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3 10:46: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从资金流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看,我国区域经济呈现“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的发展态势,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并存,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进退交织。分析国内区域资金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评估资金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效,是探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1.持续强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就提出将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并相继推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系列战略。“十一五”时期,中央首次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并根据各区主体功能定位作出了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战略部署。十六大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客观形势,调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区域条状化分布,打造“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2013年,中央进一步细化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了珠海—西江经济带、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规划,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当前,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将区域协同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点,从点到面力推涵盖我国所有省市区的“一弓双箭”的战略布局。2.持续向好的区域经济发展局面。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度落实,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由“东快西慢”向“西快东慢”转变。2008年,中部GDP增速反超东部;2010—2013年,中、西部地区GDP加权平均增速为11.8%和12.7%,分别高出东部地区1.1个和2.0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年末,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为44.4%,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王小娥,2014)。⑦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外部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相互作用,无疑,资金配置管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外部资金整合利用的过程。从外资使用看,2014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折合38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⑧从内部投资看,2014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7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地区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⑨
(二)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势态良好,但区域经济发展始终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金流动和外资流入方向的影响。资金流协调经济发展遵循的是市场价值规律,要素报酬率直接决定资金流向。1.资金流动总量与区域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资金分布不均衡现象在我国持续存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资金总量不均衡,整体呈现东部流动集中,中部、西部分散的特点。社会融资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偏快。数据显示,2013年,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达8.5万亿元,占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52.2%。⑩信贷规模方面,东、中、西部资金流动规模、更迭速度差距明显。2013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42.2万亿元、11.1万亿元、14.6万亿元和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15.7%、17.2%和14.0%。瑏瑡外资利用方面,2014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比83%;中部地区6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比9.6%;西部地区46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占比7.4%。瑏瑢2.各资金流动项与区域差距。在我国阶梯式的区域经济现实中,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更具资金吸引力;中西部地区虽然资金需求量大,但资金获得率相对要低。就融资成本而言,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约占总量的40%,市场竞争较激烈,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资金使用成本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高。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7.03%、7.69%、7.70%和7.44%。瑏瑣就资金通融而言,发达城市总部经济效应突出,资金融通量大。2013年,北京资金净融出42.4万亿元,是最主要资金融出地区;江苏、广东、上海、山西和吉林位居资金净融入前五位,合计净融入资金22.6万亿元。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资金流管理策略
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客观上反映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处于理想状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制定相应的资金流管理策略,是“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想愿景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在资金流配置管理的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愿景可以表述为:在全区域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的大环境中,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按照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精准定位,突出竞争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舞台中找准位置,确定各自的区域产业结构,发达地区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支柱产业错位发展,并以产业转移及技术扩散带动大批与之相关的落后地区,实现生产要素区域互济以及资金运作效能最大化,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其中,区域分工精准定位是发展前提,支柱产业错位发展是基础支撑,资金最优效能运作是增长动力,生产要素区域互补是增效措施,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是内部目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是外部目标。
(二)区域资金流配置管理策略“十三五”期间,在有效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重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从资金流配置与管理着手,坚持“公平、协调、共享”的指导思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保目标的可触及性,把握措施的可操作性,以增强区域微观主体市场活力。
1.加强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区域资金布局计划是为维持全国资金的流动性和适当的资本结构,以有限的资金谋取最大效益的资金筹措和使用的计划。制定“十三五”期间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关键是要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缩小资金布局单元,提高资金投向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保持区域发展战略与资金系统管理目标的一致性。(1)合理安排主力资金,梯度承接产业转移。“十三五”时期,全国资金布局计划需要突破资金局部的分块管理思想,将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开发姿态打开互济通道,综合利用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梯度转移与承接产业,引导资金流向和投资重点,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到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协调力的优势产业,带动东、中、西产业结构升级。(2)开展资金联姻,谋求跨区共赢。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转变资金区域分割、各自为用、统收统支、投资单一的局面,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企业联合为基础、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增加内部资金相互调剂的可能性,开展合作跨区域性多种资本联姻,促进物资生产与资金流动的良性循环,以投资谋求区域经济共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落实全国重点项目资金。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把握发展脉搏,“软硬”兼施,聚焦项目,招募资金,是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均衡、和谐发展的根本。(1)以“硬手段”落实重点项目。首先,在对“四大板块”产业总体布局和结构足够调控的基础上,以加快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敏感点,积极开放跨区域合作的全国性项目。其次,从产业方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集约用地等方面对拟落户项目实施综合评审,杜绝规避或违背区域分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的大型项目立项。再次,大力开发易于形成产业聚集、产业升级、形成新经济增长极的全国性制造业项目;高度重视事关全国整体发展的总部经济、金融、电商等三产类项目落地生根;重点关注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大、对区域产业平衡有重要调剂作用的现代服务项目的引进和培育。(2)以“软实力”保障资金到位。“软实力”关系到重点项目立项后的发芽生根与壮大成长。为保障全国性重点项目的落实力度,最需要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加强资金配置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方面,建立项目资金招标机制。公开项目的计划、可行性、利润率等指标,选择资金实力雄厚、资产状况优良的区域内外投资,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资金的运作;另一方面,建立项目联动配合机制。多方管理部门联动配合就所开发的重点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服务,监督项目资金流向与使用效率,及时予以公示,实现项目规模效益。
3.全面开发金融发展潜能。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决定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目标一致性,客户结构决定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具调节性。以政策支持挖掘地方金融潜能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管理策略。(1)统一全国金融战略目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强化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作用,从全国的视角统一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战略目标,避免出现资金流向偏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或过度竞争等问题。一方面,引导分散的地区金融市场统一到全区域金融大市场之上,通过规模效应聚集资金有目标的支持重点区域内项目的建设,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京津冀经济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对薄弱地区的资本流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监管部门的桥梁与平台作用,通过对各区域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协调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居民的关系,引领金融机构服务统一目标,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构建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挖掘全国性金融机构以及地方金融两方的优势潜能,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方面,应实施差异管理,有针对性的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金融贡献的金融机构调整存贷比考核标准,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单列重点项目信贷专用额度,通过诸如冲销坏账和资本金补贴等措施,打开金融信贷资金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释放通道;另一方面,培养良性竞争。适度放开区域性金融机构网点规模限制,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建立中小型银行,与全国性金融机构良性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资本运用效用,集聚区域内外可用资金,增加增量资金投入,促进区域间金融资本的合理流动。
4.拓宽社会资金融资渠道。鉴于财政性扶持的财力有限,商业银行“惜贷避险”以及外资对高资本收益的追逐,因此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金融市场,拓宽适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流动渠道。(1)培育高效性资本市场。顺应区域经济多元化投资与企业多样化融资的大趋势,加强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建立超前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中、长期债券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制度创新与管理完善,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资本市场活动,规范市场运用资本融资工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创新市场性金融产品。结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丰富金融工具与产品供给,形成涵盖股票、债券、票据、期货、理财的多次产品体系,为区域项目合作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强化资本市场主体要素建设,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对接,支持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利用市场性金融产品直接融资;帮扶中小科技型企业以知识产权与股权、债权转化的融资方式,缓解资金短缺症状。(3)建立融资补贴机制。结合各区域资本市场结构特点与发展层级,以政府推动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重点项目名单。坚持“产业相关、行业相近”的原则梯次推进资源整合,分类给予融资指导,对列入名单的重点项目给予补贴。对资本市场融资项目前期工作给予费用补贴,加大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工作力度。同时,对引进上市公司的奖励补助加大,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培育。
5.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立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现状,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扭转资金逆向流动是解决我国区域差距的有效手段。(1)盘活存量信贷资金。遵循资金运动基本规律,根据“四大板块”间实体经济长短期资金需求差异,科学核定各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量,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在资金调节与流动性管理方面的作用,盘活存量资金,合理“去杠杆化”。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效缓解资本约束压力,改善信贷资产期限结构,增强资产流动性,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资源配给信贷投放符合政策导向的商业银行,提高欠发达地区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可获得性,改变市场上低效配置资源的问题。(2)新增差异信贷支持。结合“四大板块”产业群体融资需求特点,整合可利用资源推进金融产品、服务手段以及技术工具创新;优化信贷增量结构,实施差异化定价,有重点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适当取消对发达地区的信贷规模控制,针对发达地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内的大企业以及上下游小企业开展批量金融服务;适度安排对落后地区的定向资金支持,针对老工业区、落后地区以及新规划区所引进的高风险且无抵押、弱担保的新兴项目、转型项目,安排差异化的优惠定价,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6.创新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纵深延伸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新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零售业务及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扩大受众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1)运用互联网技术更新业务模式。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推进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大产品创新应用与推广。重点是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全国银行体系整体建设之中,将传统银行系统与在线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兴技术模式加以整合,构建物理网点与网络银行相适应的业务体系。创建金融业务跨行、跨区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突破区域的空间与距离限制的在线操作,扩展优质金融服务的受众范围。(2)利用外部驱动力推进网点转型。网点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基础经营单元,客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在区域经济变革发展的特殊时期需要引导商业银行顺应外部经济环境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根据区域客户群体分布特点和流动状况,将区域经济发展诉求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区域网点分类、规模布局和功能设定之上,将业务重心定位于为当地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之上,扩大区域金融影响力与辐射力。(3)挖掘内部发展力,放低服务姿态。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对网点的依赖程度更高,挖掘区域银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部发展力是升级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关键。摒弃传统的客户营销服务姿态,将被动的“坐商”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的“行商”服务模式,建立直销银行或社区银行服务模式。引入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运用远程电子渠道实现服务升级、资源整合及网点业务配合,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点的客户服务,提高区域商业银行在本区域内的经济带动力和政策执行力。
7.深化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区域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在收敛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很实用。构建一个具有自律机制的能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使之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有效性、连续性的引导作用。(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财政的杠杆性作用。建立与完善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财政手段之一。在内部操作方法上,下放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核权,减轻基层财政配套压力;规定资金用途,提升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操作透明度。在外部激励保障上,建立以量化指标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各种财政性转移支付直接列入地方预算。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重点监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2)加大财政公共建设投入,增强财政的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改善宏微观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投资到落后区域,提高落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具体的做法就是将投资重心从竞争性领域转向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等非盈利性领域;开展公益性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活动,解决薄弱地区的信用环境。(3)注重区域相关政策配合,增强财政协调性。任何区域的财政政策都不孤立存在的,应通过产业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的支持,灵活运用财政投融资工具,才能有效配置资金流,提高投融资效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安排,协调全国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与区域差异性,实施特殊的区域金融政策。通过倾斜性的金融信贷支持政策,有选择的运用信贷资金支持落实地区改善经济基础薄弱的状况。(4)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监管,增强财政透明度。建立以财政资金管理为核心,以资金计划执行为主线,以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资金支出的有效性。一方面,监督财政资金的数量与流向。单列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防止资金挪用与挤占;建立产业发展股权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的运作。另一方面,监督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效率。对地方重大基建项目以及专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控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在“有保有压”的原则下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越来越稳定的状态,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出现了不平衡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善与协调,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并且深入总结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要想使区域经济朝着快速、平稳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构建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促使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活力得以调动,使对外贸易作用充分发挥。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两者间的关系
就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对外贸易扮演了两个角色,一方面,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产生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较大变化。
1.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对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因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存在差异,极易受全球经济市场的影响,容易出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两者的产业结构有明显差异,导致两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区域对外贸易可能会发生两级分化。在发达国家中,对外贸易活动所占比例较大,然而发展中国家则大多使用高耗能能源,伴随时间的延长,高能耗产品会严重破坏区域环境,对现代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良影响。
2.对外贸易的积极影响
对外贸易可分为两种,分别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在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时,需综合评判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们必须意识到,对外贸易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外部市场的扩张,本区域经济能够得以带动,不仅能够促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而且能够改造、升级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朝着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进口贸易也占据了较重比例,市场需求对进口贸易具有刺激作用,可增加进口贸易,对新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另外,进口贸易有利于引入外国先进技术,促使相关项目研发费用减少,使产品生产效率提升。利用进口贸易,能够同本区域经济产生竞争关系,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使区域产品尽快更新换代,促使产品设备变得越来越完善。通过制定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推动,对本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刺激作用,可使经济转型加速。
二、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策略
要想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发展方案,明确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使区域经济发展得以平衡。
1.促使人力资本投入增加
目前,我国信息化进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且工业发展迅速,若单纯凭借资金投入与劳动力,则难以使现代经济增长需求得以满足。从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上看,企业不仅要重视投入资金、劳动力等资源,还需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且合理应用新技术,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政府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方针,以科教兴国作为发展目标,加大力度培养优秀人才,促使资金利用率提升。就区域教学而言,需转变传统教育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条件。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素养,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使医疗保险制度变得更加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
因受到地域特征的影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政府在相关政策上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有所倾斜,基础条件较好,然而西部地区的发展却不够理想。上述原因的产生与政府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关联,目前,各地区的政府都已经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开始采取措施,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使农村机械化水平提升,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益,调整产业结构,促使工业化进程加速。
3.促使对外贸易机会变得更加均衡、平等化
目前,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各区域经济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从实际发展情况上看,也存在差异。各区域在相关政策法规、基础设施上有明显差异,这会致使区域间贸易机会出现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约束。为此,区域政府要采取措施对区域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制定合理方案使相关法规变得更加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在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活动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然而每个国家的不同区域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差异,区域政府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完善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政策法规,使这种差异缩小。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机制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政府必须制定协调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以扩张经济总量为发展主题
目前影响锡赤通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总量太小,不足以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不足以形成支撑区域分工的经济流量,也就不可能实现区域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因此,尽管从全国、全区或自治区西部的发展水平看,已进入促进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发展阶段,但针对锡赤通地区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起步阶段的客观现实,“十二五”期间,必须千方百计地把做大经济总量作为经济工作的基本立足点。不要人云亦云地别人抓结构调整,我也抓结构调整,别人抓转变方式,我也跟着抓转变方式,而是要重点围绕解决发展不足问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通过引投资,上项目,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始终保持一个高于全区和全国的较快经济增长速度。在政府目标考核中,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考核指标不仅不要淡化,而且要适度加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地区经济总量有一个大的突破,为“十三五”或以后更长时期内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奠定足够的总量基础。
(二)以壮大主导产业为中心任务
尽管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锡赤通地区的主要问题并不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而是主导产业的发育不足。因此,“十二五”期间,锡赤通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先不必过分地追求经济体系的完整性和经济结构的合理性,而是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做大做强上,一是扶持已有一定基础和苗头的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尽快做大做强,二是抓住机遇,创造各种条件接纳产业转移。三是加大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尽快形成新产业。坚持先引进、后规范,先形成、后优化的方针,通过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培育和引进新产业,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骨架。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根据不同产业的功能和定位,再通过填平补齐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区域产业体系。
(三)以做大中心城市为关键环节
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针对锡赤通地区目前总体城镇化水平较低、城市规模小、带动区域发展能力不强的现状,要把城市建设作为区域发展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构建区域合理的城镇体系构架,依托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条件、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区域内城镇化发展的步骤和节奏,制定区域城镇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特色重点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形成功能互补和区域城镇体系。
其次,要重点加强中心城市建设。针对区域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够、集聚人口和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不高状况,“十二五”期间要以做大做强赤峰、通辽和锡林浩特三个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为中心任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产业发展,推动全民创业和城乡就业,降低农民牧民进城门槛儿,加强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强化科教医疗等公共服务等措施,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宜业性、便捷性和保障性水平,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集聚和服务辐射核心。
(四)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举措
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近些年锡赤通地区的交通、通讯、仓储、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重大进程,但受经济实力所限和历史欠帐较多,加之区域面积巨大,目前基础设施薄弱仍然是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
因此,锡赤通地区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创新基础建设融资及运行管理体制,力争通过“十二五”的建设,使区域基础设施覆盖面和水平有个大的提高。在具体建设内容上,一是基于提升城市功能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基于城市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基于资源运输和产品运输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基于能源输出的电力通道等建设;五是基于解决水源保障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基于信息传输的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五)以融入周边发展为突破路径
锡赤通地区目前尚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经济总量、产业体系都不足以形成自主的发展机制,必须以借力周边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路径。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服务周边、配套周边作为基本方针,加强区域合作,参与产业分工,借助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的资金优势、技术辐射、产业带动和基础保障等条件,促进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要突出合作重点。根据锡赤通与周边地区的资源及经济互补性,一是要以能源为媒介。随着东三省、京津冀经济能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凸显,通过与周边协作解决能源保障问题的合作意愿进一步显现。锡赤通地区要充分利用好自治区出台的资源配置政策,加强与周边地区电力、煤炭、油气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把锡赤通地区建设成东部重要清洁能源基地。二是以产业合作为目标。东北三省未来几年将有数亿元产值的配套合作产业。锡赤通地区要抢抓机遇,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通过接纳产业转移植入与东北产业体系配套的新产业,促进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形成。三是以创新体系合作为保障。依托东三省和京津冀地区的科研、人才、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共建共享区域创新平台,开展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提高区域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共同打造东北地区国家创新产业基地。
其次,要明确合作方向。针对锡赤通地区的区位条件和周边省市的不同特点。一是在能源合作方面,因目前京津地区的能源供应有山西和蒙西作保障,锡赤通地区的能源合作对象应重点着眼于辽宁省。二是在产业合作方面,根据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带动能力,锡赤通地区应重点加强与辽宁、吉林和天津的产业配套协作,而与黑龙江的产业合作应以呼伦贝尔市为重点。三是在科技人才合作方面,应以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为重点。
二、锡赤通“十二五”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在推进路径上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两种路径。一是市场主导路径,即主要通过区域市场的自然发育和企业间的经济联系,形成区域自由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格局和统筹的城乡公共服务等。二是政府主导路径,即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行政化的资源配置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协作发展。一般适用于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地区,政府通过统筹规划和集中投入,促进尽快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
鉴于锡赤通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尚处于开发起步阶段的客观实际,为了尽快形成自治区东部增长极,建议采取政府主导路径促进锡赤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一定时期内的政府集中投入和产业政策倾斜,使锡赤通地区的经济总量、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条件有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为区域经济产业分工奠定一定的总量基础和支撑条件。
(二)在产业布局上坚持集中集聚原则
现代产业需要集中集聚发展,集聚才能形成产业集群,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果。锡赤通地区在目前的初级发展阶段,可以暂不考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产业体系的完善性,但必须充分认识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性,尽可能地避免重复建设、布局分散和低水平同质化竞争问题。
首先,要合理优化区域的空间开发体系。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基本要求,依托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空间规划引导人口规划,人口布局引导城镇和产业布局的基本方针,对区域的生态屏障、城镇体系和重点产业发展区域做出控制性规划,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开发方针。
其次,要把握好区域开发的不同时间步骤。区域总体开发要坚持非均衡发展方针,按照“先点上突破、再轴线联结、然后全面发展”的分步实施策略,在“十二五”期间以重点城市和重点园区的点上突破为主,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再次,针对目前区域内工业园区规模小、水平低、布局分散、产业雷同等情况,要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的整合和共建共享,按照靠城不进城的原则,选择几个区位条件好、配套能力强的园区作为自治区重点支持和区域联合共建的重点园区,力争在短时期内上规模、上档次,形成园区做大支撑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服务园区提升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在内部一体上坚持利益诱导原则
锡赤通地区虽然具有地理上的邻近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资源上的互补性等一体化发展基础,但总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将客观上影响着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
锡赤通地区涉及三个盟市级政府、32个旗县级政府,还有若干个具有部分行政职能的工业园区或开发区,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必将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各地区出于各自GDP核算和财政收入等利益目标的考虑,会在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等方面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目标选择和政策设计,造成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冲突。这是目前区域内部出现重复建设、产业同构、布局分散和招商引资政策冲突的根本动因。
因此,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以利益为纽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建立合理的GDP核算制度和财政收入分成制度,健全的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和公共资源及产品共享制度,并辅之以国家和自治区的政策激励制度和投资倾斜制度,促进区域内各利益主体变区域分割为区域统筹,变与邻为壑为开放协作,从而形成统一、开放、协作、共享的利益机制,克服由于行政利益多元化导致的各自为政。
(四)在周边协作上坚持甘当配角原则
锡赤通地区要实现与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既要克服缺乏自信心理,又要摆脱盲目自大情绪,要正视发展差距,端正合作态度,采取主动方针,制定正确的合作策略。
首先,要坚持甘当配角原则。针对区域内经济基础薄弱,现在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实际,在产业分工上要树立“一切围绕周边,一切配套周边和一切服务周边”的理念,先不必强调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也不必考虑产业层次是否低端,而是重点考虑产业规模和重点企业的做大做强,关键是要通过产业地位的提升争取在区域产业分工中的主动占位。
其次,要改变对外来企业开发资源模式的片面认识。要处理好近期开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要积极引进外省市的资金和大企业加速资源开发,不要过分强调所谓的利益流失、对地区经济带动不大等问题。这是所有欠发达的资源开发地区必须经历的一个痛苦过程,关键是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促进资源开发尽可能服务于地方经济,通过发展逐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再次,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对于区域内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要坚持拿来主义原则,通过技术引进、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等多种模式提高区域的创新发展水平。
三、锡赤通“十二五”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
(一)自治区新型能源化工及有色冶炼加工基地
锡赤通地处煤炭资源、有色矿产资源富集区,发展煤―电产业、煤―化工产业及有色冶炼加工业,具有低成本优势和靠近市场优势。从发展现状看,煤炭、电力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在自治区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色冶炼及加工业已有一定基础,在全区产业地位明显提高。煤化工产业发展进程加快,多个煤化工大项目落地投产或即将投产。从发展潜力看,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政策,这为两大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十二五”期间,在做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发展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形成循环经济体系,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力争到“十二五”末,主要产品的产能和产量占自治区的比重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日益提高,产业影响不断扩大,成为自治区新型能源、煤化工产业及有色冶炼加工示范基地,成为我区作为国家重要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点。
(二)国家绿色、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锡赤通地区绿色资源丰富,特色农畜产品突出,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锡赤通地区依托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努力做大做强农畜产品加工业,确立了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地位。目前,区域农牧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已拥有宁城塞飞亚、东方万旗、草原兴发等多家龙头企业,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十二五”时期,锡赤通要进一步发挥绿色品牌优势,提高精深加工和规模经营水平。依托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乳业、肉业、生物制药、玉米、小杂粮等加工业,力争成为面向东北、辐射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
(三)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锡赤通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物流环境,其可直接延伸辐射到周边多个城市,还可延伸到锦州港、天津港、二连浩特口岸和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目前,区域物流设施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随着连接东北、华北的物流通道延伸贯通,区域物流园区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域货运中转、交易能力明显提高,有条件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四)我国北方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锡赤通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将成为推动锡赤通地区经济发展的策动力。“十二五”时期,锡赤通在现有旅游发展的基础上,以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为目标,加强旅游合作,挖掘区域文化内涵,突出“自然与文化”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五)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锡赤通地处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区,其生态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更牵系着东北、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十一五”期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锡赤通地区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草原保护等 8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积极成效,首次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锡赤通地区生态环境正处在建设与破坏相持、好转与退化的关键时期,建设和保护任务仍十分艰巨。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成为国家主要生态功能区。
二、以职业标准为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必须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把职业标准中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全面整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构建以考证代替课程考核的新模式。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反映了职业教育对社会的服务方向,同时也体现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与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要建立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机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才能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和机会。
四、拓宽专业口径,深化专业内涵
职业教育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就必须合理把握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度和宽度,即要保证过硬的基础岗位技能,也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弱化专业界限,在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以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培养人才。同时借助专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五、教学模式设计要充分体现职业性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实习实训工作等方面,都要紧密结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要展开,以行业岗位胜任力为基本目的,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性特点。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和体验教学,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升教学的质量。
六、建立和深化“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找到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根据企业的利益点来设计合作模式实现双赢。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深化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和训练,为学生就业开辟更多的选择道路,从根本上改进人才培养与使用衔接不畅的问题,实现毕业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七、完善实践考核保障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及考核体系改革,以企业及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将企业或行业内对人才的衡量与考核标准有机的融合到高职教学的课程考核体系中来。将职业资格鉴定与专业实训相结合,使实训、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三位一体,克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脱节的弊端,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2- 0030-07
收稿日期:2013-01-05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区域内高校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L11AJL016)。
作者简介:王少媛(1970-),女,辽宁凌源人,辽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与政策研究。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迈克尔· 波特提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基于地缘、技术、价值链、同业交往等关系在特定领域形成的产业群体”[1]。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被认为是产业质量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标志。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发展。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要“切实把产业集群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学规划引导,优化产业集聚环境”[2]。目前,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整体产业布局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通过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的协同互动关系
根据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一般具备以下特征:一是“群”特征,即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相对聚集。二是“链”结构,即以一个或几个企业为龙头,聚集了一批分工明确、在业务上具有上下游关系的供应商、制造商和销售商,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极强的配套能力。三是“网络”形态,即除主体的企业之外,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金融、科技服务中介等能够提供政策、研究与技术、资金、信息支持的相关机构或组织,与主体的集群企业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关系,并形成能够满足各种公共服务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一系列集群共享的规则、程序和制度。四是依靠创新。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集群企业依靠提升知识吸附能力、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手段获得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有关研究表明,正是由于产业集群实现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推动了生产力在空间布局上的整体优化,从而改善了企业与区域的技术创新环境,赢得了企业与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知识、创新科技的重要阵地,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从协同理论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是企业的“自组织过程”,是产业链上各企业以及相关辅助服务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紧密合作、协同发展的结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高校作为一种外部能量,是推动集群企业由无序到有序发展的重要“序参量”: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集群企业主要依托信息网络、分工协作以及资源共享等手段获得经济优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极大地满足了集群企业对优秀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才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诸多需求;在产业集群发展成熟阶段,创新技术成为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的知识创新、文化创新功能则满足了集群企业对知识吸附、资源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层次需求。因此,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现特定区域内高等学校与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是形成拉动效应、实现整体加强、两者共同前进的根本路径。
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具有协同发展的利益基础。一方面,集群企业通过与高校的协调合作可以找到创新的源头,大大提升其知识吸附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满足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本能;另一方面,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协调合作,能够激发创新的动力,使学科建设获得发展活力,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市场需求。高等教育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双赢关系,不仅为实现协同创新提供了可能,更为实现协同创新提供了根本保证。
二、产业集群对高等教育结构的深度影响
(一)产业集群的“群”特征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这种全新的产业形态,相对于以往非集群化的企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群”特征。这种特征不仅体现在企业空间位置上的相对集聚,更体现在企业间互相合作、相互竞争和彼此依赖的专业化分工关系,以及因维持这种关系而产生的共享平台、共性规则、共同制度等。这些特征与在非集群化状态下的企业存在状态不同,体现了各企业在相对独立基础上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产业集群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会打破以往“点对点”服务模式的需要,体现出一种“群”服务的特征。这种特征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集群可以推动高等学校向集群所在地理空间的集聚,进而改变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布局。产业集群各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内的大量集聚和有效集中,作为一种强大的外部需求引力,会极大地促使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以及科技力量,以各种方式向集群企业靠拢与集聚。而且,由于企业的“群”结构存在,高等学校在向产业集群的集聚过程中,为缩短和减少高校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成本,往往会通过设立分校、建立企业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共建科学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和研发基地等多种形式进驻产业集群所在地,进而引发高校集群的产生。
以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心为例,自“一五”时期开始,围绕着国家整体的工业基地布局,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批行业特色鲜明、服务指向明确的高等学校集群。如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为核心的东北地区高等学校集群;以西安为核心的西北高等学校集群;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高等学校集群等。这些高校集群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的基础,与老工业基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共生和互动关系[3]。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的崛起,我国传统的以省级行政区域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部分高等学校的办学资源、毕业生以及科技力量开始向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新的跨区域的、以服务大经济区和产业集群为指向的高校集群正在形成,展现了高等教育结构布局除了行政力量动因之外的经济推动因素的影响。而且,新的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也正在成为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手。如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等,就是因为大学资源在某一地区的汇聚,通过知识中枢和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相关产业的集聚。这充分说明,产业集群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影响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
第二,产业集群的“群”特征使高等教育的服务方式发生着改变,进而深度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在产业集群中,企业已经不仅仅是以个别企业的形态出现,而是突出地以众多相关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集群形态出现。因而,高校对产业集群的服务,将突破“点对点”、“点对多”的服务形态,更突出对“群”服务的特征,呈现出“多对点”、“多对多”的服务模式,出现不同类型层次高校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机配合与相互融合。如此状态,将会促进跨区域、跨学校、跨专业等大跨度的高校集群、学科专业集群的出现,进而深度影响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布局状态。
所谓大跨度的学科集群,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性质和需要,不同高校、不同学科(群)之间的聚合、结合与融合。其特征:一是聚合性,是指多种学科或多个学科群的汇集与聚集;二是关联性,是指各学科聚合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和服务产业集群需求。究竟哪些学科可以聚合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学科集群,主要取决于产业集群的性质和需要。学科集群既顺应了现代学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演进路径与方式,也顺应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复杂关键性技术解决的跨学科需求,是高等教育为适应产业集群特性而进行的重大变革。
所谓大跨度的专业集群,是对应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上的岗位需求,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之间的有机聚合。专业集群的特征:一是与产业链上各工作岗位的对应性;二是各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和相近性。高校的哪些专业能够聚合到特定的专业集群中,同样取决于产业集群的性质与需要。而且,这种需要与集群产业链的人才需求直接相关,并具有上下游的互补性。专业集群的存在与产生,顺应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从业人员在相近职业中的流动性需求以及教育系统内部对相同、相近性质专业课程配置的调整与优化。
(二)产业集群的“链”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除明显的“群”聚现象之外,同时也体现出“链”状结构特征,即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产业链的上下游供应商、制造商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达成整体竞争优势。这种“链”状结构,要求高等教育的服务必须追踪产业链条的发展,促进产业链条的成熟。其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集群的链状结构催生了高等教育的链式服务,进而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和科研组织结构。产业链无疑是创新链的载体,技术创新必须附着在产业链上进行。学科作为知识的基本单元,从理论上讲,每个产业链的关键技术都能通过学科来组织攻关并实现突破;每个学科都可以为产业链提供服务,并在每个环节上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度融合。但是在现实中,产业链的形成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其产业链涉及到研发—销售—售后服务—汽车文化赛事等多个领域,更涉及到了汽车制造、机械、电子信息、新材科、软件、交通工程管理、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这种链式结构和多学科需求,使企业的技术攻关,不仅需要高校内部突破单个学科、单个项目的单打独斗现象,凝聚形成与产业链紧密结合的学科群和学科链,更需要多所学校紧密配合,形成大跨度的学科汇聚和协同,形成交叉优势和群体优势。这必然会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布局、科研组织机构与科研攻关形式产生深度的影响。
第二,产业链上各技术节点间的高度协同性,客观要求技术创新主体间的高度协同,这将对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产业链上各关键技术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使附着在各技术节点上的科技攻关项目也不可能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客观上需要建立起能够推动各项目间有机联系、互相衔接与良好结合的结构体系。这对高等学校与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与合作方式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破除人才、学科、科研、企业、经济、社会之间的壁垒,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而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创新,又有可能引起高等教育组织结构的变革。近年来,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所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高等教育传统组织结构上的一种新型的变革形式。
(三)产业集群的“网络”形态对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影响
产业集群除了具有鲜明的“群”特征和“链”结构之外,更呈现出一种“网络”形态,即集群企业与相关的政府、教育与科研机构以及金融、科技服务中介等,彼此联系、相互交织成为一种频繁互动、不能分割的网状结构。许多学者认为,“集群产业发展中将各个企业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是一种资本”[4],资本是联系集群企业与相关机构交错成网的结点。在这种资本构成中,企业的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资本作用明显,而且“在资本充裕的产业集群中,专业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速度更快,也逐渐地引起企业对教育的重视”[3]。由此可见,产业集群的“网络”形态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突出体现在教育是联结产业集群网络结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教育作为企业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才的供给方,发挥着人力资源开发、供给与培训的重要作用;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和发育成熟期,高等学校作为专业知识的承载体和知识溢出体,为集群企业的创新优势、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着重要支持。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产业集群网络结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适合的方式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作用。而这种功能与作用,取决于高等教育的结构状态,包括是否能够为产业集群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支持和技术创新支持。这必将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与布局以及创新要素的集聚方向、配置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新思路
(一)原则与目标
基于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应遵循的原则:一是将产业集群的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与性质,综合调整与优化其各个方面的结构与功能;二是将区域高等教育对产业集群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推动产业集群服务区域发展的作用发挥程度,作为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的评价标准;三是把区域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调整,目标是实现1+1>2的综合效应。评判个体高校结构的合理与否,既要看它作为个体对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与功能,也要看其在区域高等教育整体结构中的定位与作用的发挥。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的目标是: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推动区域社会发展为根本追求,建构与区域产业布局特别是产业集群布局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宏观有序的高等教育系统。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目标的关键:一是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要以层次、专业、类型上的多样性来适应产业集群以及区域社会复杂多样的需求;二是建立高等教育系统的自我调适机制,通过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反应,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产业集群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和基本适应;三是依据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适时探索以高等教育结构的超前布局和前瞻性调整,引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路径和手段。
(二)基本思路
学科是科学知识划分的基本单元,是高校组织结构、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载体;专业是高校根据学科设置进行人才培养活动的基本单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变化必然以这些基本元素结构的改变为基础。产业集群的“群”特征、“链”结构与“网络”形态,要求区域内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有机配合、相互融合,形成符合集群产业链条上各技术节点需求的结构体系。基于此,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是:打破校际壁垒、学科壁垒和专业壁垒,以组建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为核心,以建立有效的合作载体和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重点,着力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区域结构和形式结构,形成充满活力的、宏观有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
(三)主要措施
1.依据产业集群布局组建相对接的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与专业集群,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
根据我国以及各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不同区域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不同。如辽宁围绕两大基地发展优势产业,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地域化”发展的原则,重点培育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等12大类产业集群[5]。“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将重点培育90个20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预计到2020年,全省百亿以上产业集群将达到100个以上,每个市将有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每个县将有一个百亿产业集群。而且,不同地区的产业集群依据其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在性质与特色上也将各有差异。
以辽宁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为例。辽宁的石化产业基础雄厚,拥有炼油、乙烯、三大合成材料、橡胶制品等主导产业,拥有油气开采、农用化学品、基础化学原料等传统产业,以及化工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具备了上下游产业链延伸、配套的基本条件。目前,辽宁已在沈阳、大连、抚顺、辽阳、盘锦、葫芦岛和阜新等地形成了不同方向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这种布局状况,需要辽宁在区域范围内打破产学研分割壁垒,充分整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沈阳化工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省内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催化剂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农药、染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以及设置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等专业的高等学校等各方资源,分别与省内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精品钢材产业集群、菱镁新材料产业集群、医药产业集群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等对接合作,定向服务全省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产业链各节点上的技术需求、人力资源需求,对口组建跨区域、跨校际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高效地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服务。
当然,构建相关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专业筛选机制,更需要依据协同创新、合作双赢的目标,建立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专业集群对接合作的有效载体——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并形成各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以及各科研联合体、教学联合体与产业集群之间的深度合作机制。
2.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汇聚,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是建国以来多次动态调整的结果,也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自主调节和高校自我调节的综合结果。其中,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整体布局是基础框架,改革开放后以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的大规模院校调整、大众化背景下新建本科和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局部调整,是形成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结构布局的重要诱因。产业集群这种新的产业形态,在我国各区域迅速发展,已经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外部诱导因素,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集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现有高等教育区域结构状态,形成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需求的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结构布局。
以产业集群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区域结构,主要措施是推动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的倾斜与流动。由于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依赖于特定的资源禀赋条件(如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生成,往往处于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但是,自然资源驱动型、龙头企业牵引型、招商引资型等其他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仍然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区位优势等因素,这些类型的产业集群所处地区的科教基础并不一定很好。例如,辽宁本溪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营口大石桥镁制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等,都不具备相应的科教优势。为此,需要以产业集群的科教需求为导向,引导高等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向产业集群汇聚。
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的汇聚方式,既包括组建大跨度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并依托学科集群、专业集群与企业共建技术研究院、行业研发中心(基地)和各类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也包括对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进行局部的调整。如,在政府主导下推动部分高校整体搬迁至产业集群所在地,或在产业集群内新建高等学校、设立大学分校,等等。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资源向产业集群所在地理空间的集聚,将必然改变高等教育的传统区域结构,形成与产业集群关联度较高的新的区域结构布局。
3.组建技术产业创新联盟,探索符合产业集群需求的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产业集群的“群”特征、“链结构”以及“网络”形态,不仅对集群企业间的协同互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对围绕其形成的科技教育支持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也提出了协同创新的共性要求。如前所述,近年来我国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正积极探索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高等教育传统组织结构的一种新型变革。
有关学者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形态,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创造知识产权和重要标准为目标,通过产学研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形成的一种长效、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作为产业集群背景下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新型探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鲜明地体现出产学研结合中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协同创新优势。在这种结合中,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的战略目标相同,创新任务一致,联结形式紧密,行动计划周密,因而就更有利于实现各方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共用、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合作攻关,创造出创新效果倍增的局面”[6]。
2008年,科技部下发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其指导思想就是以国家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上的有效结合,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目前,我国已经组建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6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单位。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也应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的布局,探索组建区域性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从组织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等方面完善其组织架构,以作为产业集群背景下传统高等教育形式的发展与补充。
4.对接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状况,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合理性取决于其所培养人才的规模、类型、层次与外部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和满足程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预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上学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使任何组织和部门都难以提供社会需求在层次、类型、专业和数量上的准确信息。因而,追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宏观有序、大体平衡,同时用人才资源的流动与替代机制补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差距成为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
产业集群发展背景下,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对接,一方面需要强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专业、类型的多样性,以提高对外部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并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以提高其进行自我调整的灵活性。为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区域人才市场网络体系,通过汇集和各产业集群人才需求信息以及各类人才短缺、过剩的市场信号及扩大高等学校从社会上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渠道;二是要在专业设置和办学管理上给予高校更多的自,允许各个高校按照人才市场需求信号及生源情况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并确定相应的办学规模和收费标准;三是政府要组织社会力量加强对各高校同类专业的评价,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排名情况,推动高校办学、办专业实现优胜劣汰。这样,在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导向和政府宏观管理下,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将逐步趋于宏观有序和大体平衡。
总之,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经济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影响和改变着区域的经济结构和公共服务结构。这种新的产业形态,对高等教育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方式提出了不同以往的新要求,必须结合其发展趋势与特征,构建符合其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结构新布局。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波特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述评[EB/OL].价值中国网,2007-09-13.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企业[2007]2897号)[Z].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7-11-13.
[3] 魏小鹏.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9.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一、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二、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四、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分析,常用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主要有: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区域经济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发展战略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网络型发展战略模式等。其中,梯度推移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网络型模式也属于非均衡发展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源自于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aul·N·Resen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和拉格纳·纳克斯(Ragna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是最先对部门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做出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要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是以快于富裕地区的速度来发展经济不振地区,以提高其收入,从而使区域收入分配均等的惟一方法。但是,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长期为贫困所困,存在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力、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低,市场容量小等缺陷。因此,小规模的、个别部门的、个别地区的投资行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主要是由部门和区域经济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与互补性决定的。罗森斯坦·罗丹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三种不可分割性,即生产函数的不可分割性(资本的集聚性),需求的不可分割性(需求互补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要让经济不振地区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
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先发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调配合,使落后国家或区域迅速实现工业化。根据这个核心理论,森斯坦·罗丹主张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应将其全部投资的30%—40%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其投资有着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为其他投资行为创造出更多的机会。他还主张在经济发展之初,应将投资重点放在存在不可分割性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所需的重工业产品。1953年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存在着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的理论,对人均产出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的经济为何长期停滞不前做出了解释:“一个造成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因而使某个穷国维持其贫困的多种力量的循环集(a circular constellation of forces),这种循环集的特定例子并不难设想。例如,一个穷人也许没有足够的食物;由于处于饥饿状态,他的身体可能很虚弱;由于体质弱,他的工作能力就低,这意味着他穷,反过来又意味着他将没有足够的食物;如此而已。对于一个作为整体的国家来说,这种状况可以用一个陈腐的命题概括为:‘一个国家之所以穷是因为它穷’”。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区域存在两种恶性循环:一种是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就形成了供给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另一种是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又形成了需求不足所致的恶性循环。这两种恶性循环互相影响,使得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从以上分析来看,要解开贫困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必须实施均衡发展战略,即在广大范围内对各工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使各个工业部门协调发展,避免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不同工业部门中形成相互支持的投资格局,从而扩大市场规模,弥补需求不足。
均衡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措施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区域内各经济部门和产业部门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
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主张地区间、产业间均衡协调发展,通过均衡部署生产力,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目标。该战略模式注重加大对落后地区、不发达产业的投资,以使各地区、产业均衡协调发展。
均衡发展战略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区域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欠发达国家或区域要改变落后的经济现状,必须对所有的经济部门、产业和区域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广阔而充分的市场,产生足够的投资引诱,为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纳克斯认为,在经济增长的初期,之所以选择均衡发展战略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各部门同时扩大生产规模,可以相互利用便利的生产、销售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内在和外在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各部门之间相互产生需要,避免多余生产能力的形成,并加强投资力度,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经济稳定、均衡增长。
均衡发展战略模式的缺陷
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局部开发中,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区域间、部门间、行业间、产业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起到了弱化作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模式强调均衡的、大规模的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存在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化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模式,对其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均衡发展战略模式过分强调计划性和均衡增长的重要性,在现实中受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约束,使得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很难实施。这种发展战略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2.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研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地区所课题组(200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是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内涵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形成体现因地制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特色区域经济;二是各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实现畅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竞争秩序基础上的全国统一市场;三是各地区城乡居民可支配购买力及享受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人均差距能够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空间发展格局;四是各地区之间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的经济技术合作能够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和新水平的目标,形成各区域、各民族之间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五是各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各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发展模式。杨保军(2004)辨析了协调的概念,解读了协调的三个含义,即协作、调解与和谐,其中本质的含义是协作,并据此推论出区域协调发展在理论上的可能性。他把区域协调发展理解为四个方面:一是遵循区域与城市成长发展的规律;二是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要求;三是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从自然整合走向制度安排;四是通过良性竞争实践科学发展观。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合理有一个系统指标,从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其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要考虑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评估地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所占的比重以及它所起到的作用。(2)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的规模和速度是否符合当地客观条件。(3)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是否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发展需要,另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4)地域内经济发展模式和当地各个生产部门是否协调。(5)还要在当地适当地发展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一定要合理安排好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关系。
1 地理因素是区域经济中的基本要素
在区域经济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地理便是其一个基本要素,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区域经济就是研究如何以地理因素为基本因素,并以此为起点来发展地方经济。
2 区域经济在低层次上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参与各方都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但这种互补性仍存在于较低的层次上。按照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点是特别关税区和自由贸易区,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合作的初始目标并不是贸易自由化,而是更低层次的目标,主要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衔接、消除贫困、经济增长、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
地缘和人文的同源性和相似性是构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相同的地缘人文背景为双方或多方的交流合作创造便利条件。中国周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在地理上都相互接壤,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在历史上就已相当频繁。比如,图们江地区的春在19世纪中期就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商品集散地;早在两千多年前,澜沧江一带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经济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存在着“四国五景”的传统友好往来关系;中亚五国从前苏联时代就与中国新疆开展过许多合作与交流。次区域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动因是合作方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促使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了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合理配置。经济上的互补性在公河流域次区域合作中表现比较明显,在几种区域经济最明显的表现为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根据我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逐渐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的区域发展实际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基本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特别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谋求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从此进入了协同发展的新时期。
在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当前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发展活力和自主性明显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增长较快、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3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1)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体制攻坚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西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增速连续3年高于东部地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成效逐渐显现。
连玉明认为,“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破解中国未来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加快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区域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培育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支持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
(2)地区经济割据
经济上的地方、行业、团体割据已经形成,使中央的政令法令的刚性就变成了弹性。我们不搞过去的阶级斗争,不意味着阶级斗争不搞我们。贫富分化就是在瓦解工农联盟,最终西化为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就是阶级斗争搞我们。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鸭蛋理论”祸国殃民,抢劫式加速阶级分化、利益分化、形成地区、行业、团体和贫富不等的复杂经济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很难形成一致的利益诉求,工农联盟也就自动解体了,更形不成拳头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
4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意各个区域经济的特性研究。
就我省经济的总体来讲,是处在某一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但是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恐怕在经济发展阶段中,各区域是处在不同阶段的,各个区域在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一定要注意把握各区域经济的特点。要注意研究区域发展的要素、区域发展的条件、区域发展的基础以及区域发展的一些特点。比如,你这个区域是城市为主、还是农村为主?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是工业比重大,还是农业比重大?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个区域的特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略研究。
对各个区域经济而言,发展的主战略同全省和其他区域的发展战略应该有所不同。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要由各个区域各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肯定会有各自的差异;再有它的主战略是什么,它的政策的核心问题在什么地方,都是研究区域经济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我们提出的题目也并不一定都是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选择的主战略,在对各个市地、各个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根据本地实际有所侧重,并在这个主战略下,研究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坚决不能重蹈过去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的老路;坚决不能过分依赖房地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防止出现经济刚刚起步,房价已经上天;要防止区域经济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5 结束语
区域经济发展要坚决以民生经济为龙头,以人文本、关注民生来发展经济;区域经济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大有可为;区域经济发展要牢牢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为各地在党政事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区域对外传播与协作提供帮助,从而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区域合作,提高区域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国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