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课程培训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1 10:01: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络技术课程培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网络技术课程培训

篇(1)

众所周知,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旨在为社会提供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及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渐渐显露出不足,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中职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对学生专业素质及能力进行培养的重点课程,但是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效果不太理想。

1、重视程度不足

从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其主要宗旨在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的综合型专业技能人才。但就现阶段的教学实际来说,学生对自身的定位并不明确,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材更新滞后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日新月异,并且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就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材内容来说,虽然基础技术层面的内容较为完善,如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的介绍、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以及局域网组网技术等,但是一些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涌现,例如云计算、物联网、Windows7系统的普及等,相对而言,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更新滞后。

3、教学手法单一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项注重实践的课程,但是在基础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基本上采用的都是理论教学,如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网络体系结构的介绍以及各种网络软硬件的认识等,在枯燥的理论教学中,难以激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多数使用单一的步骤演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强。

结合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对课程教学进行重新定位,改革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手法,是目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的必然选择。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上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结合该课程标准、时展趋势和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等方面提出以下三项具体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新进行课程定位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及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一标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空泛的解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学生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思想观念的变化,都对这一标准发起了质疑:什么程度才算是扎实掌握了技术基础,怎么样的应用水平才算高,综合型人才具体指什么等等问题成为中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关注的重点。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开展的现状,结合时展背景,要想提高现阶段教学质量和效果,改革的第一步需要对课程重新定位:首先,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结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了解目前相关行业、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必备基础知识的范围,让学生在吸取知识的过程中,分清轻重缓急;其次,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明确今后自身的定位,比如是硬件维护还是网站建设与管理方向,或是技术服务方向等,只有在学生对自身发展方向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激发他们对课程教学的无限兴趣;最后,还应明确“综合”发展的实际含义。新时期综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水准、具备较高行业素质、具有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相应的,新时期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宗旨中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网络技术基础的综合型人才”也应从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入手,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的基础上,贯穿素质及能力教育。

2、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基准,合理设计教材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素,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教材设计是否合理。从现阶段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材设计来看,虽然基础知识环节较为全面,但是对时展过程中许多新技术的更新滞后,不利于学生掌握业界的发展现实,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从学生角度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效率不断提高,教材对他们的吸引程度直线下滑。基于此,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还应着手于教材的设计,明确课程对人才的培养方向和技能目标,熟悉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及时将新的网络技术或案例加入到相应的技术变革中去,结合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抓取当下行业中一些敏感、高频的概念或大家关注的技术焦点进行深度的剖析,正确引导学生了解新技术背后的专业内涵,进一步树立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手法

除了课程定位以及改革教材内容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对教学手法进行创新。在以往的教学中,针对概念性的知识及内容,一般采用的都是理论传授法,例如就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来说,教师通常会对OSI模型各层的基本内容进行详尽的介绍,但也仅停留在抽象的“介绍”层面,学生很难在大脑里形成立体的认识。基于此,建议今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丰富有趣的课件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能主动接受知识;采用微课的方式对教学中重点、难点或疑点内容进行突破;通过实物展示、仿真模拟、实验操作等方式,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教师需要不断跟踪网络技术发展最新动态,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及时将新技术引入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立体的讲解;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结合技能考核进行教学,实现学生阶梯式地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中职生就业前的职业准备教育,衡量中职生职业水平的标准应该是毕业生能否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但实际情况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中职毕业生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培训,存在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缺乏网络技术的实践知识和职业技能,不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等种种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需要教师不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不断致力于培养社会需求的较高职业素质、较强实践能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让学生毕业后就能较快的适应相关行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谭杰. 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的“三新”[J]. 中小学电教(下),2012,10:44

[2]韦柬.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1:157

[3]陈志萍. 中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优化分析[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9:263+265

篇(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52-02

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和出版的依据,也是职业教育教学必须达到的质量标准。在教材开发之前,应组织相关行业专家、课程专家及骨干教师对该课程所包含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并参照教学目标、职业资格认证的相关要求和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来确定教材的内容及组织形式。

Cisco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与理论深度。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系统集成、网络管理员岗位所必需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配置、管理与维护、网络组建等技能,是一门面向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类课程。根据Cisco网络技术课程的定位,其相应的教材主要用作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因此,在校本教材编写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要让学生“便于学”、“学中做”,而不能首先考虑教师“便于教”。本文以Cisco网络技术课程教材为例,探索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校本教材编写。

一、教材目标

(一)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巩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常用路由协议RIP、OSPF等的工作原理,掌握无线网络技术,掌握VLAN、STP的工作原理,明确它们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

(二)技能目标。在网络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中,需要具备网络规划、网络组建、网络管理与维护的技能。Cisco网络技术课程承担利用网络设备互连网络的训练任务,具体讲需要具备以下职业技能:(1)Cisco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无线路由器、无线交换机、无线AP)的基本配置能力。(2)利用Cisco交换机构建交换网络的能力。(3)利用Cisco路由器构建路由网络的能力。(4)构建广域网互连的能力。(5)构建无线网络的能力。(6)利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实现网络安全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的编排

(一)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作依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为系统集成技术员岗位、网络管理员岗位、网络产品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岗位、网站建设管理与维护岗位、网络编程岗位等。我们通过大量调研工作总结出与本课程有关的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并以此组织教学内容。网络专业典型的职业岗位是网络管理员,该岗位有四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其中Cisco网络技术课程对应的是网络互联技术工作任务。

教材内容要体现出针对性、适用性、职业性。在内容的选取上,打破原来知识系统的分类,根据课程对应的岗位技能来选取,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功能导向”为思路,对网络互联技术岗位职业技能进行模块划分,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个技能训练任务,每个模块、每个任务与岗位技能相对应,以功能为目标,避免过深的理论,强调培养学生在功能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材内容的组织上看,要考虑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为线索组织教材内容。

(二)依据岗位工作过程设置项目和子任务。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加强与岗位工作过程的结合,每个项目对应一个教学模块,每个子任务实现一项或几项基本职业技能。项目与项目之间,任务与任务之间在内容编排上既遵循网络互联岗位任务的职业技能要求,又遵循知识的逻辑顺序,还要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组织的便捷性等因素。

在课程教学模式上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主讲教师在整个任务教学过程中承担任务指导作用,学生是完成任务的主体,这样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全书可以分为若干个大的实践项目,每个项目下面有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的结构是:任务目标、任务描述、支撑知识、任务实现步骤、任务总结和课后训练。首先给出任务的目标,再对该任务进行简要描述,并以“支撑知识”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然后是任务的具体实现步骤并对整个任务进行一个小结。最后,为了加强学习效果,为每个任务配备若干道习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校企合作的教材编写团队

在进行课程教学与建设时,要组织一个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这个团队中不仅有专兼职教师,还要有企业技术人员,要保持教学团队成员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专兼职比例合理,“双师型”教师多,教学队伍稳定。

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要组织一个合适的团队,这样才能编写出较高水平的实用教材。该团队是由多年从事Cisco网络技术教学的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Cisco培训的社会培训机构讲师、网络中心负责人等组成。教材编写完成后,由教授、工程师、学生一起从不同角度,全方面地对教材进行审稿。

四、融入现代教学技术的立体化教材建设

在进行课程教学时要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达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材建设也要相应实施立体化教材,提高教学效果。常用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有:

(一)利用课程网站指导学生学习。Cisco网络技术课程教材要提供所有与课程有关的学习资料,如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PPT课件、习题库等,在网站上公布,供学生学习。

(二)教材要包含利用虚拟仿真环境的操作指导。虚实结合的实训环境是教学的趋势,教材既要有先进的网络实训室进行真实的实训的指导,同时又要有虚拟仿真实训环境的构建指南,为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向学生推荐优秀专业网站。在编写教材的同时要考虑到配套相应的实训指导书、PPT课件、习题集等辅助资料并公布于课程网站。为了便于学生的自学,在教材附录中可以介绍两个最常用的Cisco路由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是由Cisco公司的一款Cisco设备模拟器,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网络模拟环境。另一个是Cisco,它是一个集成环境,功能强大,几乎能够模拟所有的常用网络实验,而且是图形化界面,可以实现可视化操作。有效地构造立体化教材可为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打造体现最新技术的校本特色

篇(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1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定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中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信息安全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门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基础、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Internet接入与网络应用服务配置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相关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掌握OSI/RM和TCP/IP参考模型、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掌握各种常用的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基本配置、掌握常用网络服务器的配置、掌握一定的Internet接入技术及简单的网络安全知识。

如何让学生掌握既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重要概念和基本原理、又可以将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相结合,这一直是本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才能够培养出能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从事网络设计与规划、组建、应用、简单管理与维护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特点及现状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操作性、技术性,涉及的内容、范围非常广,而且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其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定义和技术原理,所学的内容抽象、空洞,难以理解,加之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普遍比较差,因此,如何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体现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成为了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主要以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网络体系结构等原理为主,教学方法也以教师讲授为主,虽然课堂上老师通过幻灯片、动画、视频等工具对一些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概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但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缺少感性认识,对于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的培训,训练较少,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普遍低下,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网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3《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改革措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十分迅猛,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速度较快,很多职业院校没有积极地应对知识体系结构的变化,并且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也较为落后,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了解,难以在教学过程中解决当前实际问题,致使教学效果难以满足社会的真实需求。为此,我们一起来探讨下对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

3.1改革教学内容

(1)优化课程内容。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要目标,因此这门课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技能。其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高职教学的特点,采用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规划。为此,我们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以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为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纳入工作任务,以构建校园网过程来组织设置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根据构建校园网中的工作过程,把实践内容分散、细化,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各模块相对独立,构成项目实训子任务,如表1。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自由调整或重新组合,这样可以实现按需组建的实训项目,增加实训任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更新老旧过时的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概念、新应用不断涌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新教学大纲简化了中继器和集线器等设备工作原理的讲解,淘汰了老旧过时的X.25、帧中继等内容,增加了先进的IPv6、云计算、万兆位以太网技术等内容,删除了电话接入、ISDN接入等内容,增加了光纤到大楼、光纤到户,三网及四网融合技术以及路由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内容。

(3)改革实践教学。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为了更加有效地实施实训任务,在实践教学中必须以能力培养为主。为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我们对每一个学习任务都按照实训目的、工作情境、实训要求、相关知识点讲解、实训设备、实训拓扑图、实训步骤、注意事项等环节来组织实施,真正做到从实际网络应用出发,使每个项目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另外,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还提升实践环节在专业教育教学中的比重,将实践课时总量调整为总课时的50%以上。课程结束后,我们还安排了一周课程设计(课时为30学时)。课程设计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进行一次较全面的综合训练。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OSI七层模型、TCP/IP模型的各层功能和设计思想的理解,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设计和IP地址的分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1)改革理论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我们推行“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习题训练法”等各种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再是理论加理论的授课模式,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每一种应用的讲解都是从“为何需要(Why)”过渡到“技术原理(principle)”,然后“怎样实现(how)”这三个方面加以阐述,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课件中大量引入动画、动态视频、实际操作演示等多种形式,使抽象的信息形象化,可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引起兴趣。还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和其他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建立网络课程,提供课件、授课录像以及试题库,使课程教学得以延伸。

(2)改革实践教学手段。为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部分我们分别采用了当前最流行的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仿真软件、VMware虚拟机构建Server 2008和真实的网络配置三种方式。对局域网组网、交换机、路由器技术、广域网技术及各种网络协议部分我们使用思科公司推出的Packet Tracer模拟网络运行软件进行实验,Packet Tracer可以模拟完成网络中各种设备的配置,而且在配置之后能够将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对各种服务器的配置部分, 我们使用虚拟机软件VMware,VMware能够支持在一台主机中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随意修改虚拟机的设置,而不用担心对自己主机造成破坏,这有效地解决了直接使用物理主机反复配置、反复重启所带来的系统损耗问题。对设置主机IP地址、共享资源等部分我们采用真实的网络配置。

(3)改革师生交流方式。课堂之外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网络空间,开展教学管理。课程开始前,我们把课程大纲、选用教材、教学资源等上传到个人空间中,供学生浏览和查阅。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制作每堂课程的空间课程教案,使之成为教学实施程序和操作方案,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空间完成旧课复习、预习新课,巩固所学,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点评作业、展示优秀作业、课后辅导及答疑等工作。教师空间的使用使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变得更为有效和便捷。

3.3改革考核模式

考试的组织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做法,而是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办法。改革后的期末考试除了进行理论笔试(占50%)外,还要进行实践操作考核(占30%),还将平时作业、课堂练习和实训作业递交情况也要纳入总分(占20%)。迫使学生不得不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践。

4结语 (下转第185页)(上接第52页)

通过本课程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类型、常用的网络协议、主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了较清晰的概念,初步掌握了以TCP/IP协议簇为主的网络协议,初步培养了学生局域网上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了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唐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2(34).

篇(4)

面对中国网络技术人才技能水平低和就业难的问题,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中心和清华万博联合推出的名为“1+6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清华万博网络的调查显示,目前,计算机软件开发、编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公共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的重视,而网管人才的培养却是一个空白,而这方面人才的社会需求量相当大。

所谓“1+6培训”即:在一个网络平台上进行六类基础网络技术课程培训,六类课程包括:网络技术设备、网络操作系统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数据技术和WEB应用开发技术。去年7月,该项目已经在北京、广州、南京、福州、沈阳等十个城市率先实施,市场反应热烈,培训学员达八千余名,预计今年全国接受培训人员将达一万名以上。对于培训合格者,将由两家合作单位共同颁发统一证书。 近年国内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开展软件技术人才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成为新的社会热点。但是,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就业问题却被大大忽视。目前,网络技术人才的大量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篇(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各个层面中逐渐渗透网络技术,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工作习惯,市场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各学校不断加大对学生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有助于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技工院校不断提升对学生主体的重视度,打破常规模式限制,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1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现状

1.1技工院校学生基础薄弱

技工院校生源主要为没有考上高中或高中肄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尤其是当前高中不断扩招,直接冲击到技工院校学校招生,使得生源质量不断下降。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逻辑性与思维性较强,对技校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加之大部分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薄弱,缺少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兴趣。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应当培养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但实际中普遍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的情况,使得部分学生觉得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没有作用,日常学习过程中缺少学习兴趣与信心,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1.2教学模式相对陈旧

部分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缺少创新精神。部分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自身缺少教学和实践经验,无法正确认识技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存在恐惧心理,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依据教材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堂上主要以老师为主而往往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要求教学课程应该由以老师为主体改为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需要学生进行灵活的思维活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教材内容过于老旧,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

1.3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技工院校教育与高中不同的是它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即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因此,实践能力对与技工校院校来说非常重要。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却与专业学科不同,它没有很强的指导性,课本教材中也没有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部分教师在讲课时也没有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往往是以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为目的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此外,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往往还需要有相关的设备和仪器的支持,而我国目前由于一些学校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及缺乏相关的财力来支持购置相关的教学设备,从而造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影响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

2提高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有效性

2.1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小组合作方式

技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学生情况,包括成绩、兴趣、爱好及性格等内容,并结合这些内容将学生划分成数量相等的学习小组,保证小组学生在学习方面一致,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逐步培养学习信心,达成提升技校生职业素养的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小组通常由4人构成,教师选择1名成绩优秀学生、2名成绩中等及1名学习差的学生,这样可以均衡各个小组之间的能力,保证小组合作方法的实施效果。同时,由教师指定小组长,一般由学优者担当,避免出现组内学生不服气的情况。教师对室内重新布局,将课桌椅摆成圈状,这样小组之间更容易讨论交流,教师也能观察学生的表现,提升师生沟通的效率,形成良好的小组学习的氛围。技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时,要求教师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一步步向着目标前进,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结合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如,学习时引入积分制,只有学习小组整体完成任务后才能得到学分。这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种体验与挑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2联系工作实际,搭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对市场计算机网络相关各类企业进行调研后,可以发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对接的岗位有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页设计制作师等其他相关的岗位。而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能够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借力实践教学提升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强的学生往往能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更好地融入岗位工作的过程中。从而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人职业的发展。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运用过程来看,在工作中,只有专业技能融合性对接岗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而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能帮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更全面的认识。所以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体系变得尤为重要。(1)拓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结合技工院校特点构建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而形成系列化、工程化及应用化的格局。实践教学时引入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形成课内外、校内外及产学研的‘三结合’教学体系。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学生学习、实训及竞赛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2)优化实践教学机制。结合时代需求设置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与管理制度,并对实训条件进行优化,解决之前存在的实践重视度不足、师资队伍不合理及实践设施陈旧等问题。同时,做好实践教材编辑工作,强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规划,鼓励教师编写实践教材,必要时可以组织个人或团队共同编写教材与电子教案。(3)融入职业资格认证。具体操作中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其中,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经过职业资格认证方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扩大学生就业渠道与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目的。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就有公信力的职业资格认证,尽量选择具有社会认可度,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4)多种实践考核方式。只有有效地构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才能够更好地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课的教学。通过有效地考核,老师可以得知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掌握情况,并全方位地考查自身的职业技能。在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环节,企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来有效地评定。学校可以根据这些考查的结果,给学生在毕业时进行个性化的工作岗位的就业推荐,同时也可激发技校学生对实验课教学的认真程度,促使学生们对实验课的学习更加认真。

2.3创新教学理念,深化学生理论知识

想要让学生们真正静下心来进行计算机学习,就要让学生们从根本上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的重要性,想要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们需要尽最大的努力鼓励学生们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技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市场调研,并为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竞争力提供帮助。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增加一定的指导性课程,让学生积极规划职业生涯,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不断积累学生的经验。实践能力是学生展示在社会和工作中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不断实习、实训的方式将相应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就需要学校摒弃传统的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课程设置,积极与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构建工学结合实践平台,为学生的实习和实践学习提供机会。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并积极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完成,及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2.4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创新教学评价模式

篇(6)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地发展和壮大,社会各个层面都与它形成了密切的联系。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互相结合共同产生的,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必须积极配合人力市场做出导向,不仅要培养积极优秀的学生分子,同时还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能够满足各方面需求的全能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一门必修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的使用,更好地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这是高校教育必须始终把握的问题。

1 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保持与时俱进的步伐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壮大,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教学内容要想更好地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需求,必须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更进,确保与时俱进的步伐。计算机网络技术涉及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学生网络系统的管理、区域网络、广域网的覆盖、整个网络系统的管理、网络相关软件的应用等等。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发生了更新换代的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保证与时俱进,确保教学内容的改革,保证与时代的步伐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教学需要,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全能型人才的需要。

2 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发展独特的教学特色

专业教学的明显特征主要表现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重要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课程中,要把握住教师所发挥的主导性作用,同时也不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学生个人的计算机基础的不平等性的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又要更好地为基础扎实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的进步。因材施教始终是教学理念最应该坚持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让两者达到更好的统一。当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引导,但是这种引导作用对学生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把学生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同时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思考能力。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的指导,教师要循循善诱,帮助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不仅要针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强调“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所谓“精讲”指的是将课本上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要点进行解析,通过使用各种方法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谓“多练”,指的是对学生开展驱动式的教学。如果要构建一个网络工程,那么应当根据各类模块的性能进行分类组合,然后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任务的操作中来,例如:校园网络的建立模式。通过进行分组,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际的操作中,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操作技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操作中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网络技术是实用性超强的技术,通过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项目的操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加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标准。

4 丰富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是现代大学教学广泛使用的技术,网络技术课程中的网络拓扑图、项目实例图、具体操作过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使用多媒体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演示,避免板书单调、枯燥、抽象等缺点,使得理论知识有情有景,更容易被理解,有利于渲染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采用多媒体平台的展示方法,让学生能够同步的感受教学过程,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更有互动,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加强实践操作方面的教学指导。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配合上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实训室,然后再融入理论知识的讲解。当前我院已经为学生提供了独立的网络实验室、网络实训中心等设备,不既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能够允许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演练,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技巧实践过程中。

开创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学校提供的实验实训室仅仅只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而如果想要真正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只有通过企业。学校和企业通过签订相关的合约,使得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学生提供人才,既能够让学生得到锻炼,同时也满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促进双方之间的共赢。“分段式”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方法。所谓分段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前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中期到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能够更好地将前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中期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差异性。在后期,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差异进行总结和反馈,通过后期的总结认识自身的不足。这样的过程就是“学习—生产—再学习”的分阶段式的教学方式。

5 结束语

开展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目的,主要就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性的技能,让学生更好地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难题。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开展理论知识课程的讲解,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灵活的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

参考文献:

[1]宁跃飞,李艳萍.高职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风,2010(19).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09-02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尤其是Internet的普及和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已成为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技术课程之一,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涉及面广、内容抽象,且理论性强,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定义和协议,学生总体感觉所学内容抽象、空洞,加之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普遍较差,因此,如何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教学成为我们每个担任该门课程的老师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知识体系结构陈旧。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阐述,比如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体系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原理,对网络硬件设备和软件产品仅涉及纯理论的知识,而对于网络应用也只介绍工作原理、使用的协议等枯燥难懂的内容,具体的应用知识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过感到枯燥、乏味、抽象,从而降低了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也很难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另外,网络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在教学中很多新技术并不能及时地出现在教学内容中。同时部分教师对网络新知识、新设备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也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较新的网络知识和软件。

2.教学方法陈旧。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信息的输入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记忆者。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学生始终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导致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薄弱,降低学习兴趣与热情,也阻断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创造,使得授课平淡、乏味,从而大大降低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3.实践环节缺乏。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网络技术的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实验教学内容设计过于简单,如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网线制作、Internet应用、网页制作等,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知识点或重点内容,并不能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所学和所用脱节。而且大多数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设备严重不足,也是造成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不足,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的一个因素。

4.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并不是讲授一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但我们需要利用考核来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种好的考核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更有利于对教学效果进行公正的评价。然而,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大多仍以期末考试的笔试试卷成绩结合简单的平时成绩来评定学生成绩,该方式缺乏对知识实际运用与实践能力的考核,无法全面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丰富教学内容。进行良好教学的先决条件是有适合学生的教材,然而大多数学校所选教材陈旧,没有紧跟市场需求。因此,选择教材可根据学生的专业要求、课时限制,有目的、针对性的选择,既可满足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要求,又可掌握在实际中的应用。且教材上的知识都是成熟的理论,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随时补充相关最新的内容,如CDMA技术、蓝牙技术等。同时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可采取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采取教师走出去的方式随时掌握行业最新的研究动态与成果,并将其结合到教学内容中,以满足学生获取最新知识的需求。

2.创新教学方法。要想让学生对网络课程感兴趣并能更好地学好它,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电子课件、视频展示等。如数据在OSI七层模型中传输的过程、令牌环工作原理、三种交换技术等通过动画演示,可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2)比较教学法。将一些复杂、抽象、难理解的问题,用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进行比喻描述,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计算机网络中一些重要、抽象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TCP和UDP时,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可靠服务,什么是不可靠服务,可用人们邮寄挂号信和平信来进行类比等。(3)拓展课堂教学。将实验室、校园网作为传统课堂的延伸,在课堂教学之外,增加实物教学和现场教学模式。如在讲解局域网组网时,可将学生带到实验室,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网络组网设备实物。(4)参与教学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你教我学”的被动方式,教师可采用主题讨论和角色变换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置几个教学主题,让学生进行自学,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讲解,教师主要组织现场点评和讨论。积极有效的参与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自学能力。

3.注重实验教学。对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任务,在实验前,要求学生提交预习报告。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摒弃手把式教学方式,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实验环节的具体实施中,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编写校本实验教材,或制作出实验多媒体视频演示课件,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实验。

4.改革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核要实行全方位绩效考核,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从课内到课外;开课之初,应公布课程考核方法,避免学生平时不学,期末突击,为考试而学;考核内容上,要坚持以知识的应用、技能掌握为主;可沿用传统的试卷考核与实践相结合,摒弃一次考试下定论的不科学做法;课程的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试卷成绩、实验成绩构成,平时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课上回答问题、作业完成情况、课后思考题、出勤率,实验考核包括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创新能力、实验报告,试卷考核主要是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和简单的应用能力等。总之,要改变单一指标评价学习效果的方式,树立全面考核的思想,固件考核方式多样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融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理论教学,但也不能脱离实际应用,理论与实践要紧密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跟踪最新成果,改革教学方法和优化实验内容,同时建设必要的教学条件和实践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蔺婧娜.《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学浅谈[J].网络安全,2010,(3):45-46.

[2]陈良海.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众科技,2009,(10):199-200.

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93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越来越重要,新时代对“文盲”的判定已经不是不识字,而是不懂电脑技术。但在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反而对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不重视,部分学校一周只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有的学校甚至将信息技术课改成其他课程。另外不少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他们的水平有限,对学生的疑问难以解决,教学质量不高。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为重要的阶段,而学校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学生从初中毕业之后只懂得计算机的简单操作,而不懂得其他的操作,正是因为当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者、老师都对信息技术教育进行了探讨,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总结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课时被其他学科占用

社会的发展逐渐加快,网络技术的运用与普及已经是一个大趋势,对学生在学校的信息技术学习也理应重视,不让学生在从学校毕业之后对计算机、互联网一窍不通。当前我国初中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实际上信息技术课只是一个摆设,很多老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不够重视,甚至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计算机老师。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忽视,各学科教师开始“分割”信息技术的课时,一周只有一个课时的信息技术课被其他学科霸占,学生唯有的一周一次学习信息技术的机会也从此丧失。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上逐渐成为热门,计算机更是成了很多人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引起学校、老师的重视。

(二)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化,不能解决学生的部分问题

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不足,导致了很多学校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老师,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信息技术老师,当然,很多老师也可以进行信息技术的简单教学,但无论如何不能完全代替专业的信息技术老师。对于教材上的部分内容,兼职的老师未必懂,而一旦有聪明好学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兼职的老师却无法用专业的知识进行回答。一方面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的老师都不懂,自己也就不必认真学;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普及程度较高,学生无法在学校学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在离开学校之后这部分学生在必须要运用计算机来处理一些问题时就会陷入两难,首先是计算机技术一窍不通,其次是部分工作必须在计算机上完成。

(三)师生缺乏交流

俗话讲“三人行必有我师”,尤其对于一门技术而言,“艺高者为师”,部分学生可能在家庭里就学过相关知识,也不乏信息技术方面极有天赋的学生,所以并不是由老师来进行讲课,老师就全部都懂,很多知识点可能学生掌握得更深刻,从而就有更必要在教学中进行师生交流。但在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不知道和学生接触,或者是不愿意和学生接触,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再加上信息技术课本来就少,老师上了一学期的课不认识班上的学生的现象十分常见,老师无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是埋头教书,却不管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或是能否听懂。

二、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建议

(一)重视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增加课时

在当前初中教学中,应试观念还很重,对于考试的科目,老师自然认为是重点内容,而信息技术却没有纳入中考和高考计划中,所以信息技术也就变成了学生的一种课外兴趣。这就需要学校能够改变这种看法,在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的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信息技术的课时。如果不能确保增加课时,也要能保证每节信息技术课都由信息技术老师来教授,而不是将信息技术课沦为其他学科的自习课。在大部分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信息技术课程都处在边缘位置,很少被学校、老师重视,在新世纪人们对于文盲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即不会使用计算机的才是文盲,这也从侧面表明了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在从学校毕业后不会制作表格、不会制作PPT,更有甚者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不太懂。这不能认为是学生学习不认真,这是教育的失衡导致了学校对信息技术的不重视,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二)培养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队伍专业化不足将会制约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即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学校也相对比较重视信息技术课,但缺乏专业的老师,教学效果不佳,教学效率无法提升。所以就有必要培养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这样对于学生的教学和学校的互联网管理都有一定的帮助。而对于非专业的或是专业程度不高的老师,学校可以采取比较宽松的处理方式,即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使信息技术教师的的教学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三)师生互相交流,平等相处

篇(9)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的一门新技术,也可以说是一门“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着科学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全社会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技术更是发展迅猛,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不过几十年光阴,它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信息技术已经普及了全球,深入千万家,就算以前那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现在离“京城”也很近了,随时能收听、观看“皇帝”“大臣”们在“皇宫”的“一举一动”。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力量。

而学校里开展信息技术课,换种说法就是“电脑课”,是教授学生学习和使用电脑对信息进行传递、存储、处理等的一门课程。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教学设备是电脑。信息技术课的开展可以在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进行,对于理论知识也可以在普通教室里进行授课。然而在农村,多数学校不完全具备这些功能室。虽然《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已经将信息技术列入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十一五”期间国家也为各乡级以上学校配置了部分电脑及其它设备,但在农村要想很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还是很难的。

单独从教学设备方面来说,乡级以上学校配置了30台学生电脑,一个多媒体教室,用于给学生的日常授课。在农村多数班级为大班,就算两人用一台电脑都还有学生没有电脑可看,别说动手操作。若是分期上课,或者在多媒体教室上,那以一个上千人的学校来说,何时才能轮到“我”摸一下电脑啊!正因如此,很多学生对电脑本是很感兴趣,也许也是有学习的天赋,但这样的客观因素迫使他(她)放弃学习电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主科上,很多的电脑高手就这样“夭折”了。而乡级以下的村点小学,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电脑,也不知它长什么样,或许在电视上见过,但那也只是像做梦一般。

教学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十一五”初期配置的电脑已经老化,特别是显示器多数被磁化,有些甚至根本无法显示(即已经坏)了,然而农村学校没有多少资金来维修这些设备。再加上最近电脑软件更新特快,而且软件对硬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用2005年出厂的电脑,配置一般的运行起来也像蜗牛一般。这样的电脑别说是给学生用来学习画图、制作动画等等这些大型软件了,就是运行办公软件也很是浪费时间。

从教学模式方面来看,信息技术课程本应该是采用自主探究为主,合作学习为辅,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和一些操作方法与技巧。然而,由于教学设备方面的原因,在农村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还是以老的教学模式来给学生“灌输”知识,而且多数是在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上课。从现在所用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来看,学生操作占大部份时间,如果学生没有自己动手操实践的机会,看老师或同学操作就似看“天书”一般。

网络技术也是信息技术的一方面,网络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同时也推动了时代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等等。网络技术进入农村学校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学生学习和使用网络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份,但农村的网络不如城市,只能用电信的电话线上网,对于昂贵的高速光纤上网则是望尘莫及,对于无线上网,那更是纸上谈兵。所以在农村开展信息技术网络课时,教师只能传授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只能在小小的局域网内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学生想看看局域网外的世界则要等两三分钟才能见到一个画面。

虽然国家把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了中小学必修课程,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校依然“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把信息技术课程推到了副科的队列。特别是在农村,信息技术课程很难得到正常的开展,“借”给主科的教师用,学生毕业后再“还”。而且学校在定教材时,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知道国家是否编有两套信息技术课程,一套用于城市的学生,另一套用于农村的学生。现在农村学校所用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对于农村学校根本不适用,特别是农村中学。有些学生小学时根本就没有见过电脑,对于开关机还不清楚的初一学生就要学习画图,他们连鼠标怎么拿都还没清楚呢。

通过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发现了以上的问题,同时也想到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不知道是否适用,在此仅以浅谈,发表个人看法。

一、学校重视信息技术课,以真正的主科对待

只有学校重视了,教师才有信心,学生才放心,家长才安心。以往信息技术课多数是教师满堂灌,或者学生满堂玩,没有为培养全新的信息技术人才打基础,给学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信息技术课就是到电脑室打游戏或者上网聊天、还可以看NBA呢。

二、引入新教师,以专业知识与专业精神授课

农村中小学确实缺乏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师是数学、语文、英语、物理等专业的,通过几天的培训就挂上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名号。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从专业的信息技术学校毕业,若为教育专业的则更好!

三、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一个人的素质包含很多,信息技术能力也是其中之一。学生学习了,得到后是学生自己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模式则决定着学生是否用心去学习,也关乎学生学习成果。

四、更新和补充教学设备,为基础教育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能力很强的课程,没有相关的教学环境,将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更无法学到相应的知识。为保证农村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开展,国家应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电教室,多媒体教室,完善相关信息技术教学设施、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平台。同时也是为基础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为21世纪新型的信息技术人才打下基础。

篇(10)

为了满足全社会对网络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不少高校均成立了网络工程专业,但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的专业课程计划及教学方案,也没有系统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本文从专业建设的实际出发,多角度探讨了厂校合作形式的网络技术学院对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1 网络厂商在网络技术、教育培训和发展趋势上有着非同一般的优势

目前,网络厂商作为网络互联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网络领域中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神州数码为例,该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培训、教学积累与经验总结,形成了一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培训模式。同时依托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严格的教学标准以及真实的网络环境,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全国三十多家授权中心,数十家网络技术学院的大型培训中心,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具有专业水准的各级网络人才十万余名。

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厂商在网络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体系以及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而这些优势对网络工程新专业建设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厂校合作培训认证可以提高师资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当前各厂商的网络大学(或培训中心)都具有完善的师资培养计划,对于每一个签约的网络技术学院,该机构都会为其培养网络学院授课讲师。讲师的培训过程包括网络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授课技巧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目前厂商尤其重视网络学院讲师授课体系和技巧上的培训,同时要求网络学院讲师要成为为人师表、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操作熟练的综合人才,而不单单是公司里普通的网络产品调试人员。在培训结束后,所有讲师都会经过严格的ATA全国统考、调试考核、授课考核,只有所有的考核都获得通过,才能获得讲师资格证书,方可为学生讲课,以此充分保证了网络讲师的质量。

因此,教师通过厂校合作中接受的各级讲师培训,可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开阔自己的技术和管理眼界,同时授课技巧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众所周知,师资的质量水平对一个专业的建设而言,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3 改革课程体系,突出以学校教学大纲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新思路

在厂校合作开办网络学院过程中,双方可依照技术教育随需而动的方针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通过开展社会调研,针对社会需求开发课程,设计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本、脱离纯粹厂家产品的培训课程;

二是邀请具备多年授课经验的高校教师和网络大学资深讲师共同进行教材开发,逐步形成以传统教学大纲为基础的先进网络技术课程;

三是学校根据各自的实验条件,学生的综合素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设计符合自己教学要求的课程大纲和实验指导教材。

通过上述实践建设起来的课程体系,其教学内容既符合学校的传统教学大纲,又更加接近社会实际需求,也突出了新专业建设的特色所在。

4 制定多层次、多起点,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就业的成功率

由于网络技术学院长期在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网络信息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之其自身雄厚的技术和教学实力,因此可以专门为在校学生量身定制不同层次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院校与本科院系的培养区别,同时可为不同类型、不同起点的教育对象提供不同层次的培养方案。

上一篇: 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 下一篇: 水产养殖专业方向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