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与园林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3 10:46: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景观设计与园林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景观设计与园林设计

篇(1)

1.中国景观设计存在的诸多不足

1.1平面化现象严重

当我们看到设计图纸中图片的时候,大多会发生惊叹的声音,的确是美妙绝伦,但是这种声音在施工现场却很难听到,往往会让人觉得枯燥,大尺度的平面布置给人一种很大的距离感,设计者的目标往往无法实现。

1.2孤立感油然而生

这里所谓的孤立是指设计的内容与环境无法融为一体,当前的设计模式基本上是寻找一片平地,将景观安排在视线好,位置佳的位置上,然后用大量的人工饰品去对其装饰,自然的风景完全被覆盖,为人们打造了一个天堂,在这个天堂里闻不到花香。听不到虫鸣,与大自然脱离。

1.3内容与思想苍白

苍白是设计的大忌,作品一旦苍白,必然缺乏生命力,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人员为了建造景观而景观,或者是设计者与施工者的沟通不到位,导致施工结果与设计意图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就是设计的思想与实际施工相距甚远,在接受西方园林设计思想的过程中将我国的精髓文化丢掉,导致设计缺乏生命力,同时也无法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融为一体,设计的功能没有发挥。

2.解决我国景观设计不足的有效对策

2.1擅长发挥古典园林中交流对话的作用

中国的古典园林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和谐自然,似乎会说话一般向游人娓娓道来那精彩绝伦的故事,中国古典园林与人是一体的,景观分明,随着观赏方位不同,画面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开合自如,虚实对比的连续画面呈现在游人面前。而现代景观设计中缺少的就是这种与人交流对话的功能,所以要吸收古典园林设计的思想,与平面设计充分结合,让现代设计散发出传统的味道,共同为园林设计的进步做贡献。

2.2利用自然的优势避免景观的孤立性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过于孤立的现象,主要是与周围的环境与地理条件相脱离,营造出的完全是自然的天堂。事实上这是破坏原本地貌的方法,破坏了自然的和谐,针对这一问题,要善于借鉴我国传统园林中的自然习惯,从老庄思想中表现自然美,运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借鉴自然原有的地形,不仅省时而且省工。同时要注意远近结合,互相呼应。自然地形在某些时候可以容纳人为设施,而在时间上要给未来留下足够的空间。以道路景观设计为例,如果设计人员一直纸上谈兵,没有加强对地块性质的调查,对地块的用途不够清楚的话,很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在空间上同样要注意远近结合,由于任何一个景观都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同时也被远方的游人所欣赏,这是中国园林的“借景”艺术,借景借的巧妙,就会收到巧夺天工的效果。

2.3运用古典园林中的深刻思想来解决现代园林设计中的思想苍白问题

中国古典园林与世界其他园林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其追求的更多是思想,不是形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之美。意境是园林设计人员所追求的,是情感的寄托,是观念与理念的一种理想境界。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两点来改善现代园林设计中思想苍白的问题。

首先,要让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从现代园林设计情况来看,一些设计过于苍白,缺少文化气息,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主要是由于设计者缺少文化造诣。而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来看,中国古典园林建造均以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景物为基础,追求的是一种意境。意境是园林建设者共同的追求,是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它通过园主对自然景观的概括与提炼,赋予景象情感的寄托,加以引导与深化,使欣赏者在欣赏景观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情绪,产生共鸣,激发深入的想象,以此来弥补与补充眼前景象所不具备却暗含的内容,感悟到景象蕴藏的情感、观念,甚至可以从中感悟到人生哲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享受到园林带来的精神愉悦。

篇(2)

1.相关概念阐述

园林有很多外延含义,在建筑学中,园林一般是指供游客休息游玩的公共建筑或者根据当地自然景观改造而成的更具有美感和建筑功能的环境。而中国园林在园林中有着自身独特的地位,其中古典园林更是独树一帜。

景观是现代园林的发展形式之一,由英文单词landscape翻译而来,指的是经过人工开发或者有着审美价值的风景等地表景色。景观的概念比较广泛,在园林建筑中,主要指考虑了自然和人工因素的景色。

风景园林是一门处理人与环境、人与建筑之间关系的学科。从其存在时间考虑,风景园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为人服务,创造出舒适的环境供人游览;但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风景园林却是一门较新颖的学科,并与景观设计等学科融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新的内涵。

2.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特点

2.1与外界环境完美融合

中国园林大多依山傍水而建,即使没有山水,园林建造者也会在园林建筑中自造一处山水,园林就像是在自然环境或人造景观中自然地生长出来,存在并不突兀,而是和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完美融合。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的园林建筑还是现代的风景园林学科,中国园林都是以山水为骨架,山水是中国园林的魂魄,是园林建筑的点睛之笔,山与水的交映、光线与声响的交错,给人带来了不同的感官体验,对人们的感受产生很大影响。

比如在中国园林中十分常见的假山,就与其周围的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出现了“假山不假”的现象。虽然制造假山的材料是从园林之外取材,但是假山石的材质、形状等都是经过仔细考量、精心堆叠,可以给人高低错落之感,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使人可以更好地享受园林景观的美丽。这也是中国园林的元素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从而给人带来更舒适的享受和更美好的视觉体验。

2.2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文人十分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风景园林的建筑特点,看似简常的建筑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文人的性格是内向型性格,他们通过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自身品格以达到与自然环境融合的效果,所以在园林建筑中,存在着很多人文景观,以帮助其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园林小景不管是在布置上还是构造上都有自身独特的寓意。

比如园林中常见的植物,这些植物并不是随便种植,而是经过精心挑选。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总是会出现在园林建筑中。在书房的窗前种植竹子,会让人联想到坚强、正直而又能屈能伸的告诫品质;而在园中栽培梅花,除了能在寒冬中欣赏花开美景的功能外,梅花还象征着高沽、不畏严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有着丰富的精神意蕴。这些植物所代表的精神是园林主人精神的外化,是其品格和情趣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3.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未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风景园林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虽然我国风景园林设计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一定的优越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除了要具备审美功能和反映精神情趣等优点外,还需要具备更多的实用功能。

园林、景观虽然在建筑学中指代不同的建筑方式或地域特征,但是其功能相似,都可以为人们提供休憩或观赏空间。中国园林设计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在坚持自身优点的同时,也要吸取外国园林设计的优秀思想,结合现代便捷的功能设计与古朴的园林设计思想,使中国风景园林在保持自身古典气韵的同时,兼具现代园林便捷简约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

篇(3)

1 国内外关于无障碍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和制定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国家。最早在1961年由ANSI提出,并在1971年成为强制实行的条款,从此逐步将无障碍设计的理念推广到了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会按建筑的具体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区别对待的思想。设计领域也从原先的“硬件”(如建筑构造设计等)范畴发展到“软件”(功能设计等)范畴。在美国的城市市政设施设计方面,具体采用哪种无障碍设计模式,取决于具体的需求。

我国对无障碍设计理念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01年才有了正式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该规范也是进行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从实施层面上看,无障碍设计最早的实施范畴是公共建筑。而在园林景观布局中的无障碍设计理念却开展得非常缓慢。究其原因,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中比较追求对园林布局的“曲径通幽”,在比较复杂的组合中寻求建筑布局的美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缺乏对肢体弱势群体进行特别照顾的理念,在公园、景区等场合,无障碍设计布局体现得很不够。

2 园林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

2.1 设计理论

国外在考虑无障碍设计时的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种:人本主义理论、人体工程学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以及专为残疾人设计理论。从更广泛的角度讲,“无障碍”应当是针对有所在某一特点场合的参与者而言的。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的无障碍设计时,笔者认为应当把“无障碍设计”的对象推广到所有人,以一种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思想来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布局。R.L.马赛对这种具有“通用性”的无障碍设计提出了7个基本原则:Equitable Use(公平使用)、Flexibility in Use(灵活使用)、Simple and Intuitive Use(操作简单易懂)、Perceptible Information(信息易得)、Tolerance for Error(容错)、Low Physical Effort(省力)、Size and Space for Approach and Use(尺寸和空间合理)。笔者认为以上7个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思想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是可以参照和借鉴的。

2.2 设计原则

①安全性原则 这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不能够为了体现无障碍设计的思想而增加了潜在的危险因素;②系统性原则 这也是当前无障碍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无障碍设计的思想往往体现在局部,而不是从全局考虑进行无障碍设计;③可操作性原则 即无障碍设计的设施应让行动不便者能够方便的使用,避免陷入形式主义;④协调性原则 这是最考验设计师水平的环节,因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表达美感,如果追求无障碍设计而造成了对整体布局美感的破坏,将有悖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初衷。无障碍设计应当是园林景观设计锦上添花、更加人性化的体现,而不应当因为布局不当而造成整体的不协调。

2.3设计方法

2.3.1规划功能障碍者游览区。研究表明,人的某种感官丧失后其他的感官功能会加强。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为了让盲人、失聪者也能够感受到园林景观的美感,可专门布置强调某种单一感官的区域。如对盲人设计“听觉”和“触觉”园区,在该园区中布置让盲人能够通过听觉和触觉来感受园林美感的元素。这些园区不但可以满足盲人的游园需求,正常人群同样可以在其中感受到美感。因此是一种共赢式的设计。但如何将“美感”元素进行设计,需要设计师仔细考量园林的特色,应当是园林特色和“美感”元素共性的结合。

2.3.2对肢体行动不便者的无障碍设计。这方面的设计在现在的园林景区的规划中已经有所考虑,但核心是实现系统化。在进行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时考虑将园林景区的各个景点以无障碍的交通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让肢体行动不便者能够自如的利用景区中的无障碍设施来实现对景观的游览。在设计游览路线时,关键是要处理好无障碍实施和为达到美感而设置的错落型景点之间的平衡。这需要设计者在传统园林布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无障碍设计思想,其实是很困难但又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3 实例分析

本节中以江苏省中科院植物园为例来分析园林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该园在无障碍设计中的设置了盲人植物园、儿童园以及大量布置可供触摸的植物。在园区的道路设计方面,各园区均围绕主干道布置,通往各子园区的道路也考虑了坡度、转弯半径的因素,对各类人群均通行方便。在道路风格设计方面,主干道均采用3~4m的路宽,且铺设有完整的盲道,在次级道路布置上,设置了较窄的游步道,出于传统园林设计理念,该级道路较为曲折,其他道路都较为平坦,从而实现了对各类人群游览需要的平衡。

该园在无障碍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森林休闲区和儿童园中的台阶高差较大,没有布置轮椅通道或缺少辅助设施,从而使得轮椅通行较为困难。从总体上讲,该园区的无障碍设计在国内同类型园区的设计中已经非常出色,是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对象。

参考文献

篇(4)

0前言:

住宅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绿地。随着住宅建设舞蹈速发展和扩大,市民对人居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住宅区绿化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比率日益增大,档次不断提高,成为城市绿化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闪光点。

1 园林景观

1 . 1 园林景观特性

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兼而有之,对人类生理、心理的影响是有积极意义的。【2】园林景观生态学在景观层面上来说,强调的是对人的作用,中国的古典园林侧重于意境的渲染,而西方的园林则偏重于美学视觉效果。

园林景观作为游览区域,必须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以园林学、美学作为景观规划的指导,围绕游览、教育、休闲度假、娱乐或环保为主题展开。在景观创意、内涵、表现形式和视觉形象方面均形成独特的表达特点,满足人们的视觉亲历和心灵感受。

1 . 2 园林景观的生态特性

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于植物体内,这一过程是生物圈与太阳能发生联系的唯一环节,也是生物圈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园林设计目的,是为了创造人类理想的家园。【3】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近些年,人类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

生态园林,是根据植物的共生、循环、竞争等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共同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复层混交的立体植物群落。

2 当前住宅区绿地规划设计与景观建设存在的误区

规划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发达的大中城市,聚集科技人才,专门的设计公司和资质较高的园林绿化设计公司较多,园林绿化发展的较快,规划设计水平高。但在一些相对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科学技术较薄弱,缺乏专门的设计人才,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相对欠缺,发展极不平衡。据统计,目前我国有6 000 多家园林绿化公司,有些园林绿化公司根本就没有专门设计人员,存在粗制滥造园林绿化工程的现象,园林绿化设计水平参差不齐。

景观建设缺乏整体考虑。住宅区开发规划中常用的组团模式要求有一个或多个中心公共绿地。中心公共绿地是住宅区的门面,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住宅区住宅的卖点。因此不少住宅区规划中对此类共享空间关爱有加,而对其他局部,如房前屋后,道路两侧,住宅区边缘关照不足,存在住宅区绿化的死角,结果造成整体不和谐,各个景观孤立、不连贯,从而显得住宅区凌乱、芜杂。

2. 1 植物的应用不合理

盲目引进外地植物。【4】一方面是植物种植不考虑植物自身的生理习性,盲目的种植一些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绿化树种,结果因生长环境的不适,造成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达不到成景的效果,植物本身的枯亡也增加了维护费用。因此,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要尽可能多的选择乡土植物、当地的特色树种,这样住宅区的园林绿化才显得更有个性、有特色。当然还可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另一方面存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不合理,常绿树种多了,一味追求绿量,冬天就显得阴凉。反之,落叶树种多了,冬天就显得萧条,没有生机。住宅区绿地规划设计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究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盲目移植大树。为达到绿化速成的目的,时下常见的做法便是大树移植。古人云: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可现在流行的做法是今年种树,明年就可以乘凉。大树移植有利有弊:首先拆东墙补西墙,缺乏对大树古树的保护,造成对现有生态资源的破坏;其次是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很低,一旦不成活,损失将无法挽回;再次是被移植的大树,通常都具有较为优美的树姿,但为保证其成活率,在移植过程中不得不对其修枝、截干,这种损害加上移植过程中的损伤,使大树的造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甚至很难再达到原有的姿态。

3 住宅区园林绿化设计建设的原则

3. 1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园林绿化的主体舒适和惬意。相对于以人为本的思路,以前很多小区实际上是以景为本,只重视景观观赏作用的雕塑、喷水池、西式柱廊矗立在公共绿地中,挤占面积,使实际绿地面积很局促。同时,有些楼盘把大面积草坪定为欧式景观基调,绿地内鲜见林荫,在炎热夏日,人们很难进入草坪内休憩。

目前,人们在经历了只重景观、忽略园林绿化主体的以景为本的绿地规划设计思路之后,一些开发商与规划设计人员已注重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思路,开始向重视人的参与性回归,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功能第一,富有人情味;住宅区绿地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上注意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搭配,炎热的夏天能乘凉,寒冷的冬天能晒太阳;居民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让住户感到绿地亲切、实在。因此在住宅入口,各分户入口,各功能空间,屋顶及垂直空间都要进行绿化,

3.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遵循“互惠共生”原理,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互惠共生”原理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蔗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这些都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中应当注意的。

植物营养空间的定位。园林植物的配植以美观为目的,植物与植物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是设计师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光照、海拔等影响而有水平及垂直分布现象,深人到某群落内部,乔灌木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不同生长型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空间的层次上,通常所说的摹拟自然植物群落就是要求人工栽植计划合乎自然群落构成规律。

小型绿地一般以2 个配植层次为宜,即乔木与小灌木的搭配和乔木层加上地被层,这两种配植方法的优点是,充实顶层及地面,留出中层之虚空,从而可以保证视线的通透,避免郁闭感和植物对营养空间的需求。

3.3重视水景设计,实现动静合一

人的生活离不开水,自古以来的城镇都是依水而建的,因此,住宅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别要重视“水景”的设计。那么,水景设计的要点是什么呢? 一是水质,二是水形,要有水容易做到,难的是成景。“一潭死水”会让住户掩鼻而过,叫苦连天。【5】住宅区的水流,即使在地面上不便沟通,也应以地下暗管沟通,这样没有死水断头浜之虞,做到真正的“活水”。因此,在“水景”设计的同时,要对水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考虑,真正做到“绿色”、“生态”。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创造水位高差,让水体自然循环流动,产生溢水、跌水、涓流、紊流等动态水景观,增加水体与大气、沙石的接触,提高含氧量。古谚:“流水不腐”,是水景设计的座右铭。因为各种不同缓坡、不同水面宽狭,造就了各处不同水深,溪流也有急有缓,浅的地方,要控制水流使之不冲不淤,深的地方,可掘井促使上下循环。大型水面,还要兼顾交通、娱乐、生产的种种需要,并以开挖水渠及缓坡之土方,堆叠地形,高低起伏,即体现自然,又节省费用。如丽水正达“阳光城”的设计用完美的水系作为景观主体,串联起步行空间和绿化空间,并巧妙地运用石、阶、栏、廊、亭、桥、树木、花草等景观构成元素,以各种形式加以点缀、延续,加大景观的深度。

4发展

今天的景观设计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艺术、装饰、形式一直备受关注,传统园林的价值也继续得到尊重,古典的风格可以被接受,其它学科的介人使其知识领域更为广阔,技术进步和新材料的出现又使得景观设计出现更多的可能性。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领域,其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现代景观正变得富有包容性,社会的发展使景观的内容不断发展,对景观设计概念的理解也应当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军山.因地制宜面向生活一一美国景观设计师E•埃克博的设计思想及作品研究[J]华中建筑,2003,(o6).

[2]田哗林,刘克旺.论我国园林植物造景[J]湖南林业科技,2001,(02).

篇(5)

1 园林道路的功能

1.1 组织空间,引导游览

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1.2 组织交通

园路的布置不仅仅要满足游人的集散、疏导,还要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同时要完成对安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

1.3 构成园景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以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是“因路保景”,使得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2 园林道路的分类

2.1 园林道路的种类

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故园路大都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规则式”景园。一个园林中道路可大体分为2类:一种是铺砖路,这种道路是既可行车,又可行人。但不用柏油或水泥铺设表面,而是用不起尘埃的淡黄色粗砂,这种材质无强烈发光,辐射热量也较低。另一种是铺草路,这种路面只行人不行车,给人以更亲近自然的机会,同时也提供了游人休憩野餐的场所。

在中国,园林多数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蓄、自然的布局。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在我国,一个园林中的道路分为:①主干道。可以是双向行车,宽度至少在5m,表面铺装。这种道路是既可以行车,又可行人,在园内起骨干作用,主要入口至主要景点均用主干道联系。②次干道。可供单向行车,宽度至少是3m,路面铺装,也可步行,主要作用是联系主干道和小路。③小路。又称为步行路,宽约1~2m,只供步行,坡度大时可设台阶,但要为乘轮椅的游人考虑,表面设石板、水泥板、卵石花纹或草皮块等材料。

2.2 园林道路的线型

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2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不管采取什么式样,园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园路并不是对着中轴,两边平行一成不变,园路可以是不对称的。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园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园林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它的基本规律是:①建筑物周围用直线道路,既方便又美观;②出入口,桥两端,喷水池等规整景观四周用直线;③尽量避免曲中有直或直中有曲的混乱安排;④从曲变直或由直变曲不能突然生硬,使人愕然。

3 园林道路的铺砖设计

中国园林在园路面层设计上形成了特有的风格:①寓意性。中国园林强调“寓情于景”,在面层设计时,有意识地根据不同主题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纹样、材料来加强意境。②装饰性。园路既是园景的一部分,应根据景的需要作出设计,路面或朴素、粗犷;或舒展、自然、古拙、端庄;或明快、活泼、生动。

4 现代园林道路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园路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而现今,园林道路的设计除了要满足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园林景观一部分。

4.1 现代园林道路设计的风向标

篇(6)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低碳理念的不断加深,国家在进行城市建设时,穿行园林景观设计,打造更适宜人们居住的“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低碳中的“碳”是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谓低碳,就是有意识的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有害气体的排放。注重园林景观设计,对于践行低碳理念、参与低碳生活、促进低碳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低碳理念下的园林设计分类

要分析低碳生活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需先看到在“低碳”理念下,我国园林设计的分类。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而低碳园林是什么?相关学者解释为低碳生活代表安全、自然、健康,低碳园林简单的理解为返璞归真的进行人与自然的生活。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

1、装饰城市

园林设计最大的作用就是装饰城市。对于现代化的城市来说,无非是钢筋水泥,以黑白灰三色为主色调的建筑,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人们心情是压抑的,这时就需要绿色植物来调试人们的心情,装饰城市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来自开发商与业主对低碳型景观的要求,也使设计公司门庭若市。园林景观对于促进一个城市的生态发展以及调试人们心情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2、低碳型景观

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也就导致了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相对的园林景观用地也较为紧张。而近年,我国园林景观事业的发展重点似乎更偏向于视觉感受,而忽略了园林自身应有的价值。这就需要设计者充分协调城市用地与景观用地,争取在有限的用地中种植更多的植物。例如建筑楼顶、天台等,尽可能地吸收足够多的二氧化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水处理设计

对于园林景观而言,水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水的应用能在有高度落差的植被、假山之间形成小溪流,溪流可以是用平时积蓄的雨水构成。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周边的植物得到水的滋润,起到蓄水的作用,还能形成一个小的生态圈,吸收足够的二氧化碳。

二、低碳园林景观对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意义

城市的发达交通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污染了城市空气,城市空气被大量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尘埃等污染物质充斥着,城市人的生命健康越来越越令人堪忧。绿地植物是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主体。植物通过其固有的色彩、姿态风韵等让城市人们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和美感。绿地植物不但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其生态效应功能更为突出。研究表明,城市大气中80%的污染物质可由公园的绿地吸收滤去,种植了树木的交通通道往往有滤去70%的大气污染物质的惊人效果。不仅如此,植物的叶片和枝干对于大气颗粒物具有拦截作用。园林植物是城市中最天然的“空气过滤器”,在净化空气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大大减少了城市二氧化碳等气体对大气的排放,因此,园林景观被人们贴切地称为“生物过滤器”、“城市之肺”。如果没有园林植物,城市将会成为一个尘土满天飞、乌烟瘴气、毫无生机的地方,这是令人压抑和抓狂的。此外,园林景观植物还有净化水体和土壤以及杀菌的作用。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计低碳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园林景观自然是建设低碳城市必不可少的因素。

在园林景观设计低碳化的大氛围,低碳环保的绿化配置逐渐受到市民的青睐,并得到大力发展。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是绿量建设的需求大大增加,而且绿化植物的品种和层次都将会得到大大的丰富。城市绿地的总体景观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和生态效益。园林绿地的后期护理也就显得至关重要,植物生长得好会使总体景观的美感大大增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低碳型园林景观建设的不懈追求,也是园林景观建设的核心所在。在过去的十年间,低碳型园林景观建设的设计水平已经得到飞跃的提高,但是总体上看,低碳设计的发展也显得有点急躁。园林设计者单纯为了争取设计的资格,为了获得更多的视觉冲击,设计者往往舍弃了设计的初衷,忽略了真正能够带给市民舒适感的到底是什么。纵观我国的国情,城市人口数量巨大,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紧缺,人均土地面积十分紧张,城市土地更是寸金尺土。在如此严峻的情形下,土地最大化有效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在有限的土地面积内,能够设计出二氧化碳吸收量最大的绿地成为迫切需求。从低碳的园林设计考虑,全面地对设计基地进行考察和分析是园林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在园林景观设计规划中的绿地被挪作他用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草地被用作停车场等。不少园林设计者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出一下符合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理念的绿化建设,如在立交桥、大型车库立面、房屋的屋顶铺设草地或者种植喜爱吸收污染物的植物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在园林景观设计的效益上看,市民比较倾慕与种植几棵大树多于种植一片绿地,种植大树不仅与绿地一样发挥着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还可以节省土地利用和后期保养费用,在夏天也可以用作遮荫乘凉。绿地用地性质已经有了明确的控制,但绿地的形式有时难以控制。因此,注重绿地系统内容方面的景观设计,是低碳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低碳生活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

1、高科技产品的使用,使低碳理念渗透各个设计环节

2008年北京奥运后,科技部颁布了“十城万盏”计划,LED灯已经在神州大地广泛应用,中国已经成为LED应用大国。“低碳理念”的提出使得节能环保的低碳新科技成为应用的主流。园林景观设计也应跟随时代的步伐,在设计和规划上尽量使用低能耗的太阳能LED灯或声控灯照明,太阳能LED灯以太阳能为光源,白天充电晚上使用,无需复杂昂贵的管线铺设,可任意调整灯具布局。这种新型灯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没有污染物质排放,而且不需要工人操作就可以稳定工作,大大节省了电费和维护费用。此外,声控灯由声音以及光线亮度控制开关,如果街道无人行走便会自行关灯,大大节省了电源。

2、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然而,众所周知,海洋水占了全球水量的96.5%,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是十分短缺的。水资源紧缺在我国也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工厂偷排工业废水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使得水资源安全更加令人堪忧。园林设计者也应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承担起公民的社会环保责任,将园林中水资源合理利用,实现低碳化。在设计园林时,园林中的广场应使其有一定的坡度,可以将局部立道牙改成平道牙,是雨水能够进入绿地。穿越在绿地中的通道可以采用阶梯间隔铺路的方法,使雨水不会积累在通道上,并且更容易流入绿地,以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地面采用透水材料,加大渗透,补充地下水。停车的地方采用嵌草砖,孔中植草有效净化经六合美化环境。用作景观的的喷水池和音乐喷泉,应在其下地面设计径流管道,将水引入绿地,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

结束语

低碳生活已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发展主流,而园林设计对于低碳生活具有实在的意义。更好地将低碳生活理念融人到园林设计中,是园林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今,中国各城市正在努力把城市建设成“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其实低碳并不难,需要人们与政府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7)

1现代艺术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影响现代园林设计主要有3 个方面的内容:① 注重社会与功能的园林设计;② 采用生态的方法进行设计;③ 从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中吸取养分。本论文主要从现代艺术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的影响。

我国的古典园林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但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行业仍处于初步发展过程中,研究现代艺术风格特征与现代艺术设计理论,了解关于视觉艺术形态在现代演绎的过程与现代的艺术设计美学,特别是借鉴设计形态学、设计风格学和艺术形态学、艺术风格学,对我们培养适应现代设计思想影响下的设计师不无裨益,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素质,对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真正走向国际化,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和西方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和文化领域的交流越来越多,这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国内的一些学者可以走出国门,去接受系统的西方景观设计教育;国外的公司可以到中国投资,在中国这个景观大市场中参与竞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方的各种艺术风格与设计思潮相继传入中国。随着国内学者相继翻译出版的国外景观设计书籍,为中国景观设计行业打开了不同的视角,这为国外先进设计理念传入中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的方法

2 . 1 景观设计的特点及构成 景观设计是一门随着时展而产生的学科,也是一门融艺术和技术于一体的学科,处理好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是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景观设计是一种立体艺术,它的高度、宽度、深度及各组成部分的大小、位置、形状、色彩、质地的适当安排组合,可以表达三度空间的美,从而达到静态美,加上植物生长上的变化,更能表现动态美。如,优雅可爱的小桥、流水、柳树的组合能表达一种柔和的美;而庄严排列的行道树、整形的榕树、山崖景观则能表达一种刚劲的美。

2 . 2 当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科学利用自然资源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也不乏表现对自然因素的关注,以自然因素为创作的首要选择方向的景观作品・ 如詹克斯时“波动的花园”,乔治。哈格里夫斯的“烛台角文化公园”,克里斯多的“流动的围篱”,探索着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进程”。他们以土壤、石头、木头、冰雪、砂石为材料,以沙漠、森林、农场或工业废墟为关注的对象,从中感悟到大自然的动力性和神秘感,基地特有的人与大地、水、风等自然要素的互动,以及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参照。在园林景观设计层面上,艺术模仿自然的思维不是仅仅局限于单纯模仿自然生成的景观,不管是古典的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作品.都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表达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

3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立体空间的应用

现代园林是空间的艺术,不同的设计师对空间的处理是不一样的。现代园林艺术虽然与现代艺术、现代建筑密切相关,但作为一门艺术,迟迟没有开始它真正的现代运动,直到20 世纪30 年代末期,当罗斯、克雷、艾克博在哈佛设计研究生院批判传统的园林体系,宣扬现代园林是创造一种新型空间的论点时,现代主义的潮流才在美国园林界掀起。罗斯、克雷、艾克博对空间的强调很明显是受到现代艺术、现代建筑特别是构成主义的影响。罗斯认为构成主义是最能进行园林设计,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处理与形体有关的空间问题。罗斯、克雷、艾克博把他们的精力放在园林中现代空间本质的探索上,他们觉得现代园林空间的特征是穿越分隔,开放而连续,由持续的地面与永久的天空来限定。这样的园林空间是现代园林及其有效使用的惟一内容。

3 . 1合理选择景观材料 设计中应该考虑景观材料的搭配.如绿化布置应使植物的品种、姿态、色彩、布局与景观的主题、周围的环境相协调;适当采用建筑小品,可以增加重点区域的艺术气氛。景观材料分硬质和软质,硬质景观材料指铺地、墙体、栏杆、建筑物所用的缸砖、石材、金属等,软质景观材料指树木、草地、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等。一般来说,硬质景观材料适合那些纪念性的场所和建筑物,例如:市政广场、纪念碑、遗址等,软质景观材料则适合大众所需要的生活性的景观。

4 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设计起到的作用

通过对现代艺术源流的总结,对现代艺术景观实践的描述,对现代艺术丰富思想的提炼,我们大体勾勒出了在现代艺术视野中,园林景观设计所表现出的各种形态。在现代艺术这一视野中,现代艺术带给园林景观设计的启发,以及现代艺术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互动因素是多方面的。现代艺术不仅在形式的层面上丰富着现代园林的形态,而且在观念和意义的层面上也拓展着现代园林的表现空间。

4 . 1 从现代艺术中获得了诸多的形式语汇 形式语汇所得出的设计手法有着十分丰富的表现。从平面形式层面上来说,设计师或趋向于抽象秩序的简洁构图;或趋向于动态均衡的构成法则。从立体空间形式层面上来说,或受现代建筑的影响采用流动空间的理论来组织园林空间:或利用网格来塑造园林空间的秩序感和连续性;或利用几何空间的秩序进行自由变构与穿插,强调随机性、偶然性、不连续性:或以拼贴组装的方法构成了一个充满幻觉的复杂空间,呈现片断化、零散化、暖昧性和混杂性。当然,这些影响有些是直接地来源于艺术流派和艺术作品本身,有些则是间接地从一种艺术风格泛化后的设计方法中获得的启示。

4 . 2 现代艺术思维带动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这种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同艺术形式语言是相辅相成和不可分割的,但它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触动却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这种影响因为思维的渗透而有了更为宽泛的触角。抽象性、结构化、简约性、后现代思维的介入,让园林设计呈现出与传统园林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思维方法。这些艺术思潮作为对艺术的思考,也泛化成了普遍意义上的设计理念,深入到了园林设计的主流方向当中。

5 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展望

篇(8)

1引言

园林景观若要实现真正的美学突破,首先应该与美学进行有机的结合。美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园林的设计既可以体现视觉上的美感,也可以体现听觉上的享受。所以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来说,是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感官,只有真正将其与美学原理进行结合,才能够更好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新突破。

2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在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美学原理的融入逐渐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首先美学原理中提到了许多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需要运用到的知识。如如何进行规划可以使得园林看起来更加的整齐,如何通过植物的搭配衬托出园林想要营造的整体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园林的打造,实现整体意境的美感等,都是需要通过美学原理的融入来展现的。所以美学原理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将美学原理更好的融入其中才能体现出园林景观规划的高水准。

3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美学原理

3.1对比衬托手段的运用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先体现出的美学原理就是对比和衬托。在园林景观当中提到的对比和衬托不仅仅体现在植物安排的颜色上,还可以体现在外观和形态的对比,通过这种既统一又有所差别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园林主要想突出的特点,主次关系可以更为一目了然。

3.2组合美的呈现

组合美即是要求在一个园林景观当中,需要多种植物共同组成一幅具有美感的画面。如果只是单一的植物会显得单薄,若是有太多的植物也会显得繁杂而纷乱。所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通过多种植物进行排列,以一种相对规则的状态呈现出一种组合的效果,这就是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体现。

3.3意境美的体现

意境美是园林景观规划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在整体环境和氛围的打造。园林景观在设计完成之后,是供人进行欣赏的,所以需要相对的美感让人感觉到园林的意境美。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利用景物营造美感,利用氛围来烘托美感,需要园林设计充分的利用自身的真情实感,实现对景物以及园林的全身心情感投入,这样才能在设计的园林景观中,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4美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4.1对比衬托原理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当中,对比衬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美学手段。通过对比和衬托,可以有效实现对园林景观当中景物配置的疏密程度、景物的色彩对比安排、园林空间当中整体的弯曲与笔直乃至景物的大小和明暗对比,通过这样的比较看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点和次要点,体现出主次关系。主要是体现景物背景和主体的关系,这样更容易激发人们对审美的一种情感。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对于景物、路面以及相关设计都是具有明确数据要求的:广场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为1%,丘陵和山区为3%。道路纵坡应控制在0.3%~6%之间,每隔50~80m设收水口,实际上,园林景观局部区域内密度要更多些。按照这些严格的要求来进行对比设计,往往更能够符合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视线中的景观疏密程度最为合适,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4.2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就体现在通过多种植物,进行有机的排列,组成的一幅自然生态图。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用到框景、借景等手段来实现美感的体现,用这样的方法来对园林本身进行分割,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效果。另外园林景观当中应实现借景,还可以借山水之景,将这些景观都借用到园林当中。甚至连一些声音都可以进行借用,如拙政园中,在进行园林景观打造的时候就巧妙地借用了清风和明月,为园林景观自身的情感体现就增添了一丝意蕴。

4.3意境美在园林规划中的运用

在园林意境美的体现中,主要是通过对园林中整体美感的把握,实现了对园林整体环境的烘托。意境美的主要承担对象就是欣赏者,所以需要依据一些具体的原则,进行一些意境景观的打造。比如在一些座椅的建设上都是具有明确数据规定的:座凳高度一般38~40cm,座面宽40~45cm,单人座椅长60cm,双人长120cm。所以意境美的体现,首先也应该以欣赏者欣赏场所的打造做为基础。其次意境美的打造不能够只是局限于某一景物之上,要明确意境美不同于景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是需要欣赏者用心来感受的。就是一处园林景观设计图,在图中对于基础景观的营造基本都可以体现出来,包括静态的道路植物和动态的水等等,同时在构图和设计上也能够不拘泥于传统的笔直构图方式,选择了半圆的规划,符合了人们对于美的要求。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供儿童玩耍的滑梯,也有供成人休息的座椅,所以该景观可以说满足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大多数要求,也能够让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美和享受,意境美的营造就相对成功。园林设计者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以观赏者的角度来进行思维的创造。对于这种无形的、无限的而可以让观赏者尽情想象的内容,做为园林的设计者,都是要充分考虑到的。所以意境美的营造,首先就要考虑大众对于美的理解,只有迎合大众口味的景观设计,才能够体现出意境美在其中的展现。

5结语

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已经成为未来景观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规律。美学原理的融入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提出更多可行性的建议,同时更加符合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与享受,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提升的审美水准。所以利用美学原理做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可以推进我国园林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打造出更多的园林景观做出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宇轩.园林环境中光景观的应用与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肖笃宁,李晓文.试论景观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J].生态学杂志,1998(3):47~53.

[3]任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审美需要与美学追求[J].中国集体经济,2013(6):94~95.

篇(9)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economy,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becomes more serious.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scaping work imperative. In the greening landscape structure desig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arden work, is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garden work in so understanding, accurate grasp of landscape design is the necessary principles in the botanical garden workers master.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uses the modern aesthetic needs of ecological concepts and living space theor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uman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human settlements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nd introduc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andscape design,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proble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现状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人们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对于生活、工作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园林景观设计人员仅仅凭借以往的经验和技术来进行规划设计工作是不够的,我们必须灵活的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在进行园林景观规划时能与周围的环境完美结合,建立人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关系,建立一个拥有文化内涵和生活舒适的理想的园林环境空间。因此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做到资源的节约、景观和周围环境协调、中国传统规划和西方的规划设计手法能完美的结合等要求。以下本文以绿化类的建筑居民环境景观为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绿化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在现代的城市居民心中,园林景观的意义已经不仅是用于游玩或者休息的场所了,它还拥有着环境保护以及放松心灵的功能。园林景观中的绿化植物不仅仅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工具,而且还拥有净化空气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起到减低噪声及调节空气湿度等功效。

然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1.对于绿化类的园林环境不能盲目的追求宏大的园林景观,而是应该使我们设计的园林景观能融入自然;2.由于每个地区都有自己不同的气候环境,因此在进行绿化类的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能只是模仿,而应该融入自己的特色;3.园林景观在设计建造时不能破坏本地的生态环境,不能对园林中的绿色植物进行随意的配置,要保护园林中植物的多样性;4.我们设计人员在设计时不能仅仅注重植物的种类,而忽视了具体的气候、环境等因素,例如某市地区气候清爽、温和,冬季寒冷,我们就必须选择与该气候相适应的绿色植物。

二、对园林景观设计问题的看法及改进措施

以下是结合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对园林景观设计与居住区环境的结合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及改进措施。

1.园林景观设计要有特色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中,应该做到大方朴素,特别是在绿化类园林设计时对色彩的运用也要尽可能的做到简单明快,以达到清新、舒适的效果;还要在资金的投入上,要尽可能考虑到其经济性和使用性;对园林景观所处的地区环境以及居住的人群类型也要充分考虑,体现设计中的现代园林特色,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和技术,使园林景观环境能使人们能感受到现代的特色。

2.园林景观设计中对自然地的处理措施

对于自然地的园林环境设计是园林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能很好的利用原有的地势以及环境基础,不仅会给施工和设备的配置带来相当大难度,而且会增加园林施工的投资成本。因此我们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开发与利用时,必须认真的考虑自然条件的限制,例如某市地区的土壤的偏碱性、地质结构复杂等。我们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人员的应尽最大努力对不利因素进行处理,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科技手段与设计手段,变自然环境的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将一些人为很难改变的风景环境条件利用特定的造景方法隐藏或者融合到园林环境中。

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造景规划措施

对于居住区的绿化造景要根据各地的不同环境进行设计,例如某市地区的气候温和、湿润的特点,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时,可以适当的采用一些亚热带以及温带的乔木和灌木,对于环境绿化植物的设计,可以运用其生长特点与艺术表现手法相结合的方法,使之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互相呼应的效果。绿化园林设计时还使植物表现出时序性,不能使人感到单一枯燥,也就是使植物随着季节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景致,还要根据植物的季节特性,使不同时期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其随季节的变化呈现出一种生命循环,生生不息的感觉。

4.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城市密集区的环境规划措施

随着城市人口数目的日益增多,城市中建筑物的密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城市居住、生活区内的公用空间的面积就变得越来越小了,所以在处理城市密集区园林设计时,可以对环境规划进行以下处理措施:由于城市区的地势比较平缓,在园林景观规划时对有限的土地地势进行调整和规划,可规划一些大型的标志性景观,使环境景物一览无余;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保持主体景观的体量感的效果,做到主次分明,体现出坦荡地势的层次感;设计时还要注意配景的点缀效果,由于水平面积的狭小,可以对标志性的景观的垂直方向进行修饰,形成柔美、大气的景观;绿地面积由于受到建筑物周围环境条件的制约, 布局相对比较松散,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加强园林环境的联系,增强景观的整体感。

5.园林景观设计中对山石点缀的规划措施

对园林环境景观的设计中必然会有对假山,石路以及石质景观的设计,由于某市地处平原地区,所以山石景观配合绿化环境的园林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在绿化环境景观设计中加以石质景观可以使景观更加大气,增强地势平缓的城市环境豁然感。我们可以在设计时取用附近地区山上的石材建造假山以及曲廊等,与繁荣遍地的树木相呼应,使园林景观显得更加郁郁葱葱。我们在设计时必须注意保护自然风景,合理的利用天然资源。

6.水源地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水源点缀的规划措施

水孕育了大自然的无数生命, 也孕育了我们人类的生命,因此人和生物都拥有亲水的天性。水景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水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出现在不同形式的园林风景中。建造风景园林时用水加以点缀,不仅可以使绿色植物的生长更加旺盛,而且可以为园林景观提供很好的景色,增加园林景观的生气,使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三、总结

建设园林景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园林景观的设计需要我们根据用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而不仅仅是将景物简单罗列、随意的堆砌一些用地的材料。风景园林的建设中使用的材料也不再只是简单的植物与建筑材料,而应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和新的科学技术。我们风景规划人员要将风景园林的设计视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们设计人员还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以开放和务实的眼光来看待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各种问题,着重分析规划设计中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合理利用有利的条件,尽量避免不利条件对风景效果的影响,充分考虑人文、环境背景、风景园林面积的大小以及容积率等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结合古今中外的风景园林实例,不断追求独立的,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浅谈现代园林设计》[J],科技资讯,2007(30)

[2] 孟兆祯.《中国风景园林的特色》[J].广东园林,2006,28(1).

篇(10)

引言:

随着人民群众对居住区绿色环境的要求不断的提升。房产开发商为了迎合群众的这一需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全面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而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则是小区绿化景观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一、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概念

1.1 生态设计

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1.2 景观生态设计

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那么,景观生态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地上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设计。

1.3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园林景观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等。近十几年,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从生态角度讲,园林景观设计应尽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城市的生态负效应尽量得以补偿。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原则应用的最终目的为:与良好的生态过程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而产出达到最大。

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2.1遵循地域自然条件原则

2.1.1 气候因素

在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设计。如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可以考虑当地的气温、日照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不同方式种植,使之在夏季温度较高时段能够遮阳,降低环境温度,而在冬季要避免影响采光。也可根据温度、降雨、湿度的年内变化选择不同开花结果期植物种植,使景观具有季相变化,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还可根据场址的风向特点合理安排景观廊道位置,使其可以引导自然气流增强基地内的自然通风,有效增加气流运动并缓解热岛效应。

2.1.2尊重地形,维护场地完整性

在园林设计当中,应当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甚至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重塑新的园林景观,既保留了原有场地的历史文化,又满足人们需求。如对于原有的植被、地形、水系应加以保护利用,而不是一味推平重建。保持场地的自然风情与原始面貌成为建设园林城市的前提与基础。

2.2遵循植物生态学原则

2.2.1 植物多样性

植物多样性是城市生态园林构建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多由单一物种构成,此种形式搭配的群落其结构与功能都不完善,该系统比较脆弱,很容易受病、虫害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所以要维持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就应该尽量设置与地带性植被结构相近的生物群落。

2.2.2 植物群落的结构

植物群落的结构主要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依据生物的不同高度将植物划入实际所逗留的层中。成层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一般来说,植物群落的地上部分可划分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构成的地被层等四个基本层次。在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当中利用植物群落的成层性以及层片特点,在物种选择过程中依据“近自然群落”理论,效仿地带性顶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点来选择物种,构造一个合理的、多层次的群落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注意乔-灌-草混合搭配,取缔稀疏乔木配置大面积草坪地配置方式。

2.3循适用、经济原则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也要考虑“适用”的问题。所谓“适用”,是指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园林设计者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园林空间应当充满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令游人流连忘返。

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样一处园林绿地,甚至同样一个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的施工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园投资。当然,设计者应当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节省开支,创造出最理想的作品。实际上,正确的选址,因地制宜,本身就减少了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做到“事半功倍”,尽量在投资少情况下办好事。当然,园林建设要根据园林性质、建设需要确定必要的投资。

三、生态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

3.1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合理配置

植物的特性很多,有观花的,如紫薇、夹竹桃、石榴、桅子、广玉兰、醉鱼草、木本香蕾、糯米条、云南山茶、冬樱花、月季等。一些花形奇特的,如鹤望兰、兜兰、飘带兰、旅人蕉等。赏花时更喜闻香,如木香、月季、、桂花、梅花、白兰花类备受欢迎。不同花色可组成的绚丽色块、色斑、色带及图案,在配植中极为重要,有色有香则更是极品。根据上述特点,在园林设计时,可配植成色彩园、芳香园、季节园等。很多植物的叶片很有特色。巨大的叶片如恍榔,直上云霄,非常壮观。其它如董棕、鱼尾葵、巴西棕、高山蒲葵、油棕等都具巨叶。亚马逊王莲,浮在水面上巨大的王莲叶犹如一大圆盘,可承载幼童在水面上游荡,吸引众多游客。还有具有奇特的叶片如轴搁、山杨、羊蹄甲、马褂木、蜂腰洒金榕、旅人蕉、含羞草等。尤其是彩叶树种在园林审的应用更是广泛,它能体现园林美中的色彩美,如紫叶李、红叶桃、紫叶小劈、变叶榕,红桑、红背桂、金叶桧浓红朱蕉、菲自竹、红枫、新疆杨、银白杨等。此外,还有众多的彩叶园艺栽培变种。

有的植物的果实也极富观赏价值,奇特的如象耳豆、眼睛豆、秤锤树、蜡肠树、神秘果等。巨大的果实如木菠萝、番木瓜等。很多果实色彩鲜艳,紫色的紫珠、葡萄;红色的天目琼花、欧洲英援、平枝拘子、小果冬青、南天竺等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2色彩搭配要协调

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对比,具有丰富季相变化。如落叶树下可选一些常绿植物,如麦冬、葱兰、沿阶草等。常绿树下可选耐阴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玉瞽、紫萼等。

四、结语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不同于城市公园式的园林景观设计,需要设计者对现有楼群分布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园林建筑布局、园路、园林小品等内容进行合理设置,通过运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质感、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自然植物群落景观。要营造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地景观须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乡土树种的作用,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效果。

上一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分流 下一篇: 成本控制的要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