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30 10:17: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篇(1)

一、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宗旨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把德育放在首位;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使学生适应职业、培养能够胜任职业任务的人。3.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完成职业任务的基本工作流程、方法、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还应当能够正确理解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要素间的联系,具备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4.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场所的通用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更好完成职业任务的特定职业能力。

二、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通用职业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通用能力,包括以下20个方面。1.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学习,具备和提高自己获取各种知识的手段、方法。2.利用各种资源能力:通过学习,使自己具有管理和有效利用各种可支配资源的能力。3.协调际关系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不断与人沟通交流,和别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4.快速获得和利用信息能力:通过各种媒体有针对性地获得、筛选和利用各种有用信息。5.准确理解系统(和系统内部要素)间关系能力:通过已有知识,准确理解工作、生活及社会环境各种系统间及系统内部关系。6.书写能力:具有社会交往的文字功底,通过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向公众准确传递自己意愿的能力。7.语言交流能力:通过语言表达向公众准确传递自己的意愿。8.基本运算能力:利用拥有知识和各种计算工具完成工作、生活中各种基本运算。9.解决问题能力:具有通过努力、思考能解决工作、生活中各种常见问题的能力。10.决策能力:通过努力、思考能用常规方法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选择进行决策。11.正确推理能力:能用常规方法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逻辑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结论的能力。12.团队意识:在工作场所和与人合作时,具有自发的团队意识。13.有自信心:通过完成职业任务提高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14.自我控制能力: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按常理实现自我控制。15.自我管理能力: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过程,实现有序管理。16.敬业精神:对工作,具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17.诚信:做人做事诚实,守诺言,守信用。18.勤奋:做事情认真、执着,积极。19.计算机操作能力:使用计算机获取和处理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20.遵纪守法:有遵纪守法意识,自发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

三、特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特定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项特定职业应具有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10个方面。1.获取职业技能知识的能力:通过学习,掌握该职业技能手段、方法。2.继续学习所从事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使用所从事职业新技术(手段)的能力。4.准确理解所从事职业工作任务流程的能力。5.快速掌握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方法。6.正确分配和使用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资源。7.在完成所从事职业具体工作任务过程中,和团队成员针对职业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8.对以上3-7项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9.把职业具体工作任务做得更好的意识。10.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学习和工作实践,具备自发的良好职业道德。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操作型专业技术人才。我国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且大多属于自主办学特色,教学资源不足等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不能培养适应国家发展的生产建设人才,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更是没有搞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过程难以做到有的放矢,或者直接和间接套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更是难以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四个合作。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目标定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肖凤春 单位: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不能实现良好的对接。究其原因,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科学、准确的定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目标是高等职业教育准确定位的首要问题。一直以来对这个问题都是众说纷纭,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目标定位主要有两个因素:

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的背景,高等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又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在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中,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居于“次等”的地位,高职院校往往成为考生在无望进入其他高校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一种选择。形成这种局面一方面与人们的传统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我国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出现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一批地方职业大学的建立,此后经过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职业大学依照高等专科学校规范办学,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大批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2000年以后由具备条件的省部属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来,长期以来,人们更加“青睐”“根红苗正”的高等职业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高职专业被当作普通高等教育类本科专业的“缩编版”在教学中没有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色,只是简单降低要求组织教学时,教与学两难的局面时常出现,师生双方都明显感到学习的内容难以适应就业竞争的迫切需要。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对培养人才目标科学、准确定位。具体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大辞典》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主要培养文科、理科、工科、农林、医药、政法、财经7个科类的专业辅助人才。例如文科中的文秘、图书管理员(不含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理科中的实验员,工科中的高级技术员、技师(工艺师),医药科类的医辅人员、护师,政法科类中的法院辅助工作人员,财经科类的高级会计员、统计员……”

从中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应鲜明区别于普通的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的学术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技术型人才。进一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教育,偏重于应用技术能力,而相对抽象、偏重于研究能力的哲学、数学、法学等专业的高等教育,虽然也属于对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比如当哲学研究员、数学教师或律师),但不包括在内。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在具备一定系统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对应各种就业领域的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掌握系统的、行业必须且实际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应是为有一定教育基础的学生提供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能够进入社会承担力所能及的技术工作的教育,在基本教育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培养学生会计、文秘、园林、机械等方面的专门职业技能,这就需要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起自己特殊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学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可以有多种层次: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而我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大部分为大专层次,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两至三年的学制是否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系统的、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呢?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完全可以走出以前的定式思维,改变单一的大专学制,从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出发,形成多个不同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二)建立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真正特色的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还盲目地抱着一个“有教无类”的幌子,凭借惯性,死抱着课本、教学大纲来讲课,本质上还是处于“大中专”的教育模式。各专业课程体系的确立应真正体现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充分切合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提高高职教育毕业证书的含金量,就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从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出发,找准定位,进行相关的职业化教育,使学生学“能”所成,成为被社会和企业认可的优秀人才和招聘会上的“香饽饽”。

(三)打造一支属于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专属”的教师队伍

这一点至关重要。盲目跟风去升级、并校,追求从名称上“拔高”而忽略了师资力量的先期投入都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特别重视加以改正的重要问题。归根结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做好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任何一种工作,前提是对所做的工作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绝大多数工作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在多个不同侧重点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作为教育工作者,当然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人才全面发展,无论是道德修养、学术水平、实践能力、领导才能、职业素养等等都出类拔萃,但现实情况是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也做不到这一点;况且还有生源、师资、培养年限等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弄清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面临着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样的环境下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哪一个环节――就是在什么样的师资条件下,招收什么样的学生,向大致哪一个方向培养他们。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应由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对接,国家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工作“合力”推动,从而获得具有真正生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喜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篇(3)

[作者简介]崔发周(1963- ),男,河北曲阳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河北 唐山 0630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动力与运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1YJA880094,主持人:田秀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05-03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但是,由于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为复杂又最为薄弱的一种类型,时至今日仍然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不清、定位不准、描述笼统、评价乏力等问题。准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既是完善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

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构是根据系统科学思想和构成要素,对其内涵进行的详细分类规定。有的学者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分解为“国家层面的总目标(即国家关于高职的教育方针)、学校层面的分层和分类来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层面的基层目标(包括专业层面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细化目标和课程层面的具体目标)”,并认为“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所属分目标、基层目标及细化目标作用的发挥,下属目标作为总目标下的延伸,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和有机组合,各目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①。这种分类在理论上是符合逻辑的,对于培养目标的细化也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但从总体上看仍然过粗,不能较好地解决实际存在的观念和操作问题。下面根据实际需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作以下划分:

(一)专业学习目标结构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最早将学习目标区分为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这对于分析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②。尽管不同专业培养目标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可以通过分析以下三个领域的具体学习目标来了解其组成结构。

1.职业态度目标。职业态度决定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能否充分发挥,是用人单位评价培养质量的首要指标。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是在高职教育过程中逐步养成的,因此,培养符合企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职业态度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不同专业对于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有着不同要求,但有一些要求是所有职业人员应该共同具备的,如协同创新、爱岗敬业、节能环保、注重质量、用户至上、安全第一等。

2.职业知识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从事一线工作的实践能力。但是,随着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一线工作者需要具备越来越多的技术知识,而对操作技能的要求逐渐降低。因此,对高职学生应该提出明确的、合理的知识学习目标,不能因为强调实践能力就忽视技术理论的学习,更不能因此取消必要的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适当强化理论学习不会倒退到过去那种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空对空”培养模式,反而会深化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结合。

3.职业技能目标。职业技能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重要元素。由于企业发展方式及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许多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譬如,数控机床操作人员的核心技能已由传统的操作技能转变为程序修改和机床维修;电气维修人员要求能够进行单片机和PLC电路的故障排除等,这些技能要求都是传统的普通技术工人无法达到的。

(二)阶段目标结构

现代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型教育,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而不应局限于毕业时的就业需要。对于以就业为导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实现一次性就业,而应该是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满足学生毕业后职业岗位转换的需要。在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目标显然是不同的,高职教育应该为各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1.毕业初期目标。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首次就业是终生职业发展的基础,决定着中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作为一种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类型,高职毕业生需要具备完成相应技术领域设备操作与维护、产品初步检验、一般故障检修、基本工艺编制等方面的能力,胜任工艺员、质检员、安全员、领班以及高端设备操作工、维修工等岗位的工作。目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这一阶段的目标。

2.发展性目标。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长,职业人员从事的活动将会从较低的技术难度逐步过渡到较高的技术难度,其工作岗位也将随之发生改变。按照系统科学思想,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明确毕业生在关键阶段应达到的目标。如果仅将毕业时选择的工作岗位作为目标,就会出现短期行为,可能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缺陷。譬如,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如果在校期间没有受到良好的熏陶,就有可能终生无法从事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根据德国职业教育学家劳耐尔的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职业者可分为新手、有能力的初学者、成手、熟练人员和专家几个层次。③明确了发展性目标,对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就不仅仅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还要满足学习者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发展性目标也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认知目标方面,不仅要求增加必要的通识性课程,还需要增加一些元认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多个岗位、多个企业所需要的技能,而不是完全按照某个企业的“订单”进行培养;在情感目标方面,更加强调学生的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需要。

3.终身性目标。由于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和社会的转型,现代职业人很难保证终生从事一种职业,更难保证终生在一个企业工作。因此,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职业通用能力,以适应职业发展和终生学习的需要。按照终生职业发展来设计培养目标,以下几种能力显得特别重要:一是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在没有参照模式的条件下,依靠综合分析能力逐步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快速学习能力,在工作环境发生改变时,能够将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迅速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三是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根据总体方案要求,高质量地按时完成预定任务,并与相关人员实现有效沟通;四是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按照效率最高的原则,制订工作计划,配置相关资源,协调工作过程,评价工作结果;五是环境保护能力,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在利用职业技术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避免对社会造成危害,增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三)层次目标结构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高度概括与逻辑凝练,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微观表现和具体落实。只有将人才培养目标逐层划分,形成一个树状结构,才能认清培养目标的全貌。因此,认清培养目标的层次结构及其联系,是保证培养目标合理性的重要方面。

1.职业目标。高职教育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也就是职业工作目标。高职教育通过提供实用性课程,培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要的高级技术员以及高技术岗位的技术工人。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而且信息化发展迅速,实际的职业需求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异。从一般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针对的职业层次主要有高级技术员、农艺师、护理师、营销师、基层管理人员以及高技术岗位的操作工等。明确职业目标定位,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内容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我国现代高职教育历史较短和职业体系不健全等原因,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职业目标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有的以培养工程师、设计师为目标,也有的以培养一般技术工人、普通宾馆服务员为目标,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混乱。譬如,初中毕业起点的中职学校和高中毕业起点的高职学校都在培养汽车修理工,二者都定位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明显出现了培养目标的偏差。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描述一门课程所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是设计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与水平的基本单元。基于终身教育的思想,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具体划分为通识课程目标、职业基础课程目标和职业技术(专业)课程目标。通识课程目标主要是终身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科学基础知识和社会知识与能力要求,反映跨职业的通用能力要求;职业基础课程目标反映相关职业(专业)的专门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是职业活动必备的知识能力;职业技术(专业)课程目标是根据本职业领域先进技术水平所设定的能力要求,是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和实现职业发展的基础。过分强调通识课程目标和职业基础课程目标,容易混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区别,不利于彰显类型特色;过分强调职业技术(专业)课程目标,则可能导致短期行为,有利于实现就业目标而不利于终身职业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还不完备的条件下,忽视技术理论的学习不利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方式转变。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单位教学时间内所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即课程实施的阶段性、单元性目标。职业目标和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者制定的,而教学目标是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的合理性与实现程度,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鉴于教学目标的基础性和复杂性,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既不能迷失目标,又不能整齐划一。在普通课堂的理论课教学目标较为容易控制,但在技能教室、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的实践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和监控都有待深入研究。

(四)区域目标结构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上有着较大差别。东部地区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加大促使企业减少一线操作人员,利用自动化设备提高效率和质量,对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而大部分西部地区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区分不同区域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有利于形成我国高职教育合理的目标结构,促进高职教育的整体健康发展。

1.发达地区目标。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衔接,培养以高级技术员为代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需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在服务面向上由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步转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是在培养规格上加大高新技术的比重,适应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迅速扩大的需要,譬如,加强工业机器人和物联网维修人才的培养;三是构建开放型的培养目标,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升入高一层次的院校继续深造。适度高移培养目标,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发达地区培养目标调整的基本特征。

2.欠发达地区目标。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区域高职教育发展的现有水平和发展可能。高职教育需要具有适度的超前性,为经济建设提前储备必需的合格人才。但是,在人才数量和规格上过于超前,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很难实现。东西部之间高职教育的差距是现实存在的,在短期内很难让西部多数高职院校达到发达地区的水平。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别,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东部地区,淘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求相对较低,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

(五)家庭目标结构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参加高职教育学习的学生多数来自乡镇,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对学习目标有着特定的要求。从家庭的角度认清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结构,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职能,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1.生存目标。从家庭角度讲,高职院校学生参加学习的首要目标是从事收入较高、职业较为稳定的工作,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对于“老、少、边、穷”地区和城市失业家庭而言,高职学生的学费是一项较大的经济负担,通过学习获得满意职业是一个基本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职教育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专业设置,确定合理的招生规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些较为艰苦而又人才紧缺的行业,如石油、地质、建筑、冶金等,对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具有较大吸引力。

2.发展目标。高职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及其家庭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实现学生本人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二是通过组建新的家庭,使下一代子女成为城市人口,并接受良好的城市教育;三是实现学生父母的城镇养老,享受较好的医疗保健和文化服务。此外,作为城镇非农产业的从业者,高职毕业生可以为农村家庭成员和同乡提供比较可靠的经济信息,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农村籍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为融入城镇生活做必要的准备。

3.文化目标。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对提升学生的文化水平有显著作用。高职学生不仅要接受先进工业文化的熏陶,还要接受知识经济文化和民主社会文化的教育,成为遵守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责任的新一代公民。高职院校应从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培养,不能因高职教育社会认可度较低而妄自菲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理念

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化,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负责,将经济发展需要与学生的个人成长需要融为一体。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或者某个企业、某个学生发展的需要,都必然会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上的缺陷。“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但在满足企业需求的同时,高职院校应注意分析学生利益的长远性和全面性,不能将就业作为唯一目标;强化通识教育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可以扩大就业选择范围,但若不能充分考虑近期就业市场的要求,就很难实现由“自然人”向“职业人”“社会人”的跨越,职业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在高职教育改革中,姓“高”姓“职”争论的实质是人才培养目标结构的合理性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何处理近期就业与长远发展、“订单培养”与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注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更加有利于社会和谐和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的提升。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

人才培养目标既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性的关键要素。在近几年的高职教育改革中,重心在课程模式和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但对培养目标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事实上不少高职院校是以“典型工作任务”倒推培养目标,这种做法不能不让人对培养方案乃至高职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建立在合理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为了体现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统领性、概括性和基础性,有必要作出以下三方面的改进:第一,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既要有概括性的综述,又要有详细的具体说明,包括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目标、代表性家庭的需求目标以及区域需求目标,使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师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而不仅仅是作为教学管理者的一种工具;第二,在描述主要课程内容时,应该首先清晰而全面地描述课程目标,或者仅仅进行课程目标的描述,具体的课程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描述,防止出现课程内容脱离目标或是先于目标的现象;第三,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建议应从培养目标的实现出发,具体说明应该具备的教学条件和保障措施,不能仅有教材教法的说明。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当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变化以后,就需要相应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三)管理机制的改革

高职院校的所有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实现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受习惯思维的影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主要在教学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这是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不完整、制定程序不科学、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基本原因。由于缺少学生管理等部门的有效参与,许多高职院校开发的课程“见物不见人”,学生被当成了没有生命的工具,明显带有行为主义的色彩。更为严重的是,一些高职院校将已经出现偏差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改革成果和各项工作的参照,缺乏应有的矫正机制,在人员配置机制、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上使错误的理念和行为得到强化。适应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等学术性文件按程序进行严格审议,并充分听取学生管理等部门的意见,从机制上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

[注释]

①周念云.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3&CurRec=1&recid=&filename=2007047159.

篇(4)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篇(5)

论文摘 要: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众多课程考核都是传统的试卷考试形式,不符合该专业特点,应将考核形式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三型”人才。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些课程要求实际操作性很强,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是在最终的考核中采取的方法往往不能很好的实现考核目的。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现状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的素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然而在诸多的区别当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它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所在。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高职教育应培养既具有大专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工艺型的“三型”人才。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无疑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单纯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复合化的趋势的。制定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既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又要考虑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础要求。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除了应达到上面所提到的要求外,至少还应该强调两点:一是对高职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这里所说的理论并不是局限于某单一学科,而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所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理论功底深厚,可以为接受终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毕业生不仅能适应现在社会某一岗位要求,也具有发展的潜能,以适应未来新出现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现在通行的说法“够用”。另一点要强调的是,现在的培养目标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高职生不仅仅是职业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应成为素质型人才。这里说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及身体素质。理由如下“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点已经明确写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在现代社会,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劳动者幸福与快乐之源,展示自己才能的必经之路;劳动者所具有的敬业精神、团队协助精神是将来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许多院校教学当中理论与实践两部分都非常重视,但在考核方式中更加注重的理论性知识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难以得到有效考核。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考核方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涵盖课程众多,比如: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等。

以《导游基础知识》为例,在众多院校的考核方式中都是以传统的试卷模式出现的,试卷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导游词创作等题型。虽然这些题型能够涵盖教材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无法看到学生们对导游基础中知识的理解以及他们在实际的导游讲解中如何去讲解这些内容,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所以单纯的运用传统的试卷形式考核并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

(一)命题突出素质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都十分重要。所以在设置考试内容中应合理组织。

一个专业的课程应该形成一个体系:学生在《导游基础》了解黄山景区的概况,《导游实务》中要掌握讲解黄山景区的讲解技巧,要掌握在黄山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出现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法,在《旅行社管理》中应该掌握如何管理旅行社日常事务,如何培养讲解水平高,投诉率低的团队。

虽然不同的课程可能由不同的教师承担,但在考试命题应互相沟通,力争使每门课程命题时从专业的整体体系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系统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从一门课程出发。

(二)考试方法应多样化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一般是面对导游为主的旅行社中的岗位群,这些岗位都要求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游客的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所以在注重考核学生对重要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应该运用多样化的考试方法加强这几方面能力的考核。 转贴于

当前可以采用的方法:

1、情景模拟

以《导游实务》为例,试卷考试与情景模拟。

模拟现场:由学生现场组织某一景点的知识进行导游词讲解,教师可以为其设定不同的游客人群,比如:老年团,儿童团,教师团等等。要求学生面对不同的游客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老年团在语速上放慢,儿童团语气上轻快而且讲解要易懂,教师团必要措辞要书面化。

2、实地调查

以《旅游学概论》为例,每一年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状况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旅行社的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一份本地区的出入境报告,锻炼学生的实际调查能力。

3、方案设计

以《旅游景区开发》为例,当我们了解一个地区有哪些旅游资源后,应该如何开发,在考试命题时教师可以分组给出几个地区,由学生完成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方案。

(三)公正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

目前大部分院校考核方式中都包含了期末测试和平时成绩两个方面,这样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避免学生只是在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

这种结合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课堂表现。鼓励比较内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认真批复学生平时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平时成绩应高一点,做到公正公平。有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一些学生不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避免“重结果,轻过程”弊端的出现。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前景展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服务人才的专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机制,其中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努力通过专业考试改革,能真正实现考核目的:

(一)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篇(6)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些课程要求实际操作性很强,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是在最终的考核中采取的方法往往不能很好的实现考核目的。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现状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的素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然而在诸多的区别当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它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所在。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高职教育应培养既具有大专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工艺型的“三型”人才。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无疑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单纯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复合化的趋势的。制定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既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又要考虑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础要求。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除了应达到上面所提到的要求外,至少还应该强调两点:一是对高职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这里所说的理论并不是局限于某单一学科,而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所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理论功底深厚,可以为接受终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毕业生不仅能适应现在社会某一岗位要求,也具有发展的潜能,以适应未来新出现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现在通行的说法“够用”。另一点要强调的是,现在的培养目标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高职生不仅仅是职业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应成为素质型人才。这里说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及身体素质。理由如下“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点已经明确写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在现代社会,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劳动者幸福与快乐之源,展示自己才能的必经之路;劳动者所具有的敬业精神、团队协助精神是将来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许多院校教学当中理论与实践两部分都非常重视,但在考核方式中更加注重的理论性知识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难以得到有效考核。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考核方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涵盖课程众多,比如: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等。 

以《导游基础知识》为例,在众多院校的考核方式中都是以传统的试卷模式出现的,试卷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导游词创作等题型。虽然这些题型能够涵盖教材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无法看到学生们对导游基础中知识的理解以及他们在实际的导游讲解中如何去讲解这些内容,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所以单纯的运用传统的试卷形式考核并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 

(一)命题突出素质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都十分重要。所以在设置考试内容中应合理组织。 

一个专业的课程应该形成一个体系:学生在《导游基础》了解黄山景区的概况,《导游实务》中要掌握讲解黄山景区的讲解技巧,要掌握在黄山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出现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法,在《旅行社管理》中应该掌握如何管理旅行社日常事务,如何培养讲解水平高,投诉率低的团队。 

虽然不同的课程可能由不同的教师承担,但在考试命题应互相沟通,力争使每门课程命题时从专业的整体体系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系统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从一门课程出发。 

(二)考试方法应多样化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一般是面对导游为主的旅行社中的岗位群,这些岗位都要求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游客的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所以在注重考核学生对重要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应该运用多样化的考试方法加强这几方面能力的考核。 

当前可以采用的方法: 

1、情景模拟 

以《导游实务》为例,试卷考试与情景模拟。 

模拟现场:由学生现场组织某一景点的知识进行导游词讲解,教师可以为其设定不同的游客人群,比如:老年团,儿童团,教师团等等。要求学生面对不同的游客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老年团在语速上放慢,儿童团语气上轻快而且讲解要易懂,教师团必要措辞要书面化。 

2、实地调查 

以《旅游学概论》为例,每一年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状况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旅行社的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一份本地区的出入境报告,锻炼学生的实际调查能力。 

3、方案设计 

以《旅游景区开发》为例,当我们了解一个地区有哪些旅游资源后,应该如何开发,在考试命题时教师可以分组给出几个地区,由学生完成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方案。 

(三)公正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 

 目前大部分院校考核方式中都包含了期末测试和平时成绩两个方面,这样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避免学生只是在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 

这种结合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课堂表现。鼓励比较内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认真批复学生平时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平时成绩应高一点,做到公正公平。有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一些学生不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避免“重结果,轻过程”弊端的出现。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前景展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服务人才的专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机制,其中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努力通过专业考试改革,能真正实现考核目的: 

(一)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篇(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40-02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客观要求,市场急需大量经过规范培训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满足这种需求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众多高等职业院校顶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冲击,毅然决然把不被传统教育看好的培训移入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为此,有必要对这不可轻视的教育模式――培训作以剖析。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培训的特点,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对培训模式的特殊关系。

一、培训的内涵

(一)培训的概念界定

根据不同工作任务的性质,对与之相对应当的劳动对象进行该岗位必需的文化专业知识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以及相适应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为目标的短期定向集中训练,就是我们宽泛理解的培训。

(二)培训的特点

1.针对性。通过岗位培训,促进受培训者岗位成才,有效地提高受培训者的素质,要能够胜任新业务、新技能、使新知识直接地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培训的目的,就是针对需求,需要啥就学啥。

2.便捷性。针对受培训者自身的需求或利益,组织机构会灵活地安排,课堂讲授、专家报告、小组讨论、专题研讨,微格教学等等,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教育形式。学生学习时间亦是如此,分散,集中,分阶段、全日制脱产,半日制轮岗或业余时间皆可。

3.紧迫性。紧迫性是培训教育所具备的突出特征。所有培训的任务都因急需,因为急需就要求在短期内完成,尽快走向工作岗位,立即发挥受教育的效应。

4.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培训的目标不追求所培训内容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它强调突出重点,急用先学,力求实用,立竿见影。

(三)培训在传统教育主体中的地位

我国传统的学校规范教育是一个按照培养目标,对受教育者进行较系统的知识传授为主,有规范的培养时间的教育。然而培训则因为目标看似简单,不追求系统性,不强调基础性;短期直接,与传统规范的培养教育不是同一概念。所以,培训在传统教育中只能是辅助形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呼唤崭新的教育模式――培训

高等职业教育具以职业技能性为本质特点,这些特点客观上要求以培训模式来实现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培训的教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技能性的客观要求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以“知识”,“学术”为目标对受教育者进行教学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则以就业岗位的 “职业技能” 为基本标准进行能力和知识的教学。在职业教育领域,评价衡量受教育者是否合格的标准不是以获得多少相关的书本知识,而是看学生拥有完成相应工作的技能的水平和程度。所以,拥有这种标准决定权的是市场和企业,学校和老师在这方面只是落实者、执行者。故此,直接服务于特定岗位进行教学,具有较强针对性,目标相对直接简单的培训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技能性的客观要求。

(二)培训模式为高等职业教育技能性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级能,高素质的劳动者,本质要求“重在技高”。规范的院校教学模式以学科知识为体系,注重基础性、系统性,教育周期较长。职业教育的技能性要求实效性,重点突出,立竿见影,这些需求的特点正好与培训模式相吻合。只有培训模式才能做到,社会、企业、学生有什么需要,学校就保障有什么教学供给,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性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培训模式是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紧迫性的最佳匹配

我国正处于现代工业化变革的关键阶段,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实时进行补充是高等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教育培训的教学模式,与市场的需要和供给关系又十分吻合。因此,为适应改革开放,经济转型市场的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把培训模式引进高等职业的校园,对传统培养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把辅助的培训转变为教育教学主体,构建出高等职业教育独有特色的崭新教育模式。培训模式自然就成为了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紧迫性的最佳匹配。

(四)培训模式是适应高职生源的最佳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收的培养对象是一群特殊的生源,这批生源文化素质与本该对应的教育层次不相一致,就高考录取顺序而言,他们是处在最后录取分数段,与传统规范的高等教育的生源文化素质相差甚远。与当今就业的竞争激烈性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这类生源需要的是技能,解决技能问题的理想渠道就是培训模式。技能培训更加关注实际动手能力和做事效果,而不刻意追求知识掌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些受教育的特殊群体的自身特点和培训特点的一致性,决定了培训模式是适应高职生源的最佳模式。

三、培训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一)培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新型主体

虽然培训教育是以灵活多样、小型短期,强调实际动手去做,而不简单要求知识获得等众多特征。但高等职业教育是规范的具有特定目标和任务的高等教育,不是简简单单的短期培训班,它是把社会职业工作岗位技能分解为一个个培训环节进行学习的培养过程。所以,每个学习工作过程阶段,都必须有针对性,做事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明确,内容具体扼要简明,操作易懂通俗规范,最后便于评估检查。每个学习环节包括一个特定的技能或知识,包括一个特定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技能的详细操作步骤,能使学生以最佳的方式,理想的途径掌握此项技能。这就是职业教育以培训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教学特点,培训模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学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某项职业岗位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即可基于对行业、工种、任务和技能的剖析,严格按照工作操作流程,构建成各种的培训课程,形成不同组合的教学形式。这种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较,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它使职业教育成为了真正的新型教育类型。因此,有传统辅助地位的培训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自然就转化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新型构造。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训是链条式崭新体系

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客观要求,靠短期培训是远远不能适应新业务发展的。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有高技能的本质要求的同时,它又有高等教育的内涵要求。由此形成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它就不是简单的短训,不是纯粹急用先学的应急模式,而是一个具备较高层次的文化知识结构,突出的岗位技术能力,与时俱进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把工作岗位独立的单一技术标准转化为链条式的项目培训,把一个个链条式培训项目环环相扣,所形成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培训,这种具有自身特色同时又具备高等教育层次水平的,实用性、职业性、技能性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以其自身的价值和地位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慧.县域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培训,2005,(9).

篇(8)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生源主要是以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为主,但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加上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人们不愿意报考职业教育,即使报了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是处于考不上普通高校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从近几年的招生录取实际看,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存在着生源严重不足,招生困难的现象,而且学生报到率也非常低。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同一专业的学生高考分数相差200多分,个别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甚至不足200分,这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生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2.办学定位不准确,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多数高等职业院校是在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中专通过改名或合并升格,仓促上马,或者是在普通高校通过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派生而来,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对职业教育缺乏经验,加之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够,许多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有的学校甚至只是把它作为本科教育的压缩或是作为专科教育的变形,对理论教学重视有余,而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没有摆脱学科教育的模式,学生动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行业分工对技术人才的要求,缺少职业教育的特色。

3.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多数是从其他类院校转型而来。教师主要是原学校的教师,并且绝大多数教师未经过职业教育的培训,这样的师资队伍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尽管许多教师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一些能够真正指导学生实践的实训教师严重缺乏。加之我国高等教师培养严重滞后,短期内补充困难,使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4.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实训场所严重不足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陈旧,专业过窄,难以跟上科技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就是在原来本专科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作了少量的调整,没有专用的教材,有些教师本科生、专科生、高职生使用一个教案,教学内容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所决定,高职院校需要有较好的实习、实训条件,现有的学校在这方面条件普遍不理想。而要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掌握先进生产、管理知识和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有相应的机器设备和实训场所,而各院校由于受资金等限制,普遍存在实训场所不足的情况。

5.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就业困难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学校在高职专业设置上基本上还是按照学科专业来设置专业,有的学校在设置专业上只是根据本学校现有的师资和办学条件来设置专业,学校能开什么专业就设什么专业,而没有根据社会行业分工和社会实际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学生就业困难,即使有些学生就业也是专业不对口,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一些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才是高层次的教育。由于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宣传,宣传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现状,宣传我国经济建设对高职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要使人们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是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把握职业教育方向,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基础理论研究人员、高新科技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人员,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将成熟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用于生产、管理中。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成熟技术的学习和熟练掌握上,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即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准确定位,办出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别、教育层次的鲜明特色,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3.广开渠道,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有特殊的要求,他们必须是集理论性、师范性、职业性于一身,既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高的操作技能,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因此,各高职院校应尽快充实、培训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素质,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将现有的教师派到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培训,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使教师了解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怎样的素质,以便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向企业聘请优秀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特别是实训指导教师,这些人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和管理经验,而且了解生产管理一线的最新动态,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4.抓好课程建设,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更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必须掌握过硬的技能,理论知识重在学以致用,因此,实践性教学是重点,理论性教学是为实践性教学服务的。专业课要为实际训练课提供技术理论知识,并与之紧密结合,所以,课程设置应该按适应职业岗位特殊要求来确定,基础课以够用为度,理论课和实践技能课大体应以各占一半的比例进行设置。在教学安排上,应该强调教学方法的训练性,提倡边教理论边做实验的方式。在教材建设上,要组织专家和教师重新编写教材,教材编写要突出职业特色,教材内容上要体现理论适度,注重实用性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教材体系。

5.加强实训场所建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篇(9)

引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结构与内涵要求也随之改变,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实用型人才的高移已成为事实。如何让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有效衔接,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推手,已是当前职教、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职教的经历与体会,结合专门调研,提几点拙见。

一.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教育高低观念和政策的影响

我国近几年来高校扩招,使得骤然出现的普高热、职教冷的现象,尽管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但毕竟因数量太少,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严重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大环境的高照扩招所带来的影响下,很多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更是难以发展,以至于很多民办的中等职业院校难以维持生存和发展。

1.2实际教育中培养目标不明确

中等职业教育以初中生为生源,这些学生基础知识较弱,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的初、中级实用型职业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中生为生源,这些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或者职业技能,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管理型和应用型的中高级技能型的技术人才。

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实际上,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并不具有延续性。两者相互的影响也不大。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确立更多的以就业为导向,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一切围绕就业,只要求学生会做,培养出来的学生只知道其然而不知道其所以然,这些学生很难再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即使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这种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适应高层次的培养,也很难实现被培养成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而现实中的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也趋向于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缺乏理论支持的学习,很难在专业实践中有更深更远的发展,长远的眼观来看,必然影响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

1.3教学计划与教材的不衔接

我国中等、高等职业院校之间没有相对统一的课程标准。都是各自为战,更没有一个协调衔接的环节,目前的情况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与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标准衔接不紧,要么脱节,要么重复。高等职业院校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具体的课程和教学并不知情,无法实现与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的衔接。因此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往往根据自身的教师、教学设备具体而定。有些高等职业院校甚至不考虑普通高中毕业生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差异,采用同一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1.4专业课内容重复

目前我国没有具体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缺乏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材,特别是专业课教材。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各自确定自己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造成一些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有的课程不仅名称一样,课程体系和内容也基本相同。如会计基础、成本会计等课程,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就已经学过,而高等职业院校又开设这些课程,不仅造成中、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专业课和实训课的重复现象是较为严重的,重复率超过70%以上,这是资源的最大浪费。

二.构建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的可行性

职业教育决定了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同之处,而中等和高等显示出培养的层次差异。从培养目标来看,两者都是从社会实际需求出发,为地方各行业、企业培养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计划、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上都以职业为主,来培养有专业知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职业人才。中等和高等又将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划分开来。

我国部分学校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沟通的实践说明这种衔接是可行的。1988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在一些普通高等学校进行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实行对口招生的改革试点。现在,我国高等院校(包括高等职业院校)仍然在实施这项改革。经过20多年的发展,对口招生规模也在扩大。从这些年的试点情况来看,成绩是喜人的。无论是从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专业老师的本科教育来看,还是从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实习指导老师的专科教育来看,都取了一定的成效。因为这些己经或者即将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或者实习老师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经过努力,大多能顺利完成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这充分说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是可能的。

三.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方法

首先,中高职教学计划的衔接要使中、高职业教育达到很好的衔接,最重要的是要制定相互衔接的教学计划。对于同一专业的中职、高职的教学计划要统一优化设计,贯彻和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原则,加强人文基础教学,提升人文精神,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做好人生的职业规划。高职课程一边重实践,强创新,一边不放松理论基础的学习,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增开选修课,包括增开技能实习模块化课程,以适应高职学生来源和专业类型多样化的趋势,做好职业前的准备。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有效补充审美教育的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思维,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

其次,实现课程有效衔接,完善现代职教体系要实现中高职教育课程的有效衔接,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和高职教育在办学上应当以教学为中心,而非以学校为中心。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对广州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中高职的衔接归根到底就是课程衔接,没有课程衔接,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必然流于表面,只有课程的衔接才是最深入、最灵活的。”由此不难看出,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实质上就是教学课程上的衔接,就是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体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构建模块化课程,按照中职和高职教育的不同培养目标,分门别类的选取模块组合课程。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中、高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分别培养为中级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和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这样中职教育培养的中级工的相应知识和技能,就可以定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接口标准,从而进一步实现中、高职业教育的衔接。当然,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不仅包括培养目标的衔接,还包括教学课时数、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等的衔接以及考核内容上的衔接。

第三,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衔接技能是实践教学的目标,职业能力的接轨也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和等级考核制度。各种职业资格具有不同等级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标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形成阶梯递进的形式,与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衔接,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中级及以下,高职定位在中级以上,逐步地从根本上消除中、高职在专业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上的重复和倒挂现象。

参考文献:

篇(10)

1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分析

1.1 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使命

社会上通俗的“蓝领、白领、灰领、银领、金领”之说,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我国高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使高等教育发展更紧密地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是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要求更加明确、更加迫切的产物,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多种专业的、高素质的社会劳动者的历史需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应当更加明确、更加自觉地以培养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职业适应能力都较高的新型劳动者为己任。这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感不因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波动而动摇。

1.2 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分析

一是“育”。高等职业教育本质是“育人”的事业。高等职业教育,不能视学生为物化的生产力。高职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竞争力,不仅仅在于毕业后马上能就业,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体现于企业普遍看重的责任感、诚信、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综合素质。

二是“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的事业。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普遍和基本特征,也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职业院校办学和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和要求有着明确的期望,具体体现在期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高技能,能在基层的一线岗位上服务,能够服务区域经济。

三是“高”。职业技术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高职的“高”不应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高”划上等号,但是这种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同样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一系列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等,都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现已成为其主导和支柱产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上不能体现高端,是无法为社会服务的。

2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构建高职教育课程

基于以上对高职教育的内涵分析,我们认为应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并据此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国外应用较广泛的职教课程教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CBT、加拿大的CBE― DACUM 教学模式等,对我国的职教课程改革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借鉴国内外职教成熟的课程模式,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构建了集群式模块课程模式、阶段模块课程模式、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课程模式等,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较好地适应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状况。这些课程结构体系注重了体现职业定向性、与生产的直接相关性和受教育者综合素质提高的兼容性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①但是,对于职业能力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课程形态。基于动态的职业发展观界定了新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质。应从纵横两个维度分析职业能力的基本结构(见图1)。②职业能力在纵向的性质结构层面可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横向的内容结构层面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即从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一项职业所必须的能力,是与具体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是指具体的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与纯粹的专业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内化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或说关键能力的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不再适用时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又称为关键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其高不在理论知识的多少,而是高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要有能力驾驭策略层面的工作过程。③

这种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诠释全面的反映了“育人”、“职业”和“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应该作为我们在高职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高水平的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包括高职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职业素质水平、社会理论水平等。一个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强的劳动者,会理解和认同群体目标,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对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有探索热情,并学会学习,这些能力对他的职业行为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2.2 职业特征突出的专业核心课程

应对一个职业领域范围内可能的工作岗位进行提炼分析,提出典型工作任务,并按照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有关原理转化为专业核心课程。工作是一个“技术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在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课程应当注重涵盖职业任务的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工具设备的性质甚至环境保护等工作过程知识,以及职业态度(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认同等)的养成。

2.3 考虑学生充分发展潜能的拓展课程

上一篇: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下一篇: 法治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