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的作用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3 10:05: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益活动的作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公益活动的作用

篇(1)

    一、 开展 “全民健康”活动是基层工会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它是基层工会体现教育职工的主要形式之一。

    刚刚进入“十五”规划的时候,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了一次全民体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 ,各项数字都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不断改善,只有一个数字让他们感到担忧,这就是与 “九五”期间相比,全国职工中的体育人口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量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减少了6.2%)。 与上述调查时相比,五年来职工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改善 ,反而继续着向下的趋势。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健康是人类的 “第一资产”。李嘉诚先生有句很经典的话:“人的健康如堤坝保养,当最初发现有渗漏时,只需要很少力量便可堵塞漏洞,但若不加理会,至崩堤时才作补救,则纵使花费更多人力物力,亦未必能够挽回”。因此,我们应该像经营企业那样,来经营自己的健康。聪明人投资健康,主动健康;明白人关注健康,储蓄健康;普通人漠视健康,贬值健康糊涂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原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钟道恒博士讲,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由于没有维护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能力,会让简单的健康维护 (如定期运动)都不能实现,从而带来健康问题。据几大城市一项最新干部健康调查资料显示,有近50%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症等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到中年有基础疾病的人只要遇到过度疲劳等诱因,就容易产生严重的后果。健康是生命的基础,是人人都渴望拥有的财富。生命是单行线,没有回程票,而健康更是一种易碎品。我们没有理由毫无限制,不讲科学地支出与支配自己的生命与身体。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化工研究院有一千多名职工,在2004年的职工体检中发现,参加体检的职工有1349人,全部检查结果均正常的有285人,占体检人数的21.13%,医生建议其他门诊复查的人数就有 17.35%。同年年底,单位开展评选积极锻炼增进身心健康活动,原计划评选出30名健康达标职工,但经各项考核后,最后仅评出 19名,不少优秀职工因体检指标不正常而落选。 

    经过近两年全 民健 身活动 的开展 ,2006年的职业健康体检中总计1 009人参加,全部检查结果均正常的有320人,占体检人数的31.7%,其中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B超异常的职工有689人,检查不合格占职工总人数的一半还多。尽管比两年前略有改善,但不少职工身体仍然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全民健身活动是工会密切联系职工的重要手段。基层工会组织主要职能就是当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联系、组织职工群众,拉近与职工之间的距离。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文体活动是拉近工会和职工感情最有效的手段。只有和职工建立起密切的联系,知道职工想什么,实实在在的为他们办事,关键时候,工会的作用才能发挥出来,工会的形象才能更好地树立起来。 组织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是发展生产力,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体力投资。文体活动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但能增强人的体质,锻炼人的意志,从而使职工在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效益。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引导职工自觉树立健康理念。 提倡积极的身心健康是时代的需要,是 “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正如我们不能通过牺牲环境来获得经济高速发展一样 ,职工亦不能通过牺牲健康来换取一时的进步、金钱和荣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是最重要的,失去了健康就是最大的损失。在国外的一些着名大企业中,评选出的“健康职工”,可以奖励几周的带薪休假,有的奖金高达 2~3万美金,待遇比劳模还高 。 

篇(2)

前言

内蒙古的地理因素和产业结构决定了其灭火救援工作难度比较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将消防工作作为日常巡查的核心要素,结合内蒙古消防的区域性特点,努力打造与当前灭火救援作战任务相适应的消防装备体系。同时,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内蒙古灭火救援工作过程中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消防工作者要结合近年来灭火救援后勤保障建设实践经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强消防部队特勤装备体系建设。

1、内蒙古巴彦淖尔消防队消防配备使用现状

首先,内蒙古巴彦淖尔消防部队投入经费不足,很难确保常规装备的配备。部分消防单位配备的器材装备比较先进,但由于价格昂贵应用率并不高,真正投入战斗后,消防官兵对器材装备缺乏具体的认知,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相关负责人要确保消防员能够熟练使用相关器材装备,进而提升灭火救援工作质量。其次,内蒙古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火灾高发性。相关人员没有认识到装备器材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对消防配备操作过于盲目,使其损坏率高,严重影响了其应用效果。同时,管理人员不重视对消防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修,使消防设备不能正常使用,造成设备的浪费。加之,执勤装备和日常训练装备混合应用,严重降低消防装备的使用效益。第三,消防员对消防设备使用技能掌握不到位。消防观念的革新,使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更加重视消防部队建设和管理的正规化,并配备了大批新型装备。但是装备数量有限和培训时间不足,使消防官兵对新型消防装备缺乏了解,应用效果不佳。发生灾害事故,官兵很难对设备进行科学调配和使用[1]。

2、移动灭火装备的作用

首先,灭火作用。移动灭火装备包括移动式消防水炮和消防机器人等,其应用原理是给水加压形成柱状水流,对火域进行击打,进而压制火势,达到灭火的目的。其次,冷却作用。应用移动式灭火装备对起火区域喷射水流,降低火灾内部温度。或者应用开花或者喷雾式射流,对起火区域进行覆盖,以降低现场温度,达到灭火目的。第三,窒息作用。移动灭火装备通过对雾状水流进行喷射,进而对热量进行吸收,确保现场冷却,并形成水蒸气,降低空间含氧量,使火焰因供氧不足而停止燃烧。第四,消烟降毒。装修材料、橡胶制品和塑料制品发生火灾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应用移动灭火装备对其进行喷水,并对水流和射程进行调节,进而对火灾现场气体和烟雾进行稀释,达到消烟降毒的目的。第五,衰减热辐射。火焰燃烧过程中经常波及周围物体。应用移动灭火器喷射雾状水流,在火场周围形成水雾保护,能够有效避免火灾蔓延。

3、移动灭火装备的应用优势

首先,移动灭火装备携带方便。相较于固定灭火装备,其体积小,并且比较轻便。应用移动装备进行灭火救援工作,能够确保消防员及时撤离到安全区域,并降低日常消防难度。其次,移动灭火装备战斗力强,灭火效率高。移动水炮和移动泡沫炮等移动装备流量大,灭火威力强,能够提升灭火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并将火灾损失降到最低。第三,移动灭火装备安全性比较好,节约人力资源。移动消防装备优越性比较好,其体积小、性能好,并且射程比较远。其能够对火灾现场进行有效控制,也能够确保救援人员深入火灾内部开展救援工作,进而提高救援质量,最大程度保障消防人员在火灾救援过程中的生命安全。第四,应用范围广。移动灭火装备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其既可以用以港口码头和石油化工火灾救援中,也可以应用到中小型火灾救援中。消防人员要对移动消防灭火装备具有明确的认识,注重在火灾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对其进行应用,并充分发挥其装备优势,对人们不易靠近的区域进行灭火处理,达到良好的消防效果[2]。

4、移动灭火装备的应用效果

4.1提高灭火效率

诸多因素的限制,使移动灭火装备的应用范围仍然比较狭窄,其一般被应用到石油化工、大型仓储和港口码头等区域灭火中。但是在其他火灾情况下,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移动装备对传统的消防模式进行改变,能够结合火灾需求,对水流形式和消防射程进行调整。其在灭火救援过程中的辐射范围和覆盖范围都比较大,最大程度上提升了灭火效率,达到了良好的灭火效果。

4.2节约人力资源

移动消防装备的应用,提高了灭火救援质量和效率。其具有范围和跨度层面的优势。普通移动水炮和普通水枪的最大流量分别为40l/s和19l/s。移动水炮和水枪的射程分别为60m和28m。移动水炮的应用使整体灭火救援性能提升了六倍,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并提高了灭火救援的效率和质量,达到良好的消防效果。

4.3丰富战术手段

移动消防装备的应用,使消防人员改变了传统的消防思路,应用新型消防技能和模式,对消防战术手段进行不断丰富。移动消防设备是消防官兵日常训练过程中的重心。消防官兵逐渐将移动消防设备作为日常训练和实践操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并充分发挥其在灭火救援中的优势,提高灭火救援过程中的战斗力,并最大程度提升消防质量[3]。

5、结语

消防工作是保障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日常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内蒙古巴彦淖尔的地域特性和产业特性,决定了当地政府和消防部门要加大灭火救援工作的力度,结合实际救援情况,对移动消防装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以提高整体消防质量,将火灾隐患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篇(3)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知识信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信息资源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上,第一次将“全民阅读”提到党的工作作报告中,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这项文化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而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正是实践“中国梦”的重要一环。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开展社会教育、推广全民阅读、提高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职责。文章结合深圳福田区图书馆,重点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以活动构建少儿第二课堂的多样性及作用。

1.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少儿阅读的状况并不尽如人意。首先,我国3.67 亿儿童人均拥有图书目前只有1.3 册,未成年人儿童读物拥有量世界排名第68 位。其次,我国第6 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0~8 岁的儿童阅读率为72.3%,9~13 岁的少年阅读率为93.5%,14~17 岁的人群阅读率为79%。显然,0~8 岁的儿童阅读率最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急需提高阅读率。少年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正处在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公共图书馆作为良好的阅读场所,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是少儿学习的第二课堂,在培养少年儿童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形成良好的阅读风气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发展青少年阅读推广是图书馆界的重要使命。国际图联在《青少年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中指出:青少年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这一时期是人生一个很特殊的阶段。他们应享有与成年群体相同的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可以向他们提供特有的资源和环境,从而成为促进少儿健康成长的一支重要力量。少年儿童阅读推广工作事关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与核心之一。

2.福田区图书馆构建少儿第二课堂的措施

2.1根据少儿的心智特点进行阅读推广

有很多家长到图书馆为小孩借书,认为只应该让孩子读字而不是读图,甚至有的孩子才两三岁,父母就强迫孩子阅读以文字为主的书籍,结果孩子不喜欢。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首先,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沟通是建立在读者兴趣爱好和需求的基础之上,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而不应该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过程。其次,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002年安徒生奖的获得者钱伯斯指出,提高少儿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能否把作为读者的热情传递给孩子以及让孩子保持对阅读的热情。所以,无论是父母、教师,还是公共图书馆,都应该根据少儿阅读的特点,更多地关心和爱护少儿的内心世界,并尊重和理解他们心灵需求。

2.1.1根据少儿特点推荐少儿读物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阅读心理。例如,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具有好奇心较强、好表现、仰慕勇敢机智等心理特点,据此我们就不难理解《哈利・波特》《女巫》等图书为何如此受这些孩子的欢迎。有鉴于此,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少儿的阅读心理及阅读需要,笔者在少儿阅读服务实践中,总结并编制出了一套较科学合理且受欢迎的推荐书目指南,如表1 所示。

要让少儿爱上阅读首先要让少儿爱上书,尤其是对年龄很小的孩子,要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兴趣为孩子选好第一批书。可以先从贴近孩子世界的童话开始,最好有孩子喜欢的插图,篇幅不宜过长,再由近及远,从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逐步延伸到孩子陌生的领域,如少儿类读物、新课标少儿必读丛书、有关身体健康和身边科学的科普读物、未来世界的变化等,孩子视野将会逐步扩大。

2.1.2根据少儿特点开展多种阅读推广活动

2012年11月,福田区图书馆成立少儿英语主题图书馆。为吸引少儿读者进馆阅读,积极开展少儿阅读推广活动。2013年福田区图书馆全年举办了335余场少儿活动,参加小读者有近2万人次。主要包括几种类别:

(1)专题活动。组织举办元旦文艺汇演、六一节文艺汇演、4.23少儿英语嘉年华活动,“爱乐画”第三季少儿绘画比赛等活动,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和积极参与。

在2012年上半年,福田区图书馆共举办了6场少儿活动。二月份举办了“感受温暖,凝聚爱心”少儿诗文朗诵比赛;四月我们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举办了“4.23”亲子朗诵会;五月份和景龙小学合作举办了两次英语角活动;六月份举办了“六一儿童节少儿绘画比赛”和“庆六一展英才”英语节目汇演。从暑期开始每周坚持举办享“受阅读之光”的“少儿手工”活动,全年共举办手工活动22期。在过去的暑期里,福田区图书馆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儿活动,每周有一次手工、一次沙画,一次故事、一次电影,几乎天天都有活动,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一致称赞。

(2)主题活动。少儿主题活动以突出“快乐阅读”为理念、突出英语学习。主要形式有英语故事会、英语绘本剧、学英语唱童谣、英语角沙龙、小星星剧场和手工活动等,活动每周不断,按期举办。小星星影剧场,每个系列每周安排一场活动。主要宗旨是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鼓励更多的小朋友加入到我们儿童英语馆英文阅读的队伍中,提高儿童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爱上英文阅读,爱上我们的英文图书馆。最近我们对开展活动的工作人员岗位做了新的调整,补充了新的人员、增添了新的力量,使活动组织的分工更加合理、到位。我们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充分调动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利用好义工的资源,以期把下半年的少儿活动做得更加出色。

(3)联合活动。为创新活动、丰富内容,福田区图书馆联合“三叶草故事家族”、“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等社会专业机构,成功举办了16期图书馆少儿故事家族和9期“我阅读,我成长”亲子故事会。极大地丰富了少年朋友的读书生活。

2.2 少儿阅读服务实践活动

2.2.1阅读辅导

图书馆加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过程中,还要加强与学校、社会的联系。积极与学校合作,配合文化课的教学,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推荐书刊,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积极与社会如社区和街道配合,开展各种宣传工作,把少年儿童读书活动办到基层,为少儿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少儿馆开展阅读指导可作为学校课堂的延伸,由馆员和教师共同研究少儿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使他们在图书馆有所收获。

为了使少年儿童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高,福田区图书馆将吸收社会力量的加入以充实我们的活动组织者,使有能力,有爱心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我们一起组织好每一次的少儿英语活动,使孩子们通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爱上英语学习,爱上英语阅读,爱上图书馆,使我们这个小小的少儿馆成为名符其实的少儿英语馆

2.2.2信息教育

当前在信息环境、知识环境下,对少儿进行信息教育也是必要的。

(1)向学生详细介绍图书馆工作流程和各类文献信息的分布情况,服务内容、文献的借阅规则、电子信息查询办法以及图书馆规章制度。让他们了解馆藏资源的结构体系,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开设专题讲座和培训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扩眼界,拓宽知识面。如常见软件使用培训,机读目录检索培训,多媒体读物及软件学习、小荷作文培训、小主人报新闻学校等。定期举办名著推广活动。将名著改编成小品、话剧或笑话等形式,给少儿读者提供一个学习与展示的平台。

(3)进行宣传和交流。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栏、黑板报、多媒体等宣传工具,定期或不定期搞一些图片、文字展览,报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科研成果、发明创造、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知识,组织读书会、座谈会、学习交流会,通过书评、夏令营等形式弘扬中华文化,互相交流见解和感受,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宣传。加大活动宣传,充分利用广播、led屏幕、网络等载体活动公告。利用媒体新闻报道活动信息,提高社会关注度。

3.结束语

总之, 公共图书馆是提高少儿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少儿的心智特点和阅读喜好,根据不同年龄段少儿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图书,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同时,少儿阅读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与各方面合作,争取全社会共同参与少儿阅读推广工作。

篇(4)

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1.总体情况

据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45536家。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29949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191家,外商投资企业8395家,内资企业中属国有企业的有3131家。分地区看,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企业数列前四位。

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R&D(研究与开发)活动的12889家,占28.3%。,共有R&D人员175.9万人,R&D经费支出4015.4亿元,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93%,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4420.7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72863.9亿元。

2.有专利活动企业基本情况

(1)有22.5%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申请专利

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当年申请了专利的企业有10228家,比上年增加1971家;有专利申请企业所占比重为22.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共有5326家,占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52.1%,而5行业本身企业数只占大中型工业企业的32.2%。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所占比重超过40%的有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

分地区看,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5省市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数最多,共有6049家,占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的59.1%。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地区是北京、上海、浙江和安徽,分别为404%、35.9%、31.1%和31.1%;比重最低的地区是0%、青海59%、内蒙古7.3%和山西8%。

(2)有21.9%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获得专利授权

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当年获得了专利授权的有9967家,比上年增加3125家;有专利授权企业所占比重为21.9%,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5个行业共有5407家,占有专利授权大中型工业企业的54.2%,集中度比有专利申请企业还略高。有专利授权的企业所占比重高于40%的有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分地区看,有专利授权企业最多的仍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5省市,共有6035家,占全国比重达60.5%。有专利授权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和浙江,分别为38.3%、354%和31.5%;比重最低的是青海4.9%、内蒙古62%、7.1%和山西9.2%。

(3)有29.3%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有效专利

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拥有有效专利的有13353家,比上年增加3447家;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所占比重为29.3%,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共有5752家,占拥有有效专利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43.1%。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所占比重超过50%的行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分地区看,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数最多的地区仍然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和上海,5省市共计7957家,占全国的59.6%。拥有有效专利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是北京、上海、浙江,分别为50.1%、46.8%和40.2%;比重最低的是内蒙10.6%、青海11.8%和山西13.1%。

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情况

1.专利申请情况

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申请专利16121l件,比上年增长31.6%,占当年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14.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50918件,占31.6%,比上年降低2.6个百分点,比当年国内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高5.2个百分点。按单个企业计算,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专利申请量为3.54件,平均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12件,分别比上年增加0.54件和OD9件;在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平均专利申请量15.76件,平均发明专利申请量4.98件,分别比上年增加0.92件和减少0.1件。

分行业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中高技术行业的专利申请和发明专利申请数均名列前茅。在专利数较多的行业中,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较高的行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分地区看,当年专利申请最多的依次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发明专利申请最多的依次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北京,其合计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63.1%和684%。从发明专利申请占全部专利申请的比重来看,广东、海南、北京、内蒙和甘肃分列前五位,青海、浙江和湖南则名列最后。在几个专利大省中,与前两年情况类似,广东和北京专利申请的质量较高,而江苏、山东和浙江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均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2.专利授权情况

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获得专利授权121973件,比上年增长54.1%,占当年国内专利授权总量的16.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17955件,占14.7%,比上年降低3.3个百分点,比当年国内专利授权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高3.9个百分点。按单个企业计算,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

专利授权量为2.68件,平均发明专利授权量为0.39件,分别比上年增加0.74件和0.04件;在获得专利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平均专利授权量12.24件,平均发明专利授权量1.80件,分别比上年增加0.67件和减少0.29件。分行业和分地区的情况与专利申请情况类似。

3.有效专利情况

2010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拥有有效专利330238件,比上年增长53.5%,占当年国内有效专利总量的18.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54425件,占16.5%,比上年降低1.2个百分点,比当年国内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所占比重高2.4个百分点。按单个企业计算,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有效专利数为7.25件,平均有效发明专利数为1.20件,分别比上年增加1.97件和0.26件;在拥有有效专利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平均拥有有效专利24.73件,有效发明专利4.08件,分别比上年增加3.01件和0.23件。

分行业看,与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情况相似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仍是拥有有效专利最多的3个行业;有所不同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最高,超过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分地区看,发明专利所占比重最高的依次是、广东、甘肃、天津和北京,最低的则依次为重庆、福建、安徽、新疆和吉林。

就专利数而言,总体来说,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数均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数增幅都超过50%,这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工业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也与专利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密切相关。同时,发明专利所占的比重却有所下降,在申请、授权、有效专利上都有体现,可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现象。分行业和分地区看,情况大体与往年相似,中高技术行业依然优势明显,广东的专利强省地位仍难以撼动,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继续扮演专利大省角色,北京、甘肃、天津、内蒙各有亮点,而上年较有特色的湖南、贵州当年表现则较为平淡。

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1.概况

2010年,全国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8638.9亿元,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38.9%,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48406.2亿元,占66.4%,提高2.2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出口额10387.8亿元,占70.3%,提高达10.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3901.9亿元,占40.7%,提高3.4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158363.7亿元,占38%,提高2.3个百分点。可见,有专利申请的企业以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不到1/4的单位数和不到2/5的产值,贡献了2/3左右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超过7成的新产品出口额。

按单个企业计算,平均每个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879.7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47327.2万元、新产品出口额10156.2万元、利润总额13592万元、工业总产值154833.5万元,分别是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值的1.7倍、3倍、3.1倍、1.8倍和1.7倍,5个指标的绝对量分别比上年增加11.2%、4.9%、32%、36.4%和7.5%。可见,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逐渐消退后,有专利申请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新产品出口指标和代表实际利益追求的利润指标回升反弹趋势明显。

2.有专利申请和无专利申请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比较

2010年35308家无专利申请的企业,其单位数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77.5%,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4552.1亿元,占61.1%;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4457.7亿元,占33.6%;新产品出口额4385.8亿元,占29.7%;利润总额20280.3亿元,占59.3%;工业总产值258059.3亿元,占62%。

按单个企业计算,平均每个无专利申请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927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6927万元、新产品出口额1242万元、利润总额5744万元、工业总产值73088万元。与有专利申请企业比,平均每个有专利申请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额、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分别是无专利申请企业的2.2倍、6.8倍、8.2倍、2.4倍和2.1倍。可见,进行了专利申请的企业在经济效益主要指标的比较上具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在新产品指标上优势十分明显。

产值利润率是指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表明的是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是反映企业是否增产增收的主要指标。201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专利申请企业平均产值利润率为8.8%,无专利申请企业平均产值利润率为7.9%,也表明开展专利申请对企业增产增收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3.不同控股类型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2010年,从国有、集体、私人、港澳台商、外商、其他6类控股类型的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来看,仍是国有控股企业效益最高,平均每个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分别为421575.5万元、109997.2万元、32724万元和375749.9万元,都在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综合分析另几种控股类型企业,集体控股、其他控股和外商控股企业上述4指标也超过或接均水平,新产品出口额更是都远高出平均水平,而港澳台商控股和私人控股企业则效益较低,特别是私人控股企业效益仅为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从产值利润率进一步分析,集体控股企业产值利润率达11.6%,港澳台商控股企业9_3%,私人控股企业8.9%,国有控股企业8.7%,其他控股企业8.3%,外商控股企业最低,为7.9%。与上年相比,除其他控股企业降低0.5个百分点外,国有、集体、私人、港澳台商、外商控股企业分别提高了2.4、1.4、1.7、1.8和1.7个百分点,可见整体增收效果有明显好转。从排名上看,集体控股企业最高不变,国有控股企业排位上升,其他控股企业排位下降。

4.部分行业申请专利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

我们还是观察从工业行业中选取的10个重点行业大类。这10个行业的企业数之和占到全部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66.8%,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额、利润总额、工业总产值合计分别占64.3%、84.8%、89.9%、57.3%和65.4%。

按单个企业平均计算,情况和往年相比无甚变化: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均是一枝独秀,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也较为突出,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

新产品出口额排在第一。

5.各地区有专利申请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对于2010年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三位的地区排序是:广东、山东、江苏;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排序是:广东、上海、山东;新产品出口额的排序是:广东、江苏、浙江;利润总额的排序是:广东、江苏、山东;工业总产值的排序是:广东、江苏、山东。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主要经济大省仍优势明显。

从平均每个企业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前三位的地区排序是:黑龙江、吉林、山西;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排序是:吉林、天津、上海;新产品出口额的排序是:广东、天津、上海;利润总额的排序是:黑龙江、新疆、天津;工业总产值的排序是:吉林、黑龙江、山西。与前两年相比,由于小型企业较多拉下平均水平导致东部地区排名不佳的状况依然;略有不同的是,除黑龙江、吉林、山西等中部地区和天津、上海等直辖市继续排名前列外,甘肃、青海、内蒙古等西部地区省份表现不如往年抢眼,而广东不仅在总量上5个指标均列首位,平均水平上新产品出口额也排到第一。

有专利授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1.概况

2010年,全国有专利授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890.9亿元,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37.8%;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46591.4亿元,占63.9%;实现新产品出口额8606.9亿元,占58.3%;实现利润总额13193.3亿元,占38.6%;实现工业总产值154825.1亿元,占37.2%。按单个企业计算,平均每个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433.5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46745.6万元、新产品出口额8635.4万元、利润总额1 3236.9万元、工业总产值155337.7万元。与有专利申请企业相比,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均较为相近,新产品出口额则要少一些。这表明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的主要是争取获得专利的行为,至于最终能否实际获得专利,并没有额外的更突出的作用,尤其对于新产品出口而言,单纯的获得专利权反而不如进行专利申请得到的收入多。

2.有专利授权和无专利授权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比较

2010年35569家无专利授权的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9300.1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26272.5亿元、新产品出口额6166.8亿元、利润总额20989亿元、工业总产值261597.9亿元。按单个企业计算,平均每个无专利授权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712万元、新产品销售收入7386万元、新产品出口额1734万元、利润总额5901万元、工业总产值73547万元。两相比较,平均每个有专利授权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额、利润总额和工业总产值分别是无专利授权企业的2.2倍、6.3倍、5倍、2.2倍和2.1倍。从产值利润率看,有专利授权企业为8.5%,也高于无专利授权企业的8%。

可见,从专利授权看,获得了专利权的企业同样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从程度上看,有专利授权企业的优势不如有专利申请企业的大,特别是代表市场创新的新产品指标、代表效益追求的利润指标和代表增产增收的产值利润率,有、无专利授权企业的差距均不如有、无专利申请企业的差距大,这也许进一步印证了更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是创造专利的过程而不是收获专利的结果。

3.各地区有专利授权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对于2010年有专利授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三位的地区排序是:广东、江苏、山东;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排序是:广东、江苏、山东;新产品出口额的排序是:广东、江苏、上海;利润总额的排序是:江苏、广东、山东;工业总产值的排序是:广东、江苏、山东。主要经济大省仍优势明显。

从平均每个企业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前三位的地区排序是:吉林、甘肃、黑龙江;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排序是:吉林、广西、上海;新产品出口额的排序是:天津、广东、上海;利润总额的排序是:黑龙江、吉林、新疆;工业总产值的排序是:吉林、黑龙江、甘肃。同样,中西部地区排名靠前,东部地区排名不佳。与专利申请情况略有不同,甘肃、广西的名次更靠前一些,山西、天津则相对靠后,不过天津的新产品出口额排在了第一。

几点结论

1.专利行为对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明显

由上文可见,有专利申请或授权企业的平均经济效益明显好于企业平均水平,更好于没有专利活动的企业,充分表明专利对于企业效益提升的积极影响。不论是对前两年分析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还是2010年范围较小、作用更突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这一基本结论都没有发生变化。这表明作为创新行为的重要体现方式和研发活动的主要成果之一,专利不仅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具有战略上的长远意义,也对当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2.企业专利意识提升明显

近年来,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逐渐深入,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重视运用专利制度来保护自身利益,这从不断攀升的专利数目即可见一斑。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企业代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不但有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的企业数目大幅增加,在所有企业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和有效专利的数量也大幅提高,且增速高于全国专利增长的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看,代表了较高层次水平的发明专利相对而言略显不足。对于大中型工业企业,无论专利申请、专利授权还是有效专利,2010年发明专利所占比重都比上年降低了,而且发明专利的增长幅度比上年有所回落。如果说发明专利授权25.8%的增幅低于上年53.5%的大幅增长存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因素外,发明专利申请21.4%的增幅也比上年的22.3%略有减少,在专利数量普遍有30%以上增幅的大背景下就有其他原因了,也许是企业对于较高层次的研发行为重视不足,这可能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不过从横向来看,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还是比全国专利平均水平要高,申请、授权和有效专利均如此,这也表明发明专利的比重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

3.有专利申请企业经济效益回升向好趋势明显

在上年的分析中我们曾提到,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新产品出口指标明显下滑,另外单个企业的平均经济效益状况也比前年有所下降。在今年的数据中我们可喜地看到,在有专利申请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中,5个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无论是总量、按单个企业的平均量还是产值利润率都比上年显著提高,特别是新产品指标增长尤为明显。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轮金融危机对企业经济效益和专利产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正逐渐消退,企业发展形势回升向好并将逐步走上正轨。

4.专利的行业和地区分布特点基本维持原有格局

原有格局即:在行业分布上向中高技术行业集中度高,尤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为代表;在地区分布上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省份专利大省地位稳固,但除广东既大且强外,其他几地在质量上均有不足,北京、甘肃、天津、内蒙则在专利水平上较为突出。略有不同的是,上年较有特色的湖南、贵州当年表现较为平淡。

对于有专利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言,地区分布中的原有状况即从平均水平看东部发达地区排名不佳的状况依然,略有不同的是,一些西部地区省份排名不如往年,而广东在新产品出口额平均量上有突破。

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专利事业快速发展,工业企业专利活动达到了一定规模,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积极动力,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专利活动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我们仍然缺少核心技术与叫得响的国际知名品牌,缺乏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生产低附加值产品的加工装配工厂角色仍没有本质改变。在运用专利制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我们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一是强化面向专利成果的政策导向,引导企业以发明专利为创新目标。第一,完善监测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在财政支持、融资手段、人才引进、税收政策等方面鼓励企业开展发明专利创新活动;第二,对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建立全程跟踪服务机制,坚持以专利成果的获取和保护为重点,促进专利质量提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篇(5)

前言

自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军事、政治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持续有效的提高,但是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也日益显现。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先进和完善的背景之下,积极推行、实施公益事业,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精英群体和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的基地,理应科学合理的开展公益活动,在公益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开展公益活动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高校教育体制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和创新,以及社会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不仅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重视,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加强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因此,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迅速成为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

1.服务质量不稳定

自从我国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实施以来,已经如火如荼的在很多公益领域进行了活动,例如西部支教、大型社会活动、自然环境保护宣传、地区扶贫等,并且在活动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些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依然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上。有很多高校公益活动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但是所得到的实际效果并没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导致公益活动走向形式化,使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造成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实际服务效果不高、形式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社会实践能力有限,以及缺乏有关公益活动的系统培训等[1]。

2.资金支持不到位

公益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无偿性,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也是不计报酬、没有物质吸引,但是这并不代表高校在开展公益互动时不需要任何有关物质条件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在开展公益活动室,有很多必要的基本开销,这些开销所需的资金貌似并不多,但是长期让学校和学生自己来承担,是不切实际的。学校的首要任务对学生进行教学,其次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也是如此,首要任务依然是学习,其次才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因此学校没有多余的资金,学生更是没有经济来源,让学校和学生承担公益活动中过多的花销,必然会影响学校开展公益互动的积极性和学生参加公益互动的热情。目前我国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绝大多数是依靠于政府的支持,社会给予的支持相对较少,然而政府对高校开展的公益活动,进行行政划拨的资金毕竟是有限度的,很难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导致学校在日渐丰富的公益活动中自己缺口变大。

3.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有很多省、市制定了相关的地方性公益活动的法律法规,但是面向全国的、具有权威性的公益事业立法还没有正式出台。因此高校在开展公益活动时,无法充分保障学生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制的落后,使得很多高校和学生对开展及参加公益活动产生很多顾虑,望而却步。虽然很多高校积极开展公益活动,但是对于公益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切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学生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人身赔偿和医疗保障。高校及学生满怀热情的开展并参与公益活动,但一方面在遇到危险时却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这对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而且,法律的滞后,对公益机构的规范化和科学管理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阻碍了我国公益活动走向制度化进程[2]。

二、高校开展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高校培德才兼备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无私奉献他人、投身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素质,对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以及对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在崭新的历史时期,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新形式,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生的普遍认可。高校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和事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这些都是在校园内无法学到的经验。而且学生通过参加公益活动,亲身接触和体验社会的各个方面,由此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必定有很大的帮助。显而易见,高校开展公益活动对学生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高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时,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时间项目,从而能够对学生形成系统的时间教育模式,有效的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在公益活动中,不仅会促进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世界、了解社会,而且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也会促使学生在无意识中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开展公益活动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环节,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情、接认识社会现状、丰富自身经验,是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结语:经过高校合理开展公益活动,大学生群体这支公益力量,在我国公益事业的作用和影响力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在未来高校学生必然会引领新的社会公益潮流,促进我国公民整体道德水平和素质的提高,所以,高校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的。

参考文献

篇(6)

(一)公益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个体从思想认知到现实行动的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行为。一般来说,责任意识是社会责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基本的生活空间是校园,即使是当今信息时代,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也大多是间接的、肤浅的,多数情况下只看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而很少去思考和分析出现问题的社会根源,更不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他们只有批判的权力而没有改造的责任。责任意识由外到内的转化需要一个桥梁,这个由此达彼的桥梁非公益活动莫属,因为公益活动能为大学生提供走出书本课堂、抛开利益、接触社会、增强亲身感受和体验、调整思想偏颇、深化认识的良好机会。

(二)公益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责任情感

责任情感是指个体对自身履行责任状况进行评价时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和愿望,它来源于个体的良知和对利益的需要。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高级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和强大的感染性。近年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通过开展关注弱势群体、法制宣传、保护环境、义务支教等系列公益活动,使同学们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情感不断深化。而这种情感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责任主体给予他人关怀的一种心理倾向。

(三)公益活动强化大学生责任行动的辐射作用

责任行动能否成为一个社会人们的常态、习惯和品质,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志。责任行动既可以辐射到自身也可以辐射到他人。责任行动辐射到其他人,是指责任行动对他人的示范作用(榜样力量)。我们认识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更重要的是观其行。一个人说得好,也许能打动别人一时,但如果只停留在口头上,就谈不上影响力。所以,一个人的责任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又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也能起到很强的辐射作用。

二、依托公益活动,创新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实践平台

(一)拓宽公益活动的有效领域

以公益活动为基础创新大学生责任感的实践途经,必须紧紧围绕实践育人环节,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有效领域,把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内容。高校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要创新活动思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社区公益活动是各高校应当高度重视的领域,它的优势在于领域宽、时限少、体验多,收获大,它有利于大学生深入基层,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社区,融入社会。因此,高校应结合地理位置,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积极利用社区这一领域开展大学生公益活动。

(二)加强公益活动的特色品牌项目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要依托一系列的特色文化品牌项目的建设,其中也包括公益活动的品牌项目建设。公益活动作为一个品牌推向广大学生,推向社会,这个过程也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社会责任担当文化氛围形成的影响力是任何说教都难以替代的。其中,一是促进责任自觉,在公益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增强大学生自身使命感和责任感。参与公益活动,学生自觉自愿地选择和参与是关键和基础。公益服务活动源于心系社会、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二是培养责任技能,在公益活动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适应社会的创造力。公益活动的成败最为关键的还是学生提供的服务品质。品质的优劣既决定了社会的认同,也决定了学生自我的认同,因此,承担这一社会责任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

篇(7)

中图分类号:G641

一・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开展的意义

公益事业是当下中国呼吁全民开展的活动,是中国优良传统的延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的表现,而我们当代大学生缺少的正是这种思想与观念,所以公益教育在大学里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传播无私奉献他人,投身社会实践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以及对社会的文明发展,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校开展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是高校教育一种崭新的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得到了政府、社会和学生普遍认可。高校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和事物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这些都是在学校内和书本里无法学到的经验。而且公益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体验社会的各个方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对学生的思想成长与观念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此可见,高校开展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对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能力培养起了很大的帮助,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明确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明确自己的定位,避免了学生思想的空虚,与此同时加强了学生的内在价值的培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实现自我价值,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学生思想的体现模型与价值载体

高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通过给学生提供各样的活动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公益教育模式,有效的发挥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的教育功能。在公益活动中,不仅能促进学生亲身体验社会,了解社会,而且多种多样的公益活动可以使学生的社会公益思想得到升华,陶冶自身情操,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坚定的信念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高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是对学生进行公益教育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环节,公益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明确当下社会形式,丰富自身经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实现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公益活动开展的问题与现状

1.公益教育的实践性不足

当下社会,公益活动与公益教育处在初级阶段,高校公益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例如西部支教,大型社会活动,自然保护区宣传,和当地政府开展合作等等,自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但目前的公益实践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些高校的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依然停留在浅显的尝试阶段,也有许多高校的公益活动开展看起来红红火火,但是实际活动的实际效果与理想的目标差距很大。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最终导致公益活动走向形式化,使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无法完全体现。造成高校公益活动的形式化,实际效果差,无法使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有限,缺乏社会公益活动锻炼与培养等一系列问题。

2.公益活动开展的 资金问题

高校开展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很多情况下都是高校单方面的决定与组织,虽然高校的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和公益教育得到了社会与政府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多的支持。公益活动的特性是无偿,高校开展公益活动自然也是无偿活动,这就造成了物质方面与资金方面的短缺。全国的高校教育经费中并没有为公益活动的开展设立额外资金,这就意味着,开展公益活动的费用需要高校以及学生个人承担,这会很大程度上 打消学生与高校对公益活动开展的积极性,极大程度上的影响了公益教育的效果与实行。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其次是社会实践,因此学校没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学生也是一样。

三・如何更好的开展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实践

1.公益活动创设要体现时代性,满足当代大学生需求

高校的公益教育与公益活动的开展,必然以当代大学生为主体,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就需要高校肩负培养现代化人才与高综合素质人才的使命,公益活动的创设方法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禁口时代的脉搏,才能与时俱进,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较强的可持续性,才会被当代大学生认同并参与进来。所以在公益活动的创设上我们需要以当代大学生为主导,联系现实情况,进行开展活动,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响应。

这些社会公益活动无一不是当下最热门的公益活动,与时代息息相关,以活动为媒介,传递正能量为目的,开展一些列的公益活动,不仅调动了当代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使其在参与中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提升。

2.搭建制度平台,拓宽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服务受众

首先高校应尽快制定针对公益活动的管理机构职责、指导教师职责、活动管理制度,解决公益活动多而无序的状态,理清管理主体与责任主体,完善分工,落实责任。其次在调研中,常见高校开展活动以慰问养老院、留守儿童为主要对象,服务对象单一,并且在服务单位,也有可能出现高校扎堆的现象出现,特别是以雷锋月尤为严重。因此我们提倡高校在开展公益活动时,可以将服务受众扩展到周边社区、中小学、医院,以义工志愿者的形式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扩展服务受众,高校组建志愿者团队,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深化公益教育的教育效果,与此同时学会团合作。

篇(8)

公益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民族对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意义达成共识。中国青少年的公益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公益活动,形成开展公益活动的长效机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国外发达国家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现状,为我国的青少年公益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一、美日青少年的公益活动现状美国开展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目的是培养优秀公民,其公益教育不仅纳入了美国的教育体系,而且有法律和社会机制的保证,主要体现在:参与公益活动成为青少年的一种习惯,很多小学、初、高中学校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参与社会服务的经历,有些学校在高中阶段就要求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并以此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开设专门的社会公益的监管机构,如公益学习协会、公益学习信息中心等,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指导与评价。还有很多的机构接受和指导学生的公益实践活动,如基金会、社区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等。很多大学会把申请者的社会公益经历看做是一条“隐形”的录取标准,一些用人企业或机构更会把应聘者大学期间甚至小学、初中时期的社会公益经历作为是否聘用的重要参考标准。日本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重视青少年素质的培养。校内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日本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开展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政府的重视,从教育、经济等领域给予大力支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改革,把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理念,把公益精神划入校内教育教学中,进行深入的思想品德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完备的公益活动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举办社会公益实践活动。二是完整的公益法律法规体系,凡涉及公益事业发展、机构组织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法律体系详细而明确,保障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青少年公益精神的传播。美、日等国高度重视青少年公益活动的发展,一是政策上给予支持,二是经济上给予保障,三是制定相对完善的公益活动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至把青少年公益活动纳入了国家课程教育体系。那么,我国的青少年公益活动开展如何?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我国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现状令人担忧,一是青少年对公益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全面;二是青少年公益意识淡薄,对参加公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没有正确的认识,大部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参加的;三是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的途径和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四是相关部门对青少年公益活动重视不够,缺少宣传和监管;五是青少年对公益活动满怀期望,希望公益活动的组织形式再丰富一些,活动内容可考虑一下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

二、美日等国青少年公益活动实践给我们的启示

1.加强政策支持与经济扶持要推动公益活动的开展,首先,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借鉴先进国家把公益活动纳入中小学课程教育体系,针对我国国情制定青少年公益活动在校内的实施方案。其次,增强经济扶持,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经费是校外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公益活动面临的首要问题,公益活动要做大做实,活动中心的服务对象就要扩大,特别是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外来农民工子弟等需要服务。增加财政的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的建设和活动经费,是确保青少年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开展根本性改观的重要保障。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国际经验表明,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政策法规的规范与推动。完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法规体系,一是政府应对青少年公益活动出台相关政策,激励社会组织等参与到青少年公益事业中来。二是政府应鼓励地方积极出台促进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的多层次法规政策体系。三是政府应出台一批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法规,解决社会高度关注的青少年公益活动的组织及相关组织团体的行为不规范和公开透明机制不明确等相关问题。

3.培育公益意识,树立公益诚信青少年对公益活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深入,出现了认识上的不足和理念上的偏差,甚至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有青少年认为公益服务就是义务劳动,有青少年认为参与公益活动就是为了做秀。这些理解误区严重挫伤了青少年参加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为培养青少年的公益意识产生了障碍。还有受助者的“假托”和施助者的“伪慈善”在青少年公益活动中的出现,造成了青少年公益组织的价值观失落、诚信缺失等。培育青少年公益意识、树立公益诚信需要校内外和家庭等社会大环境的宣传渗透。学校普及公益知识,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家长正确引导价值观,社会营造公益成长环境,共同促进公益文化精神的传播发扬。

4.搭建公益平台,丰富活动形式

一是学校搭建平台,建立常规的校园公益活动。二是校外活动中心搭建平台,开展可持续的综合实践活动。三是社会爱心人士搭建平台,整合社会力量传承公益精神。借鉴国外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形式,创建多元化的公益活动形式是我国青少年宫和活动中心的服务内涵。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积极组织公益讲座,涉及安全、环保、心理健康等知识普及;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安全体验、环保动员、科技探索、文艺义演、参观学习、职业体验等活动。围绕青少年品德、文化与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尊老助残慰问帮扶的手拉手、传承与交流民间传统文化等活动;积极开展能力拓展训练营,文艺特长比赛等活动。针对贫困、留守及特殊青少年儿童,积极开展兴趣特长培训、文艺社团体验等活动,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圆梦活动。

5.完善公益监管和服务体系

篇(9)

2006年,北京市居民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占总人口的43.5%,其中男性的公益活动参加率为43.9%,女性的公益活动参加率为43.2%,从总体上看,差异不明显。但从各年龄段来看,24岁以下的女性公益活动参加率比男性高出近8个百分点,而60岁以上的男性的活动率则高出女性13个百分点。而女性步入60岁以后,她们已经或即将成为祖辈,除了日常的家务劳动之外,她们还要帮助孩子们照看自己的孙子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较少。相对来说,年长男性的公益活动率远远高于女性。

北京人热心为灾区捐赠

2006年有23.7%的北京市居民曾对灾区居民进行过捐助。一方面是由于人们长久以来养成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另一方面当有重大灾情发生时,许多学校、单位会组织学生、职工进行统一捐献活动。这表明,中国具有非常强的行政动员能力。

19岁以下组,除了对灾区居民的捐献活动外,其他各项公益活动的参加率都高于平均水平,说明家庭和学校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还是相当成功的。更重视的是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也包括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德育教育。

有业者公益活动多于无业者

从总的情况看,有业者的公益活动参加率为44.4%,高于无业者的38.1%。分项目来看,无业者对本地区居民的服务这一项的参加率高于有业者,其他各项的参加率都低于有业者。这是由于,第一,在一般情况下,有业者的素质、收入都要高于无业者,他们更愿意也更有能力参加各项公益活动;第二,大部分人是通过单位的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因此,有业者比无业者更有机会参加单位组织的公益活动;第三,无业者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他们与本地区居民的交往更多、更为熟识,他们更愿意为本地区居民提供服务。

北京市居民人均一年进行12次公益活动

从次数来看,2006年北京市居民从事过1―4次公益活动者占大多数,为50.5%,5―9次者为15.5%,10―19次者为12.2%,20―39次者为8.6%,40―99次者为4.2%,100―199次者为3.7%,200次以上者为5.4%。

根据数据,可以推算。北京市参加过公益活动的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参与27.5次公益活动,以全体居民来推算,北京市居民一年参加12次公益活动。

北京市居民公益活动多集中在午后

北京市居民工作日公益活动的时间集中在中午12点至13点和下午15点至18点30分两个时间段。工作日人们参加公益活动多是通过单位或学校的组织,因此,活动时间相对集中。而休息日人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因此活动时间的跨度较大,从早上7点30分左右一直持续到晚上23点左右,并在9点至11点和16点左右参加公益活动的人最多。

从性别来看,男性和女性参加公益活动的高峰时间差异不大,基本在上午的9点到11点和下午的16点到17点。但男性的活动率在12点30分到14点的午休时间段和17点的晚餐时间段有明显下降,在午休时间段甚至跌落为0。不过,男性的活动时间跨度比女性长150分钟。

北京市居民参加公益活动的对象

从参加公益活动的组织看,北京市居民参加公益活动大部分是加入各种团体进行的,其中加入以社会服务为目的的团体进行的为15.5%,参加其他社会团体的为16.1%,同居委会、青年团、俱乐部的人一起活动的为15.5%,同单位和学校的人一起活动的为15.4%,四项合计为62.5%;其次是一个人,占16.7%;第三是同家里人,占8.4%;同邻居的人占6.7%; 同朋友占5.6%。

分服务对象来看,对本地区居民、福利设施的人和灾区居民的服务50%以上是通过以社会服务为目的的团体和居委会、青年团、俱乐部的形式进行的。特别是对于灾区居民如捐赠等公益活动,多是通过单位和居委会组织实现的。

对老人、儿童、伤、残疾人、一般人及其他人提供的公益活动主要是一个人或通过其他社会团体的组织。

开展公益活动的政策建议

对全民进行公益意识教育。促进全社会的公益活动,首先是要提高公益意识,为此,要推进教育、普及启发活动,建立促进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活动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创造能够自由参加社会贡献活动的环境。为了吸引公众参与公益活动,必须创造能够自由参加社会贡献活动的环境。

制定鼓励公益活动的税收政策。为了民间公益活动的合法化,应制定鼓励公益活动的税收政策。

发挥企业的作用。现代企业非常重视生产和成长,但是,作为社会经济组织,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无论从事什么样的生产活动,都有必要承担一些社会义务。

篇(10)

“1:99”的主题是为了给SARS患者的遗孤捐款助学,是为了鼓舞香港人的士气。作为在非典期间,这次的活动主题切合,并且以各种形式进行大面积和极具力度的推广,极大地引起了包括大陆在内的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从而使这次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使香港人在抗击非典的活动中真正地团结起来,同时,活动所得也确实对香港的抗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也使香港在这次活动中的精神面貌更加良好。经过对活动的了解,我认为它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关注时事,关注广泛:从这次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活动主要是针对非典而进行的,从去年的11月份以来到目前为止,最牵动人心的无疑就是非典活动了,人们对非典的关注高于别的任何事件,而且作为一场灾难,人们密切地关注疫情的进展,也希望政府能够做出有力的判断和措施来控制疫情,并且对疫情所产生的后果和问题进行解决。活动以此为契机,以抗炎为主题,必然就能够获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因此,群众基础无疑是深厚的。

(2)主题定位,关爱社会:公益活动推广的诉求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从社会公德,人们的义务角度出发,进行呼吁,比如保护环境等。另外一个方面是从挖掘人类深层次的情感出发,唤起人们心中的某种情感,比如爱心等。相对而言,后者更具有号召力,因为前者往往来说具有一定的约束性,甚至可以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而后者完全是一种自发的,不具有约束性,但是如果推广得好,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支持和关注。“1:99”的主题是针对非典所带来的灾难,号召人们同心抗击疫情,并且奉献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非典所带来的问题和后果,唤起了人们的爱心。

(3)形象推广,号召力强:作为主要带动人的梅艳芳是出道多年的艺人,她在香港的影艺圈内的名气自然是不同凡响,有了她的鼎立推广,从媒体到艺人还有FANS,自然也是积极拥戴,在各种推广场合,众多一线艺人甚至甘当配角,而在音乐会的时候,更是盛况空前,“四大天王”难得地再度聚首,而很多二线及三线歌手争取不了此次演出机会,从而引发唱片公司的不满,唱片公司指责音乐会统筹梅艳芳偏心,不支持后辈。由此可见,香港音乐界对这个音乐会的重视程度,而到场人山人海的观众更说明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仅仅音乐会的募集资金就达到了1780万港元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上一篇: 化学与环境污染 下一篇: 数控编程实战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