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5 09:29: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兴经济领域。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方针政策——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2011年初以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相继获得国务院批准,区域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我国东部沿海北、中、南三大海洋经济带。作为金融机构,尤其是海洋经济发达区域的商业银行,通过加强对区域海洋金融业务发展机遇的分析,来寻找自身业务新的增长点,是当前发展中十分紧迫的任务和重要课题。
一、浙江、宁波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简介
随着山东、浙江、广东等三大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相继出台,区域海洋经济的发展已被提高至国家战略层面,但各区域的发展方向、侧重又具有各自的特点。下面,对浙江及宁波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进行简要介绍。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浙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定位为我国重要的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我国海洋海岛开发开放改革示范区、我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我国海陆协调发展示范区、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和清洁能源示范区;提出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总体发展思路;通过扶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海洋服务业,择优发展临港先进制造业,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来规划其产业体系;通过着力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来建设我国大宗商品国际物流中心和“集疏并重”枢纽港。
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批后,宁波市政府相应出台了《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该规划的核心内容是以港航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为重点,着力构建“一核两带十区十岛”空间布局框架,加快“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在空间布局上,以宁波—舟山港宁波港区及其依托的海域和城市为核心区,重点发展“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品台,完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以环杭州湾产业带及其近岸海域为主的北部海洋经济产业带为宁波新型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主要区域,重点建设宁波杭州湾、梅山国际物流等十大产业集聚区,重点开发梅山岛、大谢岛等十大海岛;在发展目标上,到2015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5.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标箱,大宗商品市场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市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
二、商业银行海洋金融业务机遇—以宁波为例
宁波市高水平、高起点发展海洋经济为商业银行的海洋金融业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先,从整体发展空间来看,根据宁波市“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涉及临港先进制造业、港航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等四个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主要领域的项目共计194个,项目总投资5581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344亿元。具体包括临港先进制造业项目46个,项目总投资1648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874亿元;港航服务业项目61个,项目总投资2046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340亿元;海洋新兴产业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208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72亿元;海岛资源开发项目77个,项目总投资1679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058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以及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和民间投资的跟进,至少会产生6000—8000亿元的融资需求。
其次,从具体行业产业来看,需结合宁波海洋经济规划建设重点和空间功能布局,对各行业产业进行细化分析。
在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方面,北仑、镇海的石油化工产业,象山、宁海的船舶制造产业,北仑的钢铁、能源、高端装备产业,余姚的精细化工、现代机械、电子信息产业,慈溪的家电、汽车制造、金属制品产业,均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该类产业在建设实施过程中,既对固定资产贷款、一般流动资金贷款、保函、贸易融资等传统的融资产品有较大的需求,也可使保理、国内信用证等创新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得到合理的应用。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创新,它已成为引领这个时代的主题。金融创新具有研发过程较短、投入资金少、不确定性大、迅速扩散的特点,在银行创新中形成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创新是银行提高服务质量的强大动力、是满足客户需求度的积极措施,它可以有效的提升利润增值空间,从而形成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金融创新是以提高银行竞争力、提供高质量和低成本个性化的服务作为目标。开展金融创新必须遵循人性化措施、差异化方式、信息化技术、整体化规划方案等原则。与西方发达国家对比在服务经济发展上我国还有很大差距,金融创新明显呈现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需要不断适应深化改革金融体制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一员,通过对金融创新在商业银行中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把自身工作的小环境与金融大环境进行结合,探讨出一些金融创新的新思路,希望对提高个人能力有所帮助。
1 金融创新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必要性
金融创新在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
1.1 经济全球化提出的发展要求
伴随不断深入发展的全球化经济,全球经济在贸易自由化与社会大生产的刺激下快速发展,不断膨胀的国际资本在市场上的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和流动速度越来越快,商业银行落后的服务水平和固有的金融业务模式难以满足全球经济发展对资金链的依赖,无法提供给全球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使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满足全球资本市场的需要,改革和创新金融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从当前商业银行已有的业务传输路径来看,为了满足全球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在银行内部不断推动创新与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是一个必要途径。
1.2 改革金融体制提出的基本要求
毋庸置疑,在不断提高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在竞争上拥有绝对优势地位的外资银行迅速涌入,与国内银行直接进行全面竞争,致使在金融市场中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整个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当前在国内只有三百余家外资银行,其中在我国首批成功改制为法人银行的四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只分布了一百多家网点,并且在贷款业务上这些外资银行与我国商业银行一样受到存贷比上限的限制,但是在外资银行普遍超过100%的存贷比的现实情况下,对我国金融机构在短期内虽形成不了实质的威胁,然而伴随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改制和入驻,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同时,伴随买方市场在我国金融市场中逐渐定型,固有的垄断地位在商业银行中必然受到动摇,其他金融机构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必然会竭尽全力争夺市场份额。竞争越演越烈的我国金融市场,就要求商业银行不断通过金融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1.3 多样化投资需求提出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中银行在不断拓展多样化服务渠道,日新月异的金融产品为社会投资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在逐渐扩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中,社会投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满足自身的投资需求。受到有限的客户资源的限制,商业银行之间为了争夺客户资源,适应不断增加的社会投资的需要,这就要求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尽可能的创造与研发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金融新产品。
2 金融创新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面临的问题
伴随快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金融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商业银行原有的金融中介功能在逐渐被取而代之,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融资业务逐渐被各种创新融资业务取代,这就使整个金融业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商业银行原有的借贷业务与分业经营产生挑战,这就给予商业银行重要提示,金融创新在商业银行发展中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2.1 金融创新缺少整体性规划
当前各大银行已经开始注重金融创新的统一性,同时以团队营销、研发等方式将人员与部门间的分割状况打破。但在金融创新的具体工作中依然缺少必须的整体性规划,盲目随从市场的变化,逐渐形成被动的创新。与此同时,许多金融创新由市场直接转嫁而来,前期缺少对其发展前景、收益、成本及风险等进行严格论证,进而造成创新低效、重复创新等情况,有的创新产品无法创造实际效益,只是仅仅形成宣传效应。例如在银行按揭中曾经风靡一时的不指定楼盘按揭、转按、加按、减按等业务,因其手续复杂、门槛较高,造成办理业务少。这都表明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中缺少必要的有效的整体性规划,难以使自身的业务形成具有特色的竞争力,从整体来看尚处于简单、初级的效仿创新阶段。
2.2 金融创新中质量偏低
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上收效甚微,研发的新产品相对落后,创新产品数量比较少,从规模上看也很难形成竞争力。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因受到创新主体的局限,其创造更多的是初级创新产品,创新产品内在的科技含量偏低,而各家银行在业务创新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创新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同质性问题。如在金融创新中产生了功能雷同、种类繁多的各种银行卡,各家银行将金融创新的方向都放在了门类众多的银行卡上,然而此业务的低科技含量难以形成特色的竞争优势。我国商业银行尚难适应金融市场发展对创新力度的需求。
2.3 金融创新存在制度缺失与立法滞后
自从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建立以来,在我国银行业行政管理体制逐渐被市场化取而代之。毋庸置疑,在我国银行业初步实现市场化的过程中相关法律制度对防范金融风险与规范市场发展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伴随市场环境逐渐发生重大变化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这些法律制度渐渐显示出其不足的地方,例如有的地方规范化严重缺乏,有的地方过度监管。所以我国在金融创新方面急需加强立法,在金融创新中存在的制度缺失与立法滞后,将给金融创新造成诸多不便。
3 金融创新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的新思路
与历经百年发展史的西方发达国家外资银行相比,它们经过了完善的变革与发展过程,在竞争力上占有绝对优势,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才几十年,其发展模式主要是依赖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在短期内难以使我国的银行业实现实质突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吸取先进的经验,使自身的经营管理得到优化,从借鉴中加以发挥创新,善于运用国外现有的经验使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并非走他人的老路,进行简单的效仿。
3.1 提高金融创新意识
在商业银行中的从业人员具备创新服务意识是金融创新的重要前提。银行服务质量的高低是由员工的服务水平表现出来的,服务态度需要保证热情文明,用差异化的服务方式来满足差异化的顾客需要,就能够得到顾客相应的信任;要随时掌握顾客伴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金融需求,逐渐由主动型服务方式来代替需求推动下形成的被动型服务方式;为顾客制定出合理的理财计划,挖掘潜在的价值内容,解决资金问题,创造共赢的理念等实现银行的最优化利润;塑造服务先行的理念,使服务内容不断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得到及时调整,金融服务范围不断拓宽;打造金融创新理念,使金融服务的空间不断拓宽。
3.2 塑造以客户为主、市场为导向的创新理念
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源动力就是客户与市场的需求,它始终为银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各家商业银行在展开金融创新中需要准确掌握客户与市场的需求,更要对行业变化具备高度敏感性,为创新指引方向,这样创造出的新业务与产品才能被市场认可接受。认真调查研究市场是商业银行进行更好的金融创新的前提,这样才能了解市场真正的需求状况,同时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挖掘更深层次的实质,不能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这样就能发现市场缺口,抓住发展机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想实现金融创新的重大突破,就必须要追踪预测市场中不断浮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经济命脉进行准确把握,熟悉经济发展动向,进行有的放矢。
3.3 金融法规的制定与不断完善
为了让金融创新具有良好的法律空间,就需要制定与不断完善相关金融法规。在英美法系中,法律没有明文禁止的即为允许,在金融行业中广为运用该原则;然而大陆法系中,需要法律明文规定当事人的契约自由,因此当推出一项创新业务时,大家更多关注的是其与现行法律是否冲突。在经济转型的整体环境中,金融形势复杂多变,银行的金融创新实践各式各样,金融法规往往落后于创新实践,这就需要就在不断创新的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现有的金融法规是用以界定已有的金融业务,新生的金融业务可能难以用现有的金融法规来界定,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是市场发展所不需要的金融创新。因此必须修订现有的相关金融法规,对于那些银行不被允许经营的业务在金融法规中作出明文禁止,而金融法规中没明文禁止的应鼓励银行加大拓展创新业务。
4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需要不断完善和深化改革金融体制,经过深化改革后的金融业必将踏入新的阶段,与此同时挑战也是越来越大。不断进行推陈出新是任何行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适应市场主体的需求,满足时展的需要。要想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要饱受外资银行的猛烈冲击,更要不断推进金融创新,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中金融创新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5-0053-03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掀起了低碳经济的浪潮,各国纷纷加快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所谓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其实也就是把碳排放当作一个有价格的商品,可以进行现货、期货等的买卖。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的助推器,其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碳金融业务也不断拓展创新,这对全球商业和金融业来说预示着巨大的商机。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摆在我国商业银行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本文基于SWOT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相关对策建议。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优势与劣势
(一)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优势(strengths)
1.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广阔
目前,由于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基于项目的交易,我国商业银行更多参与的是依托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的金融业务。《京都议定书》未对我国碳排放总量进行限制,我国可以将境内减排量按照CDM转换成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据统计,在CDM一级市场的卖方市场上,中国占据了绝对的比重。截至2012年5月3日,全球注册CDM项目总数4067个,其中来自中国的为1956个,占48.09%,项目预期减排量占全球项目预期减排量的60.8%,如表1。因此,依托CDM的“碳金融”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并给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带来巨大商机。
2.我国拥有碳减排的成本优势
我国具有极其丰富的碳减排资源,而且是全球最大的减排市场主要的卖者,碳减排的成本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内部碳减排的成本。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一般在 100 美元/吨碳以上,而我国碳减排的成本最低可降至20 美元/吨碳,因此成本优势促使着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寻求与我国的项目合作。
(二)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业务的劣势(weaknesses)
1.对碳金融交易认识不足
我国商业银行涉足碳金融领域的时间较短,对碳交易的规则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认识不足。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业务类型较单一,主要以对减排项目提供贷款融资为主,导致其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
2.综合性人才短缺
由于碳金融业务涉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因素,因此在业务操作中需要具备精通金融、法律、管理和外语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和风险管理等认识不足,人才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短缺,从而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的大力开展。
3.碳金融交易市场机制不完善
据统计,自2008年我国相继成立了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以来,我国筹建的交易所多达100多家,但这些碳交易体系尚处于分割状态,仍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致使碳交易市场缺少价格发现功能。
碳金融交易需要能够提供项目咨询、CDM项目评估、法律服务、碳金融投资风险等的中介机构参与,以降低项目风险与交易成本,但由于目前我国碳金融交易中介机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
三、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机遇与挑战
(一)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机遇(opportunities)
1.提升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和树立品牌形象
低碳经济之风席卷全球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商业银行积极发展碳金融业务,一方面通过为节能减排、新能源等环保项目提供低息贷款、项目融资等方式,履行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其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创新碳金融产品、理财产品,打造出有特色的品牌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实现品牌经济效益。
2.激发商业银行创新的源动力,提升国际话语权
由于我国碳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业务类型相对单一,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推出新的碳金融产品与服务,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同时提高金融产品的定价和议价能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话语权。
(二)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挑战(threats)
1.金融产品缺乏创新,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面临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产品局限于绿色信贷、CDM基金和低碳信用卡三种类型,缺少相应的金融工具消除业务中面临的诸多风险。绿色信贷业务由于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同时缺少风险评级工具,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使商业银行面临信用风险;CDM项目由于缺乏金融衍生品工具,采用外币计价结算时,使商业银行面临本币升值、外币贬值的外汇风险和商业银行计算机操作系统失灵、业务操作人员失误等造成的操作风险。
2.国际碳交易规则、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
一是《京都议定书》2012年底将要到期,到期后各项制度、规则是否延续尚是未知数。我国是否要承担减排义务以及在碳金融交易中的地位等情况都不得而知;二是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配套的激励和优惠政策措施尚不完善。因此,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面临诸多变数。
3.碳关税征收的影响
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要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征收碳关税,从而降低了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优势,欲掀起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和低碳金融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
四、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意识
通过加大对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宣传力度,调动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交易的积极性,让商业银行提高认识、践行社会责任,同时深刻了解碳金融交易带来的巨大利润和市场潜力。
(二)培养碳金融业务方面的复合人才
货币是特殊商品,商业银行则是经营该商品的企业,具备支付中介、信用中介、金融服务、信用创造等职能,它通过为区域内的经济及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就成为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商业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发展区域经济的规模决定着金融规模,既有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效率等影响着金融资源的流向、流量及效率,也就是区域经济对金融具有锁定效应;另一方面,当今是金融经济社会,通过发挥货币的推动力,可促使资金流引导实物流,从而配置实物资源,所以金融资源流向、流量均会影响区域调整经济结构的方向、速度,影响配置实物资源的效率,也就是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反锁定效应。商业银行服务于某一区域,它往往扎根本土汲取金融资源,并在本土投放金融资源,区域性特征非常鲜明,是组成区域金融的重要部分。[1]所以,商业银行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一个互动和协调的关系。
二、商业银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促进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
促进银行和企业的沟通、合作是商业银行支持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条件。一是强调企业和银行之间享有平等的地位,双方在合作信贷业务时均承担着义务、责任,两者是互利的,这是促进银企合作的基本前提。商业银行切忌只顾自身利益而干预甚至管制企业经营;企业也不能为缓解自身困境而选择逃避商业银行的债务,对银行利益造成损害。二是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要建立起竞争选择关系,即银企之间的选择权力是双向的,从而形成区域内银企之间、企业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良性竞争市场,以便充分合作,收获最佳效益。三是一旦在银企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就要将其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休戚与共、互惠互利,持续健全合作内容,促进共同发展。
(二)满足区域内企业的新型金融需求
区域内企业的金融需求一般包括资本融资、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提高效率等,商业银行可通过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当好企业的融资顾问、财务顾问。[2]所以,商业银行要深入了解区域产业特征及企业需求,采取创新金融工具、金融技术及服务项目、服务方式等措施,为企业提出更合理、更可行的金融支持方案,更好地满足各类企业的新型金融需求。就拿区域内的装备制造业来说,它的主要原料是钢铁,具备以销定产、有较长的生产周期和较大的贸易进出口额等行业特殊性。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装备制造企业面临两头敞口风险,即生产成本增加、远期交货合同收益汇率受损,急需综合避险工具的支持,而商业银行就可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在为企业提供避险服务的同时增加自身经营收益。
当然,商业银行需进一步明确客户定位,积极支持区域内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商业银行可推进中间业务的深度发展,提高发展中间业务的速度与质量,将投资银行、电子银行、理财业务、现金管理、企业年金、承销债券以及资产托管等业务视作战略性的金融产品,依托对个性化综合金融服务的设计和团队营销,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同时,商业银行可推动发展信用卡业务,保持信用卡的品牌形象及市场地位,满足客户的综合化金融需求,增加客户综合收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给予区域内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支持
为帮助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解决担保难的问题,保证中小企业顺利开展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应打破传统担保方式的局限性,扩大区域担保范围,创新担保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助推^域经济发展。
一是创新担保方式,允许中小企业用自身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品牌质押贷款、个人信用、联保协议贷款、专利或知名商标质押等办理担保贷款,明确抵押过程必须履行的登记、评估、仲裁程序和相关路径。二是对区域内经营年限超过3年、科技含量高、还款来源充足、经营业绩好、市场销路广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可实行无抵押担保贷款机制,为其办理无抵押担保,由企业主或控制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即可,简化了贷款申请手续。三是商业银行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抵押担保物的种类,同时扩大其范围,挖掘有效的、潜在的抵押担保方式。
另外,商业银行要围绕中小企业实际需求,探索有效抵押物,把企业或个人的专业许可证、订单、出口退税单、海关报单、保险权利、应收账款等能依法转让的权利作为有效的信贷方式、品种,方便中小企业融资。同时,建立区域内多种组织参与、多种资金来源、多层次结构的融资担保体系,使中小企业获得信用担保,并按照《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打破动产抵押限制,允许区域内的各类中小企业凭借可靠的应收账款、适销对路的库存产品作为保证,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例如,某地区的多家商业银行保证新增贷款把中小企业作为主要客户,计划在区域投放新增贷款约80亿元,增幅接近30%,致力于将贷款需求在3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做深做透。又如,该地区的某商业银行自成立以来已经累计给当地中小企发放超过40万笔贷款,一共扶持了30多万家小企业,创造了60多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四)支持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商业银行应切实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落实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将区域内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产业淘汰掉,大力支持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一是重点支持区域内的循环经济项目,扶持发展示范园区、示范企业,拓展清洁发展项目的融资渠道。二是商业银行需根据区域内的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当地核心、支柱企业,维护经济市场稳定。一般包括光伏产业、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在贷款的期限、条件、利率及偿还方式等流程中给予这部分产业企业一定的优惠。三是商业银行要保持与地方政府环保等部门的合作,以可控风险为前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协助政府做好利民工程,提供住房、消费类贷款,解决居民的生活问题及理财问题,同时宣传并引导区域金融理念,全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在支持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时,商业银行需针对金融支持风险建立起有效的控制制度、名单管理制度,完善信贷支持制度,凭借高效、专业的金融服务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支持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各地商业银行发展迅速,金融业成为区域经济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将继续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支持作用。随着商业银行不断增大商业化运作程度,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国家赋予商业银行的责任、义务,更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务必要充分认识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路径大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为徽商银行铜陵分行)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096
1 海南发展银行的诞生与破产
1.1 海南发展银行为解决海南房地产泡沫而诞生
1995年,海南发展银行最初的成立,是海南政府为了降低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维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而采取的措施。当时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濒临破灭,很多公司出现了资金流转不畅的局面,海南省政府想要在充分利用原有资源的基础之上,解决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以海南省富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五家信托公司为基础的海南发展银行就诞生了。
海南发展银行产生之初就有很大的经济负担,不仅要履行一家银行的职责,还要解决好自己内部的财务等诸多问题。因为组成海南发展银行的五家信托公司的经营状况总体来说很不好,除了富南国际信托公司还能够自身经营外,其他四家信托公司早在几年前就被取消了经营资格,入不敷出,还留下了大笔的负债,而这些负债自然也就背到了海南发展银行的身上。但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海南发展银行不仅解决了自身的高额负债,还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盈利。
1.2 海南发展银行因政策性兼并破产
1997年,由于政策性原因,让海南发展银行陷入了更大的危机。这个对海南发展银行的倒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是让多家已不能正常经营的信用社一同并入海南发展银行。而导致这些信用社无法正常经营的罪魁祸首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大量不良贷款无法回收,大量存款到期却无法偿清等资金流转不畅的问题,同时,挤兑事件频发等问题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经过讨论,多方共同决定让海南发展银行去收拾这个烂摊子,海南发展银行接管了这些信用社并全额偿还了那些信用社的居民存款,平息了信用危机,但却给自身造成了巨额空洞。因此不得不实行“限息经营”。这一政策引起了大量客户的不满,想要清空在海南发展银行的账户,而这又导致了海南发展银行设立取款限制,进而引发了更多的不信任。这种恶性循环加速了它的倒闭。
1998年6月份,海南发展银行宣布破产。
2 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从海南发展银行最初发展势头大好,到后来的倒闭,不难看出,在银行的运营过程中,存在着来自方方面面大量的风险。如果不关注这些风险,并对它们加以管理,控制在一个合理安全的范围之内,一家银行就难以健康稳定地发展,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危机。
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等多个不同方面。在海南发展银行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发现这些风险对海南发展银行的影响。
2.1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对银行来说就面临着客户违约的信用风险。在海南发展银行的事例中我们也能看到信用风险的存在,比如说海南发展银行兼并的20多家信用社就是因为没有对信用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很多贷款变成了不良贷款,无法收回,最终导致自身无法正常运营。
2.2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的是整个金融市场中的不稳定因素,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对金融机构来说是无法掌控,只能预备防范的外部风险。在海南发展银行的事例中,海南发展银行基于自身情况实施“限息经营”政策之后,引发客户的不满,大量投机者选择清空原有账户,转向其他利率更高的银行,这一举动引起了更多个人储户的不安,导致了恶性循环的开始。整个金融市场较高利率的存在,对海南发展银行来说就属于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2.3 流动性风险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中介机构,对其自身的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流动性风险指的是银行自身库存的、或者说可以随时利用的、具有流动性的资金不足,不足以满足客户取钱的需求,进而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在海南发展银行的事例中,多次出现了流动性风险引起的问题。海南发展银行在兼并了28家自身难以运营支撑的信用社之后,为了避免激化社会矛盾,用自己的资金去偿还居民存款,以此平息了信用危机。同时造成了自身资产的巨额空洞,显现出巨大的流动性风险,自身的资金不足以支撑正常利率的存款偿还压力,资金链无法正常运转,自然就难以稳定存在。
2.4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指的是国家的政策可能对银行的发展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我国的政策下,很多银行都属于国有银行,而不是单纯的金融机构,在自身运营发展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政策的影响。在海南发展银行的事例中,政策风险是海南发展银行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在海南发展银行好不容易摆脱困境,从巨额负债中脱身,有良好发展势头的时候,一次政策性兼并又把它重新拖入了苦海,而且从此一蹶不振。由此可见,政策风险对大多数银行来说可能不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那样普遍,虽然它常常只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但它一旦出现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说带有“一击致命”的特点。
3 结束语
不仅对于海南发展银行,各个商业银行在运营中,都会面临这些风险,它们不但威胁到银行自身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社会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树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merging industrie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relies on not onl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n industry or manufactory,but also the financial support and policy guidance. Risks that comes from the aspects of emerging industries,social environment,banking sector,and challenges to commercial banks' ability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y commercial banks which are facing great opportunities. Meanwhile commercial banks need to develop suitable strategies to support emerging industries.
Key Words:emerging industries,commercial bank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2-0065-03
一、引言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面临着如何从一个“总量”大国转变为世界强国的问题。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义为“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又重点强调了七个领域,分别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决定》表明了政府发展国家高新技术导向型企业、改变现有产业布局的决心。中国是“世界工厂”,但高精密设备、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大多仍为海外企业所掌握,造成中国制造业依赖于海外的技术支持。为改善这种状况,中国企业势必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回顾欧美国家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他们都依托了不同领域的工业革命:英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与第三次工业革命。另外《决定》指出,政府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一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为现有水平的5倍(3%),若将GDP与CPI指数的增长率计入其内,将会是现有水平的13.2倍(郭鹏飞,20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金融业支持密不可分。商业银行可以借助国家支持新兴产业的契机,通过为新的技术型企业发放贷款来优化自身贷款结构。例如,建银国际正在从行业研究、Pre-IPO、IPO、Post-IPO等多方面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力争孵化和培育更多如腾讯、阿里巴巴式的世界级企业;北京市科委与北京银行合作,成立了中关村海淀园支行、健翔支行等科技型中小企业特色支行,同时,北京银行将在未来3年内向北京市科委支持的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200亿元意向性融资授信额度,其中向生物医药企业提供50亿元专项授信额度。这些都表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银行面临重大机遇。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为银行提供了调整信贷结构的契机
为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将会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相关企业发展的法规和措施,例如国家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并加强对新技术、专利以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监管,同时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这些举措提高了对新兴产业投资的安全性,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可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商业银行为其贷款的风险,提高了涉及新兴产业的企业的评价级别。如江苏省由地方财政出资设立基金,对科技贷款进行奖励和风险补偿。证券行业也加快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扩大对新兴产业的直接融资,如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接近90%,主要面向新兴产业的三板市场建设也在加速推进。这些都为商业银行调整自身信贷结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投放奠定了基础。
(二)增加了银行改善中介、咨询业务的动力
相比于国外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劣势之一就是过于依赖传统业务,而占海外银行业务40-50%的中介、咨询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新兴产业里中小型技术导向型企业会占相当大的份额,他们缺少大型企业的包括市场分析、资产分析、项目分析等在内的专业团队,而商业银行通过多年的发展,有着庞大的市场信息来源与财务分析能力,所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正是商业银行改变自身业务格局,发展中介、咨询服务的机会。
(三)为银行树立新兴产业支持者的形象提供机会
商业银行作为第三产业,同样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通过贯彻国家政策,投资新兴产业,支持那些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从而为经济服务,为我国的长远利益服务,借此在全社会树立好金融机构的良好形象。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舆论作用在产业群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就发展了潜在客户。众多有新专利、技术的中小型企业会因为某家银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形象而前来合作,其中肯定会有将来能主导市场的潜力公司。
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一)风险控制
收益与风险所呈现的正比关系,要求商业银行决策者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又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少包含7大领域,每个领域都会产生有行业特性的风险。因此银行要综合考虑到来自于新兴产业角度、社会环境角度、商业银行角度等的风险。
1. 新兴产业角度。企业新产品研发时可能会面临经费不足、中短期内没有技术突破、高速的产品换代带来的技术过时等问题;产品销售时会出现价格异常波动、对市场预测失误、汇率变动等问题;行业过度密集导致产能过剩与产品积压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会直接导致企业资源错置和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下降,竞争力下降将致使市场萎缩,并逐步导致企业破产。
2. 社会环境角度。政策变动方面有政府优惠措施调整、利率税率的波动、新法规的制定、物价指数等不确定因素;有劳动成本上升、监管力度加大、内外部举报等风险,另外能源企业还面临来自环保NPO与NGO指责的风险。这些社会环境角度的风险会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决策,影响其利润水平和形象,如忽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同样会引致企业的生存危机。
3. 商业银行角度。包括:信用风险,因为新兴市场的高风险性,企业运营过程中会发生不可控制的突发事件,这很可能造成企业无法履行其金融债务,而商业银行对新技术的了解不足、企业对金融的了解不足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更会加重信用风险;金融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融资等会涉及到多种金融工具,因此会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如对应新能源产业的碳金融工具会受利率、汇率、融资链、CDM价格及国际碳货币需求等因素左右;操作风险,来自于银行内部不规范的业务操作、不合理的操作流程或不适宜的管理模式会产生操作风险。
(二)产业分析能力不足
目前商业银行缺乏对新兴市场有足够专业背景和能对新兴市场发展方向做出合理预测的分析团队。新兴产业本身的发展就具有不确定性,对未来产品的设计趋势、新技术的研发方向、科学理论的进展情况等,对企业来说都是重大的议题,因此以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新兴产业分析团队来看,仅仅是依照产业热度进行拟合性预测,而缺乏真正能独立分析未来产业发展模式的能力。该能力的缺乏将会直接限制银行投资的主观能动性,可能造成真正的优势企业得不到资金、单一行业投资过热而产能过剩。健全商业银行的中介、咨询服务业务同样需要专业的团队,否则为企业提供无效的项目咨询,或者作为中介为企业提供不合适的投资或供应、销售渠道,都会损害银行自身的形象,更反作用于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
(三)相关金融创新和工具欠缺
目前我国银行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有一些涉足,如2006年兴业银行在国内首推节能减排项目贷款“绿色信贷”,并开发了诸如 CDM项目财务顾问、碳交付保函、CDM项下融资服务等;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建设,通过对风电项目的贷款支持,提高了绿色信贷项目比重。然而目前银行业对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缺乏金融避险产品,创新动力不足,相关的金融创新和服务仍然欠缺。这不仅加大了这些产业的融资成本,长期而言,将不利于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对银行而言,也将减少获取利润的渠道。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之策
(一)加强金融创新
为新兴产业贷款或融资时,商业银行应当跟紧行业最新动向、顺应市场的走向来使用合理的金融工具,并根据市场需要去创新、丰富金融工具。对于《决定》中提及的产权质押贷款,银行需要依靠专业团队去评估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分析该知识产权被质押后可能剩余的市场价值。还可以以企业出口创汇或其他应收款额作为质押发放贷款,但要注意用来抵押的应收款额的多少,预防因为额度过大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要开办企业专用账户,提供快捷的结算、贷款、理财、外汇管理业务,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速度与安全性。增加发放企业债券,提高债券的流动性以提升企业融资效率、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分散投资者的风险。商业银行间可以整合信息与人才资源,通过银团贷款或联合投资等,更理性地服务于大型项目,同时分担来自新兴产业的风险。加强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国际投资银行、私募基金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多种渠道支持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企业,在不违反保密协定的前提下为所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有效、及时的信息资源,以协助企业做合理的战略调整。与专业租赁公司合作,通过为新建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价格昂贵的生产设备。
(二)健全风险控制体系
首先,提高前期审核力度,避免后期贷款难以收回的局面。应当构建有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包括风险控制、预防和危机处理在内的整套风险应对流程,优化各项业务流程、管理组织结构,提高员工业务熟练水平,以降低操作风险和上级指令的逐层失真。其次,针对不同的项目,信贷的投向和力度应该有所区别。当前对于风电、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等项目,由中央企业主导,对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产业中的许多项目,由资金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唱主角,银行应该积极抓住这些优质客户,增加收入来源。相反,对于那些开展时期较短,前景和未来经营利润都不明确的项目和产业,不应该急于提供信贷,而是先通过创新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帮助落实担保、开展理财等。
(三)培养专业的项目分析团队
这是商业银行在支持新兴产业的同时保证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的前提。可以建立一个从原料供应商、新兴产业企业到经销商这一整条产业链的关系网络,方便银行自身中介业务的发展,例如为节能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寻找CERs海外买家;广泛收集行业信息并按客户需求进行量化分析,提供对市场状况、产品定位与需求情况等方面的项目咨询服务。通过这些措施加大商业银行中介、咨询业务的比重。
(四)其他辅措施
运用平面、网络、电视等媒体广告、宣讲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宣传银行支持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提高公众对新兴产业的认知程度,塑造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郭鹏飞.中国新兴产业“十年十倍”成长空间[N],华夏时报,2010-10-30。
[2]许婧、李听.曲线直投+平台服务双管齐下 银行争抢新兴产业[N].每日经济新闻,2010-11-12。
自从2001年加入了WTO,我们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以及一系列的瓶颈制约,主要表现在:1、银行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银行自身的发展。可以说,银行业的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银行内部产权结构也存在诸多不尽合理之处,同时,银行管理体制的落后、僵化,也进一步导致了资产效益低,盈利能力差。2、当前银行业务主要还是属于“分离型”,产品业务线比较狭窄,而且互不成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资产呈现出高越增长的态势,显然,此类业务的收益要明显高于传统业务比如储蓄、投资、汇款之类的结算收益。正是基于此种原因,许多银行业开始尝试办理以代收代付为核心的中间业务。然而由于国内银行的无序竞争状态,以及相关政策的原因,使得来自这类业务的收益也非常有限,而对于一些收益较高的业务如保险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理财咨询服务等,要么开展不是很顺利,要么开展进度和规模都很有限,效果、收益不是很理想。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全能化
随着WTO五年缓冲期的结束,一旦市场开放,大量外资、通讯、银行、医疗、保险等等公司都会陆续进入中国。目前,银行业的主要竞争来自国内外的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竞争,而非之前的国内同行业的竞争。就国际金融竞争而言,其主要表现为跨国银行的竞争,尤其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争夺,应对之一就是组建大型的全能化银行集团。相较西方发达国家全能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根本无力与其竞争,即使是国内金融市场上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冲击和压力难以与之抗衡。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比较狭窄,无法形成规模效益,难以组建大型的全能化银行集团,这些因素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竞争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表面上看,银行、信托、证券以及保险等金融服务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各不相同,但实际上,从它们在吸收资金时的契约签订、当条件符合时资金的归还情况来看,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即将开放的金融市场的情况下,对业务进行经营战略调整,使其积极稳妥地向全能银行转变是必要的。
第一,全能银行能降低我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一直相对单一,因此造成了硬债务与软债权同时存在的严重局面,相较西方发达国家的全能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除了财务状况差,盈利能力与其资金实力不相称外,还一直处于高风险的运行状态之中,凡此种种,都极大的影响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而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广,形式多样,有着内在的稳定性,如果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使银行的利润收入得到稳定,那么扩大业务领域就不啻为改善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所以,在国内发展全能银行对改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以及降低其金融风险有着积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全能银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迅猛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其极大的影响。其具体影响在于:首先是投资的渠道多元化,由此导致储蓄存款向资本市场的分流;其次,企业的融资渠道多元化以及对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依赖性,导致银行资产结构不对称,对现有的银行资产业务规模造成了强劲的冲击;再者,对商业银行的获利空间造成影响,使其获利空间日渐缩小,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在资本市场的强劲冲击下,向全能银行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调整发展的方向。
2.信息化、网络化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信息化发展相比,我国银行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在银行信息化方面与发达国家也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差距。但是,在人民银行的领导下,经过差不多20年的建设,在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银行在信息化战略上成绩显著,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改造基本得以实现,完成了数据大集中,这标志着信息化创新的开始。
与之同时,银行业的相关部门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对组织结构调整加强了力度,对业务风险以及技术风险加强了管理,使内部的控制机制得到完善;除此之外,通过对客户关系的管理的强化,使银行信息化从之前的以业务为中心到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得以实现;将信息技术对传统业务过程进行集成、优化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资源的整合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将银行的各项作用集中起来,进行优势互补,将资源统一进行调配,为银行的客户开发、职能管理、综合理财、客户服务、风险防范等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发展全能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势在必行,其在战略上的选择主要有:
1.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拓展银行业务。第一,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法目前并没有限制我国银行在境外经营的业务范围,因此,中资银行境外分支机构可以发展全能银行业务,比如说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等。第二,现行商业银行法并不禁止我国商业银行从事部分投资银行业务以及部分保险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把握这个机会将业务(比如说金融债券,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保险业务等)开展好,使银行资产结构得以改善、增大收益,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第三,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允许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从事金融创新以及与资本有关的中间业务,因此商业银行可以从事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一些业务(比如说,项目融资、资金结算与清算、客户理财、基金资产管理、企业评级以及项目评估等)。积极创造条件,
2.全能银行进行试点,为银行业务全能化创造有利条件并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自加入WTO后,我国分离型银行制度因国家间开放银行、证券、保险市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全能银行制度的影响,不可避免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因而在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前,我国金融业必须要做好与国际金融接轨的准备。比如说,确立某家在外推行全能银行业务较成功的商业银行为试点,准许其全面推行全能银行业务,一方面允许其在境内外并购投资银行、证券机构等,形成较完整的机构网络体系,以利于开办全能银行业务另一方面要求其根据业务发展特点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探索全能银行的内控机制。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按审慎原则对其进行严格监管,积累全能银行的监管经验,在试点阶段,可实行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分立帐目,并分别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证券监督委员会进行监管;在监管机构监管能力提高、相互协调配合加强、整个系统风险控制日趋完善的前提下,逐渐向统一监管过渡。随着我国实施全能银行基本条件的逐步成熟,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我国商业银行将全面实现全能化经营。
3.重视发展网上金融服务以及加强技术风险防范。网络银行不仅是互联网在银行业务上的重要应用,而且还是银行业自身业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同时也是当今金融创新领域的重要内容。网络银行发展到今天,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消费需求,发展前景极为可观。正是网络银行的这种快速便捷金融服务,银行与银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我们同样也要看到,网络银行将银行的业务系统暴露在互联网面前,这种新的技术风险和金融风险的挑战是极其严峻的。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安全威胁手段不断涌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使用有效的、事前的技术手段防范病毒、黑客、等金融作案事件的发生。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加强技术风险防范,如何进一步加强银行业的金融安全性,将成为今后银行业发展必须面临和解决的核心议题。
参考文献:
整体实力快速增长。近年来,得益于经济上行周期和银行业的整体繁荣,城商行迅速发展壮大。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字,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全国城商行总资产达13.96万亿元,占银行业比重从2005年年末的5.1%上升到9.49%(图1),是2007年年末的4.17倍;存贷款规模分别为2007年年末的3.65和3.61倍,分别高出同期全国银行业平均增速4.34和5.86个百分点(图2)。资产质量显著改善,资本充足率较2007年提高1.8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由2007年年末的3.04%下降到0.87%,低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0.59个百分点(表1)。
地域发展关联度高,梯队明显。目前,全国共有145家城商行,其中千亿元规模以上29家,已上市3家。总体上看,城商行发展空间主要被限定于其所属的中心城市,而不同城市之间经济总量以及金融环境的差异,成为导致不同地区城商行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全国范围看,经营绩效好的城商行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其中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共3家,分别是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江苏银行,盈利规模在70亿元以上;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至5000亿元的共9家,盈利规模在25亿元至45亿元之间;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至2000亿元的共17家,盈利规模在10亿元至25亿元之间;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的共116家。资产规模最大的十家城商行总资产占比40.82%,净利润占比37.18%,体现了较高的集中度和两极分化程度。
推进跨区域布局和整合重组。自2006年开始,城商行积极实施对外扩展战略,采取收购或入股等方式不断探索跨区经营的道路,跨省设立异地分支机构,参股异地城商行或农信社,实现地域突破,联合重组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为提升知名度,打造自身特色品牌,多家城商行相继更名,引进战略投资者,在经营决策、风险管理和金融理财等领域吸收先进经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在整合与合作方面,出现了联合重组、入股改造、合作联盟等三种模式,三种模式的具体路径和典型代表见表2。
城商行发展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第一,在放开利率管制和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后,中小机构将失去存贷款利率管制提供的实质保护,加大了城商行对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的管控难度。第二,资本约束日趋严格,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将迫使银行转向寻求高收益的资产配置,这对其战略定位、产品创新、研发及定价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三,随着业务创新和跨业、跨界业务的增多,表内与表外间,银行与信托、证券等不同行业之间,正规金融体系与民间融资之间的关联度提高,业务复杂程度上升,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增强,银行业风险特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发展扩张与风险管理能力的矛盾不断深化。与近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调控导向、投资政策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背景相映衬,城商行实现了业务规模和服务网络的迅速扩张,但同时仍沿袭了“重速度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的惯性思维。部分城商行还没有形成具有自身优势和特点的良好经营模式,风险管理机制未能形成。大多数城商行未能真正使用国有、股份制银行已广泛运用的计量风险和成本的管理工具,如资金转移定价、经济资本管理、经济增加值考核、风险管理模型等。一些银行的经营模式不具有可复制性和持续性,靠垒大户、大业务、异地业务、保证金存款、大量签发承兑汇票等手段,拉动业务规模迅速膨胀。这些新老问题使城商行全面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更大挑战,增加了发展转型难度。
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客观来说,近年来城商行的发展前有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堵截,后有银行化改革中农信社的“追兵”,处境并不乐观。目前,国有、股份制银行向下寻找客户资源的倾向明显,大举渗透或争夺中小银行市场,如近5年,山东省有7家城商行在当地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基本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创投私募、小贷典当、第三方支付也挤占了银行的传统市场,央行数据显示,2012年人民币贷款只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2.1%,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缺乏有效的战略定位与规划。城商行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和服务城市居民”的市场定位。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城商行市场定位不清,在目标市场、目标客户群体、服务方式上缺乏清晰的规划,对自身优劣势认识不清,以致走上了同质化竞争的路子。一些行仍以追求规模、速度、排名作为战略目标,热衷于跟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同时,相比大中型银行,城商行信息渠道闭塞,政策解读能力弱,趋势判断水平较差,无论是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还是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均存在偏差,难以主动放弃当前模式,在加快转型方面存在等待观望情绪以及路径依赖心理等。
城商行发展转型的优劣势分析
城商行与其他类别银行机构相比,有其固有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分析
地缘性优势。城商行往往被地方政府和市民视为“自己的银行”,与地方政府、中小企业、社区和居民关系更为密切,在处理风险和其他问题上更容易获取政府的支持。
经营机制优势。城商行专注于所在地区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客户,集中有限的资源,深化产品线的宽度和深度,相比大银行具有更强的经营灵活、信息传递快捷、决策链短等优势,有内生的产品设计能力,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群的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
信息获取优势。贷款风险主要源于银行掌握的信息之间的不对称。城商行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和时效优势,对本地市场比较熟悉,对当地客户的资信状况、经营效果掌握更详尽准确,能够较好地掌握客户经营状况的“硬信息”和信誉方面的“软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
差距与劣势分析
公司治理机制不尽完善。第一,部分城商行股东的所有者意识不强,对银行的战略规划、经营管理、风险防控、制度机制等关心不够。第二,部分机构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职责边界仍不清晰,有的董事会在经营管理上越位、风险管理上缺位,监事会、高管层在风险监督、风险防控上缺位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合理分工、有序协助、科学制衡的机制还未形成。第三,城商行股权设置状况造成了很多地方政府事实上拥有高管人员任命的控制权,董事长、行长多由地方政府提出主导意见,管理体制受外部干预较多。
管理和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其他类别机构相比,城商行偏重于存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处于竞争的中低端层面,产品上同质化、服务上趋同化的现象突出。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9.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8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12.93和13.01个百分点。此外,城商行在资金运用和信贷管理能力方面相对较弱,2013年三季度末,城商行的存贷比为61.25%,分别低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3.62、8.13和4.69个百分点。
经营惯性与政策制约的“双重约束”。从2006年开始,监管部门逐步放松了对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政策限制,取消了对城商行设立分支机构的资金和数量限制。一些大型城商行的分支机构开始在国内重要城市扎根。到2010年,全国147家城商行中的半数以上都在异地设立了数量不等的分支机构,城商行的资产规模仅在2010年就增长了近四成。2011年之后,监管部门提高了城商行跨区域扩张的准入门槛,仅允许在辖内和周边经济紧密区申请设立分支机构,原则上不允许分支机构的跨省区设立,使得城商行未来的发展转型不仅需要面临政策的巨大反差,还需要及时调整长期以来形成的规模情结和经营惯性。
推进城商行发展转型的对策建议
科学战略定位的欠缺已成为制约城商行未来发展的巨大障碍。笔者认为,城商行的发展应保持合理的梯队,对于北京银行、上海银行这样的排头兵和领军机构,可以做大做强,发展为全国性银行;对于中型银行,应着力将触角伸向周边地区,发展为区域性银行;而对于大多数规模较小的城商行来说,仍应该坚守服务本地经济的定位,特别是服务于中小企业,转向社区金融,争取“做精做细”。在明确各自定位的基础上,须注重四个方面的转向:
转型趋向,转向特色精品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城镇居民的市场定位,是过去城商行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也是未来城商行转型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在当前城商行异地分支机构设立政策收紧,以及与国有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竞争自身实力限制等的现实背景下,决定城商行在今后转型发展上“向外难出,向上难攀”。因此,城商行只能向内挖掘自身潜力,强化内部公司治理与经营管理,提高经营质效;向下延伸服务触角,强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做优质银行、精品银行、特色银行。为此,城商行应牢牢把握当前战略机遇,立足战略定位,引导转型发展,彻底转变过去粗放经营、规模增长的发展模式,扭转过去同质竞争“不遗余力”、发展小微金融“缩手缩脚”的发展理念和路径依赖,在坚持城商行转型发展“挖内、为小、做优”的总体战略定位基础上,突出“特色经营”和“错位竞争”,根据自身资本实力、管理能力、业务特点和人力资源状况,明晰目标市场、核心客户、行业投向和发展目标,巩固现有优势、开发独有优势、寻找潜在优势,避免简单模仿下的“雷同”转型。
治理趋向,转向实质有效性。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城商行转型风险防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前提。当前,不同地区城商行公司发展历史和股权结构、治理结构、与地方政府关系等现实情况各异,以及城商行利益相关者日益复杂的利益诉求冲突,这些都要求城商行不断提高全面统筹、平衡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在治理结构选择上应正视以上现实背景,坚持以有效性为宗旨,在遵循公司治理基本原则和确保机构高效、稳健运营的前提下,灵活选取具体的治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平稳过渡至“职责界面清晰、制衡协作有序、决策民主科学、运行规范高效、信息及时透明”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同时,增强城商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还应注重加强公司治理环境建设,进一步配强外部董事、监事等外部监督力量,有效发挥外部审计监督作用,独立行使职责,及时预警和提示风险。改善外部治理环境方面,地方政府应逐步减少对城商行的直接行政干预,加大对城商行历史包袱化解的帮扶力度,为城商行的发展提供好的外部环境。
一、国外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综述
(一)早期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学者开始了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并且发展迅速,至今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
早期银行效率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银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经济究竟在多大范围内存在。Alhadeff(1954) 最早对银行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1938-1950年间美国加州210家银行的效率测算分析,提出银行业存在递增的产出规模效率和递减的成本规模效率。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学术界对银行效率的研究重点扩展到银行是否存在范围经济。Kolari和James(1987)运用聚类分析法设计了“双产品业务范围经济效率模型”,将美国约600家银行按照各类业务占比情况分为农村类、城市类、批发业务类和零售业务类,之后进行范围经济假说检验,提出当经营的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时,各类银行都具有降低成本的范围经济效率。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对银行效率的研究转向了分析银行管理和内部资源配置上来,即银行的前沿效率。Leibenstein(1966)将前沿效率定义为X-效率,即除规模和范围影响之外的所有技术和配置效率,是关于整合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产来生产给定的管理水平的测度。
(二)银行效率分析方法的相关研究
基于前沿分析的银行效率研究方法共有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两大类。参数方法可分为随机前沿法(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SFA)、自由分布法(Distribution Free Approach,DFA)、厚边界分析法(Thick Frontier Approach,TFA)和递归厚边界方法(Recursive Thick Frontier Approach,TRFA)。Isik和Hassan(2002)运用SFA方法研究了土耳其商业银行的效率,结果表明,土耳其商业银行平均利润效率显著高于成本效率,然而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高的利润效率并不一定需要较高的成本效率。非参数方法可分为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和无界分析法(Free Disposal Hull,FDH)。Sherman和Gold(1985)第一次把DEA引入银行业作为效率评价的手段,研究了某商业银行14家分行的经营效率,结果认为,DEA有利于判断分支机构营业绩效。Sathye(2003)运用DEA方法对印度银行业的产出效率进行研究,发现印度银行的平均效率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其私有银行的效率低于国有和外资银行。
(三)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Krishna Amy(2003)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评价了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效率及其变化,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并且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指数的贡献,而非技术效率变动。Birgul Sakar(2006)以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土耳其商业银行的绩效为研究目标,通过运用Malmquist指数与DEA方法相结合分析了土耳其商业银行的绩效受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
总的来看,国外学者对银行效率的研究已十分成熟,研究对象由最初只关注各国内银行间的效率比较扩大到分支机构对单个银行效率的影响,由发达国家的银行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的银行。研究内容也涉及了成本效率、技术效率、Malmquist指数等多个方面,其研究结论对于我国银行效率研究以及银行业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综述
在我国,1998年开始有学者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随后,很多学者开始应用DEA方法对银行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等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学者对于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虽然在方法和内容上仍然落后于国外的研究,但是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一)采用DEA方法对商业银行综合技术效率的相关研究
薛峰、杨德礼(1998)最早应用DEA方法测度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而评价银行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效率。赵旭(2000)采用DEA方法测算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效率,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认为1993-1999年间效率提高但盈利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管理费用失控。魏煜和王丽(2000)运用DEA法分类测算了1997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报酬,认为提升银行效率的主要途径有限制固定资产购置、杜绝可贷资金的盲目增长、提高职工素质。刘汉涛(2004)应用DEA测度了2000-2002年间四大国有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结果表明,规模无效是导致技术无效的主导因素,四大国有银行规模报酬均递减,越来越多的股份制银行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二)采用DEA方法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配置效率、X-效率的相关研究
迟国泰、杨德和吴珊珊(2006)应用DEA方法计算了中国商业银行每年的成本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指出技术效率低是引起国内商业银行成本无效率的主要原因,而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在配置效率上并无显著差异。杨大强和张爱武(2007)使用DEA方法从标准利润效率和替代利润效率两个角度研究利润效率,测算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6-2005年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较为显著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
(三)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陈刚(2002)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1994-2000年12家商业银行的追该效应和前沿面移动效应,指出银行相对效率的提高可能是银行间内部竞争压力所致,此外,银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逐步放宽管制改善外部环境十分必要。张建华(2003)利用DEA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测算了1997-2001年我国41家银行的效率值,并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不断提高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可以使国有商业银行在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提高其资源配置率。王付彪等(2006)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8-2004年的技术效率及其分解值,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呈现递增趋势,之后又利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商业银行的生产率改进状况,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改进大部分源自于技术进步。
通过对国内银行效率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为正确评价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制定提升商业银行效率的战略方案,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Milind Sathye. Efficiency of banks in a developing economy:The case of India[J].European Journal Operational Research,2003,(148).
[2]赵旭.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0(6).
[3]魏煜,王丽.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一种非参数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0(3).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S)优势分析
1.资金规模雄厚,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差距已经大幅缩小。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资产质量大幅改善,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流动性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2.由于先天的本土因素,我国商业银行拥有明显的经营优势、客户资源优势。本土文化优势既可以对内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凝聚力和服务品牌,也有利于更好的沟通、了解、满足客户的需求。3.历经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和与国内外资银行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都得以大幅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均有明显改善,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高。主要的盈利因素在于主营业务的较快增长、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营业成本的有效降低以及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W)劣势分析
1.盈利模式单一,对利息收入依赖性强,凸现业务结构失衡、拓展乏力等问题,国际化实力和经验不够,仍然是以内向型为主。产品服务创新能力不足,在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远的情况下,蕴含了极大的潜在市场风险,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过分依赖利差收入的特点十分明显。2.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落后,导致一方面人员多、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和高端管理人才,现有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上,我国商业银行依然与外资金融企业相距甚远。3.IT技术应用滞后,对于IT技术给银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和持久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随着网络经济和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数字化银行开始崭露头角,银行卡、网上银行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竞争中争取主动的关键,如何融合传统渠道的优势和电子渠道快捷的优势,构建IT渠道模式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4.缺乏科学、系统、明确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机制。我国商业银行在远景目标、客户定位、业务和区域市场拓展策略等战略性问题上存在明显的趋同化现象。对中小客户资源的利用开发严重不足,严重依赖对公客户,存在着大客户流失的危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机会(O)分析
1.政府支持。我国商业银行享受国家调控政策,抢占扩大内需后的国内市场,占尽先机。中央政府近年来也加大了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力度和步伐,从财政注资和体制改革两方面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2.中国金融市场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还有相当大的成长空间,为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乐观的市场预期。
(四)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威胁(T)分析
1.国内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使得市场竞争的范围日益广泛,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商业银行的许多高端客户早已进入外资银行的视野,外资银行在加强经济中心城市核心地位的同时,以此为根据地向周边乃至全国辐射的趋势渐趋明显,这将给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冲击。2.综合化经营是当今国际银行业的主流趋势,国际先进银行已经在综合化经营上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与之相比,国内商业银行长期处在国家严格的分业经营政策的约束和监管的环境之下,欠缺综合化经营能力和银行业务创新能力。3.相对于西方行之有效的信用档案建设和信息共享体系,即我们常常所说的“黑名单”制度,我国的市场信用环境缺失,相关法规的配套显然还不够完善。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对策研究
(一)以重视本土化发展和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共为目标
随着国内银行逐步走向世界,如何通过开拓海外业务已真正成为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一流银行,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和未来业务的发展重点。首先要选择成熟的国际金融产品为平台,逐步构建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产品序列。另外,充分利用我国外汇储备较为充裕,逐步开展项目融资、证券经纪、衍生金融证券、货币互换、国际并购咨询等新兴业务,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提高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强调业务与机构国际化的同时,必须看到国内这一庞大市场的重要意义。只有在国内这一尚未充分竞争的富饶土地上站稳脚跟,才能够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
(二)完善业务结构,实现综合化经营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弱势以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其经营模式应该定位于以传统的核心业务经营为主,围绕传统业务拓展核心业务。不断寻求产品创新、产品多样化,对现有的产品整合和改进,推陈出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不管是基于发展战略还是服务形式都要不断进行变革,以吸引不同的客户群体。努力打造竞争优势。提高品牌的社会美誉度,集中精神做好品牌营销,将银行品牌价值与文化因素密切结合,提升品牌内涵,注重用产品丰富品牌,更要用品牌带动产品。
(三)强化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