调用力,使用自动手压刨时,严禁将手伸入进料口附近,如短料放横时,必须停电后取。严禁在机械运转时用手去清锯末、刨花、齿渣等。对日常使用机械必须经常检查维护,定期注油,经常检查电线电器设备是否漏电、危险和妨碍作业的因素。
7)吊装工程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并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在吊装前应对吊装设备施工现场进行认真检查。起吊构件时,构件上及起重设备下严禁有人,也禁止放置任何物件。起吊大型构件时,在构件离开地面20-30厘米时进行一次检查,当构件升空时,禁止把构件悬在空中检修机具;安装高层建筑构件时,严禁上下两层交叉作业。风力大时,应停止吊装。雨雪后施工时要注意构件上的冰雪,防止触电。
2 结语
总之,安全生产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安全的需求,是人类自身的根本需求之一。当前,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可以相信,只要思想上预以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这个大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安全事故就可以避免发生。
一、前言
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另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而且一些投资商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忽略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殊不知,一旦出现建筑施工事故,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声誉,制约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且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幸,影响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来,国家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措施,一方面给企业领导敲响警钟,另一方面保障了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事实研究表明,自从颁布了这些法律法规措施,对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重大安全事故和死亡人数发生率明显下降,安全状况趋于好转。尽管如此,部分地区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他们可能事故涉及的工作人员数目很少,但是政府部门仍然不能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掉以轻心,力争做到建筑施工过程中万无一失。
二、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⑴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督促工作落实不到位。一些监管部门在执行工作时比较懈怠,监管体系不完善,执法不严厉,给一些投资商可乘之机,最终导致事故频频发生。⑵建设单位安全生产意识不高,企业安全生产规范不完善。有些单位领导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追求眼前的利益;有些单位制定的规范不科学不合理,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不高,施工时不按施工规范来行事,也没有建立质量安全监督部门;有的建设单位还将工程承包给毫无施工许可资质的企业。⑶监理单位的安全不规范。有的监理单位实力不强,甚至连必要的仪器设备都没有,工作人员也不专业、不敬业,需要审批的文件也不通过正轨的程序,只是自己说了算;有时甚至只是到了工程结束的时候才能看到监理人的影子;有的监理员同时带几个项目,对施工方案的把关不严,流于形式。⑷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行为不规范。有些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很差,在施工过程中不按规范进行施工;有的企业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事故责任制度也不明确,没有进行责任分解,大大降低了监管部门的执行力度;有的企业为了节省工程成本,在施工工程中没有为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设备,很多建筑工地脚手架的搭设未跟上施工进度,有些工作人员在无防护的情况下高处作业,另外,施工用电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一线工作人员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有些企业只是追求投资商的利益,“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非常严重。
据调查,2010年,我省共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26起,死亡57人,其中三级重大事故3起,死亡15人,与2009年相比,同比分别增长150%、200%。下面就来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首先,从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不强。一般建筑施工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农民工,他们整体安全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知识,在施工作业中也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习惯。另外,他们一般都想多挣钱,所以会自主加长工作的时间,导致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其次,建设单位节约生产成本,降低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资金投入。我们都知道,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有些建设单位为揽到工程而委曲求全,在投标时不计算安全施工设施的费用。一旦中标,建设单位为了节省工程成本,就将工程承包给一些安全体系不完善但便宜的包工头,建设单位也只是较少的安全施工设备,导致施工现场设备不足,一片混乱,这些都会带来安全隐患。
再次,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的营业执照,公司的监理员非专业化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监理员认为监理员的工作主要是控制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不重视安全,对一些安全生产规范不清楚,不掌握。法律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形同虚设。
三、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命脉,企业领导应该重视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应该在公司内部设置独立的安全监督部门,长期负责安全管理工作。该部门的负责人必须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扎实专业的管理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安全管理部门要建立科学、系统的施工规范,督促员工按章行事,不得违背。如果有工作人员触犯规范,一定要接受相应的惩罚,不得姑息。另外,管理部门还要担负起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的任务,提倡员工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从而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保护措施。其次,细化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做到各司其职,各担其责。企业应该成立施工领导小组、防火领导小组、抢险领导小组、事故处理小组、纠纷调解领导小组等,各个小组领导要互相配合协调,保证工程顺利的完成进度计划,这样一来,如果出现任何问题,相应的负责部门可以及时出面解决问题。在工地施工现场,应该成立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材料员、机管员等参与安全生产过程。
2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加大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有效的避免了管理工作人员的现象。企业与施工承包商要按照国家正规的程序签订《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投资商与承包商的责任、目标、任务。包承包了工程项目以后,要与其属下的各班组长签订《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责任书》,就这样一级一级的管理,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奖惩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就做到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工作人员自然不敢懈怠,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建设单位要加大安全生产部门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安全技术装备、防护设施要配备齐全,消除安全隐患因素,这是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最基本的措施。建设单位绝对不能因为节约生产成本而降低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往往更容易造成因小失大的后果。工程动工前,公司一定要做到“安全措施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及时拨付,并且要监督这笔资金确实是落到实处,不得私吞挪用。
4加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对策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专业素质相对低下,安全意识淡薄,大多具有肯吃苦、大胆、蛮干的淳朴本质。因此对这些奉献在施工前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很有必要,目的是不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切实增强其自我安全防范及自救能力,做到安全生产。首先就应该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一定的考核评分。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安全常识、现场经验分享活动,把安全教育以这种特殊化的形式进行日常普及,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建立安全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控制,关键是要建立职责分明的安全责任制,由公司总经理牵头,然后是项目部门经理,现场施工员、安全检查人员及全部工作人员层层落实,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同时制定完善的现场安全操作章程,任何个人都应该在这个章程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由领导带头照章程办事,并且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督,对违章办事的人员进行适度的处罚,使其受到教育,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从而狠抓工程质量,促进工程的顺利进
(3)淘汰陈旧设备,应用科学技术大力改善工作环境。根据工程规模,适度加大安全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资金投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地更新施工材料与现场操作设备,对于陈旧、对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设备要坚决淘汰掉,改进相对落后的施工工艺,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尤其是针对高空降落的高危险系数设备要仔细检查其牢固性,认真核实,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做到万无一失。同时积极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进一步改善现场施工的作业环境,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尽可能的降低人为错误的出现,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提高现场施工操作术水平。
(4)加强施工巡逻,建立现场紧急预案。在施工现场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应急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小组成员并细分责任,在施工现场张贴小组成员的姓名以及联系方式。一旦出现安全意外事故,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紧急处理。同时,施工现场应该配备各类应急救援物质以及相关设备,能在事故发生的最近时间内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另外,在施工现场应该加强巡逻,相关安全人员应该随时随地的了解施工动态,适时检查工地上的各种防范措施是否照章进行,监督施工单位是否及时的对施工现场的操作设备进行日常维修与养护,第一时间内发现安全隐患,并将这种隐患及时进行排除。一旦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一定要当场立即指出,找出原因,勒令整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一、预警系统的重要价值
第一,预警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对安全生产项目的安全级别进行有效的分级管控和预评估,对于即将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很好的警报能力。在建筑行业发生安全事故最多的是高空作业,可以建立起相应的分析参数对高空作业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控,在危险来临前做出有效的规避措施,对于减少高空坠亡十分有效。对于像物体打击、场地塌陷以及人机误伤,对于各个重要的保障环节进行合理科学的参数设定,建立起有效的安全预警技术指标,对于降低安全事故概率同样能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第二,安全预警系统的使用还可以促进项目施工企业对生产活动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安排。在我国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一般分为三级管理制度,即:施工方、项目部、施工组,这种三级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只是安全责任的分解,但是却缺乏统一的协调的资源整合优势,对于安全责任最终落到施工人员身上,而施工人员又是最容易忽视这些安全要约的人员,属于是安全生产执行力最弱的人员。安全预警系统的使用就意味着有相应的岗位和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当预警系统发出警告的时候,就会有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适当的安全事故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安全责任人主动意识的增强,推动着建设企业不断创新新的施工模式和协调模式。
二、科学合理预警系统建设原则
(一)预警系统的科学性原则
建立安全生产预警系统最重要的就是科学合理性,建立的预警系统必须要能对客安全生产进行本质上客观的反映,才具有真实性,开展相应工作才有针对性,对每一项安全预警指标的划分要有明确的涵义,不能出现相互混淆的指标参数划
(二)预警系统参数的可行性原则
预警系统最有价值的体现就是对于安全生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其产生的每一项预警指示参数都必须要有足够的数据作为支撑,确保每一项安全预警指标的设置都能够得到充足的数据支持,其产生的预警数值也必须要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预警指导管理的系统性原则
建筑施工生产项目是系统性的复杂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预警系统也要求必须是相应参数和指标构成的预警系统,必须要把所有资源整合为一个有效的整体,必须要对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要能保证所有数据之间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共同作用的前提下对于建设生产安全预警产生作用,而不是孤立的某一数据起作用,所产生的预警信息才具有价值。
(四)预警系统作用的实时性
施工现场环境不同、施工顺序安排不同,生产中存在的安全影响因素也就不同,这些危险因素总是随着建设活动的变化而随时在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预警系统能够根据不同情况下的作业情况能够进行有效调整。而这种有效调整又需要在现有数据基础上,能够将各种相关联的数据进行指标量化,能够进一步将各种指标进行量化,从多角度对变化的数据进行对比,能在有效时间内做出预警指示。
三、安全预警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数据收集系统
任何分析系统的有效运行都是建立在重组数据职称的基础之上的,安全预警系统同样如此,必须要在准确及时数据信息职称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有效判断。对于数据的应用一般是横向数据比较和纵向数据比较两类,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性,采集安全生产相关数据,一般是注重节点数据,主要参照事故发生的流程环节和其他企业发生事故的流程环节进行比较,其最终要求就是提供相应的动态信息,确保预警系统工作的及时性。
(二)预警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