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1 11:00: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体育教学重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通过与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交流不难发现,就小学体育教学重点,大部分体育教师虽有一定的想法,但却都不够全面,下面本人就结合本校及周边小学的实际情况就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重点做以下深入的分析。
一、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学体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发育现状
(一)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不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
根据对本校及周边地区小学教师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校体育教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年来未有大的变化,而过去几十年学校体育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大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是为了应对升学考试,而这些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且远远无法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小学生对体育教学兴趣不足
上节提到过很大一部分学校多年来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一成不变,而传统体育教学多以填压式教学为主,不容易被学生很好的理解并吸收,且教学内容相对单一,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小学生大多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生活中习惯家长把所有事情代劳,而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运动强度,这些平时没有在生活中得到过锻炼的孩子在最初接触体育教学时难免会怕苦、怕累,继而想要逃避。
(三)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
众所周知,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学校教育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学年限与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大多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熟悉的教学流程,而这些教学模式或流程则是适用于应试教育的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吸收率低,且容易在这种被动的状态下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显然与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不符。
(四)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不仅没有随之有相应的提高,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生将越来越多的课余时间用于玩电子游戏,导致参加户外运动的时间越来越少。2.大部分望子成龙的家长在孩子的课余时间自作主张的替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剥夺了孩子本就不多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家长们也越来越注重孩子的饮食,同时又因大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饮食观念,认为孩子有营养的东西吃的越多越好,容易使孩子摄入热量过高或引导孩子厌食,长期下去,极易导致孩子出现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极端状况出现。
二、根据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要求明确小学体育教学重点
(一)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体育项目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今后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作为其教学重点之一。
(二)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
前面提到过,当前我国小学生整体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且素质教育明确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其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实现提高学生整体体质水平的目的,体育运动本身就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只有选择符合当前学生身心发育现状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才能更好的使其这一作用得到发挥,从根本上使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得以提高。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明确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向,要想使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得以提高,那么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而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1.体育教学目标必须符合当前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及兴趣爱好。2.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其年龄及身心发育特点的阶段性教学目标,使整体体育教学目标的可实现性大大提高。
(四)重视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取得良好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第一节提到过,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素质教育也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及时正确引导,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开发,为其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欣元,董理峰,张倩,顾正东.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在当前的职高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学成效低下现象,职高体育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分析,找准重点与薄弱环节优化改进,纵观目前职高历史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师生重视程度不足。在当前职高教育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对体育教学活动不够重视,认为学生更多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专业技能的训练与学习上,体育学科只是学生调节学生身心的缓冲剂,也有的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本身兴趣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体育学科在职高教学中既没有对口高考文化成绩那么强,也没有将要就业岗位的专业技能那么重要,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境地。
二是教材信息过于受限。在当前的职高体育教材中,受到篇幅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工作需要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时未能体现,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用明显的内容没有完全体现,以及没有体现地方特色和传统,这些方面的制约都容易导致体育教学成效的低下。
三是教学模式较为单调。在当前的职高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方面,部分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处于放羊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简直就是自由活动,属于游览课、游戏课,背离了体育教学的初衷。另一个极端就是部分教师在体育技能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思维特点身心,完全按照自己一厢情愿的设计模式进行知识理念的灌输和技能的示范,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
四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在当前的职高体育学习评价中,大多数教师或者学校都是按照体育训练达标项目的考核作为唯一标准,其实采取这样的标准,虽然实现了规范化和可量化的要求,但是这样的考核要求并没全面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感状态能力以及自身的差异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同样的体育成绩付出的辛勤汗水也是存在差别的,一刀切的评价模式不利于激发不同层面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职高体育教师,在回顾自身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不仅要认识到不足,还要能够拟定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让教学活动向着更加素质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一、建立全面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将教学活动的对象面向全体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他们都应享受平等的权利,受到老师平等的对待,因此,无论学生的体育能力、身体素质基础等方面因素如何,都不应当成为区别对待学生的标准,教师应当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训练过程中给予学生同等的帮助。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要针对学生的一些不良思潮进行疏导,例如,部分学生中流行盲目讲义气思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纠正学生片面的观点,帮助学生平稳渡过人生这一段黄金时期。另外,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传授的同时,要注重技能训练和情感渗透,要让学生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顽强程度。
二、增加针对的教学内容
全面完善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有效开展职高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内容的完善程度。首先,要注重体现校本课程的作用。校本课程是学校的一张地方名片,体育教师要针对这样的课程设置要求,将设置的体育的部分进行高度的提炼与浓缩,配合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本地区是乒乓球运动发展较为优秀的地区,教师可以将乒乓球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其次,是要优化组合教学内容编排。不同训练项目之间的体力消耗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在开展职高体育教学活动时,完全可以将体力消耗大的和体力消耗一般的活动穿行,以此来达到有张有弛,让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另外,教师还应当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或者学生的身心特点补充内容,穿行一些对未来履职能力具有一定帮助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将其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例如,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擒拿格斗、防身自卫内容,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运用先进的教改经验
教学改革一直是教学成效提高的重要推动力,职高体育也一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发挥竞争的引导作用,单纯的机械训练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如果教师将其转变为竞赛形式,学生的训练活动枯燥性会明显降低,有助于训练活动的顺利完成。其次,教师应当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游戏,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明星资料、比赛片段等,为教学注入活力。另外,教师还应当发挥学生榜样的作用,应当有意识地在学生中选树一些学生作为典型,让学生向身边的人学习,并产生促进作用。
四、优化陈旧的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3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高职体育的教学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教育领域之一。高职体育的教学在众多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的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骄人的成绩。然而,时代也是不断更迭发展的,当下激烈的社会环境对我们的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身心素质作为最重要的专业素养之一,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迈向社会、立足社会的必备素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重任不言而喻,在教学中,我们每一名高职体育教师不仅仅要重视本身教学大纲的计划安排,更加要注重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在体育课上收获更多。在多年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一线教学实践中,我探究到了很多高职体育教师应当明确的教学重点,因而在本篇文章中,将以此抛砖引玉,跟大家进行分享。
一、教学重点之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激发
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是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素质。学生只有真正明白了团队的内涵以及自身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之后,才能够具备更加全面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处于有利的位置。体育活动恰恰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体育活动中,很多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达成都需要团队合作,像各种球类比赛、拔河比赛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团队合作项目。在进行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时,我们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多安排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和活动,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团队意识和能力。比如说,在一次授课中,我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拔河比赛。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协商和安排不同位置的不同人员,如哪些学生是首轮的主力,哪些学生是拉拉队,哪些学生进行压轴等等。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热情高涨,积极向上,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自身的协作能力和统筹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意识到了团队的意义,也找到了自身在团队中的定位,明白团结与合作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总之,注重学生团队意识的激发,必须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之一,它是一种学生将来立足社会的重要本领。
二、教学重点之注重与中小学体育的衔接
许多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不注重课堂内容与中小学体育课堂的衔接。每一时期的体育学习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运动习惯产生比较深刻的影响,学生的运动习惯在一定周期内是具有惯性特点的。如果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的时候不注重衔接问题的话,很可能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新的体育课程,直接影响我们课堂效率的提升。因此,我们在开展实际的教学工作的时候参考观摩一些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参考的过程中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因为衔接的问题本身其实是一个过渡阶段的教学问题,因为高职院校本身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求是一定的,我们适当参考中小学体育教学,完全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快地开始高职时期的体育学习生活。在教学时候,教师可以在学期初期多安排与中小学体育课程相关的内容,然后再逐渐减少其教学安排,最终回归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色上来。总之,注重与中小学体育的衔接应当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在贯彻这一思想时,必须把握一定的技巧和尺度,做到趋利避害、统筹兼顾。
三、教学重点之加强与学生专业的衔接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我们要培养的就是一批对国家和社会有实际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核心教学宗旨就是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技巧。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也应该为实现我们最根本的教学宗旨而不断努力。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要更多地将学生的专业特色纳入到备课的考虑因素中来。比如说,有一些学生学习的是矿物勘探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一般是比较艰苦的,学生要想做好相关工作就必须具备较强的体能素质。因此,我们在给这些学生上课的时候就要比较多地安排锻炼学生体能的课堂活动。还有类似于文秘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可能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空间,他们可能一坐在电脑前面就是好几个小时,颈椎疲劳酸痛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我们就应该适当传授学生一些小空间内锻炼身体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技巧。总之,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我们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力求做到因材施教,要着重突出学生的专业特色,为学生将来更加顺利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身心素质基础。
体育教学是学生增强体质,提高人体潜在能力的重要课程,在高职学生素质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学生对体育运动逐渐失去了兴趣,这里存在着一定的社会问题,同时还包括教育体制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强化高职体育培养的目的性,就成为了高职体育教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从高职体育教学兴趣缺失的主要因素出发,简述了以职业素养和硬件建设为基础来提高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并详细的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兴趣培养改革的具体措施。
1.高职体育教学兴趣缺失的主要因素
1.1教学中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
高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能被体育项目或课程所吸引,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愿望,引发了对体育兴趣的缺失。高职体育教学中往往以身体能力或职业发展需要为前提制订相关的体育学习项目,这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权力,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能否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至关重要。高职院校以职业能力和学生素质培养为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1.2教材内容与学生情感的缺失
体育教材的内容应与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的目标保持一致,既强调娱乐性又突出竞争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程,然而现今高职院校的体育教材缺乏体育兴趣的指引,课上的理论教学和活动教学都缺乏趣味性,造成学生不愿意参与体育学习。同时,体育课程对学生的情感引导也比较薄弱,学生在学习体育过程中,没有得到自身的感悟,这里包括:快乐感、成就感、竞争感、满足感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强化学生的求胜心态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竞赛才能够让学生对体育竞技产生兴趣,进而体验到满足感,促使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断的得到巩固和发展。
1.3体育课程的类型
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兴趣培养过程中,突显的是普通体育课程往往没有专项体育课程的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造成学生不能直接理解体育运动的实质,同时课上内容较多不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所以高职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的类型是影响学生兴趣的关键因素,专项体育课的设立势在必行,并且专项体育课程的开设必须坚持系统化和周期化,以此来使学生不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有效的促进体育兴趣的提升。
2.职业素养和硬件建设是提高体育兴趣的重要条件
2.1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是体育课程质量的根本保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从自身出发,随时随地以自已的行为、心理、思想等品质来影响学生,强化教学效果的同时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并针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以专项体育教学为重点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系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并使学生喜欢教,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和巩固学习兴趣,最终实现喜欢体育课程,达到兴趣培养的目的。
2.2体育教学的硬件建设
体育教学的硬件建设是体育兴趣培养的基石,高职院校在体育设施建设上必须加大投入,如果没有好的场地和器材,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运动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体育硬件建设上一定要选用良好的器材,并且建设功能齐全的活动场地,为体育课程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环境,同时利用多种现代设备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电化教学等,通过直观演示和原理分析来对体育运动进行讲解,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项体育活动中,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3.高职院校体育兴趣培养改革的具体措施
3.1注重理论教学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理论教学是重点,但学生在学习理论时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有关,理论教学一定要进行改革,以体育名人、体育精神、体育理念为出发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突出体育伴人成长的成功之路,强化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理论教学培养兴趣的目的。
3.2提高准备活动的兴趣
体育活动课上,教师应向学生讲述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注意事项、难点、要求等,并让学生对活动的主体思想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突出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在准备活动时加入趣味性练习,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对准备活动中的跑跳练习感觉厌烦,这是因为没有真正认识到准备活动是对身体机能的一种调整,此时教师要从身体结构以及生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完成准备活动,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准备活动的兴趣。
3.3降低练习难度
体育课程中往往会存在运动量较大,动作较为复杂的项目,学生往往因为好奇,而进行模仿或练习,有时会产生一定的运动损伤,如果受伤情况较为严重,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感,如:跨栏,标枪、跳高等运动,这时教师应采取分解式教学法,让学生先做基础性动作,待身体关节得到完全放松后再逐步进行动作练习,动作练习也要分项分步进行,如:背弓练习、起跳练习、跨步练习等,并让学生多与器械进行接触,减少恐惧感增加亲近感。学生经过从零到整,从易到难,顺利地完成整套动作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调动起学习的欲望并随之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安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体育教学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关注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授课环境基本都是在室外操场开展,不可控性增大,这就往往造成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出现。因此做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凸显的尤为重要。
一、小学体育课程的特点与现状
1.小学生的特定特点
小学生一般的入学年龄在7-11岁,这个阶段的孩子天真活泼,比较好动,并且身体发育处于快速成长时期,但在力量方面还比较弱;肌肉和骨骼由于生长期比较容易拉伤和变形;爱动,好奇性强,自律能力较差。
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现状
第一,体育教学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它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偶有发生,成为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由于安全的可控性较差,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因此,有不少学校、教师取消了应有的体育活动、禁止了一些器械性的运动项目,导致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情况普遍存在。
第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关系到一个家庭,乃至社会未来的发展,对我们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学校体育改革的蓬勃发展,体育活动的增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多了学校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频率。
第三,体育项目风险及赔付率高,目前我国还没一家专营体育保险的机构,目前也只有保险公司兼营体育保险业务,而其工作重点多集中在竞技体育保险方面,学校体育保险并没纳入重要环节,这将不利于学校体育保险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原因
1.学生缺乏安全性意识
一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不成熟,因此对于安全的意思并不可能完全的理解。二是,在训练准备阶段,小学生出于好奇都会不按照要求来做,最终导致器械操作错误,或者准备不充分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三是,很多体育老师采取“放羊”式管理,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2.教学场地安全性不足
小学的体育课程开展教学往往是在室外的操场进行,需要场地和器材的支持,但很多学校都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城市中的小学1/3不达标,而农村小学1/2以上都不能达到标准要求,这样的不规范,只会导致危险性的增加。
三、关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安全性的思考
1.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一是,要将安全贯穿在整个过程中,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上;在每一节课上,都要重点讲解安全问题,给学生奠定安全意识。二是,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做好事故案例讲解,让学生真实看到影响安全的因素,形成立体的感受,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安全意识。三是教师必须强调体育课的纪律,让学生树立良好意识,服从指挥及安排,要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2.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课上的第一负责人,需要给学生提供安全保护,但人数上的差距使安全保护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这样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一方面,要强调课堂纪律,做好学生表率;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体育委员及班组干部的作用,参与到保护工作中,充当教学的帮手。
3.做好安全隐患排查
一是,体育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初,要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体育教师要经常检查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维护、使用和安全情况,至少每周一次按学校器材、设备列表记录检查结,还必须要做好课前检查安全工作。三是,要及时保养、维修与拆除。定期保养,注意器材、设备的防锈、防腐蚀、上油、上防锈漆,保证教学设备的安全性。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及组织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安全系数较大的项目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田径方面及球类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可以是多样的,比赛、分组都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对的单双杠、爬杆等运动安全系数就比较低。可以说,合理、科学的教学安排及教学方法是防范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5.加强安全技能培训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体育老师安全技能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日常业务素质学习时间,安排体育教师在校医的指导下,加强学校体育安全技能培训与学习,对常见的学校体育安全问题能熟练处理,具有本能行的反应。三是,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体育安全意识和处理突发体育安全事件的能力,形成校园内部体育教学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
6.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工作管理,提高防控体育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应急处置突发学校体育安全事故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体育安全事故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安全事故知识和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增强师生的应急能力和安全意识,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体育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预案可以随时启用,并能保证有效运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要以安全作为基础,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做好“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做好应急处置预案”等六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与学生任然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没有看到体育课巨大的现实意义,导致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彻底改变这种不正确的观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真正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学生日后更好地发展架桥铺路。
一、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
大量的实践表明,经常参加锻炼的人,大脑神经的反应速度较快,大脑皮质的综合分析能力也较强。可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类大脑的生长发育。同时,由于体育运动耗氧量大,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加人体红细胞的载氧能力,给大脑供给更多的氧气。这些方面都充分说明了体育锻炼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具体到体育教学而言,只要学生肯锻炼、肯坚持,积极进行体育运动,就一定能成为一个既有先进文化知识,又有强健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的栋梁之才。因此,广大体育教师一定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打好思想基础。
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体育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的良好条件
依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做好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工作,多与学校进行沟通,建议学校加强体育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同时,体育教师还应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为学生搭建参与体育锻炼的平台,提高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在比赛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体育基本技术技能的效率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好坏,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广大体育教师在每一节课前,都应该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深思熟虑,尽可能地使课堂教学内容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性别特点;既要使学生在课上学会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又要使学生在适宜强度的身体练习中获得快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为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提供助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广大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教学情境,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法进行教学,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效率。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一些肯定与鼓励,少一些否定与批评,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优美的示范动作,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情绪,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从体育中学习到其他学科所学不到的知识,才能使学生展示其他学科所展示不了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并进一步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四)加大体育师资力量建设与体育场地、体育器材方面的资金投入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是学生积极参与事体育锻炼的良师益友,只有体育师资力量充足了,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与此同时,充足的场地、器材也是促使学生积极投入体育锻炼的重要方面,是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有力保证。因此,要想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学校就应加大投入,扩充体育师资力量,增加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方面的投资。这样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为实现高效率的体育教学提供保障。
(五)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广大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自觉性作为教学的重点。具体而言,一节体育课,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知能力,让学生懂得每个体育项目对人体的生理意义,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改造人体机能的重要作用,更进一步地培养学生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学生一旦有了自主参与的意识,自然会对体育课充满兴趣,有了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将不再是一件难事。
参考文献:
1.杜岩峰.浅议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有效教学[J].青年文学家,2009(10).
2.苏聪慧.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氛围达到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02).
3.梁恒.有效体育教学及其特征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09(02).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理论课的空间,课前充分做好准备,了解和分析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结合实际,有的放矢。通过体育录相带、VCD碟等把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融为一体,全面刺激人体各器官,能使学生从角度轻松愉快的接受信息,避免呆板的讲解和空洞的说教。
二、正确利用电教手段,能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难点,突出重点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和完成。如果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也为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及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现代教学手段将声、音、动作引进体育课,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响和情感丰富的讲解,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并驱使学生积极思维,如在讲解“蹲距式”起跑时,用电视录像演示起跑的全过程,学生可加深对动作要领的领会,这样激发了学生爱好。同时用flash展示运动员比赛的四个环节。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观察和分析,并指出运动员在跑中的受力部位与易犯的错误和动作的配合顺序。使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动作概念,再采用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这样始终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学生中的地位。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技术难点、重点及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给出几组不同的挺身式跳远的模拟镜头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从而得出挺身式跳远的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技术要求及注重事项;然后分小组汇各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出挺身式跳远的动作技术要领。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知识和技能,并把握了学习的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合理利用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育环境
由于体育室内理论知识教抽象,文字,材料,插图单调。体育实践课动作技术强,结构复杂,学生理解吃力,模仿不得要领。如果把理论和实践知识有创造性地制成投影片,并与录像带,VCD碟片的部分镜头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技术动作,通过“慢镜头”或“定格”的方式逐渐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次讲解各个分解动作,抓住重点,讲深,讲透,让学生在屏幕上清楚地看到所要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增强理解深度,激发学习的兴趣,创设教学环境,以动静相结合,声像合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指导实践,从而有效地调节教学结构。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利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同时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当今教学过程中,教师履行着教育、教学的职责,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体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教师。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中学体育教师应了解教学的本质, 懂得人体科学知识, 尤其是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 要掌握体育教学的教育理论原理、 法则和方法, 对中学体育教学的知识内容要熟练掌握。中学体育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 其体质状态参差不齐生理心理反应因人而异, 兴趣爱好千差万别。因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因材施教, 注重学习方法的教育, 必须具备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的各种技能, 以及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与训练的能力。
2 积极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难点就在于,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改变了传统的对体育课是“可上可不上”与“可学可不学”偏见看法。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措施把教学的目标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使他们产生强烈学习的愿望,培养出“我要学” 的自主意识。例如课堂上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征求大多数学生的意见。比如篮球课,可以询问学生们是更倾向于投篮练习还是自由组队打比赛。这样显示出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的交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以后的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难题也更容易得到解决。教师要将教学过程的某些部分设计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其发挥体育中的特长, 引导大家的积极性。
二、重视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1中学体育教学要更加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成套运动的分解教学中的观点。例如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复杂动作的分解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等到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动作之后,教师应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上来。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只重视教学细节的教学方式,将多项运动共同纳入到体育教学当中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篮球教学过程,教师不应该只将注意力放在投篮、上篮或者带球过人的基本动作的分解练习中,而是应该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注重培养其团队协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这样不仅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其竞争与合作的思想意识。
2 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式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改革应该建立在现代体育教学的课改要求之下。这就要求,首先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通过分析以及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来确定教学内容,以便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成体育教学的目的。由此,中学体育教师应更加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以及年龄特点,并结合当代社会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三、利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1 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来解决动作技术教学难点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技术复杂,难度大的动作。如果通过体育教师的漫长讲解,有时不但不利于学生掌握新的运动动作,如果不能快速掌握反而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例如广播体操的动作分解时,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快速便捷,更加直观的了解整体动作的难度和特点。这样不仅节省了时间,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2 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意识
中学体育教学不仅仅要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运动原理和动作,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合作意识,以及提高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体育教学中将比赛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和责任感。例如,体育足球课上,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一个个小组,各小组进行对抗性比赛。这样不仅仅可以让每个小队的成员产生归属感与责任感,也可以激励他们拼出全力来取得集体荣誉感。这样体育教学的效果就不仅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他们的心理素质也会得到飞速发展。
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老教师,因长期的教学实践,使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的组织、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往往有独到之处。虚心诚恳地向他们学习,会令年轻教师获益不浅,茅塞顿开。青年教师间以及一些不良心理因为都是同辈人,常常忽视了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由于各人能力、所站的角度、高度,或智力结构的不同,其实每个人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二 备好课程
首先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时分布情况,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练习和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每节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以及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其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透,重点就抓得越准,难点就易突破,学生容易听懂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先进教学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其次,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等科学合理地安排授课内容,加强学生科学锻炼方法的训练、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再次,备好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其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最后在备课时要提倡“”,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鼓励创新,允许试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写出教案。另外,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参与。
备课也是一门艺术,它的基础是将专业理论、运动技能和教学技巧、教学环境、学生的基础融为一体。
三 做学生的朋友
体育教育的改革,对体育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起码的要求。学生是完整的个体,有其思想,虽然不成熟,但是其思想是原始的、纯洁的、善良的、可塑的。还有他们渴望得到如大人般的待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最值得信赖的,要深入理解学生,耐心、热情地关怀他们,平易近人地与他们做朋友,与学生一起学习和探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小大人们”。教师与学生谈话居高临下,冰冷的态度,空洞地说教,一味地批评,都会导致学生的厌恶情绪,害怕你,远离你。因此教师放下架子,用爱心感化他们,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相互尊重的情形下,在和谐的氛围中,更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四 及时反思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1.任务的双重性
任务的双重性是指既要完成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又要完成各种专业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和专业必须的技术,技能的教学。这一点就区别与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也就是说大纲的教学内容与各种专业的体育教学两者促进,互为补充。即专业素质的提高与技术的掌握有利于大纲的理解。对大纲教材的理解与掌握又促进专业技术的巩固和提高。所以,体育教学必须实行双轨走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中等专业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内容的针对性
内容的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的专业确定和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
首先,是针对专业特点将大纲的内容适当的删减,增加符合专业特点的内容。
其次,将大纲教材引向专业化。如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是做幼儿教师,所以在传授大纲内容如“快速跑”时要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先让他们沿直线跑,然后再跑三角形,最后作迎面接力跑,既增强活力,激发了兴趣,又调节了运动量。使学生不仅掌握跑的基本技术,又要掌握根据幼儿身心特点进行教学的方法。
3.量的合理性
量的合理性是指合理的安排运动量与课的时间分配等。首先是在运动量的安排上,要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活动量(运动量)远远地超过了普通高中学生。因此应特别注意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活动量与运动负荷的关系。如果与普通高中学生的运动量一样是不够的,因而应加大强度,逐级增加运动负荷,使身体适应学习、实习和工作的需要。
其次是一课时时间的分配问题。即大纲内容与专业技术及专业所需身体素质的学习、训练各占一定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双重任务,才能体现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4.传授知识的科学性
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是指向学生传授正确、有效、科学体育基础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手段。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任务的双重性与量的合理性所决定,传授知识要少而精,准确扎实,使知识适用于社会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自觉性和终身锻炼的习惯,教会学生先进的、科学的、行之有效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5.实践的实用性
实践的实用性是指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要符合专业特点,适用于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即经济又适用。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除了学习必要的大纲知识外,更重要的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技能的训练。通过在校的二、三年学习以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专项身体素质,马上上岗便可顶岗工作,速见成效。因此在整个教学中,必须抓住专业特点,全面提高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达到学用结合。
二、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必要性
1.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所需培养出各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想实现和完成职业教育的目的、任务,就必须要求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2.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搞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完成体育教学双重任务的有效途径。
3.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提高学校群体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
我校是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二十多个专业。根据各专业及学生身心特点等进行教学,从中得到很大启示。由于在教学中加强专业身体素质的训练,使学生的达标成绩逐年提高。同时,社会信息反馈良好,深受用人单位赞扬。这些毕业生在社会各单位即是生产能手,又是文体活动骨干。
实践表明,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势在必行。
4.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是树立学生专业思想与终身锻炼思想的有效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如果在校阶段没有较全面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将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劳动强度的要求。所以在校阶段要重点培养学生全面身体素质的锻炼和及时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树立一日获得,终生受益的思想,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与要求
1.教师必须有献身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用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有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要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终生的锻炼的自觉性,还要帮助学生树立和培养良好是职业体育道德观。
2.教师本身职业技术知识水平和能力要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相适应。
体育教师不但要熟练地掌握大纲知识,而且还要加强学习职业本身技术与理论,掌握其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提高业务能力,这样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职业教育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到准确、实用、科学、新鲜有效的专业知识。
3.要求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并掌握各专业的特点,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将专业特点同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