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2 09:28: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

篇(1)

1.引言

我国医疗信息化已经进入区域医疗发展阶段,区域医疗信息化正在使用云计算技术作为支撑。区域医疗将承担一定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的健康信息和医疗信息的数据交换和数据集成,用来支持医疗保障系统、健康保健业务管理、疾病控制、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等业务。因此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需要具有支持大规模计算的基础架构,包括服务器和存储等资源,并且具有支持多医疗机构同时使用,业务需求量大,业务复杂度高,数据量大的能力。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云计算平台成为医疗信息化最好的选择。

2.云计算技术概述

2.1 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统一管理大量的物理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虚拟化,形成一个巨大的虚拟化资源池。云是一类并行和分布式的系统,这些系统由一系列互联的虚拟计算机组成。这些虚拟计算机是基于服务级别协议(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协商确定)被动态部署的,并且作为一个或多个统一的计算资源而存在。云计算可以按照用户对资源和计算能力的需求动态部署虚拟资源,而不受物理资源的限制。用户所有基于云的计算和应用工作在虚拟化的资源上,不需要关心这些资源部署在哪些物理资源上,用户可以方便地变更对计算资源的需求。

2.2 云计算的特点

1)虚拟化技术:这是云计算最强调的特点,包括资源虚拟化和应用虚拟化。每一个应用部署的环境和物理平台是没有关系的。通过虚拟平台进行管理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迁移、备份,操作均通过虚拟化层次完成。2)动态可扩展:通过动态扩展虚拟化的层次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的目的。可以实时将服务器加入到现有的服务器机群中,增加“云”的计算能力。3)按需部署:用户运行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资源和计算能力。云计算平台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部署资源和计算能力。4)高灵活性:现在大部分的软件和硬件都对虚拟化有一定支持,各种IT资源,例如,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存储网络等通过虚拟化,放在云计算虚拟资源池中进行统一管理。同时,能够兼容不同硬件厂商的产品,兼容低配置机器和外设而获得高性能计算。5)高可靠性:虚拟化技术使得用户的应用和计算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面,即使单点服务器崩溃,仍然可以通过动态扩展功能部署新的服务器作为资源和计算能力添加进来,保证应用和计算的正常运转。6)高性价比:云计算采用虚拟资源池的方法管理所有资源,对物理资源的要求较低。可以使用廉价的PC组成云,而计算性能却可超过大型主机。

3.区域医疗卫生云设想

多个社区医疗卫生云通过网络与区域医疗卫生云相连,区域医疗卫生云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向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信息技术与资源共享服务。

3.1 医疗云运维方式

运营模式采用SaaS方式,服务内容为跨机构医疗信息交换服务和医疗信息服务,收费对象为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收费方式可按实际交易收费,建设规模至少为省或市。社区医疗卫生云运营模式采用SaaS方式,服务内容为社区HIS和公共卫生应用,收费对象为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收费方式可按医院收年租费,建设规模至少为区或县。

3.2 区域医疗卫生云架构(如图1)

3.3 社区医疗卫生云服务

提供商业在线服务供用户选择,客户按自身需求多项选择,服务包括以下几种:

3.3.1 基本医疗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挂号、门诊收费、医生工作站、药房药库、医技管理、住院医生工作站、住院护士工作站、病案管理医疗保险接口;其二可选功能:家庭病房、社区护理、双向转诊和院长查询等。

3.3.2 个人健康管理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个人健康服务门户和短信服务接口;其二可选功能为移动个人健康服务。

3.3.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管理、传染病管理、慢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和精神疾病管理;其二可选功能:社区残疾康复管理、计生服务和公共事件管理。

3.3.4 社区管理

包括其一基本功能:社区业务管理、社区绩效管理、社区卫生报表系统和财务物资药品监管;其二可选功能:可选功能为GIS展现。

3.3.5 CDC接口(国家传染病直报系统、国家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3.4 社区医疗卫生云的商务环境

包括服务运营者、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

3.4.1 服务运营者:负责社区卫生云的运营管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其他医疗卫生运营商。

3.4.2 服务提供者:社区医疗卫生云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例如IBM。

3.4.3 服务消费者:是使用社区医疗卫生云的单位,可以是租用的方式,也可是云建设单位;消费者包括市/区/县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镇卫生院/所。

3.5 社区医疗卫生云的架构(如图2)

3.6 关键技术

3.6.1 社区医疗卫生云涉及的技术

包括大型系统的设计运行经验;多租户技术:实现集中化运营不同环境下医疗机构系统的隔离;流程引擎:满足业务流程的灵活性及差异性;报表平台:满足不同业务管理的灵活性及差异性;业务规则引擎:满足业务规则的灵活性及差异性。

3.6.2 区域医疗卫生云涉及的技术

包括EMPI、HIE、EHR信息服务;多种资源共享模式:不同粒度的共享模式运用于不同规模的租户或医院;通过共享软硬件以及人力资源降低成本;对已有应用透明;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

3.6.3 多用户数据库服务平台

对于应用开发人员完全透明,数据库应用开发方式跟使用普通的数据库相同;最大程度的简化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只需一些简单的配置;租户通过网络自助界面快速获得所需的软件服务,如MT Dbaas。

3.6.4 大规模租户技术

将提供多种多样的数据库资源共享模式和SLA/QoS选项,最大化资源利用率以优化成本;完整的管理和监控能力,包括资源池、租户及应用的生命周期;弹性的架构高可用性,对于大规模租户的支持以及快速的扩容能力;高度的透明性极大地减少了开发新应用和迁移已有应用的难度和工作量。

3.6.5 流程引擎

流程管理可以实现业务操作的流程规范化和自动化,满足业务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要求并提高运行效率;实现健康档案管理与业务流转的结合,文档随业务处理的环节流转,处理完毕后自动归档,并长期保存,以满足合规性要求;可以对业务操作流程的历史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到业务绩效考核指标,方便调节和优化业务运营;图形化的流程开发和监控工具,图形化的表单设计器,例如Filenet。

3.6.6 报表平台

满足医疗机构管理灵活性和差异性要求,统一平台SOA架构,一个产品提供所有BI的服务,共享式的单一元数据,单一安全性,集中布置、配置,集中管理,例如Congnos。

3.6.7 规则引擎

实现业务规则灵化,中间件平台化和服务化,便于应用的的升级换代。

4.总结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管理方便、投资灵活、易扩展,对基层医疗单位技术人员要求低,适合我国当前卫生信息发展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优势,及时跟踪云计算的发展,开发云环境下医疗卫生信息化软件以及创新服务模式,迅速构建以国家为主导、各省级为主要区域平台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对提升我国医疗系统信息化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实现为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便捷、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2)

2007年2月21日,致力于卫生信息标准开发的国际组织HL7宣布《电子病历系统功能(ANSI/HL7 EHR)》(以下简称《EHR功能》)获得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正式批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电子病历的国家标准(本文为了叙述方便将EHR译为电子病历而不是电子健康档案)。

在这以前,HL7虽然已有多个标准获美国国家标准局批准,成为美国国家标准,如ANSI/HL7 V3规范、ANSI/HL7 V2.5(含V2.3、V2.4)、ANSI/HL7 V2 XML等,但这些都只是信息交换基础标准。《EHR功能》规范了电子病历系统(EHR-S)应该具有的基本功能,使EHR-S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对EHR有统一的理解。因此,《EHR功能》可用于建立EHR-S产品质量认证的工业标准,正如美国卫生信息技术认证委员会(CCHIT)主席Mark Leavitt博士所说: “CCHIT祝贺《EHR功能》被批准为国家标准,《EHR功能》为CCHIT制定EHR-S的质量认证标准提供了一个初始框架。”

电子病历系统标准的产生

在2006年7月,美国卫生信息技术认证委员会首次认证了一批用于门诊(移动医疗)的电子病历产品,要求是所有认证产品都要100%通过功能和安全性测试,同时要具备初步的互操作功能,如电子传输试验室的检验结果。这次认证是美国卫生信息产业的一个里程碑,从此,门诊电子病历产品的质量检测就有了量化标准,而HL7标准将为门诊电子病历产品提供质量认证的基础。

“HL7标准是门诊电子病历产品质量认证的基础,HL7组织已经成为CCHIT最重要的合作伙伴。”Mark Leavitt博士补充说。

《EHR功能》的试行草案(EHR DSTU)开始于2004年7月27日,这一年的1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称已经制定了一份计划,确保大多数美国人在今后10年内拥有电子健康记录。同年5月6日刚就任美国国家卫生信息技术协调官的David J. Brailer博士在谈到试行草案时披露,这份计划就是建立国家卫生信息架构(NHII)。EHR标准就是保证NHII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

“试行草案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美国的IT企业响应卫生信息化的挑战。”时任HL7主席的Mark Shafarman在草案试行会上强调说。根据Shafarman的说法,试行草案凝聚了美国和国际上数百名卫生IT界精英的心血。

HL7一直在和美国EHR合作组织(EHR Collaborative)协作,通过标准制定推动卫生信息的互操作。EHR Collaborative由7个机构组成,即美国卫生信息管理协会(AHIMA)、美国医学会(AMA)、美国医学信息协会(AMIA)、卫生信息管理CIO学会(CHIME)、电子医疗计划(eHI)、卫生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及卫生信息技术洲际联盟(NAHIT),代表了电子病历各方面的利益相关人,如临床医生、医疗服务的提供方、支付方和购买方、科研人员、IT生产厂商和服务厂商、信息主管、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行政机构等。从2001年开始研究,草案历时3年才在美国得以试行。

草案曾在2003年9月HL7工作组的第一次投票中一度被否决,2004年7月草案通过后又经过2年多试行,2007年2月才被美国国家标准局批准为正式批准。

电子病历系统标准的主要内容

“由于利益相关人的广泛参与,《EHR功能》才如此通用、如此灵活、如此实用,”美国卫生信息管理协会副主席、HL7 EHR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Donald Mon博士说,“《EHR功能》给出了140多个功能,是跨机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的标准化的描述和共识的超级汇总。”

“《EHR功能》的开发过程中,EHR技术委员会采纳了包括临床医生、电子病历系统厂商在内的1000多名业内人士的意见。”HL7 EHR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Linda Fischetti 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EHR功能》内容主要包括功能模型(EHR-S Functional Model, FM)和功能范例(Functional Profiles,FP)两大部分。功能模型的功能框架(functional outline)由直接医疗功能(DC)、信息支持功能(SP)和基础架构(IN)3个层次组成,每一个层次最多有四级目录,目录的最底层为EHR-S 基本功能构件,共140个。功能框架和基本功能构件是稳定不变的,而且国际通用。

功能范例是依据功能框架根据每个卫生服务单元(care setting)的特殊需求确定的功能,如与《EHR功能》同时的急诊功能范例(EDIS-FP)。功能范例的描述必须采用基本功能构件,且必须受功能框架3个层次的约束。这样,不同国家、不同卫生机构、电子病历的开发者、用户和质量认证机构在测试电子病历功能时,就有了统一的标准。

标准的重要作用

除了已的急诊功能范例外,《EHR功能》标准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用于开发符合美国联邦和州政府法律要求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范例。该范例已经在HL7 EHR技术委员会登记,年内投票表决。

2. 用于开发社区医疗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范例。美国的社区医疗主要是长期持续医疗服务(long-term care),重点服务对象是妇女和老人,每年约300万人次,而且提供服务的私立和公立机构成分复杂、医疗经费难于管理(横跨Medicare 和 Medicaid 两大基金组织)。社区医疗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范例,可为社区卫生服务者和IT厂商提供电子病历功能分析工具,通过电子病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持续性和病人信息的跨机构共享。

3. 《EHR功能》包括了大多数儿童综合医疗保健的重要功能,包括免疫注册等。开发商使用该模型可保证任何机构的临床医生可以方便地为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美国儿科联盟已经把《EHR功能》看做提高儿科医疗技术水平的强大动力。

4. 用于开发精神卫生医疗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范例。2006年,50多名该领域的美国专家参加了《EHR功能》标准制定。这些功能都能被心理和精神治疗机构用来选择合适的电子病历软件,或建立自己的电子病历系统; 电子病历软件开发者可以指导未来产品开发; 认证和鉴定组织用来审核电子病历软件; 医疗服务的付费者可作为基于绩效的付费或其他激励措施的部分标准。

5. HL7 EHR技术委员会正在与临床研究组(CR)合作研发一套功能和标准,以便电子病历系统能作为临床研究的数据源。EHR/CR小组是参与《EHR功能》标准研制的第一个国际合作团队,来自欧洲的负责人与欧洲的临床研究和卫生保健组织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所以EHR/CR小组中有制药界、EHR厂商、临床研究技术供应商,美国FDA、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欧洲相关卫生机构和欧洲电子病历认证机构(EuroRec)。

(本文作者刘朝杰的工作单位为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其他作者的工作单位为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简介 刘丹红

第四军医大学卫生统计学教研室副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卫生信息标准化研究,参与完成了多项军队和国家信息标准研究课题,是《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的主要参与者和项目协调员。现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卫生信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全军卫生信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链接:HL7组织及HL7标准简介

HL7是一个卫生信息标准开发的国际组织的名称,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HL7成立于1987年,最初只有14个成员,从事医院信息系统标准研发,是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1994年认可的非赢利性标准研发组织(SDO)。

如今,HL7已发展至2400多个成员,代表了大约500个成员单位和33个国家的国际成员,包括卫生行业90%的信息系统最大供应商,其产品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标准,美国大多数机构的临床数据接口选择使用HL7推出的标准。

HL7作为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和信息领域专家组成的国际性团体,主要任务是开发通用、成本低廉的标准、指南和方法学,用于电子健康信息的交换、集成、共享和存取,推动这些标准、指南和方法学在卫生机构中的应用,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所以,虽然总部设在美国密歇根州,但HL7是一个国际团体(中国也是成员之一)。HL7通过国际成员促进HL7标准在全球的推广应用,鼓励各领域专家参与HL7标准研制; 同时还与其他SDO,如ISO、ANSI以及卫生信息技术的用户保持密切协作,促进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保证标准能够及时满足用户需求。HL7董事会由11人组成,其中8人选举产生,3人任命,负责HL7的全面管理。其他HL7成员分属于不同的工作组(WG)。工作组由日常管理委员会、技术委员会(TC)和特别兴趣组(SIG)组成。日常管理委员会负责各类活动的组织管理,如培训、项目实施、临床研究协调、出版印刷、考核评价等。技术委员会直接负责标准的内容,建立规范和标准。特别兴趣组则是为HL7发掘新的标准研发领域。

技术委员会目前有21个,分别是(1)临床环境对象、(2)临床抉择支持、(3)控制与查询、(4)教育培训、(5)资金管理、(6)电子健康档案、(7)项目实施与管理、(8)市场管理、(9)医学纪录、(10)模型与方法学、(11)医嘱与观察、(12)人力资源管理、(13)病人入院、(14)病人服务、(15)过程管理、 (16)印刷、(17)临床研究信息管理、(18)安全、(19)后勤服务、(20)结构化文档、(21)工具和术语。

特别兴趣组目前有29个,分别是(1)解剖病理、(2)Arden 语法、(3)附件、(4)心脏病、(5)临床指南、(6)临床染色体、(7)社区卫生服务、(8)急诊、(9)麻醉标准制定、(10)政府项目、(11)医疗设备、(12)影像集成、(13)适宜技术规范、(14)Java、(15)实验室、(16)病人安全、(17)儿科数据标准、(18)药物学、(19)公共卫生与紧急救援、(20)服务架构、(21)模板、(22)投票管理、(23)临床陈述、(24)通用消息元素类型、(25)动态模型、(26)协同、(27)术语协调、(28)服务协调、(29)工具协调。

HL7组织的名称源于该组织从事卫生信息应用层相关标准的研究,又因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OSI)》中,把网络通信协议的结构分为7层,第7层为应用层。H表示卫生(Health),L7表示第7层(Level 7),连在一起就是HL7。

在中国,HL7常常被认为是卫生信息交换标准的名称,如HL7 V2.4、HL7 V2.5等)而不是机构名称,这是非常片面的。实际上,HL7标准除了用于信息交换的消息标准(如HL7 V2.4、HL7 V2.5 和 HL7 V3.0)外,还包括概念标准(HL7 RIM)、临床文档标准(HL7 CDA)、应用标准(HL7 CCOW)、知识表达的标准化(Arden语法)、XML文档结构标准及电子病历标准等。

篇(3)

近年来全国有3700多家医院开展电子病历建设,三甲医院基本实现院内信息共享和临床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三级城市以下的医院已经进入信息化的快速成长期,各家医院都先后开展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和管理业务,以实现医疗过程全面服务和监管。在某种程度上,电子病历代表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1],伴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开展提出数字化医院建设。

1 数字化医院的定义

是指将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种数字技术应用于医院及相关医疗工作,实现医疗、管理以及各项业务流程运作的数字化。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代表信息技术参与医疗行业知识管理的新方向,已成为全世界医疗机构的研究热点和建设趋势,我国也已建成了一批极具特色、较为先进的数字化医院[2]。对此,数字化医院评审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 评价点内容设计

基于信息平台的数字化医院系统评价点内容含信息系统建设和功能模块建设。信息化建设情况以打分方式评价,设计多个评价点,每个评价点对应一个分数段取值,10分为一个分数段,在50~90分数段给分。

2.1主要系统评价点

2.1.1医院信息系统(HIS) 已经走过5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3年,这一时期是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起步阶段;第2阶段为系统扩容升级,2003年抗击非典后至医改前;第3阶段为系统整合互联,2009年深化医改工作启动以来[3];第4阶段为多功能集合平台建设,是2013年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整合来自不同厂商的HIS、LIS、RIS、CIS、ERP等的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协同,并同步推进临床信息化建设[4]。集合平台以服务架构包装现有系统及功能,无缝集成复杂的医疗卫生信息应用系统,不需要对现有系统进行干预,很好地保护了医院的原有投资[5];第5阶段为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支持医院信息系统纵向和横向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适应医疗业务需求[6]。医院信息化建设,从最初建起医院信息系统(HIS)到建成医院信息平台,设5个评价点,对应50~90分段给分。

2.1.2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 参照卫生部电子病历功能应用评价,达三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达四级:全院信息共享,中级医疗决策支持;达五级:统一数据管理,各部门系统数据集成,基本建立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达六级: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达七级:完整电子病历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共享[7]。设5个评价点,对应50~90分段给分。

2.2次要系统评价点

2.2.1实验室管理系统 实验室管理系统虽然成熟,但是使用上则处于不同的阶段。在住院医生工作站看报告和开电子申请单;在门诊医生工作站看报告和开电子申请单;在检验科终端能登录电子病历系统查看患者治疗情况,开通条码自助打印;在区域内院际使用。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2.2医学影像传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医学影像资料,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建设有科室级医学影像传输系统;实现在医生工作站开电子申请单和检查报告查询;医院内向部分科室传输影像图片;向全院所有科室传输影像图片或区域内院际传输影像图片。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基本功能模块评价点 凡是卫生部和卫生厅包括直辖市卫生局规定的医院工作任务,在医疗信息化中称基本功能模块。基本功能模块建设,不受时间数量限制,新功能模块开发成功以后,直接"插入"医院信息平台。基本功能模块建起运行成形后,多个功能相近的模块可建立为一个共享数据库或数据仓库。即预先把分散在各系统中的信息和数据提取出来,经过清洗、格式转换和重新编码并加载到数据存储库或数据仓库[8],以此实现医院信息系统自然升级。

2.3.1临床路径管理 人工计算,有临床路径模块。使用临床路径模块管理的给合格分。

2.3.2体检管理 电脑管理体检信息,外联交管中心;有体检模块;体检系统连接HIS。设3个评价点,对应60~80分段给分。

2.3.3网络安全 网络杀毒加防火墙;子系统等保;电子签名;全系统等保。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4容灾备份 双机热备份;手工备份;异地备份;异地备用计算中心。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5药品管理系统 药品采购与存储;处方审核与发药;基本药物监管;处方点评。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6抗生素使用管理 系统有管理功能;对指定时间段的使用情况按科室,分医生,对药品品种系统能统计排序;系统能查询DDD,生成排序统计表。设立3个评价点,对应60~80分段给分。

2.3.7 财务管理 挂号与收费;价格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设5个评价点,对应50~90分段给分。

2.3.8一卡通使用 本院门诊看病;用卡开展预约挂号;院内全项目使用;区域内院际使用。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9预约挂号 电话或网页或114;现场系统预约挂号;门诊自助挂号;网络或手机预约挂号。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10病案首页 病案室录入,HIS有新版本;病案室从病历提取;医生工作站生成。设立3个评价点,对应60~80分段给分。

2.3.11手术麻醉管理 完成治疗、护理;书写文书与记录 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12疫情直报 手工加电话;网络直报;医生工作站直接报。设3个评价点,对应60~80分段给分。

2.3.13治疗管理 打印医嘱单、执行单、输液卡; 打印体温单、口服药卡;护理记录;打印归入病历的所有护理文件。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14医保(含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医保参保范围逐步扩大,医保管理方式变化频繁,医保管理信息系统要不断创新,记合格分。

2.3.15 物资管理 包括卫生材料、物资用料、设备用具、固定资产的管理。分类管理;入出库明细账;使用维修记录;折旧与缺损记录。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16医疗统计 综合检索查询;从HIS导入统计上报;从新病案首页统计上报;符合国家要求的统计报表。设4个评价点,对应60~90分段给分。

2.3.17办公系统 开展公共事务和协同应用管理,记合格分。

2.3.18医院决策分析平台 针对医院信息系统中庞大数据进行挖掘,建立数据仓库、多维处理和统计分析,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多方式、全方位展示的信息浏览平台,记合格分。

2.4扩展功能模块评价点 建设扩展功能无限制范围,其建设情况不影响医院基本业务的开展。这部分功能模块建设,各医院视情况而定。扩展功能模块建设也设计评价点,划定一定分值,纳入评审范围。

2.4.1呼叫与电子显示屏 在挂号和收费窗口设置呼叫与电子显示屏,在医生工作站设置呼叫与电子显示屏,在取药显示窗口设置呼叫与电子显示屏等,类推到更多的窗口设置呼叫与电子显示屏等等。

2.4.2移动医疗 完成无线查房、移动治疗工作。

2.4.3物联网 就全国而言,已有部分医院建起了物联网。

3 评价点的应用

数字化医院的评审工作以省为单位组织,三特医院的合格线为80分,三级医院的合格线为70分,二级医院的合格线为60分。

3.1评价点测试 2012年,在四川省卫生厅开展的数字化医院评审工作中,运用这种方法设计对34家医院进行评审测试,其中测评的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25家。评审结果,三级医院得分在80分段的医院有2家,得分在70分段的医院有5家,得分在60分段及以下的医院有2家。二级医院得分在70分段的医院有8家,得分在60分段的医院有10家,得分在50分段及以下的医院有7家。三级医院及格分为70分,二级医院及格分为60分,合计平均及格率为68%。三特医院没有接受检查的。

3.2数字化医院命名 在数字化医院命名时,应考虑时间概念,反映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情况较为准确,如"2013年XX省数字化医院"。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不是一劳永逸的目标,要定期进行复审,一般每5年为1个周期。

参考文献:

[1]何萍,赵蓉,等.市级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3,8(6):2-5.

[2]浦金辉,樊光辉,等.数字化医院构建模式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8(6):42-44.

[3]李岳峰,胡建平.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10(5):7-10.

[4]唐秀良.SOA发展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医报,2009,4(5):473-479.

[5]刘运成,杨宏桥,等.全军医疗数据继承与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机制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3,8(6):30-34.

篇(4)

Abstract:Of people’s grow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ves of various chronic diseases, and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e health needs of people, through analysis of physical health status monitoring, assessment, exercise training and dietary interventions, is committed to promoting health and prolong a healthy age, inferior health and healthy people to have better health, “health management”, “reserves for health”. For that reason we design a “healthy reserves management” software.

Keywords:fitness reserve,fitness management,software development

1 健康储备管理软件背景及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代生活环境的污染加上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为积极响应卫生部倡导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体质监测、健康状态评估分析、运动训练及膳食营养干预,促进国民健康水平并达到延长健康年龄的目标,促使亚健康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拥有健康、管理健康、储备健康。但纵观市场体质测试软件只具备将测试者数据自动保存的功能,至于体质体能监控、运动处方和运动营养处方还需要更专业实效的体质健康综合评价软件进行体质分析与评价,然而这种系统专业的软件还需手动输入测试者的数据。人工创建、修改计划、进度计划和预算,要花费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所以市场亟需建立高效率、全面的健康储备软件。

健康管理储备软件是一款集体质测试设备数据自动采集、体质分析与评价、健康改进指导、减脂塑身指导、增肌健美指导、常用健康营养工具于一体的健康管理软件。可为用户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体评报告、运动处方、膳食营养处方而且系统在分秒之内便可完成修改工作。

2 健康储备管理软件设计

2.1健康储备管理软件的运行方式

本健康储备软件主要采用基本公式运算,以及结果或输入数据与相应数据库进行比对的过程。

健康储备软件基本功能是进行各种运算处理。

运算器部件主要包括主要各指标计算公式、数据库、对比程序、储存程序。

其中所需计算指标公式以及所需数据库包括:

①台阶指数=〔踏台上下运动的持续时间(s)*100〕/〔3次测定脉搏之和)

②BMI=体重(kg)/身高()等 ③体质数据库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等; ④围度数据库包括颈围、肩宽、肩围、胸围等; ⑤营养数据库包括各营养素在食物中含量数据库; ⑥运动数据库包括体力活动热量消耗数据库;

2.2基本运算步骤

①获取所输入的各个指标的数据,对所需要计算的指标进行计算;②将数据与相应指标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③输出与该数据相对应的结果。

3 健康储备软件功能设计与实现

健康储备管理软件是在普通健身软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它的基本功能和普通健身软件基本相同。但作为一代健康储备管理软件,经过一些重要程序的修改,比原来健身软件拥有更强大的功能和更灵活的操作。下面将分几节详细介绍健康储备管理软件的功能,包括软件的数据库、公式、运行环境等,尤其对改进的地方作重点介绍。

3.1软件基本功能介绍

3.1.1会员管理:为方便查询会员资料及在本公司做过的各项健康储备信息。

3.1.2会员日志:记录会员各项健康储备信息。

3.1.3体质测试:记录会员的各项体质测试结果,并导出表格。

3.1.4个人分析:本部分根据体质检测结果与健康指标进行比对,选择统计分析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数据图表,可为单项分析或多项分析。

3.1.5健康指导:健康改进指导部分是提高咨询客户体质体能状况的有效工具。

3.1.6减肥指导:减肥塑身指导部分是为客户开具减肥塑身方案的有效工具。

3.1.7增肌指导:增肌健美指导部分是为客户开具增肌健美方案的有效工具。

3.1.8慢性病:包括常见慢性病的运动处方、膳食处方以及并发症等

3.1.9营养素查询:方便测试者查询生活中每种食物营养素含量的情况。

3.1.10体力热量消耗:是判断能量是否平衡的重要指标

3.1.11膳食营养计算:根据会员的食谱计算出会员所摄入的能量,计算出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例、各个营养素所提供的热量以及推荐百分比。

3.2健康储备软件运算器部件运行环境

系统安装要求:

适用设备: 桌上型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均适用;

使用操作系统: Windows7/XP Home/XP Professional/2003

推荐使用 WindowsXP Professional

电脑配置要求: CPU 、主频:奔腾 III 1G以上,内存: 512M 以上,硬盘空间: 800M 以上。

3.3其他功能

切换版本:系统在设计之初,鉴于不同需求,设计了私教版,大众版,白领版,学生版多个不同的版本,可自行切换。

篇(5)

银行金融应用初始密码为955330,持卡人可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修改初始密码,启用社保卡金融功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自助设备修改银行账户密码。

篇(6)

2酒店内大堂

快捷酒店相对于综合酒店来说,不必追求豪华、气派,也无须在大堂处设计上下层连通的中庭或共享空间,其一,会损失客房数,不经济;其二,能耗高,尤其是消防设计会增加成本;根据它的特点,在大堂内除公共交通空间外还应设置游客休息区和前台服务区。在旅游团队入住或退房时,均由随团导游在前台服务区来办理相关手续,在这段时间里,给游客提供一个临时休息的地方至关重要。这个游客休息区起到疏导、调节大量人流和点缀大堂情调的作用,通常与主流程分开或部分地分开,与家具、灯具和绿化盆栽相结合,可以使休息功能兼具观赏功能,以赢得客人的好感。大堂中的前台服务区也是活动的一个焦点,它向客人提供咨询、入住登记、离店结算、兑换外币、转达信息、贵重物品保存等服务。“功能型”前台服务区通常以保障实用为原则,设计手法和用材均简洁、大方,只做少量装饰,如果点缀巧妙也会有锦上添花的效果。另一种“主题型”前台服务区的作法也较流行,通常会以当地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历史故事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作为前台背景,既有文化内涵,又能进一步吸引游客。另外,酒店的运营、调度、监控、财务功能、电话总机等设施尽可能都设在前台区域,以便于高效地管理。另外,酒店中的楼、电梯宜紧邻大堂,让人很容易找到、看到,这一点也很重要。总之,大堂不仅是整个酒店的交通枢纽,也是精致而实用的空间,同时也要让游客一进入这里时立刻就会感到一种温暖、放松、舒适和备受欢迎的氛围(见图1)。

3客房、卫生间

客房是旅游快捷酒店的重中之重,也是它的核心部分。综合类酒店客房的基本功能是:休息、休闲、行李衣物存放、娱乐、办公、通讯、会客、洗浴、化妆、如厕、安全等。而旅游快捷酒店的基本功能是:休息、休闲、行李衣物存放、娱乐、洗浴、化妆、如厕、安全等。显然它取消了办公、会客的功能。为基本功能进行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客房建筑平面、家具平面、卫生洁具平面、主要电器设施的布置等诸多方面(详见图2,图3)。图2,图3是以两人标准间为例进行的对照,通过比较,二者的差别还是较大的。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房间尺寸不同。图2中房间分为会客区和休息区。会客区具有工作的性质,布置了沙发、茶几、办公桌、宽带等;休息区有床、床头柜、有线电视、电话、行李架、衣帽柜和冰箱。而图3中房间只有休息的功能,有床、床头柜、座椅、有线电视、电话、衣帽柜、行李架,由于考虑到游客旅行当中购物的需要,又增加了一个储藏柜。但二者都应设置空调或采暖设备,并准备电开水壶,图2中还可在办公桌上放置小型饮水机。旅游快捷酒店的客房虽然较小,但同样需要人性化的设计,客房内部的人性化设计,是对客房功能设计的检验和归纳,并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优化,对细节进行推敲。人性化设计包括安全、方便、私密、喜悦、个性等因素,设计人员要从视觉、触觉、行为、声音等多方面入手,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人的生理和心理享受,使人感到温暖、温馨和宾至如归。在图2中卫生间较大,设置了脸盆、坐便器、浴缸、淋浴喷头;而在图3中设置了脸盆、坐便器、淋浴间,其中淋浴间中可设置能摆放洗浴用品的格、龛、架,还有较高质量的多种水流的淋浴喷头。但二者都有相同的管道井和通风道,都能保证24h提供热水洗浴,都能在房间的墙壁上安装镜面,从而使狭窄的卫生间变得透明和宽敞。酒店客房卫生间是体现酒店整体硬件标准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旅游快捷酒店相对较小的卫生间来说,除了完整的功能和方便、卫生、安全的因素外,还要对细节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布局创新、空间变化、视觉感官和照明光效的专业化标准也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从而使其更好地发展下去。

4附属部分

由于酒店内餐厅只提供简易的早餐,因此餐厅和厨房面积较小,并且宜布置在酒店一层,以方便白天的旅游;洗衣房的面积应按洗作内容、服务范围及设备能力确定;备品库的位置应考虑收运、储存、发放等管理工作的安全与方便;各种设备用房的位置应接近服务负荷中心,并避免其噪声和振动对公共区和客房区造成干扰;虽然酒店的性质决定了职工人数不会太多,但职工用房的位置及出入口应避免职工人流路线与旅客人流路线互相交叉;楼梯和公共走道满足了消防设计规范和人员疏散宽度即可,不必过宽;不同功能的房间面积分配要合理、适中,少则不够,造成使用困难;多则浪费,导致成本增高,而较准确的面积规划也是酒店设计成功的因素之一。整个酒店的各专业消防设计不能违反国家制定的设计规范,尤其建筑专业在防火分区和人员疏散口位置、数量的设置至关重要,它是其他各专业消防设计的基础,千万马虎不得。另外酒店内客房、大堂、餐厅、疏散走道及重要用房等处的建筑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并严禁使用燃烧时产生有毒及窒息性气体的材料。同时设置在一层的消防控制室也是十分必要的。酒店的外立面造型设计,不必太追求奇异、轻巧,它的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另外,酒店必须醒目,便于识别,如果是连锁的快捷酒店则应有统一的标志。

篇(7)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设计人性化”是现代人追求理想化完美生活方式、永不言止的设计境界。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认知水平逐渐提升,人类的认识将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而人类的设计也必将随自身认识的提高走向更高境界。设计的层次越高,其满足精神的因素就越多、越圆满。今天的医院建筑设计所关注的“人性化”设计思想,必然为明天更新、更高层次的版本所代替。但任何创新的理念和形式,不是最前卫、最奢华的就是最好的,只有适合的、以人为本才是最好的。如何使医院这一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地方成为真正关爱生命的地方?这不仅依靠高超医技与精良设备,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室内环境。而良好的室内环境主要依赖于合理的室内设计。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医院建筑室内设计进行了如下探讨。

1 医院建筑室内设计思路和要求

现代医院建设中,以室内设计为主的二次装修占着越来越大的比重。室内装修项目应在总设计下分项实施。在医院设计规范及验收规范要求下,各工种均应考虑在内,如氧气系统、负压吸引系统、呼叫系统、网络系统、空调系统等。有时还需对陈旧的强电、弱电、上下水、采暖系统、甚至牵涉到建筑结构、装饰系统进行统一改造,这些项目的实施都要由总体设计和装修设计总包方协调各个分包方完成各自施工项目。

1.1 医院建筑室内设计基本思路。现代的医院不仅是住院治疗场所,同时也是预防、保健、康复场所,室内室外应该有提醒人们进行足够锻炼和预防疾病措施的标识,也应该遵循物业管理规律,实现本医院的特殊性,体现简洁、高效、人文、环保的原则。现实化、人性化、无碍设计也必须考虑进去。

1.2 医院建筑室内设计要求。

1.2.1 对照明、供水、污水处理的要求。对病员而言,照明不宜过于明亮,也不能黯淡。光色最好选择显色性能较好且略偏暖色的。室内上下水管道管件从系统选择、管道布置、材料选择统筹考虑预防疾病要求,保证水质,防止交叉感染。采用非手动开关,污水处理分类收集、处理与回收利用。

1.2.2 基本功能区智能控制管理。基本功能区智能化管理范围有空调、计算机站、局域网、多媒体、远程医疗系统、总控制室、电梯、五气系通、呼叫对讲、综合布线、安全系统、消防、报警、喷淋控制、通讯、有线电视、垃圾及废水处理系统等。基本功能区应合理安排,各功能区应有专业标识设计,各种标识应该醒目、清晰、明确。不同科室可采用不同色彩,色彩应淡雅和谐。注意中外对照、款式、位置、颜色、造型、质感等。此外装饰风格应与整体空间相协调;装饰材料与原始材质协调,无明显修饰感;如修饰凹凸不平,局部颜色与周围颜色相差较大,确实无法更换的应加以修饰、掩盖。

2 医院建筑专项设计与细部设计

2.1 门诊大厅。该大厅是医院各部流线的交叉点,人员最为密集。按现行《综合医院建筑标准》,就诊人数应是医院床位的3倍,门诊部分面积占医院总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十五。门诊大厅应与各功能厅相连,便于人流组织与疏导,便于挂号、交费、取药、便于采光通风,大厅设置大屏幕,显示各种信息,服务咨询改为坐式服务,叫号服务、软质排椅。

2.2 公共卫生间。尽量解决无门卫生间或视线干扰。小便器应避免上一步式,大便器采用坐式更好,但要一次性自取纸垫,在厕位隔断上安装扶手及挂钩,隔断要有一定的高度。小便器、大便器应为感应式,烘手器配以擦手纸为宜。卫生间的墙面、隔断材料尽量选用清洁材料,尽量减少宽缝。地面采用石材或地砖

2.3 CT室、X光片室、核疗室、加速器。这一类空间必须先满足防辐射的要求,最好为粘贴铅板,因为钻孔易导致漏洞。用淡雅的装饰材料进行装饰。

2.4 手术室。整体要求ICU,NICU供应室、新生儿病房及各类实验室、检验室等特殊空间必须分区。手术室一般分三大空间即准备区、隔离区和手术区,根据规模大小,按合理比例分隔统筹考虑,包括房间设置、设施摆放、通道划分,为医护人员与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5 六面体。1.地面:应平整、耐磨、防滑、耐腐蚀、易清洗,百级手术室可采用防静电、抗菌、防火、耐磨的橡胶地板,淡黄色PVC地板;地面不宜设地漏,否则应有防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如设置高水封地漏。2.墙面:宜采用轻钢龙骨隔墙,以利各种管线及墙上固定设备的安装。面层应采用硬度较高、整体性好、拼缝少、缝隙严密的装饰材料,可用1150型彩色钢板,结合送风口、回风口、观察窗、嵌入式观片灯、器械柜、麻醉柜、消毒柜、开关接口、写字板等,将墙面组合成整体,尽量减少凹凸和缝隙。墙面可内倾3度,光线反射角度有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通道两侧及转角处墙上应设防撞板。3.天花板:需安装高效过滤送风口、照明灯具、烟感报警器等,各种管线应隐藏在顶棚内。可选用轻钢龙骨600*600乳白色彩钢净化板吊顶,接缝用密封胶压条处理。天花顶面无影灯尽量为暗装,可作二级顶面,二级顶面两侧为电动轨道,自动开合,尽可能减少污染。天花板也可以用无孔铝扣板吊顶,或用铝塑板吊顶。4.门窗:应采用防尘隔音效果优良的中空双层窗。门应采用自动感应式电动彩钢板推拉门,并装有延时器,避免手术中人员出入频繁导致的“开门手术”现象。(六)净化手术室必备设施。净化手术室必备设施包括手术计时器、医用器面盘、观片灯、组合多功能控制、记录板、药品柜、麻醉柜、器械柜、组合电源插座、无影灯、吊塔、输液轨道。装饰材料接缝必须涂胶,墙与墙、墙与地、墙与顶、各柱子棱角阴阳角为圆弧角。

3 医院建筑“人性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21世纪医院建筑设计除总体规划、单体设计及环境塑造上满足其功能外,越来越趋向于人性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家庭化。家庭化的医院空间环境主要体现在住院环境的家庭化氛围和家庭医疗的开设两个方面,在未来医院发展中,这种趋向将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3.2 高科技与高情感。作为诊断治疗手段,高科技为病患者的康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外还应给医务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尽力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这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许多病人在诊断测试、仪器治疗时觉得暴露隐私或者不被尊重,心理很恐慌和恐惧,加重了病人的病情,背起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要消除病人这种不良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反应,应创造良好的环境,如舒服的候诊区、保护隐私与设备完善的更衣室、方便使用的卫生间等。给病人及医务人员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一方面能使病人早日康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医院建筑室内装修设计合理性、空间划分的适度性,对整个医院的品味格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待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1版 ,2011年1.

篇(8)

中图分类号:TU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6-0306-01

1智能化住宅概念

智能化住宅的概念,最初是从智能大厦的基本含义中延伸和发展而来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把智能大厦的概念推向住宅,形成了“智能住宅(SMARTHOME)”的概念,而国内则随着智能大厦的发展,结合本国居民小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提出“智能化小区”的新理念。

2住宅小区智能系统基本功能要求及技术要求

2.1住宅小区智能系统基本功能要求

住宅小区智能系统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功能要求。安全防卫,如:电子巡更、对讲(可视)与门禁控制、防盗报警等;物业服务与管理,如:物业管理综合信息服务、远程抄收与管理等;信息网络与布线,如:开关控制量传递、模拟计量数据传送、程控数字交换等;家庭智能化,如:家电智能控制、室内人工环境调控等。

2.2住宅小区智能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1)先进性。住宅是一个使用寿命较长的大件商品,在选择智能化系统技术与设备时,要充分考虑一定的超前性,避免过早淘汰。

(2)成熟可靠性。在考虑先进性的同时,要注意技术的成熟性和可靠性,保证运行稳定和可靠。

(3)开放和兼容性。无论是系统设备网络拓扑结构,还是操作软件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避免因硬件种类多而采用多种网络操作系统给系统集成和应用带来困难。

(4)升级性。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住宅小区智能系统的规模、功能与技术水平将会不断提高,用户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住宅小区智能系统应充分考虑未来拓展的可能性及服务水平升级发展的需要。

3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发展现状

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智能化住宅小区”的新理念之后,国内的智能化小区建设才逐渐发展起来。但与国际社会相比,国内的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起步较晚,人们对智能化小区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技术开发也还远远不足,大多相关产品的开发还主要是单一功能专用产品。

目前国内智能化小区的建设由于受各地之间经济水平差别的影响及居民的经济能力差异,多数的居民小区开发仍停留在科技含量较低的水平,所谓“智能化”,在更多的成份上还仅限于一种炒作。

3.2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开发商盲目追求先进或片面追求低成本。

个别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智能化系统的高档次、全覆盖,过分强调了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超出了业主的功能需求。相反,有些项目将智能化系统看作是额外开支,片面追求建筑低成本,造成智能系统成了摆设。

(2)智能化住宅小区没有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住宅最要紧的是居住的舒适方便程度,小区建设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而不能将其延伸为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的办公室,因此,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智能化应是小区智能化的重点。也有些智能小区过分强调安防,安装了太多的摄像机,使小区居民感觉个人隐私得不到必要的保护和尊重。

(3)从业队伍不够专业。

设计部门对智能化产品的了解不够全面,对智能化设计的技术方法和经验不够成熟,尤其在系统集成方面较弱,还需要产品厂家和系统集成商的支持;开发商缺乏对总体集成和系统更新与扩展的考虑,往往边招标、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造成返工、浪费严重;施工队伍素质较差,缺乏经过正规训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造成施工效率低;物业管理公司缺乏管理智能化住宅的经验,以及管理层次与能力低下,造成后期管理的一系列问题。

(4)要从管理入手,解决好有关行业间的谐调问题。

智能化产业是个跨多个行业的项目,涉及消防、邮电、安保、自动控制、公共卫生等多个部门,从立项、设计、施工、装饰、物业管理,跨过的行业大多都是法规、标准各自独立。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人管理入手,在相关部门间做好协调,在跨行业的管理问题上加强联络和协商,制定跨部门的管理规定,共同探讨发展的课题,促进行业的进步。同时,还需要提高行业自律,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使小区的智能化功能得到充分利用。

(5)太阳能及环境能源的利用技术研究有待提高。

随着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匮乏,应加强节能技术、生态技术、环境效应等技术与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智能设备

与智能房屋相互适应的设计与技术的研究,使智能住宅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发展前景:从智能化社区到数字化社区

人类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无孔不入的数字化信息,不仅改变着人们工作、商务的模式,也开始全面改变人们生活的观念,因此,数字化社区的概念便应运而生,成为比智能化社区更高的社区形式

所谓数字化社区,就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由于现代网络浏览器的先进性以及多态的表现性,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营造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社区。数字化社区是由于有一个数字化的平台,数字化社区比传统社区的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更加丰富的文化、更加全面的服务。未来的数字化社区应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数字化社区成为人文社区。当各种类型的“数字社区”都建好以后,应该从为数字文化发展构建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入手,提炼数字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并使人文精神成为人们在数字化世界生存与交往的精神支柱,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主旋律。同时,还应不断加强居民的人文教育,提升居民的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以更好地构建适应人类生存与交往的“数字人文社会”,并使之与现实的“人文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

数字化社区成为科技社区。数字化社区应该是一个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有利工作、方便生活、且具有高尚文化品位和科技水平的社会基层区域,这就不仅对政府构建信息化平台和控制管理平台、提供物业服务和信息资讯服务等提出了要求,也对社区居民的科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政府应以数字化社区建设为契机,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渗透、融入到数字化社区的建设,加快科学技术普及的力度。

数字化社区成为绿色社区。“绿色社区”不但是指社区内环境的绿化美化,而更多强调的是社区的环保、节能等生态效应。一个没有环保意识的社区在未来的建设中是没有生存余地的,因此数字社区要左手抓信息化,右手抓生态,同时还要有节能指标体系和技术政策作指导,只有这样数字化社区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鹏.谈智能化小区[J].中国智能建筑信息网,2004,(5).

篇(9)

首先,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提供了高层次的卫生信息“元标准”,有利于促进领域内各类卫生信息标准的协调一致。

卫生信息框架是全面捕获卫生信息、并对其进行初步分类的基本工具。人的健康和卫生服务的复杂性,决定了卫生信息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信息来源广泛、内容重叠,二是信息数量巨大。卫生信息标准化的基本对象是卫生信息,在对卫生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时,首先要明确卫生信息的基本范畴,并通过标准化的方式把分散在各地、各级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片段,按照一定顺序(模式)排列和整合,最后集成为满足各种临床和管理决策所需要的完整信息。卫生信息框架为上述过程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工具。所以,卫生信息框架是制定卫生信息标准的第一步,是制定其他相关标准,如数据元与元数据规范、信息交换标准等的前提,是对信息进行标准化描述,并实现共享与交换的基础。

信息使用者要根据信息框架的范围和内容确定信息需求,信息系统的设计者要根据信息框架对特定领域进行功能建模和需求分析。

卫生信息数据模型是对特定范围内的对象及其特征的描述,它定义所要获取的数据。卫生信息数据模型在卫生信息框架的基础上对所需要的数据进行详细分类,与元数据描述框架和数据字典一起,给出数据在特定语境下的明确的、统一的定义。所以,国家卫生信息数据模型及其对应的元数据管理框架是实现数据可理解、可共享、可整合和可分析利用的关键。无论是业务功能分析还是技术实现,应用数据模型和数据字典是实现语义互操作的重要保证。

作为数据的产生和使用者,不同的职能部门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模型,但都可以与国家卫生信息数据模型进行比照或组合,最大限度地重用国家卫生信息数据模型中已经标准化的数据定义和表达规范; 作为采集、存储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可依据国家卫生信息数据模型,制定应用软件的基本功能、业务流程、物理设计的规范和要求,并按照数据字典,定义系统的数据结构和分类代码。

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所针对的关键问题,以及可由该框架产生的部分标准规范详见附表。

例如: 支持国家宏观决策是卫生信息的首要功能。要及时准确地得到相关数据,首先要建立一个满足国家宏观决策需要的统计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该是信息框架的一个映射和应用,其内容可以用框架进行归纳和分类,以保证框架的完整性,并发现在信息收集上的缺陷和问题。为此,须根据宏观决策所关注的问题,在信息框架的基础上制定新的国家卫生统计指标体系。其次,将所有统计指标按照信息模型提供的实体分类模式,对所有数据元进行归纳整理,最后,根据元数据描述框架制定相应的数据字典,用该字典提出的数据元描述规范指导国家卫生统计的数据采集、存储、交换、和统计分析。

其次,基础框架是卫生信息标准研究的方法学和技术指南。

国家卫生信息标准基础框架为在已有信息标准资源和现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业务功能模型、信息系统和数据库逻辑模型以及物理模型提供了基本参照和方法学依据,对开展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等一系列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也具有重要指导和规范作用。如图所示。

篇(10)

关键词 生态体育园 概念 价值工程 功能分析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概念深入人心,关于“生态体育”的研究得到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有关“生态体育”的相关研究开始涌现出来,针对“生态体育”的说法各有千秋,至今没有学者对于生态体育园的概念、功能定位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目前,国内各地修建的生态体育园为数众多,但其规划设计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大众的诉求,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归根结底是生态体育园园区功能设计不合理。因此,我国生态体育园园区功能分析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生态体育园园区功能分析,研究涉及生态体育园的概念界定以及功能分析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CNKI)、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电子文献资料库查阅近十年来与生态体育园相关的研究论文30余篇,参考其中相关性较大的研究论文20余篇,为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2.比较分析法。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获得信息进行针对性分析和比较,清晰定义生态体育园的基本概念,较好地对生态体育园进行功能分析。

二、生态体育园的概念界定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目前只有极少的一些理论成果对生态体育园相关概念进行过界定。邓逢明认为城市生态体育公园是指体现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态、卫生等标志性、功能性,以体育为特色,服务全民健身活动为目的,集体育运动、康体健美、娱乐休闲、观光旅游、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场所[1]。陈冬平认为体育公园是指开放式的,集生态功能、体育竞赛、体育训练、表演、健身娱乐休闲、旅游观光,融体育商业、体育科技为一体的体育主体休闲生态公园[2]。陈冬平所下之定义与邓逢明所界定的概念类似,基本上较好地反映了生态体育园的基本功能,但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概念混淆了生态功能与旅游观光、娱乐休闲等的层级关系,因为旅游观光也好,娱乐休闲也罢,从本质来讲都是生态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第二,体育公园并非一定是开放式的,只是就目前而言以开放式的居多;第三,生态体育园园区生态性与体育性的协调和完美结合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生态体育园界定为:生态体育园是指以“人――体育――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为前提,以体育运动项目与生态环境为基本载体,以身体运动为活动参与的形式,以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诉求,集体育竞赛、健身锻炼、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生态保护、体育商业、体育科技等于一体的体育园区或场所。

三、生态体育园功能分析

本研究根据《体育产业价值工程》这本书中关于功能分析的阐述,对生态体育园进行功能分析。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又名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写VA),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美国[3]。功能分析就是对价值工程对象的功能系统进行剖析,逐个分析、认识、研究其各个局部功能,并且研究其局部功能之间的联系。

功能分析是生态体育园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其功能主要以“功能图”的形式呈现。生态体育园的基本功能有:提供健身锻炼场所、提供旅游观光服务环境、提供体育竞赛场地、提供观赛场所、提供休闲娱乐场地、发展体育商业圈、发展体育科技创新基地、完善生态环境。生态体育园的拓展功能有:提供社交场所、提供商业谈判场所、提供康复疗养场所、实施环境教育、倡导生态与科技结合等。作为生态体育园并不必然地实现以上全部功能,而是根据园区建设的条件及目的确定。

四、结语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将成为未来体育发展的主旋律[4]。中国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却越来越严重,因此,对生态体育园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生态体育园的功能进行分析,这将有助于为未来生态体育园园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邓逢明.浅谈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市场运作思路[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1:36-39.

[2] 陈冬平,张军.体育公园的分类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58-60.

[3] 李晓军.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8:136-137.

[4] 张丽萍.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下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D].四川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 初中历史教育随笔 下一篇: 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