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口腔健康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6 10:51: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普及口腔健康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普及口腔健康知识

篇(1)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为了解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及知识现状,发现口腔保健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其口腔健康现状,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彭州市军乐中心小学42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于2010年10月~11月对军乐中心小学420名二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答卷409份,答卷有效率97.38%。其中2~4年级248人,5~6年级161人,男生202人,女生207人。

1.2调查方法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自行设计口腔健康行为与知识调查问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当面解释本次调查目的后发卷,采用匿名方式,由学生自行填写,禁止讨论,现场回收答卷。问卷内容包括口腔健康知、行现状及知识来源。

1.3统计分析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检查和分析。

2结果

2.1饮食生活习惯彭州市农村小学生三种易致龋食物的食用频率较高。其中饼干、蛋糕、面包等甜点每周食用两次及以上者占81.42%,70.17%的学生每周吃糖果或巧克力两次及以上,57.95%的学生每周喝碳酸饮料两次及以上。2.2口腔保健行为情况见表1。

2.3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2。

2.4口腔健康知识来源见表3。

3讨论

小学是口腔健康行为和观念的重要形成时期。了解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现状及知识获取途径,对开展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宣教,培养其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小学生三种易致龋齿食物食用率属于高频。从控制饮食因素防龋的观点出发,应加强对小学生“少吃零食,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的教育和宣传。

在口腔卫生行为状况调查中,大多数小学生养成了每日刷牙的习惯,每日刷牙一次及以上者占85.00%,达到了2004-2010年我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中农村中小学生刷牙率为70%的目标。然而能够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者占44.01%,仍较低。在选择牙刷类型上,59.66%的学生能够正确选择保健的软毛牙刷,基本接近2004-2010年我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中农村中小学生保健牙刷使用率60%的目标。只有21.27%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在3分钟以上,39.12%的学生每1~3月更换一次牙刷。在刷牙方法上,仅有18.34%的学生采用正确的竖刷法,51.59%的学生采用横刷法,横刷法不仅不易除去牙缝里的食物残屑,而且易损伤牙齿,甚至导致牙龈萎缩、牙根外露和出血。因此,彭州市农村小学生的口腔保健行为现状不容乐观,相关口腔健康教育急需加强。

调查结果表明,彭州市农村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很低,与国内相关调查相似[1][2]。虽然,81.66%的学生知道少吃甜食少得牙病,但仅有19.56%的小学生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26.16%的学生知道每次刷牙不宜少于3分钟,11.00%的学生知道含氟牙膏对防龋病有效,26.41%的学生认为睡前刷牙最重要,40.34%的学生知道牙龈出血的原因是牙龈炎。而80.00%小学生认为中草药牙膏有利于防龋齿,这可能与目前电视广告宣传有关,导致知识偏差。

彭州市农村小学生主要通过医生、学校及家长三条途径获得口腔健康知识。其中医生为最主要的途径,提示学生当出现口腔疾病后才开始注重口腔健康知识。促进学校口腔卫生是开辟未来口腔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提高全民族口腔健康水平的基础[3]。而只有45.72%的学生能从学校获得口腔健康知识,因此, 应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校口腔健康教育:(1)开设口腔健康教育课。充分调动健康教育课教师的积极性,系统地向学生讲授口腔健康知识,同时利用形象的科普宣传资料,把医学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使小学生自觉纠正错误的口腔健康认识和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2)利用学校墙壁、板报和校报在校园中宣传。利用教室、宿舍、食堂的墙壁,将口腔健康知识和图片制成生动活泼的墙壁板报或在校报中开辟专栏,使学生在不经意中学到口腔保健知识。

统计显示,彭州市农村小学生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取口腔保健知识非常有限。提示政府可协调教育、电影、电视、文化、爱卫会等有关部门,共同开展牙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如深入开展“爱牙日”活动,普及牙病防治知识。近年来,网络迅速发展,其时效性、信息量及覆盖面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上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口腔健康教育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必然会越来越普及。因此,在互联网上开辟口腔健康教育栏目,让同学们随时浏览,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4]。

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使农村小学生逐步建立口腔卫生观念和习惯,保障其基本口腔健康,应成为农村小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刘怀周.西安城中村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05):363.

[2]田剑刚,黄瑞哲,李晓红,李红杏,韩克实.农村小学生刷牙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5,13(1):88-89.

[3]卞金有.口腔预防医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1.

[4]杭大磊,王成龙,唐荣银.开展网上口腔健康教育的方法和体会[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1,11(6):410-411.

作者简介:

篇(2)

本文今天为各位带来2016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范本,希望内容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要,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查字典,敬请关注。

2016年9月20日是第二十八个全国爱牙日,我院以“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为活动主题,在辖区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口腔疾病是与人的生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影响着人一生的健康,为了把爱牙日宣传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我院在公共场所、贸易市场等人群聚集的场所,通过发放宣传单,普及口腔健康知识。

此次活动,共设立宣传展板1块、悬挂宣传条幅1幅,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设立咨询服务台、解答群众咨询200余次,收到了良好效果,参与就诊咨询的人群中,以老年人和儿童居多,这说明老年人和儿童牙病发病率高,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要求有所增高。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许多中青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口腔保健意识不强;一些人对口腔科的认识不全面,认为口腔科仅限于牙病的治疗;另有部分群众对此类公益咨询活动持观望或不信任。

总之,通过精心的组织领导,紧紧围绕主题,广泛宣传护牙的有关知识,普及口腔卫生知识,让更多的群众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篇(3)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77-02

【关键词】 龋齿;患病率;对比研究;学生

为了解辽宁省中小学生龋病状况及其规律,为口腔疾病的防治及口腔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笔者对2005年和1999年辽宁省中小学生龋病调研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在2005年和1999年由辽宁省教育厅、卫生厅、体育局共同领导和组织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中,随机抽取全省13个省辖市年龄为7,9,12,14,17岁的中小学生为对象,2005年调查14 587名,1999年调查31 711名。按《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要求,形成调查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学生患龋率比较 由表1可见,辽宁省中小学生患龋率下降明显。2005年城乡中小学生总患龋率为35.00%,与1999年相比下降了9.34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90,P<0.01)。城市中小学生患龋率为33.97%,与1999年相比下降了11.60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10,P<0.01);乡村中小学生患龋率为36.05%,与1999年相比下降了6.62个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5,P<0.01)。

2.2 城乡学生患龋率比较 1999年中小学生患龋率城市高于乡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5,P<0.01);2005年为乡村中小学生患龋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P<0.01)。表明辽宁省城市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群众口腔健康意识的增强、口腔卫生习惯的改善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优于乡村;同时也说明随着乡村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学生家庭食物结构逐步城市化,即向食物精细、食糖量增加的方向发展。

3 对策及建议

(1)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增强中小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在全社会尤其是乡村地区形成重视口腔健康的良好氛围。(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应特别注意晚上刷牙后或临睡前不再进食。(3)做好龋病的防治工作。例如,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抽查与普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推广使用各类符合保健质量的口腔卫生用品,保健牙刷、含氟牙膏等;推广应用窝沟封闭等防治技术,以达到良好的防治龋病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卞金有,主编.预防口腔医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142.

篇(4)

【中图分类号】R179 R780.1 B8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042-04

WHO将龋齿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并列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三大常见病,牙周疾病更是造成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学生时期是口腔疾病发病的高峰时期,也是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形成期,健康教育可促使学生获得口腔保健知识,建立口腔健康新观念,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预防口腔疾病发生,为保持终生的口腔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础。为了解大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卫生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学生在校期间针对性地开展口腔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准备基础资料,从而制定较为系统、因人而异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全面提高在校学生口腔健康水平。笔者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组织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部分医务人员为安徽医科大学新人学的52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9月新入学的学生2557名,年龄为16~25岁,平均(18.88±2.73)岁。其中男生1370名,女生1187名;农村学生1433名,城镇学生500名,城市学生624名。2008年9月新入学的学生2723名,年龄16~26岁,平均(18.69±1.15)岁。其中男生1333名,女生1390名;农村学生1828名,城镇学生426名,城市学生469名。

1.2方法问卷设计参考第2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18岁组口腔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整与修改。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卫生态度、口腔卫生行为。参加调查人员4名,均为附属口腔医院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执业医师。调查前经过调查方案学习与培训。口腔调查问卷当场发放、填写、检查、回收。

1.3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各项数据由专人负责输入,调查数据输入采取双录入方法。所有数据经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口腔卫生知识

医科大学新生在含糖饮料对牙齿有危害、吃甜食易患龋齿、牙齿健康与保护有关、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有危害、牙龈炎时刷牙出血知识正确回答率均在90%以上,对于刷牙可以预防牙病、氟化物可以防龋、每年应进行口腔检查及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认知正确率在80%~90%之间,而对于漱口并非是保护牙齿清洁最有效的方法、牙菌斑是龋齿的发病原因、牙周疾病会造成牙齿脱落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65.3%,65.1%和70.9%,对于牙齿不好的危害、龋齿发病原因及刷牙出血原因的正确率分别为52.6%,55.6%和49.7%,知道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的学生只有36.0%。

对2004年及2008年医科大学新生的口腔卫生知识正确率进行X2检验,结果显示,在对于含糖饮料对牙齿有危害、刷牙可以预防牙病、氟化物可以防龋、牙周疾病会造成牙齿脱落及龋齿的发病原因的认识上,2008年的正确率有所下降;而在对于漱口并非是保护牙齿清洁最有效的方法、牙齿健康与保护有关、要定期去看牙医及牙齿不好的危害的认识上,2008年则有提高。男生在刷牙可以预防牙病及氟化物可以预防龋齿的正确回答率高于女生,女生在漱口并非是保护牙齿清洁的最有效方法、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牙齿不好的危害、龋齿的发病原因及刷牙出血的原因方面正确率高于男生(P值均

2.2口腔卫生态度对医科大学新生口腔卫生态度进行分析发现,43.3%和51.7%的医科大学新生分别认为药物牙膏和含氟牙膏预防龋齿最好;39.4%和59.6%的学生分别认为早晨和晚上刷牙最好;认为每天应该刷牙2次和3次的学生分别为79.3%和16.2%;60.8%的学生认为发现龋齿应该立即就诊。而1.3%的学生认为可以不予理睬;不去医院检查口腔问题中36.7%是因为认为口腔问题不是严重疾病;而因为经费问题和时间问题的分别是17.8%和45.6%;有25.8%,66.4%和7.8%的学生分别从媒体、书本及专业口腔健康教育中获得口腔保健知识。

2004年与2008年相比,除在选择何种牙刷最好的几种态度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口腔卫生态度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口腔卫生行为

每天早晚都刷牙及餐后刷牙的学生分别为63.7%和3.4%;8.4%的学生每次刷牙时间在3min以上:74.4%的学生横刷和竖刷结合;35.5%的学生选择在2个月以内更换牙刷;92.2%的学生餐后漱口;68.7%的学生睡前进食;42.7%学生使用小头软毛牙刷;使用药物牙膏、含氟牙膏、药物加含氟牙膏的学生分别为9.2%,25.2%和19.8%;选择牙签和牙线的学生分别为17.1%和2.1%;24.2%学生偶尔进行口腔检查且2.5%学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47.0%的学生接受过1~2次口腔健康教育。

2004年与2008年相比,除刷牙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他口腔卫生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更换牙刷频率、睡前进食、牙膏选择、定期口腔检查、牙痛对策及接受过专业口腔健康教育行为方面在不同生源地之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1970年WHO提出,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并能终身保持口腔健康,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行为,如通过有效的口腔健康教育计划或教育活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通过行为矫正、口腔健康咨询、健康信息传播等,以达到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目前,我国人口龋齿患病率和牙周疾病患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青少年口腔卫生习惯正确率较低。《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中提出,到2010年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晓率农村达到70%,城市达到90%;有效刷牙率农村达到60%,城市达到80%。而学校口腔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完成我国2010年口腔保健目标规划的必要保证。

篇(5)

【关键词】口腔教育;效果分析;预防教育;宣传预防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口腔科护理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配合医生的操作,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医生共同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健康促进,让更多群众获取口腔健康知识,提高自我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并通过他们向子女、朋友、亲属宣传与推广,达到提高人群的口腔健康水平的目的。为评价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我院口腔门诊对牙病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今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2008年1月~209年12月,在我院口腔门诊随机选择160例初诊病人, 具体为12~21岁55人, 22~43岁83人,44~63岁22人。

1.2 方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检查其口腔卫生状况。

1.2.1 问卷调查:

用相同的问卷在初诊及最后一次复诊时(间隔1月~1个半月)对所有对象进行二次调查,问卷包括5道题:①口腔疾病对健康有无危害。②甜食对牙齿的危害。③刷牙与保护牙齿的关系。④你认为什么时候该去医院看牙。⑤你认为应怎样选择牙膏、牙刷。问卷由患者当场填写。医护人员于治疗处理后即阅卷。在第一次问卷调查后,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口腔健康问题,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讲解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推广保健牙刷,教授正确刷牙方法、正确使用牙线。在患者最后一次复诊时进行第二次相同内容的问卷调查。

1.2.2 统计学处理: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3 口腔卫生状况检查:在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的同时均进行口腔卫生状况检查。通过视诊检查龈上牙石、软垢的情况,然后用光滑的尖探针查根面有无龈下牙石,尤其检查有代表性的6颗牙, 16、26、11、31的唇颊面及34、46的舌面。作记录并计算口腔卫生指数(OHI)。

OHI用以衡量人群的口腔卫生状况及口腔健康教育的效果。公式为OHI=DI+CI。软垢指数(DI)的记分标准: 0=牙面上无软垢; 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以下;2=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2/3之间; 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的2/3以上。牙石指数(CI)的记分标准: 0=龈上、龈下无牙石; 1=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1/3以下; 2=龈上牙石覆盖面积的1/3~2/3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牙石覆盖面积占牙面的2/3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

下牙石。判定标准: OHI值为0或1是低值;OHI值为4或5是高值;中间值为2或3。

2 结果

接受问卷220例,有效问卷204例,其中16人未来复诊。健康教育前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及口腔卫生指数。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无知识、无行为牙周疾病的患病率最高,为81.54%;随知识增长和行为的行成,患病率有逐渐降低趋势。

从调查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后病人对口腔疾病的危害及有关病因的认识有明显提高,对刷牙与牙齿保护的关系一题回答的正确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定期作口腔检查的认识率提高最为明显;而对牙膏、牙刷如何选择虽有所提高,但知晓率是5项指标中最低的。调查表明健康教育后掌握正确刷牙方法、漱口的人数均明显提高,而正确使用牙线的人数还较少。

调查显示健康教育前后OHI值有明显的改变,由高值占52.7%变化为低中值占67.6%。年龄对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形成的影响,年龄大于35岁,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形成所占比例较低,仅占15.7%。年龄小于35岁者,虽然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的行成所占比例高于年龄35岁以上者,但无知识及无行为的比例亦较高,应引起重视。

3 讨论

强烈地相信口腔健康科学知识的人,无疑会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而正确口腔卫生行为的形成是以知识获取为前提。既有知识又形成行为对维护口腔健康的作用重大,两者缺一不可;有知识而没有形成行为,和没知识、没行为的口腔疾病患病率均高于有知识、有行为的。从调查结果中同样看到,在具有一定的口腔卫生知识且形成口腔卫生行为的人群中仍有45.76%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病,原因分析除局部因素外还不能排除全身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牙周健康状况受诸多因素影响,饮食习惯、唾液环境、宿主本身的健康状况等都是不可忽视。另外,是否与问卷口腔卫生知识内容设计局限性和卫生行为答题过程中答题者知和行的偏差,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良好的口腔行为应包括一定的刷牙次数和正确的刷牙方法(含足够的刷牙时间),坚持饭后漱口及正确使用牙线。这是保持良好口腔健康的基本要求。调查发现,多数人尚缺乏最基本的口腔保健知识和口腔保健意识。尽管受检查者100%刷牙,但掌握正确刷牙方法和每天坚持早晚刷牙的人仅有32%~45%。有近1/3的患者并不了解牙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绝大多数人是因为遭受牙痛的折磨而前来就诊,定期作口腔健康检查的意识十分淡漠。

在问卷和被检者中,有工人、家庭妇女、职员、干部和大学教授,这表明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和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在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群中都是适宜和必要的。医护人员利用就诊时间结合病情进行健康教育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医护人员的椅旁宣教,绝大多数患者理解快、易接受。在最后一次复诊时再次接受问卷调查时,他们对于口腔卫生健康知识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纠正和消除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剔牙、吸烟、不刷牙等),建立了有益于健康的口腔行为。

参考文献

[1] 杨少强、张卫.临床口腔健康教育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行为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6)

篇(6)

【中图分类号】R 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45-02

口腔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的具体实施及方法

1 加强口腔健康知识宣教

要把口腔工作搞好,知识普及方面应该加大力度,通过宣传以增加大众的口腔保护意识,大大减少许多口腔疾病,因为很多口腔疾病都是因为不注意口腔卫生造成的。要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如睡前吃甜食、经常吃一些刺激性的如酸,冰,辛辣食物,以免造成细菌滋生,破坏口腔的酸碱平衡。而导致一系列的口腔疾病。

2 发现了问题及时处理

口腔健康很重要,但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口腔是慢性疾病,就像龋齿,刚开始人们并不会觉察,只是有一个小洞,人们也不会太在意,可如果不及时填补,这个洞就会越来越大,所以有很多口腔防护意识不强,没这方面知识,一拖再拖,等到受不了时,才到医院就诊,不过这是疾病都已经发展得比较严重了。

3 定期到医院做口腔检查

口腔疾病多为慢性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预防医学上有重要意义。一般成人一年查一次,儿童,孕妇每隔半年查一次,替牙期儿童磨牙可作预防性窝沟封闭,及根据需要添防龋药物。

4 正确的刷牙方法

刷牙的刷毛于牙面呈45度角。刷毛指向牙龈方向。使刷毛进入龈沟和邻面区,部分刷毛压于龈缘上做前后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

5 牙刷选择的讲究

刷头大小合适,以便在口腔内,特别是口腔后部,-转动自如,根据不同年龄选择牙刷柄的长度,刷毛硬软度适宜,太硬容易损伤牙及牙龈,太软又难以起到清洁作用,一般人采用中度硬的刷毛。儿童,老年人,牙周病患者,宜选用刷毛较软的牙刷,即用优质尼龙丝毛的牙刷,刷毛末端经磨毛处理成圆钝形。减少了对牙及牙龈的损伤

6 窝沟封闭及含氟牙膏的使用

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窝沟龋是龋病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第一恒磨牙萌生较早,牙面窝沟是牙齿表面易患龋的部位,由于解剖特点即殆面窝沟较深,龋病发病率较高。因此,有效地保存第一、二恒磨牙避免龋病的发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第一恒磨牙龋的预防。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最有效的方法。使用含氟牙膏,也能减少龋病的发生。

篇(7)

本文今天为各位带来第28个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总结范文推荐,希望内容能满足大家的阅读需要,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查字典,敬请关注。

2016年9月20日为第28个“全国爱牙日”。当今社区,无论是青少年人还是成年人都越来越注重口腔健康。龋齿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30%~80%,是口腔疾病的首位。为了增强人们的口腔健康观念和自我口腔保健意识,22日下午,结合“全国爱牙日”活动,喜勤里社区积极开展了以“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宣传活动。社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社区医生为大家讲解了龋齿的形成、发展、危害和日常保护牙齿使用含氟牙膏、含氟防龋用品和窝沟封闭等日常保护牙齿的健康知识,同时,向大家发放了宣传单。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疾病等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除了影响咀嚼、说话等功能和美观外,还会导致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口腔炎症,尤其是牙周炎等可导致或加剧某些全身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失牙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牙齿缺失易发生咀嚼困难、食物嵌塞、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因此,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进行义齿修复,修复一般在拔牙2-3个月后进行。修复前应治疗余留牙的疾病,必要时对牙槽骨和软组织进行修整,保证修复质量。

通过此次活动,积极地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牙齿保健知识,牙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帮助公众建立口腔保健的习惯,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篇(8)

1.引言

7-9岁儿童口腔处于替牙期,是龋病和口腔相关疾病高发时期,主要原因为:(1)第一恒磨牙萌出时间早,窝沟点隙深,易堆积食物残渣;靠近易患龋的第二乳磨牙,易菌斑堆积;(2)乳牙易磨耗,钙化度低,易龋坏;(3)替牙期乳恒牙排列错位,同时存在多个生理间隙易食物堆积;(4)该年龄段儿童喜甜食、黏软食物,自觉口腔卫生能力弱;(5)部分家长对于儿童口腔关注度不高,对牙齿保护意识淡薄。7-9岁儿童过早的龋坏并未及时充填会影响到患儿的咀嚼效率,导致消化和吸收低下,引起发育问题。7-9岁儿童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比较强,良好的口腔知识对替牙期口腔卫生的维护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正确的口腔知识和方法也会让其终生受用。

本项目通过调查了解7-9岁儿童对于正确口腔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平时的口腔习惯和行为,加强对于口腔知识的宣教,促成相关社会关注度的提高,通过宣教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个人和社会终生受益[1]。

2.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项目以问卷形式对苏州市姑苏区部分7-9岁小学生的口腔卫生习惯及行为、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总结[2],最终通过一定的形式反馈给相关部门,希望借此提高社会对儿童口腔的关注度,加大对儿童口腔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儿童从小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口腔知识和方法,使个人和社会终生受益。本研究前期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口腔专业知识,筛选基本且重要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和口腔基础知识,罗列于问卷调查表中。中期通过项目组成员到学校的调查走访,实地口腔卫生讲解和宣教[3],收集并了解7-9岁儿童口腔卫生的特点。后期通过统计软件总结和分析儿童口腔卫生各方面的分布特点,从而全面、正确地掌握和了解相关信息,提出和阐述合理的观点。

3.调查结果

4.讨论

7-9岁儿童口腔内已有恒牙萌出,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大部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会告诉孩子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但针对一些细节和卫生注重程度的教育不够。

88.35%的儿童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92.23%的儿童知道晚上睡前应该刷牙,其中有11.65%的儿童每天刷牙三次及以上,61.17%的家长会监督孩子刷牙。这说明大部分父母都清楚地认识到刷牙对于保护口腔卫生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孩子应该从小明白并且每天必须完成。

自从70年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这种甜中带苦的含气饮料便受广大孩子欢迎。但在这份调查统计中,有71.84%的孩子不喜欢喝碳酸饮料,另有74.76%的孩子不喝碳酸饮料,这可能与父母们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此外,86.41%的孩子清楚地知道吃甜食、喝碳酸饮料会导致蛀牙,这体现了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对口腔基本卫生知识的宣传较普遍,与重庆调查数据相符[4]。

但是,从这份调查统计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值得重视的问题。88.35%的孩子认为牙齿的好坏是天生的,不用后天太过保护,89.32%的孩子表示家里使用牙签而非牙线。这两个问题反映出可能家长在自身口腔卫生知识不够的情况下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宣传不够,而学校、卫生部门、政府在公益宣传的力度不够可能是导致这类问题发生的一大原因,由于家长自己不知道,因此无法教给孩子[5]。

另外,2014年高达58.26%的孩子因为牙疼、蛀牙、拔牙三大问题前往医院就诊,只有16.5%的儿童家长会带孩子做日常检查,和深圳市光明新区小学生口腔疾病及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的情况相似[6]。我们希望这份调查能给学校、家长及卫生部门一定的提示,在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线的普及使用、含氟牙膏的了解及适当选用等方面加大普及宣传力度[7]。利用学校板报、社区宣传栏等针对儿童正确护牙方法在全国爱牙日、窝沟封闭日的机会向大众普及知识及其重要性[8]。关爱牙齿每一天。

参考文献:

[1]符筠,郭欣.北京市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2013,1(34):9.

[2]李锦伍,韩晓兰.7-9岁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效果的讨论[J].吉林医学,2012,2(33):7927.

[3]冯惠芬,钟春仪,巢枫榕.从化市小学生口腔健康观念知晓率的性别差异[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5(28):246.

[4]柴召午,钟鸣,等.2012年重庆万州三峡库区7-9岁移民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抽样调查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6):155.

[5]李香君,周志江,吴贤清.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6(27):691.

[6]邰昌松,陈小良.深圳市光明新区小学生口腔疾病及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2,11(19):1664.

篇(9)

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为平台,全面带动家长和社会

为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加深人们对口腔卫生的认识,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口腔健康教育的计划和安排。制定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教育方针。为此,我们把学校作为口腔保健宣传的重要场所,首先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口腔健康普查,使其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将口腔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范围,利用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一定的防治活动,培养学校口腔卫生保健员。以学校为基地带动学生、学生家长以至于整个社会,从而达到全民口腔健康教育的目的。

抓住重点,循循善诱,逐层推广,链式宣传

我们组织开办了“学校教师口腔知识培训班”,提高了教师们的口腔健康专业知识,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开家长会的时机召集学生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很多家长听完课后,对口腔疾病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不少家长听完课后“现身说病”,收到了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提出了:听好一次卫生课,备好一支保健牙刷,带上一支含氟牙膏的“三个一”要求。为使口腔卫生课形式生动活泼,准备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口腔卫生保健图片,讲课力求浅显易懂,深入浅出,教会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对于需要接受窝沟封闭的学生,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讲清窝沟封闭的原理,消除心理误区,促使学生接受这项预防措施。各学校、班级还自编了刷牙操进行比赛,出爱牙墙报,排练相声、小品等,通过这些活动,涌现了“爱牙先进班级”、“爱牙先进学校”,从而吸引了省地(市)级领导和教师来参观、指导,达到了“以点带面”全面促进全民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口腔保健知识水平。

健康教育,任重道远

篇(10)

为了解从化市新城小学学生的口腔健康行为现状,探讨不同性别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和观念的差异,找出学生在口腔保健知识与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行口腔健康促进和教育活动提供借鉴,笔者于2006年3~5月对广州市某小学学生进行了口腔保健知识与观念的问卷调查。

资料与方法

对象:采用按年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从化市新城小学抽取小学生共340例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40份,收回有效问卷331份,有效回收率为97.4%,其中男171例,女160例,年龄在11岁左右。

方法:采用经预调查、讨论修改后自行设计的“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与观念的问卷”。内容共19道题,包括被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年级等),关于龋齿和牙周疾病的知识、关于口腔保健的知识和关于口腔保健的观念问题等。问卷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讲解后,调查人员规范用语,统一标准,避免诱导性或提示性语言。以班为单位,在老师的配合下组织被调查学生集体在规定的时间(10~30分钟)内采取不记名方式自行填写,填写时不许相互讨论,问卷填写完毕后,由调查员统一回收,并当场检查调查表的填写情况,对问题答卷(如漏题,选择不明确)及时进行更正补充,以保证样本数量。问卷中未答1题及以上者或者基本情况缺1项及以上者或答卷全是空白或所有答案都一样者为无效问卷,不予统计。

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采用双录入方式进行数据录入并校对,并对资料进行各变量统计描述、X2检验,P

结 果

关于龋齿和牙周病的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见表1。

关于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见表2。

关于口腔健康观念的知晓率结果见表3。

讨 论

(1)关于龋齿和牙周病的知识的知晓率远没有达到中小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规定。这可能是由于没有广泛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学生对细菌,甚至牙齿的结构缺陷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关系认识不够,对六龄牙的概念和重要性也比较陌生。今后对这些方面的宣传教育仍不能松懈,还应加强对细菌和牙齿结构缺陷与龋病和牙周病关系的宣教,使更多的学生对龋齿和牙周病的病因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以利于降低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

(2)关于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较低,说明多数学生对口腔保健知识缺乏了解。大多数学生知道应该每天刷牙,早晚2次,但却不清楚晚刷牙更重要,因此也就不能坚持正确的口腔保健行为。大多数学生知道选择怎样的牙刷,但知道含氟牙膏具有防龋作用的却占很少,而知道预防龋齿的最好方法的就更少了,甚至不了解什么是窝沟封闭。提示今后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而不再仅局限于大众知识的普及[1]。

上一篇: 船舶动力工程技术 下一篇: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