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3 10:05: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集成电路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集成电路的特点

篇(1)

2、电路保护装置:电路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丝即保险丝、继电器等,在电路中起保护作用。当电路中电流超过规定电流时即可切断电路,防止烧坏导线和用电设备。

3、控制元件:如发动机控制单元、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和一些手动控制开关。

4、用电设备:包括启动机、空调设备、仪表、照明灯等。

5、导线:导线用于将上述装置连接起来构成电路。汽车上通常用车体代替部分用电器返回电源导线。

汽车电路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单线制。

2、低压直流供电,12伏特或24伏特。

3、回路负极搭铁。

篇(2)

1 铁路通信工程管理技术的基本特点

1.1特殊性

铁路通信工程具有非常多的影响因素,管理技术的特点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化的特点,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管理技术具有特殊性。铁路通信工程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其项目管理也需要较强的专业水平。

1.2连贯性

铁路通信工程的项目与工序之间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的存在使得铁路通信工程管理技术具有连贯性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在铁路通信工程管理中,单从监督和管理部门的角度进行分析,难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完整性,这就须臾综合全部项目部门的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铁路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

1.3复杂性

铁路通信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非常多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铁路通信工程管理技术具有复杂性特征。同时,由于铁路通信工程质量管理的复杂性,使得质量管理面临着非常多的困难和风险,对铁路通信工程安全会形成不利影响。

1.4多样性

铁路通信工程管理技术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铁路通信工程管理问题上。主要是因为铁路通信工程本身具有复杂性的特征,使得铁路通信工程面临着非常多的安全隐患,要解决这些安全隐患问题,就需要对铁路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性和可行性进行多方面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提高铁路通信工程管理水平。

2 铁路通信工程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铁路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成本管理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等,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对铁路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通信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铁路通信工程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促使铁路通信工程真正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铁路通信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分析,应该从它的影响因素出发。

1)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进度直接影响通信工程的使用和投资成本,要提高铁路通信工程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加强工程进度管理。管理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需要有效处理与成本耗损有关方面的问题,加强对工序关键时差情况的分析,合理利用管理技术,不断优化对工程进度的管理。对于铁路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同时,对施工进度和工期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避免资源不足造成不利影响问题的出现。

2)成本分析。铁路通信工程的工程量比较大,建设期比较长,对资源和资金的需求也比较高。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成本管理一直贯穿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始终。主要是因为工程成本直接关系着整体铁路通信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要提高铁路通信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就需要加强成本管理。铁路通信工程成本管理分为3个阶段,在施工前期,需要对整体工程项目进行评估,通过科学的评估和综合性分析,形成具有参考性的预算报告,在开展项目施工的时候对施工成本形成引导作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成本设计与实际建设之间的协调统一,促使成本设计符合实际施工情况,可以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良好的成本管理,有效解决工程造价问题,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除此之外,在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成本管理,还需要充分考虑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使用费用以及磨损、维修费用,加强对工程费用的综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铁路通信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目标。

3)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铁路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铁路通信工程整体质量。为了实现铁路通信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合理利用管理技术,不断提高铁路通信工程整体质量。加强铁路通信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从3个方面出发。第一,加强铁路通信工程建设之前的管理,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计划和施工内容,对项目工程进行合理调度,确保工程项目可以合理进行;第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项目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就需要加强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考核和培训,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不断提高铁路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第三,在铁路通信工程建设完成之后,需要由专业资料管理人员对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建设资料进行整理,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并对整个铁路通信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工作,及时发现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确保铁路通信工程项目质量。

篇(3)

中图分类号: TU242.3 文献标识码:A

1 公路工程科技档案资料的内容

1.1 综合性文件资料

主要包括上级批准文件;计划任务书;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文件资料;征地、拆迁安置等文件资料;项目的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资料;规划、消防、环保、卫生等政府部门的审批文件资料;工程施工、监理中标文件及有关合同、协议书;工程竣工验收及质量鉴定文件资料;工程竣工结算及其审计报告等文件资料;工程有关的照片、录像、录音、光盘等。

1.2 公路工程及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文件资料

主要包括开/竣工报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记录等文件材料;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及工程例会纪要等;原材料抽检记录及各项试验资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文件材料;工程质量事故记录及处理的文件材料;施工技术总结等。

2 公路工程科技档案的特点分析

2.1 单一独立性。即一个单项工程竣工档案的整体性。这是工程档案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

2.2 真实性。工程科技档案是该项工程实体的一面镜子似的真实写照,是公路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

2.3 实用性。工程科技档案是该工程最原始的记录,通过档案,可以全面考核工程建设工作,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公路工程科技档案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档案材料不完整。档案材料不完整是公路工程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从科技档案管理机构上看,有的单位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工程科技档案管理较好。有的单位则不然,工程档案由其他业务部门代管或由文书档案员兼管,形成的档案材料五花八门。

3.3 缺乏复合型档案管理人员。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既缺乏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又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4 严格公路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4.1 思想上要重视工程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不太重视的情况,到工程完工即将交工验收时,才开始应付整理,这给档案整理带来很大难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公路工程科技档案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

4.2 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是做好公路工程科技档案管理的基础。为了加强对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档案资料的有序管理,保证归档资料及图纸的准确、齐全、规范,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初期(从工程立项开始)就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公路戒备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措施。同时要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招投标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档案人员在工程档案形成过程中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保证工程自立项开始与档案跟踪管理同步。

4.3 严格把好竣工验收档案资料质量关

使工程竣工验收档案充分发挥其凭证作用。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要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按照公路工程档案归档范围的要求,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全部文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补缺补漏,务必使得竣工材料做到真实、完备、及时,归档范围符合要求。

5 加强公路科技档案收集力度

工程施工文件一般都是按阶段形成的。科技管理人员应围绕各个施工阶段的工作特点开展收集工作。

5.1 按施工阶段分期分批收集归档,对一些中小型工程,可在工程结束后一次收集归档;大型工程可按施工阶段分期分批进行收集归档。公路工程的施工一般要经过前期准备,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最关键的是科技档案部门要了解施工项目,完成时间,计划安排,工作进度以及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情况等,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收集工作。

5.2 跟踪进行收集。为保证科技档案收集的完整性,档案管理人员要与各业务科室紧密配合,掌握各业务科室的任务。在一项科技项目结束或告一段落时,要及时催促该项目负责人和负责移交的科技人员进行交接工作。移交部门要根据规定,造册逐项登记,并由项目负责人检查是否遗漏,防止有些资料和数据留在个人手中,占为己有或认为无保留价值而随意弃之。

6 加强业务指导,强化公路科技档案的利用方式

6.1 业务指导要到位。首先可以从提高基层信息员的认识入手,站在时代的高度,增强信息员的历史责任感,培养信息员对历史责任的工作作风。其次,通过业务培训、专题讲座、传、帮、带等形式提高信息员的业务素质。以解决信息员能力偏低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典型示范,检查评比等方法,激发科技档案信息员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2 提供阅览,便于科技档案的周转。科技档案部门在指定的场所接待用户阅览档案,阅后立即归还。阅览的方式对于科技档案室来说,可以分为本单位用户阅览和外单位用户阅览两种;有条件时,阅览室也应当分设。阅览的方式有利于保护科技档案的安全和提高。科技档案的利用率,便于科技档案的周转,利用者调卷数量不受限制。在阅览室为利用者提供利用,是科技档案利用的最常见的方式;既安全、经济又划算,为建设公路维护、扩建、改建等提供有力的支持。

6.3 利用科技档案为公路建设提供依据。高速公路建设飞跃发展,有很多新建的路段,也有很大部分是在原工程的基础上,维护、扩建、拓展、建设施工,而原始的数据、图纸、底图和隐蔽部位的详细记录就是重要的依据和基础。这种依据是真实的、可靠的、实用的、准确的,是其他因素无法代替的。

7 强化公路科技档案信息化进程

7.1 为了保证科技档案工作的质量,一是要切实加强科技档案队伍政治思想建设,建设一支政治思想过硬、政策水平强、业务素质高的科技档案工作队伍是非常必要的。二是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角色重新定位。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是信息资源的管理者,不但要具备科技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信息技能,以应对数字时代信息量巨增的局面,更要掌握市场经济,法律,电子档案管理知识,从而适应社会对科技档案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三是要加强对科技档案工作人员的爱岗敬业教育,开展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定向培训。不断提升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使档案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公路科技档案管理注入新的活力,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7.2 强化科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一是加大科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对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培训,为全面推进公路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创造条件。二是充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积极开展公路科技专项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科技档案信息库,把科技档案资料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特别是对现场施工记录和后续维修记录,尽量做到直接录入计算机,对公路科技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为全面实现科技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奠定基础。加快实现科技档案资料的计算机存储和网格查询检索。三是建立健全公路档案资料数据库,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不断提高科技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

结束语

文章对公路工程科技档案的内涵、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管理措施做了较为详尽的阐释,期待对公路工程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篇(4)

Abstrac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 kind of new idea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t is not only to the exten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a new subject is also the process of cit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features and design ideas of city environ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or example, 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or completion of the works and the ongoing and should follow the design.

Keywords: City water environmental design;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都在突飞猛进的增长,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自20世纪末开始,我国已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具有一定规模大小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这不仅提高了城市环境的质量,而且加快了城市的发展进程。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是指通过导流、蓄存以及拦截等工程手段,对城市现有或改造的河道及水利工程进行处理,并且与城市中的建筑、绿化以及道路等进行融合,使得河道等水体变成城市独特的景观。此改造不仅可以净化城市空气及调节区域气候,而且还具有改善城市的风貌以及增加旅游的景点等作用。

一、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特点

所谓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改造,主要是围绕着水进行处理。水存在很多自然功能,不仅可以滋润大地生物、以及净化大气和地表,具有保持生态稳定循环的功能,而且也是降水与蒸发等气象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城市环境水利工程主要就是利用水的以上用途,来达到改善城市景观以及调节气候的目的。

作为生命的源泉和经济的命脉,水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主要包括居民用水、农业灌溉以及工业生产等等。但是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紧缺的水资源,全社会开始呼吁节约用水。在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对环境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所以把水在传统意义上的本能需求和经济利益转化成为环境效益的问题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其关系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水的城市环境效益包括景观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生活效益。其中景观效益包括水质保护、景观重造以及环境用水等;生态效益包括水生动植物的生活栖息以及生长繁殖等等;生活效益主要包括防灾防洪、娱乐等等。环境水利工程需要开发水的各种功能,并且和城市环境融合,发挥出水的环境效益。

二、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设计思路

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思路前,需要提前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多方面的勘察和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视野,包括持续稳定的自然环境视野、健全的水资源系统视野以及地域景观的视野等等。因此在以水利工程的安全可靠为前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水的自然优势,将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限度。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目的就是改善城市景观以及调节小气候,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时,需要遵循几点重要的思路:第一,以人为本。围绕着人的安全和需求为中心,“以人为本”是设计的核心思路,其不仅强调了工程中人的安全的重要性,而且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二,突出生态和自然。在尽量少的改动工程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将工程融合到周边环境中去,突出景观的自然和原生态;第三,重视人文特点。人文特点是一座城市的风貌,设计师在设计思路之前,需要了解城市的人文特点,在具有一定的体会和感受的基础上,将设计与城市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结合起来;第四,体现休闲娱乐。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需要一个休闲娱乐的景观来放松心情,因此在设计城市水利工程时要考虑到景观的静谧和祥和的特点。

三、现有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举例

1.山西太原市汾河公园的二期工程

针对于一期工程的缺陷,二期工程新增湖区防渗、生态护岸和中隔墙等内容。考虑到汾河公园位于太原市中心,河道两岸均为城市发展的中心地带,在设计二期工程时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围绕“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功能·生态·品味”为主题,把促进“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的融合为主要设计思路;其次,在湖上设立小岛,并且引水上岸,在生态中隔提和护岸;最后,为了体现休闲娱乐,二期工程将形成人性化和生态化、趣味性和知识性并称模式,使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2.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城水环境的整治工程

作为中国出名的旅游名县,阳朔吸引人们来旅游的原因主要是阳朔到桂林的漓江河段。阳朔县的水资源丰富,为了改善阳朔居民的生活环境和阳朔县的旅游环境,进行水治理的主要内容有:县城水体的设计规划、两岸河道的策划以及水景改造等等。此工程方案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为奠定了阳朔旅游事业的良好基础。

3.太原市森林公园人工湖工程

太原市森林公园是太原市唯一一所集合娱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园区建有超大人工湖,设有湖区防滲设施、引水渠及沉淀池设计以及湖边景点特色建筑等。在设计中,加入了古朴和自然的元素,在建筑和桥梁上体现出独特、和谐的风格。使得原始森林和人工湖相互融合,打造出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四、工程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而忽视安全和生态平衡等重要原则,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在设计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时,需要考虑一下几点原则:

1.防洪及人身安全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大多数都是在天然河道的基础上建设,所以在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河道的防洪安全。同时工程完工后会有大批游人进入,这时需要将人身安全考虑在内,在嬉水或划船的过程中做好防护措施,保证景区的安全性。

2.合理使用水资源

蓄水是保障城市环境水利工程景观维持稳定进行的重要手段,水体的消耗主要来自水面蒸发以及水体渗漏。在北方的干旱地区,由于水的蒸发量大,而降水量小,这时候设计方案不仅需要不断引用新的水源对景区补水,而且尽量减少水体的渗漏,以维持景观旅游的正常进行。

3.自然和人工景观相融合

设计要求在尽量不影响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创造人工景观。作为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人工景观的建设应该根据天然景观的特点和分布,自然景观主要有湿地、林区以及河流走势和造型,工程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融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思路。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全力发展,如何将以人为本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到工程的设计上去,是今后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11-01

城市道路与其他的道路类型不同,它不仅起着联系城市各功能区的作用,还涵盖美观、休闲等一系列的功能,而对于城市道路的施工来说,前期勘察可以确定道路选址线路以及道路沿线的土质结构等问题,并且能够确定施工相关的技术规范,减少因施工问题或者选址问题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工程阻滞,从而增加工程的机会成本。工程前期勘察能够确保城市道路建设符合城市的整体建设规划方案,同时也可以控制工程的成本,是道路施工方与政府出资方的双赢措施,也是现代城市道路建设的必要程序。当然,我们在进行城市道路快速勘察过程中也要对一些重点与难点进行重点勘察,并确保勘察方案符合相关的规范,以保障勘察的质量。

1 城市道路勘察的特点

城市道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并不仅仅就是一条公路工程而已,我们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必须要考虑到其相关的特殊功能。由于城市户籍密度大,功能区多,并且人口集中、人流大等特性,使得城市道路担负着更多的任务。而在城市道路勘察中,我们也不能按照常规道路,如国道、省道、城际公路或者其他类型的公路来执行,我们还必须根据城市规划的特点来进行勘察任务。城市道路勘察具有如下特点:

1)城市道路勘察跨度较大,通常横跨多个地质带或地貌单元。城市道路的建设需根据城市的面积或者道路兴建的区域来划分,通常来说,城市道路的建设跨度较大,不仅仅是指其跨多个城市功能区,还包括多个地质地貌单元区。就城市的地基而言,据地层岩土的性状以及地下水及地质条件变动,我们需要进行分段勘察,而道路勘察探点的间距也相对较小,便于测量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

2)城市道路勘察需根据城市主要道路网规划或者功能区规划来执行。城市道路与其他公路的勘察不同,其一般不需要进行选址,而仅需探查沿线的道路基况,因为,城市道路必须跟随市政整体规划或者在原有道路上直接进行以旧改新工程。同时,由于城市地下管道、线路等埋设纵横交错,我们在勘察时务必要兼顾到地下管线网路的走向以及布局。

3)勘察深度较浅、宽度较窄、单元长度较短、并且以线性、环形勘察为主。城市道路相交点较多,道路之间的单元长度较小,并呈现网络状结构,我们对城市道路的勘察除大型主干道以外,一般宽度较窄,且相邻长度较短,整体勘察以环形或者线性分布为主。

2 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相关问题分析

2.1 城市道路勘察总则

1)市政道路勘察必须结合市政整体规划建设要求来执行,并要因地制宜,选择运用各种勘察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以确保勘察的效果和质量。

2)城市道路勘察要做到经济合理、安全使用、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的原则。

3)城市道路勘察要尽量避开道路沿线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走线,尤其是给排水管网、输气、电、热、油等管道以及下埋电线、光纤等网络线路。同时,不能贴近或靠近陡坡边缘、防洪墙、驳岸等地貌或功能地区。

2.2 城市道路勘察目的及要求

我们对于城市道路的前期快速勘察目的在于,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道路沿线的地质、水文条件,为工程基础施工设计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快速勘察阶段,其主要的目的及要求如下:

1)详细勘察道路沿线地质地貌特征、对地貌成因以及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变动等进行分析列表,对可能影响工程施工或者后续道路使用的变动要做重点说明。

2)对城市道路沿线的地质岩土分布以及种类、厚度、坡度、地表植被状况等进行分析,确定地基以下岩层深度以及岩石的风化程度,并且对其地基的承受力做出评价和判断。

3)对道路沿线的地质灾害历史、裂缝断裂带、所处具体地质带以及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等进行收集分析,并且要对地下岩层破碎状况进行测量以及危害度评估。

4)对沿线土壤结构进行分析,确定其是否适合进行道路建设,同时对不良地质现象,如淤泥质土带、下陷带、喀斯特地带等进行测试,确定其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程度。

5)详细勘察道路沿线的古建筑遗址、古河道等分布状况以及再次发育状况,并且严查地下水的性质及水位、水文状况,并考察其在雨季或者雨天的水文状况以及对施工的影响、对工程建筑基座的影响等。同时,测试其对于岩土层的渗透性特征以及其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程度。

6)对道路沿线的地表、地下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施工对建筑物的具体影响程度。同时,评估道路建设及运营时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7)对道路沿线的地表、地下管线分布进行标注分析,评估道路建设和运营时期可能会对这些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

2.3 城市道路快速勘察的重点与难点

1)勘察点的选择以及具体操作。城市道路勘察需要进行多点勘察,而勘察点的位置要注意在沿线道路的中线处进行布置,并且勘探孔的位移不能超出路基的范围;相邻勘察点的间距要保证在100 m-400 m之间,而当道路勘察需穿越河道、公路、铁路等地形或者地表建筑时应该加密勘探点,尤其是根据沿线的地质、水文条件随之调整勘探点的间距;勘探点深度应达到路面以下2 m-3 m,对于土质疏松、下陷以及土层破碎的地下岩土环境,要加深勘探

深度。

2)对于勘察土质取样问题。由于城市道路勘察的深度较小,且城市地下水水位一般较浅,其对道路路基影响较大,我们在对路基湿度状况进行判别时,要将标高以下1.5 m处确定为取样区域,但是要注意其是否为原土,而非砂土和碎石。

3)对于城市道路沿线环境因素的影响力评估。城市道路快速勘探要加强对环境危害性的评估,一方面对环境介质的腐蚀性、破坏性等进行分析,如地下水对管道以及混凝土中的钢结构的腐蚀程度;另一方面,评估道路施工以及运营对沿线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对施工设计提出相关评价和建议。

篇(6)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窗口

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重要的线性风景,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景观质量,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从更深的一个角度讲,它还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政治、 经济、 文化水平。 因此,它应该成为体现城市景观、 历史文脉的宜人公共空间环境。

1.2 城市道路景观是组织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

城市道路景观涉及其景观构成要素之间和周边环境的整体之间能否形成某种协调统一的关系, 它不仅仅涉及一条或几条道路的景观, 而是与整个城市空间相关联, 是组织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

二、当前城市道路的设计特点

2.1 道路空间的立体布局

山区城市与平原城市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的差异最显著,这也是影响道路线路布局的重要因素。山区城市在空间上表现为“水”“陆”“空”三种线路同时存在,“三维”立体效果很明显,而平原城市在城市布局上表现为城市以方格网结构分布,像“摊大饼”式的,一般以核心区为中心,并且具有很强的连续性,生态环境没有山区城市那样复杂,基础设施都四通八达,给人以视觉开阔、连续不断的效果,线路一般都表现为交通线路在平面上的延伸。山区城市道路发展向“三维空间”发展,而平原城市向“二维空间”发展居多。因此,山区城市道路线路变化多样,更加丰富多彩。由于交通工具多样化、地势起伏大、线路呈跳跃式发展,山区城市道路线路给人以立体景观的感觉。

2.2 道路与建筑的制约关系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是形成城市街道的有机整体;建筑外部空间就是建筑物之外的、为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包括建筑各体量之间,以及与周围建筑和城市街道之间存在的空间。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最终目的都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从人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里需求便是任何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型公共建筑群的尺度和规模庞大,对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心里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对人性关怀,消解大尺度和高密度给人带来的心里压力,是外部空间与道路绿化组合设计的关键。

2.3 道路立体景观系统

山区城市以立体交叉的道路交通组织为典型的集散形式,以其强烈的山区特色和现存旧式道路形态的多样性并存,反映了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历史。立体交叉系统除了通行的功能外,还有安全性和趣味性方面的特点。既解决人们的行路问题,又让人在行走中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这除了尺度方面的把握外,所使用的乡土材料也保证了牢固、生态、美观的要求。山城的道路高低不同,错落重叠,密度较高。山城在修建立交桥时应充分注意与地形的结合,而不应追求某种形式。

三、 道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文脉意识

缺乏文脉意识的景观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原有城市道路既成景观风格或特色的尊重,不能够有机的处理新增元素与原有景观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道路两旁新建建筑不能与其周边传统建筑相协调一致,不但破坏了道路原有的良好景观,而且逐渐使人们失去对环境及文化的认同感,不能唤起对原有场所的回忆。 这种现象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地段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如西安市钟楼及北大街的道路景观,道路两旁的建筑物风格不一致, 屋顶形式繁多,使人们失去了对历史的认同感。 而钟楼及其东南角的道路景观, 则把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建筑与历史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新增元素更加衬托出了钟楼的历史感, 让人们既能感受到现代的气息,又能体会到西安古老的历史文化。

3.2 缺乏人本意识

缺乏人本意识的景观主要表现在道路建设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忘记了道路景观设计的目标是为 “人”提供舒适优美的交通空间。只强调汽车尺度而忽略了人的尺度, 道路环境只考虑交通的需要,而缺少了对人的关怀。因而在设计中经常忽略各种设施的设计,如街道照明满足不了交通需要,步行道地面铺装材料耐久性差,不能满足步行者的基本行走要求,缺乏无障碍设计。 更严重的是整个街道重车不重人,交通繁忙路段缺乏人行天桥、过街地道、行人不得不冒险横穿街道,许多城市用挤占人行道的方式拓展机动车道,增加了交通的危险性,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缺乏应有的隔离设施,步行空间因而缺少安全性。这些因素不仅威胁到人身安全, 而且会导致道路交通景观的混乱无序。

3.3 缺乏整体性,连续性

这是从城市道路本身的特殊性加以考虑的。城市道路记载着城市的演进,它反映了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进、文化演进和人类群体的进化。 因而城市道路的景观设计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时空过程。 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则主要表现在城市道路两旁的建筑、 绿化、 小品、 设施等景观要素设计上。 如有一些沿街建筑形式杂乱无章, 广告随意张贴,街道设施分散凌乱,缺乏系列化、标准化设计,业主根据自己的需求各自为政,不考虑街道的整体风格,而规划部门又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协调。但也有一些街道井然有序,高楼和立交相得益彰,浑然的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将道路设计与路旁建筑统一考虑, 实现了整体与连续的目标。

四、 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缺乏文脉意识的景观设计,设计者应当遵循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的原则, 对传统和现代的东西不能一味的拼凑组合, 而需要发觉其真正的文化内涵,探寻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塑造新的形式,创造新的形象。例如桂林城市主要道路的选线都尽量做到与城市四周和城内山景、城市重要古迹、王城、 古南门、文庙等形成对景,使人们行进在城市道路中能感受到桂林自然山水的美和城市的悠久历史文化,又如水乡周庄、 丽江古镇的景观设计,让游客痴而忘返, 这对于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也颇有借鉴价值。对于解决缺乏人本意识这个问题就要求从规划到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不仅要满足人们对道路功能上的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在心理、 生理及视觉观赏上的要求,符合人们精神生活方面的追求,考虑大众的思想,兼顾人类共有的行为, 即设计要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要为景观主体服务, 即设计要更加人性化。在道路线形设计中, 应结合环境气氛和地形条件。例如曲线型的道路富于变化, 随着人们视点的延伸,沿路景色也随之不断变化, 活泼生动,给人以强烈的人情味,而直线则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总之,要体现人本意识,不同的街道还得有不同的考虑和规划。而对解决没有考虑整体性、连续性的设计问题,就要求设计者从整体出发,把道路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考虑,把城市道路空间纳入城市景观系统中,与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水利系统规划相结合,在空间安排上重视人、 车辆与周围建筑环境的联系,为人们提供与广阔大自然相接触的机会,创造良好的道路空间,并将道路空间中各景观要素置于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充分反应城市的演变和进化,并为这种演变与进化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样就要尽量做到在时间与空间上都保持连续性。 因此在道路横断面设计时,应不局限在道路红线范围内进行考虑,结合建筑退位红线,综合进行横断面考虑,给市民以一个完整、 协调统一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五、 结论

篇(7)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电子商务应用自1995年引入以来先后经历了从初步认识到广泛关注,继而广泛应用、爆发式发展的四个阶段。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集中表现为电子商务交易额的逐年攀升、在线购物网民数量的爆发性增长以及电子商务网站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使移动购物日益便捷,传统企业大规模进入电商行业中的网络购物市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电子商务网站喷涌式的增加以及网民数量的大规模扩张,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吸引了与互联网交易相关的贸易公司、生产厂商、物流企业以及广告、金融、软件公司等主体的加入,相关的增值服务机构也不断增多。电子商务交易的产品种类随之越来越广泛,囊括了一般零售业商品以外的服务、信息类产品。日益壮大的电子商务产业中,各主体围绕核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网络相互关联和促进,产业集群化特征明显,形成相对庞大的产业链和生态部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集群化的现象标志着其产业链的日益成熟,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依存与互动、促进共赢局面的产生。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涵义

(一)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学理论应用于经济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熊彼特的经济进化论。商业生态系统最先由James F.Moore(1986)提出,Moore将其定义为“基于组织互动的经济联合体”,将生态学观点应用到企业竞争战略中,为研究企业发展与市场运作提供了新思路,初步奠定了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框架。Peltoniemi和vuori(2004)在此基础上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由具有一定关联的组织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系统,这些组织可能是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及其他各类与系统有关的组织。其后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复杂适应系统中各主体之间的关联、价值创造以及均衡发展展开了探讨,商业生态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梁运文、谭力文(2005)利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阐述了企业战略选择需要基于对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认识;而田秀华、聂清凯(2006)等人指出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不同主体、不同系统之间的动态发展与共赢将是未来发展的主题。

从实际应用角度,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用动态发展的思想剖析了各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关系,显著优于供应链理论、战略联盟理论等。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当前以共同客户链为导向、共生关系明显的集群化现象,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相比价值链理论等能够更好地解释电子商务产业的集群化现象,强调成员共生关系及对环境的动态适应与改变。因而本文立足商业生态理论对我国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演进展开研究更为合理。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内涵

将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应用到电子商务领域,就产生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本文所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即为一系列密切关联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地理局限,利用互联网络平台作为竞争和沟通环境,围绕核心电子商务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各成员各司其职,促进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交换和循环,共同组成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复杂性,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既是企业的关键战略途径,也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系统中各成员间应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创新的集成化商务模式和标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调整战略选择、培养核心竞争力。

(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成模型

根据前文所述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定义,结合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与运转模式的特殊性,笔者在整理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模型做了阐释,如图1所示,描述了各层次之间的依存关系。该模型自内而外、层次分明,包括由核心电子商务企业、供应商及客户组成的核心层;直接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各个相关组织,如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等组成的支撑层;与电子商务交易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延伸层以及最外层的支撑电子商务系统运作的外部环境。其中核心层的主体是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在支撑层的关联企业的支撑下有效便捷地完成交易。各层次中主体之间的交流协作也促进了电子商务交易中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交换共享,保障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特征及演化路径

(一)电子商务系统的特征

1.系统更新迭代速度快。随着技术进步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整个过程中将会持续更新与优化,参与主体多样化、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电子商务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对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而言,高速的更新特征只会在衰退阶段出现。

2.核心企业的领导地位。互联网所具有的正网络效应,使核心企业对其客户的价值随着客户数增加而指数型增加。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围绕一个核心电子商务企业的集群化现象明显,随着生态系统的扩大,更多的支撑性、寄生性因素涌入,围绕核心企业实现价值创造、价值共享以及共同进化。

3.系统边界的模糊性。由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参与主体与市场环境的不断扩张降低了信息共享成本,突破了地域限制,由此衍生出了与交易相关的各类增值服务。和一般的商业生态系统专注于特定领域不同,电子商务系统本身的多样性促使其系统边界随着生态系统的扩大不断延伸,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4.较高环境威胁。当前电子商务仍是上升势头迅猛的新兴行业,其发展模式、技术支持与政策环境等都没有定型,伴随着系统的高速更新,各种不确定性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与传统商业生态系统相比,其面临衰退和死亡的威胁更高。外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的变化也将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

Moore从商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角度,将商业生态系统从产生并初具规模,到稳定发展最终走向衰退的过程为四个阶段。同样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作为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也必然经历这一生命周期的各演进过程。基于上文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特征的分析,结合其发展模式的独特性,本文在传统的对商业生态系统生命周期的分析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分别是初步形成、扩展、协调发展、进化革新四个阶段,如图2所示。

第一,初步形成阶段。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进化初期,核心电子商务企业以满足特定客户需求为目标,通过运营模式创新或提升附加值的方式吸引其他的参与者与协作者。若这种模式是有效的,一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就将生存下来,并不断扩张。通过开拓阶段后,新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诞生并初具规模。

第二,经过初期的拓展过程且随着系统核心参与者的不断成长,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步入迅速增长的扩展阶段,参与系统的主体逐渐涌现。新的生态系统所形成的价值链条能够实现吸引客户、扩大生产的目标。与此同时,不同领导核心的同质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开始不断升级,市场竞争格局基本确定。

第三,扩展阶段业务的高速增长,使得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统筹系统发展变得日益重要而复杂。此时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进入协调发展阶段。协调多方利益冲突与价值分割,维持系统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生态系统的规则和标准。此时市场资源和角色会随着生态系统的不断演进而进行协调和再分配,各类认证体系、规则制度的完善以及大规模协作的产生是抑制系统内部恶性竞争的有效手段。

第四,当既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受到新的模式或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冲击时,系统面临演进终止、被替代的威胁,转而进入进化革新阶段。进化阶段需要系统改变或颠覆原有的模式,进行模式创新或技术创新,进化成为新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事实上,由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本身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威胁,使得电子商务系统在演进过程中的任意阶段都可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刺激突发变化进入进化革新阶段。

上述四个阶段本质上也显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历程。作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参与者,能够明确其当前所处的阶段有利于帮助其有效的预测潜在风险,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对于领导着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电子商务企业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案例分析

(一)初步形成阶段(1999-2002年)

在阿里巴巴集团初步发展阶段,也曾受到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威胁,通过大量的试错与探索之后,由功能单一的论坛转型为交易平台,助力中小企业的营销贸易,推陈出新得以生存下来。

(二)扩展阶段(2003-2007年)

随着网络设施的普及与技术进步,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成员规模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相应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边界不断扩大。2003年建立C2C网站淘宝网,2005年收购雅虎中国,2006年收购口碑网等举措充分彰显了其业务功能的不断拓充完善。

(三)协调发展阶段(2008-2011年)

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增多,阿里巴巴生态系统中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2009年成立阿里云公司,2010年淘宝商城独立运营,都旨在为客户提供定位更精准的服务。这一阶段为了实现协调整合,作为系统核心的阿里巴巴敢于调整战略,实现从电子商务服务商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运营商的转型,以图加强系统的开放性,规范各类服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成长。

(四)进化革新阶段(2011年至今)

当前阿里巴巴公司成长势头正旺,但仍为潜在的威胁做好了准备。2011年,阿里巴巴开始着手建设仓储网络,2012年公司从香港联交所退市,生态系统持续良性进化。与此同时,各类社交网络与移动互联的应用也颠覆了一些传统的交易模式,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员也都秉承合作共赢的理念规避恶性竞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使系统健康发展。鉴于外部环境的高威胁性,虽然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正处于成熟上升期,未来也可能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促使阿里集团颠覆当前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岗岚,卢向华,黄丽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演化路径[J].经济管理,2009(6)

2.胡岗岚.平台型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自组织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

篇(8)

摘要市政路桥改造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即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经济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市政路桥改造工程施工管理特点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为提高市政路桥改造工程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市政道路 路桥改造 工程施工 施工管理 管理特点 管理对策

市政路桥改造工程在施工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对市政路桥改造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严格规范的施工管理,保证市政路桥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为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一、市政路桥改造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市政路桥改造工程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即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经济特点。因此,有必要对市政路桥改造工程施工管理特点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为提高市政路桥改造工程的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1.施工管理复杂。市政路桥工程主要包括市政道路以及道路桥梁的建设工程。由于城市道路一般是在已有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扩建,因此,必须结合原有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尽量减小施工阶段对原有路网交通运输量的影响,桥梁工程的施工也必须充分考虑对现有交通的影响。市政路桥工程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工程造价也相对较高,涉及的工程人员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工种也较为复杂,因此,在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都会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市政路桥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建设项目,包括道路主体、道路附属设施、道路排水工程、桥梁、涵洞等各分项工程,在进行施工管理时要统筹管理。

2.不确定因素多。由于施工环境复杂、项目繁多,市政路桥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除了环境、气候等影响因素以外,市政路桥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设施对其施工工艺及施工管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此外,市政路桥工程的利益相关群体较多,不同利益群体及不同管理部门在施工管理中需要相互协调。市政工程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分布范围相对较广,与其他路桥工程相比,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也就相对较多。市政路桥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也很可能遇到与现有建筑或现有设施相冲突的地方,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不确定因素对工程的影响,防患于未然。

3.关乎城市建设全局。市政路桥改造工程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其他城市建设工程的重要保证,为其他城市建设项目提供交通运输基础。市政路桥作为城市路网的一个重要构成,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的一个客观反映,因此,市政路桥工程相对其他工程而言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其施工目标相对较高,技术要求更为严格,直接关乎群众生活和城市形象。这就要求市政路桥改造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要在整个城市建设的大局下进行考虑和分析,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工程进行管理和监督。

4.施工形式不统一。市政路桥改造工程的工程人员专业水平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相对较高,在工程管理中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其进行管理。此外,不同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市政路桥改造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不同施工队伍的可协调性,共同提高市政路桥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提高市政路桥改造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对策

1.建立工程质量监理制度。路桥改造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监理制度,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人员遇到不合理的情况要坚定地行使自己的质量否定权,诸如工程实际施工与图纸不符、施工不符合国家相关制度的规定、工程施工与工程监理程序不符,以及材料不合格、工序交接不合理等。

2.市政路桥改造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一方面,成本管理有效地节约了成本,扩大了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成本管理使资金得到了最合理的利用,确保了资金利用的高效性。

(1)在市政路桥改造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中,应规划好成本控制的方向和步骤。首先,成本管理不是偷工减料,是通过管理将投资资金用到最恰当的地方,发挥投资资金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成本管理需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在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步骤的成本管理,做好每一施工单元的各项费用的计划,降低施工费用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

(2)对工程进度进行成本管理跟进,了解每一个施工环境成本预算的变化情况,对成本概算、预算及核算进行及时总结,并形成资料进行保存。一方面方便了对成本管理中问题的分析;另一方面为下一个施工的成本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确保了成本管理的有效性,确保了市政路桥工程投资资金的高效利用。

3.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首先,充分做好勘探与准备工作。探明地下障碍及各种管线是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第一步。

地下管线涉及多个产权单位,由于历史原因或其他客观原因,各种管线未进行统一的规划,各种信息均不完整。探明地下管线,对于沟槽的开挖以及老管线的保护和处理尤其重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地下各种管线,应在道路的纵横断面范围内全段开挖、暴露、防护,以全面摸清其走向和高程变化。这样可以完全避免在沟槽开挖过程、路床和路基处理过程以及过路管施工时,对原有管线的损伤和破坏。同时,在各种管线的起始端做好明显的固定性的标志,并对桩号及高程做好测量和记录。对已探明的管线,需及时联系相关产权单位并通知设计单位,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案,或拆除、或下落、或迁移、或保护等。其次加强地下管线的施工管理。该工程地下管线雨水管、污水管、给水工程、电缆沟工程、预留沟工程等。督促检查承包人合理安排工序,充分利用有限的工作面开展工作。一旦完成管道安装,就迅速回填。

4.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管理。工程项目不仅要控制质量,也要保证进度。进度管理是市政路桥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项目的顺利完工有着重要影响。对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要控制施工进度,也要控制影响项目进展的所有因素的进度。施工进度管理要按照规定的进度计划,采取有效的方法跟踪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影响进度的问题,使工程进度符合预期,达到合同约定的要求如期完工。市政路桥工程的进度管理工作,要在项目批准之后与工程项目同时开始,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要分析各工程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形成总体的运筹网络,合理分析预测不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建立总体需求曲线,利用各个项目的施工时间差,从总体上把握项目的时间安排,优化施工过程,制定科学的进度计划,调整控制项目进度,保证各项目按时完成。通常情况下,将施工进度按月、季、年进行分解,然后用实际工程量来表示,能方便工程项目管理者检查监督承包单位的具体施工情况,明确进度要求。

5.市政路桥改造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是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市政路桥安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一方面积极做好安全宣传,使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扩散安全宣传范围,利用周围人对施工者的影响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其次,对施工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选择最安全的施工工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3)再次,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将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施工放在首位。一方面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疲劳作业、危险作业等。另一方面确保建筑物质量安全,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4)加强法制教育和法制宣传,制订严格的行为规范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如防护用具的佩戴规定等。同时,安排专人对安全施工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清除、纠正,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落实。

三、结束语

篇(9)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路桥施工的工作特点

1、市政路桥施工管理难度大

首先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地点多是在人员密集区,防护措施如果做的不到位的话,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进而酿成安全事故。另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的施工岗位较多,参与施工的人员流动性很强,且人员结构复杂、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给人员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其次,整个施工操作面较大,相应的就增加了施工物料的管理工作,且又因为施工区域在市区,人员活动较为突出,施工现场不得不增加额外的人手加强物料的防盗工作。

2、市政路桥施工工程质量难度大

在整个施工的前期,是有一套严格的操作流程的,从工程的论证到实施阶段,都有严格的管控措施参与,其中还不乏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的实施评估。但是,由于市政路桥施工的操作面较为复杂,且不说市区内地下管网中有涵盖大量的供水、供热供暖、煤气、排污等基础设施,单一个地下铺设的电网就给整个操作面带来不小的压力。这还不包括因为历史原因造成的地下空洞、地基沉降等突发问题的出现。林林总总算下来,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问题的带来的质量隐患,并不亚于施工操作带来的质量压力。

3、施工管理复杂

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有市政道路和道路桥梁的工程建造。当前市政道路的建设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对原先的市政道路进行改扩建。在改扩建的过程中要结合原来的道路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因为市政道路每天的车辆流量比较大。因此在改扩建的过程中,要尽量降低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当然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考虑这个问题。市政工程的工程量大,在建造的过程中,投入的成本也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数量也较多,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种类也比较复杂,因此在市政路桥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整个工程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比较复杂,而且其道路桥梁建设有道路主体、道路附属设施、排水工程、桥梁等各项工程项目,因此整个的施工管理过程都比较复杂。

4、不确定因素多

市政路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施工项目多,容易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其施工过程中环境、气候、地理位置、周边设施等都会对其施工造成影响,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利益群体较多,因此对于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需要不同的管理部门在施工过程中相互协调,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项目遍布范围广,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也就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气候等会对施工工期造成影响,同时可能由于一些外界环境的影响,造成成本上升等问题出现。

5、关系着城市的建设全局

市政路桥工程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建设全局,是其他城市建设工程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城市交通的重要保障,市政工程项目是整个城市的路网,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的重要反映,因此对于整个城市来说市政路桥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由于是对整个城市建设的体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其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都比较高,关系着整个城市的人民出行生活状况和城市形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在整个城市建设的大局条件下考虑。

二、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1、目标明确、责任明晰

有了优秀的管理团队和过硬的施工队伍等硬件条件,还需要一些规章制度等软件措施来辅助管理工作。项目经理人团队,要分别针对各岗位制定岗位责任制,把施工工程质量进行量化处理、把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把施工进度明确到岗位。有序的做好施工期间各项工作。

要加大对各种制度的落实力度,首先要明确“制度与责任挂钩、责任与进度挂钩、进度与安全挂钩、安全与效益挂钩”的链条。针对部分民工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的问题开展专门的整顿,把一切影响施工的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把一切影响施工进度的不稳定因素排除在正常施工之前。

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管控

市政路桥施工工程是一项关乎于国计民生的工程,既是整个市政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除了对施工工作本身进行严格的管控外,还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的质量管控,因为这些原材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完工后路桥的使用情况。

在这个方面,要做好对于钢筋、水泥等主要应用的原材料的选择上,对于材料的甄选、采购、抽检、使用情况,工程监理部门要全程参与其中,严格杜绝“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施工单位企业也要对原材料采购、使用和回收过程进行严格的审计,避免其中出现资源浪费或营私舞弊等行为。

3、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打铁还需自身硬”,无论外部多么复杂的因素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不能降低,因为这是关乎于国计民生的工程,在工程施工阶段,所有的部门和采取的措施,都是为确保过硬的工程质量服务的。

3.1严格遵循施工工艺

路桥建设的施工,是有严格的施工工艺约束的,整个质量控制工作也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或质量控制工程师来具体负责落实,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未经过专职质量管控人员的允许情况下,擅自变更或简化施工工艺。

在这个方面,需要质检人员不间断的对所有施工操作面进行质量巡检,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要求相关岗位填写施工流程单,以此单跟质检检测单进行对比,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3.2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在市政施工工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并非罕见,例如说由于工人违规操作,在土方作业的过程中切断供水或供电线路;例如说由于地质问题造成的地基沉降等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既需要工程设计规划部门在施工论证前期做好相应的调研、考察工作,也需要施工单位在入场施工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预案,以备不时之需,确保施工按时进行。

在这个方面,需要施工单位及时和相关部门沟通,最大化的了解施工操作面的所有基础管网设施内容,最小化的对这些管网造成影响,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之后,要及时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主动切断上游设施网络,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4、优选施工人员

市政路桥的施工过程,有别于一般环境下的路桥施工,对于参与施工的人员选择上要有的放矢,也就是说要考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选择合适的人员进场施工。最好可以借鉴企业中HR人力资源专员的模式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及时的清理那些工作积极不高,或者是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思想波动的工作人员,以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施工进度或者质量的问题。

在这个方面,要做好基层管理工作人员的管控能力培训,避免因为“拉山头”造成的工作人员有情绪过激行为的出现。同时也避免了因为任人唯亲造成的,让能力不强的人占据重点施工岗位的情况出现。通过现代化的人力资源手段,最大化的让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有效的确保了工程的质量、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结束语

市政路桥工程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大建设项目,可以通过控制对原材料质量,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并建立科学完整的施工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实现高效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实现路桥设施的安全可靠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朱彩娥.基于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综合管理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04:193.

篇(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的数量以及质量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道路建筑市场的价值竞争日益激烈,公路工程建筑单位,需要严格管理工程造价,降低工程费用。工程造价管理,是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保证工程造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投资成本,合理利用工程资源。

1 公路工程造价的计价特点

一是兼容性。公路工程的规模相对比较大,所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相应的工程造价因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公路工程造价的计价要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才能将工程中的各个造价环节统一起来。二是层次性。我国公路在工程方面的层次划分特点,使公路工程造价也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公路工程造价的计价层次,一般有三个,分别为建设项目总造价、新时期工程造价和单位工程造价[1]。信息科技时代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市场因素比较多变,公路工程的施工时间一般比较长,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市场价格、施工设备市场价格、利率、费率以及劳动价格都属于变动因素,随时都可以发生变化。因此,公路工程造价在计价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动态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发挥工程造价计价的实际经济价值。四是特殊性。公路工程包括不同的设计方案、设计标准、规模、用途、周围环境、地点等因素,每个公路工程都带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应的工程造价也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此外,公路工程的大规模特点,使工程造价的资本也呈现大规模化。

2 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问题

2.1 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与依据不合理

工程造价确定的方法一般为概预算定额,概预算是定额管理制度的核心,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之相关的定额资料,是工程造价设计的基本依据。公路工程定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生产发展水平下,工程建设产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数量关系。与市场规律不相符,难以通过市场建立价格竞争机制。工程造价中的间接费,以差别率为原则,依据企业性质或是工程类别收取。采用以支定收的方法划分项目费用,使其偏高。

2.2 工程造价的制度与机构建设不完善

我国公路工程的造价师,大多是在施工前期或是施工阶段参与工作。大多数工程造价的相关人员缺少一定的专业素质,专业水平偏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2]。此外,在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方面,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咨询行业的市场发展尚不稳定。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作为一个中介机构,主要是为承包商、业主等有关人员提供所需的管理服务,有效控制公路工程造价。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需要保证服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2.3 工程造价的管理各部门工作不协调

以我国管理体制与基本建设程序为基础,将建设项目全程划分为投资决策、建设项目发包以及建设实施三个阶段。公路工程造价计价需要分阶段进行。公路工程的主管部门包括建设开发公司、交通部门、计委等。政府的各个部门处于各自为政状态,各自设立规章制度,缺少必要的联系与配合,存在文件规定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使工程造价的预算超过概算、结算超过预算、概算超过投资估算。

3 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策略

3.1 强化管理意识

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从工程招标、工程设计以及工程施工方面,强化工程造价管理意识。工程招标方面,充分关注工程招标与投标标底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加强有关的审查力度。此外,还需加大工作的管理力度以及工程决算方面的审查力度。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造价争端,可以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

3.2 改变计价方法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计价方法,应根据时展需求不断改进,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就目前情况而言,传统的工程计价方法显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3]。因此,工程造价的有关人员,需要转变工程造价观念,采用先进的计价方法,根据市场发展动态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以此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3.3 完善管理体制

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分阶段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要保证工程造价过程中管理、监督工作的连续性,就需要对有关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分工,完善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部门,需要及时交流工程信息,以保证工程管理在各个阶段的一致性。此外,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也需要了解和学习有关的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

3.4 健全法律法规

公路工程造价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相应的资金规模也比较大,牵涉多方利益,存在不同类型的经济问题,需要使用一定的法律手段来解决。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也需要考虑一定的国际因素。

4 结语

公路工程造价在计价方面,有一定的兼容性、层次性、动态性和特殊性。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在保留工程计价特点的同时,需要不断强化工程造价管理意识,改进工程计价方法,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为工程造价中的经济问题,提供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据。从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体制以及管理法规等方面,改革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逐渐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奂金华.公路工程造价计价特点及造价管理改革的思考[J].门窗,2013(7):231-232.

上一篇: 科技技术的发展 下一篇: 循证医学的四个原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