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1 18:04: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非遗传承的曲艺传承

篇(1)

[基金项目] 广东省教育厅课题(2010tjk106)

[作者简介] 庄思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本科生,广东 广州,510665;张红贤,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开发与管理,广东 广州,510665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6-0077-0003

一、引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演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问题一直受到普遍重视,其中以实地展览、表演和体验为表现形式的传统开发性保护模式的探讨一直受到较多关注[1][2][3]。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土地利用限制等原因,各种开发模式如主题园区、工业生态园等耗资较大,其可持续发展不容易维持,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方式难以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应运而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就是运用数字图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联网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将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归类,并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记录、编辑、管理和在线,人们能够在不动用文化遗产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清晰地、全方位地参观和感受文物,能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超越国际与文化,感受到与观看实物极相近的感官体验[4]。当前仅有少数学者关注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与传承。张微认为,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冲破各种文化类型相对封闭的自然状态,进而推动人类文化成果在全球的广泛传播[5];郑强提出数字化可以为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激发旅游业的良性发展[6]。但这些相关研究仍停留于理论的论述,较少对具体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数字化开发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潮剧为例,分析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开发的意义,进一步提出潮剧数字化开发的具体模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提供有效借鉴。

二、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的意义

数字化技术指的是运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输和处理所有信息的技术,一般包括数字编码、数字压缩、数字传输、数字调制与解调等技术。由于国际互联网技术及电脑技术的飞速进步,数字化热潮不断加温,数字化已逐渐成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开发的重要环节,数字化管理亦成为时代潮流。

(一)数字化开发有利于扩大影响力,增加受众

传统的潮剧主要以文化交流团的形式出访境内外演出,通过政府或民间组织的形式进行戏剧表演和文化传播,信息传播主要依靠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影响力有限。如今,互联网已经把全球打造成了“地球村”,运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发数字化产品,比如建立官方网站、打造网上数字博物馆和进行远程视频等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潮剧在短时间内通过数字化平台迅速打开海内外的知名度,扩大潮剧的影响力,增加受众,并能让潮剧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接受,有助于摆脱潮剧市场紧缩的困境。调查显示,60%的被调查者表示接受数字化开发的方式,认为数字化开发有利于扩大潮剧的影响力。

(二)数字化开发更好地节约成本和人力资源

对开发商来说,建设戏曲展演场地、博物馆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场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过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实体场地需要较多的人员管理和维护,但是建立数字博物馆只需要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为传承戏曲而设计的表演节目,每表演一次,即需支付一定的人力资源成本,多次表演,即多次支付,重复利用成本较高。相比之下,由于数字化产品的再生产成本非常低,数字化影视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这种运作方式在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方面有明显优势。

对受众而言,传统表演往往需要亲自前往剧院观看,但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自身空余时间和剧院表演时间安排往往有冲突,减少了观看潮剧的机会。但用户却可以在家中自由选择数字化产品观看,这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大大方便了市场。

(三)数字化有利于潮剧规范化管理

传统的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方式是依靠人力进行手工登记造册和分类管理,主要通过手工登记、整合、分析、编入独立档案袋这个管理流程进行的,管理方式比较低效。相比之下,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通过对潮剧的每个剧目、道具、演员、表演时间和地点的各种数据进行及时采集和数字化分析处理,使大批量的数字影像文件通过计算机自动实现按件智能集丛,通过影像文件上载实现著录条目与档案影像原文的自动对应。计算机还可以有效提高运算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如果市场需求产生变动,也可在线即时修改网络数据和条件限定。因此,潮剧的数字化开发有利于潮剧的规范化管理。

三、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模式——以潮剧为例

潮剧又称“潮州戏”,是潮汕地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在传承、组织、音乐存在形式和剧目保留上具有独特、完整的形态,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和学术研究价值,2006年5月潮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其表演方式落后、过分依赖人口相传,当前正面临失传的局面。传统潮剧博物馆、剧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潮剧的作用,但是由于场地建设对空间有较高要求,而且形式单一又偏向于静态,难以提升人们对潮剧的兴趣,不利于潮剧的保护和传承,利用数字化技术,采用多种数字化开发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一)建设数字化潮剧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能够以数字化形式展示藏品并将文物的最佳状态记录下来,网上游客可以在任意时间欣赏文物的原样。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构筑虚拟博物馆打破了实体博物馆的局限性,大大扩展了博物馆的延伸空间。数字化博物馆不仅对潮剧历史文物本身起到全面保护作用,避免了因为空气、水分等外在环境原因和参观者等人为原因对文物造成的破坏,又迎合了参观者的个性需求,参观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平台对潮剧进行了解,突破了个人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因此,建设数字化潮剧博物馆是信息时代下潮剧开发的一种便捷、有效的尝试。

另外,数字化潮剧博物馆内的展品可以是平面的、三维的、四维的,配合声乐模拟和动态实景模拟,甚至可以提供在线人机对话等咨询问答服务。这种依靠数字化手段实现的“手推车”式参观可以为参观者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如同当前盛行的在线实景模拟游戏一样,带给参与者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的是潮剧数字化博物馆不仅真实,而且具有科普性和社会性。这个举措可以在普遍接受网络信息的青少年群体中引起较大反响,对青少年认同与接受潮剧起到促进作用,可自然而然地引起年轻一代对潮剧的关注,有利于潮剧的传承。

(二)开发多种类型的数字化潮剧影视及多媒体产品

影视产品的具体形态包括电视台播映、音像制品、网络播映和在线服务、印刷品、广告、拍摄基地等。目前潮剧已经尝试将传统戏剧中的人物设计成卡通动漫形象制作成音像产品,增强潮剧的趣味性和时代感,以获取更多市场的认可;同时,提供免费在互联网上下载和在线观看等功能,扩大受众范围。这些举措都为潮剧的数字化开发起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除此之外,由于数字媒体的声像特色易于引起关注,因此可以在公共活动区域,如公园、车站、广场等人群密度较大的区域对潮剧进行专项数字媒体宣传,通过数字技术软件打造出潮剧美轮美奂的舞台剧灯光效果,给受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导人们主动去关注潮剧。另一方面,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逐步淡出人们视线的传统舞台剧进行创新,利用LED屏幕等数字化设备,将舞台背景和剧中人物舞台表演融为一体,利用现代声、光、电等高科技表现手段,使虚幻空间与实景故事形成一体,某些场景还可通过3D眼镜观看,使观众产生置身“立体影院”的感觉。这种创新数字舞台剧可以优化原有潮剧的画面和音效,与时代和潮流同步,有助于使传统舞台剧得到重生,吸引大批年轻人重新走进剧院。

(三)深化“潮剧大观园”品牌官方网站建设

目前,由广东潮剧院主办组建的“潮剧大观园”网站已投入运营。该网站主要有潮剧演员介绍、经典潮剧剧目介绍、潮剧研究、潮剧历史、潮剧评论等栏目。除了潮剧评论这一栏目普通用户可以参与外,该网站其他栏目基本上处于潮剧知识普及的一种静态状态,这种参与度很低的情况难以激起用户对潮剧的关注热情。因此,建议深化该网站,增加一般用户可以参与和互动的栏目,提高用户对潮剧的关注度和热情,增加潮剧受众的数量。例如可以考虑增建“大家唱潮剧”平台或个人微博平台,凡是热爱、喜欢唱的用户都可以将自己唱的潮剧的任何曲目和段子上传到该平台上,与所有用户共享。与此同时,增加“公众评论”或“公众交流”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对上传曲目进行评价、反馈、交流,这样戏迷们虽不在同一地点,但却可以实时交流,这种有助于自我实现的公众参与活动无疑增加了他们对潮剧的热情,潮剧也就自然而然的传承下去。

此外,潮剧网络平台还可考虑与相关产业相结合。如随着潮剧境外演出逐步增多,出访范围逐步扩大,可借机打造“潮剧之旅”文化旅游品牌,及时更新“潮剧之旅”最新线路的动态,“潮剧之旅”境内外演出的视频,完善网站内容和在线服务建设,为公众认识潮剧及传承提供一个便捷有效的渠道。

(四)潮剧走进多媒体数字教学

为方便年轻一代关注、认识潮剧,促进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学习、传承潮剧,可以由政府或协会牵头,打造潮剧多媒体数字教学平台。目前的学校教育中真正实现数字化网络教学的情形并不多,尤其是戏曲艺术类的课程。然而数字化教学方式因其学习时间自由灵活、节约学习成本的优势很受广大群众欢迎和认可。在开发过程中,可打造统一的潮剧数字网络教学平台,“从娃娃抓起”,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如针对幼儿园阶段的群体,可以结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心理特点将一些知名影视节目改编成潮剧动漫或潮剧童话剧,让娃娃们从小耳濡目染,有意识地进行人物模仿和故事学习。而针对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可与各地教育部门合作,打造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数字学习平台,并将其列入中小学的音乐、社会或特色文化选修课中,普及青少年学生对潮剧的认识。而对中青年群体,则可将数字教学平台设计成通俗易懂、实用性较强的内容。

四、结 语

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开发无论在扩大影响力、节约成本、规范管理等方面均具有传统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传统保护和传承模式的推进。在开发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市场群体,采用多种模式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增进受众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了解、学习和传唱,从而促进戏曲的传承。此外,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并积极宣传引入投资,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春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承德市为例[J].江苏商论.2009,(5).

[2]雷蓉,胡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12,(7).

[3]朱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与绩效评价——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篇(2)

一、移民地区是否遗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在具有移民特质的地区是否遗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参与保护的工作人员还持有疑惑、判断不经意和无从下手的问题。未能尽快挖掘、整理或普查本地区的全部项目,尚不能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当地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未引起高度重视或资金投入较少,从而使当地的保护工作面临艰难开展的局面。

包头市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地区,历经了三次移民大潮逐渐建成为我国西部一个较大的城市。移民最早且形成规模,奠定基础的是明末清初的晋陕移民“走西口”。中原汉民族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经商理念,草原游牧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接纳了他们,蒙汉两族人民长期友好共处,两族的文化也长期相互交流、渗透与融会。形成了全新的、典型的民族和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崭新的文化形态“西口文化”。第一次移民距今已有二、三百年,晋陕移民在这里生长繁衍已是第三、四代。移来的是农耕民族,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理念。三次移民潮为包头从全国各地带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多元的移民文化――西口文化。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包头所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相当丰厚。

不可否认,移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着边缘化、外来化、多元化和保留不完整等等客观因素,在保护工作的实际操作中确实产生了一定的难点。但我们不该从这些表面现象,就可以否定或忽视移民地区所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在不经过科学的判断和理论学习,会将我们祖先创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遗失。伴随着移民地区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将急剧改变,资源流失状况必将严重,一些传统技艺将会面临灭绝。再者移民后代由于缺少浓厚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活根基以及国外文化的渗透,很容易对祖先创造的精神财富淡忘和产生不屑。这也是移民地区理应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键的一点。

二、移民地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经过对保护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工作中的感悟,笔者认为移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认真做好以田野调查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工作

对于保护者来说,认真做好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由于移民地区具有其独特的人文历史背景,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还要经过科学的甄别,这就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逐项的采集,然后进行细致研究。如果没有经过认真的以田野调查为理论基础的研究工作,一些具有价值的项目就无法被获知。在移民地区的传承保护中我们不能做出“拾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憾事。

(二)着力挖掘少数民族项目

包头市除有大型工业化城市属性外,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农村牧区,这些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藏。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包头市申报的梅日更召信俗和哈布图・哈撒儿祭祀,就具有很高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价值。工作中有的同志认为其他内蒙地区的项目比我们丰厚或有着重复,没有必要在去收集。我认为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他们所产生的文化内涵也会不尽相同。如果不去收集就有可能把当地独具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遗失。

(三)细致梳理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

移民地区大都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和各种原因,从全国各地迁来的居民,他们带来了各地种类繁多地艺术门类和风俗习惯,然后在当地生根发芽。包头地区由移民文化衍生出的“西口文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例如“二人台”就是在这种氛围下滋生成长,形成了它浓郁的艺术风格。所以,我们要对这部分文化形态进行细致的梳理,找到其在当地演变的脉络,经过对比从中提炼出细微之处,采用现代手段将它们保存供后人研究和继承。

(四)做好传承人的保护

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是全民族的大事,是每一个当代中国人应当自觉的责任。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传承人的保护,移民地区在这点上更应该引起重视。工作中我发现一部分传承人还面临经济来源不稳定及社会地位较低,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去进行再传承的热情。如果对他们的关怀不够,保护工作就成了一句空话。尽快地抢救和记录、整理那些精湛的技艺、展示他们的艺术创作,通过资助资金和努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在政策方面出台办法,让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真实地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保护工作迫切的任务。

(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各行业专家学者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吸收他们参与到工作中来。利用他们收集或采写到的文献资料,为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另一方面,培养和鼓励有志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社会人士,特别是大中院校学生。通过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成为保护的骨干力量。

篇(3)

② 国家旅游局宣传司,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中国旅游大全(西南册)[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③ 古代百戏之一.系一人手持或头顶长竿,另有数人缘竿而上,进行表演.

④ 四川渠县汉阙是我国现存手地面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仿木结构建筑遗存.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6处7尊,渠县被誉为“汉阙之乡”.

⑤ 徐肇琼.天津皇会考[M].

⑥ 王建纬.彩亭艺术源流探讨[A]//天府新论[J].2000(2).

⑦ 李同宗.三汇民间彩亭艺术[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篇(4)

冀东地区历史文化悠久,音乐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形式也非常的丰富多彩。冀东音乐戏曲文化是河北省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冀东地区深厚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结晶,是我国音乐戏曲文化的精髓。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不断发展,异域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日益加深,传统的音乐戏曲形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受众也越来越少,使得这种传统音乐戏曲艺术的传承延续面临严重的危机。冀东音乐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性发展是延续冀东民俗文化、丰富冀东民间艺术形式的必然要求。加强冀东音乐戏曲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是增强冀东音乐戏曲文化活力与传承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

一、冀东音乐戏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冀东音乐戏曲形式多样,由来已久。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与冀东地区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饱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风格,彰显出了冀东地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特有的风土人情。经过了千百年口口相传的延续发展,冀东音乐戏曲的内容、曲调、风格以及题材等日益丰富,其分布和流传的范围也日益广泛。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的起源目前已无法准确地进行考证,综合分析冀东地区的社会发展历史,可知早在约四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冀东平原上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并进行生产劳作的痕迹。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收录冀东地区的一些民歌作品。音乐戏曲作品的出现和发展则主要是伴随着音乐戏曲艺术的完善,逐渐演变成为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时至今日,冀东音乐戏曲艺术已经包括冀东民歌、唐剧、评剧、皮影和乐亭大鼓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评剧、皮影、乐亭大鼓更被誉为“冀东三支花”,是冀东音乐戏曲的典型代表。吹歌是流行于冀东地区的传统吹打乐,历史较为悠久,其演奏曲目多来源于传统民歌和戏曲。冀东吹歌主要盛行于唐山和抚宁地区,具有甜美的音色,演奏时两只唢呐交替配合,再辅以鼓、钹等打击乐器,音乐格调清新刚健,音色高亢明亮,在民间具有极高的声誉和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此外,冀东大秧歌也是冀东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的民间艺术。冀东地区的大秧歌主要分布于昌黎、卢龙、抚宁、乐亭和滦县等地区,是冀东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其中以昌黎地区的秧歌最为有名,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凸显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冀东地区自古就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各种音乐戏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且表现形式多样,凸显了较强的地域性和整体分布不均的本土特色。冀东地区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健全的文化体系,彰显了冀东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从音乐风格上来说,冀东音乐戏曲融合了多种音乐戏曲的艺术精髓和内核,将音乐戏曲艺术与冀东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冀东音乐戏曲风格,可见其是集乡土性、集体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随着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入和音乐戏曲文化理论的不断完善,目前有关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对音乐戏曲艺术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以及传承保护措施等各方面的研究。在当下新媒体时代,音乐戏曲非遗传承与发展、音乐戏曲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较多,涉及非遗、产业化、文化生态等时代概念的时新性研究逐渐涌现。

二、冀东音乐戏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和文化的一体化,多元异质文化的大量涌入和相互碰撞,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冀东音乐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形势。满载传统民族记忆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古老音乐戏曲文化,在与先进的时代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市场低迷、观众群体断层以及艺术人才匮乏等传承瓶颈和发展危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改变以及农村地区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民间音乐戏曲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颇具造诣的民间艺人相继离世,而年轻一代的艺人又尚未成熟,难以独树一帜,使得很多传统的民间音乐戏曲作品出现了断代危机。冀东地区传统音乐戏曲的传承陷入困境。第一,文化的多元化冲击和城镇化的推进,加速了传统民间文化的萎缩。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很多年轻人开始涌入城镇,使得地方音乐戏曲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缺乏后备力量,仅靠留守的老人、儿童、妇女等很明显难以挑起传承和演出民间艺术的重担,最终导致很多民间传统音乐戏曲艺术团体因人才供给不足而解散。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异质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在接受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思想以后,逐渐形成了新的娱乐文化观,对传统的民间音乐戏曲文化和乡土艺术逐渐失去了热情和兴趣,传统音乐戏曲艺术的观众群体出现了断代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冀东音乐戏曲在民间的传播和推广。相比之下,电影院、KTV、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第二,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土文化自信心不足,导致传统音乐戏曲文化的受众群体不断流失。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势已经无法逆转,随之而来的是文化全球化,外来文化的冲击融合,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传统艺术在国内获得了较高的认可,甚至被奉为标准。这对很多国内人的艺术观念和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很多年轻人逐渐认为只有西方的艺术形式才是“进步”的、“流行”的、“时尚”的。另一方面,国内在一些传统艺术形式的宣传推广工作上存在缺失,未能形成对当前年轻一代文化观、艺术观的正确引导,导致他们将西方文化视为圭臬,并以西方文化的审美标准来衡量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一味地贬低本土文化。这最终使得冀东地区传统民间音乐戏曲艺术的市场越来越小,观众也越来越少。第三,从体制层面来看,我国传统艺术的体制也是制约冀东音乐戏曲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音乐戏曲是融合语言、动作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综合性艺术。这种综合性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于艺术不同方面的审美需求。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观众能体验到音乐戏曲艺术所蕴含的民情风俗和地域特色。冀东音乐戏曲丰富的艺术元素以及多样化的表演风格使得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得以代代相传。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有一些体制特征的束缚,比如传统戏曲艺术独特的程式思维和行当表演,正是制约戏曲艺术持久传承的因素所在。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的戏曲程式,无法把握传统戏曲的审美理念。民间草台班子式的演出往往缺乏稳定性,而专业剧团又面临生存困难的窘境,都导致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受到制约。

三、冀东音乐戏曲非遗传承基地建设的现实路径

冀东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中,音乐戏曲传承基地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也是增强冀东音乐戏曲文化活力与传承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综合当前冀东音乐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在传承发展中的问题来看,音乐戏曲这类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消亡的速度远大于保护工作开展的速度。因此,冀东音乐戏曲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冀东音乐戏曲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应遵循“顶层设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步实施、合力共举”的工作原则,从完善政策与制度引导、强化人才供给、加强部门间协同联动与深化音乐戏曲非遗研究等多个方面全面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非遗文化的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工作。冀东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需要建立在有效的组织和政策保障的前提下,有效的组织和政策保障能够为冀东音乐戏曲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音乐戏曲非遗的传承,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的推广,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引导和宣传,通过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建设,为音乐戏曲的全面推广和保护性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平台。二是不断强化音乐戏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供给。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环节多,业务性较强,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要求都比较高。针对冀东地区音乐戏曲艺术专业人才匮乏、传承断代的现实问题,应集中组织对各村、镇、乡各级文化站站长、业务骨干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各层级非遗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不断加强冀东地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协同,形成合力,打造有效的非遗保护工作链条。为了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冀东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层级主管政府机构必须密切配合,各司其职,相互衔接,为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奠定牢固的基础,保证音乐戏曲保护工作的连续性以及人员的稳定性和业务熟练性,提升冀东音乐戏曲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效果。四是持续深化冀东音乐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不断提升音乐戏曲非遗品位,积极探究冀东地区音乐戏曲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历史研究价值。通过科学论证,充分利用文字创作、录音、摄影等现代媒体形式和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音乐戏曲非遗文化的资料库、数据库,打造全方位的音乐戏曲非遗文化网络服务平台,有效推进冀东音乐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01-02

江西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故唐代诗人王勃一到江西省会南昌就慨然歌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也正是这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江西成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据笔者统计,从2006年至今,国家公布了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江西就有35项。应当来说,作为一个革命老区,能在国家非遗名录上有如此品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是一大盛事,它说明老区人民对传统的热忱,同时也意味着使命。因为正如王文章先生所说:申报只是形式,科学的抢救与保护才是目的[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农耕文化为土壤的,其传承之路多由爷爷传父亲,父亲再传儿子,代代相续,以求连绵不绝。可是我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狭隘的生存空间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把目光转向外面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关注那曾经如祖传秘诀般的非遗呢?很多优秀的传统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正因为如此,引起了地方及中央政府的关注。在十上,就把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当作一项重要国策提上了议程。中央文化部门也把目光转向了学校,2008年,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2]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江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此,笔者进入江西一些中小学及相关高校进行了走访与调研,总结出了他们在“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取得的成就,希望它对广大学者与非遗保护的决策者有所帮助。

一、从小抓起:“非遗”走进中小学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第五条第四款规定:“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3]非遗走进中小学,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种子从小就在学生的心里播下来,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一方面,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这颗种子一旦种下,总会有发芽的时候,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可以激发他们的热情。比如:为庆祝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2014年6月13日上午,由吉安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主办,吉安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宣传活动在城南凤凰小学拉开帷幕,此项目活动就有力的诠释了“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的重要内涵。如果说以上活动只是一种非遗的传播与宣传,那么江西另外一些学校则走得更前进一步,他们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后一代融入非遗,走进非遗,最终成为传承非遗的火炬手。比如为了让武宁县的非遗走进校园,政府委托九江职业大学将其非遗项目――18首经典打鼓歌编入音乐教材,在全县中小学试行,使得武宁的孩子打小就学习并传承这一使武宁人骄傲的艺术文化传统。更有意思的是,萍乡市甚至让家长扮成了传播与传承非遗的使者。2011年春节,萍乡市上栗县教育局给全县所有的学校下达了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寒假作业”――“听爷爷、奶奶讲‘非遗’的故事”,让爷爷奶奶利用寒假尤其是春节的机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农村了解并学习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另外一个维度拓展了非遗传播的途径,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家长,陪着孩子同行。此举惠及全县139所小学,共44612名学生。非遗进校园,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它又给学生播下了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种子,一旦遇到肥沃的土壤,它就能生根发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过去只是某个家族的祖传秘方,或者是一种手艺活,其传承模式是父传子、师传徒。但是在学校教育通行的今天,这种古老的传承模式早已显得不合时宜。非遗,不能成为一种秘方,或一个秘诀以一种农耕文化的模式家族式流传,它们应当有更广阔的传承路径,而学校传承将会是非遗的不二选择。“非遗进校园”口号正是在这种情境中提出来的[4]。当然,其操作方式因时、因地、因学校而异,比如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展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微电影,在音乐课、美术课或体育课中安排相应非遗传承人授课,或者在学生中举办“我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有奖征文比赛,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通过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中小学生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真正做到“非遗传承,人人有责”,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再上新台阶。

“非遗进校园”的宗旨是提高广大师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营造人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因此,各地要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精心挑选有地方特色,并适合学校传承的本土非物质文化供学生学习,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并适时传承它。

二、内涵发展:非遗走进高校

现在基本上每个地级市都至少有一两所高等院校,笔者以为它们也应当承担起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重担。因为地方高校是一个地区精英文化的聚居所,是地区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中心。它们有丰富的文献资料与科研资源,更有众多学富五车、熟稔地方文化的顶级学者,这些都是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所缺乏的。因此,应当鼓励地方高校科研工作者参与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依靠其深厚的文化教育和科研能力,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事业更上一层楼。当然,地方高校不仅有着丰厚的资料存蓄优势、科研优势,还有着民间所无法比拟的传承优势,那就是大学学子。一般认为,作为高雅学府的高校,传授的应当是精英文化、前沿技术。但是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地方高校也应当与时俱进,承担起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任。民间传统文化与精英文化并非格格不入的两极,在地方高等院校,它们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在这方面,江西地方高校同样也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7年6月9日,九江学院与湖口县人民政府举行保护和传承青阳腔戏曲艺术合作协议签字暨“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成立和揭牌仪式。双方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九江学院的教学体系优势、科研优势和湖口县青阳腔的地方资源优势,把青阳腔这一传统民间戏曲艺术引进校园、带进课堂,使之成为九江学院音乐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这一举措打开了地方高校与政府、民间共同传承与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的大门。其后,九江市先后有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九江学院课程体系,非遗传承人从民间走上高雅学府的讲台,面对莘莘学子传授技艺。九江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与九江市的地方资源优势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高校与地方“联姻”,共同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新路径。鉴于九江学院取得的成就,2011年3月,江西省职业艺术学院也建立了“南昌清音保护基地”,共同传承和开发南昌清音这一戏曲艺术“国宝”,把南昌清音这一高雅民间戏曲艺术引进校园、引进课堂,使之成为艺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并成立南昌清音特色班,面向全省招生,把南昌清音的代表性传承人请进校园,对学员们定期进行培训。

三、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路很坎坷,也很漫长。过去人们认为源自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归于民间,传于民间。但是,当农耕文化正在慢慢被都市文化挤压,非遗生活的土壤也被吞噬时,非遗的传承也走向了困境。这时地方中小学及地方高校则应当承担起传承的重担。因为它们既有传承优势,也有学术优势,这是一条面向未来的传承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5).

篇(6)

一、重庆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举措

(一)完成了重庆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重庆市自2005年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并于2010年基本顺利完成了初次普查任务。①根据普查情况的统计,重庆市纳入到保护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等17个门类,共计4110项。其中传统音乐类有841项,传统舞蹈类287项,曲艺类122项,传统戏剧类69项。普查工作的完成,使得包括政府文化部门、不同机构和单位的研究者、学校在内方方面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种类、项目概况等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于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音乐类的项目数量高居榜首,同时传统舞蹈中所用的歌曲和乐曲、传统戏剧(绝大部分属于戏曲艺术形式)和传统曲艺当中的音乐部分也均属于传统音乐的范畴。重庆市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普查工作的完成使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了基本的依据,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民间传承模式与社会传承模式并举

重庆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既注重抓好民间传承的模式,同时又探索有效的社会传承模式,做到了民间传承与社会传承模式并举。在这方面巴南区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重庆市巴南区早在2003年就提出了“像抓产业园区一样抓民间特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这和不少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速度的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通过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有效扶持,巴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声有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巴南区于2003年出台了《抢救巴南民间文化遗产的实施意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同时,建立起重庆市首个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自2004年以来,巴南区已先后投入了600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首先,巴南区坚持民间传承模式常抓不懈。民间传承模式指的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将音乐技艺世代相传。民间传承模式有时采用家族式的传播方式,有时采用师徒式的传播方式。其传承活动中施教的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家长或师傅),传承活动受教的主体是家庭中的晚辈或者徒弟。传承活动往往是在家庭中或特定的传统音乐场所中完成的(不是在现代意义的学校中完成)。巴南区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工作完成之后,采取有效的资助扶持,鼓励传承人以传统的民间传承方式对传统技艺进行传习。其次,巴南区探索有效的社会传承模式。社会传承的模式是在传统民间传承模式的基础上,在口传心授方式的基础上融入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由专家施教,建立一些乐队、艺术团等组织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这种传承方式往往会形成一些规模效应。巴南区近年来聘请了重庆市和巴南区的一些专家,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教学进行了思考与提炼,组织职工和农民群众参加,建立起一批乐队、艺术团。

(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效地引入到音乐教育体系中

西南大学的尹红教授主持了2006年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与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DLA050175)。在该课题实施的过程中,确立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在音乐教学中进行保护,在保护中结合音乐教学。②课题组对中小学校发出的口号是:唱起家乡的歌、跳起家乡的舞、奏起家乡的乐。③2006年10月8日重庆子课题组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开题,酉阳县、秀山县、石柱县、黔江区的音乐教研员以及参与实验教学的领导和教师参会。共有15所学校参与了与课题相关的实验教学。在该课题的引领和影响下,重庆市中小学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迄今为止,建设较好的传承基地有酉阳县可大乡新溪小学———酉阳摆手舞传承基地;酉阳县四中———木叶吹奏传承基地;秀山县海洋乡中心小学———秀山花灯传承基地。另外还有两所特色教学学校:秀山县第一民族小学、秀山县实验中学———花灯特色教学学校。这些学校采用选修课程以及课外活动课程的形式展开专门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活动。聘请当地市级或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课程的教师,专门向学生传授当地原生态的传统音乐。教学形式灵活,有集体课、小组课,也有一对一的个别指导课,每周一至两个课时。教师教学认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这些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此类课程,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引入到基础音乐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了基础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的作用。同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也注重加强当地传统音乐的比重。专职音乐教师在课堂音乐教学中教唱传统民间歌曲,传授传统民间乐器的演奏技术,加强传统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有些学校还组织教师,成立传统乐器演奏队、合唱团等,借此形成传承传统音乐的氛围,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兴趣。有些学校还利用课间操的时间,组织动员全校学生参加全校性的传统民间歌舞集体表演。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实验初级中学利用课间操时间,2800多名学生手拿折扇,集体跳起由花灯舞改编而来的花灯操。高校主要承担起了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任务,同时有些学校还注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同课程建设相结合,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重庆文理学院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该中心对包括音乐类项目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积累了鲜活、丰厚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简明图集的编撰,完成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的划分及其与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梳理。该中心还注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同校本课程的建设结合,开发了面向本科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2007年该课程被评选为重庆市级精品课程。长江师范学院注重发挥处于乌江流域的地缘优势,对乌江流域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合理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成立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确立了以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为办学特色的目标,提出了合理开发、运用乌江流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学,加强特色课程建设的思路,④开发建设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欣赏》校本课程,出版了特色课程教材《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教程》。⑤长江师范学院的师生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师生注重运用田野工作的方式搜集有关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资料既是科研材料,也是教学资源。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音乐教育体系,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与音乐教育的互惠。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了一块宝贵而有效的阵地,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从教育内容方面对音乐教育的有益补充和丰富。

二、重庆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策略

(一)存在问题

1.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值得关注。大部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得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严峻的文化生态变迁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生产方式也不断地在发生着改变。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不断被机械化的工业方式所取代。传统的村落和街区遭到严重破坏,传统习俗和礼仪不断萎缩,以口传心授传承的技艺也不断衰落甚至消失。这也就意味着传统音乐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对于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言,甚至可以说是恶化。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都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它同传统的农耕文化生态有着紧密的联系。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音乐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冲击。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间歌曲等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影响。

2.非遗传承保护的意识有待提升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人们非遗传承保护的意识与形势的严峻性不相称。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失传,便不可再生。音乐技能保存在民间音乐家的头脑中,只有这些民间艺术家将它们表演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感受到这些民间艺术的存在。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传统上更多的是靠口传心授的家庭代际传承以及师徒相袭。由于年轻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追求时尚,喜欢新的艺术形式,不愿意学习和掌握传统艺术。由于缺失强烈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紧迫感,一部分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失去了舞台和市场,生存空间逐渐减少,有些演唱和表演技艺已经失传,甚至有些乐种趋向衰亡,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也日渐减少。普通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识不足,参与意识淡薄。有学者专门对此进行过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被访对象大部分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⑥由于没有强烈的紧迫感,致使有些地方的一些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和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申报轻视保护,重视开发轻视管理的现象。

3.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经费不足

重庆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全市不同区域,而且形式多样、项目数量众多。其中的戏曲、民间歌舞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集体完成,同时也需要服装道具,因而保护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由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大都是农民,同时年龄偏大,收入偏低,有的甚至没有经济收入。传承人单靠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很难养家糊口。因此,在重庆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困难。

(二)重庆市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改进策略

1.保护文化生态环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成为必然,但我们不应该任其变化而不采取任何举措。有学者曾经提出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该坚持整体性的原则。⑦值得我们在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时加以借鉴。在保护过程中,我们应当不仅仅停留于对于单个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上,还应当尽可能地保护形成这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化生态环境。比如,一些劳动号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就是其文化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种文化生态环境加以小范围的保留。再如傩戏、摆手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演出场所,也应该是我们工作中注意保护的重点。还有一些与民间信仰相关的、音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祭祀仪式,也应该注意加以引导和保护。可以在传统文化特色较鲜明,传统习俗和信仰保存较好的社区或村落开展一些传统文化建设活动。

2.提升非遗传承保护的意识

从总体上来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宣传和引导还不够深入和扎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局势要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广大群众、非遗传承人、研究者、各类学校及研究机构等提升非遗传承保护的意识,群策群力、形成合力,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注重加强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教育引导工作。各级各类政府文化部门可以开设针对不同对象的非遗学习班。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可以针对普通群众开展相关讲座,印发相关宣传资料。电视台、广播电台也可以开设非文化遗产的相关栏目,学校可大力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切实可行的举措,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3.多渠道保障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费

篇(7)

一、博物馆服务的发展进程

博物馆是人类尊重历史、珍视艺术和崇尚科学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最早服务于西方上流社会。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进入“博物馆繁荣”时代,国际博物馆领域确立了以“社会服务”为根本宗旨。从此,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始拓展并趋于全面,除了征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物质文化遗产,还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支持所在地经济文化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来看,“以人为本”、“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理念成为现代博物馆实现场馆设施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英国的博物馆将管理的根本目标定位为“让民众成为博物馆的核心,让博物馆成为社会的核心。”更加明确了新时期博物馆的服务宗旨。

我国的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使命就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不断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博物馆工作的性质和特征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承载着向国民弘扬传统文明的社会责任。

二、我国非遗博物馆的发展与职责

“非物质文化遗产”(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与“物质遗产”相对而称的专业术语。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前,社会各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投以广泛关注的目光,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兴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共建立民俗博物馆17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424个,非遗保护设施建设被列入了国家“十二五”文化和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规划。[1]

非遗博物馆,除了具备传统博物馆的属性外,还应保护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征集、展览、研究非遗藏品的工作,并兼顾扶持非遗传承人群体,在以“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大前提下,为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内容及新趋势

当前,中国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矛盾,对于博物馆而言应积极保留大量的传统文化,并发扬传统文化所具备的现代性并向世界范围传播推广。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如何让社会关注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非遗保护意识,使之不成为仅仅留在“纸上名录”,如何让“纸上的名录”真正成为“镌刻在人们心中的珍宝”仍然是摆在每一位博物馆人面前的问题。[2]

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记忆”的主体是观众,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有利资源引导观众构建权威的、有条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加深展品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创造力”指的是新时期博物馆应具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技术、创新的服务理念相结合的能力,从而策划出符合现代民众喜爱的展览。

因此,新时期非遗博物馆的服务就应兼顾“记忆”和“创造力”两个方面,所谓“记忆”在非遗博物馆的语境中指的是非遗馆所占有的能给观众传递非遗历史文化的资源,包括非遗展品、传承人等。“创造力”是指利用非遗博物运用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理念巧妙融汇,改变以往传统的古板的说教展示形式,让观众在游乐、观赏中全方位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努力达到探索传播、宣传、传承非遗的目的,从而让非遗文明的种子真正植入观众的心中,并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引进新的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新时期的非遗保护应着眼于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整合,因为两者虽然看似矛盾,但并非不能共存,应以开放性的文化心态和全球化视野,以文化主体认同和更好地持续性活态传承为原则并在服务理念和方式上有所创新。

四、提升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途径

非遗博物馆作楣益性社会文化教育机构,除了明确自身职能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力争让服务尽善尽美。

1、培养不同类型的服务人才

服务人才的培养首先是服务意识的养成,因此在招募博物馆服务人才时就应将服务意识作为考核和培训的前提。

非遗博物馆应根据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岗位的差别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更好的为博物馆服务。从实际情况来看,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人才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专业陈列研究人才,他们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将非遗的“权威记忆”保存并加以研究,将非遗财富通过书本、资料等形式传播,服务民众。第二类是展览策划型人才,也就是能将文中所提的“记忆”加以“创造力”的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资深的非遗知识外,还能将其用附有创造力并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三类便是一线的服务人员,这是非遗博物馆中最庞大的群体,包含宣教、志愿者、看馆、安保人员,应在上岗前对各自的职责明确并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确保博物馆服务安全、有效、优质,让群众满意。第四类为社会团体和共建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作为“特殊观众群”,他们除了给非遗博物馆提供各方面资源的帮助,还可以从观众的视角对博物馆的服务质量提升献计献策。

2、完善场馆硬件设施

非遗博物馆应当合理支配政府财政投入,努力改进陈列展览的设施,从而提升陈列展览水平。还应完善观众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如设立咨询台、寄存处、游客服务中心等,考虑到某些游览区的路线复杂,可印制中英文对照的导览图,除了介绍博物馆的概况外,还将博物馆景点和公共设施标注其中。为了让观众更全面了解非遗,可在非遗馆区内建立非遗传习教室和传承人工作室,为传承人的技艺展示和观众的观赏、传习提供良好的场所。

3、满足观众参观要求

非遗博物馆服务的对象来自不同社会阶层,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参观诉求和目的,有助于非遗博物馆针对不同的参观人群采用差异化的宣传和服务方式。如非遗博物馆可在各项展览展示活动中,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非遗展览、互动活动,如为未成年人开办主题夏令营,以及各项非遗培训。从理论到实践操作,通过一套完整的流程学习非遗文化。而对于老年群体,非遗博物馆可针对他们喜爱传统曲艺的特点安排免费的京剧、黄梅戏、昆曲、白话欣赏等活动,让他们在欣赏非遗曲艺的同时,重乩夏暇┑纳活和文化。根据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喜爱的特点,安排民俗体验和技艺参观活动,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感受传统地域风俗。

除了将观众吸引进博物馆,还应积极将传承人和非遗技艺请出去。让“非遗”走进社区、学校以及公共文化场所,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本土非遗文化。

4、提高“非遗”传承人待遇

非遗博物馆的服务主体除了观众,还有非遗传承人群体。如何让他们不为了生存被迫转行安守祖辈传下的“手工遗产”是保护非遗的关键问题。非遗博物馆应利用作为公众平台的优势,帮助非遗传承人改善生存环境,让他们不再为生计担忧,将传统技艺更好的展现给喜爱它的观众。

考虑到非遗传承人文化水平有限,非遗博物馆应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帮助非遗传承人整理技艺资料,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专项保护经费,并整合媒体、高校等各种平台和社会力量帮助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开展收徒传艺等活动,同时,利用自身作为旅游景点的优势,帮助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商业及社会活动,活动所得均归传承人所有,尽量帮助代表性传承人解决经费困难,让非遗传承人安心传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拓展与观众的互动方式

非遗博物馆官方网站的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建立无疑是非遗的一个新型窗口。将非遗博物馆的公开展览活动信息及时在网络平台上,让民众参与、监督非遗博物馆的各项活动、并为非遗博物馆的服务提升献计献策,对非遗馆的发展起到公众监督和积极推动的作用。

但同时我们应冷静看待这些新兴的媒体互动方式,因为它对博物馆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它可以更广泛的参与到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活动之中,拓展博物馆的服务层面,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弊”在于在言论自由的社会,来自不同社会层面的观众对于博物馆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这就要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网站的维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换位思考的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质疑及时诚恳解答,消除群众心中的困惑,将某些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动力,并维护好博物馆的社会形象。

6、征询建议提升服务质量

非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重视对观众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观众需求。在调研工作中,应将主动权交给观众,让他们对服务质量、展览满意度进行打分,这样既可以促进非遗博物馆用优质的展览和服务吸引观众,又可以保留和扩展博物馆参观群体,实现与社会公众的交互式融合。

五、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审美情趣还是评价标准都与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因此,对于博物馆而言,必须准确把握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民众的期待,才是赢得观众赞誉的不二法则。

对于非遗博物馆而言,“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就是努力使非遗博物馆与观众、非遗传承人之间相处和谐,让非遗文化同百姓的精神需求相协调,让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同社会进步相统一。非遗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的提出,以及“记忆”与“创造力”结合的服务方式,为非遗博物馆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而又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贴近百姓的优质服务必将引导观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喜爱,从而对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深远而又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龙.中国文物报.2012-6-11.

篇(8)

(二)山东大鼓的现状与传承2006年山东大鼓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谢大玉的弟子左玉华成为山东大鼓的继承人,至此,山东大鼓才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国家推行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经济上,给与财政支持。在政策上,倡导地域文化进校园,发展特色教育,在教育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形成了一股重视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2010年至2012年,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先后与艺术单位合作,通过大鼓进高校,研究所与剧团相结合等多种途径,确立了济南市曲艺团、济南艺校、山东管理学院等机构成为山东大鼓的传承基地,通过人才培养和演出实践,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规律,探索研究相应的传承模式和途径。高等学校是传承文化和知识的重要枢纽,因此在传承地域文化这方面既是它的责任,也是它的义务,而且高校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完善的教学设施,专业的科研教师队伍,严谨的教育教学体系,宽泛的传承对象等是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坚实有力的客观条件。

二、山东大鼓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发展探索

在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山东大鼓作为教学资源融入到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是非常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欣赏者、热爱者、接班人和传承人,来提高整个社会的关注程度,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分别从教材、课程、教学科研,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教学材料建设中国很多民间音乐都没有正规的曲谱,只是依靠师傅口传心授的方式,经过若干年的累积,才能出徒。山东大鼓亦是如此。很多曲目已经失传,而流传下来的少数曲目或是音响资料或是个人传唱,曲调旋律模糊不清,根本不具备大众传唱学习的基本要求。山东艺术研究所王力主任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民乐演奏的经验以及对于民间音乐的深入了解,对山东大鼓进行了曲目的搜集和整理。现存曲目大略统计下来有200多首,有《草船借箭》《古城会》《宝玉探病》《西厢记》《包公案》《昭君出塞》等经典的段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完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整理分类曲目,由易到难,按照专业课程和公共知识的两个方向来整理编辑教材。这是实现山东大鼓进行传唱最基本的条件。要真正实现山东大鼓便于传唱,乐谱的精简、分节和创新也是非常需要重视的环节。对于长篇曲目,可以效仿音乐家对于名曲的精简方式,提取主要音符,缩减冗长拖腔,明确主旋律。或是采用小标题分节的形式便于大众接受。山东大鼓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陈旧也造成了人们对它的放弃。这需要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和高校音乐工作者通过不断地交流、教学、磨合,去糟粕留精华,掌握山东大鼓发展的艺术规律,旧曲谱新词,逐步成就山东大鼓的内容创新和曲调创新。实现山东大鼓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课程内容的优化组合1、专业课程的设置。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纳入专业课堂,作为技能课的训练项目。由于音乐专业的表演和情感的个性化特征,音乐技能课都采取“一对一”的小课形式,这与山东大鼓自身的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学生对于这种授课方式也非常适应。同时,声乐、舞蹈和视唱练耳等课程的学习为山东大鼓提供了坚实的专业基础。高校的音乐技能课形成了比较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具备了基本的音乐素养,对于山东大鼓的学习必将是事半功倍。2、相关课程内容的调整。山东大鼓历史久远,在曲艺发展史中其地位不可小觑。全国统一的教材包括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中国音乐史、音乐赏析等都因为各种原因,只是轻轻带过,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比重,帮助学生熟悉山东大鼓的发展脉络和流派风格,了解山东的文化概貌,刻不容缓。

(三)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1、高校音乐教师专项曲种的培养提高。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敏锐的音乐嗅觉。对于他们而言,学习专项曲艺种类远比普通人要学得快,学得好。但是受到传统西式教育的影响,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能力和传承意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高校应该加强师资培养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进行民间采风、艺术培训、学术研讨、与剧团合作获得实践经验等,形成传承文化良好的学术氛围。2、教学科研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带动。研究人员和表演艺术家的引进给高校的非遗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首先,专业人才进入一线教学,有助于推动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其次,引领学术方向,形成研究氛围,建立研究中心,创新课题,推动科研方面的发展。在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的发展。作为山东大鼓传承基地的山东管理学院,与济南市曲艺团合作,聘请山东大鼓的传承人闫雯和山东琴书的传承人姚忠贤等艺术家作为音乐教育的专业教师。既保证了高校音乐教育对山东大鼓的学习和研究,也推动了整个社会对山东大鼓的关注。

(四)非遗特色的校园文化有意识地将山东大鼓的传承融入校园活动中,加强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课和选修课,成立社团,举办文化节、艺术演出,进行采风和社会演出实践等,将地域音乐文化的价值观、审美特点和精神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让更多的学生来认识和接触山东大鼓,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篇(9)

持续开展“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活动

古梦清泉侗族文化传承志愿团成立于2014年7月,创始人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优秀校友石贤。她带领的团队主要针对贵州从江的侗族文化传承现状开展文化志愿帮扶活动,与贵州从江团县委、县妇联合作共建“大学生志愿实践基地”两处,以贵州省从江县西山镇陡寨村为主要活动地点,创办“古梦清泉少年侗歌班”,带领当地留守儿童跟随老歌师学习侗歌。少年侗歌班项目激起了当地群众重拾侗歌文化的热情,被纳入从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侗族大歌保护项目”。团队还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发起了爱心笔友计划、援建爱心图书室、语音故事征集等活动,并通过团队微信公众号开展宣传,受到了校内外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围绕侗歌班,团队还在当地开展了系列公益活动:举办公益电影节、给老年人免费摄影、创办侗族手工公益微店、修复古榕碑亭等。2016年8月,古梦清泉创始人石贤组织筹建了从江县西山镇民族文化传习所,让侗歌和侗族传统技艺获得了良好的常规传承平台,充分提升了当地的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推动民族非遗走进课堂”实践团队指导教师连续6年组织开展过“非遗进课堂”,2021年,团队与南京博物院合作,持续开展“馆校合作”,推动民族非遗进课堂,内容包括讲座、手工艺体验、文化研讨等,并且与学校艺术教育中心合作,开设常态化课程与课堂,开展“名家进课堂”“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到非遗传承地开展“实境课堂”等系列活动,在学校“文体增色”战略中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应有担当。同时还与西部高校进行联络,共同开展线上课堂,开展东西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志愿者活动,实现了互动往来与交流,共同促进了非遗文化的繁荣。

挖掘侗族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

2021年寒假期间,实践团队制作了动画故事《四艾寻歌》。考虑到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平台的受众人群大都是年轻人,而他们对机械的、教条的、纪录片式的短视频兴趣很少,这将不利于视频的推广和非遗文化的宣传。因此我们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较为幽默风趣的PPT动画模式的短视频,以尽可能适应社会媒体高速发展、更新换代的特征。在视频故事制作完成后,团队利用多平台实时联动视频,在抖音、哔哩哔哩的视频制作和是相互协调配合的,并且与微信公众号“古梦清泉”的推送相一致。

为留守儿童开展“云端支教”与捐赠

“云端支教”是实践团队探索的创新性支教方式。实践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外国语学院,团队成员的语言是优势,所以团队将民族非遗故事收集起来,简化成“儿童版”,继而进行翻译,在经过反复打磨后,使之成为适应留守儿童的简单英语,再进行录制、配乐。每一集原创非遗故事不超过5分钟,以确保留守儿童能够“听得进、听得懂”,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云端支教”还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录制一些弹唱的钢琴曲送给这些小朋友。团队认为音乐能够给人带来希望,也期待贵州的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音乐和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同时,团队还面向从江贫困小学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捐赠。如从江县西山镇中心小学期待能够得到体育用品与配套书籍,团队便联系了学校体育部,随即体育部教工党支部书记马肇国老师采购了篮球、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等基本体育用品寄送给小学,同时还利用自己是网球专业运动员的优势,录制了简易的“网球教程”赠送给了小学的孩子们,表示了对他们认知网球、热爱运动的期待。同时,团队还向西山镇中心小学捐赠了一批民族文化类和通识文化类的名著,以助力民族地区的学生阅读文化书籍与名著,推动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非遗传承阵地建设。开展非遗传承的中西比较研究实践团队收集了20个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以及政策,在资料收集过程中,了解到了世界各国对非遗的重视,以及采取的良好举措、文化背景等,这对于视野的开阔、专业的拓展均有益处。笔者始终以批判的眼光从不同视角去看待“抖音”等大众传媒,对其优势与劣势进行理性分析,继而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文化研究的自觉中建立了文化自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研究团队中的指导教师担任商务孔子学院教师多年,利用这一优势,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如何将“民族的”转变为“世界的”,从而实现“用文化沟通世界”,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

实践团队所在的南京财经大学拥有经济、管理等商科以及大数据、信息技术等理工学科,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技术创新有着极大的支撑作用。经调研笔者发现,当前民族非遗要想走出世界,就应将“制作技术”转化为“传播技术”,即如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讲好非遗故事”,如何挖掘每一件民族非遗产品背后的故事,并用故事吸引市场、用故事传承文化,而这也是笔者团队项目的技术创新之处。实践团队的成员中有擅长大数据分析以及VR、微视制作的同学,而且在自身的专业之外,笔者对这些当前和未来的“必备技术”充满热情,希望能够借助对该项目的探索与尝试,真正实现学科与专业的融合,而这也是未来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团队从优秀校友石贤的卧松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着手,开发线上App,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说非遗、讲故事、播文化”,探索先进技术融入文化传播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050-02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培育地方文化品牌,增强区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此,近期我区紧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开展专题调研如下:

一、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及现状

自2005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按照省、市文化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成立了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调查整理,基本摸清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生存环境、传承状况等。据初步统计,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九大类30余种,主要包括:

民族语言类:宿迁方言;

民间文学类:项羽传说、乾隆在宿迁的传说、埠子龙潭传说、陈集九龙潭传说、中扬成子湖传说、黑渔汪传说、宿城民间歌谣、宿城民间谚语;

民间音乐类:宿城霸王锣鼓;

民间舞蹈类:龙河董王高跷、双庄镇前庵舞龙、宿城的抬阁架阁;

传统戏剧类:淮红戏、柳琴戏;

曲艺类:苏北大鼓、苏北琴书;

民间杂技类:宿迁杂技;

民间美术类:埠子、罗圩剪纸、宿城石上影雕、刺绣、双庄的烙书、烙画;

传统手工技类:黄狗猪头肉、丁家汤包、水晶山楂糕、宿迁三园甜油、宿迁煎饼、宿迁粉皮、洋河、埠子车轮饼、宿迁五香大头菜等;

民俗类:宿迁婚俗、宿迁丧俗、正月十五庙会、正月十六走北边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分布在城区及各乡镇村落,有的在全区普遍流布,有的仅在某个乡镇或周边几个乡镇流布。为了做好分类保护,2007年,我区建立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普查的非遗项目进行挖掘整理,确定39个项目为区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目,通过积极申报,已有17个项目被列入市级保护名录,2个项目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

二、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面临的困难及成因

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区民间文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民间文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频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传统的民间文艺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民间艺术门类逐年减少,有的正濒临消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

民间艺术多源于农耕时代,大部分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单调,内容陈旧,而且许多内容严重落后于时代,未能及时反映社会变化和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未能关注现代社会人们的道德伦理、志向情操以及日常生活中充满乐趣、哲理的人文情怀,未能走出以戏院、书场为中心的小圈子,面向社会来思考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致使风靡一时的淮红戏、苏北大鼓、苏北琴书、霸王锣鼓、前庵龙舞、戚圩高跷等民间艺术形式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正濒临困境,逐步失去观众。

(二)认识狭隘,自我封闭,难以广泛传承

由于传承人的认识不到位,存在保守思想,担心技艺外传,导致自我封闭,传承技艺的热情不高。有许多民间艺术在传承方式上只能采取传统的口传身授,淮红戏、苏北大鼓、苏北琴书、霸王锣鼓、杂技等一些民间艺术门类的传承采用师传徒、父传子、传男不传女、家族内部传授等,也有的是带有一些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没有和现代教育方式相结合,以适应现代知识传授方法的变化,难以在更广泛区域和环境中,使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发展。

(三)知识匮乏,缺乏艺术创新,技艺难以提高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审美层次不断提升,对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也提出新要求。部分民间艺术由于传承人的知识层次不高,限制了技艺的创新与发展,他们不善于借鉴和汲取其它艺术门类的经验,缺乏沟通。如我区民间民歌、民谣、儿歌、童谣趣味性和地方特点突出,那些生动有趣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轶事奇闻、掌故佳话一直在流传,但在戏曲、曲艺等门类艺术中很少看到借鉴的实例,同时对外来的艺术门类缺乏认识,在创新观念上不能推陈出新。

(四)老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忙于生计,乐于传习的人越来越少

民间艺术的技艺拥有及表演者多为中老年人,据初步调查,我区现有的民间演艺队伍中,人员平均年龄63岁,最大的已经超过80岁,最小的也超过50岁,偏于老化。年轻人有都疲于忙活生计,进厂务工或做生意,认为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难以支撑家庭生活,去愿意学习的人寥寥无几,这也是时展形成的一个共性的问题。

(五)政府投入不足,引导不够,也是民间艺术艰难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间艺术多源于民间,是老百姓自发组织、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而逐步形成和不断传习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长期没有政策性鼓励措施,政府经费也无法投入到这些民间艺术项目或组织,长期处于资金短缺状态,有许多队伍因为资金问题导致无法开展活动。这些民间艺术组织或者传承人长期找不到组织,得不到关心帮助,疏于管理,长期处于松散状态,各行其是,也是民间艺术难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当前我区非遗工作情况及建议

近年来,区文广新局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非遗中心工作,立足我区实际,推进各项保护工作的落实。一是拿出专项保护资金,建立非遗传习所;二是发动省级保护项目传承人,整理传统书目,已出版了60万字苏北大鼓传统书目《高怀德兵下河东》上册,下册待出版,整理了58万字的苏北大鼓传统书目《一门忠烈罗家将》待出版;三是征集光盘、磁带、唱片等音像出版物;四是在城区黄河公园免费开设周末曲艺书场,让民间艺术回归百姓之中;五是推进民间艺术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培育传习基地等。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将更加常态化、系统化。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议如下:

(一)完善机构

以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建立区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区文广新局设立非遗保护中心,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宿豫区非遗保护中心3个编制,3人;邳州非遗保护中心3编制,3人)。

(二)开展培训

对非遗工作者开展非遗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指导非遗保护工作能力。对传承人加强技艺培训,对优秀的传承人进行跟踪业务指导,帮助提高技艺。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兴趣班,向青年人渗透,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新人。

(三)加大投入

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财政需要提供经费支持,出来日常工作经费外,在项目及传承人保护上应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传承活动。

上一篇: 医疗质量管理核心 下一篇: 计算机爬虫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