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30 10:17: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047-03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性经济”转型的总趋势。1994年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89%,首度超过第二产业相应的比重,北京市产业结构从此也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2000年以后,现代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是第二产业比重的两倍多。北京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72361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36699亿元,近六年的增速分别是24%、157%、96%、155%和166%、1057%。近几年北京市现代服务业总量与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增速趋于稳定,北京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占北京市GDP比重保持在75%左右,2007年为735%,2008年为754%,2009年为755%,2010年为751%,2011年为761%,2012年764%。数据来源: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3》整理。本文以下全部数据均来自《北京市统计年鉴201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逐年增加,但增速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且出现了下滑趋势。本文根据行业供给服务的商品特性将现代服务业分为:供给面向消费者的最终服务的消费性现代服务业;供给面向生产者的中间服务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供给由政府主导的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服务的现代社会服务业。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来看,虽然消费性现代服务业、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社会服务业都有较快的增长,但消费业的增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消费性现代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在北京GDP中的比重在降低;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现代社会服务业存在着竞争力薄弱、对行政性资金依赖过大等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北京现代服务业内部消费业、生产业和现代社会服务业等三大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据此给出具体的发展建议。

2消费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消费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消费性现代服务业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主要面向消费者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批发零售业、旅游业、教育、房地产服务业、居民服务业。

211总量和规模持续扩大

从总量上来看,消费性现代服务业总量持续扩大,且呈现加速度增长态势。2007年,消费性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08亿元,到2012年消费性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6827亿元,占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342%。虽然行业总量在逐年扩大,但在现代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却出现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385%下降到了2012年的342%。2007年,消费性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08亿元,占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385%。2012年增加到了46827亿元,占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的342%。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9958亿元,2011年上升至30363亿元,除了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小幅减少外,其余各年均有稳定增长。2013年1季度,北京市实现旅游总收入79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17条院线135家影院,共放映电影1199万场,观众37526万人次,票房收入1612亿元,出版报纸254种,出版期刊3044种,出版图书182万种,体育场馆6163个。

212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多,除了满足基本生活之外的可支配收入也越来越多,人们的消费对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物质生活之外的文化、体育和娱乐服务有着越来越多的追求;旅游、汽车、数字化产品等成为居民消费热点。[1]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1》显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汽车消费达到1011元,2012年为1077元,比上年增长65%。教育娱乐文化服务由2011年的3307元增加到2012年的3696元,比上年增长了118%。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城市家庭结构变换、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的现代化以及家庭在子女教育、个人健康、居室环境、休闲形式、社交往来等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对包括家务、照顾老人等方面的居民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安全性、便利性和质量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的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及家庭服务业的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现代化是消费业的发展主流,已成为行业共识。”[2]

22消费性现代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

221总量明显不足

虽然北京市消费性现代服务业的总量与规模都在逐年增加,但在现代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却出现下降的趋势,从2007年的385%下降到了2012年的342%。消费业发展长期滞后,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由2011年的834%下降到了2012年的730%。

222结构不合理

突出表现在供给不足。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的主要消费对象已经发生很大转变,传统消费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如对包括家务劳动家庭护理维修服务、物业管理、社区导购、生活百事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需求,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要求多样化服务标准越来越高,但是供给却没有出现相应的增长。

223高素质人力资本缺乏

消费性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自发性,许多行业进入门槛低,消费性现代服务业中提供服务的大部分服务人员在上岗前并没有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与教育,整体水平不高,行业管理体系不完善,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造成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乏。北京现在不缺一般技能的人员或普通劳动力,但高素质、高技能、有创新力的人才却供给不足。[3]

224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与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相比,消费性现代服务业发展起步晚,其产业主体多为中小型企业,尚处于成长发展期,对资金的需求缺口比较大,但是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收益而不愿进入相关的产业,从而造成企业融资困难。

3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是指包含了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内的行业。它是为其他行业提供“中间投入”的行业,其面临的消费群体是企业。

311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行业增加值由2007年的3294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63156亿元,其增加值已占到服务业总量的90%。其中金融业的行业增加值达到25369亿元,占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40%以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增加值为14934亿元,占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25%以上,2008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行业增加值为9991亿元,2012年达到16218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498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8163亿元,增长了62%。商务服务业在2012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1621亿元。

截至2012年年底,北京共有金融业法人单位1805家,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的第一位。在1805家金融业法人单位中,银行机构115家;保险机构543家;证券机构306家,其他金融机构841家。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已经形成,金融服务的领域更加广泛、结构更加完善。2012年,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合计72037家。

312结构逐渐趋于完善

从生产业内部构成来看,北京市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呈现以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服务业为主的格局。在2007年行业增加值中,金融业的行业增加值为13028亿元,占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395%,2012年的行业增加值达到25369亿元,但其占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为40%,和2007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增加值2007年为8075亿元,2012年增长到14934亿元,但其占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5%左右。

32北京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中存在的问题

与消费性现代服务业一样,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也存在高素质人力资本供给缺乏,金融支持手段有限的问题,除此之外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321总量明显不足

虽然总量与规模逐年扩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市生产业的规模还是处于低水平,大多数发达国家迈入“后工业化时代”,很多制造业从欧美以及日韩等国转移到中国,而研发设计、市场销售等高附加值的生产业却保留在了发达国家,实质上承担了向世界提供加工制造的重任,这样生产业上升的空间被挤占了,导致生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低水平徘徊。[4]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加值占北京GDP的比重虽然一直在上升,但其比重与增速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2007年北京市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944亿元,占北京市GDP的334%,2012年增长到63156亿元,占北京市GDP的353%。

322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突出表现是企业组织规模小,未形成有品牌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大型的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如北京拥有7000家各类咨询机构,但绝大部分专业咨询公司不超过100人,一般只有几十人,即使是最大的新华信公司也只有几百人。相比之下,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全球39个国家拥有79个分支机构,员工数量超过5000人;英国的贝克律师事务所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共有律师1600多人,在世界各地建有53个分所。

323创新能力不足

生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尤其是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多数企业只是提供服务链上的低端产品,科技服务单位的技术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领先的公司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部分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竞争能力较弱。如北京现代信息服务业企业大部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56%的企业在2000年左右成立,民营企业占78%,从企业人力资源状况来看,大部分企业的雇员在200人左右,雇员年轻化,高学历化,40岁以下的占69%左右,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人员总数的70%以上,雇员流动较频繁,但雇员的规模呈上升趋势;从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角度来看,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力度较低,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5]

4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现代社会服务业供给由政府主导的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服务,包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两个行业,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特点。顺应经济全球化加速和研发国际化转移的大趋势,北京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国际研发产业。2012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0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1%;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79%。

411规模和总量不断扩大

2007年,北京市现代社会服务业行业增加值为618亿元,占北京市GDP比重为62%,2012年行业生产总值增加到了13697亿元,占北京市GDP的比重也上升到了76%。北京市水利投资额为717166万元,占当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1%,按行业分投资额,2011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额为4158232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为2439950万元。

412结构逐渐趋于完善

在现代社会服务业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行业增加值都在逐年增加,但它们各自在现代社会服务业中所占的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8%左右,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为92%左右。

42现代社会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服务业与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都存在创新能力低,除此之外,其还存在下述的问题:

421竞争力薄弱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处于行业垄断经营或事业单位状态,国有投资主导地位,使得产业中类似经营主体市场壁垒过高。现代社会服务业主要是受政府主导作用,因此资本结构单一,扩张实力有限,而且市场化经营管理方式薄弱,导致有效竞争不足。

422对行政性资金的依赖过大

由于现代社会服务业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现代社会服务企业的资金来源多依赖于行政性资金,包括财政拨款、财政补贴和财政奖励等。行政性资金对现代社会服务业的支持过大,容易造成企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容易产生创新能力低下,竞争力薄弱,市场定价权丧失等。[6]

5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具体建议

51北京发展消费业的建议

511拓宽消费性现代服务业市场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结构的变化,居民对消费市场本身和消费市场容量提出挑战,广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但是供给却没有出现相应的增长。因此,探索消费业发展新模式、闯出新路子,拓宽消费领域,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适应居民消费变化趋势,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巩固扩大传统消费,培育热点消费,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512增加高素质人力资本供给

消费性现代服务业进入门槛低,消费性现代服务业中提供服务的大部分服务人员在上岗前并没有接受正规的职业培训与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造成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因此,要在消费业企业中引入和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培育、引进、留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52北京发展生产业的建议

521培养高级技术人员

鼓励生产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培养和吸引国际性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是生产业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技术,不断提升自主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通过扩大开放,培育有利于吸收并购投资的制度环境,为企业参与生产企业的改组和改造创造条件,同时开辟国际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外资向生产领域投资;积极拓展国际服务贸易产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二是积极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加快培养专业性和复合性的高级管理人才,建立起适应我国生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522放宽市场准入机制

消除制约生产业发展的体制,建立宽松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促进生产企业做大做强,逐步放宽行政管制,为生产业建立宽松的发展环境。

523提升创新能力

进行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建立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塑造生产业核心竞争力。实力较强的生产企业,应鼓励设立研发中心和增加科研投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型生产企业应加快其电子化自动化进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生产业的组织创新和技术创新。

53北京发展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建议

531降低市场准入机制

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治理结构,通过责任分工,业绩激励,利益导向和完善决策机制,既可以克服市场失灵,又可以克服政府失灵,把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532拓展融资渠道

现代社会服务企业的资金来源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性资金,行政性资金对现代社会服务业的支持过大,容易造成企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应该积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现代社会服务业的准入制度,鼓励社会闲散资金、慈善捐款、外资等投入现代社会服务业中来。

参考文献:

[1]郭馨梅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2]刘月辉陈梅:家庭服务业应搭乘电商快车[N].中国妇女报,2013-10-23

[3]朱晓青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

[4]曹媛媛我国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2

篇(2)

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历史成因、服务与商品的感性差异、人们对服务的歧视等等,导致了商品与服务在经济学理论思维中彼此分裂的“两分法”。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服务作为国民经济的价值流量,将越来越成为经济理论分析的基本对象。实践对理论的呼唤,要求改变经济学上重商品轻服务的理论分析格局。

在理论思维中破除“两分法”的实质是在价值概念上视服务与商品等同,因此,破除“两分法”的首要问题就是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就此问题,国内相关学者作了诸多探讨,其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一、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的观点综述

(一)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第一种观点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论。这种观点全面肯定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并把它纳人“社会劳动”的范畴,认为它是创造价值的。“这里的‘社会劳动’是指社会从事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各种劳动,即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从事的有益于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或者说,是社会需要劳动的简称”。

第二种观点为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论严针对“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论”的观点,有学者认为,并非服务业中所有劳动都能创造价值,只有那些为物质商品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具有生产性的服务劳动才创造价值,而那些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

第三种观点为有用劳动创造价值。恻汁对“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论”的观点,有的人不赞成用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别作为衡量服务业能否创造价值的标准或依据。他们认为,生产劳动概念和创造价值劳动概念在经济关系上内涵是不同的,前者体现简单劳动过程和特定社会生产关系,后者只体现一般商品经济关系,两者并无必然联系。在商品社会中,“一切创造社会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同时就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就是判断商品社会某种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唯一标准”。同样,“判断第三产业中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标准是:其劳动是否为社会创造使用价值”。

第四种观点为生产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劳动创造价值论。该观点从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服务产品使用价值—服务产品价值为主线展开论证,针对服务业中不生产实物产品的部门就不创造价值的观点提出了反驳。该观点认为,非实物劳动成果被纳人社会产品范畴,成为服务产品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与实物劳动成果一样,也具有消除相对稀缺、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因此具有非实物使用价值。既然这种产品具有非实物使用价值,那么,只要服务产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它作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也就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

第五种观点从生产劳动实践引发理论演变的方法论重新定义生产劳动,指出生产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从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经济领域,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服务劳动是生产性劳动,是社会财富和价值的源泉,这是服务价值论的新概念。

(二)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

第一种观点对“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认为只有那些既能为社会生产物质财富,又能为社会生产剩余价值或净产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就是非生产劳动。依据这一规定,该观点认为服务劳动不是生产劳动。

第二种观点为“国民收人再分配说”,鸟亥观点认为,服务领域里服务劳动者和资本家的收入间并不是服务劳动者创造的,而是通过“国民收人的再分配”由物质生产领域转移过来的。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和资本家用其收人支付服务费时就是如此。

第三种论点为“服务生产价格说”,认为服务性劳动不形成价值,它所以能带来利润与增殖资本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与利润平均化的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以类似生产价格形成的方式,转化为服务生产价格,不仅补偿服务成本,而且无偿地给服务领域的资本家带来了一份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第四种论点是“价值转移说”严认为服务有价值,但它不是由服务劳动创造的,而是由物质生产部门转移来的。

第五种观点以生产劳动的一般含义为标准,认为纯粹的服务劳动是非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观点认为,马克思论述的生产劳动有两种含义:生产劳动一般含义即撇开特定社会性质,能够创造出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或者能够使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得以完成的劳动过程。以此为标准,纯粹的服务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生产劳动的特殊含义是反映特定生产关系的劳动,以此为标准,纯粹的服务是生产劳动,创造价值。但这个价值,已经不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来意义上的价值了。

(三)简要评述

上文介绍了经济学者为消除“两分法”和把服务纳人传统价值理论框架所作的努力,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至今观点仍不统一。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要发展劳动价值论首先要在价值和劳动的基本概念上发展,从而引申出了众多看法,如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的效用,也就是物的使用价值;凡是有用劳动都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不科学、不完善,必须加以修改和发展,··…这些看法,实质上是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借发展之名,行否定之实。

实践需要说明的劳动创造价值的外延扩大仅仅就事论事是不够的,事实证明这种努力未能完全解释劳动价值论在服务领域面临的所有问题。劳动价值论在服务领域的发展,还需要创建新的本质性的范畴从理论体系上给予系统的深刻说明,必须在运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创建新的理论范畴和新的理论体系,给整个理论带来新的变化,用以说明一系列新的实际问题。国内有关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提出了“现代科学劳动”娜区一概念,并分析了其在商品和服务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现代服务价值理论述评

(一)服务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服务价值是由服务劳动的凝结性、社会性和抽象等同性决定的,它的质的规定性就是凝结在服务产品的非实物使用价值上的、得到社会表现的抽象劳动,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勉口同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样,生产服务的劳动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作为人的生理意义上的劳动耗费,它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另一方面,它是具备不同生产目的、使用不同劳动资料、操作方式,为不同的消费对象提供服务的具体劳动。

1.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实物使用价值的一般共性和其自身的特殊性。(1)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消费潜代性、消费互补性和消费引致性,其根本原因在于非实物使用价值具有一切使用价值所具有的共性—可消费性。(2)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生产、交换、消费同时性和非贮存性。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实物产品的使用价值不同,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非实物特性。(3)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非转移性,它不可能从产地转移到销地,这个性质使得服务业的生产与消费存在空间上不一致的矛盾,这个矛盾必须通过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相对移位来克服。(4)服务产品使用价值再生产的严格被制约性。

2.服务产品的价值。服务产品具有价值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产服务产品耗费的劳动凝结在非实物使用价值上形成价值实体;(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使生产服务产品的劳动取得社会形式,从而表现为价值;(3)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不能按异质的使用价值量,而只能按其中凝结在同质的抽象劳动量进行交换,从而以价值为尺度决定其交换比例。

3.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及价值形成过程。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决定有两种情况。(l)重复型服务产品:因服务劳动过程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别,生产同种服务产品需各不相同的个别劳动时间,故其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z)创新型服务产品:它的非重复生产性和共享性,使其价值量由最先生产出这种产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和风险系数决定。服务价值创造过程存在着和物质生产领域不一样的特点:服务业的劳动者在其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是服务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了生产资料的旧价值(C);另一方面,其抽象劳动创造出新价值(V+M)。由此可见,服务业劳动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二)服务价值理论在现代服务产业中的发展

20世纪末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现代服务业飞速发展,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精神劳动在服务劳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服务价值理论也应在实际中有新的发展。基于现代服务业背景下考虑服务价值理论的发展,关键是“劳动”内涵的升华,从价值的表现上看就是(V)含义的扩大及组成价值量的各部分(C+V+M)构成比例的改变。结合现代服务业劳动者的特点,传统服务价值理论中的(V)应包括“接受现代教育和培训的费用”,其直接结果是使传统意义上的“一般劳动”发展成现代“科学劳动”,并且在服务价值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传统服务业中处于附属地位的“一般劳动”转变为现代服务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科学劳动”。现代科学劳动大大改变了服务产品价值量和量的各部分构成,提供了大量的服务产品价值量和使用价值量,大大增加了社会财富,引起了劳动与价值之间的新变化和新发展。

由于现代服务业中知识要素和科技要素的比重大大增加,为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必须接受高层次教育,支出大量的学习费用和科研费用,因而这部分的价值量会大量增加。更重要的是,科学、知识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它本身有价值,在服务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的杠杆作用。虽然它不熊直接创造价值,但它本身的价值可以通过科学劳动转移到服务产品中去,即通过科学劳动创造价值。因此,现代服务业中科学劳动既要创造一部分新价值以补偿支出的科学劳动力价值(由于学习费用增加,现代科学劳动力的价值比一般劳动力的价值要大得多);同时还要把所使用的科学、知识中已包含的旧价值在转移生产资料及旧价值的同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而转移的旧价值的量也将大大增加。另外,由于在现代服务业中,科学劳动能生产出一般劳动所无法生产出的非物质产品;或者能充分利用自然力并融入生产过程,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这是高级或超高级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大量倍加,因而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创造出相当多的大量的新价值。

三、价值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拓展

篇(3)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99-02

德国课程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基点,开拓了职教课程改革的新维度。但德国是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我国目前也正在大力推广德国的这一做法,强调职业教育应通过职业情境中的典型职业活动,即与专业实践紧密相关的案例学习来实现专业知识的习得与职业实践技能的掌握。但是否全面适合我国国情,特别是是否全面适合我国现代服务业,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为例,根据开发现代服务业的特点,提出按过程重要度梯度开发现代服务业课程的构想,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1 过程、项目与知识的统一性是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点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与加工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制造与加工业类企业一线员工主要面向的是以机器、工具和加工材料为对象的“人―物”关系的制造与加工业世界,执行的是固定的操作程序和刚性的技术标准与规程,其工作过程具有程序固定、产品可客观测量等特征。现代服务业类企业一线员工主要面对的是人,机器工具退居次要地位,由于人的复杂性和服务与过程的不可分离性,使得其工作过程没有刚性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标准,其工作过程具有无固定答案、工作情景复杂、服务结果的评价取决于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成交量等特征。这种差异直接带来了两类职业对一线员工职业能力要求的不同。制造与加工业类职业更注重员工对机器、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动作精细化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看作是一种外显的程序性知识,可以通过动作展示出来、明确规定下来并序列化,而现代服务业类职业更关注一线员工面对服务对象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固定性、灵活性,需要面对变化的工作情景及时调整策略、选择可行的路径完成任务,这种能力可以看做是一种过程性的、策略性的程序性知识,只能通过过程观察和结果判定,难以外显、固定并序列化。这种能力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去建构,其成长过程是螺旋式向上的,在执行工作任务时,遇到不同的、具体化的问题情景,只有进行变通或者说是创造性地运用规范和经验才能解决。

进一步分析,现代服务业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过程性,其工作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在部分典型工作岗位表现非常明显。这个程式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六要素,技能、知识、态度三维度。

二是项目性,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一直存在着性质与项目类似的工作。如果将企业中一次性任务,没有标准的执行文件,独特的、不重复的工作转化为项目,项目团队完成特殊使命后,就随即解散,回到原来的部门中,可以采取按照项目管理的模式往往更有效率。

三是知识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的全球化。知识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传统生产要素上的竞争,而是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和创新能力上。如保险公司属知识密集型行业,知识对其增值和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按过程重要度梯度开发现代服务业典型专业核心课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的现代服务业典型专业核心课程是指一种典型的工作课程、一个特定的技术知识领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造,实质是将原有学科课程知识根据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需要进行知识体系重构,为职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背景,其形态可能具有学科课程的特点,但课程逻辑主线发生了质的变化,或是从以知识本身为中心转向以知识的功能为中心,或是转向了工作任务的规定性知识。

世贸组织的服务业分类标准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九大分类,即:商业服务,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在开发现代服务业典型专业核心课程的时候,应按过程重要度对上述进行梯度开发,并对上述每一类中的典型专业进行梯度开发。

第一梯度:过程重要度最高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应以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即过程管理法开发课程。生产业是作为其它产品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包括电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两类。

第二梯度:过程重要度次高的半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应以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建设或模块管理为主要形式即项目管理法或模块法开发课程。包括商业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五类。

项目管理法是指把各种系统、资源和人员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现代服务业中大部分工作任务序列化不是特别明显,适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使用项目管理法或模块法开发课程,

第三梯度:过程重要度较低的现代服务业以知识管理法为主开发课程。主要包括教育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两类。

知识管理法是指管理一种知识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知识被产生、发现、获取、分享、萃取、确认、转移、调整、采用以及应用,从而为组织创造价值。现代服务业中过程性较弱、知识性较强的工作任务,就应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前提下,使用知识管理法为主开发课程。

应当指出的是,现代服务业过程重要度的划分要采用调查评估法,通过调查典型工作任务受过程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再进行梯度划分。典型工作任务过程分析是指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程序,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作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并进行过程重要度的评分定等。

3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梯度开发基本思路

(1)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工作任务。

经过专业社会调研,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2)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

经过分析,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3)确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在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模块方式组合的旅游管理专业新的课程体系:①职业基础能力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普通话等课程;②管理能力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政策与法规、应用数学等课程;③导游技能模块:包括导游原理、导游实务、旅游商品与导购、导游语言艺术、导游文学等课程;④计调能力模块:包括计调业务、商务谈判、旅游地理等课程;⑤外联技能模块:包括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外联业务、旅游攻关礼仪等课程;⑥湖南旅游开发能力模块:包括湖南专项旅游、湖南英语导游、湖湘文化、湖南景点讲解实训等课程。

(4)梯度开发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思路。

①以过程管理法开发的课程:旅游电子商务、计调业务、商务谈判、湖南专项旅游等。其开发要点是: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而不是关注知识记忆的习惯,并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②以项目管理法开发的课程: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学、导游原理、导游实务、旅游商品与导购、导游语言艺术、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外联业务、旅游攻关礼仪、湖南英语导游、湖南景点讲解实训。其开发要点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采用项目或模块进行课程开发;③以知识管理法开发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普通话、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政策与法规、应用数学、导游文学、旅游地理、湖湘文化等课程。其开发要点是:适当运用工作过程理论,重点使用知识管理法开发课程。

4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模块)管理法开发《导游实务》课程的基本思路

导游实务》是旅游管理主要的一门最核心的课程,同时具有现代服务业典型专业的一般特征。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在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模块)管理法开发《导游实务》课程的基本思路:课程结构以行业专家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以地陪服务操作流程为线索,结合岗位工作所需的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共包括三个大模块12个子模块,即“带团前”“带团中”“带团后”三个大模块,其中“带团前”模块包括认识地方陪同导游工作、导游词讲解与设计、接站准备3个小模块,“带团中”包括接团服务、入住酒店服务、商定旅游行程计划、参观游览服务、旅游沿途活动设计与组织、旅游营销、餐饮娱乐服务7个小模块,“带团后”包括送站服务、后续工作2个小模块。

按照请你接任务任务分析案例考考你知识要点模拟导游的过程安排教学和教材编写。

请你接任务:要求均为各小模块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小模块标题为动宾词组。

任务分析:介绍完成任务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技能点和知识点。这一环节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根据任务分析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5 结论

根据我国现代服务业“过程、项目与知识的统一性”的基本特点,进行按过程重要度梯度开发现代服务业典型专业核心课程:第一梯度即过程重要度最高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应以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即过程管理法开发课程,第二梯度即过程重要度次高的半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应以主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建设或模块管理为主要形式即项目管理法或模块法开发课程,第三梯度即过程重要度较低的现代服务业以知识管理法为主开发课程。其步骤是:首先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工作任务,其次是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第三是确定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第四是确立以何种方法开发课程,以过程管理法、项目管理法、知识管理法等。如《导游实务》课程就是使用在工作任务引领下的项目(模块)管理法开发效果好。

篇(4)

当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极大的比值,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按照生产资料的性质可以分为生产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消费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服务业中,会计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保险服务、通讯服务、研发服务、建筑设计服务等属于生产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教育培训服务、房地产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出版和传媒服务等属于消费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本文以高校为例,对其进行探讨。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消费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一部分,知识密集型企业是承载、实现知识化经济的载体,是依靠知识的传承、传播与应用来创造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组织。知识型员工是实现知识经济的主体,是知识的所有者和承载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知识的创新、利用和增值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都需要通过知识型员工来实现。以高校为例,知识型员工即是由不同职称的老师组成的教师队伍以及高校的相关管理人员。

(一)从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人员特点如下

1、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相关从业人员为各个领域中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的专业人员,如教授、医师、经济师、工程师、科学家等。21世纪最需要的是人才,而人才又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重中之重。

2、传统企业中拥有资金、技术等生产资料,与之不同的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中最为重要的是生产资料――知识是由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所掌握的。企业的创立都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在知识型企业中,知识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动力。

3、由于外部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的现状,知识型员工需要根据组织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使自身能力与工作要求相适应。在知识型企业中,不仅管理人员需要有控制组织运作与创新的能力,每个员工都需要在获取组织内部的信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4、员工流动性、团队合作精神强,个性鲜明,自主能力强。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特点

1、知识密集度高且是行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2、智力资本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

3、产品与服务科技程度高,劳动雇佣资本化。由于企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创造是通过企业对于知识的获取、加工、创造和运用来完成,并且知识获取难度比资本获取难度低,知识型企业更容易获得成功。

4、企业组织结构网络化、扁平化、弹性化。

二、当前师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较大程度上沿用了传统的金字塔式的层级式组织结构,在师德机制的建设上仍待完善。大部分高校的领导者认为师资管理的内容仅仅是树立先进工作榜样及引进高素质人才等,没有将足够的注意力放在对高校教师地位的提升上。教学人员的学历、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给予内部人员理想的薪金福利,职位晋升机遇提供得也较少,这些原因导致了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心态不稳定,以致工作效率低下,教学效果差。为了理想的工作待遇,部分管理人员则通过重新就业、学历进修等方式离开管理岗位或者重新进入到教学岗位与科研岗位,造成了高校教学管理岗位的流动性大,管理人才流失的现状。师资力量不断优化的同时却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造成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数量的失衡,总量不足。高效管理机制不完善,晋升机制不健全,导致师资管理水平低,对教师的约束力下降,管理层庸才沉淀而人才难以加入。

由于高校的教育对象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这就对高校各职能部门的教学与管理岗位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优化时,高校需要采用更加适合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从而发挥高校――这一智力资本的集散地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内的优势及引导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正确发展的作用。

三、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企业管理,我们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提供教师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机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与普通企业不同,高校的从业人员属于知识型员工,在对其工作积极性上的激励单纯依靠金钱的刺激是不够的,知识型员工相比薪金收入的提高更愿意看到的是对其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提供的机会。在知识型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中需要弱化规章制度的约束,更要强调一种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模式,注重企业文化与从业人员的沟通,提升服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二)应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人员管理方式

高校是智力资本的集散地,属于消费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由此可见,高校师资管理方式可以参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人员管理方式,即:实行弹性工作制,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与发展;采用多元化的价值分配方式。就高校而言,应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在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三)建立适用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考核机制

在教师考核中,不仅要量化考核的指标,还要考核员工工作价值方面的指标;在绩效的考核中,要同时考察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其所在部门与团队的绩效,以此缓和员工因担心激烈竞争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并树立部门内部的信任互助精神,从而实现知识共享。

四、结束语

在目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份额的7成以上被服务业所占据,服务业已经成为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且对于国民经济效率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在借鉴国际国内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点针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255-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廖克玲(1962-),女,湖南衡阳人,研究员,从事职业教育区域经济校企合作研究。

一、高职院校校企结合本土化实践路径探索的理论与意义

高职校企合作,体现其专业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特色。本土化应该理解成是一个入乡随俗的过程。它

的相关链接:“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Standort Factor)的韦伯,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最小运费原理”:讲究营运成本。“地域分工”:亚当・斯密(A.Smith)提出了“地域分工”,俄林(B. Ohlin),提出“域际分工”,其核心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经济优势,有相应的科学性。

对“本土化“综合的理解:就是科学、符合实际的一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它是一种协同、共生,适者生存的优势定律。

德国、美国、英国、日本或俄罗斯等国的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名称不同,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日本称之为“产学合作”,德国称之为“双元制培训”,英国称之为“三明治工读制度”,俄罗斯则称之为“学校――基地企业制度”。本土化特色反映在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合的层面,本土化应该理解成是一个入乡随俗的过程。

有利益共存的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 [1]。而校企结合的市场本土化特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

许多高职院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创新课程开发模式,基于“工作过程、能力本位”的思路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课程。并实现“双证书”制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同时也提升了学校专业的市场竞争力。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量”企业的需求之“体”,“裁”学生的培养之“衣”,可以为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达到校企“共赢”。根据市场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

2.“2+1”模式:采用校企合作“2+1”等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了行业服务与管理标准,三年级学生直接到企业顶岗,学生具有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

3.共建实训基地模式: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员,校企共建、省市共建、中央财政投入的实训基地的方法,打破了部门、行业的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能够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生产和实训的一体化作用,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互助互利、双赢共进。

4.服务企业模式。针对企业在生产、管理工程项目当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技术性问题,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积极主动地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就技术性问题进行课题研究,一起协同攻克生产技术难关。如企业的共同开展研发与产品设计工作,帮企业渡过难关,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通过此举,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而且还大大加快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得到了大中型企业持续有效的项目、技术、设备和资金支持,赢得了更多的经费投入,增强了办学活力。

三、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本土化的实践途径的新思考

目前我省高职院校校企结合形式多样,但没有侧重点,没有区域特色的主攻方向,没有强调自身的区域的稀有资源性,校企结合流于某些比如签协议、挂牌、赞助等形式。只是企业赞助等单一的形式,没有组合、集团化特色 [2]。

1.中国特色:体现在政策与经济的大形势,教育与经济的衔接:推动政府搭建平台,整合高职院校与企业资源,利益共享。高职院校的根据自己的区域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节约资源、资源共享角度出发。解决区域经济合理利用与合作开发不够的问题。推动政府出面搭建平台,使教育与产业结合,在技术、资金、场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减少盲目投资。

2.区域特色:为区域经济服务,开放培训体系,培养人才。探索适合自己的高职院校校企结合本土化专业特色。专业建设要根据广东区域经济的特点:现代服务业、先进的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为广东与港澳打造世界都市圈服务。建立自己独特的专业,适合市场区域方向,因此办出专业特色,建设优势专业,为广东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

例如: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家具和家居专业、电器专业,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珠宝专业,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会展设计专业等都紧密配合区域市场、产业的特色的特点,办出了特色。

广东高职要突出就业特色,服务区域本土特色,针对市场,走自主经营的道路:围绕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广东省“双转移”,打造广东转型新引擎战略目标,应对金融危机急需产业升级的紧迫形势,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先进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知识结构和人力结构的支撑。以专业建设为中心,打造符合广东区域经济与生活产业,高度融合品牌专业及其带动的专业群建设。

形成与区域经济开放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根据《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纲要(2008―2020)》,珠江三角洲地区将着力构建产业体系,即促进资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先进的制造业轮动驱动的产业群 [3]。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结构升级,对劳动力供需结构带来较大影响,那么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会影响从业人员的结构包括知识结构的变化,密集型产业需要大批中级以上的技能人才,这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珠江三角洲开放中专技校、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社会职业培训,拓宽继续教育社会化领域。一方面,重点加强与实力强企业的企业联盟,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对在职或待岗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建设以校办工厂、各学科专业、为经营的多种经营实体,还可以与中小企业合作,与社会各种形式的融资,形成多种所有制体制的职业集团化办学模式,形成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劳动技能培训教学基地。

3.学校特色:体现在办学特色,管理特色和文化特色。建立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高科技、高技能师资人才数据库。例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必然会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聚集化、产业竞争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结构。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结构升级,对劳动力供需结构带来较大影响,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打破院校与企业资源相互独立的格局,相互为依托,以区域经济为平台,在资源(人力和物力)上充分整合。

在人才和人事制度上要改革,教育要先行,首先要尊重人才,将高素质、高技能、高需求不仅纳入教育和企业发展规划,而且要建设人才数据库,建立人才共享基金与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留住广东的高科技人才。

突出加强技能与服务相结合的生产性实习的分量,对一些重点专业和实验、实习基地进行集中重点投入建设一批特色的生产性实习基地,面对市场,进行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真抢实弹的演练,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均沾;达到有资源、有设计、有开发、有产品拓展、有技术服务、有继续教育、有有效营销的经营团体;利用人才共享数据库与激励机制平台招揽与聘用师资,充分发挥师资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性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而探索广东特色的高等职业技术校企结合本土化生产性实训模式。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分配教学与实践时间。学分的取得也可以是在企业或顶岗实习或生产性实习中获得。学生的考试不停留在书面上而是在实操和多方面能力的考查上。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突出以人为本,达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

四、结语

中国高职院校正在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区域本土化特色,在高职院校周围凸显一批生产性、服务性实习的基地,正在成为市场竞争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陶书中.江苏省2005年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研究”(254).

篇(6)

[摘 要]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产业振兴并带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之所在。从产业链定位、分工活动与集聚效应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对微观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动的影响,发现宁波制造业升级与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并提出一系列从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入手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议。

[关键词]宁波制造业 转型升级 服务业 协同发展

面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宁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特点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制造业由于抗市场风险能力弱,逐渐进入低谷和调整期。国际需求的衰减和要素成本优势的丧失,甚至使某些行业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某些具有技术后发优势的新兴制造业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专业化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抑制了行业优势的可持续性发挥。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能否尽快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或制造业的“柔化”,是产业振兴并带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制造业必须实现转型升级,以保持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力并提升国民经济效率、进而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对市域经济的负向波及。

一、宁波制造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制造业是宁波工业经济的支柱,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008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627.36亿元,实现税收418亿元,对宁波市税收收入的贡献接近60%。宁波制造业发展模式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块状化”和“产业链”初步形成。“块状化”是指大量企业产品相近,共处一地,但企业之间关联度较小而形成的经济发展形态。截至2008年,宁波共形成块状经济近150个,其中年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的近90个,经济规模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60%以上,多年居浙江省第一名。“产业链”是指通过依托地方强势产业、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而形成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形态。例如,余姚塑料产业,以余姚塑料城为依托,往上游带动了塑料模具乃至塑机制造业的发展,往下游搞活整个塑料交易市场。目前,余姚塑料城销售量已突破百亿元大关,销售价格指数已逐步成为影响全国塑料价格的晴雨表;二是民间力量推动的自发、自组织、自循环的民本经济。宁波块状经济是在自发型和政府推动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实质就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

宁波制造业的发展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第一,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宁波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低成本、低技术、低附加值产业领域,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一般市场进入的技术壁垒和资本壁垒不高,许多企业极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第二,品牌数量和经济规模不成比例。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6的宁波,目前拥有的各类商标数量仅为全省的1/10。第三,产业链比较短、深加工能力弱。宁波的传统产业大多产业关联度不强,产业链较短,内部各个企业独自发展,对周边其他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或带动性不强,并未真正形成具有柔性专业化特征和合作网络特征的产业集群。以上制约因素使得以“轻、小、集、加”为特点的宁波传统制造业,在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政策压力。为了摆脱困境,需要充分利用现有块状经济和产业链式产业集群优势,做好提升文章,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转型,增强宁波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宁波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个涉及300余家宁波本土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产业链定位、分工活动与集聚效应这三个因素与宁波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关系以及作用机理。调查对象涉及宁波10个重点优势制造行业(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与关键机械基础件、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与新能源、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精密仪器仪表、精细化工与生物医药、模具和文具),样本企业的资本规模(以2008年固定资产额计算)从50万元到160亿元不等,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均有分布。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第一,产业链分工体系中,产业链的终端集成企业并没有通过对销售渠道掌控、品牌建设等集成创新能力来获取其相应市场势力及产品价值链收益分配的控制权。第二,分工活动较少、一体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存在较高的创新强度。随着企业分工活动的增加与分工程度的加深,企业创新活动呈现减少趋势。当企业分工活动与分工程度增加到一定“阈值”后,企业创新强度又呈现出增加趋势。第三,绝大多数的制造业企业普遍从事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而且多数以“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聚形态存在,企业少有自主创新研发活动。

结合相关理论对上述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做出如下判断:首先,技术势力的获得和企业自身的研发水平,以及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关支持的服务提供者的研发水平直接相关。技术势力弱说明企业自身研发不足,并且不能从企业外部获得有效的技术支持。其次,市场势力的获得与流通营销服务的专业化密切联系。制造业内涵扩大,产品到消费者之间的营销环节已经成为制造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最终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已经被拉大或分割。市场势力不取决于谁拥有最终产品的生产权,而是最终产品的分销权。对于制造业扩大的内涵制造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并积极跟进。跟进的方式或为企业重塑营销网络,或为依托发达的生产者服务开展产品营销。否则,将被剥夺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发言权和分享权。再次,外包深度与广度直接取决于生产者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强度。高效率、多样化的生产者服务供给与深入、迂回的生产者需求不仅可以为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而且会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外包不发达,直接反映了制造业相关生产者服务业的不发达。

三、宁波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表现欠佳的成因探究

以上判断提示我们,宁波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者服务业在供给、需求、以及供需结构均衡中均可能存在问题。为找到促进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办法,需要深入分析宁波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

1.宁波市服务业及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7.6%提高到2008年最高时的40.0%。1978-2008年,比重提升了22.4个百分点。中间在1992年和2002年分别出现过两个阶段性最高点,之后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经过3-5年的调整后均再次出现上升,但是上升的速度都较之前放缓。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85年的14.4%上升至2007年最高时的32.6%。1978-2007年,比重提高了19.1%。在2002年接近32%以后经历4年调整,到2007年才又出现了增长的迹象。从GDP和产业指数看,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GDP指数加速上升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指数快速上升,第三产业指数虽然始终高于GDP指数,但是明显低于第二产业指数。21世纪的头8年,第三产业年均增加值温和上升,第二产业则起伏偏大,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有6年(2004和2005除外)高于第二产业和GDP年平均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升级迹象显现。

服务业投向各产业的服务价值之合为中间使用合计,其与服务业各部门总产出的比重为服务资本品率,可以反映服务业部门的生产性。比重越大,生产性越明显。以资本品率是否超过50%的国际惯例为标准判断服务业部门的生产性质,宁波市仅有旅馆餐饮业和公共服务业不属于此类。虽然服务业部门大多具有生产性,由于服务业总体比重小,生产者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和整个服务业中的重要性仍显不足。宁波市生产者服务业产出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仅为10.7%,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如美国1998-2003 年生产者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的比重都保持在25%以上。

此外,宁波市生产者服务业的结构不够优化。按照要素密集度,可以把生产者服务业业分为传统生产者服务业和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前者主要包括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运输仓储业等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后者主要指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计算机和软件服务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等带有较高技术、知识与人力资本含量的服务部门。计算相关指标可知,第一和第二产业主要使用传统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第三产业主要使用现代服务部门提供的服务。从具体的服务业部门看,批发零售业和运输仓储业把绝大部分服务投向了第二产业;金融保险业和研究开发服务业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投入比重相差不大,但是房地产业和通信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比重是第二产业的一倍。综上,宁波服务业不发达,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生产者服务业总量偏小、结构不够优化,且市场化需求程度低。

2.宁波与其他重点城市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状况的比较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宁波服务业水平和其他重点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选取2008年宁波、济南、南京、杭州、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广州等9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对城市服务业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以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量(基本建设投资额与更新改造投资额之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三项指标为投入,以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年工资总额两项指标为产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数作为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指标,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作为经营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分别作为投入、产出指标单独列出。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的EMS 软件计算各市的相对效率评价值,如表1所示。

从表1的计算结果看,宁波服务业发展与其他8个城市相比差别较大。与领先的上海和北京相比,宁波的第三产业效率值不到其一半,传统服务业效率值和现代服务业效率值的排名也在全部城市的最后。这样的结果再次表明,宁波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和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发展水平都急需提高。

3.宁波市制造业和相关生产者服务业的协同聚集程度

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可以从其与制造业的协同积聚状况的角度进行观察。产业聚集不仅仅是单一产业在地理上的不断集中的过程,更应该伴随着相关产业和支援性产业的协同聚集,只有如此,才能提高产业集群内部高级的专业化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才能减缓集群内部的竞争,产生合作效应。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描绘并分析宁波所辖行政区域之间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积聚及协同状态(表2)可知宁波11个行政区域之间:以人均制造业增加值衡量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和空间依赖性,即宁波行政区域之间制造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以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衡量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和空间依赖性,即宁波行政区域之间的服务业发展不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以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衡量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和以人均制造业增加值衡量的制造业发展水平之间,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和空间依赖性,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空间协同集聚关系不明显。

四、促进宁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改变城市功能定位、为服务业深化奠定组织架构

从功能意义上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就是要在城市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聚集主导产业,聚集科技教育。从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来看,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基本上是量的影响,即影响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而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则基本上是质的影响,即强化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服务业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现代化的载体和依托,同时服务业基地需要聚集于城市。城市作为要素和产品的市场中心和集散地,其中集就是聚集,散就是扩散。聚集和扩散的依托就是服务业。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具有同步性。

与现代化经济相联系的服务业以城市功能为条件,而城市功能一般涉及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由此,需要深入研究,宁波所辖行政区划范围应该聚集什么、规模多大才能充分显示城市功能。基于以上考虑,这一轮城市化中的进城主体应该是先进的生产要素特别是高科技与高科技人才进城,是乡镇企业以及举办在乡镇的外资企业的公司总部及营销中心进入城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制造业进城,而是服务业进城,银行、保险公司、贸易企业、电讯公司和各类高科技研发中心进入城市,是知识密集的金融、通讯、信息、商贸、咨询等中介部门进城。同时要注意在不同等级的城市区域安排不同级别的公司进入,形成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同等级。

2.生产函数外移与逼近前沿生产曲线并举推进服务业深化

加快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近年来一直是宁波市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取向。本世纪的最初几年宁波市服务业投资比重持续保持高位,与工业投资持平并在某些年份略高,服务业就业比重也在不断上升,2008年已经接近社会总就业的一半。但是,尽管集中到服务业的资本和劳动力资源比例大幅提高,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却没有相应地显著上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幅度低于结业比重的增幅,说明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在日趋下降。对服务业劳均增加值增长率进行分解,可以发现通过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函数外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途径。此外,宁波服务业的技术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导致产出水平无法与技术水平或技术投入保持一致,因此需要不断挖掘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潜力,开发其蕴含的规模经济效应,最终使服务业实际产出逐渐逼近最大可能产出。

影响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两个:市场化程度和就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不仅意味着在价格信号调节引导下,资源配置将更为合理,而且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都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技术效率。而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教育水平是影响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为推动服务业发展,必须注重提高服务业的资本密集度和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推动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要加强制度设施建设,力争尽快在私产和合同保护、行政环境的透明、行业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经济机构间的信任和公共机构的诚信、市场的对外对内开放、劳动力再就业培训等诸多方面,取得卓有成效的进步,从而提升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效率。

3.以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是在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关联的基础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之间进行的协作活动,包括仓储、配送、运输、生产制造等环节中的合作发展。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可以改善制造业内部的购、销、存活动以及物流中心的仓储、配送、搬运、包装、运输等环节的管理,从共赢角度出发在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展开深合与合作发展,甚至结成战略联盟,实现两业共赢,提高两业的整体实力。建议采取以下手段促进宁波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第一,政府从宏观层面创建有利于两业联动发展的环境,引导企业深度合作。第二,以产业关联与供应链理论为指导,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突破产业界限进行联合,把处于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进行联合,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实现价值增值。第三,以区域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依托,构筑为制造业服务的物流网络。第四,改善物流业运营模式,建立企业联盟,全面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4.促进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2008年8月宁波市政府颁布了《今后五年宁波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将促进以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并为推进十个重点行业的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进行了具体的部署。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国际贸易业务的集群式发展对完善宁波以“集群化”促进服务业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深入分析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国际贸易业产业集群现象可知,制度分割是该产业集群形成的根本性因素。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在上海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外商独资公司必须设在外高桥保税区内。这种制度分割是强制性制度分割,通过强制性制度分割迫使在上海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外商独资公司在外高桥保税区集聚。

上海的案例说明,传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自然历史条件、偶然性、规模经济等因素密切相关,而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制度分割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制度分割的方式促进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最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为此,建议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等特殊功能区作用,形成以梅山保税港区为龙头,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统筹协调发展的开放合作的园区体系。加快梅山保税港区的规划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保税港区政策功能,积极拓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等功能。

参考文献:

篇(7)

张建军:威海市地处中国山东半岛最东端,是中国与韩国海上距离最近的城市。威海作为中国著名的港口城市,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沿海和胶东半岛最具活力的新兴工业城市。10多年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内生产总值、财政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平均每年都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用了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一半的时间,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开发区的中游水平,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三,成为全国4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运行质量最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开发区之一。

《走向世界》: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投资环境上有哪些独特优势?

张建军:建区以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自然条件,不断加大投入,着力完善环境,投资环境方面呈现出诸多特点。一是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威海市处于亚太地区西环带、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日韩投资的首选地和密集区。二是适宜人居的生态优势。威海在生态环境方面拥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的荣誉称号,是公认的人居胜地。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皇冠花园生活区是外来投资者生活最为方便、舒适和安全的居住小区。三是功能齐全的配套优势。威海市政府和开发区已在区内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20亿元,建成了电厂、煤气厂、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四是高效诚信的服务优势。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享有地市级的综合经济审批权限。为突出亲商、安商的宗旨和要求,开发区设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为客商提供从项目审批、注册,直到开工生产的全程式、全方位、一条龙服务。真正履行“项目你来干,手续我来办”的服务理念,努力追求“零障碍、零距离、零投诉”的服务标准。五是规范严细的管理优势。开发区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区域行政管理服务和综合环境维护的规范化、系统化及标准化建设上,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一步。六是让利于商的成本优势。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能源充足,保障有力。威海是全国极少数不限电的地区之一。在用电、供水、供热等价格上明显低于他区,并视入驻项目情况实行弹性收费标准。七是方便快捷的进出口优势。在威海开发区和威海出口加工区分设两个海关,进出口箱站和货港都在区内,享受通关“直通车”的便利。八是刻意营造的平台优势。

《走向世界》:优惠政策曾是构成开发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张王牌,目前而言,投资政策的影响是否依然存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优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建军:政策优势仍然是组成整体投资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威海开发区既可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又可享受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首先是审批权限优惠。外商投资企业到开发区投资,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生产性项目,可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自行审批,只要材料齐全,综合审批时间不超过3天。其次是土地价格优惠。外商投资企业依法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合同规定的有效期内可依法转让、出租、抵押。视项目情况实行土地价格浮动。再一点是税收政策优惠。区内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此税率低于区外同类企业9个百分点。区内外商投资兴办的产品出口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企业出口产品产值70%以上的,减按10%的税率缴纳当年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兴办的先进技术企业,在减免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延长三年减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另外是出口加工区政策优惠。威海出口加工区内实行“规范、封闭式、境内关外”的管理模式;货物进出实行“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方式;区内企业开展加工贸易不实行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海关不实行《加工贸易登记手册》管理;加工产品及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区内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除实行被动配额管理的外,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区内可开展非国家禁止的加工贸易业务;区内进口生产性项目的基建物资、机器、设备、模具及维修用零配件和区内企业自用的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免税;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进口的料件予以保税。

篇(8)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s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nearly a decade, the industry contribution not only decides the pull function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embodies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etc., discusses the logistics industry'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ducer services, and analyzes a series of problems caused by the decline contribution. This paper gives the policy suggestions in the end.

Key words: logistics; producer service; contribution

生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主要为满足中间需求,而向其它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生产的一类国民经济产业。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五个产业[1]。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中,生产业是其对国民经济贡献最大的一部分。据统计,OECD国家生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了30%。另外,在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生产业的中间投入率逐年升高,其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它实物投资。

近年来,我国政府以各种形式在不断支持和推动生产业的研究和发展①,体现了国家对这一行业的重视和期盼。作为这一产业之一的物流业,也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 物流业与生产业的关系

在投入产出理论中,需求分为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其生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主要是充当生产的媒介,只是为生产最终消费的其它产业提供中间投入,而不直接生产性最终消费的服务。

根据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的各产业中间需求率(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已经达到74.87%,说明物流业在国民经济超过50%的功能是向其他生产性企业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生产。也就是说,物流业符合生产业的本质,是新兴的生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物流业的贡献率

按照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统计摘要2010》中对三次产业贡献率计算的说明,类推物流业的全经济贡献率和对生产业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物流业的全经济贡献率=物流业的增量/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量;

物流业的生产业贡献率=物流业的增量/生产业的增量。

鉴于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量限制,本文所用的生产业的增量即生产业增加值,由表1中中间投入率大于等于50%的产业增加值求和得出。物流业的增量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求和得出。

由此计算出的2002年至2011年物流业的全经济贡献率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近十年我国物流业对于全经济的贡献率和对生产业的贡献率都呈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物流业对于全经济的贡献率比2002年下降了25.52%,对生产业的贡献率下降了28.39%。

3 物流业贡献率的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着诸多问题。我国工业发展水平要高于服务业,尽管近些年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迅速,但生产业发展速度仍然缓慢,生产业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竞争力低下等经济问题[2]。这种产业结构,不仅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还制约着整体经济的发展速度。不难看出,生产业是产业升级、竞争力提高的关键。而生产业的发展,需要借助产业内各细分产业的共同发展。表2中的数据显示,我国物流业目前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本就不算太快的生产业发展速度。这直接制约了我国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将会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生产业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融合、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3]。生产业是技术融入生产过程的媒介,它的发展能促进分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能影响技术创新的方向。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要使技术和创新能够尽快、更好地融合到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功效,促进经济增长,还需要一个重要媒介,那就是生产业。只有通过生产业的发展,才能使科技成果尽快地、最恰当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物流业正是这个媒介发挥功效的关键产业。

4 政策建议

生产业之所以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因为其高附加值、高知识集聚的特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水平,还未达到高知识集聚的水平。高新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程度还很低,一般性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未达到普及的程度。这些都是制约物流业成为现代生产业的关键。因此本文认为,从生产业的角度看,我国物流业发展应注重提高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产业基本发展速度。只有通过物流产业自身硬件的发展,才能为产业升级提供物质保障。

二是侧重发展高新技术的使用力度。使物流业真正成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

三是扶持生产业发展的同时,偏重于考虑对物流业的政策倾向。推动物流业的增长本身就是推动生产业的增长。

注:①“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业)、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年项目指南)、教育部重大招标项目(2011年)都把生产业研究作为重点发展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篇(9)

高职院校教学实习是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其必须依托相应的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大多让学生在模拟或仿真的企业环境下进行技能训练或实习操作,这种实训方式虽能提高学生技能熟练程度,但实训效果却不理想:一是仿真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二是仿真实训从技术层面上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但无法解决学生在企业环境中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表达等;三是现代服务业毕业的学生对于企业的文化也缺少理性的认识,企业常需要对新员工进行再次培训。为此,让学生真正能在企业环境下进行实训和实习,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加速人才培养探索的主要路径之一。

一、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内涵和特征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我国沿海发达城市也相应确立了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如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9-2020)》明确了把“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创新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作为江苏苏州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苏州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中也确立了重点以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产业。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是一所由苏州地方政府兴办的以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2007年投资建设了现代服务业技能开发中心,设立了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九大实训中心。但随着苏州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对其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在原有实景化实训中心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再投入适量的资金、移植企业的运作模式,实施了新一轮的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等为主体的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校内就开始实现从学习者到从业者的转变,使学生具备职业人的素养,以满足苏州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要。纵观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实习模式等方面所作的探索,如强调与企业生产或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并生产出一定“产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承接和完成项目为主要任务的、将生产和教学紧密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等,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并不乏成功经验。但是较适宜于对接“一产”“二产”岗位群的专业,以及较适宜于以技术服务或开发设计的一些专业。对于一些对接以现代服务业为岗位群的专业而言,将校内实训基地打造成对外经营的现代服务业经营实体,使学生直接面对客户,并引入企业文化,着力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引入企业管理机制,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环境,以满足现代服务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在这类实体中,学生可以在关键岗位进行实习,而传统在校外企业进行实习难以给学生在关键岗位锻炼的机会。并有利于降低实训成本,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功能

1.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途径。一是由学校独立开展,独立运营,成为学校内部的教学实体;如以适应苏州国际酒店业的发展,提升传统餐饮业的服务水平,以“苏帮菜”这一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我校设立研习中心为契机,建设以对外经营的苏州旅游饭店为主体的实体化实训基地。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学校提供场地和设施,由企业进行投资,移植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如学校与苏州市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学校旅行社,由学校专业教师出任经理,为导游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三是引企入校,企业利用学校提供的场地和设备直接在校承包经营,如学校景观园艺服务公司,利用2400㎡的现代化温室大棚,引入企业栽培生产蝴蝶兰、凤梨等高档花卉,学生参与管理和实习,并承接楼宇鲜花租赁业务,主动接轨苏州“楼宇经济”等。通过这几个途径,学生与真实的顾客有了接触,提高了自身的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了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通过这些实体化实训基地的锻炼,学生毕业后踏入企业不需要第二次培训,直接就能上岗,企业也欢迎这样的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

2.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一是以承担专业的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任务,使学生较早地在真实的经营环境中完成某个工作任务或模块,掌握其关键技能,突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并在校内完成第一轮的短期工学交替,这为毕业前到行业企业中去顶岗实习做准备。二是利用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如对五年制中的三年级学生实施的中级工(四级)职业资格鉴定和毕业前的高级工(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等,使学生毕业时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能承担社会非学历教育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和鉴定。三是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传统技艺的传承等,如利用校内茶艺馆以苏州碧螺春名茶这一品牌,由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茶树进行养护管理,涉外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采茶、制茶,酒店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茶艺表演以及对传统茶文化的挖掘,作为文化旅游深度开发项目等。学校也将这一项目作为产学研的成果进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三、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

1.利用实体构建专业教育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模块化实训体系。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首先是通过对行业需求、行业职业岗位(群)及综合职业能力的调查,或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然而根据本专业覆盖的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技能,构建“专业教育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并通过专业教学和实训、实习等,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实体化实训基地的运营是在由专业教师担任“总经理”,学生担当企业员工的角色,在企业专门人员的指导和监控下,既强调学生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又按专业能力进行训练。如现代物流实体化实训基地与连锁超市进行合作,学校提供场所,由企业提供装修和运作资金,企业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化、进出货物、成本核算等模块化实训,并通过电子商务,开展网上销售、配送等业务,既满足了师生购物的需要,又参与了超市的运作管理,强调了专业教育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的一致性,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2.利用实体构建产学研相结合和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共育人才,建立长期、稳定、深度的合作关系是营造职业院校和企业行业共生环境的基础。由学校和苏州市物流商会牵头的多家校企参与而创立的现代物流职教集团,承担着推动成员单位之间优质资源的共享,推动物流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等,为集团成员单位之间搭建广泛的物流教学改革及学术交流平台,使专业实体与企业、师生与企业员工相一致。为此,依托专业实体,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评聘了十名物流企业和职业院校的行业专家学者、人力资源专家、技术能手以及优秀师资等成立了集团专家讲师团,参与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企业的技术革新,实施产学研一体,并通过举行学术报告、专业讲座等形式,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灌输到专业教育和企业员工培训中去。为创造学校专业和企业行业的共生环境,在集团成员间开展技能竞赛,把职业院校现有的技能大赛和企业的实际操作元素融入员工和学生的技能互动中。

3.利用实体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个性化发展。专业实体化教学和传统的仿真实训教学的最大差异在于:前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就业、生存、创新和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后者往往只注重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旅游业是苏州最具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目前苏州的旅游业已由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商务、生态、休闲等旅游发展,其目标是要把苏州打造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学校建成了与现代服务业教育理念相一致的,集教学、实训、培训与考试考证一体的文化旅游实体化实训基地,根据专业特点、技能要求和职业素养,采用全英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实体化中有着不同的技能岗位和技能要求,可以安排相应的生产或社会服务项目,如景观园艺服务公司有名贵花卉生产、商务楼宇花卉租赁、景观设计施工等实训和社会服务项目,学生在不同的实训和服务项目中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找到合适的创业或就业岗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利用实体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实训的监控评介体系。现代服务业实训基地实体化建设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多赢的教学模式。校内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并建立相应的监控评介体系,以利健康有序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实体化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评估与企业绩效管理相一致的评价体系。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调控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以建立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训教学体系。二是按照实训环境、管理体制、培养目标、实训基地的效益、对外培训等方面与相关部门一起制定分级评估、考核的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并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分级评估考核。三是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现代服务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运营与管理离不开资金投入、成本核算和财务监控,为解决其财务管理问题,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四、结语

专业实体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在于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内实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规范实践教育,有利于通过对专业前瞻性的思考以作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滚动修改。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途径,采用企业独立法人的形式管理运作,以“服务课改实践、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兼顾效益均衡”为原则,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以提高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眉舞,向俊波,张京祥.苏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03(5).

篇(10)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使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发达的服务经济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服务创新作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服务创新意味着服务业知识与观念的巨大变革,并在此基础上为其他领域的创新提供知识和技术服务,服务创新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一)服务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在服务创新理论产生之前,西方服务经济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20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主要是关于服务是生产性劳动还是非生产性劳动问题的争论。主要理论有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的角度对服务的论述、萨伊的“效用”服务理论、巴师夏的“泛服务”理论及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等;

2、20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费雪和克拉克提出的三次产业发展阶段理论;

3、20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福克斯的服务经济理论和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4、20世纪八十年代,“新工业主义理论”。

以上几种服务经济理论,基本是从服务业是否创造价值和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角度来阐述服务经济理论的,并没有体现出服务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服务业仍被看做是创新有限和技术落后的产业,当然这与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是密不可分的。进入九十年代,由于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传统服务经济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正是在此背景下,演化经济学中的新熊彼特派对现代服务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展了服务创新理论。

(二)服务创新的研究方法。服务创新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技术主义”方法到“服务导向”再到“整合”方法的演进。

1、“技术主义”方法。也可称作“以技术为基础的方法”,着重分析技术设备和技术系统在服务业中所引起的创新,各种技术的采用对服务业经济变量,如生产率、就业、贸易等的影响,以及技术在服务业中所引发的创新的性质、结构、过程和演变规律。

2、“服务导向”方法。该方法着重分析由服务和服务业本身的特性所引起的创新,特别是服务的“无形性”和“合作生产”等特性。服务定向方法并不排除技术维度,但更加重视非技术形式的创新,比如结构创新、管理创新等。

3、“整合”方法。也称综合方法,它是建立在服务和产品相互融合的基础之上,将两者看作在功能上无差别的“统一体”进行研究。当今社会产品和服务边界的日益模糊及两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发展趋势,使学者们有可能对发生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中的创新进行统一分析,并揭示创新活动具有的一般规律。

(三)服务创新模式。服务创新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Sundbo and Gallouj在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服务企业创新的几种模式。

1、研发创新模式。该模式一般存在于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大型服务公司。例如,大型的专业化信息数据处理公司、网络维护公司或技术监督公司。研发创新模式最早来源于传统制造业的研发模式,制造业研发机构的设立使之成为完全独立于生产部门的一个组织机构。但服务业的研发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一般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和运输方面,比制造业更具灵活性。近年来,服务研发创新模式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即新工业创新模式,它是同时以技术轨道和服务专业化轨道为基础,通过研发机构和管理组织的相互作用,使客户由服务的被动者成为服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2、专业化创新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是存在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例如,咨询业和建筑业等。该类服务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力图为其他行业解决问题。该模式抛弃了传统研发模式的技术轨道,而直接使用服务专业化轨道,通过特定人员的专业化知识和高科技能力为客户提供服务。由于该模式的创新过程是各个专业人员不同创新技能综合和积累的结果,因此,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可以对高度变化的市场信息做出迅速的反馈。近年来的现象表明,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创新过程几乎同时发生或呈现出综合的趋势,而且客户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得服务专业化创新模式是针对不同的客户产生的,是一种“专门化的服务创新”。

3、重组创新模式。又称为组织创新模式,是服务创新模式中最常见的一种。该模式不但广泛存在于大型的服务企业,而且越来越多的小型服务公司也开始采取该种模式。它是指在不设立研发机构的情况下,企业在制定政策和战略上的一种创新,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创新的参与者。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建立在服务能够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其创新过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知识的积累和在企业内部的自由流动;一个是使服务达到标准化的质量控制,同时该质量控制也是反映客户需求的指示器。在整个创新过程中管理机构起到规范调控作用。它是以技术轨道、服务专业化轨道、管理轨道、制度轨道和社会轨道为创新的起点,通过管理机构和员工的相互配合作用,对供应商、客户和公共部门等领域产生创新效应。由于该模式的创新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经济中每一个部门,所以它是服务创新模式中最典型的一种。突出表现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例如,全球化的金融业和市场分析等。

4、改进创新模式。这种创新模式是指在已有服务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但并不改变整个创新系统,其创新过程蕴含了原有创新的全部内容。该创新模式通过学习活动产生的效应,直接改进某个能力或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实现对个别服务功能的价值提升。例如,提供修理服务的企业和提供环境监督的服务公司等,都属于典型的改进创新模式。

5、网络创新模式。该模式的基础是由若干服务公司组建成网络公司,目的是使创新能够在网络公司内部充分流动,从而打破地域的限制,加强机构之间的协作,实现系统软硬件、试验检测设备、加工设备、人才等资源的互利共享,使研发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创造性和集体智慧。它将成为服务创新模式发展的主要趋势。例如,旅游业和全球化的金融集团等。

以上是服务创新的几种主要模式,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其发展过程反映了服务创新模式的演进过程:从借鉴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到反映服务业自身特性的专业化创新,发展到今天的网络化创新,是一个在时间上延续发展、空间上相互并存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企业应该在不同的时期,结合自身服务行业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

二、知识经济与服务创新发展关系分析

(一)服务创新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物质的生产、交换、流通与消费过程都需要各种不同的服务,服务经济的作用日益突显,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大量的经济活动、就业和产出转向服务部门;(2)服务管理在组织部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3)知识密集型服务在各部门中增长速度较快。而服务创新则是推动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且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服务创新具有以下潜在的发展趋势:经营理念的转变,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产品和生产过程创新的不均衡性。

上一篇: 土地地籍测绘 下一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