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1 10:01: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掀起了一股狂潮,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独占鳌头。在这个发展阶段过程中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依附文学作品是理所当然的。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以及人物关系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影视作品充分结合文学作品能够全面提升影视作品的叙事功能,文学作品对于当代影视行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譬如影视作品《新版红楼梦》《我的父亲母亲》以及《红高粱》等都是改编自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在上映后获得了受众热切追捧。
但实际上,影视作品在新时期中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不仅是因为与文学作品的结合,还是因为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参照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而是在创作过程中突出了影视作品的艺术特点。[1]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时,通常会围绕着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展开创作,并通过采用影视作品创作特色来对原著中的内容进行增加或者删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鲜明。因此,影视作品如果想要获得较大成就,就需要保留着自身舞台艺术特色,并拒绝做文学作品的附庸产品。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应当充分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和精神内涵,但是应当要保留着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形式,这样才能促进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又不至于使得影视作品内容过于乏味。因此,影视作品创作者将文学作品改编成为影视作品时应当要充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勿让影视作品失去舞台艺术特色。而当前来说隶属文艺片的影视作品都受到影院与受众群体的排斥,而文艺片影院票房更是一落千丈。[2]当今时代是消费时代,许多观众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主要是为了寻求感官享受和精神享受,而文艺片所表达的主题内容都是比较沉重和悲剧,因此,电影影院和受众群体都不太喜欢此类影视作品。同时,导致文艺影视作品不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还有导演在改编过程中的局限性思维。许多导演在制作影视作品时容易受到文字思维局限性的影响,致使我国影视行业比西方更为落后。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不要受到文学思维的限制,而是跳出文学思维束缚并以全新模式来进行电影创作。譬如文学作品中散文式、抒情式以及叙事性等,一旦应用到影视创作中便会导致电影作品枯燥乏味,致使观众对电影作品提不起兴趣。因此影视作品创作人在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结合时展需求和市场上大众心理需求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舞台艺术特色的影视作品。
当前来说,电影市场上,不仅商业片排挤艺术片,而好莱坞大片也打击着我国影视作品的发展。在好莱坞西方大片的打压下,国产影视作品应当要充分结合电影发展的基本特性,汲取文学作品的精髓和精神内涵,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影视作品。我国影视作品想要在电影行业中取得较大成就,就必须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着影视作品的迅猛发展。
二、 文学作品应当坚持艺术创作特色
当前已经逐渐进入全民消费时代,人们难以耐心花费长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但很多人愿意通过观看电影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越来越多的人群更加青睐于影视作品,而影视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地位日益凸显。
在时展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当前我国许多文学作家逐渐开始进入影视行业,在影视行业中充当着影视编剧,并按照影视作品的基本要求来创作文学作品,这种行为导致经典的文学作品逐渐转变为世俗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想要在影视行业发展如日中天中获得更多利益。就人性来说,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文学作家进入影视行业开启影视编剧道路是正常的,但是文学作家在进行影视剧本创作过程中应当要重视影视作品市场发展和艺术特点,始终保持着正确而良好的心态,不能只顾着市场需求来撰写出世俗文学作品,这样会导致文学作品只能成为影视作品发展的奴隶。所以文学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着端正的态度,不仅要看到电影市场的基本需求,还要创作出经典的文学作品,不能使创作的文学作品过于世俗。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充分坚持着其独特特色和创作模式,不能为了创作电影而创作文学作品。同时文学作家应当要重复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应当要以端正且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结合。
在当今时代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而实际上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独特特色和艺术魅力是无法被其他物质完全取代的。文学作品在精神内涵和人物塑造以及语言艺术等方面相对于影视作品更好。[3]目前是图像时代,但是影视作品也难以完全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实际地位,文学作品永远都不会被消除,因此,文学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不能做影视作品的奴隶。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受众群体创作出更加富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三、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相辅相成
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影视作品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是却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而文学作品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发展盛况不再,有的人认为影视作品能够逐渐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而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完全没有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本质关系,只要对两者本质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就会知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舞台艺术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并且都难以取代各自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能够通过其各自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来呈现出人物形象特征和感情心理,从而使得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的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两者能够在艺术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就说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相互借鉴的地方。相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和叙述结构以及情感表达上更富有感染力,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着文学作品精髓来展开创作。影视作品更加重视舞台艺术效果和视觉感受效果,在感官感受上更胜文学作品一筹。而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和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等都比文学作品更好,因此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两者都能相互借鉴各自的精髓并相辅相成。
当前来说,我国影视作品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于影视作品这种普遍现象就必须结合文学作品的展开创作。譬如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创作的《英雄》以及陈凯歌的《无极》等逐渐由艺术片向商业片转变,因为电影叙事逻辑和情节逻辑以及人物性格逻辑等方面较为紊乱,所以在上映后漏洞不断,并受到观众的抨击。[4]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影视创作者应当在影视内容中融入文学性,从而使得影视作品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始终保持着平衡关系,只有美艳画面和绚丽动作没有丰富的故事内容是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因此,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导演不仅要重视视觉和精神享受,同时还能让观众情感得到共鸣。始终保持着艺术和商业的相互平衡,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基本需求。
同样的,文学作品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影视作品,许多文学作家在评价影视作品过程中通常会以文学视觉和文学思维来看待影视作品,因此,对于现代化影视作品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文学作品应当要充分观照影视作品的优点,脱离文学固有思维的禁锢。在现代化消费时代里影视作品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大众文化展开创作,从而通过文学思想和精神内涵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文学作品还可以借助于影视作品来不断拓宽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的优势特点来宣传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精神内涵。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影视作品文学素养,还能有效推动着文学作品的迅猛发展。譬如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在上映后便受到广泛好评,便会引发许多观众阅读原著的热情与积极性,这样不仅让影视作品得到发展,而且还能不断拓宽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都具备着平等的地位,都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两者相互结合能够实现“双赢”目的。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不能延用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而是实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形式的相互转化。文学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过程中不但要遵循着原著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而且还应当结合现代化时展和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改造,保留原著作品中的精髓内容并摒弃原著作品中的糟粕部分,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加良好的影视作品。同时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艺术灵感展开创作,即使没有完全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但是却能让影视作品更富有文学性,两者相互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两个关键点。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故事与人物直接组成了精神内核,也就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影视作品在改编过程中仍然保留着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和人物形象特点等,而是对其内容进行相应更改。正如批评家张卫所说,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神似”,这样不仅能够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还能够实现影片内容创新。在改编过程中可以遵循文学作品精神内涵,但不应当局限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需要不断创作出具有着影视作品独特特色的电影。此外,也不能胡编乱造使得影视作品完全脱离文学作品。譬如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红高粱》与《我的父亲母亲》,其中这两部影视作品结合电影的主要特点来对故事情节进行相应的改动,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仍然延续了文学作品中的感情基调以及精神气质等。影视作品《红高粱》和文学作品《红高粱家族史》两者都将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表现出来。而影视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和文学作品《纪念》两者都能够使得观众真切感受到父亲与母亲的情感。但是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对话剧《雷雨》进行改编,而实际上该部影视作品在情节编排与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和话剧《雷雨》有着很大的差异,无法表达出原著中的效果。
结语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应当要相互结合,文学作品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影视作品也能够不断拓展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人群,两者相辅相成,并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色,能够不断丰富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利荣.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12.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艾•菲兹利埃在《文学与电影的关系》一文中说,“不要忘记文学文化与电影文化极为相近;譬如,与哲学文学相比,两者要接近得多。这也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文学始终就需要解决与电影面临的几乎相同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叙事艺术的问题。”[2]弗雷里赫对电影和文学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电影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节反映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这个说法非常明确地说明了文学和电影的相似之处了。[3]很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如大家熟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不管是原著还是改编后的影视作品,都大受欢迎。经典的文学著作被改编,有利于大众对创作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感悟。但一提到文学作品,人们很容易想到“文学性”,认为“文学性”是文学作品所特有的,而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则不需要“文学性”,这种想法很显然是错误的。以《红楼梦》为例,1987年版的电视剧以原著为依托,尊重原作者创作风格,遵循情节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论是人物衣着还是气质举止都受到好评,虽时隔二十余年仍经久不衰。而新版的《红楼梦》片面追求收视率,情节严重失实,尤其黛玉的裸死更是引起唏嘘声一片。正是新版作品缺乏必要的“文学性”,虽然场景华美,拍摄技术更为先进,但只能说新版体现的是“美学价值”,而不是“文学价值”。另一种形式是影视作品改编成书籍,不管是哪种形式,二者共同推动了文化的传播。
(二)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差异性
1.文学作品较抽象,影视作品较直观
文学作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通过文字描写表现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地理特色、人文环境或是表达一种感情;而影视作品是通过拍摄画面、角度、场景、光线、音效等手法来营造氛围,表达作者意图。以《西游记》为例,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悟空特地邀请观音菩萨前来收服红孩儿,红孩儿不知天高地厚,与菩萨对阵。———红孩儿:你就是菩萨?真搞不懂其他妖为什么要怕你,也不过只是坐在莲花上而已,有什么好怕的?哼!———菩萨:不试试怎么知道?(微笑)———红孩儿:那就来啊!怕你不成?看我的,去吧!风火轮!———菩萨:金箍圈,去!书中虽然有具体的情节描写,但读者对风火轮、金箍圈没有直观印象,而电视剧《西游记》中运用特效、多次曝光等手法形象逼真地向观众展示了打斗场面。再如电影《红高粱》,原著用寥寥数语描写具有当地特色的“颠轿”风俗,而影片中却用了5分钟的时间展现了这一场景,让观众真真实实感受到了何为“颠轿”。再如1937年,日本侵华,在中国土地上犯下了滔天罪行,尤其是,日本的残虐令人发指,教科书、历史纪念馆都曾记录了这一历史。随着时间推移,人们似乎淡忘了这一部分记忆。忘记历史就是背叛,电影《南京!南京!》的上映又掀起了一股国人回顾历史、勿忘国耻的浪潮。影片中,日本人那一声声的炮响,回荡在空中,炮弹雨点般砸在南京的城墙上,也结结实实砸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一群士兵镇守南京城门,他们用仅存的力量抵抗着日本侵略者,捍卫着一个士兵、一个中国人的最后尊严。在和平年代,我们忆起这段历史不是要让国人生活在仇恨中,而是让国人铭记落后就要挨打,在和平时代居安思危,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2.影视作品受众要多于文学作品受众
与文学作品相比,电影更商业化,知道如何迎合观众的品味,如何获取高收视率、高票房。如若提起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可能不少人对他知之甚少,但提起电影《红高粱》,大多数人就耳熟能详了。莫言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曾荣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而电影《红高粱》就是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由张艺谋执导,巩俐和姜文主演,并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不知是莫言的《红高粱》捧红了张艺谋的《红高粱》,还是张艺谋的《红高粱》成就了莫言的《红高粱》?快节奏的生活难以让人们静心读书,即使是读书也是尽可能阅读精简版,快餐文化应运而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已然是现代都市人的便捷选择。影视作品是叙事作品的一种,可以尝试在小说的参照下,把叙事学中关于叙述者和叙述视角的讨论向影视推进。总体上看,影视作品的叙述者是一个看不见的“集体人”,采用外聚焦的方式叙述,同时可能出现叙述者(或聚焦者)的变化。[4]文学创作只需要一个作者即可,而影视作品需要导演、制片、美工、演员以及后期制作。电影或是电视剧不是以虚构的场景来完成,而是要把原著以真实的场面呈现出来。文学作品的作者可能名不见经传,但若是改编成影视作品,除了有好的剧本、高超拍摄技术外,演员的选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前,首先会关注参演的演员,这也是影片不惜耗巨资邀请一线明星加盟的原因,更是以此为噱头提高影片知名度和关注度,尤其是近几年流行的偶像剧和宫廷剧,更是大打明星牌。因此,文学作品较影视作品在宣传力度上稍逊一筹,从而导致影视作品的受众要多于文学作品受众。
3.文学作品较影视作品更能提供想象空间
文学作品描写更为细腻,能够深入地挖掘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的起伏变化,细致刻画人物动作、神态,文学作品更能为读者提供想象空间。电影能用视觉、听觉的效果表现人物形象、场景、氛围等,但电影是直接将人物形象固定展示出来,限制了观众对心目中人物形象的想象。观赏影视作品,一个观众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而阅读文学原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原著《红楼梦》中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凤姐儿让刘姥姥在饭桌上逗贾母笑这一章节时,曹雪芹描绘了一幅精彩画面: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只是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水喷了探春一裙子……单是“笑”这一场景,有细描,有一笔带过,详略得当,读者读来可发挥想象,脑海中浮现这一场景。但在影视作品中,拍摄的角度以及演员的演技水平等限制条件,会把这一场景定格在某一刻,无法让观众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读剧情。
我国文学作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发展期间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而国内电影制片人在创作电影过程中通常会结合已有的文学作品或者是以文学作品作为素材展开创作,这是影视作品创作的一种全新形式。当前来说,国内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都是由优秀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同时,国外许多经典电影也多是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源泉。[1]对国内影视作品市场和影视作品创作模式进行分析得知,国内许多制片人在创作影视作品时通常会在文学作品中选取创作主题和素材,尤其是当代小说更是引发狂热的影视改编热潮,相对于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来说,电影制片人更加热衷于当代文学作品。此外,在电影市场中,大部分经典的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当代影响力甚小的以小说为体裁的文学作品,这种现象在国内影视作品中也非常普遍。譬如国内知名导演陈凯歌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该部影片在语言应用和人物塑造以及时代背景刻画等方面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大师之作,上映多年后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经典电影。《霸王别姬》在创作过程中亦是改编自文学作品,该部文学作品的作者是李碧华,实际上该部文学作品在影视创作前并没有受到大量读者的热爱,而在电影上映后该部小说便受到了大陆读者的热切追捧。[2]此外国内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是改编自较为普通的文学作品,甚至部分原著作品并没有广为人知,而少部分文学作品更是依托于影视作品才受到观众的重视。也就是说许多较为普通的文学作品都是借助于影视作品不断拓宽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许多观众还没有观看电影之前对于原著作品的作者和小说内容并不是特别了解,在观看影视作品后才会有兴趣去阅读原著作品,部分小说作品是在影视作品的推动下才不断拓宽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
就我国电影创作来说,大部分是改编自非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在电影上映后获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还促进了文学作品的迅速发展,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二、 改编经典文学作品应注重保留原著艺术价值
(一)影视作品可以在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创作题材
相对于非经典文学作品来说,经典文学作品更能促进影视作品和影视市场的发展,能够给予影视作品创作更多的创作素材。我国获得成功的影视作品大多数是以非经典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但是在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极大促进着影视作品和影视市场甚至是经典文学的发展,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典文学的影响势必会长久永存,而影视创作在改编经典文学作品过程中不但能够传扬经典文学作品,而且经典文学作品还能够推进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并能招徕更多的观众。在电影发展中经典文学作品也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时不仅要对非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造,还可以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以促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双赢。
(二)应充分遵循原著思想内涵以及艺术价值
我国影视作品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相对较少,并且改编的经典文学作品思想内涵和质量都相对较低,这不仅是因为改编者在改编过程中没有给予“经典”足够的重视,导致改编游离于原著的“经典”之外,从而导致改编自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普遍质量较低。[3]部分改编者认为只有以原著作品作家的视觉上来看待作品,完全照搬着原著作品的内容才是尊重原著和原著作者,其实不然,尊重原著作品和原著作者指的是在改编过程中保留着原著的精神内涵以及艺术价值,始终保留着原著作品中的精华内容,摒弃原著作品中的糟粕内容,从而对原著作品进行视觉化改造。文学作品体裁和影视作品体裁有着较大差异,如果完全照搬着原著作品的内容和模式,不仅会损害原著作品,而且还会使得影视作品丧失独特的艺术特色。正如语言翻译,直译是无法表现出原著的价值和精髓,而意译则更能表现出原著思想内涵。
三、 分析文学改编成电影对当代文学产生的各种影响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创作的母体,而文学精神与品格则是衡量影视作品的主要标准。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髓部分和思想内涵,影视作品则能够大力传播原著作品中的文学精神。
现阶段,国内影视领域中的影视作品多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而改造的,结合我国电影改编文学作品热潮的发展历程可以得知,1956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结合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所著作的同名小说《祝福》进行改编的,此后影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逐渐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素材和创作源泉,并推进着影视作品的迅猛发展。美国著名理论家普洛斯东论证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大多数都能够获得很大成就,在获得金像奖十部影片中便已经有五部是直接改编自文学作品。同时那些影响力深远的经典文学巨作也相继被影视创作者加以改造。知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广泛被影视作品用作改编素材,改编次数高达13次,而著名文学家普希金和莎士比亚等所创作的作品更是被不少影视制作者搬上荧幕。现阶段来说国内稍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都相继被改编成为电影,制片人也充分结合文学作品的精髓展开全新创作。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改编的过程中应当要发挥出影视作品的舞台艺术特色对文学作品进行改造。
四、 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意义
伴随着消费语境逐渐形成和消费时代的到来,影视作品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影视市场发展需求和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在创作电影时可以采用娱乐化叙事方式来展开创作并满足快节奏时代的基本需求,娱乐主要是指对于现实生活中不会产生影响并且能够释放自身情感的方式。当今忙碌而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渴望通过娱乐来释放出自身的压力和情感,并能够在这种娱乐消遣中获得享受的。[4]消费语境的形成和消费时代的到来促使着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更倾向于娱乐性,而电影创作也逐渐由原来的政治意识形态叙事转变为娱乐性叙事。
(一)娱乐化
在消费语境逐渐形成和消费时代里,我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娱乐性的特色。而部分叙事文艺的文学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时情感基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譬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唐伯虎点秋香》,这两部本来是属于戏曲作品,但是电影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变换了作品中的基调,并将其主题换为爱情主题,而原著中原本儒雅的人物形象也被改编成为武林高手,影视作品改编得荒诞。影视作品《三毛从军记》是改编自漫画电影《三毛流浪记》,并充分体现出“三毛”的人物形象特征。影视作品是站在孩子角度上来对战争进行刻画,而电影中冲锋杀敌与战场阵亡等都是由三毛演化而形成的,从娱乐中获得战争的另外一种感受。
(二)流行化和感性化
在对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过程中,应当要充分结合消费时代大众市场的普遍需求,应要使得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充满着娱乐化的特点,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或者故事内容创作得更加诙谐和娱乐,从而创作出创新且符合大众要求的影视作品。当前社会正处于消费社会,其中消费社会具有娱乐化、流行化以及感性化等特征,能够促使影视作品生产出更多符合现展要求的作品。通过喜剧化的方式来阐述历史,从而满足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周晓文所创作的《秦颂》,向世人呈现了娱乐化的历史,极大满足着时展的基本要求。该部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我国经典文学巨作《史记》作为题材,而实际上该部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重新构造了历史人物形象和故事内容,并增添了许多描写,比如高渐离和栋阳公主在影视作品中奇妙的生死关系并不是原著作品中所有的。影视作品营造着离奇事件和古朴氛围都是对历史进行娱乐化与传奇化的处理。同时还有陈凯歌所创作的《荆轲刺秦王》和张艺谋所创作的《英雄》都改编自文学巨作《史记》,对历史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进行了娱乐化处理,使得影视作品更具备观赏性。陈凯歌和张艺谋两人在制作影视作品过程中都是以电影导演视觉来看待文学作品,并在不违背原著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来进行虚构性的创作,并想通过虚构的影视作品来表达自身对于历史发展的观点,不仅让影视作品保留了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还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全新创新,这不得不说在电影领域中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当前来说以历史主题为创作思路而展开的虚构故事不仅为社会观众提供了娱乐看点,戏说历史已经逐渐成为当前是时代社会人们的娱乐品。
(三)平民化
国内知名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贺岁大片非常贴近社会民众生活,具有平民化的特点,成为当前社会普通大众所热衷的消遣娱乐产品。而他所制作的影视作品中也大部分都是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譬如《夜宴》则是对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改编。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贺岁大片都是使用喜剧方式和策略展开电影创作,并始终将电影类型定位于喜剧作品。在1997冯小刚制作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该部作品是其在大陆地区所创作的第一部贺岁电影,该部贺岁电影在上映后票房便一直高居影院榜首,在1999年他所创作的《不见不散》和2000年所创作的《没完没了》都受到观众的喜爱。其中,导演冯小刚在创造贺岁电影的过程中受到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影响相对较大。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语言和行为在王朔的描述下显得尤其生动和和迷人。王朔在细致观察生活上对冯小刚的影响较为深远,因此也促使着他所创作的贺岁片都具有平民化的特点。冯小刚在创作作品过程中通常在夸张故事中添加包袱,这使得电影故事情节更具有游戏性和娱乐性。在其创作的贺岁影片中普通人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也能获得成就,这满足着当前社会普通民众的心理,普通民众也渴望获得成功,导演冯小刚所制作的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让社会普通民众找到了情感寄托,因此其所制作的电影受到了广泛民众的大力支持。
结语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题材和创作思路,但是因榈缬昂臀难Я秸咴谝帐跣问胶鸵帐醣局噬嫌凶藕艽蟮牟煌,因此想要使影视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就需要改变文学作品创作形式,并以影视作品舞台艺术特点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这样才能够保持着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各自的艺术魅力。同时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应当要充分保留着文学作品内在思想精髓和艺术价值,并对其故事内容进行全新创作,从而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影视作品,不仅能推动着影视行业的迅速发展,还能够大力宣传文学作品,两者相辅相成,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庄君孙媛.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兼谈文学改编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品牌(下半月),2014(8):76-78.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传统的文本阅读开始转向视觉阅读,“快餐式”文化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当代大学生越来越热衷于观看电影和电视,影视作品唯美的视听效应、强烈的色彩感、形象的人物建构,强化了他们的阅读。但是,视觉阅读的感官刺激渐渐弱化了他们对经典文学文本阅读的兴趣,导致当代大学生“观看”作品的多,“阅读”作品的少。影视作品对学生的无形包围使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在课堂调研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讲台上竭尽全力地进行独角戏讲课,而学生则观看手机视频或者昏睡,即使有个别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的,也只是站在电脑前给学生播放一个又一个厚重的填满文字的幻灯片。面对此种情况,如何因势利导,在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引进影视的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地应用影视资料不仅可以充实课堂教学,而且能够激发当代大学生阅读文学原著的兴趣,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应用
当前,几乎所有的经典作品都有相对应的影视作品,如《青春之歌》《红岩》《红旗谱》《李双双》《三年早知道》《人生》《陈奂生上城》《我们夫妇之间》《乔厂长上任记》等。甚至同一作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改编成不同的艺术形式。如何合理地应用浩如烟海的影视资料,在当代文学课程的教改实践中非常重要。
(一)筛选接近原著精神风貌的影视资料
面对数量繁多、形式多样的当代文学作品影视资料,如何尽可能多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观看进而阅读文学原著,就涉及文学影视资料的筛选问题。由于利益的驱使,很多作品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收入,导演或编剧会对作品进行大幅度删改,导致影视作品与原著或大相径庭,或形似神不似,这样的影视作品不仅无法传达原著的思想精髓,还会误导学生曲解原著。如果不加以甄别、筛选,随便拿一个或剪一段糟糕的影视资料引入课堂教学,会严重误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并使他们迷失于影像世界而无法回归文本。“没有一部影视改编作品能真正呈现出优秀文学作品文字背后那些深刻的意义和涵义”[2],在筛选影视资源时,选择的作品既要在一个时代、一个流派、一种体裁上被公认为最具有代表性,又要与实际教学密切关联且与原著精神风貌大体一致。如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倾城之恋》被先后改编成话剧、电影和电视剧。话剧版《倾城之恋》开场的粤语对白,对不懂粤语的学生来说听起来很吃力,而且有时候字幕和表演不同步,造成视觉和听觉的错位;电视剧版的《倾城之恋》则把一个短篇小说几乎扩充成了长篇小说,为了延长剧集,甚至无端添加了一些人和事,几乎颠覆了原著的主题思想,使作品变得面目全非;电影版的《倾城之恋》尽管选择的演员在形象气质上不是很贴近原著中的人物,但从情节安排、语言对白等方面来看,大体还是忠实于原著的。所以,在讲述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倾城之恋》时,可以选择与原著精神风貌大体一致的电影版的《倾城之恋》作为此作品的影视资源。张志公曾说过“教科书是教材编辑工作者编写出来的,但是一旦编出来,印成了书,就成了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这时教师有了双重性:既被教材所制约,又反过来制约教材。教材最终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怎么使用它”[3]。影视资料作为一种特殊的教材,它的使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筛选。
(二)通过课堂讨论对比原著与影视
课堂讨论环节对教学实践中活跃课堂气氛非常重要,它需要学生先阅读文学作品。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对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些时代政治色彩明显的作品,如“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山保林”(《青松岭》《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有种本能的排斥,甚至只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他们宁愿在“穿越”和“武侠”制造的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游离,也不愿走进红色经典的激情时代,如果强迫他们去阅读更会激起逆反心理。但相应的影视作品会以独有的汇集了光、影、声、画等手段的视觉审美形式,吸引当代大学生通过影视作品走进文本。从促进普及文学作品阅读这个角度来说,影视阅读要快很多。所以把筛选出来的那些经典影视资料,以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下去,并告知学生在每次课前必须完成文学文本阅读和影视资料的观看。也许通过画面走近语言,只是激发大学生回归文本阅读的一种无奈之举,但令笔者稍感欣慰的是,经过教学验证,绝大多数学生在观看完影视资料后会主动阅读原著,这必将有利于课堂互动环节的开展。要求学生观看影视作品是为了促进文学文本阅读,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文学创造力。为了使课堂讨论有的放矢,节约课堂时间成本,教师可以每次课前针对所讲作品提几个相关问题,以备学生参考。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说过,文学文本是一个不能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学生由影视到原著,这中间的来回转换足以召唤他们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再创造的才能。教学实践证明,原著与影视对比的课堂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使学生对观看影视作品和阅读文学原著有了理性的认识。如在讨论刘震云的小说《手机》及同名电影作品时,有学生就提到导演冯小刚删去了原著中第一章和第三章的情节(这两章讲农村生活),只展开第二章,重点表现严守一和三个都市女性之间的情感纠纷,着力渲染现代人的信任危机。学生认为这样的删改很容易误导观众忽略原著中作者对农村生活书写的意图,从而只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多角恋故事上。作家莫言这样说过:“我认为小说一旦改编成影视剧就跟原著没多大关系了,电影是导演、演员们集体劳动的结晶……但小说只是给导演提供了思维的材料,也许小说中的某个情节、语言激发了导演的创作灵感。”[4]莫言的话一方面印证了很多文学作品与同名影视作品在精神气质上的貌合神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理性认识影视作品和文学原著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课堂讨论正是学生理性认识两者之间关系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当然,教师在学生激烈的讨论过程中也要注意进行正确的课堂引导。
(三)剪辑经典片断插入多媒体教学课件
除了组织学生课前观看影视资料和课堂讨论,对当代文学影视资源最有效的利用就是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剪辑的经典影视片段。对于在读图时代中成长的大学生来说,当代文学的讲授方式如果只是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表述或一张又一张枯燥的文字幻灯片的播放,不仅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面、信息量以及直观性的需求,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当代文学发展的每个阶段几乎都有相应的影视资料,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如果把相关的影视资料剪辑成一个个片段,插入当代文学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根据需要张弛有度地播放一些影视片段,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作品。
三、当代文学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要注意的问题
尽管影视资源的应用对促进当代文学教学的良性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应用中也要适度,不能“只见影视,不见作品”,把文学文本和影视作品本末倒置。同时,要想利用好影视资料,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多下功夫,课件既不能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也不能单调乏味、毫无技术含量。
(一)避免影视作品在教学中本末倒置
(一)生态文学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生态文学与其他文学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述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文学中人和自然的关联具有极为深刻思想内涵。充分挖掘生态文学思想内涵是当前生态文学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
1. 对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盲目发展的批判。在19世纪,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破坏自然和生态平衡问题。[1]生态文学通过文学作品形式对现代工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批判,其中生态文学对于工业和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持有肯定态度,但是对于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暗示和批判,从而让人类对于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并在未来发展中开发出节能环保的科学技术。
2. 人类在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中应当承担的生态责任。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一员应当具备着社会责任和保护生态责任,其中生态责任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应肩负的责任。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时,同时也给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应当肩负着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责任,从而维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
3.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和自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类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中衍生的生态系统问题和自然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因此,人类在发展经济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整体利益,并不断约束自身的行为准则,减少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并维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重新回归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整体中去,充分认识到人类发展和自然整体和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二)对美国生态文学进行研究
在对美国生态文学进行深入研究时,需要先对美国早期的“荒野”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荒野”是指自然环境和原野。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生态学和文学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始自然不需要倚赖人类生存,具有较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有着微妙的联系,所有事物和生物间的能量相互影响。
不同社会阶段和社会角色对于自然的定义都有所差异,其中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作家定义自然为“热情、敬重、回归”,美国当代灾难影片中隐喻了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理论。[2]美国著名影片《狂蟒之灾》展现出自然不再遵循着人类的思想意识而存在,自然有时也会不顺从人类。正如人类捕捉的自然生物也会奋起反击,让人类手足无措。譬如人类热带雨林中游走时,即使涂抹了防虫液也无法彻底消除原始生物的叮咬,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巨蟒袭击使得人类产生无限恐惧。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也多次对大自然的奇妙进行诠释,尊重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不干预大自然的自然发展,是当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原始自然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身份和地位都是相等的,包括人类生命,自然生态系统不倚赖于人类生存,因此也并没有赋予人类最高的生存权利和地位,并且当人类做出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事情时,自然生态系统会惩罚人类作为破坏自然的代价。
知名小说家家福克纳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熊》中,同样表现着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厌恶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始作俑者,急切渴望回归洁净而美丽自然。该部小说结尾通过阐述现代社会发展历程来暗示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其中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大面积地破坏森林植被,这对自然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从中可以看出小说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切关注。
二、 灾难影视作品和生态文学作品的密切关联
(一)文学和影视作品有着极为密切关联
当前来说,绝大多数经典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其中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者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认识和思想观念,影视作品具有着极为鲜明的特点,借助影视动画和声音给观众塑造出鲜明的事物特征。通过结合静态文字与动态影视作品,从而让电影生动形象的展现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3]文学发展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国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给影视作品提供了更好的创作思路,还赋予影视作品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观众来说,仅有内容的影视作品是无法从内心深处引感共鸣的,还需要具备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影视作品通过借用文学作品表现手法改编出具有文学特色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具有着许多价值,其中观众通常容易忽略的是情感价值。为了凸显出影视作品中的情感价值,可以精炼文学用于电影创作,通过文学来表述思想情感既是直接的亦是含蓄的。在影视作品创作中,采用文字形式来表述思想情感并获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无论是处于何种社会阶段中的影视作品,都具有时代意义和现代社会意义,不仅包含着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还包含有对未来的期望,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影视作品的材料大多取材于F实生活,并在电影中表述自身的思想情感,从而表达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影视作品中融入文学能够使得影视作品内容更加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从而凸显出电影作品的现实社会意义,并让观众能够深层次的领悟到社会发展意义。
(二)生态文学和灾难影视作品之间的密切关联
1. 美国灾难片具有生态文学背景。西方许多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都起源于生态文学意识和生态思想,同时还掀起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不断蔓延的狂潮,生态文学思想也逐渐演变成“回归自然”。在美国文学历史上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都涌现出许多具有时代意义和政治意义的文学作品,其中,文学作品写作风格包含有唯美的和惊悚的。而这种文学作品所采用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对生态系统环境破坏的讽刺和惋惜。
2. 生态文学和灾难影片相辅相成。一是灾难影片的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态文学。其中生态文学给予灾难影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资料和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影视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涵都需要生态文学作为思想宣传基础;二是生态文学与灾难影片两者相辅相成,生态文学能够给予灾难影片创作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和思想内涵,生态文学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生态思想渗入,灾难影视作品能够不断拓展生态文学空间和领域,从而大力宣传生态文学知识和思想内涵,生态文学和灾难影片相互辅助,并完善自身的结构体系。[4]美国灾难影视作品与生态文学意识和生态文学思想互相融合,并通过高新技术科技向观众展现着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生态危机,并让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到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此外,美国灾难影片还展示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价值观念。
三、 灾难影视作品体现的人文意识和精神内涵
(一)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批判
在现在经济化时代下,虽然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人类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意识却有所下降。譬如核技术和基因工程等,这些先进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进化贡献,还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系统不可抹去的灾难性问题。由于影视作品具有信息传播的特性,灾难影片也因此而完型。通过灾难影片来展示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危害,并让人类从影片中真切感受到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生态危机,若是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相和谐,就有可能会出现电影中的生态危机以及世纪末日。
美国典型的灾难影视作品《生化危机2:启示录》中,生态危机的起源是“蜂巢”生化实验室中扩散的病毒,这些病毒不断蔓延并控制人类身体和行为,受到病毒感染的人类也会在病毒控制下而肆意杀人,从而导致社会秩序出现极为混乱的局面,人类受到病毒入侵成为吸血鬼,人性的善良已经泯灭。高新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人类为了控制病毒大范围蔓延,只能牺牲病毒感染者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命,引发灾难原因是人类还是灾难病毒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自然个体应当履行的生态责任
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个体应当自觉履行生态系统保护的责任,思考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是否给自然环境带来危害,灾难影视作品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享受,还给观众带来无限的反思,并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责任。
经典的灾难影视作品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教育意义,譬如影视作品《10.5级大地震》与《天外来菌》在结尾并没有展示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引发人类无限的深思。在影视作品中只有引爆核爆炸才能彻底阻断灾难,但是人类目前的技术难以解决灾难,如何在灾难中谋生值得人类深思。
(三)灾难影视作品中体现的自然和谐思想
灾难影视作品给人类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无限反思。国家在战争后可以快速恢复,但在自然生态危机中是难以快速恢复的。因此在面对生态系统危机应当进行不断反思,并自觉履行自然个体的责任。
美国生态灾难影视作品的主要背景是温室效应,其中较为典型的灾难影片《后天》,该电影斥资1.5亿元来构造了冰期中的地球,让人类明白在长期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和自然环境从而引发气候突变,全球暖化后温度突然降低,人类直接进入第二个冰河阶段的后果。恶劣的环境气候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纽约城正面临着死亡灾难。在影片中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和权利的建筑物在风雨中淹没和倒塌,美国自由女神像被洪水埋没于地底,代表着文明的国家图书馆也被积雪掩埋,纽约城受到冰河期的严重打击,所有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和权利力量的建筑标志都受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正在彰显着掌控生态个体的威力和主导型地位。在影视作品中所有的个体生命都无法抵抗自然破坏,任其肆意破坏,而带来这种破坏情r和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如何维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就成了人类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结语
灾难片是反映当下人们生存环境恶劣,生态意蕴的一种特殊表现载体,能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并对自身更好的在环境中生存进行反思。
就目前电影市场来说,当前美国好莱坞灾难影视作品是灾难片中的经典,影片创作内容和手法都值得电影界深入考察和学习。在影视作品单纯的只倚靠先进科学技术来营造生动的视听效果,是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目的的,应借鉴和学习美国灾难片的经验,在灾难影片中融入生态思想价值和人文意识来不断提升人类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岳丽萍.美国生态文学与美国灾难电影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4):59-62.
1、什么是文学?影视就是电影和电视剧吗?
文学是个非常广义的概念,是一个很深奥的词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预言、通话等,这些都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变现形式,都是以文字语言为工具呈现出来的,以不同的体裁表现作者内心情感和社会生活。文学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都是社会的上层学问,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文学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在地域上分类页可以分成很多文学,亚洲文学、欧洲文学、美洲文学。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在去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不能说明中国现代、中国当代文学成就平庸,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影视显得更容易理解,就是电影和电视剧的合称,拍摄、绘画出来的带有故事性的动画的也算影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影视制作产业是前景无限的商机无限的,如何很好的把影视和文学相结合,如何使文学在影视艺术中发挥最大的正能量是一门学问。
2,影视作品需要还有文学性,并尊重文学。
大家应该都看过94年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尊重原著《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应了当时三个政治集团的斗争,其中宣扬一种仁义道德、礼信忠贞的文化思想,剧中更是引用古籍中古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能把观众拉回到东汉末年,一起与曹孟德驾驭良驹宝马驰骋千里,一盏豪饮,感悟人生哲理。《千与千寻》是日本国宝动画片,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的杰作,影片大致概括了一个小女孩在一个奇特世界的冒险故事。宫崎骏带你进入一个仿佛远离了世俗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件物品仿佛都是宫崎骏亲手雕琢,富有灵性,影片一开始,小女孩的父母为了满足食欲双双变成了猪,这是宫崎骏的一种黑色幽默,也寓意这不要有贪婪之心,小女孩的纯真打动了观众,我们也要反思在现在的社会中要相信他人,影片中也映射出现代日本的环境污染问题,影片文学性非常强,宫崎骏大师在影片中埋下了很多观众值得思考的疑惑。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这是一部现代版的《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是丹麦一家大公司已故总裁的儿子,有一天他遇到了他父亲的灵魂,他父亲的灵魂告诉哈姆雷特是他的叔叔谋杀了他,得到了他的公司和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决心替父报仇,此片的背景是现代,而原著莎士比亚的小说是几个世纪之前的事情,如何做到把古代的故事挪到21世纪来表现,导演下了很大功夫,首先是尊重原著中的人物,性格拿捏得非常准,第二,这部电影运用原著台词“是生存还是毁灭”等,极力的尊重原著,使观众在现代的氛围中体会哈姆雷特的心情。说到莎士比亚不禁想起电影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影片男主角是拉昂那多,这部电影类似现代版的《哈姆雷特》,也是把几个世纪前的故事成功拉到现代,爱情主题贯穿全篇,两个年轻人不顾家族反对在一起厮混,由于家族问题,最后陆续殉情,诠释了爱情的力量。
数字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大学教学模式与教学法的革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多模态的教学方法。20世纪末期,国外教育组织NewLondonGroup提出了“多模态教学”的概念,认为借助视频,图片,声音等不同符号的多种途径,实现特殊语境下知识的传递。语言的习得得益于外界信息和意义的氛围,多模态的文本内容呈现会刺激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英美文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研读作家作品,启发学生领会文学知识,但这对普通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多模态教学的语篇范本——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得到了重视,虽然这并不能代替原著的阅读,但只要教师把握选材和使用的尺寸,坚持“忠于原作,旨在创新”的原则,最终能够提高鉴赏水平和扩大文化视野。
一、选择影视作品的原则上
一般来说,影视作品改编有三种:“强调忠实于原著的翻译式改编、细节开放改编而整体框架风格与原著一致的框架式改编,以及以原著为素材、放开手脚大胆创造的自由式改编”。作为多模块教学形式的影视欣赏,直观有力地指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中想象的社会场景和人物关系变成立体的画面,在导入部分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传统观念上,教师往往优先原汁原味的教学材料,舍弃后期改动较大的影片。因此,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贴合原作的影视作品理应受到重视,但笔者认为,另外两种素材也是具有可用性的。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群体,有着成熟独立的人格,可以让他们从多个角度来接触不同文学作品的解读。其中语言文明、发音地道纯正的,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和历史背景的作品,都有助于学生准确的理解。如果影视作品中出现不合适的内容,教师可选择利于课程的部分视频,布置阅读文学著作与影视作品对比的作业,不同时期、不同版本影视作品的比较研究如论文,影评,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原作与改编作品的差异和创新,加深学生对原著的印象,结合时代特征,发现其闪光点和局限性。例如,《傲慢与偏见》《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等文学名著,已拍摄过多年代、多版本的影视剧,基本上没有做过太多的改变,教师可直接推介给学生观看。再如华盛顿欧文的《睡谷的传说》,从首次电影版的《无头骑士》(1992),迪士尼动画版本(1958),到影片《睡谷》(1999),再到美剧《断头谷》系列,改动巨大,和原作毫无关联,教师可建议学生先参考相关论文,比如《评小说<睡谷的传说>与电影<断头谷>》,文中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故事情节上有一些改编,但与时俱进地再现了欧文原作的特点,给学生以启迪。
二、使用影视作品的方式上
大多数学生在英美文学选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晦涩难懂的生词,冗长的句子和篇幅,复杂的人物关系都会成为学习的障碍。而影视作品营造出的多模态语篇,精彩的台词对白,演员生动的表演,将这些都浓缩在镜头前,尤其是忠于原作的作品,全面地描绘出原书的精要,学生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能把握经典选段,又能掌握整本书的线索概要。很多学生还会不满足于影片,想要阅读原文,一探究竟。因此传统的文学课会组织学生观赏完整的影片,由于课程学时有限,不能过多的使用。教师可采用影视作品中的静态图片,在PPT中简单的说明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介绍作品,明确主题任务,可要求学生课余时间自行观看,完成设置的各项任务,理解名著内容的练习,还可进行角色扮演、台词配音和戏剧表演等课外活动。另外教师选定或制作图片、音频和视频片段等多模态形式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解决当堂观看全部影片耗时的问题;还可剪辑简短的视频、音频片段,在授课中或课外在线平台播放。邀请爱好或擅长多媒体技术的学生,按照布置的任务单自愿地帮助制作或拍摄视频。其中忠于原作风格的可用来做课堂教学材料,旨在创新的则可作为第二课堂的活动范本,供学生交流互动。参加活动的学生应有适当的奖励措施,调动他们的求知欲。阅读英美文学名著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扩大词汇量,了解英美文化的精华。传统的教学花费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享受作品的过程变得枯燥难懂。学生对于教室布置的选读片段偷工减料,十分被动,甚至只为考试范围做准备。结合现状,不同时期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改编或翻拍后,提供了多模态的教学形式,改变了英美文学课程的单一教学模式,起到了引导、辅助和深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钫.论电影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理由、原则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11,(5):63-66,76.
影视作品进入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有其客观的时代文化原因。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人类时刻生活在网络和媒体交织的环境中,我们的文化也日益直观化,图像化。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当代文化正在成为一种视觉文化”[1]。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美术、雕塑等艺术样式的风格特点,是时代的产物。面对这样一个传播快、覆盖广的艺术样式,传统的以印刷符号为中心的文学阅读和教学活动已受到冲击和挑战。但是,当我们立足于当前的文化语境中时,就会发现二者之间的对立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从现有的影视作品的历史来看,影视剧的发展不仅对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也为经典作品中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影视作品消解了文学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且这一消解过程是“后现代的全部精粹”[2]。那么,当我们把影视作品引进大学课堂的时候,就不能再以文化精英主义的视角对影视作品嗤之以鼻,报以不屑了。如今学生的阅读兴趣、途径和能力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传统的纸质书籍的沉重、不可重复、易破损和携带不方便相比,今天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可复制、携带轻便、可以重复使用的电子音视频阅读材料。可是,我们目前的教学活动还仍然以纸质的传统资源为主,势必会导致学生厌学,缺乏学习兴趣。但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也不能一味的依赖影视剧作文本,影视剧虽然改编自文学经典作品,但是改变过程中毕竟掺杂了导演和编剧的主观因素。并且我们传统的纸质文本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如含蓄、能激发读者想象力等。为了取得更好教学效果,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要将两种艺术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引导学生寻找异同,对比差异,评判艺术特色。因此,传统的印刷符号构成的“文本文化”,与网络、电影和电视等以图像符号构成的“影像文化”,构成了一种互动协作关系。另外,国外对影视作品引进文学课堂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有了丰硕的成果,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开始对影视作品辅助大学文学课程教学的研究,发展势头强劲。面对这样的客观环境,影视作品进入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中,是大势所趋。同时,对推动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推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
影视剧作品进入课堂,可以推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讲为主,学生缺少参与,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学习太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如果选用影视作品进行辅助教学,不但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解作品的语言和人物形象,更能改变传统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
(一)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而文学作品作为特殊的文艺样式,对其美感的阐释需要结合语言特点、人物形象刻画和情节的开展。但是,老师受自身能力和场景、性别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难免会有挂一漏万,分身乏术之感。影视作品以现代传媒技术为叙事媒介,重视画面、音响效果的呈现。影视剧词设计、场景刻画鲜活,人物形象立体,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中国现代文学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平面的,需要结合读者的想象力的积极参与才可以激活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平实,富有韵味。文学作品被编剧和导演改编后,经过演员富含艺术性的表演,使原著更加精彩感人,直观生动,富有魅力。学生们将文学原著和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进行多层次比较,首先体会到的是二者在语言上的差异。文学语言富有表现力,具有蕴藉属性,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影视语言具有直观、具体性的特点。如:在讲述小说《骆驼祥子》时分析虎妞外貌时,小说中在描述虎妞形象时说她长得“像个大黑塔”,老师在给学生分析到这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象虎妞长的到底是什么样,你可以首先确定她长得黑,再结合塔的形象可以想到她长得很高。而在电影中虎妞的扮演者是斯琴高娃,就不需要你发挥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就可以确定,“虎妞就是斯琴高娃那个样子”,很直观。通过类似的比较,学生们对原著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充实了知识,增强了表达的方式和技能。影视作品进入课堂后和教师的传统讲述结合,会产生一种视听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样,传统文学教学过程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艺术特色的归纳等枯燥的内容则变得生动有趣,如此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了传统教材内容单一的缺点,同时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二)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中最为核心的艺术样式,深受大众文化的消费性和娱乐性等特质的影响,在思想深度、厚度与艺术追求等方面大多不及原作。但是,文学经典原著所处的时代又离我们现在太久远,经典作品的思想性又很强,学生们很难理解和走进作品,先让学生观看直观、浅显的影视作品,再慢慢引导学生走进原著,循序渐进,在语言表现,人物形象彰显和情节的渲染等方面又不及影视作品。二者的结合便于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参与,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另外,正如经验所证明,比较事物之间异同点的最为直观的方法便是对比。正如接受美学理论所认为那样,文学作品中包含很多空白点需要读者去填空,文本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需要读者的参与互动来完成。导演和编剧在改编原著的时候,同时也是原著的读者,他们改编后的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原著可能的意义的一种表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一角度,去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大胆的评论,抛开传统和常规的束缚,合情合理地论述自己对原著的感受和理解。这样既深入地理解了原著的内涵,又同时感受了影视作品的魅力,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使用
同为艺术形式,文学与影视作品既彼此联系,又各自独立。影视作品进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是最为核心的议题。
(一)引领学生感受人物和主题的变化
经典原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后人物和主题如果发生变化,老师在运用的时候应该提醒学生特别注意。以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为例,改编成电影后导演增加了《明天》里的人物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和《药》里的人物阿义等人物。这种改编与原著通过对未庄的人、事和生活状况的描写来突显革命——由于没有发动群众,最终造成革命的不彻底这一主题时更具有悲剧意味。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故事情节,如阿Q谈论城里杀夏瑜等,这样就使作品的悲剧氛围更为浓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再比如电影《边城》在改编过程中为了突出了翠翠和爷爷这两个主要人物,弱化了杨马兵这个人物形象。电影里,杨马兵只出现过一次,是在大佬天保死后,他跟祖父说起二佬与翠翠。但是在小说《边城》中这个人物是很关键的,关系到每个故事情节的开展。如他以祖父好友身份告诉祖父大佬喜欢翠翠,后来又撮合傩送跟翠翠等等。这样的改编虽然突出了主要人物,但是杨马兵是翠翠爱情悲情的见证者,弱化了他的形象就使故事更加扑朔迷离,缺少了真实感。同时也就弱化了作品的悲剧意味,淡化了主题。老师在讲述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影视作品和原著之间的变化,然后引领学生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缺点,最后要分析这种变化对主题开展的作用。
(二)学会分析艺术形式上的差异
影视与文学是风格迥异的艺术样式,各自具有自身独特的叙事媒介和艺术表现形式。文学是通过语言媒介进行叙事的艺术,影视作品则是通过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叙述的表演艺术。文学按照时间顺序对事件和情感展开自由叙述,影视艺术通过演员进行表演,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时空的限制。所以,读者与受众对两种艺术进行阅读的时候产生的审美感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茅盾的《子夜》,小说中主要采用网状结构来表现,主线与副线之间是平等、交叉发展的。电视剧中只是通过吴荪甫与赵伯韬斗法这条主线来带动吴荪甫与工人的矛盾冲突。电视剧中以主线的发展来带动副线,为了表现主线,副线就需要尽量简化,这样才可以使主线鲜明突出,茅盾更为紧张激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同一思想内容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所产生不同艺术效果的问题”。例如在讲述张爱玲作品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电影技巧的运用,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很强的影像性和表现力,极大地提高了她小说的艺术层次与思想内涵。在她的《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等作品中,就使用了大量的电影语言,如蒙太奇般的场景描写——写实性的客观镜头和感受性的主观镜头之间不断地跳转。除了张爱玲以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如穆时英和刘呐鸥等人的作品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电影的影响,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此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影视作品的特点去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三)激发学生主动性,翻转课堂
为了锻炼学生的思辨分析能力,老师在播放视频之前,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讨论题,让学生观看后展开讨论。例如在组织学生看《阿Q正传》作品之前,给学生提出一个小问题如“找出小说《阿Q正传》和电影《阿Q正传》之间的异同”。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有倾向性地阅读原著和观看电影,然后进行讨论,会收到与众不同的效果。以本人的一次课堂实践为例,有些同学看完原著后对小说中王胡与阿Q两人捉虱子比赛的情节记忆深刻,但是电影中缺删掉了这一情节,把阿Q和王胡之间矛盾的产生源于王胡故意绊倒阿Q。学生认为这样改编不好,因为阿Q的性格的最大特点就是妄自尊大,即使是捉虱子、咬虱子这样无聊的事,也不能输给王胡。改成王胡用脚绊倒阿Q,更有点像王胡故意找事,而对阿Q形象的塑造就没有什么作用了。有些同学则认为电影结局改得也不好。因为原著结尾阿Q被杀之后未庄里的人对阿Q的议论几乎都是负面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突显未庄人的愚昧麻木。电影的结尾未庄人的态度与此恰恰相反,大家都认为阿Q是好样的,这样就忽略了对当时人们愚昧麻木这一主题的烘托,学生们认为这样改编实际上破坏了原著的主题。
引言
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影视资源,给予学生直观体现,将枯燥理论知识具现化,给学生直观体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引入影视教师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与历史,最终形成一种感性认识,为后期教师夯实基础。本文中主要分析影视资源在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近些年随着娱乐行业发展及技术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当代文学作品被改变成影视作品,传统文本阅读逐渐向视觉阅读过度,这种“快餐式”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流行元素。当代大学生也喜欢观看电影与电视作品,影视作品凭借唯美的视听效果、色彩感及具体任务构建,给予学生阅读。但这种情况下降低大学生对经典文学文本阅读欲望,造成普遍存在观看多、阅读少。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受到影视作品的巨大冲击。笔者课堂调研发现,部分教师整堂课自己表演,学生在观看视频或是昏昏欲睡,即便部分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但也停留在播放幻灯片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代文学课程如何因势利导引入影视元素就显得很有必要。影视资料的合理使用不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原著的阅读兴趣,最终达成提高大学生文学素质的目的。
2.影视资源在当代文学课程的应用
如何选用合适的影视资源在当代文学课程中应用,笔者综合自身经验从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2.1依据教材选择影视的资料
当代文学作品影视资料数量众多、形式多样,但如何让学生在有限课堂时间内观看更多的文学影视资料,就需要筛选合适的资料。受到利益驱使,很多当代文学作品被改变成影视作品,加上部分导演或编剧为提高收视率与票房收入肆意删减作品,造成影视作品与原著差别较大或是大相径庭,这样影视作品不但不会让学生感悟到原著精髓,还有可能误导学生。如果不加甄别与筛选,随便拿出一个影视资料会对学生产生误导,造成学生在影像世界中迷失无法返回文本。影视作品筛选过程中,选择的作品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与原著精神保持一致。比如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倾城之恋》被改变成话剧、电影及电视剧。话剧版的《倾城之恋》开场采用越狱对白,加上存在的字幕与表演不同步的情况,产生视觉与听觉错位;电视剧版本则添加了无数内容,直接将短篇小说改变成长篇小说,颠覆原著精神;电影版本的虽说演员不符合原著,但剧情、对白等大体重于原著。所以在讲述《倾城之恋》时选择电影版比较合适。影视资料作为特殊教材,教师筛选效果直接影响使用效果。
2.2讨论对比原著与影视作品
教学实践中课堂讨论环节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要求学生提前阅读文学作品。当代大学生基本为90后,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对一些具有明显时代政治色彩的当代作品无法产生共鸣。他们宁愿在各种光怪陆离的世界游离,也不愿意在红色经典激情时代中感悟生活,强迫阅读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好的影视作品会以其独特的视觉审美和音乐审美来吸引大学生,使他们因为看过影片而对原著产生兴趣,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推广,而从文学作品普及的角度来分析,影视作品的阅读在学生中推广的十分快速和简便,更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所以为有利于课堂互动环节的开展,教师可以筛选一些经典的影视资料,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影视资料观看或者文学文本阅读,使他们通过画面感受语言艺术、文学魅力,从而激发学生们回归文本阅读,对原著和影视作品进行对比,更加深刻的体会原著精神。研究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促进文学文本阅读,有效激发学生文学想象力与创造力。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节约时间,教师可以课前提出几个针对作品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从影视到原著,又从原著到影视,通过来回转化尽可能发挥自身创造才能。借助课堂讨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两者间的关系,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保证讨论方向不偏离,达成教学目标。
2.3剪辑经典片断插入教学课件
目前在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除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影视资料欣赏和课后讨论外,其实当代文学影视资源最好的利用是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插入剪辑后的经典片段。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一张张单调的幻灯片已经无法展示出抽象的概念与思想感情,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广度和深度需求,造成他们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产生厌学心理。而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刚好每个文学发展阶段几乎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影视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应的影视资源剪辑成一个个相应的片段,插入在多媒体课件中,可以根据需要自助的播放一些适合当前课程需求的影视片段,使整个课堂教授过程更加的游刃有余,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还能吸引调节课堂气氛,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帮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结语
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授课过程中并不能过分依赖。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考虑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不要局限于某种形式,也不能痰多求全,造成重点并不突出。此外引入影视资源时,选择符合作品精神的影视作品,有效传达原著精神,提高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教师提供经验借鉴,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应翃.影视资源在高校儿童文学教学中利用[J].文学教育(上),2016(10):11.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厚重的经典名著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影视作品以其生动具体的银屏幕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本质。集多种媒介的优点于一身。声图并茂、视听兼顾,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大众喜爱,尤其得到青少年朋友的青睐。影视作品不仅成为中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而且已成为日常关注追踪的热点话题。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研究利用影视作品的优势为教学服务,是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视作品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小学语文教学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必须研究影视作品对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合理引进,使之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1 利用影视作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人了较多的中外名著节选。比如小说节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空城计》、《美猴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黛玉进贾府》等,戏剧节选如《茶馆》、《开国大典》、《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等。一般来说,品读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品味语言对故事情节、人物外貌、语言、心理:矛盾冲突、环境描写有所认识与把握并体味小说的意蕴与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教师可以在文字解读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视觉性解读,即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来加深理解。比如一位教师教《雷雨》,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戏剧语言。通过品味剧中五个片段中极普通、极容易被忽略的词语“洋火、你们、汗涔涔、半晌、支票”。引导学生耐心咀嚼,精细品味,嚼出“言外之意”来。并播放了电影片段欣赏:(孙道临、秦怡主演)从周、鲁相逢到鲁烧毁支票的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影片并与课本做比较,从语言、电影形象中揣摩周朴园复杂的内心世界。另外,影视作品的直接介入还可以重现历史宏大的场景,如《开国大典》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言文。现在有大量的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有一定的文言含量,可以利用学校的电视系统播放。比如《三国演义》、《荆轲刺秦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提高文言素养。
2 利用影视作品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写作素材
影视作品作为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部分,备受学生关注。写作课可以利用影视作品这一资源,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可以把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细节的叙事技巧,以及结构的章法都可以借鉴到学生的写作教学中。比如一位教师在一次主题为《作文,用什么打动“我”的心》的作文评讲课上,通过学生的作文拟题、选材等的评析,引导学生得出:“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是作文取胜的法宝,接着播放“FLASH”音乐剧《人不能没有鸡的世界让学生讨论,这个音乐剧。在写作上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学生讨论达成共识:换个角度去观察生活、去思考问题、去表达情感。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在这“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换角度”几方面考虑,一定会打动人心。生活、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也是他们写作的重要素材,可引导学生写影视评论文章等。
3 利用影视作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影视艺术是一种语言性很强的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运用才能逐步实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走向他们所喜爱的影视作品。如确立话题,“我喜欢的电视剧”“我喜欢的剧中人”,“电影、电视给我们带来什么”,“你对影视剧中的什么最感兴趣?”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说说电影、电视的利与弊。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对话、甚至争辩。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确立话题时,应考虑到话题的价值、现实意义、难易程度等因素,这直接关系到影视的话题一定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
4 利用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好的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从而受到了以美感为前提的特殊的启迪、教育。影视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刻程度和艺术质量的好坏方面存在着优劣。像《开国大典》、《任长霞》、《亮剑》、《英雄》、《十八岁的天空》、《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都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中学生观看、欣赏、读解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比如当师生观赏电影《雷雨》后,课堂上四两拨千斤,只一句鲁侍萍的台词“你是……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教师点拨一下,学生就能从语言的巧妙中体会侍萍复杂的感情。好的影视作品是一座充满魔力的桥梁,把学生引向文学的殿堂,引向无限广阔的审美鉴赏的天地。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获取经济利益,影视作品中也充斥着厌学、出走、比阔、赌博、暴力等内容,对中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阅历尚浅,可塑性大。因此,需要教师进行正面引导。对一些格调不高的、有害的影视作品。可结合语文课进行影视欣赏指导,开设影视艺术讲座,提高对影视作品的辨别选择能力和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让他们远离庸俗浅薄的东西。
二、影视作品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消极影响
1 文字想象的退场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一位教师在教鲁迅的《药》中“茶馆谈药”一节,剪辑了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黑白影片《药》的相对应部分,课前播放了电影《药》中与课文第一部分对应的片段。学生扮演角色、说台词,课堂很热闹。课后这位教师进行了反思:“热热闹闹的背后是思考的冷冷清清,课堂活跃的下面是智力的低幼和倒退。鲁迅先生已经用文字给我们真实深刻地再现了生活,这说明了文字本身的魅力,再还原回去,真是不折不扣的倒退”。文学语言本身形象生动,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它所提供的想象空间要远远比直观的影视广阔得多,丰富得多。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产生丰富多样的理解,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方式,对学生个体的审美能力和行为个性的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在播放电影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兴趣盎然,但学生的兴趣仅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他们的阅读兴趣还没有真正地调动起来,在文字面前没有形成对文 字的感觉,即语感并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有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还未让学生品读文本,就用影视作品来全部代替学生对语文的独特体验,将这种无形的想象转化为有形的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造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单一化。因此,展示影视作品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
2 人文性的缺失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部分影视作品不忠实于原著,给学生正确的解读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影视作品《雷雨》,导演在排演《雷雨》时删去了序幕和尾声。序幕是十年后的周公馆成了教堂医院,老态龙钟的周朴园来教堂医院看望两个疯女人一繁漪和侍萍,彼此都没有话。借两个修女之口,交代出这里十年前的故事。尾声写十年后钟声悠悠,大弥撒的音乐阵阵。周朴园在圣经声中作着无言的忏悔。整个故事放在这样一个忏悔的格局内。是有深意的。周没死。也没疯,活在深深的忏悔里,只有活着的人才是最痛苦的,突出了人物的悲剧色彩。作家曾经为此感到深深的遗憾,他认为最能体现自己创作主旨的是序幕和尾声,序幕和尾声被删掉以后,就导致了后来人们仅仅从社会学、政治学的层面来理解文学作品。于是《雷雨》的人文特征被遮蔽了,它成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形象读本。
三、教师要适时适度用好影视作品资源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对影视作品的适时适度的利用,将会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既要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又要讲究相应的策略方法。
1 取其精华合理利用
面对着良莠不齐的影视作品,教师不能抱着拿来就用的心理,要有鉴别、筛选的能力。选择学生关注较多的、普遍喜爱的作品,所选的影视资源必须符合教学的要求,与学生的经验契合,才能引导他们采用审美批判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来审视作品。如2005年江西高考话题作文“脸”。面对这个题目,你会联想到哪些材料呢?可引导学生结合影视作品《任长霞》、《西游记》等,体会孙悟空嫉恶如仇的脸,任长霞对百姓柔情似水、嘘寒问暖的脸。对邪恶势力拍案而起、铁面无私的脸等。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写作必须做好材料与题目的和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