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6 15:28: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学素养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学素养的意义

篇(1)

一.文学素养的内涵

文学。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

素养。素养,谓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宋 陆游《上殿札子》:“气不素养,临事惶遽。”《后汉书・刘表传》:“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素养与素质同义,这一说有待商榷吧)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

二.基于中职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古诗积累意义

篇(2)

关键词:

医学类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语文教学

医乃仁术,医者仁心。医学本源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古往今来,无不把医学视为仁慈之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医学类高职院校作为医学教育的特殊群体,既有医学院校的基本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同时又有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医学教育相比,医学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往往过于重视“就业导向”。这种人才培养的功利主义思想,强调岗位知识“必需、够用”,突出专业技能训练,淡化人文素养教育,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应有的人文素养。但丁曾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很难用科技来弥补。”可见,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护工作者,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因此,医学类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著名语文学家于漪曾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文作为医学类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拥有实施人文素养教育丰富的资源和独特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发挥语文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

1语文课程提高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独特优势

1.1语文课程拥有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丰富资源人文素养是人们关于人文知识、人文能力、人文精神的素质和修养,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1]。相较于医学类高职院校其他人文课程,语文课程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人文素养教育资源。如《论语》《孟子》中“择善而从”“身正令行”“言必信,行必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渗透着坚韧不拔、甘于奉献的美德教育;《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现出旷达洒脱;闻一多的《红烛》“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通过论述对待职业应该持有的责任心和兴趣,帮助学生端正职业态度,培养敬业精神。《敬畏生命》指出“善的本质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高度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灭生命、损害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石缝间的生命》展示了“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石缝间的生命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阐述了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语文课程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素养教育资源,是其发挥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基础条件。

1.2语文教学“润物无声”,能够潜移默化提高高职医学生的人文素养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的大幅度下滑,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低下、内在学习动机不足,使得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难度加大。同时,高职医学生多处在青春发育后期,思想尚未成熟,行为相对幼稚,对人生、社会缺乏理解和认识,崇尚自由,反感约束,排斥单一的思想灌输和道理说教。相较于其他人文修养课程,语文教材精选的均是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美好的人性。依托这些作品,能很快让学生进入“美”的情景,在心灵深处树立起精神的楷模和道德的榜样。这种不从正面切入而是曲径通幽式的教育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感受和领悟的空间,更易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共鸣。这种“润物无声”的效果,是抽象空洞枯燥的说教和命令式的训诫所达不到的。如《最后一片叶子》中,患了肺炎的琼珊把窗外墙上的常春藤叶子作为生命的守托,看着叶子一片片飘落,她绝望地想,等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来,自己的生命也就去了。然而,同患肺炎的老画家贝尔曼,在最后的那片叶子飘落的晚上,顶风冒雨为琼珊画上一片树叶来伪装成最后一片树叶,给了琼珊活下去的希望,使她战胜了病魔……贝尔曼老人最终与世长辞了,只留下了他这“最后的杰作”———一片常春藤叶子。这片叶子像一位神医,治愈了琼珊的肺炎,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又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贝尔曼老人善良的心灵,反射出伟大的舍己为人精神的光芒。学生读完课文着实为琼珊的命运紧张了一番,为苏艾的友谊感叹了一番,为贝尔曼的无私震撼了一番。学生体悟得越深,越能用人性的温暖去抚慰病人,进而树立责任意识。这样的效果,往往是其他形式的人文素养教育难以企及的。

2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2.1不可把语文课变成思想品德说教课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既要完成字、词、语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读、积累、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以提升人文素养。但是,如果篇篇课文、堂堂课都不顾字、词、语句、修辞、语法的讲解,过分注重挖掘作品思想内涵、人文精神,以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只会把语文课变成思想品德课,失去语文课原本的意义。

篇(3)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16-01

一、提高中学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本体价值分析

一个教师如果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他的生活就会充满情趣。梁启超曾经论述过审美与生活情趣的关系。他说:“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的功用,在于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为有趣。换句话说,是把那渐渐坏掉了的爱美胃口,替他复原,令他‘常常吸收趣味的营养’,以维持增进自己的生活康健。”他还独创性地提出了与美术家相对应的“美术人”的概念。他说:“人类固然不能个个都做供给美术的‘美术家’。然而不可不个个都做享用美术的‘美术人’。生活充满情趣、丰富多彩,教师也会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宽容的心态去对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活乐趣。教师审美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品格的发展。通过审美活动,教师可以培养浪漫主义的情怀,从一个更高和更全面的角度去审视和创造自己的生活,超越现实功利的困惑,更多的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从而使生活的境界不断攀升。

二、提高中学语文教师审美素养利于学生个体审美的发展

篇(4)

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文课成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语文基本训练课,在教学中应把课堂预习放在首要的地位,把它看作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并且立足从中年级开始,就教给学生极具操作性的预习方法,这样从中年级渐入高年级,从课内到课外,从消极被动到积极自主,循序渐进地要求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他们感到自己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在任务完成之后给予适当的反馈,让他们看到成功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到高年级特别是小学的最后阶段,一定能进入“自主预习”的佳境。这样逐步形成自学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能学”。

二、自主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实现“想学”的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达到这个总目标,首先要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导游”,引导学生去语言文字里探幽发微,欣赏“险峰”的无限风光。在课堂外,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拓展阅读的范围,从自我的阅读中提升审美体验,把阅读作为一种身心愉悦的活动,提高阅读兴趣。这样逐渐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奋点,让学生从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从“让我读”到“我要读”,并自觉地生成为“我要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哲思深邃的文章,教师要善于从这些文章入手,引导学生,激活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阅读的兴趣浓,课堂效果好,才能达到“想读”“好读”的理想境界。

三、自主表达,培养作文能力,实现“会学”的目标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两方面的能力:一是阅读能力,二是写作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应该是明智之举和疗疾之药。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入手,以阅读为起点,从兴趣入手,激励成功,教给方法,指导做人,变学生怕作文为“乐作文”“会作文”。平凡而真实的生活感受,经过教师浓缩提炼就会有穿透力和心灵辐射力,这能促进学生感情的激发,思维的扩展。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教师就可以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诱发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情感素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表达思想,形成体验――积累――打磨――升华――表达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识地用丰富的感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用最真切、最简练的文字,写出自己心尖上的一霎那的感动。

四、自主积累,培养实践能力,实现“坚持学”的目标

篇(5)

人文精神,最早发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在我国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文化界的展开。我比较认同的人文精神含义大致有以下三点:即尊重个人经验、维护个体尊严、尊重个人思想。表现为对人类遗留下来的种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人尊严的维护,价值的关心;并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和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是一种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素养,是指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德性、气质修养、价值取向,其内涵包括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社会学,人文学的知识素养,创新能力和不断发展自己的潜能、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良好的人际交往力,能与人和谐相处的沟通能力。

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质量、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核心就是对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就是关爱生命。中国自古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就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西方古代医学人文精神也是如此,《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家唯一之目的就是为病家谋幸福;《迈蒙尼提斯祷文》写道“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因此,“仁爱救人”、“救死扶伤”就是古今中外医学家将医学人文精神渗透到诊断、治疗、护理等临床活动各个环节之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文明价值在尊重人,关心人。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主要结合医学伦理课程进行。

2 当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我国的医学生多数为理科生,由于我们的高考制度影响,很多高级中学几乎不开设文科课程,造成理科学生对文学的缺乏,进入医学院校后,又几乎没有人文学习的环境,学校的人文教育力度也不够,所以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提高不明显。

医学院校重视医学教学和科研,轻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折射出医学院校不够重视人文教育。加上医学教育课程负担重,往往造成医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摄取,而对文学知识不够重视,进而表现为人文功底薄弱。

社会责任感不强,作为医学生,本应具有维护医术的圣洁和为医学事业的献身精神,而现在的医学生多受功利主义影响,只埋头于自己的学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奉献精神,对社会,人文不关心。

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强,表现为不适应大学校园集体生活,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出现表达障碍,有的出现心理孤僻,对老师敬而远之,对同学也是离群索居。

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下降,由于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医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医学生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有交往障碍、冷漠自卑、焦虑抑郁等。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下降缺乏创造力,我们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应试教育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产生了标准化思维障碍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下降,更不会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和创新发展。

3 结合医学伦理教学,塑医学生人文精神

为了更好应对医学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必须培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文素养。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位置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医学院校必须借力医学伦理课教学塑造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1)医学院校要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确定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学观。医学教育领域、医学院校主要领导、各部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医学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性要达成共识,这是塑造医学人文精神的主导因素。

2)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文关怀应在医学教育中得到发扬和光大。我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和理学思想家提倡的“人文”的内涵都体现了尊重生命、重义轻利的人文精神,值得我们医学教育工作者继承和借鉴。《黄帝内经》就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论述,可见生命的珍贵。爱人就是同情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在崇尚科学精神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传统文化,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

篇(6)

(一)丰富大学生的情感。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是体验他人情感、震撼自己心灵的过程。大学生涉世不深,对人生感悟浅薄,在形形的文学人物身上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人类复杂的感情。比如:霍桑《红字》中的海斯特传递给读者善良、宽容、忍耐,爱情、母爱与友爱的伟大等优秀的品质;梭罗的《瓦尔登湖》传递给读者的是大自然的纯美和宁静、人类的暂时孤独感、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不一样的美感。在实际交往中,这有助于增进对他人的谅解和信任,有助于和他人建立长久的友谊。感情丰富的人都富有同情心、爱心,善于为他人着想,心态平和,态度谦虚,敬重他人,知道感恩等基本的人文素养。这也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前提。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素质被行为化为乐于助人、礼貌待人、温文尔雅、乐观向上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感染和迁移的功能以及扩散与泛化的规律,这种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交际方式会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提高整体的人文素养。

(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首先,英美文学是世人公认的西半球的优秀人类精神活动成果,也是东方文化孕育长大的大学生们精神和思想营养的重要补充。千条人生路、万种生活态,每个人亲历边角而已。如果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感悟缤纷的世界、丰富的人生,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借鉴于优秀文学作品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其次,经典文学阅读有益于人的性格、气质塑造。英美文学名著是智者洞察世界、体验人生的智慧结晶,是伟人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思想成果,大都具有超凡的教育指导作用。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一直深刻而恒久地影响和感召着世人。

(三)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精力旺盛,富有激情,可塑性强。让他们充分认识文学对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指导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优秀文化。阅读中思想的共鸣、情感的波动将潜移默化的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阅读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女主人公卑微的出生、恶劣的生长环境、痛苦的遭遇,足以让当今的大学生反思自己应该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个社会、感恩这个国家、感恩父母无偿地给了自己这么多。当今中国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改革与进步,包括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文化价值观念等。在优越的社会环境、安逸的生活条件下,部分大学生迷失了方向,丧失了理想与斗志,重物质和利益,多多少少人生观发生着扭曲。国家正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国梦也就是十几亿中国人的个人梦。因而,大学生有必要运用文学赏析来打造精神、坚定信念、修正世界观、实现梦想。文学作品中传承着人类优良的人文精神,能够培育大学生理智、健康地追求真、善、美,能够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恪守道德防线、维护人格操守。

篇(7)

根据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提出的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保证语文课程能够利用其涵盖的优秀文化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将更多人文素养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因此,对人文素养融入语文教学活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语文观念的树立

语文学科在特点上主要表现为工具性、人文性两方面。从现行大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看,其中工具性特征往往被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言文,教师更侧重于对其中的特殊句式、虚实词等进行剖析,完成词句分析后再做翻译。这种讲授方式完全忽略文章内容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学生以厌倦的心态被动接受知识内容,影响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事实上,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对于高中语文中的许多优秀作品,在讲授过程中更应以其中的文化精神作为重点,教师自身需感悟作品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授。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陈情表》《项脊轩志》,前者侧重于至情至孝,后者强调至情至性,所涵盖的人文精神能够为学生所青睐。因此,教师应注重树立人文语文观念,利用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打动学生。

二、教材中人文精神的挖掘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上也发生较多明显的改变,在赋予语文教学内容工具性特征的基础上,更强调其人文性特征,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领悟生活真谛,培养人文情趣。但如何从教材内容中挖取人文素养内容,是语文教师需考虑的重要内容。以《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内容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李白的境遇进行剖析,将李白不惧权贵、狂放不羁等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再如,《离骚》讲授过程中,作者屈原将其爱国情怀渗透到字里行间内,教师需认真挖掘词句涵盖的深意,才可使学生在这种人文环境下受到熏陶。正如身处长江之滨的苏轼,通过对长江的感悟将自身的万丈豪情利用诗词表现出来。其充分说明,教师应能够融入教材具体环境中,领悟内容中的人文精神,这样才可带动课堂内的人文精神气氛。因此,从文本中挖掘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融入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语文内容涵盖的人文精神极为丰富,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其挖掘出来。

三、人文教学环境的构建

人文教学环境的构建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保障。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师生间的关系需保持平等、民主。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更侧重于交际活动,如师生间的问答活动、生生间的小组讨论活动等,保证这种交际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才可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从新课程改革理念中也能够发现,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自居,而非强迫性的将语文知识内容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而学生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应感悟到教师与学生所带来的人文情怀。其次,应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现行关于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很多学者提出如角色扮演、游戏教学以及其他生活情境引入的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从这些教学策略中不难发现,无论生活情境创设还是角色扮演,其都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如团队合作精神等。因此,教师仅需做好整个教学环境的把握,便可使学生在人文环境中受到熏陶。

四、科学的人文评价方式

语文教学评价很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变化波动。传统语文教学评价中更倾向于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难得到肯定,“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由此丧失。因此,将人文素养渗透到具体教学活动中,首先,应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同许多学者在学生个体差异研究中曾提出“有多少个观众,便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其揭示的道理便为不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见解,教师应避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全面否定,可以创新的角度对学生回答进行表扬与肯定。其次,在语言选择上应侧重于激励性言语。高中阶段学生在自尊心与自我意识上极强,无论教师或同伴对其给予过多责备,都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所以在言语选择上应注重以激励性、褒扬等词汇取代批评性、贬义词语。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涉及问答活动,也应根据学生基础能力设置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问题回答中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有利于人文素养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落实。

五、结论

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是现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以人文语文观念开展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人文精神,构建良好的人文教学环境,并保证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带有更多人文色彩。这样才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质量也因此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篇(8)

医药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无论在中国或西方,无论医药学起源和发展如何多样,其内核始终体现着治病救人的理念。医药学无论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还是出于人文关怀的功能,服务对象都是现实的“人”,所以人文理念也相应地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当今医学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也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把医药学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成为今后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重点研究方向。

一、医药学是关于“人”的科学

(一)“人文”精神的渊源

我国先秦时期著作《易•贲卦•彖传》中便有对“人文”的叙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从周礼开始,人文就兼具了政治规范、道德准则和礼仪内涵等多重性质。孔子的教育实践和思想将我国的人文教育开始系统化、普及化,而以后历代的大思想家们更将人文的理念不断推向新的高峰。当代的人文科学包括哲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既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基础,也在实践中集中体现出医者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怀,故在当代人文教育也成为一个医药从业者道德观形成的必备条件。

(二)医学观念中对“人文”的重视

医药界以救人为本,医生身上体现出的医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览我国历代的名医大师,在他们身上无不体现出医术与医德并重的共同特点,如东汉名医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强调为医者要具备“众生平等”、“救人济世”、“淡泊名利”等医德思想。唐朝王勃的《黄帝八十一难•序》中将知医与否与儒家道德标准之一的“孝”道相提并论:“人子不知医,古人以为不孝”。唐代医圣孙思邈将人文观念进一步发展,他的著作被命名为《千金方》,意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1]在西方医学中,人文精神同样受到重视。被誉为“西方医学奠基人”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人类掌握的一切技术中最美、最高尚的。他指出医生不仅要有高超医术,还要具有热心、谦虚、冷静、利他等优秀品质。18世纪时的德国医生胡弗兰德在其著作《医德十二箴》中提出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应该考虑的仅仅是他的病情,而绝不是他的地位和钱财。由此可见,医药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它的发展与人文的发展紧密相连。这就要求医生在具备精湛医术的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而人文素质也是良好医德的基础。中西方医者概括的医德大致可包括:仁爱救人、患者至上、不畏艰苦、不图名利、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的核心体现都是对现实的人的关怀,所以医德本身即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要培养从医者的优秀品质,必然与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息息相关。

二、当前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遇到的瓶颈

当代社会在经济大潮的浸袭下,功利主义和不良风气给不少医学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医药的市场化、商业化倾向,也影响着医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人文道德水准,甚至影响了毕业后他们在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具体行为。

(一)医生职业素养遇到的问题

当前一些医生在经济效益的压力下,迷失了自身的道德标准,例如在治疗过程中,不少医生只关注疾病本身,认为使用药物解除病痛就是合格的大夫,却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慰藉、人格尊重等其他要求,医患之间缺乏深入的沟通交流。一些医生则异化了本职工作,他们“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对待健康和疾病,把医学研究的对象仅仅看做是人体,而不是一个人。”[2]还有一些医务人员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当做处理医患关系的准则。”[3]目前,医药学学生中间存在着大量重专业课、轻人文课;重医疗技能、轻医德修养的认识误区。这造成了很多学生工作后常以自我为中心,忽视集体利益,缺少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作者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很多医学生不熟悉传统文化,语言文字功底不高,对政治漠不关心,对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及精神不清楚,不知道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价值观出现偏差,甚至在一次课上,一个学生就宣称自己同情。而这样的现象在其他医学院校里也比比皆是。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学校和教师对此是有很大责任的。

(二)医学院校教师的短板和教育教学认识误区

高等医学院校思政、人文课程的教师多毕业于综合性大学或师范大学,他们具有较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但短板是缺乏基本的医药学知识,这样导致他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难以将思政理论和人文知识联系到医学实际,故而很难指导医药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方面的学习或者是激发他们的人文兴趣和情怀。更有一些教师本身就认为人文学科与成为一名好大夫之间没有太多直接联系,这直接导致了相关人文课程只是走过场,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学生拿到学分就可以了;而有的教师虽然认真,但上课只是照本宣科,单纯进行理论说教,不注意教学方法,没有注意把人文知识学科和医药相关内容相结合,不能激起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兴趣。医药科学涉及民生,对医药专业学生的综合培养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医学院校研究的重点,这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随着时展,疾病和健康的定义已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因素,它与社会、环境、心理、行为等人的因素日益密切,这决定了当今的医生更要考虑到患者心理和精神上的健康。孙思邈曾言:“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二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4]当代的医生不仅仅只需具备救死扶伤之能,更要成为一个全面的、高素质的健康守护者,较高的人文素质是必备的。思政课教师在这方面的教育必须要负起责任,自己也要学习一些医药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医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与思政课联系,培养学生对现实“人”的服务意识。

三、医德教育要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医药专业教育应与人文素质培养紧密结合,“加强对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医学生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价值取向”。[5]要实现此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医学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人文课程设置和建设

前哈佛大学校长詹姆斯•科南特(JamesBryantConant)认为,在大学生的课程中“没有历史、没有艺术、没有文学、没有哲学是不行的。”[6]全面加强医学院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对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有着关键作用,人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继而养成较高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而反映一个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人文精神更能在深层次上体现人才的综合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理性思维,进而通过思维逻辑去揭开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本质与规律,能够将人类社会的高层次价值树立为理想,最终形成一种文化底蕴,从而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抵御各种诱惑,坚持住医者仁心的品质。

(二)教师要树立德育为先的教学理念

很多医药学专业教师只重视本专业教育,往往忽略了思想道德教育,认为那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而医学院校的思政课又往往是进行空洞的理论说教,缺乏专门针对医药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德育为先是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性质所决定的,在医学院校中,这也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基本要求。作为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重要任务的专业课教师来说,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继承弘扬中国历代名医大家德术兼备的传统,将教书育人视为己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辅导员,甚至是学校里其他的管理人员,都要树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在每一门课、每一节课及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灌输。

(三)医德教育与人文课程教育相结合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等中医药院校都已开设了医德教育课程,采用了专业教材《医学伦理学》系统讲授医学道德规范,再辅以其他思政必修课。但总体而言,我国的医学院校在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上还有很大欠缺。如医学伦理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还应进一步与其他思政课紧密相结合,形成立体的德育结构。这方面,我们应积极引用他山之石,如美国的医学院校十分重视人文与科学教育的渗透融合,“在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通过与病患或者标准化病人的接触,整合融入人文素质(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道德等)的培养。”[7]将学生对于医学的深入理解和人性思考,建立在临床实践中的感同身受之上,换位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理解患者,进而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提高病患心理的掌握程度。我国医学院校的教师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医德教育的内容,例如在讲述医家高超医技的同时可插入医家的生平历史和行医趣闻,例如穿插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大家的相关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们能生动地感受古代医家的操守德行。同时可就医德案例开展讨论,使医学生们融入医德的情感体验之中。通过正反面案例的对比讲授,可帮助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解剖课中要突出介绍捐献遗体的崇高性,以培养学生献身医学的伟大情怀;我校建有生命意义教育展室,学生在入校后即会被安排瞻仰捐献自己遗体的老一辈医药工作者,实践表明,这些活动对学生们的心理触动作用是有很好效果的。实验课要注意培养学生们对实验用动物的仁爱之心;在临床课教学中要结合病例分析,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切身体会“性命相托”的内涵;思政课则要尽量避免单纯的理论说教,要努力将医药学同社会学相结合,然后让学生们去“把脉诊断、开出药方,”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学生实习期间,我校也会定期同实习单位联系,对学生的表现,尤其是人文素质的体现进行考察和反馈。总之,将各科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能够更好地使医药学学生们在学习深奥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切感受到医家高尚的道德,进而在以后的学习和医疗工作中能够严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体现出一个医者优秀的人文素养。

作者:张大川 边育红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唐)孙思邈.千金方[M].刘清国,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8:8.

[2]彭红,李永国.中国医患关系的历史嬗变与伦理思考[J].中州学刊,2007,6:132.

[3]林大静.新时期医学生医德教育探索[J].医学教育探,2009(5):119-122.

[4](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篇(9)

其次,大胆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然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培育创新精神的人,自己首先就得具有创新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熟悉几十种专业的工作人员,但是没有——我对此深信不疑——比教师富有求知精神,不满足现状、更充满创造思想的人。”创新精神的内涵很丰富: 1、创新欲望和大无畏精神。2、科学的师生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只是师生关系,还是朋友、合作者、伙伴关系。3、崭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探索,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和创新的场所,让学生变“被动式”吸收为“主动式”探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变得自觉自愿,学习与创新的潜能得到开发。

第三,全面的知识素质。一个语文教师要教到老、学到老,使知识之“树”常青不老。1、深厚的专业知识,语言、文学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基本的专业知识:语言学系列、文学系列、文章学系列、文艺理论系列。2、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普通教育学,教育哲学、教育生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等。教学方面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教学论、语文教学法、素质教育理论,还有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

篇(10)

所谓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包含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特别是思想观念等等。然而,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材,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情感态度的培养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其主要的教育内容包括: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爱情教育、国情教育、民情教育、生态教育等。所以,本文就从亲情教育和生命教育两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基础工作。

1.亲情教育的渗透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的溺爱行为使得学生的亲情意识比较单薄。然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我认为,我们要将亲情教育和我们的教学过程融合在一起,远比教师每天不停的“唠叨”效果好得多。下面以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我们都知道,这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其中所蕴含的人间至情,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听了一首《父亲》,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进行思考。如,挖了这么久,这么艰难,父亲为什么没有放弃?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文本中所阐述的那种父子亲情。最后,我请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所做过的,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饱含深情的事,并让学生将这些小事记下来写在自己的日记或者是周记里,如果愿意分享的可以和父母、教师或者是同学一起分享,让学生体会亲情,学会感恩。

2.生命教育的渗透

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关人为导致生命结束的事故报道,这消息令我们惋惜、痛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呢?但在痛心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平时所灌输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都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吗?我们的教学方向该如何改变呢?因此,我们要借助教育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使学生身心能够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不禁也让我想起了我在教授《生命 生命》这节课时的情境。因为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在授课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要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所以,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什么是生命”进行了阐述,目的是让学生在讲述中理解什么是生命及生命的价值。在做好课前导入之后,我便开始了正文的讲授,之后,学生也能够顺利地完成本节课的练习题。但是,我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的学生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生命的含义。简单的阐述对于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回答的也只是字典上的意思或者是我们平时灌输给他们的一些浅薄的思想。其实,也可以这样说,这节课我依然将学生当作了考试的机器,能够解答问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能够记住本节课的中心思想,不需要用心体会便可以完成。然而语文的“育人”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因为学生不能真正地读懂文本中所要表达的那份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生命意识。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我的那堂课是一堂非常失败的课。

不过,现在能够认识到这点,我也感到很高兴,因为至少我认识到了,我就会去改正,去完善我的课堂,以真正发挥语文的价值,让学生真正懂得什么是生命,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发展。

二、审美情趣的提高

语文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有巍峨山峰、涓涓流水;这里有灿烂花开、飞舞莹蝶;这里有茵茵绿草、精致楼阁;这里有迷人笑靥、和善童叟。这里是美的、快乐的、清新的。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美丽的语文发挥的价值就是仅仅是考试、分数。所以,在素质教育的推进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引导学生去感悟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美,同时,使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例如,在教学《草原》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文本中的相关句子。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展示了草原儿女的热情好客;“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引导学生想象草原的美景。让学生在句子的分析中感受教材中所描写的人物美和景物美,从而,让学生感受蒙汉深情,同时,也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

三、表达能力的锻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要注意对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这是基础,也是语文价值的体现。所以,本文就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简单介绍,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我经常组织一些讲故事活动或是复读活动。例如,在讲完《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这几篇小故事之后,我组织了一场讲故事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讲一个新的故事,但是,不可以重复,在讲之前要将题目提前告知于我,题目相同的学生要重新做选择,两人可用猜拳的方式,决定谁要重新选择。这样的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范围,拓宽视野,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

上一篇: 生物细胞的知识点 下一篇: 环境保护的心得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