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4 09:55: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学价值的流动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98-01
英伽登深入分析了胡塞尔的“意向性”问题,他通过对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理论的扬弃,确定了自己的艺术作品本体论。在指出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之后,英伽登揭示了文学作品的四个异质的层次结构:语音层、意义单位层、再现客体层和图式化观相层。四个结构相互联系,构成“复调和谐”,读者通过“具体化”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而上质”。在英伽登的《论文学作品》和《对文学的艺术作品》中使用的例证多半是以小说为例,以诗为例并不太多,所以用其理论与诗歌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是值得我们实践的。
语音层次是文学作品的最基本的层次。在这一层次中,英伽登区分了“具体的语音材料”和“语音的典型形象”,并且认为“文学作品的语音,指的是作为典型形象的语音”,诗歌当然也是一种典型形象。诗歌中有韵律、格律等,诗歌近似于音乐。英伽登说:“作诗的技巧在于它能掌握语音不同的乐调属性,将它用于作品中表现纯粹的乐调美,并且把这种美当成一种艺术表现的工具,使语音的乐调属性作为一种艺术价值体现在作品整体的构建中。”法语中音素在诗句中的巧妙运用可以产生特殊效果。比如,[l]、[m]、[n]等音素,蕴含一种流动性,常与水发生联系。对于语音层,我们可以以保罗・魏尔伦的诗歌为例进行分析。
以《我熟悉的梦》(Mon rêve familier)为例:这是一首十四行诗,押韵方式为ABBA、ABBA、CCD、EFE的形式,前两节为环抱韵。同时,这也是一首典型的十二音节诗。第一句《Je fais souvent ce rêve étrange et pénétrant》中,前六个词每三个一组,都是以[]、[]、[]的音进行排列的,句中音素[]和[e]也多次使用,对三种音素的重复形成了乐感;,音素的重复使用,使得诗句有了音乐美。第二句中femme, j’aime和m’aime中,[m]的使用,增加了流动的感觉。第三、四句中[m]和[n]的使用,体现了“我”梦中的朦胧不清与情感流动。从第一节第二句到第二节第一句,每句的开头基本都在语音上呼应了上句的末尾,如:第三句末尾“ni tout à fait...”与第四句开头的“ni tout à fait...”相呼应;而第二节第一句开头的“... me comprend”则与第一节最后一句末尾的“me comprend”相呼应,这略微有些与古语中顶真的修辞相近。这样的语音结构使得句子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增加了诗义中的缠绵之感,这时的语音就牵连着意义层次。
在第二节中,每句中开始的主语都是“elle”,且第三节第一句又是以“elle”开始,语音整齐划一,且二、三、四句中都以“...elle seule...”为开端,又增加了第二节的语音整齐性;要提到的是,二、三句中“elle seule”后的“hélas”与“et les...”在语音上有着近似相同的发音;而这四句中,从第一句的“coeur”,第二句的“d’être”,第三句中的“moiteurs”,到第四句中的“rafrachir”,以依次递减的形式排列,都以[r]结尾,这又是语音上的一次有趣的统一。这些语音上的特点使得诗节处于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体中,产生和谐之感。
这首诗通篇存在大量的[l]、[m]、[n]、[r]的音素,使得梦境充满流动性,有一种神秘之感。
当然,不只法国的诗歌存在语音层次上的创造,中国的诗歌也不遑多让。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我们知道在中国的诗词中有“平仄”之分,“平”是指平直,而“仄”指曲折,四声调中除了“平”之外,其他三声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声运用遵循一定的格式,这便是“格律”。人们通过对平仄声的合理排列配置,使诗歌产生了不同的节奏形式,如: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以杜甫的《春望》为例,这首五律诗首联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语音节奏排列,颔联为“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颈联为“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而尾联为“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这首诗属于仄起平收的格律。举以上两例是为了说明在语音层次上对诗歌进行分析,我们才能欣赏诗歌的韵律美,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掘诗歌的价值。
语音层次是其他各个层次存在的基础,因此语音层次在诗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语音层次理论运用得当,我们会对诗歌有更新颖的理解角度。
参考文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的个人因素
经调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存在个人因素。而个人因素中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年龄、地域情况、学历情况、工作时长情况及家庭现状等方面的内容。个人因素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问题上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可以被定义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的重点因素。下面就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的个人因素进行探讨。第一,年龄情况。年龄相对较小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更为倾向于流动性大,因为心中抱负远大,想要趁着年轻多闯、多拼,从而存在流动频繁,不能安于现状的状态。也因为其心未真正定下来,而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状态及需求较为安定,因此年轻人可能存在不能安分的状态。因此,年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流动性较大。第二,工作时长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性要求高,因此工作时长较长的专业人才更能轻松掌握,并且拥有自己独有的工作状态及规划,来合理安排自身工作,并对其高校及自身岗位的忠诚度较高。而工作时长较短的专业人才,内心容易焦躁,因此流动的可能性增加。第三,家庭现状及地域情况。对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而言,地域问题较为重要,如果不是本地人,而在本地高校工作,那么其流动性较大。但如果在本地建立家庭,那么其工作流动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家庭现状及地域情况,对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流失而言,也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因素。
(二)高校的影响因素
1.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首先,高校在对汉语言专业人才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其管理理念存在偏差,不仅没有明确、全面的发展体系,而且因为其整体的教学环境趋于传统,缺乏创新精神,对年轻、工作时长较短的汉语言专业人才的重视度及认可度较低,这对该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忠诚度的建立极为不利,从而造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流动性加大。其次,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资金资助力度有待加大。但就目前的各高校的情况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资金供给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明显偏低。
2.薪酬体系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福利薪酬缺乏弹性。
对年轻教师来说,最主要的是要解决住房问题,但因为年轻教师刚出来工作,没有太多资金可以用来购房,单位的福利房又有年龄限制,必须在单位工作多少年才能享受福利房待遇。
3.培训体系不合理。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仅在入职时接受过培训,入职以后就很少有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训。因为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体系,如果不能适时进行一些专业培训,那么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将会出现懈怠状态,从而造成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因此,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的培训系统健全、培训状态加强等建议都需要重视。这样不能及时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某些弱点以及不适应岗位要求,没有针对其弱点进行培训,就可能会造成高校汉语言专业文化人才在工作中容易焦躁,从而抗拒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并且,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清晰。
二、高校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福利的传统看法
福利制度的形象勾勒在高校的发展中日渐清晰,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的看法与认知仍旧停留在过去的传统观念中。如今的福利种类繁多,涉及的范围也更广阔,所以就更应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对福利的熟悉与了解。因为高校在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的制定与设计中,都会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高校组织文化及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类别等相关信息。在这种程度上,制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制度就会更加适应高校专业人才之间的内部运作。如果能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福利认知,改变对过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福利制度的传统观念,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在潜意识中改变,为高校的运营奠定扎实的组织基础。
(二)及时更新福利信息,增加对福利制度设置的发言权
高校受到运营成本的局限,不能像企业一般大打福利牌,来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脚步。更不可能扩大福利效益来加强高校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对高校来说,合适的福利比丰厚的福利更重要。只有循序渐进地提高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福利沟通,不断进行福利的微型上升,一来可以缓和高校成本有限的尴尬局面,二来可以让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更加充分地认识到福利的价值。
一、两大指标基本概念
流动比率 (current ratio,CR)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其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与其基本类似的还有速动比率(quick ratio,QR)与现金比率。其中速动比率是在流动比率基础上将流动资产中不易变现的存货、一年内到期的其他非流动资产、预付账款等项目扣除所得,而现金比率的分子仅仅包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国际上公认CR
现金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 CCC)是“单位货币从原材料投入到市场价值实现的周期时间”,它反映了企业的运营周期,它测度了消耗现金为生产经营活动而购买库存,到通过最终产品的销售而获取现金的时间跨度,这个指标可以用天数来衡量,它等于平均库存期加上平均获得时间,再减去应付账款时间。其测算方法以资产管理比率中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付账款周转率”为基础,测算公式为:
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其中:
二、两者对比
(一)两者所站视角不同
通过对其基本概念的介绍可以看出两个指标是站在两种角度衡量的流动性:流动比率是在静态的视角衡量某一时点上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静态对比情况,并未对企业未来资金情况进行预判,指标本身抽象,并且其判断标准为经验数据;现金周期则站在企业资本循环的动态视角,考虑了现金转换为存货、存货转换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最后回到现金与应付账款与现金的转换。
因此,与流动比率相比,现金周期更能给决策者与企业管理者一个全面的、发展的视角去评价、审视与管理企业的流动性。
(二)受人为影响、操纵程度不同
两大指标在客观性方面的差异可以用一个经典的例子来解释:某公司需要一笔贷款,在银行信贷部审批时候由于其流动比率1.8(流动资产为900万、流动负债500万)小于银行规定的2.0的标准而无法获得该笔贷款。公司经理召集各部门人员商讨方案,结果财务总监给出了一个既不违法违规又操作简单的办法:用300百万流动资产偿付300万流动负债(应付账款)。为了不使现金真正流出,企业与供应商事前协调向供应商开出现金支票,但是供应商在提示付款期内并不提现。这样企业的流动比率变成了2.0(流动资产600万、流动负债200万)。
由此可见,流动比率在实际情况下较为容易被人为操纵。相比之下,现金周期是通过追踪企业整个经营活动,涉及环节众多,调整操纵难道大。
(三)指标评价标准不同
流动性指标测算的结果是没有具体单位的抽象比率,其自身不包含任何经济意义,因此指标本身无法告诉信息使用者公司流动性的好与坏,它必须结合参考标准使用才能说明问题。但是参考标准的制定多基于历史经验,比较刻板与不科学,同时由于各个行业特征不同,行业流动性差异巨大,不可能对各行业企业实行“一刀切”。
现金周期直接表示现金回流的天数,所得结果比之于抽象的比率具有具体经济意义,指标本身就能够说明企业的流动性状况,因此其评价标准的确定比之于刻板的比率数字更为科学,能够依据各个企业所处行业进行分析判断。
(四)预测功能不同
如前文所述,流动比率是是一个站在静态角度设计的指标,其本身仅仅反映指标计算时点企业资本的流动性情况,对于企业未来的流动性情况几乎无法预测。但是基于动态角度设计的现金周期由于全盘考虑了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通过对企业存货、应收款、应付款的预测能够较为可靠的预测企业未来的资本流动性,有助于决策预测。
(五)决策导向不同
以流动性指标进行决策时,由于其公式本身只考虑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因而决策者也会从调整资产结构的角度入手制定流动性决策。要提高流动性水平无非增加流动资产或降低流动负债,无论如何都会使得净营运资本增加(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但是净营运资本是依靠长期的融资来满足短期的资金需求,其势必导致高昂的资金使用成本与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企业的流动性状况根源上是企业经营状况与应收账款管理情况导致的,账面上对于流动负债与资产的调整只治标不治本。
相比之下,现金周期是从企业经营角度入手设计并且考虑了企业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具体情况。因此更加有利于决策者从企业日常经营的角度制定流动性策略,及时对企业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进行控制管理,加速资金回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流动性危机。
三、对比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债权人、投资者以及企业经营者来说,现金周期在可靠性、准确性、预测性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均优于流动比率。并且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企业电算化的推广,现金周期相对复杂的计算再也不是阻碍其推广的障碍。因此,笔者建议在实务中更多地使用现金周期指标衡量企业流动性。
参考文献
[1]马云峰,唐娓娓.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动态流动比率分析[J].财会通讯,2010(32).
[2]海米提.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可靠性与趋势分析.会计之友(下旬刊),2010(36).
二、现代主题的部分认同注定先锋文学的夭折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现代主题很大程度上源于基督教没落后出现的信仰与精神危机,即人们对世界、对人性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怀疑,产生了幻灭感、荒诞感与孤独感,带有反叛传统价值观和体系的强烈的非理性主义情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西方用了两百年完成了工业化进程,文学也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缓慢前进的。因此现代主题的产生与这片文化土壤上数年来积累的社会心理机制息息相关。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西方顺其自然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孕育,但为什么会产生先锋文学呢?原因便在于中国特有的历史的畸形孕育。大多数先锋作家生于50年代或时,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没有定型,而在中,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受到批判,他们便感到失落和困惑,对于中出现的种种荒诞和非理性的东西有了切身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内心深处的幻灭感恰好契合了西方现代主题,与现代派实现了心灵的沟通,他们认同的不是形而上层面对世界意义的追寻和对人性的思考,而是在社会与历史层面对传统价值观的怀疑,对传统道德观与理性原则的抗拒和反叛。这就是先锋文学的现代主题的部分认同。
网络文学虽然并非中国的独有产物,但起点中文网等网站,一定不是华尔街能简单读懂的游戏——美国也有不少非正统的作家,他们并无太大名气,也很少拥有出版社资源,前几年《暮光之城》题材大热,他们炮制出了大批量的狼人/吸血鬼类型小说,直接进入了亚马逊的应用商店,以低价的方式提供给Kindle用户群,同样造就了“暴富神话”。
正因如此,在美国的银行家看来,盛大文学的资产太“轻”——轻资产对于制造业是利好,但是在互联网领域,轻资产意味着抗风险能力低。陈天桥抱怨华尔街的轻视,但事实最终证明了华尔街的谨慎确有道理,当“起点系”团队的稳定格局,被竞争对手轻易撬动,投资方对于盛大文学的估值再降两成,过山车式的遭遇证明了外界对于盛大文学的质疑:当一家公司的核心资产是约300人(起点中文网的龙头作者)的团队,而他们与盛大文学又非雇员关系,这里面的不确定因素就太多了。若按人头价值来注入资金,美国的投资机构没有见过这样的玩法。
即使“人”可以是“资产”,也一定是流动性最高的一种“资产”,而这种“资产”即使充满价值,这价值也不能说注定由盛大文学独家变现。2010年夏天,起点中文网的明星作家、月票八连冠纪录创造者、著名网络小说《佛本是道》的作者梦入神机,在连载作品的完结章节中插入声明,宣布自己转投另一家网络文学网站纵横中文网,引起轩然大波。
梦入神机一语道出作家与平台之间的矛盾:究竟是谁更依赖谁?梦入神机称自己只是和纵横中文网旗下的一名作家见了次面,就被盛大视为危险,立刻将其作品扣下点击排行榜,掐住其写作收益进行威胁,也有其他作者,因为将作品版权卖给盛大之外的游戏公司,被盛大一再压制,直到作者服软。
在盛大文学旗下网站独大的年代,这样做效果的确不错,毕竟盛大提供了最为集中的读者群体和最为稳妥的支付渠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作者也承认他们是依赖平台的,“起点这个平台,是越做越大,谁都知道在上面发展的好处。”
然而,作者作为盛大文学的资产,有着趋利的独立意识,一旦盛大文学无法垄断市场,新的竞争者进入并提供优厚条件,资产的平滑过渡,也就不足为奇。在梦入神机“叛离”的年代,即使身为月票八连冠的他,盛大文学CEO侯小强也是连见都不会见的,平日里都由普通编辑打理与作者的关系,只要作者肯写,盛大就按照经营流程来分钱。你在今年看到起点某二流作者猝死,侯小强郑重微博悼念、宣布赔偿及作者保险福利,这在两年以前的盛大文学,连想都不敢想。
环境变了。经过盛大文学的苦心栽培,中国网络文学的市场吸引了腾讯、百度、网易等互联网企业的参战,作者成了被竞相争夺的香饽饽。作者们忽然发现,自己从依赖平台,变成了被平台依赖的角色。一位作者的跳槽,就能够带动其读者群及其付费阅读的真金白银一起转移,而盛大文学对这种正当市场竞争行为的防范壁垒,并没有太好的办法。
一、作家顾拜旦
皮埃尔・德・顾拜旦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起人,出生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就读于政治科学学院,喜欢修辞学、历史学和竞技运动,尤其对古希腊历史中的古奥运会史感兴趣。曾获得过文学、科学和法学三个学位,从小天分很高,偏爱历史,喜欢绘画,会弹钢琴。同时还掌握了打网球、击剑、拳击等各种技能。
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顾拜旦发表了著名诗作《体育颂》。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体育颂》所展现出的文学性与文学价值是其经久不衰的源泉,也使其成为了体育精神永不衰败的歌颂之作。不仅使人能从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而且给人以自强、自信、勇敢的情感体验,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意义。顾拜旦正是以一种崇高的精神在《体育颂》中将力与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体育颂》的创作中,顾拜旦在诗中各段对体育精神都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及高度的赞颂。此外,作者顾拜旦的人格魅力及对于情感的认知也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其十分符合文学创作的思维创造规律,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全人类的崇高理想,给人以强烈的认同与鼓舞。
二、《体育颂》的文学价值与内涵
《体育颂》是一种散文诗的风格,文字优美含蓄。全文采用比较简短的句子构成段落排比,以简洁明快的节奏表现高昂、欢快、活泼的激情。读起来琅琅上口,音韵铿锵有力,诗人用充满诗意的形象化的语言赞颂体育。本文于1912年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艺竞赛中获金质奖,当时作者顾拜旦用德文笔名发表。这首散文诗在写作上独具特色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段首句形成排比的构思之美。每段都以相同的句式作为段首句,概括本段的大意。这些排比式的段落,整齐匀称,构成了一种磅礴的语言气势,叩击读者的心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语言优美华丽,显示语言美。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同。读起来顺口,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抒情性强,构成情感美。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体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敬之情,每段段首的“啊”,直抒胸臆,加强了作品的抒情性。例如:第四小节歌颂体育能培养勇气,体育在培养勇气方面有着突出作用。“啊,体育,你就是勇气!肌肉用力的全部含义是敢于搏击。”作者所倡导的勇气“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而是经过慎重的深思熟虑”,即在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信心的同时,积极锻炼身体,培养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个性。这小节运用对比和拟人的手法,有陈述有质问,有肯定有否定,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勇气”进行了描绘,表达了“勇气”是勇敢和智慧两者的有机统一。通过诗情和哲理的融合,不仅使读者在思想上有所启迪,同时也能获得诗的美感,让人回味无穷。
《体育颂》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用浪漫主义手法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用慷慨激昂的文字来抒发自己对体育运动的歌颂,在文章的开始部分,他认为体育的作用是“晨曦,照亮大地”,把体育比喻成为“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在这里,顾拜旦运用优美的文字对体育运动进行了赞美与歌颂,气度恢弘,情绪深诚而热烈。并且用层出不穷的科学性、哲理性的文学诗句,在这广阔的领域中熠熠生辉。《体育颂》对人类个体的力与美的创造,精神方面的正义、勇气、荣誉、乐趣的培养有着极大意义。诗歌是最典型的语言艺术,诗歌必须有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既有能为人的眼睛、耳朵直观的形式美,又有能表达人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绪。
比喻和拟人化是诗歌《体育颂》朗诵语言塑造形象的两种常用手法,这两种手法容易激发读者感情的波浪,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是符合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的规律的。《体育颂》的语言有着独特的艺术风采。文中的体育完全被诗化、形象化、人格化了。作者把体育比喻为:“容光焕发的使者”、“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还将其比作“勇气、荣誉、进步、和平”等。并加以拟人化,从而高度地、形象地评价了体育在现代人类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全诗中语言塑造使用比喻与拟人的手法,将作者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展现无遗,也唤起了读者愉悦的精神,进而使读者产生思想的共鸣。
顾拜旦用大量优美的语言把体育词汇变得形象化,对体育活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激发了人们对于体育的热爱之情,符合文章创作的思维。这当然不仅仅是艺术手法问题,它是为诗人的高尚人格和感情态度所决定的:从《体育颂》中可以看出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是着眼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体育颂》歌赞体育抒发奥林匹克理想,言辞端直、意气骏爽、感情热烈而奔放。诗人正是以这种格调谱写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抒发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毫壮气魄和不可摧毁的力量。全诗自如灵活地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诗中的语词都如同“体育运动”一样富有弹力和流动感;句式或长或短、段滞式或大或小,节奏或舒缓或急促,都是根据内容和感情的需要,造成了为人们所称道的“诗的散文美”。我们阅读这样的作品,会如同登临高山,面朝大海所感受到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同时也会油然产生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巨大力量的冲动与向往,产生对于真理和未来的追求动力。
三、 《体育颂》文学审美
文学作品的审美性首先来源于作者所描述的造型和情感的表达,作者所选的题材以及作品的内容,如果所表现的是积极向上而又真实的情感,同时其内容也非常丰富,那么读者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内容的美感,这种美感通过内容在自我脑海中所展现出的形象,在不断的阅读中获得,进而产生一种美的体验。
《体育颂》以其灵活的叙述、议论、抒情,富有动感和流动性的语言,句式长短结合、错落有致的节奏感等,形成了人们所称赞的“诗的散文美”。使读者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登高望远、面朝大海的精神审美,这也是作者及文学作品传达给人们的深刻思想内涵及文学价值所在。顾拜旦用优美的文字和形象的语言在《体育颂》中对人类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体育颂》不追求刻意的押韵,在文体类型上,属于散文诗,全诗用最简洁和有节奏的文字来表现体育所释放出的魅力,文字表述显得格外优美,文章内部采用了段落排比的形式,阅读之后能够激发人们拼搏奋进的斗志,给人一种高昂、欢快的感觉。《体育颂》作为一首散文诗,《体育颂》蕴涵着诗歌特有的美感与崇高性,崇高性是美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在《体育颂》当中的崇高性主要表现在弘扬体育竞技精神,反映了人类敢于反抗自然,在不断的抗争与拼搏当中获取最终胜利,讴歌了奥林匹克之美,体现出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歌颂了人的精神力量和本质力量,使得诗歌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崇高境界。语
去年12月CPl从11月的4.2%回落至4.1%,PPI从11月的2.7%回落至1.7%,通胀数据符合市场预期。市场可能对此做出积极反应,通胀回落将使政策在必要时拥有更大的放松空间。虽然中国政府仍将对通胀保持谨慎,但现在控制通胀不是重中之重。中央政策正逐步向促增长转移。也就是说,市场在预期刺激措施时也会有所保留,在没有重大外部冲击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再次实施大规模刺激。美银美林预计1月份新增贷款约为1万亿元,今年新增贷款配额为8万亿元。由于今年春节来得更早,1月份CPI通胀率很可能反弹至4.3~4.5%,但可能会在2月份回落至4.0%以下,预计今年全年CPI增幅将回落至3.5%。PPI在第一季度将继续回落至1%以下。PPI回落应使政府在调整公共事业和能源价格方面拥有更大空间。
外汇流入减少可能对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决策者灵活使用货币工具,对流动性条件的影响将比较有限。美银美林预测,中国将在2012年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每次50个基点)。在外汇流入波动加剧时,决策者应该会灵活调整存准率和其他流动性管理工具。
经济转型日本经验
摘自诺亚财富研究部研究总监袁力的报告:
日本经济转型期(1974~1990)被普遍认为是总体成功的,完成了对依赖重工业经济的转型,该区间GDP增速均值为8.45%,较前一阶段下降7.15%。经济增速下降反映结构的转变,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被高技术行业替代;转型期内,日本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一同增长,收入占GDP比例均值为98.7%左右,收入增速均值为7.62%。日本在转型期开始时实施货币紧缩,以控制通胀。但在20世纪80年代实行宽松政策,这与日元升值预期一起导致房地产泡沫。
中国当前的情况与日本并不雷同,由于投资和出口的减弱,目前经济增速面临下调,同时房地产行业泡沫形成。这与日本1973年经济转型期开始时的情况不同,中国面临的挑战较多,但也具备有利的条件。与日本相比,中国优势在于巨大的国内潜在市场,房地产泡沫好转后,提高收入和减少税赋将形成内需推动力,并支持创新型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支持的新能源、环保节能和电动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新的投资和消费领域,并逐渐替代高污染行业。教育改革和鼓励科研投入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从日本正面和负面经验来看,维持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避免汇率水平的大幅变化,将是转型期的重要特征。
紧缩财政提升价值
摘自ACCA国际公共部门会议的发言: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近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第三届国际公共部门会议,探讨审计和财务管理如何提升公共价值。“前所未有的公共财政紧缩,将一直持续到2017年。”一家领先的公共部门智囊机构表示。ACCA公共部门主管福塞特(GllianFawcett)说道:“三年前的首届会议上,我们问与会者这样一个问题:经济衰退会持续多长时间?回答10年或10年以上的人占50%。我们当时认为这种预测太过悲观。但如今却显而易见了,我们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这种状况中。审计和监督的价值从未获得如此高度的关注。在财务紧缩的背景下开展工作,公共部门的审计人员不但会面临新的压力和风险,还要考虑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同时,对于提高公共财政和财务报告效率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日益高涨。公共部门将面临严峻的考验,财务专业人士和专家则是拯救其于危难之中的人,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政策也能发挥作用。”
中国并购翻倍增长
摘自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徐卫卿的报告
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并购市场在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产业整合的加速的大环境下,实现了火爆增长的态势,并购活跃度和并购金额创下6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中国并购市场存在四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中国企业并购数量和并购金额双双翻倍增长,海外并购、外资并购强力拉动,跨国并购再创佳绩,VC/PE相关并购逆势上扬。
去年,全球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全球和中国的股票市场萎靡不振,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锐减。VC/PE机构通过IPO退出的数量也随之下滑,VC/PE机构开始考虑多元化的退出方式,并购退出比重逐渐提高。从行业来看,生物技术/医疗健康成为VC/PE相关并购最为活跃的行业,而能源及矿产行业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24.50亿美元收购西方石油公司阿根廷子公司交易的影响,成为本年度VC/P卧目关并购交易规模最大的行业。
盛大竹书份额上升
摘自易观国际分析师孙培麟的报告:
据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电子阅读器销量下降,截止去年第三季度,市场销量为29.52万台,环比下降5.1%。电子阅读器市场份额第一的仍然是汉王科技,占据市场59.62%的份额,第二名是盛大文学的竹书(bambook)。虽然整体市场销量下滑,但电子阅读器作为典型的移动阅读终端,存在具有深度阅读的用户,加上各厂商在内容与终端不断改善用户体验以及内容质量与数量,电子阅读器市场不会消失也不会被取代。
相比上个季度,有以下三点值得关注:第一,汉王迫于终端价格无法降低致使市场份额逐步下降。相较于上季度汉王市场份额来看,其份额有所下滑。汉王作为渠道厂商,内容的缺乏始终是最大短板,以终端补贴内容的模式已难运营,短时间依然难以解决内容匮乏的问题,大众市场很难有更大的推动。第二,盛大文学电子阅读器市场份额逐步提升:主要原因在于盛大文学以内容为导向,通过终端降价,扩大电子阅读器销量拉动内容资源的变现规模这种模式逐步实现电子阅读器份额提升。第三,海外代购份额在上升。
“社群”的涵义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在原始社会,“社群”可以是一个部落,而在如今“社群”可以是一个现代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核心家庭。文学作品中“社群”的构建也充分体现了时代性特征,一般较为真实地描绘了文学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F・S・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尼克为视角讲述了神秘富豪盖茨比为了追求曾经因为入伍错过的爱情,奋起直追,不断积累财富以期赢回美人芳心,却为了保护心爱的人免受车祸肇事的惩罚,死于他人枪下。该作品非常细致地为读者们呈现了一战后美国纽约大都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景象,而主人公盖茨比的命运却折射出金钱至上的“爵士时代”中的世态炎凉和社会分化下涌现出的复杂问题。《了不起的盖茨比》构建的“社群”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爵士时代”背景下纽约大都会的生活百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美学价值。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构建的“社群”具有明显的三个特征:阶级性、排他性和动态性。本文想分别就这三个特点进行论述。
一.《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社群”的阶级性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空间上主要构建了四个“社群”:长岛的东卵,西卵,灰谷和曼哈顿。“社群”作为一种社会形式,为拥有相同理念和相似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成员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居住地。因此,“社群”不可能避免地会呈现一定程度的阶级色彩。美国进入二十世纪后,经过长达一个世纪多的发展,因为自身的地缘优势和孤立主义政策,迎来了物质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随着社会财富的日益积累,相对应地也出现了社会分化。
社会分化必然带来阶级的分化,旧贵族,新富和工人农民们分别形成了自己的聚居地和“社群”。位于长岛东卵的“社群”成员多是美洲大陆殖民时期的富豪和传统贵族,整个“社群”的生态环境优良,建筑风格也偏向于高贵典雅的风格,为该“社群”成员提供了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居住环境和社交场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汤姆和黛西便是该“社群”的典型成员。汤姆作为美国的旧式资产阶级,在东卵坐拥一座“乔治殖民时期的大厦”,拥有正统英国贵族气息。汤姆本人也毕业于名校,继承了家族的巨额财产,而他也把自己看做旧式资产阶级的代表,自己的形态和谈吐中无不体现出他作为旧式资产阶级的自傲。
而西卵作为当时美国新兴产业中涌现出来的贵族聚居地,则更富有新式资产阶级的气息。盖茨比虽然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但依靠其对财富的执着追求和敏锐的嗅觉,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新兴产业中大战拳脚,同时通过贩卖私酒成功在短短几年内积累的大量财富,在西卵购置豪宅,举办社交聚会。而参与其社交聚会的来宾也都是新兴行业中的既得利益者,例如电影行业中的著名导演和热门演员。而西卵这个“社群”恰恰满足了新式资产阶级的社交需求,体现了该“社群”的阶级属性。
灰谷作为工人和农民的聚居地,其较为低廉的生活成本恰恰降低了针对“社群”成员的经济门槛。但该“社群”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治安状况不容乐观。汤姆的情人默特尔和其丈夫乔治正是该“社群”的成员。乔治作为一名汽车修理工,其经营的修理店生意惨淡,无法负担起他和其妻子对于更高质量物质生活的追求,只能被困于此。
而曼哈顿则是文本中勾勒出阶级成分最为复杂的“社群”。因为曼哈顿“社群”空间范围庞大,社群成员变化多样,既有为富人提供享乐天堂的酒店,也包括普通中产阶级的住宅楼等。而这四个“社群”的阶级性特点则为小说中不同“社群”的人物命运做好铺垫,从而使小说情节发展更为自然。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社群”的排他性
“社群”的排他性是小说中“社群”的主要特征之一。这种排他性的根源取决于“社群”成员的经济地位的差异。如前文所述,“社群”的阶级性为每个社群成员构成在经济地位上构成相应的门槛。比如,小说中盖茨比的豪宅内的歌舞升平往往只属于新式资产阶级。参加盖茨比主办的聚会主要成员都基本同在一个社会圈内,持有相似的价值观,并在彼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上具有一定相似性。东卵的旧式资产阶级就很少参加在西卵的聚会,这是“社群”所散发出的一种自觉的排他性。这种排他性建立在“社群”成员经济地位的差距上,由内向外,将无法适应“社群”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人排除在外。
这种排他性在小说中主要人物中均得到了体现。汤姆作为旧式资产阶级“社群”的代表,认为自己处于社会的顶端,具有较强的种族歧视观念(言语中多次反对黑人获得更多的权益),就连在经济地位上可与之相匹敌的新式资产阶级他都持有一贯的鄙夷态度,认为他们不过是一夜暴富没有教养的穷鬼而已。“社群”的排他性同样体现在小说主要叙述者尼克身上。尼克作为联结文章中各个“社群”的纽带,看似左右逢源,自由地穿梭在各个“社群”之间。然而当尼克目睹了盖茨比的遭遇,他已经看透了在奢靡包装的“美国梦”下人性怜悯的丧失和和对物质的执迷。这都表明尼克已经无法认同美国大都会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这时“社群”的排他性变开始发挥作用。首先这种排他性瓦解了尼克对于友情和爱情的信念,在心理上摧毁了它对“爵士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种排他性通过在心理上对尼克进行施压,逐渐影响到他的工作和生活,让他逐渐丧失在纽约大都会“社群”赖以生存的经济资本。于是他选择离开纽约这个大“社群”,转而回到自己的家乡寻找心灵的慰藉。至此,“社群”的排他性也完成了其自身的任务,剔除无法共存的成员,成功维系了“社群”的自身结构。
“社群”的排他性随着“社群”自身经济地位的上升,呈现越发明显的趋势。灰谷作为经济基础最为低级的“社群”,其显露的排他性较少。同样曼哈顿“社群”空间庞大,需要各式各样的阶级支撑该社群的存在,只要对美国梦的生活方式充满热爱,基本可以在这个社群内立足。而西卵和东卵两个“社群”属于富人区,则体现出其强大的排他性,一般人不允许踏入这两个“社群”,即使普通人能短暂地踏入这两个“社群”的社交圈,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也无法在这两个“社群”长时间立足。汤姆的情人默特尔来自灰谷,她和汤姆通过在建立在不道德情感上的社会关系为其提供间歇性脱离原来的灰谷“社群”的机会。但由于她自身并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无法跻身“西卵”和“东卵”这两个社群。只能依靠其情人汤姆为她在曼哈顿“社群”长期租赁的房间,来融入曼哈顿这个经济水平较高的“社群”。由此可见,“社群”的排他性是与该“社群”的经济水平呈正向关系的。
促进“社群”排他性因素形成的原因还包括生活习惯和成员所受教育水平的差异。“社群”内部成员会选择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从而为其在“社群”内部的交往中提供相应的谈资。而成员教育水平的差异,往往会影响“社群”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谈吐,而拥有相同思维方式和理念的会自然地倾向于构建起一个“社群”,此时“社群”的以教育水平差异为基础的排他性也逐渐形成。小说中盖茨比努力把自己包装成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也正是为了向他人凸显其所受的教育水平已经满足了东卵“社群”对于其成员的要求,逆向证明了该“社群”的排他性特点。
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社群”的动态性
“社群”的基本构成因素是人,而人具备的社会性,就决定了“社群”的动态性。不同的“社群”在相对独立的基础上,会以各种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交流。“社群”的动态性让小说情节发展增加了戏剧化特征。如果“社群”丧失了动态性,决定盖茨比命运的车祸就无法发生,也就影响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构建的“社群”中,都呈现“社群”成员的流动、“社群”空间的变化和“社群”的发展与消亡。以上三点是小说中“社群”动态性的具体体现。
“社群”成员流动是维系“社群”运转的重要动力。“社群”成员的流动量对“社群”的动态性具有很大影响,而“社群”的动态性决定了“社群”的开放程度。相比于小说中的其他几个社群,曼哈顿“社群”由于构成人员多样,成员内部交往频繁,同时对外也具有很大的向心力,吸引着其他“社群”成员的定居,游玩和消费。因此,曼哈顿“社群”的人员流动量非常巨大,“社群”开放程度也非常高。因此,作者菲茨杰拉德把曼哈顿“社群”作为汤姆和情人默特尔的见面地点,因为曼哈顿“社群”的高度开放程度足以包容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社群”成员,为其交往提供了联结点。“社群”的流动性为个人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媒介。盖茨比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把握机会,成功从经济相对落后的“社群”进入到东卵的富豪“社群”,离不开“社群”的流动性为其提供的平台。盖茨比可以利用财富和知识包装自己,最终完成其所属“社群”的转变。
“社群”的空间变化主要体现在“社群”地域的扩张或者减少。从小说叙事者尼克角度来讲,他的家乡位于美国中西部地区,相比于发达的大都会纽约,尼克日益觉得“中西部不再是世界温暖的中心,而倒像是宇宙的荒凉边缘。”随着“社群”人员的迁出,中西部逐渐呈现出萧条的景象,“社群”所处地域也不断减少。而纽约大都会“社群”作为东海岸新兴的经济中心,其便利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为其“社群”成员提供了多样的工作岗位和良好的居住环境,从而不断吸引尼克般的普通美国民众,追随他们的美国梦。纽约大都会“社群”的地域也就随之扩大。
“社群”的发展与消亡则是“社群”动态性的体现之一。随着盖茨比迁入东卵,东卵“社群”成员便开始以盖茨比的豪宅为中心参与社交活动,吸引着其他“社群”成员的光顾。东卵“社群”的动态性也随之提高。盖茨比为其他“社群”的成员提供了聚会的物质保障,从而降低了该“社群”的准入门槛。西卵“社群”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然而,当盖茨比被威尔森射杀后,鉴于他作为东卵“社群”的核心成员,整个社群也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活力,甚至被人遗忘和抛弃。因此,单一的社群的发展和消亡从更深的维度上体现了“社群”的动态性。而东卵“社群”的发展与消亡也和小说的主题想契合,寓意着“爵士时代”美国梦的发展到破灭的过程。
四.结语
结合文本分析得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构建的“社群”具有阶级性、排他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社群”的动态性为不同“社群”间成员的交往提供动力,也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社群”的阶级性和排他性体现了美国二十世纪初社会分化日益加剧的特点,同时也揭示了盖茨比悲惨命运的必然性。菲茨杰拉德构建的“社群”紧扣时代的特征,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特征,为小说提供了相契合的时代背景,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锡麟.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空间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28-32.
[2]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 F.Scott.Fitzgerald,The Great Gatsb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我们评价一位作家的作品时,通常会通过多方面的解读来进行。因为直接通过对作品评价来对作家进行定位或评论常常会显得很荒谬。劳伦斯的作品及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遭受到广大业内人士的 批评,尤其是女权主义评论家对劳伦斯笔下女性形象的描述大为不满,他们认为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与大众背道而驰的。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让广大读者可以从劳伦斯的作品中重新审视女性问题。本文主要从三位女性作家对劳伦斯的作品评价进行分析,并从劳伦斯作品的语言特点进一步讨论劳伦斯作品与女性文学的多义关系。
一、对女权主义的质疑
劳伦斯在自己的作品中用了大胆的语言来描述,来对生殖器进行描述。而这些,在二十世纪时莫瑞对劳伦斯的评价中写出劳伦斯之所以对有如此大胆的描述,仅仅是因为劳伦斯这位作家本身的性格作祟,莫瑞认为劳伦斯有对生殖器过度的崇拜以及对大男子主义的大力推崇,劳伦斯笔下的女性人物,全部都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没有自身独立的人格。而法国作家波伏娃也认为劳伦斯是在作品中贬低女人。在当时许多的言论都是从莫瑞的评论开始,多与莫瑞的评论有相似之处,而往后几年间米勒在自己所著的政治言论中也对劳伦斯作品进行攻击,认为劳伦斯的作品不健康,对女性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反而是在不断误导,并用了许多夸张的言语来评价劳伦斯的内容。虽然这些作家对劳伦斯的作品都展开了不同的见解,但不同的评价也反映了劳伦斯对女性视角的多义关系,并对多义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二、劳伦斯作品的边缘性
有一些女性作家对劳伦斯作品的评价让人无法抓住其真实的想法,例如伍尔芙,一方面她认为这是对女性的抵制,另一方面,她对劳伦斯的写作风格表示欣赏,并对自身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在自己的笔记中承认了劳伦斯作品的边缘性给自己的写作有着一定的帮助。在劳伦斯作品中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人公,就是一个大众所能够接受的女主,从一而终。这与劳伦斯其他的作品很不一样,但大多的女性评价还是很容易将劳伦斯放入一个大男子主义的框架中,对女性以及女权表示敌意。
三、劳伦斯作品的写作风格、女性语言的意义
很多女性作家对劳伦斯的作品都持有批判、不赞同的态度,如伍尔芙、曼斯菲尔德等。但尼恩在她的著作中表达了自己对劳伦斯由衷的欣赏。尼恩在她的著作中描述劳伦斯从女性的角度出发,让女性更容易读懂并理解。在作品中对女性服装、相貌的描写也让敏感的女性有着共同的语言。而这种描写来源于劳伦斯是一位画家,对身边事物的敏感程度要远大于常人。劳伦斯画家的身份让作品具有极大的真是感,对的描写也让尼恩觉得这是超越大众所认知的价值观的,劳伦斯通过丰富的语言描写让他的作品具有流动性,这也是为什么劳伦斯是一名男性作家,笔下的作品却常常被解读为女性语言的缘故。劳伦斯的几部作品如《虹》、《白孔雀》中对人物与自然的描写也使很多人觉得劳伦斯是一名女性作家。而这些描述潜在地对父权社会进行着秩序的挑战。
所以,当尼恩阅读劳伦斯的作品才并不认为劳伦斯只是通过大胆的文字就是对女权主义的抵制,而是从写作风格、写作方面等方面对劳伦斯都有着许多的赞赏。
四、结语
我们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对劳伦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描述发现,有抵制的,有赞赏的,有认为劳伦斯对女性的不尊重,也有说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才是真正懂女人所想的。从伍尔芙的评价中看出了劳伦斯的作品具有边缘性,也赋有女性气质,从尼恩的评价我们也能够看出劳伦斯笔下流动性的描述。这都为我们理解劳伦斯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帮助,也让我们通过不同的评价去重新看待女性文学的多义关系,不止在于自己的阅读与理解,更能够从许多前辈对作品的描述中找到我们与之共通的观点。
参考文献:
20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电影,这种新兴的艺术样式一经出现便迅速占领了文化的霸主地位,在其大量传播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小说创作必然受到电影艺术中影像的造型功能的影响。在保持小说自身的文学性、独立性及审美价值不受影响的基础上,小说主动把电影技巧融入文学创作中,使作品通过文字创造出具有视听化的叙述场景,使得文本有着丰富的叙事空间。确认影像化叙事价值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种新的叙事手法,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握必要的尺度,如果在作品中不恰当地运用或者过度书写势必会导致小说失掉了文学的本质属性,小说丰富的情思和意蕴亦会受到伤害。也就是说,小说影像化叙事的尺度把握问题影响着小说自身的审美效能,一味追求感性直观的影像化叙事技巧必然导致文学自身品格的损贬和价值的缺失。中国学者陈平原在《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一书中写道:“人文学者之于大众传媒,难处不在于‘拒绝’或者‘同化’,而在介入但保持自己的特色,兼及批判的眼光与建设的立场,不只是追求‘合作愉快’,更希望对传媒的健康发展有所贡献,或者借助媒体实现自家的学术理想。”[1]正确地认识小说影像化叙事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影与小说之间的媒体融合,这不仅仅是二者之间走向融合,更是艺术之间走向了融合。
一、小说影像化叙事的价值阐释
小说的影像化叙事是在多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形成的,这种新的叙事手法实现了小说与电影在叙事领域方面的相互转换,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手法,例如,音画结合的视听化、结构形式的空间造型化、蒙太奇式思维模式、人物对白的大量呈现等影像化手法和技巧的运用对传统小说叙事空间进行了积极的开拓,不仅能够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而且提升了小说的审美品格。小说影像化叙事的产生离不开电影艺术中影像思维和技巧的影响,但同时也彰显了文学自身的开放性特征。
(一)彰显文学自身的开放性
从艺术发展规律中可以看到,不同艺术之间可以互相影响,甚至可以相互转化。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我们发现艺术是具有开放性属性的,在艺术领域中文学的开放性特征尤其明显,文学的繁荣与文学的开放性属息相关。从文学内部来看,作为综合艺术的小说早已与诗歌、散文和戏剧等相互交往,小说融合戏剧,出现了小说的戏剧化创作风格;小说融合诗歌、散文,形成了诗化的小说;小说融合绘画,增强了小说画面的可感性;小说融合音乐,增加了小说叙事的节奏感;小说融合电影,增强了小说空间化、视听化特征。所以,从文学与各门艺术间的融合我们发现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其开放性特征,正是在开放性的基础上,文学不断地吸纳其他艺术的养料,丰富自身的发展,小说的存在就是一种开放式的形态,具有一个开放、流动的建构过程,是一个动态和无限敞开的过程。
在文学发展历程中开放性带给文学旺盛的生命力,对于不同观念和技巧的吸纳促进了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探索与创新,改变并拓宽了自身的表现范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生长点,导致文学呈现出多元局面,其中小说影像化叙事就是文学开放性属性的具体表征。影视艺术的影像特征极大地影响着文学的创作观念、叙事方式和接受的视野,在文学开放性的基础上小说主动吸收与接纳影像叙事手法,小说影像化叙事的运用增强了小说语言的多样性、流动性,为读者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保持了小说独立的地位和审美价值,拓宽小说研究的视域。
(二)促进小说文体的多元化生长
各类艺术之间本是融会贯通的,电影与小说之间的亲缘关系也早已被证实,电影所具有的影像特征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思维,小说在文学自身开放性的基础之上借鉴电影的思维与手法,丰富了小说的文体形式,促进了小说文体的多元化生长。
多媒体时代,在电影与小说的媒介融合状态下,小说影像化叙事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叙事景观。小说影像化叙事是作家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电影思维和手法,打破小说传统叙事手法的时空桎梏,叙事的历时性被空间化场景制约,偏重空间意识和视觉效果,独特的内视想象的空间,追求语言描写的镜头感和画面感,在场景交替出现的过程中使读者体验到画面切换的质感。影像化的叙事技巧及思维方法改变着小说的表现形式,使小说在开掘主题及描述客观现实世界过程中更加形象、生动而又别具一格,促使小说进行话语系统重构。这种新的叙事手法的出现有益于小说文体形式的发展与扩充,对小说文体多元化的生长起着推动性作用,在小说影像化叙事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多元化、立体的文学格局也同时被构建着。
(三)激发受众视听化审美潜能
电影艺术中影像的视觉性、直观性和立体性丰富了受众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改变着受众的审美习惯。受众在影视文化背景中培养起来的视觉依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说的叙事手法、情节设置及结构技巧等方面的创作,小说的影像化叙事突破既定的审美规范,具有浓郁的视像性和表现力,视觉审美空间获得了空前的扩容,营造了一种新的艺术美感,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感受,拓展了原本不被预期的读者群体,满足了受众在文字阅读过程中的视听化需求。小说的电影化叙事手法是小说家致力探求的维度,在具体作品中表现为影像化叙事的直观性与小说形象的间接相辉映,这种新的叙事手法满足和培养了受众的视听化审美感知激发了受众视听化的审美潜能。
(四)融摄中开拓小说的审美品格
小说和电影同样作为人类的表意方式,在语言机制方面及艺术本体间具有共通性,在影视文化背景下二者在互映互动、交融共生中寻求共存共荣。文学滋养着电影,同样,电影艺术有着强大的辐射和吸附功能,影像的迅猛发展带给了小说新的创作理念、受众群体、社会氛围以及评价体系,正如美国最杰出的戏剧大师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所言:它那快速的转换、互无联系的画面的突然结合、照相术固有的记录效果、简洁的叙事法和对无声动作的集中表现,都已不声不响地、有时则全未觉察地渗入了小说和戏剧。[2]
作为文学叙事的一种,小说的影像化叙事手法充分挖掘电影艺术的功能,采用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手段来传达作品的意蕴,并在运用的过程中注重视听效应及空间造型等因素,语言具有强烈的动作性和直观性。小说影像化手法的运用在丰富小说自身叙事手法的同时也开拓了小说的审美品格。如张爱玲的小说就游走于文字与影像之间,其文本既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又极具视觉感,其小说的影像化叙事特征极其丰富,这种叙事手法的融入形成了张爱玲小说独具特色的审美品格。影像化叙事在创作上保持自己的本体特征,有效地缀补、丰富了小说的线性叙事,以一种渐缓而内在的方式作用于读者,赋予读者独特的内视想象的空间。这种新的叙事手法带给小说别样的艺术启示和审美开拓,给当下中国文坛带来了新的气息。
二、局限:未来的焦虑――盲目书写导致负面影响在探讨小说影像化叙事价值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关于书写尺度的问题。影像化叙事作为小说的叙事手法,恰当地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叙事空间及审美空间,但是如果在书写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尺度或者出现运用不恰当的情况,也会导致文学出现负面效应,不仅会蚀伤文学语言自身具有的蕴藉性,还会束缚读者丰富的想象力,进而弱化了小说的审美意蕴。例如,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融入过多的电影化对白,就会导致叙事文本逻辑联系缺少紧凑性,以至于文学文本最终呈现为零散化、碎片化的状态,这样的结果自然弱化了读者去探寻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兴趣,限定了读者的想象空间,进而影响了小说自身价值的生成;融入过浓的视觉化描写也会削弱小说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及诗意性,直接导致自身品格的损贬和价值的缺失,丧失其独有的文学品质,结果会导致文学独立审美品格的丧失。
虽然艺术本性是自由的,但是如果作家只关注叙事的视觉化效果,一味地迎合影像阐释,忽略对时间过程及意义深度的探寻,小说的书写将走向模式化、程式化。1933年,左翼作家联盟早期成员白薇的小说《长城外》以“电影小说”为副标题,表现出了对电影化叙事手法的极大关注,电影镜头化的运用增强了小说的画面感,更体现了其文体创新的自觉性。但这部作品对影像化叙事的过分追求使其弱化了小说语言的独特意蕴与想象空间,并呈现出艺术形式上的混乱。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受到国内外文坛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影像化叙事手法的运用拓展了中国小说传统的叙事空间。但是,影像化叙事的盲目使用也解构着文本的深度想象与文本自身的思想内涵。90年代初曾经大热的“先锋小说”因为过度注重小说本身的结构形式特征,而无法避免凌空高蹈的尴尬处境。池莉的小说《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描写的是火炉城市武汉夏日里的场景,通篇描写无主题,只有武汉人熬夏、消夏的生活场景的片断性,小说虽然注重对多个场景的立体呈现,但是没有贯穿始终的情节故事,没有时间的纵深感,缺失思想性和审美性,只是一部纯粹写生存状态的小说。马原的小说《冈底斯的诱惑》中,把几个互不相连并琐碎的故事拼合组装,作品既无逻辑关系,又无深刻的思想意蕴,形式上削弱和消解了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内容上削弱和消解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卫慧的小说《蝴蝶的尖叫》具有极强的空间画面感,文字视觉化使小说呈现出宛如电影镜头的画面,展现零散的、片段的欲望生活,但却因此割断了小说的时间线索,虽然迎合了当下读者感官化,但同时也失去了小说应有的韵味和诗意,缺失了文学的审美属性。当代作家海岩、刘震云的小说具有明显的影像化倾向,过度运用影像化叙事手法导致其作品艺术价值受损及诗意丧失,小说描写过于注重场景与空间化,造成小说叙事上的凌乱,过于注重视听化特征使小说缺少浓郁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影像化叙事的过度书写及不恰当的运用使小说创作渐渐远离小说文体的本体特征,最终沦为影视的脚本。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作为语言艺术的小说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的阅读趣味,过度地套用电影艺术的叙事规则, 这样的做法不仅限制了读者想象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而且降低了小说话语的蕴藉性特征,导致小说本体审美意蕴的降低。小说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有着独特的个体生命体验的诗性表达指示着某种终极性的价值理想,小说运用影像化叙事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度”,就是在保持文学与电影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进行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及合理运用。
三、结语
小说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在话语蕴藉中表现出它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文学形象的塑造传达作者对历史、社会、现实及人的生存状况的认知,它的叙事方式是渐缓而内在的,通过抽象性的文字承载着繁复的情思和深刻的意蕴。随着电影艺术的迅速发展,电影的思维和表达技法给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主动借鉴电影思维及手法,在作品中日渐成熟的小说影像化叙事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技巧,促进了小说文体类型的多元化,而且拓宽了包括文学、作家在内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同时也满足了读者日渐增长的视觉化审美需求。
但是,在电影与文学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电影与文学作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不可过分依赖对方,小说影像化叙事不是一味地趋从电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避免小说与电影之间的相互吞噬,只有在小说和电影保持自身独立性而又互不侵略的前提下,才能够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实现真正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观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