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27 15:39: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阅读课的教学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要求
阅读能力是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阅读理解教学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点。《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阅读教学新的指导思想: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采用积极主动、参与式和合作式的英语学习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课上,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二、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学生,不是教材,更不是教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以学生“学”为中心,不能只停留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层面上,阅读环节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那么,作为英语教师,怎样才能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课上,在保证学生掌握阅读知识的前提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做到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呢?
下面笔者以执教一节人教必修4Unit4《Using Language》阅读公开课为例,谈谈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过程中读前、读时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使阅读教学交际化,并需要创设任务情景,让学生当家做主,增强学生阅读能力与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本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做到了解身势语的重要性,欣赏阅读材料“Showing our feelings”,丰富身势语使用场合的知识,培养和发展阅读技能并在课堂获取乐趣。
1.读前
(1)引导学生参加全班热身活动,一起演唱课前所学歌曲“If you are happy”,给学生明确的具体任务要求,一边唱歌一边做身势语,以打开思维,了解这堂课的主题――“use our body language to show our feelings.”
(2)导入及读前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使其产生阅读兴趣,同时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树立学生信心。首先提问学生:“In what kind of ways can we show our feelings such as excitement?”然后做一个游戏,请一个学生主动上讲台表演身势语,其他学生一起猜是表达什么意思。通过这两个活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2.读中
整个阅读过程分三遍阅读。
(1)第一遍快速阅读(Skimming and scanning),以填空形式使学生获取文章大意。
(2)第二遍为文章细节捕捉(Intensive reading),通过精读,以选择回答正确答案形式使学生获取文章的重要细节。
(3)第三遍进行听力与朗读训练(Listening and speaking),在聆听课本录音的同时跟读文章,让学生参与到课本,训练学生的听力与模仿朗读能力。同时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课文信息,然后进行讨论,找出每一段的相同的肢体语言。
3.读后
让学生加深理解阅读材料的文本特征。组织学生结合阅读材料,给学生创设任务情景启发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自由创作,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加深所学语言的示范印象和模仿活用,开拓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
4.课后作业
作业的布置是为了增加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通过自己找资料和写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巩固了解用身势语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这种安排使语言输出和输入有机结合起来,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合理,使教学逐步深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与策略,通过采用pre-reading,skimming and scanning,intensive reading,listening and speaking等形式激活课堂,启发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容量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师生互动良好,加强了师生情感交流。
四、结语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做更多的努力,善于学习和创新。阅读能力无论对学生将来应试还是未来的生存发展,都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明确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翁的思想。教师是课堂的指挥家,需要创设任务情景,始终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朱晓燕.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4.徐忠显.重视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方法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
下面是我在新课改下进行阅读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给学生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
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阶段,他们兴趣广、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一定不要扼杀了学生的天赋。在课堂上,要还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尤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地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课文的要求:除了掌握本文的字词以外,还要找出精美的句段以及本文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着疑问?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让学生带着疑问反复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对全篇课文就会有整体的感悟,对于疑难问题也就如同一层窗户纸,上课时老师一点学生就会明白。
二、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梁衡先生说过:“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一切知识都以记忆为基础。”在阅读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对于文中精美的句段一定要熟记下来,把它牢牢地记在大脑里。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积累背诵精美语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头脑不断丰富、得到开发,真正地成为信息材料的储备库;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出口成章、提笔成文。
三、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多感悟生活,注重情感投入
语文来源于生活。语文教什么?它是在教生活的本领,在教做人的道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摄取素材,跟要学习的文章做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生活与文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如:我在教学的《母亲》这篇课文时,课前让学生回家多观察自己的母亲,把自己母亲的性格特征记录下来。上课时,我让学生说一下自己的母亲,然后再来学习本文,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母亲”的,都写出了母亲的哪些方面,形成比较。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不仅了解了作者的母亲,而且也了解了自己的母亲,在脑海里对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引导学生自己去品读、去领悟,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下一番苦功夫,精心钻研。讲课时不要面面俱到地讲,而应该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教师只是适时地进行指导点拨。在讲阅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要先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去体会。对于多篇相类似的文章,我们可以精讲一两篇,其余的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去领悟、去赏析。要让学生把精美的句段找出来,进一步进行揣摩:揣摩语言、揣摩选材、揣摩人物、揣摩思想、揣摩手法、揣摩风格。然后,再把这精美的句段仿出来,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的风格,抒发自己的思想。
这样,久而久之,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独创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虽然让学生放开了手脚,但不是绝对不管了,而是在适当地方教师加以指导、点拨或集体讨论。
五、引导学生多多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
好文章就像一杯咖啡,它有回味感,值得你去慢慢品味,你对文章读的遍数不同,你的品味就会不同。阅读教学中,绘声绘色的朗读万万不可缺少。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认真诵读有利于学生回归文本。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品读、精心研读、边读边想,一定要读出感情、读出意境,从中有所感悟。
诵读的方式很多,可以读整篇文章,可以跳读,可以选读,而这些诵读方式都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支柱”。[1]上海大学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大力推广了“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这一创新性课程。课程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课堂讨论教学模式,一改教师灌输型教育,鼓励学生探索学科前沿问题。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改革,极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强化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同时文献阅读研讨课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教学方法过于灵活,考核方法主观因素大,教学实践过程中难以做到客观公正等。笔者试图在总结该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高校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教学和教学评价有所裨益。
1 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现状
我国研究生教育缺乏创新能力的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尽管相关部门也已着手采取相应措施,但是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教育的实施是关键,即设置怎样的课程体系,采取何种形式的课程教学模式等都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正是基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这一目标,上海大学自200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教学进行重大改革:大幅度压缩传统意义上的专业课程,广
泛设置“文献阅读研讨课”,使文献阅读研讨课占到总学分的50%至60%。[2]并且规定硕士研究生要求修满48个学分,其中文献阅读课为24个学分,其余学分安排英语、政治和基础课,要求在第一学年内修完[3]。
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文献阅读是指课程内容,研讨则是指课程的授课形式。就课程内容而言,要求任课教师至少选取该领域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外文文献40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文献应该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每年更新30%以上;就课程的授课方式而言,强调“研讨”,即以研究生讲解自己阅读的文献为主、教师引导点评为辅、学生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和讨论,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型学习的氛围,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文献阅读研讨课不仅要求学生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学会查找文献,而且还要积极参与课堂讲解和讨论。学生除了阅读教师指定的文献外,还需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的国内外专业数据库来查阅与课程主题报告相关的文献资料。每一位同学在阅读、分析文献的基础上,写出文献阅读报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课堂讲解。
每名学生都需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基金项目:2010年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沪教委人[2010]83号)。
作者简介:于海阳,男,科员,研究方向为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辛明军,男,教育质量考评办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Web服务计算、决策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安全等;祁晶,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评教机制。
是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学生自己去阅读、探究、讨论科研文献,并予以综合提炼,从中发现问题,甚至提出研究课题,这样就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研究生”,老师则从中进行点评指导。
2 文献阅读课的课堂评价指标
就一般课堂教学评价而言,教学评价指标主要围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而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若以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去评价,恐会有失偏颇。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认为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依据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该类课程的特点和目标,教学考评专家组成员采取随机听课的方式,根据以下指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考评。
2.1 课程设置环节
该环节主要考察课程的开设与研究专业方向是否匹配,课时分配是否合理。首先,文献阅读研讨课的开设应与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相近,这样才能对研究生的今后论文和科研工作有所帮助。其次,上海大学虽然对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课时分配没有做出严格规定,完全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但是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任课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讲解的比例应不低于3:7(上海大学实行短学期制)。
2.2 文献的准备环节
此环节主要考察教师所选择的文献是否是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具有前沿性、更新度快的文献。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任课教师至少选择近30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外文文献40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文献应该能够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并且每年所提供的文献目录都要有更新。
2.3 教学实施环节
文献阅读研讨课要求除教师的讲授外,每节课都要有一名学生进行主题报告,报告时间为15―20分钟。此环节的教学评价应着重考察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主题报告是否有明确要求;是否对报告的主讲学生事前做了相应指导;是否提出过具体的修改意见。文献阅读研讨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学生的自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否高涨是此环节的考察重点。
2.4 教学评价环节
这一环节重在考察教师点评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点评是教学过程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具体体现在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点评是否能够站在专业的角度,从深度和广度出发,能否对学生真正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由于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文献均为该专业或领域的前沿文章,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和基础差异存在不同,因而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疑惑固然不能求同,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随时了解该学科前沿的学术动态,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在研究生阅读、研讨期间要不断地对学生提出新问题,同时又要不断迎接学生萌发出的新思维、新火花,并指导其最终解决问题。
3 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考评结果
上海大学开设的文献阅读课内容有以下二类:
一类是由专业基础课演变而来,按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由专业教师来授课。一般开设在第一、二学期,课程教学的要求以精讲课程要点为主,一般授课不超过5次,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是提纲挈领、简述讲解、浓缩内容、注重概念;对学生的要求是拾遗补缺,在专业范围内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另一类是为做课题做准备,以学生讲解为主,加强对专业技术的理解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扩展文献阅读和查询、综述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是自身组织、交流和讲解能力的培养,拓展文献阅读查询、综述的能力培养,一般开设在第三学期。
以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笔者随机抽取了近几年来学院开设的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考评结果共20门次,如表1所示,任课教师的年龄以45岁以下的教师为主。
在这被考评的20门次课程中,有8门次课的成绩处于81~85分区间内,86~89分和90分及以上的两个区间均为6个门次。在这随机抽查的20门课程中,考评成绩没有低于80分,说明“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整体开设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考评结果的评语来看,处于90分及以上的课程门次较多为第一次课或前几节课的教师讲授部分,由于教师准备充分,故而成绩较高,而成绩较低的门次均为后续课程的学生报告。从相对较低分数的评语中还反映出,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报告的点评不够到位,学生参与欲不强,缺乏对重要文献的讲解力度等。
4 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评价体系的局限和改进措施
首先,对于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考评目前仍主要依赖于考评专家组的随堂听课,就考评本身而言,考评专家的打分存在主观随意性,考评结果往往只依据一堂课的听课效果给出,缺乏后续跟踪评价。现有的评价体系仍然是只针对教师的讲授情况,很少涉及学生的参与度,由于文献阅读课有别于传统授课的教师主导模式,学生才是文献课的“主角”,因此文献阅读课的评价应逐步转移到对师生双方的评价。
其次,文献阅读研讨课应引入学生评教体系。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和创新能力,只有学生自己才清楚想要从一门课中学到什么,应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因此在对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的评价过程中,应不定期的向学生征求意见,由学生评价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最后,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督多导少”的现象。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任课教师是被评价的对象,他们经常“被评分”,往往只是到期中或学期结束才知道听课结果,得分高者固然欣喜,得分低者却很少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应如何改进。考评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任课教师,而是为了提高研究生教学的整体水平。教学考评专家大多都是该领域的专家,如果能够在听课后多与任课教师交流,尤其是多与年轻教师交流,多向他们传授一些教学经验,可能在今后的教学考评过程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结语
文献阅读研讨课作为上海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以期为如何进一步提高文献阅读研讨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评价标准提供有益参考。我们在未来工作中还会重点跟进课程教学和考核,开展更深层次的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 汤新华. 美国的研究生课堂教学[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73.
[2] 叶志明. 开设文献阅读研讨课,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7):33-36.
[3] 戴佳筑,雷永梅,牛志华,等. 研究生文献阅读研讨课中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1):126-127.
Research on the Graduate Professional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for
Literature Reading and Discussing Courses
YU Haiyang1, XIN Mingjun1,2, QI Jing3
(1. Office of Academic Quality Assurance and Assess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2.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 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 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3. 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
4. 收获激情。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 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水平低的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等的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水平的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 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绍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 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泛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带着问题通读,以达到对本节课教学内容整体初步的了解。新课前安排时间指导学生自学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1) 思想政治课本身的各个知识点和涉及的内容并非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科学体系。学生只有用联系的、整体的方法对课本知识、结构做到初步了解、宏观把握,在具体理解和运用知识时,才有可能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避免支离破碎,一叶障目。
(2)目前很多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基础较差,自学能力低,甚至缺乏课前预习的习惯,如果教师直接讲授新课,学生定会陷入“茫茫然不知所云”的境界。这时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熟悉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复习已学过的概念、原理,找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初步感知教材,既可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有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促进自学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指导过程中,一是要对学生提出读书要求:本框内容主要讲了那些概念和基本观点(原理);概念中关键词语和层次如何?基本观点是如何开展的?概念与基本观点有什么关系?本框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是什么?二是指导学生手脑并用,留下阅读(足迹),一般包括加框、线、点、圈、标号、点评、注释、笔记等。
二、讲授中的详读,做到理解教材
详读,是指在学生泛读的基础上,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为深入理解知识而读。
(1) 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学生考试交卷后沾沾自喜,自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无疑的,结果却错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根源就在学生对概念和观点的把握一知半解、模棱两可,只注重死记硬背,忽视了真正的理解和分析,所以回答问题时常常会张冠李戴、似是而非,出现不应有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咬文嚼字、讲深学透。如经济常识中“商品”的概念看似简单,即“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但要深刻理解它并不容易,要分析应用于实际问题就更难,必须由浅入深、分清层次、化整为零。首先是“劳动产品”,其次是“用来交换”,要抓住关键用词,使商品概念的外延缩小,内涵逐步具体,方可记住内容的全部。
(2)突破重点和难点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环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点拨启发、给予导向。学生若明确了重点、难点,那么读的范围就缩小了,该熟记的内容也明确了,学生通过读与写的结合,记的自觉性也增强了。对内容和形式相似、相近知识的学习,应本着“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的原则,指导学生对比读。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准确把握知识内涵和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以不断启迪学生思维,提高逻辑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比较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新课标”同时还要求,语文阅读活动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很显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意识到培养阅读精神高度的重要意义,较之于过去的语文大纲有关要求,新课标更加关注人文精神。这正是对若干年来语文苍白无力状况的大逆转,反映了语文学科向着人文精神的阔步回归。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平等交流
学生阅读的目的主要是熏陶、积累和训练,一方面通过文章的学习和感悟,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读书。至于新课标所拟的阅读内容,多数并未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天地。南京师大教师王栋生说,阅读,应当尽早考虑读经典。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学生学业重,时间紧,更应当直接了解民族与人类文化的最高成就,直接进入精神文化的制高点。唯有如此,才能解决阅读精神高度的问题。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即情景、背景或环境)。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现代教学手段为媒介,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使学生自融其中,融情入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一、以情激情
学生学习情绪的高低,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往往是与教师的情绪同步变化的。首先教师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始终精神饱满,目光有神,满怀激情,对上好课充满信心。教师语言要准确优美,富有感染力,要活泼风趣,有感召力。要分清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似月白风清。在这样的和谐课堂氛围中,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教师激情的感染,精神振奋情绪高涨。其次教师要善于用情感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教学《伯牙绝弦》一课,当理解完伯牙和子期是知音关系后,我满怀悲痛的讲到,相聚是短暂的。不忍分别的他们相约明年中秋再见。第二年,伯牙乘一叶扁舟,满怀期待再赴知音之约。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冰冷的墓碑。从此以后,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再无人赞道――此时学生大声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当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时,再没人赞道――学生大声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我接着说,此时伯牙肝肠寸断,他绝望的呼喊――用低沉的声音齐读,“世再无知音……”在悲痛中,伯牙――(学生齐读)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强烈的渲染下,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及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学生的激情夜自然流露在朗读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并拉近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整堂课才能激情绽放,更好的实现情感教育。
二、情境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适当应用挂图、实物、多媒体课件,或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形象的比喻等,引领学生在直观、生动的阅读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实践,以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如教学《三亚落日》一课,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基于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教师便为学生播放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画面展示蓝天、碧海、白鸥、椰树、沙滩的南国风光,再配以优美柔和的轻音乐,同时穿插鸟声、风声、浪声。学生感到十分的新奇,完全被吸引住了。用心听,仔细看,仿佛身临其境。此时,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以“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开头,从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这三方面来说一说它的迷人景象。这样有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了“三亚”。通过生动的语言实践,灵活地积累文本语言,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同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三、借助多媒体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多媒体不仅可以再现课文情境,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而且能使学生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运用多媒体的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点拨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同时配上有感情的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如在教学《瀑布》时,我就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用多媒体构成了一副美丽的山水画。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听瀑布拍打岸边的声音,然后观看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一座珍珠的屏。一阵风,再看那瀑布,如烟、如雾、如尘。学生还没学课文,就感受到了瀑布的伟大。学生们会很快就沉浸在情景之中。这时老师就尽快抓住学生的心理,提出阅读任务。这时学生就会主动参与,主动讨论,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把这首极凝练、极简洁、极完美,内容极丰富思想性极强的诗歌通过自己的诵读表达出真正的情感,而且比教材描述的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再加上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身临其境,心领其义,仿佛早已感受到了诗人那种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这一导入,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心弦,使学生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你所设计的教学情景中去了。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04-02
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考、理解和吸收信息的认识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教师应通过对阅读技巧的指点,阅读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最终目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的那样:"期望学生学习但不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有的教师虽然有学法指导,却流于形式。其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巧妙引入情境,激励灵活的思维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只要这样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所以,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尤其是对那些景美、情美的课文,教师更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丰富表象,发展思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离不开想象的。阅读教学更是这样,必须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维。心理学家研究也告诉我们:想象水平依赖表象的质量和数量,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越深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投影,可以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刻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想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表象。这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3.注重基本功训练,落实阅读训练点
阅读教学必须把培养能力作为主要目的,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强调多读、熟读,读懂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及表达方法。②强调带着问题读书,读后进行充分地议论,并加强指导,注意学法的指导。③强调自学和练习,提高课堂效率。④简化程序,合理组织教学过程。特别提出的一点是课堂教学要注重全体训练,克服问答法,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加强词、句、段及全文的阅读训练。突出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通过语言理解内容,对学生加强词句训练。如学习《詹天佑》一文,教师围绕训练点,提出思考问题:"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时的情况如何?"学生认真默读,找出重点词语――阻挠、争夺、控制、要挟、轻蔑等,并结合课文内容比较深刻地理解这些词语,从而使学生得出当时国内的情况是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国外干涉,从中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有胆识的爱国工程师。
4.教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领会其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如此而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5.自读自悟,倡导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如,对于一些中心十分明确的课文,可以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体会;接着,小组合作展开研讨,学生交流体会,合作探究;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反馈学习成果。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而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文本,并在与他人的交流讨论中巩固了知识,发散了思维,锻炼了能力。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语文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实践,加强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理念,要重视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把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放到使学生获得较高的独立阅读能力上来。
参考文献:
一、以新课标为导向,剖析问题所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归根结底就是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由单一获取信息的过程转向信息加工的能力。有这样一节阅读课教学,其教学流程是:
Step 1:教师先教新单词;
Step 2:教师请几位学生读课文,听一遍课文录音:
Step 3:教师逐词逐句讲解,特别是词汇、短语用法;
Step 4:学生再读一遍课文,然后总结所学知识。
这节课思路清晰,但教学方法不“活”。整节课以教师为主,重点串讲了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点,包括词、句以及语法。学生成了“听众”,只接收信息。而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主性阅读,没有进行有效指导,没有给学生参与训练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是不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
二、以合作学习为方法,注重情感目标
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雅阁得洛尔在提到教育时,提出了教育的四大功能,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通过合作学习,才能不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语言与别人进行交谈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可以建立信息差(info-ration gap),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或者可以利用Pairwork和Groupwork的形式,缩小信息差,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合作。教师应该营造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设置恰当的情境,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去说。
以《Elias’s story》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采访任务:记者要采访Elias,采访内容可以包括以下问题:
1.When did you first meet Mandela?
2.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how he helped you?
3.How d0 you like his idea of peaceful fighting?
同桌二人分别扮演记者和Elias,展开讨论和交流,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全文内容。当然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课前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也可以在课堂中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总之,课堂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发展和交际的平台。
三、以巧问精问为策略。增强主体地位
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教师设计问题要有科学性。问题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好难度,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吸引到问题所隐含的本质内容上来。比如《Aniz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这一阅读课,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may happenbefore all earthquake?”学生一下子被吸引到地震这一话题中,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分享成果,增强他们的主体地位。
又如,这篇阅读文章中最后一句话:“Slowly the city be-gan to breathe again”教师可抓住“breathe”一词,设计问题:What does word“breathe”refer to?学生马上展开积极思维,结合课文内容,归纳出“breathe”一词潜在的意思,即“The cicy will not die,she can recover from the pain”。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拓宽了对课文主题的领悟,而且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唐山人民勇敢面对自然灾害,积极进行灾后重建的精神。教师要努力挖掘新教材中内在的因素,以透明、适度的提问,增强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的意识。
四、以教学环节为载体,培养探究能力
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时会借助于汉语思维,把看到的文字信息转译成中文,这说明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进步,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信息。避免这种思维方式除了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之外,教师的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加强指导性训练。
(一)读前活动
学生对所阅读材料、话题的熟悉程度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材料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读前提供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以Canada——“The TrueNorth”为例。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在读课文之前,借助于地图,交流一下学生所了解的加拿大,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Canada?What can you do there?
在这一环节中,预测课文内容也是很重要的阅读技巧,不论预测是否正确,都能有效地为学生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读中活动
这一活动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有所提高,关键在于把信息接收过程转变为信息加工过程,使他们的探究创新意识逐步提高。
1.把握文章主旨。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所在,教师应指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以自然段为切入点,以自然段的段意为基础要素。有些主题句简洁,概括性很强,就在该自然段中,但有些段落需要根据内容进行总结。每一自然段的大意弄懂之后,文童的主旨就不难概括了。
2.捕捉文中细节。掌握了文章主旨之后,需进行细细品味,好比扫描仪,细化到每个单词上,也就是掌握关键词(实词)。著名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说:“没有语法几乎不能交流思想,没有词汇根本不能交流思想。”(“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veyed,with 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由此可见,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掌握理解词汇的意思可运用上下文线索猜测,也可以运用构词法猜度。词根、前缀、后缀以及合成词等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含义。例如学生学过了“develop”,就不难理解“development”一词了。
词汇这一障碍扫清之后,文章中的细节教师通过who,where,when,what,why等疑问句的提问让学生进行把握。也可根据作者运用的写作顺序,如时间,空间顺序等;ROW,most,important等表示先陈述次要的内容,再陈述重要信息内容的词,都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文章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新教材编排上,每篇阅读材料后都设计了不同类型的题目,如设计问题、排序、判断正误、填表和画图等练习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阅读记叙文,应指导学生注意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阅读人物传记时,应指导学生抓住人物、时间、地点和成就等;阅读戏剧则指导学生把握人物、背景、过程、和结果。《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一课,教材练习中设计让学生归纳袁隆平的个人信息。我们也可以段落与段意的匹配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如:
(三)读后活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所学知识点转化为技能,读后活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管什么方法都应从兴趣入手。兴趣才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渴望阅读,有阅读的欲望,才能产生内在动力,主动去阅读。只有自身想去做,才会主动去对知识进行了解、学习、研究。教师只有激发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才能让他们在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时能够愉悦地、自主地接受语文知识。教师要巧妙地运用故事的悬念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说到故事,人人都爱听,每个学生一听到教师要讲故事了,没有不兴奋、不积极响应的,个个都精力集中,迫不及待地一听为快。教师声情并茂地诉说故事情节,能把学生带入不同的情感世界里。就在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渴望大结局的时候,教师戛然而止,并平静地告诉学生: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后面有可能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还得你们自己读原文。这时教师就可以把已经准备好的相关读物推荐给学生。此时的学生早已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争先恐后要求借书。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1.以身示范
很多时候语言不如实际行动。教师可以将自己和学生也喜欢的文章分享,绘声绘色地朗读,富有情趣地评讲,让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更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文章念给大家听,让大家互相交流,谈谈感受,说说自己的收获,教师可适时给予表扬、鼓励以及肯定。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课外阅读体会,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2.以课内促课外
教师要课内抓根固本,课外大量阅读,结合教材内容配套拓宽、延伸课外读物。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以教材为引线,由点及面,向课后延伸,引导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运用、巩固、补充知识。
3.自我超越
教师的作用不光是传播知识,还应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一句甜美的赞扬有时候胜过一句批评。发现学生优点的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创造一些能够发挥他们才能、表现自我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发光。
4.怡然自得
只有在自由的阅读时间,在没有特定阅读要求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处于放松的状态,开启思维,激感,对所阅读课外知识有所理解,有所体会,才能收获得更多。
二、好的方法有益于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所在,可如果学生只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还不足以达到最佳效果。有的学生虽然有很强的阅读兴趣,可是对生动的故事情节也只是走马观花;还有的即便是读到了好的文章,也不懂得积累、吸收和总结,更不会运用。显然他们都有对阅读的兴趣,但这种读书的方法收效甚微,根本达不到课外阅读的最初目标。既然想读书,就要掌握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读书,体现课外阅读的意义。
1.选读法
这种方法是基于学生在课内学习或是写作上的需要,选择性地阅读相关文章或书报加以利用。如学习了《生命的起源》这一课,学生完全可以为了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人类的进化和地球、自然的关系,有目的地选读相关的课外知识,这样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
2.精读法
何为精读?就是对文章的相关重点、重要内容,集中精力、由表及里、逐字逐句地进行熟读的阅读方法。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就是每句先逐字阅读,以字为单位,理解一句话的意思,再以每句话为单位,对整篇文章进行理解。学生要想练好精读,就必须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正所谓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逐渐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顾名思义,就是对所要阅读的文章不出声、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不光要能够快速阅读,还要高度集中精神,能够对有用的信息快速处理、消化,并加以应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信息。不同的学生喜欢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决定是否采用速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