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5 09:29: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普宣传内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D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24-02
七何分析法又叫做5W2H分析法,由WHY(为何)、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HOW TO DO(如何做)、HOW MUCH(花费多少)七个方面组成,通过七何分析法可以快速将问题分析清楚,了解每个环节存在什么问题,对于项目开展以及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都有很大帮助。本文运用七何分析法对消防科普宣传工作进行分析,为促进国民消防安全素质的整体提升提供参考。
1 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七何分析
七何分析法分为WHY(为何)、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HOW TO DO(如何做)、HOW MUCH(花费多少)七个方面,以下分别就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消防科普宣传的主客体、科普宣传的时机选择、科普宣传的阵地选择、消防科普宣传教育的内容和重点、科普宣传的形式以及消防科普宣传的经费保障七个方面进行分析。
1.1 WHY——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做消防科普宣传教育这件事?首先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是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人们把消防科普教育与防火、灭火并列,合称为消防工作的三大支柱[1];同时消防安全要靠“防”来保证,“防”要靠消防素质来支撑,消防素质包括消防意识、消防技能、消防管理等方面[2],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消防科普宣传教育来实现,只有当消防技术被公众充分理解,并转化为公众的能力、常识的时候,才能充分体现出它的价值,才能切实成为全社会消防安全的保障。
同时消防科普宣传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求,我国政府和消防界对消防科普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增强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基础和治本措施,是预防、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对保障国家稳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消防工作的一部分,更是社会安全稳定的一大保证,消防工作的社会化是实现全社会消防安全的必经之路。
1.2 WHO——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主客体
谁来参与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这个问题包含着主客体两方,消防科普宣传教育的主体是来做宣传教育的人,客体是接受宣传教育的人。根据《消防法》第一章第六条可知消防宣传教育的主体重点是政府、教育部门、劳动部门以及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主管部门等[2],客体包含所有公民。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项工作的主体与客体并非一成不变的。例如,消防部门组织某校学生进行消防科普教育培训活动,某校学生自发组织志愿队,深入社区进行消防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某校学生首先充当受教客体,之后成为志愿者转变为宣传教育主体。以上的分析说明,消防科普宣传教育的参与者范围非常广,我们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人人参与消防”的良好局面。
1.3 WHEN——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时机选择
什么时间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在合适的时间开展工作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的开展宣传教育。“119”宣传日、“110”宣传日等传统的集中宣传日,特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的警示教训时段,学校开学、放假时段、入冬入夏等火灾高发期时段等时间是开展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有利时机。宣传教育工作不应只是走走过场,开展集中宣传教育工作要选对时间,同时平时要不间断的进行广泛深入的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1.4 WHERE——消防科普宣传教育的宣传阵地选择
在什么地方开展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有利的宣传阵地对科普宣传教育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集中性、大型的专题宣传教育活动阵地毋庸置疑要选在人流量大的地段,通过传单彩页、宣传栏等形式使尽可能多的民众感受到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同时联合主流媒体跟踪报道,迅速扩大科普宣传的影响力。除了集中开展专题宣传之外,消防科普宣传教育还可构建常态化的五大平台时时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一是构建人员密集场所宣传平台;二是构建社区、农村、企业宣传平台;三是构建学校的宣传平台;四是构建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短信等一系列的宣传平台;五是构建消防科普宣传主题基地工作平台。宣传阵地的选择也要根据具体的宣传内容来确定,在不同的宣传阵地,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1.5 WHAT——消防科普宣传教育的内容和重点
什么是消防科普宣传教育的内容?重点又在哪里?消防科普教育是指通过大众传媒以及各类社会组织科教、展教、宣传等方式传播消防法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国民安全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消防科普宣传教育是消防法规、消防知识的社会普及活动,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和普及性的突出特点[3]。消防工作既是一项带全局性、实实在在的工作,也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科普宣传的内容要涉及到司法、管理、建筑、设计、医疗等方方面面是不现实的,因此消防科普宣传教育的重点应立足于基础性、全民性、普及性,将能切实影响到安全的知识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普及,选择现实生活中实用的和急用的知识进行普及和推广,对消防意识、消防法规和消防基本知识进行全民重点科普宣传,同时有针对性的对需要用到特殊消防知识技能的部门、人员进行单独重点培训教育,力争全民重消防、懂预防、能自救、会他救,提升全社会的消防安全素质。
1.6 HOW TO DO——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形式
以什么形式开展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消防科普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必须全方位、多渠道的开展。消防科普教育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多年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常见的宣传形式有:宣传彩页、宣传板、宣传栏、标志标语、LED提示语、电视电台公益广告、短信提示、培训会、消防演练、专题文艺演出、主题教育基地等,所有的宣传形式都有一定的宣传效果,但又都存在局限性,开展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要将各类宣传形式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多管齐下,以多元化的方式深入到社会的各层次中去,同时消防科普宣传要开展好三个结合:专业培训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宣传教育与整顿治理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4],还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实行群防群治,层层落实消防科普宣传责任,切实做到全面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1.7 HOW MUCH——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经费保障
怎么保障开展消防科普宣传的工作经费?要解决经费问题,单靠政府全额拨款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很难做到宣传教育的全民化。同时,在当今市场经济大发展的社会环境下,无消费促进将不利于国民消防安全素质的全面提高,将消防宣传市场化、产业化是未来保障消防科普宣传教育经费、做到消防科普宣传全民化的一条新出路,通过积极的发展消防博物馆、消防科技馆、消防安全培训教育产业、消防传媒产业和消防中介产业等,将消防科普宣传工作逐渐的市场化、产业化,使其自身能够创造价值,从而使其从产业化中获取经费,与此同时也在产业化中深化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2 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政府主导,规范化、常态化、实效化消防科普宣传工作
有政府牵头主导的工作,在我国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快速有效的开展。国家政策支持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化,渗入到全民生活、生产中去,实现宣传工作常态化。此外,消防科普宣传教育工作不是一段时期、一两场活动就能够解决了的,要重视消防科普宣传工作的基础性和长期性,切忌急功近利,切忌应付走形式。
2.2 消防科普宣传教育法制化、市场化
消防科普宣传的法制化包括内容的法制化和方式的法制化。宣传内容要仅仅围绕《消防法》及配套规章制度等,切实的将民众需要的知识、必备的知识纳入到宣传教育的范围之内。宣传方式要紧紧依据七何分析法的“怎么做”、“做什么”来开展,防止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消防科普宣传教育的市场化是解决消防宣传经费保障、创新形式的一条道路,市场化发展是适应当今时展的合理方向。同时在市场化的道路上法制管理要时刻进行,以防止市场的盲目性和混乱性。
2.3 消防科普宣传教育要深入、细致、有针对性
消防科普宣传教育要深入,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切忌群众知道火灾的各种危害,但是却不深究怎样防火、灭火,切忌仅仅知道理论上的知识,而不懂得实际应用,在书本上、口头上获取的知识,远不如亲手实践而得的知识记忆深刻,要深入的进行科普宣传,而不只做表面功夫;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要细致,不仅仅要做到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要将宣传教育工作细化到社会各层次,切忌有麻痹、轻视思想;科普宣传教育工作还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地点、不同人群、不同时间,要有不同的、指向性的宣传教育内容,切忌一概而论,不分重点。
2.4 消防科普宣传工作要不断创新保持新鲜活力
科普宣传不仅仅是喊口号,更不是照本宣科、走过场、摆花架子。由人类接受认知知识的规律决定,要保持知识的有效接受,就必须要保持知识源的刺激性、新鲜持久,人们接受消防科普宣传教育时,如果宣传教育内容、形式老套程式化,便不再具有刺激性、新鲜性,对于宣传教育的接受者来说,缺少足够的刺激源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更别谈引导他们认知、熟记这些知识。消防科普宣传要多思考、多创新,通过形式多样、内容活泼、易懂易记来保证影响深入、效果持久。
参考文献
[1] 何杰.消防科普教育满足国民安全素质建设浅谈[N].人民公安报,2009-7-8(003).
和田县有210个行政村,其中县级科普示范村有51个,每个村都有科技书屋(农家书屋、东风工程书屋),具有一定的科普文化宣传基础,其中有10个科技书屋基础条件比较好,设施完善,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宣传效应。和田县科协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利用10个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农村科技书屋,打造了科普杂志专栏,每个专栏配备10余种400本科普杂志,形成一定的科普文化宣传规模,为开展科普文化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丰富栏目内容
和田县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配发的《知识与力量》、《科学与生活》、《林果业实用技术》、《畜牧业实用技术》、《农村科普》、《生活科普小常识》、《农村政策热点问题解答》等科普杂志全部搬上科普杂志专栏。并将结合本县产业特点和科普工作实际,自我撰写开发的《核桃品质提升技术》、《红枣高产种植管理技术》、《家禽(鸡)养殖技术》、《和田县农村科普手册》等科普宣传资料一并搬上了科普杂志专栏,尽力丰富科普杂志专栏内容,汇集广大农牧民需要的方方面面的科普知识,努力将科普杂志专栏办成农民自己的科普书屋。
创新工作方法
办好农村科普杂志专栏的标准就是让广大农牧民群众接受教育,提升素质,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服务。和田县农村科普杂志专栏工作方法是:一是每周定期开放科普杂志专栏,让广大农牧民群众前来阅览学习。二是允许农牧民群众自由借阅,以便带回去边学边生产。三是本着节约成本、方便群众的原则,将好的实用技术篇章复印成宣传单,结合农业生产节气,进村入户地发放宣传,帮助农牧民发展生产;将好的科普常识篇章复印成宣传单,利用“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之际,进行广泛宣传发放,提高广大群众科普素质。四是将好的科普杂志选送到县乡广播站,定期进行广播宣传,强化宣传效果。
规范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G20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3-0088-02
作为思想性、科学性、公益性极强的科普宣传工作,一向坚持利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为载体予以实施。而通过手机终端进行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内容传播的手机媒体,成为一种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信息传播载体。因此,积极探索研究将手机媒体作为科普宣传新载体进行发展,对于搞好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008年以来,山西科技报刊总社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手机媒体作为科普宣传新载体加以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 科技手机报刊的概念及其特性
1.1 科技手机报刊的概念
手机报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被称为“第五媒体”。
所谓科技手机报刊,就是基于传统纸质媒体与电信增值服务平台合作孕育出的科普知识传播新方式,它将科普知识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户及时阅读到最新的科普知识。科技手机报刊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科技传媒完美结合的信息技术产物。
科技手机报刊的面世,不但为传统科技传媒带来新的活力,而且对打造新型科普宣传载体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科普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2 科技手机报刊的特性
作为一种新的科普宣传形式,科技手机报刊具有以下特性:
1)科普宣传的个性化。科技手机报刊能够按照用户需要提供分类科普知识。目前,手机用户可通过发短信或登陆相关网站的方式订阅科技手机报刊。根据约定,科技手机报刊在每天不同的时段内,为用户提供快速、精炼、实用的科普信息。而传统科技传媒信息面对的是不特定人群,信息不具有专门化。
2)科普宣传的即时性。传统科技传媒的受众必须寻找特定时间、空间内的固定载体才能接受科普信息。而几乎遍布全球的GPRS网络设施使得手机能够为人们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获取科普信息,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
3)科普宣传的互动性。科技手机报刊用户收到信息后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及时发送到运营商后台,传受者之间没有距离感,能够实现直接交流互动。而传统科技传媒下的受众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科普信息的状态,即使能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将意见和观点反馈传播者,但这种反馈在即时性方面和科技手机报刊相比难以望其项背。
4)科普宣传的低成本。对内容提供商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把用户需要的科技信息通过策划、搜集、加工、整理、包装,发送到移动平台,移动再发送给用户,而用户只要拥有一部彩信功能手机,订制了科技手机报刊,就能及时获取科技信息。除了手机报信息采编、加工的基本费用和运营商的运营费用外,这种科普宣传对成本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 科技手机报刊作为科普宣传新载体发展的意义
2.1 什么是科普宣传载体
科普宣传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环节。科普宣传不论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何种方法,利用哪些形式,都需要有相应的信息传播运载工具,才能把科普宣传内容从传播者送达传播对象,科普宣传中使用的这种运载工具就是科普宣传载体。
科普宣传载体按照其表达形式进行分类主要有文字类、语言声音类、图像类、音像类和实物类等五大类。传统的科普宣传载体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图书、磁带、光盘、板报、科普画廊、科普大篷车、科普挂图等,这些载体已经发挥和继续发挥着重要的科普宣传作用。互联网是新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新兴科普宣传载体,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2.2 发展科技手机报刊的意义
从科普工作的基本方法来看,科普过程就是一种大众传播的过程。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媒体已经逐渐被公众所接受,所以科技手机报刊的创办和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科普载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宣传范围广。科普宣传的目的是向大众宣传科普知识,传播科技信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多,这种科普宣传范围会越来越广,受众会越来越多。
二是传播速度快。从受众来说,一人一机,随时随地,接受科普宣传极其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三是宣传费用低。通过科技手机报进行科普宣传,没有印刷成本,没有发行费,较平面媒体、广播媒体、影视媒体、户外媒体、流动媒体的费用要低得多。
四是满足个性化需求。通过媒体与用户互动,用户可以有选择地接受科普知识和信息,使科普宣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咨询。
3 山西科技手机报刊发展的实践
3.1 发展现状
山西有1 800万手机用户,其中农村用户500万,约占30%多。手机短信年收入达26亿元,日均3 000万条,高峰时可达7 000万条。2008年1月28日,山西科技报刊总社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推出了《山西科技手机报》,同年10月组建山西省数字科技传媒中心,专业从事数字科技传媒建设。目前,中心已开通17份手机报刊,用户达5万余,成为山西乃至全国拥有手机科技媒体最多的单位之一。2009年9月,山西科技报刊总社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合作增开7份手机报,使山西科技手机报刊覆盖山西所有移动通讯终端,预计2010年内用户有望突破10万。
山西科技手机报分科技综合类手机报1种,即《山西科技手机报》;“三农”类手机报7种,包括《农民手机报》、《今日农业手机报》、《果农手机报》、《菜农手机报》、《养殖手机报》、《农资手机报》、《村官手机报》;特色类手机报刊5种,即《实战管理手机报》、《时尚私生活手机杂志》、《环球博览手机报》、《品味女人手机杂志》、《今日文摘手机报》;专属群体类4种,即《大学生手机报》、《今日健康手机报》、《体育手机报》和《山西教育手机报》。
3.2 服务特点
一是媒体联动。山西科技报刊总社拥有两报两刊(科学导报、山西科技报,科学之友杂志、科幻大王杂志)和10多个科普网站,拥有17 000多个遍布全省行政村的“一站、一栏、一员”户外媒体,拥有800多个每天都在更新的社区科普报栏,拥有1 500个联通省、市、县(市、区)、乡、村的“农科110”服务站(点),还拥有两辆价值各70多万元的流动媒体――科普大篷车及数百块科普展板。此外,与山西电视台合办了《科技直通车》电视栏目,与全省各地市县电视台合办了《科普大篷车》电视联播节目。山西科技手机报刊与上述媒体相互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影响力大。
二是延伸服务。各手机报都有互动平台,通过互动平台用户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编辑部随时解答用户难题,不断调整和完善编辑思路,想方设法满足用户需求。2009年7月9日,有菜农反映种植的10多亩番茄结果期间出现严重卷叶,面临绝收。“农科110”专家通过《菜农手机报》告诉他“番茄出现严重卷叶”可能是生理性卷叶和病毒性卷叶两种原因,并向他介绍了防治措施。根据专家的建议,这位农民朋友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叶绿素和各种营养成分,增强光合作用,有效激活植物细胞,促使作物对所需养分的超强吸收,确保了番茄增产增收。
三是权威实用。为办好山西科技手机报刊,提高其权威性,真正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山西科技报刊总社把省内知名的各类专家、科技实业家特聘为顾问,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农科110”的100多位农业专家为“三农”类科技手机报刊建言献策,为农民点题答卷,根据农时需要指导农业生产,随时回答农民在手机互动平台上提出的问题,很受老百姓欢迎。
4 山西科技手机报刊发展的启示
手机报刊是发展新兴媒体的必然选择。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媒体应运而生。手机报作为第五媒体,是一种朝阳产业。手机的产生并成为未来传播媒介重点开发的对象,已是大势所趋。
4.1 手机报刊是科普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
科普宣传一向主张利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为载体,而发展科技手机报刊正是创新科普宣传的必然选择。山西科技手机报刊创办以来,积极配合山西省科协的科普活动,所有重大科普活动都有手机报刊参与宣传。山西省科协同时下文要求各级科协都要充分利用手机新媒体,以此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创新途径。如今,山西科技手机报刊已成为山西科普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4.2 手机报刊是科技报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
科技类报纸最辉煌的时候曾创下全国报业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骄人业绩。但近年来,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和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多数科技类报刊发展走向低谷。科技类报纸要重振雄风,必须创新,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的跨越。
4.3 数字媒体必将引领未来科技传媒发展
手机报刊改变了传统报业形态,同时也影响和带动科普宣传事业发展。报纸出版单位要顺应时展潮流,制定数字媒体发展战略,加快向数字媒体转型,发挥新闻和原创内容优势,占领新兴产业的制高点。手机报无疑是未来科普宣传的主渠道。
5 发展科技手机报刊要注意的问题
5.1 把握市场细化
把公众需要的科技信息经过分门别类的编辑加工推荐给不同的受众群体,是科技手机报刊尽快占领市场的关键所在。山西科技手机报刊的17种手机报刊,每种都有各自明确的定位,针对各自的读者群设定了相应的传播内容,符合手机的分众传播原则,有利于吸引受众。
5.2 坚持内容为王
目前,许多手机报报道内容过于依附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不是直接翻版报刊,就是简单加工包装,自己策划、原创的内容很少,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当前,手机媒体还处于受众阅读习惯培养阶段,具体到科技手机报刊,从发展初期就健全完善自己的采编体系和专业人员队伍,这是克服内容同质化现象的重要一环,也是未来手机报刊发展的重要举措。
5.3 搞好部门协调
手机报运营采用的是合作制,即报刊社提供内容,通讯部门提供技术平台。除了取得管理部门的支持,一定要加强组织机构间的分工协作,它关系到科技手机报刊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平台各部门间合作,就是要合理配置资金、技术、人员、设备,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平台的良性循环,保证手机报刊得到健康发展。
5.4 扩大市场营销
围绕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任务,结合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为内容,以增强社区科普工作服务能力为支撑,以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为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二、目标任务
完善和发挥城区科普画廊和社区科普宣传栏等科普设施的宣传主阵地作用,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开展以“科技之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建设高科技成都全民科普行动”等为重点的科普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以“安全、健康、节约、科学、文明”为主题的科普进社区活动,同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科普资料的整理工作,使科普工作指标达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满分标准。
三、主要任务及要求
(一)科普设施建设
1、科普活动场所:街道应有一处科普活动室,由街道科协和科技办负责,选择好地点,名称根据当地街道名挂牌为“中和街道科普活动中心”。科普活动室应开展科普培训、科普阅览、科技作品制作、咨询、影视播映等活动,科普工作安排、科普干部工作职责上墙。建立科普活动室的档案资料,对科普活动内容进行登记,收集科普活动的计划、信息、图片、新闻报道等相关资料。
2、科普宣传栏:每个社区应有一处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栏保持整洁美观,无破损,日常管理维护由社区落实专人负责。如发现损坏或丢失,要及时报告并修复。科普宣传栏的内容要贴近居民,宣传党的政策,为辖区居民提供科普知识,内容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社区建立科普档案(包括*年以来的科普宣传栏更换记录、更换图片、社区科普志愿者名册、科普活动材料以及相关照片)。
(二)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
街道、各社区利用辖区单位的资源优势、挖掘和发现辖区内人才,将热心科普工作的人员组织和团结起来,分级成立科普志愿者队伍。社区科普志愿者不少于5人,街道科协科普志愿者不少于20人,各级科普志愿者队伍做到有组织、有机构、有名册、有活动、有考核,建立相应的吸纳机制和奖励表彰机制,完善科普志愿者工作档案。
(三)科普活动及宣传
结合3月“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5月“全国科技活动周”、9月“全国科普日”、“建设高科技成都全民科普行动”等大型科普活动主题,在全街道范围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科普志愿者在每个社区各开展一次科普宣传活动,同时,针对社区重点人群,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科普活动。街道组织3场次科普巡展进社区,开展社区科普报告、讲座6场次。开展社区科普文艺创作汇演活动,培训社区科普文艺骨干,提供科普文艺作品,组织科普文艺节目创作、排演,以街道为单位汇演,广泛宣传。各种社区科普活动统一标识为“‘四进社区’—科普××活动”。编印科普资料,为社区科普活动、宣传栏提供科普资源,编印适合社区群众的科普资料分送社区每个家庭。
四、保障措施
1、成立“中和街道科协、科技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二、活动主题:人文*、科普*、创新*
三、活动时间:2009年11月14日至11月16日
四、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科协
协办单位:市经贸局、教体局、科技局、*局、农业局、林业局、行政执法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日报社、广电台、吴宁街道、虎鹿镇
五、活动内容
2009年*市第四届科普节,坚持科普性、实效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精心策划,求实创新,重点开展四项活动:
1、开幕式暨广场大型科普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2、青少年科技活动;
3、科普惠农活动;
4、专题科技报告会。
各项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项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等详见附表。
六、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2009年*市第四届科普节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决定成立"2009年*市第四届科普节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市委办)*(市府办)
*(宣传部)*(经贸局)
*(教体局)*(科技局)
*(*局)*(农业局)
*(林业局)*(行政执法局)
*(卫生局)*(人口计生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科协)
*(科协)*(科协)
*
2009年*市第四届科普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的筹备工作和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科协,张正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杜召荣、陈国跃、斯群胜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七、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市第四届科普节是全市性的重大科普活动。活动项目多,涉及面广,为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各成员单位和参与活动单位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落实专人负责这项工作。特别是各责任部门和单位要指定分管领导抓好科普活动项目的准备工作。各学会、协会要确定一名联系人员专门负责准备工作,名单于11月13日前报科协办公室(联系电话:*)。
2、完善科普知识平台,加强对科普设施的管理,加大投入,配备各类科普图书、报刊等现代化宣传设备,使用好各类科普设施和资料做好存放整洁完好,使用方便有效。
3、科普知识平台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2:30-5:30)
4、健全各项规制度和作档案,做到制度上墙、记录薄齐。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5、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栏的日常管理,及时更新内容。
6、选拔农村科普宣传员,定期对科普知识宣传员进行培训。挖掘农村科技人才,组织相关科学技术、生产技能、科普知识等专业培训。
7、组建群众性自我服务的科普组织,建立至少10人的科普志愿者队伍,加强对科普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并定期开展科普志愿活动。
科技创业志愿服务队
队 长:
副队长:
成 员: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大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培养大众的科学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水平。科普宣传是指通过多种社会教育活动、多种媒体对科学知识进行传播,以此达到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营造出一种“热爱科学、理解科学”的浪潮。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既能够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又能够较好地影响到科普宣传参与者,而科普场馆是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资源,务必要采取多种措施,发挥科普场馆在科普宣传中主阵地作用。
1.积极推介让科普场馆扩大社会影响
从目前来看,在大中型城市中具有较为丰富的科普展教资源,广泛分布在学校、科研院所、科技馆、企业、社区等,尤其是小型的科普场馆更是广泛分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除了很多广为认知的科技场馆之外,还有大量的并不为人熟知的科普场馆,如高淳区武家嘴农业科技园、南京江宁智能电网博览馆、建邺区兴达社区科普馆、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南京园区)、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宁海路街道海洋教育国防馆等,这些科普场馆的运营成本低、特色鲜明,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科普宣传教育提供较好的途径与渠道,但是很多公众并不知道这些科普场馆的具置,甚至有些科普场馆闻所未闻,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何在社会科普网络中纳入这些“藏在深闺”的优质科普场馆资源,这是“发挥科普场馆在科普宣传中主阵地作用”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一些方式人手:一是利用电视台、日报、科普网络、知名度高的科技馆等进行友情推荐和介绍;二是在一定范围人群中发放“科普旅游一卡通”、“科普地图”、“科普护照”等;三是结合各个城市现有的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定制打造科普旅游线路,争取把科普旅游打造成科协系统的品牌活动项目,让科普真正成为公众的一种生活方式。
2.大力扶持帮助科普场馆解决实际困难
有相当数量的科普场馆存在着运行经费紧张、展馆门庭冷落、展示手法陈旧等多个困难,已经对科普场馆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严重地制约。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科普场馆在科普宣传中主阵地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大力扶持和帮助科普场馆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要在四个方面人手: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多组织开展科普场馆发展座谈会,对科普场馆的发展思路、自身定位等进行把脉献策,并且还要多鼓励科普场馆的工作人员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其次,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分层次培训方式提高科普场馆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例如四川某市就开展流动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培训,此次培训邀请了四川省科技馆技术员到场对流动科技馆科学表演、实验操作、展品展具操作维护、球幕影院操作以及展厅管理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科技辅导员管理流动科技馆能力和科技辅导水平,增强了做好巡展站点辅导工作的信心。然后,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科普场馆运行经费不足的问题,可采取科普场馆自筹、社会赞助、政府拨款等多种渠道。最后,政府还要制定出优惠政策举措奖励给那些科普工作做的好、向社会免费开放的科普场馆,并且还要向民间运营的科普场馆适当倾斜“优秀科普志愿者”、“优秀特色科普单位”等指标,并且对获奖单位给予一定的经费奖励。
3.科普场馆要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发挥科普场馆在科普宣传中主阵地作用,这就对科普场馆的运营管理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科普场馆为了让群众满意、观众获益,在开馆过程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努力从三方面提高科普场馆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充分认识公益性的深刻内涵,为公众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平台、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平等便捷的服务。二是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科普场馆馆内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三是及时更新展示内容。不断更新、完善现有展品的同时,根据观众需求,不断推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主题展览和科技常识,让科技馆永葆活力,让更多观众共享科技魅力。
以浙江省平湖市科普活动中心为例,自启用以来,在省、市科技馆和市科协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科学.技术.人类”的发展主题,努力探索方法,不断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基层科普综合场馆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全市科普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是立足中心,积极探索,提升展教内涵与水平。以科技双节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共有100多名专家和科普志愿者到中心指导和参与活动,发放科普资料2万余份,展出科普图版300多块次,受益群众近5万人次。积极开展周末主题活动,以“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为目标,开展了“科学小实验”、“趣味小手工”、“走进大自然”、“深度看展品”四大系列、80余项的科普主题活动。
二是面向基层,协同合作,扩大科普宣传影响力。2016年,中心联合市教育局、各有关学校大力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先后把科普知识带入全市10余所学校。积极参与基层科普小场馆建设,引导镇街道、社区科普活动中心、学校创新实验室等发挥好作用。还通过“科普进社区”、“科普进集市”、“科普进军营”等形式,积极推进社会性科学教育和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市民关注科普,参与科普。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231
近年来,虽然气象局一直以服务社会公众为工作重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气象科普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尤其是在防雷科普宣传方面。但是,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应对气候变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在为气象科普工作提供良好发展平台的同时,也使其不得不面临着新的挑战,加上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科普宣传工作机制,因此,就目前而言,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不容乐观。
1气象防雷科普工作的意义
11降低雷电灾害损害
气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正频临危险边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其在给社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外,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雷电灾害是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事业的迅速发展,其对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建设等的影响也日益增大。
12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提供基础
由于提升气象服务工作质量是发展符合我国社会特色气象事业的关键,而要想有效推进气象事业的发展,就必须始终坚持“为大众服务,造福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气象防雷科普宣传作为气象服务发展的一部分,在充分保证其服务的安全性、公共性以及资源性等前提下,不仅有利于民众、政府以及地方党委等对基层气象工作的了解与支持,有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并推进地方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以为科普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现状
21指导思想落后,缺乏创新性
单方面灌输是气象防雷科普宣传中常用的手段,即通过气象部门统一制定需要宣传的防雷信息,并以世界气象日的集中宣传为主,辅以开放气象台站与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等方式进行大规模宣传,是当前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主要形式,由于此宣传形式单一,严重缺乏创新性、持续性以及多样性等,加上其指导思想早已跟不上时展需求,无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民众的需求,或未能引起社会公众的注意,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深入了解防雷看科普知识,从而产生深刻印象,因此,宣传效果不佳,而如何与时俱进,对现行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指导思想进行有效创新,在与社会公众互动的基础上制定防雷科普宣传工作内容,使气象科普工作具有特色,以此有效吸引社会公众注意,从而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则逐渐成为了气象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2宣传重点不明确
由于受不同地域、地形以及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所出现雷雨天气均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相关气象部门在开展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向社会公众重点强调相关的气象防雷科普知识,而且还应针对特殊区域或社会公众进行具体的、针对性的宣传,尤其是雷雨天气多发地区,以此让其充分掌握防雷的相关知识,从而自觉提高防雷意识,最大限度减少雷电灾害对自身生命财产的损害,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却并未做到这一点。
23宣传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科普宣传队伍的建设在扩大我国科普宣传事业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就防雷科普工作而言,在目前的实践宣传工作中,由于部分气象部门较缺乏专业的防雷科普人员,因此,以研究气象防雷为主的专家不得不参与进整个宣传工作中,这不仅影响了气象防雷探究工作的进度,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气象防雷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建立一支专业的气象防雷科普宣传队伍尤为重要。
3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对策
31创新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指导思想与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由于社会公众受不同文化程度限制、从事行业需求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于了解气象防雷科普内容的目的存在较大差异性。在开展防雷科普宣传工作时,必须有所侧重,并针对不同社会公众的需求,适当调整宣传内容,例如,在有线与卫星电视防雷方面,在部分地区,尤其是较偏远、落后的山村地区,由于通信网络不发达,绝大多数的电视信号接收器均安装于室外,一旦出现雷雨天气,其极易成为雷击的主要对象。因此,在开展防雷科普宣传工作时,应重点强调此问题,并向其提出安装避雷针、以特制材质管道对外设线路进行绝缘处理等建议,从而起到良好的防雷作用。
32狠抓宣传重点
近几年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诸多地区均出现了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不同程度的气象变化,具有较大破坏性的持续性雷雨天气,由于地区气象部门的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不到位,尤其是未加强较偏远山村公众对防雷的认知,导致其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与承受了较大的生命安全威胁,因此,在开展防雷科普宣传工作时,必须严格把握重点,对特殊地区与特殊公众等进行重点宣传,例如,通过电视、电台以及报纸等传播媒介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雷、避雷安全知识宣传等,定期对其进行防雷知识测试与防雷安全培训等,要求其在遭遇雷电灾害时,能够在具备一定自保能力及自保条件的情况下,做到互救与抢救财产等,以此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33加强科普宣传队伍建设
要想有效改善防雷科普宣传工作队伍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就必须积极培养,并不断提高气象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等,要求其在能够全面了解防雷科普宣传工作重要作用,并全面了解与掌握气象防雷的基本知识,相关农村雷电事件的应急措施以及有关气象网站使用与维护等知识的前提下,自觉投身于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中。此外,各气象部门还应制定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并对防雷科普宣传工作进行细致化划分等。
34采用多渠道与多形式宣传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因此,防雷科普宣传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脱离传统的单一宣传形式,将信息网络平台作为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媒介,根据社会公众的喜好与习惯等,通过多渠道,以轻松、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内容丰富、新颖的防雷科普知识传授给社会公众,例如,通过编写诙谐的防雷短诗发送到社会公众的手机上、每天在微博中更新防雷科普知识、积极组织并开展气象防雷知识大比拼活动、通过大型网站首页进行防雷科普知识宣传以及不定期开展防雷安全培训等,从而有效保证社会公众均能够有效掌握防雷、避雷的方法。
4结论
总而言之,虽然现阶段内我国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但是,防雷科普宣传工作作为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势必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探索阶段。因此,在实践宣传工作中,为有效落实好各项科普宣传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从宣传内容、宣传形式以及指导思想等方面出发,才能切实做好气象防雷的科普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1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社区以科普日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在广场开展为期科普宣传活动。现将活动内容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为了在社区内形成具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社会性和经常性的科普工作新局面,社区决定利用“全国科普日”这个有利的契机,在社区内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为保证科普日活动的全面开展,社区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成立了活动筹备小组,并将各项工作责任到人,形成主要领导具体抓,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局面。目的是想通过开展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公众的科普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满足社区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增长的需求。形式的发展要求我们的科普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不断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使社区科普工作逐渐受到老百姓的喜爱和认可。
二、营造氛围,开展活动
我们开展以“科技在我身边”的主题活动,在社区内展出了科普展板,将社区内科普宣传橱窗、科普图片资料更换一新,参加了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营造科普日氛围。
三、工作扎实,成效显著
科普日系列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受大家的普遍欢迎。通过科普日活动的开展,努力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对进一步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提高广大群众科学素质打下了基础。
社区通过各种活动,营造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抵制伪科学的氛围,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社区居民普遍感到,社区内的欢声笑语,人人亲切相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文明、团结、健康、祥和的新气象。
四、存在的问题
为了做好这次活动,我们对此项活动做了详细的分工和部署,尽量做到不漏掉每一个环节。此次科普活动开展,使居民们普遍提高了对科普工作的认识。当然还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动的内容较少,思路不够创新,在有些细节方面还有疏漏之处,虽然在开展科普活动之前,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和动员,但参与的人群还是不够。
今后,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使社区的科普工作走上科学、规范、公众化的轨道。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那么开创科学、文明、和谐新型社区的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近日建设社区在辖区开展以“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
活动中,建设社区通过黑板报、公告栏、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居民大力宣传科普主题知识:一、普及传播发展理念,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求,大力普及宣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二、大力倡导创新创造创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普及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激发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三、大力促进公众了解高新科技,围绕科技最新成果,让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展示体验交流中,感受前沿科技魅力,了解科技事业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四、大力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围绕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及时、准确、便捷为公众解疑释惑,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破除封建迷信、弘扬科学精神。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让辖区居民对科普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社区中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文化氛围,为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3__年__地区全国科普日活动,是由__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和__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主办,全省活动的启动式主会场及相关省级活动也安排在__。活动期间,省市区在__地区共集中组织了81项活动,开放了21处社会科普场馆。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度科普工作主题“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__地区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由“科普资源开放”、“节能在我身边”、“保护蓝天碧水”、“社区健康服务行动”四大板块组成。现将“全国科普日”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
按照中国科协、省科协的统一要求,__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__年科普日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对科普日活动进行了全面地安排和部署,为全市科普日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重点活动为引导,大造活动声势
9月15日上午,在省会南郊公园科普乐园的前坪、__社区和__区科技馆,一场以“__地区全国科普日—科普资源开放日”命名的中心会场活动,拉开了__年科普活动日的序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教授在启动式上向市民发出倡议和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节能减排意识,掌握节能减排方法,养成科学、节约的生活习惯,共同创造碧水蓝天、健康和谐的美好生活。
__区中小学生现场演示的“奇思妙想”科普展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省、市领导和院士们一道,兴致勃勃地观看孩子们充满想象力和童趣的表演。“有趣的水实验”等青少年创新成果,引来许多游人围观、拍照,连参加科普游园的中国科学院姚守拙院士、周兴铭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官春云院士等也被吸引,饶有兴趣地在一旁认真观赏、指点。
三、“科技大餐”受农民热捧,新农村建设劲吹“科技风”
全国科普日”活动得到了全市各区、县(市)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成立“科普日”活动领导小组或组委会,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的充分保证。9月15日前后,五区四县(市)在境内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吸引了大批城乡居民参加。
各市县科协积极联合各有关单位,举办以“新农村、新环保、新生活”为题的农村环保科普宣传行动正在进行。大批科普志愿者上山下乡、进村入户,举办保护生态环境科普展览,进行环保产品推介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办环保实用技术知识培训讲座,开展农村“六个一”环保活动。
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4为进一步落实区科技局“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望湖社区利用社区宣传栏、科普挂图、悬挂横幅等方式进行科普知识宣传,通过积极开展科普培训、社区益民、科普惠民等相关活动,让居民能够积极参与科普活动。科普活动总结如下:
一、社区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科普教育活动。
望湖社区联合辖区合肥市第四十八中、望湖小学分别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科普教育活动。通过模拟灾害预警,让学生们都能够参与其中,科学的掌握地震灾害逃生技能。此次活动开展参加人员三千余人。
二、社区举行了以“全民创新,人人有责,人人可行”为主题的科普知识进社区讲座。
我社区举行了以“全民创新,人人有责,人人可行”为主题的科普知识进社区讲座,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此次讲座以卫生健康科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免费测血糖、测血压、免费义诊活动。活动期间共派出医护人员8人,发放宣传材料423份、免费测血糖108人、免费测血压286人、发放健康教育问卷120人份收回108人份。
三、开展社区公益大讲堂之亲子沟通与儿童绘本阅读科普宣教活动。
望湖社区开展社区公益大讲堂之亲子沟通与儿童绘本阅读科普宣教活动,通过专家与家长的沟通正确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的科学的助孩子们快乐的成长。此次活动参加社区公益大讲堂67人,发放儿童绘本70册,本次活动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
在今后,望湖社区将进一步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多元化开展科普教育实践活动,让科普理念能够深入每个居民心中,能够进一步践行全民创新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等科普理念。
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5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度科普工作主题“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由“科普资源开放”、“节能在我身边”、“保护蓝天碧水”、“社区健康服务行动”四大板块组成。现将“全国科普日”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
按照中国科协、省科协的统一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科普日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对科普日活动进行了全面地安排和部署,为全市科普日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重点活动为引导,大造活动声势
在省会南郊公园科普乐园的前坪、社区和区科技馆,一场以“地区全国科普日—科普资源开放日”命名的中心会场活动,拉开了科普活动日的序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教授在启动式上向市民发出倡议和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节能减排意识,掌握节能减排方法,养成科学、节约的生活习惯,共同创造碧水蓝天、健康和谐的美好生活。
区中小学生现场演示的“奇思妙想”科普展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省、市领导和院士们一道,兴致勃勃地观看孩子们充满想象力和童趣的表演。“有趣的水实验”等青少年创新成果,引来许多游人围观、拍照,连参加科普游园的中国科学院姚守拙院士、周兴铭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官春云院士等也被吸引,饶有兴趣地在一旁认真观赏、指点。
三、“科技大餐”受农民热捧,新农村建设劲吹“科技风”
全国科普日”活动得到了全市各区、县(市)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成立“科普日”活动领导小组或组委会,在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的充分保证。五区四县(市)在境内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吸引了大批城乡居民参加。
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33-01
气象科普工作是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服务社会公众这一中心需求,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呈现高发频发趋势,同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使人们对天气、气候变化越来越关注,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气象科普工作,对提高公众的气象知识储备、有效应用气象预报产品和增强灾害防御本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聊城市气象科普工作现状
近年来,聊城气象部门在气象科普工作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属市县气象台站定期或不定期对中小学生或大学生开放,把他们请进来或派遣专家讲解气象科学知识和灾害防御措施,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气象观测、体会影视主播、感受人工增雨防雹,让青年学生感受气象的奥秘和科学;通过每年“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安全生产咨询日”等契机,积极组织或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重大科普宣传活动,开展科普讲解、发放各类气象科普宣传画、灾害防御明白卡及气象资料,不断将气象科技向街道、社区、工厂、农村传播;借助报纸、电视、短信等传统媒体及网站、微搏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气象科技新动态、新成果,解析天气气候现象,普及科普知识。
聊城市气象科普馆始建于2003年,坐落在凤凰苑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内,建筑面积逾1 600 m2,采用现代装修理念及科幻风格。展馆内有大量展板、灯箱、图片、气象探测设备、立体电影、小球大世界、趣味性游戏等各类模型或实物,安置了雷电模拟器、人影发射装置模型、自动气象站等设施。先后被山东省科协、山东省气象局(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气象学会)、中国科协命名为“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年接待参观者在2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万余份,起到了较好的教育宣传效果。
2 气象科普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2.1 形式固化
多年来主要依靠气象日等活动契机开放气象台站和科普馆、专家讲课、媒体推送等形式进行科普,缺乏更加新颖多样的形式。
2.2 内容单调
缺乏多样性、创新性,讲解气象科技知识多,与经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内容少。
2.3 缺乏协作
与其他部门、行业协同科普的成效不大,有效协作的机制尚未建立。
2.4 缺乏演练
科普多为知识讲解和图像图形演示,模拟场景不够,公众缺少参与感,缺乏提高防灾减灾应急工作实战能力的演习演练。
2.5 覆盖范围有限
传统形式科普的受众人群有限,新媒体影响的范围非本行业能掌控,对广大农村居民也缺乏有效的科普措施。
3 对策
科普工作是一个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经常性的民生教育工程,应由政府主导、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共同推进,从而形成发展合力。从国民素质教育抓起,开展广泛的科普教育宣传并组织有效的演习演练,强化与部门及行业的协作,加强科普队伍建设,提升公众防御灾害包括气象灾害的意识和避险自救的能力。
气象科普还应兼顾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公众能不能听得懂、用得上各种气象信息产品,是衡量公共气象服务效益的主要标准,而“听得懂”和“用得上”离不开通俗化的气象科普,因此科普的形式和内容应更具通俗化、大众化,更贴近百姓的生活。
3.1 强化国民素质教育
将气象等科普教育特别是避害自救知识,分类别、分层次列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从青年学生抓起,逐步提升全社会公民的科学素养。近年来,聊城市政府组织编写发放《聊城便民手册》,将气象灾害避险措施和应急处置纳入其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普及效果。
3.2 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宣传
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发制作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气象科普作品;充分利用现有电视、广播、手机、电话、电子显示屏等气象信息手段开展气象科普宣传,不断提高气象科普公众覆盖面;继续利用气象日、科普日、防灾减灾日等活动日做好开放和宣传工作;积极发挥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为提高社会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避险自救能力做出更多的努力。
科普内容上应更多元和开放,新时期社会公众对气象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气象科技发展本身有着难以逾越的瓶颈,如天气预报和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的不足,这些也应该作为新时期气象科普的重要内容,争取公众对气象的理解和支持。
3.3 开展应急演练
在气象科普教育活动中,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以学校、部门、社区、村庄为单位分类别开展气象科普专项演练,采用模型展示、灾害场景等讲解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原理以及如何防御气象灾害科学知识,增强科普教育的生动性,同时检验知识掌握及应变能力。
3.4 强化与其他部门行业的协作
强化与科协、民政、农业、教育、环境、交通、旅游等部门协作,强化与电力、汽车、拓展等行业的结合,深度挖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科普资源,让科普更具针对性。
3.5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气象部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加强与媒体、应急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协作,广泛开展针对性的科普教育;积极发挥基层气象协理员、信息员的作用,强化广大农村地区遇险自救的能力。
3.6 完善科普设施建设
推进互联网+气象科普网络共享服务。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气象科普场馆,加强气象科普教育资源建设,推进气象科普网络共享服务,加强气象科普示范工程建设,实现气象科普业务化、常态化、社会化发展,气象科普资源更加丰富,多元化的气象科普信息传播机制进一步健全,深入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培训。
4 结语
基层气象科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将不断发生变化,惟有紧跟时代的步伐,集思广益、强化创新,将科普纳入整个气象现代化体系中协调推进,并且不断完善科普网络,强化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才能持续有效地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刘林霞.对做好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气象,2005(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