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5 10:04: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国民经济体制改革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进行,社会发展中产生了诸多矛盾与困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为了化解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平衡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使得经济能够正常运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支持。与此同时,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能使社会发展朝着稳步,健康的方向迈进,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现代化的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越发重要,改革越深入,越能化解社会中出现的问题。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推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在相互竞争。这时候,建立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生活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措施。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大致相同,即力图化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深入进行。
2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
的要求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市场的自发性与盲目性导致市场经济的运行的紊乱,市场调节的失衡,使得国家难以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带来国民经济失衡,经济波动幅度大,物价无规律变化,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后劲支持,但是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尚待提升,人才储备不足,专业性人才的缺乏使得经收稿日期:2016-11-18作者简介:樊园杰(1983-),女,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基金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6041016-4);山西大同大学2014年度科研基金(2014K9)。济后劲明显不足。要大力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社会提倡创新创业,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支持。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化解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力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国民经济水平,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失衡状态,利用经济体制改革,将企业资本的所有权还给企业,企业自身控制内部生产活动,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步发展。
3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一体化,国际形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之下,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不可逆转,这不仅仅是机遇,更代表了竞争的加剧。政治一体化的出现,欧盟联立,导致贸易壁垒现象日益加剧,如果中国不加强改革开放政策,固守自封,必然会落后在世界潮流之下,不断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构建,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稳定国内形势的必然要求。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要切实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科学创新力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收入分配不均等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必须深化经济,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大科学创新研发支持力度,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后劲支持[2]。与此同时,一方面要平衡好市场调节与国家调控间的天平,合理调控市场经济,使垄断性权力达到遏制,为新的经济力量产生提供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国家要适当下放国家权力,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有效监管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市场经济的独特性与优越性,维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改革中出现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难以完全消除的,旧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新的矛盾又出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依次化解层出不穷矛盾的过程。在改革经济体制和不断解决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的矛盾下,要不断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主要力量,将经济体制改革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搞好的情况下,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可想而知,这是一个极为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主义国家的建设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步加强,经济的不稳定性也在愈演愈烈,为了极大降低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形为一个较为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就成为必然要求。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化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使经济平稳运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3]。
4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改革中不断出现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经济正常、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力图解决这些问题的条件。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既存在着相辅形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又一脉相承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条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化解困难,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也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环境。二者具有相一致的要求和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改革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要求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平稳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作者:樊园杰 王婷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
参考文献:
1、发改委,即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是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
2、发改委的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情况,进行宏观经济的预测、预警;汇总和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等,其职能涵盖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发展、国内外市场状况,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取代体制。取代体制,使农民部分获得了生产经营自、家庭自治权、产品享有权等,实现了生产经营过程中责、权、利的统一,劳动者能够根据自然条件的变化随时随地灵活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民的创造潜力,农业实现高速增长,农村生活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第二阶段(1985-1991年),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连续几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导致了农产品统购与派购制度的改革,这一改革是对农产品流通体制走向市场的重大突破(郭书田,2008)。同时,国家决定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国家一方面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鼓励农民从事工商业等非农产业活动和发展乡镇企业。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异军突起,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从传统的农业单一结构转向多部门的综合发展。通过这一时期的改革,市场机制逐渐被引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之中,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奠定了基础。
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它赖以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财政资金和增加积累的源泉。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企业职工的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之所需。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量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人则认为是市场畅销或上缴利润,也有人认为是产值。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考核企业的单项经济指标。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这一论断完全反映出现代管理中有关“投入产出法”的实际运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规则、有计划地按着“优质、低耗、高产、安全”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标,有程序、有系统地组织企业的生产技术,分配销售等环节的工作,通过产品销售回收资金。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计算其投入、产出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从而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形成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对此,分别研究建立它们各自的管理规律和管理途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八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抓好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三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经济体制改革上述三个相互联系的任务提出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又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管理体制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和微观基础。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二者之间虽然没有天然的鸿沟,但也决不仅仅是范围的区别、量的区别、层次的区别。
一、从内涵上划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要有两个标志
第一,是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公司,它的范围再大,产值再高,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微观经济范畴。而县、乡的经济,它的范围再小,产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属宏观经济范畴。在旧的体制下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实际上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全国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企业,也就很难区分宏观与微观经济。第二,是否是经济总体。一般说宏观经济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而微观经济则表现为一定的经济个体或经济系统要素。据此,不难得出结论,宏观经济就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其外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地区、城市、部门、县、乡镇总体等。微观经济则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活动,其外延包括企业、公司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单从管理主体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是国家政府机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职能所进行的管理则是宏观经济管理。这一点也是划分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大体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所进行的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等过程。在这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宏观管理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是它的客体,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是目的。规划、调节、监督、服务则是它应发挥的主要经济职能。
二、理解、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
综观我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坚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国民经济就不能协调稳定地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这是由它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与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它的特点主要是:(1)管理主体的行政性;(2)管理客体的总体性;(3)管理方式的间接性;(4)所需信息的综合性;(5)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其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主体与客体不同;(3)管理内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
总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不同于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指导思想、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说,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力求做到计划与市场即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宏观调控体系则以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为前提,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混淆一起,统包统揽。宏观调控体系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国家政府部门以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长远和全局发展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上。从管理方法上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主要运用间接管理的方式,运用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引导,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运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1、将原地区行署经济贸易处负责的产业政策、技术改造和投资管理、重要工业品及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等职能划入;
2、将原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职能整体并入。
(二)增加的职能
食盐、烤烟、成品油等国家重要物资的宏观管理以及成品油的网络规划、布局建设等职能。
(三)转变的职能
1、加快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将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和技术改造投资管理整合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2、加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重大问题的研究,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性工作。加强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和重大问题协调,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并提出全市实施产业政策的意见。
3、取消商有关部门确定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总量和确定商业银行贷款、直接融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职能。
二、主要职责
(一)研究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衔接、平衡各主要行业的行业规划;研究提出总量平衡、发展速度和结构调整的调控目标及调控政策;作好社会总需求总供给等重要经济总量的综合平衡和重大经济指标比例的协调。
(二)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西部地区开发的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全市开发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提出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措施;研究提出我市吸引人才的政策建议。
(三)依据国家和省上产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全市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和促进全市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四)研究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全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的建议,指导和推进总体经济体制改革。
(五)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规划重点项目和生产力布局;建议安排财政性建设资金;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和监督管理重点建设项目;编报、下达利用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和用汇投资项目;负责全市投资体制改革工作。
(六)负责限额内政府投资项目即全部或部分使用了国家补助资金、国债资金、省级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资金以及政府承担偿还或担保责任的国外贷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审查上报、竣工验收工作。
(七)负责搞好纳入省计划的基本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含概算调整)、竣工验收的审查上报审批工作;审批限额以内基本建设项目,审查申报限额以上项目。
(八)组织和管理重点项目稽察工作,督办省稽查办交办的案件。
(九)依据国家《招标投标法》和省上制定的实施办法,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有关《招标投标法》配套规定;对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指定招标公告的媒体;组建全市跨部门、跨县(区)的综合性评标专家库。
(十)拟订和协调全市国土开发、整治、利用和保护的政策意见,编制区域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扶持国扶贫困县(区)发展经济,搞好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推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搞好项目方案的审查、上报及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验收,促进扶贫开发工作。
(十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出全市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并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衔接农村专项规划和政策;贯彻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研究并制定工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十二)研究分析市场事关群众生产、生活切身利益的供求状况和重要商品供求总量平衡,组织制订重要农产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发展规划、调控政策;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制定粮食储备和物资储备计划;指导、监督重要物资的流通:提出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
(十三)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衔接平衡,协调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全市科技发展的方向、重点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组织制订科技项目攻关计划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并转化为生产力。
(十四)搞好宏观经济预测、预警和分析研究,参与研究运用税率和价格等主要经济手段的政策建议;组织或参与地方经济法规的起草和协调实施;指导协调全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十五)根据国家和省上提出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和利用国外资金的战略和方针、政策,提出我市利用外资的总规模和投向。
(十六)搞好各类项目的前期储备,推介招商项目,职责范围内的项目评估、咨询服务工作。
(十七)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意见,协调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重大问题。
(十八)负责库区移民工作和库区经济建设项目工作。
(十九)承办省发展改革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十)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工作。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设9个职能科室。
(一)人事秘书科
负责组织协调机关日常政务工作;负责会议的组织与服务;负责草拟委机关有关重要文件;负责文电处理、政务信息、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以及督查、保密工作;负责办理全委机关工资福利、干部考核、人事调配、编制管理以及机关财务、总务保障、财产管理、车辆调度和接待等后勤服务工作;负责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承办委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国民经济综合科
研究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组织制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编制、分解、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年度计划,提出全市经济总量平衡、发展速度、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措施;进行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组织宏观经济调查,提出分析报告和对策建议;负责全市粮食宏观调控,协调粮食购销政策和储备库建设;负责全市高新技术、利用外资计划和外贸、经贸流通等计划和建设项目。
(三)固定资产投资科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投资宏观调控政策,规定,积极引导投资方向;编制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及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计划;负责城市基础设施、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汇总下达国债资金,省下达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省资本金基金计划,向省发展改革委汇报、争取、落实建设资金;负责全市基本建设计划和重点建设项目等管理工作。负责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许可证管理工作。
(四)社会发展科
研究提出全市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协调拟订社会事业发展政策,负责安排和管理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项目;衔接国家和省上安排我市的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社会事业项目专项资金。
(五)工业科
研究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和方针政策,收集分析工业信息,预测发展趋势,提出发展对策。提出相关产业总量指标和结构调整建议,研究制定行业规划和行业政策。研究编制全市工业生产中、长期规划,上报下达年度工业生产计划;编报工业建设项目计划,上报、审批工业建设项目。协调有关工业发展工作。组织贯彻国家和省上产业政策,研究分析全市工业产业发展情况,组织拟订工业综合性产业政策,组织和协调我市工业专项产业政策的制定,监督产业政策的落实。负责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管理、重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计划编制,研究并协调重点工业基本建设及技术改造项目的布局,提出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定意见。
(六)交通能源科
提出全市交通的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交通中长期规划,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交通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交通项目的布局。研究编制全市交通运输、邮电、农村能源中、长期规划,上报下达年度交通运输计划;编报交通、邮电、能源建设项目计划,农村能源建设计划;上报、审批交通能源建设项目。协调有关能源、邮电等业务工作。收集分析交通、能源、邮电信息,提出全市能源的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能源中长期规划,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能源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能源项目的布局。研究节能措施,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七)农村经济科
农经科职能: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农村小康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衔接统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及资金支撑。负责权限内项目审批、指导、协调、建设项目实施。负责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
库区移民办公室职能:组织编制全市在建、新建水库电站移民搬迁、补偿、安置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已建水库电站的移民遗留问题,并扶持移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移民脱贫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组织审查移民专项工程概算及年度计划的编制实施。参与拟建水库电站的库区淹没损失和所在地经济。环境分析、移民搬迁安置与迁建规划等前期工作。
(八)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科
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提出全市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组织、协调汇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情况。
(九)小城镇建设发展科
负责研究提出全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等。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机关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机关人员编制24名(含原体改办并入的5名编制),其中行政编制20名、事业编制4名。领导职数:主任1名、副主任4名,纪检组长1名,科级干部职数14名。
非领导职务职数按有关规定另行核定。
根据“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规定,原体改办6名工作人员随编制划转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五、其他事项
(一)保留市以工代赈办公室(挂市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办公室牌子),正县级建制,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领导兼任。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副县级专职副主任1名、科级干部职数2名。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它们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发展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与否。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以平均每年18%的幅度持续稳定递增,显示了国有企业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截止2002年底,仅占全国国有企业户数0.22%的500家国家大中型企业,其资产占全国国有企业的36.04%,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国国有企业的78.39%,这表明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坚强支柱。它们担负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为我国经济各部门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它们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及金融、交通邮电等涉及国家安全重要产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物质的基础。但是,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2年底,我国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为47万亿元,而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按70%来算,负债总额为32.9万亿元,这个数字是相当庞大的,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处于高负债经营,同时,国有企业长期存在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等问题。要使国有企业摆托困境,只有通过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理顺产权关系,搞活企业,而搞好国有企业的产权流动与重组,则是当前产权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紧迫任务。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从以公有制为主,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起步的。因此,一方面要着眼于如何搞好搞活国有企业,进行改革试验,直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另一方面则逐步放宽非公经济准入政策,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有资产总量迅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国有资产总额(不含境外国有资产),2002年底已达47472元。但是应该看到,改革的取向和措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还没有真正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问题, 从而使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企不分,国有企业产权主体未能真正实现多元化。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一些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但是国有股占绝对主导地位,只吸纳了其他很少部分的股份,并且是在政府行政干预下,保持了国有股份的绝对优势地位。政府代表国家,使企业失去真正的市场主体,导致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影响了政府管理国家和调控经济的职能,致使企业产权主体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悖。
(二)国有制与社会劳动者所有权相分离、排斥,国有资产所有者处于“虚置”状态,虽然国有企业国有股名为国家或全名所有,但实际上作为真正的产权主体的社会劳动者谁都没占有。产权关系的虚化造成了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转移、排斥。即使是国有企业的职工,也把国有资产看成是国家的,将自己的劳动视为雇佣,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经营好坏、流失与否与自己无关。致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力与传统国有制的弊端形成了严重的对立与冲突。
(三)产权条块分割,国有资产利用率低下。在传统体制的影响下,仍有相当数量的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始终不能摆脱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困扰、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整体性受到地方部门分割。地方和部门为了各自利益搞自然经济式的“大而全”或者“小而全”,导致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造成国有资产低效甚至无效营运。
(四)国有企业负债经营包袱沉重,资产负债率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直处于高负债经营状态,企业负债额远远超过它所能承受的正常水平。据统计,截止2002年8月,全国已完成资产清查报表公审的12.4万户(占全国总数的60%)工商企业中的资产负债表显示,账面资产总额为41370亿元(其中尚有未处理的损失4438亿元),将其扣除则实有资产总额计。则负债率高达84%,其负债率之高是1989年我国工商企业负债率29.5%的2.85倍。资产负债率连年攀升,居高不下,还贷困难,企业为了维持经营不得不继续负债,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五)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不断下降。亏损日益严重。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少数国有企业工业布局不尽合理,企业设备陈旧,产品更新换代缓慢,品种单一,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再加之企业管理混乱,导致企业效益不断下降,亏损日益严重。
二、搞好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重要和紧迫性
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从深层次分析属于体制问题,并且与我国国有经济的产权变革滞后有着深刻联系。在这种新旧体制并存、两种体制对峙情况下搞好国有企业的产权流动与重组十分尤其紧迫。
首先,推动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种新体制客观上要求运用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起基础配置作用,通过市场调节社会资源在各部门,各个企业间的分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同时,自身所拥有的产权必须以商品交易对象而存在,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破产、拍卖、租赁、兼并等多种形式,促进产权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从而挖掘资产的生产潜能,促进资产的有效、合理利用。
其次,有利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通过入股、参股、出售、股份转让、收购、兼并等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企业财产的组织形式亦日益多样化。产权的流动与重组,按股份共有的企业越来越多,在这种条件下,依靠资产重组,使重组的企业一诞生就能有效地改变原有的运行机制,按照产权清晰、政企分开、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使企业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有利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优化产业结构。当前,国有资产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中闲置浪费与严重短缺同时并存,通过产权的流动与重组,使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由“闲置”向“短缺”转移,既可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合理布局,又可盘活国有存量资金。同时,还可使资金按照市场要求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四,有利于使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通过产权流动与重组,采取企业兼并与破产等方式优化配置资源,迅速推动资本的集中,把有限的资源转化到优势的企业,使优势企业迅速扩张,形成、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国有企业产权流动与重组的措施
(一)通过对行业内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转移,系统性重组和结构性调整,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加快技术改造,巩固和发展大型企业的主导优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国家必须重点抓好一批在国民经济中起骨干作用的大型企业,以保持对国民经济的调控。坚持资产存量和增量等各种资源向支柱产业、优势企业、流动的原则;坚持资产规模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通过调整企业结构,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行业之间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要通过组建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国有控股公司、打破原有条块分割的局面,走向集约经营,形成规模效益就可以基本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提高科技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带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通过兼并、联合、控股等嫁接合资等资产重组方式,加快国有中小型企业的改革,促使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减少企业亏损,建立为大型企业服务,从事专业化生产经营的企业群体。国家在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的产权流动和重组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快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通过灵活多样的产权转让,使国有资产存量流向更有效益的领域,使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使整个国民经济更富有活力,其主要措施是:
1.发展壮大一批。对领导班子强,内部管理好,具有名、特、优、新产品,有一定生产规模,资本金利润率在10%以上,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应采取措施实现强强联合发展壮大,以形成规模效益,增强国有经济在关键行业主导作用。
2、重点扶持一批。对产品有市场、领导班子强、发展潜力大,但暂时有困难的企业,可以由政府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
3、放开搞活一批。对管理不善、经营困难、经济效益差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权转让,尽快形成规模,走向集约经营,除了提倡优势支柱企业间“强强”联合,同时还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实现优劣互补,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三)通过承包、拍卖、出售、转制等方式,加快资产重组,进一步搞活小型企业,对于一些扭亏无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型企业可依法破产。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租赁承包,国有民营。把企业全部或部分资产交给社会法人或自然人,按照签约的资产经营责任租赁或承包经营,依法交纳租赁费或承包费。
2、资产拍卖,竞价出售。对长期经营不善、扭亏无望的企业,或有闲置厂房设备、急需发展资金的企业,可采取资产拍卖方式,竞价出售,盘活资产。
3、破产重组,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企业,应依照《破产法》的规定实施破产。
企业破产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不到万不得已不破产。所以,推动一般小型企业的产权流动与重组,应将兼并、合并与破产拍卖结合起来。只要仍有挽救的希望,就应挽救减少破产,以避免企业破产造成的巨大债务损失。
参考文献:
[1]汪海波、王东:“关于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的若干问题”《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5期.
[2]石建新:“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问题与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第1期.
[3]印雄文、谢禹、徐强“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推动国有资产存量重组”《国有资产管理》2001年第10期.
[4]鲍怀谦:“推动产权转让、盘活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2001年第6期.
[5]晓亮:“论国企改革与结构调整”《深圳特区报》2002年4月15日.
[5]吴清沈:“关于产权转让的若干问题”《中国国有资产年鉴》2000年.
[7]伯彬:“推动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经济论坛》2000年2月.
[8]李保民:“产权流动与重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2001年.
[9]康恭舜:“关于企业产权制度的法律思考”《特区经济》2003年第10期.
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为基本转型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国有经济作为主导力量,对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发展中,要努力做大、做强,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候成为主要力量。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国有经济在有一般的经济作用,还有在转型中呈现的特殊作用。
一、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在现代化经济中,我国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当前首要的前提。经济增长情况与经济发展道路和发展基本观念是相辅相成的。只追求物质财富,并且忽视对环境资源和成本投入,使国内的生产总值出现不和谐因素,不能只考虑现阶段人类生存物质质量,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道路,将人力资源与环境资源相结合,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经济社会达到又好又快的发展,更好的促进经济协调。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制度保障,从而能够更好的形成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第一,根据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对其进行宏观调控政策,更好的节约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方面进行保护,并且对经济效益进行宏观调控,形成有效管理的机制,对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升级、经营规模和技术等方面协调,政府发挥其宏观调控的导向作用。第二,努力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其日益完善,并且能够更好的推进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监管机制。将具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整,使生态平衡加快发展,出现污水和垃圾,在处理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收费,更好的体现出金钱在能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中的重要的作用。第三,对财税体制进行改革,并且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增值税转型方案,对资源税制度不断进行深化改革,通过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从而能够更好的完善社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四,金融体制改革进程加快,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关系改革和发展全局的重要任务,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体制保障。第五,更好的完善市场主体结构,牢牢把握事关全局的战略形势,降低能源不必要的消耗、合理节约资源、使企业经营机制与管理体制的效益明显上升。
二、经济体制发展的途径
1.优化经济结构:出现增长成本过大、增长方式粗放等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现阶段,在国内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中,其中工业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占比重最大,在进行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常呈现出能耗较高、物耗较高,使我国的重工业部分经济出现增长迅速现象,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比重过高,导致环境压力加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紧密联系。我国对经济结构不断进行优化,第一,要促进三次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调整,首先要发展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使经济迅速增长,加强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并且协同带动其快速发展。根据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促进资源能源大力的发展,使能源保持消耗资源低、减少对资源环境污染、加大经济效益迅速发展的创新技术产业,并且通过采用创新技术,调整传统、落后的产业,从根本上能够提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速度日益加快。产业政策以及引导、准入门槛进行科学合理的限制,对产能过剩有效的进行控制,行业发展方式要进行科学合理改变,并且将落后的技术、严重污染的生产方式进行淘汰。第二,将投资结构进行科学调整。节能减排工作要大力推广实施,减少高耗能、污染较高的企业在社会上发展,加强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其完善并且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重点建设项目即为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并且建立低碳经济科学方面的试点,将环境中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控制;促进循环经济不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开展能源、资源再生以及回收再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科学治理,加强建设经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社会;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和贷款进行严格的控制,杜绝出现产能过剩行业开发新项目。
2.促进科技进步:在我国促进科技进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转变增长方式的本质,确保少投入多收益。加强能源资源科学合理协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可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科技一项进步。并且要尽快完善、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成果产业化等基本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经济政策条例,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共同推动国家在建设创新等方面的基本体系,从根本上能够支持基础性的调查与技术方面的研究;将企业作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进行科学结合,使科技创新基本体系加快建立,更快的使科技成果开发并且迅速向现实生产力方向转变。
三、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
1.创新管理方式:分为宏观管理方面以及企业管理方面。宏观管理方面,主要是要改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以及考核指标,现在创新管理主要考核标准是国内生产的总产值,由于发展中受到限制,未能够及时的反映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导致污染环境以及破坏生态系统等情况发生,并且也不能够反映出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和效率,就是单位所产出资源和能源消耗比重;企业管理方面,管理者要学习并且适当的借鉴先进的管理生产方式,将管理机制和约束机制体系不断的建立完善,并且要充分的调动企业及其内部人员在各方面工作中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使企业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2.加强劳动者自身素质:我国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这一重要条件,从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者作为积极、活跃的因素,要转变其思想观念、深化劳动者体制改革、不断将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在当前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力量和管理组织机构不断创新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素质起到根本决定。劳动者、经营者以及技术和管理人才的素质较高,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需要大力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加强教育,并且政府在对劳动者教育方面加大投入,适当的降低大学的门槛,提升大学入学几率,专业性教育日益加强,更好的为国家的新型人才进行技术创新方面的培养、经营管理人员以及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将全社会的智慧集思广益,更好的增强经济方式迅速发展。
四、结论
自经济体制以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提出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向生产集约型转变,这样能够有效的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有利情况。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整体阶段受到了先进技术水平的制约,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等方面,通过粗放型增长的方式完成目标。总而言之,随着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始逐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基本转变。
自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与其协调发展,产生历史性的转变。随着经济时代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新兴工业化进程在逐步兴起、科技革命推动所带来的机遇,由于环境资源成本在不断上升、资源环境质量压力增大、收入差距拉大、不平衡发展情况严重以及世界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变化等大部分情况的挑战,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基本方式,促进科学性转变,共同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五、结束语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社会化进程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对未来的经济发展确立了基本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能够加快国民经济的进程。综上所述,我国在进行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等方面需要调整并且创新,对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及时科学调整,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宏观和微观经济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不断的调整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完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的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顺应了时代要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现“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影响又好又快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基础。
市场经济,是一种按照价值规律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形式。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果,从理论层面看,形成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从实践层面看,构建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指令性传统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和理论认识深化的必然抉择。
市场导向的改革,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模式的建立,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及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与高度概括,也是对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标志着人们不仅在认识上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飞跃,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升华。
正是市场导向的改革与理论创新,使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经济成就主要表现在: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8.3万亿美元;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38667.6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中,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12年的世界第二;中国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末的3.31万亿美元。
虽然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成功的改革不代表没有失误,更不能因为成功而忽视失误,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系统地总结和反思这些失误的理论与政策,为以后更好地推进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
二、市场导向改革的理论与问题
市场导向的改革当中,针对价格改革、住房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理论发生过很多的争论,由于受到各种错误理论的影响或指导,使得政府采取的政策并不能够真正很好地解决问题,甚至有些政策还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现简要总结和回顾有关的几种错误理论导致的问题。
1、“价格双轨”与“双轨合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改革过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指令性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即实行主要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经济形式,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同时依靠经济参数、经济杠杆、经济法规的粗线条、大弹性计划管控经济。市场导向的价格改革有多种选择,例如:有控制的价格改革、渐进式的价格改革、完全自由的价格改革等,“价格双轨”只是其中一种选择。价格改革,是实现从行政管制为主到市场调节为主的宏观调控本质性转换的基础环节。可见,价格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居于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回顾30多年的历史,“价格双轨制”就是在市场导向改革过程中因错误理论指导而走过的一段弯路。
“价格双轨制”,是将生产资料的价格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计划内”由国家控制,“计划外”由买卖双方协商议定,因而出现同一地区、同种商品同时存在“计划内”、“计划外”两种价格状态,国家计划内的实行国家牌价,“超计划”部分或按国家规定的比例允许企业自销部分可以实行市场价格,包括: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主要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某些紧缺商品价格等。由于当时许多生产资料短缺,出现卖方市场,协议价格一般高于计划价格;因而,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存在两种价格的所谓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称之为“价格双轨”。
实践证明,实行“价格双轨制”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双失误”,它是在旧体制还没有完全被新体制取代之前,为了搞活企业、调动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加短缺产品的供应而在错误理论指导下进入了改革误区,提供了腐败的温床,反映了双重经济运行机制和双重经济管理体制的交错并行。改革为“价格双轨制”付出了巨大的成本:一方面,市场价格的利润空间刺激企业的“虚假需求”,制造“虚假繁荣”;另一方面,巨大的价格差吸引着各路“能人”,寻租现象与行为普遍发生。
为了解决“双轨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央采取了变“双轨”为“单轨”即“双轨合一”,确立了市场导向的新的价格改革思路。“双轨合一”使得价格改革重新走向正轨。一方面,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和比重逐年减小,最终实现“双轨”变“单轨”,由市场决定价格;另一方面,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物资的价格分期、分批、分步向市场价格靠拢,逐步缩小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价格之间的差距与比重,最终实现市场价格的单轨性。“双轨合一”基本消除“价格双轨”带来的各种弊端,还原市场的本来面貌,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资源配置机制,形成统一的出清价格。
2、“价改中心论”与“企改中心论”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战略选择上,究竟是价格改革优先,还是企业改革优先?从1985年起,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中就存在着“价改中心论”与“企改中心论”。
“价改中心论”者认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走向市场经济,市场的导向作用是通过价格的导向作用来实现的。价格改革是最基本的,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体系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如果价格不合理,价高利大的产品就会盲目发展,低价利小特别是亏损的产品就更有可能产生萎缩,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只有调整价格体系,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做到活而不乱。只有以价格改革为重点和中心,生产要素才能合理流动,资源配置才能优化,从而企业才能活起来。他们还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只能通过利润来衡量。但如果价格不合理,许多企业盈利多是由于产品价格过高,或者所用原材料价格过低;许多企业盈利少是由于产品价格过低,或者用高价的原材料。用不合理的价格是无法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因此,调整价格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从而督促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通过价格改革,实现通过市场形成价格,企业自主定价、自负盈亏,使企业按市场价格不断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机制的转换,推进企业改革,逐步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经营者。
“企改中心论”者认为,没有完善的市场主体,放开价格只能引起价格的轮番上涨,而不可能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价格的全部放开应当是经济改革的最终成果,而决不是经济改革的出发点和突破口。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必须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也就是企业改革的成功。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活则全局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活了,中国经济从基础层面和总体状态就活了。
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中的结果是“价改中心论”占了上风,价格改革过程中又是“价格双轨制”占了上风。于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严重失误就在这里发生了:1988年夏天的价格改革闯关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众性挤提存款和抢购商品即“抢购风”和1989年的“”,也就是“88、89双风波”先后证明了“价改中心论”的失败和“价格双轨制”的破产。
事实上,国有企业改革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企业既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又是社会生产的基础,离开了企业改革及其活力的激发,价格改革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当然,企业改革又不能没有价格改革的配套,价格改革与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中主要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住房私有”与“保障民生”
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一些错误理论的影响,一些脱离中国国情与国力的认识满天飞,包括鼓吹“住房完全私有化、商品化”。
2000年初,中国的福利分房制度终止,货币化分房方案全面启动,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这也直接刺激了商品房市场的发展,之后,中国房价进入井喷时代。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住房改革不能完全市场化和私有化,中国虽然地域辽阔,但仍然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特别是人均土地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1/3,因此,要做到完全住房私有简直是“天方夜谭”,正是因为这一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解决住房问题。
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民以食为天,以住为地。住有所居是民生大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进入商品交易,一些住房实现私有,乃是改革过程的实际,不值得大呼小叫,但要完全“商品化、私有化”,恐怕就有问题。现在看来,确实也出现了问题,百姓对房价暴涨的反感以及政府对房价的“屡调不降”就是明证,所以政府启动了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同时完善经济适用房建设,就是对住房改革的一次调整。
4、“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受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西方经济学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影响,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他们认为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关系是基于从传统的农业产业向现代工业产业转变过程进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分配差距会发生趋势性的变化。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但是,并没有一个能够准确衡量多大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合理的核算体系,导致了实践与理论出现了偏差,直到现在,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没有根本扭转。
合理、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实现形式。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但收入分配的失范和不公现象却明显地凸显了出来。近几年来,基尼系数屡创“新高”,甚至跨越了国际警戒线。在一个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制度安排下,不只是对穷人不公平,实际上富人也是不可能享有公平的。况且,一些人个人财富的急剧增长,甚至比起人们当年所说的“暴发户”还要来得“痛苦”,他们奢侈的消费令世界瞩目。进而,整个社会的诚信与公德急转直下,人们越来越关注的是金钱和财富,而不是诚实与守法。
不仅要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更重要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在确保社会公平与分配正义的条件下,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依靠诚实合法的手段和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安排走向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如此,和谐社会断无成功之可能。需要说明的是,新阶段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绝不是新形势下改换了面孔的平均主义,也不是套用新模式的大锅饭。“差距”还要有,“共享”要强调。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民生的要求。要真正、切实、迅速、有效地采取果断措施,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在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民众的财产性收入。通过改革成果共享走向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
三、严重失误的理论分析与启示
回顾这些理论,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我国在新时期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上理论导致的种种问题,给我们以启示,在改革实践中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及时纠正改革中的错误,实现科学发展。
1、理论到实践的传导不能失误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如何抓住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机,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加快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如何顺利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中国工业化果断地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转移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实现信息化”的轨道上来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运用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去解决,因此,正确的理论至关重要。但是,正确的理论并不能保证就能够指导好实践,就一定有理想的实践效果,这其中,理论到实践的传导至关重要,不能发生偏差,否则就会出问题。例如,前面讲到的住房改革,政府出台的政策并没有明确提出将中国房地产完全市场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严重存在着把房地产市场向完全市场化推进的趋向。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理论,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理论与实践能否结合,结合的质量高不高,直接关系到科学理论能否产生实践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要避免发生偏差,坚持做到理论对则思路清,思路清则行动明,行动明则效果佳的良性循环,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发展理论。
2、理论是实践的函数
从新时期市场导向的改革过程中的曲折来看,有两个严重的教训:一是教条主义;一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表现为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上的从“本本”出发,而不是根据从中国的实际和国情出发的具有惯性的倾向,顽固地排他性的倾向。主观主义则表现为经济浪漫主义与经济空想主义,当然包括不从实际出发只凭感情或想当然而臆定出来的某种经济目标、经济方针和经济政策等。正是主观与教条在经济理论界的存在,才导致“价格双轨制”、“价改中心论”等理论,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至少是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理论是实践的函数,用理论指导实践,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实际。因此,理论必然随着国情的变化而改变,不能完全照搬书本的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的指导下更大胆地冲破旧框框、旧习惯势力、旧体制及旧理念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中国的各项经济改革更加符合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顺利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新增的职责
1、市重大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重点项目建设
办公室职责。
2、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
(二)划入的职责
1、原市物价局的物价政策制定和价格政策监督实施,制定、调整市管重要商品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等职责。
2、原市经济委员会承担的除工业和通信业以外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职责。
(三)划出的职责
1、将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职责,划给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包括研究提出全市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技术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执行;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或审核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将库区移民工作职责划给市水务局。
3、将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职责划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四)加强的职责
重点是拟订和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年度计划;搞好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维护经济安全;加强投资宏观管理,调控全社会投资总规模;完善价格宏观管理,做好价格总水平调控;加强产业政策在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强化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增强全市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统筹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加强能源宏观管理,推动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二、主要职责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经济形势,提出国民经济发展、价格调控和综合平衡、优化重大经济结构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提交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二)负责监测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职责,研究经济运行、总量平衡、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三)承担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推进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职责,研究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定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审定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指导协调全市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四)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价格和收费政策及管理目录,依法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制定和调整市管价格和收费标准,组织开展全市价格与收费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组织开展全市价格成本调查和监审、市场价格监测、涉案财物价格鉴定和价格认证;承担全市价格评估机构资质和人员资格审核;指导全市价格和收费管理工作。
(五)承担规划重大项目和生产力布局职责,提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安排市级预算内建设资金,研究确定和管理重大建设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稽察;按照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备案、审核重大建设项目、利用外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按照规定权限负责全市政府投资类项目(工业和通信业项目除外)即全部或部分使用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省市级预算内和预算外、国家批准设立的基金(债券)等建设资金以及政府承担偿还或担保责任的国外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批、核准、备案、审核、竣工验收工作;引导民间投资方向,指导全市工程咨询业发展。
(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建议。
(七)贯彻落实国家、省上关于西部开发的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全市开发战略、发展规划、重大问题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建议;承担组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协调实施和进行监测评估的职责;组织拟订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建议,研究提出城镇化发展、工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和重大政策并协调实施;负责地区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统筹规划、指导全市开发区建设与发展工作。
(八)研究分析市场供求状况,做好重要商品供求的总量平衡,组织制定重要农产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规划、调控政策;搞好粮食宏观调控,制定市级粮食储备和物资储备计划。
(九)负责全市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广电、旅游、体育、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牵头负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协调全市国民经济动员工作。
(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并协调实施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促进清洁生产有关工作;组织实施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
(十一)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规范性文件草案,制定部门规章;负责协调参与分析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情况,参与提出财政金融政策建议;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对全市重大建设项目工程招投标进行监督检查。
(十二)提出全市利用外资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建议;提出全市利用外资的总规模和投向,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资金的使用。搞好各类项目的前期储备,推介招商项目,职责权限范围内的项目评估、咨询服务工作。
(十三)拟订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搞好项目方案的审查、上报及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验收,促进扶贫开发工作。制定全市贫困乡村、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四)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设9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组织协调机关日常政务,负责文电处理、秘书事务、会议组织、机要、信息、督查等政务工作,承担电子政务、档案、保密、、接待、机关安全保卫等工作,组织办理人大、政协建议和提案;负责机关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负责机关财务、财产管理等工作;负责办理机关及所属单位人员工资、干部考核、人事调配、编制管理、学习培训以及车辆调度等后勤服务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二)国民经济综合科
提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的建议及目标和政策;研究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协调需报市政府审批的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并组织评估;提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安排意见;研究并编制、分解、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提出全市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措施建议;组织开展经济形势分析和宏观经济预测、预警;组织研究提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对策建议;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总规模及投向和结构优化目标,编制利用外资、外贸和境外投资年度计划;负责政府国外贷款项目审批和全过程管理工作;按照规定权限申报、核准外商投资项目和境外投资项目;负责审核办理内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申报工作;负责审核办理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申报工作;协调财政金融工作,组织推进资本市场发展;负责委内重要文件、报告的起草。
(三)固定资产投资科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有关投资宏观调控政策、规定,积极引导投资方向;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和投资体制改革建议;拟定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编制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计划及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负责全市基本建设计划和项目管理工作;负责城镇基础设施、党群机关、政法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及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及管理;汇总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省下达的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和省资本金基金计划,申报或安排国家投资、预算内和预算外投资项目;向省发展改革委汇报、争取、落实建设资金;综合指导和协调全市招投标工作,核准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方案。
(四)社会发展科
研究提出全市社会发展战略,组织拟订和协调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衔接国家和省上安排我市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文物、教育、卫生、体育、民政、广播影视、旅游等社会事业项目专项资金。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负责安排和管理政府投资的社会事业项目;负责综合分析全市就业与人力资源、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情况,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建议;推进相关体制改革,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
(五)工业经贸科
组织拟订需上报审批或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协调解决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提出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协调推动重大产业基地建设和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负责工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及跨行业、跨领域重要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组织拟订科学技术及高技术产业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及政府投资的重大信息化设施建设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负责申报和审批、核准、备案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项目;负责全市经贸流通等计划和建设项目;负责全市粮食宏观调控,协调粮食购销政策和储备库建设;负责权限内服务业项目的核准、备案、审批;监测和分析市场状况;提出全市经贸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粮油、成品油等商品的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编制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提出物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负责全市粮油储备宏观管理;负责全市加油(气)站、油库的规划和布局建设;核准、备案、审批、上报权限内经贸流通项目。
(六)交通能源科
提出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交通中长期规划,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全市综合交通运输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交通项目的布局,组织协调全市综合交通运输项目前期及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等。研究编制全市综合交通运输、邮电、农村能源中、长期规划,上报下达年度综合交通运输计划;编报综合交通运输、邮电、能源建设项目计划,农村能源建设计划;申报、审批、核准、备案综合交通运输、邮电、能源(含水能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协调有关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电等业务工作,收集分析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电信息,提出全市能源的发展和改革思路,编制能源专项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衔接平衡相关行业规划,研究产业政策及改革措施,监测和分析能源发展建设状况,规划重大能源项目的布局;研究节能措施,指导协调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发展、水能资源开发、能源行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七)农村经济科
研究分析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及政策建议;组织编制和实施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农村小康建设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战略。衔接平衡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发展规划和计划,衔接统筹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及资金支撑。负责权限内项目审批、指导、协调、建设项目实施。负责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
(八)经济体制改革科
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提出全市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投资宏观调控政策建议;组织、协调汇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情况;负责研究提出全市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等。
(九)地区经济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
拟订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区域经济协作,协调制定国土开发和保护政策,参与编制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规划,组织实施重点流域综合整治规划项目、主体功能区规划,参与编制申报、下达农用地转用和基础测绘计划,协调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负责编制申报、下达民族乡村专项资金计划,组织实施资源型城市申报、转型方案及接续产业政策协调;承担市开发区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拟订实施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规划、年度计划和政策措施,参与编制环境保护规划;负责城镇道路排水、垃圾污水处理及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循环经济、重点污染治理和重大节能减排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协调环保产业发展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拟订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规划和工作方案建议,组织实施清洁发展机制工作。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物价局)机关人员编制37名,其中行政编制30名、事业编制7名。
领导职数:主任1名、副主任5名,纪检组长1名,科级领导职数14名。
非领导职务职数按有关规定另行核定。
五、其他事项
(一)将市以工代赈办公室(市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办公室)更名为市以工代赈易地搬迁办公室(市生态移民办公室),事业单位,正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主任2名、科级领导职数2名。
(二)市项目办公室(市重点项目稽查办公室、市铁路航空项目建设工作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7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2名、科级领导职数3名。
(三)保留市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4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1名、科级领导职数2名。
(四)保留市经济动员办公室,事业单位,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业务科。核定事业编制2名,其中主任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副县级副主任1名、科级领导职数1名。
(五)将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分局更名为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综合科、物价检查科、案件复议审理科。核定人员编制13名(行政编制7名、事业编制6名),其中副县级领导职数3名(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级领导职数5名。
(六)保留市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副县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内设综合科。核定人员编制7名(行政编制4名、事业编制3名),其中副县级领导职数2名(队长1名、副队长1名)、科级领导职数1名。
(七)保留市灾后重建办公室(市深圳对口援建办公室),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21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2名。
(八)保留市经济信息中心(市经济信息管理办公室),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1名。
(九)保留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事业单位,正科级建制,隶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事业编制5名,其中科级领导职数1名。
(十)保留市价格认证中心,人员编制执行陇机编办〔〕70号文件的规定,自行聘用,自负盈亏,自主管理。
(十一)将市库区移民办公室整建制划给市水务局。
(十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1、工业行业规划的职责分工。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工业行业规划职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工业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编制及跨行业、跨领域重要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负责工业规划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
2、工业结构调整的职责分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提出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组织拟订需上报审批或跨部门的工业发展政策、综合性产业政策建议,提出并组织协调跨县(区)、跨部门的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产业基地建议;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制定实施行业规划等推动结构调整。
3、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分工。工业、通信业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承担;除工业、通信业以外的节能减排综合协调、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的职责,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
4、成品油库的网络布局和成品油市场监管的职责分工。全市加油站、成品油库的网络规划和布局建设职责,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成品油市场监管职责,由市商务局承担。
5、指导、监督和管理市级粮油储备、轮换和投放的职责分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市级储备粮油的宏观管理;市粮食局负责储备粮油的收储、轮换和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