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27 15:39: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古代文化常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中古代文化常识

篇(1)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古诗文教学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进行数次语文课程标准的改革,增加古代文学作品的篇目,提升古代文学作品的考分比重,甚至增加语文课时,种种举措都可看出教育部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重视。但是,经过种种教育改革,我国高中古诗文教学成效却仍然不尽如人意,这里面潜在着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古诗文的教学与发展。

(一)教材的选编不够优化

高中语文中的古诗文作品数量有限,所选的古诗文作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说教的程度较深,学生很难形成一种有效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同时,高中古诗文作品的选编和现代化结合不牢,导致学生不能从古诗文作品中自然过渡到现代社会,学到的知识往往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在古诗文的安排上,古代文学作品大多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这种刻板的记忆性编排方式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化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和自觉操作的实践能力。这些方面也影响着我国的育人质量,甚至严重影响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教材讲解本末倒置

因为每位授课老师的思想观念不同,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把握上存在一些差异。在理论上,古诗文课堂教学应该适当加入一小部分的相关历史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古诗文的内容。但不少教授者在课堂上为了便于教学,对相关历史的讲述课时往往超过作品细读的课时,将历史重点讲解,而将古诗文的审美意蕴抛之脑后,完全本末倒置,使教学目标严重偏颇。这样,一节意蕴深远的古诗文鉴赏课就不可置疑的上成了历史课,使古诗文的地位日趋低下,不仅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古诗文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更使古诗文作品成为了文学史的附庸。

(三)教师能力有限,迫于应试压力

每位老师的资质不同,专业素养,审美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效悬殊较大。不少教师专业能力有限,讲课时往往避重就轻,仅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机械化的进行教学实践,课堂氛围不够,教学方法缺少创新,使得中国古诗文的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教学效果甚微。另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的观念受到限制,只是针对考试重点进行讲解,多讲解做题方法,在古诗文的内容讲解方面往往不到位,以点带面,具有严重的片面性。

(四)学生断代感严重,缺乏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学习中国古诗文的兴趣不强。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增强,渴望摆脱束缚,追求一些新奇的事物。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一些逻辑性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通俗小说及外国文学作品。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古诗文作品太过遥远,学起来有一种距离感,融入作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中国古诗文作品只是为了应付最终的高考,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太大实效,只要能够背诵,理解作品大意就足够,对于古诗文的写作特色,意境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则草草略过。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现状的原因探析

首先,高中古诗文教学应该以作品学习为重点,但多数老师则注重相关历史的讲解,这样的安排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目标的实现并不科学。历史是建立在作品基础上的,没有基本的作品解读能力,对作品的语言、情感、思想等没有深入领悟,就谈不上对文学史的把握,更谈不上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学生在学习中提不起兴趣,也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戴建业教授对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他认为现代大部分学校的古诗文教学,“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并呼吁“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1]虽然一直以来,我们提倡文史哲不分家,但是一味地将语文课堂上成历史课,这是语文课的悲哀,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其次,现在对于中国古诗文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大多数只是以文求文,很少涉及训诂之类,甚至很多教古代文学的老师根本不通训诂,仅仅依赖教学参考书中的注释以及文学作品选注甚至是百度对中国古诗文进行浅显的讲解。这类书籍在编写时,为图省力,书中的注释往往抄来抄去,陈陈相因,并没有太多有用之处。甚至,有的教授者根本不去翻检原书正文和注释,只读加工后的注解,注释中的错误很少被发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很多错误都被继承了下来,一代影响一代,对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传承无疑是摧毁性的伤害。同时,中国古诗文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累积,形成了很多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技法,但是现在古诗文的教学却是重视理论而轻视作品分析,不少教授者对于这些基本的技法也是一知半解。没有经过良好的传统文学训练,很难真正掌握这些古典的文学技法。于是便造成了,本该气韵生动的作品分析课堂变成了干巴巴的翻译和所谓的“整体串讲”。因此,著名学者黄寅认为,中国古诗文的教授应该重视“鉴赏教学”,在鉴赏教学中“除了要汲取其积极的思想内容之外,还要学会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表现手法”。[2]时代感的客观现实,导致学生不能真正理解领会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课堂上只是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输者。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没有自己独特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在课堂上就不免会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因此马琳萍教授认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作品的‘原生态’,以打破时空及心理阻隔,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隔膜感”,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对文学艺术的感受力、分析力、创作力及发现、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3]最后一点,我认为是部分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只是一味的利用教参进行老套的教学,没有自己的创新点,甚至是利用一本教材教了一辈子书。创作和欣赏是文学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俞平伯先生曾说过,创作好比“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欣赏好比“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唯其“知甘苦”,才能“有公论”,不然则始终如隔靴搔痒,终生不得其门。我们现在的多数语文教师和古诗文研究者对中国古诗文的把握不够深入,思想滞后,因循守旧,却在讲台上大谈鉴赏之道,着实有些难以服众。

三.关于高中古诗文教学的建议性举措

(一)古诗文作品的选编要严格把关

在教材的编写方面,需要条理清楚,脉络分明,对文学现象和作家的影响要客观看待,准确定位。教材的编写也应该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学会在文本矛盾处质疑,在不合情理处质疑,在文本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勇于发现文本疑点甚至是创新点。同时,在作品选编时,可以在选修课文中穿插一些浅显易懂的文艺学、文献学、语言学知识。文艺学的本质属性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媒介是符号,载体是文献;文献可信,而后求其意;意义考释清楚,而后分析其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环环相扣。通过读诗,训诂,考据,赏析,写作的综合学习和训练,有利于学生把握古诗文的整体价值,既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之美,又领悟到作品的史学价值和人文底蕴,从而达到对古诗文作品的高效学习。

(二)古诗文教学可以结合时展

古诗文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当今科研成果和现代思想。魏鸿雁教授认为,古代文学教学应突破传统模式,注重探索“社会实践与传统文化的联姻”“极力拓展文学第二课堂”,努力“搭建多媒体教研互动平台”。[4]岳德良教授也认为,要把“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讲授型课堂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5]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方便,快捷,直观的优势可以在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中得以体现。例如,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投放,更加直观的展现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比老师单纯的用书面语描绘的意境更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将古诗文和现代诗文进行对比教学

古诗文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同时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高中古诗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关历史,更要求学习作家作品,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作品鉴赏等。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总有一些珍品被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内涵,因此,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要善于发掘并结合时代变化来感悟,做到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中国古诗文作品,可考察资料有限,教学略显困难,这是经常碰到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同现代诗文作品进行对比教学,找到不同时代相似作品的共通之处,拉近古今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加深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解读。虽然材料搜集有些繁琐,语言文字在理解上难免困难,但是古今的作品差异还是比较明显,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够发现新的知识点,抓住古今文学作品的异同之处,查找产生这种变化的深层原因,从而加深理解记忆。

(四)古诗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篇(2)

古典诗歌的教学必然会涉及意象、意境、借景抒情等专业术语,掌握专业术语及其用法将会有利于古典诗歌的学习。

意象,“意”指诗人主观的思想和感情;“象”指作为审美客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景、事。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意象的组合构成了意境,王国维认为:“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唯有鉴赏到诗歌的意象意境之美,方可体悟到古典诗歌之精妙。

借景抒情,指的是诗人不直接抒发感情,而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感情。《人间词话》中云:“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借景抒情,关键在“借”,所以写景是次,抒情是主;写景只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许多评论家称道,清代王夫之认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二、诵读诗歌,背诵积累一定篇目的诗歌名篇

《尚书・舜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早已指明,诗是诗人用歌咏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所以理解诗歌最好的办法是诵读诗歌。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声律的和谐,注重音乐的美感,通过声音来传达深义。所以学习诗歌不能条分缕析,也不能埋头于前人的注疏,而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首先要反复吟咏诵读,对诗歌充分地感知,然后大胆想象,设身处地去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情绪意趣,逐步形成对诗歌的整体印象。当然,一两遍吟咏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只有往复吟咏,才会自然领悟到诗人内心情感。或浅吟低唱或高声诵读来寻旨觅趣,洞明诗歌的真内涵、诗人的真性情。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理大概就在于此。

三、积累意象,感受古典诗歌独特的意境之美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意”是主宰,“象”是载体。如杨柳,因为“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意象的组合、叠加就形成了意境,意境有眼前的“实境”和想象空间中的“虚境”。南唐李的《浣溪沙》,上阕从“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绿波”等眼前意象开始一一叙写,基本上是以眼前意象之感发为主,是“实境”;而下阕的场景空间上由江南飞至边塞,时间上由白昼转为黑夜,侧重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目睹凋零景物之后内心的想象和感受,故为“虚境”。虚实结合使得诗歌意境更加含蓄悠远。

诗歌优美的意境,能让读者驰骋想象并提升其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高中生多多积累意象,方能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

四、涵泳品读,欣赏古典诗歌的语言和技巧美

古典诗歌的语言力求创新别致,强调含蓄凝练力求言简意赅。诗人在诗句中省略虚词,甚至主语。从而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形象性和生动性是诗歌语言的另一个特色。“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寥寥十字便描绘出一副气象恢弘壮阔的独特景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以一个设问句揭示出方塘清净恬淡的原因,同时揭示出经常读书加强积累方可增加知识提升自我的道理。可见无论是写景还是说理,诗人都能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意趣,给读者带来审美享受。

篇(3)

历年来,古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现状一直为大家所诟病。专家们普遍认为一线教师古文学养不足,不能满足高中古文教学需要。教师们认为学生古文基础薄弱,初高中衔接失当,难以取得成效;家长们认为古文学习很重要,在学校没学好,可以在课外辅导班补足。这种三方都不满的趋势愈演愈烈,矛盾焦点全部集中在一线教师的古文教学能力上。

一、高中语文老师古文素养的定义及内容

(一)什么是古文素养。

胡明德认为:“关于语文素养的定义,学界至今没有统一说法……教师素养是教师在固定期限内,在自己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及道德修养等。”古文素养就是高中语文老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古代文学素质和修养。

(二)古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内容大致可以确定为教授高中古文必备的古代文学的语法知识、古代文学常识、基本古代文论知识和相应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新课改过程中需要的古代文学教学新方法和新设备的使用技能。

二、高中语文老师在提高古文素养方面陷入的误区

陈大维指出:“中学语文教师古文修养的缺失恐怕主要不在古代语文知识方面,即使有所不足……(而)主要是文论修养和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一)知识储备层面的误区:一头扎入浩瀚古文书海难以自拔。

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为弥补自身古文知识不足,笔者确定如下阅读书目(节选):《中国文学发展史》、《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诗经选》、《楚辞选》、《汉魏六朝诗选》。这批书选本精良,涉及面广,博大精深。高中语文老师如能好好加以研读,假以时日,就一定能有效提高自身古文修养。

很快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这些优良选本大多是权威古本,一般收藏在各大名校图书馆内,市面上很难买到;其次,这些书古奥精深,若非一番艰辛仔细地研读,一时之间很难消化。看来,仅凭普通一线老师的满腔热情和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这个打牢古文素养基础的重任的。

对策:

1.以教学组为单位,设立阅读古文典籍兴趣小组,重新确立书目,动手搜集所需书籍;

2.以定期活动检查阅读进度和交流阅读经验,分享学习心得,撰写学习笔记或者论文;

3.在老中青各年龄层教师中,通过定期听课,积极促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局面的形成。

(二)技术运用层面的误区: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忽视教学规律。

毋庸赘言,古文教学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地方很多,如讲白居易的以乐抒情的千古名作《琵琶行》,不少教师都会选用音乐辅助教学。课前可选用《高山流水》调动气氛,课中选用林海的《琵琶语》创设情境,进而辅用《十面埋伏》展现琵琶乐之精妙,最后用林海的《渡红尘》揭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类共同情感主题。这样的多媒体使用可以说和课堂教学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实在是妙不可言。

一旦遇到苏轼《赤壁赋》这样的情理佳作,多媒体技术就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笔者见过有老师选用多媒体讲解这篇需要耗费三课时的重点课文,该课件共使用50张课件,数量不算多,课时安排紧凑,内容详略得当。细看多媒体使用,并没有出彩之处:除了音频朗读和图片展示(共计7张幻灯片,仅占总数的14%)利用到多媒体之外,其他部分(80%以上)多为课文知识点归纳,多媒体和课堂教学的结合使用状况极其不理想,不值得提倡。这正是很大一部分古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费时费力不讨好。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1.鼓励使用多媒体,绝不滥用。可以锦上添花,但绝不多多益善。

2.遵循古文教学客观规律,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三)理论实践层面的误区:轻视文言语法教学,偏重人文精神培养。

初中生学古文几乎不讲语法,以至于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文言文语法体系,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一,马上要求他们能读懂浅易文言文,实际情况是很多同学连“主谓宾定状补”是什么都分不清。

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认识就是“得语法者得天下”,教学实践中分别做出不同调整:很多教师不惜放慢教学进度,用8~10个课时疏通这些语法知识,以期学生迅速获得高中古文教学必需的语法知识;更多教师则是顺应课时安排,将语法知识零零散散地穿插在课文讲解中,以期学生能缓慢学习这类必备的语法知识,然后形成自己的体系。这种与“《考纲》精神”多少有点相悖的“灵活处理”,实属无奈。

笔者认为,“文”“言”之争在初高中教学中实在是大可不必的,应该回归到“言”为“文”之基础,“文”为“言”之升华的轨道上,这才是高中生学好高中文言文的不二法门。

对策:

1.高一教师讲授古文之前,务必统一安排学生学习文言文相关专题语法知识;

2.授课内容、课时和相关练习由高一教研组研究统一部署,以期达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与笔者有共识的广大普通高中教师在提高自身古文修养时,一定要极力避免上述三种误区,从知识储备、技术运用和理论实践三个层面上参照建议执行,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4)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古诗文是一个让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探讨却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是因为多年来普遍存在学生升入高中以后学习古诗文感到吃力的现象(而初、高中语文教师之间相对缺少沟通等问题也必然导致初中语文教师的忽视)。

根据本人教学的体会,我认为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方法的培养,即教会学生“读、思、辨”。

一、重视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性认识,但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未必“未闻读书声朗朗”,但很少听见朗读声,却是实情。有的教师认为朗读挤占了讲解的时间,多读不如多讲;也有的教师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但要求学生读的时间、次数不够,读得不到位。我认为朗读应贯穿古诗文教学的始终。

1、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既要响亮又要纯熟。朗读之所谓“朗”,就是清晰响亮,也即朱熹所说的“字字响亮”,这是对声音的要求;所谓“纯熟”就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这是对朗读程度的要求。

朗读的更高要求是既要再现又有发现。“读”与“说”是有区别的,“读”一般要“忠”于原作。一是忠于原作的语言表达,如朱熹所说“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二是发现——复读物的情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投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诸如此类。”这样读法有其好处:“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就是对话的过程中作者、读者、文本互相发现、融合的结果。但朗读不必要也不可能是作者或读物的代表或化身,因为朗读也是一种创作,“创作不是作者个人的行为,读者也参与了,而且是创作的最终实现者。文本的意义正是读者参与生产的结果。既然读物并无先在的意义,那么读者即使想“还”作者原意也无“还”处。朗读无非是“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伽达黑尔)所以,朗读者作为他自己,就是实现这种转移。

从以上要求可以看出,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文时重点指导“声”和“情”两个方面,不能让学生朗读变成有口无心式的“念经”或简单的“念字”。

2、朗读指导

正确的朗读指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激发生命意识,设置对话情景,指点朗读方法。

实现朗读目的的根本在于生命意识的激发。

朗读者不是被动的传声复述,他的思想感情的运用、语气的转移换、重音的确定、节奏的变化等等都取决于对言语所表现的生命意识的感悟。朗读的激情和愿望都产生于对该物生命意识的体验和语言形式的感悟。“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而原“发之于唇齿。”

朗读者应该把握古诗文的情感,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得声情并茂,才能感动自己、感染他人。当然要达到声情并茂的朗读效果,还有赖于对学生朗读方法的精心指导。

指导朗读方法。任何朗读都是受读者心理状态支配的,但读音的心理状态并等同于朗读技巧。朗读技巧主要包括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

对于初中学生,首先应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词的字音。其次才是指导他们朗读技巧。

二、重视培养学生“思”的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但是,初中教学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有人认为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目,照样可以取得满意的分数。事实上学生到高中后就会对学习古诗文感到力不从心。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会背诵课标规定的篇目,还应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思考,发现文章中的问题,掌握一些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如:《戴震难师》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思考的典型范例,在教学时应倡导学生学习这种“难师”的精神。有了这种质疑精神,有时竟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又如在教学《陌上桑》时,有学生质疑: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怎么可能嫁给一个四十岁的人呢?她丈夫是太守,她为什么还要去采桑呢?问题一提出,很多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是为了不让学生的问题泛化,教师也给了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罗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做了恰当的点拨,让他们明白:本文塑造的罗敷是一位美丽、机智、不慕权贵的女性形象,罗敷对自己丈如:《戴震难师》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思考的典型范例,在教学时应倡导学生学习这种“难师”的精神。有了这种质疑精神,有时竟会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又如在教学《陌上桑》时,有学生质疑:罗敷“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怎么可能嫁给一个四十岁的人呢?她丈夫是太守,她为什么还要去采桑呢?问题一提出,很多学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但是为了不让学生的问题泛化,教师也给了学生一个问题:“你认为罗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做了恰当的点拨,让他们明白:本文塑造的罗敷是一位美丽、机智、不慕权贵的女性形象,罗敷对自己丈夫的夸说之词也从另一侧面表明了作者的爱憎分明;从而使教学回到了正题。

三、重视培养学生“辨”的能力

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多为当时一流人才的精神物化产品,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穿过时空的隧道,直接感受他们非同一般的“情感、智慧、思考”,直接体味他们身上汲取有益的养分,去发挥自己健康的个性,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而影响这种对话的因素有二:一是语言上的障碍使学生在阅读上有畏惧感,二是文化上的隔膜使学生情感上产生疏离感。因而字词落实和文章理解两方面都不可偏废。没有基本字词功夫谈不上消化理解,不理解领悟只掌握零碎的字词常识,学生也拒绝学习。

初中文言文教学不能仅仅为了追求中考成绩,更应该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让学生在初中阶段积累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利用关键词的深入辨析,串起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这种做法,其实还可以推而广之。如《木兰诗》中“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中的“思”“忆”古今意义有细微的差别:现代汉语的词义范围较广,而古代汉语的词义范围较窄,仅局限于男女之情。明白了这一点区别,我们就能理解女主人公木兰那种不同于一般妙龄女子的英雄气概,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人物。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27-02

教学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是教学行为科学化的第一步,它制约着课堂活动方式,指导教学模式、方法的运用以及技术和媒体的选择,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从学习分类教学论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1]两个视角对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目标进行考察、梳理,予以定位,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提供理论前提。

一、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语文学习分类教学论

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区分了五种学习结果(即学校的教育目标):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不同学习结果(学习目标)的类型不同,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外部的条件也不同,教学设计就要考虑不同的学习结果从而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2]。

2.学习分类教学论的目标理论。曾有学者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为指导,与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情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学科教学论的新体系,根据目标引入任务分析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根据任务分析决定教学策略,形成了“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3]。在这个理论中目标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目标的探讨、设置是教学科学化的第一步。学习分类教学论视野下,作为学习结果的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呢?(1)语文内容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包括课文包含或编者欲借其例证的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修辞学、交际学等方面的知识[4]。(2)语文基本技能。运用字词句进行熟练听说读写,正确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技能。这类技能的心理实质是一定的语文概念和一定的言语活动规则的自动化运用[5]。(3)语文高级技能。关于篇章结构理解和构思的技能,运用适宜的手段表达相应思想的读写策略,比较高的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技能和探究技能;包括部分智慧技能和语文认知策略。(4)语文情感态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言语表达的内容和意义的态度,例如对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倾向的态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例如通过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古代诗词。

(二)《标准》三维目标的心理学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目标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厘定教学目标,与上述心理学的目标分类精神是契合的[1]。

知识与能力的心理学意义。广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陈述性知识,“能力”就是程序性知识。加涅的理论认为“知识”就是“言语信息”,“能力”就是“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该理论解释了知识和能力的习得,有效地指导教学设计的实践。

过程与方法的心理学意义。“方法”的心理学意义是认知策略。过程的心理学意义是什么?现代心理学认为,没有“教”,“学”也能够发生。“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教学对学习的影响常常是有益的[5]。”所以,现代心理学的分类已经包含了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心理学意义。它们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态度”是一致的。

二、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目标的分类

《标准》没有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进行专门表述,我们可以从《必修・阅读与鉴赏》、《选修・诗歌与散文》中探求。

(一)知识――主要是古典诗歌的阅读鉴赏知识[6]

《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是这样陈述的: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

――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这些是从诗歌内容知识和诗歌鉴赏知识的角度规定的,强调了教授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诗歌文体知识(如诗词格律知识)。教学建议提出,“不必系统讲授”,包含了应该进行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的意思。

(二)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指基本的古典诗歌朗读技能和语感技能,是古典诗歌最基本的朗读规则的自动化运用[6],《标准》的表述如下。

――能用普通话流畅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三)高级技能

古典诗歌鉴赏高级技能是指按照诗歌鉴赏评价原理对作品进行评价,这些技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难以达到自动化。《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学习古代优秀作品……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篇(6)

新课标高考试卷是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配合的,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立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考试内容,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比如考纲中明确提出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

新考纲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选考内容,突出了考试自主性和开放性。语言学科必考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选考内容为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任选一类文本阅读答题。但湖北省新《考试说明》规定,现代文阅读暂不设选考题,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纳入到考试的范围。每年根据命题实际确定当年考查的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各类文本的考点阐述与能力要求依据新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规定设定。必考: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选考: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中的名句名篇默写。

二、能力要求增加探究

旧《考试说明》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这五种能力,而新《考试说明》则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和探究这六种能力。

根据新课标版《考试大纲》的规定,探究能力的考查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上。各省课标卷均增设探究能力的考查,呼应《考试大纲》新增的能力要求。但各套课标卷考查的模式不尽相同,大部分课标卷按照《考试大纲》规定,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中设置1道题考查探究能力,还有部分课标卷则不局限于《考试大纲》的规定,将考查范围拓展到其他领域。

大部分探究题有着较为鲜明的标志,如题干中出现“探究”二字或要求谈谈“你的看法”“你的观点”“你的理解”“你的认识”“对你的启示”“写作意图到底是什么”等。而这些正与《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作者写作意图”等探究能力的考查内容相对应。从各类探究题设计的考查目标来看,有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挖掘,有对写作技巧、人物的分析鉴赏,还有由文本向现实的延伸拓展。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身具有很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不同的主体、不同的视角的解读必然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而这无疑给探究能力的考查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2012年高考语文湖北卷很可能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诗词鉴赏这两个板块中设置探究题。

三、考查范围有所增加

考试内容范围确定为语文基础知识(含语言文字运用和文学常识),古代诗文阅读(含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文阅读(含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写作这四大板块。考点新增内容和变化简述如下:

1.语言文字运用

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运用”。对识记字音的要求增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对汉字字形的要求增加了“正确书写”,并且提法上用“规范汉字”。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中,增加了“反复”这一修辞手法。将语言表达的要求“准确、鲜明、生动”与“简明、连贯、得体”的位置作了互换,以强调语言表达首先要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2.文学常识

增加“识记必修课程‘必修一’至‘必修五’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识记‘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要求。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已取消对文学常识的考查,而湖北省继续保留这方面的考查,主要是想引导考生重视教材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常识,重视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考查的范围可能是先少后多,逐年扩大;选用的题型今年是四选一单选题,逐步过渡到五选二的多选题、填空题以及简答题等。

3.古代诗文阅读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指定篇目见附录)40篇,旧《考试说明》只有35篇。在语言文字运用和名句名篇默写部分设置选做题。会在名句名篇默写部分采用多量给题、考生少量选做的方式(如八选六或二组选一组的方式),主要是为了扩大名句名篇默写的覆盖面,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适当降低考生答题的难度。在考点中增加了“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要求。

4.现代文阅读

必考部分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其能力要求比旧《考试说明》有所降低;选考部分分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要求更细致、更明确、更高,同时还增加了“探究”层级的能力要求。

5.写作

写作方面只是表述上的变化,实质上没有变化。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四、试卷结构适当调整

篇(7)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美术课作为一门艺术类的课程,与数理化有着很大的不同。美术课堂中教师能够发挥的空间更大,也更为灵活。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而要深入钻研现行教材,挖掘教育因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笔者看来,人美版《美术鉴赏》教科书具有很强的视觉呈现力。在教学中,笔者会结合教科书中的图片对内容进行讲解。比如在教学“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时,就结合教材中古代绘画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中国古代美术的特色,并引导学生从线条、色彩、笔法、构图等方面来直观感受艺术魅力,再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时代特点等大环境去感受。同时让学生就中西美术创作的大轮廓进行对比,从而认识两者最主要的差异,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这样不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只是在重现教材,而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让学生真正能感受到中国古代的绘画特色。

笔者还认为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挖掘教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如笔者通过比较英国画家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与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来说明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巨大差异。这样不仅使学生分清了二者的区别,还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分辨意象艺术的定义和主要特征等等。如果教师只是停留在教材表面进行美术教学,就会让学生产生教师在“自说自话”的感觉而对美术失去探索的热情。

二、借鉴各种美术教材,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借鉴各种美术教材,选取符合学生实际而现行教材中没有编排的美术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解“培养审美的眼睛”一课时,由于是高中的第一堂美术课,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课堂变得有趣。笔者在课堂导入中就采用了提问“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回忆,调动学生的课内外知识,让学生意识到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时刻让学生处于自由创造的主动地位,不论是美术创作还是美术鉴赏,教师万不可用成人的意志模式及公式化的教条去强制学生机械模仿,束缚他们的手脚。如在讲授“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一节时,笔者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宋代张择端的中国画《清明上河图》的分析鉴赏。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笔者在上课时就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对画中某个人物和某种场景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充分感受“具象艺术”,以及画作所体现出来的典型性、情节性、叙事性等艺术特点。

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只有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表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兴趣,光靠教师的讲解或者对教材进行多方面挖掘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及对美术作品的不同呈现方式,这样才能让课堂更加富有趣味性。

1.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比如影像、参观、故事、游戏、音乐、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如在教学“抽象艺术”时,可以先通过图片这样的视觉形式来呈现作品,让学生鉴赏一下纽约百老汇夜景的照片,最后结合爵士乐《蓝色狂想曲》,欣赏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从而展开对冷抽象的讲解。这样不仅不会让课程内容过于深奥突兀,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可以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并进行交流。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某一课时的内容,自己组成小组进行视频制作,并在下次课上进行作品展示。这种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且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再如教学“冷抽象与热抽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这些作品,并进行对比分类。课前的相互交流也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兴趣。

3.提倡人文关怀,培养独特个性

人文关切包括:对人的尊重(包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自然世界及优秀文化传统的关怀;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对不同价值观念的宽容;合作精神和群体生活态度。美术教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比如在教学第15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剪纸、做扇子等活动,并对一些美术知识进行拓展讲解,将一些内容进行转化,这些都体现着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而这关系到学生今后的为人处世以及长远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活动,关注个性的生成和发展。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选择都要尽可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美术魅力,让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将其展现出来。笔者在日常的美术鉴赏教学中,也会尝试带学生去逛校园,让他们细细感受平日被忽略的美景。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04-03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在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不仅篇目多而且数量大,在语文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为必考内容,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认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阅读鉴赏目标,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鉴赏活动,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就是对作品做出探究性的鉴赏和理性思考。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放在目标的核心位置,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鉴赏重点在于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4.《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古代诗文阅读为必考内容,能力层级涉及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每年高考试题所选古诗词不在教材里,而且作者也不一定是名家,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知人论世,整体把握十分重要。结合学生实际、古词文本内容及作者经历,在古诗词专题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有序进行古诗词方法技巧的指导并扎实训练,这一定会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结合高考考纲、考点及高中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古典诗歌文本,从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归纳总结诗歌赏析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新高考及考纲修订情况、高考真题及训练题,引导学生利用归纳出的赏析方法,准确有效地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和阅读水平。

(3)进行研究:在解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归纳出的赏析方法,适当研究并总结古典诗歌鉴赏的技巧和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滋养心灵,升华人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包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鉴赏及美学理论,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高中语文课标及上述理论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而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学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样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实践意义。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陕西省高考语文考纲对古代诗歌的能力层级要求以及对应的考点为依据,利用陕西省、宝鸡市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并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规律、路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以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古代诗词佳作为媒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质疑,以批判思维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认识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真正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力求从我校高三学生古诗词学习状况出发,结合我校“四步12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推进及高中语文课标和高考考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能力要求,有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与研究,通过扎实训练,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提交课题开题报告,开始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成员情况,确定我校高三理科班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文科班。在研究时,结合高三复习,引导学生以陕西高中课改前后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陕西卷)为主,从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找出古诗词的考点及具体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完成2009―2013年陕西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师生总结考点及考查方式、内容,并对陕西课改后高考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方向及考点分布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适当分工,明确任务,确定研究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对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全面解析,结合考点具体指导训练学生。结合考纲、教材和课标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层级要求,结合训练材料,在复习时,我们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古诗词,力争深刻理解诗句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情趣和理趣,着力引导理科生形象化思维、生动化审美,准确诠释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规范清楚表达诗词的意蕴,经过悉心指导和训练,利用有关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全面归纳、梳理古诗词的考点、知识系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入手,结合模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鉴赏古诗词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结合训练实际,制订指导方案,形成专题性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有效设计课堂,使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考试时,对古诗词阅读的采分点认识更清楚,答题更规范,得分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合试卷讲评,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古诗词的考点,而且对试题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鉴赏、评价,并有效积累方法,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训练、拓展,使学生每次训练、模拟考试后,有积累、有收获,鉴赏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做到阅读古诗词不是盲目乱解、随意发挥,而是有备而来,依照规律、方法,找准路径,提高赏析水平和答题能力。

经过师生努力,总结的方法、技巧在古诗词阅读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理科生对古代诗歌阅读更有信心了,文科生则稳定发挥。课题研究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经过强化训练,主动梳理、归纳出古诗词的知识和阅读、鉴赏的方法及技巧,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提交统计分析或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

结合课堂及复习实际及时总结、反馈。对陕西省宝鸡市一模、二模、三模和西安高新三中模拟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真正把握考点,根据古诗词文本及作者,有效鉴赏诗词,仔细解读,用心答题、品味。这些方法、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提升审美情趣和评价能力。这也确实为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古典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内心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依托古诗词名作、经典作品,丰富人生、健全人格、放飞梦想,让古诗词陪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大师对话,慰藉心灵,完善自我,快乐成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梳理古诗词知识系统,归纳整理考点及能力层级要求,结合强化训练,师生合作,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有了很大进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先后积累完成了《2014年古诗词鉴赏高考试题例析》(一)―(三)、《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2015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宝鸡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金太阳陕西专用高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语文高考标准化考试练习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和《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考试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等共37件成果,成效显著。这使我们深信,古诗词鉴赏不仅有规律、路径,而且合理利用高考试题、模拟题和诗词鉴赏资料,强化训练,恰当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和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以小课题研究为平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我们专业化成长,促使课题研究成果多样化,并能尽快转化为教学效益,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得出一些结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第三阶段,按时结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语文课标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高考考纲规定古诗文为必考内容,但课改以后,语文选修、必修及模块化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科目的影响,学生在高二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往往重理、轻文,导致古诗词积累不多,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不高,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同时,高考古诗词阅读文本选自课外,范围很大,所选诗词为名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代表作品,要么作品内容不熟悉,要么作品的作者及所处时代不清楚,导致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古诗词阅读信心不足,这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们必须传承并予以发扬光大,因此结合高考实际,我们还是努力引导学生细心品读古诗词,掌握b赏的方法、路径和技巧,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信心大增,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面对理科生古诗文基础不扎实这一实际,我们不能回避,也不想回避,而是通过深入摸底,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方面的优势,主动阅读、鉴赏古诗词,而不是死记鉴赏术语,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读懂古诗词的字面意思,尽可能理解言外之意,形象化理解诗句中的景、情、事、物和理,在诗句中体味生活的滋味和生命的灵动,从而避免枯燥和乏味,有效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对古诗词的鉴赏渐入佳境。除了文字资料外,我们还积累了很多绘画、音频、视频素材及资源,置身于中国古诗词的艺术王国,聆听妙音美曲,欣赏优美恬静的画面,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顿感诗意的人生真美。可惜,对于博客操作的不熟练,无论我们怎样插入、粘贴、链接,那些美图、美曲、视频、音频也进入不了博客,就只能在博客里保存文字,留下些许遗憾,因此以后应努力学习博客如何操作。

总之,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既促进小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又能帮助师生进步、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司、师范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Z].2008.

篇(9)

《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不仅反映了楚汉时期的历史面貌,而且其中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这是对我国古代丰富的历史文化的一种写照,本文对其中姓氏、称谓和职官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对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进行赏析。

一、姓氏字号文化内涵

在先秦时期,人物的姓氏和名字具有不同的概念,其所蕴含的功能和意义都截然不同,姓代表着一种族号,氏代表着姓的分支,鸿门宴中的人物很多,其中的姓氏字号也非常丰富,作者司马迁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例如楚霸王项羽的“项”其实是氏,因为项羽的祖先项燕等在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楚王将项这个地方封给了他们,所以项氏祖先就把项当做自己的姓氏,战国之后,人们对传统的宗法制度进行了改正,姓氏开始融为一体,在汉朝时期人们便难以对其进行区分了。根据《广韵》记载,楚国贵族燕被封在项地,被齐国灭亡之后,他们就以国为姓,燕本是楚国的贵族,芈姓,所以项氏出于芈。不仅如此,古人的姓还可以随意更改,例如项伯在鸿门宴中为刘邦立了功劳,所以刘邦称帝后改其姓为刘,除了姓氏之外,古人还对自己的字号非常重视,名字具有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区分的重要作用,秦汉时期,古人为自己命名都带有一种质朴的风格,而且名字也带有一定的寓意,体现了一种审美取向,如《鸿门宴》中涉及到的人物:范增、良、陈平、曹无伤、靳强,名字的含义主要是对于民众幸福的企盼,例如夏侯婴、秦君子婴等,对“婴”的使用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珍惜爱护之情。如项庄、纪信就表达了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因为受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俗的影响,这时候的取字大多属于单字,有些取双字的例如子婴其实也是单名,“子”在当时是一种附加的成分,并没有实际意义。其实在秦汉时期,我国家出现了避讳,对神明和君王的字号都要避讳,认为二名非礼,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古代男子在到了加冠的时候会被取字,例如项羽,羽不是名而是字,籍才是项羽的名,字是古代男子成年之后在社会交际中所用的正式名字,只有长辈才有权利称名,而同辈之间只能称字,如果随意称对方的名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如果到了五十岁并且地位尊贵的话,可以称呼为“伯、仲”,因为这种习俗,项伯作为项羽最小的叔叔,却被缠字“伯”。

二、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称谓语在当时是一种因为身份、职业、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名称,其主要是滋生在复杂的文化观念中,在《鸿门宴》中,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对对方的称呼,来表现两人的社会地位和关系亲疏等,体现了先秦的礼仪文化,在《鸿门宴》中称谓语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普通社会称谓、职务性称谓和亲属称谓。而普通称谓又可以更具情感程度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褒义主要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张良在当面时称刘邦为大王,在背后就称其为沛公,王和公是古人对尊者的敬称。例如刘邦与张良交谈时,称张良为君,君在战国时期是一种爵名,表达了对身份尊贵的人的称呼。另外有一些社会约定俗称的称谓,如项羽称樊哙为壮士,属于一种社会称谓。而贬义称谓是对对方一种贬称的称谓,一种是真性贬义另一种是开玩笑,真性贬义是处于轻视和厌恶,例如刘邦与张良对话中的“鲰生”,鲰是小鱼的意思,“鲰生”其实是表达对随意出歪主意的书呆子的憎恶。范增在劝说项羽谋杀刘邦不成的时候说的“竖子”其实是对项羽失望的一种表现。而假性贬义称谓虽然表面上是贬义,实际上是谦称。如刘邦在项羽面前谦称自己为“臣”臣本是男隶,后来用作自称,表达下属的自谦。除此之外,因为深受封建地位贵贱有别的影响,还存在着职务性称谓,如“怀王、大王、将军”等,用官职来称呼对方表达一种尊敬,其中秦王是国名加王名,而怀王是谥号加王名。

三、职官爵位中的文化内涵

我国的古代职官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完备,在楚汉时期官爵制度更为复杂,当主要还是秦朝基础上的三公九卿制度,在《鸿门宴》中,职官制度分为军事和行政两大系统,在战争时代,职官制度以军事职官制度为主,其中曹无伤的官职就是左司马,司马原是古代朝廷管理国家和军队的事务的高级官员,在楚汉时期,司马主要是将军之下的军事长官,因为古人户外崇左,所以左司马属于正职。在汉代,大将军、将军、校尉等军职都把司马作为属官,主要是对平常的军中事务进行管理,在战争情况下作为军略会议的参议者。除了官职,古代的爵位也非常重要,爵位是对有功者或者宗室子弟的一种嘉奖,封号不能世袭但是爵位可以世袭,在我国西周时期,爵位可以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到了战国时期变成了君、侯、卿、大夫四等,例如在《鸿门宴》中有个当阳君,当阳君就是项羽战将英布,因为楚怀王将将英布封在湖北当阳,所以称为“当阳君”。刘邦称帝后,封张良为留侯,侯也是属于爵位。

四、总结

从《鸿门宴》可以看出其表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在姓名称谓还是官爵等都有一定的人文内涵,在我国古代的礼制下,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古代的和谐和稳定,所以《鸿门宴》中流露出的理性社会精神这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曹爽.《鸿门宴》之姓氏称谓与职官文化考辨[J].兰台世界,2011,19:50-51.

[2]龙星宏.高中古文中常见文化常识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3]周婷婷.史汉比较研究专著专论叙录[D].河北大学,2012.

篇(10)

“实证”和“综合”这两个词之所以在大学中经常用,就是因为大学里学的东西,不管是文科、理工科还是商科,都必须以“实证”和“综合”为基本方法。现代科学的成立,就在于摆脱了纯思辨的经院哲学,以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为基础。所谓实证研究,就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观察进行取证,然后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我在给学生的阅读中,就大量地采用了美国媒体对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报道。阅读这些报道,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不管什么学科,都建筑在经验性观察以及对其证据的综合分析之上。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训练,就是实证性的观察和对观察结果的综合分析。

主持SAT改革的大学委员会主席David Coleman,在上任前主持了中小学课程的改革,推出了所谓“核心课程”,并被绝大多数州所接受。这个“核心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现在美国中小学的阅读状况,规定社会科学等“非小说阅读”的含量要达到一定的比例。他现在推动的SAT改革,还是循着同样的思路:作文不仅成为选择性的项目,而且进行了重大改革。过去的作文,考生可以随意铺陈自己的想法,需要证据时也可以摆出一副“何须出处”的架势,甚至干脆杜撰,绝不会受惩罚。改革后的作文,则要给考生若干参考文字作为证据,让考生对之提出自己的分析。在阅读理解中,考生则不仅要勾对选项,还要为自己的选择在文本中寻求证据。总之,一切以社会科学的实证性思维为基本框架。

这样的改革,肯定会让中国学生感到“不适应”。看看《纽约时报》等媒体上对一些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报道就知道,这些报道经常是一两个版面的长文,充满了实证性分析,特别是在关于某项调查的实证结果能够支持某个结论、不能支持某个结论,某个结论要成立,还需要哪方面的数据,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因果关系,什么证据所显示的仅仅是相关性等方面,记者引述各方面的专家,提供了非常翔实的背景分析。然而,许多中国学生,对其中所运用的基本概念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叫苦连天。

所以,SAT改革要求中国学生的不仅仅是一大堆单词语法,更是能够运用英文处理各种社会科学文献的基本能力。中国式的应试,应付不了这些。

那么,怎么对付新版的“美国高考”?还是用美国的办法来对付,即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吸收知识、磨练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灵活地掌握语言。

先说SAT改革的第一项,即取消冷僻的单词。这一点,我像许多在大学教书的人一样有所保留。比如depreciatory,其实就是depreciate(意为贬值、贬低)的形容词形式,在大学阅读材料中司空见惯,怎么能被归入冷僻词汇而不考呢?不过,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这些词汇不会在他们接触的阅读中大量地出现,他们不可能通过阅读自然记住,要掌握只有背。考试不应该鼓励学生背单词。

所谓难的(比如字母多的)、冷僻的单词,多是专业用语,用得少,故而意思也都很精确、很狭隘,最多也就有两三个意思。常用词汇,顾名思义就是用得多,各种场合都出现,于是导致字义丰富。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SAT题型变革在词汇上的意义。你拿着词汇表背,最多记住两三个意思。对于普通单词来说,那仅仅是其意思的冰山一角,你自以为懂了,其实大部分不懂。至于那些中美学生都不认识的生僻词汇,第一是大家都要背,中国学生没有什么劣势,第二是背会了以后确实差不多就是会了,因为那种词的定义确实很狭窄,你不会漏下十几种自己不知道的意思。善背单词的中国学生,在旧版SAT考试中也许靠着海量词汇表现不错。但普通词汇的各种活用,只能通过阅读来掌握。

SAT的改革中,除了剔除生僻字汇、要求考生展示取证思维的能力外,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考生理解美国的经典,如《独立宣言》、马丁・路德・金的《发自伯明翰监狱的信》等等,这无疑给中国考生和有关人士带来了另一层恐慌。

在美国读寄宿学校,理工科最容易适应。这些学生中大部分并不以理工见长,但没有一个在这方面遇到麻烦的。他们首先的障碍,当然还是英语。但比英语更难的,则是历史。具体而言,在历史课中古代史是最容易的。对于古希腊罗马的知识,美国学生强一些,但强不了太多。而且除非在格罗顿(Groton)这种有古典训练传统的学校,一般课程涉及得并不深。中国学生那点关于雅典民主、罗马帝国的知识,大致能应付。现代史则难得多,最难的是美国史。一来在美国学美国史起点高,许多本土文化的知识,对美国学生是常识,上课也不会讲,中国学生则如云里雾里;二来美国史非常细致,分析性很强。就那么二百多年的历史,许多还是当地人自幼习知的常识,课程自然可以集中精力对历史进程进行聚焦式的检讨。中国学生习惯于浮皮潦草地知道点历史的大线索,比如美国独立了,南北战争后废奴了,后来修铁路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了,再后来大萧条了,二战打赢了…… 但是,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内在冲突是什么?中国学生往往茫然无知,甚至根本不知道问题的存在。

上一篇: 闽南文化的重要性 下一篇: 阅读课的教学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