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7 15:39: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闽南文化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

篇(1)

“天乌乌,卜落雨。海龙王,卜娶某”“月光光,渡池塘。骑竹马,过洪塘”……当一首首脍炙人口的闽南童谣再次唱响时,有多少闽南人会激荡起他们内心深处的美好回忆?在东亚文化不断普及和推广,闽南童谣实现传承和复兴的今天,让独具闽南特色文化内涵的童谣在幼教阶段通过教学实现传播,可以有效实现闽南童谣的继承和发扬。

一、东亚文化下的闽南童谣特点

传统的闽南童谣是以闽南地区的方言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有着欢快活泼、内容丰富、幽默诙谐的特点,合辙押韵且平仄优美的闽南童谣不仅具有符合儿童理解水平与心理认知的特征,同时朗朗上口的歌词也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由于东亚文化的诞生地是有着浓厚闽南文化的泉州地区,所以闽南童谣在发展和传承上又会表现出文化融合与多元思想的特点。针对这一点,泉州地区的童谣在语言用字上就体现出很强的泉州方言特征,诸如“嘴”和“喙”字的使用。另外,作为拥有着悠久历史的侨乡,很多具有华人奋斗团结、开拓航海事业的百折不挠精神也在泉州地区的童谣中有所体现。这都造就了具有泉州气息的闽南童谣别具一格的特征。

二、实现闽南童谣传承的紧迫性

由于方言的流失危机和外来文化的侵袭,闽南童谣面临远离儿童的危险。据此,抢救和复兴闽南童谣显得尤其迫切。而作为依托泉州方言所存在的泉州闽南童谣,对于保护和传承泉州方言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广大的泉州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幼儿园开始,为幼儿创造语言环境,通过教授童谣的方式使幼儿了解闽南童谣的概念,并让他们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熟悉、热爱并能够积极地传唱闽南童谣,让这个拥有浓厚泉州气息和语言特点的文化得到真正的继承和发扬。

三、推广中班闽南童谣的重要性

1.由于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存在差异,因此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会呈现出不同。教师可以利用闽南童谣的特点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语言氛围,通过引导幼儿在唱跳中进行闽南童谣的学习,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学唱《老鼠仔》,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发现闽南童谣的美感,热爱闽南童谣。

2.由于幼儿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因此闽南童谣可以通过幼儿的演唱,想象和创造出更多的新鲜事物。如果能够在多媒体运用的基础上进行童谣的文字和视频说明,还有助于学生对闽南童谣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例如,通过多媒体播放白鹭的宣传片引导幼儿学唱《白头鸶》就是如此。

四、在中班进行闽南童谣教学的方法

除了演唱和舞蹈的方式进行闽南童谣的教学,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还可以利用以下三种方式实现在中班进行闽南童谣的教学:

1.在活动中体验闽南童谣。教师可以对区域活动时间进行有效利用,安排一个专门的娱乐时间进行闽南童谣的播放,让幼儿在聆听和感受中体验闽南童谣的语言、意境和韵律之美。比如说《剪刀歌》的趣味、《燕子飞过墩》的通俗,都可以充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对闽南童谣的喜爱和艺术素养。

2.在游戏中享受闽南童谣。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最喜欢做的活动莫过于游戏。通过闽南童谣和丰富有趣的游戏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幼儿的活动积极性得到提高,也可以充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比如在《玩骰歌》中,幼儿就可以在“一放鸡,二放鸭;三拨开,四合拢”的念词中一边游戏一边歌唱,既能对自己的身体形成认识,也学习了数字的相关知识。

3.在绘画中描绘闽南童谣。绘画主要的意义在于激发幼儿对闽南童谣的文学联想。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童谣让幼儿进行练习,比如《飞飞飞》,孩子可以通过想象画出蜻蜓的飞舞、或壁虎的灵巧、或鸡翁的憨厚。在绘画时,孩子们天马行空,画出的东西也从单一的事物变成了热闹的场景,不仅能提升他们的绘画和联想能力,也有助于加强他们对闽南童谣的感情认同和热爱。

在东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闽南童谣需要通过教育工作者对中班学生的教学得到发扬光大。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东亚文化变得更加富有生机,使闽南童谣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篇(2)

在西方,特别是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进入都市化时代的美国,对都市与都市文化的研究主要由城市社会学来承担。在中国,由于社会学研究长期以来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农村或小城镇,“这直接影响了城市社会学等知识谱系与理论工具的传播与应用”,使都市文化研究成为一个急需加以填补的理论空白。目前,中国都市文化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学科中,而其重要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是在有关刊物的文学、美学、文艺学栏目中体现。

文化生态学最初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Steweardm J ? H , 1902 — 1972 )在《文化进化和过程》一书中提出。按斯氏的设想,文化生态学旨在“解释具有地域性差别的一些特别的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从1999年起,文化生态学研究进入了“大文化”研究的视野,研究取向集中在城市社会学、传播学以及伦理学等领域。国内文化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体现了当代国内学术界的现实关怀。本文将都市文化的研究延伸至社会语言学,立足闽南文化建设,关注闽南都市群的发展,从语言文化这一微观角度入手,以厦门为个案,对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的生态环境构建做尝试性探讨。

二、厦门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

    厦门是一座富有闽南文化底蕴同时又日趋国际化的都市,外来文化和闽南文化的融合使其具有丰富的文化多样性。良好的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应该是闽南都市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三种语言文化,即闽南语文化、普通话以及英语文化共存共生、平衡发展的语言环境。据此,本研究围绕这三种语言的发展现状调查展开:

   (一)闽南话的生存现状

闽南都市文化具有开放性、移民化以及文化多样性特征。这三个特征是互相关联、相辅相成的。闽南都市群在福建政治、经济的地位和发展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特色同时为闽南都市文化增添了魅力。然而,文化多样性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持续发展需要语言多样性和方言文化的支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在厦门工作和学习的各类人员,包括学生及其他各类人群,共计200 名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了受访者普通话和闽南话的使用情况。问卷共设计50道选择题, 全面了解厦门闽南话与闽南文化生存现状。调查数据见表1。

表1  闽南话的生存现状

 

中小学生

(7-15岁)

大学生

(18-22岁)

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

(30岁以上)

闽南话

43%

    65%

           70%

普通话

   100%

    100%

           100%

 注:(1)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为70 名;

(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70 名;

(3)参与调查的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为60 名。

上述调查表明,在厦门这个迅速发展的著名的闽南都市中,只要掌握普通话,日常交流没有任何困难。虽然成年的当地居民通常能够使用闽南话相互交流,但在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闽南话的掌握与交流却存在一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普通话的普及和普遍使用,使得闽南话的使用场合非常有限。这种发展状况不由得使人对闽南语言文化的留存产生一定的担忧。如何正确处理好普通话与闽南话的关系,保持闽南话的活力与闽南文化特色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普通话现在不应该是急于去覆盖方言。在普通话日益扩大使用场合的同时,地方方言也应深入使用到各地群众的生活领域中去,鼓励市民主动大量地去吸收方言中的好的有用的活词语。

   (二)闽南都市社会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现状

闽南都市群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实践证明,闽南市民的英语教育程度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海峡对岸的台湾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闽南的富强,英语教育的强调不是太过了,而是远远不及。本文通过广泛调研、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语言学、社会学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厦门的英语教育现状做出评估,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英语教育的现状

 

中小学生

(7-15岁)

大学生

(18-22岁)

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

(30岁以上)

受过英语教育

95%

    100%

           75%

英语表达流利

   16%

    30%

           20%

 注:(1)参与调查的中小学生为70 名;

(2)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为70 名;

(3)参与调查的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为60 名。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厦门中小学校和大学的英语教育普及较广,各类在职人员及社会人员中受过英语教育或者相关培训的比例较高,但真正能用英语流利交流的比例则都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英语教育在大中小学得到普及,受英语教育的学生比例达95%以上,但仍旧以应试教育为主,较少注重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此外,厦门作为正大步迈向国际化的都市,其国际化氛围仍显不足,英语的使用场合较为有限,使得英语的使用主要局限在学校课堂。

三、 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一) 政府部门的重视

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相应举措。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包括泉州、漳州、厦门三个城市,成立后主要保护闽南方言文学、闽南民间音乐、闽南戏曲、闽南民间舞蹈、闽南民间美术、闽南民间手工技艺、闽南民俗、闽南传统体育竞技、闽南民间信仰、闽南消费习俗等十类项目。福建省非常重视闽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纲要》,以加强对闽南地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以上种种举措说明政府已经将大力保护闽南文化生态提到了议事日程,将极大地促进闽南都市社会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二)2+1模式的语言教育政策

本文认为,闽南都市文化区应借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双语教育机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闽南话和普通话想结合的“双语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闽南文化的热情。应鼓励并加强2+1模式(普通话、英语加闽南话)的语言教育政策,在中学和大学除了开设语文、英语课程之外,还可开设形式多样的闽南话课程,如闽南话短期培训班、闽南话选修 课等。2+1模式的语言教育,既提高市民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又保障地方语言文化特色的持续发展,繁荣闽南都市群的语言文化多样性,构建闽南都市社会的良性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

   (三)加强闽台文化交流

闽南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与台湾一衣带水,具有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 一脉相承、相互交融。近年来的“闽南文化热”吸引了两岸各界关注。海西文化论坛、闽南文化节、闽南语歌曲大赛、两岸姓氏谱谍展牒学术研讨会等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层出不穷,推动了以“闽南文化”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随着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和政府部门的重视, “五缘”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传承以闽南文化为主的优秀民族文化,以及闽南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

   (四)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促进闽南文化的传播,开设闽南语电视频道和广播,宣传闽南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举办闽南话歌唱比赛及演讲活动,创设校园闽南文化的氛围;还可以在校园推广闽南戏曲,如歌仔戏的培训和演出活动,使闽南文化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在闽南文化传播的基础上,以文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文化与产业、城市、环境、社会融合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闽南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亮点。

四、结语

国内都市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学科理论构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范畴等方面的问题都有待更深入的研究。闽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闽南都市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闽南都市文化开放性、移民化、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致力于闽南都市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构建,对于都市社会语言文化的健康发展和地方政府语言政策的制定具有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篇(3)

二、灵活应用课堂教学方式,摸着石头过河

泉州学前教育专业不把闽南语教学作为独立课程,我也没有学习参考的对象,因此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我校没有设置该课程,安排专业老师授课,我就利用第二课堂时间给学生讲闽南语。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学生对授课内容兴趣浓厚,好学乐学。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看视频动作,听标准发音。对一些特殊名词进行解释。我校学生大多数是土生土长的闽南人,教学童谣俗语相对简单,学生学的速度也快,一教即会,不存在语言沟通困难。但随着时间流逝,闽南许多名词古今叫法不一致,不同地方的称呼也不一样,如“漂亮”在闽南称“水”、“水茫茫”、“好叫”、“演岛”,我根据童谣俗语的内容选择。教唱童谣关键是解释几个词的含义,这几个词会了,学生就掌握了。如《老鼠仔》:“老鼠仔,钻壁空,一暝不困,蛲蛲动,一只一只想偷食,人人看见都卜掠。”歌词中,我重点解释:一暝:一夜;蛲蛲动:到处乱窜;掠:抓。利用网络了解答嘴鼓、高甲戏、快板、顺口溜、民间风俗习惯等闽南文化知识。其次感受闽南风情。因为学生来自不同乡镇,我们让她们带来家乡食品:双糕润、酵果、米粿、肉粽、炸枣、麻糍、春卷、麻枣、碗糕等。要求她们先了解整个制作过程,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操作细节。通过品尝实物,很多同学回家还和家长动手制作。最后收集材料。鼓励她们深入生活,到农村寻找闽南文化的踪迹;探访闽南古大厝;听闽南民间故事;看梨园高甲木偶戏;讲闽南五色话;吃闽南特色小吃。有的学生还找到淡出历史舞台的物品,如石磨、蓑衣、油纸伞、竹蒸笼、竹火笼等,并拍成相片,整理成册与同学共赏。在班级营造语言环境,提倡用闽南语交流,组成闽南语兴趣小组,组织同学根据童谣内容设计表演动作。编排《天黑黑》、《扒龙船》、《挨砻挨欺塸》等节目参加文艺汇演。

篇(4)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03-02

开发闽南民间舞蹈的文化资源和校本课程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有利于对学生个性化舞蹈风格的培养以及视野与眼界的拓展,培养闽南地区学生对家乡的地域自豪感和故土情节,还能增强海峡两岸同胞对地方性文化之间差异性的认同感。

一、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

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双重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学科的课程开发就出现了两种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这两种开发模式为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和校本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开发思路和开发理念。

1949年笔者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目标模式的概念及其知识原理,将目标模式分为确定目标、选择和组织经验与评价目标这三个部分。确定目标即在安排和设置课程之前明确指出教学的根本目标和课程教学的预期成效;选择和组织经验指的是根据指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预期来选择教学内容,并且确定了实现课堂目标和达到预期成效的详细方案和具体手段。评价目标则是指在课程结束之后检查和审核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以便后期研究分析和改进更新。三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建出了目标模式的整个开发过程。

1976年出版的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一书,对泰勒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更正和完善。其在书中强调课程开发过程的重要性,主张建立起由学科的概念、标准和过程等知识所构成的过程原则和过程模式。通过发现法和探究法来进行课程教学,以此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开发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选择闽南民间舞蹈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

1.代表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代表性是指闽南民间舞蹈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点。要对闽南民间舞蹈的校本课程进行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就必须要从闽南民间舞蹈文化中选择出最具民族特色、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代表性舞蹈来进行。闽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舞蹈放在中国渊博的民族文化中具备了一定的民族代表性,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中迅速掌握闽南民间舞蹈的内涵和精髓。

广泛性是指闽南民间舞蹈开放性的教学体系尽量包容了闽南地区的代表性舞蹈。这种广泛性的舞蹈教学体系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代表性和广泛性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基础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统一

基础性学习指的是对教材内容的学习。闽南民间舞蹈的文化内容较为庞大和复杂,但是课程的学习时间是极为有限的,不可能兼容并包,包罗万象。那么就只能从庞杂的闽南民间舞蹈文化中提取出具有“萌芽”和“胚胎教育作用”,并且含有一定“生长发展成分”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元素。应用元素提取法对闽南民间舞蹈的动作素材、舞蹈技巧、民俗风格和精神文化等进行严谨的选择和提炼,让学生在学习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能够对闽南民间舞蹈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和微观上了解,奠定闽南民间舞蹈学习的理论基础、技能基础和发展基础。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能力较高的学生在充分掌握了闽南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性知识和舞蹈技能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着探索独立进行即兴舞蹈创作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这种学习方式是对基础性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基础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和谐统一可以帮助学生在打好舞蹈基础的同时,建立和发展即兴创作舞蹈的能力。

(二)闽南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1.口传身授教学

“口传身授”是由吕艺生教授依据舞蹈课程教学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舞蹈课程教学方法。“口传”指的是舞蹈教师通过对舞蹈的体态、动作和技巧原理的细致讲解来教授学生完成舞蹈的正确做法、规则和要领。“身授”指的是舞蹈教师通过亲自示范舞蹈来为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舞蹈表象,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到舞蹈动作的时间值和空间值以及舞蹈在表演过程中的现场特点。“口传”和“身授”这两种教学手段并没有先后顺序的硬性规定。舞蹈教师可以先讲清楚闽南民间舞蹈的动作原理,再亲身示范;也可以先进行现场示范,再说明其中原理。这种分别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教授学生舞蹈技能的教学方式具有极高的奠基性作用。只有通过舞蹈教师不断地言传身教,学生才能正确地把握住闽南民间舞蹈的风格和韵味。所以,闽南民间舞蹈课程的第一条教学策略就是聘请老艺术家们莅临学院,对学生们进行“口传身教”的舞蹈教学。

2.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一种在教学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模拟情境之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式。对闽南民间生活情境和风俗习惯的模拟是在闽南民间舞蹈教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最核心的教学要素。首先,老艺人们可以通过对闽南传统文化的讲解来实现跟学生之间言语上的交流,从这种沟通的关系中生成情境,巧妙地将这种模拟情境与学习的课堂环境相融合。其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熟悉或钟爱的角色来进行扮演,创建出具有表演性质的活动情境。最后,在学生假期期间,舞蹈教师应该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家乡的民间舞蹈活动,在刻意营造出的民间舞蹈文化氛围中感受与课堂情景不同的真实情境。这种课外的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舞蹈情境中思想感情的进一步理解和表达。所以,舞蹈教师在教授闽南民间舞蹈的课程时要准确把握课内虚拟情境的创设方式和课外真实情景的营造方式。

3.即兴创造指导教学

作为中国民间舞蹈主要创作方式之一的舞蹈即兴创造,指的是舞者在观众情绪和自身情绪双方面的影响之下受到了精神上的激励,没有经过事先的编排就在民间舞蹈表演活动中随着音乐和鼓点即兴起舞,创造出兼具传统舞蹈规范和自身艺术造诣的即兴舞蹈。即兴创造体现的不仅仅是舞蹈表演者的舞蹈功底和舞蹈素质,还展现了舞者发现新事物,独立完成艺术通感转换和发散性联想能力以及突破传统和自我的高超技能。广大人民群众和舞蹈艺术家们的即兴创造既是一种传情达意、表现才华的展示形式,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中优良舞蹈传统的一种传承和延续。舞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认真欣赏舞蹈艺术家们的即兴表演,分析和总结即兴创作的规律和特征,并且指导学生在课后尝试进行即兴的舞蹈创作。所以,教师应该在闽南民间舞蹈的基础课上注意对学生即兴创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闽南民间舞蹈的感悟和领会。

三、结束语

闽南民间舞蹈课程的开发是一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延续。在开发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和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坚持代表性和广泛性相统一,基础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统一的原则来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应用口传身授教学、情景教学和即兴创造指导教学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以上观点是笔者个人探索的结果,以后也将继续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得到更多体会。

参考文献:

[1]黄明珠.闽南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45-150.

篇(5)

大陆的经济文化发展强劲为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越的条件。厦门卫视制作、录播《欢喜大围炉——两岸闽南话春节晚会》的目的,就是让两岸文化水融,共同发展。从2008年除夕之夜起,《欢喜大围炉》作为在海峡两岸同步播出的唯一综艺晚会,成为春节期间,台湾综艺娱乐界最为关注的一大盛会。

凸显“围炉传统,欢喜内涵”的议程设置。春节晚会是所有中国人在新春佳节都期待和关注的荧屏大餐,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扰和限制,两岸文化交流一直无法正常进行。经过精心策划,厦门卫视把实现海外传播的目标,化作“围炉传统,欢喜内涵”的议程设置,牢牢锁定台湾民众的欣赏口味,自2008年起连续五年联合台湾主流电视媒体,打造出一个全球闽南语华人都期盼的春节晚会。五年来的除夕夜,《欢喜大围炉》借助台湾电视同行的各种传播渠道,突破限制,实现在黄金时段的重磅传播,填补了台湾电视台从未播出大陆主流媒体春节晚会节目的空白。台湾权威收视调查机构尼尔森的反馈数据表明,两岸闽南话春节晚会在台湾播出收视表现突出,其中2009《欢喜大围炉》为台湾卫星频道同类型节目中收视率最高。

突出“两岸同根,文化同源”的议程设置。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峡两岸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但由于台湾当局的封锁,造成同属于闽南文化圈的台湾民众,被迫割裂自身和中华文化的血脉传承。《欢喜大围炉》突出“两岸同根,文化同源”的议程设置,以共同的文化背景吸引了两岸受众的关注,引发受众思考,强调闽南文化在身份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欢喜大围炉》吸引了许多台湾民众,并将收看视作寄托思念和寻求认同的最好方式:“我们说着同一种方言,都听歌仔戏,都‘哈’同样的明星,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欢喜大围炉》散发着传统芬芳的闽南原创节目经过时尚化的包装和明星化的演绎,使台湾民众真切地感受到,浅浅海峡阻隔不了中华民族相同的情感皈依。

坚持“以我为主,精诚合作”的议程设置。在两岸合作的理念下,《欢喜大围炉》节目制作坚持“以我为主,精诚合作”的议程设置,将两岸文化交流的议程、厦门卫视作为主流媒体的报道议程、海峡两岸公众关注的公共议程有机结合起来。从2008年起,在两岸闽南话春节晚会的舞台上,两岸合作的理念也贯穿晚会始终。晚会中大陆词、台湾曲,大陆舞、台湾歌,海峡两岸要素被无缝结构在许多节目当中。节目制作在合作理念下,坚持以我为主导的议程设置,确保《欢喜大围炉》切合台湾民众的欣赏口味,同时又坚持了以我方为主导的宗旨。

路径——三大传播策略,提升厦门卫视的传播力

《欢喜大围炉》的实践证明,加强两岸文化的交流合作,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福祉,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2008年的《欢喜大围炉》于除夕夜的19:30通过厦门卫视、台湾中天电视台和马来西亚Astro频道同步放送,春节期间又在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播出,这既是海峡两岸第一次联手制作的春节晚会,又是全球第一台闽南话春节晚会。

细节化有效传播策略。两岸文化交流的宣传媒介在大陆机构众多,厦门并不具有垄断的优势,但厦门卫视的策划团队采用细节化有效传播策略,极富创意地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工作,并得到台湾电视同仁的认可。例如2009年,闽南传统拍胸舞与现代啦啦操相结合的《拍胸啪啦舞》、民间习俗与LED相映生辉的《跳火群》、新编歌仔戏《唐伯虎点秋香》、古诗吟诵与原创闽南歌谣相串联的《闽南童谣串烧》等出现在《欢喜大围炉》。此外,晚会有许多别出心裁的表演,诸如林志玲的上菜秀、新编歌仔戏、歌曲《美丽厦门你真水》等节目都让台湾的观众耳目一新。如今《欢喜大围炉》在整个泛闽南文化圈的民众当中产生了持续升温的期待,这一独享资源不仅成为厦门卫视参与媒体竞争的利器,更是厦门卫视充分掌握话语权的关键前提。

异地新闻本土化传播策略。厦门地域不大,而且又不是国内的娱乐重镇,但厦门卫视的策划团队采用异地新闻本土化的传播策略,紧扣时代主题,使《欢喜大围炉》实现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新突破。《欢喜大围炉——2009两岸闽南话春晚》通过把一系列感动中国的符号,将北京奥运会、“神七”、汶川地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两岸联手面对金融危机等事件艺术性地融入晚会,为2008年留下温暖的记忆。为了满足两岸观众一睹“神七”航天员风采的愿望,节目组策划由台湾小朋友代表台湾民众采访航天员的活动。当台湾小学生演讲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杜菲比采访“神七”宇航员,以及三位航天员用新学的闽南话向台湾同胞和闽南观众拜年的画面出现在电视屏幕时,立刻拉近了两岸民众的距离,使得台湾观众对大陆电视媒介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围绕主题动态编排传播策略。《欢喜大围炉》从筹备、录制直至最后播出,往往需要长达数月的精心筹划和准备。厦门卫视根据晚会进程不断抛出各种议题,晚会亮点、明星热点、节目看点等全方位内容在台湾各种主流大报上不断曝光,使得《欢喜大围炉》在台湾民众当中持续升温。2011年《欢喜大围炉》录制期间,台湾主流媒体《中国时报》《苹果日报》《now news》和台湾华视、台湾东森电视台等媒体特派记者来现场采访,厦门卫视实现了横向带状覆盖,使《欢喜大围炉》持续热度不减,留住了增量受众,创造了收视高点,已然牢牢占据台湾新年舆论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台湾主流媒体由最初接受厦门卫视邀请参与报道,转为现在主动申请来厦门进行实地报道,同时参与报道的媒体类型也不断拓宽。

方法——三大运营机制,铸就厦门卫视的影响力

《欢喜大围炉》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宣传手法,充分发挥两岸文化交流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加深了两岸民众的感情,凝聚了两岸民众的认同。

篇(6)

(一)提高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意识

首先要从科学教师自身入手,具体如下:1.加大资源开发与利用宣传。让每位教师认识到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邀请民俗专家开相关的讲座、开展相关的风土民情、乡土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竞赛等;2.密切家、校、社会联系。科学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需要取得广大教师认可同时,还需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只有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应。如邀请学生家长、民间艺人、文物专家、技术员等等,召开家长会、座谈会,让他们了解科学课程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让他们为学校献言、献策,取得家长理解与支持,这样一方面解决学校、教师力量单薄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较大程度上增强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效;3.走出校门,了解资源。组织科学教师走出校门走进社区、文化部门、大自然、名胜古迹等了解当地民俗风情、乡土地理、传统文化,亲身体验本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地理、文化等增长他们的见识,扩大他们的视野;4.走进社区,体验生活。如联系周边的工厂、农场等让科学教师们能亲历生产全过程,从中获得对生活更多的认识。

(二)营造闽南区域的科学教育氛围

农村具有较宽敞的校园环境,对这些环境进行合理改造,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进行校园的绿化、美化,如柔软的人工草操场、假山、喷泉、闽南特有的植物龙眼树、芒果树等,构建充满生机的校园景观。其中,根据闽南人的衣、食、住、行、玩等特点建设一条闽南文化长廊,包括“闽南生产生活用具体验园”和“闽南童玩展”等,展示富有民间特色的各种农具及工艺品,营造浓厚的闽南科学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热爱乡土和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体验闽南区域特色生产生活,科学继承民族传统文化

饮水思源,勿忘传统。通过收集建立闽南农家生产生活用具展室,让学生充分了解具有历史意义的早期农村生产生活用具,并让学生走进农村,体验农村生产生活,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乡土文化,增强学生利用科学知识,服务农村群众、服务农村社会的责任感。

(一)建立闽南农村用具展室,体验闽南农家生产生活

收集农家生产生活用具,建立闽南农家生产生活用具展室。展室分成两大展区:农村生活用具展区和农村生产用具展区。生活用具按照“衣、食、住、行”的顺序展出,生产用具按照“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的顺序展出,了解四季变化及闽南农村生产生活。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教育活动,如水稻种植过程体验、闽南小吃制作体验、豆制品的生产体验和鲜花保鲜的探究实验等。另外,通过“水稻生产过程体验”让学生深入农村请教农民学播种、插秧、施肥、进行田间管理、水稻收成一系列过程,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体验到农民生活的艰难,获得劳动科学技术教育,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另外还开展了盐水溶液对鲜花进行保鲜探究实验,并把研究成果服务闽南农村的花农。

(二)挖掘闽南区域科学教育元素,开展闽南区域科学教育活动

开展以“弘扬民间艺术,振兴民族精神”为主题的闽南科学活动,将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间艺术内容融入学校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制作闽南童玩,玩闽南游戏:制作陀螺、竹蜻蜓、铁圈等,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设计,如用各种废弃材料动手设计制作自动竹蜻蜓、各种陀螺……将闽南民间优秀的、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传授给他们,让孩子们体会浓厚的乡情气息,并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如孩子认识了闽南地区的动物:如昆虫类,童谣中有“龙眼鸡”(龙眼树上的一种昆虫),美而艳丽,被称为“会飞的花”,蝴蝶叫“尾蝶仔”,荧火虫叫“火金姑”或“火金星”……了解了“万物普遍联系”所蕴含的朴素哲理,如从闽南童谣中的“割草饲(喂)牛,牛卖银,银娶某(妻),某生囝,囝种塍,塍生粟,粟饲鸭,鸭生卵,卵请客,客,尿浇花,花结籽,籽契(榨)油,油点火”了解自然界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链及生态平衡等。校园成了孩子们学习传统科学文化的乐园,继承前辈优良传统的摇篮,处处洋溢着鲜活的科学教育教学气息。

三、创编闽南区域特色科学案例,丰富科学教育活动内涵

在开发科学课程的过程中,紧紧依靠教师、学生和社会的力量,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强化科学课程资源的挖掘,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因此,我们所开发的科学课程突显闽南农村的教学特色。

(一)创编闽南区域特色的科学案例,充实已有科学教学素材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紧紧抓住动植物、环境等资源,并以此为主要题材,在学习《形状结构》单元《搭房子》后改编成《建闽南建筑》,创编《玩陀螺》等作为科学校本案例,纳入学校的科学教学中。在此基础上,开展以家乡著名建筑(名胜古迹)为主题的活动,组织学生听取乡土研究专家的讲座,组织讨论、撰写心得体会;带领学生实地寻访闽南的历史,参观闽南的名胜古迹,渗透闽南科学文化教育,以方案设计、手抄报、建筑作品等途径引领学生描绘家乡未来的蓝图,通过一系列活动,乡土知识通过科学教育在学生集体中得以普及,得以传播并渗透,爱校、爱乡、爱国的情感紧紧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二)发挥闽南区域动植物资源优势,渗透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和有利于为他们的人生建造知识大厦永久基础最必需的内容。这些内容需加强科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课堂是主要阵地。真正发挥这一阵地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丰富的动物和植物等资源。在学习《我眼里的生命世界》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研究昆虫》《观察蝌蚪》等课,均是利用本地区各种动植物、闽南文化等资源开展科学教学。例如,《认识昆虫》这一课教学,对于闽南地区特有的昆虫学生已有的认识不少,哪些问题是学生最想进一步研究呢?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你们一定知道了不少有关昆虫的知识或者有趣的事吧!谁能说一说?

生:谈论已知昆虫的方方面面,包括查阅的资料、小故事、问题等感兴趣的内容。(通过交谈了解学生对昆虫的已有认识,并激发学生对昆虫产生探究的兴趣。)

师: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

篇(7)

2001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并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渊源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民族建筑当是其中的炫丽的奇葩,而民间人们住的建筑,简称民居,是人们在撑起的生产与生活的实践中而逐渐形成的建筑形式。笔者在学生时代从民居的邮票中看到了具有特色的地方民居,很是喜欢,后来有机会亲眼看见有气派的北京故宫,婉约的苏州园林,徽州朴实的黑瓦白墙等,当然我也深深的知道在我身边——厦门特区的郊区厦门海沧新安也有这类独具特色的古建筑。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发扬是个艰巨而又严峻的任务,在当今西方强势文化占主导的环境下,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学校教育中,美术教育在该方面需付出的努力似乎比其他科目更大。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有很多本土文化是以视觉的形式存在的,比如中国的壁画、剪纸、雕塑、建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首当其冲的便是古建筑的消逝,作为闽南地区又是特区的厦门,如何保护古建筑,如何让现在的学生能对就在身边即将消逝的古建筑多些了解,这就需要美术老师加以开发利用这块本土资源。

闽南红砖极具鲜明的独特风格,台湾的一首歌《故乡》中的歌词“有间厝,用砖仔砌,看起来普通平台,时常出现我的梦中,那就是我的故乡……”用闽南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思念那个用砖仔砌起来的“厝”,更是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文化,也道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斩不断的情缘。歌词中的“厝”是闽南人对自己家园的亲切称呼,它多以红砖为墙,红瓦顶,马鞍脊或燕尾脊,另外有美轮美奂的木雕和石雕,整体亮丽而且有鲜明的个性,在厦门地区目前尚保留有红砖民居。这是精湛的建筑艺术,使多元文化融合的代表,有凝重的历史人文价值,是闽南、台湾红砖民居中的精品。

在厦门海沧诸多地方,以新垵村为例,它们见证了红砖古厝建筑装饰、建筑风格、建筑材料、结构布局,反映出闽南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深厚的文化的积淀。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工业区的开发,记忆中很多古厝被单调的现代高楼取代了,闽南的红砖民居已经越来越少,令人惋惜。由此更加彰显出对非再生资源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在无力挽回这个局面的同时,如何让更多学生认识到这色彩斑斓的、散发着生活气息的古厝,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能切实实现的问题。因此,我尝试将闽南红砖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来开发与利用,并在美术课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探寻闽南古建筑的发展历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由于,我所在的小学位居于海沧区东孚镇洪塘村,属于特区里的郊区,在古厝民居还现存有的部分,因此,我首先布置学生收集闽南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的知识,通过在课前上网搜索,实地观察建筑,有条件的同学对建筑进行拍照,走访古厝主人了解古厝;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从课外到课内深刻体会身边古厝的厚重沉淀,感受家乡先人留下来的可贵的非再生资源,让学生看到本家族当年的辉煌,体味斑驳的墙面和残旧的木雕却在诉说着的岁月的沧桑。

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们了解到了艺术就在身边,身边的古建筑有它的独特性、历史性、艺术性,红砖红瓦成闽南建筑的独特视觉特征,闽南民居的装饰重点是门面,使学生石雕、木雕、镶嵌、剪粘画成为民间工匠展示才艺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增进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迸发了自豪感,激发了保护宣传古厝的情感,提高了在美术课“写”下古厝的兴趣。

二、发现古厝的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进一步了解古厝后,我结合图片,和有关闽南建筑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请村里一位辈分比较高的了解古厝发展历史的知识分子进教室进行讲解,让学生去发现古厝里面的艺术价值,使他们沐浴在独特闽南红砖文化的艺术气息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增强了对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了他们尊重祖先留下来的可贵遗产,和保护家园的态度。

1.厦门的红砖民居多为左右各一条护厝,唯新安惠佐邱菽园宅是左右各二条护厝,四条护厝加三落大厝,形成颇有规模的四合院组合,目前保存尚完好。也有单护厝的,指在主厝的左边(或右边)建一条护厝,称单伸手,但甚少。古厝屋顶,多为马鞍脊或燕尾脊,燕尾又分单曲和双曲,燕尾用于主厝,马鞍用于护厝。马鞍又有方形(土)、锐形(火)、曲形(水)、直形(木)、圆形(金)之分。上面用剪粘画和浮雕进行装饰正脊的装饰分为三段:中段双龙抢珠或双凤为主,两头以花草和吉祥图案为主,也有人物战马、八仙过海等。

2.厦门地区红砖古厝的墙,前檐墙面大多用几种颜色的板砖砌成吉祥图案,种类极多,往往砌成万字形、寿字形、棱形、八角形、双环金钱形,寓意吉祥如意、发财添喜、长寿延年等。比较近代的还用彩色水泥勾勒制成多种图案,虽经100多年日晒夜露,风吹雨打,至今色泽不褪,颇为艳丽,这是红砖民居的一大特色,是其他民居无法比拟的。下部均用花岗岩砌高一米左右,很多大户人家都有海外侨民从南洋直接海运过来的花岗石,花岗石之间的粘结没有用到粘结物,几乎没看到缝隙,上面雕塑些松竹梅,麒麟,等吉祥小品,做工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墙体上部以红砖为主,下部呈长方形,上部为三角形,也称“山尖”。

3.石雕,分透雕、漏雕、浮雕图饰。有用红砖来雕刻,也有使用泼墨山水画或者成雕,在红砖上雕刻梅兰菊竹、人物故事等,用几十块大红砖拼成一幅山水画或作品。门旁还设有门鼓、石狮等。石狮左为雄狮,脚踩绣球,口含珠、铜钱;右为母狮,双唇紧闭,足抱幼狮。

4.木雕、门的配件多。门簪,系串联门楣与连楹的构件,做成圆、方、龙、鱼等形,也有浅雕、浮雕等,窗户书卷窗、月洞窗、竹节窗、八卦窗、扇面窗、半墙窗、六角窗、椭圆窗、花格窗、寿桃窗、蝴蝶窗、漏窗等。

5.剪粘画。有的是灰制彩绘,有的则以贝壳、小瓷片拼贴而成,光亮柔润如昨。

三、实践描绘厦门古厝,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在了解闽南红砖文化的发展历史,欣赏身边的厦门古厝艺术之美后,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动手用线描——彩笔——国画——剪纸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创作热情,并在最后讨论如何保护古建筑为结束。在中低年级,主要采用线描和儿童画的形式,由于郊区学校且加上外来员工的子女较多,主客观因素导致学生美术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在绘画表现技法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中高年级,采用国画和剪纸的形式,相对高年级,中年级的热情更高涨,表现手法也比较熟练,教学效果较好。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地欣赏、交流、听讲座等,使学生们对家乡的自然、人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既让学生们认识了本土特色的建筑,提高了美术学习的激情,萌发民族自豪感,从共同的建筑认识到台湾与大陆的血脉关系,又培养了他们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当然,由于还处于初始阶段,闽南古厝艺术之精美、其教育价值不是简单的两三节课可以诠释的,而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还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考究,而这也将是我今后在教育教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发展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2.

2.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3.

篇(8)

中图分类号:K8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2-121-126

文献学就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开展文献学研究,对于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利用,都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文献学被认为是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而就侨批而言,其本身就是一档华侨史的珍贵历史文献,因此,加强侨批文献的收集与研究,就应该引入文献学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的科学方法,使侨批的收集与研究上升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只有这样,侨批才有可能变纯民间收藏爱好而为严谨治学的一门科学。

侨:当指华侨;

批:闽语,就是书信之“信”。

侨批之“批”字作“信”解,据考乃源于唐、宋时期,闽语方言则完好地保留了唐宋时期的这种音读与字义。在福建的方言中,闽东一带是以福州话为代表,而福州话是将书信的“信”字,读作【piē】,音同“撇”字;在闽南的方言里则读作了【puē】,而漳属的少数地方如诏安县等地,则有读作了【pēi】,音同“胚”字,其实所指的都是书信的“信”字。这种方言的音读及字义,迄今为止仍然还为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沿用着。

但是,海外的闽南人却将这种“批”孵化、发展成为一种融合了海内外交流的书信与金融汇兑两种功能的特殊载体,并经由海商及水客驿递之分散、单独的作业,逐渐演绎、发展为了一种行郊作业——批郊。及至清末(大约是在清光绪中期),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终于发育成熟,成为了海外华人世界中的一种全新的商业业态——侨批业,扮演了汇通国内外侨胞与侨亲之间书信往来与金融汇兑的重要角色。“闽南侨批”,实际上就是伴随着历代闽南人出洋拓殖与创业而产生的这种特殊邮传载体,而伴随着侨批业的日渐兴盛与发展,“批”字于是被海内外华人华侨赋予了银、信合一的新概念、新内涵。

由于闽商在东南亚一带的地位和影响均比较大,因而“闽南侨批”还可以纳入闽商历史文化的研究范畴。

一、“闽南侨批”的发端较早

随着福建华侨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更多的历史文献被纳入了发掘、研究的范畴,其中很重要的一类文献,就是福建省民间的家族谱牒。迄今为止,据所发现的民间谱牒中,就有石狮大仑《蔡氏族谱》载有明代闽侨汇款的记录:

明嘉靖年丁卯四十六年,景思秩也,周夫为兄,均有骨肉厚爱……娶妇后,遂往吕宋求赀,迭寄润于兄弟,二兄超全家赖之,修理旧宇,俾有宁居。

显然,这段文字是迄今所发现最早的有关华侨汇款的记录,也是我们研究早期侨批发生、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记录。

因此,有关华侨史记录的民间家族谱牒,还应当继续深入发掘和仔细排查。

迄今为止,闽南侨批的存世品种表明,无论其是在海内外,其商业业态均比较饱满、涉及的商业范围更为宽广:

1、有证据表明,闽南侨批在清末就已经是规范化、成规模地运作,“批郊”作业就是这种商业运作的成熟表现;

2、闽南侨批较好地承续了明末清初以来国内钱庄、民信业的经营风格与传统,并且还能够结合国际时势变化,推陈出新,显示出其商业谋略与发展皆与时具进;

3、闽南侨批各信局较好地保持着与国内继兴之银行、邮政等机构的合作,并且还能够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凸显自己熟稔的商业运作手段及特色—即诚信经营、服务侨客(眷);

4、侨批之载体形式更为丰富:除了传统的信汇形式,闽南侨批还有大量的票汇、电汇等文献载体,其服务内容与载体形式均较为繁富。

我们从现有的福建侨批存世量与其分布情况来看,综合考察各地的各种文献记录、历史影响以及研究成果,闽南侨批、尤其是泉州的侨批,都占有较大的优势,因而福建侨批的收藏研究中心与重心皆在闽南。

现在所发现的存世闽南侨批实物(包括海外来批及国内侨眷之回批),粗略估计约有3万余帖;如果再将带有侨批信局作业时钤记的有关汇票、支票等金融票据,以及历代信局经汇作业时给具的票根、信局作业之帮单、信局的账本等等相关的文献形式,总数当不少于5万件;此外,还有各信局的牌匾、营业执照、印鉴,以及信局和批脚作业时所用的其它实物,如称银两时应用的衡器,盛装银、信用的各种行头,批脚的证件等等,那么,有关侨批的实物文献载体,其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相应的浚深和扩展,传统的侨批文献就不再局限于批信实物一种单一的类型,而是涵括了以上各类载体。

目前,闽南一带的侨批实物文献最为丰富,基本上涵盖了以上的各类文献形制,同时,闽南还保留了泉州的王顺兴信局旧址、漳州的天一总局旧址及厦门鼓浪屿的“海天堂构”,之三者,浓缩了闽南侨批的历史发展与辉煌成就,可以说已然就是闽南侨批的历史丰碑!

二、闽南侨批文献遗产的收集和整理

闽南侨批之于档案文献遗产,主要有以下几点的意义:

可以藉此对华侨的历史贡献予以高度评价,对侨批的历史作用给予正面和积极的肯定,这对今后侨资的态度与作用,必将起到正面和积极的影响;

侨批的文史释读与文化弘扬,扩大、浚深了华侨史学的研究范畴,使得侨批作为侨史文献的载体形式之一,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与借鉴,大大地丰富了华侨历史文献的内涵与外延;

侨批可以凭藉自身的侨史文献功用和价值,积极申报成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进而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使之成为中国的、乃至于世界的文化遗产;

因此,闽南侨批已越来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与重视,将其视为闽商文化的载体形式之一,并及闽南文化暨华侨史之重要历史文献。

1、侨批文献的收集

以往的侨批收集、研究,注重其邮政信息,主要途径即通过竞技集邮的平台来展示侨批文献;如今强调的则是侨批的档案文献典藏与文史研读,因而对侨批文献的系统性、完整性就有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单个侨批的完整,也就是批封与批信要求完整,不要人为地舍弃掉批信(笺),不要嫌弃批笺给集藏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二是争取完整地收集一个家族的全部批信,这样就可以完整地保留了一个族系的历代往来批信,这既包括了海外寄回来的批件,也包括了国内寄往海外的回批。

还有一点,那就是我们在收集侨批的过程中,也应该讲究各个侨批信局的系统性收集,例如著名的“天一(银)信局”,关于该信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所使用的印鉴和诫戳,其形式和内容上也都是有所区别的,因此,能够力争收集到天一信局的不同戳记的侨批,也是每一位集藏爱好者一直在努力的;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同一信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使用的戳记侨批,视作该信局的不同“版本”,如天一厦(门)局、天一安海局、天一菲(律宾)局、天一新(加坡)局等等,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其在邮政史上的考察,同时也是针对该信局历史概貌的揭示与综览。

以上只是针对实物侨批而言,但是在侨批文献的具体品种方面,还有几个要点值得注意:

1)来、回批都要重视,特别是回批;

2)信局制用的支票、汇票,以及有信局作业印迹的银行汇票;

3)海内外信局给发的收银信单据(凭证);

4)信局的流水账簿、印鉴、证照、牌匾及工作证、员工名册等档案资料等;

5)信局的各类广告;

6)考虑到侨史文献的整体保护与研究,有必要完整地起获某一个家族系列的侨批暨侨信,使其内容得以互相参证;

7)侨批业主的家族谱牒:这是进行文史研究的重要历史典籍!

8)充分考虑到实物文献资源的局限性,故而有必要尽可能地摄录历代侨批史遗存,如信局的旧址等等。

侨批研究,一定是要先拥有相当规模的实物侨批藏品,以及藏品有着较好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否则研究工作必将难以为继;而大量与系统地收集侨批,则是今后开展侨批研究、交流及学术探讨的重要基础。我们注意到,广东省汕头市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新的表率,带了个好头,他们采集到了大量的潮汕地区实物侨批(总量达3万多帖,其中亦包括了侨批的影像光碟资料),从而为学术研究与文化阐扬奠定了厚实的文献基础。

2、侨批文献的采集渠道和方法

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潮汕的做法,在现代条件下,将侨批资料的收集分为实物收集与影像收集两类,而两者都要予以重视。

实物侨批是必需的,是一个研究机构所必需葆有的学术资源,而且还需要一定的收藏规模;而影像资料则需要认真审视和科学地取舍,首先是要审定所需图录存档的侨批资料的真实性,判定其史料的价值,然后才决定收藏并图录,以补充自有资料的缺或,作为另一种载体形式而予以借鉴、参研。将目前已经发掘出来、且经过了甄别和整理的实物侨批资料,应是我们首先要去做的学术准备工作,毕竟资料的汇集也是文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关于实物侨批文献的采集,具体来看,有下面几种可操作的方法:

①征购

市场化征购,这是如今文献征购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一道常规的文献采集方法。

侨批的载体形态,也可以归之于民间文书一类,故而也受到了公藏机构的关注,例如福建省图书馆等,但他们主要是从大文献的视角出发,只是将侨批纳入民间文书的大体系中,构建民间文书的文献建设,而不是单一地为侨批收藏而收藏侨批。但是,对于专业的侨批文史研究来说,则遵照一定的体系、成规模地开展侨批文献资源建设,那就一定是将侨批文献作为了主要的征购对象,而且是系列化、规模化地开展此项专项文献的建设。

要想规模化、系列化地建构侨批文献专业资料库,自然是离不开征购一途,根据各公藏机构以往的文献采集策略与方法,有两个征购的途径,一是走向市场,在各地收藏交流市场开展征购;而是通过各地的渠道,向已知的存留有此类文献的家户协商征集,这两种方法可以同时或交互着进行,但必须保持连续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文献建设的持续建构,也才能保证系列化、规模化的文献建设要求。

② 图录

有偿征集固然是一套可资为用的策略或方法,虽则行之有效,但也无法保证专藏机构得以实现完全架构侨批文献的理想。

就侨批来看,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集邮人士早已经介入了侨批的收集、研究,并且许多人的侨批集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同时在集邮领域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在国内外的集邮竞技平台上屡获大奖,极大地提振了侨批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因此,侨批收藏研究已经成为了这部分集邮人士的人生追求与感情寄托,轻易不会出脱自己的藏品,但是他们的藏品都是经过了市场考验与竞技集邮的洗礼,其间不乏珍品、孤品级的侨批实物文献,对于这样的情形,则应该要有一套相应的文献采集策略,图录、出版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源,以实现其文史研读的功用。

我们还可以文献学为样板。如今,中国传统古籍已经渐次引进了数字化手段和技术,开始了古籍的数字化建设,这对于浩瀚的中国文化典籍而言,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毕竟古籍传承到了今天,由于种种原因,版籍的传统保护方法已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而数字化建设则无形中开拓了这些版籍的保存方式,延伸了版籍的生命周期,从而使得这些文化载体的生命得以继续传承,并且还能逐渐光大与阐扬。

目前,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工作已经展开了,其主要工作就是在传统古籍的保存、保管方式中,新增加了文物化和档案化的管理方法,其中很突出、也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为古籍定级,包括了文物性的版本定级与档案化管理的破损定级,制定了古籍保护的一整套科学保护措施,并形成了制度化的管理方法。仅仅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古籍保护中的许多举措,很多都是可以直接导入到我们的侨批文献收集和保护中来,例如古籍特藏破损定级的标准,修复建议,藏品的保护,书影的制作,等等,这应该也是我们从事侨批收集、研究和文化释读的每一位参与者应该考虑的另一个重要课题了。

除了实物侨批资料之外,还有许多侨批文献载体形式较为独特,比如旧时信局的牌匾,信局使用的印鉴、戳记,信局员工常用的分发批信的运载工具、证明文件,现存老侨批工作者的家访影音录像资料,历代侨批信局的遗址(迹),诸如此类史信,就更有必要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加以收集、保存了。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的是,那些历史上曾经从事过侨批经营活动的老人,是侨批史的参与者与见证人,很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访谈工作,应该对访谈内容进行全面的记录,包括其影音的全程记录,这事应该要尽早去做,要与时间赛跑,毕竟这些老人,个个可都是些宝贵的“活文献”。

除了这些资料以外,其它还有可资为用的文献形式,举如旧时侨批信局的老照片,批信局兼营或混业经营的一些广告宣传单,涉及到侨批经营者的家族谱谍,各时期报刊等媒介的有关报道,批信局合作、合伙经营的股份证书或契约,等等,都应当纳入我们的收集与研究的范畴,有实物的就收集实物资料,没有实物而有其它影像信息者,就采用复制的方法来收集,极力扩大侨批文献的资料来源,使得侨批的释读不仅仅局限于侨批的批信载体本身,还将扩展到了侨批文物上去,这才是文化的侨批所应具备的全面素养。

这些实物侨批资料,还只是民间的存在形态,但这种民间存留的文献,一直都是处于分散化的状态,更缺乏专业的保管,有很多已经发生了霉蚀、虫蛀等破损情形,其文献的存留生态可称“堪忧”,因此,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提请有志于该项藏事的专业机构,要加紧、加速民藏状态的实物侨批文献的征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侨批文献处于相对沉睡状态中,这就是各地各级档案馆所珍藏的历代邮政档案和海关档案资料,其间记录、附着有大量的侨批业原始档案信息,甚至是各地信局的原始文案、印鉴及其它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及文献载体,有很多都是以往侨批研究者所未曾见识过的,这也导致了以往对侨批的释读存在着诸多的分歧,甚至是误解、误判及误读。如何让开发利用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索和积极面对的一颗重要课题:在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图录并出版这类侨批史的档案文献,则对目前积极开展的侨批史研究与侨批文化释读来讲,善莫大焉!

3、侨批文献的鉴定

侨批文献难以鉴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年代不好判定。许多早期的侨批,其目的就是驿递功用,并不是要刻意为后人留下什么可资纪念或怀念的信物,也没有一定的递解程序和规则,这在批封与批信上,都可以看得出讲究简洁、实用,并且还出于运作与保密的考量,有意掩饰一些递解方式和程序上的信息,时过境迁了之后,这些信息就变得晦涩难解了,尤其是具体年代的识判;

二是具体承解的信局。早期的水客批封,还有后来特殊时期的信局作业,都没有留下递解责任者的详细信息,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做更多的排查与检索识别工作,方才有益于作进一步的解读;

三则是一些侨眷在解读海外寄来的批信时,由于存在多次拆读和保管的缘故,有许多的侨批封和批信装错了,出现了批封与批信不符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比照与复原,这当然是离不开广泛的原始资料的集藏;

第四点就是有很多侨批的相关资料,如侨批信局的印鉴、图章和证件(书),信局作业的账本(簿)、单据,还有批信局之间、批信局与银行、邮电部门之间的往来信札、电文及公函等,这类有助于侨批研究的资料,都是需要研究者们认真收集与审视的,其间所涉及的政治、法律、金融、邮政等等素材,无一不是需要做过细的文史整理工作,这些都是今后在侨批的研究中亟需加强的重要内容,而鉴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沙汰谬误,去伪存真。

第五点就涉及到了作伪的问题,这主要是在侨批收藏的市场化经营与运作过程中,有许多的侨批被少数经营者篡改了,这方面的伪作,具体表现形式就有加盖著名信局的印戳,刻意伪作信局的文字宣传诫戳,以及伪造时间、地名戳记等等,种种不端,导致了收藏交易市场上流通的侨批与侨批资料,都需要我们去仔细地予以甄别。

所以,为了保障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专业研究机构还应当聘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如文史学者,民俗专家,特别是在侨批的收藏研究上已经取得实绩的集邮界人士,等等,充任侨批研究的专家委员会之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来阐扬侨批文化,“闽南侨批”的文化研究与阐扬,自然也当如此。侨批实物的图录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收集与研究课题,也是一项必须进行的学术文化准备工作,否则,学术交流将会陷于“重要性”与“意义重大”一类的空泛之谈,这就有违其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的最终目标,而流于一种泛议或口号,这对提振侨批文化不仅无益,而且还是有害的;同时,图录并长期地保存这些珍贵历史文献,也是对历史负责之举,是对历代华人华侨及侨批之于闽南、之于福建历史贡献的肯定,海外华人、华侨也是翘首以待与热切期盼的。

只有经过大量的、系列化的实物文献采集,并及经过仔细的甄别和整理,侨批资料才可以成为可资为用的文献资源。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献载体,侨批也只是外在形式与使用功能上,有别于图书版籍的,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流传及递嬗方面,侨批文献虽然是后起的一个门类,但是它前承了中国历代文书的历史发展,后启了中国近现代海内外交通之端,特别是海内外邮电发展、金融汇兑、文化交流等等诸多方面,还是一种客观的促进作用,因而这一档珍贵历史文献,我们应该倍加珍重,有人誉称其为“中国近现代的敦煌文书”,溢美之词及于言表。

我们完全可以了冷静与客观地看待侨批文献,更由于它是我们家乡的一档珍贵文书,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从容一些,淡静一些,就先把侨批视作乡贤们的一档历史文献来珍惜,来爱护,来收藏,来研究,那么,多做一些博大与宽泛的收集、深入及缜密的考证工作,毕竟这也正是我们发扬尊重历史、敬仰先贤、爱护文物、阐扬地域文明的精神。

四、综述

在侨批收藏和研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上述的这些理念或方式方法,还有许多需要根据侨批的特性,做出因地制宜、因具体品类而重新定义的问题,这就是相关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进程了。

除了上面所谈的集中文献采集渠道与方法,还有在文史研读、文献披阅过程中的新发现,这就不是侨批实物征集的范畴,而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步钩沉、发掘出来的,例如:

其一,除了实物侨批之外,还有很多文献资料也都记载了有关侨批的史实,有的尽管只有零星、片断的记录,但是,对它们的收集整理与综合研读,就能够发现许多对侨批研究极为有价值的线索,举如民间宗族谱谍中就有其族裔出洋,并往来沟通的重要信息;民间钱庄的私钞上,也会留有信局的印章或印鉴;早期海内外报刊对于华人生活的一些报道,也都有或多或少地介绍侨汇的情形;国内的许多统计年鉴,对于海外华人、华侨汇入的款项,也有一定的统计数据报告,等等,这些资讯,对于侨批史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对早期的侨批信局作跟踪与观察,常常让人感到有关史料的严重不足,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我们把侨批的收集与研究范畴拓展到相关的文史资料上去,这样才能更为广泛地获取更多及有效的信息。现在我们重视侨批文化,重视侨批的收集与研究,那就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侨批实物一个方面,而是要将所有涉及到侨批的历史资料,今后都必须纳入到收集、整理与研究的范畴中来。

篇(9)

一、大背景下的泉州语言资源种类

1.地方方言包括闽南话单字,闽南话词语和闽南话句子,以及用方言讲述的地方故事,用方言传唱的地方戏曲

一种语言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要素构成的,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声音要素,是它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符号的总汇,是它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符号的形态变化和组合规则,是它的结构规律。话语的设置,则是测试发音人运用方言的流畅程度,是表情达意的直接体现。

2.地方普通话则主要是用普通话讲述的故事和文本朗读

地方普通话包括三种:地普1,地普2,地普3,这主要是考察在方言的影响下普通话的应用情况,也就是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一个地方的方言,势必会深深地影响普通话的运用。

二、不同类型有声语言的建构设想

就语言本体而言,专家学者的前期论证,如曹志耘的《中国语言普查论证报告――汉语方言,汉语方言语音调查表和调查规范》,李如龙的《汉语方言词汇调查表和调查规范》,刘丹青的《汉语方言语法调查表和调查规范》等对全国语言调查有着建设性的指导意义。这些论证同样适合于泉州闽南方言的调查。

1.地方方言发音人

有4个,分别是老年男子,青年男子,老年女子,青年女子。4人有不同的任务,主要是考查老男和青男的声韵调系统和语音,主要任务都是由老男完成的。因为女子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她的话语腔调容易变化,而且女子在成年后嫁入夫家,夫唱妇随,女子的语音面貌会有大的改变。老年男子是重点,有语音系统,单字,词汇,例句、话语、对话六大项,青男任务其次,有语音系统、单字、话语、对话四项,老女和青女的任务一样,只有话语、对话两项。因为老男任务繁重,整个音系主要是以老男展开的。所以选好老男是调查成功的一半。

老男和青男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区别新老派的不同,绿皮书规定,老男出生年份为1940~1950之间,青男出生年份为1970~1980之音,前后相差30岁,我们在培训发音人时,应避免老男和青男互相就单字的读法交流,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新老派发音的纯正。

2.调查项目

(1)按照统一规范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调查手册》(文中简称为绿皮书)单字有1000个,涵盖了中古的36字母,16摄,平上去入,是数量不大而能反映一种语言概况的小型数据。此项工作重点考察该字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也就是要求发音人不读训读字、假借字、同音字、同义字,而是要读本字。

(2)词语1200条,主要是反映日常常用的,因为是照顾全国,所以有些词语偏于北方,而在南方方言中不太常用,此时可以补充同样意思的另一种说法,亦即同一所指不同的能指。此项都有具体的语境,所以应该不会有文白读的区别。在调查时,一定要发音人牢牢记住是说法,而不是读字。

(3)句子只有50条,每个例句都有不同的考察目标,比如宾语省略、语序不同、前后倒置等。发音人不能照文本用方言读,而是要在理解例句意思的基础上,用地方方言表达,这种表达肯定和普通话是有不同的,我们可以按常用度的大小,列出同一句子的多种读法。总之,例句是说的,而不是读的。数量看起来是少了些,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4)话语包括规定故事和自选话题两部份,前者是用地方方言讲出牛郎织女的故事,讲述时不能对照文本,讲述者必须提前熟悉故事和情节,在讲述时用方言讲述,情节可扩充,内容可增可删,这要求讲述10分钟。如果不能保证讲到10分钟,一定要保证它的讲述和自选话题合在一块达到20分钟。自选话题有10个题目,但是发音人应优先选择前面5个,而且不能和规定故事重复。话题内容应该能反映地方特色,如民谣,民俗,地方小吃等。如果一定要讲故事的话,注意不能和规定故事重复。

(5)地方方言除了以上的单字、词语、例句、话语之外,调查手册还要求发音人进行多人对话。绿皮书规定三人以上即可,但我们一般是选四个人来对话,即老男发音人,青男发音人,老女发音人、青女发音人。话题的范围在话语的10个题目中选,这一项要求时间为40钟以上。

3.地方普通话发音人

分为地方普通话1(以下简称地普1),地普2,地普3,如果用汉语普通话测试等级来说,要求地普1测试70~80之间,相当于三甲,地普2在60~70之间,接近三乙,地普3在60下以下,不入籍,接近于方言。地普的任务都是2项,先是讲述,用普通话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不能照着书本读,而是和方言发音人一样,在理解的基础上,在不看文本的前提下,用普通话讲述。另一项是用普通话朗读2篇绿皮书指定的散文。这主在是考察语言在方言影响之下的变化。

三、实施方案

1.政府主导。“泉州市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次泉州地区闽南话的全面调查,它涉及到全市4个市辖区――鲤城、丰泽、洛江、泉港,3个县级市――晋江、石狮、南安,5个县(包括金门县)――永春、德化、安溪、惠安、金门以及它们管辖下的一百多个乡镇;覆盖面广,具有语言普查的性质。本项目的成功建设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和资金支持,需要得到语言学、社会学、信息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人才支持,及软硬件研发相关部门的技术支持。所以,这一项目的建设最好由市委牵头立项,统一规划安排实施。调查时,需要当地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他们发音人的遴选公告,这应该是多渠道的,包括纸质,有声和网络及朋友介绍、现场宣传,需要他们提供当地的记音场所和录音录像场所,包括场所的布置,及人员往来的接待等等。

2.学者承担。“泉州市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需要专家学者的全程参与。他们的参与为数据库理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持和技术支持,在数据建设中起引领的作用。可从高校抽调语言学、信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团,进行前期考察与论证性研究,制定一系列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这一工作已由国家层面的专家做好,我们在建泉州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时可借鉴使用。

田野语料采集过程中,需要有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对口头语言进行文本转写与国际音标转写。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语言的调查和整理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时间长,工作细,来不得半点马虎。

数据采录过程,同样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人员,这全程都是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完成的。资料采录后需要专家学者对其进行战略性、针对性、前瞻性的研究。

3.社会参与。语言有声数据库的采集来自于活生生的语言,所以,需要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发音侯选者越多,专家团队就能选出更好的发音人,课题需要选取出4位方言发音人和3位地方普通话的发音人。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发动当地的宣传部门,当地的电视台和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一方面,他们能让社会上更多的人知晓这一项目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们能让社会了解这一事件的进展情况,能够让调查的成果公之于众。

四、后续工作

泉州闽南方言有声数据库采录完成后,要充分重视数据库的开发运用,数据库的建设可与泉州的文化建设的“十二五”规划,与泉州的重点文化建设的项目,比如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结合起来,在本地的文化建设中,发挥语言文字资源的独特作用,使这个资源能够共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泉州是东亚文化之都,我们可以利用语言有声资源库,为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历史上的泉州,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的泉州方言,势必在本地、全国、东亚、亚洲乃至在全世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数据库和当时的语言比较,得出它们的演变、发展和滞留。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个数据库,把实时状态的闽南方言发扬光大,扩大它的影响。以上两点,可以与泉州师范学院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闽南文化研究基地”和华侨大学的“丝绸学院”直接挂上钩。

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其它地方的先进经验,可以在有声数据采录完成后,在网上推出一个展示网,后续的可以收集采录地方戏曲,民间歌谣,民间口头艺术等,用有声、可视的形式永久保存各种语言资源。

参考文献:

[1]张甘荔.泉州方言与文化[M].鹭江出版社出版,1994,15.

[2]李宇明.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J].中国语文,2010,(4):356

[3]郑国权.方言乃地方戏曲之母.

篇(10)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依据”中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的观念和方法趋于多元,一方面美术的种类继续分化;另一方面美术各种类之间综合化的倾向也在逐渐加强。”尽管时代的发展促使美术种类的丰富多样,但细分出的每个独特的种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如漫画与其他美术种类之间就存在着叠合现象——一幅运用国画形式创作的漫画,我们既可以看成漫画作品,也可以看成国画作品。不过,作品间客观存在的叠合现象也有利于美术学科各门类、各学习领域之间的有机融合。根据这个特点,在漫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主题性的创作课程将漫画与美术其他门类综合起来进行实践探索,由此提高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及综合探究能力。

艺术源于生活,而漫画创作素材源于作者在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在执教《漫画造型》课时,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深刻感受各式各样的人的特点,如健康长寿的老人、挥汗如雨的工人、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并将其写生或拍摄下来,接着让学生欣赏一些漫画家的肖像漫画及漫画造型作品,引导学生将欣赏的漫画作品与在生活中拍摄或写生的人物进行对比,从中去发现漫画造型的主要特点——夸张变形。那么,应如何对人物进行恰到好处的夸张变形呢?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观察、感悟人物的特点、表情及动态,让学生在找出表现对象的主要特征的前提下,进行准确的夸张变形。具体可让学生用线描的方法漫画人物肖像或动态。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漫画造型基础后,可让他们了解漫画泥塑的表现特点与制作方法,进而塑造出表情丰富、动态夸张的人物形象。此外,有些剪纸和水墨画中的人物造型也有漫画夸张变形、简洁明快的表现特征,因此,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剪纸和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塑造出富有漫画特征的人物形象。显然,在《漫画造型》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塑造人物形象,能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型中轻松愉快地学会漫画人物造型,而最主要的是能改变传统漫画造型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的缺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知识、技能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在漫画造型课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美术学科各门类的交叉互动,同时也应重视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探索。《漫画造型》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欣赏名家创作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漫画作品的环节,如漫塑、剪纸漫画、水墨漫画等,同时,让学生通过收集、欣赏、评析漫画作品,从中充分感受艺术家的表现个性与情感,体会作品中独特的漫画造型特点,从而在深受启发的情境下设计、制作出形式多样、富有个性的漫画造型。从这点看,这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漫画造型课,显然已不是单纯的“造型·表现”课,而是融“欣赏·评述”“设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探索”课。

二、在漫画教学中积极开展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

学科间的优化整合是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新课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指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在新情境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自觉主动地融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互相融通,彼此联系,逐步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发现问题并进行深入探究的能力以及形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说明,在教学中不同学科内容相互融合、互为渗透的重要性——应对不同学科内容进行高度的整合,同时也强调教师应积极探索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改进和丰富教学手段。

儿童漫画创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创作中常与其他学科内容渗透、融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漫画创作与其他学科内容“共舞”。基于此,我们把儿童漫画与语文、品德与社会、英语、科学等其他学科进行适当、合理的整合,这样做不仅能利用这些学科的丰富内容进行儿童漫画创作与教学,而且也能使儿童漫画成为这些学科教学的辅助资源,以此设计出诸多课例。如《漫画成语》就是漫画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课例。成语是汉语词汇的精华,它具有形象鲜明、生动凝练的特点,不仅是小学语文重要的学习内容,也为漫画创作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进行《漫画成语》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所要创作的成语的内涵,从中提炼出表现主题后,再进行创意表现;而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图解成语。如创作一幅《一飞冲天》的成语漫画,不能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描画出成语中原来所指形象的层面上,即画一只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这样的画面表现只是图解而已,无创造性可言。因此,教师首先应提炼出“一飞冲天”的表现核心——一下子做出了惊人的成绩,紧接着让学生以当今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鲜事物作为创作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创作出生动有趣、与众不同的作品。如一学生描绘出我国“神舟九号”从地球上成功发射升空的画面就很特别,这样的作品就具有创造性。除了《漫画成语》课外,我们还设计了《漫画寓言故事》《漫画歇后语》《漫画插图》等课型。另外,我们还与语文课老师长期合作,让学生“记(画)漫画日记”和“看漫画写作文”。对于“记(画)漫画日记”,学生的兴致很高,他们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学生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不仅能养成记(画)漫画日记的习惯,而且能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创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在“看漫画写作文”课中,我们采用“欣赏漫画评述漫画理解画意抓住主题发挥想象展开描写”的步骤,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观察赏析和创编写作能力。

儿童漫画教学(创作)与语文、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等学科内容均有联系,且漫画是这些学科教学很好的辅助资源。在进行儿童漫画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时,不能盲目和随意,只有根据儿童漫画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在准确寻找出其与所结合学科的切合点的基础上进行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做到学科间的优化整合。

三、在漫画教学中重视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还指出:“从美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飞速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用美术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交叉的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而这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需要通过中小学美术课程来获得。”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们以学生的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性的儿童漫画教学活动,如《趣画闽南俗语》《创作时事漫画》《道德行为规范漫画》等,具体通过活动策划、美术创作、创意设计和综合展示等内容与形式展开,希望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趣画闽南俗语》主题单元为例,我们利用本地文化资源,针对闽南语(特别是闽南俗语)随着社会发展的潮流有日益被冲淡的趋势和失去的危险的现状,开展了“收集闽南俗语”“讲述、表演闽南俗语”“趣画闽南俗语”“设计装帧闽南俗语画集”“综合展示闽南俗语”等活动,其中的“综合展示闽南俗语”活动包括“展示《趣画闽南俗语集》”“小品表演—闽南俗语”“趣画闽南俗语作品展”等内容。这些活动内容都围绕“闽南俗语”来设计,但各有侧重,既包含了活动策划、访谈调查、创意设计、平面设计、表演展示等实践活动形式,又从“思考”“体验”“实践”“表达”等角度提出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建议。通过参与一系列项目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发现和感悟闽南俗语之美及主动地会说、爱说闽南俗语,而且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了传承闽南文化的目的。

上一篇: 保险公司应收保费管理 下一篇: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