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市场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3 11:26: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绿色农业市场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绿色农业市场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1992年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通过的《21世纪议程》,象征着人类开始步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促进持续发展的“绿色时代”。随后,环保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和民众所关心的议题,于是环境保护意识和市场营销观念相结合,产生了绿色营销思路。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的绿色营销对于推动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激发人们的潜在消费需求,保障人民健康和提高生活命质量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倍受关注。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其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在满足了对农产品数量要求之后,越来越注重农产品质量,营养、安全、卫生和无公害。因此,绿色农产品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 提高人民的生命质量已成为农产品绿色营销的内在动力。其次,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面临全球的环境问题,全球的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绿色消费已形成了一种消费趋势。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摆在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通过农产品的绿色营销,推进农业的绿色生产来实现。所以,绿色农产品营销是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最终的落脚点。第三,农产品绿色营销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环境保护措施的影响很大,绿色贸易壁垒正在成为我国未来出口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开拓世界绿色市场是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农产品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的绿色消费意识未被充分唤醒,绿色消费需求未被充分挖掘。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客观上经济发达程度影响,相当发达的地区消费能力要强一些,绿色消费的需求相对较高,相当落后的地区则需求相对较低。绿色消费市场有限。二是绿色消费的环境不成熟与规范导致绿色消费需求不能充分挖掘出来。如绿色产品检验、绿色标志使用不规范、执法不力引起绿色产品市场管理混乱,鱼目混珠,最终导致绿色消费意愿下降和消费市场的萎缩。

2、农产品绿色生产技术落后,生产布局也不合理。

绿色生产技术是绿色产品生产的基础,它包括绿色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等环节,其中主要问题表现为对绿色技术开发重视和支持的力度不够,技术应用中劳动者的素质不高等。在生产布局上表现为区域特色突出不够,规模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生产与市场联系松散,生产企业的收益不稳定影响了生产的积极性。

3、绿色生产与营销的环境因素需要进一步完善。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在自然环境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绿色产品生产的基础环境的恶化。如大量农药、化肥、除草剂使用,乡镇企业的“三废”污染等。在社会环境因素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不强,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认证体系也不完善影响了其生产。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法律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与改善,以提升绿色标志的权威性,提高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的信誉与竞争力。

4、绿色营销的措施不力。

从整体上看表现为绿色产品品牌意识不强:即生产的不稳定性、主动适应市场的能力低,对产品品牌战略考虑更少,从而影响了农产品生产企业的长期发展;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即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分散、规模偏小影响营销渠道的形成,对于鲜活类农产品要求的短渠道往往也无法满足,最终使绿色农产品的成本与价格上升,失去市场竞争力。市场运作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即由于农业企业普遍缺乏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少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自己的市场信息资源库,用于市场分析与决策。同时也较少引进、配送、拍卖和网络交易等现代营销方式去主动地适应市场。

三、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1、 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人们的绿色消费需求,形成庞大的绿色消费市场。

笔者认为,绿色消费意识不高并不是影响绿色消费市场的主要因素,而购买力水平、绿色农产品品质与价格、绿色农产品的识别是影响的主要因素。随着三农政策的实施,全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社会的购买力会大幅度提高,绿色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在绿色生产与流通方面,采用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生产符合现实市场与潜在市场需要的高品质产品,这是营销的关键。大多数农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消费品,需求弹性小,对人们的健康影响更直接,高品质的绿色产品更能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鲜活农产品的营养品质虽然较好,但保质期较短,快速便捷的流通渠道不仅可以保持绿色产品的品质,而且还可以防止流通损耗,降低流通成本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效的绿色产品识别是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子,因此,建立完善的绿色质量标准,严格绿色标志的使用与监管是解决绿色产品识别的有效途径。

2、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产品绿色营销环境

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制度环境的治理。在自然环境方面,由于近年来乡镇工业非规范性发展和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整个农业生态环境呈现恶化态势,尤其是交通条件较好的城市近郊,这些已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要加强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环境监测与治理。一是要对外来因子进行监控。如大气监测,灌溉水源的监控等,发现问题及时提请相关部门协同解决。二是要从内部通过改变耕作方式改善土壤理化特性,营造良好的自然生产环境。在制度、政策和法律环境方面,一是扶持与引导。二是监管与维护。因此,必须把生态保护、人文环境建设与发展绿色农业相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加速农业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绿色生产技术是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也是适应市场创造需求的主要手段,应从三方面开发与当地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相适应技术:一是直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绿色生产技术,它是绿色农产品品质的保证;二是用于流通环节的储运保质技术,它是扩大鲜活绿色产品市场营销范围保证;三是用于产品深加工的延伸加工技术,它是提高绿色产品附加值,延长产品保质期的主要手段。当地政府与管理部门应制定有利于农业绿色技术开发、推广与应用的制度与政策,完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绿色技术标准,进行绿色产品的认证、监督与检查,开拓国际市场,重视科技人员的激励,稳定绿色技术推广网络,加快技术转化,同时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以适应农业绿色技术普及与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方向。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原则应体现生态优先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向大规模产业集群方向发展,随着市场化的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土地集中导致农业龙头企业的产生,对内通过生态优势与区域特色进行整体布局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各具特色绿色农产品基地,并按统一标准进行投资、技术培训,实行规模化生产,以保证绿色产品品质的稳定。对外建立长期的市场策略,在互惠基础之上寻求持久性的合作伙伴,打造农业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以深化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健全产业化服务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培植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拳头绿色产品,创建自己品牌,增强竞争与创新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在发挥规模效应的基础上,提高绿色农产品的规模经营效益。

4、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建设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

将绿色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建设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是实现农产品价值的重要一环。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积极培育农产品的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培育绿色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有利于将技术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结合在一起并参与市场竞争,通过产供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将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生产逐步改造成规模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从而为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中的中介服务组织,如商、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保险、农民协会、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形成良好的农产品市场运作环境。

(2)积极构建适合绿色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于鲜活的绿色产品,便捷的流通渠道将更加有利于保持产品品质,降低流通费用,提高产品价格竞争优势。一是可以采取零层分销渠道策略。即生产企业自己设立绿色农产品的专卖店或在大型商场设立经营专柜[5] 。二是采取选择性分销策略。即在某一个地区选择几家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良好信誉的销售商来负责其绿色农产品的销售。三是采取特许加盟连销经营的分销策略。在企业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及相应的品牌优势后即采用此形式,来统一品牌名称,统一装修,统一配送,统一价格来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3)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绿色农产品品牌。品牌是消费者识别企业产品的一种有效途径。品牌的建立需要企业在营销活动中长期不断地努力。如申报绿色农产品品牌标志;通过标准化管理与完善地服务,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通过参加各种展会与竞争评级,扩大知名度。通过这一系列营销活动达到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和品牌附加值的目的。

(4)积极培养和引入营销人才,运用现代的营销手段去研究分析市场与开拓市场。我国农业生产企业的营销人才普遍缺乏,这是农业生产企业对市场适应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因此,首先企业要从长远的发展来培养和引进所需要的营销人才,学会利用市场资源,从被动地适应市场到主动地适应市场、再到主动地引导市场。其次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自己的市场信息资源库,用于企业的市场分析与决策;建立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对客户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积极引进网络广告、拍卖、网络交易、、配送等现代营销方式去主动地适应和开拓市场。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篇(2)

以SWOT模型对绿色有机食品市场分析,结合龙广自身特点以ST(多种经营战略)为主,构建起相应销售体系后,才能追求SO(增长型战略)方针,笔者提出构建龙广绿色有机食品“集散地”的构想。

龙广绿色有机食品“集散地”宗旨

融合中小型绿色有机食品企业信息,面对百姓餐桌需求、满足追求绿色健康饮食人群的菜篮子。坚持品质保证、绿色健康第一理念。

百姓支持的、信任的是龙广这个品牌。而龙广给予百姓的应是信誉的保证,绿色有机食品的品质保证。

“集”――聚集绿色有机食品企业、产品信息

1.乡村台《乡村大市场》栏目是最好的绿色有机食品产品信息区,可以聚集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信息,也可以最新的产品信息。

2.以龙广打折网网站为依托,以论坛、信息区等形式呈现,汇总中小型企业绿色有机食品商品信息以及加工厂对原材料的需求信息。

3.建立绿色有机食品商户联盟,汇总商户所提供的绿色有机食品以及原材料信息,形成企业对商户“面对面”的形式。企业提出对原材料的需要,提供百姓所需,而商户满足企业所提需求又可服务于百姓。

4.通过百姓在论坛或其他形式下反馈的市场信息,对企业、商户提出需求,企业和商户再从百姓角度出发完善商品,从而达到永远满足百姓的需要,令市场永远保持在“旺盛期”状态。

“散”――利用多功能的电子商务模式。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

1.以低廉的产品价格在广播中宣传,可通过小型绿色食品展销会形式出售同类产品。便于百姓购买又为中小型绿色有机食品企业打开销售出路。

2.可在龙广打折网中建立“绿色农场”专区,由商家自行建立销售窗口,可以为百姓提供更详尽的产品信息,并且将在节目中已宣传过的商品在网站中继续销售。

3.可以建立或者与企业合作开展绿色有机食品便民服务区,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便于百姓购买健康的、新鲜的绿色有机食品。

4.利用生活台《生活快乐购》节目销售形式展开团购环节,并将生活快乐购VIP卡作为绿色有机食品充值卡,通过移动推出的12581业务在家搞定买菜问题,成为龙广特色的呼叫中心,百姓通过打电话提出需购买的产品直接划去卡内费用,到附近的便民服务区或者指定地点领取即可。

5.针对龙广各频率节目中组成的听友俱乐部、联盟等分析成员需求,制定相应的供应、宣传模式,例如《母爱好时光》节目受众为准妈妈、妈妈,那么就可以为她们提供绿色果蔬有机食品等等。

6.建立例如“绿色有机食品农业手机报”一类的信息形式,以短信、彩信形式下发绿色农业知识、绿色有机食品销售渠道信息、绿色有机食品产品信息等。既满足企业、商户对市场信息的需求,又能满足百姓对绿色食品的购买需求。

篇(3)

[关键词]白象环境市场策略

方便面行业的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品牌竞争自然很激烈。白象集团作为我国一家主要生产方便面的民营企业,竞争是其必要面对的问题。进入该市场的品牌多,即使在同一品牌下还有不同的品种,培养高的品牌忠诚度并不容易,加上差异化程度不高,要想在某方面脱颖而出实属难上加难。从白象最初的建立到现在,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审时度势,制定新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发展。

一、市场分析

准确的市场分析是成功营销策略的首要任务,下面主要是宏观和微观环境两个角度进行的:

1.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包含了人口、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5个方面的内容。

(1)人口环境。有份数据公报中曾提到,截止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中国已经具备了构成大市场的第一基本因素。事实证明对于白象集团而言,这正是其所瞄准的市场机会。

(2)经济环境。从经济环境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增涨,人均收入增加,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力提高。虽然现全球都受到金融海啸的影响,但按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所给出的“恩格尔定律”来看,对食品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据康师傅去年的财务数据,其方便面、饮品及糕饼的营业额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40.10%、26.65%及36.72%。这也恰恰被证明!营销专家李志起对CBN记者表示:“经济衰退对快速消费品行业没有很大影响。”所以从经济大环境来看,是有利白象发展的。

(3)科学技术环境。从1992年康师傅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中国人对方便面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到近两年面体创新的新宠——五谷道场的出现。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业内两种主要创新方式:一是以大企业为主的对油炸方便面调味料的价值提升。二是非油炸面的成功上市。主要体现为对面体的结构性创新。科技将使已经成长壮大的中国方便面行业,获得更健康的长久发展。

(4)政治法律环境。解决三农问题成了当务之急。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分析,河南是全国的粮食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总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河南的粮食加工企业发展迅速,白象集团作为一个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30多亿元,是目前国内方便面最大的民族企业。为河南和全国的粮食深加工转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并直接带动的面粉厂、造纸厂、纸箱厂、精装纸公司、机械制造厂、调味料公司、运输公司等相关企业数千家,拉长了产业链,在促进城镇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5)社会文化环境。面食是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炸酱面、拉面、烩面等面食类食品一直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居民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饮食生活也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快捷、简单、美味和廉价的方便面迅速适应了时展的要求。

2.微观环境

微观环境主要是从企业自身、消费者、竞争者、行业四个方面来分析。

(1)企业自身分析。就白象而言,始终坚持“食泽民众、业润社会”的经营理念,专心食品,专注品质,以人为本,以食为天,创新领先,塑造健康的行业典范,不断刷新面食主张,引领新食界。白象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粮食深加工转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并直接带动了面粉厂、造纸厂、纸箱厂、精装纸公司、机械制造厂、调味料公司和运输公司等近千家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白象集团为促进国家的“三农”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消费者分析。很多消费者离不开方便面,那他们追求的核心产品是什么呢?两“便”和健康。一“便”是方便。例如,网吧中有很大一部分喜欢游戏或者学习电脑软件,这部分人对着电脑就不愿意离开,很多时候会选择方便面这种快餐式的食品;有些单身人士,不喜欢单独去吃饭,会选择方便面。二“便”就是便宜。随着人们对营养膳食愈加重视,消费者对方便面的需要已不仅限于两“便”的简单概念。伴随食品产业近期此起彼伏的“健康“呼声,人们对方便面的健康营养也更加重视起来,究竟怎样才能在保证方便的前提下,使方便面更加符合人们追求营养的需求,已经成为方便面企业和消费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3)竞争者分析。方便面市场的集中度是非常高的,仅康师傅和统一两个品牌就占据了整个市场份额的60%。康师傅在市场份额(在全国占有34%以上的市场份额)和忠诚度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很难有快速消费品的忠诚度能达到康师傅的76%这么高。统一是惟一一个有实力能与康师傅抗衡的品牌,但它的品牌忠诚度与康师傅的差距还是比较大。二者的产品线非常相似,不仅在方便面市场上,在茶饮料等其他市场上他们也是强劲的竞争对手。

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19日,是河北华龙面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日本日清食品株式会社“强强联合”组建成立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同时更要正确认识现在的竞争——双赢。从而使自己占有有利之势。

(4)行业分析。2001年~2003年方便面年度产量

通过以上的市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白象是有发展空间的。从宏观环境来看,虽然面对一定的威胁,但机会是非常多的;从微观环境来看,白象更是拥有很多自身的发展优势。

二、营销策略

结合以上的市场分析,当务之急就是制定新的营销策略来适应市场的发展。我们在这里主要是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来制定营销组合策略。

1.产品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过去的吃饱,很多人在吃方便面时会加入鸡蛋、火腿肠等食品,这说明方便面没营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曾有企业对消费者在营养与价格的选择上做过一个测试,即消费者是否会购买高价位的营养型方便面,发现人们对方便面的营养价值越来越重视,有超过三成的消费者表示肯定会或会购买营养型的方便面。技术要进步,工艺要改进,产品要出新,这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规律,也是时代的要求。

(1)新营养。基于目前我国居民的慢性病增长较快,年轻人患高血压、高血脂的数量明显增多,均衡营养成为现代都市人面临的重要问题等现实情况。企业可以生产象粗粮,野菜,鱼,中药(亮桑面),儿童面(含儿童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等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追求健康的需求。

(2)新面饼。大部分的方便面都是方形的,也有圆形,形状上很单一。作为白象而言,是不是结合白象的企业文化,作成象形的呢。还有就是方便面的面饼颜色,可以作成绿色(加入绿色蔬菜汁)菊黄色(加入胡萝卜汁)。从视觉上给消费者以冲击。

篇(4)

1、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Green Food)指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生产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制使用农药,不加非经许可的添加剂,经专门机构认定后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1]。绿色食品又称无公害食品或有机食品。消费者鉴别绿色食品和普通食品的方法是看其是否有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3部分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间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2]。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绿色食品来自自然、无污染的生产基地,生产过程也是符合人类健康要求,绿色食品能够给生命带来健康和保护。因此,人们也更愿意消费绿色食品。

2 、绿色食品的生产

2.1 、原料的环境条件

绿色食品的初级原料生产地必须没有工业污染,即没有直接污染。初级原料所在区域的上风向或水流上游没有污染源,否则有可能会给产地带来间接污染,造成该区域大气、土壤、草场及灌溉用水等受到污染或者破坏,使得初级原料达不到绿色食品标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要减少或者不使用化肥或者农药,以此避免对初级农产品的污染。以上3种绿色食品初级原料的条件,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存在。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基地要能长期保持其生态环境条件不下降。

2.2、 原料的生产操作规程

绿色食品初级原料生产过程有严格的操作要求,不能随意发挥,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无公害控制标准。农作物品种选择、化肥施用、作物病虫害防治及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特殊要求[3]。

2.3 、绿色食品的加工、贮藏、保鲜和运输

产品加工过程中,如果是人工加工,则必须保证人不会对绿色食品造成污染,如毛发污染或皮屑污染。如果是机器加工,要对机器进行严格消毒杀菌,保证机器本身不会对绿色食品造成污染。产品贮藏时,要对仓库进行严格的消毒,从而排除一切污染。绿色食品不能用紫外照射,因为会对绿色食品本身造成破坏。储存过程中要划分出独立的储存区存放,避免各种作物相互接触,引发污染。储存绿色食品的仓库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消灭可能存在的污染。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能随意添加食品添加剂,不能为了产品的外观好看,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色素。不能为了保持绿色食品的新鲜,过度使用防腐剂,不能为了改良绿色食品的品质,使用品质改良剂等添加剂。绿色食品的包装材料必须按要求选择,不使用假冒伪劣包装材料。产品流通媒介,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都要具备安全无污染条件,并且具备防止运输过程中产生污染的措施。

3、绿色食品的国内外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

3.1 、国际市场分析

发达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欧洲、北美、亚洲和大洋洲是绿色食品的主要需求和供给区。欧洲是生产和消费有机食品的主要市场之一。据行业云数据查询报告称,由于人们对保护环境和注重健康的意识增强,在过去的几年里,欧盟各国的有机食品市场得到快速发展[4]。欧洲绿色食品消费较多的国家有德国、荷兰、法国和意大利等。美国因其有机谷物产量一直很高,所以出口量较多。美国出口的有机谷物大部分销往亚洲,其中日本是最重要的进口国。同时,日本也是亚洲地区有机食品最大进口国,进口的有机食品种类也很多。大洋洲生产与消费有机食品最多的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有相关激励政策,因此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较快。

3.2、 国内市场分析

中国绿色食品销路有内销和出口。在中国31个省份中有58.06%的省份绿色食品供需不平衡,其中供大于求和需大于供各占1/2。绿色食品的销售额在迅速增长[5],但供需存在不平衡,市场活力旺盛。绿色食品市场潜力巨大,具有很大的发掘和成长空间。绿色食品的发展,要想有质的飞跃,一定要打开国际市场,才能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3.3 、绿色食品发展趋势

与发达国家的绿色食品业相比,中国的绿色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绿色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硬伤在于缺少系统的管理方式,在监管过程中,有时候缺乏理性管理思维。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不同的加工方式,绿色食品的吃法也会存在差异。质量监管体系进行监控的时候很难做到灵活监控,对各个环节不能完整掌握监管信息。对质量监控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对质量监督体系进行系统性的规范。

加强绿色食品质量管理,能够树立自身品牌的信誉度,加强品牌力量。能够拓宽销路,获得稳定的销路,质量是品牌的保障,也是企业生产的命脉。质量把控,能让产品走出国门,卖向世界,增加农民收入[6]。

4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仍有问题存在[7]。

4.1 、生产基地建设标准不明确,建设理念不完善,缺少示范性基地的榜样作用;造成部分地区的生产基地建设产出的绿色食品质量不高

抓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是重中之重,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好,能源源不断地为绿色食品产业提供原料。生产基地的建设需要地方产业长远打算。要提升生产基地的标准化水平。将生产基地建设的目标确定为“安全、环保、高效、优质”,找准发展方向,提升标准化水平,要严格落实操作标准。增大对化肥、农药管控力度,加大有机肥料的使用。增强示范基地建设,树立发展标杆。

4.2 、部分地区发展的绿色食品单一化趋势严重,绿色食品品种多元化不强,造成地区竞争力不足,创造的经济效益不高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丰富基地经营主体类型。采用多方合作的方法,破开单打独斗的局面,采取绿色食品合作社与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合作、绿色食品公司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合作等多元化的运营方式。通过以上合作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各机构之间的组织化、产业化和规模化,有效地为农民规避风险,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3 、完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配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提升基地现代化程度

优化社会化服务机制。政府部门统筹管理,参与制定有关文件政策。各地区先后从农民现代化种植技术培养,熟悉现代化售卖方式和背后原理,实现农民在家就能卖出自己的绿色食品。构建产品生产全流程追踪机制。为了让消费者能安心购买绿色食品,能够对问题食品追根溯源,实现自身消费权益保障,企业依托现有资源与技术建设产品检测中心。检测中心的检测手段与检测数据要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能够有地方检测且能及时检测。构建并不断优化奖惩体系。建立完整的考核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对考核合格或者优异的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好的企业能有更充足的力量和激情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考核不合格的企业,要适当惩罚。对多年考核不合格的企业,可以取消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授权。通过完整的考核政策,加速绿色产业升级改造。

4.4、 质量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质量监管包括对生产基地的环境要进行监控;要督促企业生产过程中遵守生产规程;对产出的产品要及时全面的检测,确保每一份产品都能达到标准;对绿色食品的包装,要体现美感,也要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与标准。质量监管很难做到全覆盖,监管方法缺乏系统性思维和科学的方法指导。解决该问题需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存在监管盲区。绿色食品加工的生产链条长,涉及到很多部门,每一环节的食品加工都需要合理的监管体系。要实现所有步骤的监管,是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因此,要在现有质量监管体系的基础上,找出更加适合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的质量监管体系,促进我国绿色食品质量的提升。

4.5、 绿色食品生产工艺急需升级改造

由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大量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应运而生。但众多绿色食品企业生产工艺参差不齐。绿色食品的生产,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和生产工艺技术规定。如果生产工艺不达标,那么生产出来的绿色食品很难达到标准要求,从而导致生产成本浪费,产品质量难以提升。于是,提升产品加工工艺成为提升绿色食品质量的必要改进过程。食品加工企业,要完善生产器械,在硬件上提供保障;改善生产技术;完善质量检测系统,及时地检测生产出的食品是否符合要求。

4.6、 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产品原料供应不稳定的问题

绿色食品原料是否达标直接影响产品能否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很多绿色食品企业在加工过程中,生产原料品质会影响到产品质量[8]。绿色食品证书有效期只有3a,在这3a内要有稳定的原料供应,且供应的原料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特殊要求。即使能够达到绿色食品原料供应基地要求,自然灾害也可能会给原料供应造成一定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建立有效稳定原料供应。地方政府或者龙头企业建立大型规模化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大型生产基地,有利于产品的质量保障,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户规避风险,降低经济损失,也能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降低成本,从而获得稳定低价的生产原料。为了避免经常更换生产场所带来的风险,就需要地方政府为原料生产基地划定专区。

4.7 、绿色食品品牌效应不足,导致竞争力下降

中国绿色食品的产品销售还处于起步阶段。宣传不到位,导致消费者不了解绿色产品。绿色食品包装过于简单,导致绿色食品卖相不佳。绿色食品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一些不良商家搞虚假宣传,破环绿色食品的整体市场氛围[9]。

打造消费者与商品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打造优质绿色食品品牌,发挥品牌价值效应,拉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大车”。品牌效应的发挥可以实现企业经济价值最大化。打造信息互通桥梁,打通绿色食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壁垒,培养绿色素养,唤起绿色需求,让消费者充分了解绿色食品,从而让消费者更愿意消费绿色食品。开展绿色食品促销,通过参加绿色食品展销会,提高产品知名度。在包装上采用绿色食品包装,突出绿色食品的独特优势,让产品更具特色,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消费者[10]。

5、 建议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虽已具备一定规模,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为了使绿色食品更加高质量发展,仍需要政府统筹管理,企业需要谋求长远发展。绿色食品关键是质量,只有质量过关,才能进入市场,取得相应的效益。增大宣传力度,让好产品走出小天地,迈向更大更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尚光贞.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农家科技(下旬刊) , 2019(05):278.

[2]罗霞.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研究及对策[J] .食品界,2020,84(07):89.

[3]王崇民.2019北京国际健康食品产业及有机绿色食品展在京开幕[J] .食品安全导刊。2020,263(Z1):19.

[4]郭清仪.浅谈绿色食品市场的培育与营销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 2020(05)-:62-63.

[5]梅洪尧,刘呈庆,李建春,等.中国绿色食品供需的耦合时空演变分析[J] .生态经济,2020,36(09):125-132.

[6]张鑫,李晓婧,曹世源,等.绿色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化分析[]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5):4.

[7]王艳民.抓好基地建设是绿色食品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任务[J].现代农业研究 , 2021,27(06):32,12.

篇(5)

1、项目名称:__县生物有机肥料厂建设

2、项目建设地点:__县__镇__钾肥厂

3、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

4、项目负责人:朱灶树

5、项目承办单位:__县农业局

6、项目技术负责人:詹荣辉

7、联系电话:0793-7416030

二、项目建设背景

__县位于赣、皖、浙三省交界腹地,国土面积444万亩,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aaa级文化与生态旅游示范区,也是江西省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县,生态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全县现有有机食品绿茶生产基地4万亩、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4万亩、绿色食品a级水稻生产基地1万亩。在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内,以生物有机肥料替代单纯的化肥,达到土壤投入与产出的平衡,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生物有机肥料集现代化肥的速效、传统有机肥的长效、有机物菌肥的增效于一体,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第四代新型活性肥料,产品主要用于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经济作物的肥源,不但能供应农作物全价营养,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而且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衍,对其他肥料有较好的吸附性和络合性,从根本上解决有机污染。生物有机肥料厂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市场上生物有机肥料供应不足的供需矛盾,促进生态农业农资供应体系的形成。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加入wto后,农业部迅即在全国启动了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量日趋增加。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江西建成沿海发达地区的三个基地和一个后花园,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把上饶建成赣、皖、浙、闽四省交界的中心区域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县委、县政府也提出了建设绿色__的发展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__如何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建设绿色__,关键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农业之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全县从开发有机绿色食品入手,先后培育出aa级绿色食品大鄣山茶、aa级清明丫玉茶、a级大鄣山大米、源发苦丁茶、鄣圣茶,经欧盟bcs有机食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有大鄣山茶、山黑猪、黑芝麻、银杏针、食用菌和35种中药材,建立了生态农业基地50万亩。但由于缺乏生物有机肥,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一般,而国内生物有机肥生产企业少,加之运输路途远,运输成本高,价位高,销售疲软。因此,尽快启动生物有机肥料厂建设项目是十分必要的。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生境条件优越。县域森林覆盖率达81.5%,水资源丰盈,光、热条件充足,生态环境得天独厚。20__年11月,经江西省农科院绿色食品检测中心对产地进行有关的环境监测、检验,全部数据达标,确认环境质量合格,十分适宜发展aa级绿色食品和生态有机食品。为策应绿色__建设,县里启动了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这些为生物有机肥的大面积应用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2)技术力量雄厚。全县县、乡、村三级共有农业科技人员48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130人,另还有近20__多名经农广校和农函大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民技术员。在1994年启动实施的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项目建设中,历经5年时间,全县探索出以良种推广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15种。技术上,完全可以保证生物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3)原材料有保障。生物有机肥料厂所需的秸杆、谷壳等原材料相当充足,完全可以满足生产,水源也有充分的保障。

四、市场分析预测

__县地处三省六县市接壤的边沿地带,生态优势明显,区位条件独特,是江西省绿色食品基地县和生产大县,每年对生物有机肥的缺口需求在3000-4000吨之间,且周边地区对生物有机肥的需求量也相当大。因此,生物有机肥料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设计年产3万吨生物有机肥,建设厂房及附属设施。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一年建成竣工,年产值3000万元。

项目引进北大江西高科技产业基地成套生产技术,主要工艺流程为:菌种培养有机物接种发酵降解(谷壳、猪粪、枯饼、秸饼)搅拌(根据市场需求可掺入n、p、k等肥)干燥制粒包装成品。主要设备:机械化生产主要设备有发酵塔(可用钢板自行制造)、粉碎机(20千瓦)、搅拌机、传送带、低温烘干机、制粒机、包装机。半机械化生产主要设备有粉碎机、低温烘干机、制粒机、包装机。

厂房可建棚架厂房,仓库可利用钾肥厂现有房屋。

六、建设地点选择分析

项目厂址选在__镇__钾肥厂内,位于省道景白公路沿线,已经开工的景婺黄、景婺常二条高速公路将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县供电公司在__镇建有变电所一座,

电力供应有充足保证。线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也一应俱全,覆盖城乡的能源电气网络已经形成。七、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总投资(以3万吨设计)2400万元。其中:建设资金1200万元,流动资金1200万元。

竣工投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剔除有机食品用肥生产成本700元/吨、a级绿色食品用肥生产成本1000元/吨,年投资利润率达10%以上,投资回收期10年。

八、环境保护

篇(6)

甄世杰高中毕业后便闯荡市场,有赚钱的喜悦,也有亏本的沮丧,更有市场分析的心得。他常看到因市场因素蜜瓜滞销或烂在地里,他深知靠单枪匹马不能抵御市场的风险。2008年,甄世杰凭借扶持创办专业农民合作社这个东风,当起了奥祥瓜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合作社将全县蜜瓜种植户和营销商贩有机地组织起来,并带动组建瓜菜产销合作社4个。合作社还引进蜜瓜新品种60多个,推广种植面积12000亩,带动示范农户5000多户。在生产经营中,合作社实行统一提供种子、统一产品种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包装、统一产品销售“五统一”服务,有力推动了绿色无公害产品推广种植。去年推广种植的“金红宝”蜜瓜获得全国水果类评比“二等奖”,并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科技种瓜新举措,抢占市场新高地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依靠科技是农民增收的最有效途径。几年来,甄世杰抢抓全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题生产模式政策机遇,聘请农技专家常年到地头为农户指导服务。通过运用无公害种植技术,有效减少了常规管理模式的资金投入,既减轻了瓜农的劳动强度,又使蜜瓜生产走向了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的轨道,确保了蜜瓜四季销售、长足发展。此外,合作社还积极拓展蜜瓜出口创汇业务, 2011年合作社将社员的蜜瓜出口到新加坡等国,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提高了蜜瓜产品的知名度,这为今后合作社的长足发展和优质农产品出口奠定了良好基础。

篇(7)

一、引言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它们与传统农业的融合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应运而生。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在产业链中处于低端,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要想改变这一趋势,就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加入到互联网发展这趟高速列车上。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互联网+农业”将会使我国的农业产业升级迎来最好的时机。因此,将现代互联网技术引入到传统农业领域中,将成为一种新业态,新趋势。

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市场分析

目前,安全、绿色、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对于城市里的老百姓来说,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备受他们的青睐,在一些大城市中,安全食材的市场已经逐步的火热化,而我们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种类众多,需求的市场也很大,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也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宝贵的资源急需走向市场。其次,由于农村的信息较闭塞,很多好的农产品没有销售渠道,以致于滞销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微博中也经常看到有求助买农产品的信息,基于这种背景,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将农村里那些健康无公害的农产品推广到有需求的城市中,是打破信息障碍壁垒,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再次,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大量农村人涌入城市,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这些人也把“家乡”情结带到了城市,随着他们进入城市后,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也就使得众多的农村产品成为了他们需求品,对于他们的需求,虽然各种生态农产品专卖店也在逐步兴起,但由于商圈的地域限制或专卖产品来源地单一的限制等,一些特产超市产品质量或特性往往不能得到他们对过去乡村产品的认可,使得其市场需求根本得不到满足。

三、“互联网+”为农业带来的机遇

1、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农产品流通经营领域的探索越来越活跃,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已经初步建立。农业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先进的市场理念在农村也逐渐普及开来,这也对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建立起了促进作用。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使用门槛越来越低,互联网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也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活动,这也是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发展较快的一个原因。

2、加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现代农业正好符合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背景,符合我国农业需要转变生产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因此农业信息化或将成为助力器和新动能,加速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多地区出现鲜活农产品滞销,买贵卖难的现象,而互联网大数据带来的海量数据将为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难题提供途径。我国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过去以生产为中心,转变至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以销定产倒逼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

3、全方位信息服务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常态,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农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准确的把握了天气、土壤、水分、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等信息,更加有效的指导农业的育种、栽培、施肥、灌溉等生产过程,一方面实现了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促成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业资源利用率以及劳动生产率。”互联网+农业“正逐渐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4、新农民的出现

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下,一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型职业农民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搞产品促销,那些已经走入城市的人也开始带着新知识、新技术返乡创业,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考取公务员留在农村当村官带领农民发家致富,也开始出现大批企业带着资金和互联网成果投资农业,他们都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农民。虽然们目前新农民这个群体还不够庞大,但他们正深刻地改造着传统农业,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身上彰显着蓬勃的生命力,嫣然成为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的前锋。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少阻碍,例如部分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不高,观念落后技术推广较难,以及缺乏互联网专业人才,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就是互联网农业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商业模式不够完善。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就必须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生产链,面向全社会广纳良才,加快培育扶持一批既懂互联网又懂农业的新农民,发展智慧农业和智能农业。“互联网+农业”发展需要理性,它一时可能不会为农业带来颠覆性变化,但此时迈出一小步,未来定会成功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吴絮颖.“互联网+”对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作用探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5:208-212

篇(8)

项目名称确定为“绿行校园单车租赁服务公司”。取“绿色单车、快乐出行”的寓意。公司性质定位于校园服务类上,以在校大学生、职工(及职工家属)为主要消费群体,主要依靠租金来获取利润。公司在主营租赁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校内单车协会。通过单车协会举办的各项活动来吸引更多的顾客,进一步刺激消费者消费,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此项目小成本、低风险,易管理、市场广,硬件要求低,服务规范。本项目不仅以创业谋利为主要目的,同时对解除在校大学生出行烦恼,打击校内偷车分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服务介绍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概念的深入人心,自行车行业作为绿色无污染,环保节能的交通工具,越来越深受人们的欢迎。

据市场调查分析,在大学校园中大多数同学对自行车的需求不是每时每刻的,偶尔用几次的情况非常多,有车的同学担心车辆丢失及老化损坏,没车的同学出行麻烦,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令大学生苦恼又难以解决。

此外,现在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裕,都喜欢利用周末、节假日在学校附近进行短途游玩儿,而骑车游玩无疑是他们向往的最佳选择。

在校内建立自行车租赁服务平台,必然会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大力支持,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三、市场分析

**农业大学占地面积大,随着“十三五”期间学校整体规划的逐步落实,校园规模将进一步得到扩充。由此,学生的交通出行问题也会相应产生。宿舍、食堂、教学楼、创新中心、图书馆、院办、植物园等位置分布较为分散,依靠步行前往十分困难,浪费时间而且体力消耗较大。学生经常需要外出,如到马官桥、炮校、干校等,外出的方式一般为公交车(投币或刷卡)、出租车或步行。公交车拥挤不安全,出租车费用太高。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便捷的自行车便成为大学生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宿舍楼内不允许存放自行车,学生们只能把车停在室外露天停车位。车辆不仅会因为风吹日晒雨淋,易被腐蚀老化,而且由于没有安全保障系统,车辆易损坏、丢失现象严重。因此同学们几乎没有买车的愿望。如果校内提供一个自行车租赁服务平台,同学们只要拿出几角钱就可以轻松解决烦恼,他们肯定会欣然接受。可见,绿行校园单车租赁服务公司的成立,一定会得到广大同学的大力支持。

**农业大学位于**区东面,与东陵公园、森林公园、龙潭、鸟岛、世博园、浑河等诸多旅游娱乐景区为邻。这些景区都是大学生在课余及节假日时间休闲、游玩、会友、约会的理想去处。依靠步行、公交等出行方式不是十分方便,自行车实为最佳选择,因此单车租赁具有充满活力的市场。

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群体不断扩大,对于自行车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综上所述,**农业大学具有十分广阔的单车租赁市场,并且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具有十分大的可行性。

四、竞争分析

自行车租赁服务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市场上从事该行业的企业很少,立足于校园的更是为数不多,发展潜力和市场开发空间巨大。而且自行车租赁与其它服务(产品)行业相比,竞争压力小。根据初步分析,存在竞争对手如下:

4.1同行竞争分析

我公司作为农大首家自行车租赁企业,公司拥有良好健全的经营模式及营销战略,通过低价位、高质量服务,迅速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力求在较短时间内占领农大市场。该行业易被效仿不易被突破,所以对手很难找到更好的经营手段超越我公司,抢占市场。应对竞争对手,我公司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调整经营战略,来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维护公司利益。尽可能将对手挤出市场。

4.2公交车、出租车竞争分析

从外出交通工具方面看,公交、出租作为主要竞争对手,途经农大的公交线路有148、168、218、386等。虽然车次多,出行便利,但路线固定繁杂、车内拥挤喧闹、卫生条件差,扒手多,财务易损失;出租车及雷锋号方便快捷但价格昂贵,普通学生难以接受;而自行车价格低、经济环保、方便快捷,沿途自由停走,不受约束,灵活性强,并能起到健身的作用,是学生短途出行的最佳选择。

4.3有车群体竞争分析

学校有一部分学生群体,他们自己没有自行车,但可以向同学借用。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出行问题,又节省了花销。但是考虑到向同学借车不仅麻烦,碍于面子,而且一旦车子损坏甚至丢失,导致尴尬局面不好解决,所以绝大多数学生愿意选择花钱租车来使用。

经过统计分析,校园里有车学生人数不到全校人数的4%。由于比例较小,不至于给我公司造成太大影响。

公司成立初期势必要面临种种困难。针对每一难题,团队会齐心协力,认真探讨,找出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不断完善经营体制,优化管理模式。相信公司定会长期稳定充满活力的向前发展。

五、营销策略与销售

5.1租借(寄存)方式

凭本人学生证、借书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或现金抵押领取(寄存)自行车,并签署相关协议。还车(取车)时交费。

5.2价格策略

5.2.1车辆来源:绝大部分自行车直接从厂家批量采购;同时收购保养程度较新的二手车。

5.2.2价格定位:

⑴自行车租赁套餐:

每小时0.5元;

包天(早6点——晚9点)4元钱;

包周20元;

包月45元。

⑵车辆代管套餐:

按天代管:自行车0.3元/天;电动自行车1.5元/天。

按周代管:自行车1.5元/周;电动自行车8元/周。

按月代管:自行车5元/月;电动自行车25元/月。

⑶优惠政策:集体租车、预定租车、长期租车可享受优先租用及打折服务。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程度与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套餐。

5.3营销策略

5.3.1宣传方式:

我们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沈农在校学生,除宣传海报、发传单,还将用QQ、微博、飞信、人人网、校内广播、寝室黑板、LED显示屏等途径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向大家传递公司信息。在取得一定经营成果之后,逐步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向网络服务方向发展。宿舍楼配置服务人员,成片式管理,方便条理,权责分明。

5.3.2销售渠道:

通过印制传单,举办活动,试骑车等方式直接经营推广。联系农大周边商家共同协作,互利共赢。通过举办特别活动来回馈老顾客,吸引新顾客,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5.3.3设立分公司:

在公司达到一定规模后,可向校外发展,在**全市的大学招聘,建立分公司。使公司成为**高校全新、健康、阳光、运动的品牌公司。

5.3.4售后服务:

全部自行车定点定期维修,与修车工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实行互惠方案。对车辆损坏程度划分等级,进行免费或收费的售后服务。

5.3.5回收处理:

低价回收校内闲置车辆,重组翻新后出售,从中获取一定的差价。

5.3.6其他:赞助运动会及其他活动。

5.4自行车协会

公司成立自行车协会,在校内举办各种有趣的游戏,如修车比赛、车技挑战、车辆组装…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组织自行车旅游团队,利用节假日进行远行旅游,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以骑文化推进公司品牌,以骑运动倡导健身行为,为公司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

5.5公司发展目标

公司初期规模小,面向消费群体单一,故公司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两步走战略。

5.5.1完善运行模式

在公司发展成熟后,进一步购置车辆,扩建车库。建立网络数据库,采用“一卡通”计算机计费管理系统,取代传统的人工笔录。完善运行模式,垄断校内市场.在保证运作质量及效率的情况下,部分工作人员由学生担任(比如值班、维修任务),为一部分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5.5.2开拓校外市场

在公司做大的前提下,考虑在其他大学内建立分公司,进一步走向全市。促进全民健身运动,为绿色环保做出贡献,回报社会。

六、财务分析

6.1融资

自筹:团队成员共同出资。

争取商家赞助:通过与赞助商合作,吸引投资资金,用于经营运作。

商业贷款:通过担保人担保,获取小额度贷款用于创业。

6.2经营财务分析

鉴于对目标市场的调查与预测,经营财务分析如下:

收入:

⑴主营业务收入:

预计在公司正常经营情况下每月按月租制套餐租出8辆自行车;按周租制套餐租出5辆自行车;按日租制套餐每天租车数量浮动在4~20辆;按小时制每天租车数量浮动在6~25辆。

月租制:360元/月(8*45)

周租制:400元/月(5*20*4)

日租制(早6晚9):480元/月~2400元/月(4*4*30~20*4*30)

小时制(平均4小时):360元/月~1500元/月(6*0.5*4*30~25*0.5*4*30)

⑵非主营业务收入:

车辆代管:预计自行车每天5人次,每周10人次,每月20人次;电动自行车每天2人次,每周4人次,每月5人次。收入为548元/月。(5*0.3*30+10*1.5*4+20*5+2*1.5*30+4*8*4+5*25)

损坏丢失赔偿:对车辆损坏者酌情收取维修费或成本费;车辆丢失一律按原价赔偿。

协会会费:每学年预计大约有会员20~70人,每人收取会费10元/年。收入为200~700元/年。

其他收入:

故年收入浮动区间:15480~40180元

支出:

车库租赁费用:300元/月

保养维修费用:50~100元/月

宣传费用:200元/年

税务支出:

其他费用:

故年支出浮动区间:6700~10000元

盈余:

年最高盈余:33480元年最低盈余:5480元

(年平均营业时间8个月)

6.3风险

停水停电,不良天气等突发非人为因素,及客户积极性不高,客源少,导致收入受到影响,利润降低。

6.4利润再分配

增加投入费用用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车辆质量,增加数量、种类,积极举办车协活动,购置礼品,回馈顾客。

七、公司介绍

7.1公司名称:绿行校园单车租赁服务公司

7.2公司宗旨:以优质服务打造校园绿色新时尚

7.3公司性质:社会服务类

7.4团队结构:

总经理:

组织实施公司年度计划、财务预算报告及使用方案,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代表公司签署有关协议、合同和处理相关事宜,协调各部门关系,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

市场营销部:

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建立和完善营销策略,搜集行业信息,进行市场调研,为公司各项活动提供决策依据,提出未来市场分析、发展方向和规划。

财务部:

篇(9)

绿色浪潮随着时代的推进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人更重视绿色饮食,绿色消费;几乎所有事物都被扣上了一个绿色的帽子。环保以及饮食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题,无农药残留无公害食品成为了人们衡量饮食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农产品也在很大程度上被绿色浪潮所冲刷。农产品的贸易也在不断接近绿色化,国家间衡量农产品的标准也变得越来越严格,辽宁省农产品状况虽然在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很大方面的不足亟待提高。

目前,国内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法对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研究比较多。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农业生产布局,忽略了如何按照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业。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通过建立3个测定指标,即规模优势指数、产量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通过这些指数来看辽宁省玉米、稻谷、苹果、梨、葡萄、肉、禽蛋和海水产品等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从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液的关联角度来看,辽宁省要将农副食品加工业生产、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作为其农产品加工业的三大支柱产业,加大支持和扶持力度。但是,在辽宁省内区域间农产品生产同样存在不平衡问题,因此有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产量比较指数共同决定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最高的也是盘锦、营口、尽管辽阳产量比较优势指数略低于全省水平,但是因为其规模比较优势明显,其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仍排在第三位,接下来是沈阳和丹东,其综合比较优势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辽宁依靠自身区位优势、地理优势和国家扶植农业的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结构和硬件设备,逐渐成为了高产高效的农业示范省。辽宁在最近5年农业进出口总量跃居全国第三,农业成绩令人瞩目。

从贸易总量上来看,辽宁省的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在全国各省中的排名逐渐攀升。山东省农产品贸易全国第一大省,辽宁省的农产品出口少于山东、吉林、浙江和广东省;进口要少于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出口结构相对合理。辽宁省靠自身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进出口的结构上来看,辽宁省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以大宗粮食作物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主。另外冻鸡、水产品和苹果的出口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玉米和水稻分别是辽宁省的第一和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辽宁特殊的地理环境,培育出全国范围内质量较高的玉米和水稻,所以这两类产品也是辽宁省出口总额中出口最多的,因此辽宁省在我国农产业地位仍处于高度发展时期。

辽宁农产品贸易保持着不断增长的势头,但从总体上看,农业外向型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所站比重仍然较小,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还不够高,农产品品牌化仍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应对贸易壁垒的能力还不够高。农业“走出去”尚处于初始阶段,辽宁省农产品发展状况极不平衡,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大连,沈阳,丹东等少数几个城市。而其他城市很少有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盘锦大米虽然很有名,但发展状况也亟待提高,走多点发展才是带动辽宁省经济农业的真正途径,发展不平衡会导致很多状况发生,技术化的普及投资力度加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实现农产品绿色化。在产业结构方面加大力度,选择自己的优势产品进行大力扶持并发展,完善省内的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在辽东半岛完成农业的比较优势出口,促进农业的真正发展,对我国农产品经济做出长足的贡献。第一,就目前辽宁省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以沈阳、大连、丹东、盘锦较为先进,尤其在沈阳苏家屯区的现代化农产品基地硬件建设方面,达到了一定的现代化程度,就总体辽宁省状况而言硬件程度并不达标,无法达到粮食的国际化生产标准,也就是说在绿色浪潮下的辽宁省农业的发展并不是完美无缺,在农产品的质量方面在国内有一定的成就,可在国际方面无法达到要求的绿色标准,所以要想在根本上发展辽宁省的农业建设必须要提升辽宁省农产品基地的建设。第二,中国作为世界的农业出口大国,已跃居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和第五大出口国,可较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的农业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而在国内各省之间的农业竞争程度并不是很高,无法使农业状况根本地提升到发达国家的行列,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想要从根本上发展全国的绿色农业还是要从根本政策上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发展我国的绿色农业。第三,我国加入WTO之后,如何提高出口组织化程度,帮助农民进入市场,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国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完善绿色农业,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实现组织化程度,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先示范后推广,政府要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要违背农民的意愿,最可取的方法就是先示范后推广,使农民意识到组织起来的意愿和作用,学会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改变基地建设,出口组织化程度滞后的现状。

辽宁省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在绿色浪潮下所面临的新的形式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数量、规模及效益等方面,更主要的还体现在创新动力不足。现代农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创自主绿色农业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运用现代营销方式,组织带领千家万户的农民进行大规模生产,进入国际国内市场,使他们更多、更快地增收。当前我们要特别注意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认证体系的建设,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绿色营销实施的总体要求是在营销过程和各层面中重视环境保护,贯彻绿色意识。辽宁省农产品建设方面还缺乏自身的农业品牌,品牌创建能力还不强,对于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而言,品牌化农业越来越普及。不仅在衣服、皮包、皮鞋、手表需要品牌,就连日常饮食大米、鸭蛋等农副产品都越来越趋向品牌化。创建辽宁省自身的农产品品牌,不仅会更好地树立品牌的形象有利于更好的出口前景,更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国外的品牌认知度。

我国人口众多,人们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农产品的生产及其加工品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水源污染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河流的污染直接影响水产品的卫生质量;农药、兽药的滥用,造成农产品中的农、兽药的滥用,造成农产品中的农兽药残留超标;违规或超标使用添加剂,使得一些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不符合健康和环保要求。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20%~30%的蔬菜存在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问题,使其出口受阻。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管理,标准化与认证体系建设滞后,食品安全的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没有接轨,检验技术和检验手段也有待改进。农产品和食品生产以小规模个体农户为主题,加工企业规模不大,级数含量不高,竞争实力不强,战略经营的理念和市场营销能力比较薄弱,对国际市场的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标准的动向知之甚少,不能适应快速多变的国际市场需求。所以优先考虑产品的质量及功效,产品自身要绿色环保。这就需要国家的帮助和支持,以技术为后盾大力研发绿色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不仅要达到国内的指标,在国际和出口方面也要达到可行的标准,这样才会实现国家农产品出口不会在贸易壁垒的冲击下遭受重大的打击。

总而言之,辽宁省农业发展较快。农产品进出口额排全国前列,在这种高速发展的农业状况下,我们应该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身问题,并找出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使我省农业在绿色的浪潮中不会被摧跨,反而会乘风破浪,不断向前发展成为真正的农业大省,来实现辽宁省农产品的真正绿色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0年.

[2]辽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0年.

[3]刘阳.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财会月刊,2006年24期.

[4]王佳彤.辽宁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271-02

1引言

浙江是一个特色农业大省,近年来,浙江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建设效益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为主导,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发展实力显著提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浙江特色经济的发展, 需要大量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和基层职业技术人员。据浙江省农业厅调查:全省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大学生只有1153人,平均每个县(市、区)只有13名。农村专业人才的短缺,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作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农业院校,如何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1]。

2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水果、茶叶、水产品、竹笋、畜禽、蔬菜、食用菌、花卉苗木、蚕茧、中药材等十大主导产业。农业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出现了名茶、食用菌、杨梅、毛竹、中药材、珍珠、花卉、奶牛等一批专业乡镇,经国家有关部门命名的“特产之乡”已达到120多个,浙西南蚕桑、浙东南蔬菜、浙北油菜、浙中茶果等产业带也初步形成。2011年,浙江产茶16.97万t,水果712.36万t,蔬菜1815.61万t,水产品519.8万t。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总面积近133.3万hm2,各项产量居全国之首。

虽然浙江特色农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有一些问题引人关注。

(1)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目前专业合作社成员仅占农户总数的2.7%;合作社注册资金在5万元以下达50%,辐射带动小;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者99%都是农民,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有限,对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大都模糊不清,合作社运行质量不高。

(2)营稍意识淡薄,盲目生产。目前农产品市场一般产品居多,没有对市场进行细分,产品大多为同质产品。而且由于信息缺乏,盲目生产, 什么赚钱种什么, 经常一哄而上一哄而下,造成农产品市场波动。产品品牌意识淡薄,对如何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方名牌等方面的认证知识相当缺乏,导致农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

(3)农产品整体质量不高,农业标准化明显滞后。浙江特色农业的发展正逐步面临国际化的压力。影响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绿色壁垒,诸如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屡屡成为发达国家对农产品进口设限的武器。绿色壁垒造成了浙江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下降,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产品出口形势,很多企业由于自身原因难以应对。浙江农产品生产经营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尚未达到规模化生产,技术不高,农产品标准体系、农产品评价体系与国际标准不接轨,农业检测体系落后,使得浙江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不到保证。

3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确定人才培

养方向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基地之一,农业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加大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新兴优势产业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2]。针对浙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可以新开设如合作经济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等与特色农业生产相关的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就业方向上加强市场调研, 教学内容上与国际接轨[3]。

(1)合作经济管理专业,面向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及涉农的基层组织,开设“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专业,专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开设合作经济、合作社管理、市场分析技术、农产品营销、项目管理、网络营销、创业管理等主要课程。

(2)农产品营销专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环境,可以设立“农产品营销”专业,为农业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培养既掌握先进营销理论知识,又掌握农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现代营销意识、国际视野和创业意识,面向农业生产,能解决农产品销售与流通问题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3)农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面对目前市场上农产品质量问题,可以设立“农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专业,培养一批既能掌握农产品的生产、农产品质量监督与农业经营管理的方法, 了解农产品标准化运作,又能进行农业企业策划和自我创业的新型农业应用型人才。

4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也是农业高职院校必须担当的基本社会责任。

农民职业教育可分为农业从业人员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两大类。高职院校可以整合自己的教学资源担当这一重任,借助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 等平台,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全面实现农村小康和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储备人才资源。参考文献:

上一篇: 教育方法 下一篇: 化学生物工程专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