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5 11:00: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有一大半的时间是生活在居住区里,居住区的设施,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心理以及精神生活。人们下班回家希望走进一个和谐的社区,早上起来希望小区安静,绿树环绕,空气清新。休息的时候有广场,有欣赏景观等等。一个好的居住区园林设计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流连忘返。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在整个小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居住者来说,小区是他们的生活场所,也是主要的活动场所。居住者需要的是好环境,怎样才算好环境,那就是满足了居住者视觉感官,心理状态以及精神需求的环境,一个休闲,安逸的社区。并不是一个放眼望去只有楼和车的小区。居住小区景观生态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保证给居住者一个良好的生活休息环境,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将自然环境和小区建筑有机结合。从经济效益上看,也只有具备良好园林景观设计的小区才能满足居住者的需求,能吸引居住者投资。同等条件下,居住者更青睐于一个园林景观设计良好的居住区。
二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存在问题
(一)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形式化
目前,在大中城市,很多已存在或正在开发的居住区把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当成一个任务去完成,而非用心将园林景观设计融入到小区建筑当中。建设者一味地追求土地利用率,大大减少居住区景观园林的投入。造成现在很多居住区的楼房很高,很密集,所谓园林设计也就是楼地下的草坪和几棵树而已。并没有花心思将园林设计与楼盘开发结合,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居住者的整体利益。
(二)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随意性强
我们居住的小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草地和树,但一般没有整体性,绝大多数是小区建设完成,在部分没有用到的土地种树或花草,随意性非常大。这样的植被不能完全算是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居住者也不可能从中体会到园林景观设计能带来的身心愉悦,充其量是简单的绿化。
(三)小区植被种类单一
在很多小区里,我们只能看到一种或两三种植被,在整个小区或者园林景观设计中显得非常单一,毫无新意。有些小区只有树木,有些小区只有草坪,或者再好一点的绿化是树木和草坪结合,依然没有创意新鲜感。走到每一个地方都不会引起人的注意。这样的小区景观怎么会让居住着流连忘返,陶醉其中,更别说带来视觉,身心和精神的满足了。
三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要高度重视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无论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还是从居住者角度出发,小区内园林景观设计都已经在现在小区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等条件下,居住者更愿意选择小区园林规划较好的小区居住。同时,居住者对小区园林景观的欣赏能力逐渐提高,简单的植树种草早已满足不了居住者对生活的要求。所以,建设者在今后的小区开发中必须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上加大力度。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打破传统空间布局,在园林景观设计上有创意性的发挥,增加居住者与地面植被,水流的亲密接触。
(二)加强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就是环保为主的绿色建设,主要宗旨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健康自然的居住环境。生态建设可以节约原材料,大量使用再生资源,无用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不乱丢弃。这样,在建设过程中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不会对水资源和生物资源造成巨大破坏。当今,评价一个居住区是够适合人居住,不仅仅是房屋结构合理与否,楼层建设是否华丽美观,居住者更多地考虑到居住环境是不是清新,环保,活动空间是不是够宽阔等等。所以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建设实际上已经成为能否吸引居住者购买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居住区园林建设加强人文关怀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本身就服务于小区内的居住者,那园林设计就应该以居住者为主,在设计理念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一切设计是为了满足居住者的要求,设计是否“亲人”就是设计的最终理念。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不能违背。这就要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一方面要协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合理分配共享,在设计规划上尽可能利用现有自然环境,让所有居住者都能感受到优美的景观,另一方面,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安全,安静,功能明确,营造良好的归属感,从而建设出温馨祥和的居住环境。
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对传统理论道德,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及对健康的追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在形态,功能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要构建满足人们视觉,身心及精神需求和实际需求的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参考文献:
[1]现代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初探 吴建芬 上海农业科技 2008/05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代居住小区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的生活环境相关。景观规划师作为居住小区景观环境的创造者,应不断地寻求外部空间环境与人之间树立杰出联系的办法和意义。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的“形”和“势”是对住区景观规划的提炼和概括的一种规划手法,这种规划手法传承于中国传统规划的精华。现代居住小区景观效劳的目标已经发作底子改变,对景观空间的需求和使用也不同于以往,空间从隐私过渡到公共,场所也从单一的造景仅供观赏改变为与功用化的联系使用。因而,咱们要用景象的言语,通过改进居住小区室外的物质环境,推进居住小区内助与人之间的沟通,以使更多的居民在心理上有认同感,内行动上有参与性,使居住小区作为大家日子的载体,成为真实满意大家物质需求和精力需求的理想家园。
1.城市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理念
1.1设计主题
影响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因素.不仅包括美学因素功能角度和空间环境构成要素角度!而且还包括各种影响景观设计的自然,社会因素。 因此,在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过程中要尽量突显出各个要素的核心环节,设计理念以及独特的设计立意,从而在建筑布局中彰显出合理的小区特色主题。此外,在布置颇具创意特征的小区环境时,要将小区的独特自然环境格局与本社区文化完美结合起来,而相关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赋予社区环境构思新颖,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让小区居民在无形中感受到潜在的艺术性和体现的诗情画意特性,有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小区的外在设计形象与核心载体的各项综合功能。
1.2设计范围
能够构成和影响城市小区内空间环境组合要素的方面有很多。不仅包括小区环境内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协调性配合布置情况,基础性健身娱乐场所,休息娱乐设施,区内植被绿化规划情况,区内地下停车车库配置情况,地面道路和地上停车场位置,公共服务便民基础设施楼层及房屋采光布置情况以及居住用户的视野等方面。还包括环境设计者所体现的组织设计理念与创新思维,通过对区内各环境要素组成部分进行重塑和设计,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环境氛围与独具魅力的空间环境,在空间形态和楼房占地布局设计上体现出科学合理,人性的设计理念!对于构建有机城市组合环境以及协调城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1.3设计过程
城市小区内环境设计模式的不断升级,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设计理念,需要环境设计策划者综合考虑建筑物与环境整体协调程度的分配情况。从而根据不同的环境背景设计出创意方案,对居住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布局进行整体规划与协调性统一设计。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区域内自然地形地貌与绿色植被的合理运用。
2.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
在建造城市居住小区环境中融入较多的绿色生态理念元素,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小区住宅建造的归纳目标功用与生态学意义,对于恢复城市住宅的自然生态功用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环境计划理念要杰出“以人为本”的计划准则,融合小区绿色生态功用、休闲文娱功用、游玩景观赏识文明功用等方面,而且紧密结合小区的当地文明特征与共同个性。为此,城市居住小区绿洲景观计划要表现以下计划准则。
2.1因地制宜的原则
小区环境规划设计师要尽量做到合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等自然条件,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施工维护和装修成本费用,还应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建筑成本。 因地制宜原则首先要突出小区植物配置的绿色设计理念和原则,可以将植物分为不同层次和等级,对青草,地被,灌木,乔木等进行设计,营造出更加丰富多变的绿色空间。
2.2小区内外协调一致性原则
在规划城市小区绿色生态环境氛围时,应该坚持植物造景的设计理念,营造生态,绿色化生活环境,科学合理地将小区内外绿地面积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过渡带。因此,小区内部景观要突出环境设计的层次性和空间多样性,而小区外部景观要设计成居民放松休息的场所,对于减少区内噪声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2.3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
城市小区环境景观设计要凸显出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主线原则,通过绿化居住区内环境来促进人们融入大自然的水平和生活质量。 因此,环境设计者必须要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对小区环境进行创新发展,有效将现代化设计理念和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去。
3.小区景观设计的“形”与“势”
“形”与“势”是大家对事物近观和远观时的空间视觉感受的描绘,也是我国古修建系统传承下来作为外部空间构成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对空间组织和标准的操控。“形”的空间标准规则,主要是对单体性的空间构成具有体量制约的含义,即如修建单体或景象空间区分的合宜标准。“势”的空间标准规则,通常用于限制群体性的大范围空间围合及远观视距,注意营建大规模修建群的全体规划 和由此所刻画的景象艺术空气。基于此,传统造园形势说在结合外部空间近景、中景和前景的构成方面提出重要的处理准则:对千尺之势的大型空间组群,要从大局和全体性上操控其具有特定的气势,即文中所说的景象全体风格刻画。另外,要在此基础上,以百尺之形为率,把全部空间组群区分红相互独立、互有不同而又有机联络的多个局部性空间,将局部性空间个性化处理,让空间组群呈现出特征明显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即文中所说的经过设计出标准的景观小区。
4. 景观设计的“形”与“势”在某小区的应用
4.1某小区景观设计的思路及理念某小区景观设计
从某小区空间的使用功能角度划分区间,根据小区景观使用频率和开放程度的不同,将小区景观分为入口空间、中心花园和宅间庭院。在尺度上,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空间组合方式为整体设计思路,结合当代景观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庭院文化的精神内涵,构建一个生态宜居、温馨和谐、高尚典雅的现代居住小区。某小区根据建筑空间布局的特点,形成以东西向的中心庭院为景观发展轴线,精心打造纵向深度延伸、中轴对称的创意“山水园”小区组团空间景观庭院化、功能化处理,并注重景观文化品性的应用,构成自然生命特质的主要因子作为景观文化,融入功能和形态的景观布局中。
4.2“形”与“势”在项目中的第1 层体现
某小区景观设计方案整体以“自由式”的路网结构布局,局部以“轴线式”景观,构建住区景观整体的“势”。在总体“势”布局下,各组团空间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独立存在,每个独立的组团空间和景观场地可能都有不同的“形”,但是这些形式不同、功能各异的景观场地( 形),通过自由的主路( 势) 串联贯通,融合,构成住区景观中的“形”和“势”。
结束语:现代居住小区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只是用来供给挡风遮雨的场所,而是欣赏、游憩、往来、歇息等功用于一体的多用的公共场合。现代居住小区的景观不只要供给各种类型的功用服务场所,也要从当下文明考虑,设计出更加丰富、令人愉悦和满意的休息场所。既要建立全体的景观特征,经过计划发明小区的归属感;又要将规划与功用联系。
参考文献:[1]周刚. 南昌市居住小区环境与景观设计[D].湖南大学,2012.
[2]李晓庆. 居住小区入口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3]郑强,黄锐兵,鄢前飞. 试论高品质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和风格[J]. 林业调查规划,2007,06:161-164.
Abstract: the author from the topographical model, walks system, community square, plant configuration, basic afforest, waterscape aspect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existing in some weaknesses, and the modern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methods are discussed, the problem of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village,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单纯追求一套住宅,逐渐转向对居住区外部景观质量的更高要求,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办公家庭化的发展趋势及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发展,人们需要一个在工作之余能充分得到体息和放松的居住休闲景观。这些对人类住区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居住区,必将对居民的休闲景观更加重视。
1.地形起伏应追求自然
在小区内结合地势,创造地形,最易形成自然休闲的气氛。国内的居住小区,由于建筑的朝向要求及密度要求,围合出的景观空间大小雷同,形态相似,缺乏变化。地形的塑造,可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矩形起伏绵延,富于生气。随而营造出大大小小的人性空间,其间以散步小径婉转相接,平添意趣。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居住小区建筑的标高皆由建筑师在规划阶段设定。景观师纵是能工巧匠,如果不参与竖向设计的确定怎么能因地制宜?笔者认为居住小区的建筑标高,皆应由景观师按照整体地形塑造的原则谋篇设定。这样有利于把握整个小区的地势走向,水势流向,从而设计出跌荡转折的休闲景观。
2.步道设计适宜即可
近年来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有一股流行风。到处出现所谓“景观”大道、“世纪”大道。有的步行道长几公里宽几十米,不但尺度严重失控,缺乏细部的推敲,而且道路两旁充斥着不知所谓的雕塑、不会喷水的喷泉,不能遮荫的色带。这种只追求视觉效果的做法,既劳民伤财又缺乏实用性。可怕的是这一类市政设计的手法目前在居住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大行其道。现在还被很多开发商和设计师视作高档的标志。
小区的步道设计应以业主的舒适度为最重要指标,不可一味追求构图,过直过宽。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应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宽。加宽一米,休闲效果可能差之千里,这些微妙之处是景观设计的关键。当然,步道设计也不可太窄,应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荫,以创造休闲的气氛。
3.休闲广场结合绿荫
居住小区的广场称之为休闲场地更为适合,这一类场地的功能主要在于满足居住区的人车流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在居住区中尽量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市场,越是高档的居住区越不应该出现。别墅区中则绝对不要设,不仅尺度不合适,而且也难于适应居住区的休闲、交往等功能。
居住小区广场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场地本身形式的完整性,应考虑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与周围的居住区环境有机地结合,共同创造休闲氛围。首先,居住区内的建筑与环境为一整体,由于公寓楼的外形一般简单而强烈,若景观场地一味强调木身的平面构图,则极易与其周边的建筑线向产生冲突。放弃鲜明的构图诉求,采用折线式的外延处理,有时候更有利于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之间的相互穿插,更富于生气,更显得休闲。
其次,隐形广场的处理更易于将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栽等)有机地组织在广场空间内,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望之无骨,用之怡然,设计无痕是也。
此外,居住小区内的广场设计,一定要避免城市广场设计中缺乏绿荫的通病。我们见到太多的广场,地面上的铺装样式各种变化应有尽有,各种铺装材料也百花齐放,可就是不见绿荫。每当站在曝晒的烈日下,走在光秃秃的广场上,没有人会觉得惬意。没有了树荫,就没有舒适;没有舒适,就没有人气。广场上的林荫用好了不但不会削弱构图的形式美,还会使其得到加强。例如有序排列的树阵,就可以使广场的线向更加明确,有益于烘托主题,增加层次,其简洁而不失于单调,亲切而不乏气势,实应在广场设计中多多应用。
4水景可用自然坡岸
居住小区中有水景可以使房子卖得更好,用户更喜欢。原因就在于水的引入,可以使居住区环境充满灵气。做好了,平添休闲气氛。问题在于水景该如何做?在居住区有限的空间内,水景与观赏者的空间关系应该如何考虑?水面越大越好吗?
水本身是不具形态的,水给人带来的感受完全由装水的载体形状所决定。居住区水景带给人的感受同样取决于设计师对于岸线的处理。有的小区内造了点水景,生怕别人不知道,生怕水的出现不够隆重,于是广场砖铺地大理石水池包围,喧宾夺主,就是用错了水的容器。居住区中的水景,应尽可能用缓坡与植物营造出自然的坡岸,即使是广场中央的喷泉水景也可以在其周边先设植床,再围以广场铺装。水面是造出来给大家看的,如何处理步道系统与水景的关系至关重要。步行道贴水而行,水的边界势必变成硬质的竖向坡岸。这类垂直坡岸在水面不够大时,往往显得突兀、生硬、做作。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两条原则以供设计师在居住区内做水景时参考:第一,步道不宜一味临水,步道与水面应是若即若离、时隐时现。这样人在小路上行走,不但能够体验到多层次的景观感受,而且也使自然坡岸的长度和沿岸植物群落的厚度得到了保证。第二,临水步道不宜贴水。在居住区环境中,除重点处理的亲水平台外,其余临水步道皆应与岸线保持一定距离(建议1.2m以上)。在这小小的间距内,用不阻挡观景视线的灌乔木装点自然式坡岸。这样既提供了亲岸赏水的方便,又推系了水景本身的质量。前文提到,水景是营造居住区休闲气氛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使房地产的价值得以提升。然而营造水景的造价及后期高昂的管理费用,往往使开发商们犹豫再三。
特别是在水资源奇缺的城市,要创造自然式水景的感受,更是难上加难。要给人带来亲水的环境感受并不一定需要用很多水,自然状态下的水景带给人的感受是综合的,是水体与其周边多种环境因素共同形成的。设计师如果能够把人们对自然状态下水环境的经验与感受考虑进去,结合在设计中,即可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居住区设计中,哪怕没有很大的水面,只在着意水环境的营造,也可使人如沐山涧清风。
以上是对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小区的绿化是为业主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并不只是用来观赏的,不少开发商对自己小区的绿化成绩引以为豪,却忽视了业主的真正需要。同样,设计师也要结合小区业主的居住舒适程度来进行设计。
[1] 李宁. 创造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J]. 河北林业. 2010(01)
1 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随着房地产的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吹进了居住小区,他们不考虑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
2 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
从古至今的世界园林景观基本上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类,各有典型的传统风格和特色。中国自古就有营造园林的传统。历朝历代都有杰出的园林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由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差别就如同表意文字的汉语和表音文字的西方语言的差别一样巨大。欧洲园林最具代表性的--法国"规整式园林"。在建筑物前后是几何造型的像地毯一样的园林,它作为建筑的陪衬,使主体建筑高大雄伟,整个构图严谨完善。由于其图案的完整性,造成了事实上的将人排斥在园林之外。人们只可从外面欣赏,一但步入园林,人的存在则会破坏了园林构图的完美。在西方传统园林中还有一种较具代表性的重要的风格,就是英国"风景式"园林。与"规整式"相反,其强调的是田园与自然。它把自然与人工做了明确的划分。这里的主角是自然风光,其造景严格按照风景画构图设计,如同"巴比松画派"的风景画。建筑成为了风景中的点缀。实事上,这里仍然不属于我们,这里仍属于自然,如同自然保护区一样。现在我们认识到事物具有"非加合性",每个要素值之间的简单相加,不等于整体的系统值。而中国传统园林则具有某种前瞻性。因为其是在系统思维方式下产生的, 如同中医把人看作一人系统一样,园林是一个在地球这个大系统中的开放的子系统。而中国的园林却强调人的参与。如果身处中国传统园林之外,无论是谁也无法探清其中的奥妙。人们也只有身处其中,才能在浏览的过程中体会到造园者的苦心。浏览的过程形成了流动的空间,这是一种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形成的四维空间。这一空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空间中的每一点既是三维坐标中的一点也是时间流线上的一点。它们形成了一个整体。钱咏说"造园如作诗文"。如果从一句诗中出任何一字,那么它也就不再是句诗了。
3 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探析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美国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之父"阿姆斯德(Flederic Law Olmstead)于 1957 年首倡"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 " 概念, 此后, 景观建筑成为专业的研究对象。 这些年,境外事务所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时也带来这一概念。其最大特点
就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3.1 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3.2 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 当然, 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 轴线、 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
3.3 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 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 "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4 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①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②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③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④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区景观设计是人类的一种能动行为。是以满足人的需求而设计,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进而设计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空间的一项活动。以科学为核心,以艺术为形式,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方向,目的是为城市小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更易于人们生活的环境。上文探讨了城市居住小区景观功能化设计的内涵、原则、以及环境、建筑、道路、设施、 绿化和水体的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1] 郭淑芬编著 . 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3-4.
[2] 王国斌,张斌编著 . 景园设计 [M]. 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同时也激化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现代化的城市居民,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甚至苦心孤诣地将花草树木调教的背离了本原,人类本身也越来越趋于可笑的工业化,这是一种悲哀,更是—种恐怖,因此继承小区的特色景观,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追寻将自然元素引入居住生活空间,进行人工环境内部的调整,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向自然回归。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对其生存环境作了许多的研究。西方罗马时代的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曾对空气中阳光、风向、水流等环境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着重阐述了建筑选址的要素。我国明代记成所著《园冶》一书也是一本环境学的重要典籍。他在造园、作景、选石和四季种植以及利用自然环境来选景等方面作了深刻的叙述。中国古代的“上林苑”“阿房宫”及至后期的“圆明园”“颐和园”等都创造了帝王建筑的经典,这是人类利用自然景观创造美好生活空间的真实写照。
“环境”的涵义范畴十分广泛,有生态意义上的、景观意义上的,也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上的。从建筑学领域研究环境,-般都是指城市景观环境。城市景观环境一般也是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诸如山川、河流、树木、建筑、小品等等,是城市比较固定的物质存在物,是人们的视觉可以感受到的,身心能够进行体验的室外空间。所以现在的设计师开始寻求与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和绿色和谐的方法,不断地在追寻将自然元素引入居住生活空间,进行人工环境内部的调整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向自然回归。
人们每天的活动都离不开自己生活的空间——住宅小区。在其进行生活、休息、工作,在街道上行走、乘车,在广场上休息、娱乐,小品供人观赏、评价,树木草地调节气候、使人心情愉快等等。同时人们生活在小区内,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这些环境设施为他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一个空间载体。城市景观环境设施正是为了满足这种交流而进行布置的。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空间的利用和交往的效果。建筑、街道、广场等环境设施的设计,也将各种自然因素融入其中形成宜人的环境。这些足以表现人对自然的重视,使人生活的环境中时时透露出“面临小河;临倚群山”的自然造化之工。
1、山、水是自然中最重要的元素。
人类对山的感情始于几千年前,从猎人巡山,农人开山,到慧人择山而居,僧人临山筑庙,诗人游山玩水,山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在现代住宅的娱乐场所中,山中架亭,既能体验爬山的乐趣又能坐亭观景。
水又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既能够满足人的最基本生存需求,又能以自身特殊的形态给予美的精神享受。千姿百态的自然水环境诱使人类从被动的利用水资源发展到按主观意识用水体造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营造了各异的人工水景。但处理上从形到神都追求自然的韵味。环境水体设计中水的流体造型正是模拟水的这些自然形态以人工构造的方式限定出来的,来达到希望取得的自然效果。
2、植物也是自然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城市居民已经厌倦了城市的喧哗、拥挤,越来越多的人想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重新沐浴大自然的阳光、空气、鲜花。越来越多的人去农村寻找自然,寻找绿色,从而出现了乡村别墅。但在现代都市中,自然景观越来越少,到处都充斥着人工环境,人们体味不到大自然的阳光、空气、鸟语花香和宜人之景,希望在生活中能重新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虽然住宅区中不允许更多的自然风光,但人们采用了象征,融入,引入等手段,利用点、线、面的空间布局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引入自然景观,领略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清新愉悦的美感,感受大自然的芬芳,不一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吗?在室内外种花植树、盆景点缀、模拟自然、联想自然,创造“小中见大”“壶中天地”的自然景色,取得和自然协调的生理、心理的平衡。
假如不是真山,花木配置更严格,仍应“深求山林意味”,植物配置以模仿自然为主。土多石少的假山,乔灌木错落配置,品种多些,构成浓荫蔽目的自然山林,石多土少的假山,花木配置宜疏,使人观赏叠石和树姿的美。植物与其他组景不同,它是有生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色彩、形态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实际栽植中,在树种的选择与配置上应以足够数量的—种或几种花木成片栽植形成“气候”,加强艺术感染效果,突出各景区的风景特征,造成景景不同、季季不同的小区景色。其中,果实也可以作为植物配置的主题,尤其是深秋,忍冬的红果象红色玛瑙挂满枝头,形成一幅幅丰收的画面。
一个小区,甚至一个城市,无论现代化程度多高,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而必须依托大地,与自然结缘。人们是现实生活的主角,同时也是环境的主体,一切环境都是为人服务的,人们应该有能力、有义务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 章俊华.日本景观设计师户田方树[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人工环境
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同时也激化了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现代化的城市居民,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甚至苦心孤诣地将花草树木调教的背离了本原,人类本身也越来越趋于可笑的工业化,这是一种悲哀,更是—种恐怖,因此继承小区的特色景观,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追寻将自然元素引入居住生活空间,进行人工环境内部的调整,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向自然回归。
人类从古代就开始对其生存环境作了许多的研究。西方罗马时代的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曾对空气中阳光、风向、水流等环境因素作了深入的分析,并着重阐述了建筑选址的要素。我国明代记成所着《园冶》一书也是一本环境学的重要典籍。他在造园、作景、选石和四季种植以及利用自然环境来选景等方面作了深刻的叙述。中国古代的“上林苑”“阿房宫”及至后期的“圆明园”“颐和园”等都创造了帝王建筑的经典,这是人类利用自然景观创造美好生活空间的真实写照。
“环境”的涵义范畴十分广泛,有生态意义上的、景观意义上的,也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上的。从建筑学领域研究环境,-般都是指城市景观环境。城市景观环境一般也是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诸如山川、河流、树木、建筑、小品等等,是城市比较固定的物质存在物,是人们的视觉可以感受到的,身心能够进行体验的室外空间。所以现在的设计师开始寻求与自然界的阳光、空气、水和绿色和谐的方法,不断地在追寻将自然元素引入居住生活空间,进行人工环境内部的调整并且在最大程度上向自然回归。
人们每天的活动都离不开自己生活的空间——住宅小区。在其进行生活、休息、工作,在街道上行走、乘车,在广场上休息、娱乐,小品供人观赏、评价,树木草地调节气候、使人心情愉快等等。同时人们生活在小区内,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这些环境设施为他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一个空间载体。城市景观环境设施正是为了满足这种交流而进行布置的。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空间的利用和交往的效果。建筑、街道、广场等环境设施的设计,也将各种自然因素融入其中形成宜人的环境。这些足以表现人对自然的重视,使人生活的环境中时时透露出“面临小河;临倚群山”的自然造化之工。
1、山、水是自然中最重要的元素。
人类对山的感情始于几千年前,从猎人巡山,农人开山,到慧人择山而居,僧人临山筑庙,诗人游山玩水,山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在现代住宅的娱乐场所中,山中架亭,既能体验爬山的乐趣又能坐亭观景。
水又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既能够满足人的最基本生存需求,又能以自身特殊的形态给予美的精神享受。千姿百态的自然水环境诱使人类从被动的利用水资源发展到按主观意识用水体造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营造了各异的人工水景。但处理上从形到神都追求自然的韵味。环境水体设计中水的流体造型正是模拟水的这些自然形态以人工构造的方式限定出来的,来达到希望取得的自然效果。
2、植物也是自然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城市居民已经厌倦了城市的喧哗、拥挤,越来越多的人想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重新沐浴大自然的阳光、空气、鲜花。越来越多的人去农村寻找自然,寻找绿色,从而出现了乡村别墅。但在现代都市中,自然景观越来越少,到处都充斥着人工环境,人们体味不到大自然的阳光、空气、鸟语花香和宜人之景,希望在生活中能重新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虽然住宅区中不允许更多的自然风光,但人们采用了象征,融入,引入等手段,利用点、线、面的空间布局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引入自然景观,领略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清新愉悦的美感,感受大自然的芬芳,不一样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吗?在室内外种花植树、盆景点缀、模拟自然、联想自然,创造“小中见大”“壶中天地”的自然景色,取得和自然协调的生理、心理的平衡。
假如不是真山,花木配置更严格,仍应“深求山林意味”,植物配置以模仿自然为主。土多石少的假山,乔灌木错落配置,品种多些,构成浓荫蔽目的自然山林,石多土少的假山,花木配置宜疏,使人观赏叠石和树姿的美。植物与其他组景不同,它是有生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色彩、形态不断变化发展。因此在实际栽植中,在树种的选择与配置上应以足够数量的—种或几种花木成片栽植形成“气候”,加强艺术感染效果,突出各景区的风景特征,造成景景不同、季季不同的小区景色。其中,果实也可以作为植物配置的主题,尤其是深秋,忍冬的红果象红色玛瑙挂满枝头,形成一幅幅丰收的画面。
一个小区,甚至一个城市,无论现代化程度多高,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而必须依托大地,与自然结缘。人们是现实生活的主角,同时也是环境的主体,一切环境都是为人服务的,人们应该有能力、有义务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 章俊华.日本景观设计师户田方树[M].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Abstract: advocate diverse, form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ational style of the space art, with nature as the main line, open up the person and nature fully clos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will continue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artificial design ably confluence for an organic whole, make a one of the people to return to the nature of the better get to enjo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Key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解决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过渡和协调 ,包括绿化 ,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能源的利用,道路 、围墙、大门、平台、山石水池、照明等各种建筑小品的配置,以及人流车流的合理组织等 ,以丰富建筑的情趣 ,营造温馨和谐的绿化氛围。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应突 出地方特色、楼盘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 ,使其发挥最佳 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一、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内涵
1、确立以人为本思想。 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 以人为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则往往体现在近人的细致尺度上(如各种园林小品等),可谓于细微之处见匠心。因此,景观设计更多的从人体工学、 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这作为设计原则。
2、融入生态设计思想 。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使环境设计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使环境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例如绿化不仅要有较高的绿地率,还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如棕榈植物 、乔木、 灌木、 滕本植物 、地被植物等科学的配置;居住区环境的水环境则要考虑水系统的循环使用等。
3、追求生活情趣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居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 ,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品位,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了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
4、强调可参与性。 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居者的使用。 例如,御景园居住区通过喷泉、 流水等水环境,营造可观 、可戏的亲水空间,受到人们的喜爱。
5、观赏性和实用性。 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在绿地系统布局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空间,如儿童游乐区;使人轻松自如地融入家园、 群体。 让每一个居民随时随地都享受新鲜空气、 阳光、 绿色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居民理想中的乐园。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 强调对人性的尊重和理解, 强调人间和谐的意义。人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景观, 应该让人的活动参与到景观中来, 加强对人的关怀、 加强对人性的关注, 使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才能达到亲地、 亲水、 亲绿、 亲子的目的, 才能使景观真正的服务于人, 这样的景观才更有意义。
2、社会性原则: 赋予景观环境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 通过美化生活环境, 体现社区文化, 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把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整个社会大背景和居民日常生活需要联系起来, 使居住区富于社会性和人性。
3、生态性原则: 人居环境最根本的要求是生态结构健全, 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 应首先着眼于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 为营造良好的小区生态系统服务。提倡社区植物景观以乡土植物为主, 且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 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
4、共享性原则: 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 首先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规划时尽可能利用现有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 让所有住户平均享受; 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 形态各异、 环境要素丰富、 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 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 创造温馨、 朴素、 祥和的居家环境。
5、经济性原则: 既要兼顾造园工程近期的建造成本, 也要考虑长期的养护成本, 这关系到物业管理费用。景观规划设计应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 注重节能和节材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使用新技术、 新材料和新设备。
6、 文化性原则: 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 应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 通过建筑与景观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把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统一起来。
7、设计手法多样性原则: 在规划设计初期, 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 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 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景观规划设计要求平面与空间相结合, 有适宜的景观层次安排, 设计上要讲究节奏, 注意动静节奏、 软硬铺装、 种植规则式与自然式、 材质节奏、 水系节奏、 竖向节奏等变化。
三、 居住区景观建筑设计
1、总体布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空间的营造合适的尺度。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应始终将城市大环境与居住区的小环境相结合, 创造出移步换景, 小中见大的庭院, 将小区的景观设计作为对城市绿化功能的延伸和过渡,让人们始终置身于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环境的内容和尺度要适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 景观的核心是生态; 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地方的、 民族的、 现代的、 朴素的和简单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建设要坚持以取悦于人、 方便于人、 服务于人为宗旨, 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
2、科学、 艺术配置植物景观, 营造出 “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 。绿地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居住区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 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居住区环境, 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在配置植物材料时, 应按照自然、 生态原则进行设计, 通过明显的季相变化让人们感受到四季交替, 要合理搭配乔木、 灌木、 花草地被植物。
3、园林小品的合理配置。通过园林小品、 建筑物、 园路充分融合, 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活、 文化的有机联系, 并在空间组织上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山石其本身的形态美、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堆山叠石不仅在传统的造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且在现代园林中的地位也是无可取代。环境景观小品在居住区景观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城市住宅区空间环境形象在城市景观点、 线、 面构成中, 属于量大面广的 “景观面” ,其景观环境建设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景观设计,相对于具体存在的自然造化景观,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艺术创作活动,是人们通过设计手段有意识地物质化自己的审美理想。在景观中,物化形象和抽象功能与艺术空间是并存的。具体到城市景观环境,所谓的物化形象,指的是赖以构成城市居住区环境的界面和相关物品:建筑、休闲广场、庭园、绿化,雕塑、壁画及公共设施等。是一种群众化的艺术,同时又是物质形体与抽象空间关系处理的艺术。两者便构成了景观本身,并决定了这一艺术对象的质量。它依据众多使用者的需求,在不断地发展与持久的协调中形成了人类聚集居住的人类聚居环境。作为构成城市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居住区景观,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特点。
1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猛,历经30多年,城市景观发展已日新月异,国外各种建筑景观思潮的引进使得我们周边景观环境更具多元化,在不断地验证与尝试的同时,城市住区景观设计融入生态化、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逐渐体现出来。城市中的人们渴望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与自然亲近、相融。因此,高质量的居住环境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这种形式影响下,城市住宅区景观设计的优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这一进程中,许多住宅区的景观设计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兰州市区的居住小区景观为例进行考察分析,总结出设计中问题所在,引发我们去认真思考,并探寻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1.1受地产利益驱动,户外空间逐渐压缩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日趋紧张,特别是位于市区的许多老旧住宅区,建筑形式多是砖混结构,顺应城市发展,逐渐在被新的楼盘所取代。二次开发的住宅区地址有着很强的区位优势,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和人口密集地段。面对市场竞争,大多数开发商注重的是自己的经济效益,尽可能的去增加建筑的高度和密度,忽视对住宅小区景观环境的营造,小区绿地缺失,居民无休闲、锻炼的天然场所等。导致小区景观配置单一、缺乏层次性。许多开发商在居住区建设中违背了最初的设计意图,缩减绿地,增设停车场,住区景观消失殆尽。
1.2过度追求视觉效果,地域特色缺失
景观环境对于发展中的城市来说,是地域文化难得的保存地。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积淀,有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自然景观、植被水体、视觉结构和生态结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应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然而,出现在许多住宅区的景观却与我们本应该遵循的原则背道而驰,为了追求“卖点”、提高“品味”,景观样式盲目跟风,照抄模仿,所谓“欧陆风格”、“北美风情”就是最为典型的现象。适用于纪念性建筑的硬质景观材料如各类缸砖、花岗石等石材被大量的用在了住宅景观当中,忽视了对自然环境要素的营造。这样的景观环境很难有持续的生命力。
1.3不切实际的追求景观绿化,忽视后期植物维护
城市所在区域的气候和地质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具体特定地方的土壤和水系,土壤和水系又决定了在该地区生存的植物。从生态的角度去看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绿化,它在景观环境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茂盛的植物不但净化了空气,更是为居住区营造了宁静的休憩环境。但居住区建设往往进入到树种灌木的选购栽培环节,开发商为了标新立异,加强卖点宣传,提高房屋销售额,采取一些“高端”策略,忽视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大量的选用栽种不适应本地水土的热带、温润地区的名贵树种花卉,最终结果导致植物不能适应北方气候及水土而导致成活率低下。再者,住宅区机构设置中对于景观维护及专业的园艺人员配置严重缺失,引进的花草树木得不到有效维护,从而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
1.4居住小区景观规划单一,整体性缺乏
目前,城市居住小区建设现状大多是由开发商委托建筑设计院及规划设计公司,先依据现场勘测所得资料做总体设计,布置建筑单置,划分主次交通道路,接着开始投入建设。部分住宅区在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去尊重自然生态环境,遇坡铲坡、见树伐树,往往到最后建筑即将完工,围边工程实施阶段时才邀请园林设计师进场,在建筑之间做填充式绿化,见缝插绿,稀稀拉拉种上三年五载还不一定能见效的珍贵树木,绿化成为了建筑的花边,其作用仅是为居住区“涂脂抹粉”。住区景观规划缺乏整体性,景观没有在最初被完整的设计,却成了楼与楼夹缝间的点缀。
2 城市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2.1开发商、设计师、业主三结合的人性化景观设计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改变过去的以建筑为核心的传统人居观,建立以城市、建筑、景观三位一体的现代人类聚居观。要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去为业主着想。根据开发商对小区环境营建的目标,引导开发非单纯营销的、积极的、人性的社区景观环境,最大限度地去打造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人性化的、具有高生活品质的人居环境。因为居住景观最终是为人服务的,人的活动与小区景观融合在一起才是居住区中最为生动、最有意义的一种景观。
2.2住区景观设计应强调该地区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
城市的发展是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的发展随着城市结构、功能的发展而变化着,人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需求由单一的功能需求转向涉及社会、自然、历史、地域文化等审美方面。住区景观设计应强调每个城市都有的自然和文化历史,运用地域文化基因展现城市居住空间的历史延续。这种表达绝不仅仅是形式,更不是单纯的移植外来的文化景观符号去堆砌,而是一种体验,一种居民的归属感。
2.3顺应自然法则,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
住区景观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其生物进化能力不容小觑,它要比人工设置循环系统的效果更加有效、持久。设计要尊重土地原有风貌,顺应自然法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尽量选用有观赏价值的乡土树种和花卉,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水质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特别是对于本土植物的运用。应节制引用外来物种,保护和发展乡土物种,不但可以降低绿化费用,而且对恢复生态环境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4住区景观设计把握调整体性原则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方案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总体环境布局;硬质景观规划设计;绿化等软质景观规划设计。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最为重要,是大的骨架。在这一阶段首先要了解居住小区的开发强度,清楚容积率是多少,建筑密度、层数是多少,等等。其次要考虑居住区景观的建设强度,考虑道路交通、地形、朝向、周围的景观等。一个完整的环境设计,不仅可以充分体现构成环境的各种物质的性质,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而完美的整体效果。没有对整体性效果的控制与把握,再美的形体或形式都只能是一些支离破碎或自相矛盾的局部。
结语
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变化飞速,五花八门,很多新想法是基于大众化、群体化的,但最为核心的还是如何回归到人的基本需求中。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建设注重的是对人文性、生态性、多元性和地域性的强调,景观设计不仅仅要从感觉上给人以满足感,同时还必须具备基础的功能性。如何满足人的需要,这既是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常青.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学[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103-105.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86.
场所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环境的概念,也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环境的概念。它是一种人们对环境的综合要求,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需求及精神寄托。丹麦城市设计专家杨.盖尔在《交注与空间》一书中将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即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在这三种类型当中,必要性活动是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基础,即当空间中包含了居民的必要性活动如上下班、买菜、做家务等日常生活行为时,其他两种类型的活动如散步、晒太阳、攀谈、打招呼等也就自然被引发了。空间自然地被生活赋子了丰富的含义,空间的功能是多元的,人在其中的感受也是含蓄的。但当前我国居住小区现状是功能分区过于明确,居住空间的功能被划分为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空间互不相交。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是一种含混的复杂的内在机理。简单划一的物质空间缺乏生活的情趣,容易造成精神上的空虚感和孤独感。这也是现代居住区中容易出现的城市病“邻里老死不相往来”。公共活动空间的场所景观设计正是要打破这种简单划一的物质空间,通过创造多元化、多层次、含混性的居住空间,来反映生活含混复杂的内在肌理。场所景观对于人的感受主要通过空间的不确定性,多义性及含蓄性来表现。现代居住小区场所精神的营造主要通过院落空间,廊道空间及交往空间来体现。
1、院落空间
内向的院落空间符合中国人对于传统空间的认同。它的内向性与宜人性符合大家对于场所景观营造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院落空间与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己经不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空间,而是属于一个集合体的公共空间。但是传统民居院落的公共特质仍是值得借鉴的。院落空间相对于城市和整个居住小区而言是内部空间。相对于组团内的住宅而是外部空间,是住宅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院落空间对于组团内的居民来说,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领域感。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领域空间对集体活动内聚力的形成至关重要,而集体内聚力又是场所得以维护,邻里关系得以和谐的基础。院落空间功能具有含混多义性,它既是老人聊天下棋的场所,也是儿童嬉戏的地方。它也可以是人们集会、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是临时停车的地方。院落空间同样是重要的景观要素。人们透过窗外,最直接的景观就是院落景观。院落空间有比较明确的空间界定,但空间并不闭合,而是一种有效的围合,空间是建筑的延伸,或作为前景,或作为衬托、或作为视觉焦点,每一个这样的限定开放空间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它更是相邻的空间和构筑物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院落空间也是一个类型空间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组团一个围合的院落空间也可以是一个由植物、水体、景观构筑物等围合而成的一个内向空间。
2、廊道空间
廊道被广泛地运用在现代住宅景观的设计中,如廊式住宅的外廊、外部环境的风雨廊、或底层的绿化步道、栋与栋之间的连廊等等。廊道空间是一种有效地能促进形成人们日常生活经历和交往乐趣的空间诱因。廊道空间的边界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透空的柱形成的边界使得廊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是流动的,相互渗透的廊道空间既是交往空间,又是交通空间。廊道空间能够有效地划分出不同的空间领域,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廊道空间的功能也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在此的活动可以是多样的,攀谈、晒太阳、家务、游戏等等,能够最生动地反映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含混复杂的形态。因此人们对空间的感受超越了纯物质的状态,而引发出人们对这一领域的有意识、有情感的精神意识。廊道使建筑得到一个内外交接的过渡性区域,建筑的实体感被削弱,空间显示出整体的独立性和多义性,使空间具有流动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心理层面道保持着传统与环境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形成超越物质的精神意象,使人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
3、交往活动景观空间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居住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因此,设置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要素,不仅在功能上要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品味,打造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
诚然,现代居住小区环境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营造动人的视觉景观效果及精神享受,其目的还是为了居者的使用。所以,要注重交往空间的设计,创造亲地空间、亲水空间、亲子空间,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
结论
正确的景观设计介入模式及环境营造,能够完善居住小区乃致于城市的生态系统,提高居住小区环境的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于开发商而言,景观环境良好的居住小区有着更好的市场前景;于消费者而言,人们更愿意选择环境好的,能实现自身居住理想的住宅,营造好环境己经是居住小区开发的重点,也是市场销售不可缺少的卖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希望能找到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合宜的介入模式及环境营造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小区环境建设中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及环境营造手法的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
[2]虎志强,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浅议,陕西林业科技,2009.4
居住小区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而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区的绿化水平,是体现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居住区绿地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分布最广,是普遍绿化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相应的提高。因此,加强居住区绿化建设已经成为小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小区环境设计应在尊重传统、尊重科学基础上进行,着重注意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下面从生态设计和景观设计来探讨环境设计的新思路。
一、生态设计
1.提高绿地覆盖率和绿视率
在居住小区建立自然生态系统,要求小区提高绿地面积,绿色植物成为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础。
时下大部分居住区都多少存在内不透水的部分(道路、建筑广场)比例较大,导致绿地面积很少。因此强调在提高绿地面积时,应合理分配园林各要素如植物、道路、建筑、山石、水体等的比例关系,减少水石造景,重点突出植物造景,同时充分运用植物覆盖所有可以覆盖的黄土,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绿地率和绿视率。如同样是道路地坪,石板嵌草道路要比纯铺装的道路地坪好;同样是景墙透空,栽植攀援植物景墙要比无攀援植物透空景墙更能发挥生态效益;同样是休息、绿化功能的建筑小品,花架要比亭子更能提高绿视率。
2.提高居住小区绿化多层次性
改善植被的空间分布状况,增强植物空间层次是提高绿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生态园林原理,设计多层结构,乔木下加栽耐荫的灌木和地被植物,构成复层混交的人工植物群落以得到最大的视觉层次效果。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园林体系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环境的无公害无污染形态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在人工植物群落中,采用多种类的植物,不同深浅的地下根,形成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的有害物质。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须氧性细菌使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净化土壤和增强肥力,并吸收空气中的CO2,如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改造土壤结构和增加土壤肥力。在群落中适当多种女贞、槐树等蜜源植物,增加天敌数量,从而加大对危害性大的害虫的控制,以求达到利用天敌昆虫、鸟类、动物等防治害虫,以生物治虫为主,尽量少用化学药剂防虫,使环境不受药剂的污染。
4.绿色生态设计中的意境创造
绿色植物是绿色生态系统的根源,也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景观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但他们都只能成为绿色植物的陪衬,因为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有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丽的芳名,同时它还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
利用植物的姿态,松象征坚强不屈万古长青的英雄气概;竹象征“虚心有节”;梅象征不屈不挠、英勇坚贞的品质;柳象征强健灵活,适应环境的优点。
利用植物的色彩,色叶木:秋的联想;白花:宁静、柔和;黄花:朴素;红花:欢快、热烈;枫象征不怕艰难困苦,晚秋更红。利用沁馨的芳香,桂花:甜香;梅花:暗香;荷花:清香。
利用植物的名称,合欢:合家欢乐;桃花、李花:桃李满天下;迎春:象征欣欣向荣,大地回春。
二、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在生态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将环境设计具体化,它也是实现绿色生态环境设计的根本。近年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景观设计,好的景观设计俨然已经能够成为各个房地产开发商售卖小区的活招牌,有一定特色的小区往往在景观设计上都非常有代表性,如住宅景观中的日本园林的枯山水、苏州园林的移步换景等都是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品。
1.设计原则
居住小区内公园:主要设置应包括花木、草坪、水面、凉亭、雕塑、健身休憩设施、停车场和铺装地面等,各项设施不宜过多,功能分布应尽量按区划分;园内布局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和清晰的浏览路线;最小用地不得少于1公顷。
小游园:主要设置应包括花木、草坪、健身休憩设施和铺装地面等;园内布局要有一定的功能划分;最小面积不能小于0.4 公顷。
组团绿地:主要应设置花木、草坪、桌椅等,面积不应小于0.04顷。在设计风格上,绿地内部应协调统一,也要尽可能与城市绿化规划协调统一。同时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因地制宜,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并适当保留和规划改造范围内已有的树木和绿地。
2.设计要点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在内容设置上要健全,应注意方便居民前往,并尽可能和公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结合。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平面布局设计与立面设计两个方面。
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在划分上可分为规则式和均衡自由式。规则式即有明显的主轴线、对称或不对称,或者呈规则的几何图形;均衡式则布局灵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分区,但在总体上要给人一种均衡合理的感觉,自由活泼但又不失严谨。平面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处理,绿地虽然要以“绿”为主,但也不能太单一,可利用有色植物如红叶小波、金叶女贞等或成片草花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
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换景的良好效果。
3.居住区休憩空间
公共休憩环境是整个小区景观设计的焦点,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小区的人文氛围,它可成为人们休闲聚会、娱乐和活动的场所。这些设施是否能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要从规划设计角度,分析住区小尺度休憩空间的适用性。居住小区内部的大量日常休憩活动主要是居民的散步、逗留、观望、交谈等活动,多数都与室外公共休憩空间中的可坐设施有关,居住区休憩环境中可坐设施以及可以吸引人们驻足的小尺度空间,如台阶、矮墙、花台,都可结合周围的绿色景观进行设计。一种基本的布置模式是在道路一侧的凹入空间,或较大空间周边与连通的“龛”状小空间,这种布置能有效减少公共空间可能对座位的干扰,也避免座位区隔绝于公共空间之外。多种形式的布局形式在整个景观设计的分布中已经成为了设计的亮点,同时很多设计师对于户外座椅的设计也已经成为了一件艺术作品,展现小区人文特色的同时兼顾实用性,深得人心。
三、综述
绿色生态环境设计将是未来几十年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绿化面积、建立小区生态系统对于环境设计有着非凡的意义。而景观设计是居住小区人文精神及绿化实用性的集中体现,只有将绿色生态环境设计贯穿于景观设计之中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生活提供舒适、安逸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武勇,黄o,刘青等.居住区规划[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4
[2]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0
[3]陈六汀,梁梅.景观艺术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