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德育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04 10:47: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校园文化德育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校园文化德育建设

篇(1)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科技成果研究的主要茶馆所,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作为学校长期发展中的核心部分校园文化,可以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对教育育人具有很大作用。为了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实现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

一、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展示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的主要平台,可以引导并鼓舞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一)确定出题,明确文化建设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是不断开展教育活动,建设校园文化线路,将其贯穿于学校各项教学活动中,丰富了师生的精神生活,形成了特色化办学品牌,符合学校区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发展。确定校园文化主题时,必须根据时展和学校教学特色选题,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创造出传统和现代相互渗透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阳光、积极的校园氛围中学习知识。

(二)营造校园环境

舒适、优雅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文环境发展的基础。校园是学生成长、生活和发展的主要场所,是体现学校价值追求、精神品味追求的外在表现形式。如果校园内部缺少教学仪器、设备和文化建筑,就不能给学生提供积极向上、整洁的环境,丧失了校园建设的本质,成为缺少灵魂的建筑摆设。所以构建校园文化时,必须提高校园办学条件,及时引进先进教学设备,给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优化校园环境,给学生营造积极向上、四季有花香的绿色校园,给学生提供具有文化气息的成长空间。例如,在课件给学生播放轻松优美的歌曲,让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得到享受;将学生和教师的获奖情况、重大决策、学术论文等结合起来,让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发展风貌。

(三)师生配合,协调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育人的必然选择,符合时展旋律,与教师和学生密切相关。为了展示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必须实现师生间的配合,将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到各项校园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各种校内文化主体活动的开展,引导师生同步参与。例如,主办符合学校教学的校内文化活动,以德育人,以德治校,可以利用课间或早读时间,让学生和教师同步学习《弟子规》和《三字经》等名著[2],实现德育和校园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的空余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学习并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学校德育研究

从当前学校实施的德育现状来看,很多学校都存在德育“异化”形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道德规范。但是由于规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约束性,所以校园内部人员将德育教育看作约束人行为、思想的一种手段,德育等同于管理。管理是一种约束和控制手段,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如果将德育工作看作一种管理手段,可以将其理解为解放人的一种手段,具有较强的教育理念,可以发挥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对人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所以教育需要自由、需要民主。学校实施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教育手段,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进行约束,是个体化发展中的必然选择。但是制度和管理的形成,并不是为了管理和约束学生,而是要求学生遵循并听从管理,所以学校德育教育中工作实施后,学生必须遵循并听从管理,不听从管理的学生都会受到相应惩罚。实际上此种教学方式只能约束学生的言行,不能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此种教学方式,导致德育教育出现了“异化”很多学生虽然在校园内比较约束自己的言行,但一旦走出校园外就判若两人,没有取得德育教育应用的成果。

优化德育工作时,必须构建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虽然人类在长期发展和学习中形成了不同的道德规范,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文化发展需求,必须构建与当今社会、经济等协调发展的道德观念,正确的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德育体现的是一种人类社会作业的良性发展过程,是一种非实在的状态,可以引导人们跨越现实的准则,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超越性。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注意转型时期,必须从社会和人的实际发展出来制定出与社会主义经济向符合的规范体系,充分满足社会和人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此证规范制度必须具有公民一般行为准则,既可以关心自己,也可以关系其他人,符合民众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必须有先进分子的道德需求,具有较高层次的社会道德要求,符合道德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超越性,应用范围较广。

三、结语

德育工作的发展一直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社会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在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时,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平衡协调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和德育工作的进展。希望本文的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2)

在深化德育改革多年后的今天,对传统德育实效性的反思使越来越多人逐渐认识到,只有在学生的现实遭遇中,在学生的生活体悟中,在其内心灵魂的价值冲突中,才蕴藏着弥足珍贵的教育契机,才能挖掘出学生道德人格生成与发展的魅力源头,德育回归生活成为人们的共识。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以活生生的文化方式存在的,生活德育的实施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生活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1.生活德育的内涵

生活德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源远流长。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

所谓生活德育是指学校和教师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按照一定的品德规范来生活,从而养成一定品德的教育。它注重的是在生活中培养道德的主体性与自主性,用人文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道德,真正领略到道德的内涵、生活的本质、做人的意义和对他人关心爱护的重要性,达到知情意统一,表里如一,把道德要求内化为道德品质,达到高尚的道德人格境界。

2.生活德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理念

校园文化,归根结底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着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形成并与之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精神情感为表征的文化系统。它不仅体现在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上,更多地则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中。而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德育观念形态的东西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这样说,贯彻着德育内涵的校园文化就像校园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育德方向不是让道德空泛化、德育说教化,而是让道德具体化、德育生活化。对学生而言,最基本、最普遍的生活就是校园文化所反映及承载的生活,以生活德育来指导校园文化建没,加强校园文化的育德、育人实效,是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3.校园文化建设是生活德育的载体

生活德育是全面渗透、全时空覆盖的德育,必然是囊括学生在校生活方方面面的载体;必然是“教、学、做合一”从而实现知、情、意统一的载体;必然是关注集体生活、社会交往的载体。校园文化作为生活德育的载体恰恰是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生活几乎涉及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并且由于其生活性、生动性、参与性、广泛性和同龄化,其影响方式具有强大的潜在性、渐进性、渗透性,能在熏染中完成同化。

校园文化的德育渠道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也包括了其他所有课程;不仅包括了第一课堂教育,也包括了学术科技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教育;不仅包括了教学育人,也包括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不仅包括了被动的接受承载,更包括了主动的探索实践。

二、以生活德育为指导发挥校园文化的育德功能

1.在生活德育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

生活德育不是把人当作一种有生命的“材料”,可以任由他人雕琢和剪裁,而是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独特发展的基础上,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的。

在参加校园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能。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对满足学生交际、结伴、归属的需要以及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阔知识领域,完善认知结构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自由、活泼、新颖为特征的文化娱乐活动,能起到调节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全学生的心理平衡机制的作用。

2.在生活德育的主导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导向性、规范性的功能

生活德育是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德育。在多种复杂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存的今天,没有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就可能失去方向。人的品德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是人对各种社会品德规范不断选择的过程。解决好品德规范的选择问题,也就解决了品德教育中的关键性问题。

校园文化大都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有意构建和创设的。当其一旦形成,就会建立起自身系统的价值体系和规范标准,对学校整体和师生个人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产生引领和规范的作用。当个体成员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与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念对立时,个体在周围文化环境的强烈影响下就会与主导价值观念逐渐趋同。在潜移默化中选择并接受共同观念,使个体与周围的价值取向逐渐和谐一致。

3.在生活德育实践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校园文化实践锻炼的功能

在实践中开展品德教育,是由学生的“反教育性”和“受暗示性”特点决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会产生一种对外部教育的抵抗心理,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淡化人为设计的痕迹。同时,人具有可暗示性,即与他人交往时有一种下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语言或行为的倾向,使得群体背景下的行为带有明显的依从性。

篇(3)

学界中普遍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由与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特别用语及网络聊天语三类组成;狭义网络语言则指网络聊天语之类的语言[1]。笔者认为,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发展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一种简洁便利的语言形式,使人们的交流更便利。

一、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认知现状分析

为了对网络语言使用现状了解得更清晰,笔者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对网络语言认识情况的调查研究,主要调查对象是衡水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200名在校学生。虽然调查范围较为有限,但调查结果却能反映一定的问题。

1.大学生群体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度很高,并对使用网络语言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如“女汉子”、“土豪”等此类最常见的网络用语,96%的学生都知晓;超过80%的同学在书面语和口语中使用过网络语言,甚至有34.7%的学生认为网络语言时尚生动、有表现力,日常交流中很喜欢使用,如“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高端大气上档次”、“待我长发及腰”等;60%左右的同学对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持宽容态度,认为不影响交流就可以使用;极少数学生对网络语言的非正规用字、用词表示反感。

2.大学生盲目使用网络语言,用之而不求甚解。当问及学生对“喜大普奔”、“丝”等网络用语的原意是否了解时,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并不清楚这些网络用语的来源和真实含义,少数同学表示对不理解的网络用语没有进一步了解的想法,只从众一起使用,可见学生关注的是网络用语的便捷性和新潮感,对来源于社会事件的一些网络用语,只是应用而忽视这些用语背后的社会意义。

3.大学生使用网络语言随意性较强,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在涉及网络用语与校园文化关系的问题中,学生的回答体现了三种不同的倾向:大部分学生认为网络语言能够丰富校园文化,使之更时尚,紧跟潮流,如“点赞”、“女汉子”等;少部分同学认为校园文化应该使用正规用语,体现正面的价值观教育;部分学生对校园文化认识态度漠然。这三种不同的态度昭示着大学生对网络语言在校园文化中的应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只有及时加以正确引导,才能让网络语言在校园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网络语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网络语言彰显校园文化关怀的公益性。“网络语言是一种实践语言,它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风靡一时,说明它有自己的生命力和生存空间”[2]。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在校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校风的开始,学校或者老师可以通过合理适当的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校园文化在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中彰显文化关怀的公益性。对于网络语言并非一味排挤,应该正确认识到网络语言,通过网络语言这一幽默有趣的纽带,使师生建立友好关系,营造和谐友好的校园氛围。

2.网络语言重塑校园文化德育的目的性。网络使得信息能快速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网络语言就是这传播信息中的最前沿部分,并通过网络语言的专属方式反映出来。如“我爸是李刚”、“中国梦”、“光盘行动”等网络用词,很多网络热词的背后都有一定社会背景,都有公众关注的视点,了解公众关注的社会时事,会使学生增添社会责任感,增强维护社会正义的力量。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开设一个网络语言专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新闻时事,让学生在知道网络热词的同时还了解其来源及该词反映的社会时事等。通过网络语言重塑校园文化的德育建设,使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德育建设的不断推进发展。

3.网络语言激发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大学生可谓是最新接受网络语言的群体,如果将大学生运用网络用语的热情引导到学校文化建设中,给予大学生表现的机会,开展各种各样关于网络语言的校园文化活动,则可开发学生潜能,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活力,还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更多有创意的活动。这样便使得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使得学生成为校园活动中的主体,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学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感受到愉悦的感觉,在快乐的氛围中不断推动学校文化活动蓬勃健康地发展[3]。

4.网络语言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多元性。网络语言经过不断发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便会流传下来,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汉语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拓宽汉字的使用范围,更可以造字及造词。如“90后”、“00后”、“晒单”等,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利用网络语言案例进行教学活动,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规范使用,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美,激发学习欲望。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亦能增强汉字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汉语的新鲜感,极大地丰富现代汉语词汇,使得学生对中国文字更感兴趣。这些方面的作用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发散,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多元性。

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校园应该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将积极向上的网络语言引入课堂,运用积极文明健康的网络语言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认识到网络语言的正确使用有利于营造校园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大网络校园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应该顺应时展潮流,与时俱进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网络语言。在校园建设中,利用正确文明的网络语言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促进校园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根远.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篇(4)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078-03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蕴藏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并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师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完善学生人格品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几年来,哈尔滨市按照中央和省有关会议精神,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始终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出了以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构筑生活化德育体系的建设目标,取得了明显效果,为我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培养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对我们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校园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使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先进性、思想性,发挥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弘扬先进文化,积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以传承,从而引领未成年人思想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上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要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同时要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从老师、同学身上感受到激励、尊重和友爱,从班级和团队活动中感受到和谐与温暖,从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

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树立,高尚道德人格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疑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和持久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育人育德环境,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挥积极作用。

二、哈尔滨市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些年来,我市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要求从各学校校情、师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理清思路,找准定位,整体谋划,整体设计各自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同时要求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内涵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些要求在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内涵的提升

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时,我市非常注重其内涵的提升。尽管各中小学校做法各异,但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上,都是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力求体现各自的办学思想。如49中学为每一名师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尚志一中“以理想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理想”、双城兆麟中学的“麟园精神”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精神,是对学校人文传统、治学精神、办学风格的理性思维,是学校展示给社会的一张“文化名片”。同时,各中小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在确立校训、形成校风、制作校徽,创作校歌时,充分提炼校园文化精髓。如南马路小学的“自主、合作、立异、追新”;第八中学的“你为成材走进来,我为发展走出去”;文化学校的“我能行,因为我知道该做什么”;第五中学“良好的习惯,是你一生取不完的利息”的校训已成为学校整体工作的主线。学生们受到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成长的精神动力。

(二)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我市在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功能,各学校根据自己的资源情况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传统美德、英雄事迹、国内外重大科学发明和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等,通过多种形式,在校园中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在校园的各种场合受到先进文化的影响。通过环境建设、学科渗透、实践活动,编辑校报校刊,制作教风宣传牌,建立校史陈列室和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让师生耳濡目染,增强师生对校园人文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尚志小学根据自己的特点规划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成功打造了以“尚志”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雷锋、红岩、兆麟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以时代精神和学生精神需求为切入点加以设计,在内容上都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

校园里各种寓意深刻、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联系校园文化“软硬”件的桥梁和纽带;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减轻学生各种压力的一种方式。我市各中小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组织和开展了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如有的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开展实践活动;有的学校以“看家乡、爱家乡、颂家乡”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有的学校组织学生积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开展夏令营、磨炼营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以及各中小学校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品香粽、赛龙舟、话端午、中秋赏菊诗会等实践活动。同时各中小学校将传播民族节日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民俗、民风的宣传教育,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塑造学生高尚品德,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哈尔滨市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其别指出,要提高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虽然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肯定,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市一些学校,由于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校园文化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把握还不够系统、科学,导致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同时还有一些人认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冲击,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认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美化校园环境、建设文化活动设施、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奢侈等,这些都影响着我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

(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校园文化既有共性的一面,也应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正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体现,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号召力和感召力的根源所在。但是,我市一些中小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尚未注重体现各学校的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凸显学校的特色,从而不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吸引力。

(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活力

我市一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看起来布局合理,格调也幽雅,但缺少特点,形式单一。张贴的名人像、警句格言等一成不变,学生对其熟视无睹,布置成了一种摆设。教室布置整齐划一,墙面整洁干净,感觉不到生命的流动,缺少鲜活的育人平台。

(四)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创新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不少学校的文化活动看起来丰富多彩,但缺乏创新性。况且一些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多以应付上级为目的,组织不够科学严谨,看起来轰轰烈烈,但说教型的偏多,没有体现校园文化多层次、多内容的特点。

四、加强哈尔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配合。因此,我市有关部门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统筹协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设优质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实现哈尔滨市新发展战略和目标,为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我市各中小学校要不断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措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有章可循。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尽快制定本校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同时,各中小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建设结合起来,在发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同时,还要投入必要的资金给予物质保障,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

(二)丰富载体,服务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隐性的东西,它必须依赖于各种载体来体现,校园文化也是如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载体,才能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因此,我市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以课程为载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中小学教育阵地;以网络为载体,拓展教学空间;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学校制度文化;以各项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课堂教学与学生德育建设、生活自我管理相结合,与学生学习目标相结合,打造社会主义校园文化。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有效利用校园文化的各种载体,才能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才能让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形成具有本校办学的鲜明特色。

(三)开展活动,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活力

我市中小学校应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结合各自特点和文化传承实际,开展特色鲜明且具活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形成“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新格局。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尊重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差异、地域差异和个体差异,既要体现知识性、科学性,又要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多措并举,挖掘学校文化特色

由于各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学生特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也应有其独特的风格。挖掘我市各中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传统是历史赋予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在积淀学校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凸显其特色。二是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根据各学校学生特点和人文精神,制定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形成校园文化特色。三是特色创新。既要以现有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又要根据时展的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在规划时,要着力以特色确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定位,体现校园文化特色。

(五)努力创新,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性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新的环境变化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要本着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整体推进。一是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握主题,选择更贴近国情、校情、学生实际的文化主题,形成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健康的和积极的校园文化。二是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束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校园文化富有时代气息。三是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要把校园文化活动的触角延伸至校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与企业、社区等联姻,形成校园、社会互动网络,使师生学习和生活受到感染和熏陶。在借助社会力量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Study on the Countermeasure of Strengthening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Harbin City

DING Ji-cheng,DING Gui-fang

(Sociology institute,Harbin Social Science alademe,Harbin 150010;

篇(5)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新建本科院校呈异军突起之势。全国70l所本科院校之中有新建本科院校198所,占本科院校的近1/3,浙江的嘉兴学院就是其中的一所。新建本科院校,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校园,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强手林立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自己的特色,建设适合自身的校园文化。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

全国70l所本科院校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而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从专科学校升格或者是办学力量较弱的几所学校合并而成,无论是师资、实验设备条件还是本科办学的经验、文化积淀,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都十分薄弱。有的新建本科院校还合并了一些中专学校,改造、提升的任务相当繁重,要办成一所合格的教学型本科院校还应做很多努力。

其次,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建在省政府所在地以外,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有密切的关系,且当地政府每年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学校应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当地企事业单位解决实际问题。这同样是影响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市一级对人才的需求大多在技术应用层面和管理层面。

所以,我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尽量吻合,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教学型本科院校。

二、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与校园文化构建的关系

一所大学的定位问题,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更是个实践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一所大学的定位与学校在高教系统中的位置、自身的历史条件及与地方的关系有关。从实践层面分析,因为学校定位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校级领导层的科学决策,更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实践,还需要教育经费的投入、实验设备条件的保障,以及强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以引导和保证。总之,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学校定位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就是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科学定位来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既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所谓大学校园文化就是大学这个群体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是师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一种文化氛围和精神、物质空间。它发挥着隐性教育的作用,与课堂教学的显性课程一起构筑成一个全面、综合的大学教育体系,它能使置身其中者不自觉地获得特殊的体认、熏染和感受,从而得到精神、气质的感悟,产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所以,大学的定位必须通过校园文化的构建来予以实现。

具体地说,大学校园文化包括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物质文化四个方面。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的任务有三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但对一所具体的大学而言,应该是有所侧重的。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自身的定位,它的侧重点理应是教学,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培养为根本。当然,这样表述,并不是否认科研的重要性,而是要明确工作重点。我们的观点是,新建本科院校应以自己的现状和办学定位来构建校园文化,从而确保办学定位目标的实现。这对新建本科院校既是个全新的课题,又是一项十分有意义和紧迫的任务。

三、以办学定位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的建设实践

1.价值文化的构建,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是大学办学理念的价值体现。在价值文化的构建中,要按学校定位的要求,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把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理念。嘉兴学院在教育过程中,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工作以外,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努力构建“教学、实习、科研、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比如我校会计专业实行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育人模式,机电和建筑专业、 0R装设计专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服务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进步状况;教育学生要面向基层,面向当地的企事业单位,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让学生树立“当不好士兵,是不可能当将军”的就业观念,把学生培养成为“下得去,上手快,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校每年毕业生中有40%左右留在当地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为此,我校根据专业和人才培养特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地方的经济结构紧密结合,如服装纺织专业、化工、机电专业与当地产业结构都有高度的相关性。学校也积极鼓励、引导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进行面对面的

科研交流与实践,找准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切人点,反过来又提高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这种内外互动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转贴于 2.构建与价值文化相一致的制度文化。

(1)健全教师的教学考核聘任制度。良好的学风必须以良好的教风来引导。对教师的考核聘任,必须突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激励教师安心教学。对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教学业绩突出、深受学生好评的教师,我校都有奖励制度和政策给予激励。尤其是高校扩招后,青年教师大量增加,为此我校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而对教学极不负责任的教师,坚决从教学岗位上撒下来。

(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规范、实验实习教学规范、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等教学全过程予以监控,以确保教学中心地位和人才培养质量。对此,各大学或多或少都有制度和规章,但重要的是要加强规章制度落实的检查力度。我校领导、二级学院领导都深入课堂听课、检查,以保证制度的执行并与教师的任职考核挂钩。

(3)改革课程体系,突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以课程设置为前提。应用型人才的一个特点是知识面比较广,因为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我国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多偏于“专”与“深”,忽视“广”,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适应性较差,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应根据现代化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的需求,改革现行的专业课程设置,在强化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多开设选修课,推进学制改革。我校实行了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构建学生“合格+特长”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4)强化实验、实习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程的开设和社会实践的强化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我们建立了人文训练中心、工程实验中心、生化实验中心三个实验中心,以整合资源,力争效益最大化,并加强实验课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其次健全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明确提出实验室首先应该为学生的实验和动手能力培养服务,而不仅仅是为教师搞科研服务。

3.建立和健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组织文化。

(1)强化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配备,尤其是教务处的人员力量配备,要把真正懂得教学管理规律的人员放在教务部门。一所大学教学管理部门力量的强弱,将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管理效率。

(2)强化学生管理部门的配备,尤其是学生处的人员配备及共青团组织的人员配备。学生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理念,懂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脉搏,善于管理,通过校团委组织健康有益的活动及社团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能力,拓展大学生的素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社团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精神成人,专业成才”,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几年来,我校在国家、省举办的“挑战杯”及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比同层次学校更好的成绩。校团委被团省委评为省先进团委。

(3)强化二级管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规模大都超过一万人。由于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在二级学院,所以学校的管理职能也必须向下延伸。我校在二级学院人员配备时,也强化了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由专职党总支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有专职的副院长分管教学。而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配备与学校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建立了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关系。这实际上,就是从组织文化角度体现价值文化,从而使学校的办学定位得以顺利实现具备了组织保证和人力资源保证。

4.构建为学校定位服务的校园物质文化。

(1)校园的建筑设施。首先,校园的建筑要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能够很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其次,校园中的小品,如雕塑、休闲设施等要富有教育底蕴,使人感觉身心愉悦,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2)校园的实验设备、运动场地、图书资料要能为学校的办学定位服务,要能满足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经费比较拮据,但是用于教学之需的实验设备是不可少的,否则,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培养?而有的学校却在教学要求都没有满足的情况下,贪大求全,搞一些不必要的只是为了追求气派的附属设施,或者为了教师科研而挤占了教学所需要的设备。这种做法显然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我校近几年在实验设备上投入近8000万元改善学生实验条件,达到和超过了教育部关于本科合格评估的标准。

5.融入地方文化,加强社会实践。为了实现办学定位的目标,我们不仅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校服务。新建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所以,融人地方文化,充分利用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聘请校外导师,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成才服务,从而使学生能从社会实践中培养对当地的文化认同感,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应该是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大问题。

总之,以大学定位为核心,围绕大学定位,加强内外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篇(6)

 

十六大以来,“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从单个团体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高等学校在社会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直接起着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作用。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理应担负起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合格人才的重任。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推进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营造浓厚体育文化氛围,创造学校师生健康的体育培养目标,对和谐校园的构建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对以下四种因素进行思考。

1首先解决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不利因素的思考。

1) 内因,即学生个人原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错误地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要花时间,会影响学习,而没考虑到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会使自己始终有着充沛的精力去更好地学习的道理,由于认识不到位,忽视了体育锻炼。

2) 外因,即学校原因。教学条件不足,在一些边远农村的中小学校,由于条件差、师资力量缺乏,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需要等原因,使学生获取体育项目的技术量少,且体育知识面比较狭小,这些导致他们进入社会后对体育锻炼表现出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的态度。在城市中的一些高校由于近些年的连续扩招,同样也面临着运动场地、体育设施却达不到相应的要求,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们锻炼需求的现象,使学生远离了运动场地,失去了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解决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不利因素的思考和解决办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矛盾由内因与外因结合在一起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尽管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但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为了构建和谐校园,既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注意内因,又要创设一切可能的物质条件诸如,场地器材、场馆等。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领导策划和组织,要求安排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定期进行各种体育比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2 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作用的思考。免费论文。

1)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目的与学校体育文化。学校的任务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和教育的目的。从广义上讲,教育是经验的传播者,其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所以教育要根据社会的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容和方式。根据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综合,成为当今和以后教育的主旋律,以共同的理想来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就要形成这样的思想共识,即让学生明白,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体育文化是广大师生通过学校各个层面的创造活动及创造成果表现出来的,体育文化是学生在自己活动中的各种具体的形式的自我创造和自我产成,找到自己的价值。学校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有一定意义内涵和指向的客观精神,总要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来,如从教育的目的来说,体现出体育文化在学校教育的深刻内涵,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现代人素质就是竞争与开拓精神,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能起到不可代替的教育作用,体育的教育内容及其广泛,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全民族都起到教育和鼓励作用,在社会体育中,也能培养人的坚持精神和集体主义等思想品质。免费论文。所以,校园体育文化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也对和谐校园的建设起到积极的辅助和帮带作用。

3 体育文化推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基本要素的思考。

1) 把发挥体育教师、班主任及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动力。广大师生在体育活动中参与程度的提高,也是学校走向现代化的表现,要达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真正的目标,就要求改变把师生只当作接受对象,灌输对象的态度和做法,要把师生放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创造性和主动性。

2) 把推动和谐校园文化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通过师生在各自的活动中体现出校园体育文化的共同意愿和追求,光靠一般的号召和个人一时的道德觉悟是不够的,最核心的是对推动和谐校园文化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来引导师生的行为。运用体育的规则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特征,也是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必然趋势。

4 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举措方法的思考。

1)加强媒体宣传力度。经常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使师生员工真正认识到强健的身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使大家都了解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免费论文。

2)重视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要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组织观摩体育比赛。观摩比赛可分为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比如组织学生观赏美国NBA篮球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4)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学校应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吸引更多的师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诸多,有全校性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校际之间活动以及各种单项协会的活动,能极大的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促进了校园文化良好和谐的氛围。

5)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师生结构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地理、气候等差异,决定了建设校园文化的思路有所不同。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谐性。

总结: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文化作为内核,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在此宗旨指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氛围与环境,是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之研究》 [J] 王刚 《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第1期

[2] 《浅谈体育活动在建立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J] 潭捷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3] 《略论高校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张进武 《商场现代化》 2006年10月 总第483期

[4] 《体育教师应树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教育观》 [J] 彭光华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5] 《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功能》 [J] 陈志军 《体育师友》 1998年第1期

篇(7)

一、语文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高职教育中,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综合素质课,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实现由“载道”到“审美”的腾飞,教育目的也应该实现由“学而优则仕”到“完美之人格”塑造,这样的转变充分展示出语文教育的切入视角与最终目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使这一优势转化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近一步成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第一,充分运用语文教育资源优势提升校园文化环境的质量。

自古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就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有属于本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甚至还有世代沿袭的经世哲学。高等院校里的学子,正处于精神的层次的极速增长期,语文教育就应该把握这一契机,将语文的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做一个会思考的人,形成争做有品味的人的环境氛围,从而实现校园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化环境质量的提升。

第二,充分运用语文教育资源优势引导校园文化的精神建设。

语文,是一门内容涵盖广泛、复杂、精深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科学的基础和工具。高职院校语文教育除了基本的工具性特征外,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脱离了文化的语文将是干枯的朽木,我们用语文教育的资源优势,积极灌注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即人文精神,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知道,大学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如何构建它的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即人文精神。因此,交给他们怎样的精神食粮、塑造怎样的灵魂,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和精神追求。

第三,充分运用语文教育资源优势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

针对目前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实践,高职语文教学以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结合其理论性、指导性极强的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还应该与课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和特长,实现语文综合活动优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首先应充分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艺术感觉。如在语文课堂学习中,除了走近文学文本,强化阅读,还应引导学生欣赏民歌、剪纸、说书、石刻等民间艺术精品,培养他们对身边的民间艺术品的兴趣,此外,邀请当地的文化名人,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增强他们对文化艺术价值的了解、认识。其次充分运用语文教育的特点、发挥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为学生积极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

二、优质的校园文化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语文教育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着提升、拉动的重要作用,反之优质的校园文化对语文教育的深入展开具有促进作用。校园作为学生每天活动的场所,这里的一切,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无论是个人活动还集体活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参与其中的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其中,校园文化对于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的校园文化将是语文教育重要的课程资源。

我们的校园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除了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道授业解惑”外,还可以从学校的花园中感受到春天的来临,用笔记录下来这种感受;可以从这个校园里人、物、事件带来的感受中,学会如何适应和改善环境;一座雕塑、一块板报、一场报告、一部电影、一次演讲。。。。。。都可以成为语文教育的课程资源。语文教育资源在课堂之中也在课堂之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落于笔端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资源优势。

2、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是语文教育重要的环境依托。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多方面的,它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可以升腾人的情操品德,可以丰富人的气质修养。校园文化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对大学生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影响着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人生定位。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升华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理想场所,必然会成为语文教育实现其目标的环境依托。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社会化具有示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化。因此促进语文教育与校园文化的互动发展,对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语文教育效益,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和身心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篇(8)

多元文化包含各族群平等享有文化认同权、社会公平权和经济受益需求。[1]这是全球文化多样性大会上对“多元文化”的内涵作出的解释。可见,多元文化不仅仅是对文化存在差异这一事实的简单认可,更与文化主体的生存发展权密切相关。[2]多元文化模式不仅是近代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宏观构建方式,而且体现为每一种文化的构成方式,[3]诸如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在1932年最早提出,他将其定义为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被正式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一种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由高校提出。[4]这是一种独特的精心挑选的文化,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使校园人乐于接受和易于接受。[5]校园是塑造人类精神文明的特殊场所,是青少年学生生活的一个特殊环境。[6]要根据学校规模、教育类型、办学历史、地域特征、财力状况等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校园文化就是这种精神和环境的综合体。

日益发达的网络媒体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渠道,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给予了他们体会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机会。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将多元文化的理论引入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指导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对本民族文化更加认同。在这种文化认同和对不同文化了解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本校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人类对社会和教育认识、概括、论证和思考的结晶,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教育上升到自觉状态的标志。[7]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总要形成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主体教育思想,同时还会存在多种占非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呈现出教育思想的多元性。[8]一所学校更是如此,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逐渐形成特有的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正如南开大学,她的古朴,她的深厚,她的严谨,她所有的一切,深深吸引着每一位中国学子和外国友人。用她的百年积淀影响着一代代的年轻人,向国人、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发展和华夏文明的瑰丽。

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情怀和认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每一个学生就是一种不同文化的展现,同时又体现了对华夏文化的认同和融合。这种文化认同(culture identity),通常被理解为个体或群体对自身所属的文化体系自发形成的一种内在情感,表现为一种归属感或文化情结。[9]

但是,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完善的制度和人文关怀,不能很好地起到规范、制约和激励的作用;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很好,但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隐形文化关注得比较少;校园内张贴的名人画像、警句格言等成为学生眼中的“摆设”;校园文化活动很丰富,但对学生的启迪和影响作用甚微,没有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入手,使人感到内涵不深,成效不大;……面对种种问题,学校领导要深层研究本校实际,动态构建校园文化脉络,提升、规范校园文化,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10]这是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系统工程,是一种有思想有情感的师生的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更是一次有创造性有战略眼光的挑战。

中小学校园文化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影响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现在,中小学教育逐步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必然要求在学校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使学校每一次活动、每一个角落都带有育人的痕迹,让每位学生都能受到熏陶教育。[11]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期盼,更是每一位领导的职责,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趋势。但学生素质的培养需要家长、教师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实现。

优秀的中小学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可以使每个校园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优秀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较好地调节和激励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较好地培养和激发师生员工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较好地促进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较好地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12]对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优秀的中小学校园文化环境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沃土和摇篮,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明欢.“多元文化论争”世纪回眸[J].社会学研究,2001,(3).

[2]刘玲,陈泽刚.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黑河学院中俄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状况调查分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0,(4).

[3]王文利.多元与一体的调适――以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11,(2).

[4]郭婵英.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11).

[5]崔开明.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1,(3).

[6]张兴斌,矣向阳,何建国.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6).

[7][8]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4:3,5.

[9]雷勇.论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及其现代建构[J].世界民族,2011,(2).

篇(9)

(一)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二)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学校的校容校貌,体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从学校领导到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首先,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其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抵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起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我校以“追求高品味,着眼实用性,讲究科学规范,达到合理高效”的原则,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生活、育人的理想场所。

第一,优化校园外部环境。校园环境规划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花草树木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合理,角落也不放过,力争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

篇(10)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2-0051-05

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进行的,校园文化景观是教育空间的组成部分,它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理念和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期望[1]。21世纪的校园文化景观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窗口,表征着学校的个性特征与价值理想,具有比抽象的书本更有助于师生凝聚新经验、激发新情感、催化新认知、滋育新观念、诱发创新力的强大功能[2]。我校是一所名闻遐迩的百年老校,她秉承“独立、协作、创造”的校训,发扬“读书、明理、求进”的校风,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培育了一代代精英学子。我校在校园景观建设中注重与校本文化传统相结合,注重与教育主体和过程的互动,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了较为独特的表达特点,也使文化景观更好地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和教育作用。

一、文化互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新理念

1.校园文化与文化景观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各种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在新课程背景下,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促进师生的发展,根本途径是课程改革。文化育人,人蕴文化。人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校园文化必定是个开放的系统。作为校园文化重要表达形式的校园景观也必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与师生进行着信息交流,引领着师生去体会学校文化的意蕴,赋予校园文化新的时代精神[3]。

2.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理论借鉴

著名艺术心理学家弗赖曼指出,应该把环境与空间文化看成一种塑造力[4]。校园文化景观是特殊的感性“文化场”,同样具有能量,即它会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熏陶和重塑师生的思想品行与生活方式。

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人体验景观的重要特征在于,一是视觉经历,二是心灵感受,“人们是根据空间事件的构造而选择体认与行动模式的。”[5]这提示我们,景观设计需要深刻把握人的景观体验规律,以便借此拓展全新的价值时空,创建与呈现富有情感张力、审美诗意、认知启示的感性对象,从而引发人在审美发现中体会深邃的快乐,提升认知的层次与维度。

好的校园文化景观往往积淀了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蕴含着个体、集体甚至民族和人类的精神智慧,能促使师生在景观中领会特定文化的精神价值,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师生的品格、情感和价值观。

3.我校对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创新理解:文化互动

校园文化景观不能以展示性作为唯一功能,而应体现人文性、互动性、参与性、探索性、建设性、创造性的精神特征,其中互动性是从理解景观文化走向发展景观文化的核心环节。

有研究指出,不从人的主体角度而把文化传统当成外在于主体的自律要求,是一种非科学的方法。人们应该从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人与文化的关系:一方面,人与人群作为文化的主体会受到文化传统的制约。这种制约不仅表现为特定人受特定文化传统的影响,而且表现为特定的文化传统奠定了人的思维与行动的基础[6]。另一方面,人与人群对文化也具有选择与决定作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有一句名言:“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7]所以,文化必定是在与人和人群的互动中才得以传承与发展的。

因此,我们认为好的校园文化景观还应能够催生师生对学校传统文化的反思、扬弃、修正和创新,使校园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体现出与时代相适应的特征与风貌。另外,基于现代教育活动本身具有互动的特点,将校园文化景观建成有利于教育互动的场所也是我们学校景观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校文化景观建设的理念是:把校园文化景观建成学校文化的窗口、教育教学的载体、文化发展的平台。我们试图让校园文化能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能与教育的主体和过程内容相融合,能与师生的生活、理想与未来发生相互的影响。这就是我校对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创新理解:文化互动。

二、“求进”:文化互动理念的校本理解

1.“求进”文化的历史彰显了学校文化与社会发展要求的互动

无锡市第一中学具有一百年发展的光辉历程,学校文化的特征显而易见。“求进”,是无锡市第一中学的校本文化核心。其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修身励志”、“自主协作”、“爱国爱校”、“全面发展”、“开放创新”等五个方面,而我校的文化景观也成为这种文化内涵最好的教科书。

回溯百年,在文化互动中谋求创新一直是我校发展的主旋律,学校文化的发展印迹无不显露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互动的节拍。我校早在晚清时期就率先创办职业学校,以创新的教育来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先进机械的引进以及工商型人才的培养在当时开创了地方先进工业的先河。二十年代规范化教育,我校从建立现代化教育管理入手,全面提升了我校的现代教育管理水平。三十年代无锡沦陷时期,我校多位校长拒绝与侵略者合作,既保持了一个中国教育人的尊严,又坚持独立办学,培养了一批既有爱国品质,又有出色才华的师生。四十年代抗战胜利后,我校全面实施优质教学,并成为无锡地区最好的公办学校。解放后五六十年代,我校成为省重点中学,在无锡地区首先实施教育改革试点,为无锡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探索开道,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改革开放后,我校不断推出教育改革新举措,一系列的创新使我校在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全校办学成果等方面成为全省甚至全国教育的一个闪亮的标杆。九十年代我国教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校以“科研兴校”为新的突破口,大胆改革、探索,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进入新世纪,我校的改革创新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在,学校大门口的校训碑上镌刻着“独立、协作、创造”和“读书、明理、求进”12个大字,这是我校百年校本文化传统的最好总结,也是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标志和追求目标。巍然屹立的学校大门上书写着我们的校名——“无锡市第一中学”,这就注定了我们应该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勇当“第一”。

因此,学校的“求进”文化成为了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力。

2.“求进”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学校传统文化与当代学校教育主体和新课程体系的互动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断提升人的生命价值,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也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8]。教师和学生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当代“求进”文化的发展有赖于当代师生与学校传统文化的互动。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是育人的蓝图,课程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根本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课程改革实质上是一种课程文化的重建。课程文化是通过对社会文化的选择、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形态。现代学校文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科学、正确地认识学校课程的性质和功能,加强以“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辩证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融合”的课程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当代“求进”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传统学校文化与新课程文化的互动。

三、多维互动: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校本实践

基于文化互动的理念,我们在学校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中,关注文化景观的意蕴能否与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相互动,关注文化景观能否与当代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课程文化和办学特色相互动,关注文化景观能否与当代师生的生活与情感相互动,关注文化景观能否与学校文化的成长趋势相互动等。在我校二期改扩建工程前期,我们在深入分析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确立了校园文化景观建设的基本策略,那就是我们的校园文化景观应该是一个物化的文化互动的平台。

在学校景观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我们又从四个角度率先尝试了文化互动平台的建设:(1)育人核心的德育平台;(2)教育无声的艺术平台;(3)丰富多元的课程平台;(4)人文互动的创新平台。

(一)育人核心,德育为先,让核心景观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互动

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从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提炼出来的,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文化支撑。它能从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校风校训中体现出来。把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反映到学校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中,就是尝试将抽象的文化教诲转化为直观的文化象征,从而使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以景观的形式更形象、更持久地影响人、感化人,从而潜移默化地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9]。我校在核心景观建设中努力呈现学校核心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固化的景观与学校的精神追求相呼应。

无锡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创建于1911(清宣统三年)的百年名校。1954年,人民政府为我校重新购地兴建校园校舍。八角红楼是当时在苏联教育模式指导下兴建的典型的大型仿苏式教学楼。大楼整体红墙红瓦,楼体前方中央有一个突出的八角形尖顶塔楼。远观八角红楼,它像一本打开的书,中间的塔楼像一支八角形的铅笔插在打开的书脊中。红色代表了当时学校怀有科学救国的理念和传统。整幢大楼端庄沉厚,恢弘大气,激励了一代代一中人发奋读书、明理求进。“八角红楼”是现在一中校园里最早的建筑,在近60年的风雨中,她成了无锡一中历史的象征,是数代一中人校园情结的所在。

2009年开始的我校二期改扩建工程中,我们深入研究学校百年历史,在提取了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将八角红楼定位为核心景观建筑,并进行了重新修缮。突出了其楼形特征,象征“读书、明理、求进”的学风要求,突出其楼体的红色,喻意“独立、协作、创造”的校训警示。

红色还为校园二期改扩建工程奠定了校园的基本色调,书笔相谐的造型是学校最朴实的功能写照。红楼内部被设计布置为校史展览室,丰富生动的教育历史故事使红楼进一步折射出学校百年的历史光韵,传递出一中人读书、明理、求进的精神追求。

筹备百年校庆之际,与八角红楼这一核心景观相呼应,我们建设了又一校园核心景观——校训墙。这是一幅大型浮雕作品,名为“百年辉煌”。作品画面以荀子《劝学》为背景,以我校创办人陶守恒先生和早年著名校友钱伟长、程及为师生代表形象;用无锡地方标志锡山、龙光塔、波澜起伏的大运河水写意学校的地理位置;用学校百年历史中不同时期的典型建筑如“进贤亭”、“红楼”、“西校门”等象征学校的发展历史。鉴于学校最初在王羲之无锡的故宅办学的经历,浮雕题词:“从王羲之的故宅到无锡学宫,再到锡山东麓,百年的办学实践孕育了一中追求卓越的‘求进’精神,百年的薪火相传创造了一中追风赶月的百年辉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浮雕在醒目位置镌刻着两组校训:一是我校县中时代的校训——“服从、牺牲、创造、协作”;二是当代校训——“独立、协作、创造”。这幅浮雕表达了一中在百年教育历史中的坚守与创新。

(二)教育艺术,大爱无声,让故事景观与教育的艺术追求发生互动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爱在心,教师才会孜孜不倦地追求教育的艺术,才会追求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教育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故事往往以有情节、有细节、以情动人而打动学生、教育学生。因而,我们尝试将学校历史中的教育故事演绎成故事景观,试图用一中人的故事感染教育一中人,使学校环境无声的教育也能像故事一样动人,也能为向“心与心的教育”靠近做好铺垫。

故事景观一:学校创始人陶达三先生像

这个景观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00年前,当陶守恒先生手捧万国博览会金奖载誉归国,他所见到的却是一个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祖国。

初等工业学堂开学那天,偌大的校园里只有两名学生……,立校之初的16年中,这里走出了9届共计500位学子。在那个家国残破、混战不休的年代,陶先生所面对的艰难和困厄,我们已不得而知。但陶先生送出的学子中,却留下了钱临照、程及、钱伟长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

故事景观二:知音

这是一组由绿地与雕塑共同组成的景观。雕塑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讲述了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发现、发掘、记录无锡著名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的代表作《二泉映月》的一段佳话,很能激起师生对民间音乐瑰宝《二泉映月》来历的好奇。杨荫浏先生是我校著名的音乐教师,他与阿炳因热爱民族音乐而相知深厚,他们曾一起在一中校园里举办过民乐演奏会。“知音”意在纪念这位著名校友和教师,激励我校教师要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崇尚高雅,积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品味。

这样的故事景观在校园还有很多,已成系列。如为百年校庆而重新修建的“进贤亭”、校友回校总爱去坐坐的怀旧教室等,这使学校著名教育故事中的人和得栩栩如生。

(三)课程文化,丰富多元,让课程景观与学校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教学追求发生互动

素质教育是我校显著的办学特色。我校的育人目标是:素质的全面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构建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和谐”、“文理综融”、“个性舒张”的多元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我校办学的追求。

我校的课程景观大多分布在室内,有行政楼图书馆“文科片区”、钱伟长楼的“理科片区”、艺术楼和体育馆的“艺体片区”等。这些景观片区的设计采用了室内与走廊相结合的方式。室内景观注重景观与教学功能的整合,使景观成为教学情境的一部分。我们将钱伟长楼设计布置为理科文化为重的景观区,在这个区域中有与各学科相关的主题教室。主题教室的设计将学科中最精髓的思想、最经典的学科成果、最耐人寻味的科学案例设计其中,使学生一走进主题教室就好像走进了由课程景观构成的学科情景中。如学生在地理教室内可以看到“斗转星移”、“风生水起”……在生物教室可以体会“虎啸猿啼”、“生命进化”……

走廊里的课程景观采用了开放式展馆的形式,表达了学校多元的课程理念。如我们把图书馆文科片区的走道和楼厅布置设计为或中西合璧的、或国粹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各种展示区,有国学文化馆、民族文化馆、西学文化馆、(无锡本土的)非遗文化馆等,还有反映学校百年历史各阶段的开放式灯箱展板……这样的布置旨在启发师生要打开多元的课程学习的视野,懂得当代学生需要了解传统与本土文化,也需要有国际视野,更要有广博的知识、包容的胸怀、民主平等的精神等等。

室外也有多个课程景观,如古树名木上的生物学知识介绍,“雕刻时间——新型地平式日晷”,体育馆内的“学校体育明星”墙等等,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多元化的课程学习无处不在。

艺术大楼门厅内的陶艺壁画——“英雄交响曲”。这是一幅由一个年级全体学生和他们的美术老师耗时一学期在陶艺课上共同创作、亲手制作完成的作品。作品由类似活体印刷字的柱状小雕塑有机组合而成。小雕塑的高低起伏表现了《英雄交响曲》旋律的激情与豪迈。这幅作品入选了“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和“第十二届中国壁画展”,受到了国内外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的关注。这幅作品作为课程景观展出,体现了学校新课程改革以来,大胆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和教学,也证明了学生是当代教育中真正的英雄。

(四)人文互动,文化创新,让主题景观与师生的文化展望发生互动

学校是成长的,学校文化也是成长的。校园文化景观的含义不仅要能承载过去,更要能隐喻未来,从而体现校园景观文化的导向。

我校最为典型的主题景观是位于学校正门内广场绿地正中的“回凤石”——又称“玉凤回眸”的景观。这是无锡市学校管理中心送给学校百年校庆的礼物。景观建成后,师生对其寓意的解读却有着较为浓厚的文化展望意味。学生普遍认为,这表达了学校对学生要为母校的发展出力的期待。有教师把她解读为教育是构建于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学校教育应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教育应该反哺社会;也有观点认为,这块回凤石隐喻了教学相长,提示教师可以从学生中汲取营养,从而获得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体现了一中教师教育的胸襟;更有观点认为,这块回凤石的外形与无锡市的城市标志——吴文化的象征“玉飞凤”有相通之处,隐喻一中在当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这样看来,主题景观激发起的师生多角度的解读已不止是文化展望,更是一中师生新的目标追求。除此之外,学校的主题景观还有“巨人之肩”、“百龄杏坛”等多处,对主题景观多样的解读激发了师生与景观互动的巨大热情,也孕育着一中新文化的发生与成长。

综上所述,我校在景观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通过加强景观与学校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的互动,使景观成为了能被师生充分认同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的生动标识。我们相信,只要能在深入研究文化与校园景观关系的基础上开展景观建设,校园景观将会成为投射学校教育智慧之光的镜子,就会与师生发生自然的对话,就会启迪师生对学校文化的再创新,校园文化景观也会为化育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而发挥出更加巨大的教育潜力。

参考文献:

[1]麦显悦,张俊竹.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建设与实例[J].高校后勤研究,2008(5).

[2]深圳市平岗中学课题组.校园文化景观设计研究[J].教育研究,2000(10).

[3]薛岚,郝东升.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6).

[4]邹广文,夏莹.文化主体、环境与态度——从中西文化交流看文化交流的主体间性及其原则[J].求是学刊,2003(7).

[5]严春友.人:西方思想家的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83.

[6]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00.

[7]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35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9]吕根槐.校园文化建设:景观建设的意义[J].文艺生活.2011.12.

Culture Interaction and School Cultur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HUA Guang-yan & XUE Xiao-hong & CHEN Chuan-wen

上一篇: 小学学科德育 下一篇: 公共管理新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