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7 09:40: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等教育产教融合

篇(1)

产教融合仍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冲破传统教育观念、体制、模式和内容的束缚。

(2)部分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单一

没有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思考和探索可行的产教融合模式,没有与相关企业积极进行广泛深入的联系与合作。

(3)部分院校产教融合实施效果较差

未能依据国家关于开展产教融合的政策,制定相应可操作的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实施时没有明确的预期目的和措施,且缺少监督和评价。

(4)许多院校产教融合仍然套用传统的安排学生实习方式

合作伙伴跳不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圈子。

(5)不少企业参与合作的热情不高。

由于企业尚未获得合作教育带来的利益,对产教融合认识不足,把培训学生视为额外负担。有些企业产教融合只盯住名校、名专业,对高职学校不感兴趣。

2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1)坚持产教融合,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行业企业工作岗位需求,是人才培养目标内在要素优化和建设的终极目标。首先,科学定位人才目标,开展专业调研。其次,培养方案制定后要有动态跟踪,通过及时调整解决人才培养周期与行业企业即时需求的矛盾。再次,坚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改革实践中坚持学生主体、能力本位,以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最高理念。

(2)坚持以校为本,尊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教育表明高等教育的性质,中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或基础,学术性或职业性是对专业教育类型及产教有机结合要求的进一步揭示。因此,高等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坚持理实合一,积极推进工学结合。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过程。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和信仰广泛地存在于对工作和生活多方面的解释中,其中最有效率的学习是在一定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进行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这种基于工作和生活实践的体验对学习者的刺激最强烈,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能动性,使学习带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从而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教育部教职成[2006]4号文件提出: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

3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1)以岗位(群)任职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学校各专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在进行充分的市场、行业、企业及毕业生调研分析基础上,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特色,确定专业方向,并由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分析,得出职业岗位(群)相对应的技术能力、关键核心能力以及从业者基本素质,根据生产过程确定培养方案。

(2)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设计真实的企业生产情境。

遵循为职业而学习的原则,让职业成为学习的动力和起点。根据工作任务精心设计,以企业生产的具体产品的质量控制全过程来设计检测项目,进行项目化教学。按照岗位任务,循序渐进地组织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所有“教学做”活动均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引导,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3)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理论实践有机融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依据岗位实际工作过程,通过归纳、抽象、整合,按照实际生产顺序来设计课程体系的每一项任务。学生通过一项任务的学习就可以完成一个岗位对应的全部任务;通过若干个任务的学习,学生便可以获得所在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资格。以情境教学为主,任务驱动,按职业岗位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来训练和传授相关技能,使学生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学习相应理论知识,训练各项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协调者、评价者角色,应及时提供咨询、帮助。

4我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1)健全组织机构。

为保证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有序进行,必须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组织机构,并明确各机构职能。除了校内正常教学组织机构外,还设立学术委员会、校企合作办公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构成完整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2)构建服务平台。

构建服务平台是实现校企合作从“一头冷一头热”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平台,开展一系列对外服务和项目对接,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的科研、学习机会,形成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技术服务、对外合作交流多层面、多方位合作。

(3)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鼓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开展实训,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鼓励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校企密切合作,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者,担负着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3项职责。因此,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提高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做好“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出台相关管理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取得了良好效果。

(5)创新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

为规范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实效,学校修订完善了教学(实训)管理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对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评价做出规定,明确科研、教研的重点是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开发,从制度上保障了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

篇(2)

当前,在我国内陆近3000所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育、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现象。导致我国在校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也从侧面放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不足之处。我国工程教育呈现出较为严重的区域化现象、从事工程教育行业的教师非工化现象严重。我国工程教育发展比较晚,高校缺乏工程教育观念、缺乏可靠的理论指导。

2 工程实践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意义

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椟a href="lunwendata.com/thesis/List_13.html" title="社会论文" target="_blank">社会培?出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每一个大学生必须要面对就业问题,之所以要进行高等教育,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并在工作中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当前,一些企业在招收新员工的时候,往往对有工作经验的人才比较青睐,就是因为他们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工作岗位需求,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可见,在当前在校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工程实践环节具有其独特的意义。

3 我国工程实践教学所暴露出的问题

在我国工程实践教学推行的数年时间里,取得了很多成就,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首先是师资问题,虽然我国拥有数百万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但是比起学生群体,我们的教师数量很明显有些捉襟见肘了。我国从事工程实践行业的教师普遍存在着工程实践知识认识不清、实践经验不足、缺乏自主的创新能力等问题。其次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一些西部高校在工程实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远远不及东南沿海地区。另外,我国由于工程实践教育起步晚,致使工程实践教育经验不足,这也是制约我国工程实践教育的关键因素。

4 对于加强工程实践教育的若干意见

4.1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事业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高等院校的地位越来越尴尬,高校已经不能充分发挥其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自从2000年大学扩大招生以来,我国有约300多所高职专科院校被提升为地方本科高校,这些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背景不同,有的是工程技术类专业院校,有的是师范类专科院校。此类院校目前又处在由“地方性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的过渡。

我国社会因为人才与岗位的不均衡,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处于待就业的现状。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催生出应用型大学的发展,我国研究型大学占到绝大多数,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才,然而企业更乐意接受一个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员工,这就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推行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有利于为地方本科高校寻找新的定位,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企业的加入会帮助高校重新焕发活力,有利于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高等院校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中来有助于为企业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同时,企业也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优良的工程实践平台,有助于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

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关键。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还不够完善,普遍存在着企业因为教育行政部门等第三方的参与下,被动地与高等院校进行校企合作。这样一来,肯定会致使部分企业失去对高等院校的兴趣,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校企合作模式的自然破裂。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要想充分让高等院校和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充分的利用各自的优势,就需要改善彼此合作的模式、深化合作的内容,调动企业的活力,主动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主动与高等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从校企合作完全过渡到产教融合,需要国家、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之间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合作。如此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产教融合。

4.2 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加强当代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专业知识丰富,实践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杜绝工程教育教师非工化。就教师的教学质量来说,不难发现,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师队伍一般是由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组成。这些教育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从事工程实践教育知识匮乏、实践经验的不足、缺乏主动创新的能力。现如今,全国各大高校都在争先建设特色型专业,建设特色型专业的前提就是建设一支出色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以培养、鼓励创新。在实际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强调理论性教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高等院校应该加强对从事工程实践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设置专门的工程实践考核标准,定期组织工程实践教师赴企业考察学习。同时高等院校应该经常与企业沟通,聘请一批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作为临时教师,指导在校大学生参与工程实践。主动吸收一些拥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当中,组织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赴企业参观实习。

4.3 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参差不齐,在工程实践资金投入方面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一些省属地方高校差异巨大。尤其是一些西部高校,在工程设施建设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差距巨大。西部地区由于区域条件的限制,致使其经济发展缓慢,这也导致了西部高校在教育条件方面在于其他高等院校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国家应该加强在工程实践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高等院校应该致力于发展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确保每一位在校大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接受良好的工程实践教育。

4.4 吸收借鉴国外工程实践经验

篇(3)

1.美国产教融合发展实践。美国产教融合发展的代表性高校及地区有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对硅谷、波士顿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为硅谷的兴起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成立之初,斯坦福大学经历了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加上政府对斯坦福大学的财政支持有限,该校曾遭遇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斯坦福大学教授弗里德里克·特尔曼(Frederick Terman) 提出建立斯坦福科技园,对外出租斯坦福拥有的土地资源。这一措施不但吸引了柯达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进驻科技园,为学校筹集了办学所需经费,而且为斯坦福大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促成了美国高科技集聚地——硅谷的形成。斯坦福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从教育教学到科学研究到社区生活都与硅谷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深度融合一方面解决了大学自身经费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大学通过双方合作培养和锻炼了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术人才,为硅谷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这种协同融合发展的模式为双方的未来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斯坦福大学对教授办公司非常支持,只要教师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学、科研任务,就可以到公司兼职或创办自己的公司。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John Hennessy)在发明了MIPS后,便合伙创办了公司,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公司运营中。几年后,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期将公司出售给SGI公司后,约翰·汉尼斯(John Hennessy)又回到斯坦福大学担任工学院院长,并于2000年起担任斯坦福大学的校长至今。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协同融合发展成为城市与高校合作发展的典范。 

2.英国产教融合发展实践。英国产教融合的代表案例为牛津大学与牛津郡的融合发展。60年代的牛津郡以农业为主,随着牛津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其对牛津郡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不断提升。目前,牛津郡地区80%的高科技企业由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创办,科技创新及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了牛津地区的快速发展。据牛津大学校长约翰·胡德(John Hood)介绍,牛津大学技术转让中心平均每6到8周就能创造一个新企业,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为牛津及周边地区的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牛津大学不仅带动了牛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成为牛津城中仅次于健康服务部门的最大雇主。据相关学者的测算,牛津大学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基本凯恩斯指数为1.34,即牛津大学每支出1英镑,就为地区增加0.34英镑的额外收益,可见牛津大学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力非常明显,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为牛津大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国内产教融合的发展实践 

1.北京产教融合发展实践。北京产教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是中关村的建设及运营。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40余所,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200余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各近30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0余家。目前,中关村聚集了联想等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以移动互联网等优势产业集群以及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2014年,实现企业总收入超过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对首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除了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保障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对中关村的科技创新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人才、科技支撑。截至2014年10月,北京地区中央和地方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让项目1709项,收入超过百亿元。高校与中关村乃至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了深度融合与共生协同发展。在高校与中关村的协同发展中,政府发挥的推动作用是两者实现合作发展的基础。 

2.上海产教融合发展实践。上海拥有高校67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8所,“211工程”高校9所,“985工程”高校4所。高校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科技支撑,上海雄厚的经济实力、超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等也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以复旦大学为例,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所说,上海与复旦大学在度“蜜月”,并且日后也将越来越“蜜”。上海为复旦大学提供了有力的财政支持,并且在土地等办学资源的配置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复旦大学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获得了飞速发展,办学规模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截止2014年,复旦大学有1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理工科有3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00名。复旦大学也一直视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凭借自身强大的科研优势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强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4年11月,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成立,研究院立足上海,聚焦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和总结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城市治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寻求解决我国城市发展现实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3.深圳产教融合发展实践。深圳经济的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是高等教育规模、办学层次及其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并不明显,距离深圳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要求差距明显,成为深圳城市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软肋。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政策、资金投入,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合作。一方面,重点扶持深圳大学等本土高校向更高层次发展。在2015年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中,深圳大学有光电技术与材料学科群、智能信息处理学科群、特区经济与中国道路学科群等,3各项目被确定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为深圳大学的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政策和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由深圳市政府、国外知名高校、国内知名高校三方合作,共建高水平大学,例如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深圳市政府与吉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共建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等。 

三、国内外产教融合实践的启示 

篇(4)

作者简介:刘宏(1966-),男,湖南隆回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精细化工产品教学与研发。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划课题“绿色化工视域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索”(编号:XJK013BZY010),主持人:刘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84-03

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1],各职业院校一系列的专业建设改革关键在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平台。职教集团是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的教育团体联盟组合,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2],通过外部保障、内部凝聚、互惠服务、自身协调等途径[3],拓宽集团化与集约化办学思路,创新职教集团的体制[4],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与企业互利共赢、资源互补,近年来已成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陈友年等[5]阐述了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方春龙[6]介绍了产教融合物流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但职教集团框架下产教融合型精细化学品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较少。探讨如何加强产教融合型精细化学品生产实训基地建设,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精细化工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特征

对于产教融合的定义,学术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如Michael D. Santoro[7]提出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s(产业-大学合作)、Kaufmann, A.& T?idtling, F[8]提出的Science-industry interaction(科学-产业互动)、Annamária Inzelt[9]提出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hips(大学-企业-政府关系)等,作者直观理解产教融合就是产品(企业)与教学(院校)的融合,也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型的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职教集团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是通过专业建设共建共管生产实训基地,企业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使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实训基地、教学团队、人才质量评价、专业文化六个方面建设实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构建与精细化工企业一线操作与管理岗位“零距离”的人才培养平台。为此,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实习环境真实化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特征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训练场所生产出典型精细化工产品,因此,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项目的选取必须来自于企业的生产项目,设备与生产厂家设备完全一致,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车间进行设计与建造,实训过程严格根据企业生产的操作规程来进行,控制工艺生产操作参数并能生产合格的精细化工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实训过程就是产品的企业生产实际过程,生产环境真实化。

(二)基地功能多元化

校企双方筹资共建的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必须具备多功能性。选择区域内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建设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学生可真实操作、真实生产。让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成为实践教学和生产的主要场所,成为企业培训、技术交流与服务的平台,成为全国技能大赛项目训练场所,成为学生进行创业创新的基地,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利互惠。

(三)生产工艺绿色化

化工产品是典型的“易燃、易爆、有毒”产品,精细化工产品也不例外,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环保认识重要性,加深对现代化工的了解,建设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的生产项目工艺必须绿色化。如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之一苯―丙乳胶涂料生产,是典型的绿色化生产工艺。它是根据涂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国家涂料产品环保的要求,以水代替有机溶剂,降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真正做到了涂料产品绿色化。

二、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湖南化工职业教育集团由省内80多家化工、医药等企业及院校组成,近年来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课程开发模式、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以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成效凸显。目前该专业依托职教集团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如与湖南湘江涂料有限公司共建的绿色环保的水性苯-丙乳胶涂料生产车间,为学院师生提供各种阶段的教学实践平台,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为湖南湘江关西涂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培养了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后备公司员工队伍,实现双方互赢互利。

但是目前高职教育中真正做到的产教融合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的较少,企业参与基地建设的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四个不协调:

(一)国家政策与企业发展需求不协调

政府的引导、政策支持力度较弱,尤其是税收减免、专项资金补贴等方面,与职教发达的国家如德国相较相差甚远,而企业是以生产产能与效益求生存的,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因此,不论基地是建在校还是建在厂,在既无法律规定,又无利益驱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企业不愿深入进行产教融合生产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

(二)商业机密与学生求知需求不协调

一方面企业生产需要不断补充优秀人才,通过“订单培养”“生产实习”等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就能较好地培养所需人才,企业希望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另一方面,如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大量采用配方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保密性,不希望学生进厂实习实训,即使进入企业生产实习操作通常只能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岗位(如包装),与所学的专业知识关联度不大。

(三)资金投入与基地建设需求不协调

尽管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相对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而言,国家财政对职业院校教育经费支持力度要小得多。马宽斌[10]发现普通高等教育经费中本科占80%以上而高职教育不到20%的投入,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的2.64倍。经费投入的不足,使职业院校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很难具有真实企业环境与氛围的实训场所,现有的实训O备简陋陈旧,落后近被淘汰的生产工艺不能及时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地建设中产教的实质融合。

(四)高职教育与产业转型需求不协调

目前高职院校整体师资力量较弱,大多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就来到学校,没有企业的一线生产经验,不能较好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不能把握行业动态与生产技术前沿,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不能对“产”进行实时掌握,当然难以建好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

三、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对策

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我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基地建设实际,总结并提出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一体、课程体系产教融合、基地协同运行产教互惠、师资队伍产教兼容等四个方面的对策。

(一)建立产教一体的生产实训基地

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和专业建设发展要求为依据,根据“专业+F(Field,指具有职业情境的技能训练场所)+F(Fruit,指学生作品)”的专业建设模式,营造企业真实氛围,选择典型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建设实训基地,学生可真实操作、真实生产。同时,充分利用职教集团的优势,选择技术先进、区域影响大、人才供需关系稳定的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保证每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单元操作、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环节,能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得到锻炼,及时掌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生产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构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有效对接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中的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在职教集团框架下,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行业及企业发展的动向,较好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形成具有典型行业背景的化工职业教育特色。构建了“以典型精细化工产品为载体、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其主要特色有:(1)课程内容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的高职特色。(2)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将知识点、技能要求与具体工作任务联系起来,突出知识与技能要求的岗位针对性。(3)强调实践性,制定工学结合特色的高职化学品生产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标准。

(三)建设产教互惠的协同运行机制

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学院充分利用其师资、技术、实验研发条件等优质资源,企业以其资金、设备、生产技术指导等优势,不但为学院的师生提供了“工学结合”的实践操作平台,而且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也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技术研发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此外,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是以企业典型的生产产品为项目设计开发组织生产,工艺成熟、安全,在实现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时,其生产产品还能创造经济效益,保证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能长效良性运转。

(四)建造产教兼容的校企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是产教融合型生产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打造一支“专任教师精技术、兼职教师懂教育”的产教兼容的教师队伍。首先培养1~2名造诣深厚、有突出技术特长的专业带头人;然后落实“双师工程”和“硕士化工程”,完善其知识、能力标准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及时掌握化工技术的发展前沿,使教师既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又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最后加强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双方业务水平,以形成整体师资“合力”,根据各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合理配置师资资源,实现整体优化,提升专业(群)的整体师资水平。

参考文献:

[1]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规划纲(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Z].2010-02-23.

[2]赵昕.职教集团发展的制度困境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3(1):12-14.

[3]胡坚达,王孝坤.职业教育集团化体制改革路径探索[J].教育研究,2013(1):154-158.

[4]丁晓昌.理清思路加快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3(6):50-52.

[5]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6]方春龙.产教融合,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14):74-75.

[7]Michael D. Santoro. Success breeds success: the linkage between relationship intensity and tangible outcomes in industry-university collaborative ventures[J].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1(2), 2000, 255-273.

篇(5)

随着产教融合概念的逐渐推广,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95号)精神,各级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这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无疑是带来了机遇,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发展路径[1]。审议通过《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这对深化产教融合,发挥企业重要的主体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是如何的走向?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制度规范、服务创新、项目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所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是一个瓶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抓住此次产教融合所带来的机遇,理应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实现内涵式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一、产教融合的内涵

2013年“产教融合”出现在教育部的文件中,“产”是指产业,“教”是指教育。“产教融合”与以往的“校企合作”存在一定的区别。“校企合作”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而“产教融合”的主体则是产业、企业、教育。“融合”也更能反映出合作主体是合为一体的关系[2]。在合作主体方面,产业、企业人才培养的作用定位与院校是平等的,不再是配合和支持的地位。通过政府搭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3]。产教融合的目的并不是本身,而是为了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人才的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是资源之间全方位与全要素的集成整合和一体化的合作,相互补充与融合,是利益与发展的共同体[4]。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里,高校的创业教育也应打造产教融合的教育新态势。目前,产教融合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VR、AI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日益更迭,人类已经不再局限于享受工业革命时代所带来的效能,而是在技术革命的时代里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相对应地对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5]。高校的创新实践、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计划需要让校企合作达到新的高度,需要以整个产业和整个行业的发展需求为目标,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解决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推进转变教育和产业的发展模式,推进产业系统与高等教育系统的系统性变革[6]。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意义

教育部在2015年将创业教育更名为创新创业教育,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国家创新型人才需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发展、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的新阶段,如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迫切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走在时代的前端,跟上时代的步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创新性,教育方法尽可能地体现多样性和实践性,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无疑对于社会、国家、高校、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人才的能力不能达到相关行业的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不匹配,技术运用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瓶颈。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对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际相脱节

高等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与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区域企业所需求的知识和能力。而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制定的学生培养方案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也没有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导致学生只是为了取得学分而失去了学习新知识、接受新鲜事物的兴趣;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注重理论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的演练操作,课程体系不规范且不统一,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需要培养的专业技能相脱节;学生课程的实验内容过于注重完成任务却与企业不接轨,学生学习的内容无法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加以运用。教学模式单一,习惯采取传统教学模式,2020年肺炎疫情的暴发确实助推了线上教育的发展,线上的微课、翻转课堂、MOOC等掀起了热潮。但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如线上内容繁杂没有重点,教师线上授课能力差,学生纯粹打卡签到,课程内容多但学而不精等。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企业劝退率高等问题。总而言之,目前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还没有与产教融合发展体系相融合,教学模式与手段还不符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创新创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结合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二)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匮乏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专职教师资源可以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匮乏的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很大一部分是由高校的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担任,缺乏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与技能的经验;教师没有亲身到企业中去体验与锻炼的经历,缺乏实践经验,也没有具体去了解行业发展的状况和前景,对学生授课泛泛而谈,注重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甚至从未指导过学生科研及创新型项目,无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

(三)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建设不完善

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是学生的一个实践平台,对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基础设施不完善,基本的实验器材无法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的资金严重不足;第二,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没有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照搬其他学校的管理机制,不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没有从本校学生出发,忽视了学生的需求;第三,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无法实时提供创业动态信息和知识,或提供的只是浮于表面、司空见惯的创业案例,无法成为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第四,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没有实现高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没有注重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

四、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一)教学模式从用人单位出发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际相脱节,而这些问题要想得到合理的解决,高校应该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制定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学生培养方案,当其应用效果不显的时候更不能操之过急,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效果并不能立竿见影,应该及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其方案及时定期进行评估。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实验内容要注重质量的提高,学生必须自主完成实践操作,不能带有只为了完成任务取得学分的思想。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融入信息技术,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创业名师走进大家的视野,让创业经验植入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开阔视野,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但不能把线下的传统教学模式照搬到线上,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要有所创新,更要突出重点地讲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教学设计、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实训实习等,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企业、产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高水平与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服务企业、产业,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师队伍

在多媒体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师队伍有了更高的要求。缺乏实践经验的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去担任创新创业专职教师,不符合岗位职能的要求,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高校应实施专职教师优胜劣汰的机制,增强专职教师的核心竞争力,改革质量评价监督机制,并设置奖励机制让教师在名誉和地位上有所提高,切实让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位。高校可让教师走进创业孵化基地,去亲身体验感受实践所带来的冲击,开展产学研合作,让教师走进企业,学习经验并传授给学生,对参加培训提升技能等级的教师予以奖励或补贴,以调动积极性。对于高校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量不足的问题,高校可从企业入手,在产教融合的作用下,让企业导师真正地走进校园。

(三)完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

首先,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提供的资金可以很好地解决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可对其进行改革重组以满足需求。其次,应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方案,如与企业合作开办特色班,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授课,企业导师与学生交流经验与想法,让实训基地成为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学生可到企业去进行实训、实习等,这也会让毕业生就业率得以提高,注重开展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最后,特色班的培养计划、教材开发或选用、实训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均由学校与合作企业双方共同协商、联合指导。

(四)共建创新创业数据共享平台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多媒体教学、实验培训、人工智能、校园进出管理智能监控等都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与企业可共同打造数据共享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专业化的开放共享产教融合共享平台。依托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人才供需、校企合作、项目研发、技术服务等各类供求信息,为高校规划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高校与企业间可通过共建数据共享平台分享优质的创新创业资源,高校之间可互相开放实验室、网络教学平台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高校与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学习,通过线上观摩学习创业竞赛路演活动与企业实训活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载体及内容,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五)注重科研成果转化与评价体系的完善

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是指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研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完成知识和技术的转换。成果转化能锻炼学生更强的创业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有助于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首先,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推进科研成果技术的转化。高校可以从企业的需求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课题,并与企业签订成果转化方案,让企业给予指导,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其次,要注重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应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让评价体系质量得到提升,也更加公平公正。支持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产教融合效能评价,注重质量,完善评价体系。强化监测评价结果的运用,作为绩效考核与表彰激励的重要依据。

五、结束语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人才培养面向产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转变,解决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及时找出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听取各行各业专业人士的建议,试点推行,有针对性地探索出新的路径,以培养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娟.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9(22):58—61.

[2]石伟平,郝天聪.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思维转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1):1—9.

[3]刘建平,宋霞,杨植,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4):230—232.

[4]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40—42.

[5]谢家建.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内在逻辑与建设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9(5):108—114.

篇(6)

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借助信息情报技术驱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物联信息系统(CPS)实现人机一体,大规模减少制造业成本,实现制造业个性大量定制的转型升级,第四次产业革命是安倍经济学目标实现的关键。

(一)聚集日本经济新增长极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所有产业实现革新发展的技术基础。物联网通过互联网使所有产业信息联通,实现数据化,并可自由提取应用,大数据可使收集到的数据实现即时便捷的深入分析,人工智能使机械具有超乎人类的智能判断能力,机器人使复杂高难度操作实现自动化,由此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成为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技术特征。经历“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奥林匹克景气”、“伊奘诺景气”、“泡沫景气”等经济增长阶段后,日本即将迈入“迷失的30年”,经济增长面临长期停滞的危机。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以技术更新为源动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优化要素禀赋结构,开创消费新领域(如空中食客Airbnb等),安倍政府以“第四次产业革命”为中心,成立“未来投资会议”,制定《日本一亿总活跃计划》,提出到2020年经济总量增加100兆日元的?目标,要求第四次产业革命相关产业创造出30~40兆日元的附加价值。第四次产业革命被赋予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日本经济逆袭增长的关键。

(二)促进雇佣环境的技术化、女性化和能力化

根据经济产业省的预算,第四次产业革命背景下,因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投放使用,将会减少735万低技能就业岗位,而因第四次产业革命技术革新将创造574万个工作机会[1],职业结构更新速度加快。根据2014年5月日本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的“面向全员参加的技能劳动者确保与育成”调查数据显示,58.1%的企业认为高技能人才短缺,56.2%的企业认为高技术人才短缺,50.8%的企业认为技术管理人才短缺[2],雇佣环境的技术化倾向明显。安倍“女性经济学”提出创造“女性活跃社会”,增加女性公务员、职员、管理岗位供给数量,到2020年女性管理岗位数量达到30%左右,雇佣环境女性化特征逐步明显,女性就业比例增长提高对女性教育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伴随雇佣环境多样化,非正式雇佣比例逐步增加,“人力云”等新型弹性工作革命开始活跃[3],劳动者就业观多样化,结果本位、能力薪金制成为日本新雇佣思想,更加注重对技能、经验、素养等软实力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大学毕业生短期离职率提高,无业青年增加,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出更高要求。

(三)引发通信情报业与医疗、福祉业就业需求增加

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第四次产业革命技术革新为先导,日本政府《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首次提出“社会5.0”(Society 5.0)的概念,即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的最大限度活用,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使人类达到生活质量高、精神世界富足的自由和谐的“超智慧社会”。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25年日本平均每3人中就有1人是老龄人口,少子老龄社会形势加剧引发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压力过大等“2025问题”,继而引起医疗、福祉产业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并呈现持续大规模增长趋势。2002年医疗福祉业就业474万人,2015年增加到784万人[4],依据日本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预测,到2030年将增加到962万人。第四次产业革命本身促进情报通信业大发展,2002年情报通信业就业158万人,2030年预计增加到242万人(见表1)。与此相对,传统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等低技能就业需求将急剧减少。面对新形势,学校应及时更新专业设置,提高各类型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第四次产业革命及“社会5.0”需求。

二、第四次产业革命推进日本教育结构适应性变革

第四次产业革命是日本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第四次产业革命人才供给,文部科学省提交《面向第四次产业革命人才培养综合提案》,推进“产业?雇佣?教育”一体化改革,以培养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一)依产业变迁,适时增设“专门职业大学”

二战后日本建立起美式单线“六三三四”学制,将不能满足升为大学条件的工业、农业、商业等短期专科学校暂定为短期大学,1950年短期大学设立,1964年短期大学制度化。伴随着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大发展,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企业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1961年高等专门学校应运而生,以工学、商船学科为特色。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第三产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谋求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专修学校建立,开设医疗、卫生、福祉、服饰与家政等学科,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需求。进入21世纪,日本继续加强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改革,为培养旅游观光、IT、信息技术等领域具有“即战力”的实践职业人才,实施实践的职业教育,谋求建立新的职业教育机构“专门职业大学”,于时值短期大学制度化55周年的2019年开始实施招生,重视校企合作,新机构并举实施4年制大学课程与2~3年制短期课程,毕业相应授予学士学位与“短期大学士”学位。40%的专任教师是具有5年以上企业实践经历的实务教师,30~40%的课程为实习实训课程,接受社会人士入学,为更广泛群体提供多元灵活学习环境。加强学校办学质量多方评价,根据学生就业状况、毕业生满意度等办学实绩给予资金政策支持[5],满足第四次产业革命与“社会5.0”等日本社会新形势要求。

20世纪50年代短期大学设置,20世纪60年代高等专门学校设置,20世纪70年代专修学校设置,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谋求设置“专门职业大学”,分别满足女性教育、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以及第四次产业革命需求。日本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元化,各类型教育机构各司其职、自由竞争,呈现出灵活、开放、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二)建特色制度,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伴随着日本各类型教育机构的设立,毕业生升学出路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为促进终身学习社会构建,日本通过制度设计,加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衔接,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主要制度设计包括“专攻科制度”、“大学编入学制度”、“科目履修生制度”和“学分累计加算制度”等。(1)“专攻科制度”。1992年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开始实施“专攻科”制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设有专攻科,招收高职院校毕业生,修完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认定的专攻科课程,获得大约62个学分,并满足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规定的其他要求,可向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申请学士学位,获得与大学毕业生同等的社会待遇,并获得硕士入学资格。(2)“大学编入学制度”。“大学编入学制度”是通过编入学考试编入大学学习,毕业可获得学士学位的制度。大学编入学对象包括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专修学校(专门课程)等专科毕业生。(3)“科目履修生制度”。1991年文部省重新修订《大学设置基准》第31条,规定在大学实施“科目履修生制度”,即大学在规定的地点,提供给本大学以外学生一科或多科课程,给予考试合格者一定学分。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专门课程)等专科毕业生通过“科目履修生制度”,修得一定学分,经过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的审查认定,可获得学士学位。国立大学科目履修生费用大致相同,私立大学课程费用则由学校自定。“科目履修生制度”扩大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升学通道,也提高了大学教育资源的活用效率。(4)“学分累计加算制度”。为促进日本高等教育个性化、高度化发展,促进学生生涯学习体系延长,文部科学省实施“学分累计加算制度”,学生可申请在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学习课程、获取学分,满足一定条件可获得大学学士学位的制度。伴随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推进,这四项制度的参与度、活用度都不断提高,为培养第四次产业革命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三)据技术革新,强化数理情报、计算机编程等教育内容

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也成为日本教育内容革新的主要依据。为适应第四次产业革命,具有国际化视野、高信息化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目标。为此,(1)全面强化数理、情报学科教育。加强全员数理、情报学习,日本拟成立“数理?情报研究中心”,对大学中的数理、情报学院进行扩充、整顿、改革,形成“国际研究据点”。加大对数理、情报教育在资金、人员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培养第四次产业革命需要的数理、信息化人才。[6](2)将“计算机编程”设为必修课。世界范围内将“计算机编程”设为必修课是大势所趋。日本文部科学省规定到2020年小学必须确保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编程体验学习机会,到2021年初中必须提供计算机编程课程内容,到2022年高中必须提供情报科学习内容,制定《教育信息化加速计划》,根据学生个性需求提供信息化教学资源,以增进学生对计算机、大数据等的理解。(3)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四次产业革命引发产业结构、雇佣环境变化加速,为培养学生职业认知、树立职业自主自立意识,日本加强学校、企业、地域合作,实施连续型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学生选择理工科以积极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尤其是积极鼓励女子选择理工教育。

(四)促多资源活用,升级产教融合模式

教育与市场匹配问题是世界教育问题,日本也存在人才提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为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匹配,打破省厅机构等部门壁垒,强化“产业?雇佣劳动?教育人才”政策联结,各省厅、产业界、劳动界、教育机构、职业训练机构联合召开“第四次产业革命人才培养推进会议”,制定职业能力开发政策、教育政策等,实现产教融合政策制定升级;由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总务省联合学校及相关企业等共同成立“教育官民联合体”,增加企业对教育的投资,到2025年企业对大学、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的投资增加到现在的3倍水平,超过OECD国家平均水准,用于开发优质教育内容,派遣优质外部人才,高效活用异质资源,实现产教融合资源升级;在理工人才培养过程中,开设“产学官圆桌会议”,制定行动计划,进行产业界人才需求预测,精准学校人才供给,加强产业界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实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升级;积极导入大学、公立研究机构、企业等的横向合作制度,促进产学研对话合作,提高技术产品转化效率,实现产教融合效益升级。产教融合是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也是日本教育模式的重要特色。日本产教融合理念先进,多主体密切合作,过程精细化,效益可观,产教融合模式不断升级,为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推进提供人才保障。

三、??对第四次产业革命冲击的专业设置特色

日本高等教育主要由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实施,2014年共计4004所。为培养第四次产业革命适需人才的“专门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以旅游观光、IT、信息技术为特色,于2019年开始招生。日本高等教育机构职能分工明确,错位竞争发展,专业设置符合社会、产业发展需求,整体运行高效。

(一)大学:专业设置多样化,培养适应产业需要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世界领先,大学培养国际化推进背景下的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水平人才。2016年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进入第三期,第三期改革主要强化大学的地域贡献、专业领域、卓越性三个方面。日本拟建立“卓越研究生院”,积极推进“卓越研究员制度”,由大学、民间企业、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以及海外顶尖大学联合建立“卓越研究生院”,以满足产业界需求,实现文理融合与多领域一体融合,为学生提供参加产学共同研究机会,促进人才、技术流动。2015年本科生中社会科学学科学生数量最多,占学生总量的32.4%;硕士生中工学学科学生数量最多,占学生总量的41.8%;专业硕士学位中社会科学学科学生人数占比最多高达76.9%;博士生中医学齿学、工学学生所占比例较高(见表2)。专业设置多样且较为均衡。2016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74.7%,其中批发零售业、医疗福祉业、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等行业就业人数较多[7]。日本大学强调充分利用各类型资源,进行产学研合作,充分挖掘学校的科研职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服务第四次产业革命及社会需求。

(二)高等专门学校:男生多,专业设置应对第二产业需求

高等专门学校以国立为主,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五年一贯制教育,重视实习实训,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实践技术人才,备受国家重视与产业界信赖。2014年高等专门学校男性学生比例高达83.1%,女性学生仅占16.9%[8],以男性教育为特色。高等专门学校专业设置以工科、商船学科为主(见表3),培养第二产业适需人才,是服务第四次产业革命需求的主力机构。为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高等专门学校积极进行学科再编,增设信息情报、国际商务等相关学科,提高专业设置的产业服务水平。2014年高等专门学校40%的毕业生选择升学,60%的学生选择就业。就业学生中,93%的毕业生从事专门技术工作,51%的学生进入制造业领域。[9]高等专门学校是日本制造业乃至第四次产业革命重要的人才供给支撑。

(三)短期大学:女生多,专业设置应对少子老龄化社会

短期大学教授学生研究专门的学艺,培养学生职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能力,以私立为主,是日本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2005年开始实施“短期大学士”学位制度,实施小规模精细化教学,学费低,就近入学,之后短期大学第三方评价常态化、义务化,短期大学的社会吸引力及国家认可度不断提高。2014年女性学生比例高达88.4%[10],以女性高等职业教育著称,短期大学的教育、家政、保健、人文等专业学生数较多(见表4),以教育、家政、保健等著称的短期大学专业设置服务少子老龄化社会,实现短期大学与少子老龄化社会优质对接,是建设“社会5.0”的重要人才供给机构。随着日本雇佣环境的女性活跃度提高,《短期大学今后的存在方式》提出,服务少子老龄化社会、提供优质女性教育、创生地域社区服务是短期大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专修学校:强调“实务卓越性”,专业设置满足第三产业需求

篇(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8-0237-02

0 引言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和经济效益宏观上决定并制约着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发展速度、教育质量,微观上影响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和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因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将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依据,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良性互动。

1 高职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区域产业的发展

1.1 高职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发展 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所提供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发展高度受制于区域产业的发展需求。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向直接关系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路径,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宗旨、发展规划等。高职教育应理性分析和科学预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培养区域?a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1.2 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受制于区域产业劳动力结构 不同地区不同的产业结构分布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向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所在地区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所在地区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淮安地区的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十三五”期间淮安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现实状况,积极构建高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实现对高职开设专业的动态调整。

1.3 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受制于区域产业技术结构 生产的现代化的程度决定了区域产业技术结构。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势必会带来区域产业技术结构的变动。而技术结构变动的的趋势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层次。苏南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为满足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上的需求,其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已开始延伸至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今后,随着苏北地区产业发展,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加,苏北地区的高职教育的主体层次相应高延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

2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

2.1 高职教育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技术人才是知识经济的支柱,而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等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最重要阵地。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越来越呈现出本土化、特色化,因此,对于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追求的不再是华而不实的学历教育,而是提供适应各类产业结构提升优化而需要的具有针对性的专门人才。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摇篮,在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篇(8)

[

关键词 ]转型发展省属地方高校办学理念

[作者简介]寇尚乾(1968-),男,山东新泰人,攀枝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川 攀枝花617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四川省新建院校改革和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四川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规划研究”(项目编号:XJYX2 014814)和201 3年攀枝花学院创新团队项目“省属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理念研究——攀枝花学院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的理性思考”(项目编号:SKL2013TD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21-03

省属地方高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类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往往简单照搬和盲目模仿老牌大学的办学模式,在办学实践中出现了目标错位、模式单一、办学雷同、特色缺失等弊端。从表面上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这类高校办学历史短,办学经验不足,但从深层次分析,则是办学理念的问题,省属地方高校办学理念的不先进、不准确、不深刻,是制约这类高校发展的根本原因。转型发展,首先是办学理念的转型。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应该确立怎样的办学理念,是这类高校高起点继承,高起点创新,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成功转型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应构建“开放”的办学理念、“融合”的办学理念、“治理”的办学理念。

一、开放

凡是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信息,经过加工改造,向外界输出物质、能量、信息的系统,都可以用耗散结构理论加以合理解释,耗散结构理论作为揭示复杂系统中的自组织运动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概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现象,同时也适用于解释社会现象,对于高校内部结构的运行与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引领作用。耗散结构理论可概括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耗散结构理论中的“开放”是所有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系统,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信息,是一个“耗”的过程,产生新的物质、能量、信息,则是“散”的过程,系统正是在这个“耗”与“散”的过程得到发展。

高校作为一个系统的组织体系,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进行着信息与能量的交换:从人才培养过程来看,高校首先需要面向社会招生,按照社会需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实现毕业生成功就业,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着与社会的互动与融合,需要与外界交换信息与能量;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来看,高校首先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内容,立足学科专业开展科学研究,产生创新性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与引领社会文化,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与社会深入融合,实现与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从高校这个自组织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它是一个在与社会全方位开放的情况下实现自身发展的,不断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它具备耗散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既然高校这个自组织具有耗散结构的特点,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它应该按照耗散结构的特点与规律进行运行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耗散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开放”,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应该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在与社会、市场、企事业单位“开放”的状态下自主办学,才能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和不断创新。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更应该打破相对封闭的状况,走开放办学之路。转型发展,主要是指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所谓应用技术大学,相对普通大学来说,在教学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从科研和技术改进的角度来看,这类大学更多扮演的是知识、技术、信息传播的角色,主要面向产业、行业培养从事生产、管理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培养这类专业技术人员,学校需要与产业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高校只有了解产业生产状况和产业一线对技术人才的真实需要,才有可能培养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由此看来,高校需要面向市场开放办学,因为只有开放,才能打破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用人需求割裂的局面,形成“高校按产业需要培养人才、产业部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产教融合机制,也才能使高校与产业之间不断进行信息、资金、科技、人才的交换与流动,共同培养符合产业真实需求的技术人才,形成产业真实需要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省属地方高校多数建在地级城市,其办学宗旨在于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其基本特质应至少包括两点:地方性、应用性。地方性是指此类高校具有“地方举办、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应用性是指这类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实践导向和职业导向,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省属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不能脱离地方性、应用性的特点,而应在遵循地方性、应用性特点的基础上实现由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实现这一变革,根本突破点在于“开放”,在于高校与地方产业的全面开放办学。首先,要树立开放的意识,形成面向本土的办学思路。省属地方高校要面向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开放,与区域内的单位、组织、市场、科技开放合作,“零距离”接触,充分了解地方需求,按地方需求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发挥地方“智库”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其次,要提高开放的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瞄准地方支柱产业和由此形成的产业链,整合办学资源,实现与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等方面形成互动与参与机制,高校教师到产业部门学习、进修或调研,产业部门参与高校办学与管理。最后,要提升开放水平,借鉴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要开阔视野,克服本土局限,学习借鉴省内、国内甚至全球同类高校的先进办学经验,疏通信息化、国际化壁垒,将同类院校的先进做法进行合理“迁移”,提高自身水平,不断创新发展。

二、融合

开放的结果必然是融合。省属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产教融合,因此,转型发展背景下,省属地方高校应在“产学研合作”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树立“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融合,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思想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相吻合,办学思路(发展规划)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协调,办学实践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最终达到学校办学与区域产业发展协调一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高校服务地方产业、地方产业支持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融合的目的和手段是合作。省属地方高校树立“融合”的办学理念,应注重与地方企事业单位、产业核心部门构建合作机制,突破产、学、研、用各自为政的壁垒,融通各方利益关系,建立基于利益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多方合作体系。

1.建立互惠共赢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协调职能,设立专门的产学研用合作协调机构,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组织、协调和规范高校与社会的合作行为。要加强高校、产业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互动交流,实现人才、设备、学科等资源共享,建立合作战略联盟,形成相互合作、相生相长的产学研用合作生态链。通过协议约定的形式,将各方合作的工作要求、工作制度、工作规范、激励机制、风险分担等内在因素固定下来,并及时加以检查、督促、评估。合作各方要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平台,以市场机制驱动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互聘等方面的互惠互利,实现合作各方的利益共赢,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统筹协调的人才资源共享机制。产学研用各方要建立“项目主导”的创新团队体系,要主动规划设置制约本部门、产业、行业创新发展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的项目,搭建开展应用研究的横向平台,各方联合研发,按照合作各方人才的学科优势和技术专长组建创新团队,实现学科对接与协调,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致力于形成具有创新性、使用性的高水平成果。合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才的实际情况、学术技术专长和性格特质,充分考虑激励因素和激励机制的构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3.建立高效互动的实践基地共建机制。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离不开规范有效的专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不仅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平台,也是高校学科集群与产业生产集群对接的平台,校地相融,就是要建立“政策驱动、产学投入、研学互补、学用结合”的实践基地共享机制。要充分利用国家关于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优惠政策,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具有激励效应的本土政策,促进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产业和高校要改变发展思路,舍得在专业实践基地加大投入,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产业升级的长远利益出发,逐步增加对实践基地的经费投入,确保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完善。高校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专业实践基地的资源开展科技研发,带动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将学生的学习、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经过学习、研发、生产、使用的闭环系统训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建立成果共享的科研共赢合作机制。首先要确立“需求驱动”的科研立项导向,根据合作各方的实际需要,确定科研项目,由立项部门牵头组织团队开展研究,研究成果供合作各方共享。其次要建立合作各方共同投入的科研实施过程,在人才资源、设备使用、经费投入上建立分担机制,促进科研开发顺利开展。最后要建立“联合攻关,风险共担”的科研适时调控,组建科研团队联合开展科技研发,合作各方应开放科技研发资源平台,在研发过程中如出现不可避免的失败,合作各方应按投入比例分担风险。

在开放的基础上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的办学之路,就是要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机制,促进与实现知识结构的应用化、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科技研发产业化,最终实现高校与地方融合、专业与产业协调、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匹配、产教融合的办学目标。

篇(9)

二、管理机构国际化

管理机构的国际化是确保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必要途径。设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利用开展国际项目合作和课题的机会,积极与国外联合建立管理机构。涉外管理机构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成立专门的咨询、决策部门。例如,中外合作项目设有项目联合管理办公室、外事办公室,大胆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的管理模式和办学体制。同时,为确保具有国际竞争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还需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应建立与国外相应院校相匹配或可衔接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质量评价方法等,使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参与国际认定,执行国际通用标准,从而达到与国际接轨的目的。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行政人员每年都会分批次去国外合作大学学习交流,目前,90%的管理人员都经过国外相关机构的学习培训。

三、农业经济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目标是要培养世界公民,其实质就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在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进程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经济全球化要求人才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全球化不仅使得世界各地都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引起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在这样的时代,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人才,就需要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语言、政治和经济情况,在解决问题时能从全球的范围出发考虑方案,要能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生存。这样才能提高在国际农业领域的竞争力。

(二)是增强高等农业院校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使得高等教育的内涵和手段正在经历空前的变革,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的大学都把国际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高等农业院校要想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争夺未来高等教育的制高点,必须大力发展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已经成为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办学的重要理念和内容。同时,在办学模式、培养方案、运行机制等方面急需探索一条国际化道路。

(三)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需要

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十报告中增加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意义是通过协调高等教育的各个生态因子和环境因素使之共生、协调与发展,利用生态调节机制来提高高等教育系统的承载力,解决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矛盾和失衡,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咱们培养的人才能够国际化、广泛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经验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进度。

四、农业经济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实现途径

根据我校与国外大学近十年的中外合作办学经验,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经多次专家论证与反复修订,并运用于实践之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对农业经济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国际化有着借鉴和推动作用。

1.建立双重项目管理机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作管理牵涉到国内外合作双方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从2003年起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共同举办了会计、工商行政管理、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推进项目的发展,双方经多次洽谈,在我校设立了项目联合管理办公室,并定期进行高层交流互访。同时还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中国代表处建立密切联系,双方可就课堂教学、师资培训以及专业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这种双重管理机制确保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健康运行,推动了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完美融合。

2.设置融入本土优势的国际化课程引进国外先进的专业课程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着“大胆引进,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大力引进英方先进课程的同时,建设自身特色课程。一方面,利用国外课程“模块式”教学特点,改革和创新合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另一方面,积极建设富有本土特色的通识课程,如我校开设的“两课”、《个人职业与发展》、“六求”等大学生人文素质课,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方面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3.形成渗入式与渐进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从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来,高度重视英语语言教学,一方面将其作为学生进行出国深造的“通行证”来强调,另一方面是将英语作为一种学习技能来培养。在英语教学中主张文化渗入,将生动多彩的文化寓于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英语思维能力。九年来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功的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即从低年级开始开设专业双语课,在英语语言技能获得较大提升之后再过渡到高年级的双语直至全英语教学,这种分阶段的渐进式教学模式不但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也大大缩短了学生在国外学习的适应期,实现了国内外专业学习的无缝对接。

4.设置“中西合璧”的考评模式为能在教学各环节与国外合作大学顺利对接。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考核模式和教学评价模式,即采取“3-3-4”模式(考勤成绩30%、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40%)考核学生学习水平,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教师则按照湖南农业大学现有模式进行考核(学生网上评教20%,教学督导团评教30%,领导听课评教30%,同行评教20%),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全方位督促教师规范行为。“中西合璧”的良好考评机制不但促进了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同时也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可靠保障。

5.建立具有国际管理理念的学生管理系统国际管理理念的学生管理系统。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我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在中方展开,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吸取外方宽泛的公民教育理念,挖掘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立自律能力,弥补“放羊式”管理模式的不足。为了营造国际化人才培养氛围,学院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如聘用英语教师担任班主任,举办圣诞晚会、组织留学生文化活动月、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等,深入课堂内外,体验生活,实践专业技能,自我管理,自我锻炼,全方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种别具特色的学生管理模式既紧贴校情国情,符合本土人才培养需求,又融入了国外合作大学先进的管理理念,彰显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人才培养的新特点和新方向。

五、农业经济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模式

高等农业院校要改变过去单一化的人才产出模式和精英化的高等教育。作为培养农业经济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摇篮,在培养模式上要现代化、国际化,应及时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加强国际交往,掌握和了解世界上最新人才需求状况,置身于国际环境,从而有利于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建立和实现融合型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根据人才培养国际化总体要求,遵照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原则,主要有三种合作办学模式:(1)整体融合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中外合作学校的教学模式完全融合在一起。采取单校园模式(在国内接受全部高等教育),引进国外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相关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等,聘请外国教师来中国讲课,尤其是核心课程,派遣中国教师去外国进修。整体融合式通过引进国际合作高校的相关专业及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原版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聘请国外教师授课,全面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到国外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培养出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的。(2)松散型模式———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我校讲学,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方法的国际化。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推进创新。(3)分段联合培养———充分保留双方各自的教学模式,在学分及论文互认的基础上,通过联合培养使学生在合作学校分别完成申请学校的培养计划。联合培养采取双校园模式(3+1模式),保留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双方各自对对方开设课程的评估,互认对方学分,学生获得双方学校规定的学分,国内3年学习期间,学校聘请外籍教师来校授课或由出国学习过的本国教师授课。国外1年的学习由国外大学老师授课。

(二)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开放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利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需求为导向,以敏锐的眼光瞄准市场,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用创新思维打造名牌专业,打造与市场零距离的专业,突出自己的特色,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高度对接,实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培养在农业方面,特别是农业经济方面既有农业和经济基础知识,又掌握国际化知识与技能的研究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产、学、研结合教育一方面可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的训练和利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产业的科研,从而了解更多的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动态。通过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提高,创业方向也会更加符合实际。产、学、研结合教育培养学生将单纯的传统型教育转换成开放式与国际型教育,将创新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积极进行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获取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能力,也为学生以后的就业与创业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社会环境。

(三)建立和打造以人才为本的服务性国际化管理体制

为确保具有国际竞争力经济类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农业院校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也需要思考和创新,应建立可与国外相对应院校衔接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质量评价方法等,使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得到国际认定,从而促进和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例如,可以大胆借鉴国外同类院校的办学规范和体制,引进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性管理体制,推行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学制等的弹性教学模式。还应积极引进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人才,建立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管理队伍。结合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特点,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并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开发全英语授课课程和双语课程。以农林经济管理、环境科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型人才。同时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兄弟院校在课程、教学、教材等方面的经验,提高课程建设水平,积极探索和推进特色专业的开设,实现对高层次人才的特色培养。

篇(10)

本次年会展示了高等职业教育在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示了高职教育下接地气、直接服务区域发展的实际成效,展示了高职教育在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活力。

在开幕式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解读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葛道凯从如何分析看待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形势、如何理解领会全国职教会议精神的丰富内涵、如何认识把握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等方面,诠释了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重大突破,指明了专科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方向。

针对社会上对高职院校的误解,葛道凯分析了职成司针对2014年高职招生的抽样调查及数据结论,鼓励高职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方位,不为所惑”。葛道凯指出,高职教育不是基础教育,不是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在全社会认同的评判标准中,衡量职业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就业。多年来,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并且持续向好。因此,学习全国职教会精神,就是要把握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个教育发展中的位置,不为困难所惑,不为假象所惑,也不为自己的成绩而过度陶醉。

对于如何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葛道凯提出要“把握精神,领会核心”。今年的全国职教会和高职学校直接相关的重大突破有四个方面:第一个突破,重新定义职业教育。全国职教会议前后的职业教育,虽然都是职业教育,但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职教会前的职业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职教会后的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职教会前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职教会后的职业教育,包括高中阶段的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本科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和研究生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第二个突破,企业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和创造之一。之所以提出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是要解决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第三个突破,职业教育必须要推进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既是教育战线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如何汇聚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合力,需要创新体制机制,综合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把职业教育办好办强。第四个突破,必须要继续把增强针对性作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努力方向。关于增强针对性,一是继续坚持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二是在教育活动组织上,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并且要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让实习回归到教学环节这个基本定位上。三是推动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葛道凯指出,全国职教会议的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的、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这次全国职教会的核心内容,其具体内涵就是职业教育要和经济社会同步规划,职业教育要和产业建设同步实施,职业教育要和技术进步同步升级。因为职业教育是教育,更是经济,还是民生。因此,职教工作者要确立一个理念,职业教育要想有生命力,就必须要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对于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和各级政府来说,也要确立一个理念,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要想走得稳,要想走得远,必须要有同步发展的职业教育相伴相随。

对于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葛道凯提出要“把握方向,坚定前行”。高职院校要把握专科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的同时,加强以下四项工作:第一,要科学布局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功能,第一大功能是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第二大功能,服务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这是技术技能积累最直接的载体;第三大功能,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促进人才的持续增长。第二,做深做细内涵建设。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学校必定要逐步扩大招收中职毕业生和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这就意味着高职学校的学生从单一普通高中起点的学生,逐步变化为既有普通高中起点的学生,也有中职毕业生,还有具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要随之发生改变,进一步增强竞争力。第三,果断改革高职学校的招生考试。根据《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到2015年,高等职业学校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要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到2017年,非高考形式要成为高等职业学校招生的主体形式。所有的高等职业学校都要研究新形式下的招生考试改革,实现中职和高职的双赢。第四,要注意关注学分的积累和转换,《意见》提出要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的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与教育,高职院校要给予关注,结合本校的实际,予以推进,为实现三个功能的科学布局提供新的依据。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在年会上解读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下称《规划》),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总体框架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相关制度设计,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回答了关于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发展以及普职关系、招生制度改革、院校设置制度改革、本专科衔接等诸多社会关注的问题。

陈锋在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的调整和创新,实际上是整个教育宏观结构的调整,以期通过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来建立现代教育体系,通过职业教育的制度创新进一步激活教育制度创新的活力。

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济社会背景,陈锋指出,概括起来讲就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归结起来,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是今天整个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面临的最大的机遇和最大的挑战,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最大的机遇和最大的挑战。谋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谋划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就是要根据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确定国家人才培养的终极格局。

陈锋在解读中提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为“就业导向、系统培养、产教融合、全面发展”。就业导向是方向,不管哪个层次的职业教育,最基本的职责、本位就是就业导向。用就业率、就业质量、长期职业发展潜力来评价高职院校,是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系统培养是结构,因为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升级,对技术技能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所以人才培养也应该是多层次的;产教融合是机制,产教融合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核心的性质、最重要的灵魂、最根本的路径。对职业院校来说,只要坚持走产教融合的道路,就必然是一个特色化、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全面发展是目标,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素质教育,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什么样的特征?陈锋指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贯通、衔接、立交、融合。贯通是指从中职到学位研究生的贯通。衔接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衔接,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衔接,搭建人才成长多样化的路线。立交是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而言,更多地体现为建立教育和就业的旋转门,建立学习型社会里教育―就业―再教育―再就业的人才成长路径。融合,即产教融合发展,要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产业,特别是学校与所服务的产业,与所在的城市,所在的社区,建立命运共同体,形成共生共荣的机制。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面临很多困难,陈锋指出,其中最难的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从精英化高等教育的思维转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思维。其次,要从供给导向思维转向需求导向思维。第三,要把创造价值作为评价学校的基本标准。第四,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与高职院校的关系,是当下受到很多关注的问题。陈锋强调,应用技术类高等院校的发展,实际上是分两个层面的,一个层面是政策,一个层面是制度。所谓政策,就是通过示范引领的办法,选择一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院校转型做试点。所谓制度,即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政策具有当前性,制度建设则具有长远性。转型发展与高职院校原则上不能升格不是一个相互冲突的政策,转型发展是根据现在高等教育目前的状况所提出的,是结构调整的一个政策,而高职院校原则上不能升格是一个延续下来的政策。但是,不可否认,转型发展和高职院校有关系,那就是必将强化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而公平竞争则有利于形成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的格局。

本次年会围绕“贯彻落实职教会议精神・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主题,除了政策解读外,还设置了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专题研讨、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推进会、企业高职合作项目推介、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题研讨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成果展等模块。

【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专题研讨】完善高职现代治理结构,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分论坛上,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副主任王大泉解读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有关内容,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家礼通过案例的方式介绍了学校章程建设的做法与成效。韩国映像大学副校长柳在万等参与互动交流,各位嘉宾探讨了在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的学校章程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高职办学特色,构建社会各方参与的长效机制等问题。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董圣足以“混合所有制与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为题进行了专题报告,南通理工学院副校长唐永泽介绍了高职院校实行混合所有制的探索与思考。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劳汉生等嘉宾围绕“混合所有制”进行了经验交流,激励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引路导航。

【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题研讨】该模块从国际视野、建设成效、应用创新三个方面,以国际、国内、地方、学校为不同视角,呈现了我国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创新教育成中心执行长廖肇弘、英特尔教育行业中国大区经理姜涛,从全球化数字化教学发展趋势的角度,展望了中国高职教育的未来,展示了国际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融入教学的方式,为资源建设与应用开拓了全新的视野。为推动教学改革带动省校两级资源建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魏顺平分析了《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辽宁省展示了本省的建设经验,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本校为例,介绍了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状况。会议认为,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带动资源库建设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推进会】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二期――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4年,第二批30所骨干建设院校接受教育部、财政部验收。在本次骨干校工作推进会上,职成司高职高专处结合2014年骨干校验收工作所反映出的问题,对第三批骨干校验收工作进行了部署,财务司专项资金管理处介绍了专项资金监管有关事宜,黑龙江职业技术学院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介绍了学院在专业、课程、人事、分配和管理方面的改革措施与经验。高职与高专教育处就《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进行了说明。

【企业高职合作项目推介】企业高职合作项目模块包括项目推介会和项目展示两种形式。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推介会上,分别就合作办学、课程建设、教育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上海中锐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围绕汽车、物流、3D打印等行业进行了现场展示,促进校企共同探索合作的机会与方式。企业高职合作模块旨在推进高职院校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并同步提升企业价值。

【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题研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以来,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建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职院校。在研讨中,美国两年制学院校长培训研究院院长唐纳德・纽珀特以“优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启示”为主题,介绍了美国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先进经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围绕“从示范高职项目到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回顾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的标准、内涵及实施路径。来自江苏省教育厅、机械行业、农业院校、航空院校、建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成果展】本次大会在会场外集中展示了部分高职院校的风采,交流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包括“不可替代的高职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方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高职教育出彩人生”、“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高职部分)”等8个主题216个典型案例,较全面地反映了高职教育战线创新发展取得的成果。

在年会闭幕式上,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李进代表主席团向大会作报告。李进介绍了校联会的年度五项工作:推进高职改革项目建设;组织高职专项课题研究;组织高职质量年度报告;加强宣传工作网站建设;开展校联会的日常工作。李进强调,校联会工作向公众传递的总体信息是纳入体系建设,贯彻现代治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现代化;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实践的层面上,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治理的具体运作在现代化的高度有机地统一起来。

李进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一是社会共识的治理价值目标,将教育定位聚焦到国家价值,治理定位聚焦到组织价值,责任定位聚焦到个人价值。二是有效整合的治理结构要素,包括治理主体与方式、责权裁量和利益平衡,治理制度与机制、规范程序和灵活实效,治理行动与效果,有效执行和综合评价。三是持续提升的治理综合能力,包括决策系统的创新运行,公共事务的实施维系,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现代化的实施路径,李进强调,首先要有基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组织战略定力,应有把握方向的信力,改革发展的毅力,和制定战略举措的魄力。其次,要有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平台的共同治理。政府发挥主导引导作用,履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实现产教融合共治,自治组织团体作为纽带支撑,充分反映社会各界的利益诉求。第三,要有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开放体系的文化建设。要营造崇技重德的氛围,实施跨文化管理,形成制度文化。

基于以上分析,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制定实施计划并创造性工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瞄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特征,满足人民群众招录的新期盼,推动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在这一过程中,校联会作为第三方自治组织团体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作用。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巡视员周为在闭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她首先肯定了年会卓有成效的工作,她指出本次年会共同深入学关于职业教育的批示,和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的重要精神,分析研判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改革发展的形式和任务,共同探讨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法和途径,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交流深入,形式丰富,讨论热烈。

周为在讲话中介绍了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一些进展。在教育部层面,四个月来,教育部围绕全国职教会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重点是把总书记的批示、国务院的决定,以及一系列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落到实处。总的思想是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和督促检查相结合,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贯彻落实:一是总体的动员和部署;二是多种形式的传达和宣传;三是推进重点改革,对照职教会提出的改革重点,拟定了教育部司局层面22个配套文件的制定方案,目前已经出台4个;四是强化落实,即根据国务院决定的基本文本,进行了梳理和细化,把所有的任务点、时间节点和督促措施进一步完备,并将通过信息采集平台及时收集各地贯彻落实的动态数据,定期公布督查结果。在省一级层面,已经有6个省份召开了本省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有二十多个省份确定在年内召开本省的职业教育工作会。有11个省份已经出台了省级政府印发的关于贯彻国务院决定的实施意见和规划,各地的文件和制度都在体系建设、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以及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各地结合本地的实际,把国务院的“普通话”变成各地可以落实,可以操作的“地方话”,使政策真正落地。

上一篇: 肌肉康复训练 下一篇: 保护眼睛的正确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