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4 09:55: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儿童素质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培养观察力
培养观察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观察力强能使儿童有能力获得丰富的素材,获得真正的感受和正确认识。
历史上,大凡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其观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应当先学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布尔,从小就喜欢观察动物。在他5岁的时候,一天晚上,他忽然听到附近的丛林里传来一阵阵美妙的鸣叫声。他想,是小鸟在鸣叫吧?我该去看看。大人们吓唬他f,森林里有狼,专门吃小孩子。小布尔却豪不胆怯,勇敢地钻进森林去观察、探索,结果他发现:发出鸣叫的不是小鸟,而是一种蚂蚱。从此,他对昆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终于成为颇有成就的昆虫学家。
观察力对研究自然科学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同样对于文学艺术也是必不可少的。鲁迅就曾经教导文学青年:“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
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要求莫泊桑到马车站去观察马匹:“马车站里有许多马,你仔细观察那里的马,然后用一句话描绘出其中一匹马与其余几十马不一样的地方。”就这样,莫泊桑锻炼出了超人的观察力,因而,他的小说以人物刻画细致、入木三分而著称,在世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
怎样培养孩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呢?
第一、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使他们视野开阔,博览多闻。接触感性事物,是观察力发展的基本前提。
现在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一写作文就头疼”。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如果整天吧孩子关在屋子里,势必堵塞孩子的视野,又怎么能激发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呢?
北京有位年轻的妈妈很懂得培养孩子。她的女儿从小爱画画,可有一段时间觉得画烦了,不想在画了。这位妈妈没有硬逼着孩子继续画画,而是带她去养鸡场、动物园观察小动物。女儿看的很仔细,回来后画了不少新画,其中的一副百鸡图得了奖。所以家长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引导和训练孩子。
第二、要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可以事先对孩子提出一些观察事物的题目、家门口增加了几栋楼?大街上增添几家商场?动物园的猴子是怎么吃东西的?下雨的时候雨是什么样子?刮风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留心周围的事物,逐渐改变那种凡事漫不经心、视而不见的习惯。
第三、对于上学的孩子,最好让他写观察日记,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四、给孩子创造一些观察的有利条件,如让孩子自己养养小金鱼、小鸡,小兔、小狗或者小花,小草等等。让孩子观察这些小生命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这些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聪明的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孩子如果缺乏想象力,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也缺乏创造力,因此幼儿教师要注意孩子想象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把孩子培养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第一,要爱护和重视孩子的想象力,儿童最喜欢想象,一会想象自己是,一会想象当了火车司机,一会儿又变成了孙悟空,儿童的想象力是他的智慧火花,不对儿童的想象力加以珍惜和爱护,而是横加制止,就会将儿童的智慧扼杀。第二,经常让儿童玩一些可以提高想象力的玩具。如积木、七巧板等比较现成的完全真实的玩具更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孩子利用手中简单的游戏材料,构思出更多的东西和玩法,使自己玩的时间长,对玩具感兴趣的持久性强,应变能力也强,可见,一具多用的玩具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
达尔文上小学后,不知怎么变得爱“撒谎”了。有一回,他捡到一块小化石,回来跟姐姐说:“这是一块宝石,价值连城呢!”又有一回,他捡到一枚硬币,一本正经地告诉姐姐:“这是古罗马造的。”姐姐一看,只是一枚被压得变了形的18世纪的旧币罢了。姐姐对达尔文的“说谎”行为是很恼火,几次向父亲告状,可父亲总是淡然一笑说:“这算什么撒谎!这孩子挺有想象力,说不定哪一天他会把这种才能运用到事业上去呢!”果然,达尔文长大以后,把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到缜密的科学研究中,创立了伟大的“物种起源”学说。
三、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人们把所见到的,听到的,想过的或做过的事情记在脑子里,以后能回忆起来的这个过程就叫记忆,为了使孩子记得快,记得牢记得准确,养成好的记忆能力和记忆习惯,教师在培养和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尽量采用生动、形象和富有兴趣的材料吸引孩子,使他们的记忆力集中,还要采取多种形式,最好是各种活动交替进行,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例如将听故事、绘画、计算、唱歌、游戏等活动交叉进行,让脑子各部分轮流休息,效果更好,记忆力也会加强。
第二、要注意劳逸结合,年龄越小的孩子持续学习的时间就应越短、否者,大脑机能下降,孩子的理解、记忆就会减弱,因此,学习一段时间后,应让孩子休息,使孩子的大脑消除疲劳,记忆的效果会好一些。
第三、孩子记忆事物,不是一记就牢,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记忆很难持久,必须督促儿童进行必要的复习,才能加深印象,并应该让孩子能够把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的知识经常加以运用,孩子将知识记牢。
四、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普及儿童文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业务水平素质
以往大家都觉得只有毕业后从事语文教学的师范生才应该学习儿童文学,事实并非如此,各类专业的师范生都应该学习儿童文学。基础教育的接受对象是中小学生,年龄处在0-18岁之间,而儿童文学的主要接收对象恰好就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从事语文教学的师范生自不必说,从教材来看,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80%以上,而到了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为50%,因此,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必须海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掌握系统、专业的儿童文学理论,摸清古今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脉络,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必须能够在教学中举一反三地插入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对于从事语文教师的师范生来说,儿童文学的学习不仅必然,而且必须深入其中,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师范生来说,普及儿童文学的学习同样必不可少。中小学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一群成长中的孩子,每一个阶段的孩子都有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如果教师不了解他们的特点和情感,不能够融入他们,只是对他们进行抽象的说教或板起面孔训斥,相信孩子们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势必会给自己的教学和工作带来困扰。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作品,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开启了一扇聆听儿童内心情感的窗户。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简单鲜明,情感细腻纯真,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极好地展示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心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以形象生动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例对他们进行教育,效果肯定比简单的说教要好得多。因此,普及儿童文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业务水平素质,让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情感,便于他们在各科教学中因材施教,使他们的教学与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儿童绘画与德育
儿童绘画课的教育不同与政治课的直接的道德说教和法律课强制性的约束。它是以艺术形象作用与人的情感,使学生受到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感染,并具有对生活中美与丑的鉴赏能力。从而使绘画创作在教学中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如:四年级上学期美术课中《漫画》一课,学生创作时,我结合课本的内容向他们介绍了一些漫画中常用的创作手法,在欣赏作品《自食其果》时向同学们介绍,这幅画用的是夸张手法,把社会上现象贪吃的老鼠,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忘记了做人的原则,最后因为肚子过大不消化,结果出不去瓶子,后果可想而知等等。通过讲解,赞美祖国建设的新成就,讽刺批评不良的社会现象,促使学生实施美好的行为。因此,儿童绘画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为热爱生活而献身的进取精神。从而使美术教育起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2.儿童绘画与智育
儿童绘画教学既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同时也进行智育教育。属于智育中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美术教学包括美术工龄、美术品种、美术史、造型、透视、色彩等等,本身就是现代人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儿童绘画对学生进行的观察、表现、制作和创作技能的训练,可以促进构成人的智力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象力的发展。
美是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人们随时随地都能看见到好的与坏的事物。而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阶段,他们绘画的演进是渐变的,其历程毫无割裂的痕迹,没有明显的变化。从绘画的涂鸦期到写实期,他们经历了形态的模糊认识、理解、记忆到追求形象完美的创作,这都是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比较、思考和判断,通过动手表现所认识的形象,是观察力提高的过程,也是提炼形象强化记忆的过程。如:二年级《海底世界》一课,学生们从学前班到一年级已经学过了基本形,生活中又见到了不同外形的鱼,所以这一课我着重讲解了鱼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去回忆生活当中看到了好的图案、漂亮的色彩及电影电视中见到了海底环境,从而达到启发诱导他们进行思维、提高想象的能力,最终为学生自身能够创作出完美的艺术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儿童绘画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47-01
一、音乐活动有助于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力在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它是保证学生顺利获取知识的基础。很多孩子的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效率不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注意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意志力的增长而不断加强的,越是在年龄小的时期,注意力的控制越差,注意的时间也越短。但是在学前儿童时期,注意力的培养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
注意力的培养可以有很多方式,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利用音乐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音乐的学习有很多类型,如有声乐学习和器乐学习,这些学习内容是儿童所喜爱的,同事在学习声乐和器乐的时候都要保持积极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注意力发展情况,我们根据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按照不同年龄来进行教学,有目的的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注意力。在注意力培养方面,器乐的教学更为明显一些。器乐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例如钢琴学习,幼儿在学习钢琴时需要对乐谱认真的阅读,要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听教师讲解的时候,也要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掌握弹奏的要点。在自己练习演奏时也要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既要阅读曲谱,同时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手指,对手眼协调能力,手脑协调能力,都要不断地锻炼。通过整个钢琴的学习过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学习都与注意力有关,如果没有好的注意力就不可能取得好的学校效果。也正是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幼儿的良好注意力,这种注意能力的提高伴随着学习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展,以至于延展到其他学习活动中。可见音乐学习对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音乐活动有助于学前儿童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过程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意志过程是人心理活动的一个方面,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在人心理活动中非常重要,是意志的力量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或者面对问题的时候能积极的去面对,合理的进行解决。学前儿童对意志过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少,往往将自己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停留在情感过程中,在学前教学中,我们将引导学生的心理过程逐渐进入到意志过程阶段。
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意志力的帮助来完成。音乐是容易被幼儿喜爱的,把握住幼儿的兴趣爱好,对这种兴趣进行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鼓励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学习钢琴的幼儿,可以从对钢琴的认知、对钢琴学习的喜爱、到用自己的意志力来实现相应的学习阶段目标。学前儿童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音乐学习对意志力培养的作用,帮助幼儿逐渐养成用意志力控制自己行为的好习惯,这样的心理素质将对人的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音乐活动有助于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培养
幼儿期是人心理因素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情绪情感的塑造在学前儿童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个人必备的心理素质,积极良好的情绪是学习生活的保证,在学前儿童期合理构建幼儿的良好情绪,体验积极向上的情感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积极良好的情绪,体验积极向上的情感。丰富多彩的音乐使幼儿感受到愉快的情绪状态,感受到表演带来的成就感。如,让幼儿学唱欢快的儿童歌曲,并伴以游戏或律动操,多方面的感官刺激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组织进行演出,器乐合奏或者合唱活动,这些活动丰富有趣,幼儿积极从事。经常用积极的情绪来刺激幼儿,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愿意去探索知识,鼓励幼儿的好奇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四、音乐活动有助于学前儿童合作能力的培养
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建立起良好的与人合作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学前儿童音乐知识的学习,可以建立起幼儿合作能力。
现代中国家庭中,在金字塔形的家庭结构中,处在塔尖的独生子女们,表现的极其自我中心,家庭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可以由孩子自行支配,这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在幼儿园这样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很多幼儿难以适应,不愿意融入集体生活中。学前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教学内容来逐渐改变这样的心理现象,使幼儿学会合作,帮助幼儿建立起合理的人际关系。音乐教学的内容让幼儿所喜爱,可以合作的环节非常多,如进行器乐合奏,以班级为单位学习打击乐曲目,每位幼儿使用一项乐器,教师合理的编排,组织进行演出,在这种合作中,幼儿逐渐认知到合作的重要性,潜移默化的增强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五、音乐活动有助于学前儿童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人积极进取的动力,是每个人所共有的一种潜在能力,怎么样将其调动出来,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来不断地训练和培养。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学前教学所设置的课程简单生动,极易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正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歌唱、舞蹈、器乐表演等,不但要进行学习,而且要适时的展开表演活动,使幼儿逐渐习惯展示自己所学的内容,无形中让幼儿树立了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儿童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生活体验是息息相关的,儿童教育如果脱离了生活实践,不仅会使教育活动失去生机与活力,也不利于儿童加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制约了儿童动手动脑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角色扮演一般包括角色认知与角色实践两方面,角色认知是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角色实践则是在一定情景下扮演者进行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活动。所以说,角色扮演具有内容生活性、方式民主性、过程自主性、空间开放性等特征,是体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将其应用到儿童教育活动中,可以充分激发儿童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让儿童在体验中实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学习生活”中的角色扮演
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儿童生活馆,学习都是儿童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儿童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主要渠道,所以学习生活是儿童生活中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但是,很多儿童由于受到遗传、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学习可能根本不感兴趣,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传统制度化的学习生活甚至存在严重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传统的儿童教育过分看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儿童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很难帮助儿童对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行准确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没有实现知识学习同生活实践的有效联系,过于生硬的灌输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儿童素质的培养和能力,更不利于儿童情感的良性发展。将角色扮演应用到儿童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帮助儿童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有效联系,加强儿童的理解、体验与感悟,让儿童在体验中获取更多的成功与快乐,促进儿童身心素质的协调性发展。例如,在讲到《小红帽》这首儿歌时,可以先跟儿童讲格林童话《小红帽》中小红帽与大灰狼的故事,然后让儿童分别扮演大灰狼、小红帽和外婆进行“角色扮演”,也可以根据儿歌编排舞蹈,分别体会三种角色不同的心理活动,最终不仅能够达到让儿童学习儿歌的目标,还可以有效增强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安全意识,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可谓一举多得。
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扮演
爱是联络人们心灵的纽带,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爱自己的家人,也就很难会正确的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所以,儿童在享受家人无私爱的同时,也应当体验爸妈在角色中的付出。通过有针对性的角色扮演,让孩子充分体验爸爸妈妈的辛苦,引导孩子去感受和体会这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让儿童学会关爱他人。对此,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法”,让孩子尝试着去当一个大人,像大人一样去照顾身体不舒服的父母或长辈;也可以让孩子当一天家庭的“清洁工”,打扫一下家中的卫生,让孩子切实体验干家务的辛苦;也可以让孩子当一天的小厨师,尝试着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这些看似简单的角色扮演和生活体验,其实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和素质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看似平常的一件小事,往往能够体现出孩子在情感发展上的缺陷和不足,而孩子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无需进行过多的说教,孩子们完全可以借助自身的角色体验丰富自身的情感,使心理素质更加健全,生活技能得到不断增强。
三、“社会生活”中的角色扮演
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儿童来说,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幼儿园和家庭的环境当中,但社会生活才真正是色彩缤纷,表现的更为现实,除了像家庭和学校中的真善美之外,还有很多的假丑恶。儿童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单纯在学校或家庭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所以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引导儿童积极面对社会中各种复杂的问题,让孩子们主动地走进社会、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让孩子当一天“警察”、“旅游区导游”、“小小义卖员”、“小小交通指挥员”等角色,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到社会中还有很多丑陋的现象和不如意的地方,使儿童在角色扮演环节充分认识到完美、高尚、和谐的社会生活需要每一个人都付出相应的关心和努力,进而最终实现帮助儿童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和提升素质的教育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角色扮演等体验教育措施激发儿童的生命意识和主体意识,启迪孩子的心灵和精神,塑造儿童的美好心灵,构建起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让孩子们在角色体验中学会认知、生存、创新。对此,教育者要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把角色扮演看成是培养儿童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可操作手段,不断拓展儿童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内化儿童的道德素质与品质,促进儿童生活技能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攀岚. 体验教育重在感受过程——谈体验教育之环节和原则[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二)儿童期所受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加强培养心理素质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它应贯穿于儿童教育的各科教学当中,而舞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活动性的教学过程,存在着多种心理素质教育契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挖掘这些潜在契机,加强儿童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舞蹈是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集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新型课程,其对增强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康、个性发展、审美能力、道德情操、创造能力、爱心等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儿童的心理特征:幼稚、纯真、好奇、热情、乐观、自制能力差、好动、贪玩、模仿性强、可塑造性强,所以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当正确的把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在舞蹈教学中,针对儿童的心理做好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对舞蹈课的兴趣。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促使儿童舞蹈教学更加的科学与完善。
二、儿童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心理素质
(一)在舞蹈教学中激发儿童对舞蹈的兴趣
培养兴趣的第一步就是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措施来诱发和引导儿童对舞蹈产生兴趣。儿童的好奇心强,极容易被客观事物的新异性所吸引而产生兴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儿童认识活动的倾向,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舞蹈,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新”、“异”来诱发他们对舞蹈活动的直接兴趣,以他们爱跳、好表现、好创造的天性来激发。
在儿童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泼,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儿童为主体,一切教学从感受入手,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过程中把知识和趣味性相结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教学者应当挖掘教材的蕴涵,是学习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充满自娱性和游戏性。
(二)在舞蹈教学中保持和增强儿童对舞蹈的兴趣
1.幼儿的注意力易迁移,兴趣往往是短暂的,如何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这正是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把内容的难点转为幼儿的兴奋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优美的体态、准确的眼 神、形象生动的语言。
2.激发儿童的探索兴趣,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提问、穿插巧妙。教学形式多样,动静交替,在教学中体验。兴趣培养的基础就是进行体验,良好的情绪体验随着兴趣的产生,使儿童的舞蹈学习兴趣得以保持。
3.对于儿童的一种心理强化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特殊心理特点来进行,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好强、好胜,所以我们要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正确的肯定。同时也可以培养和激发儿童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不但会使他们的舞蹈兴趣得意保持,还可以增强克服挫折和困难的恒心和毅力。舞蹈学习的效果很会得到提升,使得他们在乐中学、学中乐。
4.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自由宽松,注意舞蹈活动目标的适度可行,并有针对性,把握好儿童学习内容的难度,使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稍加努力能够完成,培养幼儿的进取精神。
5.教师要根据舞蹈活动的需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行为和角色,既要发挥幼儿的主体,又要发挥教师的主体。
(三)培养儿童的毅力、表演力、应变能力以及心理机能
1.培养儿童的毅力
由于舞蹈动作要不断地重复,要练到位,有苦又累、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对天性活泼,忍耐想较差的儿童来说,长期坚持比较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用优美、滑稽等教学动作去诱导他们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且要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灵活组织,科学施教。在他们在快乐中得到提高。
2.提高儿童的表演力
目前,有的儿童舞蹈表演失去了应有的童心和纯真的美感,同时也不利于儿童的表演天性的挖掘和开发,因为舞蹈表演中普遍存在着动作生硬、情感成人化、缺乏活力等问题,严重影响到舞蹈教学的效果和兴趣的培养。所以说培养和提高儿童的表演能力、表演天性、关键在于发挥其特点和优势。所谓舞蹈表演就是演员表现蹈作品时的情绪、状态等,表演在表现舞蹈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活当中的儿童活泼好动,喜欢边唱边舞蹈,这是儿童的最大特点。
3.培养儿童的表演力的途径
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编排适合儿童年龄阶段的舞蹈,少儿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儿童求知欲强,情趣多变,给他们的教学内容要强调主题鲜明,新颖别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启发想象力。儿童虽然好动喜欢表现,但是往往在舞蹈表演的时候,不能达到表演的效果,所以除了让他们熟练的掌握舞蹈动作外,还要配合他们喜欢的舞蹈音乐,能让他们在音乐的渲染中舞蹈,穿着漂亮的表演服装,能够增加她们表演的欲望。
4.促进儿童智力的开发、心理和运动机能得到提高
儿童的运动和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儿童对舞蹈动作进行不同的梳理,从整体到分解,从大致框架到细微的分析。他们的心理意识也随之形成,大脑皮层的运动区和语言区是舞蹈活动建立复杂的神经联系。所以在舞蹈活动中,大量的舞蹈信息,音乐旋律、歌词、舞蹈动作都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长期训练,他们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是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挥,促进大脑的思维能力。提高运动运动系统的技能素质,从而改善机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是儿童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也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促使人们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自信心又是一个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最为深刻、持久的精神动力。自信的孩子,越会成功,越会成功显得更为自信,反之,自信则会导更深的自卑,成功较多的孩子,很少担忧和分心,会更加集中精力去面对,现在社会需要充满自信有能力的人,一个自卑、性格懦弱的孩子,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1.不吝啬对孩子的赞扬、多角度地分析与评价孩子
“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是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我们教学者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看,并要坚持不断地鼓励教学,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儿童,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没一点成绩,并会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在对孩子的评价教学要因人而异,用欣赏的眼光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儿童的通过耐心细致又合理的分析。
2.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流合作
在舞蹈教学中,要重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比如鼓励孩子自己找个好朋友一起合作表演,有的孩子比较胆怯,自信不足,在教学活动中要求他们去找同伴时,有的孩子也是独自站在一边,就等着别人来找自己,不愿意主动找人合作,此时教师不要强求他们去找同伴,而是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与他们进行交流,然后可以看看其他小朋友之间的合作,他们看后会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去尝试,这时候老师可以与他们进行合作,是他们体会到有同伴的乐趣,然后可以再鼓励他们找同伴,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这些开始胆怯找不到同伴的小朋友。就会找到乐趣和自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自身的萌发喜爱舞蹈以及参与舞蹈活动的愿望。
3.通过舞蹈教学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即使美育、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建造健康审美心理结构的过程。它不仅会直接影响人的情感与理智、精神与道德,还有助于人的智力开发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对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舞蹈是美的艺术,具有美的品位。它使人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美好,使人们的心灵变得更加高尚、纯净。校外儿童舞蹈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轻盈的舞姿、栩栩如生的舞蹈形象,陶冶了儿童美的心灵、培养了儿童的美好情感。这种持之以恒的美育教育,可以实现对孩子健康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使他们的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使他们成为内心、外在俱美的人。
三、心理因素对儿童舞蹈教学的影响
(一)舞蹈教学相对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发现学生的心理因素才是真正影响他们学习和演出发挥的重要因素。使儿童身体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就必须进行基本功的训练,也为了各种高难度动作的需要,同时也是为扮演各种不同的舞蹈角色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对儿童的体力训练的保持也很有好处。但是大家都知道基本功初期训练是单调和枯燥的,往往还要碰到或大或小的挫折,这样就会产生一些异常情绪,随着时间的累积就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而克服这些“障碍”的最佳良药就是帮助儿童重拾信心,激发兴趣、多给学生鼓励、同样也要表扬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的积极性得以保持。这也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精湛的舞蹈教学技巧。以往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舞蹈课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用巧设悬念,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造成学生的期待心理,从而进行及时的导入新课。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影响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诸多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是心理因素,儿童心理因素的好坏,不仅仅是他们的能力的高低所决定,而是一种心理活动及其心理活动的产物,在教学中,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使他们在接受舞蹈教学中如虎添翼,而心理素质欠缺的儿童,则会使发挥水平受到限制,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舞蹈传授舞蹈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着重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舞蹈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和退化,但是心理素质相对来说是固定的。对于学生来说是则是终身的、多方受益的。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上,许多孩子们未曾见过和未曾听说过的新鲜事物,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引着好奇心强的孩子,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那么如何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其一,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好奇心。
众多实例证明,一些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最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例如: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会跳的小青蛙、会自己走路的小娃娃等,这些玩具能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摆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类似的玩具,用来训练他们的集中注意力,特别是3岁左右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最理想,最有效。另外,还可以把孩子带到新的环境中去玩,比如带孩子逛公园,让他们看一些以前不曾见过的花草树木,造型各异的建筑,以及其它引人入胜的景观,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有趣的动物等,利用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其二,把培养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结合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很投入,很专心,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儿童在入学前接触的书本知识太多,走进课堂后发现老师讲授的都是自己屡见不鲜、耳熟能详的东西,那么,大多数儿童都会不由自主地分散注意力,东张西望,做小动作,在生活中你会常常看到一些孩子按家长的要求做某些事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而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时,都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对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应该注意把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注意力结合起来。培养孩子的兴趣,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去激发,比如培养孩子识字的兴趣,可以利用孩子喜欢故事的特点给孩子买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图画故事书,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书,并且告诉孩子这些好听的故事都是用书中的文字编写的,引发孩子识字的兴趣,然后认一些简单的象形字,从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识字活动中得到培养。兴趣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越浓,其稳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所以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并以此为媒介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其三,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幼儿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各种颜色的纸分装在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幼儿可以持续进行22分钟,6岁幼儿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纸条的数量比单纯完成任务时多50%,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幼儿只能坚持17分钟,6岁幼儿只能坚持62分钟。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在游戏活动中,其注意力集中程度和稳定性较强,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游戏活动的方法很多,比如传统游戏让孩子找回不见的玩具,便是一种简单易行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家长与孩子一同取出几件玩具摆放在桌上,并教孩子清点玩具的数量,让孩子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拿走其中的某样或几种玩具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想、查看、寻找,这种训练方法简单、灵活而实用,家长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它类似的游戏方法。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它能引发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心情愉快,家长应该有选择性地与孩子一同开展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他们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一种陌生感,存在紧张、焦虑、畏缩、兴奋等心理问题,尤其是这些特殊的智障儿童更是如此,所以,作为特殊教育的班主任,更需要用爱心、细心、耐心、精心教育去培养、塑造特殊的智障儿童,充满信心地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
一、爱心教育,使智障儿童热爱学校
一年级新生刚入学时,首先面对的是班主任,用教师的爱心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较快地消除孩子对新环境的畏惧感,促进他们迅速适应学校和班级。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开学第一天,我们早早地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每一位新入学的孩子。“小朋友好!” “欢迎你!” 我们从家长们的手里牵过一只只小手,给他们安排好座位,与每一个孩子接触与交谈。在交谈中轻轻地抚摸,亲切的目光对视和信任的点头,传递着我们对孩子的爱与欣赏,孩子们能从我们的关注中感到温暖,“你的名字真好听!”“你真棒”“太好了!”适时地运用肯定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留给孩子一个平等亲切的印象。
刚刚步入小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一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为了使学生尽快融入学校,适应学校环境,喜欢来学校学习,首先,我们结合主题学习,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当学生看到学校里有弹弹床、迷宫、游乐区,都非常喜欢,我们从中教育学生,谁学习认真,遵守纪律,都能得到奖励,可以在这里活动。当学生看到职训部的大哥哥大姐姐在学习煮饭、炒菜,学生们都感到很新奇、有趣,知道学习是很有乐趣的事情。后来有些家长给我们反馈信息,说孩子在学校参观后感到非常高兴,希望以后也能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棒,做个小厨师。通过带学生参观,让学生热爱学校,使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是一个小学生了,有一个角色转变的观念,有意识要当好小学生。
其次,我们还注重营造一个生动、形象、可亲的班级环境。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就像一个多彩的花园,如果小学的教室过于严肃、沉闷,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肯定是无法接受的。因此,我们把教室精心地“包装”了一番。以良好的氛围,打动学生的情感,稳定他们的情绪,其中,报到卡与任务袋是我们班的特色教学部分。
(一)报到卡
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来的学生要将自己的名牌挂在1号挂钩上,然后交作业、放书包,看任务袋。后来的同学按顺序挂牌,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这样认识自己的机会,因为名牌上面有学生的姓名、照片,还有他喜欢的动物图案,通过每天的挂牌,学生可以辨认自己的样子,认自己的名字,还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陪伴自己上学,学生感到身心愉快,又能从中学到知识。
通过挂牌,我们不仅可以知道谁是最早回到教室的同学,而且学生也可以看到自己是第几名回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认识数字,了解数字排列的顺序的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字的概念。
(二)任务袋
结合学生的实际和他们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我们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训练,但不是硬梆梆地说:“你要接受训练”,而是把训练融入游戏、生活中。
比如说有的学生连喝水都不会,我们就把喝水的图片放在他的任务袋里,领着他看任务袋,然后教他拿自己的杯子,扶着他的手教他怎样喝水;有的学生不是不会喝水,但是经常忘记,我们也要提醒他,同样将喝水图片放在任务袋,当他看到喝水图片后,就记得自己要先喝水再做其他活动了。我们班的罗XX通过训练看任务袋做事后,经过这个学期的努力,慢慢地由扶到放,她能自己走到任务袋前翻看图片,同时也学会了自己拿杯子喝水;马XX是个马大哈,通过看任务袋后,现在她喝水的习惯也慢慢形成,老师就不用天天提醒她了。
有的学生眼手协调能力较弱,我们就在他的任务袋里放上拍球的图片,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任务袋的图片,就知道自己要做拍球游戏,然后去玩具区挑选球类进行拍球活动。因为要做写前准备,要训练学生的精细动作,我们也在任务袋里放置穿珠子的图片,有家长知道我们这样训练的目的,也积极配合,有的从家里带来了有趣的数字穿珠,有的带来了装饰用的珠子给我们,这样一来,有更多的学生可以同时训练精细动作,做写前准备了。
任务袋不仅可以提醒学生,而且它还有好处,就是让学生做事情讲顺序,培养学生遵守工作程序,学习规范,学生不会无所事事,从而减少了问题行为。
与此同时,我们还根据学校每月的工作中心、大队部计划,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开学的第一个月的重点教育目标是抓“乐学” ,消除分离焦虑,促进学生从家庭到幼儿园的愉快过渡,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围绕着这一中心目标,安排了“我爱我的学校”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愉快的第一天”“大带小游戏”“大家一起玩”“学校是我家”“参观学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使学生很快熟悉了环境,激发他们对校园生活产生兴趣,并产生热爱学校的热情。据家长反映,学生很喜欢上学。大队活动计划里有一个“五星级班级”的评比活动,为了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认识到教室是自己每天到学校活动和学习的场所,我们将教室布置得漂漂亮亮,学生进入教室也会感到身心愉快。在张贴奖状和宣传海报的时候,我们也尝试征求学生的意见,问他们贴在哪里好看,有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用语言告诉我们,有些有语言障碍的学生也会用手指指着示意,我们贴好后学生会表达这个位置他看到了,很高兴。即便是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我们也要多一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自己的教室,同时也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语言表达。 二、细心关怀智障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日常生活中,智障儿童更需要老师悉心照顾和关怀。因为智障儿童自理能力差,所以,作为他们的老师更应该多花点时间和心血去细心照顾和关怀。例如,天气冷热变化要督促他们添减衣服;定时提醒他们上厕所,并且陪他们上厕所;下雨了,教他们不要忘记带伞;吃饭时,提醒他们添饭;午休时,多检查他们有没有把被子盖好;等等。当遇到学生情绪不稳定或闹情绪时,也细心探究其原因。不愉快情绪的发生,必有其原因,也许行动扰、自由被限制、自尊心受损伤、玩具找不到、游戏时起争执、语言沟通有问题、主观意愿不能被了解或者睡眠不足、身体不适等,都可能引发愤怒的情绪。因此,我们细心查明原因,解开症结,对症下药。
在学习方面,如果学生进步不稳定的时候,细心找出问题的所在,多些反思自问:我们是否能掌握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做出的说明讲解是否容易了解?我们能否帮助学生作正确的反应?我们对动作和言语上要求,是否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实施计划时,我们是否操之过急?对孩子来说,我们所用的方法是否有意义?我们说话的速度会不会太快?学生是不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而我们没有注意到?所设的环境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等等。
三、耐心培育智障儿童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智障儿童教育的内容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生活基本习惯的培养,则为生活教育的重心。我们班的学生自理能力差,因此,我们从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开始,如:饮食自理、衣着自理,或曰用物品、玩具、学用品等收拾习惯的培养,由易而难,由简而繁,在自然的情境下,遵循他们的能力从简单的学习开始,多称赞、少责骂,给予信心和勇气,耐心地逐项指导、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逐渐地让他们学到一些自理的能力。习惯是由日常生活中不断的重复与练习慢慢形成的定型反应,笫一习惯的印象,深刻而牢固,不良的笫一习惯,将给日后带来无穷的后患,习惯的好坏对人格的发展与社会生活适应,都有深远影响。因此,必须从小开始从吃饭、喝水、午睡等具体生活内容开始着手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班制定了班规指导、督促学生的日常行为,加上开展代币活动,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学生的出勤、上课表现、课间活动、自理能力、平时的待人处事是否文明有礼等,我们及时奖励学生定量的代币,逢周四换代币的时候,我们带着学生到换币处让学生亲身感受将币换成钱,然后再到学校的商场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学生表现良好,我们告诉全体学生他在什么方面表现良好而受到奖励,所以他就可以获得多些代币;有的学生违反纪律,我们立即在班上向同学讲明为什么他没有得到代币,要纠正怎么样的行为才能获得。我们班的郭XX本来是问题行为很多的学生,开展代币活动后,她知道了代币的用途,换取食物后可以让妈妈看到、知道,妈妈会因此表扬她,所以郭XX很努力地改变自己,虽然有时候也会忘记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郭XX现在倒饭的次数减少了,上课也能在提醒下回答问题,要求排队的时候一般也能听指令了。
四、精心塑造智障儿童的健全人格
智障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学习意愿,注意力的稳定性差、人际关系不良、情绪困扰,常常存在自我毁伤、破坏等异常行为。其中只有很少的因素是因为生理因素,大部份的人格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藉着点点滴滴的周围成人的行为,在他内心中所产生的自我感觉和意识,潜在的决定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并透过思想和行为,形成他的人格特征。
一个智障儿童,不论他多努力也总是被失败所包围,他总是听人家说他笨、惹麻烦、不好、一事无成等等,无形间他便接受了这样的评论,而产生退缩、不建全的人格特征来。因此,我们的职责就是透过适合他们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协助智障儿童建立肯定的自我形象,也唯有肯定的自我形象才能带领儿童走向自立之道。
我们班的学生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好,我们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及征求家长的意见,鼓励他们选择可增强自信心的各项活动。例如,在准备才艺表演的时候,根据学生在家的表现、喜好,又在课堂上问学生喜欢什么,让学生自己选择,在班里预演。
我们利用班上的资源──功放机、音响、麦克风等,让学生唱、讲、发音,学生看到班上的这些设施,加上我们的鼓励,活动得非常开心。
透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锻炼胆量,增强自信心,也能培养学生的纪律、仪态、口语、礼貌等。
总之,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全身心付出和科学的培养方法,以及在家长的配合和协助下,我们的智障孩子一定会有可喜的进步。
参考文献
新课标告诉我们:“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打开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实验教材,她正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好教材。本教材选文典范,文质兼美,有情有趣,富有浓浓的儿童文化。一幅幅生动活泼的插图,一个个情趣盎然的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儿歌蕴涵着培植语文素养,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
因此,我们在新课标指引下,充分发掘发挥教材优势,坚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把握学生学习的热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之一,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成为培植儿童语文素养的乐园。
例如,我们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第一课,认识单韵母α о e时,如果单纯的把教学定位在α о e的读写及其四声的认读上,或者对教材上的插图轻描淡写地带过,就没有很好地落实新课标。再说,这三个单韵母,孩子们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时,早已认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热望又怎么能得到满足呢?因而,我们将教学定位在培植语文基本素养上。教会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察的同时认读韵母α о e并掌握字形,再由教师根据图画内容讲故事。之后,教会学生唱α字歌、о字歌、e字歌,然后,让学生看图自己讲故事,学生也能模仿老师表演些形体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学单韵母α о e的音准,就及时反馈给了老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语言的积累,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习惯得到了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得到了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学习情绪高涨,学习热望强烈。最后,让孩子们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在进行学生语文素养的启蒙教育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呢?
又如我在教学汉语拼音第十课的儿歌《有礼貌》之后,拓展中教师让一个学生说出是怎样做到对老师和长辈及同学有礼貌的,老师就引导学生用同题同韵的儿歌夸他。然后再用儿歌夸夸自己。由于是初学,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格式,让学生看着,自己动脑口头念出:
有礼貌
,有礼貌,
见了 ,就问好。
一、利用少儿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来提升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
目前,就笔者所知的中小学,由于普遍注重应试教育的分数和升学率,忽略了对青少年人生很重要的图书馆信息技术运用的培养,其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条件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容乐观的。但在少儿图书馆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却十分广泛,这就给少儿进入图书馆自主学习提出了挑战。因此,少儿图书馆就成为培养中小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最好场所之一。如公共图书馆便捷的文献检索系统、特有的人才技术及服务,使青少年信息技术教育更容易实施。因为,在少儿图书馆里汇集了一批既有专业水准、又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他们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完善的服务设施,把图书文献检索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快速掌握图书资料的信息化获取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素养,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正能量。
二、利用少儿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